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06578U - Planetary-type windsurfing mechanism and its device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Planetary-type windsurfing mechanism and its device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06578U
TWM406578U TW099203506U TW99203506U TWM406578U TW M406578 U TWM406578 U TW M406578U TW 099203506 U TW099203506 U TW 099203506U TW 99203506 U TW99203506 U TW 99203506U TW M406578 U TWM406578 U TW M40657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ail
gear
planetary
shaft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203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ai-wen Fan
Original Assignee
Champ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mp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mp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099203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06578U/zh
Priority to BRPI1100292-1A priority patent/BRPI1100292A2/pt
Priority to JP2011040091A priority patent/JP5404672B2/ja
Priority to US13/034,797 priority patent/US8721259B2/en
Priority to EP11155995.1A priority patent/EP2362092B1/en
Priority to RU2011107315/11A priority patent/RU2481497C2/ru
Priority to KR1020110017780A priority patent/KR101327145B1/ko
Publication of TWM406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06578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3/00Wind motors with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3/06Rotors
    • F03D3/062R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 elements
    • F03D3/066R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 elements the wind engaging parts being movable relative to the rotor
    • F03D3/067Cyclic movements
    • F03D3/068Cyclic movements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the rotor struc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5/00Transmission of mechanical pow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3/00Wind motors with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3/005Wind motors with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the axis being vertic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3/00Wind motors with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3/06Rotors
    • F03D3/062R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40/00Components
    • F05B2240/20Rotors
    • F05B2240/30Characteristics of rotor blades, i.e. of any element transforming dynamic fluid energy to or from rotational energy and being attached to a rotor
    • F05B2240/302Segmented or sectional bl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40/00Components
    • F05B2240/20Rotors
    • F05B2240/30Characteristics of rotor blades, i.e. of any element transforming dynamic fluid energy to or from rotational energy and being attached to a rotor
    • F05B2240/31Characteristics of rotor blades, i.e. of any element transforming dynamic fluid energy to or from rotational energy and being attached to a rotor of changeable form or shape
    • F05B2240/311Characteristics of rotor blades, i.e. of any element transforming dynamic fluid energy to or from rotational energy and being attached to a rotor of changeable form or shape flexible or elast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60/00Function
    • F05B2260/40Transmission of power
    • F05B2260/403Transmission of power through the shape of the drive components
    • F05B2260/4031Transmission of power through the shape of the drive components as in toothed gea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4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Toys (AREA)

