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8416B - 配線器具 - Google Patents

配線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8416B
TWI848416B TW111141070A TW111141070A TWI848416B TW I848416 B TWI848416 B TW I848416B TW 111141070 A TW111141070 A TW 111141070A TW 111141070 A TW111141070 A TW 111141070A TW I848416 B TWI848416 B TW I8484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ncident
source unit
light source
exit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1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0104A (zh
Inventor
董思含
工藤弘行
四元志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松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松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松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20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0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84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841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5/00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 of a physic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02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18Distinguishing marks on switches, e.g. for indicating switch location in the dark; Adaptation of switches to receive distinguishing mar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提升出射面之發光強度之均一性之配線器具。配線器具1所具備之導光構件30,包含從第1光源部521出射之光所入射之第1入射面35、從第2光源部522出射之光所入射之第2入射面36,以及設於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之相反側之出射面33。導光構件30將從第1光源部521出射之光從第1入射面35向出射面33導光而從出射面33向外部出射,並將從第2光源部522出射之光從第2入射面36向出射面33導光,而從出射面33向外部出射。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設於導光構件30之兩端部。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配置於分別與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相向之位置。

Description

配線器具
本發明一般係關於一種配線器具。更詳細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將光出射之出射面之配線器具。
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開關,具備在容器中收納接點裝置之開關本體、設於開關本體之發光源、設於開關本體之正面側之操作鍵、將發光源之光通過顯示面向外部出射之顯示部,以及具有集光部之稜鏡。集光部在開關本體與操作鍵之間將發光源之光向顯示部之顯示面導光。集光部具有與來自發光源之光所入射之入射面相鄰,且與入射面呈45°角之第1反射面,以及將在第1反射面反射之光向顯示面側反射之第2反射面。
但,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開關,在顯示面大型化時,有顯示面上之發光強度不均一之可能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151402號公報
本發明鑑於上述事由而完成,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提升將光出射之出射面之發光強度之均一性之配線器具。
依本發明之一態樣之配線器具,具備分別將光出射之第1光源部及第2光源部,以及導光構件。該導光構件具有從該第1光源部出射之光所入射之第1入射面,從該第2光源部出射之光所入射之第2入射面,以及設於該第1入射面及該第2入射面之相反側之出射面。該導光構件將從該第1光源部出射之光從該第1入射面向該出射面導光,並從該出射面向外部出射。該導光構件將從該第2光源部出射之光從該第2入射面向該出射面導光,並從該出射面向外部出射。該第1入射面及該第2入射面設於沿著該出射面之一方向上之該導光構件之兩端部。該第1光源部及該第2光源部配置於分別與該第1入射面及該第2入射面相向之位置。
1:配線器具
2:電源
3:機器
10:近接感測器
20:偵測部
21:發光部
22:受光部
23:偵測電路
30:導光構件
30A:第1面
30B:第2面
31:第1區域(第3入射面)
32:第2區域(第2出射面)
33:第3區域(第1出射面、出射面)
34:第4區域
35:第1入射面(光入射面)
36:第2入射面(光入射面)
40:導光部
40A:第1導光部
40B:第2導光部
41:第1突出部
42:第2突出部
43:第3突出部
45:嵌合突起
46:嵌合突起
47:引導部
50:控制部
51:開關
52:顯示部
53:亮度感測器
54:溫度感測器
55:電源部
60:透光蓋
61:突出部
62:長孔
63:凹陷部
64:相向面
65:遮光部
66:貫通孔
67:貫通孔
70:殼體
71:本體
72:蓋體
73:突起
74:突出片
75:電線插入孔
76:窗孔
77:突起
78:凹部
81:第1基板
82:第2基板
83:長孔
84:圓孔
90:前方面板
91:鉤
92:窗孔
93:突起
100:安裝構件
102:側壁
103:嵌合孔
104:安裝片
105:長孔
106:圓孔
107:螺紋孔
200:壁面
300:主體部
301:第1端部
302:第2端部
303:頂面
304:底面
311:透鏡
321:集光部
351:第1入射面
352:第1入射面
361:第2入射面
362:第2入射面
521:第1光源部
522:第2光源部
611:光擴散部
631:底面
632:上側面
633:下側面
T11:第1端子
T12:第1端子
T21:第2端子
T22:第2端子
A1:空間
