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1019B - 紙製之蓋 - Google Patents

紙製之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1019B
TWI841019B TW111140698A TW111140698A TWI841019B TW I841019 B TWI841019 B TW I841019B TW 111140698 A TW111140698 A TW 111140698A TW 111140698 A TW111140698 A TW 111140698A TW I841019 B TWI841019 B TW I8410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cover
container
curled
add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0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6850A (zh
Inventor
山田菊夫
Original Assignee
山田菊夫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山田菊夫 filed Critical 山田菊夫
Publication of TW202306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68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1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1019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用便利性良好的紙製之蓋。紙製之蓋具備:主體部,具有紙質材料;以及錐形部,以安裝於具有開口部和錐形的容器的方式,具有與前述錐形相反的錐形。

Description

紙製之蓋
本發明係關於紙製之蓋及其製造方法,關於適用於液體容器的紙製之蓋及其製造方法。
紙製之杯用作咖啡、紅茶等各種飲料的容器。蓋上蓋,以便內容物的液體不從紙製之杯中洩漏。該蓋多為塑膠製,而與減少塑膠,使用環保產品之最近的趨勢不相符。又,雖然提出了將紙杯的底部分用作紙製之蓋,但是並未考慮使用便利性(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第2006-24853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專利文獻1中,紙杯的錐形與蓋的錐形為正錐形,當傾斜紙杯時,內容物恐怕會洩漏,使用便利性不足。又,專利文獻1僅停留在紙製之蓋的建議,尚未進行細部之研究,使用便利性不足。
本發明是鑒於上述的點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用便利性良好的紙製之蓋。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請求項1所述的紙製之蓋具備:具有紙質材料的蓋主體部,安裝於具有開口部、錐形、以及捲曲部的容器;第一卡合部,設置於前述主體部,具有與前述錐形的朝向相同朝向的錐形,並從前述捲曲部的外側卡合於前述捲曲部;以及主體部側捲曲部,設置於前述主體部,並位於前述第一卡合部的上方。 請求項14所述的紙製之蓋的製造方法包含:在使用紙質材料的頂蓋部,設置飲用口部以及與前述頂蓋部和前述飲用口部接合的密封部的步驟;以及將形成有前述飲用口部和前述密封部的前述頂蓋部接合於具有錐形形狀並使用紙質材料的錐形部的步驟。 請求項17所述的紙製之蓋的製造方法中,前述紙製之蓋安裝於具有開口部、錐形以及捲曲部的容器,該製造方法包含:使用扇形的紙質材料來形成使前述捲曲部變形而卡合的卡合部的步驟;以及將頂蓋部接合於前述卡合部的步驟。 [發明之效果]
請求項1所述的紙製之蓋中,紙製之蓋的密閉性提高,能提高紙製之蓋的使用便利性。 請求項14所述的紙製之蓋的製造方法中,將形成有飲用口部和密封部的頂蓋部接合於具有錐形形狀並使用了紙質材料的錐形部,因此能製造使用便利性良好的紙製之蓋。
以下,使用圖1至圖30來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其中,在實施形態中,對具有相同功能的構成標注相同的符號,並省略或簡化重複的說明。
(第一實施形態) 圖1是第一實施形態的紙製蓋1以及容器20的剖面圖,圖1(a)是表示從容器20取下了紙製蓋1的狀態的剖面圖,圖1(b)是表示使紙製蓋1嵌合於容器20的狀態的剖面圖。 圖2是從上方觀察第一實施形態的紙製蓋1的概要圖,圖2(a)是表示密封部8將飲用口5密封的狀態的圖,圖2(b)是表示密封部8從飲用口5脫離的情形的圖。此外,圖2(c)、圖2(d)是將飲用口5向紙製蓋1的中心折彎而形成的圖,實線為切槽。
(紙製蓋) 紙製蓋1具有:頂蓋部2、形成於該頂蓋部2的錐形部3、底蓋部4、飲用口5、槽部6、空氣孔部7、以及密封部8。 紙製蓋1插入容器20的內側,使用紙質材料。作為紙質材料,只要至少包含纖維素成分即可,其含量沒有特別限定。又,也可以使用藉由抄造形成的紙質材料。
又,作為紙質材料,可以使用各種耐水紙,也可以至少在紙質材料的容器側的面設置塗層。作為塗層,可以使用薄膜、塗敷劑。作为薄膜,可列舉出: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聚氨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賽璐玢、聚丙烯、尼龍、聚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甲基戊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此外,作為薄膜,理想的為使用聚乳酸等生物分解性薄膜。
又,在使用塗敷劑的情況下,使用植物性的澱粉等對人體沒有影響的塗敷劑即可。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也能將紙杯的底部分用作紙製蓋1。
頂蓋部2向下側(容器20側)形成有深度3mm~12mm左右的臺階(凹部),在側面形成有錐形部3。錐形部3為與後述的容器20的外形的錐形部21反向的錐形(倒錐形),形成為向容器20擴展的錐形形狀。錐形部3的高度方向(圖1的Z方向)的尺寸比後述的容器20的捲曲部22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大。藉此,在將紙製蓋1插入了容器20的內側的情況下,即使弄倒了容器20,也能降低容器20的內容物溢出的擔憂。
在錐形部3與錐形部21為倒錐形的情況下,嵌合的力為點接觸(線接觸)而並非面接觸,因此嵌合時的力與面接觸的情況相比集中作用於嵌合部。因此,錐形部3與錐形部21的嵌合性提高,故紙製蓋1的密閉性提高。又,錐形部3與錐形部21為紙質材料,因此錐形部3以及錐形部21藉由嵌合進行變形而形成若干平面部。該平面部提高了錐形部3與錐形部21的嵌合性。又,錐形部3即使採用不具有錐形的直線狀也能獲得上述的效果。即,錐形部3的傾斜相對於錐形部21的傾斜不同即可。 此外,為了提高紙製蓋1的密閉性,可以在錐形部3設置凹凸部、或設置臺階部。
底蓋部4為與頂蓋部2卡合的形狀。底蓋部4與頂蓋部2的卡合可以使用:衝壓加工、超聲波接合、熱封以及黏著劑(例如,澱粉糊)等各種方法。
飲用口5為設置於頂蓋部2以及底蓋部4的開口,作為飲用口或作為插入吸管的孔,其大小、形狀可以進行適當設定。又,也可以加入半切斷的切割線,以便使用者拆開半切斷。 又,如圖2(c)、圖2(d)所示,飲用口5具有實線的切槽、以及未形成切槽的部分,未形成切槽的部分作為鉸鏈發揮功能。藉由將實線的切槽向紙製蓋1的中心折彎,飲用口5開口。在該情況下,在頂蓋部2加入切槽,藉由使底蓋部4設為與該切槽對應的開口部,能很容易地將飲用口5折彎。又,切割線只要藉由從頂蓋部2側向底蓋部4切入,來呈V字形(倒三角形),則在關閉了飲用口5的狀態下,來自容器20的內容物不易洩漏到頂蓋部2側。此外,飲用口5的形狀也可以是直線形狀、曲線形狀、直線形狀加曲線形狀的形狀,如圖2(d)所示,也可以採用形成手捏部那樣的形狀。 又,只要如圖2(c)所示,與飲用口5對應地使捲曲部9向外側擴展,或如圖2(d)所示,將捲曲部9的外輪向內側壓扁,則容易飲用來自飲用口5的內容物。此外,也可以代替圖2(d)的捲曲部9的外輪,而將內輪向外側壓扁。又,如圖2(d)的局部放大圖所示,也能在飲用口5的實線的切槽部的一部分設置未形成有切槽的連結部5a。只要存在連結部5a,則可以認為飲用口5未被開封。與此相反,若不存在連結部5a,則可以認為飲用口5被開封。與此關聯地,連結部5a可以識別出飲用口5是否被惡作劇。此外,形成連結部5a的位置、數量可以任意設定。此外,也可以在圖2(a)~圖2(c)的飲用口5形成連結部5a。
如圖2(a)、圖2(b)所示,槽部6為例如藉由衝壓加工設置於頂蓋部2的筋,沒有貫通頂蓋部2。在本實施形態中,槽部6設有複數條,並與飲用口5連結。在容器20的內容物從飲用口5積存在頂蓋部2的凹部(臺階部)的情況下,槽部6將積存在頂蓋部2的凹部的內容物引導至飲用口5,然後,使內容物返回至容器20。 又,藉由衝壓加工設置槽部6,能提高頂蓋部2乃至紙製蓋1的強度。 如圖2(c)、圖2(d)所示,也可以從飲用口5向捲曲部9設置槽部6。又,槽部6可以形成為到達緣部,也可以形成為到達緣部的近前。圖2(c)、圖2(d)中示出的槽部6將來自飲用口5的內容物引導至使用者的嘴,並且在使用者從飲用口5鬆開嘴時,能將殘留在飲用口5附近的內容物返回至飲用口5。此外,在圖2(c)、圖2(d)中,雖然示出了3條槽部6,但是其數量可以是任意數量,也可省略。 可以在頂蓋部2粘貼或印刷表示內容物的標籤,也可以粘貼或印刷人或動物的臉的標籤。在該情況下,只要使飲用口5與人的嘴或動物的嘴對應,則在攝取內容物時,可以享受到像在接吻一樣的玩樂心。又,也可以是在錐形部3印刷臉的一半,在容器20的錐形部21印刷臉的剩餘部分,並形成為在正確安裝了紙製蓋1的情況下,能視覺確認所印刷的臉。
圖25是表示紙製蓋1的標示部40的概要圖、局部放大圖以及A-A剖面圖。此外,在局部放大圖中,為了便於理解,以展開了紙製蓋1的周壁的內側和外側的狀態進行了圖示。 標示部40為藉由印刷文字、記號、圖案、圖形等來識別容器20的內容物的構件。如上所述,紙製蓋1利用了紙質材料,因此能容易地進行印刷。又,標示部40也可以藉由背景色的印刷,來識別內容物是熱還是冷。例如,熱的飲料可以將背景色設為紅色系的顏色來識別,冷飲料可以將背景色設為水色系的顏色來識別。又,也能藉由背景色來聯想到內容物。例如,若為黑咖啡,則可以將背景色設為黑色系的顏色,若為橙汁,則可以設為橙色系的顏色,若為牛奶,則可以將背景色設為白色系。此外,在背景色為黑色系的顏色的情況下,文字、記號、圖案、圖形等採用白色即可。
