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2688U - Electronic device - Google Patents

Electronic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42688U
TWM442688U TW101210923U TW101210923U TWM442688U TW M442688 U TWM442688 U TW M442688U TW 101210923 U TW101210923 U TW 101210923U TW 101210923 U TW101210923 U TW 101210923U TW M442688 U TWM442688 U TW M44268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cover
casing
electronic device
fa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10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eng-Wen Hsieh
Ting-Chiang Huang
Wen-Neng Liao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TW101210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42688U/zh
Publication of TWM442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42688U/zh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M442688 五、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 具有散熱風扇的電子裝置。 【先前技術】 近年來’隨著科技產業日益發達,電子裝置例如筆記 型電腦(Notebook,NB )、個人數位助理(p⑽⑽叫制 Assistant,PDA)與智慧型手機(Smart ph〇ne)等產品已 頻繁地出現在日常生活中。電子裝置的型態與使用功能越 來越多元,便舰與實祕讓這㈣子裝置更為普及,可 針對不同用途使用。 以筆=電腦而言,—些筆記型電腦同時配置了整合 =示0!片:Γ示卡’以因應不同的使用模式。整合 (Central P—^ mt: CPU),有較低的耗電 良好的使用效能,但耗電二= 顯示:片;獨立㈡能。使用者可依照需求切換整合型 筆記二S’以選擇低耗電量或高效能。 示晶片或中央處理^會③置散熱風當上述整合型顯 氣流來降低整合型熱能時’散熱風扇可提供 型顯示曰片運你中央處理器的溫度。當整合 轉速以提供更多的散時,散熱風扇需提高 ·,,、軋μ來對其進行散熱,這也使得散 4 M442688 熱風扇在運轉時產生較大的噪音而影響筆記型電腦的使用 品質。 【新型内容】 本創作提供-種電子裝置,具有良好的散熱效能且可 降低散熱風扇產生的嗓音。 本創作提出-種電子裝置,包括一機殼'一第妖 f牛、一第二發熱元件、-第—散熱風扇、-第二散^風. 發熱树與第二件設置於機殼 A、第-散熱風扇δΧ置於第—發熱元件上,且提供一第— t ’其中第—氣流往機殼外流動。第二散熱風扇設置於 熱元4上’且具有—第—出風口與—第二出風口,' 散熱風扇提供1二氣流,且第二氣流透過第二 和務往機殼内^動。蓋體可動地連接於機殼且相對機 it於—第—位置與1二位置之間。當蓋體位於第 =$,蓋體封閉第1風σ。t蓋體位於第二位置時, 露第-出風口,第二散熱風扇提供—第三氣流,且 —氧流透過第一出風D往機殼外流動。 ,本創作之-實施例中,#蓋體封閉第—出風口時, 一:氣流具有m #蓋體暴露第—出風口時,第 -乳流具有―第二流量’且第—流量大於第二流量。 在本創作之-實施例中,上述之電子褒置更包括一控 二件’其中當蓋體暴露第—出風口時,控制元件控制第 一政熱風扇具有-第-轉速,當蓋體封閉第—出風口時, 5 M442688 且第二轉速 控制元件控制第一散熱風扇具有一第二轉速 小於第一轉速。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_ 散熱風扇 … 疋之第一出風口朝向第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電子穿 :元件。當第二發熱元件運行時’控制元_ = 第二位置,且當第二發熱元件停止運行 ^體移至 蓋體移至第一位置。 卫制元件驅動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機 第二散熱開口,分別對應第—散熱風』第= ,、,、風扇,第一出風口朝向第二散熱開口。 中參2創作之—實施例中’上述之第—發熱元件包括一 t 1§及-顯不晶片,且顯示晶片整合於巾央處理器。 獨立sr之—實關+,上述之第二發熱元件包括- 本創作之—實施例巾,上述之蓋體樞設於機殼。當 3目對機殼樞轉至第-位置時,蓋體閉闔於機殼,且當 a 2對機純轉至第二位科,蓋體展開於機殼。 ,本創作之—實_中,上述之第—出風口形成於第 =熱風^邊’蓋體位於第二散熱風扇下方並具有一折 蓋體位於第一位置時,折彎部從第二散熱風扇下 伸至第二散熱風邊而封閉第-出風口。 於上述,本創作的第—散熱風扇與第二散熱風扇分 ^於第一發熱元件與第二發熱元件,且第二散熱風扇 6 糾42688 ,有第一出風口及第二出風口,分別用以提供流向機殼外 部的氣流以及流向機殼内部的氣流。