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2611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2611B
TWI842611B TW112130910A TW112130910A TWI842611B TW I842611 B TWI842611 B TW I842611B TW 112130910 A TW112130910 A TW 112130910A TW 112130910 A TW112130910 A TW 112130910A TW I842611 B TWI842611 B TW I8426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nap
buckle
plate
display device
outer fr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30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劉懷聖
侯聖昌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冠捷投資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冠捷投資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冠捷投資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2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2611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模組、一後殼及多個連接件。該顯示模組包括一背蓋,該背蓋具有一背板,及設置於該背板的多個卡扣組,每一個該卡扣組具有凸設於該背板且相間隔的兩個卡扣凸柱。該後殼包括多個卡合板。該等連接件設置於該背蓋及該後殼之間,每一個該連接件包括一第一卡扣板,及形成於該第一卡扣板的一第二卡扣板,該第一卡扣板形成有兩個相間隔的卡扣孔,該等卡扣孔分別卡扣於該等卡扣凸柱,該第二卡扣板卡扣於對應的該卡合板。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特別是一種能節省組裝螺絲的顯示裝置。
現有顯示模組是利用螺絲以鎖附的方式與中膠框結合,而中膠框和後殼之間是利用卡鉤與卡槽相配合方式卡合在一起。因此,顯示模組與中膠框在組裝的過程中要耗費大量螺絲也需耗費時間一一鎖附,不僅費時又費力。
此外,該顯示模組是透過中膠框與後殼組裝,其中,顯示模組的面板與中膠框皆有尺寸公差,因此兩者之間需預留間隙以避免中膠框碰撞到面板的面玻璃,也因此在此處還需有支撐結構以防止中膠框變形。除了預留的間隙會導致顯示器整體外觀的間隙過大之外,後殼與中膠框的堆疊也會使顯示器的側邊厚度過大,而整體機身厚度為容納中膠框支撐結構更是必須增加,因此無法達成現今對顯示器有薄型化的需求。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夠克服先前技術的至少一個缺點的顯示裝置。
於是,本發明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模組、一後殼及多個連接件。該顯示模組包括一背蓋,該背蓋具有一背板,及設置於該背板的多個卡扣組,每一個該卡扣組具有凸設於該背板且相間隔的兩個卡扣凸柱。該後殼包括多個卡合板。該等連接件設置於該背蓋及該後殼之間,每一個該連接件包括一第一卡扣板,及形成於該第一卡扣板的一第二卡扣板,該第一卡扣板形成有兩個相間隔的卡扣孔,該等卡扣孔分別卡扣於該等卡扣凸柱,該第二卡扣板卡扣於對應的該卡合板。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每一個該連接件能相對於該背蓋在一安裝位置及一卡扣位置之間旋轉,在該安裝位置時,該等卡扣孔分別供該等卡扣凸柱穿設,在該卡扣位置時,該等卡扣孔分別卡扣於該等卡扣凸柱。