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16108U - Backlight module with light shielding function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Backlight module with light shielding function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16108U
TWM416108U TW100210135U TW100210135U TWM416108U TW M416108 U TWM416108 U TW M416108U TW 100210135 U TW100210135 U TW 100210135U TW 100210135 U TW100210135 U TW 100210135U TW M416108 U TWM416108 U TW M41610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acklight module
guide plate
circuit board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210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i-Li Lo
Jyun-Sheng Syu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riority to TW100210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16108U/zh
Priority to CN2011202098345U priority patent/CN202165920U/zh
Publication of TWM416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16108U/zh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M416108 五、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創作關於一種背光模紐及其顯示設備,尤指一種具有遮光功能 之背光模組及其顯示設備。 【先前技術】 就使用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 )作為光源之燈條 而言,隨著液晶螢幕尺寸與發光二極體之發光功率的增加,燈條内 所需配置的發光二極體數量係相對應地縮減,意即相鄰發光二極體 之間距就會相對應地增加,如此就會導致液晶螢幕上容易出現亮點 (hotspot)問題,從而影響液晶螢幕之顯示品質。 一般而言,常見用來消除上述亮點問題的方式係利用背膠黏貼設 計以將遮光片貼附於燈條以及導光板之入光端部上,藉以利用遮光 片遮蔽且吸收燈條以大角度發射之光線,從而避免液晶螢幕在對應 燈條之位置上出現亮點的情況發生。然而,此方式所採用之遮光片 的材質係為黑色吸收體,因此,燈條所能提供的光線強度就會因部 份光線被遮光片遮蔽吸收之緣故而降低,從而導致液晶螢幕之整體 亮度下降之問題,再加上遮光片係採用背面全部塗佈上背膠之方式 且背膠具有反射光線之特性,故會容易產生光線在入射至背膠後被 集中反射至導光板内之某一位置上而導致液晶螢幕會在特定位置上 出現亮線之問題。除此之外,在貼附遮光片之過程中,由於僅能以 人眼對位之方式進行,故遮光片與燈條以及導光板之相對位置往往 會因此而有所偏差,導致遮光片無法精準地遮蔽住燈條以大角度發 4 M416108 射之光線,進而影響遮光片之遮光效果。另外,上述利用人眼對位 之方式亦會帶來費時費工的組裝流程。 【新型内容】 因此’本齡提供-種具有遮光魏之背光模減其相關顯示設 備,藉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創作提供一種具有遮光功能之背光模組,其包含一導光板、一 燈條裝置、一遮光片’以及一背膠層。該燈條襄置設置於對應該導 φ 光板之一入光端部之位置上,該燈條裝置包含一控制電路板以及一 燈條。該燈條電連接於該控制電路板上,用來發射光線至該導光板 之該入光端部。該遮光片具有分別對應該燈條以及該入光端部之一 貼附部以及一遮光部。該背膠層設置於該貼附部與該燈條之間,用 來固定該貼附部於該燈條上,以使該遮光部延伸位於該入光端部之 上方。 本創作另提供一種具有遮光功能之顯示設備,其包含一背光模組 ^ 以及一面板裝置。該背光模組包含一導光板、一燈條裝置、一遮光 片’以及一背膠層。該燈條裝置設置於對應該導光板之一入光端部 .之位置上,該燈條裝置包含一控制電路板以及一燈條。該燈條電連 接於該控制電路板上’用來發射光線至該導光板之該入光端部。該 遮光片具有分別對應該燈條以及該入光端部之一貼附部以及一遮光 部。該背膠層設置於該貼附部與該燈條之間,用來固定該貼附部於 該燈條上’以使該遮光部延伸位於該入光端部之上方。該面板裝置 設置於該背光模組上。 综上所述,本創作係利用背膠層僅貼附於遮光片之貼附部上之設 5 M416108 計’藉以縮減降低背光做所需之轉材料成本以及有效地避免光 線會被背膠層集+反射至導缺内之某_位置上而導致面板裝置會 在特定位置上出現亮線之問題。 關於本創作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創作詳述及所附圖式 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實施方式】 S青參閱第1圖’其為根據本創作之一實施例所提出之一顯示設備 100之部分簡示圖’由第1圖可知,顯示設備1〇〇包含一背光模組 102以及一面板裝置1〇4 (於第1圖中係以虛線簡示之)。面板裝置 104係設置於背光模組1〇2上,在實際應用上,面板裝置ι〇4係可 包含常見應用於一般顯示面板上的元件,如透鏡膜片、擴散膜片、 液晶面板等,其相關設計係常見於先前技術中,故於此不再贅述。 以下係針對背光模組102之結構設計進行詳細之描述,請參閱第 2圖,其為第1圖之顯示設備1〇〇之側視圖,由第2圖可知,背光 模組102包含一導光板1〇6、一燈條裝置1〇8、一遮光片110、一背 膠層112、一第一反光片114,以及一第二反光片116。