TWM608060U - 套筒工具 - Google Patents

套筒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8060U
TWM608060U TW109213752U TW109213752U TWM608060U TW M608060 U TWM608060 U TW M608060U TW 109213752 U TW109213752 U TW 109213752U TW 109213752 U TW109213752 U TW 109213752U TW M608060 U TWM608060 U TW M60806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force application
application surface
workpiece
fo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3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碩元
Original Assignee
耕元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耕元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耕元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13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8060U/zh
Publication of TWM608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806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ll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有關一種套筒工具,尤指一種藉由R角大尺寸及尖角小尺寸的工件套接孔,可提供二種連續級距尺寸外徑的螺帽拆解或螺固的套筒工具者,其主要於本體的外徑上設有指示標示,於該本體一端設有一工件套接孔,該工件套接孔內包含有多數呈尖角的第一套合部及多數呈R角的第二套合部,該第一套合部二側上具第一、第二施力面,該第二套合部頂端為一R角圓弧段,該圓弧段二側分別設有第三、第四施力面,該第三施力面銜接第一套合部的第一施力面,該第四施力面銜接第一套合部的第二施力面,使多數的第一套合部及第二套合部銜接而形成工件套接孔的內徑,且第二套合部從中心點至圓弧段頂端所形成的內徑>第一套合部從中心點至第一套合部頂端所形成的內徑,可提供2個連續級距尺寸外徑的螺帽的解鎖或鎖固,可減少備置成本及減少攜帶及收藏上的不便的套筒工具者。

