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3083B - 自動縫紉機及其曲線縫紉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動縫紉機及其曲線縫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3083B
TWI843083B TW111113262A TW111113262A TWI843083B TW I843083 B TWI843083 B TW I843083B TW 111113262 A TW111113262 A TW 111113262A TW 111113262 A TW111113262 A TW 111113262A TW I843083 B TWI843083 B TW I8430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wing
module
robot arm
cloth
poin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3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40567A (zh
Inventor
林聖智
謝尚倍
宋堯惠
謝尚霖
鍾秉成
林博彥
Original Assignee
高林股份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高林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高林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132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4308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40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0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3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3083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自動縫紉機及其曲線縫紉方法。自動縫紉機具有機械手臂模組、縫紉模組、送布模組及控制模組。機械手臂模組於縫紉平面移動布料。縫紉模組縫紉布料。送布模組沿送布方向輸送布料至縫紉模組。控制模組取得布料的縫紉圖形,對縫紉圖形執行路徑轉換來獲得具有多個縫紉點的縫紉路徑,基於多個縫紉點控制機械手臂模組移動布料來使多個縫紉點沿送布方向通過縫紉模組。本發明可於自動縫紉機上實現全自動的曲線縫紉功能。

Description

自動縫紉機及其曲線縫紉方法
本發明係與縫紉機與縫紉方法有關,特別有關於一種自動縫紉機及一種曲線縫紉方法。
現有的自動縫紉機,如拷克機,由於採用直線送料方式,僅能實現直線縫紉,無法實現全自動的曲線縫紉,例如轉角縫紉與圓角縫紉。
具體而言,當要進行曲線縫紉(如曲線車縫)時,現有的自動縫紉機必須搭配專業的裁縫師來將布料的預計縫紉位置整理成直線,並慢慢送入自動縫紉機。藉此,透過裁縫師精巧的拼布技術,能夠在自動縫紉機上實現曲線縫紉。
然後,上述曲線縫紉方法不僅費時費力,其縫紉品質是高度依賴裁縫師的拼布技術,這使得曲線車縫的成本過高且縫紉品質不穩定。
是以,現有自動縫紉機的曲線縫紉存在上述問題,而亟待更有效的方案被提出。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一種自動縫紉機及一種曲線縫紉方法,可自動移動布料來使布料的縫紉點沿直線被送入至自動縫紉機。
於一實施例中,一種具有曲線縫紉功能的自動縫紉機,包含:一機械手臂模組、一縫紉模組、一送布模組及一控制模組。該機械手臂模組用以於一縫紉平面移動一布料。該縫紉模組用以縫紉該布料。該送布模組用以沿該縫紉平面的一送布方向輸送該布料至該縫紉模組。該控制模組電性連接該機械手臂模組、該送布模組及該縫紉模組,被設定來取得該布料的一縫紉圖形,對該縫紉圖形執行一路徑轉換來獲得包括多個縫紉點的一縫紉路徑,基於該多個縫紉點控制該機械手臂模組移動該布料來使該多個縫紉點沿該送布方向通過該縫紉模組。
於一實施例中,一種曲線縫紉方法,包含:a)取得一布料的一縫紉圖形;b)對該縫紉圖形執行一路徑轉換來獲得對應該縫紉圖形的一縫紉路徑,其中該縫紉路徑包括多個縫紉點;c)於一縫紉程序中,控制一送布模組沿一縫紉平面的一送布方向輸送該布料至一縫紉模組,並控制該縫紉模組對該布料進行縫紉;及,d)於該縫紉程序中,基於該多個縫紉點控制一機械手臂模組於一縫紉平面移動該布料來使該多個縫紉點沿該送布方向通過該縫紉模組;其中,該路徑轉換包含:e)對該縫紉圖形的一曲線執行一離散化轉換,來獲得沿該曲線排列的該多個縫紉點。
