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3577B - 零件收容裝置及生產管理系統 - Google Patents

零件收容裝置及生產管理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3577B
TWI843577B TW112119203A TW112119203A TWI843577B TW I843577 B TWI843577 B TW I843577B TW 112119203 A TW112119203 A TW 112119203A TW 112119203 A TW112119203 A TW 112119203A TW I843577 B TWI843577 B TW I8435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aforementioned
opening
component
par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9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39605A (zh
Inventor
小久貫太一
玉村真一
岩本耕一
工藤敦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0485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0511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39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96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3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3577B/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將多數個零件自動收容於盒體中、且可進行零件管理之零件收容裝置。 該零件收容裝置具備:搬送部210,其連續搬送複數個電子零件50;排出部230,其使由搬送部210搬送之電子零件50一個接一個地利用自身重量落下;設置部240,其以盒體1被定位之狀態而設置,使得自排出部230排出之電子零件50落下至盒體1之排出口(開口)6;零件檢測部270,其在自搬送部210至設置於設置部240之盒體1之排出口6之間的路徑之任意位置,檢測電子零件50;讀寫器(資訊讀寫部)243,其對設置於設置部240之盒體1之RFID標籤5進行資訊之讀寫;且藉由讀寫器243將由零件檢測部270檢測到之資訊寫入於RFID標籤5。

Description

零件收容裝置及生產管理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將晶片零件等電子零件收容於盒體中之零件收容裝置及生產管理系統。
先前,在將晶片零件等小型電子零件彙總多數個而搬運時,已知將電子零件以分離之狀態彙總收容之箱狀盒體(例如,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295618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於在一定之容積內收容多數個零件之收容效率之點上,將多數個零件以分離之狀態進行收容之盒體,較載帶等更有效率。為了促進效率化,追求一種可將多數個零件自動收容於如此之盒體中、且可進行零件管理之裝置。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如可將多數個零件自動收容於盒體中、且可進行零件管理之零件收容裝置及生產管理系統。 [解決課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零件收容裝置係將複數個零件自開口收容於具有前述開口、且安裝有RFID標籤之盒體內者,且包含:搬送部,其連續搬送複數個零件;排出部,其使由前述搬送部搬送之零件一個接一個地利用自身重量落下;設置部,其以前述盒體被定位之狀態而設置,使得自前述排出部排出之零件落下至前述開口;零件檢測部,其在自前述搬送部至設置於前述設置部之前述盒體之前述開口之間的路徑之任意位置,檢測零件;及資訊讀寫部,其對設置於前述設置部之前述盒體之前述RFID標籤進行資訊之讀寫;且藉由前述資訊讀寫部,將由前述零件檢測部檢測到之檢測資訊寫入於前述RFID標籤。
本發明之生產管理系統係包含上述本發明之零件收容裝置者,包含供儲存零件資訊之伺服器,自前述伺服器將零件資訊經由前述資訊讀寫部寫入、或讀入於前述RFID標籤。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如可將多數個零件自動收容於盒體中、且可進行零件管理之零件收容裝置及生產管理系統。