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等卡扣凸柱在一上下方向上形成有高度差,該等卡扣凸柱沿垂直於該上下方向的一左右方向相間隔,該等卡扣孔沿該左右方向相間隔且沿該上下方向反向設置,每一個該卡扣孔具有一安裝孔部,及連通於該安裝孔部的一卡扣孔部,該安裝孔部具有沿該左右方向所取的一最大寬度,該安裝孔部用以供對應的該卡扣凸柱穿設,該卡扣孔部具有沿該左右方向所取的一最小寬度,該最小寬度小於該最大寬度,該卡扣孔部用以供該對應的該卡扣凸柱卡扣。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卡扣板具有相反於該背板的一外板面,及分別界定出該等卡扣孔的該等卡扣孔部的兩個內環面,每一個該內環面具有傾斜地連接於該外板面的一斜面部,每一個該卡扣凸柱具有用以擋止對應的該內環面的該斜面部的一擋止圓錐面。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每一個該卡扣組還具有形成於該背板的兩個定位孔,該第一卡扣板具有面向該背板的一內板面,及凸設於該內板面並用以分別卡合於該等定位孔的兩個定位柱,在該卡扣位置時,該等定位柱分別卡合於該等定位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每一個該卡合板形成有一卡扣槽,該第一卡扣板與該第二卡扣板共同界定出一第一槽及一第二槽,該第一槽與該第二槽分別位於該第二卡扣板相反側,該第一槽供對應的該卡合板容置,該第二卡扣板具有位於該第一槽內且卡扣於該卡扣槽的一卡鉤。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顯示模組還包括一面板,及一外框,該外框環繞於該面板及該背蓋並與該後殼相結合。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外框具有一前端面,該外框形成有位於該前端面後側的一卡合槽,該顯示模組還包括多個黏貼件,該等黏貼件黏貼於該前端面與該面板之間,該卡合槽供該後殼卡合。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外框具有一外框體,及一第一內框體,該外框體具有環繞該面板的一內周面,該第一內框體由該內周面向內延伸並具有一前端面,該顯示模組還包括多個黏貼件,該等黏貼件黏貼於該前端面與該面板之間,該背蓋位於該第一內框體後側。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內框體還具有一後端面,該外框還具有由該後端面向後延伸且間隔位於該外框體內側的一第二內框體,該外框體、該第一內框體及該第二內框體共同界定出供該後殼卡合的一卡合槽,該背蓋位於該第二內框體內側。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外框體還具有一後擋止面,該後殼還包括卡合於該卡合槽的一卡合框,及連接於該卡合框且抵止於該後擋止面的一抵止面。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該顯示裝置藉由該等卡扣孔分別供該等卡扣凸柱對位並卡扣於對應的該連接件,且該等定位孔分別供該等定位柱卡合於該背蓋,以使該等連接件能安裝於該背板。再者,藉由該等卡鉤卡扣於對應的該卡合板,且該等第一槽分別供該等卡合板容置,以使該等連接件能連接於該後殼,並使該後殼能透過該等連接件與該背蓋相連接。此外,藉由該卡合槽供該後殼卡合,且該等黏貼件黏貼於該面板與該第一內框體之間,以使該外框能與該後殼及該面板相連接。藉此,該顯示裝置不僅能節省大量組裝螺絲,還能達成整體機身薄型化之功效。
參閱圖1及圖2,本發明顯示裝置100之一實施例,該顯示裝置100為一無中框的顯示裝置100,並包含一顯示模組1、一後殼2及多個連接件3。
參閱圖2、圖3及圖4,該顯示模組1是以一液晶顯示模組1(LCM)為例,並包括一背蓋11、一面板12、一外框13及多個黏貼件14。
該背蓋11例如由金屬材質所製成,並具有一呈矩形的背板111及設置於該背板111的多個卡扣組112。每一個該卡扣組112用以供對應的該連接件3卡扣。每一個該卡扣組112具有兩個卡扣凸柱113及兩個定位孔114。每一個該卡扣組112的該等卡扣凸柱113凸設於該背板111,且在一上下方向Z上形成有高度差,並沿垂直於該上下方向Z的一左右方向X相間隔,每一個該卡扣凸柱113具有一擋止圓錐面115。每一個該卡扣組112的該等定位孔114形成於該背板111並沿該左右方向X相間隔,且設於該等卡扣凸柱113之間。
