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3508B - A wrench with an auxiliary grip - Google Patents

A wrench with an auxiliary grip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3508B
TWI583508B TW105116161A TW105116161A TWI583508B TW I583508 B TWI583508 B TW I583508B TW 105116161 A TW105116161 A TW 105116161A TW 105116161 A TW105116161 A TW 105116161A TW I583508 B TWI583508 B TW I58350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ip
wrench
post
auxiliary
pivoting e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6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41085A (zh
Inventor
zhi-qing Xie
Original Assignee
Kabo Too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bo Tool Co filed Critical Kabo Tool Co
Priority to TW105116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8350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3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350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41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41085A/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Description

具輔助握把之扳手
本發明係與手工具有關,詳而言之,係指一種具輔助握把之扳手。
按,扳手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安裝及拆卸工具,其係由一工作頭及一握把所組成,並利用槓桿原理扭轉螺栓或螺帽等螺接元件。依照槓桿原理,力臂越長者,其所產生之力矩越大,而扳手係藉由其握把增加使用者扭轉螺接元件之力臂,從而提升轉動螺接元件之力矩,而可幫助使用者更加省力地扭轉螺接元件,提升安裝或拆卸螺接元件之便利性。
傳統扳手之工作頭及握把係為固定連接,而於某些場合,例如狹隘空間內,螺接元件係位於不易伸及之角落,導致傳統扳手難以觸及螺接元件,即便觸及螺接元件,亦因傳統扳手之結構及外型之限制,並無法確實地轉動螺接元件,使用上十分不變。
有鑑於此,業界出現一種搖頭扳手,如第一圖所示,其係由一工作頭12及一握把14相互樞接而成,當該工作頭於套接螺接元件時,該握把可以樞接處為轉動中心向上或向下轉動,使該握把可避開傳統扳手無法迴避的障礙物,而可突破傳統扳手無法於狹窄空間內使用之限制,使扳手可於更多的場合使用。
然而,上述之搖頭扳手仍有缺失之處,復請參閱第 一圖,當螺接元件係設於極為狹深之空間內時,該搖頭扳手10之工作頭12雖可套接螺接元件16,惟由於空間之限制,該搖頭扳手10之工作頭12與握把14之間已呈垂直,依照槓桿原理,該搖頭扳手10之力臂相當小,導致其可產生之力矩亦已所剩無幾,使用者將難以藉由該搖頭扳手10扳動螺接元件,完全喪失利用扳手增加力臂以方便扳轉螺接元件之功效。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輔助握把之扳手,其可於狹隘空間內順暢地轉動螺接元件。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輔助握把之扳手,其可增加扳手之力臂。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輔助握把之扳手,該扳手具有一可轉動的工作頭以及一可轉動的輔助握把,該工作頭之轉動平面及該輔助握把之轉動平面係不相平行。