本發明可於自動縫紉機上實現全自動的曲線縫紉功能。
1:自動縫紉機
10:控制模組
11:機械手臂模組
110:手臂控制器
111:第一機械手臂模組
112:第二機械手臂模組
12:縫紉模組
120:縫紉控制器
121:壓腳
122:縫針
13:送布模組
130:送布控制器
14:影像擷取模組
15:人機介面
16:儲存模組
17:模板
170:第一模板
171:第二模板
20:圖形取得模組
21:離散處理模組
22:移動控制模組
23:校正處理模組
30:布料
300:第一布料
301:第二布料
31:工作臺
40:縫紉圖形
A1:壓腳面積
C1、C2:離散線段
D1:送布方向
P0-P28:縫紉點
V10、V21:向量
V10a、V10b、V20a、V20b:分量
S10-S12:自動縫紉步驟
S20-S21:路徑轉換步驟
S30-S31:縫紉步驟
S40-S42:控制移動步驟
S50-S51:離散化步驟
S60-S63:校正步驟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自動縫紉機的架構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自動縫紉機的架構圖。
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控制模組的架構圖。
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自動縫紉機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自動縫紉機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自動縫紉機的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自動縫紉機的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路徑轉換的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向量分析的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曲線縫紉方法的流程圖。
圖1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控制機械手臂移動布料的流程圖。
圖1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對曲線執行離散化處理的流程圖。
圖1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校正處理的流程圖。
茲就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
請參閱圖1,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自動縫紉機的架構圖。
本發明提出一種具有曲線縫紉功能的自動縫紉機1。自動縫紉機1主要包含機械手臂模組11、縫紉模組12、送布模組13及電性連接上述模組的控制模組10。
機械手臂模組11,用來以於縫紉平面移動布料。
於一實施例中,機械手臂模組11具有多個自由度,並可於立體空間中移動來變換姿態。於不同姿態下,機械手臂模組11的末端(如端效器或後述之模板17)可被移動至立體空間中的不同位置。
於一實施例中,機械手臂模組11的末端具有可固定布料的機構,而使得布料可隨機械手臂模組11的末端移動(包含平移與轉動)。
於一實施例中,機械手臂模組11包括多個傳動機構、多個馬達與多個機械臂。多個馬達用來提供動力至多個傳動機構,來使多個傳動機構帶動多個機械臂,以使機械手臂模組11可擺出不同姿態。
值得一提的是,於縫紉程序中(如縫紉模組12執行縫紉過程中),機械手臂模組11可被限制僅能於縫紉平面(如X-Y軸平面)上移動,而無法於縫紉平面的垂直方向(如Z軸方向)移動。藉此,本發明可避免縫紉過程中因機械手臂模組11於垂直方向的抽拉布料的誤動作而造成縫紉失敗。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縫紉平面的基準點可為縫針的位置或機械手臂模組11的法蘭軸、或其他可供參考的裝置,不加以限定。
縫紉模組12用來縫紉布料,如於布料上繡出縫線圖案(刺繡),或將多個布料縫合(車縫)。縫紉模組12可採用現有的縫紉機,而可透過電力裝置、馬達、機械結構、給線模組、縫針模組等來進行縫紉。