B1:偵測對象
C1:光路
C2:光路
C3:光路
C4:光路
C5:光路
C6:光路
C10:光路
C20:光路
C30:光路
C40:光路
C50:光路
C60:光路
C70:光路
C71:光路
C80:光路
C81:光路
DR1:配列方向(第1配列方向)
DR2:配列方向(第2配列方向)
AX1:光軸
P1:位置
P11:入射位置
P12:出射位置
P21:入射位置
P22:出射位置
圖1係依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之配線器具之分解立體圖。
圖2係同上之配線器具之側面剖面圖。
圖3係將圖2之A部分擴大之圖。
圖4係同上之配線器具之方塊圖。
圖5係同上之配線器具所具備之導光構件之下視圖。
圖6係同上之配線器具所具備之導光構件之後視圖。
圖7係同上之配線器具所具備之導光構件之外觀立體圖。
圖8係同上之配線器具之剖面圖。
圖9係將圖8之B部分擴大之圖。
圖10係同上之配線器具之外觀立體圖。
圖11係同上之配線器具之前視圖。
圖12係同上之配線器具之後視圖。
圖13係同上之配線器具所具備之外蓋之後視圖。
圖14係將圖2之A部分擴大之圖。
圖15係不具備同上之配線器具所具備之凹陷部之配線器具之側面剖面圖。
圖16係依變形例1之配線器具之側面剖面圖。
圖17係依變形例2之配線器具所具備之導光構件之外觀立體圖。
圖18係依變形例2之配線器具所具備之導光構件之剖面圖。
以下參照圖式詳細說明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之配線器具1。又,以下實施態樣中說明之各圖係示意圖,各圖中之各構成要素之大小及厚度之比例未必反映實際之尺寸比例。又,以下說明之實施態樣及變形例僅為本發明之一例,本發明不限於實施態樣及變形例。除了此實施態樣及變形例以外,只要在不脫離本發明之技術思想之範圍內,則可因應設計等進行各種變更。又,後述實施態樣(包含變形例)可適當組合實現。
(1)概要
首先,參照圖1~圖3說明依本實施態樣之配線器具1之概要。
依本實施態樣之配線器具1如圖1所示,例如具備用以偵測人體、物體等偵測對象之近接感測器10,並例如用於作為切換照明器具等之開啟/關閉之開關。
又,配線器具1如圖2及圖3所示,具備分別將光出射之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以及導光構件30。導光構件30具有從第1光源部521出射之光所入射之第1入射面35、從第2光源部522出射之光所入射之第2入射面36,以及設於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之相反側之出射面33。導光構件30將從第1光源部521出射之光從第1入射面35向出射面33導光,並從出射面33向外部出射。又,導光構件30將從第2光源部522出射之光從第2入射面36向出射面33導光,並從出射面33向外部出射。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設於沿著出射面33之一方向(第2配列方向DR2)上之導光構件30的兩端部。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配置於分別與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相向之位置。
透過上述構成,可將分別從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出射之光,分別從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向出射面33導光。藉此,使分別從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出射之光在出射面33重合,故在將出射面33大型化之情況下,亦可相較於將來自單一光源部之出射光從單一入射面導光之情況提升出射面33之發光強度之均一性。
(2)細節
以下說明依實施態樣之配線器具1之細節。以下,參照圖式詳細說明配線器具1之構成。以下之說明中,在圖1中將X軸方向定為左右方向,將Y軸方向定為前後方向(深度方向),將Z軸方向定為上下方向。再者,將X軸方向之正方向定為右側,將Y軸方向之正方向定為前側,將Z軸方向之正方向定為上側。但,此 等方向為一例,並非用於限定使用近接感測器及配線器具時之方向。又,圖式中表示各方向之箭頭僅用於說明,不伴隨實體。
(2.1)配線器具之構成
首先,說明配線器具1所具備之近接感測器10之構成。
近接感測器10如圖1所示,具備偵測部20及導光構件30。
偵測部20如圖4所示,具有將光出射之發光部21,以及輸出對應於入射之光之電子訊號之受光部22。
導光構件30如圖5~圖9所示,具有與發光部21相向之第1區域31及與受光部22相向之第2區域32。第1區域31及第2區域32係沿著發光部21及受光部22排列之配列方向DR1(參照圖9)設置。又,如圖8所示,導光構件30具有與偵測部20之偵測對象B1所在之空間A1相向之第3區域33。第3區域33例如係上下方向為長邊之矩形狀。又,以下之說明中,可能將第1區域31記為第3入射面31、將第2區域32記為第2出射面32、將第3區域33記為出射面33或第1出射面33。
導光構件30將從發光部21出射之光從第1區域31(第3入射面31)向第3區域33(第1出射面33)導光,並從第1出射面33向外部出射。又,導光構件30將從第1出射面33入射之來自偵測對象B1之反射光從第1出射面33向第2出射面32導光,並向受光部22出射。
接著,參照圖4等說明配線器具1之內部電路。圖4係本實施態樣之配線器具1之概略方塊圖。
配線器具1具備偵測部20及控制部50。又,配線器具1更具備一對第1端子T11、T12、一對第2端子T21、T22、開關51、顯示部52、亮度感測器53、溫度感測器54及電源部55。
於一對第1端子T11、T12經由電線連接商用交流電源等電源2。
於一對第2端子T21、T22經由電線連接照明器具等機器3。
電源部55將經由第1端子T11、T12輸入之交流電壓降壓後,進行整流、平滑化而變換成既定電壓值之直流電壓。電源部55對於偵測部20、控制部50、顯示部52、亮度感測器53及溫度感測器54等內部電路供給動作所需之電壓。
開關51例如包含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或三端子閘流體等半導體開關,並由控制部50控制其開啟或關閉。開關51在第2端子T22與第1端子T12之間電性連接。又,第1端子T11與第2端子T21經由內部之導電構件電性連接。藉此,在開關51之兩端之間串聯電源2與機器3,並透過開關51之開啟/關閉,在向機器3供給電壓之狀態與停止向機器3供給電壓之狀態之間切換。
偵測部20如上所述,具備發光部21及受光部22。又,偵測部20更具備偵測電路23。
發光部21例如具有發出紅外線之紅外線發光二極體。發光部21例如可持續進行紅外線發光,亦可構成為以既定之時間間隔進行紅外線發光。從發光部21出射之光,從第3入射面31入射至導光構件30並向第1出射面33導光。此處,配線器具1更具備與第1出射面33相向配置之具有透光性之透光蓋60(參照圖8)。向第1出射面33導光之光經由透光蓋60向空間A1出射。
受光部22例如具有對紅外線區域之光具有感度之光電二極體。從導光構件30之第2出射面32出射之光入射至受光部22後,受光部22將入射之光轉換為電子訊號並輸出至偵測電路23。受光部22將對應於受光之光的光量之電壓位準之電子訊號輸出至偵測電路23。