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具輔助握把之扳手,包含有:一主握把,其二端分別為一第一樞接端及一第一樞設端;一工作頭,具有一工作端及一第二樞接端;一樞軸,該主握把之第一樞接端及該工作頭之第二樞接端係以該樞軸相互樞接,並以該樞軸為轉動中心而相對轉動;該樞軸形成一第一軸向;一輔助握把,具有一第二樞設端;該主握把之第一樞設端與該輔助握把之第二樞設端係相互樞接;一第二軸向,形成於該第一樞設端與該第二樞設端之樞接部位之間;該主握把與該輔助握把係以該第二軸向為中心而相對轉動,該輔助握把及該主握把係可被固定而無法轉動、亦可解除其固定狀態而可自由轉動;以及 該主握把與該工作頭之間之第一軸向以及該主握把與該輔助握把之間之第二軸向係不平行。
藉此,本發明之扳手,其工作頭可相對於該主握把轉動,而該輔助握把亦可相對於該主握把轉動,且該工作頭及該輔助握把係在不平行的平面上轉動。
藉由該工作頭及該主握把之可相對轉動性,使該扳手可避開狹隘空間所形成之障礙限制,以利該扳手於狹隘空間中使用;該輔助握把與該主握把之可相對轉動性,使該輔助握把成為該扳手之力臂,並方便使用者握持,幫助使用者於狹隘空間內使用該扳手時,仍可輕鬆順暢地轉動該扳手,提升扳手之實用性。再者,本發明之扳手於一般空間(例如於無任何障礙物之平面上)拆裝螺接元件時,該輔助握把可延長該扳手之力臂,令使用者可更順暢省力地轉動該扳手,提升拆裝螺接元件之效率。
習知
10‧‧‧搖頭扳手
12‧‧‧工作頭
14‧‧‧握把
16‧‧‧螺接元件
本發明
20、20’‧‧‧扳手
30、30’‧‧‧主握把
32‧‧‧第一樞接端
33‧‧‧凸耳
34‧‧‧容置空間
35‧‧‧第一樞接孔
36‧‧‧第一樞設端
37‧‧‧第一齒孔
38‧‧‧齒
39‧‧‧孔部
40、40’‧‧‧工作頭
42‧‧‧工作端
43、43’‧‧‧套接口
44‧‧‧第二樞接端
45‧‧‧第二樞接孔
47、47’‧‧‧樞軸
50、50’‧‧‧輔助握把
51‧‧‧工作端
511‧‧‧套接口
52‧‧‧第二樞設端
54‧‧‧上垣部
55‧‧‧第二齒孔
56‧‧‧齒
57‧‧‧下垣部
58‧‧‧通孔
581‧‧‧凸環
59‧‧‧容納空間
60、60’‧‧‧卡柱
62‧‧‧齒
64‧‧‧彈性定位件
66‧‧‧環槽
68‧‧‧抵緣
70‧‧‧螺接元件
72‧‧‧平面
A‧‧‧第一軸向
B‧‧‧第二軸向
C‧‧‧套接軸向
D‧‧‧工作頭之長度
L‧‧‧輔助握把之長度
T‧‧‧握持長度
θ‧‧‧夾角
為使 貴審查委員能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目的、特徵以及所達成之功效,以下茲舉本發明二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示詳細說明於后:第一圖係習知之一種搖頭扳手之使用側視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具輔助握把之扳手之立體圖。
第三圖係第二圖之扳手之頂視圖。
第四圖係第二圖之扳手之大部分解圖。
第五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一樞設端及第二樞設端之剖面圖。
第六圖至第三圖之6-6剖線之剖面圖,並顯示卡柱位於卡嚙位置之狀態。
第七圖概同於第六圖,並顯示卡柱下移至釋放位置之狀態。
第八圖係第三圖之局部頂視圖。
第九圖本發明之扳手之使用狀態圖。
第十圖係第九圖之另一視圖。
第十一圖本發明之扳手之另一使用狀態圖。
第十二圖本發明之扳手之又一使用狀態圖。
第十三圖係本發明之扳手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頂視圖。
請參閱第二至四圖,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具輔助握把之扳手20,其包含有一主握把30、一工作頭40及一輔助握把50,該工作頭40及該輔助握把50分別樞設於該主握把30之二端,其中:該主握把30具有一第一樞接端32及一第一樞設端36,該主握把30係藉由該第一樞接端32與該工作頭40樞接,其中:該第一樞接端32具有二凸耳33,該二凸耳33之間係形成一容置空間34。一第一樞接孔35,沿該主握把30之徑向設於該二凸耳33。