如局部放大圖所示,標示部40具備:外側標示部40a,以與紙製蓋1的周壁的外側對應的方式被印刷;捲曲標示部40b,以與捲曲部9對應的方式被印刷;以及內側標示部40c,以與紙製蓋1的周壁的內側對應的方式被印刷。此外,周壁形成於頂蓋部2的外周,延伸至捲曲部9,並與捲曲部9連接。 外側標示部40a主要以提供內容物之側能識別內容物的方式,在紙製蓋1的周壁的外側將內容物的候選作為文字印刷有複數個。若要舉出一例,則如摩卡咖啡、黑咖啡等。此外,在因紙製蓋1的周壁的空間的關係對文字數等有限制的情況下,印刷簡稱即可,若為cappucino,則印刷為CAPP等即可。
捲曲標示部40b與外側標示部40a以及內側標示部40c的至少一方關聯地標示。例如,提供內容物之側從複數個內容物的候選中確認容器20的內容物,並使與容器20的內容物的外側標示部40a關聯的捲曲標示部40b變形,藉此能使其他人(例如使用者或自己以外的店員)識別內容物。捲曲部9藉由用手指按下或彎曲而容易變形,因此不使用書寫工具等就能使其他人識別內容物。 因此,捲曲標示部40b優選為直線或曲線等。例如,將捲曲標示部40b設為複數個曲線,藉由從上方按壓而使曲線的形狀變形,與未被按壓的曲線不同。因此,其他人能藉由捲曲部9的變形、印刷的變形來識別內容物。此外,若將捲曲標示部40b設為文字,藉由從上方按壓而使捲曲部9變形為平面狀,因此,印刷的文字看上去會很大,能根據與未被按壓的文字的大小的不同來進行識別。此外,捲曲部9的變形並不限定於從上方的按壓,可以將捲曲部9向內側彎曲、或向外側彎曲。在該情況下,在捲曲部22或紙製蓋1的周壁預先設置切槽即可。 又,也可以進行如藉由開孔工具等在捲曲部9或周壁開孔的變形。又,在確定了使捲曲部9變形來識別內容物這種規則的情況下,也可以省略捲曲標示部40b的印刷。 如此,藉由使捲曲部9物理變形,能識別內容物。
內側標示部40c主要以使用者能識別內容物的方式,在紙製蓋1的周壁的內側將內容物的候選作為文字印刷有複數個。因此,較佳為內側標示部40c與捲曲標示部40b一起設置在使用者從飲用口5能視覺確認的位置。具體而言,較佳為在將飲用口5設為下側的情況下,在紙製蓋1的右上(第一象限)或左上(第二象限)設置內側標示部40c。 此外,雖然較佳為外側標示部40a、捲曲標示部40b、以及內側標示部40c相互關聯地設置,但是外側標示部40a使提供內容物之側能識別內容物即可,因此可以獨立於內側標示部40c地設置,能設置在紙製蓋1的周壁的外側的任意位置。此外,從容易印刷的觀點來看,包括捲曲標示部40b的標示部40的印刷較佳為在捲曲部9形成之前進行。 此外,標示部40可以藉由標籤來代替印刷而形成。又,可以與外側標示部40a或內側標示部40c的標示關聯地在頂蓋部2設置標記。在該情況下,也可以藉由書寫工具在頂蓋部2繪製標記。
在使捲曲部9以及紙製蓋1的周壁的一部分發生物理變形的情況下,可以如上所述的方式在捲曲部9或紙製蓋1的周壁設置切槽。圖26是去掉了頂蓋部2的紙製蓋1的展開圖,示出了在標示部40的周邊形成切槽部41的示例。如圖26所示,去掉了頂蓋部2的紙製蓋1為扇形,接合左右兩端,並且捲曲上端部的捲曲部形成區域9a而形成捲曲部9。然後,藉由與另外構件的頂蓋部2接合,形成為紙製蓋1。又,左右兩端的接合部分成為接縫,來自容器20的內容物容易從該接縫洩漏。此外,關於防止從該接縫的洩漏的措施將於後詳細敘述。
捲曲部形成區域9a的頂端被捲入捲曲部9內,因此,即使進行了捲曲標示部40b用的印刷也無法視覺確認。因此,捲曲部形成區域9a的頂端也可以不進行捲曲標示部40b用的印刷。又,捲曲部形成區域9a為了形成捲曲而需要剛性,這與在形成捲曲部9之前,在捲曲部形成區域9a形成切槽部41不相應。因此,較佳為切槽部41設置在避開了捲曲部形成區域9a的、標示部40的兩端的外側。也可以在形成了捲曲部9後,在捲曲部9設置切槽,以便包含標示部40的區域向內側或外側折彎。 此外,從容易製造的觀點來看,雖然較佳為在進行了標示部40的印刷之後形成切槽部41,但並不限定於此。進而,切槽部41也可以在形成了捲曲部9之後形成。又,切槽部41可以形成為半切斷,也可以不連續地形成,還可以僅設置在標示部40的單側。
在將標示部40向內側折彎的情況下,能視覺確認外側標示部40a的印刷,在將標示部40向內側折彎的情況下,能視覺確認內側標示部40c的印刷。如此,在折彎並確認標示部40的標示的情況下,無需如圖25的局部放大圖的標示所示外側標示部40a和內側標示部40c的印刷呈反轉,以相同朝向印刷即可。 藉此,藉由將與容器20的內容物對應的標示部40折彎,使用者能視覺確認容器20的內容物。 此外,較佳為切槽部41形成為未到達頂蓋部2。這是為了防止來自容器20的內容物從切槽部41洩漏。又,可以不折彎切槽部41,而是藉由按壓使形成有切槽部41的捲曲部9變形,而與標示部40的標示建立關聯來視覺確認內容物。又,如上所述,藉由從上方按壓來使捲曲部9變形為平面狀,因此印刷於捲曲標示部40b的文字、標記、圖形等的視覺確認性提高。 若要針對飲用口5的大小從飲用便利性的觀點來舉出一例,則寬度W1為10mm至25mm,較佳為15mm至22mm,長度L1為10mm至25mm,較佳為14mm至21mm。又,當飲用口5處於頂蓋部5的外周端(周壁部分)時不易飲用,因此從外周端(周壁部分)至飲用口5的長度L2為1mm~15mm,較佳為4mm~12mm。在容器20的內容物為熱飲料的情況下,若將長度L2設為4mm以上,則內容物的溫度在傳過頂蓋部2的期間降低,因此若經由外周端(周壁部分)攝取內容物,則能降低燙傷的擔憂。又,如使用圖22於後述般,於周壁的高度H2的設定後,在內容物傳過周壁的期間,能降低內容物的溫度。 當考量到飲用便利性和降低燙傷的擔憂時,飲用口5的長度L1與距離飲用口5的長度L2之比為1.1至10,較佳為1.1至5.3即可。此外,飲用口5的形狀並不限定於圖示的形狀,無論哪種形狀都可以。又,也可以在飲用口5設置圖2中示出的連結部5a或槽部6。
圖3是表示塑膠製蓋的參考圖。目前,所使用的塑膠製蓋為嵌入容器的外側的蓋,在飲用口5的下方具有嵌入部,因此存在下方槽部50。在攝取內容物時,有時內容物會從飲用口5溢出至下方槽部50,使用便利性較差。特別是,老年人很容易將內容物溢出至下方槽部50。 相對於此,在本實施形態中,存在上述的槽部6,因此提高了紙製蓋1的使用便利性。
返回至圖2,在將紙製蓋1蓋在容器20時,空氣孔部7用於防止容器20與紙製蓋1緊密嵌合而產生漏液。在本實施形態中,與槽部6重疊地設置有空氣孔部7。藉此,也能將積存於頂蓋部2的凹部的內容物從空氣孔部7返回至容器20內。此外,可以避開槽部6地設置空氣孔部7。空氣孔部7並不局限於用於防止漏液,還形成為容器被壓迫時的容器內空氣的逃離部,並具有防止嵌合於容器的蓋1從容器脫離的作用。
密封部8的一端是堵住飲用口5的密封部8a,另一端8b具有後述的功能,形成了再剝離性的密封。 另一端8b可以用作剝離密封部8時的手捏部。作為代替,在抓住密封部8a來剝離密封部8時,另一端8b也可以保持接合於頂蓋部2的狀態。如圖2(b)所示,藉由將抓住的密封部8a的黏著面貼合於容器20的錐形部21或捲曲部22,紙製蓋1和容器20藉由密封部8被接合,因此能防止紙製蓋1掉落至容器20、或從容器20分離,並能提高紙製蓋1的使用便利性。 又,也可以將容器20的捲曲部22的上側的一部分壓扁來設置平面部,並將該平面部與錐形部3的底面或底蓋部4的底面接合。作為該情況下的接合方法,可以使用超音波密封、熱封、黏著等。 此外,在抓住另一端8b來利用的情況下,也可以不在另一端8b塗覆黏著劑。相對於此,在將密封部8a的黏著面貼合於容器20的錐形部21或捲曲部22的情況下,將另一端8b黏著得比密封部8a更強即可。在任何情況下,密封部8a的黏著力和另一端8b的黏著力都不同。
容器20為在上側具有開口的紙製容器,並具有錐形部21、捲曲部22以及底部23。在本實施形態中,容器20的錐形部21與紙製蓋1的錐形部3的錐形為反向,因此當將紙製蓋1壓入容器20時,紙製蓋1與容器20的密閉性提高,即使在將容器20弄倒的情況下,也能降低容器20的內容物溢出的擔憂。又,能對紙製蓋1實施各種印刷。詳細內容將在後述的第三實施形態中進行說明,能在錐形部21(側面)印刷用於將紙製蓋1壓入容器20的記號(線、標記、便條)。又,只要對頂蓋部2的凹部實施印刷,則使用者容易進行視覺確認,也能藉由印刷來進行產品的說明或注意事項的說明。又,可以在容器20側設置用於將紙製蓋1壓入的記號(線、標記、便條),並在頂蓋部2的凹部或錐形部3印刷請將紙製蓋1壓入至容器20側的記號、或看不見記號為止之注意事項。進而,可以藉由將紙製蓋1的記號、便條與容器20的記號、便條合在一起,成為新的記號、或成為新的便條。此外,本發明的紙製蓋1並不局限於在紙製的容器中使用的情況,可以用作塑膠製容器、發泡塑膠製容器等各種容器的蓋。
(第二實施形態) 以下,使用圖4來進行第二實施形態的說明。圖4是第二實施形態的紙製蓋1以及容器20的剖面圖,圖4(a)是表示從容器20取下了紙製蓋1的狀態的剖面圖,圖4(b)是使紙製蓋1嵌合於容器20的狀態的剖面圖。 在本實施形態中,在紙製蓋1也設置有捲曲部9。捲曲部9可以一體地設置於紙製蓋1,也可以將分體的捲曲部9接合於紙製蓋1。 在本實施形態中,捲曲部9與捲曲部22的大小不同,在使捲曲部9較大的情況下,能提高使捲曲部9與捲曲部22嵌合時的紙製蓋1與容器20的密閉性。在該情況下,即使在弄倒了容器20的情況下,也能降低容器20的內容物溢出的擔憂。 此外,可以將捲曲部9的下端的一部分壓扁來設置1個平面部,並且將捲曲部22的上端的一部分壓扁來設置1個平面部,並接合該平面部彼此來構成鉸鏈部。在該情況下,也可以使捲曲部9的大小比捲曲部22的大小還要小。
(第三實施形態) 以下,使用圖5來進行第三實施形態的說明。圖5是第三實施形態的帶支架30的紙製蓋1的概要圖,圖5(a)是表示裝接前的狀態的圖,圖5(b)以及圖5(c)是表示裝接後的狀態的圖。 支架30由紙質材料形成,為具有與容器20的錐形部21相同的錐形的錐形環狀構件。此外,也可以切去支架30的錐形環狀構件的一部分。 又,為了不使容器20誤掉落,可以在支架30的表面藉由衝壓加工或壓花加工等來設置凹凸、或塗覆防滑劑。
鉸鏈31為連接支架30和紙製蓋1的連接構件。鉸鏈31由紙質材料形成,一端接合於支架30的錐形,另一端接合於紙製蓋1。在該情況下,理想為將鉸鏈31的另一端接合於頂蓋部2的凹部。此外,可以將鉸鏈31以形成為Z狀的方式折彎成數段來維持彈性。此外,也可以由線或布形成鉸鏈31。 又,在紙製蓋1的側面印刷有成為用於將紙製蓋1壓入容器20的記號的標記10。 此外,鉸鏈31的接合方法可以應用超音波接合、熱封、黏著等各種接合方法。
容器20有各種大小(S尺寸、M尺寸、L尺寸等),捲曲部22的直徑、錐形部21的直徑根據尺寸而不同。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中,使紙製蓋1的尺寸與支架30的尺寸一致。例如,若紙製蓋1的尺寸為L尺寸,則支架30也採用L尺寸。 藉此,支架30卡定於容器20的位置固定,因此使用者不會感到違和感。
圖5(b)為支架30處於容器20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的示例。又,示出了鉸鏈31除了其兩端部以外不與紙製蓋1和容器20相接的示例。
圖5(c)是支架30處於容器20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示例。又,示出了鉸鏈31以與紙製蓋1和支架30相接的方式安裝的示例。在該情況下,只要使鉸鏈31與頂蓋部2的側面以及凹部相接,則能藉由鉸鏈31將頂蓋部2按在容器20上,因此能防止紙製蓋1掉落到容器20、或從容器20分離,並能提高紙製蓋1的使用便利性。在該情況下,理想為藉由密封部8接合紙製蓋1和容器20。 此外,在圖5(b)中,也可以使鉸鏈31與紙製蓋1和容器20相接。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紙製蓋1的錐形部3可以採用與容器20的錐形部21相同的錐形(正錐形)。