當第二發熱元件運行 時丄機殼上的蓋體可暴露第一出風口而使第二散熱風扇透 過第一出風口將氣流流向機殼外部,以提升對第二發熱元 件的政熱效率。當第二發熱元件停止運行時,機殼上的蓋 體可封閉第-出風口,以增加第二散熱風扇從第二出風口 往機殼内部的出風量,此時機殼内部具有較佳的氣流流動 性,而增進了機殼内部的散熱效率,第一發熱元件的溫度 也因此降低,使得對應於第一發熱元件的第一散熱風扇可 具有較低的轉速,以減少第一散熱風扇所產生的噪音。 為讓本創作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 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實施方式】 圖1是本創作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局部俯視圖。圖 2是圖1之電子裝置於1-1’剖線處的剖視圖。為使圖示較為 清楚,圖2未繪示出圖1之第二發熱元件13〇。請參考圖1 及圖2,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〇〇包括機殼11〇、第—發熱 元件120、第二發熱元件130、第一散熱風扇丨4〇、第二散 熱風扇150以及盡體160。在本實施例中,電子震置 例如為筆記型電腦’且機殼110例如為筆記型電腦之主機 的外殼。在其它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可為其它適當類 型的裝置,本創作不對此加以限制。 第一發熱元件120與第二發熱元件130設置於機殼 7 M442688 110内。第一發熱元件120、第二發熱元件130與機殼110 内部的其他電子元件在運行時會產生熱能’使得機殼110 内部溫度升高。因此’電子裝置100在機殼110内設置第 一散熱風扇140與第二散熱風扇丨5〇,用以提供氣流而協 助電子裝置100降低溫度。 詳細而言,在本實施例中,機殼110包括侧壁112與 底座114,第一發熱元件120與第二發熱元件130分別設 置在底座114上且靠近側壁in。第一散熱風扇140與第 二散熱風扇150分別設置於第一發熱元件120與第二發熱 元件130上。 第一散熱風扇140與第二散熱風扇150用以提供氣流 將第一發熱元件120、第二發熱元件130與其他電子元件 產生的熱能帶離機殼110,進而降低機殼110内部溫度。 機殼110的侧壁112上具有第一散熱開口 116與第二散熱 開口 118,分別對應第一散熱風扇140與第二散熱風扇 150。第一散熱風扇140與第二散熱風扇150提供的氣流可 分別透過第一散熱開口 116與第二散熱開口 118流動至機 殼110外。 第二散熱風扇150具有第一出風口 152與第二出風口 154。第一出風口 152與第二出風口 154形成於第二散熱風 扇150的側邊。第一出風口 152朝向第二散熱開口 118, 且第二出風口 154朝向第一散熱風扇140。藉此,第二散 熱風扇150可透過第一出風口 152提供流向第二散熱開口 118的氣流,且可透過第二出風口 154提供流向第一散熱 8 M442688 風扇140的氣流。 在本實施例中,第-發熱元件120包括中央處理器122 及顯不晶片124’顯示晶片124整合於中央處理器122 ,且 第-發熱元件130例如為獨立顯示卡。顯示 立顯示卡進行運行即可使好裝置^^顯^ Γ2Γ顯當旦電子裝置100經由第一發熱元件120的顯示晶片 不衫像時’第一發熱元件120及其顯示晶片124運 =並產生熱能’且第二發熱元件⑽停止運行1電 第-0^由第二發熱元件13〇(獨立顯示卡)顯示影像時, =發熱树130運行並產生熱能,且顯示晶片124停止 第一散熱風扇140用以提供第一氣流A1,第一 口^帶第-發熱元件12G產生的熱能並透過第一散熱ς 熱錢殼110外流動,以對第一發熱元件12〇進行散 二b外’第二散熱風扇15〇提供第二氣流Μ,第二氣流 no二出風° 154往機殼11G内部流動,以增進心 内部氣流流動性,有助於散熱效率的提升。 g圖3繪7^圖1之蓋體暴露第—開口的俯視圖。圖4是 二之電子裝置於U,剖線處的剖視圖。為使圖 ϊ蓋熱元件心電子裝置二 =盍體⑽可動地連接於機殼110。蓋體16 =移動於圖2所示的第-位置Η與圖4所示的第二= 之間,以封閉或暴露第二散熱風扇15()的第一出風口 圖5為圖1之電子裝置的部分構件方塊圖。請參考圖 9 M442688 H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⑽更包括控制元件Π〇,控制元 从i列如為電子裝置1〇0内的控制電路,用以控制蓋體 160作動,詳述如下。 兩田第一發熱元件130停止運行而不產生熱能時,由於 j十對第一發熱元件130進行散熱,因此電子裝置1〇〇 y藉由控制元件17〇驅動蓋體⑽如圖丨及圖2所示移至 第一位,P1以封閉第—出風口 152,使得第二散熱風扇 150所提供的第一氣流A2具有較大的流量。此時機殼 内邛具有較佳的氣流流動性,而增進了機殼11〇内部的散 熱效率,第一發熱元件12〇的溫度也因此降低❶因此,對 應於第一發熱元件120的第一散熱風扇140可具有較低的 轉速,以減少第一散熱風扇14〇所產生的噪音。 獨立顯示卡具有較佳的使用效能,且運行時會產生較 多熱忐。當例如為獨立顯示卡的第二發熱元件13〇運行而 產生熱能時,電子裝置100可藉由控制元件17〇驅動蓋體 160如圖3及圖4所示移至第二位置P2而暴露第一出風口 152。此時第二散熱風扇15〇提供第三氣流A3,第三氣流 A3透過第一出風口 152流向機殼no外部,以提升對第二 發熱元件130的散熱效率。此外,當蓋體16〇移至第二位 置p2時’蓋體160如圖4所示較為遠離機殼丨1〇,而使機 殼U〇與蓋體160之間具有更大的空間供散熱氣流流動, 以進一步提升散熱效率。 當蓋體160如圖1及圖2所示封閉第一出風口 152 時,第二氣流A2具有第一流量。當蓋體16〇如圖3及圖4 露第-出風口 152時,第二氣流 =盍體⑽對第—出風σ 152的 可、有散里妖
