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4413B - 輔助站立椅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輔助站立椅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4413B
TWI844413B TW112123659A TW112123659A TWI844413B TW I844413 B TWI844413 B TW I844413B TW 112123659 A TW112123659 A TW 112123659A TW 112123659 A TW112123659 A TW 112123659A TW I844413 B TWI844413 B TW I8444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seat cushion
side wall
seat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23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博倫
蔡昕恬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4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4413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輔助站立椅,包括有承載使用者的椅座,該椅座包括有環繞側壁、底座、緩衝墊以及承載體。該底座設置於該環繞側壁內,該緩衝墊設置於該底座一端以及與該底座另一端相連的該環繞側壁上。該承載體藉由固定軸兩端分別固定於該環繞側壁上,使得該承載體位於該緩衝墊上,且該承載體一端與該緩衝墊相距第一距離,以及該承載體另一端與另一該緩衝墊相距第二距離。當該承載體一端受力時,該坐墊以該固定軸為旋轉中心進行第一旋動位移運動,使得該第一距離縮短,且該第二距離增加。藉由上述,可以使年長者、肢體障礙或下身無力之相關使用族群,以較省力的方式輔助起身。

Description

輔助站立椅及其使用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椅子之技術領域,尤其是輔助年長者、肢體障礙或下身無力之相關使用族群從座椅上起身之輔助站立椅。
現今社會高齡人口的大幅成長,對於高齡者來說,相較於日常生活起居飲食各方面中,因為身體機能的逐漸下降,同時伴隨行動不便或在起身坐下的姿勢轉換之間,因而感到吃力。
如,於起身時,因為膝部關節力量支撐不足而摔倒,導致難以自行站立等問題。這樣的情況無論對生理上或是心理上都會造成不良的循環及影響。
因此,對於高齡者來說,如果能有一椅子可以配合起身動作的椅子,以機構的方式來達到借力使力,讓高齡者在起身的時候可以比較方便並且流暢的靠自已來起身,則將是相當好的事。
是以,針對上述習知結構所存在之問題點,如何開發一種更具理想實用性之創新結構,實消費者所殷切企盼,亦係相關業者須努力研發突破之目標及方向。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發明人本於多年從事產品之製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之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後,終得一確具實用性之本發明。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輔助站立椅,可以使年長者、肢體障礙或下身無力之相關使用族群以減少膝關節出力的方式起身,透過本發明輔助站立椅之輔助,讓使用者改變坐姿為站姿,避免以上族群因起身不易或起身困難而解減少活動造成的久坐或久躺的生活型態。
以本發明輔助站立椅讓使用者減少膝關節出力即可起身,轉換為站姿。減少使用者起身時的膝關節承受力,減緩膝蓋磨損,促進年長者增加活動意願的策略,進而達到改善生理與心理的機能。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一種輔助站立椅,包括有一椅座、一靠背、一扶手以及一椅腳。該椅座承載一使用者,該靠背固設於該椅座一端,該扶手分別固設於該椅座相對兩側,以及該椅腳固設於該椅座底面。
其中,該椅座包括有一環繞側壁、一底座、一緩衝墊以及一承載體。
該環繞側壁包括有一第一側壁以及一第二側壁,該第一側壁兩端分別與該第二側壁兩端相互連接。
該底座設置於該環繞側壁內,且該底座一端與該第一側壁相互連接。
