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5758B - 利奈唑胺(linezolid)調合物 - Google Patents

利奈唑胺(linezolid)調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5758B
TWI835758B TW107140808A TW107140808A TWI835758B TW I835758 B TWI835758 B TW I835758B TW 107140808 A TW107140808 A TW 107140808A TW 107140808 A TW107140808 A TW 107140808A TW I835758 B TWI835758 B TW I8357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nezolid
formulation
poloxamer
pain
we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0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2112A (zh
Inventor
勞埃德 曹普斯基
莎拉 蓋斯特
Original Assignee
英商波西卡製藥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商波西卡製藥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商波西卡製藥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2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2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57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5758B/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注射型熱敏性水凝膠組成物,其包含用於緩解與/或治療慢性下背疼痛(CLBP)的利奈唑胺(linezolid)。

Description

利奈唑胺(LINEZOLID)調合物
本發明提供用於治療慢性下背疼痛的利奈唑胺(linezolid)調合物、方法及製品。在本發明之一個態樣中,利奈唑胺調合物包含利奈唑胺II型懸浮液、碘苯六醇、及泊洛沙姆(poloxamer) 407,並為注射型。
慢性下背疼痛(CLBP)常見於全世界一般人口中。已經觀測到在MRI上的Modic變化(骨骼水腫)與非特異性LBP之間有平均勝算比(OR)為4.5的正相聯。Jensen等人評述,在患非特異性CLBP之患者中的Modic變化(例如I至III型)中任一型之盛行率為46%,而不同於一般人口中的6% (Jensenet al .,Eur. Spine J. 2008, 17:1407-1422)。
Modic變化(特徵在於椎骨內的水腫(或發炎))可能起因於椎間盤組織之輕度感染,其中椎間盤/終板破壞與持續的發炎性刺激產生致病條件。在非化膿之椎間盤內的痤瘡丙酸桿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 (P. acnes ))已經證實為導致Modic變化(例如I型)與非特異性下背疼痛之一種病原(Stirlinget al. Lancet, 2001, 357:2024-2025;Agarwal et al.Spine J. 2010, 10: S45-S46;Albert et al.,Eur Spine J., 2013, 22(4): 690-696;Capoor et al.,PLoS One , 2016, 11(8):e0161676. doi: 10.1371;及Capoor et al.,PLos One , 2017, 12(4): e0174518.doi:10.1371)。