偵測電路23基於從受光部22輸入之電子訊號,偵測偵測對象B1(例如人體的一部分等)是否存在。偵測電路23在受光部22所輸出之電子訊號之電壓位準高於既定之閾值時,將表示偵測對象B1存在之偵測訊號輸出至控制部50。另一方面,若受光部22輸出之電子訊號之電壓位準在既定之閾值以下,偵測電路23將表示偵測對象B1未存在之偵測訊號輸出至控制部50。
顯示部52包含分別將光出射之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例如分別為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但,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不限於LED,例如亦可係有機EL(Electro-Luminescence,電致發光)元件等。控制部50在照明器具亦即機器3熄滅時,使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點亮,而使透光蓋60之突出部61(參照圖 1)發光。藉此,即使周圍較暗,使用者仍可藉由突出部61之發光掌握突出部61之位置(亦即配線器具1之位置)。
亮度感測器53對於近紅外線區域之光具有感度。亮度感測器53例如具有光電二極體等,其偵測空間A1之亮度,並將偵測結果輸出至控制部50。
溫度感測器54偵測配線器具1周圍之溫度。溫度感測器54例如具有熱敏電阻等感溫元件。溫度感測器54例如偵測偵測部20之溫度,並將偵測結果輸出至控制部50。
控制部50之主要構成為具有一個以上之處理器及記憶體之電腦系統。藉由使電腦系統之處理器執行儲存於電腦系統之記憶體之程式,實現控制部50之機能。程式可儲存於記憶體,亦可透過網際網路等電子通訊網路提供,亦可儲存於記憶卡等非暫時性之記錄媒體而進行提供。
控制部50基於偵測部20之偵測結果控制開關51之開啟/關閉。又,控制部50在開關51開啟時(照明器具點亮時)使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熄滅,並在開關51關閉時(照明器具熄滅時)使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點亮。
又,控制部50具有因應亮度感測器53及溫度感測器54之檢測結果調整偵測電路23之閾值之機能。例如,偵測電路23之閾值可在第1閾值與高於第1閾值之第2閾值之2階段之間切換。
控制部50基於偵測部20之偵測結果及亮度感測器53之偵測結果,控制機器3。具體而言,控制部50在亮度感測器53檢測出之亮度比既定之第1基準值暗時,將偵測電路23之閾值設定為第1閾值。又,控制部50在亮度感測器53檢測出之亮度與第1基準值相同或比第1基準值亮時,將偵測電路23之閾值設定為第2閾值。 周圍之亮度與第1基準值相同或比第1基準值亮時,偵測電路23之閾值係設定為高於第1閾值之第2閾值,故可抑制外部之光(例如太陽光等)造成偵測電路23之誤偵測。
又,控制部50基於偵測部20之偵測結果及溫度感測器54之偵測結果控制機器3。具體而言,控制部50在溫度感測器54檢測出之溫度低於既定之第2基準值時,將偵測電路23之閾值設定為第1閾值。又,控制部50在溫度感測器54檢測出之溫度與第2基準值相同或在第2基準值以上時,將偵測電路23之閾值設定為第2閾值。偵測電路23之輸出有隨著溫度上升而增加之傾向,但由於在溫度感測器54檢測出之溫度與第2基準值相同或在第2基準值以上時將偵測電路23之閾值設定為高於第1閾值之第2閾值,故可抑制偵測電路23之誤偵測。
接著,參照圖1~圖15說明配線器具1之構造。
配線器具1如圖1及圖10所示,更具備包含本體71及蓋體72之殼體70,以及前方面板90。配線器具1例如利用合成樹脂製之安裝構件100而安裝於設施之壁面200(參照圖8)等。
安裝構件100例如係依日本工業規格進行規格化之大面板型開關專用安裝構件。於安裝構件100之中央設有矩形之窗孔101,於此窗孔101內嵌入配線器具 1之殼體70。安裝構件100在窗孔101的左右兩側具有一對側壁102。一對側壁102上,分別在長邊方向(上下方向)空出間隔設置共8個嵌合孔103。又,於窗孔101之上下兩側分別設有安裝片104。於各安裝片104之中央,設有用以插入將安裝構件100固定於埋入壁面200之開關盒之螺絲之長孔105。於各安裝片104,在對長孔105而言之窗孔101之相反側,在左右方向空出間隔設置2個圓孔106。又,於各安裝片104,在2個圓孔106中間,設置用以安裝覆蓋安裝構件100的正面之矩形框板之螺紋孔107。
此安裝構件100以通過長孔105之螺絲固定於埋入壁面200之開關盒,或者,利用夾具固定於石膏板等壁面。又,安裝構件100以通過圓孔106之自攻螺絲固定於木製之壁面等。又,於安裝構件100之正面配置框板,並將通過框板之孔之螺絲與螺紋孔107螺合,而將框板固定於安裝構件100。圖1中省略框板之圖示。
殼體70係將本體71與蓋體72結合而形成為矩形箱形。
本體71構成殼體70之後部。本體71例如係由合成樹脂形成為正面具有開口之矩形箱形。於本體71之背面左側及右側,分別設有2個供電線插入之電線插入孔75(參照圖12)。在設於本體71之背面左側及右側之各一對電線插入孔75之中,單側的2個電線插入孔75中插入分別連接於第1端子T11、T12之2條電線,剩餘2個電線插入孔75中插入分別連接於第2端子T21、T22之2條電線。
蓋體72構成殼體70之前部。蓋體72例如係由合成樹脂形成為背面具有開口之矩形箱形。又,於蓋體72之正面中央,設有使導光構件30之第1出射面33露出 之角孔狀之窗孔76。又,於蓋體72之左右之側壁,設有2個突起77,分別嵌入在安裝構件100之左右之側壁102上設於上下方向中央之2個嵌合孔103。
於蓋體72之上側壁及下側壁,分別設有從左右方向之兩端部向後方突出之一對突出片74。另一方面,於本體71之上側壁及下側壁,分別設有一對突起73。將本體71與蓋體72在前後方向上卡合,並將本體71之突起73與蓋體72之突出片74之孔嵌合,藉此結合本體71與蓋體72而組裝出殼體70。
於殼體70之內部,如圖1所示,收容第1基板81、第2基板82及導光構件30等零件。第2基板82以位於第1基板81之後側之方式收容於殼體70內部。
於第1基板81安裝偵測部20、控制部50、顯示部52、亮度感測器53及溫度感測器54等零件。偵測部20安裝於與蓋體72之窗孔76對應之位置。此處,偵測部20所具備之發光部21及受光部22在沿著左右方向之配列方向DR1上排列。於第1基板81,在偵測部20之右側設有長孔83,並在偵測部20之左側設有圓孔84。又,顯示部52例如包含發出綠色光之發光二極體亦即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第1光源部521配置於偵測部20之上側,第2光源部522配置於偵測部20之下側。換言之,偵測部20配置於第1光源部521與第2光源部522之間。又,本實施態樣中,發光部21及受光部22排列之配列方向DR1(第1配列方向DR1)係圖1之X軸方向,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排列之第2配列方向DR2(參照圖3)係圖1之Z軸方向。亦即,第1配列方向DR1與第2配列方向DR2直交。藉此,可達成發光部21、受光部22、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在第1基板81上之配置面積之省空間化。
於第2基板82安裝第1端子T11、T12、第2端子T21、T22及電源部55等零件。第1端子T11、T12及第2端子T21、T22配置於與設在本體71的背面之2對電線插入孔75對應之位置。
導光構件30以位於偵測部20、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之前側之方式收容於殼體70之內部。