該緩衝墊包括有一第一緩衝墊以及一第二緩衝墊,該第一緩衝墊設置於該第一側壁上,該第二緩衝墊設置於該底座的另一端。
該承載體設置於該環繞側壁內,該承載體包括有一坐墊、一固定軸以及一支撐部,該支撐部設置於該坐墊底面,且該支撐部具有一穿孔,藉由該固定軸設置於該穿孔中,且該固定軸兩端分別固定於該第二側壁上,使得該坐墊位於該緩衝墊上,且該坐墊的一端與該第一緩衝墊相距一第一距離,以及該坐墊的另一端與該第二緩衝墊相距一第二距離;當該坐墊該端受力時,該坐墊以該固定軸為旋轉中心進行一第一旋動位移運動,使得該第一距離縮短,且該第二距離增加。
於此實施例中,進一步地,當該坐墊承載該使用者時,該坐墊以該固定軸為旋轉中心進行一第二旋動位移運動,使得該第一距離增加,且該第二距離縮短;當該坐墊的另一端抵靠該第二緩衝墊時,該第二緩衝墊藉由該底座支撐,使得該坐墊承載該使用者。
更進一步地,當該坐墊的一端藉由該第一旋動位移運動抵靠於該第一緩衝墊上時,該坐墊底面與水平面具有一第一夾角,該第一夾角的角度為5度至10度之間。
更進一步地,當該坐墊的另一端藉由該第二旋動位移運動抵靠於該第二緩衝墊上時,該坐墊底面與水平面具有一第二夾角,該第二夾角的角度為10度至20度之間。
於一實施例中,進一步地,該固定軸中心相距該坐墊底面具有一第一長度,該第一長度大於該第一距離,且該第一長度小於該第二距離。
進一步地,該固定軸中心相距該坐墊的一端具有一第二長度,該固定軸中心相距該坐墊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三長度,該第三長度大於該第二長度。
進一步地,其中,該支撐部剖面的外形為倒三角形外形或圓形外形。
進一步地,該輔助站立椅更包括有一高度調整裝置,該高度調整裝置位於該椅腳上,進行該坐墊相距地面的距離調整。
於一實施例中,進一步地,該承載體更包括兩連結件,該連接件分別設置於該固定軸的兩端,藉由該連結件使得該固定軸固定於該第二側壁,且該坐墊可以該固定軸為旋轉中心,進行該第一旋動位移運動或該第二旋動位移運動。
另外,本發明亦提供一種輔助站立椅的使用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S1:提供一輔助站立椅,包括有一環繞側壁與設置於該環繞側壁內的一底座、一緩衝墊以及一坐墊,該底座之一端與該環繞側壁相連接,該緩衝墊分別設置於該底座之另一端,以及與該底座一端相連接的該環繞側壁上,該坐墊藉由一固定軸樞設於該環繞側壁上。
S2:提供一使用者施力於該坐墊的一端,使得該坐墊藉由該固定軸為中心進行一第一旋動位移運動。
S3:施力於該坐墊的一端,使得該坐墊藉由該固定軸為中心進行一第二旋動位移運動。
S4:該使用者從坐姿起身改為站姿。
1:輔助站立椅
2:使用者
3:椅座
31:環繞側壁
311:第一側壁
312:第二側壁
32:底座
33:緩衝墊
331:第一緩衝墊
332:第二緩衝墊
34:承載體
341:坐墊
342:固定軸
343:支撐部
3431:穿孔
4:靠背
5:扶手
6:椅腳
7:高度調整裝置
8:連結件
91:第一旋動位移運動
92:第二旋動位移運動
D1:第一距離
D2:第二距離
L1:第一長度
L2:第二長度
L3:第三長度
θ1:第一夾角
θ2:第二夾角
圖1係本發明輔助站立椅立體圖。
圖2係本發明椅座的分解圖。
圖3係本發明椅座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椅座承載狀態示意圖。
圖5係本發明坐墊第二旋轉運動連續動作示意圖(一)。
圖6係本發明坐墊第二旋轉運動連續動作示意圖(二)。
圖7係本發明坐墊第二旋轉運動連續動作示意圖(三)。
圖8係本發明輔助站立椅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9係本發明椅座另一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10係本發明輔助站立椅使用方法的步驟圖。
為使瞭解本發明輔助站立椅之創作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發明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發明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發明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
本發明之優點、特徵以及達到之技術方法將參照例示性實施例及所附圖式進行更詳細地描述而更容易理解,且本發明可以不同形式來實現,故不應被理解僅限於此處所陳述的實施例,相反地,對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所提供的實施例將使本揭露更加透徹與全面且完整地傳達本發明的範疇,且本發明將僅為所附加的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