燈條裝置1〇8 係設置於對應導光板106之一入光端部107之位置上,燈條裝置1〇8 包含一控制電路板118以及一燈條120。燈條120係電連接於控制 電路板118上,燈條120係用來發射光線至導光板1〇6之入光端部 107,在此實施例中,燈條120係較佳地由複數個發光二極體所組 成。遮光片110具有一貼附部122以及一遮光部124,貼附部122 以及遮光部124係分別對應燈條120以及入光端部1〇7。背膠層112 係設置於貼附部122與燈條120之間,用以固定貼附部122於燈條 M416108 120上,藉以使遮光部124延伸位於入光端部107之上方。第一反 光片114係設置於背膠層112與燈條120之間,第一反光片114係 用來反射燈條120所發射之光線至導光板106之入光端部1〇7,而 第二反光片116則是從第一反光片114對應控制電路板118之一側 延伸形成且貼附於控制電路板118上,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反光片 114係較佳地延伸對齊於導光板1〇6之入光端部1〇7 (如第2圖所 示,但不受此限),第一反光片114與第二反光片116係共同形成一 φ L型結構,其中第一反光片114以及第二反光片116係較佳地由聚 對苯二曱酸乙二醇酯(PET)材質所組成並在其表面上塗佈白色反 光層,用以產生光反射之功效。同理,在此實施例中,遮光片11() 亦較佳地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質所組成並在其表面上塗佈黑 色遮光層,用以產生光遮蔽吸收之功效。 如此一來’當控制電路板118控制燈條120發射光線至導光板 106之入光端部107以提供面板裝置1〇4運作所需之光線時,由上 _ 述可知,此時,由於遮光部124係延伸位於入光端部107之上方, 因此,遮光片110就能利用遮光部124遮蔽並吸收燈條120以大角 '度發射之光線’藉此即可避免面板裝置104上出現亮點。另一方面, 由於第一反光片114係設置於燈條12〇上,因此,第一反光片U4 係可用來反射燈條120以大角度發射之光線至導光板1〇6之入光端 部107,從而改善顯示設備1〇〇因部分光線被遮光片11〇之遮光部 124遮蔽吸收之緣故所導致的整體亮度下降問題。需注意的是,在 第一反光片114反射部分光線至導光板106之入光端部1〇7後此 時,即使面板裝置104可能會因此產生亮線,遮光片11〇仍然可利 M416108 用遮光部124延伸位於入光端部107之上方的配置以遮蔽住亮線, 而讓使用者不會察覺到亮線之存在。 除此之外’在組裝過裎中,其可先將遮光月11〇之貼附部122 藉由背膠層112以貼附於第一反光片114上,接著再利用第一反光 片114與第二反光片116所共同形成之l型結構與燈條12〇以及控 制電路板118之間的相互對位,並透過將第二反光片116貼附於控 制電路板118上之組裝方式,以將貼附有遮光片11〇之第一反光片 114快速且準確地組裝至定位。藉此,由於不需以人眼對位之方式 貼附遮光片,因此即可有效地縮減背光模組在貼附遮光片上所需耗 費的組裝時間’以及解決先前技術中所提及遮光片對位不正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遮光片與反光片之配置係可不限於上述實施例。 請參閱第3圖,其為根據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所提出之一背光模組 200之側視圖,此實施例中所述之元件與上述實施例中所述之元件 編號相同者,表示其具有相似的功能或結構。如第3圖所示,背光 模組200包含導光板106、燈條裝置1〇8、遮光片no、背膠層112, 以及一第一反光片202。由第3圖與第2圖比對可知,背光模組200 與背光模組102主要不同之處在於第二反光片之省略,也就是說, 背光模組200僅利用第一反光片202貼附於燈條12〇上之方式以將 遮光片110固定於燈條120上,藉以簡化本創作所提供之背光模組 在反光片上之結構設計。至於背光模組2〇〇之元件描述以及相關遮 光與反光功能說明,其係可參照上述實施例類推,故於此不再贅述。 此外,請參閱第4圖,其為根據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所提出之_ 背光模組300之側視圖,此實施例中所述之元件與上述實施例中所 述之元件編號相同者,表示其具有相似的功能或結構。如第4圖所 不’背光模組300包含導光板1〇6、燈條裝置1〇8、遮光片11〇,以 及一背膠層3G2。由第4圖與第3圖比對可知,背光模組3〇〇與背 光模組2GG主要*同之處在於第-反光片之省略以及⑽層之貼附 範圍的縮減’也就是說,背光模組·僅_背膠層3G2貼附於燈 條120上之方式以將遮光片11〇固定於燈條120上,藉以進一步地 化本創作職供之背絲_結構設計。需注意的是,在此實施 例中’背膠層302係延伸對齊於燈條12〇之一出光面121 (於第* 圖中以虛線表示)’藉此,即可有效地避免光線會被集中反射至導光 板106内之某-位置上而導致面板裝置1〇4會在特定位置上出現亮 線之問題。另外’由於不需採用先前技術中所提及之遮光片背面全 部塗佈上背膠之方式’因此亦可降低背光模組通所需之背膠材料 成本。至於背光模組300之元件描述以及相關遮光與反光功能說 明’其係可參照上述實施例類推,故於此不再賢述。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創作係利用背膠層僅貼附於遮光片之貼附部 上之設計,藉崎低背光模組所需之背膠材料成本以及有效地避免 光線會被背膠層針反射至導光板内之某—位置上而導致面板裝置 會在特定位置上出現亮線之_。更進—步地透過反光片之增設, 本創作所提供之背絲組可反光狀射燈條狀肖度發射之光 線至導光板之人光端部,以改細示賴_分光線鮮光片遮蔽 吸收之緣故所導致的整體亮度下降問題,再加上反光片可形成l型 、、。構以允許反光片可貼附於控制電路板上之輔助對位設計,本創作 所提供之背光模組亦可具有反光片以及遮光片可快速且準確地組裝 M416108 至疋位之功效,從而有效地縮減背光模組在貼附遮光片上所需耗費 的組裝時間’以及解決先祕射所提及之遮光片對位不正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 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創作之涵蓋範圍。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為根據本創作之一實施例所提出之顯示設備之部分簡示 圖。 第2圖為第1圖之顯示設備之側視圖。 第3圖為根據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所提出之背光模組之側視圖。 第4圖為根據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所提出之背光模組之側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顯示設備 102、200、300 背光模組 104 面板裝置 106 導光板 108 燈條裝置 110 遮光片 112 、 302 背膠層 114 、 202 第一反光片 116 第二反光片 107 入光端部 118 控制電路板 120 燈條 121 出光面 122 貼附部 124 遮光部