Description

M406578 五、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行星式風帆機構,尤其係指可用於風 力發電、潮沙發電、水力發電或火力發電等發電系統,且本創 作之風帆機構也可用於做為船體、車體或任何移動工具的驅動 裝置,使本創作具有多種獨之躺方式的行星錢帆機構。 【先前技術】
目攸工轉命以來’玉業的快速發展使科技突飛猛進, 各式各樣的機械裝置也隨著科技的進步销的改良 中對於人們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包括汽車、飛機以 及輪船等大眾運輸工具,不僅是替人們帶來了經濟上的實質效 益外,也替人們帶來了便利性,自從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人 ^對於代步工具的f求也隨之升高,個人汽車改變了人們對於 乂通工具的概念’父通工具不再僅是作為代步工具,更能反映 =人們對於物質生活的享受’隨著高科技時代的來臨,各式各 升的^_卩_’但在各種便利的交通工具數量不斷攀 由5 、人們也必須面臨著能源枯竭的問題,在各種天缺資 原=3受人們的青睞與重視,無論是任何化躺 應,二Ο菩Γ通工具的燃料等,都必須仰賴穩定的石油供 量開始枯二使量的石油採集也造成了石油孕含 Π不料開鱗财簡替代能源。 大多數人所喝目的環保能源,包括太陽能、風 M406578 力發電以及潮汐發電等,皆是利用地球上的自然生態使達到產 生能源的目的,其中又以風力發電以及潮汐發電最早發展,雖 然近年受到太陽能以及環保電池的新技術的出現而顯得光環 黑曰淡’但隨著太陽能以及環保電池發展出現瓶頸,而使風力發 電以及潮料電等域發電方式再度受眾人_,—般風力發 電的方式是利用一風車裝置,將螺旋槳風帆連接一發電裝置, 利用風力推動螺旋槳風帆旋轉,使發電機產生一定的電力能 里’而這種職賊力發電機除了受到地形的限制之外,更因 為螺旋觀力發電所使㈣麵風㈣葉片其受風的面積過 於狹小,耻造成發電的鱗欠佳,細簡賴風力發電裝 置的結構因受赌質本身的重量、嫌以及輪軸的摩擦力等因 素’限制了螺旋紫風帆葉片的受風面積,即使增加了螺旋紫風 帆葉片的受風Φ積’也會因為螺賴風帆本身材_性不足以 及重量過重等因素,使得發電效益仍齡佳,因此如何增加其 發電的效益,-直以來較從事此相__廠_亟欲改善 的目標。 ° 習用的風帆結構大略可分為兩種,—種為橫軸式風帆結 構’另-縣錄式離結構’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在於風帆 形狀以狄轉方式並不相同’雜式風帆結構主要是轴心線與 i£几方向大致成水平位置,因此受風的風帆主要是利用螺旋紫 外型的風帆結構’由多數餘葉片的—端設置於軸心處形成螺 方疋4風帆且螺彡讀風帆與軸,。、線大致成相互垂直設置,當受 4 [S] 到風力的推動而風帆旋轉,此種結構有一缺點在於螺旋槳風帆 僅為一端銜接軸心,螺旋槳風帆上越是遠離軸心的位置,其切 線速度便是馳,因此風帆本身所必須承受的域力也隨之增 加,如結構及材質設計不良將容易導致葉片斷折,故該等風帆 結構所需要的材質也往往需要選職性較高的材質製造,另一 種風帆構為直軸式風帆結構,其線與迎風方向大致成垂 直方向設置’且顺與細敍致成相縣傾置,當風帆受 風後立即帶動巾痛雜’由於其離長度可隨意增加,使風 帆的受風储不受關,且並無顺_速麟造成誠力過 大的問題,因此對於材質的選用較不受限,另一優勢在於直轴 式風帆結構可任何_较直接_補歸電、水力發 電或火力發電等發電裝置巾,因此使用地形以及朗範圍也較 不又限·$]然、而此種結構之風帆如為固定式,將使得風帆在中 心軸左右兩側對稱風帆同時受風,而使風力相互抵消而不使轉 動’因此轉風帆結構大多為—種可關式風帆結構 ,該等結 構在風帆迎向風力時,該風帆立即受到賴而咖,此時可使 風帆完全受顧力推__,當職在逆風方向時 ,受到風 堅而使八帆開啟此時可使風帆受到風力影響的可能性減至最 低’該等結構具株絲大風相料受助影響,並使中心 軸不2軸轉的優點,細料結制能產生的迎風面的風 帆數量較少,-旦風向的角度稱為偏移立刻會影響到風帆的開 關&成發電的效率不穩及效率降低,在風力發電的實質效益 M406578 仍有改進的空間。
η是以’如何針賊㈣結構騎改良,使取可以承受 取大的風力,且使風帆可以不_旋轉生產電力,而不受到風 向改變所造成關失靈並使發電效益提高,即是所從事此行業 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發改良的方向所在者。 ^ 【新型内容】
次是故,創作人有胁上述各·題與齡,乃搜集相關 資料’經由多方評估與考量,並以從事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 驗’經由不_試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行星式顺機構及其 應用裝置之新型專利誕生者。 本創作的主要目齡於提供—種可提供最大發電效益的 風帆結構; 本創作的次要目的在於提供—鮮受流體方向改變影響 的風帆結構; s
本創作的另—目的在於提供—種可顧於風力發電、潮 >夕發電、水力發電及火力發電等發電系統的風帆機構; 本創作的再-目的在於提供—種可廣泛朗於各種移動 工具的驅動裝置; 為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創作提供—種行星式風帆機構及 其應用裝置,財該星行式風帆機構包括至少-軸承、至少一 主軸、至少-驅動單如及至少—風帆本體,其中該主轴係穿 設於該軸权中’料雜動單元包括有至少—旋轉框體、至 6 [S3 M406578 齒輪、至少—固定齒輪以及至少-轉轴齒輪,其中該 參
旋轉框體:固:於该主轴上’其中該傳動齒輪係活動設置於該 n肋部上’其巾_定齒輪係_於雜承之-端, =該旋轉框體之一側面上,並與該傳動齒輪相互嗜合, ^二轉㈣輪係活動設置於該旋轉框體之縣,其中該風帆 至少-端設有-轉軸,該熱活動穿設於該旋轉框體之 轉軸職於該轉储輪之轴心處,其中,該風帆本 二肖力推動而繞行於該軸承公轉時’同步帶動該旋馳 ,㈣該傳動齒 ㈣牛/ 而產生旋轉,且反向驅動該輪軸齒 ^隨著八,進而使該風帆本體產生自轉,並使該風帆本 體隨者公轉而同步改變其傾斜角度。 其中、’該風帆本體環繞於主軸移動係為公轉,且該風帆 订迴轉係為自轉’公轉額係與自轉方向相互相反, 且該風帆本_繞於峰公轉軸之角纽置以公轉角度表 現之,而該風帆本體自行轉動之角度位置以自⑽度表現之, 其中角度位鶴以XY平面上之主轴或顺本體之轉轴_
=點作為原點並料座標表現之,且該纽面賴風帆本 體之帆面在各自㈣度投影至風面方向的橫向水平之截面積 表現之,針鱗行星式顺機構之細點為原點並 以找軸·±γ _分贿為雜制,縣魏本創作實施 例中該等行以顺機構所設置的方向及位置;請參閱第一 C 7 [S] 圖,其中名太奋卜 诗唉 Θ施例中之風帆本體係為複數個風帆本體,其中 位置Γ帆切料均設置於該主轴之周緣上的㈣公轉角度 如P ’且該等風帆本體所預設之起始的自轉角度皆有不同, 、 之軸。點為原點,並以公轉角度0度角位置至180 置作一士X轴線’利用《轴線對該驅動單元進行水平分 割’使該等風帆本體分為上下兩部分,其±χ轴線上下之該等 風帆本體之傾斜狀態正好上下相反,其枝置於公轉角度〇度 角位置之顺本體’該舰本體本身_奴絲的自轉角度 係為0度角’即該風帆本體之帆面係與社軸之±χ轴線相互 平行’且該帆面係垂直於風面方向而能承受最大風力作用,而 與該公轉角度0度角位置之舰本體相對設置之公轉角度⑽ 度角位置的風帆本體,該風帆本體本身所職之触的自轉角 度為90度角’即該風帆本體之帆面正好與公轉角度G度角位 置之風帆讀呈她錢雌,且賴財_帆面係垂直於 違主軸之±Χ軸線,聽風帆本_帆面係平行於風面方向而 達到最小風力面積,使不受到風力作用。 