導光構件30如圖5及圖7所示,具備長方體狀之主體部300,以及分別設於主體部300右側之第1端部301及左側之第2端部302之2個導光部40(第1導光部40A及第2導光部40B)。導光構件30之第1端部301及第2端部302在第1配列方向DR1上位於偵測部20之兩側。導光部40設於第1端部301及第2端部302之至少一方,並將在導光構件30之內部朝向主體部300之背面亦即第1面30A(參照圖6)行進之雜訊光向第4區域34導光而從第4區域34向外部出射。
於第1面30A,如圖6所示,在與偵測部20之發光部21相向之區域,設有來自發光部21之光所入射之第3入射面31。
於主體部300之第1面30A,在與偵測部20之受光部22相向之區域設有第2出射面32,從導光構件30之內部通過第2出射面32向外部出射之光入射至受光部22。此處,於第2出射面32設有將穿透第2出射面32之光向受光部22集光之集光部321。集光部321包含向受光部22突出之凸透鏡狀之集光透鏡。又,集光部321不限於包含凸透鏡狀之集光透鏡者,亦可係菲涅耳透鏡形狀之透鏡。
又,於主體部300之第1面30A,在與第1配列方向DR1直交之方向(上下方向)上,在夾著第3入射面31及第2出射面32之兩側設有2個光入射面(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此處,與配列方向DR1直交之方向如上所述,係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排列之第2配列方向DR2。亦即,如圖3所示,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排列於第2配列方向DR2。此處,本發明所稱「直交」,係指兩者之間大致直交,亦即除了兩者嚴格地直交之情況外,亦包含兩者之間的角度在以90度為基準時例如未滿15度之範圍內。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分別與安裝於第1基板81之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相向。又,本實施態樣中,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平行於第1出射面33。亦即,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排列之第2配列方向DR2係沿著第1出射面33之方向。此處,本發明所稱「平行」,係指兩者之間大致平行,亦即除了兩者嚴格地平行之情況外,亦包含兩者之間的角度在例如未滿15度之範圍內。
從第1光源部521出射之光通過第1入射面35進入導光構件30之內部,並由導光構件30向第1出射面33導光,而從第1出射面33向外部出射。又,從第2光源部522出射之光通過第2入射面36進入導光構件30之內部,並由導光構件30向第1出射面33導光,而從第1出射面33向外部出射。
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具有使入射之光擴散之凹凸構造。凹凸構造例如透過噴砂加工形成。透過噴砂加工形成之凹凸構造中,相鄰之凸部間之間隔的平均距離例如係約0.15mm。又,凹凸構造亦可透過在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上設置複數半徑約0.2mm之半球狀凹陷之方式形成。透過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所具有之凹凸構造,將從第1光源部521入射至第1入射面35之光及從第2光源部522入射至第2入射面36之光擴散,並向第1出射面33導光。
導光構件30將從第1光源部521出射之光的至少一部分,向從第1出射面33之正面看時比第1入射面35上之入射位置更靠近第2光源部522之第1出射面33之出射位置導光。作為一例,如圖3所示,說明從第1光源部521出射之光之中通過光路C10之光。通過光路C10之光從第1光源部521向相對於前後方向往上側傾斜之方向出射。本實施態樣中,導光構件30之折射率大於空氣,通過光路C10之光在入射至第1入射面35時向下側折射,然後,在主體部300之頂面303反射而向第1出射面33導光。此時,通過光路C10之光在第1出射面33之出射位置P12,係從第1出射面33之正面看時相較於第1入射面35上之入射位置P11更靠近第2光源部522之位置,並將光從出射位置P12向斜下方出射。同樣地,導光構件30將從第2光源部522出射之光的至少一部分,向從第1出射面33之正面看時比第2入射面36上之入射位置更靠近第1光源部521之第1出射面33之出射位置導光。作為一例,如圖3所示,說明從第2光源部522出射之光之中通過光路C20之光。通過光路C20之光從第2光源部522向相對於前後方向往下側傾斜之方向出射。通過光路C20之光,在入射至第2入射面36時向上側折射,然後,在主體部300之底面304反射而向第1出射面33導光。此時,通過光路C20之光在第1出射面33之出射位置P22,係從第1出射面33之正面看時相較於第2入射面36上之入射位置P21更靠近第1光源部521之位置,並將光從出射位置P22向斜上方出射。藉此,可提升自第1出射面33之中央部抽出從從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出射之光之效率。又,從第1光源部521出射之光,包含不在主體部300之頂面303反射,而向第1出射面33之上端部導光之光。從第2光源部522出射之光,包含不在主體部300之底面304反射,而向第1出射面33之下端部導光之光。亦即,從第1光源部521出射之光主要向第1出射面33之上端部至中央部導光,從第2光源部522出射之光主要向第1出射面33之下端部至中央部導光。藉此,可向整個第1出射面33導光,而提升第 1出射面33之發光強度之均一性。又,在圖3中,表示光路C10及C20之線僅為說明而圖示,不伴隨實體。
從第1出射面33出射之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之光,通過透光蓋60向空間A1出射,故存在於空間A1之使用者,可通過透光蓋60確認從第1出射面33出射之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之光。
主體部300之正面形成為矩形狀,主體部300之正面成為第1出射面33。主體部300之前端從蓋體72之窗孔76向前方露出。主體部300之正面之第1出射面33與透光蓋60之背面之相向面64(參照圖3)相向,導光構件30隔著透光蓋60與空間A1相向。
如圖5所示,設於第1端部301之導光部40(第1導光部40A),包含從第1端部301沿著配列方向DR1向右突出之第1突出部41,以及從第1突出部41之後部向偵測部20(亦即向後方)突出之第2突出部42。又,設於第1端部301之導光部40(第1導光部40A)更包含從第2突出部42向配列方向DR1上偵測部20之反方向(亦即向右)突出之第3突出部43。又,在設於第1端部301之導光部40(第1導光部40A)之底面,設有向下突出之長方體狀之嵌合突起45。
設於第2端部302之導光部40(第2導光部40B),包含從第2端部302沿著配列方向DR1向左突出之第1突出部41,以及從第1突出部41之後部向偵測部20(亦即向後方)突出之第2突出部42。又,設於第2端部302之導光部40(第2導光部40B)更包含從第2突出部42向配列方向DR1上偵測部20之反方向(亦即向左)突出之第3突 出部43。又,在設於第2端部302之導光部40(第2導光部40B)之底面(亦即,第2突出部42及第3突出部43之底面),設有向下突出之圓柱狀之嵌合突起46。
