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0609B - 層合體、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層合體、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0609B
TWI840609B TW109130845A TW109130845A TWI840609B TW I840609 B TWI840609 B TW I840609B TW 109130845 A TW109130845 A TW 109130845A TW 109130845 A TW109130845 A TW 109130845A TW I840609 B TWI840609 B TW I8406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layer
light
transmitting resin
laminate
ma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0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8637A (zh
Inventor
西村浩
藤枝奈奈恵
田坂公志
南條崇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柯尼卡美能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9/04311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1084751A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柯尼卡美能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柯尼卡美能達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8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8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0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0609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之層合體具有支撐體與在該支撐體表面上能剝離地配置的透光性樹脂層。透光性樹脂層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萬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與橡膠粒子,層合體在25℃下的拉伸彈性模數為2.0~6.0GPa。

Description

層合體、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關於層合體、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液晶顯示裝置或有機EL顯示裝置等之顯示裝置所用的偏光板,包含偏光鏡與用於保護其的保護膜。近年來,智慧型手機或平板終端等之行動用途所用的顯示裝置係被要求薄型化,其構成構件的偏光板,進而保護膜亦被要求薄型化。
保護膜係通常以將樹脂溶於溶劑中,將被稱為塗液(dope)溶液澆鑄後,使其乾燥的方法(溶液澆鑄法)等來製造。然後,將所得之保護膜與偏光鏡貼合,而製造偏光板。
相對於其,作為製造具有更薄的保護膜之偏光板的方法,有提案從具有基材薄膜(支撐體)與透光性薄膜(透光性樹脂層)的剝離性層合薄膜(層合體)起,將透光性樹脂層貼合於偏光鏡,剝離基材薄膜,而製造偏光板之方法(參照專利文獻1~3)。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8-41028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18-45220號公報 [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2013-13433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可是,如專利文獻1~3所示之層合體,係藉由在帶狀的支撐體上,塗佈透光性樹脂層用塗料,或將支撐體用材料與透光性樹脂層用材料進行溶液共澆鑄而製造。而且,所得之層合體係以捲取成捲筒狀之狀態被搬運或保管後,於製造偏光板之際,從捲筒體捲出而使用。
然而,於搬運或保管層合體的捲筒體之期間,容易發生捲筒體之變形(捲繞變形),有該變形容易轉印至透光性樹脂層之表面的問題。如此的捲筒體之變形係層合體的長度愈長、寬度愈廣,愈容易顯著地發生,於搬運或保管所得之偏光板的捲筒體之期間,亦有同樣的問題。
又,透光性樹脂層之厚度,由於例如為10 μm以下之薄,於邊將張力賦予至層合體邊以輥等搬運時,亦要求透光性樹脂層不斷裂。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情事而完成者,目的在於提供:不發生層合體之搬運時的斷裂,可抑制將層合體或偏光板以捲取成捲筒狀之狀態保管一定期間時的捲繞變形所伴隨的表面缺陷之層合體及其製造方法,以及使用該層合體的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解決課題的手段]
上述課題可藉由以下之構成而解決。
本發明之層合體係具有支撐體與在其表面上能剝離地配置的透光性樹脂層之層合體,前述透光性樹脂層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萬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與橡膠粒子,前述層合體在25℃下的拉伸彈性模數為2.0~6.0GPa。
本發明之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具有:得到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萬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橡膠粒子與溶劑之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的步驟;將前述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賦予至前述支撐體的表面之步驟;與,從前述經賦予的前述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中去除溶劑,形成透光性樹脂層,得到在25℃下的拉伸彈性模數為2.0~6.0GPa之層合體之步驟。
本發明之偏光板之製造方法具有:在偏光鏡之表面上,貼合本發明之層合體的前述透光性樹脂層之步驟;與,剝離前述透光性樹脂層之與前述偏光鏡相反側的面上所配置的前述支撐體之步驟。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邊抑制層合體之搬運時的斷裂,一邊可抑制將層合體或偏光板以捲取成捲筒狀之狀態保管一定期間時的捲繞變形所伴隨的表面缺陷之層合體及其製造方法,以及使用該層合體的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實施發明的形態]
本發明者們專心致力檢討之結果,發現藉由適度地提高層合體全體的拉伸彈性模數,且使透光性樹脂層中含有高分子量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與橡膠粒子,可一邊抑制搬運時的透光性樹脂層之斷裂,一邊抑制捲取成捲筒體時之變形。
此理由雖然未明,但推測如以下。例如藉由透光性樹脂層中所含有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之單體組成之調整等,適度地提高層合體的拉伸彈性模數,層合體係適度地變硬,因此可不易發生捲筒體之變形。
另一方面,若過度提高層合體的拉伸彈性模數,則在施加張力而搬運之際,透光性樹脂層容易斷裂。相對於其,藉由將透光性樹脂層所含有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設為高分子量,不僅可提高韌性,而且藉由在透光性樹脂層中進一步含有橡膠粒子,可使其柔軟地追隨張力。從而,於搬運層合體之際,可抑制透光性樹脂層因搬運張力而斷裂者,可提高搬運安定性。 又,由於透光性樹脂層含有橡膠粒子,即使發生層合體的捲筒體之變形時,也藉由該橡膠粒子之復原力,而容易使透光性樹脂層回到原來的形狀,變形係不易殘留。於偏光板的捲筒體中,亦同樣地,不易發生捲筒體之變形,可容易使透光性樹脂層回到原來的形狀。
以下,關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參照圖式來詳細地說明。
1.層合體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層合體之剖面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層合體100具有支撐體110與在其表面上能剝離地配置的透光性樹脂層120。
而且,層合體的拉伸彈性模數G較佳為2.0~6.0GPa。若層合體的拉伸彈性模數G為2.0GPa以上,則在保管層合體的捲筒體或使用其所得之偏光板的捲筒體之期間,可不易發生捲繞變形。若層合體的拉伸彈性模數G為6.0GPa以下,則在邊將搬運張力賦予至層合體邊搬運之際,不易使透光性樹脂層斷裂,可提高搬運安定性。基於同樣的觀點,層合體的拉伸彈性模數G更佳為3.5~5.5.GPa。
層合體的拉伸彈性模數G可用以下之程序進行測定。 (1)從層合體切出1cm×10cm,當作樣品。將此樣品在25℃60%RH之環境下調濕24小時。 (2)接著,藉由JIS K7127:1999(ISO 527-3:1995)中記載的拉伸試驗方法,測定所得之樣品的拉伸彈性模數。具體而言,將樣品設置於拉伸試驗裝置(例如ORIENTEC公司製萬能試驗機),於夾盤間距離50.0mm、拉伸速度50mm/min之條件下進行拉伸試驗,測定拉伸彈性模數。測定係在25℃60%RH下進行。
層合體的拉伸彈性模數G係可藉由支撐體的拉伸彈性模數G1及透光性樹脂層的拉伸彈性模數G2來調整。支撐體的拉伸彈性模數G1係可藉由支撐體的材質或熱處理、延伸處理來調整。透光性樹脂層的拉伸彈性模數G2係可藉由透光性樹脂層的組成(尤其(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單體組成或重量平均分子量)來調整。
1-1.支撐體 支撐體只要能支撐透光性樹脂層者即可,則沒有特別的限制,但通常可包含樹脂薄膜。