:=過第—出風口152產生第三氣流二= 卿第風^50轉衫變的情況τ,所述第—流量會大於 ΪΓΓ’而達成提升機殼110内部散熱效率的效果。 ^ _1之電子裝置的部分構件方塊圖。請參考圖 1,本貝施例的電子裳置则更包括控制元件⑽,控制元 180例如為電子裝置100 β的控制電路’。當蓋體160 ^圖3及圖4所示暴露第-出風口 152時,電子裝置1〇〇 藉,控制兀件18G控制第—散熱風扇14()具有第一轉速。 當” 160如圖1及圖2所示封閉第一出風口 152而使第 二,流A2具有較大流量時,機殼11〇内部因第二氣流八2 流量的提升而具有較佳的散熱效率,因此電子裝置1〇〇可 藉由控制元件180降低第一散熱風扇14〇的轉速,使第— 散熱風扇140具有小於第一轉速的第二轉速,進而降低第 一散熱風扇140產生的噪音。
請參考圖2及圖4,在本實施例中,蓋體160位於第 二散熱風扇150下方,且樞設於機殼110的底座114。蓋 體160可相對機殼11〇樞轉至圖2所示的第一位置以 閉闔於機殼110的底座114,或相對機殼110樞轉至圖4 所示的第二位置P2以展開於機殼11〇的底座114。此外, 第一出風口 152形成於第二散熱風扇150側邊,且蓋體16〇 位於第二散熱風扇150下方並具有一折彎部162。當蓋體 160如圖2所示位於第—位置pl時,折彎部162從第二散 11 M442688 熱風扇150下方延伸至第二散熱風扇150侧邊而封閉第一 出風口 152。 在部分習知電子裝置中,配置了可相對機殼旋轉而開 闔的蓋體’以隱藏或暴露電子裝置的連接埠。所述習知電 子裝置的蓋體的作動方式係類似於本實施例的蓋體160的 作動方式。因此,可將本實施例的蓋體160與第二散熱風 扇150的配置方式整合於具有所述習知蓋體的電子襞置, 以藉由單一蓋體封閉/暴露第二散熱風扇150之出風口,並 隱藏/暴露電子裝置的連接埠。 综上所述,本創作的第一散熱風扇與第二散熱風扇分 別對應於第一發熱元件與第二發熱元件,且第二散熱風扇 具有,一出風口及第二出風口,分別用以提供流向機殼外 部的氣流以及流向機殼内部的氣流。當第二發熱元件運行 時二,殼上的蓋體可暴露第一出風口而使第二散熱風扇透 過第一出風口將氣流流向機殼外部,以提升對第二發熱元 件的散熱效率。當第二發熱元件停止運行時,機殼上的蓋 體可,閉第—出風口,以增加第二散熱風扇從第二出風口 機Λ又内。卩的出風莖,此時機殼内部具有較佳的氣流流動 !·生而增進了機殼内部的散熱效率,第一發熱元件的溫度 2此降低’使得對躲第—發熱元#的第—散熱風扇可 具有較低的轉速,以減少第一散熱風扇所產生的噪音。 ,雖然本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 ^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 ,作之精砷和範圍内,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 12 M442688 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本創作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局部俯視圖。 圖2是圖1之電子裝置於Ι-Γ剖線處的剖視圖。 圖3繪示圖1之蓋體暴露第一開口的俯視圖。 圖4是圖3之電子裝置於Ι-Γ剖線處的剖視圖。 圖5為圖1之電子裝置的部分構件方塊圖。 圖6為圖1之電子裝置的部分構件方媿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電子裝置 110 :機殼 112 :侧壁 114 :底座 116 :第一散熱開口 118 :第二散熱開口 120 :第一發熱元件 122 :中央處理器 124 :顯示晶片 130 :第二發熱元件 140 :第一散熱風扇 150 :第二散熱風扇 152 :第一出風口 13 M442688 154 :第二出風口 160 :蓋體 162 :折彎部 170、180 :控制元件 A1 :第一氣流 A2 :第二氣流 A3 :第三氣流 P1 :第一位置 P2 :第二位置 14

Claims (1)

  1. 六、申請專利範圍: I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 一機殼; 一第一發熱元件,設置於該機殼内; 一第二發熱元件,設置於該機殼内; 一第一散熱風扇,設置於該第一發熱元件上且提供一 第一氣流,其中該第一氣流往該機殼外流動; 一第二散熱風扇,設置於該第二發熱元件上且具有一 第一出風口與一第二出風口,其中該第二散熱風扇提供一 第二氣流,且該第二氣流透過該第二出風口往該機殼内部 流動;以及 一蓋體’可動地連接於該機殼且相對該機殼移動於一 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其中當該蓋體位於該第一位 置時’該蓋體封閉該第一出風口,當該蓋體位於該第二位 置時,該蓋體暴露該第一出風口,該第二散熱風扇提供一 第三氣流,且該第三氣流透過該第一出風口往該機殼外流 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當該 盘體封閉該第一出風口時,該第二氣流具有·一第一流量, 當該蓋體暴露該第一出風口時,該第二氣流具有一第二流 量,且該第一流量大於該第二流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一 控制元件,其中當該蓋體暴露該第一出風口時,該控制元 件控制該第一散熱風扇具有一第一轉速,當該蓋體封閉該 第一出風口時,該控制元件控制該第一散熱風扇具有一第 15 M442688 二轉速,且該第二轉速小於該第一轉速。