(第四實施形態) 以下,使用圖6來進行第四實施形態的說明。圖6是第四實施形態的帶支架30的紙製蓋1的概要圖,圖6(a)是表示裝接前的狀態的圖,圖6(b)以及圖6(c)是表示裝接後的狀態的圖。 在本實施形態中,支架30採用了具有與容器20的錐形部21相反的錐形的錐形環狀構件。此外,也可以切去支架30的錐形環狀構件的一部分。 在本實施形態中,紙製蓋1的錐形部3可以採用與容器20的錐形部21相同的錐形(正錐形)。 在第三實施形態以及第四實施形態中,紙製蓋1和支架經由鉸鏈31而成為一體,因此即使在容器20的內容物很熱的情況下,容器20也不會很熱而不能握持,並且容器20的內容物也不會冷卻。
圖7是第三實施形態以及第四實施形態的帶支架30的紙製蓋1的變形例,並示出了在紙製蓋1設置有把手以及支架的示例。如圖7所示,藉由使支架30橫向延長,並且在該延長的部分設置開口部32來設置把手。如此,藉由使蓋、支架以及把手一體地形成,能容易攜帶容器20。
第一實施形態以及第二實施形態的紙製蓋1能重疊地進行保管、或運送,因此能降低物流成本。 在第三實施形態以及第四實施形態的帶支架30的紙製蓋1中,能重疊地進行保管、或運送,因此能降低物流成本。 又,在圖3的參考圖中示出的蓋中,在從容器取下蓋的情況下,將飲用口5側放置於桌子等時,飲用口5與桌子相接而不衛生。與此相反,將飲用口5反過來放置於桌子時,容器的內容物附著於蓋的底側,因此內容物附著在桌子上,產生清掃桌子的需要。
相對於此,第三實施形態以及第四實施形態的帶支架30的紙製蓋1即使在取下了紙製蓋1的情況下,紙製蓋1也會保持於支架30。因此,飲用口5不會與桌子相接,藉由錐形部3,附著於底蓋部4的內容物也不會掉落至桌子,能提高紙製蓋1的使用便利性。
(第五實施形態) 在上述的實施形態中,對使錐形部3嵌合於容器20的內側來將紙製蓋1嵌入容器20的內側的示例進行了說明,以下,則繼續對將紙製蓋1嵌入容器20的外側的示例進行說明。 圖8是第五實施形態的紙製蓋1的概要圖,圖8(a)至圖8(e)揭示了5個示例,並按順序進行說明。此外,為了簡化附圖,省略了飲用口5等的圖示。
在圖8(a)的紙製蓋1設置有用於與捲曲部22的外側嵌合的第二錐形部11。又,紙製蓋1嵌入容器20的外側,因此與嵌入容器20的外側的情況相比,其尺寸變大。如圖8(a)所示,只要藉由第二錐形部11將捲曲部22嵌合,則能降低紙製蓋1的成本。此種紙製蓋1適用於冷用容器20的蓋。 此外,在圖8中,誇張地圖示了紙製蓋1的大小,其尺寸不限定於圖示的尺寸。
圖8(b)的紙製蓋1除了第二錐形部11,還設置有可與捲曲部22的內側卡合的卡合部12。卡合部12使用紙質材料,其形狀可以是圓形、橢圓形、矩形等的形狀,而在本實施形態中採用了圓形。在本實施形態中,卡合部12與紙製蓋1分體地形成,使用黏著或超音波接合等各種接合方法來進行接合。若在紙製蓋1與卡合部12的接合部分別塗覆有薄膜,則能藉由熱封來將紙製蓋1與卡合部12接合。
藉由使捲曲部22位於第二錐形部11與卡合部12之間,能降低紙製蓋1從容器20脫離的擔憂。因此,卡合部12可以不始終與捲曲部22接觸,例如,若紙製蓋1被嵌入至容器20,第二錐形部11與捲曲部22嵌合,則在卡合部12與捲曲部22之間可以存在0.1mm至1.5mm左右的間隙。此外,卡合部12可以是可與捲曲部22的整周卡合的形狀,也可以是在數處可與捲曲部22卡合的形狀。
圖8(c)的紙製蓋1中,使卡合部12由基部12a和卡合部分12b形成。基部12a和卡合部分12b可以一體地形成,也可以分體地形成後再接合。如圖8(c)所示,卡合部分12b可以在兩處與捲曲部22卡合,作為代替,也可以採用可與捲曲部22的全周卡合的形狀。 如此,藉由使卡合部12由基部12a和卡合部分12b形成,能減少卡合部12的紙質材料的使用量。 在圖8(a)~圖8(c)中,雖然將第二錐形部11設為正錐形來進行了圖示,但是也可以是倒錐形,還可以採用直線狀而非錐形。又,在將紙製蓋1嵌入容器20的外側的情況下,也可以將錐形部3設為直線狀。 又,在將捲曲部9在高度方向(Z方向)壓扁的情況下,捲曲部9的高度變高,距離形成於凹部的飲用口5的距離較遠,能實現更容易飲用的紙製蓋1。捲曲部9較佳為在寬度方向為0.5mm至1mm左右。又,在藉由衝壓加工將捲曲部9壓扁的情況下,藉由將衝壓加工機的一部分(例如,保持紙製蓋1的下模)加熱至50℃~90℃,能提高捲曲部9的衝壓加工性。又,在壓扁了捲曲部9的情況下,能使紙製蓋1的外形變小,因此能增加搬送紙製蓋1時的數量,並能降低每單位的紙製蓋1的運送費用。
此外,在圖8(b)中,雖然從捲曲部22的內側使卡合部12與捲曲部22卡合,但是如圖8(d)所示,也可以從捲曲部22的上側使卡合部12與捲曲部22卡合。在該情況下,理想為在捲曲部22的捲曲中心的內側使卡合部12與捲曲部22卡合。 同樣地,在圖8(c)中,雖然從捲曲部22的內側使卡合部分12b與捲曲部22卡合,但是如圖8(e)所示,也可以從捲曲部22的上側使卡合部分12b與捲曲部22卡合。在該情況下,理想為在捲曲部22的捲曲中心的內側使卡合部12與捲曲部22卡合。
如圖8(a)~圖8(e)所示,在將捲曲部9形成於紙製蓋1的上側的情況、即在第二錐形部11與錐形部21為正錐形的情況下,較佳為第二錐形部11的頂端(底蓋部4側)的內徑的尺寸與捲曲部22的外徑相同、或稍微小些。藉此,在將紙製蓋嵌入容器20時,捲曲部22被壓扁(變形),紙製蓋1與容器20嵌合,因此能提高紙製蓋1與容器20的密閉性。
在圖3中示出的參考例中,在與下方槽部50相同的位置或更下方存在與容器20的嵌合部,從該嵌合部附近取下塑膠製蓋,因此內容物觸及使用者的手而存在燙傷的擔憂。 相對於此,如上所述,在本實施形態中,捲曲部9處於紙製蓋1與容器20嵌合的位置的上方,因此藉由用手握持捲曲部9或其周邊的周壁,易於將紙製蓋1從容器20卸下,不存在內容物觸及使用者的手的擔憂。 又,在圖3中示出的參考例中,從飲用口5的下方取下塑膠製蓋,因此存在內容物從飲用口5觸及使用者的手的擔憂。 相對於此,在本實施形態中,用手握持在處於飲用口5的上方的紙製蓋1的上側形成的捲曲部9或其周邊的周壁來取下紙製蓋1,因此,不存在內容物從飲用口5觸及使用者的手的擔憂。此外,若紙製蓋1為取下紙製蓋1來飲用容器20的內容物的類型,則也可以省略飲用口5。
如圖8(a)~圖8(e)所示,當捲曲部9形成在紙製蓋1的上側時,使嘴貼在捲曲部9來從形成於頂蓋部2的飲用口5飲用內容物。這是與在從紙製的容器20飲用內容物時使嘴貼在捲曲部22來飲用時相同的口感。因此,使用者不會感到在從塑膠製蓋的飲用口飲用內容物時所感覺到的違和感。又,錐形部3與錐形部21為正錐形,因此能以與從紙製的容器20飲用內容物時相同的角度,使嘴貼在捲曲部9來從飲用口5飲用內容物。藉此,能以與從紙製的容器20飲用內容物時相同的口感來從紙製蓋1飲用內容物。
(第六實施形態) 圖9是第六實施形態的紙製蓋1的概要圖,示出了與第五實施形態相同地紙製蓋1嵌入容器20的外側的示例。又,圖9(a)~圖9(d)揭示了4個示例,並按順序進行說明。此外,為了簡化附圖,省略了飲用口5等的圖示。 在本實施形態中,將卡合部12設為錐形,形成有錐形部12c。錐形部12c採用了與第二錐形部11相同的錐形(正錐形),但也可以採用錐形的朝向不同的倒錐形,還可以使錐形的角度不同。 在圖9(a)的紙製蓋1中,以第二錐形部11開始與捲曲部22卡合後,錐形部12c與捲曲部22卡合的方式,第二錐形部11的頂端比錐形部12c的頂端更向容器20突出。換言之,卡合部12位於在第二錐形部11的內側形成的空間內。因此,第二錐形部11與捲曲部22卡合,藉此捲曲部22以及錐形部21的上部受到向內側的力。在該狀態下,錐形部12c與捲曲部22卡合,藉此在捲曲部22以及錐形部21的上部受到向外側的力,因此能將紙製蓋1緊緊嵌入容器20。如此,藉由使錐形部12c的錐形長度比第二錐形部11的錐形長度短,能容易地將紙製蓋1從容器20取下。即使在這種情況下,藉由使錐形部12c的錐形長度比捲曲部22的直徑長,能將紙製蓋1可靠地嵌入容器20,即使在容器20的內容物的溫度較高的情況下,也能降低因燙傷引起的事故。 此外,可以在卡合部12的上表面形成捲曲部,而藉由該捲曲部來將卡合部12與底蓋部4接合。
在圖9(b)的紙製蓋1中,使第二錐形部11的頂端與錐形部12c的頂端一致,以便第二錐形部11和錐形部12c幾乎同時與捲曲部22卡合。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藉由基部12a使第二錐形部11的頂端與錐形部12c的頂端一致,但是也可以調節第二錐形部11與錐形部12c的至少一方的大小來使第二錐形部11的頂端與錐形部12c的頂端一致。如此,藉由使第二錐形部11的頂端與錐形部12c的頂端一致,能將紙製蓋1平衡性良好地嵌入容器20。
在圖9(c)的紙製蓋1中,以在錐形部12c開始與捲曲部22卡合後,第二錐形部11與捲曲部22卡合的方式,錐形部12c的頂端比第二錐形部11的頂端更向容器20突出。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藉由基部12a使錐形部12c的頂端比第二錐形部11的頂端更向容器20突出,但是也可以調節第二錐形部11與錐形部12c的至少一方的大小來使錐形部12c的頂端比第二錐形部11的頂端更向容器20突出。如此,藉由使錐形部12c的頂端比第二錐形部11的頂端更向容器20突出,能將錐形部12c與捲曲部22的卡合作為引導,來使第二錐形部11嵌合於捲曲部22。藉此,能容易地將紙製蓋1嵌入容器20。
圖9(d)是在卡合部12的上表面設置有開口部33的示例。藉由開口部33,頂蓋部2與卡合部12的接合僅為卡合部12的外周,能減少卡合部12的重量。又,也可以在頂蓋部2形成開口部來減少頂蓋部2的重量。
圖10、圖11是表示第六實施形態的紙製蓋1的製造方法的圖,以下,使用圖10、圖11來對第六實施形態的紙製蓋1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此外,第六實施形態的紙製蓋1為使用尺寸不同的容器20的底部23來製造紙製蓋1,但並不限定於此,也可以藉由對紙質材料進行衝壓加工或抄造等來製造紙製蓋1。在該情況下,藉由將衝壓加工機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保持紙製蓋1的下模)加熱至50℃~90℃,能提高紙製蓋1的衝壓加工性。此外,以圖9(a)中圖示的紙製蓋1為例繼續進行說明。 圖10(a)示出了兩個尺寸不同的容器20的底部23a、23b。底部23a根據捲曲部22的外側(外徑)的大小來形成。底部23b根據捲曲部22的內側(內徑)的大小來形成。從圖10(a)也可以表明,底部23a的一部分(頂蓋部2以及底蓋部4)為與底部23b相似的形狀。因此,當將錐形部3設為第一卡合部,將錐形部12c設為第二錐形部,並將紙製蓋1嵌入容器時,即使在弄倒了容器20的情況下,也能降低容器20的內容物溢出的擔憂。又,底部23a與底部23b的單位面積重量可以相同,但對嵌合於容器20的外側的底部23a要求強度,因此,理想為使底部23a的單位面積重量比底部23b的單位面積重量大。若要舉出一例,則底部23a的單位面積重量為200g/m 2至360g/m 2,底部23b的單位面積重量為150g/m 2至199g/m 2。在該情況下,若將第二錐形部11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200g/m2至360g/m2,將錐形部12c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150g/m2至199g/m2,則錐形部12c的阻力(剛性)變小,因此容易卸下紙製蓋1。 又,底部23a與底部23b可以使用相同的紙質材料,也可以使用不同的紙質材料。