於樹脂薄膜之例中,包含聚酯樹脂薄膜(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PT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聚萘二甲酸丁二酯(PBN)等)、環烯烴系樹脂薄膜(COP)、丙烯酸系薄膜、纖維素系樹脂薄膜(例如三乙醯基纖維素薄膜(TAC)等)。其中,從具有通用性,且拉伸彈性模數亦高之觀點來看,較佳為PET薄膜、三乙醯基纖維素薄膜(TAC)、環烯烴系樹脂薄膜。
樹脂薄膜可被熱鬆弛,也可被延伸處理。
熱鬆弛係藉由熱處理支撐體,而結晶化度及配向性皆可降低,因此,可降低樹脂薄膜進而支撐體的拉伸彈性模數G1。熱鬆弛溫度係沒有特別的限制,但將構成樹脂薄膜的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當作Tg時,可在(Tg+60)~(Tg+180)℃下進行。熱鬆弛可在形成脫模層之前進行,也可在形成脫模層之後進行。
延伸處理係藉由延伸樹脂薄膜,而提高樹脂分子的配向性,從而可提高樹脂薄膜進而支撐體的拉伸彈性模數G1。延伸處理例如可在支撐體的單軸方向中進行,也可在雙軸方向中進行。延伸處理可在任意之條件下進行,例如可以延伸倍率120~900%左右進行。延伸倍率係將各方向的延伸倍率相乘後之值。樹脂薄膜是否被延伸(是否為延伸薄膜),例如可藉由是否有面內慢軸(在折射率成為最大的方向中延伸之軸)而確認。
支撐體較佳為進一步具有在樹脂薄膜之表面上所設置的脫模層。脫模層係在製作偏光板之際,可將透光性樹脂層從支撐體容易地剝離。
脫模層可包含眾所周知的剝離劑,並沒有特別的限制。於脫模層所含有的剝離劑之例中,包含聚矽氧系剝離劑及非聚矽氧系剝離劑。
於聚矽氧系剝離劑之例中,包含眾所周知的聚矽氧系樹脂。於非聚矽氧系剝離劑之例中,包含對於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使長鏈烷基異氰酸酯反應而成之長鏈烷基懸掛型聚合物、烯烴系樹脂(例如共聚合聚乙烯、環狀聚烯烴、聚甲基戊烯)、聚芳酯樹脂(例如芳香族二羧酸成分與二元酚成分之聚縮合物)、氟樹脂(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氟乙烯(PVF)、PFA(四氟乙烯與全氟烷氧基乙烯之共聚物)、FEP(四氟乙烯與六氟丙烯之共聚物)、ETFE(四氟乙烯與乙烯之共聚物))等。
於脫模層中,視需要可進一步包含添加劑。於添加劑之例中,包含填充劑、滑劑(蠟、脂肪酸酯、脂肪酸醯胺等)、安定劑(抗氧化劑、熱安定劑、光安定劑等)、難燃劑、黏度調整劑、增黏劑、消泡劑、紫外線吸收劑。
脫模層之厚度只要是能展現所欲的剝離性之程度即可,並沒有特別的限制,但例如較佳為0.1~1.0μm。
(拉伸彈性模數G1) 支撐體的拉伸彈性模數G1,只要以層合體的拉伸彈性模數G滿足上述範圍之方式設定即可,並沒有特別的限制,但例如可為2.0~6.0GPa。若支撐體的拉伸彈性模數G1為2.0GPa以上,則在保管層合體的捲筒體或偏光板的捲筒體之期間,可不易發生捲繞變形。若支撐體的拉伸彈性模數G1為6.0GPa以下,則於邊將張力賦予至層合體邊搬運時,不易使支撐體或層合體斷裂,可提高搬運安定性。支撐體的拉伸彈性模數G1係與前述同樣,可藉由進行 JIS K7127:1999(ISO 527-3:1995)中記載的拉伸試驗而測定。當支撐體具有異向性時,準備配向方向(面內慢軸方向,例如TD方向)及與其正交的方向(例如MD方向)之2種類樣品,對於各自進行測定,取得彼等之平均值。
(厚度) 支撐體之厚度係沒有特別的限制,但例如較佳為10~100μm,更佳為25~50μm。
1-2.透光性樹脂層 透光性樹脂層係配置於支撐體上。透光性樹脂層係在從支撐體剝離後,與偏光鏡貼合而構成偏光板,可具有保護膜(包含相位差薄膜)等之光學薄膜的功能。
透光性樹脂層包含高分子量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與橡膠粒子。
1-2-1.(甲基)丙烯酸系樹脂 (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較佳為100萬以上。若(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萬以上,則可提高所得之透光性樹脂層的韌性。從而,即使層合體的拉伸彈性模數升高,也可不易因搬運張力而使透光性樹脂層斷裂。又,由於透光性樹脂層的拉伸彈性模數亦可升高,故亦可不易發生捲繞變形。基於同樣的觀點,(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更佳為150萬~300萬。
(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係可藉由凝膠滲透層析術(GPC)以聚苯乙烯換算而測定。具體而言,可使用東曹公司製HLC8220GPC、管柱(串聯東曹公司製TSK-GEL G6000HXL-G5000HXL-G5000HXL- G4000HXL-G3000HXL)進行測定。測定條件可與後述的實施例同樣。
重量平均分子量滿足上述範圍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至少包含源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結構單元(U1)。其中,於提高透光性樹脂層的拉伸彈性模數G2,而不易發生以捲筒體保管時的捲筒體之捲繞變形之觀點中,(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更佳為包含源自苯基馬來醯亞胺的結構單元(U2),從改善因包含該結構單元(U2)所致的脆性之觀點等來看,更佳為進一步包含源自丙烯酸烷酯的結構單元(U3)。
亦即,(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較佳為包含源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結構單元(U1)、源自苯基馬來醯亞胺的結構單元(U2)與源自丙烯酸烷酯的結構單元(U3)。
相對於構成(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全部結構單元,源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結構單元(U1)之含量較佳為50~95質量%,更佳為70~90質量%。
源自苯基馬來醯亞胺的結構單元(U2)由於具有比較剛直的結構,故可提高透光性樹脂層的拉伸彈性模數G2。又,源自苯基馬來醯亞胺的結構單元(U2)由於具有比較大體積的結構,具有能使橡膠粒子在樹脂基質中移動的微空隙,因此可使橡膠粒子容易偏向存在於透光性樹脂層之表層部。
相對於構成(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全部結構單元,源自苯基馬來醯亞胺的結構單元(U2)之含量較佳為1~25質量%。若源自苯基馬來醯亞胺的結構單元(U2)之含量為1質量%以上,則容易提高透光性樹脂層的拉伸彈性模數G2,若為25質量%以下,則不易過度損害透光性樹脂層的脆性。基於上述觀點,源自苯基馬來醯亞胺的結構單元(U2)之含量更佳為7~15質量%。
源自丙烯酸烷酯的結構單元(U3),由於可將適度的柔軟性賦予至樹脂,故例如可改善因含有源自苯基馬來醯亞胺的結構單元(U2)所造成的脆性。
丙烯酸烷酯係烷基部分的碳原子數較佳為1~7,更佳為1~5的丙烯酸烷酯。於丙烯酸烷酯之例中,包含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羥基乙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
相對於構成(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全部結構單元,源自丙烯酸烷酯的結構單元(U3)之含量較佳為1~25質量%。若源自丙烯酸烷酯的結構單元(U3)之含量為1質量%以上,則可將適度的柔軟性賦予至(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因此透光性樹脂層不過度變脆,不易斷裂。若源自丙烯酸烷酯的結構單元(U3)之含量為25質量%以下,則透光性樹脂層之Tg不過度變低,因此透光性樹脂層的耐熱性或拉伸彈性模數G2不易過度降低。基於上述觀點,源自丙烯酸烷酯的結構單元之含量更佳為5~15質量%。
相對於源自苯基馬來醯亞胺的結構單元(U2)與源自丙烯酸烷酯的結構單元(U3)之合計量,源自苯基馬來醯亞胺的結構單元(U2)之比率較佳為20~70質量%。若該比率為20質量%以上,則容易提高透光性樹脂層的拉伸彈性模數G2,若為70質量%以下,則透光性樹脂層不過度變脆。
(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Tg)較佳為100℃以上,更佳為120~150℃。若(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Tg在上述範圍內,則容易提高透光性樹脂層的耐熱性。為了調整(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Tg,例如較佳為調整源自苯基馬來醯亞胺的結構單元(U2)或源自丙烯酸烷酯的結構單元(U3)之含量。
相對於透光性樹脂層,(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之含量較佳為50質量%以上,更佳為60質量%以上,尤佳為70質量%以上。
1-2-2.橡膠粒子 橡膠粒子可具有將韌性(柔韌性)賦予至透光性樹脂層之功能。
橡膠粒子係包含橡膠狀聚合物之粒子。橡膠狀聚合物係玻璃轉移溫度為20℃以下的軟質交聯聚合物。於如此的交聯聚合物之例中,包含丁二烯系交聯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系交聯聚合物及有機矽氧烷系交聯聚合物。其中,於與(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折射率差小,不易損害透光性樹脂層的透明性之觀點中,較佳為(甲基)丙烯酸系交聯聚合物,更佳為丙烯酸系交聯聚合物(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
即,橡膠粒子較佳為包含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之粒子。
關於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 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係包含源自丙烯酸酯的結構單元作為主成分的交聯聚合物。作為主成分包含者係指源自丙烯酸酯的結構單元之含量成為後述之範圍。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較佳為包含源自丙烯酸酯的結構單元、源自與其能共聚合的其他單體之結構單元與源自在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自由基聚合性基(非共軛反應性雙鍵)的多官能性單體之結構單元的交聯聚合物。
