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01987U - 一种中框、背光源及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框、背光源及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01987U
CN214201987U CN202120360233.8U CN202120360233U CN214201987U CN 214201987 U CN214201987 U CN 214201987U CN 202120360233 U CN202120360233 U CN 202120360233U CN 214201987 U CN214201987 U CN 214201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isplay module
middle frame
edg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02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满仓
施汉诚
卢世伟
李竹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602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01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01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01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中框、背光源及显示模组,所述中框和背光源应用于显示模组,所述中框包括:直边板;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一端与所述直边板连接,所述延伸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唇边板,所述唇边板按压固定在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的灯板的边缘。本公开的中框包括直边板和延伸板,延伸板的另一端设有的唇边板用于按压显示模组的灯板发光面的边缘,针对超大尺寸电视的显示模组,一方面可以避免使用背胶对灯板固定,保证灯板的平整度和一致性;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使用较多的螺钉,节省螺钉成本,减轻显示模组的重量。

Description

一种中框、背光源及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模组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框、背光源及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电视产品作为家庭电器中所必需的产品,在家庭影音娱乐中经常居于中央位置,为整个家庭的成员提供大尺寸视频或游戏的视听体验。随着液晶面板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超大尺寸显示面板的降价,原本价格昂贵的超大尺寸电视也能够达到普通消费者能够负担的价格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视听需求。因此针对超大尺寸电视的整体结构提出了新的设计需求。
相关技术中,超大尺寸液晶电视模组设计往往沿用较为传统的液晶电视模组设计。整体设计方案仅仅只是把原有的设计放大化,并且采用的背光源也是传统的灯条背光源+反射片式的背光方式。在边框的设计上,往往采用分件式的塑胶或金属边框,并使用螺钉在背板一侧进行边框的固定。这样的设计方案在整体外观和角落漏光控制上存在一定的劣势。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中框、背光源及显示模组。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中框,应用于显示模组,所述中框包括:直边板;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一端与所述直边板连接,所述延伸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唇边板,所述唇边板按压固定在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的灯板的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板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可抵接所述灯板的侧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板包括:平边板,与所述直边板连接,所述平边板与所述直边板垂直设置,用于支撑所述显示模组的光学膜片和/或光学扩散板;斜边板,所述斜边板的一端与所述平边板连接,并沿所述平边板向远离所述直边板的方向倾斜延伸,另一端连接所述唇边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斜边板朝向所述灯板的发光面的表面设有反光材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边板设置有固定组件,用于与所述显示模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卡扣,用于与所述显示模组的边框卡接;和/或,第二卡扣,用于与所述显示模组的背板卡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板设有反向叉骨,所述反向叉骨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背板延伸,并插入所述背板的定位孔中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板上设有定位凸台,用于抵接并支撑所述显示模组的边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板设有光学膜片挂耳,用于固定所述显示模组的光学膜片的边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源,应用于显示模组,所述背光源包括:LED灯