送布模組13被設定有送布方向(如Y軸方向,但不以此限定),並可沿縫紉平面的送布方向輸送布料至縫紉模組12。
於一實施例中,送布模組13可透過馬達與夾布機構來實現送布。並且,送布模組13的送布速度可透過調整馬達轉速來被調整。
值得一提的是,縫紉模組12與送布模組的縫紉技術原理為自動縫紉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輕易理解,於此不再贅述。
控制模組10,例如為具有處理器與可程式儲存媒體的控制版、控制電腦等,電性連接機械手臂模組11、送布模組13及縫紉模組12,並用來控制機械手臂模組11、送布模組13及縫紉模組12的動作。
於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10可被設定來取得布料的縫紉圖形,對縫紉圖形執行路徑轉換來獲得包括多個縫紉點的縫紉路徑,基於縫紉路徑控制控制機械手臂模組11移動布料,並協同控制送布模組13及縫紉模組12來送布與縫紉,來實現本發明的曲線縫紉。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送布模組13僅能朝單一方向(如Y軸方向)進行拉布,本發明透過機械手臂模組11於同平面的其他方向(如X軸方向,或X-Y平面的任一方向)平移或旋轉布料,可以改變布料對縫紉模組12的相對方向,進而實現曲線縫紉。
請參閱圖2,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自動縫紉機的架構圖。
於一實施例中,機械手臂模組11包含手臂控制器110。手臂控制器110用來依據所收到的手臂控制命令控制機械手臂的移動與姿態。
具體而言,控制模組10可產生並發送手臂控制命令至手臂控制器110。前述手臂控制命令可指示機械手臂模組11的移動速度、移動方向及/或移動目的地。前述移動速度、移動方向及/或移動目的地可為基於空間座標系的向量或座標。
手臂控制器110可將所收到的手臂控制命令轉換為機器人座標系的座標(如各關節的角度或馬達旋轉度數),並基於此座標調整機械手臂模組11的姿態。
於一實施例中,縫紉模組12可包含縫紉控制器120。縫紉控制器120用來依據所收到的縫紉控制命令來控制馬達轉速以控制縫針速度。
具體而言,控制模組10可產生並發送縫紉控制命令至縫紉控制器120。前述縫紉控制命令可指示縫紉速度。
縫紉控制器120可將所收到的縫紉控制命令轉換為對應的縫紉馬達轉速控制訊號,並透過縫紉馬達轉速控制訊號調整縫紉速度。
於一實施例中,送布模組13可包含送布控制器130。送布控制器130用來依據所收到的送布控制命令來控制馬達轉動,以控制送布速度。
具體而言,控制模組10可產生並發送送布控制命令至送布控制器130。前述送布控制命令可指示送布速度、送布長度等。
送布控制器130可將所收到送布控制命令轉換為對應的送布馬達轉速控制訊號,並透過送布馬達轉速控制訊號調整送布速度、送布長度。
藉此,本發明可透過調整縫紉速度與送布速度來調整縫距。
於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10可透過前述命令來同時控制手臂控制器110、縫紉控制器120與送布控制器130,來使機械手臂模組11移動布料的速度、縫紉模組12的縫紉速度與送布模組13的送布速度達到最和諧狀態,而於布料上完成縫紉圖案。
於一實施例中,當送布速度與送布長度固定時,控制模組10可基於所算出布料的多個縫紉點與三角函數來計算各縫紉點所對應的旋轉角度及/或位移。
於一實施例中,自動縫紉機1可包含模板17。模板17用來固定布料,使布料平貼工作臺(對應縫紉平面)以利於縫紉。
並且,機械手臂模組11的末端可連接模板17。藉此,機械手臂模組11可透過於工作臺上移動模板17來平移和轉動布料。
於一實施例中,自動縫紉機1可包含影像擷取模組14,如可見光相機。影像擷取模組14用來對縫紉完成的布料進行拍攝,來獲得布料的結果影像。前述結果影像可用來執行縫紉品質確認與縫紉校正。
於一實施例中,自動縫紉機1可包含人機介面15。人機介面15用來接受用戶操作與提供資訊,並可包含輸入介面與輸出介面。輸入介面可例如為鍵盤、滑鼠、觸控板及/或其他輸入介面。輸出介面可例如為顯示器、蜂鳴器、喇叭、列印機及/或其他輸出介面。
於一實施例中,自動縫紉機1可包含儲存模組16。儲存模組16用來儲存資料。
請參閱圖3,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控制模組的架構圖。於本發明中,自動縫紉機1的控制模組10可包含用以實現不同功能的圖形取得模組20、離散處理模組21、移動控制模組22及校正處理模組23。
圖形取得模組20被設定來從儲存模組16讀取布料的縫紉圖形。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縫紉圖形是以2D/3D圖形檔案格式儲存,並可例如為透過衣服打版軟體所設計,例如AutoCAD DXF或其他CAD檔案格式,不加以限定。
