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1642B - 度量系統 - Google Patents

度量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1642B
TWI841642B TW108145665A TW108145665A TWI841642B TW I841642 B TWI841642 B TW I841642B TW 108145665 A TW108145665 A TW 108145665A TW 108145665 A TW108145665 A TW 108145665A TW I841642 B TWI841642 B TW I84164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field
metrology
sampl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5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38026A (zh
Inventor
奧特舒勒 恩納 勒辛斯基
夏皮爾 伊納 塔許沙
馬克 吉納渥克
黛安娜 沙菲羅夫
蓋伊 班朵夫
羅伊 弗克維奇
克里斯 史帝利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科磊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6/678,84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0990022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科磊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科磊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8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8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1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1642B/zh

Links

Abstract

一種度量系統可包含耦合至一度量工具之一控制器。控制器可接收一度量目標設計,度量目標設計包含藉由利用一微影工具在一樣本上曝光出一第一曝光場而形成之至少一第一特徵及藉由利用微影工具在樣本上曝光出一第二曝光場而形成之至少一第二特徵,其中第二曝光場與第一曝光場在樣本上一度量目標之一位置處重疊。控制器可進一步接收與根據度量目標設計製作之度量目標相關聯之度量資料,基於度量資料判定在度量目標之製作期間之一或多個製作誤差,並基於一或多個製作誤差產生校正項以在一或多個後續微影步驟中調整微影工具之一或多個製作參數。

Description

度量系統
本發明大體而言係關於疊加度量量測,且更確切而言係關於提供場對場校正項之疊加度量量測。
半導體製作線通常在一製作製程期間之一或多個點處併入度量量測,以在一特定樣本上及/或跨越多個樣本監測並控制特徵之製作。舉例而言,一典型製作製程包含製作跨越一樣本(例如,一半導體晶片等)之表面分佈之多個晶粒,其中每一晶粒包含形成一裝置組件之多個圖案化材料層。可藉由一系列步驟(包含材料沈積、微影及蝕刻)形成每一圖案化層以產生一所關注圖案。此外,用於曝光步驟中之微影工具(例如,一掃描儀、一步進器等)具有實質上小於樣本大小之一視域,以使得利用跨越樣本分佈之諸多曝光場對每一樣本層進行曝光。因此,可期望監測並控制與跨越樣本對每一層進行曝光之曝光場之大小及放置相關聯之場對場誤差,且監測並控制與在不同樣本層上在每一曝光場內之特徵相關聯之疊加誤差,此增大一樣本上度量目標之數目且減小製作輸送量。然而,典型度量系統需要單獨目標及/或量測技術來用於疊加度量及場對場度量。因此期望提供用於高輸送量之疊加度量及場對場度量之系統及方法。
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個說明性實施例揭示一種度量系統。在一個說明性實施例中,該系統包含通信耦合至一度量工具之一控制器。在另一說明性實施例中,該控制器接收一度量目標設計,該度量目標設計包含利用一微影工具在一樣本上曝光出一第一曝光場而形成之至少一第一特徵及利用該微影工具在該樣本上曝光出一第二曝光場而形成之至少一第二特徵。在另一說明性實施例中,該第二曝光場與該第一曝光場部分地重疊且進一步在該樣本上在度量目標之一位置上與該第一曝光場重疊。在另一說明性實施例中,該控制器接收與根據該度量目標設計製作之該度量目標相關聯之度量資料。在另一說明性實施例中,該控制器基於該度量資料判定在該度量目標之製作期間之一或多個製作誤差。在另一說明性實施例中,該控制器基於該一或多個製作誤差產生一或多個校正項以在一或多個後續微影步驟中調整該微影工具之一或多個製作參數。
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個說明性實施例揭示一種圖案遮罩。在一個說明性實施例中,該圖案遮罩包含位於該圖案遮罩之一裝置區域中之一或多個裝置圖案元件。在另一說明性實施例中,該圖案遮罩包含位於一第一目標區域中之第一組度量圖案元件。在另一說明性實施例中,該圖案遮罩包含位於一第二目標區域中之第二組度量圖案元件。在另一說明性實施例中,該第一目標區域及第二目標區域沿著一第一方向配置於該裝置區域之相對側上。在另一說明性實施例中,該第一組度量圖案元件及該第二組度量圖案元件經組態以在利用一第一曝光場及一第二曝光場在一樣本上對該圖案遮罩進行曝光時形成該樣本上之一度量目標之至少一部分,該第一曝光場及該第二曝光場經分佈以使得該第一曝光場之該第一目標區域與該第二曝光場之該第二目標區域在該樣本上在該度量目標之一位置處重 疊。
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個說明性實施例揭示一種度量方法。在一個說明性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利用一微影工具在一樣本上曝光出一第一曝光場以形成一度量目標之至少一第一特徵。在另一說明性實施例中,利用該微影工具在該樣本上曝光出一第二曝光場以形成該度量目標之至少一第二特徵,其中該第二曝光場與該第一曝光場部分地重疊,且其中該第二曝光場與該第一曝光場在該樣本上該度量目標之一位置處重疊。在另一說明性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利用一度量工具產生與該度量目標相關聯之度量資料。在另一說明性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基於該度量資料判定在該度量目標之製作期間之一或多個製作誤差。在另一說明性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基於該一或多個製作誤差產生一或多個校正項以在一或多個後續微影步驟中調整該微影工具之一或多個製作參數。
應理解,前述大體說明及以下詳細說明兩者皆僅係例示性及解釋性的且未必限制所主張之本發明。併入本說明書中並構成本說明書之一部分之附圖圖解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且與該大體說明一起用於解釋本發明之原理。
100:系統
102:微影子系統
104:度量子系統
106:控制器
108:處理器
110:記憶體媒體/非暫時性記憶體媒體/記憶體
112:微影照射源
114:照射束/同軸照射束/離軸照射束
116:光軸
118:遮罩支撐裝置
120:圖案遮罩