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的背板;其中,所述LED灯板的边缘由第一方面所述的中框的唇边板压制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ED灯板包括多个子灯板,多个所述子灯板拼接形成所述LED灯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子灯板包括:多个半圆形螺钉孔,位于所述子灯板的边缘处;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子灯板边缘处的对应的两个半圆形螺钉孔拼合成边缘螺钉孔,通过螺钉与所述显示模组的背板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子灯板包括:若干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子灯板的背面并抵接在所述背板;至少一个定位孔,用于与所述背板上的定位柱配合进行定位;至少一个螺钉孔,用于与螺钉配合将所述子灯板固定在所述背板。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中框;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中框的唇边板按压固定所述背光源的LED灯板的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显示面板;边框,包括边框主体和显示面板承载板,所述显示面板承载板与所述边框主体垂直,所述显示面板承载板的显示面用于承载所述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承载板的非显示面与所述中框的延伸板抵接;光学膜片和光学扩散板,均设置在所述中框的延伸板;背板,与所述中框固定连接,所述背光源固定在所述背板的正面;后壳,与所述边框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框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角落转接件,所述角落转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
第一安装板,用于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铆柱,用于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第三安装板,用于与所述边框固定连接。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的中框包括直边板和延伸板,延伸板的另一端设有的唇边板用于按压固定显示模组的灯板的边缘。针该结构应用在对超大尺寸的显示模组中,一方面可以避免使用背胶对灯板固定,保证灯板整体的平整度和一致性;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使用较多的螺钉,节省螺钉成本,减轻显示模组的重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前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后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整体爆炸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框部分结构的剖面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框部分结构的另一剖面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反向叉骨与背板装配剖面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反向叉骨与背板装配立体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卡扣与边框卡接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卡扣与背板卡接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卡扣与背板卡接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相邻子中框拼接示意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LED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子灯板的发光面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子灯板的非发光面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子灯板件拼接示意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边框主体和边框叉骨与背板装配示意图。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角落转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角落转接件与显示模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至图3分别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模组100的前视图、后视图和整体爆炸图。如图3所示,显示模组100由显示面板10往背板70的方向依次包括:显示面板10、边框20、光学膜片30、光学扩散板40、中框50、背光源60以及背板70。显示模组100的下方由前往后包括:装饰条80、地侧中框90和SPCB保护罩71。图1显示出显示模组100的显示面板10、边框20以及装饰条80。图2显示出显示模组100的背板70、边框20及SPCB保护罩71。由此,定义显示模组100的显示面板10为前方、前面或正面,定义显示模组100的背板70为后方、后面或背面。定义显示模组100的装饰条80和地侧中框90为下方,相反为上方。为便于描述各个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以下内容均以上述定义的方向进行说明。