椎間盤細胞能對痤瘡丙酸桿菌感染發展出發炎反應(Dudli et al., Eur Spine J. , 2017, Sep 7. doi: 10.1007/s00586-017-5291-4)。當接種到椎間盤內時,從和Modic變化與椎間盤退化相關之患者單離的痤瘡丙酸桿菌能誘發發炎反應、椎間盤退化及Modic變化(Chen et al.,Biomed Res Int . 2016: 9612437. doi: 10.1155/2016/9612437. Epub 2016 Jan 26;與Chen et al.,Int Orthop . 2016, 40(6):1291-1298;及Dudli et al.,J Orthop Res . 2016, 34(8):1447-1455)。在動物中完成之研究也表明在椎間盤內的痤瘡丙酸桿菌感染能誘發椎間盤退化及Modic變化(Zamora et al.,Orthop Traumatol Surg Res ., 2017, 103(5): 795-799;Shan et al.,Spine , 2017, Apr 10. doi: 10.1097/BRS.0000000000002192;及Shan et al, J Bone Joint Am., 2017, 99(6): 472-481)。與組織感染相關之痤瘡丙酸桿菌的菌株也表現可能導致椎間盤退化之玻尿酸降解酶。(Nazipiet. al ., Microorganisms. 2017 Sep 12;5(3). pii: E57. doi: 10.3390/microorganisms5030057)。
假設來自口與皮膚之厭氧菌(像痤瘡丙酸桿菌)可以進入椎間盤。在鄰近骨骼內的局部發炎可能是由於細胞激素與丙酸生產之繼發效應,其中感染是在椎間盤內並且Modic變化是表現在骨骼內的「副作用」 (Albert et al.,Eur Spine J., 2013, 22(4): 690-696)。
抗生素療法可能對與Modic變化相關的CLBP之治療有效。幾個研究已經證實口服抗生素(例如阿莫西林棒酸鹽(amoxicillin-clavulanate))能在患慢性LBP的患者之所有成效評量中有具臨床意義與具統計學上意義(p< 0.001)的改善(Albert et al.,Br. J. Sports Med. 2008, 42(12): 969-973;及Albert et al.Eur Spine J. 2013, 22(4): 697–707)。這些結果支持細菌感染可能在具有Modic變化之CLBP中起作用的假設。
儘管幾種非手術治療途徑(包括類固醇、抗-TNF-α抗體與雙膦酸鹽類的椎間盤內注射)已經在減少Modic變化與CLBP方面之不重複臨床研究中證明具有某些短期效力,然而這些途徑都不成功並導致有爭議之結果。在此背景下,在該技術領域中需要用藥方式以滿足被發現與骨骼、關節、韌帶與/或肌腱的疾病、病況或病症同時發生之疼痛的治療、減輕、預防、與/或緩和。本發明提供利奈唑胺調合物以滿足此需求。利奈唑胺是一種用於治療由對其他抗生素有抗藥性之革蘭氏陽性菌引起的感染之抗生素。對利奈唑胺有抗藥性的痤瘡丙酸桿菌臨床分離菌株(MIC>4µg/ml)尚未被廣泛地報告。利奈唑胺調合物提供有效地遞輸利奈唑胺到患病之椎間盤與脊椎,因此改善Modic變化與CLBP的療效。
[ 發明之概要 ]
本發明提供注射型調合物,其適合於遞輸利奈唑胺到受感染的脊椎位置來治療、預防、改善、與/或緩和一或多種與骨骼、關節、韌帶、或肌腱之臨床情況同時發生的疼痛、或表型呈現。本發明也提供製造與使用該注射型調合物之套組、包裝及方法。