122:投射光學器件
124:樣本/靜態樣本/運動中樣本
126:樣本載台
128:光阻劑層
130:樣本光
132:偵測器
134:度量照射源
136:度量照射束
138:照射路徑
140:透鏡
142:照射光學組件
144:物鏡/光學元件物鏡
146:樣本載台
148:聚集路徑
150:聚集路徑透鏡
152:聚集光學組件
154:分束器
202:重疊曝光場/曝光場/第一曝光場/第二曝光場
202a:曝光場
202b:曝光場
202c:曝光場
204:重疊區
206:非重疊區
300:雙層場敏疊加目標/場敏疊加目標/全場敏疊加目標
300a:場敏疊加目標
300b:場敏疊加目標
302:第一層目標特徵
304:第二層目標特徵
402:圖案遮罩
404:裝置區域
406:邊界
408:圖案元件
410:圖案元件
502:圖案遮罩
602:圖案遮罩
702:圖案遮罩
802:圖案遮罩
902:圖案遮罩
1000:單層場敏疊加目標/場敏疊加目標
1002:目標特徵
1004:目標特徵
1102:圖案遮罩
1104:圖案元件
1106:圖案元件
1200:雙層場敏疊加目標/場敏疊加目標
1202:第一層特徵
1204:第一層特徵
1206:第二層特徵
1208:第二層特徵
1302:圖案遮罩
1304:圖案元件
1306:圖案元件
1308:圖案遮罩
1310:圖案元件
1312:圖案元件
1400:方法
1402:步驟
1404:步驟
1406:步驟
1408:步驟
1410:步驟
熟習此項技術者參考附圖可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之眾多優點,在附圖中:圖1A係圖解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一製作系統之一概念圖;圖1B係圖解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微影子系統之一概念圖; 圖1C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度量子系統之一方塊圖;圖2係一樣本之一概念俯視圖,其圖解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的與多個微影步驟相關聯之多個重疊曝光場,該多個微影步驟係藉由與一特定樣本層之製作相關聯之微影子系統進行;圖3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一雙層場敏疊加目標之一概念俯視圖;圖4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的適合於形成圖3中所圖解說明之場敏疊加目標之一圖案遮罩之一俯視圖;圖4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樣本之一部分之一俯視圖,其圖解說明基於圖4A之圖案遮罩沿著兩個正交方向利用重疊曝光場製作場敏疊加目標;圖5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的適合於形成圖3中所圖解說明的包含四個格區之場敏疊加目標之一設計之一圖案遮罩之一俯視圖,在該設計中第一層目標特徵之部分及第二層目標特徵之部分位於每一格區中;圖5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樣本之一部分之一俯視圖,其圖解說明基於圖5A中之圖案遮罩沿著兩個正交方向利用部分重疊曝光場製作場敏疊加目標;圖6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的適合於形成圖3中所圖解說明之場敏疊加目標之一框中框設計之一圖案遮罩之一俯視圖,在該框中框設計中第一層目標特徵之部分及第二層目標特徵之部分位於一系列嵌套框中;圖6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樣本之一部分之一俯視圖,其圖解說明基於圖6A中之圖案遮罩利用部分重疊曝光場製作場敏疊加目 標;圖7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的適合於形成圖3中所圖解說明之場敏疊加目標之一「Ruller」型設計之一圖案遮罩之一俯視圖,在該「Ruller」型設計中第一層目標特徵之部分及第二層目標特徵之部分位於一系列嵌套梳齒圖形;圖7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的樣本之一部分之一俯視圖,其圖解說明基於圖7A中之圖案遮罩利用部分重疊曝光場製作場敏疊加目標;圖8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的適合於形成圖3中所圖解說明之場敏疊加目標之一AIMid設計之一圖案遮罩之一俯視圖,在該AIMid設計中第一層目標特徵及第二層目標特徵係交錯的;圖8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樣本之一部分之一俯視圖,其圖解說明基於圖8A中之圖案遮罩利用部分重疊曝光場製作場敏疊加目標;圖9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的適合於形成圖3中所圖解說明之場敏疊加目標之一AIMid設計之一圖案遮罩之一俯視圖,在該AIMid設計中第一層目標特徵及第二層目標特徵重疊而形成交叉圖案;圖9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樣本之一部分之一俯視圖,其圖解說明基於圖9A中之圖案遮罩利用部分重疊曝光場製作場敏疊加目標;圖10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一單層場敏疊加目標之一概念俯視圖;圖11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的適合於形成圖10中所圖解 說明之場敏疊加目標之一圖案遮罩之一俯視圖;圖11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樣本之一部分之一俯視圖,其圖解說明基於圖11A中之圖案遮罩沿著兩個正交方向利用部分重疊曝光場製作場敏疊加目標;圖12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一單層場敏疊加目標之一概念俯視圖;圖13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的適合於形成第一層特徵之一圖案遮罩之一俯視圖;圖13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樣本之一部分之一俯視圖,其圖解說明基於圖13A中之圖案遮罩利用部分重疊曝光場製作一場敏疊加目標之第一層特徵;圖13C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的適合於形成第二層特徵之一圖案遮罩之一俯視圖;圖13D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樣本之一部分之一俯視圖,其圖解說明基於圖13C中之圖案遮罩利用部分重疊曝光場製作一場敏疊加目標之第二層特徵;圖13E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樣本之一部分之一俯視圖,其圖解說明基於圖9A中之圖案遮罩沿著兩個正交方向利用部分重疊曝光場製作場敏疊加目標;且圖14係圖解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在一場敏疊加度量方法中執行之步驟之一流程圖。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依據35 U.S.C.§ 119(e)主張Enna Leshinsky-Altshuller、Inna Tarshish-Shapir、Mark Ghinovker、Diana Shaphirov、Guy Ben Dov、Roie Volkovich及Chris Steely發明的2018年12月20日提出申請的標題為「OVERLAY MARK DESIGN AND ALGORITHMIC APPROACHES FOR IMPROVING OVL MODELED FIELD TERMS AND CORRECTING SCANNER ERRORS」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為62/782,594號,該申請案全文併入本案供參考。