丙烯酸酯較佳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第二丁酯、丙烯酸異丁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辛酯等之烷基的碳原子數1~12之丙烯酸烷酯。丙烯酸酯可為1種類,也可為2種類以上。
相對於構成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1)的全部結構單元,源自丙烯酸酯的結構單元之含量較佳為40~90質量%,更佳為50~80質量%。若丙烯酸酯之含量為上述範圍內,則容易將充分的韌性賦予至保護膜。
能共聚合的其他單體係在與丙烯酸酯能共聚合的單體之中,為多官能性單體以外者。即,能共聚合的單體不具有2個以上自由基聚合性基。於能共聚合的單體之例中,包含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之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等之苯乙烯類;(甲基)丙烯腈類;(甲基)丙烯醯胺類;(甲基)丙烯酸。其中,能共聚合的其他單體較佳包含苯乙烯類。能共聚合的其他單體可為1種類,也可為2種類以上。
相對於構成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的全部結構單元,源自能共聚合的其他單體之結構單元之含量較佳為5~55質量%,更佳為10~45質量%。
於多官能性單體之例中,包含(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三聚氰酸三烯丙酯、異三聚氰酸三烯丙酯、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蘋果酸二烯丙酯、己二酸二乙烯酯、二乙烯基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羥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相對於構成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的全部結構單元,源自多官能性單體的結構單元之含量較佳為0.05~10質量%,更佳為0.1~5質量%。若多官能性單體之含量為0.05質量%以上,則容易提高所得之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的交聯度,因此不過度損害所得之透光性樹脂層的硬度、剛性,若為10質量%以下,則不易損害透光性樹脂層的韌性。
構成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的單體組成,例如可藉由熱分解GC-MS檢測出的波峰面積比進行測定。
橡膠狀聚合物的玻璃轉移溫度(Tg)較佳為0℃以下,更佳為-10℃以下。若橡膠狀聚合物的玻璃轉移溫度(Tg)為0℃以下,則可將適度的韌性賦予至薄膜。橡膠狀聚合物的玻璃轉移溫度(Tg)係以與前述同樣之方法進行測定。
橡膠狀聚合物的玻璃轉移溫度(Tg)係可藉由橡膠狀聚合物的組成來調整。例如為了降低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的玻璃轉移溫度(Tg),較佳為增多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中的烷基之碳原子數為4以上的丙烯酸酯/能共聚合的其他單體之質量比(例如3以上,較佳為4~10)。
包含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之粒子,可為由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所成的粒子,或可為具有由玻璃轉移溫度為20℃以上的硬質交聯聚合物(c)所成的硬質層與配置在其周圍的由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所成的軟質層之粒子(亦將此等稱為「彈性體」);也可為由在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之存在下,將甲基丙烯酸酯等之單體的混合物至少1段以上聚合而得的丙烯酸系接枝共聚物所成之粒子。由丙烯酸系接枝共聚物所成之粒子可為具有包含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的芯部與覆蓋它的殼部之芯殼型粒子。
關於包含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之芯殼型橡膠粒子: (芯部) 芯部包含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視需要可進一步包含硬質的交聯聚合物(c)。亦即,芯部可具有由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所成的軟質層與配置在其內側的由硬質交聯聚合物(c)所成的硬質層。
交聯聚合物(c)可為以甲基丙烯酸酯為主成分的交聯聚合物。亦即,交聯聚合物(c)較佳為包含源自甲基丙烯酸烷酯的結構單元、源自與其能共聚合的其他單體的結構單元與源自多官能性單體的結構單元之交聯聚合物。
甲基丙烯酸烷酯可為前述甲基丙烯酸烷酯;能共聚合的其他單體可為前述苯乙烯類或丙烯酸酯等;多官能性單體可舉出與作為前述多官能性單體列舉者同樣。
相對於構成交聯聚合物(c)的全部結構單元,源自甲基丙烯酸烷酯的結構單元之含量可為40~100質量%。相對於構成其他交聯聚合物(c)的全部結構單元,源自能共聚合的其他單體的結構單元之含量可為60~0質量%。相對於構成其他交聯聚合物的全部結構單元,源自多官能性單體的結構單元之含量可為0.01~10質量%。
(殼部) 殼部包含接枝鍵結至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的含有源自甲基丙烯酸酯的結構單元作為主成分之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b)(其他聚合物)。作為主成分含有者係指源自甲基丙烯酸酯的結構單元之含量成為後述之範圍。
構成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b)的甲基丙烯酸酯,較佳為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之烷基的碳原子數1~12之甲基丙烯酸烷酯。甲基丙烯酸酯可為1種類,也可為2種類以上。
相對於構成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b)的全部結構單元,甲基丙烯酸酯之含量較佳為50質量%以上。若甲基丙烯酸酯之含量為50質量%以上,則容易得到與含有源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結構單元作為主成分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之相溶性。基於上述觀點,相對於構成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b)的全部結構單元,甲基丙烯酸酯之含量更佳為70質量%以上。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b)可進一步包含源自與甲基丙烯酸酯能共聚合的其他單體的結構單元。於能共聚合的其他單體之例中,包含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等之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等之具有脂環、雜環或芳香環的(甲基)丙烯酸系單體(含有環的(甲基)丙烯酸系單體)。
相對於構成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b)的全部結構單元,源自能共聚合的單體的結構單元之含量較佳為50質量%以下,更佳為30質量%以下。
橡膠粒子中的接枝成分之比率(接枝率)較佳為10~250質量%,更佳為15~150質量%。若接枝率為一定以上,則接枝成分亦即以源自甲基丙烯酸酯的結構單元為主成分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b)之比例為適度地多,因此容易提高橡膠粒子與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之相溶性,使橡膠粒子更不易凝聚。又,不易損害薄膜的剛性等。若接枝率為一定以下,則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之比例不過度變少,因此不易損害薄膜的韌性或脆性改善效果。
接枝率係藉由以下之方法進行測定。 (1)使芯殼型的粒子2g溶解於甲基乙基酮50ml中,使用離心分離機(日立工機(股)製CP60E),以旋轉數30000 rpm、溫度12℃進行1小時離心,分離成不溶分與可溶分(離心分離作業合計3次組)。 (2)將所得之不溶分的重量套用下述式,算出接枝率。 接枝率(質量%)=[{(甲基乙基酮不溶分的質量)-(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的質量)}/(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的質量)]×100
橡膠粒子之形狀係沒有特別的限制,但較佳為接近真球狀之形狀。所謂接近真球狀之形狀,就是指觀察透光性樹脂層之剖面或表面時,橡膠粒子的縱橫比成為約1~2之範圍的形狀。如此地,橡膠粒子為真球形狀者,係對於因搬運時的與輥之接觸所造成的層合體之變形或對於捲取時的內部應力而言為強,對於變形容易得到耐性。
橡膠粒子的平均粒徑較佳為100~400nm。若橡膠粒子的平均粒徑為100nm以上,則容易將充分的韌性或應力緩和性賦予至透光性樹脂層,若為400nm以下,則不易損害透光性樹脂層的透明性。基於同樣的觀點,橡膠粒子的平均粒徑更佳為150~300nm。
橡膠粒子的平均粒徑係可藉由以下之方法算出。 橡膠粒子的平均粒徑係可作為層合體的表面或切片之藉由SEM攝影或TEM攝影所得之粒子100個的圓等效直徑之平均值測定。圓等效直徑可藉由將攝影所得之粒子的投影面積換算成具有相同面積的圓之直徑而求得。此時,將藉由倍率5000倍之SEM觀察及/或TEM觀察所觀察的橡膠粒子使用於平均粒徑之算出。
橡膠粒子之含量係沒有特別的限定,但相對於透光性樹脂層所含有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較佳為5~50質量%,更佳為5~40質量%,尤佳為7~30質量%。
(橡膠粒子之分布) 橡膠粒子可在透光性樹脂層之厚度方向中均勻地分散,也可偏向存在。具體而言,於沿著透光性樹脂層之厚度方向的剖面中,將透光性樹脂層之與支撐體相反側之面起透光性樹脂層之厚度的20%以下之區域當作區域A,將透光性樹脂層之支撐體側之面起透光性樹脂層之厚度的20%以下之區域當作區域B,將區域A中的橡膠粒子之每單位面積的面積率當作RA ,將區域B中的橡膠粒子之每單位面積的面積率當作RB 時,RA /RB 可為1.0~1.1。