Claims (1)

  1. M41610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具有遮光功能之背光模組,其包含: 一導光板; 一燈條裝置’其設置於對應該導光板之一入光端部之位置上,該 燈條装置包含: 一控制電路板;以及 一燈條,其電連接於該控制電路板上,用來發射光線至該導 光板之該入光端部; 一遮光片,其具有分別對應該燈條以及該入光端部之一貼附部以 及一遮光部;以及 一背膠層,其設置於該貼附部與該燈條之間,用來固定該貼附部 於該燈條上,以使該遮光部延伸位於該入光端部之上方。 2·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址,其中該背膠層係延伸對齊於該燈條 之一出光面。 3.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另包含: 一第-反光丨,其設置於対_触燈狀間,絲反射該燈 條所發射之光線至該導光板之該入光端部。 4·如請求項3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反光片係延伸對齊於該 導光板之該入光端部。 5.如請求項3所述之背光模組,其另包含·· -第二反光片’其自該第一反光片對應該控制電路板之一側延伸 形成且貼附於該控制電路板上。 11 M416108 6·如請求項5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反光片與該第二反光片 係共同形成一 L型結構。 ?· 一種具有遮光功能之顯示設備,其包含: 一背光模組,其包含: 一導光板; 燈條裝置,其設置於對應該導光板之一入光端部之位置 上,該燈條裝置包含: 一控制電路板;以及 一燈條,其電連接於該控制電路板上,用來發射光線至該 導光板之該入光端部; 一遮光片,其具有分別對應該燈條以及該入光端部之一貼附 部以及一遮光部;以及 者暴層,其没置於該貼附部與該燈條之間,用來固定該貼 附部於該雖上,以使該戟部延雜於該人光端部之上 方;以及 一面板裝置’其設置於該背光模組上。 8. 如請求項7所叙顯示設備,其巾該背縣艇伸對齊於該燈條 之一出光面。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顯示設備,其另包含: 一第一反光片,其設置於該背膠層與該燈條之 條所發射之光線至該導光板之該入光端部。^射繩 】〇.如凊求項9所述之顯示設備,其中該第一反光片係延伸對齊於該 導光板之該入光端部。 12 M416108 11.如請求項9所述之顯示設備,其另包含: 一第二反光片’其自該第—反光片對應該控制電路板之一側延伸 形成且貼附於該控制電路板上。 12.如請求項u所述之 片共同形成一 L型結構 顯示設備,其中該第一反光片與該第二反光 七、圖式:
    13
TW100210135U 2011-06-03 2011-06-03 Backlight module with light shielding function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TWM416108U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10135U TWM416108U (en) 2011-06-03 2011-06-03 Backlight module with light shielding function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CN2011202098345U CN202165920U (zh) 2011-06-03 2011-06-21 具有遮光功能的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10135U TWM416108U (en) 2011-06-03 2011-06-03 Backlight module with light shielding function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16108U true TWM416108U (en) 2011-11-11

Family

ID=45801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210135U TWM416108U (en) 2011-06-03 2011-06-03 Backlight module with light shielding function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65920U (zh)
