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11959U - Shoulder and arm trainer - Google Patents

Shoulder and arm train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11959U
TWM411959U TW100201285U TW100201285U TWM411959U TW M411959 U TWM411959 U TW M411959U TW 100201285 U TW100201285 U TW 100201285U TW 100201285 U TW100201285 U TW 100201285U TW M411959 U TWM411959 U TW M41195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m
handle
frame
hole
train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201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y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Teamchang Internat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amchang Internat Co filed Critical Teamchang Internat Co
Priority to TW100201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11959U/zh
Publication of TWM411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11959U/zh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Description

M411959 五 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運動復健器材,且 一種用來訓練手部、肩部、背部的㈣訓練器。 【先前技術】 :國,:第_548號『肩臂訓練器』新型 :種用來訓練手部、肩部、背部的 動:材。該肩臂訓練器包含-定位架、-訓練器主體 整架二扭力旋轉器、一訓練把手、-扭力調 埜态以及一顯示器。 該定位架,提供安置於一平面(桌面、地面或牆 面)上。 二^:練盗主體,利用該主支架安裝在該定位架上 „主體内部内置有阻力結構並配合裝設在 二主帛端的扭力調整器,以提供調整該訓練器主
體之不同阻力大]、,,、,μ Λ ArT 乂對手邛、臂部、背部達到不同 重篁的訓練效果。 該,力旋轉器具有一轉軸、-連動臂及-把手。 該扭力旋轉㈣用其轉軸軸設在該訓㈣主體的一中 二軸上w手部握持在該把手上,並執行旋轉動作, 、使該連動#驅動該轉轴,並連動該訓練器主體之阻 力、。構達到手部、臂部、背部之重量訓練的使用目 的0 月〗述餐知的肩臂訓練器雖然可對手部、臂部、背 3 在把手上時,臂但是,因操作者手部抓握 施力,如此則使用上只能倚賴手腕部位作局部 題:讓=:練器的操作功能不夠良好之問 部、臂部及背邱=該肩臂訓練器時’能夠讓手 t σ =旎獲得全面化的訓練效果,且讓# 研發之目標。確貫,是本創作人所迫切努力 【新型内容】 本新&之目的,g卩在提供—種將手 ;:練:使手部執行旋轉運動更穩―適-ΐ 位架根===,練器— 访—t + 股 疑臂早疋以及一扶架單元。 置 用以安置在一平面上。該訓練器主體,承 番,疋位架上,該訓練器主體是利用阻尼結構提供 訓練器主體包含有一中心轴= W早70,軸接於該訓練器主體的中心軸,並包含有 當旋轉操作該把手,使該旋臂單元以該中心 2軸心而產生旋轉運動。扶架單元,與該旋臂單元 把:之間界定出一間距’當手掌抓握在該旋臂單元 、巴上’手肘部位可倚靠該扶架單S作支撐,而依 M411959 ά 循旋轉運動執跡致使手部獲得穩定的旋轉運動。 α ,照本新型上述所提出之肩臂訓·練器,其t,談 =臂早/〇更包含-連動臂、位於該連動臂—端的一傳 部’以及一位於該連動臂另端的貫孔,該把手係 臂的貫孔上,該扶架單元是轴接在該把 手與該連動臂的貫孔之間。 