以下,對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圖1~圖4係關於實施形態之盒體1之圖。圖5~圖10係關於實施形態之零件收容裝置200之圖。零件收容裝置200係將複數個零件自動收容於盒體1內之裝置。首先,對於盒體1進行說明。
圖1係自斜上側觀察盒體1之立體圖。盒體1將作為零件之電子零件50(於圖2中圖示)以分離之狀態收容於其內部。盒體1對於送料器100可拆裝地設置。再者,送料器100係藉由振動將電子零件50自盒體1內排出,並將該電子零件50供給至未圖示之安裝裝置之裝置。本實施形態之電子零件50為例如長度方向之長度為1.2 mm以下之微小之長方體狀電子零件。作為如此之電子零件,可舉出電容器或電感等,但本實施形態並不限定於該等。
圖2及圖3分別係顯示將後述之第2構件22卸下的盒體1之內部狀態之立體圖。圖2顯示排出電子零件50之排出口6已打開之狀態,圖3顯示排出口6已關閉之狀態。排出口6係開口之一例。圖4係自斜下側觀察盒體1之立體圖。
盒體1包含:盒體本體2、擋門構件3、與擋門構件3一體之滑件4、及RFID標籤5。
盒體本體2具有第1構件21及第2構件22。盒體1係藉由第1構件21與第2構件22合體且被接合、而於內部形成收容空間S之容器。盒體本體2包含:頂板部2U、底板部2D、前側壁部2F、後側壁部2B、第1構件21側之右側壁部2R、及第2構件22側之左側壁部2L。於盒體1之內部,以分離之狀態收容有複數個電子零件50。
再者,於本說明書中,在將盒體1設置於送料器100之狀態下,將成為鉛直方向之上下之方向作為盒體1之上下方向。又,將盒體1之設置有排出口6之側作為前方、將其相反側作為後方。左側及右側等之左右方向,設為自前方觀察盒體1時之左右方向。第1構件21位於右側,第2構件22位於左側。 前側壁部2F、後側壁部2B、右側壁部2R及左側壁部2L各者,係在鉛直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壁部。頂板部2U及底板部2D各者係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之板部。
如圖1及圖4所示般,盒體1係構成為左右對稱之第1構件21及第2構件22合體、且相互結合而構成。亦即,第1構件21及第2構件22分別係左右分割之半分割體。
盒體本體2在前側壁部2F之下側具有排出口6。排出口6在實施形態中為四角形之開口部。再者,排出口6並不限定於四角形,亦可為具有例如圓形、橢圓形狀等之輪廓之開口部。
如圖2所示般,於收容空間S內,板構件7在第1構件21與第2構件22之間延伸。板構件7之上表面形成傾斜面7a,該傾斜面7a以自後方向前方之排出口6之下緣部6a延伸、且下緣部6a側成為最下側之方式傾斜。傾斜面7a之傾斜角度θ,在盒體1設置於送料器100之狀態下,相對於水平方向較佳為3°~10°,若為5°~7°則更佳。
如圖2所示般,將排出口6開閉之擋門構件3,自底板部2D至前側壁部2F連續地延伸。擋門構件3藉由沿著自身之延伸方向滑動而將排出口6開閉。擋門構件3自底板部2D至前側壁部2F連續地延伸,能够沿著其延伸方向滑動。擋門構件3為細長之帶狀膜構件。擋門構件3例如包含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的具有某程度剛性、且能够彎曲之可撓性材料。擋門構件3之寬度較排出口6之寬度稍許大,具有可將排出口6無間隙地覆蓋之寬度。
擋門構件3於其前端部具有與排出口6大致相同形狀之開口部3a。若開口部3a與排出口6吻合,則排出口6開口。若擋門構件3覆蓋排出口6,則排出口6被擋門構件3閉塞。再者,開口部3a無需與排出口6為相同形狀,只要具有使排出口6開口之形狀及大小即可。
於盒體本體2之前側壁部2F中之排出口6之上側,設置有自盒體本體2之外側向內側凹陷之凹部61。於設置有排出口6及凹部61之部分的前側壁部2F之厚度方向即左右方向之側面,以左右一對之狀態設置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導引槽62。擋門構件3之在長度方向上延伸之兩側之部分分別插入於左右之導引槽62。擋門構件3被導引槽62導引而在前側壁部2F中沿上下方向滑動。
如圖2及圖3所示般,於擋門構件3之後端部,設置有圓形之孔3b。利用孔3b將滑件4與擋門構件3以成為一體之方式安裝。滑件4係長方體狀構件,如圖4所示般,具有向下方開口之下側開口部4c、且分別具有前端板部4d及後端板部4e。
如圖2及圖3所示般,滑件4在其上端部具有分別沿左右方向延伸之凸緣部4a。滑件4在其上表面具有凸部4b。凸部4b嵌合於擋門構件3之孔3b且向上方突出,藉此滑件4與擋門構件3為一體。