關於該面板12的設計為現有技術,因此在此不再詳加贅述。
參閱圖5、圖6及圖7,該外框13具有一外框體131、一第一內框體134及一第二內框體137。該外框體131具有一環繞該面板12的內周面132,及一抵靠於該後殼2的後擋止面133。該第一內框體134由該內周面132垂直向內延伸,並具有一朝向該面板12的前端面135,及一相反於該前端面135且面向該背蓋11的後端面136。該第二內框體137由該後端面136垂直向後延伸並間隔位於該外框體131內側,且該第一內框體134的後端面136及該第二內框體137內側供該背蓋11設置。該外框體131、該第一內框體134及該第二內框體137共同界定出一卡合槽138,該卡合槽138位於該前端面135後側,並用以供該後殼2卡合以使該後殼2能與該外框13連接。
該等黏貼件14為一雙面泡棉膠,並環繞且黏貼於該前端面135與該面板12之間,以使該面板12與該外框13能藉由該等黏貼件14結合。藉由該外框13環繞於該面板12及該背蓋11,以使該外框體131能作為該顯示裝置100的外觀,且該第一內框體134能藉由該黏貼件14使該外框13與面板12黏接,以解決現有的顯示模組間隙及段差過大的問題,也不需要額外的支撐結構支撐該外框13及額外的空間以容納支撐結構,能達成該顯示裝置100厚度減少之功效。
該後殼2包括多個卡合板21、一卡合框22及一抵止面23。
該等卡合板21沿該左右方向X相間隔,用以分別卡合於該等連接件3。每一個該卡合板21呈水平狀且形成有沿該左右方向X相間隔的多個卡扣槽211,該等卡扣槽211用以供對應的該連接件3卡扣。在本實施例中,每一個該卡合板21的該卡扣槽211數量是以兩個為例,但該卡扣槽211的數量也可以為一個或兩個以上,只要能與對應的該連接件3配合,並達成該等卡扣槽211能供對應的該連接件3卡扣即可,並不以此為限。
該卡合框22位於該外框體131內側,並卡合於該卡合槽138,且該抵止面23連接於該卡合框22並抵止於該後擋止面133,以使該後殼2能卡合於該外框13並與該外框13相連接,以解決現有顯示裝置的後框與中膠框堆疊使顯示裝置側邊厚度過大的問題。
參閱圖3、圖4、圖7及圖8,該等連接件3設置於該背蓋11及該後殼2之間,每一個該連接件3包括一第一卡扣板31及一第二卡扣板32。
該第一卡扣板31具有一外板面312、一內板面313及兩個定位柱314。該第一卡扣板31形成有延伸於該外板面312與該內板面313之間的兩個卡扣孔311。該等卡扣孔311沿該左右方向X相間隔且沿該上下方向Z反向設置,並分別用以卡扣於該等卡扣凸柱113。每一個該卡扣孔311具有一安裝孔部315,及連通於該安裝孔部315的一卡扣孔部316。該安裝孔部315具有沿該左右方向X所取的一最大寬度W1,且該安裝孔部315用以供對應的該卡扣凸柱113穿設,以使每一個該連接件3的該第一卡扣板31能預先安裝於對應的該卡扣組112的該等卡扣凸柱113上。該卡扣孔部316具有沿該左右方向X所取的一最小寬度W2,該最小寬度W2小於該最大寬度W1,且該卡扣孔部316用以供該對應的該卡扣凸柱113卡扣,以使每一個該連接件3的該第一卡扣板31能卡扣並固定於對應的該卡扣組112的該等卡扣凸柱113上。該第一卡扣板31還具有分別界定出該等卡扣孔部316的兩個內環面317,每一個該內環面317具有傾斜地連接於該外板面312的一斜面部318,以使每一個該卡扣凸柱113的該擋止圓錐面115能擋止對應的該內環面317的該斜面部318,以防止該等卡扣凸柱113脫離該等卡扣孔部316。該外板面312相反於該背板111,該內板面313相反於該外板面312且面向該背板111。該等定位柱314凸設於該內板面313並沿該左右方向X相間隔,並用以分別卡合於該等定位孔114,以使該等連接件3能更穩固地固定於該背板111。
每一個該連接件3能相對於該背蓋11在一安裝位置(如圖9及圖10所示)及一卡扣位置(如圖11及圖12所示)之間旋轉,在該安裝位置時,該等安裝孔部315分別供該等卡扣凸柱113穿設,在該卡扣位置時,該等卡扣孔部316分別卡扣於該等卡扣凸柱113,且該等定位柱314分別卡合於該等定位孔114以將該等連接件3固定於該背板111。