離散處理模組21被設定來對縫紉圖形的曲線執行離散化處理,來轉換曲線為多個縫紉點。
移動控制模組22被設定來計算決定機械手臂模組11的移動方式,並透過控制命令來實現機械手臂模組11移動。
校正處理模組23被設定來基於結果影像計算目前縫紉的偏移量,並基於偏移量校正機械手臂模組11的移動,來使校正機械手臂模組11可準確地改變布料與縫紉模組12之間的相對方向,來準確地將布料的縫紉點沿送布方向送至縫紉模組12。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圖形取得模組20、離散處理模組21、移動控制模組22及校正處理模組23是彼此連接(可為電性連接或資訊連接),並可為硬體模組(如電子電路模組、積體電路模組、SoC等等)、軟體模組或軟硬體模組混搭,不加以限定。
當前述圖形取得模組20、離散處理模組21、移動控制模組22及/或校正處理模組23為軟體模組(如韌體、作業系統或應用程式)時,自動縫紉機1的的儲存模組16可包含非暫態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前述非暫態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儲存有電腦程式,電腦程式記錄有電腦可執行之程式碼,當控制裝置10執行前述程式碼後,可實現前述圖形取得模組20、離散處理模組21、移動控制模組22及/或校正處理模組23的功能。
請參閱圖4,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自動縫紉機的示意圖。
於本實施例中,機械手臂模組11的末端連接模板17。模板17用來於工作臺31固定布料30。
當送布模組13開始沿送布方向D1輸送布料30時,縫紉模組12開始對經過縫針的布料30進行縫紉。
於此同時,機械手臂模組11可對應旋轉模板17,來旋轉布料30,而使得布料30上設定的各縫紉點沿送布方向D1通過縫紉模組12以完成曲線縫紉。
於一實施例中,當應用於多布料的車縫時,布料30以外的其他布料可於縫紉平面中接受送布模組13的輸送,並由機械手臂模組11移動布料30來配合其他布料的接合處,當接合處沿送布方向D1通過縫紉模組12即可完成車縫。
請參閱圖5,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自動縫紉機的示意圖。
本實施例可分別透過兩組機械手臂模組:第一機械手臂模組111及第二機械手臂模組112來移動兩布料300、301,藉以實現兩布料300、301的車縫。
具體而言,於工作臺31的一側(如上方),第一機械手臂模組111連接模板170,模板170用來固定上方的布料300。第一機械手臂模組111可透過移動模板170來改變布料300與縫紉模組12之間的相對方向。
於工作臺31的另一側(如下方)第二機械手臂模組112連接模板171,模板171用來固定下方的布料301。第二機械手臂模組112可透過移動模板171來改變布料301與縫紉模組12之間的相對方向。
接著,透過送布模組13、第一機械手臂模組111與第二機械手臂模組112的配合移動,可使布料300與布料301的接合處(設定有縫紉點)沿送布方向D1經過縫紉模組12,而可完成接合處的車縫。
請參閱圖6與圖7,圖6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自動縫紉機的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自動縫紉機的示意圖。圖6與圖7分別示出自動縫紉機的不同視角的示意圖。
如圖所示,縫紉模組12包含壓腳121與縫針122。
於一實施例中,為了更適合進行曲線縫紉,本發明的可進一步縮小壓腳121的面積,藉以降低旋轉布料30時,壓腳121所帶來的阻力。
布料30的縫紉圖形40可包含直線與曲線。本發明是透過機械手臂模組11來平移或轉動布料30,來使縫紉圖形40的各位置於通過縫紉模組12的壓腳121與縫針122時,是沿著送布方向D1移動。
請參閱圖10,圖10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曲線縫紉方法的流程圖。本發明各實施例的曲線縫紉方法可應用於任一實施例的自動縫紉機1。
本實施例的曲線縫紉方法可包含步驟S10-S12。
於步驟S10中,控制模組10透過圖形取得模組20取得布料的縫紉圖形。
於步驟S11中,控制模組10透過離散處理模組21對縫紉圖形執行路徑轉換,來獲得對應縫紉圖形的縫紉路徑。前述縫紉路徑包含多個縫紉點。多個縫紉點是分別對應至布料的預計縫紉位置(虛擬設定位置)。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多個縫紉點具有固定縫距。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多個縫紉點的縫距是可調整的,且是對應所設定的縫紉速度與送布速度。