該工作頭40具有一工作端42及一第二樞接端44,該工作端42具有一套接部位,於本實施例該套接部位係為一套接口43,該套接口43可為開口形式、閉口形式、棘輪結構之形式或套筒形式,用於套接螺接元件;該套接部位亦可為插柱形式,以供插接套筒藉以驅轉螺接元件。該套接部位係具有一套接軸向 C,詳而言之,該套接部位為套接孔43之形態時,係具有一容納螺接元件之套接空間,該套接軸向C為所述套接空間的軸向;若該套接部位為插柱的形態時,該套接軸向C為該插柱的軸向。該第二樞接端44設有一第二樞接孔45,當該第二樞接端44容置於該主握把30之第一樞接端32之二凸耳33所形成之容置空間34時,該第二樞接孔45係對正該第一樞接端32之第一樞接孔35。一樞軸47,穿設於該第一樞接孔35及該第二樞接孔45,該主握把30及該工作頭40可以該樞軸47為轉動中心相對轉動。該樞軸47係形成一第一軸向A,該第一軸向A係位於該主握把30之一徑向上,具體而言,該第一軸向A係位於該主握把30之左右二側之方向。
實施上,該工作頭40與該主握把30之間可設有一彈性組件,該彈性組件係使該工作頭40及該主握把30之間形成一彈性頂持力,使該工作頭40與該主握把30相對轉動時可產生定位之手感,並可彈性定位該工作頭40與該主握把30之相對角度。上述之彈性組件為習知之結構,在此容不贅述。
該輔助握把50具有一第二樞設端52;一卡嚙機構,該主握把30之該第一樞設端36及該輔助握把50之該第二樞設端52係以該卡嚙機構相互樞接。請參閱第四及五圖,該卡嚙機構包含有:一第一齒孔37,設於該第一樞設端36其周壁具有多數齒38。於本實施例,該第一齒孔37之底緣並未製作齒,而係形成一孔部39,惟該孔部39並非為一必要結構。一上垣部54及一下垣部57,該二垣部54、57係上下併列地設於該第二樞設端52,其間並形成一容納空間59。一第二齒孔55,設於該上垣部54,其周壁具有多數齒56。一通孔58,設於該下垣部57,並與該第二齒孔55上下對應。一凸環581,設於該通孔58之孔壁。 該主握把30之該第一樞設端36係伸入該輔助握把50之第二樞設端52之二垣部54、57所形成之容納空間59,並位於該二垣部54、57之間;該第一樞設端36之該第一齒孔37及該孔部39係位於該第二樞設端之第二齒孔55及該通孔58之間,並相互上下對應。
請參閱第四及六圖,該卡嚙機構更包含一卡柱60,該卡柱60之周面設有多數齒62,該等齒62於本實施例僅設於該卡柱60之頂側周面,而於實施上,該卡柱60之頂側周面及底側周面均可設有齒62,並不限於頂側周面。至少一彈性定位件64,本實施例具有二個彈性定位件64,該二彈性定位件64分別由一彈簧及一鋼珠所構成,分別設於該卡柱60之底側周面,並凸露於周面。一環槽66,設於該卡柱60之周面,並位於該等齒62之下方。一抵緣68,於本實施例係由一C形扣所形成,其外徑大於該主握把30之該第一齒孔37,該抵緣68係設於該環槽66。復請參閱第二及六圖,該卡柱60係裝設於第一齒孔37、該第二齒孔55、該孔部39及該通孔58中,並形成一第二軸向B,該第二軸向B係位於該主握把30之另一徑向上,具體而言,該第二軸向B係位於該主握把30之上下方向。該第二軸向B與該樞軸47之第一軸向A不為平行,於本實施例係,該卡柱60之第二軸向B與該樞軸47之第一軸向A實質上係相垂直。該卡柱60係使該主握把30之第一樞設端36及該輔助握把50之第二樞設端52產生結合,該卡柱60係可於一卡嚙位置及一釋放位置之間位移。
該輔助握把50之長度L與該主握把30之長度D具有一最佳比例關係,該最佳比例為1:1.8至1:1.9,於本實施例該最佳比例長度為1:1.85。
請參閱第六圖,當該卡柱60位於該卡嚙位置時,該等彈性定位件64係抵於該輔助握把50之下垣部57之凸環581頂面,該抵緣68係抵於該主握把30之第一齒孔37之底面,使該卡柱60保持位於該卡嚙位置,此時,該卡柱60之齒62係同時嚙接該主握把30之第一齒孔37之齒38及該輔助握把50之第二齒孔55之齒56,使該第一樞設端36及該第二樞設端52嚙合固定,無法相對轉動。
請參閱第七圖,將該卡柱60向下按壓,使其下移至該釋放位置時,該抵緣68係抵於該凸環581之頂面,該二彈性定位件64係滑越該凸環581並移出該通孔58,使該卡柱60可向下移出該輔助握把50之第二齒孔55,此時,該卡柱60僅與該主握把30之第一齒孔37相嚙接,並未與該第二齒孔55嚙合,使該主握把30之第一樞設端36及該輔助握把50之第二樞設端52不再咬合固定,該輔助握把50可以該卡柱60為轉動中心與該主握把30相對轉動,如第八圖之假想線所示。當該輔助握把50轉動至所需之角位置後,再將該卡柱60向上回推至第六圖之卡嚙位置,即可將該第一樞設端36及該第二樞設端52重新咬合固定,使該主握把30及該輔助握把50無法再相對轉動。