本公开提供一种中框50,应用于显示模组100,图4和图5分别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框50部分结构的主视图和侧视图。中框50围绕显示模组100的四个边设置。中框50可以包括:直边板51和延伸板52。其中,延伸板52的一端与直边板51连接,延伸板52的另一端设置有唇边板521,唇边板521按压固定在显示模组100包括的灯板的边缘。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板52另一端还设置有定位板522,定位板522可抵接灯板的侧边。
具体地,定位板522位于唇边板521的后方,唇边板521与定位板522垂直并形成直角,唇边板521与灯板发光面平行,定位板522与灯板的发光面垂直。唇边板521的背面抵接在灯板的发光面的边缘,定位板522抵接在灯板的侧边。此外,唇边板521的后方设有显示模组100的背板70,灯板固定在背板70的正面,中框50的直边板51的后方以及定位板522的后方与背板70的正面抵接。唇边板521与背板70配合限定灯板的前后方向移动,定位板522则限定灯板的左、右、上、下方向的移动,因此,中框50的唇边板521、定位板522以及背板70配合避免灯板边缘的脱离,同时也避免使用螺钉对灯板的边缘进行固定,减少螺钉的数量及整体显示模组100的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板52包括:平边板523和斜边板524。其中平边板523的一端与直边板51连接,平边板523与直边板51垂直设置,平边板523的另一端与斜边板524连接。由图6所示,其中,Z向为显示面板10往背板70的方向,与Z向相同的方向为后方,与Z向相反的方向为前方,Y向为在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延伸的方向。平边板523的前方具有平整的平面,用于支撑显示模组100的光学膜片30和/或光学扩散板40。在本实施例中,平边板523用于支撑光学膜片30和光学扩散板40。具体地,光学扩散板40的背面抵接在平边板523,光学膜片30设置在光学扩散板40的正面并抵接在光学扩散板40的正面。斜边板524的一端与平边板523连接,并沿平边板523向远离直边板51的方向倾斜延伸,另一端连接唇边板521。更进一步地,斜边板524的另一端连接唇边板521和定位板522。在一些实施例中,斜边板524朝向灯板的发光面的表面设有反光材质。具体地,反光材质可以为白色反光材质,反光材质可以是粘贴在斜边板524上,也可以是斜边板524由反光材质制成。由于中框50为环形方框,中框50的斜边板524与灯板构成漏斗状的光腔,具有反光功能的斜边板524省去了反射片结构,同时还解决了小光腔深度条件下光源安装的问题,能够实现节省空间、降低成本、减轻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板52设有反向叉骨525,反向叉骨525朝向显示模组100的背板70延伸,并插入背板70的定位孔中固定。具体地,如图6和7所示,延伸板52具有反向叉骨525,是指在斜边板524上设有反向叉骨525,反向叉骨525由斜边板524的背面向显示模组100的背板70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反向叉骨525与显示模组100的前后方向平行,在背板70上设有定位孔,位置与反向叉骨525的位置相匹配。此外,反向叉骨525具有多个,且间隔设置在延伸板52上,背板70上也相应的设置多个定位孔与多个反向叉骨525相匹配。中框50的反向叉骨525与背板70的定位孔配合,用于对中框50和背板70的初步定位安装和限位。同时配合直边板51的固定组件的第二卡扣512,完成中框50与背板70的安装固定。反向叉骨525与定位孔配合,对中框50与背板70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相对移动进行了限位。直边板51的固定组件的第二卡扣512与背板70的卡接,对中框50与背板70在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进行了限位。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板52上设有定位凸台526,用于抵接并支撑显示模组100的边框20。具体地,延伸板52上设有定位凸台526,是指在平边板523处设有定位凸台526,如图4和图5所示,定位凸台526凸出于平边板523并朝向显示面板10的方向延伸,且定位凸台526在中框50上也是间隔设置。定位凸台526用于抵接并支撑显示模组100的边框20是指,如图8所示,边框20包括边框主体21和显示面板承载板22,显示面板承载板22与边框主体21垂直,显示面板承载板22的正面用于支撑显示面板10,而定位凸台526与显示模组100的前后方向平行,定位凸台526与显示面板承载板22的背面抵接。一方面定位凸台526的正面与显示面板承载板22的背面抵接,可以作为中框50与边框20的定位基准;另一方面,定位凸台526的正面抵接在显示面板承载板22的背面,可以对显示面板承载板22起到支撑的作用,可以为显示面板承载板22提供良好的平面度和支撑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板52设有光学膜片挂耳527,用于固定显示模组100的光学膜片30的边缘。具体地,延伸板52设有光学膜片挂耳527,是指在平边板523处设有光学膜片挂耳527结构,如图6所示,光学膜片挂耳527结构凸出于平边板523并朝向显示面板10的方向延伸,此外,光学膜片挂耳527在平边板523上也是间隔设置。光学膜片挂耳527用于固定显示模组100的光学膜片30的边缘,具体是指,光学扩散板40的背面搭接在平边板523的正面,光学膜片30位于光学扩散板40的前方,光学膜片30的背面搭接在光学扩散板40的正面,边框20的显示面板承载板22的背面以及平边板523的正面用于限定光学膜片30和光学扩散板40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但在上下左右方向上无法限定,在平边板523上设置光学膜片挂耳527,光学膜片30的边缘处设有挂孔,挂孔与凸出于平边板523的在光学膜片挂耳527配合,从而限定光学膜片30与光学扩散板40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直边板51设置有固定组件,用于与显示模组100连接。如图8所示,直边板51靠近边框20设置,进一步地,固定组件与显示模组100的背板70和边框20通过卡扣结构固定连接。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卡扣511和/或第二卡扣512。即固定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卡扣511,也可以包括第二卡扣512,也可以同时包括第一卡扣511和第二卡扣51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卡扣511和第二卡扣512。