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9370U - 連接構造及連接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連接構造及連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49370U
TWM449370U TW101219091U TW101219091U TWM449370U TW M449370 U TWM449370 U TW M449370U TW 101219091 U TW101219091 U TW 101219091U TW 101219091 U TW101219091 U TW 101219091U TW M449370 U TWM449370 U TW M44937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substrate
fitting
connection structur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19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azuhiro Fujii
Hideki Chouji
Hiroshi Tachibana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Kk filed Critical Shimano Kk
Priority to TW101219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49370U/zh
Publication of TWM449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49370U/zh
Priority to DE202013104442U priority patent/DE202013104442U1/d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5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連接構造及連接裝置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電性連接分別具有第一及第二連接端子之複數個連接器及電路基板的連接構造,及具有連接構造之連接裝置。
先前習知具有可連接複數條配線之複數個連接器的連接裝置,為將電路基板、連接器、配置於電路基板與連接器之間的中繼基板收納於收納盒(Case)中者。複數個連接器分別具有第一連接端子及第二連接端子。中繼基板係印刷電路基板,且具有複數個第一接合部及第二接合部、第一配線電路及第二配線相互連接電路、與第一基板連接部及第二基板連接部。複數個第一接合部藉由軟焊接而接合於貫穿中繼基板而配置之複數個第一連接端子。複數個第二接合部藉由軟焊接而接合於貫穿中繼基板而配置之複數個第二連接端子。第一配線電路相互連接複數個第一接合部,第二配線電路相互連接複數個第二接合部。第一基板連接部連接於第一配線電路,第二基板連接部連接於第二配線電路。在第一基板連接部及第二基板連接部中,分別藉由焊錫而固定電纜,第一基板連接部及第二基板連接部經由電纜而電性連接於電路基板。
先前之連接裝置,在將連接器電性連接於電路基板之連接作業中,需要藉由焊錫將2條電纜連接於第一基板連接部及第二基板連接部,進一步,藉由焊錫將該電纜連接於電路基板的配線作業。連接器與電路基板之電性連接作業手續繁雜,連接 作業需要的時間長。
本創作之課題為縮短電性連接連接器與電路基板之連接作業需要的時間。
創作1之連接構造係電性連接分別具有第一連接端子之複數個連接器、及電路基板的構造。連接構造包含第一連接配件。第一連接配件包含複數個第一連接部、第一相互連接部、第一基板連接部。複數個第一連接部可連接於各連接器之第一連接端子。第一相互連接部相互連接複數個第一連接部。第一基板連接部連接於第一相互連接部,可直接連接於電路基板。
該連接構造係各連接器之第一連接端子分別連接於第一連接部,複數個第一連接部連接於第一相互連接部。第一相互連接部連接於可直接連接於電路基板之第一基板連接部。因而,係直接連接第一基板連接部於電路基板上,而可電性連接連接於連接器之第一連接端子的第一連接部與電路基板。藉此,可縮短電性連接連接器之第一連接端子與電路基板的連接作業所需的時間。