如圖4所示般,於盒體1之底板部2D,設置有向上方凹陷且在前後方向上較長之凹部23。於凹部23之前表面,設置有槽隙24。擋門構件3之後端部將槽隙24插通。擋門構件3之後端部穿過槽隙24沿著凹部23之下表面延伸。於凹部23之下表面,以前後一對之狀態設置有凹窪26a及凹窪26b。滑件4之凸部4b可分別嵌合於凹窪26a及凹窪26b。
於設置有凹部23之部分的底板部2D之左右方向兩側之面內,分別設置有前後延伸之槽部25。滑件4之左右之凸緣部4a分別插通於左右之槽部25各者。藉由凸緣部4a沿著槽部25前後滑動,而滑件4於前後方向滑動。此時,滑件4之滑動範圍為凸部4b卡合於前側之凹窪26a之位置、與卡合於後側之凹窪26b之位置之間。
如圖3所示般,在滑件4之凸部4b嵌合於前側之凹窪26a時,擋門構件3之開口部3a位於凹部61內而不與排出口6吻合。此時,排出口6整體被擋門構件3閉塞,而不將電子零件50自排出口6排出至外部。另一方面,若擋門構件3向後方滑動,如圖2所示般凸部4b嵌合於後側之凹窪26b,則擋門構件3之開口部3a與排出口6吻合。此時,排出口6開口,電子零件50可自排出口6被排出。
如圖1及圖2所示般,盒體本體2具有上側固持部10A及後側固持部10B。上側固持部10A係設置於盒體本體2之上側之前後兩端之前後一對凹窪。後側固持部10B係設置於盒體本體2之後側之上下兩端之上下一對凹窪。上側固持部10A及後側固持部10B各者,例如在由機器人手搬運盒體1時,被該機器人手固持。
如圖1及圖2所示般,於盒體本體2之下部且為與上述凹部23大致對應之位置,設置有左右貫通之貫通孔9。貫通孔9係在前後方向上延伸之槽隙狀孔。在前後方向上為長之帶狀RFID標籤5貼著於貫通孔9之內部之上表面而被安裝。RFID標籤5係具備具有收發部、記憶體及天線等的公知之構成者。如圖1所示般,於送料器100,配置有對於RFID標籤5非接觸地讀寫資訊之讀寫器105。
如圖1~圖4所示般,於盒體本體2進一步具有自底板部2D之外表面向下方延伸之爪部8及T字槽部13。
爪部8包含前側爪部8A、及後側爪部8B。前側爪部8A及後側爪部8B為相同形狀,自上方向下方延伸,係具有下端向後方屈曲大致90°之側視L字形狀之板片。再者,前側爪部8A與後側爪部8B亦可不為相同形狀。
T字槽部13包含前側T字槽部13A、及後側T字槽部13B。前側T字槽部13A及後側T字槽部13B均為前視下倒T字形狀之突起。前側T字槽部13A在前端部形成有漸細形狀之錐形部13c。
送料器100具有未圖示之卡合部,該卡合部供爪部8及T字槽部13各者可拆裝地卡合而可將盒體1設置於送料器100。爪部8及T字槽部13各者卡合於該卡合部而將盒體1可拆裝地設置於送料器100。在如此般設置於送料器100之盒體1中,在排出口6開口之狀態下藉由送料器100振動,而將電子零件50順著傾斜面7a自排出口6排出。被排出之電子零件50如上述般被供給至安裝裝置。
接著,參照圖5~圖10對於實施形態之零件收容裝置200進行說明。 圖5係顯示零件收容裝置200之概要之平面圖,圖6係與圖5之VI-VI線對應之一部分剖面圖。
零件收容裝置200係將複數個電子零件50在上述之盒體1內經由排出口6自動收容於收容空間S之裝置。如圖5及圖6所示般,實施形態之零件收容裝置200包含:搬送部210,其搬送電子零件50;排出部230,其使電子零件50自搬送部210落下並排出;設置部240,其設置有上述之盒體1;及零件檢測部270。
搬送部210將複數個電子零件50連續搬送至排出部230。實施形態之搬送部210具有:線性送料器211,其將複數個電子零件50直線性地連續搬送;及轉台212,其一個接一個地接收由線性送料器211搬送之複數個零件,藉由旋轉動作使電子零件50旋轉而斷續搬送。
複數個電子零件50被大致水平地設置之線性送料器211以排列成一行之狀態向轉台212搬送。線性送料器211例如藉由未圖示之振動機振動,藉由該振動將電子零件50向轉台212沿箭頭F方向依次搬送。電子零件50被後續之電子零件50推動且在線性送料器211上不斷被運送。線性送料器211向轉台212之旋轉中心延伸,其終端部到達轉台212之外周緣附近。
轉台212係水平地設置之圓盤狀旋轉構件。轉台212之材質包含陶瓷、玻璃環氧樹脂等。轉台212經由在鉛直方向上延伸之旋轉軸213可旋轉地配置於基台214上。轉台212藉由將旋轉軸213旋轉驅動之驅動源217,以旋轉軸213為中心沿圖5中之箭頭R方向斷續旋轉。於轉台212之外周緣,於周向上空開等間隔地排列有向外周側開口之複數個缺口215。於1個缺口215之內部,收容有1個電子零件50。再者,轉台212之旋轉方向並不限於圖5中之R方向,亦可為該R方向之反方向。
如圖6所示般,轉台212配置於基台214之上表面216。缺口215向轉台212之外周面側及上下之面開口。轉台212於其內部具備通過各缺口215之未圖示之空氣吸引通路。該空氣吸引通路向各缺口215之深處側之面開口。空氣吸引通路與真空泵等吸引源連通,藉由該吸引源作動,缺口215內之空氣被向深處側之面吸引而成為負壓之狀態。藉此,收容於缺口215之電子零件50因負壓作用而被吸附於深處側之面,而保持於缺口215內。