現在將詳細參考在附圖中所圖解說明之所揭示標的物。已關於一些實施例及其具體特徵特定地展示及闡述本發明。文中所述之實施例應被解釋為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熟習此項技術者應容易明瞭,可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之情況下在形式及細節上做出各種改變及修改。
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關於用於提供對一共同度量目標之疊加度量及場對場度量(例如,場敏疊加度量)之系統及方法。場敏疊加度量可針對場敏疊加目標利用新疊加量測技術或習用疊加量測技術來提供指示疊加誤差及/或場對場誤差之資料。舉例而言,一場敏疊加度量目標上之特徵之相對位置可不僅對一共同曝光場中之重疊曝光(如一典型疊加目標之情形)之間的變化敏感,而且對毗鄰曝光場之間的變化敏感,以提供指示場對場變化之資料。
就本發明之目的而言,術語「疊加度量」在廣義上係指量測在樣本之一共同部分上透過兩次或兩次以上曝光形成之特徵之不對準。就此而言,疊加度量可提供在一樣本上之兩個或兩個以上層上形成之特徵之對準之量測以及透過連續曝光在一共同樣本層上形成之特徵之對準之量測(例如,雙重圖案化、三重圖案化等)。此外,就本發明之目的而言,術 語「場對場度量」在廣義上係指在樣本上之不同場(例如,毗鄰場)中在兩次或兩次以上曝光中形成之特徵之間的差異之量測。舉例而言,場對場誤差可包含但不限於場之間的套準或縮放之誤差。因此,本文中所揭示之系統及方法可在一共同量測步驟中提供各種各樣之製程誤差之度量量測。
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係關於適合於同時提供指示疊加誤差及場對場誤差之資料之場敏疊加目標。在本文中應認識到,典型疊加度量目標係由以下操作形成:透過對在同一層或不同層上對樣本之同一區域進行多次曝光(例如,一微影工具之相同曝光場)來形成該目標之不同部分。就此而言,在不同曝光中形成之特徵之相對位置及/或大小指示微影工具與用於反覆曝光之曝光場的對準誤差。相比之下,可透過對樣本之一共同部分進行多次曝光形成場敏疊加目標,其中至少一個曝光場僅與用於產生該目標之一或多個其他曝光場部分地重疊。舉例而言,度量目標之一或多個特徵可由曝光在樣本上之一第一場而形成,且一或多個特徵可由曝光樣本上之一第二場而形成,其中第二場在度量目標之位置處僅與第一場部分地重疊。就此而言,場敏疊加目標中之特徵之相對位置及/或大小對用於產生該目標之各種曝光場之場對場變化敏感等。
本文中預期,一場敏疊加目標可通常具有與任何非場敏疊加目標相同之設計。舉例而言,適合於調適之疊加度量目標設計包含基於影像之度量目標,諸如但不限於進階成像度量(AIM)目標、AIM晶粒中(AIMid)目標、框中框目標或多層AIMid(MLAIMid)目標。舉另一實例,適合於調適之疊加度量目標設計包含基於散射測量之疊加(SCOL)目標。因此,一場敏疊加目標可藉由任何新型或現有疊加度量工具來量測及表徵。然而,用於提取關於與場敏疊加目標之量測相關聯之誤差之源之資訊 的度量演算法可有所不同以對藉由場敏疊加目標量測之誤差之不同源作出解釋。
本發明之額外實施例係關於適合於製作場敏疊加目標之光遮罩。舉例而言,一光遮罩可包含:一裝置區域,其包含與裝置特徵相關聯之圖案;及一或多個目標區域,其環繞該裝置區域。確切而言,位於裝置區域之相對側上之目標區域可包含一場敏疊加目標之互補部分。就此而言,可藉由對樣本進行重疊曝光(例如,重疊曝光場)來製作一全層之一場敏疊加目標,其中重疊量經設計以產生場敏疊加目標之一完整圖案。
本發明之額外實施例係關於基於使用場敏疊加目標所產生之疊加資料及場對場資料兩者來產生微影工具之校正項。舉例而言,可在後續層之曝光期間將前饋校正項提供至微影工具以補償關於一當前層之量測變化。舉另一實例,可將回饋校正項提供至微影工具以減輕隨時間之變化(例如,漂移)。
在本文中進一步涵蓋,場敏疊加度量可適合於量測、控制及/或減輕製作誤差之各種源,包含但不限於光遮罩及/或樣本之形狀變化、光遮罩及/或樣本上之應力、光遮罩及/或樣本上之表面張力效應或與微影工具本身相關聯之誤差。因此,基於場敏疊加量測之校正項可提供對微影製程之高度準確且高效之控制。
現在參考圖1A至圖14,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更詳細地闡述場敏疊加度量之系統及方法。
圖1A係圖解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一製作系統100之一概念圖。在一項實施例中,系統100包含一微影子系統102,該微影子系統102對一樣本上之一圖案遮罩上之一或多個圖案元件(例如,裝 置圖案元件、度量目標圖案元件等)進行微影成像。微影子系統102可包含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微影工具,諸如但不限於一掃描儀或步進器。在另一實施例中,系統100包含用以表徵樣本上之一或多個特徵之一度量子系統104。度量子系統104可包含適合於量測樣本特徵(例如,一場敏疊加目標之特徵)之相對位置之一疊加度量工具。在一項實施例中,度量子系統104包含一基於影像之度量工具,該基於影像之度量工具基於所產生之一樣本之一或多個影像來量測度量資料。在另一實施例中,度量子系統104包含一基於散射測量之度量系統,該基於散射測量之度量系統基於來自樣本之光之散射(反射、繞射、漫散射等)來量測度量資料。在另一實施例中,系統100包含一控制器106。在另一實施例中,控制器106包含經組態以執行維持於一記憶體媒體110上之程式指令之一或多個處理器108。就此而言,控制器106之該一或多個處理器108可執行本發明通篇所闡述之各種程序步驟中之任一者。
控制器106之一或多個處理器108可包含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處理元件。在此意義上,該一或多個處理器108可包含經組態以執行演算法及/或指令之任何微處理器類型裝置。在一項實施例中,一或多個處理器108可由以下各項組成:一桌上型電腦、主機電腦系統、工作站、影像電腦、並行處理器或經組態以執行一程式之任何其他電腦系統(例如,網路連接電腦),該程式經組態以操作系統100,如本發明通篇中所闡述。應進一步認識到,術語「處理器」可在廣義上被界定為囊括具有執行來自一非暫時性記憶體媒體110之程式指令之一或多個處理元件之任何裝置。此外,可藉由一單個控制器106或者另一選擇為藉由多個控制器實施本發明通篇所闡述之步驟。另外,控制器106可包含裝納於一共同殼 體中或多個殼體內之一或多個控制器。如此一來,控制器中之任何控制器或控制器組合可被單獨封裝為適合於整合至系統100中之一模組。此外,控制器106可分析自偵測器132接收到之資料並該資料饋送至系統100內或在系統100外部之額外組件(例如,微影子系統102)。