圖10(b)在底部23a的上方形成有捲曲部9。圖11為捲曲成型模具70的局部放大圖。捲曲成型模具70具有上模71、上模槽部72、下模73、以及下模槽部74。上模71具有底部23a的上方可進入的頂端部。又,上模71具備具有曲面形狀的上模槽部72。下模73具有:保持部,保持底部23a;以及下模槽部74,與上模槽部72對向。
當保持底部23a的下模73向上模71移動時,底部23a的頂端與上模槽部72抵接,沿著上模槽部72的曲面在上模槽部72表面滑動,以向外側打開的方式被擠壓展開而逐漸變圓,抵接於下模槽部74。藉此,底部23a的上方捲曲。
圖10(c)示出了在底部23a的頂蓋部2的下側接合有底部23b的頂蓋部2a的情形。該頂蓋部2與頂蓋部2a的接合可以應用黏著、超音波接合等各種接合方法。例如,若在頂蓋部2與頂蓋部2a的接合部分別塗覆有薄膜,則頂蓋部2的凹部與頂蓋部2a的凹部均形成為平坦的面,因此,能藉由熱封來接合頂蓋部2與頂蓋部2a。此外,頂蓋部2與頂蓋部2a的接合理想為使頂蓋部2與頂蓋部2a的中心一致,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也可以在飲用口5以及其附近,由第二錐形部11和錐形部12c進行的捲曲部22的嵌合變緊的方式,使頂蓋部2與頂蓋部2a的中心偏芯。 在接合了頂蓋部2與頂蓋部2a後,藉由進行飲用口5或空氣孔部7等的加工,能製造紙製蓋1。
圖12是表示另外的紙製蓋1的製造方法的圖。在本實施形態中,也使用容器20的底部23來製造紙製蓋1,但並不限定於此,也能藉由對紙質材料進行衝壓加工來製造紙製蓋1。 圖12(a)是將容器20的底部23以規定大小切出的圖,如箭頭所示將下端部向內側折彎。 圖12(b)是將下端部向內側折彎後的圖。藉由將下端部向內側折彎,如圖12(b)所示,存在紙質材料為2層的部分和1層的部分(箭頭所示的部分)。當將紙製蓋1嵌入容器20時,容器20的捲曲部22掛在該1層的部分來保持。進而,紙製蓋1的錐形部3與容器20的錐形部21嵌合,因此能將紙製蓋1緊緊地嵌入容器20。
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將紙製蓋1的錐形部3與容器20的錐形部21設為倒錐形,但是也可以將紙製蓋1的錐形部3與容器20的錐形部21設為正錐形,還可以將錐形部3設為直線狀。此外,若將下端部向內側折彎,並且在內表面設置凸部、或將內表面設為波狀,則能將紙製蓋1更緊緊地嵌入容器20。
此外,如圖4所示使捲曲部彼此嵌合、如圖9以及圖10所示使捲曲部與錐形部嵌合等已經在以本申請的申請人於2018年7月12日在美國臨時申請的62/696895號為基礎申請的2018年7月23日申請的日本特願2018-138005號的日本申請中揭示,其揭示內容被引用在本申請中,而其內容將在以下進行記述。此外,僅對符號重複的部分變更符號。
圖13(日本特願2018-138005號的圖38)是表示使用了捲曲構件52(56)的嵌合構件的另一示例的圖。圖13(a)是表示在安裝部104設置有錐形環狀的凹槽部55的示例的圖。錐形環狀的凹槽部55的錐形從安裝部104的上表面向下表面變窄。因此,安裝部104的上表面的嵌合用寬度W5比捲曲構件52的嵌合寬度W3大(寬)。 圖13(b)是表示在安裝部104設置了捲曲構件56,並在蓋部105設置了錐形環狀的凹槽部57的示例的圖。捲曲構件56的構成與捲曲構件52相同。錐形環狀的凹槽部57的與安裝部104對置的對置面側的寬度W6比捲曲構件56的嵌合寬度W7大(寬)。
圖13(c)示出了在蓋部105設置有周緣形成為錐形環狀的凹部15,並且在錐形環狀的凹部15接合捲曲構件52的示例。沿著凹部15的錐形面接合捲曲構件52,因此能容易地進行捲曲構件52的定位。又,捲曲構件52的一部分從凹部15向安裝部104伸出。 又,圖13(c)示出了在安裝部104設置有周緣形成為錐形形狀的凹部58,並以在凹部58內收容捲曲構件56的方式將捲曲構件56與凹部58接合的示例。沿著凹部58的錐形面接合捲曲構件56,因此能容易地進行捲曲構件56的定位。 捲曲構件52的長徑d5比捲曲構件56的內徑d6大,在蓋部105閉蓋時捲曲構件52和捲曲構件56的至少一方彈性變形,藉此捲曲構件52內嵌於捲曲構件56。
圖13(d)在安裝部104設置有周邊具有錐形的凸部17。捲曲構件52的長徑d5比凸部17的外徑d7大,在蓋部105閉蓋時捲曲構件52彈性變形,藉此捲曲構件52外嵌合於凸部17。 此外,在圖13(a)~圖13(d)中,較佳為以閉蓋時安裝部104的上表面104a與蓋部105的上表面105a接觸的方式設定捲曲構件52、56、及凹槽部55、57、凹部58的形狀、大小。又,也可以在捲曲構件52、56、凹槽部55、57、以及凹部15、58的至少一部分塗敷、發泡含有發泡劑的發泡性油墨、發泡性熱熔膠。此外,凹槽部55、57、凹部15、58以及凸部17能藉由衝壓加工形成。
從上述的記載表明,使捲曲部彼此嵌合、使捲曲部與錐形部嵌合等已在日本特願2018-138005號中揭示。 上述的第六實施形態的紙製蓋1的嵌合也可以採用其他方式。圖19是第六實施形態的紙製蓋的變形例,圖19(a)~圖19(f)中揭示了6個示例,並按順序進行說明。此處,圖19(a)~圖19(c)示出了卡合部12的錐形部12c與容器20的錐形部21為正錐形的示例,圖19(d)~圖19(f)示出了卡合部12的錐形部12c與容器20的錐形部21為倒錐形的示例。此外,為了簡化附圖,省略了飲用口5等的圖示。
圖19(a)中,在卡合部12的上表面形成有捲曲部29,並藉由該捲曲部29將卡合部12與頂蓋部2卡合。藉由使該捲曲部29與容器20的捲曲部22嵌合或卡合、使第二錐形部11與捲曲部22嵌合或卡合、使卡合部12的錐形部12c與容器20的錐形部21的內表面嵌合,即使在將容器20弄倒、或過度傾斜的情況下,在上述的3處利用了嵌合或卡合以及其兩方,因此,紙製蓋1與容器20的密閉性提高,並能降低容器20的內容物溢出的擔憂。
圖19(b)示出了將捲曲部29沿著圖19(b)的Z軸壓扁並在X軸方向延伸的示例。如此,藉由使捲曲部29扁平並橫向變長,能增加捲曲部29與頂蓋部2的接合面積,因此能將卡合部12確實地接合於頂蓋部2。又,能增加捲曲部29與捲曲部22的接觸面積,因此能降低容器20的內容物溢出的擔憂。此外,能藉由衝壓加工將捲曲部29沿著Z軸壓扁並在X軸方向延伸。
圖19(c)示出了將捲曲部29沿著同圖的X軸壓扁並在Z軸方向延伸的示例。如此,藉由使捲曲部29縱向變長,在頂蓋部2的下表面與底蓋部4的上表面之間形成空間,該空間作為絕熱部發揮功能,因此,能提高容器20內的內容物的保溫性。又,能增加捲曲部29與捲曲部22的接觸面積,因此能降低容器20的內容物溢出的擔憂。此外,能藉由衝壓加工將捲曲部29沿著Z軸壓扁並在X軸方向延伸。捲曲部29發揮如密封件(packing)的功能,藉此,能降低容器20的內容物溢出的擔憂。
圖19(d)示出了將圖19(a)中圖示的卡合部12上下反轉來與頂蓋部2接合的示例。藉此,卡合部12的錐形部12c與容器20的錐形部21成為倒錐形。 在錐形部12c與錐形部21為倒錐形的情況下,在嵌合時為點接觸(線接觸)而非面接觸,與面接觸的情況相比,嵌合時的力集中作用於嵌合部。因此,錐形部12c與錐形部21的嵌合性提高,因此紙製蓋1的密閉性提高。又,錐形部12c與錐形部21為紙質材料,因此錐形部12c以及錐形部21藉由嵌合進行變形而形成若干平面部。該平面部提高了錐形部12c與錐形部21的嵌合性。又,在將紙製蓋1從容器20卸下時,錐形部12c與錐形部21為點接觸(線接觸),因此,與正錐形的情況相比嵌合長度較短,因此能簡單地取下紙製蓋1。
圖19(e)示出了將捲曲部29沿著圖19(e)的Z軸壓扁並在X軸方向延伸的示例。如此,藉由使捲曲部29扁平並橫向變長,能使錐形部12c和錐形部21的嵌合位置與圖19(d)的示例相比更小。
圖19(f)示出了將捲曲部29沿著圖19(f)的X軸壓扁並在Z軸方向延伸的示例。如此,藉由使捲曲部29縱向變長,能夠使錐形部12c與錐形部21的嵌合位置比圖19(d)的示例大。藉由將錐形部12c與錐形部21設為倒錐形,並對捲曲部29與錐形部21的嵌合部分的大小進行適當設定,能實現使用便利性良好的紙製蓋1。
此外,也可以將第四實施形態以及第五實施形態的紙製蓋1設為帶支架30。 又,還能進行各種變形等。以下,使用圖14、圖15來對圖2的密封部8的變形例進行說明。圖14(a)中,密封部8被折彎成C字型,藉由塗敷於密封部8的下表面側的黏著劑13接合於頂蓋部2的凹部。又,在密封部8的上表面側塗敷有黏著劑14。此外,理想為黏著劑14採用再剝離性黏著劑。 圖14(b)示出了拉出密封部8的上表面的一端,藉由黏著劑14將密封部8的上表面的一端與容器20的錐形部21接合的情形。如此,藉由使用密封部8將紙製蓋1與容器20接合,能防止紙製蓋1脫落到容器20內。此外,在圖14中,將黏著劑14塗敷至密封部8的上表面的端部,為了不在手上黏上黏著劑14,理想為黏著劑14從上表面的端部錯開地塗敷。在本實施形態中,黏著劑13的黏著力比黏著劑14的黏著力大。作為代替、或與其一起使用,較佳為使黏著劑13的塗敷量比黏著劑14的塗敷量多。此外,也可以藉由熱封而非黏著劑13將密封部8的下表面與頂蓋部2的凹部接合。
圖15示出了省略了圖14的紙製蓋1的黏著劑14的示例,代替黏著劑14,藉由使密封部8的上表面的端部卡合於捲曲部22,來防止紙製蓋1脫落到容器20內。密封部8的上表面的端部以與捲曲部22卡合的方式形成為V字型。為了保持該V字型的形狀,較佳為藉由黏著、熱封、超音波接合、高頻接合等各種接合方法預先接合V字型的穀部。 此外,圖14、圖15的密封部8可以是覆蓋飲用口5的密封構件,也可以是與覆蓋飲用口5的密封構件不同的密封構件。在藉由密封部8覆蓋飲用口5的情況下,理想為不在與飲用口5對向的部分以及其周邊設置黏著劑13。
(第七實施形態) 圖16是第七實施形態的紙製蓋1的概要圖。此外,為了簡化附圖,省略了圖2中圖示的密封部8的圖示。在本實施形態中,設置有能視覺確認容器20的內容物的窗口部18,並在該窗口部18設置有切槽部24。此外,該窗口部18能形成於頂蓋部2的凹部等。 圖16(a)示出了圓形的窗口部18,但只要能視覺確認容器20的內容物,其形狀、大小可為任意。又,如圖16(b)所示,窗口部18可以採用不干涉飲用口5的形狀。 在本實施形態中,窗口部18為透明構件,可以使用聚丙烯、聚乙烯等各種薄膜。又,作為透明構件,也可以使用纖維素納米纖維,也可以將紙製蓋1設為纖維素納米纖維。
窗口部18能藉由在紙質材料形成開口部,並以覆蓋該開口部的方式藉由熱封或黏著劑等各種接合方法接合作為塗層的薄膜來形成。在該情況下,薄膜可以接合於紙質材料的單面側(例如上表面側),也可以設置兩個薄膜卷而接合於兩面(上表面側以及下表面側)。 空氣孔部7可以如圖16(a)所示形成在與窗口部18不同的位置,也可以如圖16(b)所示形成在窗口部18。此外,若紙製蓋1為冷用,則可以省略空氣孔部7。