被線性送料器211搬送至轉台212之附近之電子零件50,自側方被一個接一個地收容於斷續旋轉之轉台212之複數個缺口215各者,如上述般吸附於深處側之面而被保持。收容及保持於缺口215之電子零件50,藉由轉台212之旋轉而沿箭頭R方向被斷續地搬送至排出部230。收容於缺口215之電子零件50在基台214之上表面216上移動。
排出部230對應於轉台212而配置。詳細而言,排出部230配置於與轉台212之缺口215之旋轉軌跡對應之圓形狀之搬送路徑。排出部230相對於自線性送料器211向轉台212之移行部分配置於大致270°之旋轉角度位置。排出部230係使由轉台212搬送之電子零件50一個接一個地利用自身重量落下至設置於設置部240的盒體1之排出口6之部分。
如圖7所示般,排出部230具備圓筒構件231、及按壓銷236。於排出部230,在轉台212之正下方之部分,設置有與轉台212之缺口215對應之通過孔218。通過孔218具有供電子零件50通過之大小。又,於排出部230,設置有解除藉由空氣吸引而實現之電子零件50向缺口215內之吸附保持的未圖示之吸引解除機構。作為吸引解除機構,例如可為噴出空氣,停止或减弱所吸引之空氣之流動之機構。在轉台212旋轉而缺口215與通過孔218吻合時,藉由上述吸引解除機構解除在缺口215內之電子零件50之保持,至該時為止在基台214之上表面216上移動而來之電子零件50自缺口215落下至通過孔218,進而穿過通過孔218落下至圓筒構件231之內部。 再者,較佳的是,上側筒部233之內徑大於電子零件50之長度方向尺寸,又,下側筒部234之內徑大於電子零件50之長度方向尺寸、且小於上側筒部233之內徑。
通過通過孔218而落下之電子零件50,藉由通過具有漏斗形狀之圓筒構件231之內部,而被導引至盒體1之排出口6。圓筒構件231具有:倒圓錐狀之上側筒部233,其內徑隨著往上方而擴徑;及下側筒部234,其自上側筒部233之下端之中心向下方延伸。上側筒部233與下側筒部234為一體。通過通過孔218之電子零件50,落下至上側筒部233之內側而到達下側筒部234之內部,穿過下側筒部234之內部並落下。有電子零件50一面與圓筒構件231之內面232接觸一面滑落之情形。
為了抑制因由摩擦產生之靜電而電子零件50受到電性損害,較佳的是圓筒構件231之至少內面232由包含具有導電性之金屬等之導電性材料之材料構成。又,較佳的是圓筒構件231之內面232為平滑之低摩擦面,使得電子零件50滑順地滑落,例如較佳的是在氟樹脂等樹脂進行表面加工。
於排出部230,設置有使電子零件50自缺口215强製落下之按壓銷236。按壓銷236配置於與通過孔218吻合之缺口215之上方位置。按壓銷236係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之棒狀構件,被未圖示之致動器等沿上下方向驅動。在按壓銷236被向下方驅動時,缺口215內之電子零件50被向下方按壓,穿過通過孔218而落下至圓筒構件231之內部。藉由被按壓銷236按壓,而電子零件50在缺口215內不鈎絆地確實地自缺口215脫出而落下。
再者,亦可將藉由空氣之流動使電子零件50自缺口215落下之空氣流產生部237,取代按壓銷236或追加設置於排出部230。作為如此之空氣流產生部237,例如,可舉出具備自上方對電子零件50吹上空氣而使其落下、或自側方吸引空氣而使電子零件50落下之功能者。
進而,於排出部230,設置有清潔部238,該清潔部238將通過該排出部230之電子零件50之路徑清潔化。詳細而言,清潔部238由配置於按壓銷236之上方、吸入空氣之空氣吸入機構構成。藉由利用清潔部238吸入空氣,而吸入缺口215、通過孔218及圓筒構件231之內部即電子零件50之路徑之空氣。藉此,存在於該路徑之碎片或塵埃等被吸入清潔部238而清潔化。 再者,清潔部238亦可為藉由噴出空氣、將碎片或塵埃等吹飛而將電子零件50之路徑清潔化者。該情形下,為了防止碎片或塵埃等進入盒體1內,可在由擋門構件3關閉排出口6之狀態下作動。
圖8顯示在設置部240設置有盒體1之狀態。盒體1以按照自排出部230排出之電子零件50落下至排出口6之方式被定位之狀態,設置於設置部240。盒體1以將盒體1之前後方向沿著鉛直方向之狀態、亦即縱置狀態設置於設置部240。
設置部240具有:壁部241;保持部250,其保持將盒體1縱置於壁部241之狀態;及開閉機構,其開閉盒體1之擋門構件3。
壁部241具有沿著大致鉛直方向之面即壁面241a。 保持部250包含自壁面241a突出之上下一對鈎部、亦即上側鈎部251與下側鈎部252。上側鈎部251及下側鈎部252為相同形狀,係具有前端向上方屈曲大致90°之側視L字形狀之板片。如圖9所示般,盒體1之前側爪部8A自上方可拆裝地卡合於上側鈎部251,盒體1之後側爪部8B自上方可拆裝地卡合於下側鈎部252。藉此,盒體1以排出口6向上方、且前後方向即長度方向沿著壁面241a而於上下方向延伸之縱置狀態可拆裝地保持於保持部250。盒體1之底板部2D空開間隙地與壁面241a平行地對向。再者,上側鈎部251與下側鈎部252可非為相同形狀。