如图4所示,每一个固定组件包括一个第一卡扣511和两个第二卡扣512,且第一卡扣511位于第二卡扣512的中间。如图8所示,第一卡扣511用于与显示模组100的边框20卡接;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二卡扣512用于与显示模组100的背板70卡接。第一卡扣511在靠近边框主体21的方向悬挂于直边板51,第一卡扣511与直边板51之间留有间隔,用于容纳背板70的前端。第一卡扣511用于与边框20的边框主体21卡接,在边框主体21与第一卡扣511相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扣511朝垂直于边框主体21方向发生弹性形变,并卡入第一卡槽211内,当背板70的前端插入直边板51与第一卡扣511之间的间隔时,第一卡扣511与背板70之间仍具有间隙用以给第一卡扣511弹性形变留有充足的空间,上述安装方式能够对中框50的组装提供足够的精度,并保有一定的活动调整空间,便于在组装时调整安装间隙,给上述结构的温度膨胀收缩留出空间。此外,在第一卡扣511处还可以设有肋骨以保证第一卡扣511的刚度和强度,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重工性提供了基础。
第二卡扣512卡入背板70中,具体地,第二卡扣512由直边板51向边框主体21方向凸出设置,此处的背板70设置在边框主体21与直边板51之间,背板70在对应第二卡扣512的位置设有第二卡槽72,第二卡扣512卡入第二卡槽72中,从而实现中框50与背板70的固定。
直边板51与背板70、边框20的无螺丝结构设计可以节约螺钉成本,并提高整个显示模组100的外观的一体性和美观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扣511的导入面位于靠近显示模组100的显示面板10,第二卡扣512的导入面靠近显示模组100的背板70。由此可知,背板70由显示模组100的背面向正面方向移动,使第二卡扣512卡入背板70的第二卡槽72,实现背板70与中框50的固定卡接。边框20的由显示模组100的正面向背面移动,使第一卡扣511卡入边框主体21的第一卡槽211内,实现边框20与中框50的固定卡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中框50由多个子中框50拼接而成。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框50可以是塑胶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中框50由六段中框50拼接而成。子中框50的拼接处结构如图12所示,子中框50的一端为公头,另一端为母座,相邻的两个子中框50拼接时,其中一个子中框50的公头插入相邻子中框50的母座中,从而实现无螺钉固定连接,省去螺钉的成本并减轻中框50的重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子中框50各设有若干个固定组件以及若干个反向叉骨525。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子中框50设有6至7个固定组件以及3~6个反向叉骨525。相邻两个固定组件之间的间距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不固定的,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固定组件之间的间距为160mm。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背光源60,应用于显示模组100,背光源60包括:LED灯板61,固定设置在显示模组100的背板70;其中,LED灯板的边缘由中框50的唇边板521压制固定。
由上述内容可知,背光源60固定设置在显示模组100的背板70。背光源60包括LED灯板61,其中,LED灯板61可以通过背胶的方式固定在背板70上,也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背板70上。在本实施例中,LED灯板61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固定在背板70上。由于本公开的背光源60针对的是超大尺寸的显示模组100,相应地LED灯板61的尺寸也会增大,当LED灯板61为一整块灯板时,生产难度大,工艺成本高,局部破损则需要更换整个灯板,成本消耗大,此外,一整块LED灯板61固定在背板70上,由于重力等其他因素,难以保证整体背光源60的平整度和一致性。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LED灯板61包括多个子灯板62,多个子灯板62拼接形成LED灯板61。每个子灯板62的结构相同,互换性和兼容性高;子灯板62的尺寸小,强度高不易损坏,成本消耗低,且生产工艺简单,可量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LED灯板61包括十块子灯板62,子灯板62的发光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子灯板62可为Mini LED灯板、OLED灯板或QLED灯板。与相关技术中的直下式不同,本公开的背光源60采用十块子灯板62拼接而成LED灯板61,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背光的亮灭,从而提升整体画质。
此外,每个子灯板62的背面采用硬质材料作为基板,在灯板的固定方式上采用螺钉进行固定。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子灯板62包括:若干支撑柱621,设置在子灯板62的背面并抵接在背板70。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子灯板62可以包括七个支撑柱621,七个支撑柱621位于子灯板62的背面,支撑柱621抵接在背板70的正面用于支撑子灯板62。至少一个定位孔622,用于与背板70上的定位柱配合进行定位;至少一个螺钉孔623,用于与螺钉配合将子灯板62固定在背板70。具体的,背板70的正面设有定位柱,与子灯板62上的定位孔622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定位柱与定位孔622配合,可以实现子灯板62位置的精确定位。定位孔622和螺钉孔623可以位于子灯板62的中轴线上,也可以为分布在子灯板62的其他位置,在此不作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两个定位孔622和五个螺钉孔623,且均位于子灯板62的中轴线位置。此外,灯板的背面还设有两个连接器,用于与驱动板相连。