並且,當縫紉速度與送布速度改變時,機械手臂模組11移動布料的速度也必須隨之改變。
於一實施例中,步驟S11的路徑轉換可包含步驟S20,或者包含步驟S20與步驟S21。
於步驟S20中,控制模組10透過離散處理模組21執行曲線的離散化處理,來對縫紉圖形的曲線進行離散化轉換,來獲得沿曲線排列的多個縫紉點。
於步驟S21中,控制模組10透過離散處理模組21執行直線的離散化處理,來對縫紉圖形的直線進行離散化轉換,來獲得沿直線排列的多個縫紉點。
請參閱,圖8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路徑轉換的示意圖。
於圖8的實施例中,僅對縫紉圖形40中的曲線執行離散化轉換,來獲得沿曲線排列的多個縫紉點P0-P27。
對於縫紉圖形40中的直線,本發明可不執行離散化轉換,而直接於直線的起點與終點分別設定縫紉點P27、P28,藉以減少運算量。
復請參閱圖10,於步驟S12中,控制模組10透過移動控制模組22執行縫紉程序。
於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10於縫紉程序中可同時執行步驟S30-S32。
於步驟S30中,控制模組10透過移動控制模組22控制送布模組13沿縫紉平面的送布方向D1輸送布料至縫紉模組12。
於步驟S31中,控制模組10透過移動控制模組22控制縫紉模組12對布料進行縫紉。
於步驟S32中,控制模組10透過移動控制模組22控制機械手臂模組11移動布料。
於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10透過移動控制模組22基於所設定的多個縫紉點控制機械手臂模組11於縫紉平面移動布料來使多個縫紉點沿送布方向D1依序通過縫紉模組12。
藉此,本發明可實現曲線縫紉。
請參閱圖10與圖11,圖1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控制機械手臂移動布料的流程圖。
本實施例的曲線縫紉方法的步驟S32可包含以下步驟S40-S42。
於步驟S40中,控制模組10透過移動控制模組22計算多個縫紉點的縫紉向量。
於步驟S41中,控制模組10透過移動控制模組22決定機械手臂模組11的移動向量或移動座標。
於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10可透過移動控制模組22基於預設縫距、預設縫速與預設下針時隙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在步驟S40中所決定的縫紉向量決定機械手臂模組11的移動向量或移動座標。
前述預設縫距、預設縫速與預設下針時隙可由使用者預先設定,亦可由自動縫紉機1自動決定。
於步驟S42中,控制模組10透過移動控制模組22基於在步驟S41中所決定的移動向量或移動座標控制機械手臂模組11移動布料,來使布料上設定的多個縫紉點的縫紉向量平行送布方向D1。
於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10可透過移動控制模組22控制機械手臂模組11來移動模板17,來於縫紉平面中平移與轉動布料。
於一實施例中,多個移動座標可為機械手臂模組11針對多個縫紉點的多個目的地座標。控制模組10可透過移動控制模組22控制機械手臂模組11依序移動至各移動座標,來使各縫紉點通過縫紉模組12時對應的縫紉向量平行於送布方向。
於一實施例中,多個移動向量可為機械手臂模組11針對多個縫紉點的多個速度向量。各速度向量包含第一速度分量與角速度分量。第一速度分量平行送布方向。第一速度分量與角速度分量皆為縫紉平面上的向量。
控制模組10可透過移動控制模組22基於各縫紉點所對應的第一速度分量與角速度分量控制機械手臂模組11移動布料,來使布料上所設定的各縫紉點通過縫紉模組12時,其縫紉向量平行於送布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解決彈性布料在曲線車縫時的內應力問題,本發明可採用r-θ的座標系統,其中令r為速度向量,θ為角速度分量,而r-θ即可得到第一速度分量r’(容後詳述)。
請參閱圖10至圖12,圖1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對曲線執行離散化處理的流程圖。
本實施例的曲線縫紉方法的步驟S20可包含以下步驟S50-S51。
值得一提的是,步驟S50-S51所示離散化處理亦可用於直線,不加以限定。
於步驟S50中,控制模組10透過離散處理模組21將曲線分割為多個離散線段。