如上所述,導光部40包含從第1端部301及第2端部302雙方沿著配列方向DR1突出之第1突出部41,但亦可僅在第1端部301及第2端部302中的一方設置第1突出部41。亦即,導光部40包含從第1端部301及第2端部302中的至少一方沿著配列方向DR1突出之第1突出部41即可,第4區域34包含第1突出部41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之區域。
又,導光部40包含從第1端部301及第2端部302雙方向偵測部20突出之第2突出部42,但亦可僅在第1端部301及第2端部302中的一方設置第2突出部42。亦即,導光部40包含從第1端部301及第2端部302中的至少一方向偵測部20突出之第2突出部42即可,第4區域34包含第2突出部42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之區域。此處,第1突出部41及第2突出部42係連體設置,可使雜訊光從第1突出部41導向第2突出部42而從第2突出部42之表面向外部出射。此處,雜訊光包含從第3入射面31入射至導光構件30內部之發光部21之出射光之中,在導光構件30之第1出射面33及側面等反射而向第1面30A行進之光(例如圖9中通過光路C3、C4之光)。又,雜訊光包含從第1出射面33入射至導光構件30之內部並向第1面30A行進,且非來自偵測對象B1之反射光之光(例如圖9中通過光路C2之光)。
又,導光部40更包含從第2突出部42向配列方向DR1上偵測部20之反方向突出之第3突出部43,可使雜訊光從第2突出部42導向第3突出部43並從第3突出部43之表面向外部出射。
此處,在將嵌合突起45插入第1基板81之長孔83並將嵌合突起46插入第1基板81之圓孔84之狀態下,透過接合或壓合等適當之方法,將導光構件30固定於第1基板81之正面。導光構件30固定於第1基板81之正面之狀態下,偵測部20之發光部21與第1區域31相向,偵測部20之受光部22與第2區域32相向。又,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分別與導光構件30之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相向。
來自發光部21之光從第3入射面31入射至導光構件30之內部,並從第1出射面33向外部出射。又,從第1出射面33向外部出射之光,因存在於空間A1之偵測對象B1而反射並從第1出射面33入射至導光構件30之內部後,入射至導光構件30之內部之光被導向第2出射面32,並從第2出射面32向外部出射而入射至受光部22。
殼體70如圖1所示,從後側插入安裝構件100之窗孔101,並將位於蓋體72之左右之側壁之2個突起77嵌入設於左右之側壁102之2個嵌合孔103,藉此將殼體70安裝於安裝構件100。殼體70安裝於安裝構件100之狀態下,蓋體72之前部從安裝構件100之窗孔101向前方突出。
前方面板90如圖1及圖11所示,以合成樹脂形成為正面為矩形之形狀。於前方面板90之正面中央,在與蓋體72之窗孔76對應之位置設有角孔狀之窗孔92。如圖13所示,於前方面板90之背面,設有2個分別從左右兩側部向後方突出之鉤91。左右之鉤91分別卡合於設在蓋體72之左右之凹部78,藉此將前方面板90安裝於蓋體72之前側。
於前方面板90之背面,如圖1及圖13所示,安裝有透光蓋60及遮光部65。本實施態樣中,透光蓋60與導光構件30之第1出射面33相向配置。
透光蓋60係由聚碳酸脂樹脂或丙烯酸樹脂等具有透光性之合成樹脂形成。透光蓋60之從前側(正面)看之形狀為矩形。於透光蓋60之正面中央,設有插入前方面板90之窗孔92之台狀之突出部61。換言之,透光蓋60具有向導光構件30之反方向突出之突出部61。
此處,於透光蓋60設有使穿過透光蓋60之光擴散之光擴散部611。光擴散部611例如具有形成於突出部61的表面之微小之凹凸形狀,透過光擴散部611可使穿過透光蓋60之光擴散。圖9之角度θ1係未設置光擴散部611時從透光蓋60出射之光之擴散角度,圖9中之角度θ2係設有光擴散部611時從透光蓋60出射之光之擴散角度。未設置光擴散部611時,從透光蓋60出射之光之擴散角度較窄,故即使將手部靠近配線器具1,若手部之位置從突出部61之正面偏離,偵測部20仍不易偵測手部。相較於此,本實施態樣中,於突出部61設有光擴散部611,故可擴大從透光蓋60出射之光之擴散角度,而更易於偵測偵測對象亦即人體(例如手部等)。
又,於透光蓋60,在突出部61之左右兩側分別設有沿著上下方向延伸之長孔62。
又,配線器具1如圖1所示,更具有配置於對透光蓋60而言之導光構件30之相反側之遮光部65。遮光部65以透光性低於前方面板90之合成樹脂形成為矩形板狀,例如形成為可見光不易透過之黑色。遮光部65配置於前方面板90之背面 與透光蓋60之間。於遮光部65之中央,設有用以供透光蓋60之突出部61通過之四邊形之貫通孔66。亦即,突出部61插入設於遮光部65之貫通孔66。又,於遮光部65,在分別與設於透光蓋60之2個長孔62對應之位置,設有2個貫通孔67。
於前方面板90之背面,如圖8及圖13所示,在窗孔92之左右兩側設有2個突起93,利用2個突起93將透光蓋60及遮光部65安裝於前方面板90之背面側。2個突起93分別插入貫通孔67及長孔62,而將遮光部65及透光蓋60重疊配置於前方面板90之背面。此處,遮光部65配置於前方面板90之背面與透光蓋60之間。並且,藉由對從透光蓋60之背面突出之2個突起93之前端施加壓力或熱並將其壓緊,而將透光蓋60及遮光部65固定於前方面板90之背面。透光蓋60及遮光部65安裝於前方面板90之狀態下,透光蓋60之突出部61之正面從前方面板90之窗孔92向前方露出。
又,如圖3及圖9所示,於透光蓋60,在透光蓋60之與第1出射面33之相向面64形成凹陷部63。此處,第1出射面33與凹陷部63係以從透光蓋60之正面看時至少一部分重疊之方式配置。作為一例,凹陷部63係在從透光蓋60之正面看時大於第1出射面33之矩形狀。亦即,如圖3所示,凹陷部63之上下方向(第2配列方向DR2)之寬度,大於第1出射面33之上下方向之寬度。又,如圖9所示,凹陷部63之左右方向(第1配列方向DR1)之寬度大於第1出射面33之左右方向之寬度。
凹陷部63如圖3及圖14所示,具有底面631及夾著底面631而在上下方向相向之上側面632及下側面633。
以下,說明例如以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作為光源之光從第1出射面33向凹陷部63出射之情況。此處,說明從第1出射面33向凹陷部63出射之光之中,如圖14所示,分別從第1出射面33之上方向之端部及下方向之端部出射之通過光路C30及光路C40之光。
通過光路C30之光從第1出射面33之上方向之端部向相對於前後方向往上側傾斜之方向出射。從第1出射面33出射之光在上側面632反射並向透光蓋60之底面631導光。向底面631導光之光在突出部61之內部前進並從光擴散部611之上側端部向外部出射。又,通過光路C40之光從第1出射面33之下方向之端部向相對於前後方向往下側傾斜之方向出射。從第1出射面33出射之光在下側面633反射並向透光蓋60之底面631導光。向底面631導光之光在突出部61之內部前進並從光擴散部611之下側端部向外部出射。此處,說明如圖15所示,在未於透光蓋60形成凹陷部63之情況下,從第1出射面33向相向面64出射之光之中,通過光路C50及光路C60之光。首先,通過光路C50之光與光路C30同樣從第1出射面33向相對於前後方向往上側傾斜之方向出射。從第1出射面33出射之光,從相向面64入射至透光蓋60,並向遮光部65導光。又,通過光路C60之光與光路C40同樣從第1出射面33向相對於前後方向往下側傾斜之方向出射。從第1出射面33出射之光,從相向面64入射至透光蓋60並向遮光部65導光。如此,通過光路C50及光路C60之光,被遮光部65遮光而不向外部出射。從而,藉由在透光蓋60形成凹陷部63,可有效地將從第1出射面33之上方向之端部出射之光向光擴散部611之上側端部導光,並將從第1出射面33之下方向之端部出射之光向光擴散部611之下側端部導光。