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 二出風口朝向該第一散熱風扇。 ’、以 5·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更一 ^制元件’其中當該第二發熱元件運行時,該控制元件驅 ,該盖體移至該第二位置,且當該第二發熱元件停止運行 %,该控制元件驅動該蓋體移至該第一位置。 μ且6右第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機 成八有一第一政熱開口與一第二散熱開口,分別對應該 風扇與該第二散熱風扇,該第一出風口朝向該‘二 散熱開口。 一丄如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 土,,、、兀件匕括一中央處理器及一顯示 片整合於該令央處理器。 丑-亥.“員不曰曰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的 並 二發熱元件包括-獨立顯示卡。 第 *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A中該罢 ,插設,機殼,當輕體相對該機殼樞轉至該第一位Ϊ Ϊ第US闔殼’且當該蓋體相對該機殼極轉至 豕弟一位置時⑦盍體展開於該機殼。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 -Λ Μ風口形成於该第二散熱風扇侧邊,該蓋體位於該第 j 具有—折彎部,且當該蓋體位於該第一 二L 折#部從該第二散熱風扇下方延伸至該第二散 熱風扇側邊而封閉該第一出風口。
TW101210923U 2012-06-06 2012-06-06 Electronic device TWM442688U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0923U TWM442688U (en) 2012-06-06 2012-06-06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0923U TWM442688U (en) 2012-06-06 2012-06-06 Electronic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2688U true TWM442688U (en) 2012-12-01

Family

ID=48088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10923U TWM442688U (en) 2012-06-06 2012-06-06 Electronic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426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149007A (ja) 電子機器
TWI488374B (zh) 擴充座
US6839231B2 (en) Heat dissipation from a hand-held portable computer
JP3127821B2 (ja) ヒートシンク装置
US20130279112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080180910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760862B2 (en)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8014149B2 (en) Fan module for electronic device
WO2020134871A1 (zh) 一种外壳结构及终端设备
JP2011034309A (ja) 電子機器
JP2009156187A (ja) 遠心ファン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WO2011024319A1 (ja) 電子機器
JP5061068B2 (ja) 電子機器
TWM242991U (en) Heat sink device with multi-directional air inlets
TWM442688U (en) Electronic device
JP2014085973A (ja) 放熱装置及び携帯情報機器
TWM377851U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sipation structure thereof
JP2005301905A (ja) 情報処理装置
TW201407314A (zh) 電子裝置及散熱模組
JP4588741B2 (ja) 冷却装置付きプリント基板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897107B2 (ja) 電子機器
JP2006286784A (ja) 電子機器強制冷却装置
JP2000349475A (ja) 電子機器
JP2013077267A (ja) 電子機器
JP666997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