請參閱第九及十圖,係為本發明之扳手20於一狹隘空間內使用之狀態,該工作頭40平貼於一平面72而呈水平擺置,其套接口43係套接一螺接元件70(如螺栓或螺帽),該主握把30係以該樞軸47為轉動中心與該工作頭40相對轉動,使該主握把30可自該狹隘空間內伸出,而可避開狹隘空間對該主握把30所形成之障礙限制。其後,再按壓該卡柱60,使該卡柱60位移至該釋放位置,令該輔助握把50可以該卡柱60為轉動中心與該主握把30相對轉動,並將該輔助握把50調整至水平角度, 以適合人手握持並產生最大之力臂。待該輔助握把50之角度調整完畢,再推回該卡柱60,使該卡柱60回移至該卡嚙位置,令該輔助握把50與該主握把30相互嚙合,無法再相對轉動,使用者可握持該輔助握把50轉動該扳手20,此時該輔助握把50成為該扳手20之力臂,從而增加驅動螺接元件70之力矩,使用者可確實並省力地轉動該螺接元件70。
值得注意的是,當該工作頭40與主握把30相對轉動至轉動止點時(如第九圖所示),該主握把30與該工作頭40係具有一夾角θ,該夾角θ介於75度至85度之間,於本實施例,該夾角θ為80度。此時,該卡柱60係座落於該工作頭40之工作端42之上方,並與該工作端42之套接軸向C重合,使該扳手20保持平衡並呈站立狀態。
請參閱第十一圖,當狹隘空間之深度大於該主握把30之長度,使該輔助握把50無法水平擺置時,係可將該輔助握把50向上抬升一角度,使該輔助握把50自該狹隘空間內伸出,使用者可握持該輔助握把50轉動該扳手20,並確實地轉動螺接元件70。
請參閱第十二圖,當本發明之扳手20於一般空間(例如於無任何障礙物之平面上)拆裝螺接元件70時,該主握把30、該工作頭40及該輔助握把50係呈一直線,該輔助握把50之長度L係可延長該主握把30之長度D,而可增加該扳手20之握持長度T,提升該扳手20之力臂,令使用者於一般狀況下可更順暢省力地轉動該扳手20,提升拆裝螺接元件70之效率。
請參閱第十三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具輔助握把之扳手20’,其同樣包含有一主握把30’、一工作頭40’、一樞軸47’、一輔助握把50’及一卡柱60’,差異之 處在於: 該輔助握把50’之自由端係形成一工作端51,該工作端51亦具有一套接口511,該套接口511係可相同或不同於該工作頭40’之套接口43’之形式,例如開口形式、閉口形式或棘輪結構所形成之套接口。如此,該扳手20’係可具有更加多樣之功能,提升該扳手20’之實用性,並解決螺鎖不同之螺接元件需頻更換扳手之不便,增進施作之效率。
藉此,本發明係使扳手之握柄二端分別樞設一工作頭及一輔助握把,並使該工作頭及該輔助握把係在不平行、相垂直的二平上轉動。藉由該工作頭與該主握把之相對轉動,使該扳手可避開狹隘空間所形成之障礙限制,利於在狹隘空間中使用。將該輔助握把與該主握把之相對轉動,令該輔助握把成為該扳手之力臂,並方便使用者握持,以幫助使用者於狹隘空間中輕鬆順暢地轉動扳手,提升扳手之實用性。其次,該卡柱可使該輔助握把與該主握把相互嚙合,令該輔助握把無法再與該主握把相對轉動,當使用者轉動該扳手時,該輔助握把並不會與該主握把相對轉動,使該輔助握把與該主握把之嚙合處成為該扳手之施力重心,幫助使用者確實地轉動該扳手。再者,於一般空間(例如於無任何障礙物之平面上),該輔助握把可延長該扳手之力臂,令使用者可更輕鬆順暢地轉動該扳手,提升拆裝螺接元件之效率。又一,該輔助扳手之自由端亦可為一工作端,該工作端可相同或不同於該工作頭之工作端之形式,而可增加扳手之多樣性,並提升螺鎖螺接元件之效率。
上揭諸實施例僅係說明本發明而非限制,舉凡由本創作之等效修改,均應視為本創作之保護範圍。例如該主握把及該輔助握把亦可由一樞軸相互樞接,該輔助握把係以該樞軸為轉 動中心與該主握把相對轉動,該卡嚙機構僅係用於固定該輔助握把與該主握把間之轉動角度,如此亦可達成本發明之功效。本發明所提供之具輔助握把之扳手,係為本技術領域所首創之技術,具進步性,爰依法提出申請。
20‧‧‧扳手
30‧‧‧主握把
40‧‧‧工作頭
42‧‧‧工作端
43‧‧‧套接口
50‧‧‧輔助握把
60‧‧‧卡柱
A‧‧‧第一軸向
B‧‧‧第二軸向
C‧‧‧套接軸向

Claims (10)