(2.2)動作說明
以下說明本實施態樣之配線器具1之動作。
本實施態樣之配線器具1係用於操作機器3。
配線器具1所具備之近接感測器10之發光部21係持續或定期將光出射,發光部21之出射光經由導光構件30及透光蓋60向空間A1照射。
在停止向照明器具亦即機器3供給電力之供電停止狀態下,使用者將手部靠近從前方面板90之窗孔92露出之透光蓋60突出部61時,在使用者之手部反射之反射光經由透光蓋60及導光構件30入射至受光部22。偵測電路23在從受光部22輸出之電壓訊號之訊號等級高於閾值時,將表示偵測對象B1存在之偵測訊號輸出至控制部50。此時,控制部50基於從偵測電路23輸入之偵測訊號,將開關51開啟,切換至向機器3供給電力之供電狀態,而使照明器具亦即機器3點亮。控制部50從供電停止狀態切換至供電狀態時,使顯示部52所具備之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熄滅。
又,在向照明器具亦即機器3供給電力之供電狀態下,使用者將手部靠近透光蓋60之突出部61時,在使用者之手部反射之反射光經由透光蓋60及導光構件30入射至受光部22。偵測電路23在從受光部22輸出之電壓訊號之訊號等級高於閾值時,將表示偵測對象B1存在之偵測訊號輸出至控制部50。此時,控制部50基於從偵測電路23輸入之偵測訊號關閉開關51,切換至停止向機器3供給電力之供電停止狀態,而使照明器具亦即機器3熄滅。控制部50從供電狀態切換至供電停止狀態時,使顯示部52所具備之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點亮。
本實施態樣中,於透光蓋60之突出部61設置光擴散部611,藉此擴大從透光蓋60向空間A1出射之光之擴散角度,故可擴大可偵測偵測對象B1之範圍,而提升使用性。
又,於導光構件30之第2出射面32設有集光部321,故可提高入射至受光部22之光的強度,而提升偵測部20之偵測感度。
(3)變形例
上述實施態樣僅為本發明之各種實施態樣之一。上述實施態樣只要可達成本發明之目的,則可因應設計等進行各種變更。
以下列舉上述實施態樣之變形例。以下說明之變形例可適當組合使用。
(3.1)變形例1
上述之實施態樣中,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平行於第1出射面33,但變形例1在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相對於第1出射面33傾斜之點上與上述實施態樣相異。
例如圖16所示,第1入射面35(352)以愈往上方向愈靠近第1出射面33之方式傾斜。藉此,從第1光源部521入射至相對於第1出射面33傾斜之第1入射面35(352)之光,相較於入射至平行於第1出射面33之第1入射面35(351)之情況,更向下側折射。又,第2入射面36(362)以愈往下方向愈靠近第1出射面33之方式傾斜。藉此,從第2光源部522入射至相對於第1出射面33傾斜之第2入射面36(362)之光,相較於入射至平行於第1出射面33之第2入射面36(361)之情況,更向上側折射。 例如,從第1光源部521垂直出射之光,入射至與第1出射面33平行之第1入射面351(圖16中以假設線圖示)時,不會折射而通過光路C70向第1出射面33導光。另一方面,從第1光源部521垂直出射之光入射至相對於第1出射面33傾斜之第1入射面352時,在第1入射面352向下側折射,而通過光路C71向第1出射面33導光。又,從第2光源部522垂直出射之光入射至與第1出射面33平行之第2入射面361(圖16中以假設線圖示)時,不會折射而通過光路C80向第1出射面33導光。另一方面,從第2光源部522垂直出射之光入射至相對於第1出射面33傾斜之第2入射面362時,在第2入射面362向上側折射,而通過光路C81向第1出射面33導光。藉此,可更加提升從第1出射面33之中央部抽出從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出射之光之效率。
(3.2)變形例2
變形例2在於第3入射面31設置具有正屈光率之透鏡之點上與上述實施態樣及變形例1相異。圖17及圖18表示於第3入射面31設置具有正屈光率之透鏡311之導光構件30。透鏡311例如係表面形成為向發光部21突出之凸曲面之凸透鏡。亦即,透鏡311具有向發光部21突出之凸曲面。圖18之C5表示從發光部21出射之光之光路,圖18之C6表示入射至受光部22之光之光路。透鏡311具有正屈光率,故可將從發光部21出射並從第3入射面31入射至導光構件30內部之光之擴散收斂,而使其接近平行光,而減低接觸導光構件30之側壁等而入射至受光部22之光。藉此,可抑制串擾產生。
此處,發光部21之光軸AX1從透鏡311之凸曲面中曲率最小之位置P1偏移。發光部21之光軸AX1例如係從發光部21出射之光束之旋轉對稱軸。本變形例中,以使光軸AX1朝向比曲率最小之位置P1更靠近第2出射面32之位置之方式配 置透鏡311及發光部21。藉此,來自發光部21之光向透鏡311凸曲面中曲率大於位置P1之部位照射,而透過在凸曲面折射,使從發光部21出射之光的大部分向前方方向平行導光。從而,可減低從發光部21出射之光之中,在導光構件30之內側面反射而成為雜訊光之光,進而抑制串擾產生。又,圖18所示之例中,以使光軸AX1朝向比位置P1更靠近第2出射面32之位置之方式配置透鏡311及發光部21,但亦可透過使光軸AX1朝向比位置P1更遠離第2出射面32之位置之方式配置透鏡311及發光部21。
透鏡311不限於圖17及圖18所示之形狀,而可適當變更。
(3.3)其他變形例
本發明之配線器具1中,控制部50等包含電腦系統。電腦系統之硬體以處理器及記憶體為主要構成。藉由使處理器執行儲存於電腦系統之記憶體之程式,而實現本發明之控制部50之機能。程式可預先儲存於電腦系統之記憶體,亦可透過電子通訊網路提供,亦可儲存於電腦系統可讀取之記憶卡、光碟、硬碟等非暫時性記錄媒體而提供。電腦系統之處理器係以包含半導體積體電路(IC)或大規模積體電路(LSI)之一個至複數之電子電路構成。此處所謂IC或LSI等積體電路,其稱呼方式因積體之程度而異,其中包含稱為系統LSI、VLSI(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超大型積體電路)或ULSI(Ultra Large Scale Integration,極大型積體電路)之積體電路。再者,在LSI之製造後編程之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或可進行LSI內部之接合關係之再構成或LSI內部之電路區畫之再構成之理論裝置亦可作為處理器而採用。複數之電子電路可集中於一個晶片,亦可分散設於複數之晶片。複數之晶片可集中在一個裝置,亦可分散設於複數之裝置。此處所謂電腦系統,包含具有一個以上之處理 器及一個以上之記憶體之微控制器。從而,微控制器亦由包含半導體積體電路或大規模積體電路之一個至複數之電子電路構成。
(總結)