請參閱圖1至圖3,本發明一種輔助站立椅1,包括有:承載一使用者2的一椅座3、固設於該椅座3一端的一靠背4、分別固設於該椅座3相對兩側的一扶手5,以及固設於該椅座3底面的一椅腳6。
其中,該椅座3包括有:一環繞側壁31、一底座32、一緩衝墊33、一承載體34。
該環繞側壁31包括有一第一側壁311以及一第二側壁312,該第一側壁311兩端分別與該第二側壁312兩端相互連接。
該底座32設置於該環繞側壁31內,且該底座32的一端與該第一側壁311相互連接。
該緩衝墊33包括有一第一緩衝墊331以及一第二緩衝墊332,該第一緩衝墊331設置於該第一側壁311上,該第二緩衝墊332設置於該底座32的另一端。
該承載體34設置於該環繞側壁31內,該承載體34包括有一坐墊341、一固定軸342以及一支撐部343。該支撐部343設置於該坐墊341底面,且該支撐部343具有一穿孔3431,藉由該固定軸342設置於該穿孔3431中,且該固定軸342兩端分別固定於該第二側壁312上,使得該坐墊341位於該緩衝墊33上,且該坐墊341的一端與該第一緩衝墊331相距一第一距離D1,以及該坐墊341的另一端與該第二緩衝墊332相距一第二距離D2。
當該坐墊341的一端受力時,該坐墊341以該固定軸342為旋轉中心進行一第一旋動位移運動91,使得該第一距離D1縮短,且該第二距離D2增加。
需要補充的是,該固定軸342中心相距該坐墊341底面具有一第一長度L1,該第一長度L1大於該第一距離D1,且該第一長度L1小於該第二距離D2。
另外,該固定軸342中心相距該坐墊341的一端具有一第二長度L2,該固定軸342中心相距該坐墊341另一端具有一第三長度L3,該第三長度L3大於該第二長度L2。
也就是說,於本實施例中,該支撐部343並不是位於該坐墊341底面中間的位置,該支撐部343中心到該坐墊341兩端的長度並不相同。
額外補充的是,於本實施例中,該支撐部343剖面的外形為倒三角形外形或圓形外形。
請附加參閱圖4,當該坐墊341承載該使用者2時,該坐墊341以該固定軸342為旋轉中心進行一第二旋動位移運動92,使得該第一距離D1增加,且該第二距離D2縮短;當該坐墊341的另一端抵靠該第二緩衝墊332時,該第二緩衝墊332藉由該底座32支撐,使得該坐墊341承載該使用者2。
以及,當該坐墊341另一端藉由該第二旋動位移運動92抵靠於該第二緩衝墊332上時,該坐墊341底面與水平面具有一第一夾角θ1,該第一夾角θ1的角度為10度至20度之間。
請參閱圖5至圖7,當該坐墊341的一端受力時,該坐墊341以該固定軸342為旋轉中心進行該第一旋動位移運動91,使得該第一距離D1縮短,且該第二距離D2增加。
進一步說明的是,當該坐墊341的一端由該第一旋動位移運動91抵靠於該第一緩衝墊331上時,該坐墊341底面與水平面具有一第二夾角θ2,該第二夾角θ2的角度為5度至10度之間。
請參閱圖8,係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輔助站立椅的立體圖。該輔助站立椅1更包括有一高度調整裝置7,該高度調整裝置7位於該椅腳6上,進行該坐 墊341相距地面的距離調整。也就是說,當使用者2若在乘坐該坐墊341時,由於該坐墊341於角度或高度上使人產生不安全感,那麼可以藉由調整該高度調整裝置7,使得雙腳可以完全踩於地面上,進而產生到安心安全感。
請參閱圖9,係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輔助站立椅的立體圖。該承載體34更包括兩連結件8,該連結件8分別設置於該固定軸342的兩端,且藉由該連結件8使得該固定軸342固定於該第二側壁312,且該坐墊341可以該固定軸342為旋轉中心,進行該第一旋動位移運動91或該第二旋動位移運動92。
此外,請參閱圖10,係本發明輔助站立椅使用方法的步驟圖。本發明亦提供一種輔助站立椅的使用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S1:提供一輔助站立椅,包括有一環繞側壁與設置於該環繞側壁內的一底座、一緩衝墊以及一坐墊,該底座之一端與該環繞側壁相連接,該緩衝墊分別設置於該底座之另一端,以及與該底座一端相連接的該環繞側壁上,該坐墊藉由一固定軸樞設於該環繞側壁上,該坐墊一端與地面間具有一第一高度且與該緩衝墊間相距一第一距離,該座墊另一端與地面間具有一第二高度且與另一緩衝墊間相距一第二距離。
S2:提供一使用者乘坐該輔助站立椅,該坐墊以該固定軸為旋轉中心進行一第二旋動位移運動。
於此步驟中,該坐墊341承載該使用者2且該坐墊341的另一端抵靠該第二緩衝墊332,同時該第二緩衝墊332藉由該底座32支撐該坐墊341承載該使用者2。