  1. 一種具輔助握把之扳手,包含有:一主握把,其二端分別為一第一樞接端及一第一樞設端;一工作頭,具有一工作端及一第二樞接端;一樞軸,該主握把之第一樞接端及該工作頭之第二樞接端係以該樞軸相互樞接,並以該樞軸為轉動中心而相對轉動;該樞軸形成一第一軸向;一輔助握把,具有一第二樞設端;該主握把之第一樞設端與該輔助握把之第二樞設端係相互樞接;一第二軸向,形成於該第一樞設端與該第二樞設端之樞接部位之間;該主握把與該輔助握把係以該第二軸向為中心而相對轉動;一卡嚙機構,設於該第一與第二樞設端之間,可卡嚙或釋放該第一樞設端及該第二樞設端;該第一與第二樞設端被該該卡嚙機構卡嚙時,該主握把及該輔助握把係保持固定無法轉動;該二樞設端被該卡嚙機構釋放時,該主握把及該輔助握把可自由轉動;以及該主握把與該工作頭之間之第一軸向以及該主握把與該輔助握把之間之第二軸向係不平行。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其中:該樞軸之第一軸向與該卡嚙機構之第二軸向係為垂直。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扳手,其中:該工作頭之工作端具有一套接部位,該套接部位具有一套接軸向;當該主握把與該工作頭相對轉動至轉動止點時,該主握把與該輔助握把間之樞接部位之位置係與該套接軸向重合。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扳手,其中:該主握把與該工作頭相對轉動至轉動止點時,該主握把與該工作頭並具有一夾角,該夾 角係介於75度至85度之間。
  5.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扳手,其中:該輔助握把與該主握把之長度比例為1:1.8至1:1.9。
  6.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扳手,其中:該輔助握把之自由端係為一工作端。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其中:該卡嚙機構包含有一卡柱,該主握把之第一樞設端及該輔助握把之第二樞設端係以該卡柱相互樞接,該卡柱並形成該第二軸向;該卡柱可於一釋放位置及一卡嚙位置之間位移;當該卡柱位於該釋放位置時,該輔助握把及該主握把可以該卡柱為轉動中心相對轉動;當該卡柱位於該卡嚙位置時,該輔助握把及該主握把無法相對轉動。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扳手,其中:該卡嚙機構包含有一第一齒孔,該第一齒孔設於該主握把之該第一樞設端,其周壁具有多數齒;該輔助握把之該第二樞設端具有一上下併列之上垣部及一下垣部,該二垣部之間係形成一容納空間;一第二齒孔,設於上垣部,其周壁具有多數齒;一通孔,設於該下垣部,與該第二齒孔相對應;該主握把之第一樞設端係伸入該輔助握把之第二樞設端之容納空間,並位於該二垣部之間,該第一齒孔係位於該第二齒孔及該通孔之間;該卡柱之外周面設有多數齒,該卡柱係裝設於該二齒孔中,可於該二齒孔中於該釋放位置及該卡嚙位置之間位移;當該卡柱位於該釋放位置時,該卡柱之齒與該第二齒孔之齒脫離,僅與該第一齒孔之齒嚙接;當該卡柱位於該卡嚙位置時,該卡柱之齒係同時與該二齒孔之齒嚙接。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扳手,其中:該卡嚙機構包含有至少一彈 性定位件,該彈性定位件設於該卡柱底側之外周面,當該卡柱位於該卡嚙位置時,該彈性定位件係彈性抵住該通孔之孔壁;當該卡柱位於該釋放位置時,該彈性定位件係移出該通孔。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扳手,其中:該卡嚙機構包含有一凸環及一抵緣,該凸環設於該通孔之孔壁;該抵緣設於該卡柱之外周面,其外徑大於該主握把之該第一齒孔;當該卡柱位於該卡嚙位置時,該抵緣係抵於該第一齒孔之底面;當該卡柱位於該釋放位置時,該抵緣係抵於該凸環。
TW105116161A 2016-05-24 2016-05-24 A wrench with an auxiliary grip TWI5835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6161A TWI583508B (zh) 2016-05-24 2016-05-24 A wrench with an auxiliary grip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6161A TWI583508B (zh) 2016-05-24 2016-05-24 A wrench with an auxiliary grip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83508B true TWI583508B (zh) 2017-05-21
TW201741085A TW201741085A (zh) 2017-12-01

Family