TW (1) TWM41610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4160A (zh) * 2012-11-08 2013-08-0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遮光模块的背光模块以及使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TWI601912B (zh) * 2015-10-21 2017-10-11 瑞儀光電(蘇州)有限公司 導光板、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US10281635B2 (en) 2012-03-16 2019-05-07 Radiant Opto-Electronics (Suzhou) Co.,Ltd.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9523B (zh) * 2012-10-09 2015-03-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203240400U (zh) * 2013-03-28 2013-10-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5116484A (zh) * 2015-09-15 2015-12-02 北京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81635B2 (en) 2012-03-16 2019-05-07 Radiant Opto-Electronics (Suzhou) Co.,Ltd.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234160A (zh) * 2012-11-08 2013-08-0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遮光模块的背光模块以及使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CN103234160B (zh) * 2012-11-08 2016-02-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遮光模块的背光模块以及使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TWI547740B (zh) * 2012-11-08 2016-09-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遮光模組之背光模組以及使用此背光模組的顯示裝置
TWI601912B (zh) * 2015-10-21 2017-10-11 瑞儀光電(蘇州)有限公司 導光板、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65920U (zh) 2012-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84489B2 (ja) 面状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US9465156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WM416108U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light shielding function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JP4255607B2 (ja) 面状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373180B2 (ja)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当該面光源装置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JP6337145B2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2009080947A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KR20150052927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211123566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160370527A1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module
JP2019185921A (ja)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JP2012529670A (ja) 高い制御出力を備えたフラットパネル光学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WO2013137161A1 (ja)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WO2016086473A1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器
JP200725669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525817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9329317B2 (en) LCD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CN107785378B (zh) 显示装置
CN21576926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I296063B (en) Backlight unit and housing thereof
TW201044070A (en) Dual-si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dual-side side-edge type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WO2018120326A1 (zh)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板的led入光方法
TWI437327B (zh) 背光模組
US11194189B2 (en) Display apparatus
JP2011124026A (ja)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