进一步地,在子灯板62与背板70的固定方式上,不仅需要考虑到单块子灯板62的安装牢固性,由于本公开的LED灯板61由多块子灯板62拼接而成,因此也需要考虑到相邻子灯板62拼接处的平整度和稳定性。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子灯板62包括:多个半圆形螺钉孔624,位于子灯板62的边缘处;其中,如图16所示,相邻两个子灯板62边缘处的对应的两个半圆形螺钉孔624拼合成边缘螺钉孔,通过螺钉625与显示模组100的背板70固定。具体地,每个子灯板62的边缘处设置若干个半圆形螺钉孔624,当多个子灯板62拼接时,由于每个子灯板62的结构相同,相邻两个子灯板62边缘处对应的两个半圆形螺钉孔可以拼合成边缘螺钉孔,此边缘螺钉孔为圆形,在背板70正面对应边缘螺钉孔的位置设有螺钉孔,使用一个螺钉625穿过圆形的边缘螺钉孔并与背板70上的螺钉孔配合,从而利用同一颗螺钉对两边的子灯板62进行同时固定,确保了相邻子灯板62拼接边的平整度和一致性。在本实施例中,子灯板62的长边上设有五个半圆形螺钉孔624,子灯板62的宽边上设有两个半圆形螺钉孔62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子灯板62边缘处半圆形螺钉孔624的数量只是示例性的,并不是用于限定本公开的子灯板62结构。
此外,针对超大尺寸的显示模组100,子灯板62拼接成LED灯板61,子灯板62用于拼接的拼接边缘用螺钉625与背板70固定,而每个子灯板62的未拼接的边缘,由上述内容可知,延伸板52的另一端设有的唇边板521用于按压显示模组100的灯板发光面的边缘,一方面可以避免使用背胶对灯板固定,保证灯板整体的平整度和一致性;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使用较多的螺钉,节省螺钉成本,减轻显示模组100的重量。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100,包括:如上述的中框50和如上述的背光源60;其中,中框50的唇边板521按压固定背光源60的LED灯板61的边缘。
由上述内容可知,显示模组100为应用在超大尺寸电视上的显示模组100,因此,显示模组100的背光源60相应的尺寸也会加大,背光源60包括LED灯板61,LED灯板61由多个子灯板62拼接而成,由上述内容可知,每个子灯板62通过位于中轴线上的两个定位孔622、三个螺钉孔623与显示模组100的背板70进行固定,而每个子灯板62边缘的拼接处则设有半圆形螺钉孔624,相邻子灯板62的两个半圆形螺钉孔624拼合成一个圆形边缘螺钉孔,并利用同一螺钉625将相邻子灯板62的边缘进行固定,从而保证多个子灯板62拼接时边缘处的平整度和一致性。而利用延伸板52的另一端设有的唇边板521,按压显示模组100的灯板发光面的边缘,针对超大尺寸电视的显示模组100,一方面可以避免使用背胶对灯板固定,保证灯板的平整度和一致性;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使用较多的螺钉,节省螺钉成本,减轻显示模组100的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00由前往后包括:显示面板10、边框20、光学膜片30、光学扩散板40、中框50、背光源60、背板70和后壳。显示模组100的下方由前往后包括:装饰条80、地侧中框90和SPCB保护罩71。其中,边框20,包括边框主体21和显示面板承载板22,显示面板承载板22与边框主体21垂直,显示面板承载板22的显示面(即正面)用于承载显示面板10。显示面板承载板22的非显示面(即背面)与中框50的延伸板52抵接。
具体地,由上述内容可知,中框50的平边板523的前方凸设有定位凸台526,定位凸台526与显示面板承载板22的背面抵接。一方面定位凸台526的正面与显示面板承载板22的背面抵接,可以作为中框50与边框20的定位基准;另一方面,针对超大尺寸的显示模组100,显示面板10的尺寸和重量也会相应的增大,对边框20的显示面板承载板22的强度要求变高,因此定位凸台526的正面抵接在显示面板承载板22的背面,可以对显示面板承载板22起到支撑的作用,减轻显示面板承载板22的承载力,同时还可以为显示面板承载板22提供良好的平面度和支撑性,
边框20除上述提到起到承载显示面板10的作用外,边框20位于显示模组100的边部,一方面属于外观的一部分,因此边框20的结构要求具有一定的美学需求,另一方面显示模组100的其他结构均位于边框20内部,因此边框20起到保护整体显示模组100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边框20一体成型。边框20采用一体成型折弯方式,具体地,本公开的边框20为金属材料制成,即金属边框20,进一步地,金属边框20为铝金属材料制成,并采用铝挤工艺一体成型,之后再进行弯折和部分结构CNC(数控机床)加工,最后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本公开金属边框20一体成型的结构保持了整体边框20的一体性,同时保证了整体边框20的强度;在边框20转角处无拼接段差,保持了整体边框20外观的美观度;一体成型的金属边框20产能大,具有较高的量产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膜片30和光学扩散板40,均设置在中框50的延伸板52。由上述内容可知,延伸板52包括平边板523,光学扩散板40的背面搭接在平边板523的正面,光学膜片30位于光学扩散板40的前方,光学膜片30的背面搭接在光学扩散板40的正面,边框20的显示面板承载板22的背面以及平边板523的正面用于限定光学膜片30和光学扩散板40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板70,与中框50固定连接,背光源60固定在背板70的正面。具体地,背板70包括底板和侧板,背板70的侧板位于中框50和边框20之间。由上述内容可知,中框50的直边板51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卡扣511和第二卡扣512。在第一卡扣511处,背板70向远离边框20的方向凹折,从而让使得中框50的第一卡扣511与边框主体21的第一卡槽211扣合,实现中框50与边框20的卡接。在第二卡扣512处,背板70在第二卡扣512处设有第二卡槽72,中框50的第二卡扣512卡入背板70的第二卡槽72中,从而实现中框50与背板70的卡接。