請再參C圖,其巾環繞於社轴之鱗風帆本體 係同時迎向風面而受到風力作用時,如以該主軸之轴心點為原 點,並以親原點之±γ減進賴直分#j,鱗位於奸轴線 之右半部的料驗本體係可承受較大的風力翻,而左半部 分則承受較小_力侧,使得料職本齡觀力作用^ 被推動,並使得該等風帆本體繞行於該主轴公轉,且該等風帆 驅料元,賴軸單元受到該固定 齒輪的反向侧__等顺本_行自轉,其巾當該等風 =本體由公轉角度挪度角位置往公轉角度g度纽置移動 本體之自轉角度隨著公㈣度位置的移動變化而 ==歧_化’且概承麵力伽德_受風面積 =轉_而補增加,奴顺切鶴财公轉角度0 度角位置時,該風帆本體之帆面正好與風面方向呈現相互垂直 t,此雜舰本叙帆岭全朗,使賴帆本體可獲得 :二力作用’當該等風帆本體繼續移動,而使該風帆本體 由A轉角度〇度角位置往公轉角度90度角位置移動時 Z本體之自轉纽隨著公㈣度位置的移動變化而使自轉 2度逐漸變化’且承纽力_德涵受顯積隨著自 轉旋轉__少,當轉取切通騎 :角位置)後,則進入-軸綠之左半部’該等風:: 自轉角度隨著公轉角度位置的移動變化而使自轉角度逐漸變 承钱力侧之帆面的受風面積隨著自轉__ 料少,但該風帆本體之帆面仍然持續承受一定的風力所 動,§該等風帆本體移動至公轉角度⑽度角位置時 2本體之帆面係與風面方向呈現相互水平,此時該風帆本體之 =完全錄,使賴觀財體德面衫風力所作用,告 =風帆本體由公轉角度180度角位置移動至27〇度角^ 等風帆本體之自·度隨著公轉角度位置的移動變化而 使自轉角度逐漸變化,且所能承 隨著自轉旋轉而逐漸增加,當:作用之帆面的受風面積 轉角度㈣位置)後,:通料線(公 式風帆機構之運作邮独。開始的狀態,使該行星 該等結構特徵在於該行星式風帆機構係以該主轴之轴心 =側__風蝴,㈣—酬細較小風力 乍用影響’使該行星她機構之左右_賴帆本體所同時 又到的風力之侧力呈現不平衡狀態,進而使該行星式風帆機 構之風帆本體可順料—旋轉方向科斷旋轉運作。 為了進-錢糊作更具實雜,本創作提供兩種用於 上述行星式風帆機構之職本體結構,其中—風帆本體結構包 括-帆板框體、至少-變形單元、至少_起落桿、至少一伸縮 板以及複數個帆板,其中該帆板框體冬兩側邊設有一帆板軸 才干,忒帆板軸桿上活動套設有一帆板’其中該變形單元係設置 於該帆板框體一端上,且設有至少一滑軌,該滑軌係活動設置 有一起落桿,其中該起落桿之一或兩端活動設置於該滑軌中, 其中該伸縮板係欽接於該起落桿上,且該伸縮板活動插設於該 帆板之一側邊中,其中該帆板之一侧邊鉸接於該帆板轴桿或該 起落桿上,另一側邊則活動套接於該伸縮板上;其中另一風帆 本體結構包括一帆板框體、至少一變形單元、至少一起落桿以 及至少一帆板’其中該帆板框體之至少一側邊設置有一帆板套 板,且該帆板套板係可容置該帆板之一側邊,其中該變形單元 係設置於該帆板框體一端上,且設有至少一滑軌,該滑軌係活 動設置有一起落桿’其中該起落桿之一或兩端活動設置於該滑 軌中’且該起落桿上係設置有一帆板,其中該帆板之至少一側 邊係活動銜接於該起落桿上,且可收容至該帆板套板中,其中 該帆板係可撓性帆板’該帆板兩側係活動設置於該帆板套板之 中。 為了再進一步使本創作更具實用性,本創作另提供一種 行星式風帆發電裝置,其中包括至少一由上所述之行星式風帆 機構、一發電單元、一流體導管以及一追蹤導向單元,其中該 行星式驅動機構設置於該流體導管中,且該行星式風帆機構係 連接於該發電單元上,其中該流體導管之兩端分別設置有一開 口部,該開口部之周緣可設置至少一可調式閘門,該可調式閘 門可調節流H進人該Μ導管巾之流量大小,其巾該追縱導向 單元係設置於該流體導管之外側,可隨著流體方向配合移動 該流體導管’使該流體導管之開σ部隨時迎向該流體來源之方 向,其中,藉由該行星式風帆機構設置於該流體導管中,且透 過该流體導官引導流體流从巾,使流體可被集巾至該行星式 風帆機構,且透職追稱向單元_配錯體麵變化移動 該行星式風帆發電裝置,進而提升其發電之效率。 為了更進-步使本創作更具實雜,本創作另提供一種 驅動裝置,其巾包括至少-由上所叙行以雜機構以及一 動力來源,其中該動力來源連接於該行星式風帆機構之主轴 上,藉由該動力來源驅動該行星式風帆機構之主軸旋轉,進一 步使該行星式風帆驅動裝置作動,使該行星式風帆機構之風帆 本體推動机體產生作用力’其中該驅動裝置亦可選擇適配一流 體導管,進一步使推進力更為有效集中。 經上所述,本創作具有可高效特續維持運轉,且具有 引導風力針並_風向轉向其流體導f之方向,進而使發電 單元維持在最大的發電效益上’並且可翻於風力發電、潮沙 發電、水力發電及火力發電等1可廣泛應各赫動工具 的推進裝置。 【實施方式】 請參閱第- A圖所示,係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 圖’该行星式風帆機構A包括至少一軸承25、至少一主袖i、 至少-第-驅動單元2以及至少—風帆本體3,其中該第一驅 動單元2係可設置域數個第—驅料元2,且該第—驅動單 元2係可設置於該主軸丨之軸身任意位置上,其中在第一實施 僧該第一驅動單元2係設置於該主W之-或兩端,請參閱 弟- B圖及第-C圖所示’係為本創作第—實施例之上視圖 及本創作第-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其中該第—驅動單元2包 括有至少-旋轉框體21、至少—傳動齒輪Μ、至少一固定齒 輪22以及至少-轉軸齒輪24 ’其中該旋轉框體21係固設於 該主轴1上’其巾該傳動錄23储動設置於織轉框體21 之肋。P 211上’其中s亥固定齒輪22係固設於該轴承^上固定
LSI 12 M406578
不動’且設置於職轉框體21之—側面上,並與該傳動齒輪 23相互私’其中咖輪22係可與該祕μ —體成型製 造,其中該轉軸齒輪24係活動設置於該旋轉框體Μ之周緣 犯,且與該傳動齒輪23相互唾合,其中該狀齒輪22盘該 轉軸齒輪24之節《周長比為1:2,其中該等傳動齒輪^ 係以奇數數量設置,其中賴帆本體3其中至少—端設有一轉 轴31 ’雜轴31係活動穿設於該旋轉框體21之周緣212,且 該轉轴係固設於該轉軸齒輪24之軸心處,其中該固定齒輪
22、5亥傳動齒輪23以及該轉轴齒輪24之間的傳動係可為相互 連動狀態,其中該風帆本體3之兩端設有一轉轴Μ,該轉轴 31係活動穿設於該旋轉框體21之周緣212上,且該轉軸y 係固設於轉触輪24之如處,且鱗歸L本體3之自轉 角度係為預先設置為不同之起始的自轉角度,而該風帆本體3 繞行於該軸承25移動之旋轉方向係與該風帆本體3自行迴轉 之旋轉方向相互相反。 請再參閱第一 C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作動示意 圖,其中該等風帆本體3環繞於該軸承25旋轉係為公轉,且 該等風帆本體3自行迴轉係為自轉,而公轉的旋轉方向係與自 轉的旋轉方向相互相反,且該等風帆本體3繞行於該軸承25 公轉所移動之位置以公轉角度表現之,而該等風帆本體3自行 旋轉之角度則以自轉角度表現之,其中角度位置係以χγ平面 上之主軸或風帆本體之轉轴的轴心點作為原點並以角座標表 m 13 M406578
現之’且射風面積係以該風帆本體3之帆面在各自轉角度投 影至風面方向的橫向水平之截面積表現之,其中該等行星式風 帆機構以該主軸1之軸心點為原點並以±χ轴線及奸轴線分割 僅為方便_,麟設限本_實施射料行星式風帆機構 所設置的方献位置;請_參_- c圖,其巾該等風帆 本體3之帆面係可為平面帆面、單曲面帆面以及雙曲面帆面, 其中該等由ΧΥ平面上可以明顯看出該等風帆本體3所預設之 起始的自轉角度皆有不同,若以該主軸丨之轴心點為原點,以 公轉角度0度角位置至⑽度角位置作一±χ轴線,利用战轴 線對該第-鷄單元2進行挪分割,使料顺本體3區分 為上下兩部分’其中該上τ兩部分之該等風帆本體3的傾斜狀 =正好係上下相反,其中設置於公轉角度Q度角位置之風帆本 體3,该風帆本體3所預設之起始的自轉角度係為〇度角,即 為該風帆本體3之帆面係平行制^線,且該風帆本體3之 帆面健直於賴面方向而相最大纽面積,舰承受最大 3作用’而與該公轉角度0度角位置之風帆本體3相互對應 权置的公度⑽度纽置之風帆本體3,該取本體3之 帆面所預設的起始的自轉角度係為自轉角度9〇度角 ^凡她係垂直於战軸線,而顧___二 風面方向而_最顿力面積,使不受職力所作用。 音圖月^圖所不,係為本創作第-實施例之作動示 其中麵帆本體3係隨著公轉角度位置變化而自轉改變 】4 Γ M406578 自身的自轉角度,t該風帆本體3 時’不同公轉肖;方向之風面吹過 :不以轉角度位置之舰本體3的帆面所承受 =同,其中如以該主轴i之轴心點為原點‘ :度角位置至270度角位置作_±γ轴線,利: 第一驅動單元2進行垂直分割,使該等風帆本體3分為左右兩 部分,其巾右半部之鮮職本體3的帆騎承麵風力作用