創作2之連接構造,如創作1之連接構造,其中第一連接部、第一相互連接部及第一基板連接部係一體成形。該情況下,由於將第一連接配件一體成形,因此連接構造簡化。
創作3之連接構造,如創作2之連接構造,其中第一連接配件係彎曲金屬板而形成。該情況下,由於彎曲金屬板而形成第一連接配件,因此可藉由沖壓成形等容易形成第一連接配件。
創作4之連接構造,如創作1之連接構造,其中進一步包含保持部,其係具有電絕緣性,且保持第一相互連接部。該情況下,由於係藉由具有電絕緣性之保持部保持第一相互連接部,因此無須考慮絕緣性,即可將第一連接配件安裝於例如外殼等其他者。
創作5之連接構造,如創作1之連接構造,其中第一基板 連接部可接合於設置在電路基板上的第一平面(Land)。該情況下,可進一步縮短連接作業所需的時間。
創作6之連接構造,如創作1之連接構造,其中複數個連接器分別具有第二連接端子。連接構造進一步包含第二連接配件。第二連接配件具有可連接於各連接器之第二連接端子的複數個第二連接部;相互連接複數個第二連接部之第二相互連接部;及連接於第二相互連接部,而可直接連接於電路基板的第二基板連接部。
該連接構造係連接器具有第二連接端子,連接構造進一步包含與第一連接配件同樣構成之第二連接配件。因而,可縮短連接器之第一連接端子及第二連接端子與電路基板電性連接的連接作業所需的時間。
創作7之連接構造,如創作6之連接構造,其中將第二連接部、第二相互連接部及第二基板連接部一體成形。該情況下,由於將第二連接配件一體成形,因此構造簡化。
創作8之連接構造,如創作7之連接構造,其中第二連接配件係彎曲金屬板而形成。該情況下,由於彎曲金屬板而形成第二連接配件,因此可藉由沖壓成形等容易形成第二連接配件。
創作9之連接構造,如創作6之連接構造,其中進一步包含保持部,其係具有電絕緣性,且保持第一相互連接部及第二相互連接部。該情況下,由於藉由具有電絕緣性之保持部保持第一相互連接部及第二相互連接部,因此無須考慮絕緣性,即可將第一連接配件及第二連接配件安裝於例如外殼等的其他者。
創作10之連接構造,如創作9之連接構造,其中在保持部中形成第一連接端子及第二連接端子可插通之孔。該情況下,可使第一連接端子及第二連接端子通過保持部之孔,分別使第一連接端子電性連接於第一連接配件,使第二連接端子電性連接於第二連接配件。因而,可將第一連接端子及第二連接 端子與第一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配置於保持部的相同側。因而第一連接配件及第二連接配件容易安裝於保持部。
創作11之連接構造,如創作6之連接構造,其中各連接器中,相對配置第一連接部與第二連接部。該情況下,由於第一連接配件之第一連接部與第二連接配件之第二連接部在各連接器中相對,因此可藉由第一連接部與第二連接部夾著而連接第一連接端子與第二連接端子。
創作12之連接構造,如創作11之連接構造,其中複數個第一連接部及複數個第二連接部,藉由彈性而連接於各個連接器之第一連接端子及第二連接端子。該情況下,容易將複數個第一連接部及複數個第二連接部連接於各個連接器之第一連接端子及第二連接端子。因而,可進一步縮短連接作業。
創作13之連接構造,如創作6之連接構造,其中第一基板連接部可接合於設於電路基板上的第一平面,第二基板連接部可接合於設於電路基板上的第二平面。該情況下,可進一步縮短連接作業。
創作14之連接構造,如創作6之連接構造,其中第一連接配件及第二連接配件傳送電力及信號中之至少任何一個。該情況下,可在連接器與電路基板之間傳送電力及信號中之至少任何一個。
創作15之連接構造,如創作13之連接構造,其中第一連接配件及第二連接配件傳送重疊於電力之信號。該情況下可在連接器與電路基板之間傳送電力及信號。
創作16之連接裝置具備:創作6之連接構造、複數個連接器、電路基板、及收納盒。電路基板藉由第一連接配件及第二連接配件而電性連接複數個連接器。收納盒收納複數個連接器、第一連接配件、第二連接配件及電路基板。
該連接裝置可藉由第一連接配件及第二連接配件,容易將複數個連接器之第一連接端子及第二連接端子連接於電路基板上。
按照本創作時,由於可將第一基板連接部直接連接於電路基板上,而電性連接連接於連接器之第一連接端子的第一連接部與電路基板,因此可縮短電性連接連接器之第一連接端子與電路基板的連接作業所需的時間。
第一圖中,本創作一種實施形態之連接裝置22,例如藉由至少1條捆束帶23而固定於裝設自行車之把手112的龍頭(handle stem)111上。連接裝置22可藉由複數條電線12而與設於自行車上之複數個電裝品(例如複數個變速操作開關13、無圖示之電源及其他電裝品)連接。