此外,在背板70除去在第一卡扣511处凹折的部分,背板70的前方向边框20的显示面板承载板22处延伸,在显示面板承载板22处设有边框叉骨23,如图17所示,边框叉骨23位于显示面板承载板22的背面,并与边框主体21平行。安装时,由上述内容可知,由于第一卡扣511和第二卡扣512的导入面的方向不同,因此,背板70由显示模组100的背面向正面方向移动,使第二卡扣512卡入背板70的第二卡槽72,实现背板70与中框50的固定卡接。边框20的由显示模组100的正面向背面移动,使第一卡扣511卡入边框主体21的第一卡槽211内,实现边框20与中框50的固定卡接。在边框20由正面向背面移动并与中框50配合时,边框20先通过边框叉骨23与边框主体21进行粗定位,即确保背板70的前端能够顺利卡入边框主体21和边框叉骨23之间的缝隙,继而再是第一卡扣511卡入边框主体21的第一卡槽211内。此外,背板70的前端与边框叉骨23和边框主体21之间均留有缝隙,用于调整边框20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的位置。
显示模组100还包括后壳,后壳与边框2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00还包括角落转接件73。角落转接件73用于固定后壳和边框20,以及加强边框20、后壳和背板70的连接。进一步地,角落转接件73设置在显示模组100的下方两个角落。具体地,如图18所示,角落转接件7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板731、第二安装板732和第三安装板733。其中,第二安装板732与第一安装板731和第三安装板733均垂直,第一安装板731与第三安装板733平行,但第一安装板731和第三安装板733分别位于第二安装板732两侧。
第一安装板731用于与背板70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731设有定位孔和螺钉孔,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板731上设有两个定位孔和一个螺钉孔,两个定位孔位于一个螺钉孔的两边,第一安装板731与背板70的背面贴合,安装时,定位孔与背板70背面的定位柱配合进行定位,螺钉孔配合螺钉使第一安装板731与背板70锁固。
第二安装板732和第三安装板733上也设有多个螺钉孔,第二安装板732上的螺钉孔配合螺钉用于与地侧中框90固定连接。第三安装板733上的螺钉孔配合螺钉用于与边框20的显示面板承载板22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角落转接件73与边框20的固定连接。此外,在第二安装板732上设有铆柱734,铆柱734与第三安装板733位于同一侧,安装时,后壳通过铆柱734配合螺钉固定在角落转接件73,从而实现角落转接件73与后壳的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角落转接件73利用钣金成型工艺整体成型。
通过上述的安装方式,边框20、背板70、地侧中框90和后壳等角落上的主要结构锁固在一起,加强了整体显示模组100的强度,同时对边角缝隙尺寸的管控提供帮助。
关于上述显示模组100实施例中的中框50和背光源60装置,其中中框50和背光源6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有关中框50和背光源60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除非有特殊说明,“连接”包括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构件的直接连接,也包括两者之间存在其他元件的间接连接。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7)

1.一种中框,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显示模组,所述中框包括:
直边板;
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一端与所述直边板连接,所述延伸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唇边板,所述唇边板按压固定在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的灯板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可抵接所述灯板的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包括:
平边板,与所述直边板连接,所述平边板与所述直边板垂直设置,用于支撑所述显示模组的光学膜片和/或光学扩散板;
斜边板,所述斜边板的一端与所述平边板连接,并沿所述平边板向远离所述直边板的方向倾斜延伸,另一端连接所述唇边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边板朝向所述灯板的发光面的表面设有反光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边板设置有固定组件,用于与所述显示模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第一卡扣,用于与所述显示模组的边框卡接;和/或,
第二卡扣,用于与所述显示模组的背板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设有反向叉骨,所述反向叉骨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背板延伸,并插入所述背板的定位孔中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上设有定位凸台,用于抵接并支撑所述显示模组的边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设有光学膜片挂耳,用于固定所述显示模组的光学膜片的边缘。
10.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显示模组,所述背光源包括:
LED灯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的背板;
其中,所述LED灯板的边缘由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中框的唇边板压制固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板包括多个子灯板,多个所述子灯板拼接形成所述LED灯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灯板包括:
多个半圆形螺钉孔,位于所述子灯板的边缘处;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子灯板边缘处的对应的两个半圆形螺钉孔拼合成边缘螺钉孔,通过螺钉与所述显示模组的背板固定。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灯板包括:
若干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子灯板的背面并抵接在所述背板;
至少一个定位孔,用于与所述背板上的定位柱配合进行定位;
至少一个螺钉孔,用于与螺钉配合将所述子灯板固定在所述背板。
14.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中框;
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
其中,所述中框的唇边板按压固定所述背光源的LED灯板的边缘。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显示面板;
边框,包括边框主体和显示面板承载板,所述显示面板承载板与所述边框主体垂直,所述显示面板承载板的显示面用于承载所述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承载板的非显示面与所述中框的延伸板抵接;
光学膜片和光学扩散板,均设置在所述中框的延伸板;
背板,与所述中框固定连接,所述背光源固定在所述背板的正面;
后壳,与所述边框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一体成型。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角落转接件,所述角落转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
第一安装板,用于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
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铆柱,用于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
第三安装板,用于与所述边框固定连接。
CN202120360233.8U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中框、背光源及显示模组 Active CN214201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0233.8U CN214201987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中框、背光源及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0233.8U CN214201987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中框、背光源及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01987U true CN214201987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40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0233.8U Active CN214201987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中框、背光源及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019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12237A (zh) * 2023-02-28 2023-06-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胶框、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12237A (zh) * 2023-02-28 2023-06-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胶框、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24614U (zh) 弯曲式显示装置
CN100504546C (zh)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组件和使用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模件
KR100959685B1 (ko) 백라이트 고정 어셈블리
WO2021063080A1 (zh) 显示主体及拼接式智能交互平板
EP2345923B1 (en) Narrow bezel for a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backlight unit
CN109239978B (zh) 一种直下式显示装置
WO2022116658A1 (zh) 显示装置
CN214201987U (zh) 一种中框、背光源及显示模组
US20130128522A1 (en) Backlight System
EP2607946B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202501341U (zh) 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CN103838031A (zh) 显示装置
CN107463027B (zh) 一种侧入式显示设备
CN220271697U (zh) 一种显示设备
CN111142610B (zh) 终端
CN210378168U (zh) 显示主体及拼接式智能交互平板
CN217639856U (zh) 一种显示器
CN113050316A (zh) 一种双视角车载背光模组
CN215773341U (zh) 一种大尺寸嵌入式液晶电视背板结构
CN214311194U (zh) 一种电视显示模组
CN201348687Y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夹固构件
CN217561892U (zh) 一种Mini LED背光模组结构
CN214897340U (zh) 一种全面屏背板
CN216772152U (zh) 不同显示尺寸的液晶玻璃共用后背板的直下式结构
CN216118306U (zh) 光学膜片组的固定结构和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