其中,於層合體捲曲時不易發生應力之觀點,或提高與偏光鏡的接著性之觀點中,橡膠粒子較佳為偏向存在於透光性樹脂層之表層部(與支撐體相反側之表層部)。具體而言,透光性樹脂層之RA /RB 更佳為1.05~1.1。若RA /RB 為1.05以上,則橡膠粒子偏向存在於透光性樹脂層之表層部。從而,由於能提高透光性樹脂層之表層部的柔軟性或韌性,故不僅容易高度地抑制搬運時的斷裂,而且在保管層合體的捲筒體之期間,不發生捲繞變形,即使該變形轉印到透光性樹脂層,也可容易回到原來的形狀。又,若RA /RB 為1.1以下,則由於在透光性樹脂層之表層部與內部,韌性之差不過度變大,故不易發生因應力差而在搬運時等發生裂痕。
區域A中的橡膠粒子之每單位面積的面積率RA 係以下述式(1)表示。 式(1):面積率RA (%)=區域A中的橡膠粒子的合計面積/區域A的面積×100 區域B中的橡膠粒子之每單位面積的面積率RB 亦同樣地定義。
透光性樹脂層的RA /RB 係可藉由以下之方法進行測定。 (1)以切片機切斷透光性樹脂層,以TEM觀察與透光性樹脂層之表面呈垂直的切斷面。觀察條件可設為加速電壓(照射至樣品的電子能量):30kV、工作距離(透鏡與樣品之間的距離):8.6mm×倍率:3.00k。觀察區域係設為包含透光性樹脂層之厚度方向的全部之區域。 (2)將所得之TEM影像,使用NiVision(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製)的影像處理軟體去除亮度梯度後,進行斷開處理,檢測出整體(bulk)與橡膠粒子之對比差。從而,界定橡膠粒子之分布狀態。 (3)於上述(2)所得之影像處理後的影像中,在透光性樹脂層之厚度方向中,分別算出區域A中的橡膠粒子之每單位面積的面積率RA 、區域B中的橡膠粒子之每單位面積的面積率RB 。 (4)由上述(3)所得之結果,算出RA /RB
使橡膠粒子偏向存在之方法係沒有特別的限制,但可依照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的溶劑之種類或塗膜之乾燥條件(乾燥溫度或環境溶劑濃度)、(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之組成等而調整。為了容易使橡膠粒子偏向存在於透光性樹脂層之表層部(區域A),如後述地,較佳為使用與橡膠粒子的親和性高之溶劑(例如丙酮等之酮類)作為溶劑,較佳為提高乾燥溫度,較佳為降低環境的溶劑濃度。又,適度多地含有源自苯基馬來醯亞胺的結構單元(U2)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由於具有許多的微空隙,容易使橡膠粒子擴散移動,故藉由適度增多源自苯基馬來醯亞胺的結構單元(U2)之含量,亦可容易使橡膠粒子偏向存在。
1-2-3.其他成分 透光性樹脂層係視需要可進一步包含上述以外的其他成分。於其他成分之例中,包含消光劑(微粒子)、紫外線吸收劑等。
於將滑動性賦予至薄膜之觀點中,可添加消光劑。於消光劑之例中,包含二氧化矽粒子等之無機微粒子、玻璃轉移溫度為80℃以上之有機微粒子等。
於紫外線吸收劑之例中,包含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二苯基酮系紫外線吸收劑及三𠯤系紫外線吸收劑。
1-2-4.物性 (拉伸彈性模數G2) 透光性樹脂層的拉伸彈性模數G2,只要以層合體的拉伸彈性模數G滿足上述範圍之方式設定即可,並沒有特別的限制,但例如可為2.0~3.0GPa。若透光性樹脂層的拉伸彈性模數G2為2.0GPa以上,則在保管層合體或偏光板的捲筒體之期間,可不易發生捲繞變形。若透光性樹脂層的拉伸彈性模數G2為3.0GPa以下,則在邊將搬運張力賦予至層合體邊搬運之際,不易使透光性樹脂層斷裂,可提高搬運安定性。
透光性樹脂層的拉伸彈性模數G2主要可藉由(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之組成或重量平均分子量來調整。於提高透光性樹脂層的拉伸彈性模數G2時,例如較佳為增多(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中的源自苯基馬來醯亞胺的結構單元(U2),較佳為提高重量平均分子量。
透光性樹脂層的拉伸彈性模數G2可以與前述同樣之方法進行測定。即,從支撐體剝離透光性樹脂層後,以與前述同樣之方法測定透光性樹脂層的拉伸彈性模數G2。尚且,當透光性樹脂層具有異向性時,準備配向方向(面內慢軸方向)及與其正交的方向之2種類樣品,對於各自進行測定,取得彼等之平均值。
支撐體的拉伸彈性模數G1與透光性樹脂層的拉伸彈性模數G2之差∆G(G1-G2)較佳為3.5GPa以下,更佳為2.5GPa以下。若∆G為3.5GPa以下,則例如在施加捲取張力時等,由於皺折等之因張力所造成的變形量之差異少,故不易發生剝落、因剝落所造成的斷裂等。
(內部霧度) 透光性樹脂層之內部霧度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0.1%以下,尤佳為0.05%以下。透光性樹脂層之內部霧度係可藉由與前述同樣的方法進行測定。透光性樹脂層之內部霧度係可藉由橡膠粒子之含量等而調整。
(相位差Ro及Rt) 透光性樹脂層,例如在作為IPS模式用的相位差薄膜使用之觀點中,於測定波長550nm、23℃55%RH之環境下所測定的面內方向之相位差Ro較佳為0~10nm,更佳為0~5nm。透光性樹脂層的厚度方向之相位差Rt較佳為-20~20nm,更佳為-10~10nm。
Ro及Rt各自以下述式所定義。 (式中, nx表示透光性樹脂層之面內慢軸方向(折射率成為最大的方向)的折射率, ny表示與透光性樹脂層之面內慢軸正交的方向之折射率, nz表示透光性樹脂層之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d表示透光性樹脂層之厚度(nm))。
透光性樹脂層之面內慢軸係可藉由自動雙折射率計Axo Scan(Axo Scan Mueller Matrix Polarimeter:AXOMETRICS公司製)進行確認。
Ro及Rt係可藉由以下之方法進行測定。 (1)將透光性樹脂層在23℃55%RH之環境下調濕24小時。以阿貝折射計測定此薄膜之平均折射率,使用市售的測微計來測定厚度d。 (2)分別使用自動雙折射率計Axo Scan(Axo Scan Mueller Matrix Polarimeter:AXOMETRICS公司製),在23℃55%RH之環境下測定調濕後的薄膜在測定波長550nm的遲滯Ro及Rt。
透光性樹脂層的相位差Ro及Rt係可藉由例如樹脂的種類或延伸條件、乾燥條件而調整。
(殘留溶劑量) 透光性樹脂層由於係塗佈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而得,源自該溶液的溶劑(例如酮類或醇類)會殘留。相對於透光性樹脂層,殘留溶劑量較佳為700ppm以下,更佳為30~700ppm。殘留溶劑之含量係可藉由透光性樹脂層之製造步驟中賦予至支撐體上的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之乾燥條件來調整。
透光性樹脂層的殘留溶劑量可藉由頂空氣相層析法進行測定。於頂空氣相層析法中,將試料封入容器內,進行加熱,於容器中充滿揮發成分之狀態下,快速地將容器中的氣體注入氣相層析儀,進行質量分析而鑑定化合物,同時將揮發成分定量。於頂空法中,藉由氣相層析儀,可觀測揮發成分的全波峰,同時藉由使用利用電磁相互作用之分析法,亦可以高精度一併進行揮發性物質或單體等之定量。
(厚度) 透光性樹脂層之厚度係沒有特別的限制,但於實現偏光板的薄型化之觀點中,通常比支撐體之厚度更薄,具體而言,例如較佳為0.1~35μm,更佳為1~15μm。
支撐體之厚度T1與透光性樹脂層之厚度T2之比T2/T1較佳為0.01~1,更佳為0.1~0.7。
1-3.其他層 本實施形態之層合體係視需要可進一步具有配置於支撐體與透光性樹脂層之間的其他層。
1-4.層合體之形態 又,本實施形態之層合體的形態可為帶狀。即,本實施形態之層合體係可在正交於其寬度方向的方向中被捲取成捲筒狀,成為捲筒體。
2.層合體之製造方法 [製造方法] 本實施形態之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具有:(1)得到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之步驟,(2)將所得之透光性樹脂層溶液賦予至支撐體的表面之步驟,與(3)從經賦予的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中去除溶劑,形成透光性樹脂層之步驟。
關於(1)之步驟(得到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之步驟) 調製包含前述(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前述橡膠粒子與溶劑之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
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所用的溶劑,只要能使(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或橡膠粒子良好地分散即可,並沒有特別的限制。於溶劑之例中,包含甲醇、乙醇、丙醇、正丁醇、2-丁醇、第三丁醇、環己醇等之醇類、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丙酮等之酮類、醋酸乙酯、醋酸甲酯、乳酸乙酯、醋酸異丙酯、醋酸戊酯、丁酸乙酯等之酯類、二醇醚類(丙二醇單(C1~C4)烷基醚(具體而言為丙二醇單甲基醚(PGME)、丙二醇單乙基醚、丙二醇單正丙基醚、丙二醇單異丙基醚、丙二醇單丁基醚等)、丙二醇單(C1~C4)烷基醚酯(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乙基醚乙酸酯))、甲苯、苯、環己烷、正己烷等之烴類。其中,從容易溶解(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且與橡膠粒子的親和性比較高,為低沸點,容易提高乾燥速度及生產性之觀點來看,溶劑較佳包含酮類,從容易形成平面性高的透光性樹脂層之觀點來看,較佳為進一步包含醇類。
即,溶劑較佳為包含酮類與醇類。酮類與醇類之含有比率係沒有特別的限定,但從乾燥速度與平面性的兼備之觀點來看,較佳為酮類/醇類=95/5~10/90(質量比),更佳為=95/5~60/40(質量比),更佳為95/5~80/20 (質量比)。若酮類之比例為適度地多,則容易提高乾燥性,生產性亦容易升高,若醇類之比例為適度地多,則容易提高塗膜的平面性。
從容易將黏度調整至後述範圍之觀點來看,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之樹脂濃度例如較佳為1.0~20質量%。