<連接裝置之結構>
如第二圖及第五圖所示,連接裝置22具有收納盒32、設於收納盒32中之第一連接器35a至第五連接器35e、充電狀態顯示部36、及操作部38。此外,如第四圖所示,連接裝置22具有本創作一種實施形態之連接構造40、及藉由連接構造40而電性連接於第一連接器35a至第五連接器35e之電路基板50。
如第二圖及第三圖所示,收納盒32形成概略立方體形狀,內部有空間SP。收納盒32具有在一方具有開口之收納盒本體33、及覆蓋收納盒本體33之開口的蓋部件34。收納盒本體33具有配置於一主面部(本實施形態係上面部)之帶安裝部33a。在帶安裝部33a之側面形成有可插通捆束帶23之2個安裝孔33b。此外,帶安裝部33a之上面藉由沿著龍頭111外周面的彎曲面33c而構成。
如第五圖所示,在收納盒本體33之第一側壁33d的內側面,第一連接器35a至第五連接器35e之後述第一連接端子42a及第二連接端子42b分別突出於空間SP而配置。如第四圖所 示,在收納盒本體33之第二側壁33e以及與第二側壁33e概略平行之第三側壁33f的內側面,突出於空間SP,用於限制連接構造40之移動的一對限制突起33g相對而形成。第二側壁33e及第三側壁33f連接於第一側壁33d。
如第五圖所示,第一連接器35a至第五連接器35e可傳送電力線通信中之電力及重疊於電力之信號。第一連接器35a至第五連接器35e具有同樣之形狀。第一連接器35a至第五連接器35e分別具有連接於兩芯之電線12(參照第一圖)的第一連接端子42a及第二連接端子42b。第一連接器35a至第五連接器35e匯集配置於設於第一側壁33d之端子集合部37。端子集合部37具有可在內部形成空間之外壁部37a及頂端面37b。如第三圖所示,第一連接器35a至第五連接器35e自頂端面37b露出而上下兩階配置。第一連接器35a及第五連接器35e左右排列而配置於上階,第二連接器35b至第四連接器35d左右排列而配置於下階。第一連接器35a至第五連接器35e將第一連接端子42a及第二連接端子42b保持於藉由合成樹脂形成之端子保持部而構成。端子保持部具有彈性,且嵌入形成於收納盒本體33之第一側壁33d的孔而固定於收納盒本體33。充電狀態顯示部36設於從後方觀察為左側之第二側壁33e。第二側壁33e與第一側壁33d概略正交。充電狀態顯示部36使用2個發光元件(例如Light Emission Diode:LED)顯示電源之充電狀態。發光元件例如可藉由色顯示充電狀態,亦可藉由閃爍狀態顯示充電狀態。以色表示充電狀態情況下,例如,無須充電情況下,發光元件發出綠色光,需要充電情況下,發光元件發出紅色光。以閃爍狀態表示充電狀態情況下,例如無須充電情況下,係2個發光元件亮燈,需要充電情況下,僅1個發光元件亮燈。
操作部38設置成從蓋部件34露出。操作部38例如係按鈕之形態。但是,操作部38不限定於按鈕,亦可為任何開關。藉由操作部38而操作之開關亦可組裝於電路基板50中。設置 操作部38係為了指示以充電狀態顯示部36顯示充電狀態。按下操作操作部38時,充電狀態顯示部36進行充電狀態之顯示。充電狀態顯示部36於顯示持續指定時間後熄燈。
<連接構造之構成>
連接構造40係電性連接複數個連接器(例如第一連接器35a至第五連接器35e)與電路基板50之構造。如第六圖及第七圖所示,連接構造40包含第一連接配件44、第二連接配件46、以及保持第一連接配件44及第二連接配件46之保持部48。
保持部48例如係合成樹脂製之板狀部件,且具有電絕緣性。保持部48在收納盒本體33之空間SP中,配置於限制突起33g與向第一連接器35a至第五連接器35e之空間SP的突出部分之間。保持部48具有可插通第一連接端子42a及第二連接端子42b之孔48a。此外,保持部48具有用於將第一連接配件44及第二連接配件46定位之第一定位孔48b及第二定位孔48c。
第一連接配件44具有第一連接部44a、第一相互連接部44b及第一基板連接部44c。第一連接配件44在第六圖中藉由左下之陰影線顯示。第二連接配件46具有第二連接部46a、第二相互連接部46b及第二基板連接部46c。第二連接配件46在第六圖中藉由右下之陰影線顯示。第一連接配件44及第二連接配件46係沖裁具有彈性之金屬板,將沖裁後之金屬板彎曲而分別形成。第一連接配件44及第二連接配件46例如係鍍銅或鍍金之金屬板等。