切槽部24為用於插入吸管的構件,在本實施形態中,具有以實線表示的切槽、以及形成於該切槽的兩端並以虛線表示的半切斷,但可以僅為切槽,也可以僅為半切斷。此外,若紙製蓋1為熱用,則可以省略切槽部24。切槽部24的寬度可以設為0.3mm至1mm左右。若在對窗口部18的薄膜進行了張緊設置的狀態下,將刀具伸入薄膜而設置可與容器20側連通的切槽,則在拔出刀具時,因薄膜的彈性,切槽的寬度變窄,切槽寬度隨著朝向容器20側而變得更窄。因此,若為插入吸管前的狀態,則即使在容器20嵌入紙製蓋1,並將容器20顛倒,也幾乎不會有內容物從切槽部24洩漏,即使不留神弄倒了容器20,內容物也不會從紙製蓋1洩漏。此外,切槽部24可以是十字線、放射線、曲線(例如S字型)等。
切槽部24如上所述形成有切槽,因此能容易地插入吸管。進而,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切槽的兩端形成有半切斷,因此在插入直徑較大的吸管的情況下,半切斷的部分會被破壞。因此,本實施形態的切槽部24能容易地插入直徑較小的吸管乃至直徑較大的吸管。
圖16(c)示出了設置有2處(複數處)窗口部18的示例,切槽部24也設置有2處(複數處)。然而,切槽部24也可以是1處。藉由將兩個窗口部18左右對稱設置,能夠提高其視覺確認性,又,藉由將兩個窗口部18設置於從頂蓋部2的中心錯開的位置,能提高其視覺確認性。 在圖16(a)~圖16(c)的示例中,理想為窗口部18設為頂蓋部2的面積的5%~50%左右。當窗口部18的大小小於頂蓋部2的面積的5%時,其視覺確認性變差。當窗口部18的大小超過頂蓋部2的面積的50%時,薄膜的使用量變多,在環境方面不佳。 又,也可以在未形成切槽部24的窗口部18的周邊實施衝壓加工,來提高窗口部18的強度。 此外,與窗口部18的形成一起,藉由設置上述的標示部40、切槽部41,更容易視覺確認容器20的內容物。
圖17是第七實施形態的紙製蓋1的剖面圖,圖17(a)是在第五實施形態的紙製蓋1(圖8(a))設置有窗口部18的情況,圖17(b)是在第六實施形態的紙製蓋1(圖9(a))設置有窗口部18的情況。此外,為了簡化附圖,省略了飲用口5、切槽部24等的圖示。如圖17(a)所示,在頂蓋部2形成有窗口部18。除此之外,還可以在標注了符號4的部分(底蓋部4的下部)也張緊設置薄膜來做為窗口部18。如此,藉由將窗口部18設為兩個,由兩個薄膜形成的空間作為絕熱部發揮功能,因此能提高容器20內的內容物的保溫性。
圖17(b)示出了在卡合部12而非頂蓋部2設置有窗口部18的示例。在圖17(b)中,藉由在頂蓋部2設置開口部19,實現在卡合部12設置窗口部18。此外,還可以在頂蓋部2也設置窗口部18來代替開口部19。 又,還可以在標注了符號12的部分(卡合部12的下部)也張緊設置薄膜來做為窗口部18,還可以在標注了符號4的部分(底蓋部4的下部)也張緊設置薄膜來做為窗口部18。如此,藉由將窗口部18設為兩個以上,由兩個薄膜形成的空間作為絕熱部發揮功能,因此能提高容器20內的內容物的保溫性。 此外,可以在卡合部12的上表面形成捲曲部,而藉由該捲曲部來將卡合部12與底蓋部4接合。
圖20為放大了第七實施形態的窗口部18的剖面圖,為了簡化附圖,省略了切槽部24。當在窗口部18形成切槽部24時,切槽部24附近與其他部分相比變弱。因此,在圖20(a)中,作為切槽部24附近的加強而形成有加強部27。作為加強部27而塗敷有黏著劑(例如,熱熔膠)。黏著劑因乾燥而硬化,從而能加強切槽部24附近。
在圖20(b)中,作為加強部27,壓縮窗口部18的薄膜來提高密度。具體而言,藉由對窗口部18的薄膜進行熱封、超音波接合、高頻接合、壓接等來壓縮薄膜。藉此,能加強切槽部24附近。
圖21是第七實施形態的紙製蓋1的窗口部18的變形例。在圖21(a)中,在紙製蓋1形成有開口部19,不形成切槽部24,而將切槽部24形成為其他構件。該其他構件為第二密封部28,在圖21(a)的右側圖示了三個示例。以下,從上開始,按順序繼續對三個示例進行說明。 此外,無論哪個第二密封部28都可以使用薄膜、紙質材料、鋁、不織布、橡膠、布等。又,副第二密封部28a也可以使用這些材質。
最上方的第二密封部28在中央形成有切槽部24。在圖21(a)中,雖然第二密封部28採用了圓形,但只要比開口部19的大小大,便可以是任意形狀。在第二密封部28的與開口部19的對向面塗敷再剝離性黏著劑,從而將第二密封部28接合於開口部19的周圍即可。作為代替,也可以藉由熱封、超音波接合、高頻接合將第二密封部28接合於開口部19的周圍。 藉此,能從切槽部24插入吸管。
正中間的第二密封部28形成為圓圈(doughnut)狀,在第二密封部28的上方形成有比第二密封部28小的副第二密封部28a。第二密封部28如上所述形成有切槽部24,並接合在開口部19的周圍。副第二密封部28a塗敷有再剝離性黏著劑,並接合於第二密封部28。此外,只要不在副第二密封部28a形成切槽部24,則第二密封部28的切槽部24不露出,因此較衛生。然後,藉由將副第二密封部28a從第二密封部28剝離,能從切槽部24插入吸管。此外,還可以在副第二密封部28a也形成切槽部24。 如此,藉由設置副第二密封部28a,能如上述的加強部27,對形成於第二密封部28的切槽部24進行加強。
最下方的第二密封部28形成為圓圈狀,在第二密封部28的上方形成有比第二密封部28小的副第二密封部28a。副第二密封部28a的外周的一部分沒有被切掉,而與第二密封部28成為一體。因此,藉由將副第二密封部28a從第二密封部28翻開,能從切槽部24插入吸管。 此外,可以藉由對第二密封部28和副第二密封部28a的至少一方實施印刷,設置可知道是吸管的插入口的記號。 又,理想為切槽部24採用能與紙製的吸管、或頂端不鋒利的吸管對應的形狀、大小。
圖21(b)示出了在蓋部1形成有窗口部18以及切槽部24,並藉由第二密封部28覆蓋切槽部24的示例。第二密封部28的大小比窗口部18的大小大,但也並不限定於此。 最上方的第二密封部28也可以藉由再剝離性黏著劑從窗口部18剝離。又,也可以藉由熱封等將第二密封部28的一半左右的外周熔接於窗口部18來供翻動第二密封部28。
正中間的第二密封部28形成為圓圈狀,副第二密封部28a也可以藉由再剝離性黏著劑從第二密封部28剝離。又,也可以藉由熱封等將副第二密封部28a的一半左右的外周熔接於第二密封部28來供翻動副第二密封部28a。第二密封部28可以與窗口部18的切槽部24對應地形成切槽部24,也可以形成開口部。
最下方的第二密封部28形成為圓圈狀,在第二密封部28的上方形成有比第二密封部28小的副第二密封部28a。副第二密封部28a的外周的一部分沒有被切掉,而與第二密封部28成為一體。又,第二密封部28與窗口部18的切槽部24對應地形成有切槽部24或開口部。 因此,藉由將副第二密封部28a從第二密封部28翻開,能從切槽部24插入吸管。此外,圖21(a)、圖21(b)的第二密封部28可以由2片密封部(例如,半圓形、矩形)形成,其一部分可以重疊數毫米。又,也可以將第二密封部28的一端向上部折彎來供手指抓住。
(第八實施形態) 圖22(a)將第八實施形態的紙製蓋1的剖面圖與局部放大圖一起進行了圖示。在本實施形態中,在頂蓋部2的凹部形成有凹部35。又,在頂蓋部2接合有與捲曲部22卡合的卡合部36。又,對第二錐形部11的除了一部分以外的部分進行按壓,藉此結果是形成了圓周形的凸部37。此外,儘管簡化了附圖,但捲曲部9以及捲曲部22為外向捲曲。又,為了簡化附圖,飲用口5未進行圖示。
若要舉出紙製蓋1的尺寸的一例,則直徑為70mm~140mm左右,紙製蓋1的整體高度H1為12mm~20mm,從捲曲部9至頂蓋部2的周壁的高度H2為3.5mm~12mm。此外,雖然也要根據紙製蓋1的容量,但從飲用便利性的觀點來看,周壁的高度H2較佳為6mm~9mm,藉由將高度設為高度H1的36%~53%左右,能得到平衡性良好的紙製蓋1。又,理想為捲曲部9的直徑為2mm~3mm左右,從周壁的高度H2減去捲曲部9的直徑的高度比捲曲部的直徑(高度)大。藉此,即使在使嘴觸及捲曲部9來從飲用口5吸取熱飲料時,內容物的溫度根據周壁的高度H2而下降,因此能降低燙傷的擔憂。如使用圖25進行的說明,從外周端(周壁部分)至飲用口5的長度L2為1mm~15mm,較佳為4mm~12mm,因此,將距離飲用口5的長度L2與周壁的高度H2合在一起設為4.5mm~27mm,較佳為15mm至25mm,若經由周壁攝取內容物,則能進一步降低燙傷的擔憂。此外,雖然在附圖上看上去不同,但是上述的紙製蓋1的尺寸也能應用於第四實施形態至第七實施形態。又,本實施形態的紙製蓋1的單位面積重量小於150g/m 2~300g/m 2為佳,較佳為200g/m 2~250g/m 2左右。藉由像這樣使單位面積重量設為較少,在將紙製蓋1安裝於容器20時,不會使容器20的捲曲部22變形或損傷。此外,雖然頂蓋部2與第二錐形部11的單位面積重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是理想為即使在採用了相同單位面積重量的情況下,也藉由使頂蓋部2的厚度增厚,來使密度減小而使其柔軟。
頂蓋部2的凹部35能藉由例如衝壓加工形成,理想為將其深度設為0.8mm~2.0mm左右。又,較佳為將凹部35的寬度設定為在頂蓋部2的兩端可收納捲曲部22的至少上部,也可以設為比捲曲部22的寬度稍小的寬度,而藉由頂蓋部2的兩端的彈性變形來收納捲曲部22的至少上部。如此,若藉由頂蓋部2的兩端收納捲曲部22的至少上部,則紙製蓋1與容器20的密閉性提高。 為了使凹部35的形成容易進行,理想為藉由紅外線或熱風來將紙質材料(或紙製蓋1)加熱到對紙質材料的塗布劑沒有影響的溫度(例如,50℃~100℃)。又,較佳為將衝壓加工機的保持紙質材料(或紙製蓋1)的下模加熱到60℃~130℃,更佳為70℃~100℃。此外,紙質材料(或紙製蓋1)的加熱和衝壓加工機的加熱可以僅進行任意一方,也可以進行兩方。藉由像這樣形成凹部35,如局部放大圖所示,第二錐形部11與凹部35的空間變小,將紙製蓋1安裝於容器20時的密閉性提高。此外,也可以凹部35的端部與捲曲部22接觸的方式形成凹部35。此外,凹部35可以對相當於凹部35的部分進行衝壓加工來形成,也可以將紙製蓋1翻過來,對頂蓋部2的兩端進行衝壓加工來形成。
卡合部36為由設置有薄膜等塗層的紙質材料形成的環狀(圓圈狀)構件,藉由例如熱封、超聲波接合等接合在頂蓋部2的內側。又,卡合部36的兩端成為未接合於頂蓋部2的自由端。此外,可以將卡合部36的兩端設為錐形,也可以設為與錐形部21相同的錐形方向的正錐形,還可以設為錐形方向與錐形部21不同的倒錐形。 卡合部36為可與捲曲部22卡合的尺寸,雖省略了圖示,但藉由捲曲部22的卡合而卡合部36的自由端會向上方折彎。卡合部36作為密封件發揮功能,藉此,能提高將紙製蓋1安裝於容器20時的密閉性。較佳為卡合部36的單位面積重量相對於紙製蓋1的單位面積重量為同等以下,150g/m 2~250g/m 2左右為佳。 卡合部36為環狀,因此在其內側形成有空間,該空間作為絕熱部發揮功能,因此能提高容器20內的內容物的保溫性。又,在將容器20傾斜時,由捲曲部22、頂蓋部2、卡合部36形成的空間部S1能保持來自容器20的內容物,因此,能降低內容物從除了飲用口5以外的紙製蓋1洩漏。此外,卡合部36可以採用實心形狀而非環狀,可以將具有溝紋的各種瓦楞紙用作紙質材料,也可以使用薄膜(例如,聚乙烯薄膜)來代替紙質材料。