記憶體媒體110可包含此項技術中已知之適用於儲存可由相關聯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08執行之程式指令之任何儲存媒體。舉例而言,記憶體媒體110可包含一非暫時性記憶體媒體。舉另一實例,記憶體媒體110可包含但不限於一唯讀記憶體、一隨機存取記憶體、一磁性或光學記憶體裝置(例如,磁碟)、一磁帶、一固態磁碟機等。應進一步注意,可將記憶體110與一或多個處理器108裝納於一共同控制器殼體中。在一項實施例中,記憶體110可相對於一或多個處理器108及控制器106之實體位置而位於遠端。例如,控制器106之一或多個處理器108可存取可經由一網路(例如,網際網路、內部網路等)存取之一遠端記憶體(例如,伺服器)。因此,以上說明不應被解釋為限制本發明,而僅係圖解說明。
圖1B係圖解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微影子系統102之一概念圖。在一項實施例中,微影子系統102包含經組態以產生一照射束114之一微影照射源112。該一或多個照射束114可包含一或多個選定光波長,該等選定光波長包含但不限於紫外線(UV)輻射、可見光輻射或紅外線(IR)輻射。
微影照射源112之照射可具有任何空間分佈(例如,照射圖案)。舉例而言,微影照射源112可包含但不限於一單極照射源、一雙極照射源、一C-Quad照射源、一Quasar照射源或一自由形式照射源。就此而言,微影照射源112可產生其中的照射沿著(或平行於)一光軸116傳播之同 軸照射束114及/或其中的照射相對於光軸116以一角度傳播之任何數目個離軸照射束114。
在本文中應進一步注意,就本發明之目的而言,微影照射源112之一照射極可表示來自一具體位置之照射。就此而言,微影照射源112之每一空間位置(例如,關於光軸116)可被視為一照射極。此外,一照射極可具有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形狀或大小。另外,微影照射源112可被視為具有與一照射極之一分佈對應之一照射分佈。
此外,微影照射源112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方法產生照射束114。舉一實例,可以來自微影照射源112之一照射極之照射(例如,一微影照射源112之一照射分佈之一部分等)之形式形成一照射束114。舉另一實例,微影照射源112可包含用於產生多個照射束114之多個照射源。
在另一實施例中,微影子系統102包含一遮罩支撐裝置118。遮罩支撐裝置118經組態以固定一圖案遮罩120。在另一實施例中,微影子系統102包含一組投射光學器件122,投射光學器件122經組態以將受一或多個照射束114照射之圖案遮罩120之一影像投射至安置於一樣本載台126上之一樣本124上,以產生與圖案遮罩120之影像對應之印刷圖案元件。在另一實施例中,遮罩支撐裝置118可經組態以致動或定位圖案遮罩120。舉例而言,遮罩支撐裝置118可相對於系統100之投射光學器件122將圖案遮罩120致動至一選定位置。
樣本124可包含適合於接收圖案遮罩120之影像之任何數目種光敏材料及/或材料層。舉例而言,樣本124可包含一光阻劑層128。就此而言,該組投射光學器件122可將圖案遮罩120之一影像投射至光阻劑 層128上以對光阻劑層128進行曝光且一後續蝕刻步驟可移除經曝光材料(例如,正性蝕刻)或未曝光材料(例如,負性蝕刻),以在樣本124上提供印刷特徵。此外,圖案遮罩120可用於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成像組態中。舉例而言,圖案遮罩120可係將圖案元件正性成像為印刷圖案元件之一正性遮罩(例如,一亮場遮罩)。舉另一實例,圖案遮罩120可係圖案遮罩120之圖案元件形成負性印刷圖案元件(例如間隙、空間等)的一負性遮罩(例如,一暗場遮罩)。
控制器106可通信耦合至微影子系統102中之任何元件或元件組合,諸如但不限於用以引導一圖案遮罩120上之圖案元件至一樣本124之轉移的遮罩支撐裝置118及/或樣本載台126、控制照射束114之一或多個特性之微影照射源112。
圖1C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度量子系統104之一方塊圖。系統100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方法來產生與自樣本124發出在至少一個偵測器132上之光(例如,樣本光130)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影像。在一項實施例中,偵測器132位於一場平面處以產生樣本124上之一或多個特徵之一影像。就此而言,系統100可用作一基於影像之疊加度量工具。在另一實施例中,偵測器132位於一光瞳平面處以基於自樣本124發出之光之角度(例如,基於反射,繞射,散射等)產生一影像。就此而言,系統100可用作一基於散射測量之度量工具。
在一項實施例中,度量子系統104包含用以產生一度量照射束136之一度量照射源134。度量照射源134可與微影照射源112相同或可係經組態以產生一單獨度量照射束136之一單獨照射源。度量照射束136可包含一或多個選定光波長:包含但不限於真空紫外線(VUV)輻射、 深紫外線(DUV)輻射、紫外線(UV)輻射、可見光輻射或紅外線(IR)輻射。度量照射源134可進一步產生包含任何範圍之選定波長之一度量照射束136。在另一實施例中,度量照射源134可包含一光譜可調諧照射源以產生具有一可調諧光譜之一度量照射束136。
度量照射源134可進一步生成具有任何時間分佈之一度量照射束136。舉例而言,度量照射源134可生成一連續度量照射束136、一脈衝式度量照射束136或一經調變度量照射束136。另外,可自度量照射源134經由一自由空間傳播或經導引光(例如,一光纖、一光管道等)來遞送度量照射束136。
在另一實施例中,度量照射源134經由一照射路徑138將度量照射束136引導至樣本124。照射路徑138可包含適合於修改及/或調節度量照射束136的一或多個透鏡140或額外照射光學組件142。舉例而言,該一或多個照射光學組件142可包含但不限於一或多個偏光器、一或多個濾光器、一或多個分束器、一或多個漫射器、一或多個均質器、一或多個切趾器、一或多個束成形器或一或多個快門(例如,機械快門、電光學快門、聲光學快門等)。舉另一實例,該一或多個照射光學組件142可包含用以控制到樣本124上之照射之角度之孔徑光闌及/或用於控制到樣本124上之照射之空間跨度之場光闌。在一個例項中,照射路徑138包含位於與一物鏡144之後焦平面共軛之一平面處以為樣本提供遠心照射之一孔徑光闌。在另一實施例中,系統100包含將度量照射束136聚焦至樣本124上之一物鏡144。
在另一實施例中,樣本124安置於一樣本載台146上。樣本載台146可包含適合於將樣本124定位於系統100內之任何裝置。舉例而 言,樣本載台146可包含線性平移載台、旋轉載台、向上翹載台等之任何組合。
在另一實施例中,一偵測器132經組態以透過一聚集路徑148擷取自樣本124發出之輻射(例如,樣本光130)。舉例而言,聚集路徑148可包含但無須包含一聚集透鏡(例如,如圖1C中所圖解說明之物鏡144)或者一或多個額外聚集路徑透鏡150。就此而言,一偵測器132可接收自樣本124反射或散射(例如,經由鏡面反射、漫反射等)或由樣本124產生之輻射(例如,與度量照射束136之吸收相關聯之螢光等)。
聚集路徑148可進一步包含用以引導及/或修改由物鏡144聚集之照射之任何數目個聚集光學組件152,包含但不限於一或多個聚集路徑透鏡150、一或多個濾光器、一或多個偏光器或者一或多個束阻擋件。另外,聚集路徑148可包含:場光闌,其用以控制樣本的被成像至偵測器132上之空間跨度;或孔徑光闌,其用以控制來自樣本的用於在偵測器132上產生一影像之照射之角度跨度。在另一實施例中,聚集路徑148包含位於與一光學元件物鏡144之後焦平面共軛之一平面中之一孔徑光闌以為樣本提供遠心成像。