大於左半部之該等風帆本體3的帆面所承受的風力作用;巧 等風帆本體3同時受到風力吹動而開始繞行於該主袖丨進^ 轉時,以公轉角度270度角位置為起始位置,該等風帆本= 自公轉角度270度角位置往公轉角度〇度角位置開始移動,此 時該固定齒輪22伽設於該軸承25關定不動,且該風帆本 體3帶動该旋轉框體21開使旋轉,並帶動該等傳動齒輪^同 步繞行於該絲丨讀,雌冑侧錄23㈣於與該岭
齒輪22相㈣合,進而使該等傳動齒輪23滚動於該固定齒輪 22上’並反向驅__錄24旋轉,進而使轉風帆本體 3產生自轉,其中該等風帆本體3係隨著繞行於該主轴1公轉 而自轉,並逐漸改變自身的自轉角度,當該等風帆本體3往公 轉角度〇度角位置靠近時,該等風帆本體3持績旋轉自轉,且 該等風帆本體3之帆面的受風面積逐漸增加,使得該等風帆本 體3之帆騎承受之風力推動的侧力摘之增加,當該等風 帆本體3達到公轉角度〇度角位置時,此時該等風帆本體3之 帆面正好與該風面方向呈現相互垂直狀態,·等風帆本體3 15 [S] M406578 31展開,此時該等風帆本體3所承受之風力推動的作 二,…當_帆本體3自公轉角度〇度角位置往公 角度90度角位置移動時,該等風帆本體3係隨著繞行於該
體^轉而自轉,並逐漸改變自抽自轉角度,該等風帆本 =持軸自轉,她本體3之帆面_面積逐漸 減>、,同樣的該等風帆本體3之帆面所承受的風力推動之作用 力也逐漸減少’但仍繼續受風力所推動;當該等風帆本體3通 断轴線(公轉角度90度角位置)後,則進入±γ猶之左 半部’料顺柳由公轉角度90物娜公轉角度18〇 度角位置靠近時,此_等風帆本體3侧魏行於該主轴【 公轉而自轉’並逐漸改變自身的自轉角度,等風帆本體3 之帆面所能承受的受風面積繼續減少,當該等風帆本體3移動 至公儲度180度角位置時,該風帆本體3之帆面正躲風面 方向呈現相互平行的狀態,此時該風帆本體3之帆面完全收 攏’且使風帆本體3之帆面不受風力所作用,當該等風帆本體 3由公轉角度180度角位置往27〇度角位置移動時該等風帆 本體3係縣繞行於該峰丨公_自轉,麵概變自身的 自轉角度’且該等風帆本體3持續旋轉自轉,並使該等風帆本 體3之帆面逐漸展開’使得該等風帆本體3的受風面積開始逐 漸増加,當該等風帆本體3通過士γ崎(公轉角度27〇度角 位置)後’騎度权±丫滅之料部而使鱗風帆本體3 之帆面所承受的風面的作用力繼續增加而被推動,使得該等風 16 帆本體3之作動周而復始 歇而不斷旋轉。 〃订星式風帆機構A可不停 音請1參閱第-C圖所示’係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作動示 二=二風帆機構八之該主軸1的軸心線左右兩 等風帆擔3 _承麵力作树,該左半部之背風 帆本體3所承受的風面作 :J^之5亥等風 所承為Μγτ 延大於右半部之該等風帆本體3 度二置IS用力’其中該等風帆本體3僅於公轉角度180 〇度角位置力所翻,且鱗風帆本體3僅於公轉角度 至^心^到最大的風面作用力,而公轉角度270度角 為的立置及公轉角度0度角至公轉角度9〇度角位置所承 作用,其高過於公轉角度9〇度角至18〇度角位置及 ^轉角度⑽度角至公轉角度27〇度角位置所承受的風力作 姓έ b種左右兩側所承Χ的風力不响迫使該等風帆本體3 =不_沿著向__方向的轉,_使該行星式風帆 ΤΑ不斷持續的運作,其中該等風帆本體3自轉-圈係為 4等風帆本體3繞行於該主軸丨公轉兩圈。 請再配合參閱第-A圖,其中在第一實施例中所揭露之行 星,風帆機構A尚可改變其組合,而選用該主軸ι、該第一驅 動單7G 2以及該風帆本體3所組合,而無須套用該麵承%仍 可達到第—實施财所述之功效,由於其組合方式有所變使得 ^第-鶴單元2之轉元叙連財式與其運作方式有所 改變’其中最大的不同在於_定齒輪22係直接固設於該主 17 t S] 軸,且該主軸1係保持固定不動,其中該固定齒輪22係 可與該主軸1 一體成型製造,其中該旋轉框體21則係活動套 設於該主軸1上’且設置於該固定齒輪22之一側面,使該風 帆本體3繞行於㊅主軸丨旋轉時,推動該旋轉框體a旋轉於 該主軸1上,進而使該傳動齒輪23受限於該固定齒輪22之嚙 5而反向驅動该轉軸齒輪24旋轉’使該風帆本體3隨著繞 行於該主軸1公轉時’並可賴產生自轉,其巾,該等風帆本 體3繞行該錄1公轉以及自轉兩者之關連彳纽及作動方式, 皆與前述内容相同,故不再詳細贅述。 >*月參閱第二A圖,係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其中《亥行生式風帆機構B包括至少一軸承45、至少一主軸1、 至》一第二驅動單元4以及至少-風帆本體3,其中該主軸i 係活動穿設於該姆45之中,其中該第二驅動單元4係可設 置於5亥主軸1之軸身任意位置上,其中在第二實施例中該第二 驅動單元4係設置於該主轴i之一或兩端,其中該第二驅動單 凡4係可設置為複數個第二驅動單元4於該主軸i之轴身任意 置上,其中5亥第二驅動單元4包括有至少一旋轉框體Μ、 至)一固定滾輪42、至少-皮帶43以及至少一轉轴滾輪44, 其中該旋轉框體41係固設於該主軸丨上,其中該固定滚輪42 係叹置於該旋轉框體41之一側面上,且該固定滾輪€係固設 於雜承45而固定不動,且與該固定滚輪42相鄰設置有該轉 轴浪輪44 ’該轉軸滾輪44係活動設置於該旋轉框體41之周 M406578 公轉以及自轉兩者之關連性以及作動方式,皆與第一實施例所 述内容相同,故不再詳細贅述,其中第二實施例之傳動方式係 以該固定滾輪42、該皮帶43以及該轉軸滾輪44取代第一實 施例所述之顧定錄22、該傳_輪23以及該轉轴齒輪 24 ’其中第二實施例之該等風帆本體3與該第二驅動單元4相 互配合作動,使該等風帆本體3可衫風轉響,進而不斷受 到風力推動碰轉,進而使該行星式顺機構B不斷旋轉運
作,其中該等風帆本體3自轉—_為該等風帆本體3繞行於 該主軸1公轉兩圈。
3請再配合參閱第二八圖,其中在第二實施例中所揭露之行 星式風帆機構B尚可改變其組合,而翻該主軸卜該第二驅 動單元4以及該風帆本體3所組合,而無須套賴軸承衫仍 可達到第二實關帽述之姐,由於其組合方式麵變使得 該第二驅料元4之料元叙連财式與其方式有所 改變,其中最大的不同在於該固定滾輪42係直接固設於該主 轴1上’麟主軸1縣翻定不動,而職轉框體41則係 活動套設於該主軸1上,且設置於朗定滾輪42之一側面, 其中該固定雜42射與魅轴卜體成㈣造,其中該風 =本體3繞行於該主軸!旋轉時,推動該旋轉框體μ旋轉於 "主輪1上’躺使該皮帶43受祕顧定錄22之套合, = 44旋轉’使該風帆本體3隨著繞行於 X車由1公轉時,並可持續產生自轉,其巾,料風帆本體3 20 [S] 繞行该主轴1公轉以及自轉兩者之關連性以及作動方式,皆與 前述内容相同,故不再詳細贅述。 請參閱第三A圖所示,係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立體示意 圖,其中該行星式風帆機構C包括至少一軸承56、至少一主 軸1、至少一第三驅動單元5以及至少一風帆本體3,其中該 主軸1係活動穿設於該軸承56之中,其中該第三驅動單元5 係可設置為複數個第三驅動單元5,且該第三驅動單元5係可 設置於該主軸1之軸身任意位置上’其中第三實施例中該第三 驅動單元5係設置於該主軸丨之―或兩端,請參閱第三b圖 所不,係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上視圖(並請同時配合參閱第 三A圖其中該第三㈣單元5包括有至少—旋轉框體51 至少-固定齒輪52、至少-轉軸齒輪55、至少一傳動軸桿幻 以及至少-傳動斜触54,其巾該轉域51侧設於該主 轴1上固定不動,其中該固定齒輪52係固設於該轴承%之一 端,且該固定齒輪52係設置於該旋轉框體51之一側,其中該 固定齒輪52係可與該軸承56 -體成型製造,其中該轉轴錄 55係活動設置於該旋轉框體51之周缘512上,其中該傳動轴 桿53係水平設置於該旋轉框體51之肋部511 ±,且兩端設有 冠狀齒輪,而其中一端嚙合於該固定齒輪52上,其中該傳動 軸桿53之兩端所設冠狀齒輪,係可由正齒輪或渦桿所祕, 其中該傳動斜純54係活蜮置於該__ Μ Mi 上’且响合於該傳_桿53 __齒輪55之間,苴中傳動 M406578 幻Μ及補軸齒輪24 ’其中第三實施例之該等風帆本體3與 该第三驅動單元5相互配合作動,使該等風帆本體3可不受風 響進而不斷文到風力推動而旋轉,進而使該行星式風帆 ^構c不斷旋轉運作,射料風帆本體3自轉―圈係為該 等風帆本體3繞行於該主軸!公轉兩圈。 