第二錐形部11的內周面藉由按壓一部分凹陷的塊構件而被壓縮。由塊構件的凹陷部分未被按壓的部分保留為凸部37。捲曲部22越過該凸部37而進入由第二錐形部11和凹部35形成的空間。凸部37發揮防止進入由第二錐形部11和凹部35形成的空間的捲曲部22脫落的功能。此外,也可以在第二錐形部的內周面設置複數個凸部37。例如,也可以在上下方向分離地形成兩個凸部37,並在這兩個凸部37之間嵌入捲曲部22。在該情況下,藉由使兩個凸部37的間隔比捲曲部22的直徑窄,捲曲部22被壓扁(變形),紙製蓋1與容器20嵌合,因此,能提高紙製蓋1與容器20的密閉性。此外,凸部37也可以斷續地而非連續地設置於第二錐形部11的內周。
圖22(b)~圖22(d)是將薄膜用作卡合部36時的放大圖,以下,按順序進行說明。圖22(b)示出了在將紙製蓋1安裝於容器20的情況下捲曲部22越過了卡合部36的自由端的情況。在該情況下,也能由捲曲部22、頂蓋部2、以及卡合部36形成的空間部S1保持來自容器20的內容物,因此,能降低內容物從除了飲用口5以外的紙製蓋1洩漏。此外,在圖22(b)中,可以將設置有薄膜等塗層的前述紙質材料用作卡合部36,在該情況下,可以將卡合部36的兩端的形狀折彎成直角,也可以折彎成銳角,還可以折彎成鈍角。藉此,能進一步縮小第二錐形部11與卡合部36的端部的間隙。尤其是,在卡合部36的兩端的形狀為如圖22(b)所示的鈍角的情況下,能進一步提高紙製蓋1與容器20的密閉性。
圖22(c)示出了不將卡合部36的端部設為自由端而是接合於第二錐形部11的側面的情況。卡合部36的中央以及其周邊接合於頂蓋部2,接合於頂蓋部2的部分與接合於第二錐形部11的側面的部分之間成為未接合於任何地方的部分。在將紙製蓋1安裝於容器20的情況下,捲曲部22與該未接合於任何地方的部分抵接,形成卡合部36的薄膜向紙製蓋1彈性變形,藉此,紙製蓋1與容器20嵌合。因此,即使在將容器20傾斜的情況下,形成卡合部36的薄膜也以來自容器20的內容物不洩漏的方式發揮作用,因此,內容物不會從除了飲用口5以外的紙製蓋1洩漏。 又,藉由頂蓋部2、第二錐形部11、卡合部36、以及捲曲部22形成有空間部S1。例如,即使在用手使勁握住紙製的容器20而容器20發生了變形的情況下,空間部S1隨動於該變形、或發揮緩衝的功能,因此紙製蓋1不易從容器20脫離。
圖22(d)示出了將卡合部36的兩端接合於第二錐形部11的側面而非將卡合部36接合於頂蓋部2的情況。在該情況下,在將紙製蓋1安裝於容器20的情況下,形成卡合部36的薄膜向紙製蓋1彈性變形,藉此,紙製蓋1與容器20嵌合。因此,即使將容器20傾斜,形成卡合部36的薄膜也會以來自容器20的內容物不洩漏的方式發揮作用,因此,內容物不會從除了飲用口5以外的紙製蓋1洩漏。可以將設置有薄膜等塗層的前述紙質材料用作卡合部36,在該情況下,較佳為將卡合部36設為實心形狀,並將卡合部36接合於頂蓋部2。因其製造工序,頂蓋部2的平面度有時會劣化,恐怕會產生從頂蓋部2和捲曲部22的因頂蓋部2的平面度的劣化而引起的內容物的洩漏。因此,藉由使捲曲部22卡合於保持有平面度的卡合部36,能降低產生前述洩漏的擔憂。此外,可以將卡合部36的形狀設為環狀。 又,卡合部36的接合可以應用上述的各種接合方法。又,也可以將聚乙烯薄膜以外的薄膜用作薄膜。此外,在薄膜可彈性變形的範圍內,可以在薄膜上接合紙質材料、或層疊有粉碎紙漿的氣流成網件等其他材料。 又,在圖22(b)~圖22(d)中,可以形成凹部35以及凸部37,也可以省略。在形成凹部35的情況下,也可以將卡合部36的一部分接合於凹部35。 又,在圖22(a)~圖22(d)中,在容器20的內容物為熱咖啡等的熱的飲料的情況下,由紙製蓋1和容器20封閉的空間的壓力增高,因此,形成卡合部36的薄膜的密合性會提高。藉此,能提高紙製蓋1與容器20的密閉性。
圖22(e)~圖22(g)是將設置有薄膜等塗層的紙質材料用作卡合部36的情況的變形例,以下,按順序進行說明。圖22(e)中,藉由衝壓加工將卡合部36的端部形成為實質上覆蓋捲曲部22的外側的形狀。凹部35與卡合部36的接觸面被接合。卡合部36的端部可以設為自由端,也可以與第二錐形部11接合。在將卡合部36的端部設為自由端的情況下,以藉由與捲曲部22的卡合使卡合部36的自由端向上方折彎的方式來設定卡合部36的端部的尺寸即可。 在將紙杯的底部分用作紙製蓋1的情況下,在紙製蓋1的周壁的內側形成有紙質材料與紙質材料的接縫,容器20的內容物恐怕會從該接縫洩漏。然而,能藉由卡合部36的端部按壓紙製蓋1的周壁的內側的接縫的一部分來使其密閉。因此,能防止內容物沿著該接縫從紙製蓋1洩漏。藉此,即使在將容器20傾斜的情況下,卡合部36也覆蓋捲曲部22的外側,因此,內容物不會從除了飲用口5以外的紙製蓋1洩漏。又,藉由由頂蓋部2、第二錐形部11、卡合部36、以及捲曲部22形成的空間部S1,即使在用手使勁握住紙製的容器20而容器20發生了變形的情況下,空間部S1因空間部S1的彈性而隨動於該變形、或發揮緩衝的功能,因此紙製蓋1不易從容器20脫離。 此外,當在紙製蓋1的周壁的內側的接縫的某個部分形成飲用口5時,內容物會從該接縫洩漏出來。因此,理想為飲用口5設置於與紙製蓋1的周壁的內側的接縫不同的位置(不發生干涉的位置)。 此外,若由薄膜構成圖22(e)的卡合部36,並利用該薄膜的彈性使卡合部36與捲曲部22卡合,則卡合部36與捲曲部22的密合性進一步提高。
圖22(f)中,藉由衝壓加工將卡合部36的包括凸部36a以及凹部36b的端部形成為實質上覆蓋捲曲部22的外側以及內側的形狀。如上所述,若藉由卡合部36的端部按壓紙製蓋1的周壁的內側的接縫的一部分來使其密閉,則能防止內容物沿著該接縫從紙製蓋1洩漏。進而,能藉由卡合部36的凹部36b按壓形成於容器20的周壁的內側的接縫的一部分來使其密閉。因此,能防止內容物沿著容器20的周壁的內側的接縫從紙製蓋1洩漏。 藉此,即使在將容器2傾斜的情況下,卡合部36也覆蓋捲曲部22的外側以及內側,因此,內容物不會從除了飲用口5以外的紙製蓋1洩漏。此外,飲用口5設置在凹部35與卡合部36接觸的部分即可。
圖24是表示圖22(f)的卡合部36的一個示例的概要圖以及剖面圖。如圖24所示,卡合部36為圓形,形成有作為第一部分的凸部36a、作為第二部分的凹部36b、以及開口部36c。卡合部36的外徑比底蓋部4的外徑大。因此,在將卡合部36嵌入了頂蓋部2的情況下,有時卡合部36的端部會向容器20側彎折。藉此,紙製蓋1與容器20的密閉性提高。如此,在使卡合部36的外徑比底蓋部4的外徑大,並將卡合部36嵌入頂蓋部2的情況下,也可以省略頂蓋部2與卡合部36的藉由熱封等進行的接合。 此外,除了凸部36a以及凹部36b以外,卡合部36的厚度為0.7mm至2.0mm左右。藉由以這種方式設定卡合部36的厚度,頂蓋部2、凹部35的強度會提高,頂蓋部2、凹部35的平面度會提高。又,能對凸部36a賦予彈性(彈性),凸部36a能隨動於捲曲部22的變形。此外,雖然凸部36a採用了半圓形,以便與捲曲部22卡合,但也可以採用倒U字型或倒V字型。又,在使凸部36a與捲曲部22卡合的情況下,也可以使凸部36a的大小(半圓形等的大小)比捲曲部22的大小(直徑)小,並使捲曲部22變形來使捲曲部22與凸部36a卡合。又,凹部36b也可以採用直線狀。
凸部36a與凹部36b以如上所述的方式藉由衝壓加工形成。凸部36a為覆蓋捲曲部22的外側的形狀,凹部36b為覆蓋捲曲部22的外側的形狀。即,成為由凸部36a與凹部36b覆蓋捲曲部22的形狀。此外,也可以不由凸部36a與凹部36b覆蓋所有捲曲部22。 如上所述,卡合部36為設置有薄膜等塗層的紙質材料。形成凸部36a與凹部36b的衝壓加工也可以在接合有薄膜的狀態下進行,也可以在衝壓加工後張緊設置薄膜。若在形成凸部36a後在凸部36a的與捲曲部22的對向面張緊設置薄膜,則能利用薄膜的彈性使凸部36a與捲曲部22的外側卡合。
開口部36c為用於將卡合部36接合於凹部35的對位用開口,其大小可以適當設定。此外,也可以省略開口部36c,利用卡合部36的外周來進行用於與凹部35接合的對位,還可以在卡合部36形成缺口(notch)來進行用於與凹部35接合的對位。
圖22(g)是從圖22(a)中省略了凸部37的示例,將具有彈性(緩衝性)的紙質材料用作卡合部36的紙質材料。此外,在具有彈性的紙質材料的至少單面(與容器20的對向面)設置有薄膜等塗層。作為具有彈性的紙質材料能使用各種瓦楞紙。對於瓦楞紙而言,因溝紋所帶來的緩衝性以及剛性優異,但其端部的剛性弱而容易彈性變形。在將瓦楞紙用作卡合部36的情況下,其端部與捲曲部22卡合而彈性變形,因此能提高紙製蓋1與容器20的密閉性。
作為具有彈性的紙質材料,可以對紙質材料和發泡聚乙烯進行層壓而成,也可以對實施了壓花加工的具有柔軟性的紙質材料或氣流成網件(air laid)進行層壓而成。在該情況下,較佳為在紙質材料的至少單面(與容器20的對向面)設置薄膜等塗層、或塗覆防水劑。又,也可以在紙質材料與紙質材料之間將具有彈性的紙質材料進行層壓。又,可以使用各種不織布來代替具有彈性的紙質材料。 此外,對於氣流成網件而言,可以藉由與薄膜熱封而非與紙質材料層壓,來對氣流成網件的熱封面進行防燒處理而使其緊密。如此,可以由塗層(防水層)和彈性層構成卡合部36。 又,作為具有彈性的紙質材料,可以構成為層疊複數張薄頁紙,並在層疊後的薄頁紙設置塗層。 此外,可以將圖22(g)的卡合部36的自由端設為錐形,也可以設為與錐形部21相同的錐形方向的正錐形,還可以設為錐形方向與錐形部21不同的倒錐形。 又,也可以卡合部36的自由端藉由與捲曲部22的卡合向上方折彎(朝向空間部S1)的方式來設定卡合部36的端部的尺寸。 又,也可以使第二錐形部11與卡合部36的端部的間隔小於捲曲部22的大小,並使捲曲部22變形,來在第二錐形部11與卡合部36的端部之間使捲曲部22卡合。 此外,在圖22(e)~圖22(g)中,可以在第二錐形部11設置凸部37,也可以省略凹部35。在圖22(c)、圖22(e)、圖22(f)的示例中,在第二錐形部11設置凸部37的情況下,理想為卡合部36的端部採用覆蓋凸部37的形狀。藉此,容器20的內容物不易從紙製蓋1洩露。 又,在圖22(a)~圖22(g)中,若使第二錐形部11的錐形角度為比容器20的錐形部21的錐形角小的銳角,則能使空間部S1的容積更大。藉此,即使在容器20發生了變形的情況下,紙製蓋1也不易從容器20脫離。
此外,可以代替卡合部36,而以與捲曲部22卡合的方式在頂蓋部2的捲曲部22側或第二錐形部11的內周面設置彈性構件。作為彈性構件,可以使用薄膜、橡膠、發泡聚乙烯、聚氨酯、矽、熱熔膠等。
圖27示出了第八實施形態的紙製蓋1的剖面圖的另一例,示出了圖27(a)以及圖27(b)的兩例,對該另一示例也按順序進行說明。此外,在這兩例中,雖然省略了凹部35以及卡合部36,但是可以設置凹部35以及卡合部36。 圖27(a)示出了藉由設置於第二錐形部11的內周的圓周形的凸部37來嵌合捲曲部22的示例。在該情況下,藉由使捲曲部22所進入的凸部37的頂端的內徑比捲曲部22的外徑小,能使捲曲部22和凸部37的至少一方變形來使捲曲部22與凸部37嵌合,因此紙製蓋1與容器20的密閉性提高。
圖27(b)中,由複數個角度不同的錐形角度形成第二錐形部11。作為一例,強錐形部11a的錐形角為5°,與後述的弱錐形部11b相比,錐形角度增強(變大)。弱錐形部11b設置於強錐形部11a的容器20側(捲曲部22側),作為一例,其錐形角為3°,與強錐形部11a相比,錐形角度減弱(變小)。如此,藉由使容器20側(捲曲部22側)的錐形角度減弱(變小),捲曲部22容易進入紙製蓋1。 此外,在圖27(a)、圖27(b)中,凸部37的Z方向(高度方向)的尺寸為捲曲部22的直徑的一半以上,較佳為與捲曲部22的直徑同等以上,藉此,能提高紙製蓋1與容器20的密閉性。