偵測器132可包含此項技術中已知的適合於量測自樣本124接收之照射的任何類型之光學偵測器。舉例而言,一偵測器132可包含適合於產生一靜態樣本124之一或多個影像之一感測器(例如,在一靜態操作模式中),諸如但不限於一電荷耦合裝置(CCD)、一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感測器、一光電倍增管(PMT)陣列或一雪崩光二極體(APD)陣列。舉另一實例,一偵測器132可包含適合於產生一運動中樣本124之一或多個影像之一感測器(例如,一掃描操作模式),諸如,但不限於一線感 測器或一時間延遲與積分(TDI)感測器。
在另一實施例中,一偵測器132可包含適合於識別自樣本124發出之輻射波長之一光譜偵測器。在另一實施例中,系統100可包含多個偵測器132(例如,與由一或多個分束器產生之多個束路線相關聯)以便於由系統100進行多個度量量測。
在一項實施例中,如圖1C中所圖解說明,系統100包含一分束器154,該分束器154被定向成使得物鏡144可同時將度量照射束136引導至樣本124並聚集自樣本124發出之輻射。就此而言,系統100可經組態以處於一落射照射模式(epi-illumination)中。
在另一實施例中,控制器106通信耦合至系統100之一或多個元件。就此而言,控制器106可傳輸及/或接收來自系統100之任何組件之資料。舉例而言,控制器106可經組態以接收資料,包含但不限於來自偵測器132之一或多個影像。
圖2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一樣本124之一概念俯視圖,其圖解說明與多個微影步驟相關聯之多個重疊曝光場202,該等微影步驟係由與一特定樣本層之製作相關聯之微影子系統102進行。在一項實施例中,將一圖案遮罩120成像至每一曝光場202上。此外,可將同一圖案遮罩120反覆地成像至每一曝光場202上或可將多個圖案遮罩120成像至選定曝光場202上。然而,應理解圖2未按比例繪製。而是,圖2中之參數(諸如但不限於每一曝光場202的相對於樣本124之大小的大小、曝光場202之數目或毗鄰曝光場202之間的重疊量)係出於說明目的而選擇並不應被解釋為具限制性。
在一項實施例中,如圖2中所圖解說明,毗鄰曝光場202可 重疊以形成跨越樣本124分佈之重疊區204。可將裝置特徵(例如,與跨越樣本124分佈之晶粒相關聯)製作於非重疊區206中之任一者中,而可將一特定樣本層上之場敏疊加目標或其部分基於來自毗鄰重疊曝光場202之曝光形成於重疊區204中之任一者中。相比之下,在本文中應認識到,可使用與不同微影步驟相關聯之完全重疊曝光場202在同一層上或在不同層上形成典型疊加度量目標。
在另一實施例中,可在與一製作程序相關聯之多個微影步驟中複製曝光場202之圖案。舉例而言,可使用一系列材料沈積步驟、使用曝光場202之一圖案之微影步驟(例如,如圖2中所圖解說明)、蝕刻步驟等製作與一第一樣本層相關聯之第一組圖案元件。可使用一系列額外材料沈積步驟、使用曝光場202之一圖案之微影步驟、蝕刻步驟等製作與一第二樣本層相關聯之第二組圖案元件,其中與第一樣本層及第二樣本層相關聯之曝光場202之圖案對準。可在一單個樣本層上實施一類似程以進行多次對準曝光(例如,一雙圖案化程序等)。
現在參考圖3至圖13E,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更詳細地闡述場敏度量目標及其形成。本文中預期,場敏度量目標可包含在任何數目個樣本層上的由任何數目個重疊曝光場202形成之特徵。圖3至圖9B圖解說明雙層場敏疊加目標之非限制性實例,其中與一第一樣本層相關聯之特徵係使用一個曝光場202形成,且與一第二層相關聯之特徵係使用一毗鄰重疊曝光場202形成。在次等設計中,第一層特徵相對於第二層特徵之相對位置及/或大小對與不同樣本層相關聯之微影步驟之間的場對場變化等敏感。圖10至圖11B圖解說明一單層場敏疊加目標之一非限制性實例。在此設計中,第一層特徵相對於第二層特徵之相對位置及/或大小 對與一單個樣本層相關聯之微影步驟之間的場對場變化等敏感。圖12至圖13E圖解說明跨越兩個曝光場202之使用四次曝光形成之一雙層場敏疊加目標之一非限制性實例:第一層特徵使用毗鄰曝光場202以與與圖10至圖11B中之圖解說明類似之一方式製作,且第二層特徵係使用用於第一層特徵之同一毗鄰曝光場202製作。在此設計中,包含位於不同層上的由完全重疊曝光場202形成之特徵之目標之部分可用作傳統疊加目標且提供指示用於各別曝光場202之連續曝光之微影工具之對準誤差及/或縮放誤差的資料。此外,包含由部分重疊曝光場202形成之特徵之目標之部分可提供指示場對場誤差之資料。此外,應理解,本文中之實例僅出於說明目的提供並不應被解釋為具限制性。舉例而言,提供傳統疊加資料及/或場對場資料之單層或雙層場敏疊加目標之額外設計在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內。舉另一實例,場敏疊加目標可包含三個或三個以上樣本層上的由在目標位置處與其他曝光場202僅部分地重疊之至少一個曝光場202形成的特徵。
圖3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一雙層場敏疊加目標300之一概念俯視圖。在一項實施例中,場敏疊加目標300包含利用一第一曝光場202形成之第一層目標特徵302及利用一第二曝光場形成之第二層目標特徵304,其中第二曝光場202僅與第一曝光場202部分地重疊。舉例而言,使用圖2之圖解說明,第一層目標特徵302可與曝光場202a相關聯,且第二層目標特徵304可與曝光場202b相關聯。因此,第一層目標特徵302與第二層目標特徵304係全場敏疊加目標300之互補部分。
應理解,圖3中之場敏疊加目標300之佈局旨在具說明性而非限制性。可將第一層目標特徵302及第二層目標特徵304配置成適合於一疊加量測之任何組態。舉例而言,第一層目標特徵302及第二層目標特 徵304之佈局並不僅限於圖3中第一層目標特徵302及第二層目標特徵304各自包含兩個格區且沿著交叉對角線分佈的說明。而是,第一層目標特徵302及第二層目標特徵304可以適合於疊加量測之任何圖案分佈在任何數目個格區中。在一個例項中,第一層目標特徵302及第二層目標特徵304可完全地或部分地重疊。此外,第一層目標特徵302或第二層目標特徵304中之任一者可沿著一或多個方向分段。
因此,本文中進一步涵蓋,可使用任何技術來判定由不同曝光形成之特徵之相對位置,所述特徵之位置可受各種誤差源(包含本文中先前所闡述之疊加誤差及場對場誤差)影響。舉例而言,可直接比較第一層目標特徵302之位置與第二層目標特徵304。舉另一實例,可比較與第一層目標特徵302及第二層目標特徵304相關聯之對稱(例如,旋轉對稱,反射對稱等)之中心。
圖4A至圖9B圖解說明圖3中所圖解說明之場敏疊加目標300之各種設計,且圖解說明適合於使用毗鄰之部分重疊曝光場202製作各種設計之相關聯圖案遮罩120。然而應理解,僅出於說明目的提供圖4A至圖9B中所圖解說明之場敏疊加目標300之設計,並不應被解釋為具限制性。本文中涵蓋,可藉由使用毗鄰之部分重疊曝光場202製作互補部分來調適任何疊加目標設計以使其具場敏性。
圖4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的適合於形成圖3中所圖解說明之場敏疊加目標300之一圖案遮罩402(例如,對應於圖1B中之圖案遮罩120)之一俯視圖。在一項實施例中,圖案遮罩402包含一裝置區域404,裝置區域404包含與正在製作之一半導體裝置相關聯之裝置特徵(未展示)之一圖案。在另一實施例中,圖案遮罩402包含場敏疊加目標300 之互補部分,該等互補部分位於在裝置區域404之相對側上,但位於一成像區域之一邊界406內。舉例而言,圖案遮罩402沿著一水平軸線包含場敏疊加目標300的用於利用沿著水平方向毗鄰之曝光場202形成一全場敏疊加目標300之互補部分,且亦沿著一垂直軸線包含場敏疊加目標300的用於利用沿著垂直方向毗鄰之曝光場202形成一全場敏疊加目標300之互補部分。確切而言,與第一層目標特徵302相關聯之圖案元件408位於裝置區域404之左側及頂側上,且與第二層目標特徵304相關聯之圖案元件410位於裝置區域404之右側及底側上。