於壁部241,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向壁面241a側開口之凹處242。於該凹處242內,配置有使擋門構件3滑動之開閉機構260。開閉機構260具有沿著凹處242之底面沿上下方向可移動地設置之驅動銷261。驅動銷261之前端部自壁面241a突出。驅動銷261例如沿著設置於凹處242之底面之引導槽沿上下方向可移動地受支持,被致動器等沿上下方向往復驅動。於壁部241之凹處242,配置有對於RFID標籤5讀寫資訊之讀寫器243。讀寫器243係資訊讀寫部之一例。
如圖9所示般,在保持於保持部250的盒體1之滑件4,卡合有驅動銷261。圖9所示之盒體1之擋門構件3向前方(圖9中為上方)滑動而滑件4之凸部4b嵌合於前側之凹窪26a,排出口6被擋門構件3閉塞。另一方面,驅動銷261向上方移動。在驅動銷261位於上方時,若將排出口6由擋門構件3閉塞之盒體1保持於保持部250,則驅動銷261插入圖4所示之滑件4之下側開口部4c,而被定位在前端板部4d與後端板部4e之間。
若於圖9中將驅動銷261自該狀態向下方移動,則驅動銷261與滑件4之後端板部4e接觸,使滑件4向下方按壓且滑動。藉由滑件4向下方滑動,而擋門構件3向盒體1之後方滑動。如是,如圖10所示般,滑件4之凸部4b嵌合於後側之凹窪26b,擋門構件3之開口部3a與盒體1之排出口6吻合,而排出口6開口。若驅動銷261自該狀態向上方返回,則驅動銷261與滑件4之前端板部4d接觸,使滑件4向上方按壓且滑動。藉由滑件4向上方滑動,而擋門構件3向盒體1之前方滑動,如圖9所示般凸部4b嵌合於前側之凹窪26a,開口部3a由擋門構件3關閉。
零件檢測部270在自搬送部210至設置於設置部240之盒體1之排出口6之間之電子零件50的路徑之任意位置,檢測電子零件50。實施形態之零件檢測部270包含:第1零件檢測部271,其配置於圖5所示之線性送料器211之側方之特定位置;第2零件檢測部272及第3零件檢測部273,其等配置於轉台212;及第4零件檢測部274,其設置於圖7所示之排出部230。
第1零件檢測部271在固定位置檢測在線性送料器211上被搬送之電子零件50。第2零件檢測部272配置於轉台212之搬送路徑中之上游側。第3零件檢測部273配置於轉台212之搬送路徑中之第2零件檢測部272之下游側。
第1零件檢測部271、第2零件檢測部272及第3零件檢測部273各者對於與電子零件50相關之任意之事項進行檢測。第1零件檢測部271例如具有作為檢測電子零件50通過、而計數電子零件50之通過數的通過檢測部之計數器之功能。第2零件檢測部272例如為作為檢測電子零件50之形狀、根據檢測到之形狀而檢測電子零件50是否具有形狀上之缺陷的形狀檢測部之影像感測器。第3零件檢測部273例如作為檢測電子零件50之性能之性能檢測部發揮功能。例如於電子零件50為電容器時,該性能檢測部應用有檢測作為功能之靜電電容是否具有規定值之靜電電容感測器等。
第4零件檢測部274包含分別配置於圓筒構件231之上游側與下游側之位置之上游側通過檢測部275、與下游側通過檢測部276。上游側通過檢測部275位於圓筒構件231之上游側,具有作為對通過通過孔218而進入圓筒構件231之電子零件50之通過數進行計數之通過檢測部之計數器之功能。上游側通過檢測部275使用由發光元件275a及受光元件275b構成之公知之光感測器。下游側通過檢測部276位於圓筒構件231之下游側,具有作為對通過圓筒構件231而進入盒體1之排出口6之電子零件50之通過數進行計數之通過檢測部之計數器之功能。下游側通過檢測部276亦與上游側通過檢測部275同樣,使用由發光元件276a及受光元件276b構成之公知之光感測器。再者,作為光感測器,可為自對象物接收發出之光之反射之方式、且發光元件及受光元件不分離而為一體者。
根據以上之實施形態之零件收容裝置200,如下述般將電子零件50收容於盒體1。
電子零件50被線性送料器211一個接一個地搬送至轉台212。藉由第1零件檢測部271來檢測電子零件50。於第1零件檢測部271中,例如計數被搬送之電子零件50之數目。1個電子零件50自線性送料器211被收容於斷續旋轉中之轉台212之缺口215。於轉台212之斷續旋轉中,缺口215中之電子零件50被第2零件檢測部272及第3零件檢測部273檢測。
於第2零件檢測部272中,例如檢測電子零件50之形狀,根據檢測到之形狀而檢測電子零件50是否具有形狀上之缺陷。於第3零件檢測部273中,例如檢測電子零件50之性能。於在第2零件檢測部272及第3零件檢測部273中藉由檢測而判斷為不合格品時,該電子零件50自轉台212被排除。