根據本發明,將利奈唑胺調合物製成懸浮液,其對溫暖體溫作出反應而原位形成水凝膠。本發明之調合物是熱敏性注射型調合物。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本發明之調合物包含有效量的利奈唑胺。在某些態樣中,利奈唑胺是利奈唑胺II型,其被製成在調合物中的粒子懸浮液。可將利奈唑胺載入遞輸媒劑(亦即水凝膠)中以形成懸浮液,其以重量或體積計為最終調合物的約1%至約20%,或較佳地約2.5%至約20%。在某些例子中,懸浮液調合物可包含約25 mg/ml、約30 mg/ml、約35 mg/ml、約40 mg/ml、約45 mg/ml、約50 mg/ml、約55 mg/ml、約60 mg/ml、約65 mg/ml、約70 mg/ml、約75 mg/ml、約80 mg/ml、約85 mg/ml、約90 mg/ml、約95 mg/ml、約100 mg/ml、約150 mg/ml、或約200 mg/ml的利奈唑胺。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本發明之利奈唑胺調合物包含作為遞輸媒劑的泊洛沙姆,其對溫度增加作出反應而形成水凝膠。在某些態樣中,該泊洛沙姆是泊洛沙姆407。本發明之利奈唑胺調合物可包含泊洛沙姆407,其係該調合物的約9.5重量%至約17重量%,或該調合物之約9.5重量%至約14.5重量%,或該調合物的約10.5重量%至約13.5重量%,或在該調合物中之濃度為約115 mg/ml至約207 mg/ml,或在該調合物中的濃度為約130 mg/ml至約165 mg/ml。較佳地,利奈唑胺調合物可包含泊洛沙姆407,其係該調合物之約10.8重量%至約12.8重量%,或在該調合物中的濃度為約130 mg/ml至約156 mg/ml。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本發明之利奈唑胺調合物包含輻射透不過的染料。在某些態樣中,該藥劑是碘苯六醇。利奈唑胺調合物可包含碘苯六醇,其係該調合物的約14重量%至約59重量%,或該調合物之約14重量%至約40重量%,或在該調合物中的濃度為約165 mg/ml至約718 mg/ml,或在該調合物中之濃度為約200 mg/ml至約450 mg/ml。較佳地,利奈唑胺調合物可包含碘苯六醇,其係該調合物之約17重量%至約30重量%,或在該調合物中的濃度為約206 mg/ml至約364 mg/ml。
在一個較佳實施方式中,利奈唑胺調合物包含最終調合物之以重量或體積計約2.5%至約20%的利奈唑胺II型,與遞輸媒劑(亦稱稀釋劑),其包含該調合物之約10.8重量%至約12.8重量%的泊洛沙姆407及該調合物之約17重量%至約30重量%的碘苯六醇。調合物是利奈唑胺懸浮液。利奈唑胺調合物是注射型並具有在約26℃至約36℃之溶膠-凝膠轉變溫度。
本發明之調合物可施用於有需要的個體的腰椎椎間盤與/或鄰近的椎骨、韌帶、肌肉、肌腱與關節,並且該施用係藉由外科開刀手術或藉由注射或藉助顯微外科技術或經皮穿刺技術來進行。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本發明提供利奈唑胺調合物之製造方法與用途。在某些例子中,利奈唑胺調合物可分開包裝,包括一劑的利奈唑胺粉劑與包含具有優化之濃度比率的泊洛沙姆407與碘苯六醇之遞輸媒劑的溶液。在給藥前混合利奈唑胺粉劑與泊洛沙姆媒劑能製備懸浮液。本發明也提供套組,其包含本發明組成物、媒劑及投予無菌注射型調合物用的注射器與/或針。
[發明之詳細說明 ]
上文已相當廣泛地概述本發明之特徵與技術優勢以便可以更加理解以下的本發明之詳細說明。以下將描述形成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之標的之本發明的另外之特徵與優勢。此領域之習知技藝者應當瞭解,可以容易地利用所揭露的概念和特異實施方式作為修改或設計用於進行本發明之相同目的之其他結構的基礎。此領域之習知技藝者也應當認識到,這樣的等效結構並未脫離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示的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當結合附圖來考慮時,將從以下說明更加理解被認為是關於其組織和操作方法兩者的本發明之特性的新穎特徵連同另外之目的和優勢。然而,應當明確地理解,每一附圖僅為了圖解和說明之目的而被提供,並且無意作為本申請專利範圍之限制的定義。
本發明係以在經常與被觀測到細菌感染的Modic變化與椎間盤突出相關的人類慢性下背疼痛(CLBP)研究中的發現為基礎。據此,發展出包含抗引起Modic變化與CLBP的細菌感染的抗生素的藥學組成物與調合物。這些調合物與方法能用於治療、預防、改善、與/或緩和被發現與骨骼、關節、韌帶與/或肌腱的疾病、病況或病症同時發生的一或多種疼痛或表型呈現,尤其是在與細菌感染引起的Modic變化或骨骼水腫相關的情形。