圖4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樣本124之一部分之一俯視圖,其圖解說明基於圖4A之圖案遮罩402沿著兩個正交方向利用重疊曝光場202製作場敏疊加目標300。在一項實施例中,每一曝光場202包含圖案遮罩402之一影像。此外,毗鄰曝光場202之間的重疊間隔及重疊量可經選擇以使得場敏疊加目標300之互補部分在樣本124上重疊,以在一重疊區204中形成全場敏疊加目標300,而與圖案遮罩402之裝置區域404相關聯之裝置特徵形成於非重疊區206中。
舉例而言,使用來自一第一曝光場202(例如,曝光場202a)之第一層目標特徵302及來自一第二曝光場202(例如,曝光場202b)之第二層目標特徵304形成場敏疊加目標300a。舉另一實例,使用來自第一曝光場202(例如,曝光場202a)之第一層目標特徵302及來自一第三曝光場202(例如,曝光場202c)之第二層目標特徵304形成場敏疊加目標300b。
現在參考圖5A至圖9B,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更詳細地闡述場敏疊加目標之各種設計以及相關聯圖案遮罩。與用以製作與 圖4A及圖4B相關聯之場敏疊加目標300的樣本124上之圖案遮罩402及圖案遮罩402之部分重疊曝光相關聯之說明可適用於圖5A至圖9B中所圖解說明之目標設計。
圖5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的適合於形成圖3中所圖解說明的包含四個格區之場敏疊加目標300之一設計之一圖案遮罩502(例如,對應於圖1B中之圖案遮罩120)之一俯視圖,其中第一層目標特徵302之部分及第二層目標特徵304之部分位於每一格區中。確切而言,與第一層目標特徵302相關聯之圖案元件408位於裝置區域404之左側及底側上,且與第二層目標特徵304相關聯之圖案元件410位於裝置區域404之右側及頂側上。圖5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樣本124之一部分之一俯視圖,其圖解說明基於圖5A中之圖案遮罩502沿著兩個正交方向利用部分重疊曝光場202製作場敏疊加目標300。在此設計中,可以但不需要藉由比較旋轉對稱之各別中心來判定第一層目標特徵302與第二層目標特徵304之相對位置。舉例而言,第一層目標特徵302與第二層目標特徵304展現出90度旋轉對稱。然而本文中預期,包含其他類型之對稱(包含但不限於180度旋轉對稱或反射對稱)之設計在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內。
圖6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的適合於形成圖3中所圖解說明之場敏疊加目標300之一框中框設計之一圖案遮罩602(例如,對應於圖1B中之圖案遮罩120)之一俯視圖,在該框中框設計中第一層目標特徵302之部分及第二層目標特徵304之部分位於一系列嵌套框中。圖6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樣本124之一部分之一俯視圖,其圖解說明基於圖6A中之圖案遮罩602利用部分重疊曝光場202製作場敏疊加 目標300。儘管未展示,可以圖4B及圖5B中所圖解說明之一類似方式沿著圖6B中之垂直方向透過圖案遮罩602之部分重疊曝光來形成一場敏疊加目標300。
圖7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的適合於形成圖3中所圖解說明之場敏疊加目標300之一「Ruller」型設計之一圖案遮罩702(例如,對應於圖1B中之圖案遮罩120)之一俯視圖,在該「Ruller」型設計中第一層目標特徵302之部分及第二層目標特徵304之部分位於一系列嵌套梳齒圖形中。圖7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樣本124之一部分之一俯視圖,其圖解說明基於圖7A中之圖案遮罩702利用部分重疊曝光場202製作場敏疊加目標300。儘管未展示,可以圖4B及圖5B中所圖解說明之一類似方式沿著圖7B中之垂直方向透過圖案遮罩702之部分重疊曝光來形成一場敏疊加目標300。
圖8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的適合於形成圖3中所圖解說明之場敏疊加目標300之一AIMid設計之一圖案遮罩802(例如,對應於圖1B之圖案遮罩120)之一俯視圖,在AIMid設計中該第一層目標特徵302與第二層目標特徵304交錯。圖8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樣本124之一部分之一俯視圖,其圖解說明基於圖8A中之圖案遮罩802利用部分重疊曝光場202製作場敏疊加目標300。儘管未展示,可以圖4B及圖5B中所圖解說明之一類似方式沿著圖8B中之垂直方向透過圖案遮罩802之部分重疊曝光形成一場敏疊加目標300。
圖9A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係適合於形成圖3中所圖解說明之場敏疊加目標300之一AIMid設計之一圖案遮罩902(例如,對應於圖1B中之圖案遮罩120)之一俯視圖,在該AIMid設計中第一層目標特 徵302與第二層目標特徵304重疊以形成交叉圖案。圖9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樣本124之一部分之一俯視圖,其圖解說明基於圖9A中之圖案遮罩902利用部分重疊曝光場202製作場敏疊加目標300。儘管未展示,可以圖4B及圖5B中所圖解說明之一類似方式沿著圖9B中之垂直方向透過圖案遮罩902之部分重疊曝光來形成一場敏疊加目標300。
現在參考圖10及圖11B,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闡述一單層場敏疊加目標1000。圖10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一單層場敏疊加目標1000之一概念俯視圖。圖10中之單層場敏疊加目標1000類似於圖3中所圖解說明之雙層場敏疊加目標300,但所有特徵皆係使用與一共同樣本層相關聯之曝光場202形成。確切而言,單層場敏疊加目標1000可包含與一第一曝光場202(例如,曝光場202a)相關聯之第一組目標特徵1002以及與一第二曝光場202(例如,曝光場202b或曝光場202c)相關聯之第二組目標特徵1004。
圖11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的適合於形成圖10中所圖解說明之場敏疊加目標1000之一圖案遮罩1102(例如,對應於圖1B中之圖案遮罩120)之一俯視圖。確切而言,圖案元件1104與第一組目標特徵1002相關聯,且圖案元件1106與第二組目標特徵1004相關聯。圖11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樣本124之一部分之一俯視圖,其圖解說明基於圖11A中之圖案遮罩1102沿著兩個正交方向利用部分重疊曝光場202製作場敏疊加目標1000。
現在參考圖12至圖13E,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闡述一雙層場敏疊加目標1200。圖12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一雙層場敏疊加目標1200之一概念俯視圖。