第一連接部44a可連接於第一連接器35a至第五連接器35e之第一連接端子42a。第二連接部46a可連接於第一連接器35a至第五連接器35e之第二連接端子42b。第一連接部44a與第二連接部46a相對而配置。在第一連接部44a與第二連接部46a之間插入第一連接端子42a及第二連接端子42b。第一連接部44a從第一相互連接部44b彎曲而形成。第一連接部 44a對第一相互連接部44b彎曲成概略直角。第二連接部46a從第二相互連接部46b彎曲而形成。第二連接部46a對第二相互連接部46b彎曲成概略直角。第一連接部44a及第二連接部46a於頂端部分別具有在彼此接近方向彎曲之第一接點部44d及第二接點部46d。如第六圖中之兩點鏈線所示,在第一連接端子42a及第二連接端子42b未連接狀態下之第一接點部44d與第二接點部46d的間隔L1,比第一連接端子42a與第二連接端子42b之外側面的間隔L2小。因此,複數個第一連接端子42a及複數個第二連接端子42b插入複數個第一連接部44a及複數個第二連接部46a之間時,第一連接部44a及第二連接部46a彼此在離開方向彈性變形。藉此,複數個第一連接部44a及複數個第二連接部46a藉由彈性而連接於第一連接器35a至第五連接器35e之第一連接端子42a及第二連接端子42b。
第一相互連接部44b相互連接5個第一連接部44a。第一相互連接部44b沿著保持部48之外周部而配置。在第一相互連接部44b之中途形成繫合於保持部48之第一定位孔48b的第一繫合部44e。
第二相互連接部46b相互連接5個第二連接部46a。第二相互連接部46b沿著保持部48之中央部而配置。在第二相互連接部46b之中途形成繫合於保持部48之第二定位孔48c的第二繫合部46e。
第一相互連接部44b及第二相互連接部46b亦可接著於保持部48而設,亦可繫合於保持部48中形成之突起而設,亦可在保持部48成形時,配置於保持部48成形用之鑄模內,而與保持部48一體成型。
第一基板連接部44c連接於第一相互連接部44b,可直接連接於電路基板50。第一基板連接部44c從第一相互連接部44b彎曲而形成。第一基板連接部44c對第一相互連接部44b彎曲成概略直角。第一基板連接部44c形成L字狀,並延伸於 從第一相互連接部44b離開之方向,進一步向下方(第七圖上方)延伸。第一基板連接部44c之頂端部44f直接連接於電路基板50。
第二基板連接部46c連接於第二相互連接部46b,可直接連接於電路基板50。第二基板連接部46c從第二相互連接部46b彎曲而形成,第二基板連接部46c對第二相互連接部46b彎曲成概略直角。第二基板連接部46c形成L字狀,並延伸於從第二相互連接部46b離開之方向,進一步L字狀地向下方(第七圖上方)延伸。第二基板連接部46c之頂端部46f直接連接於電路基板50。第二基板連接部46c設於從第一基板連接部44c離開之位置。第一基板連接部44c設於保持部48寬度方向之一端部,第二基板連接部46c設於保持部48寬度方向之另一端部。第二基板連接部46c之頂端部46f與第一基板連接部44c之頂端部44f相對而配置。
如第四圖及第五圖所示,電路基板50藉由螺絲部件52而固定於形成於收納盒本體33之複數個(例如2個)凸起部33h。電路基板50上搭載電力線通信用之介面電路,以及操作部38及充電狀態顯示部36控制用之控制電路與LED。電路基板50上設置可連接第一基板連接部44c之第一平面50a、及可連接第二基板連接部46c之第二平面50b。第一平面50a與第二平面50b係以與第一基板連接部44c及第二基板連接部46c之間的距離相同距離程度離開而配置。第一平面50a中形成可插通第一基板連接部44c之頂端部44f的第一縫隙50c。第二平面50b中形成可插通第二基板連接部46c之頂端部46f的第二縫隙50d。第一基板連接部44c之頂端部44f藉由軟焊接而與第一平面50a接合,第二基板連接部46c之頂端部46f藉由軟焊接而與第二平面50b接合。藉此,第一連接器35a至第五連接器35e之各個第一連接端子42a與第二連接端子42b確實電性連接於電路基板50。
<連接裝置之組合步驟>