於一實施例中,多個離散線段的多個長度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不加以限定。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各離散線段的長度不大於預設的固定縫距。
於步驟S51中,控制模組10透過離散處理模組21對多個離散線段執行直線插補,來獲得對應多個離散線段的多個縫紉點。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直線插補是決定各離散線段的起點與終點,來作為前述多個縫紉點。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直線插補是基於各離散線段的起點與終點決定各離散線段的中間點,來作為前述縫紉點。
請參閱圖8與圖9,圖9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向量分析的示意圖。
於本實施例中,壓腳121具有壓腳面積A1。
縫紉圖形40的前端可被分割為離散線段C1、C2。透過對離散線段C1、C2進行插補可獲得縫紉點P0-P2。
接著,本發明可計算縫紉點P0-P1的縫紉向量V10與縫紉點P1-P2的縫紉向量V21。縫紉向量V10、V21可以是位移向量,也可以是速度向量,不加以限定。
舉例來說,縫紉向量V10相同於機械手臂模組11應採用的速度向量r1。當速度向量r1旋轉了角速度分量θ1後,即可得到平行於送布方向D1的第一速度分量r1’(即,旋轉後的縫紉向量V10可平行於送布方向D1)。
當希望縫紉點P1沿送布方向D1通過縫針時,機械手臂模組11必須單獨對布料提供角速度分量θ1所對應的旋轉,並與送布模組13共同對布料提供第一速度分量r1’所對應的移動(或由送布模組13單獨對布料提供第一速度分量r1’所對應的移動)。換句話說,機械手臂模組11可以在旋轉了角度θ1後平行於送布方向D1,並且基於平行於送布方向D1的姿態移動第一速度分量r1’而令縫紉點P1通過縫針。
接著,縫紉向量V21相同於機械手臂模組11應採用的速度向量r2。在對速度向量r2旋轉角速度分量θ2後,即可得到平行於送布方向D1的第一速度分量r2’(即,旋轉後的縫紉向量V21可平行於送布方向D1)。
當希望縫紉點P2沿送布方向D1通過縫針時,機械手臂模組11必須單獨對布料提供角速度分量θ2所對應的旋轉,並與送布模組13共同對布料提供第一速度分量r2’所對應的移動(或由送布模組13單獨對布料提供第一速度分量r2’所對應的移動)。換句話說,機械手臂模組11可以在旋轉了角度θ2後平行於送布方向D1,並且基於平行於送布方向D1的姿態移動第一速度分量r2’而令縫紉點P2通過縫針,並可以此類推。
本發明以縫針做為中心並使用r-θ的運動控制方式,可以在曲線車縫過程中,達到讓彈性布的內應力最小的技術效果。
請參閱圖10至圖13,圖1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校正處理的流程圖。
本實施例的曲線縫紉方法於執行步驟S12(縫紉程序)的同時或之後可執行以下步驟S60-S61,來即時或事後地對機械手臂模組11進行校正。
於步驟S60中,控制模組10透過校正處理模組23控制影像擷取模組14對縫紉後的布料進行拍攝來獲得結果影像。
於步驟S61中,控制模組10透過校正處理模組23基於結果影像計算偏移量。
於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10可於結果影像中識別各裁縫點於布料上的實際縫紉位置,並將各裁縫點的實際縫紉位置與預計裁縫位置進行偏移計算,來獲得偏移量。
於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10可於結果影像中識別實際的縫紉圖形,並將其與步驟S10所使用的虛擬縫紉圖形進行偏差計算,來獲得偏移量。
於步驟S62中,控制模組10透過校正處理模組23判斷偏移量是否符合預設的校正條件。
於一實施例中,校正條件可包含偏移量不為零,即存在任何偏移。
於一實施例中,校正條件可包含偏移量超過預設的偏移臨界值。即存在明顯的偏移。
若偏移量不符合預設的校正條件,則結束本次校正。
若偏移量符合預設的校正條件,則執行步驟S63。於步驟S63中,控制模組10透過校正處理模組23基於偏移量校正機械手臂模組11的移動。
於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10可將偏移量拆解為X軸分量與Y軸分量(如送布方向)。並依據X軸分量與Y軸分量來分別對機械手臂模組11的移動進行補償,來彌補偏移量。
於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10可將偏移量加入至機械手臂模組11的基準姿態,來透過補償基準姿態校正機械手臂模組11的所有姿態(基於基準姿態所擺出)。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例,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內容所為的等效變化,均同理皆包含於本發明的範圍內,合予陳明。