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之黏度,只要是能形成所欲厚度的透光性樹脂層之程度即可,並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較佳為5~5000cP。若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之黏度為5cP以上,則容易形成適度厚度的透光性樹脂層,若為5000cP以下,則可抑制因溶液之黏度上昇而發生厚度不均者。基於同樣的觀點,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之黏度更佳為100~1000cP。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之黏度係可在25℃藉由E型黏度計測定。
關於(2)之步驟(賦予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之步驟) 接著,將所得之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賦予至支撐體的表面。具體而言,將所得之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塗佈於支撐體的表面。
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之塗佈方法係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可為背輥塗佈法、凹版塗佈法、旋轉塗佈法、線棒塗佈法、輥塗法等之眾所周知的方法。其中,從能形成薄且均勻厚度的塗膜之觀點來看,較佳為背塗法。
關於(3)之步驟(形成透光性樹脂層之步驟) 接著,從經賦予至支撐體的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中去除溶劑,形成透光性樹脂層。
具體而言,使經賦予至支撐體的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乾燥。乾燥例如可藉由送風或加熱進行。其中,於容易抑制層合體的捲曲等之觀點中,較佳為藉由送風進行乾燥。
藉由調整乾燥條件(例如乾燥溫度、環境中的溶劑濃度、乾燥時間等),可使乾燥後的塗膜即透光性樹脂層的殘留溶劑量成為一定以下。又,藉由乾燥條件,可調整透光性樹脂層中的橡膠粒子之分布狀態。具體而言,於容易使橡膠粒子偏向存在之觀點中,較佳為使用與橡膠粒子的親和性良好之溶劑,且乾燥溫度提高,環境中的溶劑濃度宜低。
乾燥溫度係將溶劑之沸點當作Tb(℃)時,較佳為(Tb-50)~(Tb+50)℃,更佳為(Tb-40)~(Tb+40)℃。若乾燥溫度為下限值以上,則可提高溶劑的蒸發速度,因此容易使橡膠粒子偏向存在,若為上限值以下,則環境中的溶劑濃度可不過度變高。例如,使用丙酮/甲醇的混合溶劑時,乾燥溫度可設為40℃以上。
乾燥時的環境中之溶劑濃度較佳為0.10~0.30質量%,更佳為0.10~0.20質量%。若環境中的溶劑濃度為0.1質量%以上,則溶劑不過度蒸發,因此在塗膜不易發生破裂等。若溶劑濃度為0.3質量%以下,則容易適度提高溶劑從塗膜的蒸發速度,因此容易使橡膠粒子偏向存在於表面。環境中之溶劑濃度係可藉由乾燥溫度與乾燥爐內露點溫度來調整。又,環境中之溶劑濃度係可藉由紅外線氣體濃度計進行測定。
本實施形態之層合體係如前述,可為帶狀。因此,本實施形態之層合體之製造方法較佳為進一步包含(4)將帶狀層合體捲取成捲筒狀,成為捲筒體之步驟。
關於(4)之步驟(捲取層合體,得到捲筒體之步驟) 將所得之帶狀層合體在正交於其寬度方向的方向中捲取成捲筒狀,成為捲筒體。
帶狀層合體的長度係沒有特別的限制,但例如可為100~10000m左右。又,帶狀層合體的寬度較佳為1m以上,更佳為1.3~4m。
[製造裝置] 本實施形態的層合體之製造方法,例如可藉由圖2所示的製造裝置進行。
圖2係實施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層合體之製造方法用的製造裝置200之模型圖。製造裝置200具有供給部210、塗佈部220、乾燥部230、冷卻部240與捲取部250。a~d表示搬運支撐體110之搬運輥。
供給部210具有將捲繞在捲芯上的帶狀支撐體110之捲筒體201送出之送出裝置(未圖示)。
塗佈部220為塗佈裝置,具有保持支撐體110的支撐輥221、在被支撐輥221所保持的支撐體110上塗佈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之塗佈頭222與在塗佈頭222之上游側所設置的減壓室223。
從塗佈頭222所吐出的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之流量係可藉由未圖示的泵進行調整。從塗佈頭222所吐出的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之流量,係在經預先調整的塗佈頭222之條件下連續塗佈時,設定成能穩定地形成指定膜厚的塗佈層之量。
減壓室223係用於在塗佈時穩定化來自塗佈頭222的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與支撐體110之間所形成的珠粒(塗佈液之滯留)之機構,可調整減壓度。減壓室223係連接至減壓鼓風機(未圖示),而可將內部減壓。減壓室223係成為空氣無漏之狀態,且與支撐輥之間隙亦被狹窄地調整,可形成穩定之塗佈液的珠粒。
乾燥部230係使在支撐體110之表面所塗佈的塗膜乾燥之乾燥裝置,具有乾燥室231、乾燥用氣體的導入口232與排出口233。乾燥風之溫度及風量係可按照塗膜的種類及支撐體110的種類而適宜決定。藉由設定乾燥部230的乾燥風之溫度及風量、乾燥時間等之條件,可調整乾燥後的塗膜之殘留溶劑含量。乾燥後的塗膜之殘留溶劑量係可藉由比較乾燥後的塗膜之單位質量與將該塗膜充分乾燥後之質量而測定。
冷卻部240係將具有經乾燥部230乾燥而得的塗膜(透光性樹脂層120)之支撐體110的溫度予以冷卻,調整至恰當的溫度。冷卻部240具有冷卻室241、冷卻風入口242與冷卻風出口243。冷卻風之溫度及風量係可按照塗膜的種類及支撐體110的種類而適宜決定。又,於不設置冷卻部240亦能成為恰當的冷卻溫度之時,也可沒有冷卻部240。
捲取部250係用於將形成有透光性樹脂層120的支撐體110(層合體100)予以捲取,得到捲筒體251之捲取裝置(未圖示)。
3.偏光板 偏光板具有偏光鏡與在其至少一面上所配置的透光性樹脂層。偏光鏡與透光性樹脂層較佳為經由接著劑層所接著。
圖3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偏光板300之剖面圖。
如圖3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偏光板300具有偏光鏡310(偏光鏡)、配置於其一面的透光性樹脂層120(保護膜)、配置於另一面的保護膜320(其他保護膜)、及在透光性樹脂層120或保護膜320與偏光鏡310之間所配置的2個接著劑層330(接著劑層)。
又,偏光板300可進一步具有在透光性樹脂層120之與偏光鏡310相反側之面上配置的黏著劑層340。黏著劑層340係用於將偏光板300貼附於液晶胞等之顯示元件(未圖示)之層。黏著劑層340之表面通常被剝離膜(未圖示)所保護。
3-1.偏光鏡 偏光鏡係僅通過一定方向的偏波面之光的元件。偏光鏡通常可為聚乙烯醇系偏光薄膜。於聚乙烯醇系偏光薄膜之例中,包含將聚乙烯醇系薄膜以碘染色者或以二色性染料染色者。
聚乙烯醇系偏光薄膜可為將聚乙烯醇系薄膜進行單軸延伸後,以碘或二色性染料染色的薄膜(較佳為更以硼化合物施予耐久性處理之薄膜);也可為將聚乙烯醇系薄膜以碘或二色性染料染色後,經單軸延伸的薄膜(較佳為更以硼化合物施予耐久性處理之薄膜)。偏光鏡之吸收軸通常與最大延伸方向平行。
偏光鏡之厚度較佳為5~30μm,從將偏光板薄型化之觀點等來看,更佳為5~20μm。
3-2.透光性樹脂層及其他保護膜 於偏光鏡的至少一面上,配置透光性樹脂層。透光性樹脂層係使前述層合體的透光性樹脂層轉印至偏光鏡之表面者,可具有保護膜之功能。於本實施形態中,在偏光鏡之一面上配置透光性樹脂層,在另一面上配置其他保護膜。
於其他保護膜之例中,包含(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聚酯樹脂、環烯烴系樹脂、纖維素酯樹脂,較佳可為(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聚酯樹脂。
3-3.接著劑層 接著劑層係分別配置於透光性樹脂層與偏光鏡之間及其他保護膜與偏光鏡之間。在透光性樹脂層與偏光鏡之間所配置的接著劑層與在其他保護膜與偏光鏡之間所配置的接著劑層係可相同,也可相異。
接著劑層可為由完全皂化型聚乙烯醇水溶液(水糊)所得之層,也可為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之硬化物層。於與透光性樹脂層的親和性高,容易使其良好地接著之觀點中,接著劑層較佳為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之硬化物層。
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可為光自由基聚合性組成物,也可為光陽離子聚合性組成物。其中,較佳為光陽離子聚合性組成物。
光陽離子聚合性組成物包含環氧系化合物與光陽離子聚合起始劑。
所謂環氧系化合物,就是在分子內具有1個以上、較佳2個以上環氧基的化合物。於環氧系化合物之例中,包含對於脂環式多元醇,使環氧氯丙烷反應而得之氫化環氧系化合物(具有脂環式環的多元醇之環氧丙基醚);脂肪族多元醇或其環氧烷加成物之聚環氧丙基醚等之脂肪族環氧系化合物;在分子內具有1個以上鍵結至脂環式環的環氧基之脂環式環氧系化合物。環氧系化合物係可僅使用1種,也可併用2種以上。
光陽離子聚合起始劑例如可為芳香族重氮鎓鹽;芳香族碘鎓鹽或芳香族鋶鹽等之鎓鹽;鐵-芳烴錯合物等。
光陽離子聚合起始劑係視需要可進一步包含氧雜環丁烷、多元醇等之陽離子聚合促進劑、光增感劑、離子捕捉劑、抗氧化劑、鏈轉移劑、增黏劑、熱塑性樹脂、填充劑、流動調整劑、可塑劑、消泡劑、抗靜電劑、調平劑、溶劑等之添加劑。
接著劑層之厚度係沒有特別的限定,但各自較佳為0.01~10μm,更佳為0.01~5μm。
3-4.黏著劑層 黏著劑層係用於將偏光板與液晶胞等之顯示元件貼合之層,可配置在透光性樹脂層之與偏光鏡相反側之面上。
黏著劑層較佳為使包含基底聚合物、預聚物及/或交聯性單體、交聯劑以及溶劑之黏著劑組成物乾燥及部分交聯者。亦即,可為黏著劑組成物之至少一部分所交聯者。
於黏著劑組成物之例中,包含以(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為基底聚合物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以聚矽氧系聚合物為基底聚合物之聚矽氧系黏著劑組成物、以橡膠為基底聚合物之橡膠系黏著劑組成物。其中,於透明性、耐候性、耐熱性、加工性之觀點中,較佳為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
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所包含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可為(甲基)丙烯酸烷酯與含有與交聯劑能交聯的官能基之單體的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烷酯較佳為烷基之碳原子數2~14的丙烯酸烷酯。