依照本新型上述所提出之肩臂訓練器,豆 旋臂單元更包含二轴承、一設置於該把手底部的套筒乂 件,該扶架單元具有一對應於該連動臂 該扶架單元的套孔與該連動臂的貫孔之間, e與該扶架單元能以該連動臂 產生㈣_。 J貝孔马轴〜而 依照本新型上述所提出之肩臂訓練器, 矩形孔段,該套筒的;端言^ /卡接塊s亥卡接塊是對應於該矩形孔段而設成對應 形狀,使得該套筒利用卡接塊而與該連動臂作定位厂 依照本新型上述所提出之肩臂訓練器,其中,哕 =臂更包含-位於該矩形孔段上方的圓孔段,而^ ^位於該卡接塊上方設有—對應於前述圓孔段的 才干段。 依照本新型上述所提出之肩臂訓練器,其中,該 2單元包含一扶架本體及一安置在該扶架本體上的 罪墊’該扶架本體係連結於該把手底部,而該靠塾與 5 M411959 該把手之間相隔有前述間距。 扶芊新型上述所提出之肩臂訓練器,其中,該 扶架早兀與該把手之間形成有 度是一鈍角。 Μ只月復’此下傾角 ,照本新型上述所提出之肩臂訓練器其中,該 i主=含一主支架,該主支架兩端自該訓練 盗主體兩端穿伸出,並固定在該定位架上。 勺入=新型上述所提出之肩臂訓練器,其中,更 二該扭力調整器與該訓練器主體的 阻尼、,'。構相連結,用以調整扭力大小。 勺人:照本新型上述所提出之肩臂訓練器,其中,更 二:=量=練器主體的阻尼結構 。 _4_作_、運動次數及卡路里 :照本新型上述所提出之 連動臂包含有一外桿、_ 々/、中遺 的内桿可活動地穿置於該連料^ ’該連動臂 該調整钮對該内桿與外桿作;度=内部,並藉由 扶架出之肩臂訓練器,其中,該 叙,該扶架本體的内;;= -内桿及-調整 外桿内部,並藉由該調=穿置於該扶架本體的 定位。 μ紐對该内桿與外桿作長度之 如上所述,本新型的肩臂剑練器藉由扶架單元之 6 設置,提供給操作者的手肘部位作倚靠,不但可使手 部執行旋轉運動時更為穩定確實且舒適,且手臂不致 懸空’而且,該扶架單元與該把手之間可形成相對的 位移關係,致使該扶架單元可對應於該把手作相對位 移,而讓手部執行特定部位運動時,1為 滑脫。 【實施方式】 參照第1圖與第2圖,本新型肩臂訓練器的第一 實施例’包含有一定位帛1〇〇、—訓練器主體、 一故臂單元300及一扶架單元400。 該定位架100,用以容番A 亚丈, 供罢w 置在-千面上。使用時可 :…桌面、地面,或者是依使用需求而掛置於牆面 该訓練器主體200,承置在該定位架1〇〇上。今 訓練器主體是利用阻尼結構(圖未揭示)提^ 量訓練作用。該訓練器主體包含有一中心軸;1〇 田為中。軸210被驅動,得以連動前述阻尼結構產 :::阻力地被旋動,此阻尼結構包含有利用氣/油 壓f冓作機械性的運動阻力,或是利用飛輪配合磁性 =電子式磁浮系統之運動阻力等等,由於此阻尼 習知構造,且非本案主要訴求重點,故在此不 ^另外’該訓練器主體200更包含_主支架22〇, 該主支架22G兩端分別自該訓練器主體遞兩端穿伸 出,並且架 而在該 ’該扭力調 相連結,以 而在該 顯示器240 本實施例的 示操作時間 參照第 固在該定位架1〇〇上。 主支架22G —端裝設有—扭力調整器230 整器230與該訓練器主體細 提供調整扭力大小。 構 主支架220另端裝設有—顯示胃24〇,該 與該訓練器主體2 〇 〇的阻尼結構相連結°, 顯示器240係為液晶顯示器,用以量測顯 '運動次數及卡路里 3、4圖 該旋臂單元3〇〇,包含一連動 # 1〇、-把手20、二軸承30、—套筒4 元件50。 項丧 參照第3、4、5圖所示’該連動臂10具有分 設於兩端的一傳動軸部n及一貫孔12。藉由一鎖接 件13鎖穿該連動臂10的傳動軸部u,以將該連動 煮10軸没於s亥訓練器主體2〇〇的中心韩21 〇上(見 第2圖)。另外,藉由一塞蓋14塞入於該傳動軸部 11頂端,以遮蔽該鎖接件13而獲得裝飾效果。 該扶架單元400具有一扶架本體41〇、一設置於 該扶架本體410 —端的套孔42〇,以及一設置於該扶 架本體410另端的靠墊430。 該等軸承30分別具有一内圈31、一外圈32以 及複數個設置於該内圈31、外圈32之間的滾動元件 33 ° 該套筒4〇具有一提供該把手20穿套定位的結合 孔41、一圓桿段42、一卡接塊43及一内螺孔44。 入組裝時,該把手20底端先穿固於該套筒4〇的社 合孔41上,本實施财,該把手2()與結合孔= 以内外螺紋結構作固接。接著,將兩個轴承3 在該扶架單元400的套孔42〇>,致使該等轴承3〇 的外圈32緊固於該套孔42〇孔壁,再將該套筒扣由 上往下依序貫穿前述套孔42G、兩轴承%, 該連動臂10的貫孔12當中,這時該等軸承3〇的内 圈31係束緊固定於該套筒4〇的圓桿段42上 該鎖接元件50纟下往上鎖固於該套冑4〇的内螺孔 44,即完成。