1:自動縫紉機
10:控制模組
11:機械手臂模組
12:縫紉模組
13:送布模組

Claims (12)

  1. 一種具有曲線縫紉功能的自動縫紉機,包括:一機械手臂模組,用以於一縫紉平面移動一布料;一縫紉模組,用以縫紉該布料;一送布模組,用以沿該縫紉平面的一送布方向輸送該布料至該縫紉模組;及一控制模組,電性連接該機械手臂模組、該送布模組及該縫紉模組,被設定來取得該布料的一縫紉圖形,對該縫紉圖形執行一路徑轉換來獲得包括多個縫紉點的一縫紉路徑,基於該多個縫紉點控制該機械手臂模組移動該布料來使該多個縫紉點沿該送布方向通過該縫紉模組;其中該多個縫紉點具有一固定縫距;其中,該控制模組包括一離散處理模組,該離散處理模組被設定來將該曲線分割為多個離散線段,並對該多個離散線段執行一直線插補來獲得對應該多個離散線段的該多個縫紉點,各該離散線段的長度不大於該固定縫距。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縫紉機,其中該控制模組包括一移動控制模組,被設定來計算該多個縫紉點的一縫紉向量,基於一預設縫距、一預設縫速與一預設下針時隙的至少其中之一與該縫紉向量決定該機械手臂模組的一移動向量或一移動座標,並基於該移動向量或該移動座標控制該機械手臂模組移動,來使該縫紉向量平行該送布方向。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自動縫紉機,其中該移動向量為速度向量,並包括一第一速度分量與一第二速度分量,該第一速度分量平行該送布方向; 其中,該移動控制模組被設定來基於該第一速度分量與該第二速度分量控制該機械手臂模組移動,來使該多個縫紉點通過該縫紉模組時該多個縫紉點的該縫紉向量平行該送布方向。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自動縫紉機,其中該移動座標為該機械手臂模組的目的地座標;其中,該移動控制模組被設定來控制該機械手臂模組移動至該移動座標,來使該多個縫紉點通過該縫紉模組時該多個縫紉點的該縫紉向量平行該送布方向。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縫紉機,更包括用以固定該布料的一模板,該機械手臂模組連接該模板,並透過移動該模板來於該縫紉平面平移與轉動該布料。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縫紉機,更包括一影像擷取模組,用以拍攝該布料的一結果影像;其中,該控制模組包括一校正處理模組,被設定來於偵測該結果影像中的該多個縫紉點的一偏移量符合一校正條件時,基於該偏移量校正該機械手臂模組的移動。
  7. 一種曲線縫紉方法,包括:a)取得一布料的一縫紉圖形;b)對該縫紉圖形執行一路徑轉換來獲得對應該縫紉圖形的一縫紉路徑,其中該縫紉路徑包括多個縫紉點;c)於一縫紉程序中,控制一送布模組沿一縫紉平面的一送布方向輸送該布料至一縫紉模組,並控制該縫紉模組對該布料進行縫紉;及 d)於該縫紉程序中,基於該多個縫紉點控制一機械手臂模組於一縫紉平面移動該布料來使該多個縫紉點沿該送布方向通過該縫紉模組;其中,該路徑轉換包括:e)對該縫紉圖形的一曲線執行一離散化轉換,來獲得沿該曲線排列的該多個縫紉點,其中該多個縫紉點具有一固定縫距;其中,該離散化轉換包括:f1)將該曲線分割為多個離散線段,其中各該離散線段的長度不大於該固定縫距;及f2)對該多個離散線段執行一直線插補來獲得對應該多個離散線段的該多個縫紉點。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曲線縫紉方法,其中該步驟d)包括:d1)計算該多個縫紉點的一縫紉向量;d2)基於一預設縫距、一預設縫速與一預設下針時隙的至少其中之一與該縫紉向量決定該機械手臂模組的一移動向量或一移動座標;及d3)基於該移動向量或該移動座標控制該機械手臂模組移動,來使該縫紉向量平行該送布方向。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曲線縫紉方法,其中該移動向量為速度向量,並包括一第一速度分量與一角速度分量,該第一速度分量平行該送布方向;其中,該步驟d3)是基於該第一速度分量與該角速度分量控制該機械手臂模組移動,來使該多個縫紉點通過該縫紉模組時該多個縫紉點的該縫紉向量平行該送布方向。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曲線縫紉方法,其中該移動座標為該機械手臂模組的目的地座標;其中,該步驟d3)是控制該機械手臂模組移動至該移動座標,來使該多個縫紉點通過該縫紉模組時該多個縫紉點的該縫紉向量平行該送布方向。