電子零件50被轉台212一個接一個地搬送至排出部230。於排出部230,缺口215與通過孔218吻合的同時,按壓銷236下降而將電子零件50向下方按壓。電子零件50自缺口215落下至通過孔218,進而穿過通過孔218進入圓筒構件231之內部,在圓筒構件231內落下並自盒體1之排出口6落下至盒體1內而被收容。此時,藉由第4零件檢測部274之上游側通過檢測部275,檢測自缺口215落下之電子零件50進入圓筒構件231,藉由下游側通過檢測部276,檢測自圓筒構件231落下之電子零件50進入盒體1內。
連續進行以上之動作,而將複數個電子零件50被收容於盒體1內。於線性送料器211之搬送中藉由第1零件檢測部271計數電子零件50之搬送數。又,藉由包含上游側通過檢測部275及下游側通過檢測部276之第4零件檢測部274,計數自缺口215落下之電子零件50最終收容於盒體1內之電子零件50之數目。在收容於盒體1內之電子零件50之數目達到特定數時,中斷搬送部210對電子零件50之搬送,在對設置部240更換新的空盒體1後,再次開始向盒體1收容電子零件50。
實施形態之零件收容裝置200如圖11所示般,進一步包含記憶體310及伺服器320。圖11係示意性地顯示具備零件收容裝置200的用於進行資訊管理之生產管理系統之構成之方塊圖。伺服器320為記憶裝置之一例。於記憶體310,輸入有由零件檢測部270檢測到之檢測資訊。輸入於記憶體310內之檢測資訊保存於伺服器320。於伺服器320,保存有該檢測資訊、及與安裝於盒體1之RFID標籤5對應之ID。又,伺服器320可進一步包含零件收容裝置200之加工條件。加工條件係指電子零件50之選別範圍或所收容之零件之數目等。伺服器320與具備零件收容裝置200之其他構成一起配置於工廠等之設施中,或配置其該施設以外之任意場所。或者,伺服器320亦可為網際網路上之雲端。
於第1零件檢測部271為計數電子零件50之通過數之計數器(通過檢測部)時,將電子零件50之通過記錄逐一輸入於記憶體310。將已通過之電子零件50之個數作為資訊供給至伺服器320並保存。
於第2零件檢測部272為檢測電子零件50之形狀以檢測形狀上之缺陷之影像感測器(形狀檢測部)時,在檢測到不合格品時,將其資訊輸入於記憶體310,且供給至伺服器320並保存。
於第3零件檢測部273為檢測電子零件50之性能之性能檢測部時,將電子零件50之性能資訊輸入於記憶體310且供給至伺服器320並保存。具體而言,例如於電子零件50為電容器時,將檢測到作為功能之靜電電容不具有規定值之電子零件作為資訊而供給。或者,基於檢測到之靜電電容,將所搬送之複數個電子零件50之靜電電容之分布作為資訊而供給。
於第4零件檢測部274中,將由上游側通過檢測部275及下游側通過檢測部276檢測到之有無電子零件50之通過作為資訊逐一輸入於記憶體310,且供給至伺服器320並保存。
實施形態之零件收容裝置200對裝置本身賦予裝置編號,該裝置編號被保存於記憶體310。又,於零件收容裝置200以前發生故障時,故障之次數作為故障履歷資訊被輸入於記憶體310且供給至伺服器320並保存。
於實施形態之零件收容裝置200中,例如如下述般藉由讀寫器243對盒體1之RFID標籤5讀寫上述之各種資訊。再者,可於盒體1之RFID標籤5,藉由未圖示之讀寫器等寫入:該盒體1之編號(盒體編號)、盒體1為空而為可接下來收納電子零件50之盒體等之任意之資訊。
於盒體1保持於設置部240之保持部250而開始收容電子零件50時,藉由設置部240之讀寫器243,讀取寫入於RFID標籤5之與盒體1相關之資訊。與盒體1相關之資訊,例如為上述之盒體編號、或盒體1是否為空之資訊等。又,在盒體1設置於設置部240時,零件收容裝置200之裝置編號及故障履歷之資訊,被寫入於設置在設置部240之盒體1之RFID標籤5。
開始向盒體1內收容複數個電子零件50。複數個電子零件50如上述般自搬送部210經由排出部230,連續收容於設置在設置部240之盒體1內。於該電子零件50之收容過程中,將由第1零件檢測部271、第2零件檢測部272、第3零件檢測部273及第4零件檢測部274之各個檢測部檢測到之與上述之電子零件50相關之檢測資訊,輸入於記憶體310,且供給至伺服器320並保存。
利用讀寫器243讀取RFID標籤5,保存於伺服器320之零件收容裝置200之裝置編號、和與寫入有盒體1之盒體編號之RFID標籤5對應之ID一起被保存於伺服器320。進而,由第1零件檢測部271、第2零件檢測部272、第3零件檢測部273及第4零件檢測部274各者檢測到之與上述之電子零件50相關之檢測資訊、和與盒體1之RFID標籤5對應之ID一起被保存於伺服器320。
藉此,於電子零件50向盒體1內之收容過程中,由零件檢測部270檢測到之與電子零件50相關之檢測信號保存於伺服器320。在特定數之電子零件50向盒體1內之收容結束時,根據需要,將保存於伺服器320之與電子零件50相關之各種資訊經由記憶體310供給至讀寫器243,且自讀寫器243寫入於RFID標籤5。亦即,將與ID關聯之由伺服器320共有之與電子零件50相關之各種資訊寫入於RFID標籤5。例如於電子零件50為電容器時,由作為性能檢測部之第3零件檢測部273檢測到之電容器之靜電電容之分布資料,自讀寫器243被寫入於RFID標籤5。藉此,藉由讀取RFID標籤5內之資訊,而可掌握盒體1內之電子零件50之靜電電容之分布資料。