如此構成之連接裝置在設有第一連接器35a至第五連接器35e之收納盒本體33中裝入連接構造與電路基板50。如第五圖所示,首先將連接構造40配置於收納盒本體33之比限制突起33g前方的空間SP。在該狀態下,沿著限制突起33g壓入連接構造40之保持部48。藉此,連接構造40或收納盒本體33彈性變形,連接構造40跨越限制突起33g,而配置於與第一連接器35a至第五連接器35e接觸之位置。此時,第一連接部44a及第二連接部46a藉由各連接器之第一連接端子42a及第二連接端子42b向間隔擴大之方向彈性變形,各個第一連接部44a之第一接點部44d藉由彈性而連接於各連接器之第一連接端子42a。此外,各個第二連接部46a之第二接點部46d藉由彈性而連接於各連接器之第二連接端子42b。因此,只須將連接構造40裝設於指定位置,第一連接端子42a與第一連接部44a之連接以及第二連接端子42b與第二連接部46a之連接完成。繼續,藉由螺絲部件52將電路基板50固定於凸起部33h上。此時第一基板連接部44c之頂端部44f插通第一縫隙50c而配置於第一平面50a,第二基板連接部46c之頂端部46f插通第二縫隙50d而配置於第二平面50b。最後,藉由軟焊接將第一基板連接部44c之頂端部44f及第二基板連接部46c之頂端部46f與電路基板50接合,經由連接構造40電性連接第一連接器35a與電路基板50。
此處,只須將第一基板連接部44c及第二基板連接部46c連接於電路基板50,且將各連接器35a~35e之第一連接端子42a連接於第一連接部44a,將第二連接端子42b連接於第二連接部46a,無須進行中繼基板及中繼基板與電路基板之配線,即可電性連接各連接器35a~35e與電路基板50。藉此,可縮短各連接器35a~35e與電路基板50電性連接之連接作業所需的時間。
<其他實施形態>
以上,係就本創作之一個實施形態作說明,不過本創作並 非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者,在不脫離創作要旨的範圍內可作各種變更。特別是本說明書中敘述之複數個實施形態及變形例可依需要任意組合。
(a)上述實施形態係以裝設於自行車之龍頭111的連接裝置22為例說明本創作,不過裝設位置不限定於龍頭111。連接裝置亦可裝卸地裝設於自行車的任何部位。
(b)上述實施形態係以使用電力線通信之連接裝置為例說明本創作,不過本創作不限定於此。本創作亦可適用於連接具有一般控制線及電力線中之至少一方的電纜之連接裝置。此時,亦可使用可進行控制信號的串列通信與電源供給之串列通信規格,例如:USB(通用串列匯流排)。
(c)上述實施形態之第一連接器35a至第五連接器35e的形狀相同,不過複數個連接器之形狀亦可不同。此外,連接器數量不限定於5個,只要是複數個即可,數量不拘。
(d)上述實施形態並未提及第一連接器35a至第五連接器35e之外部側的連接端子,不過只須形成分別電性連接於第一連接端子42a及第二連接端子42b之連接端子即可。此種外部側之連接端子,只須配合連接於第一連接器35a至第五連接器35e之電纜的端子設計即可。
(e)上述實施形態之第一連接器35a至第五連接器35e的端子保持部係嵌入形成於收納盒本體33之第一側壁33d的孔中,而固定於收納盒本體33,不過端子保持部與收納盒本體33亦可一體成型。
12‧‧‧電線
13‧‧‧變速操作開關
22‧‧‧連接裝置
23‧‧‧捆束帶
32‧‧‧收納盒
33‧‧‧收納盒本體
33a‧‧‧帶安裝部
33b‧‧‧安裝孔
33c‧‧‧彎曲面
33d‧‧‧第一側壁
33e‧‧‧第二側壁
33f‧‧‧第三側壁
33g‧‧‧限制突起
33h‧‧‧凸起部
34‧‧‧蓋部件
35a‧‧‧第一連接器
35b‧‧‧第二連接器
35c‧‧‧第三連接器
35d‧‧‧第四連接器
35e‧‧‧第五連接器
36‧‧‧充電狀態顯示部
37‧‧‧端子集合部
37a‧‧‧外壁部
37b‧‧‧頂端面
38‧‧‧操作部
40‧‧‧連接構造
42a‧‧‧第一連接端子
42b‧‧‧第二連接端子
44‧‧‧第一連接配件
44a‧‧‧第一連接部
44b‧‧‧第一相互連接部
44c‧‧‧第一基板連接部
44d‧‧‧第一接點部
44e‧‧‧第一繫合部
44f‧‧‧頂端部
46‧‧‧第二連接配件
46a‧‧‧第二連接部
46b‧‧‧第二相互連接部
46c‧‧‧第二基板連接部
46d‧‧‧第二接點部
46e‧‧‧第二繫合部
46f‧‧‧頂端部
48‧‧‧保持部
48a‧‧‧孔
48b‧‧‧第一定位孔
48c‧‧‧第二定位孔
50‧‧‧電路基板
50a‧‧‧第一平面
50b‧‧‧第二平面
50c‧‧‧第一縫隙
50d‧‧‧第二縫隙
52‧‧‧螺絲部件
111‧‧‧龍頭
112‧‧‧把手
L1、L2‧‧‧間隔
第一圖係顯示將本創作一種實施形態之連接裝置安裝於自行車上的狀態之側視圖。
第二圖係連接裝置之側視圖。
第三圖係連接裝置之後視圖。
第四圖係取下蓋部件之狀態的連接裝置之底視圖。
第五圖係取下蓋部件之狀態的連接裝置之分解斜視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一種實施形態之連接構造的前視圖。
第七圖係連接構造之斜視圖。
40‧‧‧連接構造