Description

套筒工具
本創作有關一種套筒工具,尤指一種藉由R角大尺寸及尖角小尺寸的工件套接孔,可提供二種連續級距尺寸外徑的螺帽拆解或螺固的套筒工具者。
按,一般以扳手工具或電動工具套結套筒來拆解或鎖固螺絲,於一般工作場合、汽車修復或建築工地上的使用頻率已為相當普遍,而目前的套筒結構,請參閱第九圖所示,主要為一套筒本體9之一端為套接手動工具或電動工具的工具接頭91,而另端則為套結螺絲或螺帽的工件接頭92,於使用時,將該工具接頭91套接於手動工具或電動工具上,並可扳動套接於螺絲或螺帽上的工件接頭92,即可達到拆解或鎖固螺絲的功效,然而,該工件接頭91通常皆僅適用於單一尺寸的螺絲或螺帽,因此,於使用時,若遇不同尺寸的螺絲或螺帽則無法使用,而使使用者需同時具備多種尺寸的套筒,方能滿足使用上的需求,如此,不但造成備置成本的增加,亦同時造成攜帶及收藏上的不便。
緣此,本案之創作人基於其從事各種五金工具的設計及製造多年的經驗,尤其於扳手及套筒工具的著墨,鑑於現有套筒於使用上的不 便,期以提供一種可同時提供2種尺寸相近但又不同尺寸規格螺帽使用的套筒工具,乃積極加以研究改良,終得本創作的產生。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乃在提供一種藉由呈尖角的第一套合部及呈R角的第二套合部厚度差距,可提供2個連續級距尺寸外徑的螺帽的解鎖或鎖固,可減少備置工具的成本及減少攜帶及收藏上的不便的套筒工具者。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創作主要係於本體的外徑上設有指示標示,該指示標示以一個或一個以上以等分方式設置,於該本體一端設有一工件套接孔,該工件套接孔內包含有多數呈尖角的第一套合部及多數呈R角的第二套合部,其中,多數第一套合部二側上具一第一施力面及一第二施力面,多數第二套合部頂端為一R角圓弧段,該R角圓弧段二側分別設有一第三施力面及第四施力面,該第三施力面銜接第一套合部的第一施力面,該第四施力面銜接第一套合部的第二施力面,該第一套合部及第二套合部相互銜接,使多數的第一套合部及第二套合部銜接而形成工件套接孔的內徑,且第二套合部從中心點至圓弧段頂端所形成的內徑H>第一套合部從中心點至第一套合部頂端所形成的內徑H1。
1:本體
11:指示標示
2:工件套接孔
3:第一套合部
31:第一施力面
32:第二施力面
4:第二套合部
41:圓弧段
42:第三施力面
43:第四施力面
5、6:螺帽
7:套筒扳手
8:扳手
9:套筒本體
91:工具接頭
92:工件接頭
H、H1:內徑
第一圖,係為本創作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第二圖,係為本創作的平面示意圖一。
第三圖,係為本創作的平面示意圖二。
第四圖,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一的平面示意圖。
第五圖,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二的平面示意圖。
第六圖,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三的平面示意圖。
第七圖,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四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第八圖,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五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第九圖,係為習用套筒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以下,茲就本創作之結構內容及其特徵,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后,相信能就本創作之內容及其產生的功效,作更進一步的了解。
請參閱第一~三圖所示者,本創作的套筒工具主要以一本體1的外徑上設有指示標示11(本創作的指示標示以一凹槽為其較佳實施狀態,其亦可為一刻度或與本體呈不同顏色顯示刻度),該指示標示11以一個或一個以上以等分方式設置,於該本體1一端設有一工件套接孔2,該工件套接孔2內包含有多數頂端呈尖角的第一套合部3及多數頂端呈R角的第二套合部4,其中:
多數第一套合部3,該第一套合部3二側上具一第一施力面31及一第二施力面32,該第一施力面31及一第二施力面32的頂端交接處形成一尖角;
多數第二套合部4,該第二套合部4頂端為一呈R角的圓弧段41,該圓弧段41二側分別設有一第三施力面42及第四施力面43,該第三施力面42銜接第一套合部3的第一施力面31,該第四施力面43銜接第一套合部3的第二施力面32;
該第一套合部3及第二套合部4相互銜接,使多數的第一套合部3及第二 套合部4銜接而形成工件套接孔2的內徑,且第二套合部4從中心點至圓弧段41頂端所形成的內徑H>第一套合部3從中心點至第一套合部3頂端所形成的內徑H1。
請參閱第四圖所示,其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一,其中,當本創作欲拆解或鎖固連續級距尺寸外徑較小的螺帽5時(一般常用公制螺帽尺寸為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而本創作所定義的連續級距尺寸外為12mm、13mm為1個連續級距,14mm、15mm為1個連續級距,16mm、17mm為1個連續級距,以此類推),將指示標示11對準螺帽5並套入第一套合部3(本創作的指示標示11以對準第一套合部3為較佳實施狀態,當然亦可依需求而設置使該指示標示11為對準第二套合部4的實施狀態),轉動套筒工具的本體1,此時,藉由第一套合部3的第一施力面31及第二施力面32呈施力面積大的夾持施力,即可帶動螺帽5的拆解或鎖固。
請參閱第五圖所示,其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二,其中,當本創作欲拆解或鎖固連續級距尺寸外徑較大的螺帽6時,將没有指示標示11的部份對準螺帽6並套入第二套合部4,轉動套筒工具的本體1,此時,藉由第二套合部4的第三施力面41及第四施力面42的夾持施力,即可帶動螺帽6的拆解或鎖固。
請參閱第六圖所示,其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三,其中,當本創作欲拆解或鎖固連續級距尺寸外徑較大的螺帽6時,若將指示標示11的部份對準螺帽6而欲套入時,因第一套合部3的厚度H1小於螺帽6的最大外徑,而可使螺帽6無法套入第一套合部3而施力者。
如此,藉由第二套合部4的第三施力面42銜接第一套合部3 的第一施力面31,該第四施力面43銜接第一套合部3的第二施力面32,使該第一套合部3及第二套合部4相互銜接,使多數的第一套合部3及第二套合部4銜接而形成工件套接孔2的內徑,且第二套合部4從中心點至圓弧段41頂端所形成的內徑H>第一套合部3從中心點至第一套合部3頂端所形成的內徑H1,可提供二個連續級距尺寸外徑的螺帽的拆解或鎖固,而可減少使用者需準備及攜帶二個不同尺寸的套筒工具才可操作的困境。
請參閱第七圖所示,其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四,其中,本創作的本體1可樞接於套筒扳手7的一端,而可當搖頭扳手使用。
請參閱第八圖所示,其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五,其中,本創作的本體1可樞接於扳手8的一端,而可當扳手使用。
上述本創作僅以最佳實施例作舉例說明,對熟悉該項技藝之人員,當可進行各變化實施,惟此變化實施,均應包括在本創作之精神及範疇內。
綜上所述,本創作藉由第一套合部及第二套合部內徑差距,可提供2個連續級距尺寸外徑的螺帽的解鎖或鎖固,其不論是結構上的改變,抑或是功效上的增進,皆已毋庸置疑,且本創作於申請前未見於刊物,亦未公開使用,實已符合專利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
1:本體
11:指示標示
2:工件套接孔
3:第一套合部
4:第二套合部
H、H1:內徑