圖23是表示第八實施形態的紙製蓋1的密封部8的剖面圖,示出了圖23(a)~圖23(c)的三例,以下,按順序進行說明。此外,作為紙製蓋1,可以使用第八實施形態以外的紙製蓋1。 圖23(a)示出了對形成於頂蓋部2的凹部35的飲用口5進行密封的密封部8。在下方示出了從上方觀察飲用口5的圖。飲用口5為與圖2(c)中示出的形狀相同的形狀,其在凹部35加入切槽而向紙製蓋1的箭頭方向打開。密封部8為覆蓋飲用口5的大小,但也可以是覆蓋飲用口5的一部分的大小。此外,不易視覺確認飲用口5,因此可以在密封部8印刷表示飲用口5的場所的文字或圖畫。
密封部8為倒C字型,藉由與飲用口5的上表面對應地設置的黏著劑13將密封部8的下表面與凹部35進行接合。此外,密封部8的自由端的頂端向上方延伸,成為密封部8的手捏部。 在與密封部8的塗覆有黏著劑13的下表面相反的面分散地塗覆有再剝離性黏著劑14。此外,再剝離性黏著劑14可以點狀地塗覆於複數處,也可以螺旋狀地塗覆,還可以連續地塗覆。當在圖23(a)的箭頭所示的方向拉手捏部時,飲用口5的未形成有切槽的部分作為鉸鏈發揮功能,飲用口5開口。進而,在向箭頭方向拉密封部8時,密封部8從倒C字型變成直線狀,再剝離性黏著劑14與凹部35對向。在該狀態下藉由向凹部35按壓再剝離性黏著劑14,能保持飲用口5的開口狀態。
在圖23(b)中,塗覆再剝離性黏著劑14的位置與圖23(a)不同,在倒C字型的上部背面塗覆有再剝離性黏著劑14。在向圖23(b)的箭頭所示的方向拉手捏部時,飲用口5開口,密封部8從倒C字型變成直線狀,再剝離性黏著劑14與凹部35對向。在該狀態下藉由向凹部35按壓再剝離性黏著劑14,能保持飲用口5的開口狀態。
在圖23(c)中,密封部8為直線狀,在作為與凹部35的對向面的密封部8的下表面塗覆有黏著劑13和再剝離性黏著劑14。此外,黏著劑13與飲用口5的上表面對應。在該情況下,再剝離性黏著劑14可以與凹部35接合的方式進行塗覆,也可以不與凹部35接合的方式進行塗覆。在將再剝離性黏著劑14接合於凹部35的情況下,較佳為在與再剝離性黏著劑14接合的凹部35黏貼剝離紙、或在凹部35塗覆矽或特氟龍(注冊商標)等剝離劑。此外,較佳為剝離紙以不干涉黏著劑13的至少一部分(飲用口5側)的方式進行設置。 在向圖23(c)的箭頭所示的方向拉手捏部來使飲用口5開口後,藉由向凹部35按壓再剝離性黏著劑14,能保持飲用口5的開口狀態。 在本實施形態中,黏著劑13的黏著力比黏著劑14的黏著力大。作為代替、或與其一起使用,較佳為使黏著劑13的塗敷量比黏著劑14的塗敷量多。此外,可以藉由熱封而非黏著劑13接合密封部8的下表面與凹部35。又,也可以將密封部8形成為Z形折疊。又,也可以不形成凹部35而採用平坦的頂蓋部2。 此外,在圖2以及圖23中示出的飲用口5,對於飲用口5的大小,若為圓形,則直徑可以為6mm~14mm左右,若為矩形,則對角線的長度可以設為9mm~20mm左右。藉此,較大的冰不會穿過飲用口5,能防止兒童誤食較大的冰。
(圖27(a)的紙製蓋1的製造方法) 圖28是表示紙製蓋1的製造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圖,圖29是紙製蓋1的製造方法的概要圖。以下,對紙製蓋1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此外,此處,以圖27(a)中示出的紙製蓋1為例來對其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形成紙製蓋1的錐形部3的材料(稱為扇形的具有塗層的紙質材料)以如圖26所示的方式被模製為扇形,在該狀態下進行標示部40的印刷(步驟S1)。此外,可以在標示部40被模製為扇形之前進行印刷。又,標示部40可以被印刷在紙質材料,也可以被印刷在作為塗層的薄膜。又,標示部40的數量並不限定於三個。理想為接著標示部40的印刷,形成切槽部41的切槽。
扇形的具有塗層的紙質材料被輸送至第一加工站61。在第一加工站61,扇形的具有塗層的紙質材料使扇形的兩端重疊一部分並藉由例如超音波接合來進行接合。藉此,形成錐形部3(步驟S2)。在該情況下,使用模製錐形部3的模具來形成錐形部3。此外,該重疊了一部分的部分成為接縫。 又,藉由衝壓加工使扇形的具有塗層的紙質材料的下緣向內側折彎,藉此形成第二錐形部11。此外,扇形的具有塗層的紙質材料的上側成為包圍捲曲部9、頂蓋部2的周壁,而對於這些將於後敘述。
在第一加工站61進行的加工結束後的扇形的具有塗層的紙質材料被輸送至第四加工站64。在對在第四加工站64進行的加工進行說明之前,先對頂蓋部2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料卷60為具有塗層的紙質材料,用於頂蓋部2的形成。如圖29所示,料卷60的上端以及下端為波形。以下,繼續對該波形進行說明。
圖30是表示從料卷60a拔取頂蓋部2的方法的圖。此處,從料卷60a中拔取兩行量的頂蓋部2。圖30(a)所示,在將頂蓋部2的第一行與第二行的上下位置設為相同地來進行拔取的情況下,塗黑所示的部分在拔取頂蓋部2後會被廢棄。 相對於此,如圖30(b)所示,在將頂蓋部2的第一行與第二行的上下位置錯開地拔取頂蓋部2的情況下,廢棄的塗黑的部分變少。進而,未使用料卷60a的寬度w,因此能節約寬度w的料卷60a的寬度,能有效率的地使用料卷60a,而能降低紙製蓋1的製造成本。此外,較佳為頂蓋部2的第一列與第二列的上下錯開量為頂蓋部2的半徑左右。在圖30中,雖然從料卷60a拔取了兩行量的頂蓋部2,但是也可以根據料卷60a的寬度拔取三列以上的頂蓋部2。 在本實施形態中,以圖30(b)的方法從一張料卷60a拔取三行以上,因此,1行量的料卷(圖29中示出的料卷60)的上端以及下端為波形。然而,上端以及下端的至少一方可以是直線狀。例如,在以圖30(b)的方法從1張料卷60a中取出兩行頂蓋部2的情況下,料卷60的上端或下端為直線狀。又,可以使用圖30(a)的料卷60a,在該情況下,上端和下端的一方為波形,上端和下端的另一方為直線狀。此外,在將圖30(a)的料卷60a設為1行量的料卷的情況下,上端以及下端均為直線狀,也可以使用這樣的料卷。
返回至圖29,料卷60被輸送至第二加工站62。在第二加工站62,如圖23所示的密封部8接合於料卷60。在第二加工站62,雖然以接合兩個量的密封部8的方式進行了圖示,但是其數量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三個以上。密封部8從不圖示的密封料卷輸送,在其輸送過程中,保護用剝離紙被去除,黏著面接合於料卷60。也可以在圖29的接合黏著劑14的部分設置與保護用剝離紙不同的剝離紙,而使黏著劑14的黏著力比黏著劑13的黏著力弱。
接合有密封部8的料卷60被輸送至第三加工站63。在第三加工站63,使用刀具進行用於形成飲用口5的加工。又,在第三加工站63,使用刀具進行頂蓋部2的拔取。將接合於料卷60的密封部8作為記號來進行飲用口5的加工。 頂蓋部2以圓形虛線所示的方式被拔取。又,以頂蓋部2接合在剖面為U字型的錐形部3與第二錐形部11之間的方式,藉由衝壓加工來將頂蓋部2的外周折彎(步驟S3)。此外,飲用口5的加工和頂蓋部2的取出加工可以先進行一個,也可以同時進行。
又,也可以替換第二加工站62和第三加工站63的佈局,在進行第二加工站62的加工之前,先進行第三加工站63的加工。在該情況下,密封部8將飲用口5作為記號而接合於頂蓋部2。 在本實施形態中,將在藉由第三加工站63進行的加工結束後的頂蓋部2輸送至第四加工站64。
在第四加工站64,在剖面為U字型的錐形部3與第二錐形部11之間,嵌入外周藉由衝壓加工被折彎的頂蓋部2。在頂蓋部2嵌入了錐形部3與第二錐形部11之間的狀態下,進行加熱處理(步驟S4)。藉由該加熱處理,塗覆於頂蓋部2、錐形部3以及第二錐形部11的薄膜融化,頂蓋部2、錐形部3以及第二錐形部11被熱封接合。又,藉由錐形部3形成包圍頂蓋部2的周壁。此外,在上述說明中,在步驟S2中,對扇形的具有塗層的紙質材料的下緣進行衝壓加工,來形成第二錐形部11,在步驟S3中,對頂蓋部2的外周進行衝壓加工並折彎,但並不局限於此。例如,也可以在步驟S4的加熱處理緊前、或進行加熱處理的同時,進行這些衝壓加工的至少一方。
在頂蓋部2、錐形部3以及第二錐形部11進行熱封接合的情況下,較佳為飲用口5避開形成於錐形部3(也稱為包圍頂蓋部的周壁)的接縫。因此,理想為藉由不圖示的檢測裝置,對設置於接縫或接縫的附近的標記進行檢測,並基於該檢測結果,旋轉頂蓋部2來調節飲用口5的位置之後,進行前述之熱封。 此外,也可以在頂蓋部2與錐形部3以及第二錐形部11接合後,形成飲用口5。接續飲用口5的形成,可以形成密封部8,也可以在後續過程中形成密封部8。
藉由用一部分凹陷的塊構件來按壓第二錐形部11的內周面,藉由塊構件的凹陷部分而未被按壓的部分形成為凸部37(步驟S5)。此外,凸部37形成於第二錐形部11的上端部,但其高度方向的位置能藉由塊構件的形狀進行適當調節。又,藉由調節按壓塊構件的壓力,能調節凸部37的高度。此外,可以根據第二錐形部11的單位面積重量,調節凸部37的高度。形成了凸部37後,被熱封接合的頂蓋部2、錐形部3以及第二錐形部11被輸送至第五加工站65。
接著,在第五加工站65,藉由圖11所示的捲曲成型模具70形成捲曲部9(步驟S6)。藉此,能製造圖27(a)的紙製蓋1。此外,上述的製造方法為一個示例,可以進行替換一部分的工序的順序等的變形。
關於容器20內的內容物的保溫性的提高,藉由紙製蓋1還能另行獲得效果。以下,對藉由第五實施形態的紙製蓋1獲得的保溫性的提高進行說明。 圖18是表示圖9(a)的紙製蓋1的頂蓋部2與卡合部12的接合例的圖。圖18(a)是在頂蓋部2與卡合部12的頂蓋部2a(參照圖10)的整個表面塗覆黏著劑25來進行黏著的接合例,在頂蓋部2與頂蓋部2a之間不存在空間部26。圖18(b)是在頂蓋部2與卡合部12的頂蓋部2a(參照圖10)的中央部塗覆黏著劑25來進行黏著的接合例,存在空間部26。圖18(c)是在頂蓋部2與卡合部12的頂蓋部2a(參照圖10)的外周塗覆黏著劑25來進行黏著的接合例,存在空間部26。
在5盎司用容器20中倒入150cc的75℃的水(內容物),在嵌入了紙製蓋1的狀態下實施了對水(內容物)的按每個經過時間的溫度進行測定的保溫性試驗。又,在關閉飲用口5的狀態以及打開飲用口5的狀態這兩種狀態下進行了試驗。 又,作為比較例,還利用目前所使用的塑膠製蓋進行了測定。該塑膠製蓋並非將頂蓋部2與卡合部12接合的類型,因此不存在黏著部分。
[表1]
蓋狀態 黏著方法 經過時間
0 10 20 30 40 50 60
飲用口5 開 整個表面黏著 75 57 51 45 42 39 37
中央黏著 75 58 52 46 43 40 38
外周黏著 75 58 52 46 43 40 38
比較例 75 57 51 46 42 39 37
飲用口5 關 整個表面黏著 75 57 52 47 44 41 38
中央黏著 75 58 52 48 44 41 39
外周黏著 75 58 52 48 44 41 39
比較例 75 57 51 47 43 40 37
如表1所示,紙製蓋1的保溫性不但不比目前所使用的塑膠製蓋遜色,而且在中央部塗覆有黏著劑25的測定例和在外周塗覆有黏著劑25的測定例的保溫性比塑膠製蓋優異1℃至2℃。這是因為空間部26的絕熱效果。如此,在環保的紙製蓋1中,能確認其保溫效果。此外,頂蓋部2與卡合部12的接合並不限定於黏著,只要能形成空間部26,便可以使用任意接合方法。