請再配合參閱第三八圖,其中在第三實施例中所揭露之行 星^風帆機構C尚可改變其組合,而賴社軸卜該第三驅 動單元5錢該顺本體3顺合,而無縣賴軸承^仍 可達到第三實施例巾所述之功效,由於其組合方式有所變使得 該第三驅鮮元5之轉元叙連財式運作方式有所 改變’射最大料同在於朗雜輪52係直翻設於# 轴1上,且触軸1絲翻定础,其巾翻找輪52係 可與該主軸卜體成型製造,其中該旋轉框體51則係活動套 設於該主軸i上’且設置於_定錄52之―側面,使該風 帆本體3繞行於該主軸丨旋轉時,推動該旋轉框體Η旋轉於 該主軸1上,触錢傳_桿53魏_峡錄&之喃 合,而反向驅動該傳動斜齒輪53旋轉,並由該傳動斜齒輪53 將動力接續錢熟錄%上,而使該轉麵輪%開始旋 轉,進而使該風帆本體3縣繞行於該綠丨公轉時,並可持 續產生自轉,其中,該等風帆本體3繞行該主轴丨公轉以及自 轉兩者之關連性以及作動m赠_容_,故不再詳 細贅述;其中’該行星式風帆機構A (B或C)所述之該等齒 23 LS] M406578 體6以及該曲面式風帆本體7無法隨時因應角度變化,進而無 去有效率的使用風力,並因角度的變化而導致擾流生 整體運作效率。 田有雲於_所言,為了進—錢糊作更具實祕,本創 作提供兩種用於上述行星式風帆機構之風帆本體結構,請參閱 第五A 係為本解第—風帆本體之立體示意圖,其 中。亥第-風帆本體8係包括—帆板框體8卜至少__變形單元 82、複數個帆板83以及至少一伸縮板料,其中該第一風帆本 體8之-或兩端設有-雜86,該轉軸%係可用於該等行星 式風帆機構A (BSC)中,且該第—風帆本體8之一或兩端 設置有該變形單元82,其中該變形單元82係可設置於該第一 風帆本體8之軸心線上任—位置,請參㈣五B _及第五c 圖所不’分獅為本創作第—顺本體之變科元的立體放大 圖以及本創作第—雜本體之變形單元的伽鮮意圖,其中 該變形單元82設置有至少-第一滑執822以及至少一第二滑 軌83,該第一滑軌822活動設置有一第一起落桿似,且該 第⑺執823 3又置有一第一起落捍825,其中該等滑軌822中 設置有至少-彈性元件85,該滑執822之彈性元件85的一端 係頂擎於該第-起落桿824之桿身上,而另一端係頂擎於該第 月轨822之-%面上’其中該第二滑轨823之彈性元件% 的一端係頂擎於該第二起落桿825之桿身上,而另一端係頂擎 於該第二滑軌823之一端面上,其中該第一起落桿似之桿身 25 [S] M406578 上鉸接有至少一帆板83,該帆板83係可為硬式帆板或可撓式 帆板,其中該第二起落桿825之桿身上鉸接有至少一伸縮板 84 ’該伸縮板84可為硬式伸縮板或可撓式伸縮板,該伸縮板 84之兩側邊可插接至該帆板83之一側邊中,其中該帆板框體 81之帆板軸桿811亦鉸接有至少一帆板83,且該等帆板83另 一側邊則活動套接於該伸縮板84之一側邊上,請參閱第五D 圖所不,係為本創作第一風帆本體之變形單元的作動後示意 圖,當該第一風帆本體8受到風力作用時,該等帆板83受到 風力推動而向該帆板框體81之一側面靠近,使時該等帆板83 f動s亥第一起落桿824以及該第二起落桿825於該第一滑軌 奶以及該第二滑執823中移動,且該第一起落桿⑽以及該 第-起落才干825壓迫設置於該第一滑執822以及該第二滑執 823中之彈性讀85,使該第一滑軌822以及該第二滑轨奶 之-端的彈性元件85受到壓迫而變形,而另—端之彈性元件 85則受到釋放而延伸,同時設置於該等帆板幻之—侧邊中的 伸縮板84之-侧邊,係由該等風帆本體83之一側邊延伸而 出,使達成整體第-風帆本體8之帆面形成變形,而達到風力 集中進而提升整體行星式風帆機構運作的效果,當該第一風帆 本體8之帆面與該風面方向呈平行時,該第一風帆本體8之帆 面不受風力作戰形,使該等彈性元件沾將該第-起落桿辦 以及該第二起落桿825推回至該第—滑軌822以及該第二滑軌 奶之中央而使該等帆板83回復至原本狀態(如第五c圖所 26 [S] M406578 ο 示 本創作提供另於上述行星式風帆機構之風帆本體 結構’請參_六Α圖所示’係為本創作第二風帆本體之立
體示意圖,其中該第二風帆本體9包括有—帆板框體91、至 少-變形單元92、至少-第一起落桿923、至少一第二起落桿 924以及至少一帆板93 ’其中該第二風帆本體9之一或兩端設 有-轉轴95,其中該帆板框體91之兩側邊設有—帆板套板 91卜且該帆板套板911係可容置該帆板93之側邊,請參閱第 六B圖所示,係為本創作第二風帆本體之變形單元的立體放 大圖,其中邊帆板框體91之一或兩端設有一變形單元%,且 該變形單元92係可設置於該第二風帆本體9之軸心線上的任 -位置上,且該變形單元92設置有至少-第一滑轨921以及
至少一第一滑軌922,而該第一滑軌921活動設置有一第一起 落桿923,該第一起落桿923之桿身設置於該帆板93上,請 參閱第六C圖所示,係為本創作第二風帆本體之變形單元的 作動前示意圖,並請同時配合參閱第六B圖,其中該第二滑 執922活動δ又置有一第一起洛桿924 ’該第二起落桿924之桿 身連接於該帆板93之側邊上,且該第二起落桿924係設置於 該帆板套板911之内,使該帆板93之側邊容置於該帆板套板 911之内’其中s玄第一滑執921中活動設置有至少一彈性元件 94,該等彈性元件94之一端係頂掣於該第一起落桿923之桿 身上,且該彈性元件94之另一端則頂掣於該第一滑執921之 27 [s] M406578
一端上,而該第二滑軌922係可設置有一彈性元件94,娜 性元件94之-端係頂掣於該第二起落椁924之桿身上,另一 端則頂掣於該第二滑軌922之一端,請參閱第六d圖所示, 係為本創料二風帆本體之_單_作動料賴,當該帆 板93受風力作用時,該帆板93往該第二風帆本體9之帆面的 一側面靠近,此時該帆板93帶動該第—起落桿移動,且 該第一起落桿923壓迫設置於該第一滑軌921之一側的彈性元 件94 ’而該第-滑執921之另—側的彈性元件94則獲得釋放 而延伸,其中該帆板93往該第二風帆本體9之帆面的一側面 靠近的同時’該帆板93同樣帶動該第二起落桿924移動,此 時該第二起落桿924力著該第二滑執奶往該第二風帆本體$ 之轴心線移動,使達成整體第二風帆本體9之帆面形成變形, 而達到風力集中進而提升整體行星式風帆機構運作的效果,當 該第二風帆本體9之帆面與該風面方向呈平行時,該第二風帆 本體9之帆面不受風力作用變形,使該轉性元件94將該第 :起落桿923推回置該第一滑執92丨之中央而使該帆板%回 復至原本狀態(如第六c圖所示),其中,該第二風帆本體9 可適用於前述之行星式風帆機構A (B或c)上。 請參閱第七A圖以及第七B圖所示,分別係為本創作行星 式風帆發電«置之立體示意圖以及本創作發f單元之流體導 管之透視圖’為了再進-步使本創作更具實祕,本創作另提 供-種行星式藏發魏置1G,其巾包括至少—由上所述之 28 [S] M406578 行星式風帆機構A、一發電單元ιοί、一流體導管以及— - 追蹤導向單元103 ’其中該行星式風帆機構A係可為該行星式 ' 風帆機構B或該行星式風帆機構C,而本創作並不設限,該等 .行星式風帆機構A係設置於該流體導管1〇2中,且該行星式 風帆機構八係可連接至該發電單元101,其中該流體導管1〇2 之兩端分別設置有一開口部1021,該開口部1021之周緣可設 置至少一可調式閘門1022,該可調式閘門1022可調節流體進 • 入該流體導管丨02中之流量大小,其中該追蹤導向單元103係 設置於該流體導管102之外側,且可隨著流體方向配合轉動該 流體導管102 ’使該流體導管1〇2之開口部102ι可隨時迎向 s玄流體來源之方向(風面方向)’藉由該開口部1021引導流體 集中於該流體導管102中,使得該行星式風帆機構A能達到 最佳發電效率,其中該行星式風帆發電裝置10可應用於風力 發電、潮汐發電、水力發電及火力發電等發電系統中。 籲 請參閱第七C圖所示,係為本創作發電單元之發電機構分 解圖,其中迎向流體方向(風面方向)之該等行星式風帆機構 A相鄰之間係為相互水平設置’且該等相鄰之行星式風帆機構 A係為左右相反設置,且該等風帆本體3環繞主轴1 (請再配 合參閱第一 A圖以及第一 C圖)之旋轉方向(公轉方向)彼 此相反,使得該等行星式風帆機構A不致因旋轉方向相同而 產生亂流,其中,本創作所列舉之行星式風帆發電裝置1〇僅 為較佳實施例而已,且該等行星式風帆機構A所設置之數量 29 並不設限,而該等行星式風帆機構A係可為沿著以抽向排列 設置’且併排於前之行星式風帆機構A與併排於後之行星式 風帆機構A之旋轉方向相同,使得該等行星式風帆機構a不 致因旋轉方向相反而產生亂流。 