該第二卡扣板32形成於該第一卡扣板31的該等卡扣孔311之間,並具有卡扣於該等卡扣槽211的多個卡鉤321。該等卡鉤321沿該左右方向X間隔排列,並用以分別卡扣於對應的該卡合板21的該等卡扣槽211。在本實施例中,該卡鉤321數量是以兩個為例,但該卡鉤321的數量也可以為一個或兩個以上。該第一卡扣板31與該第二卡扣板32共同界定出沿該左右方向X延伸的一第一槽33及一第二槽34,且該第一槽33與該第二槽34分別位於該第二卡扣板32的相反側。該第一槽33供對應的該卡合板21容置及供該等卡鉤321設置。當該卡合板21接觸該等卡鉤321而使該第二卡扣板32凹陷變形時,該第二槽34提供凹陷變形的該第二卡扣板32容置的空間。
以下說明該顯示模組1、該後殼2及該等連接件3之間的組裝方式:
每一個該連接件3在安裝於對應的該卡扣組112時,需先將該連接件3旋轉至適當角度,使該等卡扣孔311的該等安裝孔部315分別對齊於對應的該卡扣組112的該等卡扣凸柱113。接著,將該連接件3向前移動,使該連接件3位於該等卡扣凸柱113分別穿設於該等安裝孔部315的該安裝位置。最後,沿一旋轉方向R旋轉該連接件3,使該等卡扣孔311的該等卡扣孔部316分別卡扣於該等卡扣凸柱113,以及該等定位柱314分別卡合於該等定位孔114。此時,該連接件3即固定地組裝於對應的該卡扣組112。補充說明的是,該等卡扣凸柱113在該上下方向Z上形成有高度差,以及該等卡扣孔311沿該上下方向Z反向設置的原因在於,當該等連接件3轉動到該卡扣位置時,該等卡扣凸柱113分別卡扣於該等卡扣孔部316能防止該等連接件3沿該上下方向Z晃動以及沿該左右方向X晃動,使該等連接件3能穩固地固定在該卡扣位置。此外,該等定位柱314分別卡合於該等定位孔114的功效在於能進一步地增加該等連接件3固定於該卡扣位置的穩固性。
該後殼2欲組裝於該顯示模組1時,是將每一個該第二卡扣板32的該等卡鉤321分別卡扣於該等卡合板21的該等卡扣槽211,以使該等卡合板21分別容置於該等第一槽33,並且,該後殼2的該卡合框22卡合於該外框13的卡合槽138,以使將該後殼2的該抵止面23抵止於該外框體131的後擋止面133,以使該後殼2能與該外框13相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該背蓋11的該等卡扣組112的數量、該後殼2的該等卡合板21的數量,及該等連接件3的數量各自是以三個但不以此為限,該等卡扣組112的數量、該後殼2的該等卡合板21的數量,及該等連接件3的數量也可以依照該顯示裝置100的尺寸而增加或減少,只要能達成該背蓋11能透過該等連接件3與該後殼2結合即可。如此一來,該背蓋11能透過該等連接件3與該後殼2相連接,不需耗費大量螺絲一一鎖附,便可達成省時、省力及容易重工之功效。
綜上所述,該顯示裝置100藉由該等卡扣孔311分別供該等卡扣凸柱113對位並卡扣於對應的該連接件3,且該等定位孔114分別供該等定位柱314卡合於該背蓋11,以使該等連接件3能安裝於該背板111。再者,藉由該等卡鉤321卡扣於對應的該卡合板21,且該等第一槽33分別供該等卡合板21容置,以使該等連接件3能連接於該後殼2,並使該後殼2能透過該等連接件3與該背蓋11相連接。此外,藉由該卡合槽138供該後殼2卡合,且該等黏貼件14黏貼於該面板12與該第一內框體134之間,以使該外框13能與該後殼2及該面板12相連接。藉此,該顯示裝置100不僅能節省大量組裝螺絲,還能達成整體機身薄型化之功效,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0:顯示裝置
1:顯示模組
11:背蓋
111:背板
112:卡扣組
113:卡扣凸柱
114:定位孔
115:擋止圓錐面
12:面板
13:外框
131:外框體
132:內周面
133:後擋止面
134:第一內框體
135:前端面
136:後端面
137:第二內框體
138:卡合槽
14:黏貼件
2:後殼
21:卡合板
211:卡扣槽
22:卡合框
23:抵止面
3:連接件
31:第一卡扣板
311:卡扣孔
312:外板面
313:內板面
314:定位柱
315:安裝孔部
316:卡扣孔部
317:內環面
318:斜面部
32:第二卡扣板
321:卡鉤
33:第一槽
34:第二槽
Z:上下方向
X:左右方向
R:旋轉方向
W1:最大寬度