如上所述,依第1態樣之配線器具1,具備分別將光出射之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以及導光構件30。導光構件30具有從第1光源部521出射之光所入射之第1入射面35、從第2光源部522出射之光所入射之第2入射面36,以及設於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之相反側之出射面33。導光構件30將從第1光源部521出射之光從第1入射面35向出射面33導光,並從出射面33向外部出射。導光構件30將從第2光源部522出射之光從第2入射面36向出射面33導光,並從出射面33向外部出射。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設於沿著出射面33之一方向DR2上之導光構件30之兩端部。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配置於分別與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相向之位置。
透過此態樣,可使分別從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出射之光在出射面33重合,而相較於將單一光源部之出射光從單一入射面導光之情況提升出射面33之發光強度之均一性。
依第2態樣之配線器具1中,第1態樣之出射面33係矩形狀。
透過此態樣,可在導光構件30的表面上有效地保留足夠的可視性所需之出射面33之面積。
依第3態樣之配線器具1中,第1或第2態樣之導光構件30,將從第1光源部521出射之光的至少一部分,向從出射面33之正面看時比第1入射面35上之入射位置更靠近第2光源部522之出射面33上之出射位置導光。又,導光構件30將從第2光源部522出射之光的至少一部分,向從出射面33之正面看時比第2入射面36上之入射位置更靠近第1光源部521之出射面33上之出射位置導光。
透過此態樣,可提升從出射面33之中央部抽出從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出射之光之效率。
依第4態樣之配線器具1中,在第1~第3之任一態樣中,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中的至少一方相對於出射面33傾斜。
透過此態樣,可更加提升從出射面33之中央部抽出從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出射之光之效率。
依第5態樣之配線器具1,在第1~第4之任一態樣中,更具備包含將光出射之發光部21及輸出對應於入射之光之電子訊號之受光部22之偵測部20。導光構件30具有與發光部21相向之第3入射面31及與受光部22相向之第2出射面32。導光構件30將從發光部21出射之光從第3入射面31向出射面33亦即第1出射面33導光,並從第1出射面33向外部出射。導光構件30將從第1出射面33入射之光從第1出射面33向第2出射面32導光,並向受光部22出射。偵測部20配置於第1光源部521與第2光源部522之間。
透過此態樣,可節省偵測部20、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之配置面積。
依第6態樣之配線器具1中,在第5態樣中,發光部21及受光部22排列之第1配列方向DR1與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排列之第2配列方向DR2交叉。
透過此態樣,可節省發光部21、受光部22、第1光源部521及第2光源部522之配置面積。
依第7態樣之配線器具1中,在第1~第6之任一態樣中,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使入射之光擴散之凹凸構造。
透過此態樣,使入射至第1入射面35及第2入射面36中的至少一方之光擴散並向出射面33導光,藉此可提升出射面33之發光強度之均一性。
依第8態樣之配線器具1,在第1~第7之任一態樣中,更具備與出射面33相向配置之具有透光性之透光蓋60。於透光蓋60設有使穿過透光蓋60之光擴散之光擴散部611,並在透光蓋60之與出射面33之相向面64形成凹陷部63。
透過此態樣,可高效率地將從第1出射面33出射之光向擴散部611導光。
依第9態樣之配線器具1,在第8態樣中,出射面33及凹陷部63係以在從透光蓋60之正面看時至少一部分重疊之方式配置。
透過此態樣,可高效率地將從第1出射面33出射之光向擴散部611導光。
又,第2~第9態樣對於配線器具1而言並非必需之構成,而可適當省略。
1:配線器具
20:偵測部
30:導光構件
33:第3區域(第1出射面、出射面)
35:第1入射面(光入射面)
36:第2入射面(光入射面)
60:透光蓋
61:突出部
63:凹陷部
64:相向面
65:遮光部
70:殼體
76:窗孔
81:第1基板
90:前方面板
92:窗孔
303:頂面
304:底面
521:第1光源部
522:第2光源部
611:光擴散部
631:底面
632:上側面
633:下側面
C10:光路
C20:光路
DR2:配列方向(第2配列方向)
P11:入射位置
P12:出射位置
P21:入射位置
P22:出射位置

Claims (10)

  1. 一種配線器具,包含:第1光源部及第2光源部,分別將光出射;以及導光構件;該導光構件包含:第1入射面,受到從該第1光源部出射之光入射;第2入射面,受到從該第2光源部出射之光入射;以及出射面,設於該第1入射面及該第2入射面之相反側;該導光構件將從該第1光源部出射之光從該第1入射面向該出射面導光,而從該出射面向外部出射,並將從該第2光源部出射之光從該第2入射面向該出射面導光,而從該出射面向外部出射;該第1入射面及該第2入射面設於沿著該出射面之一方向上之該導光構件之兩端部;該第1光源部及該第2光源部,配置於分別與該第1入射面及該第2入射面相向之位置;分別從該第1光源部及該第2光源部出射之光,係在該出射面重合。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配線器具,其中,該出射面為矩形狀。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配線器具,其中,該導光構件將從該第1光源部出射之光的至少一部分,向從該出射面之正面看時比該第1入射面上之入射位置更靠近該第2光源部之該出射面上之出射位置 導光;並將從該第2光源部出射之光的至少一部分,向從該出射面之正面看時比該第2入射面上之入射位置更靠近該第1光源部之該出射面上之出射位置導光。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配線器具,其中,該第1入射面及該第2入射面中的至少一方相對於該出射面傾斜。
  5.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配線器具,更包含:偵測部,其包含將光出射之發光部,以及輸出對應於入射之光之電子訊號之受光部;該導光構件更包含:第3入射面,與該發光部相向;以及第2出射面,與該受光部相向;該導光構件將從該發光部出射之光,從該第3入射面向該出射面亦即第1出射面導光,而從該第1出射面向外部出射;並將從該第1出射面入射之光從該第1出射面向該第2出射面導光,而向該受光部出射;該偵測部配置於該第1光源部與該第2光源部之間。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配線器具,其中,該發光部及該受光部排列之第1配列方向,與該第1光源部及該第2光源部排列之第2配列方向交叉。
  7.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配線器具,其中,該第1入射面及該第2入射面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使入射之光擴散之凹凸構造。