ID=59367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6161A TWI583508B (zh) 2016-05-24 2016-05-24 A wrench with an auxiliary grip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8350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1387B (zh) * 2022-02-18 2023-02-01 英發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多角度扳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5573B (zh) * 2019-03-29 2021-04-21 鴻安國際興業有限公司 擺頭工具
TWI728848B (zh) * 2020-06-23 2021-05-21 興富康工業有限公司 驅動工具
CN114505811A (zh) * 2021-11-16 2022-05-17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调节角度棘轮管子钳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51212U (zh) * 2012-11-01 2013-04-21 Cheng-Pu Yang 扳手結構
TWI412437B (zh) * 2011-03-11 2013-10-21 Infar Ind Co Ltd 扳手結構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2437B (zh) * 2011-03-11 2013-10-21 Infar Ind Co Ltd 扳手結構
TWM451212U (zh) * 2012-11-01 2013-04-21 Cheng-Pu Yang 扳手結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1387B (zh) * 2022-02-18 2023-02-01 英發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多角度扳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41085A (zh) 2017-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3508B (zh) A wrench with an auxiliary grip
US8424421B1 (en) Jog-shuttle type ratchet wrench
TW201603960A (zh) 用於減少棘輪弧的偏壓構件
TWI729484B (zh) 棘輪扳手
TWI700155B (zh) 可調節的鉗子
TWM534659U (zh) 套筒結合裝置
WO2014019463A1 (zh) 一种多功能棘轮扳手
TW201417943A (zh) 夾持治具及其夾持設備
TWI540023B (zh) Wrench latch device
WO2012113151A1 (zh) 工具的扳动装置
TWI530373B (zh) 具輔助握把的直角轉接頭
TWM559779U (zh) 旋轉衝擊組件結構改良
TWI510719B (zh) 螺絲驅動結構
TWM435970U (en) Improved structure of socket tool
TWM407126U (en) Wrench tool
TWM384740U (en) Improved structure of opening wrench
TWM315141U (en) Improved quick-turning structure for tool handle
TWM302440U (en) Handle of hand tool with torque adjuster
TWI564118B (zh) 開口扳手結構
TW201813784A (zh) 具有止擋裝置之活動扳手
TWI511849B (zh) 正時皮帶輪之輔助工具
TWI749388B (zh) 扳手卡掣裝置
TWM474599U (zh) 具快轉裝置之穿透式棘輪扳手
JP2007136651A (ja) ソケットレンチ。
TWI580530B (zh) Oil wrench structure impro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