在一項實施例中,場敏疊加目標1200係由四次曝光形成。舉例而言,場敏疊加目標1200可包含由一第一曝光場202(例如,曝光場202a)形成之第一組第一層特徵1202及由與第一曝光場202部分地重疊之一第二曝光場202(例如,曝光場202b或曝光場202c)形成之第二組第一層特徵1204。場敏疊加目標1200可進一步包含由第二樣本層上之第一曝光場202(例如,曝光場202a)形成之第一組第二層特徵1206及由第二曝光場202(例如,曝光場202b或曝光場202c)形成之第二組第二層特徵1208。
圖13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的適合於形成第一層特徵(例如,第一組第一層特徵1202及第二組第一層特徵1204)之一圖案遮罩1302(例如,對應於圖1B中之圖案遮罩120)之一俯視圖。確切而言,圖案元件1304與第一組第一層特徵1202相關聯,且圖案元件1306與第二組第一層特徵1204相關聯。
圖13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樣本124之一部分之一俯視圖,其圖解說明基於圖13A中之圖案遮罩1302利用部分重疊曝光場202(例如,用於第一層之一微影步驟中之曝光場202a、202b)製作一場敏疊加目標1200之第一層特徵。
圖13C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的適合於形成第二層特徵(例如,第一組第二層特徵1206及第二組第二層特徵1208)之一圖案遮罩1308(例如,對應於圖1B中之圖案遮罩120)之一俯視圖。確切而言,圖案元件1310與第一組第二層特徵1206相關聯,且圖案元件1312與第二組第二層特徵1208相關聯。
圖13D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樣本124之一部分之一俯視圖,其圖解說明基於圖13C中之圖案遮罩1308利用部分重疊曝光 場202(例如,用於第二層之一微影步驟中之曝光場202a、202b)製作一場敏疊加目標1200之第二層特徵。此外,用於第二層之一微影步驟中之曝光場202a、202b可與用於第一層之一微影步驟中之對應曝光場202a、202b完全重疊。
圖13E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之樣本124之一部分之一俯視圖,其圖解說明基於圖13A及圖13C中之圖案遮罩1302及1308沿著兩個正交方向利用部分重疊曝光場202製作場敏疊加目標1200。
如圖12至圖13E所圖解說明,場敏疊加目標1200可提供與每一層相關聯及層之間的典型疊加資料及場對場資料。舉例而言,由於第一組第一層特徵1202及第一組第二層特徵1206係由第一層及第二層中之完全重疊曝光場202(例如,曝光場202a)形成,因此第一組第一層特徵1202相對於第一組第二層特徵1206之相對位置及/或大小可指示由跨越多個層的與對準微影步驟相關聯之典型疊加目標所致之典型疊加誤差。此外,第二組第一層特徵1204及第二組第二層特徵1208可提供類似資料。
然而,場敏疊加目標1200亦可提供資料指示各種場對場誤差。舉例而言,圖13A之圖案遮罩1302及圖13C之圖案遮罩1308兩者皆類似地用作圖11A中所圖解說明之圖案遮罩1102。因此,第一組第一層特徵1202相對於第二組第一層特徵1204之相對位置及/或大小可指示第一層中之場對場誤差,而第一組第二層特徵1206相對於第二組第二層特徵1208之相對位置及/或大小可指示第二層中之場對場誤差。此外,場敏疊加目標1200可提供指示跨越多個層之場對場誤差之資料。舉例而言,第一組第一層特徵1202相對於第二組第二層特徵1208之相對位置及/或大小可指示跨越多個層之場對場誤差,此類似於圖3至圖13E中所圖解說明之目標 提供之資料。亦可基於第二組第一層特徵1204及第二組第二層特徵1208獲得類似資料。
如本文中先前所闡述,應理解,圖3至圖13E僅出於說明目的提供並不應被解釋為具限制性。更確切而言,一場敏疊加目標可包含透過任何數目次曝光形成之任何數目個特徵,其中目標之特徵中之至少某些特徵由與用於形成該目標之其他曝光場202僅部分地重疊之一曝光場202形成。此外,一場敏疊加目標可包含本文中所圖解說明之一特徵組合。舉例而言,一場敏疊加目標可包含位於三個或三個以上樣本層上之特徵。
圖14係圖解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的在用於場敏疊加度量之一方法1400中執行之步驟之一流程圖。申請人指出,本文中先前在系統100之內容脈絡中所闡述之實施例及使能技術被解釋為擴展至方法1400。然而進一步注意,方法1400並不僅限於系統100之架構。
在一項實施例中,方法包含一步驟1402:利用一微影工具將一樣本上之一第一曝光場曝光以形成一度量目標(例如,一場敏疊加目標)之至少一第一特徵。在另一實施例中,方法包含一步驟1404:利用該微影工具將樣本上之一第二曝光場曝光以形成度量目標之至少一第二特徵,其中第二曝光場與第一曝光場部分地重疊。確切而言,第二曝光場可在樣本上在度量目標之一位置處與第一曝光場重疊。就此而言,度量目標之第一特徵及度量目標之第二特徵可形成度量目標之互補部分。
本文中涵蓋,第一曝光場可與第二曝光場位於同一層上或位於一不同層上。因此,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可位於樣本之同一層或不同層上。此外,方法可包含進行額外曝光以形成度量目標之額外特徵,其中每一額外曝光與用於產生度量目標之特徵之任何其他曝光完全地或部分 地重疊。
舉例而言,圖3至圖13E圖解說明使用系統100之步驟1402及1404之實施方案之各種非限制性實例。
在另一實施例中,方法包含一步驟1406:利用一度量工具(例如,度量子系統104等)產生與度量目標相關聯之度量資料。在另一實施例中,方法包含一步驟1408:基於度量資料判定製作度量目標期間之一或多個製作誤差。舉例而言,度量目標之特徵(例如,第一特徵、第二特徵、任何額外特徵等)之相對位置及/或大小可指示在製作度量目標期間之製作誤差,諸如但不限於與微影工具相關聯之誤差(例如,場縮放誤差、場對場對準誤差、樣本對遮罩對準誤差、疊加誤差等)或與樣本相關聯之誤差(例如,樣本應力、樣本瑕疵等)。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一步驟1410:基於該一或多個製作誤差產生一或多個校正項以在一或多個後續微影步驟中調整微影工具一之或多個製作參數。
步驟1410可包含產生校正項以用於用於製作度量目標(且因此製作樣本上之裝置特徵)之微影工具之回饋或前饋控制之任何組合。舉例而言,可在對同一樣本之後續層進行曝光期間將前饋校正項提供至微影工具以補償一當前樣本層上之量測變化。舉另一實例,可將回饋校正項提供至微影工具以減輕隨時間之變化(例如,漂移)。可將此等校正項應用於同一樣本之不同部分,應用於同一批次內之不同樣本或應用於跨越多個批次之樣本。
本文中預期,由為場對場誤差提供靈敏性之方法1400產生之度量目標(例如,場敏疊加目標)可能夠對一微影工具產生比典型疊加目 標更準確且更有效校正項。舉例而言,本文中所揭示之場敏度量目標可便於判定高解析度參考點(HRRP)以減小源自於不同曝光場之拼接目標格區之間的疊加誤差。舉另一實例,可沿著場邊緣印刷本文中所揭示之場敏度量目標以便於場內及場間圖案化翹曲幾何形狀(PWG)量測或輔助微調或驗證現有PWG技術。
本文中所闡述之標的物有時圖解說明含於其他組件內或與其他組件連接之不同組件。應理解,此等所繪示架構僅具例示性,且事實上可實施達成相同功能性之諸多其他架構。在一概念意義上,達成相同功能性之任何組件配置有效地「相關聯」以使得達成所期望功能性。因此,可將本文中經組合以達成一特定功能性之任何兩個組件視為彼此「相關聯」以使得達成所期望功能性,而無論架構或中間組件如何。同樣地,如此相關聯之任何兩個組件亦可被視為彼此「連接」或「耦合」以達成所期望功能性,且能夠如此相關聯之任何兩個組件亦可被視為彼此「可耦合」以達成所期望功能性。可耦合之具體實例包含但不限於可實體上交互及/或實體上交互之組件及/或可以無線方式交互及/或以無線方式交互之組件及/或可邏輯上交互及/或邏輯上交互之組件。