根據實施形態之零件收容裝置200,可在RFID標籤5讀取收容於盒體1內之複數個電子零件50之各種資訊,且可藉由伺服器320自外部對各種資訊進行確認並管理。又,可特定將電子零件50收容於盒體1內之零件收容裝置200之裝置編號。於實施形態中,可如此般一面進行零件管理一面將電子零件50收容於盒體1內。
再者,於實施形態中,供給至伺服器320之上述之各種資訊為一例,而非限定。處理資訊為任意,例如:電子零件50之批次編號、配備零件收容裝置200之工廠編號、與製造相關之日期(製造日期、向盒體1之收容日期等)、供應商編號等。
根據以上所說明之實施形態之零件收容裝置200,可發揮以下之效果。
(1) 實施形態之零件收容裝置200係將複數個電子零件50自排出口6收容於具有作為開口之排出口6、且安裝有RFID標籤5之盒體1內者,且具備:搬送部210,其連續搬送複數個電子零件50;排出部230,其使由搬送部210搬送之電子零件50一個接一個地利用自身重量落下;設置部240,其以盒體1被定位之狀態而設置,使得自排出部230排出之電子零件50落下至盒體1之排出口6;零件檢測部270,其在自搬送部210至設置於設置部240之盒體1之排出口6之間的路徑之任意位置,檢測電子零件50;讀寫器243,其係作為對設置於設置部240之盒體1之RFID標籤5進行資訊之讀寫之資訊讀寫部者;且藉由讀寫器243將由零件檢測部270檢測到之檢測資訊寫入於RFID標籤5。
藉此,可將多數個電子零件50自動地、且一面進行零件管理一面收容於盒體1中。
(2) 於實施形態之零件收容裝置200中,較佳的是,進一步具有作為記憶裝置之伺服器320,於伺服器320,保存有由零件檢測部270檢測到之檢測資訊、及與RFID標籤5對應之ID。
藉此,可自外部經由伺服器320使盒體1或所收容之電子零件50之各種檢測資訊與ID對應,而進行確認或管理。
(3) 於實施形態之零件收容裝置200中,較佳的是,零件檢測部270為檢測有無電子零件50之通過之通過檢測部,由通過檢測部檢測到之有無電子零件50之通過之資訊,自讀寫器243寫入於RFID標籤5。
藉此,可檢測搬送部210中之電子零件50之通過數,而可確實地掌握電子零件50向盒體1內之收容數。
(4) 於實施形態之零件收容裝置200中,較佳的是,零件檢測部270包含檢測電子零件50之形狀之形狀檢測部(例如第2零件檢測部272),基於由形狀檢測部檢測到之電子零件50之形狀的不合格品資訊,自讀寫器243寫入於RFID標籤5。
藉此,藉由讀取RFID標籤5而可掌握到在盒體1內收容有不合格品。
(5) 於實施形態之零件收容裝置200中,較佳的是,零件檢測部270包含檢測零件之性能之性能檢測部(例如第3零件檢測部273),由性能檢測部檢測到之電子零件50之性能資訊自讀寫器243寫入於RFID標籤5。
藉此,藉由讀取RFID標籤5而可掌握收容於盒體1之電子零件50之性能。
(6) 於實施形態之零件收容裝置200中,較佳的是,對零件收容裝置200本身賦予裝置固有之裝置編號,該裝置編號作為資訊自讀寫器243寫入於RFID標籤5。
藉此,藉由讀取RFID標籤5而可掌握電子零件50被何一零件收容裝置200收容於盒體1內。
(7) 於實施形態之零件收容裝置200中,較佳的是,零件收容裝置200之故障履歷作為資訊自讀寫器243寫入於RFID標籤5。
藉此,藉由讀取RFID標籤5而可掌握收容有電子零件50之零件收容裝置200之故障履歷。
(8) 實施形態之生產管理系統係包含零件收容裝置200者,其包含供儲存電子零件50之資訊之伺服器320,自伺服器320將電子零件50之資訊經由讀寫器243寫入、或讀入於RFID標籤5。
藉此,可自外部經由伺服器320對電子零件50之各種資訊進行確認或管理。
以上,對於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在可達成本發明之目的之範圍內之變化、改良等均包含於本發明。
1:盒體 2:盒體本體 2B:後側壁部 2D:底板部 2F:前側壁部 2L:左側壁部 2R:右側壁部 2U:頂板部 3:擋門構件 3a:開口部 3b:孔 4:滑件 4a:凸緣部 4b:凸部 4c:下側開口部 4d:前端板部 4e:後端板部 5:RFID標籤 6:排出口(開口) 6a:下緣部 7:板構件 7a:傾斜面 8:爪部 8A:前側爪部 8B:後側爪部 9:貫通孔 10A:上側固持部 10B:後側固持部 13:T字槽部 13A:前側T字槽部 13B:後側T字槽部 21:第1構件 22:第2構件 23:凹部 24:槽隙 25:槽部 26a,26b:凹窪 50:電子零件(零件) 61:凹部 62:導引槽 100:送料器 105:讀寫器 200:零件收容裝置 210:搬送部 211:線性送料器 212:轉台 213:旋轉軸 214:基台 215:缺口 216:上表面 217:驅動源 218:通過孔 230:排出部 231:圓筒構件 232:內面 233:上側筒部 234:下側筒部 236:按壓銷 237:空氣流產生部 238:清潔部 240:設置部 241:壁部 241a:壁面 242:凹處 243:讀寫器(資訊讀寫部) 250:保持部 251:上側鈎部 252:下側鈎部 260:開閉機構 261:驅動銷 270:零件檢測部 271:第1零件檢測部(通過檢測部) 272:第2零件檢測部(形狀檢測部) 273:第3零件檢測部(性能檢測部) 274:第4零件檢測部 275:上游側通過檢測部 275a,276a:發光元件 275b,276b:受光元件 276:下游側通過檢測部 310:記憶體 320:伺服器(記憶裝置) F,R:箭頭 S:收容空間 VI-VI:線 θ:傾斜角度