於含有與交聯劑能交聯的官能基之單體之例中,包含含有醯胺基的單體、含有羧基的單體(丙烯酸等)、含有羥基的單體(丙烯酸羥基乙酯等)。
作為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所包含的交聯劑,可舉出環氧系交聯劑、異氰酸酯系交聯劑、過氧化物系交聯劑等。黏著劑組成物中的交聯劑之含量,通常相對於基底聚合物(固體成分)100質量份,例如可為0.01~10質量份。
黏著劑組成物係視需要可進一步包含增黏劑、可塑劑、玻璃纖維、玻璃珠、金屬粉、其他填充劑、顏料、著色劑、填充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矽烷偶合劑等之各種添加劑。
黏著劑層之厚度通常為3~100μm左右,較佳為5~50μm。
黏著劑層之表面係被施有脫模處理的剝離膜所保護。於剝離膜之例中,包含丙烯酸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聚酯薄膜、氟樹脂薄膜等之塑膠薄膜。
4.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本實施形態之偏光板係可經過在偏光鏡的至少一面上,貼合前述層合體之透光性樹脂層,同時剝離支撐體之步驟而製造。透光性樹脂層之貼合係可在偏光鏡之僅一面進行,也可在兩面進行,於透過率之觀點中,較佳為在偏光鏡的一面上貼合透光性樹脂層,在另一面上貼合其他保護膜。
即,偏光板係可經過以下步驟而製造:(1)在偏光鏡之一面上,貼合上述層合體的透光性樹脂層,同時將在透光性樹脂層之與偏光鏡相反側之面上所配置的支撐體剝離之步驟,與(2)在偏光鏡的之另一面上,貼合其他保護膜之步驟。
關於(1)之步驟(透光性樹脂層之貼合步驟), 在偏光鏡之一面上,經由接著劑貼合上述層合體的透光性樹脂層。對於所貼合的透光性樹脂層之表面或偏光鏡之一側的表面,視需要亦可施予電暈處理等之前處理。
例如,使用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作為接著劑時,對於層合體的透光性樹脂層之表面,視需要施予電暈處理等之表面處理。接著,在偏光鏡之一面上,經由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將層合體的透光性樹脂層予以層合後,將透光性樹脂層之與貼合面相反側上所配置的支撐體予以剝離。接著,對於已露出的透光性樹脂層,照射活性能量線,使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硬化。從而,經由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的硬化物層,接著偏光鏡與透光性樹脂層,使其貼合。
關於(2)之步驟(保護膜之貼合步驟) 又,在偏光鏡之另一面上,貼合其他保護膜。具體而言,對於其他保護膜之表面,需要施予電暈處理等之表面處理。接著,在偏光鏡之另一面上,經由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層合該保護膜後,照射活性能量線,而使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硬化。從而,經由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的硬化物層,接著偏光鏡與其他保護膜,使其貼合。
(1)及(2)之步驟係可同時進行,也可逐次進行。於提高製造效率之觀點中,(1)及(2)之步驟較佳為同時進行。
又,本實施形態之偏光板之製造方法係視需要在(2)之步驟後,可進一步具有(3)形成黏著劑層之步驟。
關於(3)之步驟(形成黏著劑層之步驟) 接著,在所得之層合體的透光性樹脂層之與偏光鏡相反側之面上,進一步貼合黏著劑層及其剝離膜。具體而言,藉由在透光性樹脂層上轉印設有黏著劑層的剝離膜等之方法,可形成黏著劑層。
再者,本實施形態之偏光板可為帶狀。因此,(1)及(2)之步驟較佳為藉由將帶狀層合體的透光性樹脂層、帶狀偏光鏡與帶狀其他保護膜(對向薄膜)各自從捲筒體捲出,以輥對輥貼合而進行。
又,較佳為進一步進行(4)將帶狀偏光板捲取成捲筒狀,成為捲筒體之步驟。於該步驟中,帶狀偏光板的長度或寬度係與層合體之製造方法的(4)之步驟中的帶狀層合體之長度或寬度同樣。
5.顯示裝置 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具有液晶胞或有機EL元件等之顯示元件與以上述製造方法所製造的偏光板。其中,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較佳為具有液晶胞與以上述製造方法所製造的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
即,液晶顯示裝置包含液晶胞、配置於液晶胞的一面之第一偏光板與配置於液晶胞的另一面之第二偏光板。而且,第一偏光板與第二偏光板之至少一者為本實施形態之偏光板。
液晶胞之顯示模式例如可為STN(Super- Twisted Nematic,超扭曲向列)、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OCB(Optically Compensated Bend光學補償彎曲)、HAN(Hybridaligned Nematic,混合排列向列)、VA (Vertical Alignment,垂直配向)、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域垂直配向)、PVA(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圖案化垂直配向)、IPS(In-Plane- Switching,面內切換)等。例如,於攜帶式機器用途的液晶顯示裝置中,較佳為IPS模式。
第一偏光板係在液晶胞的視覺辨認側之面上,經由其黏著劑層而配置。第一偏光板包含第一偏光鏡、在第一偏光鏡的視覺辨認側之面上所配置的保護膜(F1)、在第一偏光鏡的液晶胞側之面上所配置的保護膜(F2)、及在第一偏光鏡與保護膜(F1)之間以及在第一偏光鏡與保護膜(F2)之間所配置的2個接著劑層。
第二偏光板係在液晶胞的背光側之面上,經由其黏著劑層而配置。第二偏光板包含第二偏光鏡、在第二偏光鏡的液晶胞側之面所配置的保護膜(F3)、在第二偏光鏡的背光側之面上所配置的保護膜(F4)、及在第二偏光鏡與保護膜(F3)之間以及在第二偏光鏡與保護膜(F4)之間所配置的2個接著劑層。
第一偏光鏡的吸收軸與第二偏光鏡的吸收軸較佳為正交(成為正交尼科耳)。
而且,第一偏光板及第二偏光板之至少一者為本實施形態之偏光板。即,當第一偏光板為前述偏光板時,保護膜(F1)係圖3的保護膜320,保護膜(F2)係圖3的透光性樹脂層120,黏著劑層可為圖3的黏著劑層340。同樣地,當第二偏光板為前述偏光板時,保護膜(F4)係圖3的保護膜320,保護膜(F3)係圖3的透光性樹脂層120,黏著劑層可為圖3的黏著劑層340。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不受此等所限定。
1.層合體之材料 1-1.支撐體 <PET-1> 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東洋紡公司製TZ200,有脫模層(含有聚矽氧系剝離劑,厚度50μm))。
<PET-2> 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東洋紡公司製TN100,有脫模層(含有非聚矽氧系剝離劑,厚度50μm))在140℃下於TD方向中進行50%延伸(追加延伸)。
<PET-3> 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東洋紡公司製TN100,有脫模層(含有非聚矽氧系剝離劑,厚度50μm))在140℃下於TD方向與MD方向各自進行各50%延伸(追加延伸)。
<TAC> 纖維素三乙酸酯薄膜(Konica-Minolta公司製KC4UA,無脫模層,厚度40μm)。
<COP> 環烯烴系樹脂薄膜(JSR公司製RX4500,無脫模層,厚度50μm)。
<HDPE> 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50μm)
此等之支撐體的拉伸彈性模數G1係用以下之方法測定。
(拉伸彈性模數G1) 從支撐體切出1cm×10cm,當作樣品,於25℃60%RH之環境下調濕24小時。然後,藉由JIS K7127中記載之拉伸試驗方法,測定所得之樣品的拉伸彈性模數。具體而言,將樣品設置於拉伸試驗裝置ORIENTEC公司製萬能試驗機(Tensilon),測定於夾盤間距離50.0mm、拉伸速度50mm/min之條件下進行拉伸試驗時的拉伸彈性模數。測定係在25℃60%RH下進行。尚且,拉伸彈性模數之測定係對於MD方向與TD方向之兩方向進行,將MD方向的拉伸彈性模數與TD方向的拉伸彈性模數之平均值當作「拉伸彈性模數G1」。
1-2.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 (1)材料之準備 <樹脂> 樹脂1:PMMA,Mw:100萬,Tg:109℃ 樹脂2:MMA/PMI/MA共聚物(85/10/5質量比),Mw:100萬,Tg:122℃ 樹脂3:MMA/PMI/MA共聚物(85/10/5質量比),Mw:200萬,T:122℃ 樹脂4:MMA/PMI/MA共聚物(50/25/25質量比),Mw:100萬,Tg:134℃ 樹脂5:MMA/PMI/MA共聚物(85/10/5質量比),Mw:50萬,Tg:122℃ 尚且,簡稱表示以下者。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PMI:苯基馬來醯亞胺 MA:丙烯酸甲酯
樹脂1~5的玻璃轉移溫度及重量平均分子量係用以下之方法測定。
(玻璃轉移溫度) 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Tg)係使用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olorimetry:示差掃描熱量法),依據 JIS K7121-2012進行測定。
(重量平均分子量) 樹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係使用凝膠滲透層析儀(東曹公司製HLC8220GPC)、管柱(串聯東曹公司製TSK-GEL G6000HXL-G5000HXL-G5000HXL-G4000HXL- G3000HXL)進行測定。將試料20mg±0.5mg溶解於四氫呋喃10ml,以0.45mm的過濾器進行過濾。將此溶液100ml注入管柱(溫度40℃),以檢測器RI溫度40℃進行測定,使用苯乙烯換算的值。