明參閱第七D圖所示,係為本創作行星式風帆發電裝置之 發電機構上透視示意圖,其中該流體導管1〇2自開口部腿 向中央處漸縮,並於中央處形成通道用於設置該行星式風帆機 構A ’該行星式風帆機構A係設置於該流體導管⑽之流體最 集中處’為進-步使該行星式風帆機構A更有效完全利用該流 體導官102所引導集中的流體,故該流體導管1〇2之中央處的 左右兩側之内表面相對形成形成一外凸圓弧表面1〇23,其中 該外凸難表面1G23之圓弧表面娜且大致緊臨於該行星式 風帆機構A之風帆本體3的帆面,域該風帆本體3之帆面 〇致成相互平行狀態,使該流體導管1()2刺導集中於該流體 W 102之中央處的流體’能完全有效集中於該行星式風帆機 構A上可承找體軸之風帆描3軌面上,進而更進一 步有效提升該行星式風帆發電裝置1〇的發電效率。 請參閱第八圖所示’係為本創作驅動裝置之立體示意圖, 為了更進-步使本創作更具實用性,本創作另提供—種驅練 置1卜其+包括至少一由上所述之行星式風帆機構A (未圖 不)、至少一動力來源以及一流體導管112,其中該等行星 式風帆機構A以及該流體導f 112係與前述所提及之行星式 30 M406578 風=發電裝置10所提出之該等行星式風帆機構人以及該流體 導官112結構近似’其中該行星式風帆機構A係可為該行星 式風帆機構B或該行星式風帆機構c,而本創作並不設限,其 中該動力來源hi係設置於該流體導管112上,且銜接於該等 仃星式風帆機構A之主軸1上’且該動力來源⑴係可利用傳 動機構或掛載動力裝置將動力傳遞至該等行星式風帆機構A 之主轴1上而使該行星式風帆機構A受到驅動,其中,本創 作並不設限贿力麵U1所設置之位置,其帽由該動力來 源111驅動該等行星式風帆機構A旋轉,使該等行星式風帆機 構A之該等風帆本體3 (請再配合參閱第一a圖)驅動流體 產生-作用力以及-反向作用力(推進力),其中該驅動裝置 11可以用於各種需使流體流動場合,如空調設備、防 設備以及水賴應裝置,其中,該驅域置π可通過該流體 導管112使推進力被集中使用而有效產生較高的推進力,使得 可做為船體、車體或任何移動工具之推進裝置。 綜上所述’使本創作之行星式顺機構及其朗裝置,而 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及進步性,確已符合新型專利申請之 要件,妥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本說明書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 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制本創作實施之範圍;是故,凡 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創作說明書内容所作之等效變化與 修飾’皆應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31 M406578 A圖’係為本創作第—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 B圖,係為摘作第_實施例之上視圖。 第一C圖,係為本創作第—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 第二A圖,係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B圖’係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 第三A圖,係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三B圖,係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 第四A圖,係為㈣之風帆本體的立體示意圖。 第四B ®係為另—制之風帆本_立體示意圖。 第五域,係為本_第—顺本體之立體示意圖。 第五8圖,係為本創作第—舰本體之變形單元的立體放大 圖0 第五C圖,係為本創作第一風ψ Μ風帆本體形單元的作動前示 思、圖。
第五〇圖,Ζ摘料-風帆林之魏單搞作動後示 第六Α圖,係為本創作第二風帆本體之立體示意圖。 第/、B圖,=摘作第二風帆本體之變形單元的立體放大 風帆本體之_單喊作動前示 第六C圖,係為本創作第 意圖。 形單7L的作動後示 第六D圖’縣本解第二風帆本體之變 [S] 32 M406578 意圖。 第七A圖,係為本創作行星式風帆發電裝置之立體示意圖。 第七B圖,係為本創作行星式風帆發電裝置之流體導管之透 視示意圖。 第七C圖,係為本創作行星式風帆發電裝置之發電機構分解 示意圖。
第七D圖,係為本創作行星式風帆發電裝置之發電機構上透 視示意圖。 第八圖,係為本創作驅動裝置之立體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行星式風帆機構A 主軸1
肋部211 固定齒輪22 轉軸齒輪24 第一驅動單元2 旋轉框體21 周緣212 傳動齒輪23 軸承25 風帆本體3 轉轴31 周緣411 行星式風帆機構B 第二驅動單元4 旋轉框體41

Claims (1)

  1.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行星式風帆機構,其中包括: 至少一主軸; 至少一驅動單元,包括有: 至少一旋轉樞體; 至少一傳_輪’係活減置於該雜框 部上; 至少一峡齒輪,個設_料上且設置㈣ _框體之—側面上,並與該傳動齒輪相互嗜合Γ 至少一轉_輪,躲動設置於該旋轉框體之周 緣’且與該傳動贿相㈣合;以及 至少一風帆本體,其中至少一端設有-轉轴,該轉轴活 動穿設於織轉鋪之騎,且雜_觀鱗軸齒輪之 軸心處; 其中’該雜本體麵_力推絲繞行於該主軸公轉 時,同步帶動職轉框體旋轉,使該傳動齒輪受到該旋轉枢 體帶動而同時繞行於該主轴公轉,此時該傳動齒輪受限於與 該固定錄之翁喊生_,且反向驅__齒輪同步 f生旋轉,進而使該風帆本體產生自轉,並使觀帆本體隨 著公轉而同步改變其傾斜角度。 2. —種行星式風帆機構,其中包括·· 至少一軸承; 36 [s] 至少一主軸,係活動穿設於該袖承之中; 至少一驅動單元,包括有: 至少—旋轉框體,係固設於該主軸上; 至少一傳動齒輪,係活動設置於該旋轉框體之肋 部上; 至少一固定齒輪,係固設於該軸承之一端,且設 置於撕轉框體之—細上,並無伽齒輪相互喷 至少-轉軸齒輪,係活動設置於該旋轉框體 緣;以及 呵 端設有一轉軸,該轉軸活 轉軸固設於該轉軸齒輪之 至少一風帆本體,其中至少一 動穿設於該旋轉框體之周緣,且該 ^心處, 本體產生自轉,並錢顺切縣触使賴1 角度。 步改變其傾;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苐2項所述之〇 中該_輪、祕_輪及 ^该帆機構,, 動狀態。 %之傳動可為相互i 37 3. M406578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或第2項所述之行星式風帆機構,其 中該固定齒輪與該轉轴齒輪之節圓周長比為^ · 2。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或第2項所述之行星式風帆機構,其 中该等傳動齒輪係以奇數數量設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或第2項所述之行星式風帆機構,其 中該固定齒輪、該傳動齒輪及該轉軸齒輪可選用正齒輪、斜 齒輪、冠狀齒輪、圓盤齒輪、齒條、摩擦輪、摩擦盤、萬向 接頭、渦輪、渴桿、鏈條、皮帶、齒形皮帶以及皮帶輪任意 組合使用。 W 7. —種行星式風帆機構,其中包括: 至少一主軸; 至少一驅動單元,包括有; 至少一旋轉框體; 至少一固定齒輪,係固設於該主軸上,且設置於該 旋轉框體之一側面上; 至少一轉轴齒輪,係活動設置於該旋轉框體之周緣; 至少一傳動軸桿,係水平設置於該旋轉框體之肋部 上,且兩端設有冠狀齒輪,而其中一端嚙合於該固定齒 輪上; 至少一傳動斜齒輪,係活動設置於該旋轉框體之肋 部上’且响合於該傳動軸桿與該轉軸齒輪之間;以及 至少一風帆本體,其中至少一端設有一轉軸,該轉軸係 38 M406578 活動穿設於該旋轉框體之周緣, 之軸心處; 且該轉軸固設於該轉軸齒輪
    8.