圖1係自斜上側觀察實施形態之盒體之立體圖,顯示排出口已打開之狀態。 圖2係顯示實施形態之盒體之內部狀態之立體圖,顯示排出口已打開之狀態。 圖3係顯示實施形態之盒體之內部狀態之立體圖,顯示排出口已關閉之狀態。 圖4係自斜下側觀察實施形態之盒體之立體圖,顯示排出口已關閉之狀態。 圖5係示意性地顯示實施形態之零件收容裝置之平面圖。 圖6係與圖5之VI-VI線對應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7係示意性地顯示實施形態之排出部之一部分剖面圖側視圖。 圖8係實施形態之盒體、及設置有盒體之設置部之一部分剖面側視圖。 圖9係顯示實施形態之盒體設置於設置部、且盒體之排出口已關閉之狀態之一部分剖面側視圖。 圖10係顯示實施形態之盒體設置於設置部、且盒體之排出口開口之狀態之一部分剖面側視圖。 圖11係示意性地顯示實施形態之生產管理系統之構成之方塊圖。
5:RFID標籤
200:零件收容裝置
243:讀寫器(資訊讀寫部)
270:零件檢測部
271:第1零件檢測部(通過檢測部)
272:第2零件檢測部(形狀檢測部)
273:第3零件檢測部(性能檢測部)
274:第4零件檢測部
310:記憶體
320:伺服器

Claims (1)

  1. 一種零件收容裝置,其係將複數個電子零件自開口收容於具有前述開口與使前述開口開閉之擋門構件且安裝有RFID標籤之盒體內者,且包含:搬送部,其連續搬送複數個電子零件;排出部,其使由前述搬送部搬送之電子零件利用自身重量落下;設置部,其以前述盒體被定位之狀態而設置,使得自前述排出部排出之電子零件落下至前述開口;零件檢測部,其在自前述搬送部至設置於前述設置部之前述盒體之前述開口之間的路徑之任意位置,檢測電子零件;及資訊讀寫部,其對設置於前述設置部之前述盒體之前述RFID標籤進行資訊之讀寫;且藉由前述資訊讀寫部,將由前述零件檢測部檢測到之檢測資訊寫入於前述RFID標籤;且前述設置部係具有使前述盒體之前述擋門構件開閉之開閉機構;設置於前述設置部之前述盒體係藉由前述開閉機構開啟前述擋門構件而使前述開口打開,而將電子零件自前述開口收容至前述盒體內。
TW112119203A 2021-03-23 2022-03-21 零件收容裝置及生產管理系統 TWI8435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48544 2021-03-23
JP2021048544A JP7405111B2 (ja) 2021-03-23 2021-03-23 部品収容装置及び生産管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9605A TW202339605A (zh) 2023-10-01
TWI843577B true TWI843577B (zh) 2024-05-2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05111B2 (ja) 部品収容装置及び生産管理システム
JP7371654B2 (ja) 部品収容装置
JP4906058B2 (ja) ワーク搬送システム
TWI843577B (zh) 零件收容裝置及生產管理系統
JP6648681B2 (ja) チップ部品搬送装置
TWI844348B (zh) 零件收容裝置
TWI843065B (zh) 零件收容裝置
JP5835244B2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
TWI804241B (zh) 零件收容裝置
JP7415996B2 (ja) 部品収容装置
JP7435515B2 (ja) 部品収容装置
KR101360111B1 (ko) 부품분류장치 및 이 장치를 이용한 전자부품 특성검사분류장치
JP6182996B2 (ja) 搬送装置及び搬送ローター
WO2023281927A1 (ja) 部品収容装置
JP6813067B2 (ja) チップ部品搬送装置
JP2018036120A (ja) 軸体処理装置
JPH0526913U (ja) Icデバイスの搬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