Claims (9)

  1. 一種套筒工具,主要以該本體一端設有一工件套接孔,該工件套接孔內包含有多數頂端呈尖角的第一套合部及多數頂端呈R角的第二套合部,其中:
    多數第一套合部,該第一套合部二側上具一第一施力面及一第二施力面;
    多數第二套合部,該第二套合部頂端為一圓弧段,該圓弧段二側分別設有一第三施力面及第四施力面,該第三施力面銜接第一套合部的第一施力面,該第四施力面銜接第一套合部的第二施力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套筒工具,其中,該第一套合部及第二套合部相互銜接,使多數的第一套合部及第二套合部銜接而形成工件套接孔的內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套筒工具,其中,該第二套合部從中心點至圓弧段頂端所形成的內徑>第一套合部從中心點至第一套合部頂端所形成的內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套筒工具,其中,該一本體的外徑上設有指示標示。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套筒工具,其中,該指示標示為一凹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套筒工具,其中,該指示標示為一刻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套筒工具,其中,該指示標示為一與本體呈不同顏色顯示刻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套筒工具,其中,該指示標示以一個設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套筒工具,其中,該指示標示以一個以上以 等分方式設置。
TW109213752U 2020-10-20 2020-10-20 套筒工具 TWM608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3752U TWM608060U (zh) 2020-10-20 2020-10-20 套筒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3752U TWM608060U (zh) 2020-10-20 2020-10-20 套筒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8060U true TWM608060U (zh) 2021-02-21

Family

ID=75783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3752U TWM608060U (zh) 2020-10-20 2020-10-20 套筒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8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039339A (en) Handle with selectively usable wrench heads attaching units
US10974373B2 (en) Ratcheting wrench
TWM473901U (zh) 電動手工具之轉接頭構造
TWM333208U (en) Shaft and club head changing structure of golf club
TWM608060U (zh) 套筒工具
TWM559779U (zh) 旋轉衝擊組件結構改良
TWI699262B (zh) 可延長之扳手
CN214237945U (zh) 套筒工具
CN203680179U (zh) 提供多种尺寸使用的套筒
TWM449662U (zh) 嚙合旋動工具改良結構
US2795158A (en) Impact wrench
TWI768675B (zh) 轉頭扳手裝置
TWM369834U (en) Omni-directional adaptor bar structure
CN205835129U (zh) 活络套筒
CN205799335U (zh) 扳手渐进式结构
CN204505141U (zh) 一种带内外接的万向五金工具
TWM486523U (zh) 單向軸承扳手轉接套
CN216098625U (zh) 一种新型折叠扳手
TWM587581U (zh) 多功能的掌心雷結構
JP3182674U (ja) レンチ
TWM384749U (en) Tool adaptor
CN204640075U (zh) 一种带内孔式工具头配伸缩柄的万向五金工具
CN204505134U (zh) 一种两边带外接式的万向五金工具
CN204505135U (zh) 一种两边带内接式的万向五金工具
JP3152074U (ja) 車両用ソケットレンチの連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