上述的實施形態為本發明的較佳的實例。不過,並不限定於此,也可以對上述的各實施形態進行適當組合,也可以省略其構成的一部分。又,也可以變形一部分的構成,例如,可以在捲曲部9加入切槽來減弱捲曲部9的剛性。可以使用設置有該切槽的捲曲部9來將容器20從外側嵌入。又,雖然揭示了在衝壓加工時對衝壓加工機的一部分進行加熱,但是在進行超音波接合時也可以將超音波接合裝置的一部分(例如,保持紙製蓋1的部分)加熱至50℃至85℃左右。如此,藉由加熱紙製蓋1來進行製造,即使在容器20的內容物為熱的飲料(60℃~100℃)的情況下,紙製蓋1也不易變形為衝壓加工前的形狀,因此能降低紙製蓋1從容器20脫離的擔憂。 又,卡合部12、基部12a、卡合部分12b、捲曲部29、以及卡合部36的至少一個構件可以採用層疊有粉碎紙漿的氣流型紙漿。在該情況下,氣流成網件的單位面積重量為20g/m 2至100g/m 2,較佳為40g/m 2至60g/m 2即可。又,理想為在氣流成網件的兩面層壓薄膜(例如,聚乙烯薄膜),並藉由超音波接合進行接合。藉由使用氣流成網件,能作為緩衝構件或密封件來發揮功能。 如此,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實施各種變形。
1:蓋單元 2:頂蓋部 3:錐形部 5:飲用口 6:槽部 8:密封部 9:捲曲部 10:標記 20:容器 21:錐形部 22:捲曲部 30:支架 31:鉸鏈
[圖1]是第一實施形態的紙製蓋以及容器的剖面圖。 [圖2]是第一實施形態的紙製蓋的概要圖。 [圖3]是表示塑膠製蓋的參考圖。 [圖4]是第二實施形態的紙製蓋以及容器的剖面圖。 [圖5]是第三實施形態的帶支架的紙製蓋的概要圖。 [圖6]是第四實施形態的帶支架的紙製蓋的概要圖。 [圖7]表示在紙製蓋設置有把手以及支架的示例。 [圖8]是第五實施形態的紙製蓋的概要圖。 [圖9]是第六實施形態的紙製蓋的概要圖。 [圖10]是表示第六實施形態的紙製蓋的製造方法的圖。 [圖11]是表示第六實施形態的紙製蓋的製造方法的圖。 [圖12]是表示另一紙製蓋的製造方法的圖。 [圖13]是表示捲曲部的嵌合例的圖。 [圖14]是表示密封部的變形例的剖面圖。 [圖15]是表示密封部的變形例的剖面圖。 [圖16]是第七實施形態的紙製蓋的概要圖。 [圖17]是第七實施形態的紙製蓋的剖面圖。 [圖18]是表示頂蓋部與卡合部的接合例的圖。 [圖19]是第六實施形態的紙製蓋的變形例。 [圖20]是放大了第七實施形態的窗口部的剖面圖。 [圖21]是第七實施形態的紙製蓋的窗口部的變形例。 [圖22]是第八實施形態的紙製蓋的剖面圖。 [圖23]是表示第八實施形態的紙製蓋的密封部的剖面圖。 [圖24]是表示圖22(f)的卡合部的一個示例的概要圖以及剖面圖。 [圖25]是表示紙製蓋1的顯示部40的概要圖、局部放大圖以及A-A剖面圖。 [圖26]是去掉頂蓋部2的紙製蓋1的展開圖。 [圖27]是第八實施形態的紙製蓋的剖面圖。 [圖28]是表示紙製蓋的製造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圖。 [圖29]是紙製蓋的製造方法的概要圖。 [圖30]是表示從料卷中拔取頂蓋部的方法的圖。
1:蓋單元
2:頂蓋部
3:錐形部
4:底蓋部
20:容器
21:錐形部
22:捲曲部
23:底部

Claims (13)

  1. 一種紙製之蓋,其具備:具有紙質材料的蓋主體部,安裝於具有開口部、錐形、以及捲曲部的容器;由與前述蓋主體部不同的其他構件形成,被前述蓋主體部包圍外周之狀態的頂蓋部;以及卡合部,設置於前述蓋主體部,具有與前述容器之錐形的朝向相同朝向的錐形部,並從前述容器之捲曲部的外側卡合於前述容器之捲曲部;前述蓋主體部具有:安裝於前述容器側之端部、及與安裝於前述容器側之端部相反側之端部;前述頂蓋部之外周向安裝於前述容器側之端部側折彎,且經折彎之處接合於前述蓋主體部;前述頂蓋部之外周以外的部分,設於前述卡合部與前述相反側之端部之間;前述錐形部之前端之內徑之尺寸,形成為比前述容器之捲曲部外徑小,將前述容器之開口部關閉之狀態,係前述容器之前述捲曲部與前述卡合部之前述錐形部內面側之錐形狀部接觸之狀態;前述蓋主體部,形成為前述錐形部自前述蓋主體部之上端起越往下端越細之錐形形狀。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紙製之蓋,其中,前述卡合部,以將前述蓋主體部之下端側向前述蓋主體部之內側折彎之折彎部分而形成。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紙製之蓋,其中,前述卡合部,使前述容器之捲曲部變形而卡合於前述捲曲部。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紙製之蓋,其中,前述蓋主體部,以其上端之位置位於較前述頂蓋部更上方之方式形成。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紙製之蓋,其中,前述頂蓋部具備飲用口。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紙製之蓋,其中,於前述蓋主體部形成有前述紙質材料與前述紙質材料的接縫;前述飲用口設於不與前述接縫發生干涉的位置。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紙製之蓋,其中,前述蓋主體部具有周壁部,其形成為較前述頂蓋部更向上方延伸。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紙製之蓋,其中,於前述周壁部形成有識別部,其識別收容於前述容器之內容物。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紙製之蓋,其中,於前述頂蓋部設有視覺確認部,其能視覺確認前述容器之內部。
  10. 如請求項5所述的紙製之蓋,其具備:密封部,其具有與前述飲用口接合之第一接合部、以及能使前述飲用口開口之手捏部。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紙製之蓋,其中,前述密封部具有與前述頂蓋部接合之第二接合部;前述第一接合部之接合力較前述第二接合部之接合力更大。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紙製之蓋,其中,前述卡合部具備圓周狀之凸部。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紙製之蓋,其中,前述蓋主體部之前述紙質材料塗層有生物分解性薄膜。
TW111140698A 2018-11-16 2019-01-15 紙製之蓋 TWI8410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768142P 2018-11-16 2018-11-16
US62/768,142 2018-11-16
US201862770852P 2018-11-23 2018-11-23
US62/770,852 2018-11-23
US201862772649P 2018-11-29 2018-11-29
US62/772,649 2018-11-29
US201862774355P 2018-12-03 2018-12-03
JP2018226847 2018-12-03
US62/774,355 2018-12-03
JP2018-226847 2018-12-03
US201862775935P 2018-12-06 2018-12-06
US62/775,935 2018-12-06
US201862779530P 2018-12-14 2018-12-14
US62/779,530 2018-12-14
US201862781026P 2018-12-18 2018-12-18
US62/781,026 2018-12-18
US201862784863P 2018-12-26 2018-12-26
US62/784,863 2018-12-26
US201862785763P 2018-12-28 2018-12-28
US62/785,763 2018-12-28
US201862786567P 2018-12-31 2018-12-31
US62/786,567 2018-12-31
US201962790050P 2019-01-09 2019-01-09
US62/790,050 2019-01-09
JP2019-003320 2019-01-11
JP2019003320 2019-01-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6850A TW202306850A (zh) 2023-02-16
TWI841019B true TWI841019B (zh) 2024-05-0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79935A (en) 1957-03-13 1959-03-31 Maryland Cup Company Resilient paper covers for container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79935A (en) 1957-03-13 1959-03-31 Maryland Cup Company Resilient paper covers for container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67564B1 (ja) 紙製の蓋
US20210316912A1 (en) Paper Li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aper Lid
TWI816734B (zh) 紙製之蓋
WO2020166715A1 (ja) 紙製の蓋
US20070051790A1 (en) Drinking cup with game piece
US20100038361A1 (en) Disposable cup which may be used as packing materia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TWI841019B (zh) 紙製之蓋
JP5776057B2 (ja) パウチ包装体
CN111196056B (zh) 纸制盖
JPS621086Y2 (zh)
KR20220002323U (ko) 빨대 일체형 팩
KR200412650Y1 (ko) 스푼이 부착된 일회용 종이컵
KR200330212Y1 (ko) 캔의 상면 원주테두리의 구조
TWM593985U (zh) 熱封易撕就口杯膜
JPH063826U (ja) 容 器
JP2003267436A (ja) 飲料パックホルダー及びホルダー付き飲料セッ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