44‧‧‧第一連接配件
44a‧‧‧第一連接部
44b‧‧‧第一相互連接部
44c‧‧‧第一基板連接部
44d‧‧‧第一接點部
44e‧‧‧第一繫合部
44f‧‧‧頂端部
46‧‧‧第二連接配件
46a‧‧‧第二連接部
46b‧‧‧第二相互連接部
46c‧‧‧第二基板連接部
46d‧‧‧第二接點部
46f‧‧‧頂端部
48‧‧‧保持部
48a‧‧‧孔
48b‧‧‧第一定位孔
48c‧‧‧第二定位孔

Claims (16)

  1. 一種連接構造,係電性連接分別具有第一連接端子之複數個連接器、及電路基板,且包含第一連接配件,該第一連接配件係具有:複數個第一連接部,其係可連接於前述各連接器之前述第一連接端子;第一相互連接部,其係相互連接複數個前述第一連接部;及第一基板連接部,其係連接於前述第一相互連接部,可直接連接於前述電路基板。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構造,其中前述第一連接部、前述第一相互連接部及前述第一基板連接部係一體成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連接構造,其中前述第一連接配件係彎曲金屬板而形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構造,其中進一步包含保持部,其係具有電絕緣性,且保持前述第一相互連接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構造,其中前述第一基板連接部可接合於設置在前述電路基板上的第一平面(Land)。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構造,其中前述複數個連接器分別具有第二連接端子,該連接構造進一步包含第二連接配件,該第二連接配件係具有:複數個第二連接部,其係可連接於前述各連接器之前述第二連接端子;第二相互連接部,其係相互連接複數個前述第二連接部;及第二基板連接部,其係連接於前述第二相互連接部,而可直接連接於前述電路基板。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連接構造,其中將前述第二連接部、前述第二相互連接部及前述第二基板連接部一體成形。
  8. 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連接構造,其中前述第二連接配件係彎曲金屬板而形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連接構造,其中進一步包含保持部,其係具有電絕緣性,且保持前述第一相互連接部及第二相互連接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連接構造,其中在前述保持部中形成前述第一連接端子及前述第二連接端子可插通之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連接構造,其中各連接器中,相對配置前述第一連接部與前述第二連接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連接構造,其中複數個前述第一連接部及複數個前述第二連接部,藉由彈性而連接於各個連接器之第一連接端子及第二連接端子。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連接構造,其中前述第一基板連接部可接合於設於前述電路基板上的第一平面,前述第二基板連接部可接合於設於前述電路基板上的第二平面。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連接構造,其中前述第一連接配件及前述第二連接配件傳送電力及信號中之至少任何一個。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連接構造,其中前述第一連接配件及前述第二連接配件傳送重疊於前述電力之信號。
  16. 一種連接裝置,其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連接構造;前述複數個連接器;前述電路基板,其係藉由前述第一連接配件及前述第二連接配件而與前述複數個連接器電性連接;及收納盒,其係收納前述複數個連接器、前述第一連接配件、前述第二連接配件及前述電路基板。