需要額外說明的是,當該使用者2乘坐於該坐墊341上時,該使用者2臀部會乘坐於該坐墊341的另一端上,使得該坐墊341的另一端會進行該第二 旋動位移運動92,該坐墊341另一端的底面下沉而抵靠於該第二緩衝墊332上,同時,再以該底座32的一端為支點,讓該底座32另一端上的該第二緩衝墊332具有支撐該坐墊341的緩衝力,讓該使用者2乘坐於該坐墊341時,臀部下沉有穩定緩衝力。
S3:施力於該坐墊的一端,使得該坐墊藉由該固定軸為中心進行一第一旋動位移運動。
於此步驟中,該使用者2起身時,施力於該坐墊341的一端,使得該坐墊341的一端下沉,且該坐墊341的另一端會貼靠該使用者2臀部進行該第一旋動位移運動91。
也就是說,該坐墊341以該固定軸342為旋轉中心進行該第一旋動位移運動91,於起身時該坐墊341的一端呈現前傾,該第一高度H1降低且該第一距離D1縮短,同時該坐墊341的另一端會貼靠該使用者2臀部,該第二高度H2提升且該第二距離D2伸長。
藉由該坐墊341的一端呈現前傾,同時該坐墊341的另一端會貼靠該使用者2臀部進行該第一旋動位移運動91,達到輔助該使用者2進行改變坐姿過程並轉換至站姿,同時讓該使用者減少膝關節的出力以及膝關節的承受力。
S4:該使用者從坐姿起身改為站姿。
綜上所述,本發明輔助站立椅的優勢為:首先,透過本發明輔助站立椅的結構,當該坐墊承載該使用者時,該坐墊以該固定軸為旋轉中心進行一第二旋動位移運動,當該坐墊的另一端抵靠該第二緩衝墊時,除了該第二緩衝墊進行緩衝外,該第二緩衝墊同時也藉由該 底座支撐,使得該坐墊承載該使用者,兩者同時達到讓使用者在坐姿時有一個好的舒適性。
其次,透過本發明輔助站立椅的結構,當該使用者坐姿轉換站姿時,該坐墊以該固定軸為旋轉中心進行一第一旋動位移運動,達到調節該坐墊角度,使用者在起身時變換姿勢調節椅面前傾,讓使用者減少膝關節的出力即可起身,並轉換為站姿,減少使用者起身時的膝關節承受力,達到減緩膝蓋磨損。
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可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此外,上述實施例之說明,當可充分瞭解本發明之操作、使用及本發明產生之功效,惟以上所述實施例僅係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屬本發明涵蓋之範圍內。
3:椅座
31:環繞側壁
311:第一側壁
312:第二側壁
32:底座
33:緩衝墊
331:第一緩衝墊
332:第二緩衝墊
34:承載體
341:坐墊
342:固定軸
343:支撐部
3431:穿孔
91:第一旋動位移運動

Claims (10)

  1. 一種輔助站立椅,包括有: 一椅座,承載一使用者; 一靠背,固設於該椅座一端; 一扶手,分別固設於該椅座相對兩側;以及 一椅腳,固設於該椅座底面; 其中,該椅座包括有: 一環繞側壁,包括有一第一側壁以及一第二側壁,該第一側壁兩端分別與該第二側壁兩端相互連接; 一底座,設置於該環繞側壁內,且該底座一端與該第一側壁相互連接; 一緩衝墊,包括有一第一緩衝墊以及一第二緩衝墊,該第一緩衝墊設置於該第一側壁上,該第二緩衝墊設置於該底座的另一端; 一承載體,設置於該環繞側壁內,該承載體包括有一坐墊、一固定軸以及一支撐部,該支撐部設置於該坐墊底面,且該支撐部具有一穿孔,藉由該固定軸設置於該穿孔中,且該固定軸兩端分別固定於該第二側壁上,使得該坐墊位於該緩衝墊上,且該坐墊的一端與該第一緩衝墊相距一第一距離,以及該坐墊的另一端與該第二緩衝墊相距一第二距離;當該坐墊該端受力時,該坐墊以該固定軸為旋轉中心進行一第一旋動位移運動,使得該第一距離縮短,且該第二距離增加。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輔助站立椅,其中,當該坐墊承載該使用者時,該坐墊以該固定軸為旋轉中心進行一第二旋動位移運動,使得該第一距離增加,且該第二距離縮短;當該坐墊的另一端抵靠該第二緩衝墊時,該第二緩衝墊藉由該底座支撐,使得該坐墊承載該使用者。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輔助站立椅,其中,當該坐墊的一端藉由該第一旋動位移運動抵靠於該第一緩衝墊上時,該坐墊底面與水平面具有一第一夾角,該第一夾角的角度為5度至10度之間。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輔助站立椅,其中,當該坐墊的另一端藉由該第二旋動位移運動抵靠於該第二緩衝墊上時,該坐墊底面與水平面具有一第二夾角,該第二夾角的角度為10度至20度之間。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輔助站立椅,其中,該固定軸中心相距該坐墊底面具有一第一長度,該第一長度大於該第一距離,且該第一長度小於該第二距離。