    轉時^Γ 到如力推動而繞行於該主軸公 ,餅__時繞行 ::轉,此時該傳動轴桿受限於與該固定_合而 產生滾動,並反__傳動斜祕旋轉,使該傳動斜齒輪 接續傳動践熟錄畔私_,_使賴帆本體產 生自轉’並使該風帆本體隨著公轉而同步改變其傾斜角度。 一種行星式風帆機構,其中包括: 至少一轴承; 至少一主軸,係活動穿設於該軸承之中; 至J一驅動早元,包括有; 至少一旋轉框體,係固設於該主軸上; 至少一固定齒輪,係固設於該軸承之一端,且活動 設置於該旋轉框體之一側面上; 至少一轉軸齒輪,係活動設置於該旋轉框體之周緣; 至少一傳動軸桿,係水平設置於該旋轉框體之肋部 上,且兩端設有冠狀齒輪,而其中一端响合於該固定齒 輪上; 至少一傳動斜齒輪,係活動設置於該旋轉框體之肋 部上’且嚙合於該傳動轴桿與該轉軸齒輪之間;以及 至少一風帆本體,其中至少一端設有一轉軸,該轉軸係 39 [s】 且轉細設概轉轴齒輪 其中,_L核相翻力縣械彳爾軸承公轉 於1 步帶動_轉框體旋轉,使得該傳動斜齒輪同時 產= 秘轉,此時該傳_受限於與該固定齒輪嗜合而 接鋒她’、反向驅動該傳動斜齒輪旋轉,使該傳動斜齒輪 ^=轉赌輪时產錢轉,触親風帆本體產 9二=帆本體隨著公轉同步改變其傾斜角度 乾圍第1項或第7項所述之行星式 中該固定齒輪係可與該主轴一體成型製造。機構’其 10 第2侧8項所述之行星式風帆機構,其 Λ疋以糸可與該轴承一體成型製造。 :=圍第7項或第8項所述之行星式風帆機構,其 14:-^ M406578 15.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所述之行星式風帆機構,其 中該固定錄、該傳動斜齒輪及該轉軸齒輪可正齒輪、 斜齒輪、冠狀齒輪、圓盤齒輪、齒條、摩擦輪、摩擦盤、萬 向接頭、渦輪、渦桿、、條、皮帶、齒形皮帶以及皮帶輪任 意組合使用。 16. —種行星式風帆機構,其中包括·: 至少一主軸; 至少一驅動單元,包括有: 至少一旋轉框體; 至少-固錄輪’侧設於社軸上,且設置 旋轉框體之一側面上; 、Λ 至少-轉軸滾輪,係活動設置於該旋轉框體之周緣; 至少-皮帶’係套設於該固定滾輪與該轉轴滾輪之 間;以及 至少一風帆本體’其中至少—端設有-轉轴,該轉轴活 動穿設__㈣之鱗,雌熱岐職馳滾輪之 轴心處; 其中’該風帆本體受作用力推動而繞行於該主轴公轉 時,同步帶動該旋轉框體旋轉,使得該皮帶同時繞行於該主 軸公轉,此時該皮帶受限於與該固定滚輪套合而產生繞轉, 並反向驅動該轉轴滚輪同步產生旋轉,進而使該風帆本體產 生自轉,並使該風帆本體隨著公轉同步改變其傾斜角度。 41 [S] M406578 17. —種行星式風帆機構,其中包括: 至少一轴承; 至少一主轴,係活動穿設於該軸承之中; 至少一驅動單元,包括有: 至少一旋轉框體,係固設於該主轴上; 至少一固定滚輪,係固設於該軸承之一端,且設置 於該旋轉框體之一側面上; 至少一轉轴滚輪,係活動設置於該旋轉框體之周緣; 至少一皮帶,係套設於該固定滾輪與該轉軸滾輪之 間;以及 至少一風帆本體,其中至少一端設有一轉軸,該轉軸活 動穿設於職轉框體之_,且雜_設·熱滾輪之 軸心處; 其中’該風帆本體受作用力推動而繞行於該轴承公轉 時’同步帶動職馳贿轉,餅触帶目時繞行於雜 承公轉,此時該皮帶受限於與該固定滾輪套合而產生繞轉, 並反向驅__额同步產生婦,進而使賴帆本體產 生自轉’並使該風帆本體隨著公轉同步改變其傾斜角度。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麵η項所述之行星式風帆機構, 射朗枝輪、該皮帶及該轉減輪之間可馳互連動狀 態。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項或第17項所述之行星式風帆機構, 42 [S】 M406578 風帆本體自轉一圈係為該等風帆本體繞行該主軸公轉兩圈β 26.如申睛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7項、第8項、第16 項及第17項之其中任一項所述的行星式風帆機構,其中該 風帆本體之帆面係可為平面帆面、單曲面帆面以及雙曲面帆 面。 2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7項、第8項、第16 項及第17項之其中任一項所述之行星式風帆機構,其中該 風帆本體更包括: 一帆板框體,其兩側邊設有一帆板軸桿; 至少一變形單元,係設置於該帆板框體一端上,且設 有至少一滑軌; 至少一起落桿,其一或兩端活動設置於該滑轨中; 至少一伸縮板,係鉸接於該起落桿上,且一側邊活動 插接於該帆板之側邊中;以及 複數個帆板,其一側邊鉸接於該帆板軸桿或該起落桿 上,另一側邊則活動套接於該伸縮板上。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行星式風帆機構,其中該變 形單元可設置於該風帆本體之軸心線任意位置上。 29·如申請專概群27項所述之行星式風帆機構,其中該伸 縮板可為硬式伸縮板或可撓式伸縮板。 3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行星式風帆機構,其中該帆 板係可為硬式帆板或可撓式帆板。 44 [S] 如申睛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7項、第8項、第16 項及第17項之其中任一項所述的行星式風帆機構,其中該 風帆本體更包括: 、 一帆板框體,其至少一侧邊設置有一帆板套板; 至少一變形單元,係設置於該帆板框體一端上,且嗖有 至少一滑軌; 至少一起落桿,其一或兩端活動設置於該滑轨中丨以及 至少一帆板,其中該帆板之一側係活動銜接於該起落桿 上’且其一側邊可收容至該帆板套板中。 32. 如申請專概hj第M項所狀行星歧帆機構,其中該變 形單元可設置於該風帆本體之軸心線任意位置上。 33. 如申料利範職31撕述之行星式赌機構,其中該帆 板係可為硬式帆板或可撓式帆板。 34. —種行星式風帆發電裝置,其中包括: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3項之其中任一項所述的行 星式風帆機構;以及 一發電單元,係連接於該行星式風帆機構。 35. —種行星式風帆發電裝置,其中包括: 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至第33項之其中任一項所述的行 星式風帆機構; T -發電單元,鱗接於蹄星式風帆機構;以及 -流體導f ’其兩端分別設置有__開口部; 45 [s]
TW099203506U 2010-02-26 2010-02-26 Planetary-type windsurfing mechanism and its device thereof TWM406578U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203506U TWM406578U (en) 2010-02-26 2010-02-26 Planetary-type windsurfing mechanism and its device thereof
BRPI1100292-1A BRPI1100292A2 (pt) 2010-02-26 2011-02-25 mecanismo de vela eólica planetário
JP2011040091A JP5404672B2 (ja) 2010-02-26 2011-02-25 公転風力羽根機構
US13/034,797 US8721259B2 (en) 2010-02-26 2011-02-25 Planet wind sail mechanism
EP11155995.1A EP2362092B1 (en) 2010-02-26 2011-02-25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with a planetary positi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 the blades
RU2011107315/11A RU2481497C2 (ru) 2010-02-26 2011-02-28 Планетарный механизм парусной установки
KR1020110017780A KR101327145B1 (ko) 2010-02-26 2011-02-28 유성 윈드 세일 메카니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203506U TWM406578U (en) 2010-02-26 2010-02-26 Planetary-type windsurfing mechanism and its device thereof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06578U true TWM406578U (en) 2011-07-01

Family

ID=43798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203506U TWM406578U (en) 2010-02-26 2010-02-26 Planetary-type windsurfing mechanism and its device thereof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721259B2 (zh)
EP (1) EP2362092B1 (zh)
JP (1) JP5404672B2 (zh)
KR (1) KR101327145B1 (zh)
BR (1) BRPI1100292A2 (zh)
RU (1) RU2481497C2 (zh)
TW (1) TWM40657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2069A (zh) * 2021-09-15 2021-12-10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截面几何特征可调节的风帆助航装备
CN115110446A (zh) * 2022-07-19 2022-09-27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高陡边坡危岩落石防护网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76705B2 (en) * 2011-08-31 2014-07-15 Poulsen Hybrid, Llc Magnus rotor ship propulsion system
CN102352810A (zh) * 2011-10-23 2012-02-1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叶片随位变角的叶轮机
JP5872266B2 (ja) * 2011-11-29 2016-03-01 テクノ環境機器株式会社 発電装置
CN103233857B (zh) * 2013-04-07 2016-01-27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具有双层叶片的垂直轴风力机