此時’當該旋臂單元3〇〇卩該訓練器主 體200的中心轴210為中心開始旋轉時該把手、 與該扶架單元4GG能以該連動臂1()的貫孔丨 而產生旋轉運動。 在本實施例中,該連動臂1G的貫孔12具有—矩 形孔段12i及-外徑大於該矩形孔段l2i的 段122。而該套筒4G的卡接塊43形狀是對應於該矩 形孔段m而設成對應形狀。當該套筒4〇通過該圓 形導引段122而穿人於該矩形孔段m,將使得該套 筒4〇利用卡接塊43與該連動臂1〇的矩形孔段⑶ 作徑向定位’致使該把手20垂直軸設於該連動臂10 的貫孔12上,而不致徑向旋轉。 在使用當時,該扶架單元400與該旋臂單元300的把 手20之間界定出-間距D (見第1、2圖),操作者 的手掌抓握在該旋臂單元3〇〇的把手2〇上,而手肘 部位則可依需求而倚靠在該扶架單元400的靠墊430 ^作支撐,且依循旋轉運動執跡而使手部獲得穩定的 =轉運動’讓操作者的手臂得以獲得較舒適之支樓依 罪而不致懸空’而使得手部執行旋轉運動時更為穩定 確實,並增加手部運動之舒適性。 值得一提的,請參照第5圖,該把手2〇除了藉 由該套筒40末端之矩形卡接塊43與該連動臂ι〇 : 矩形孔段121作限位,以獲得抗徑向自轉之定位功能 之外。由於前述卡接塊43與矩形孔& i2i係設置成 上寬下窄的縮徑結構’因此’致使該把手2〇與連動 臂10之間的定位關係更具有軸向定位的功用,而且 ,套筒4〇越是往下延伸,卡接塊43與矩形孔段121 係愈加緊密’故可達到徑向、軸向兩道限位 之雙重定位效果。 參照第6圖所示,本斩创的卢辟丨π 尽新聖的肩臂訓練器的第二實 把例,包含有一定位牟】 朱100、一訓練器主體200、一 旋臂早元300及一枯赵苗-Μ。 一膏m的尤门 &早兀400。f亥帛二實施例與第 ,例的不同點僅在於,該連動臂ι〇包含有一外 =番—内桿16及-調魅”,該内桿16可活動 地穿置於該外桿15内邱,并#丄a σ 並糟由該調整紐17對該内 才干16與外桿15作長声夕中 長度之疋位,以依據不同身材的操 作而調整使用。 參照第7圖所示,本新型的肩臂訓練器的第三實 把例,包含有一定位架100、一訓練器主體2〇〇、一 旋臂單元300及一扶架單元400。該第三實施例與第 一實施例的不同點僅在於,該扶架單元4〇〇的扶架本 體410包含有一外桿411、一内桿412及一調整鈕 413,該内桿412可活動地穿置於該外桿411内部, 並藉由該調整鈕413對該内桿412與外桿411作長度 之疋位,以依據不同身材的操作者而調整使用。 歸納上述,再將本新型『肩臂訓練器』所能達成 的功效及優點歸納如下: 一、 藉由扶架單元400的設置,以使手肘部位獲 得倚靠支撐而不致懸空,讓手部執行旋轉運動更確 且不滑脫。 二、 該扶架單元400與該垂直於連動臂1〇的把 手~20之間,形成有一大於直角角度的下傾角度㊀, 以符合人體J1學之扶靠角度,讓操作上更為順利且舒 適。 三、 該扶架單元40〇與該把手2〇之間的組合關 係’不但結構簡單且組裝容易,而且套筒4〇利用矩 2卡接塊43與該連動臂1Q的貫孔12作對應形狀 卡固限位,可避免因旋轉運動而脫位,因此,可強 化把手20與連動臂10之間的結合強度。 再值得-提的是,在本新型當中,該扶架單元 M411959 400之靠墊430頂面設成内凹狀’使具有防脫作用, 讓手部以點接觸方式扶靠在該靠墊430能更穩定而不 易滑脫。然而靠墊430雖以矩形為例,當然也可設成 圓形、橢圓形等造型。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數個實施例而已, 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 申請專利範圍及新型說明内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 與修飾,皆應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时第1圖係為一組合立體圖,是說明本新型肩臂訓 練器第一實施例之外觀立體圖。 第2圖係為一 練器之旋臂單元。 分解立體圖,是說明本新型肩臂訓 崠分解立體圖,是說明本新型肩臂訓 練益之碇臂皁元的分解圖。