<橡膠粒子> 使用經以下之方法所調製的橡膠粒子R1。 於附攪拌機的8L聚合裝置中,加入以下之物質。 去離子水                        180質量份 聚氧乙烯月桂基醚磷酸      0.002質量份 硼酸                              0.4725質量份 碳酸鈉                           0.04725質量份 氫氧化鈉                        0.0076質量份 以氮氣充分置換聚合機內後,使內溫成為80℃,將過硫酸鉀0.021質量份作為2%水溶液投入。接著,將在由甲基丙烯酸甲酯84.6質量%、丙烯酸丁酯5.9質量%、苯乙烯7.9質量%、甲基丙烯酸烯丙酯0.5質量%、正辛基硫醇1.1質量%所成的單體混合物(c’)21質量份中加有聚氧乙烯月桂基醚磷酸0.07質量份之混合液,費63分鐘連續地添加至上述溶液。再者,藉由繼續60分鐘的聚合反應,得到最內硬質聚合物(c)。
然後,將氫氧化鈉0.021質量份作為2質量%水溶液,將過硫酸鉀0.062質量份作為2質量%水溶液,分別添加。接著,將在由丙烯酸丁酯80.0質量%、苯乙烯18.5質量%、甲基丙烯酸烯丙酯1.5質量%所成的單體混合物(a’)39質量份中加有聚氧乙烯月桂基醚磷酸0.25質量份之混合液,費117分鐘連續地添加。添加結束後,將過硫酸鉀0.012質量份以2質量%水溶液添加,繼續120分鐘的聚合反應,得到軟質層(由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所成的層)。軟質層的玻璃轉移溫度(Tg)為-30℃。軟質層的玻璃轉移溫度係將構成丙烯酸系橡膠狀聚合物(a)的各單體之均聚物的玻璃轉移溫度按照組成比進行平均而算出。
然後,將過硫酸鉀0.04質量份以2質量%水溶液添加,將由甲基丙烯酸甲酯97.5質量%、丙烯酸丁酯2.5質量%所成的單體混合物(b’)26.1質量份費78分鐘連續地添加。更繼續30分鐘的聚合反應,得到聚合物(b)。
將所得之聚合物投入至3質量%硫酸鈉溫水溶液中,使其鹽析・凝固。接著,重複脫水・洗淨後,使其乾燥,得到3層構造的丙烯酸系接枝共聚物粒子(橡膠粒子R1)。所得之橡膠粒子R1的平均粒徑為200nm。
橡膠粒子的平均粒徑係用以下之方法進行測定。
(平均粒徑) 以仄他(zeta)電位・粒徑測定系統(大塚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製ELSZ-2000ZS),測定所得之分散液中的橡膠粒子之分散粒徑。
(2)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之調製 <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101之製作> 混合下述成分,得到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 丙酮(酮類):1012.5質量份 甲醇(醇類):112.5質量份 樹脂1((甲基)丙烯酸系樹脂):100質量份 橡膠粒子:25質量份
<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102~109之製作> 除了變更為表1所示的組成以外,與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101同樣地,得到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102~109。
表1中顯示所得之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101~109的組成及黏度。尚且,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在25℃下的黏度係以東機產業(股)E型黏度計進行測定。
2.層合體之製作及評價 <層合體201之製作> 作為支撐體,準備PET薄膜(東洋紡公司製TN100,厚度50μm,有含有非聚矽氧系剝離劑的脫模層,表中為PET-1)。於此PET薄膜的脫模層上,藉由背塗法,使用模頭塗佈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101後,在溶劑濃度0.18%之環境下,於80℃使其乾燥,形成厚度10μm的透光性樹脂層,得到層合體201。
<層合體202~203、205、210、212、213、216、217及219之製作> 除了將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之種類變更為如表2所示以外,與層合體201同樣地得到層合體202~203、205、210、212、213、217及219。
<層合體204之製作> 除了將環境的溶劑濃度變更為如表2所示以外,與層合體202同樣地得到層合體204。
<層合體211、214之製作> 除了將支撐體之種類變更為如表2所示以外,與層合體202同樣地得到層合體211及214。
<層合體215、218之製作> 除了將透光性樹脂層之厚度變更為如表2所示以外,與層合體202同樣地得到層合體215及218。
<評價> 用以下之方法,評價所得之層合體201~219的透光性樹脂層中的橡膠粒子之分布、層合體的拉伸彈性模數G及搬運安定性以及偏光板之捲繞變形。
[橡膠粒子之分布] 用以下之方法,測定所得之層合體的透光性樹脂層中的橡膠粒子之分布(RA /RB )。 (1)以切片機切斷層合體,以TEM觀察與透光性樹脂層之表面呈垂直的切斷面。觀察條件係設為加速電壓:30kV,工作距離:8.6mm×倍率:3.00k。觀察區域係設為包含透光性樹脂層之厚度方向的全部之區域。 (2)將所得之TEM影像,使用NiVision(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製)的影像處理軟體去除亮度梯度後,進行斷開處理,檢測出整體(bulk)與橡膠粒子之對比差。從而,界定橡膠粒子之分布狀態。 (3)於上述(2)所得之影像處理後的影像中,在透光性樹脂層之厚度方向中,分別算出透光性樹脂層之與支撐體相反側之面起厚度的20%以下之區域A中的橡膠粒子之每單位面積的面積率RA 、透光性樹脂層之支撐體側之面起厚度的20%以下之區域B中的橡膠粒子之每單位面積的面積率RB 。 (4)由上述(3)所得之結果,算出區域A中的橡膠粒子之每單位面積的面積率RA 相對於區域B中的橡膠粒子之每單位面積的面積率RB 之比(RA /RB )。
[拉伸彈性模數] 對於層合體,與前述同樣地,依據JIS K7127進行拉伸試驗。即,從層合體切出1cm(TD方向)×10cm(MD方向),當作樣品,在25℃60%RH之環境下調濕24小時。將所得之樣品設置於拉伸試驗裝置ORIENTEC公司製萬能試驗機,進行拉伸試驗,測定拉伸彈性模數G(層合體的拉伸彈性模數)。測定條件亦與前述同樣(夾盤間距離50.0mm、拉伸速度50mm/min、25℃60%RH下)。
又,關於透光性樹脂層,將透光性樹脂層從支撐體剝離後,以與上述同樣之方法,測定透光性樹脂層的拉伸彈性模數G2。
[搬運安定性] 層合體的搬運安定性係藉由一邊賦予搬運張力350 N/m,一邊確認在生產線中以輥搬運時有無斷裂或破裂,而進行評價。然後,根據以下之基準,評價搬運安定性。 ◎:透光性樹脂層不斷裂,可搬運 ○:在透光性樹脂層中發生破裂,但不斷裂而可搬運 ○△:在透光性樹脂層中發生極微小的傷痕與破裂,但可搬運 △:在透光性樹脂層中發生微小的傷痕與破裂,但可搬運 ×:透光性樹脂層係破裂、斷裂 若△以上,則判斷為良好。
[層合體之捲繞變形缺陷] 將所得之捲筒體在40℃90%RH的恆溫槽中保存8日。然後,將捲筒體從恆溫槽取出,評價捲筒體之外觀,具體而言,評價捲筒體之寬度方向中央部有無凹陷等之捲繞變形。 然後,根據以下之基準,評價捲繞變形。 ◎:無捲繞形狀之變形 ○:有若干的捲繞形狀之變形,但為能使用之水準,亦無貼附 ○△:有若干的捲繞形狀之變形,看見一部分貼附,但為能使用之水準 △:有若干的捲繞形狀之變形或貼附,但為能使用之水準 ×:捲繞形狀之變形顯著,為無法使用之水準 若△以上,則判斷為良好。
[偏光板之捲繞變形缺陷] (偏光鏡之製作) 以35℃之水使厚度25μm的聚乙烯醇系薄膜膨潤。將所得之薄膜浸漬於由碘0.075g、碘化鉀5g及水100g所成的水溶液中60秒,更浸漬於由碘化鉀3g、硼酸7.5g及水100g所成的45℃之水溶液中。將所得之薄膜在延伸溫度55℃、延伸倍率5倍之條件下單軸延伸。水洗此單軸延伸薄膜後,使其乾燥,得到厚度12μm的偏光鏡。
(紫外線硬化性接著劑組成物之調製) 混合下述成分後,進行脫泡,調製紫外線硬化性接著劑組成物。 3,4-環氧基環己基甲基-3,4-環氧基環己烷羧酸酯:45質量份 Epolead GT-301(DAICEL公司製的脂環式環氧樹脂):40質量份 1,4-丁二醇二環氧丙基醚:15質量份 三芳基鋶六氟磷酸鹽:2.3質量份(固體成分) 9,10-二丁氧基蒽:0.1質量份 1,4-二乙氧基萘:2.0質量份 尚且,三芳基鋶六氟磷酸鹽係作為50%碳酸伸丙酯溶液摻合。
(偏光板之製作) 對於上述所製作的層合體之透光性樹脂層的表面,以電暈輸出強度2.0kW、線速度18m/分鐘,分別施予電暈放電處理。同樣地,作為其他保護膜(對向薄膜),準備三乙醯基纖維素(厚度25μm),對於其表面,於與上述同樣之條件下施予電暈處理。
然後,於上述所製作的偏光鏡之一面上,經由厚度3μm的紫外線硬化性接著劑層,貼合透光性樹脂層,於另一面上,經由厚度3μm的紫外線硬化性接著劑層,貼合其他保護膜,得到層合物。貼合係以偏光鏡的吸收軸與保護膜的慢軸成為正交之方式進行。
接著,對於所得之層合物,使用附有輸送帶的紫外線照射裝置(燈係使用FUSION UV系統公司製的D燈泡),以累計光量成為750mJ/cm2 之方式照射紫外線,使紫外線硬化性接著劑層硬化,得到具有對向薄膜/接著劑層/偏光鏡/接著劑層/透光性樹脂層之層合構造的長度3000m、寬度1.5m之偏光板201的捲筒體。
(捲繞變形缺陷) 以與層合體的捲筒體之捲繞變形缺陷相同的方法及基準,評價所得之捲筒體之捲繞變形缺陷。
表2中顯示所得之層合體201~219的製造條件,表3中顯示評價結果。尚且,於表2中,酮/醇(90/10質量比)之80℃相當於約Tb℃,酮/醇(10/90質量比)之40℃相當於約Tb-40℃,醋酸乙酯之110℃相當於Tb+30℃。
如表3所示,可知層合體201~210及215~219係在搬運時不發生斷裂,具有良好的搬運安定性。又,可知層合體201~210及215~219係即使捲取成捲筒狀而保管一定期間,也捲繞變形不易殘留在透光性樹脂層,捲繞保管安定性亦優異。另外,可知使用如此的層合體所得之偏光板的捲筒體,亦即使保管一定期間,也捲繞變形不易殘留在透光性樹脂層。
又,可知藉由提高(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能更減少捲繞變形(層合體202與203之對比)。
又,可知若提高乾燥溫度,則橡膠粒子容易偏向存在於表層(層合體202與209之對比)。茲認為此係因為乾燥速度變高。又,可知藉由使丙酮與甲醇之比率成為富有丙酮者,而橡膠粒子容易偏向存在於表層(層合體202與210之對比)。茲認為此係因為乾燥速度變高,而且由於丙酮與橡膠粒子的親和性高,故橡膠粒子變容易與溶劑一起移動。
相對於其,可知支撐體的拉伸彈性模數過高之層合體211係容易斷裂,搬運安定性差。另一方面,可知支撐體的拉伸彈性模數過低之層合體214係容易發生層合體的捲繞變形,因此容易將變形轉印至透光性樹脂層。又,可知透光性樹脂層不含橡膠粒子之層合體213係捲繞變形不易消失。另外,可知透光性樹脂層所含有的樹脂之分子量低的層合體212,係在搬運時透光性樹脂層容易斷裂,搬運安定性低。