W2:最小寬度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本發明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的一立體圖; 圖2是該實施例的一立體分解圖,說明一顯示模組、一後殼及多個連接件之間的組裝關係; 圖3是該實施例的一不完整立體分解圖,說明一背板、該連接件及該後殼之間的組裝關係; 圖4是該實施例由另一視角觀看的一不完整立體分解圖; 圖5是該實施例的一不完整剖視分解圖; 圖6是該實施例沿圖1中的VI-VI線所截取的一不完整剖視圖,說明該連接件卡扣於該卡扣槽; 圖7是該實施例一不完整剖視圖,說明該連接件卡扣於該卡扣槽及該後殼卡合於一卡合槽; 圖8是該實施例的一不完整立體圖,說明該卡扣孔部的一內環面及一斜面部; 圖9是該實施例的一不完整立體圖,說明該連接件在一安裝位置; 圖10是該實施例沿圖9中的X-X線所截取的一不完整剖視圖,說明多個卡扣凸柱分別穿設於多個安裝孔部; 圖11是該實施例的一不完整立體圖,說明該連接件在一卡扣位置;及 圖12是該實施例沿圖10中的XII-XII線所截取的一不完整剖視圖,說明該等卡扣凸柱分別卡扣於多個卡扣孔部。
1:顯示模組
11:背蓋
111:背板
112:卡扣組
113:卡扣凸柱
114:定位孔
12:面板
13:外框
131:外框體
132:內周面
133:後擋止面
134:第一內框體
135:前端面
136:後端面
137:第二內框體
138:卡合槽
14:黏貼件
2:後殼
21:卡合板
211:卡扣槽
22:卡合框
23:抵止面
3:連接件
31:第一卡扣板
311:卡扣孔
312:外板面
313:內板面
314:定位柱
32:第二卡扣板
321:卡鉤
33:第一槽
34:第二槽
Z:上下方向

Claims (10)

  1.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模組,包括一背蓋,該背蓋具有一背板,及設置於該背板的多個卡扣組,每一個該卡扣組具有凸設於該背板且相間隔的兩個卡扣凸柱;一後殼,包括多個卡合板,每一個該卡合板形成有一卡扣槽;及多個連接件,設置於該背蓋及該後殼之間,每一個該連接件包括一第一卡扣板,及形成於該第一卡扣板的一第二卡扣板,該第一卡扣板與該第二卡扣板共同界定出一第一槽及一第二槽,該第一槽與該第二槽分別位於該第二卡扣板相反側,該第一槽供對應的該卡合板容置,該第二卡扣板具有位於該第一槽內且卡扣於該卡扣槽的一卡鉤,該第一卡扣板形成有兩個相間隔的卡扣孔,該等卡扣孔分別卡扣於該等卡扣凸柱,該第二卡扣板卡扣於對應的該卡合板。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個該連接件能相對於該背蓋在一安裝位置及一卡扣位置之間旋轉,在該安裝位置時,該等卡扣孔分別供該等卡扣凸柱穿設,在該卡扣位置時,該等卡扣孔分別卡扣於該等卡扣凸柱。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等卡扣凸柱在一上下方向上形成有高度差,該等卡扣凸柱沿垂直於該上下方向的一左右方向相間隔,該等卡扣孔沿該左右方向相間隔且沿該上下方向反向設置,每一個該卡扣孔具有一安裝孔 部,及連通於該安裝孔部的一卡扣孔部,該安裝孔部具有沿該左右方向所取的一最大寬度,該安裝孔部用以供對應的該卡扣凸柱穿設,該卡扣孔部具有沿該左右方向所取的一最小寬度,該最小寬度小於該最大寬度,該卡扣孔部用以供該對應的該卡扣凸柱卡扣。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卡扣板具有相反於該背板的一外板面,及分別界定出該等卡扣孔的該等卡扣孔部的兩個內環面,每一個該內環面具有傾斜地連接於該外板面的一斜面部,每一個該卡扣凸柱具有用以擋止對應的該內環面的該斜面部的一擋止圓錐面。
  5. 如請求項2至4其中任一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個該卡扣組還具有形成於該背板的兩個定位孔,該第一卡扣板具有面向該背板的一內板面,及凸設於該內板面並用以分別卡合於該等定位孔的兩個定位柱,在該卡扣位置時,該等定位柱分別卡合於該等定位孔。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模組還包括一面板,及一外框,該外框環繞於該面板及該背蓋並與該後殼相結合。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外框具有一前端面,該外框形成有位於該前端面後側的一卡合槽,該顯示模組還包括多個黏貼件,該等黏貼件黏貼於該前端面與該面板之間,該卡合槽供該後殼卡合。