  8.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配線器具,更包含:透光蓋,與該出射面相向配置並具有透光性;於該透光蓋設有使穿透該透光蓋之光擴散之光擴散部;在該透光蓋之與該出射面之相向面形成凹陷部。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配線器具,其中,該出射面與該凹陷部在從該透光蓋之正面看時至少一部分重疊。
  10. 一種配線器具,包含:第1光源部及第2光源部,分別將光出射;以及導光構件;該導光構件包含:第1入射面,受到從該第1光源部出射之光入射;第2入射面,受到從該第2光源部出射之光入射;以及出射面,設於該第1入射面及該第2入射面之相反側;該導光構件將從該第1光源部出射之光從該第1入射面向該出射面導光,而從該出射面向外部出射,並將從該第2光源部出射之光從該第2入射面向該出射面導光,而從該出射面向外部出射;該第1入射面及該第2入射面設於沿著該出射面之一方向上之該導光構件之兩端部;該第1光源部及該第2光源部,配置於分別與該第1入射面及該第2入射面相向之位置;該配線器具,更包含: 偵測部,其包含將光出射之發光部,以及輸出對應於入射之光之電子訊號之受光部;該導光構件更包含:第3入射面,與該發光部相向;以及第2出射面,與該受光部相向;該導光構件將從該發光部出射之光,從該第3入射面向該出射面亦即第1出射面導光,而從該第1出射面向外部出射;並將從該第1出射面入射之光從該第1出射面向該第2出射面導光,而向該受光部出射;該偵測部配置於該第1光源部與該第2光源部之間。
TW111141070A 2021-11-05 2022-10-28 配線器具 TWI8484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81469 2021-11-05
JP2021-181469 2021-11-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0104A TW202320104A (zh) 2023-05-16
TWI848416B true TWI848416B (zh) 2024-07-11

Family

ID=86241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1070A TWI848416B (zh) 2021-11-05 2022-10-28 配線器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079952A1 (zh)
TW (1) TWI848416B (zh)
WO (1) WO2023079952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1671A (zh) * 2001-12-28 2003-07-23 株式会社东芝 电梯用按钮开关
JP2008021613A (ja) * 2006-07-14 2008-01-31 Tokai Rika Co Ltd 照明装置
JP2014071984A (ja) * 2012-09-28 2014-04-21 Panasonic Corp スイッチ
TW201508803A (zh) * 2013-08-30 2015-03-01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開關裝置
US9542017B2 (en) * 2012-06-05 2017-01-10 Yazaki Corporation Illumination display switch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52860A (ja) * 2008-11-18 2010-07-08 Panasonic Corp 操作入力装置
JP2012018917A (ja) * 2010-06-08 2012-01-26 Fujikura Ltd 面状発光装置およびシート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JP2018088335A (ja) * 2016-11-28 2018-06-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1671A (zh) * 2001-12-28 2003-07-23 株式会社东芝 电梯用按钮开关
JP2008021613A (ja) * 2006-07-14 2008-01-31 Tokai Rika Co Ltd 照明装置
US9542017B2 (en) * 2012-06-05 2017-01-10 Yazaki Corporation Illumination display switching device
JP2014071984A (ja) * 2012-09-28 2014-04-21 Panasonic Corp スイッチ
TW201508803A (zh) * 2013-08-30 2015-03-01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開關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0104A (zh) 2023-05-16
WO2023079952A1 (ja) 2023-05-11
JPWO2023079952A1 (zh) 2023-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01973B2 (en) Flame detector
KR930005796B1 (ko) 표시장치를 구비한 퍼스널 컴퓨터
US6923372B2 (en) Card gate mechanism in card reader
TWI526898B (zh) 光學觸控面板及其導光模組
US20070291469A1 (en) Switch panel assembly with a light-guiding rod
JP2008216193A (ja) 光電式煙センサおよび照明機器
JP474941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4161972B2 (ja) 照明器具
TWI848416B (zh) 配線器具
CN109792243B (zh) 用于提供用于家用器具的操作元件的层复合结构
JP6323057B2 (ja) 光電センサ
TWI852149B (zh) 近接感測器、及具備此近接感測器之配線器具
JPH09230805A (ja) 電気機器の表示装置
JP2020095061A (ja) 映像表示装置
JP6857850B2 (ja) 照明装置
JP2007186943A (ja) ドアハンドル照光ユニット
JP4548677B2 (ja) 照明装置
TW202320105A (zh) 近接感測器、及具備此近接感測器之配線器具
JP2009180926A (ja) 表示ユニット
TW202320106A (zh) 近接感測器、及具備此近接感測器之配線器具
US20040001046A1 (en) Optical mouse
JP6127538B2 (ja) 車両用灯具
CN209962920U (zh) 一种点亮效果好的发光按键
CN221865554U (zh) 一种照明模块及吸尘机构
JP2001242808A (ja) 表示パネ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