本申請案主張以2019年11月1日申請的 PCT/JP2019/043116為基礎的優先權。該申請案說明書及圖式中記載的內容皆被本案說明書所援用。 [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邊抑制層合體之搬運時的斷裂,一邊可抑制將層合體或偏光板以捲取成捲筒狀之狀態保管一定期間時的捲繞變形所伴隨的表面缺陷之層合體及其製造方法,以及使用該層合體的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100:層合體 110:支撐體 120:透光性樹脂層 200:製造裝置 210:供給部 220:塗佈部 230:乾燥部 240:冷卻部 250:捲取部 300:偏光板 310:偏光鏡 320:保護膜(其他保護膜) 330:接著劑層 340:黏著劑層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層合體之剖面圖。 [圖2]係實施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層合體之製造方法用的製造裝置之模型圖。 [圖3]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偏光板之剖面圖。
100:層合體
110:支撐體
120:透光性樹脂層

Claims (11)

  1. 一種層合體,其係具有支撐體與在該支撐體表面上能剝離地配置的透光性樹脂層之層合體,前述透光性樹脂層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萬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與橡膠粒子,前述層合體在25℃下的拉伸彈性模數為2.0~6.0GPa,其中,於前述透光性樹脂層之剖面中,將前述透光性樹脂層之與前述支撐體相反側之面起前述透光性樹脂層之厚度的20%以下之區域當作區域A,將前述透光性樹脂層之前述支撐體側之面起之前述透光性樹脂層之厚度的20%以下之區域當作區域B,將前述區域A中的橡膠粒子之每單位面積的面積率當作RA,將前述區域B中的橡膠粒子之每單位面積的面積率當作RB時,RA/RB為1.05~1.1。
  2. 如請求項1之層合體,其中相對於構成前述(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全部結構單元,前述(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係包含50~95質量%的源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結構單元、1~25質量%的源自苯基馬來醯亞胺的結構單元與1~25質量%的源自丙烯酸烷酯的結構單元之共聚物。
  3. 如請求項1或2之層合體,其中相對於前述透光性樹脂層,前述透光性樹脂層中的前述橡膠粒子之含量為5~40質量%。
  4. 如請求項1或2之層合體,其中前述透光性樹脂層之厚度為0.1~35μm。
  5. 如請求項1或2之層合體,其中前述支撐體包含含有聚酯樹脂、纖維素酯樹脂或環烯烴系樹脂之薄膜。
  6. 一種如請求項1~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其具有:得到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萬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橡膠粒子與溶劑之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之步驟,將前述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賦予至支撐體的表面之步驟,與從前述經賦予的前述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中去除溶劑,形成透光性樹脂層,得到在25℃下的拉伸彈性模數為2.0~6.0GPa之層合體之步驟,其中,於前述透光性樹脂層之剖面中,將前述透光性樹脂層之與前述支撐體相反側之面起前述透光性樹脂層之厚度的20%以下之區域當作區域A,將前述透光性樹脂層之前述支撐體側之面起之前述透光性樹脂層之厚度的20%以下之區域當作區域B,將前述區域A中的橡膠粒子之每單位面積的面積率當作RA,將前述區域B中的橡膠粒子之每單位面積的面積率當作RB時,RA/RB為1.05~1.1。
  7. 如請求項6之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其中相對於構成前述(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全部結構單元,前述(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係包含50~95質量%的源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結構單元、1~25質量%的源自苯基馬來醯亞胺的結構單元與1~25質量%的源自丙烯酸烷酯的結構單元之共聚物。
  8. 如請求項6或7之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溶劑包含酮類與醇類。
  9. 如請求項6或7之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形成前述透光性樹脂層之步驟中,將前述溶劑之沸點當作Tb(℃)時,使已賦予至前述支撐體的表面之前述透光性樹脂層用溶液在(Tb-50)~(Tb+50)℃之溫度下乾燥。
  10. 如請求項6或7之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透光性樹脂層之厚度為0.1~35μm。
  11. 一種偏光板之製造方法,其具有在偏光鏡的至少一面上,貼合如請求項1~5中任一項之層合體的前述透光性樹脂層,且剝離在前述透光性樹脂層之與前述偏光鏡相反側的面上所配置的前述支撐體之步驟。
TW109130845A 2019-11-01 2020-09-09 層合體、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TWI8406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JP2019/043116 2019-11-01
PCT/JP2019/043116 WO2021084751A1 (ja) 2019-11-01 2019-11-01 積層体、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8637A TW202118637A (zh) 2021-05-16
TWI840609B true TWI840609B (zh) 2024-05-0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04515A (ja) 2013-03-18 2016-06-0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04515A (ja) 2013-03-18 2016-06-0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1006929A (ja) 偏光板用保護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US20160209548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larizing plate
TWI763976B (zh) 易接著薄膜及其製造方法、偏光板、以及影像顯示裝置
JP6983510B2 (ja)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その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を用いた光学的表示装置、及び透明保護フィルム
TW201822995A (zh) 偏光薄膜及其製造方法、光學薄膜及影像顯示裝置
CN108431650B (zh) 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JP2022013705A (ja) 位相差層および粘着剤層付偏光板、ならびに、該位相差層および粘着剤層付偏光板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21170117A (ja) 偏光子、偏光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偏光子を含む光学積層体
JP2015179204A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23133318A (ja) カバー部材、カバー部材用の基材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らを具備した表示装置
JP6825848B2 (ja) 曲面画像表示パネル用偏光板
TWI809198B (zh) 液晶層積層體
TWI696853B (zh) 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TWI840609B (zh) 層合體、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KR20160138900A (ko)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TWI836138B (zh) 層合體、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JP7388443B2 (ja) 積層体、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7283537B2 (ja)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7367756B2 (ja) 偏光板
JP6411802B2 (ja) 1軸延伸多層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プリズム層付輝度向上フィルム
TW202108385A (zh) 易接著薄膜及其製造方法、偏光板、以及影像顯示裝置
WO2021084752A1 (ja) 積層体、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TW202234101A (zh) 光學薄膜及其製造方法、偏光板、以及影像顯示裝置
JP7447909B2 (ja) 偏光板、偏光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22004284A1 (ja) 位相差層および粘着剤層付偏光板、ならびに、該位相差層および粘着剤層付偏光板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