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輔助站立椅,其中,該固定軸中心相距該坐墊的一端具有一第二長度,該固定軸中心相距該坐墊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三長度,該第三長度大於該第二長度。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輔助站立椅,其中,該支撐部剖面的外形為倒三角形外形或圓形外形。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輔助站立椅,其中,該輔助站立椅更包括有一高度調整裝置,該高度調整裝置位於該椅腳上,進行該坐墊相距地面的距離調整。
  9. 如請求項2所述的輔助站立椅,其中,該承載體更包括兩連結件,該連接件分別設置於該固定軸的兩端,藉由該連結件使得該固定軸固定於該第二側壁,且該坐墊可以該固定軸為旋轉中心,進行該第一旋動位移運動或該第二旋動位移運動。
  10. 一種輔助站立椅的使用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S1:提供一輔助站立椅,包括有一環繞側壁與設置於該環繞側壁內的一底座、一緩衝墊以及一坐墊,該底座一端與該環繞側壁相連接,該緩衝墊分別設置於該底座另一端,以及與該底座一端相連接的該環繞側壁上,該坐墊藉由一固定軸樞設於該環繞側壁上; S2:提供一使用者施力於該坐墊的一端,使得該坐墊藉由該固定軸為中心進行一第一旋動位移運動; S3:施力於該坐墊的一端,使得該坐墊藉由該固定軸為中心進行一第二旋動位移運動; S4:該使用者從坐姿起身改為站姿。
TW112123659A 2023-06-26 輔助站立椅及其使用方法 TWI844413B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44413B true TWI844413B (zh) 2024-06-0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39982A1 (en) 2021-04-22 2022-10-27 Steven Baird Manually propelled floating aquatic wheelchai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39982A1 (en) 2021-04-22 2022-10-27 Steven Baird Manually propelled floating aquatic wheelchai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109728A1 (ja) 椅子
US5375911A (en) Chair to facilitate sitting and standing
JP2008062015A (ja) 椅子
JPWO2017221310A1 (ja) 椅子及び座の支持機構
US20200315352A1 (en) Chair and seat support mechanism
TWI844413B (zh) 輔助站立椅及其使用方法
JP2014140435A (ja) 起立着座支援椅子
US20240164528A1 (en) Ergonomic chairs supporting asymmetric leg configurations
US11497315B2 (en) Chair for fitness exercise
JP2007105348A (ja) 運動補助具機能を備えた椅子
JP3173273U (ja) 起立動作補助機能付き椅子
JP7076833B2 (ja) フットレスト付き介護用椅子
JP6030310B2 (ja) 椅子
CN220898301U (zh) 一种坐具结构以及坐具
KR102290271B1 (ko) 실버 스포츠 안락 의자
JPH07124200A (ja) 着座および起立補助装置付椅子
EP1555004A1 (en) Massaging device
AU2004100725A4 (en) A seat
CN111345611A (zh) 适合多种身体姿态的椅子和与之适配的桌子
KR200180804Y1 (ko) 스텐드형 의자
KR100651132B1 (ko) 운동 의자
JPH08336437A (ja) 健康チェアー
JPH0216745Y2 (zh)
KR200283593Y1 (ko) 의자
KR20230130348A (ko) 의자 및 이를 위한 힌지 구조 조립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