疼痛類型可能包括(但不限於):急性疼痛、亞急性疼痛、慢性或持續性疼痛、局部疼痛、根性疼痛、牽涉痛、軀體性疼痛、放射痛、神經性病變疼痛、發炎性疼痛、及混合性或非特異性器官疼痛。疼痛可能存在於身體的各種部位中,包括四肢、肌肉、皮膚、關節、深部組織或器官、或脊柱(包括頸椎、胸椎、腰椎或薦椎)。
表型呈現(是指不論個體察覺或經驗之任何外部表徵)可能包括(但不限於):任何類型的疼痛,一般而言,疼痛引起之夜間睡眠障礙、Valsalva氏操作時的疼痛、腰椎主動屈曲時之疼痛、腰椎主動伸展時的疼痛、正向顱壓迫測試時之疼痛、彈壓測試時的疼痛、難以在床上翻身、難以從座椅起身、難以上樓梯、難以彎腰或跪下、及難以長時間站立或行走。
與疼痛同時發生的骨骼、關節、韌帶與/或肌腱的疾病、病況或病症包括(但不限於):Modic變化、骨骼水腫、腰椎椎間盤突出、肌腱炎、肌腱斷裂、韌帶炎、韌帶斷裂、恥骨聯合鬆解、骨盆帶症候群、及Scheuermann氏病。
疼痛或表型呈現可能(1)由疾病、病況或病症引起,(2)與疾病、病況或病症同時出現,(3)存在於或接近於疾病、病況或病症之位置,或(4)上述的任何組合。引起下背痛(LBP)之疾病例子包括關節炎、瀰漫性自發性骨肥厚(DISH或Forestier氏病)、坐骨神經痛、椎間盤退化、腰椎狹窄、脊椎滑脫症、椎間盤突出、脊柱側彎、神經根病變、關節功能不良、尾骨痛、子宮內膜異位及骨質疏鬆症。
本發明係關於利奈唑胺組成物與調合物,其提供局部遞輸有效量之利奈唑胺到一或多個患病位置,或與需要治療之位置相距很近的區域。在熱敏性泊洛沙姆媒劑中配製利奈唑胺,該媒劑可對溫度變化作出反應而形成可降解凝膠。這些熱敏性載劑,其在室溫下為水溶液,在體溫下原位形成凝膠並且釋放所攜帶的利奈唑胺到目標位置。調合物之形成膠凝性質可以避免活性藥物從注射位置滲漏,因此,使在目標位置之活性藥物的量增加。I. 利奈唑胺調合物
本發明之藥學組成物與調合物包含作為活性藥物成分(API)之利奈唑胺合併一或多種藥學上可接受的載劑或賦形劑以治療、預防、改善、或緩和疼痛。本發明之利奈唑胺組成物與調合物可隨意地包含一或多種另外的活性物質,例如治療性活性物質與/或預防性活性物質。在某些例子中,組成物可至少包含另一種消炎劑或另一種抗感染劑等。
特別地,利奈唑胺調合物可用於對患病之位置(或數個位置)投予如本文所討論的抗生素組成物來治療、預防、改善、或緩和下背痛並且同時消除在頸椎、胸椎、腰椎或薦椎中的細菌感染。
本文所述之調合物可藉由藥理學領域中已知的或之後開發的任何方法製備。調製與/或製造藥劑之一般性考慮可參見例如Remington: 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 21st ed.,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5 (其全部內容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案作為參考)。通常,這樣的製備方法包括將活性成分與賦形劑、稀釋劑與/或一或多種其他副成分結合,然後在必要時與/或視需要,將產品分配、成形與/或包裝成所欲之一次劑量單位或多劑量單位。
根據本發明之藥學調合物可作為單一單位劑量(single unit dose)、與/或作為複數個單一單位劑量來整批製備、包裝、與/或銷售。如本文所用,「單位劑量」是包含預定量的活性成分之藥學組成物的個別量。活性成分之量通常等於將投予個體的活性成分之劑量,與/或該劑量之簡單分量,例如該劑量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本發明之利奈唑胺調合物可包含治療有效量的利奈唑胺,其係在包含熱敏性泊洛沙姆水凝膠與非離子型顯影劑碘苯六醇之遞輸媒劑中被配製。包含泊洛沙姆與碘苯六醇的遞輸媒劑在26℃以下是水溶液並且在較高溫度(例如接近於體溫)形成膠凝。隨意地,也可將一或多種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加到調合物中。在根據本發明的藥學組成物中,活性成分(亦即利奈唑胺)、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與/或任何另外的成分之相對量將根據被治療個體的本身、大小、與/或病況並且另外根據組成物之給藥途徑而變化。