視圖==臂訓練器之旋臂單元的局部合剖 靠塾上的使用部握住把手,而手肘倚靠在 臂單為::部放大圖’是顯示第4圖中該旋 。 ㈣、扶架單元與連動臂之間的結構剖面圖 第二實施例之外觀 第7圖係為一 是說明本新型肩臂訓練器 是說明本新型肩臂訓練器 12 M411959 第三實施例之外觀立體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定位架 200 訓練器主 210 中心軸 220 主支架 230 扭力調整器 240 顯示器 300 旋臂單元 10 連動臂 11 傳動軸部 12 貫孔 121 矩形孔段 122 導引段 13 鎖接件 14 塞蓋 15 外桿 16 内桿 17 調整鈕 20 把手 30 軸承 31 内圈 32 外圈 33 滾動元件 40 套筒 41 結合孔 42 圓桿段 43 卡接塊 44 内螺子L 50 鎖接元件 400 扶架單元 410 扶架本體 411 外桿 412 内桿 413 調整鈕 420 套孔 430 靠墊 13

Claims (1)

  1. 六、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肩臂訓練器,包含: 疋位架,用以安置在一平面上; -士蝴訓練态主體’承置在該定位架上,該訓練 :主體是湘阻尼結構提供重4卿作用,且該訓 練裔主體包含有一中心軸; A “吻奶丨+兑土體的宁心轴 二並包含有一把手’當旋轉操作該把手,使該旋臂 早X以該中心軸為軸心而產生旋轉運動·以及 扶架單元,與該旋臂單元的把手之間界定 出-間距’當手掌抓握在該旋臂單元的把手上,手 =位可倚靠該扶架單元上作支#,㈣循旋轉運 動執跡致使手部獲得穩定的旋轉運動。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肩臂訓練器,其中 2旋臂單元更包含一連動臂、位於該連動臂一端 二-傳動軸部’以及—位於該連㈣另端的貫孔, 该把手係㈣於該連動臂的貫孔上,該扶架單元是 軸接在該把手與該連動臂的貫孔之間。 3 .如二申凊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肩臂訓練器,其中 單το更包含二軸承、一設置於該把手底部 及:鎖接元件’該扶架單元具有-對應於 該連動臂之貫孔的套孔’該套筒、軸承及鎖接元件 由上在下依序組接在該扶架單元的套孔與該連動臂 的貫孔之間,讓該把手與該扶架單^能以該連動臂 M411959 的貝孔為轴心而產生旋轉運動。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肩臂訓練器,其中 該連動#的貫孔包含有_矩形孔段該套筒的末 ^設有—卡純,料接蚊對應於該矩形孔段而 汉成對應形狀’使得該套筒利用卡接塊而與該連動 臂作定位。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肩臂訓練器,其中 該連動臂更包含-位於該矩形孔段上方的圓孔段 ’而該套筒位於該卡接塊上方設有 孔段的圓桿段。 I圓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丄項所述之肩臂訓練器,其中 體IS::70包合—扶架本體及一安置在該扶架本 = 該扶架本體係連結於該把手底部,而 l罪一該把手之間相隔有前述間距。 申。月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肩臂訓練器,其中 ,該扶架單it與該把手之間形成有__下 了 下傾角度是一鈍角。 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肩臂訓練器,其中 =丨?器主體更包含-主支架,該主支架兩端自 體兩端穿伸出,並較在該定位架上。 9.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肩臂訓練器,更包 二整器,該扭力調整器與該訓練器主體的 尼、、、。構相連結,用明整扭力大小。 1 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肩臂訓練器,更 15
TW100201285U 2011-01-20 2011-01-20 Shoulder and arm trainer TWM411959U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01285U TWM411959U (en) 2011-01-20 2011-01-20 Shoulder and arm train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01285U TWM411959U (en) 2011-01-20 2011-01-20 Shoulder and arm train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11959U true TWM411959U (en) 2011-09-21