  11. 如請求項7所述的曲線縫紉方法,其中,該步驟d)是控制該機械手臂模組移動用以固定該布料的一模板,來於該縫紉平面平移與轉動該布料。
  12. 如請求項7所述的曲線縫紉方法,更包括:g1)於該縫紉程序中,透過一影像擷取模組拍攝一結果影像;及g2)於偵測該結果影像中的該多個縫紉點的一偏移量符合一校正條件時,基於該偏移量校正該機械手臂模組的移動。
TW111113262A 2022-04-07 自動縫紉機及其曲線縫紉方法 TWI8430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3262A TWI843083B (zh) 2022-04-07 自動縫紉機及其曲線縫紉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3262A TWI843083B (zh) 2022-04-07 自動縫紉機及其曲線縫紉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0567A TW202340567A (zh) 2023-10-16
TWI843083B true TWI843083B (zh) 2024-05-2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0181A (zh) 2019-12-10 2020-02-21 北京华美丽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0181A (zh) 2019-12-10 2020-02-21 北京华美丽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90349B2 (ja) 入力装置、入力装置の制御方法、ロボットシステム、ロボットシステムを用いた物品の製造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6770605B2 (ja) 対象物の仮想組立により組立システムをトレーニングするためのビジョンシステム
JP6854610B2 (ja) 縫製システム
US8463420B2 (en) Sewing machin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toring sewing machine control program
US4761596A (en) Method of detecting and controlling work start point of robot
KR101607742B1 (ko) 티칭 시스템 및 티칭 방법
JP2014008073A (ja) ミシン
JP2016187846A (ja) ロボット、ロボット制御装置および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US11268222B2 (en) Sewing machine
US11993883B2 (en) Sewing machine
TWI843083B (zh) 自動縫紉機及其曲線縫紉方法
JPH02131888A (ja) 布地ハンドリング装置
JPS63122496A (ja) ミシンのためのデ−タ作成装置
TW202340567A (zh) 自動縫紉機及其曲線縫紉方法
US11180879B2 (en) Sewing machine and pattern alignment method
CN116949694A (zh) 自动缝纫机及其曲线缝纫方法
WO2006118309A1 (ja) 刺繍ミシン及び刺繍スタート位置設定方法
JP2011083883A (ja) ロボット装置
JP2009219596A (ja) 刺繍ミシン
US20080223273A1 (en) Sewing machine
JP3368921B2 (ja) 電子サイクルミシンにおける縫製パターンの修正装置
US9062400B2 (en) Embroidery data processor, sewing machin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JP3917251B2 (ja) 形状縫いミシン
US11149369B2 (en) Sewing machine and sewing machine control method
US11008685B2 (en) Sewing machin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toring computer-readable instru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