TW101219091U 2012-10-03 2012-10-03 連接構造及連接裝置 TWM449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9091U TWM449370U (zh) 2012-10-03 2012-10-03 連接構造及連接裝置
DE202013104442U DE202013104442U1 (de) 2012-10-03 2013-09-30 Verbindungsanordnung und Verbindungsvorrichtu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9091U TWM449370U (zh) 2012-10-03 2012-10-03 連接構造及連接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9370U true TWM449370U (zh) 2013-03-21

Family

ID=48472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19091U TWM449370U (zh) 2012-10-03 2012-10-03 連接構造及連接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DE (1) DE202013104442U1 (zh)
TW (1) TWM449370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13104442U1 (de) 2013-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72152U (zh) 安裝座與照明裝置
US9450350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luminous effect
US20160329647A1 (en) Cable holding member, plug connector, connector device, flat cabl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plug connector
JP2013529353A (ja) 可撓性ledストリップシール用電気コネクタ
US8133072B2 (en) Cable assembly with improved coupling structure
JP5981058B2 (ja)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自転車用の照明装置
JP2018073471A (ja) 車輌用灯具
KR101479078B1 (ko) 커넥터
US20090298327A1 (en) Connecting module
CN108232496A (zh) 电子装置
CN106410459B (zh) 具有插头的电子装置
TWM449370U (zh) 連接構造及連接裝置
TWI583065B (zh) 連接器及連接器製造方法
JP2005071769A (ja) コネクタ
JP2019204577A (ja) コネクタ
KR100766996B1 (ko) 차량용 퓨즈 및 릴레이 박스
JP6386984B2 (ja) コネクタユニット、電気部品組込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電気部品
KR200424442Y1 (ko) 알씨에이 플러그 어셈블리
JP2010218926A (ja) カシメシェル付き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シールドケーブルハーネス
CN211150856U (zh) 用于多面体插座的适配结构以及多面体插座
US6951475B2 (en) Cable strain relief device
KR200414380Y1 (ko) 전원플러그의 전원단자용 전선 연결구
KR100591827B1 (ko) 차량용 다기능 컨넥터
KR100974309B1 (ko) 시가 잭
JP6521775B2 (ja) ケーブル固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