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外框具有一外框體,及一第一內框體,該外框體具有環繞該面板的一內周 面,該第一內框體由該內周面向內延伸並具有一前端面,該顯示模組還包括多個黏貼件,該等黏貼件黏貼於該前端面與該面板之間,該背蓋位於該第一內框體後側。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內框體還具有一後端面,該外框還具有由該後端面向後延伸且間隔位於該外框體內側的一第二內框體,該外框體、該第一內框體及該第二內框體共同界定出供該後殼卡合的一卡合槽,該背蓋位於該第二內框體內側。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外框體還具有一後擋止面,該後殼還包括卡合於該卡合槽的一卡合框,及連接於該卡合框且抵止於該後擋止面的一抵止面。
TW112130910A 2023-08-17 顯示裝置 TWI842611B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42611B true TWI842611B (zh) 2024-05-1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24396A1 (en) 2016-07-24 2018-01-25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24396A1 (en) 2016-07-24 2018-01-25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40401U (zh) 支撑座
US9220174B2 (en) Pedestal for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WO2022052707A1 (zh) 一种摄像头支架、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设备
JP5226148B1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テレビ
CN107238963B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215494450U (zh) 显示装置
TWM538306U (zh) 電子裝置
JP2011227357A (ja) 薄型表示装置
TWI842611B (zh) 顯示裝置
CN114578603A (zh) 显示装置
WO2010070950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WO2019223619A1 (zh) 背光源结构以及显示装置
CN112987363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9884815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6915726U (zh) 显示屏固定装置及汽车
CN114135548B (zh) 连接组件以及拼接显示器
CN216160949U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13130829A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209804150U (zh) 交互智能平板、边框组件及其转角件
CN110007801B (zh) 扩散板支撑组件及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15334789B (zh) 边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21081718U (zh) 显示设备
CN220584514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5956642U (zh) 喇叭组件及交互平板
CN218003908U (zh) 投影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