認為,將通過前述說明將理解本發明及其附帶優點中的諸多優點,且將明瞭可在不背離所揭示標的物或不犧牲其所有實質優點之情況下在組件的形式、構造及配置方面作出各種改變。所闡述之形式僅是解釋性的,且隨附申請專利範圍旨在囊括且包含此等改變。此外,應理解,本發明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界定。
1400:方法
1402:步驟
1404:步驟
1406:步驟
1408:步驟
1410:步驟

Claims (13)

  1. 一種度量系統,其包括:一控制器,其通信耦合至一度量工具,該控制器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器,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執行程式指令致使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行以下操作:接收一度量目標設計,其中該度量目標設計包含藉由利用一微影工具在一樣本之一第一層上曝光出一第一曝光場而形成之至少一第一特徵,其中該度量目標設計進一步包含藉由利用該微影工具在該樣本之不同於該第一層之一第二層上曝光出一第二曝光場而形成之至少一第二特徵,其中該第二曝光場與該第一曝光場部分地重疊,其中該第二曝光場與該第一曝光場在該樣本上一度量目標之一位置處重疊;接收與根據該度量目標設計製作之該度量目標相關聯之度量資料;基於該度量資料判定在該度量目標之製作期間之一或多個製作誤差;及基於該一或多個製作誤差產生一或多個校正項以在一或多個後續微影步驟中調整該微影工具之一或多個製作參數。
  2. 如請求項1之度量系統,其中該一或多個製作誤差包含與該微影工具相關聯之誤差。
  3. 如請求項2之度量系統,其中該一或多個製作誤差包含場縮放(scaling)誤差、場對場對準誤差、樣本對遮罩對準誤差(sample-to-mask alignment errors)或疊加誤差(overlay errors)中之至少一者。
  4. 如請求項1之度量系統,其中該一或多個製作誤差包含與該樣本相關聯之誤差。
  5. 如請求項4之度量系統,其中該一或多個製作誤差包含場樣本應力或樣本瑕疵中之至少一者。
  6. 如請求項1之度量系統,其中該度量工具包括:一基於影像之度量工具。
  7. 如請求項6之度量系統,其中該度量目標設計包括:一進階成像度量(AIM,advanced imaging metrology)目標、一AIM晶粒中目標、一多層AIM晶粒中目標,一框中框目標或一「Ruller」目標中之至少一者之一設計。
  8. 如請求項1之度量系統,其中該度量工具包括:一基於散射測量(scatterometry)之度量工具。
  9. 如請求項8之度量系統,其中該度量目標包括:一散射測量度量目標。
  10. 如請求項1之度量系統,其中該度量目標繞90度或180度中之至少一者旋轉對稱。
  11. 如請求項1之度量系統,其中該度量目標關於至少一個軸線反射對稱。
  12. 如請求項1之度量系統,其中該度量目標設計進一步包含藉由利用該微影工具在該樣本之該第一層上曝光出一第三曝光場而形成之至少一第三特徵,其中該第三曝光場與在該樣本之該第一層上之該第一曝光場部分地重疊且與在該樣本之該第二層上之該第二曝光場完全地重疊,其中該度量目標設計進一步包含藉由利用該微影工具在該樣本之該第二層上曝光出一第四曝光場而形成之至少一第四特徵,其中該第四曝光場與在該樣本之該第一層上之該第一曝光場部分地重疊且與在該樣本之該第二層上之該第二曝光場完全地重疊。
  13. 如請求項1之度量系統,其中該一或多個製作誤差包含疊加誤差,其基於該第一特徵相對於該第三特徵之一位置或該第二特徵相對於該第四特徵之一位置之至少一者,其中該一或多個製作誤差包含場對場誤差,其基於該第一特徵相對於該第四特徵之一位置或該第二特徵相對於該第三特徵之一位置之至少一者。
TW108145665A 2018-12-20 2019-12-13 度量系統 TWI8416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782594P 2018-12-20 2018-12-20
US62/782,594 2018-12-20
US16/678,840 US10990022B2 (en) 2018-12-20 2019-11-08 Field-to-field corrections using overlay targets
US16/678,840 2019-11-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8026A TW202038026A (zh) 2020-10-16
TWI841642B true TWI841642B (zh) 2024-05-1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73118A1 (en) 2015-06-18 2018-06-21 Asml Netherlands B.V. Calibration Method for a Lithographic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73118A1 (en) 2015-06-18 2018-06-21 Asml Netherlands B.V. Calibration Method for a Lithographic Apparatu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78738B2 (ja) 計測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1801625B (zh) 叠加及边缘放置错误的计量及控制
JP7085642B2 (ja) オーバレイ計量向けの局所的テレセントリシティ及び合焦最適化
JP6723269B2 (ja) 焦点感応オーバーレイターゲットを使用する焦点決定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KR102274473B1 (ko) 비-제로 오프셋 예측에 의한 오버레이 제어
CN111433676B (zh) 用于装置相关叠加计量的系统及方法
TWI821586B (zh) 用於在計量量測中減少錯誤之系統及方法
JP7446447B2 (ja) 複合的オーバレイ計測ターゲット
CN112262345B (zh) 量测设备
TWI738976B (zh) 程序控制系統與用於判定前饋資料之系統及方法
CN109073980B (zh) 量测设备的调节或基于已测量目标的特性而由量测设备进行的测量
KR20200074221A (ko) 측정 방법, 패터닝 디바이스 및 디바이스 제조 방법
TW202248760A (zh) 多場掃描疊加計量
JP2022530842A (ja) トポグラフィ半導体デバイスウェハの製造における位置ずれの測定方法
US1122156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afer-by-wafer overlay feedforward and lot-to-lot feedback control
TWI841642B (zh) 度量系統
TWI743910B (zh) 度量衡器件及其偵測設備
US20240094639A1 (en) High-resolution evaluation of optical metrology targets for process control
US20240110780A1 (en) Mosaic overlay targ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