Family

ID=46419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201285U TWM411959U (en) 2011-01-20 2011-01-20 Shoulder and arm trainer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119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88836A1 (zh) * 2015-11-27 2017-06-01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手臂肌力训练复健器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88836A1 (zh) * 2015-11-27 2017-06-01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手臂肌力训练复健器材
TWI626068B (zh) * 2015-11-27 2018-06-11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Arm strength training rehabilitation equipmen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4997B2 (en) Abdominal and core exerciser device
US9056222B2 (en) Total body exercise device
US20080300113A1 (en) Stationary pedal exerciser with handle
CN110177604A (zh) 坐式跑步机和使用方法
US20130005550A1 (en) Exercise chair
US20170014679A1 (en) Abdominal Strengthening Apparatus
US9586084B2 (en) Exercise rocking chair
US6896643B2 (en) Abdominal exercise machine
US11278760B1 (en)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and exercise devise
TWM411959U (en) Shoulder and arm trainer
KR101380237B1 (ko) 몸짱 만들기에 사용되는 다기능 헬스 복합 운동기구 및 그 제조방법
TWM631616U (zh) 多功能運動裝置
US20180126215A1 (en) Portable foldable exercise device
CN108853939B (zh) 多功能医疗康复用手指训练设备
CN210078750U (zh) 一种肩部锻炼装置
JP3137279U (ja) 運動器具
WO2019185752A1 (en) Exercise device
KR100629758B1 (ko) 허리와 복부를 집중적으로 움직여주는 운동기구
KR200379865Y1 (ko) 전신운동이 가능한 트위스트 운동기구
TWI296200B (zh)
KR200344405Y1 (ko) 어깨 근력을 강화시키는 운동기구
US11000726B2 (en) Portable hand cycle
KR200349182Y1 (ko) 옆구리 근육을 풀어주는 옆구리 운동기구
US20020042330A1 (en) Leg stretching and kick exercise device
CN204208250U (zh) 多功能平行运动健身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