KR101479863B1 (ko) 2013-10-24 2015-01-09 한성수 발전장치
WO2015187106A1 (en) * 2014-06-04 2015-12-10 Selim Soz Wind turbine with panel rotating vertically against wind direction
ES2661060B2 (es) * 2016-09-27 2018-09-21 Aida Maria MANZANO KHARMAN Turbina eólica fractal de eje vertical
CN111000709B (zh) * 2019-12-16 2021-08-10 王娟妮 一种产科用按摩架
GB2594947A (en) * 2020-05-12 2021-11-17 North Sea Winches Ltd Turbine
JP7101416B2 (ja) * 2020-12-09 2022-07-15 株式会社グローバルエナジー 縦軸風車
RU2768140C1 (ru) * 2021-05-11 2022-03-23 Виолен Макарович Любченко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ветрогенератором
CN113550864A (zh) * 2021-06-08 2021-10-26 孙广艮 垂直式风力发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019430A (en) * 1910-08-18 1911-11-20 John Anderson Improvements in Feathering Wind Sails or Propellers applicable for Wind Mills, Air-ships and other purposes.
FR2289764A1 (fr) * 1974-10-31 1976-05-28 Baleste Monique Eolienne a axe vertical et pales orientables
JPS5337256A (en) * 1976-09-18 1978-04-06 Moriyasu Nanba Wind mill for power
JPS55131585A (en) * 1979-02-26 1980-10-13 Hideo Sakai Windmill with rotating blades
US4609827A (en) * 1984-10-09 1986-09-02 Nepple Richard E Synchro-vane vertical axis wind powered generator
CN87101493A (zh) * 1987-12-09 1988-05-18 杨宝华 行星相位式风帆风力发动机
GR910200234U (en) * 1990-05-31 1992-07-30 Mihail Valsamidis Turbine wind machine with a vertical axis
RU1791277C (ru) * 1991-02-25 1993-01-30 Централь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 проектно-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морского флота Парусное вооружение
BR9103483A (pt) * 1991-08-09 1993-03-23 Pedro Paulo Manso Do Prado Transdutor mecanico fluxo/giro ou giro/fluxo
JPH1122626A (ja) * 1997-06-30 1999-01-26 Takahiko Yoshino 羽根を自転させて風のエネルギーを有効利用する垂直軸風車
JPH11117850A (ja) * 1997-10-20 1999-04-27 Takemaro Sakurai 風 車
RU2147545C1 (ru) * 1998-06-25 2000-04-20 Бешок Михаил Профирьевич Способ движения несущей поверхности в текучей среде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варианты "муха" и "веер")
JP2001107838A (ja) 1999-08-02 2001-04-17 Hirai Sekkei Jimusho:Kk 風車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KR20020023795A (ko) * 2001-12-19 2002-03-29 성태주 수직축 풍력 발전기용 회전 날개의 각도 변환장치
EP1515039B1 (en) * 2002-05-16 2014-08-20 Hidemi Kurita Vertical shaft driving device for vertical shaft wind mills or the like, and electric power generator using the same
FR2845428A1 (fr) * 2002-09-05 2004-04-09 Bernard Pierre Million Dispositif a axe vertical pour capter l'energie du vent ou d'un fluide en mouvement
JP4280798B2 (ja) * 2003-05-26 2009-06-17 孝好 小野寺 自転羽根式垂直軸型風車
JP2006077684A (ja) 2004-09-10 2006-03-23 Koichiro Omori 個々の羽根が回転する風車又は水車
ITTN20060006A1 (it) * 2006-04-20 2007-10-21 Gianfranco Oradini Sistema rotazionale ad asse verticale e concezione velica per la produzione di energia dal vento
US20080019833A1 (en) * 2006-07-21 2008-01-24 Douglas Claude Martin Cylindrical wind turbine
US8142154B2 (en) * 2006-11-22 2012-03-27 Matthew Gartner Oscillating energy capture mechanism
CN201212457Y (zh) * 2008-06-30 2009-03-25 张澎 一种叶片自动对准风向的风力发电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2069A (zh) * 2021-09-15 2021-12-10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截面几何特征可调节的风帆助航装备
CN115110446A (zh) * 2022-07-19 2022-09-27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高陡边坡危岩落石防护网系统
CN115110446B (zh) * 2022-07-19 2023-07-1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高陡边坡危岩落石防护网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481497C2 (ru) 2013-05-10
EP2362092A2 (en) 2011-08-31
EP2362092B1 (en) 2015-08-19
EP2362092A3 (en) 2014-04-30
JP2011179497A (ja) 2011-09-15
JP5404672B2 (ja) 2014-02-05
KR101327145B1 (ko) 2013-11-12
BRPI1100292A2 (pt) 2012-08-21
RU2011107315A (ru) 2012-09-10
US20110209650A1 (en) 2011-09-01
US8721259B2 (en) 2014-05-13
KR20110098686A (ko) 201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06578U (en) Planetary-type windsurfing mechanism and its device thereof
CN104500332B (zh) 广告牌式风帆式轨道式风动装置
JP3080992B2 (ja) 多単位回転羽根システム集積化風力タービン
CN105765215A (zh) 风力发电装置
US7847425B2 (en) Tidal flow power generator
US20110081244A1 (en) Spiral design
US9254419B2 (en) Underwater man-powered mechanical propeller
WO2010117872A3 (en) Coaxial wind turbine
CN101886603B (zh) 河流航标灯塔标灯自动供电装置
CN201794714U (zh) 行星式风帆机构及其应用装置
JP5187974B2 (ja) サボニウス型風力発電装置とサボニウス型風車
CN101319654A (zh) 单向叶片旋转伸缩作用发电轮
CN204106512U (zh) 一种单驱动多输出按摩装置
CN205899442U (zh) 一种便携计算机
CN201062572Y (zh) 应用凸轮结构翻转叶片的风车
RU107828U1 (ru) Мобильная ветро-гидроэлектростанция
CN209875381U (zh) 一种风能发电装置
CN208996861U (zh) 一种动态水发电装置
CN206257216U (zh) 一种切刀动力装置
CN206807374U (zh) 一种高效简单的太阳轨迹追踪装置
CN107061154A (zh) 轮向流力穿心滑板流轮
CN105457221A (zh) 一种风扇扭腰机
RU2507412C1 (ru) Приливно-волновая электростанция
CN204967726U (zh) 一种带有回转功能的扇形展开式太阳能板
CN106452286A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洋流能的综合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