調合物可為注射型。注射型藥學組成物被配製以注射到個體的解剖結構,包括但不限於:椎間盤、椎間隙、關節內空間、韌帶、肌腱、肌腱與骨骼結合部、關節、韌膜上隙、小面關節、鄰近骨骼水腫之位置、或其他脊柱腔室。在一個較佳實施方式中,注射型利奈唑胺調合物可用來遞輸API到椎間盤與/或椎間隙中。注射型調合物包含形成溶液但是在體溫下形成膠凝的至少一種聚合物。熱敏性水凝膠將所載入之抗生素攜帶到注射位置,其中抗生素有效地抗感染。本發明之膠凝調合物可在注射位置停留得夠久使抗生素擴散到椎間盤組織中,並且避免抗生素從注射區域滲漏。此特徵對當退針時相當流動性之藥品可能從椎間盤快速漏出之受損的椎間盤尤其有益。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對人類、人類患者或非人個體投予利奈唑胺組成物與調合物。例如,對患下背痛之患者或對有發展成下背痛風險的患者投予該調合物。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被投予治療組成物之個體受苦於下列或是有發展成下列的風險:在骨骼、關節、韌帶、或肌腱位置或附近的疼痛。活性成分 - 利奈唑胺
如發明之先前技術中所述,慢性下背疼痛經常與在腰椎椎間盤突出之後的Modic變化有密切關係。由於在突出之腰椎椎間盤的髓核組織中常觀測到厭氧菌,用於治療與Modic變化相關之疼痛的藥學組成物可包含至少一種抗生素以作為殺死或抑制一或多種目標細菌之活性成分。
活性藥劑之選擇可取決於從Modic椎間盤單離的病原菌。從Modic椎間盤單離之常見病原菌是葡萄球菌屬與痤瘡丙酸桿菌。抗生素抗藥性在全世界的不同族群與地域各不相同。為了有強效與廣效之療法,常見抗藥性涵蓋範圍較佳以痤瘡丙酸桿菌與葡萄球菌屬為準,或最少只以痤瘡丙酸桿菌為準。較佳地,鑑於在由與Modic相關之感染的位置單離出之病原的抗藥性概況,對來自任何感染位置的現行臨床分離菌株有效之抗生素可被選為本發明組成物與調合物的活性藥劑。
例如,本發明之藥學調合物可包含用於治療從Modic椎間盤單離的常見病原菌之葡萄球菌屬與痤瘡丙酸桿菌二者的活性藥劑。在某些態樣中,本發明之藥學調合物可包含至少一種抗生素來治療引起大多數所研究的感染(約38%的Modic1型患者)之痤瘡丙酸桿菌感染。從具有用於痤瘡丙酸桿菌與葡萄球菌屬的一些潛在抗細菌療法之先前治療獲得的證據分別確認出對病原中的至少一者有效之幾種抗生素。根據本發明,對痤瘡丙酸桿菌與葡萄球菌二者有效的抗生素可被選為本發明組成物與調合物之活性藥劑。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可選擇對痤瘡丙酸桿菌與葡萄球菌二者有效的抗生素之組合物。
在一個較佳實施方式中,抗生素是利奈唑胺。利奈唑胺是最早在臨床上使用的㗁唑啶酮,其能抗引起疾病之大多數革蘭氏陽性菌,包括鏈球菌、萬古黴素抗藥性腸球菌(VRE)、與二甲苯青黴素(methicillin)抗藥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Gaudin et al.,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3, 32(2):195-198)。其已被成功用於治療患心內膜炎與菌血症、骨髓炎、骨與關節感染及結核病的患者,並且常在其他療法失敗時被用於治療混合感染(Gautier et al.,JM.J Biomater Appl. 2012, 26(7):811-828; Tsiolis et al.,Surg Infect (Larchmt). 2011, 12(2): 131-135)。利奈唑胺之長期使用(例如多於2週)可能引起嚴重副作用(Falagas et al.,Int. J Antimic Agents , 2007, 29(3): 233-239)。利奈唑胺很好吸收,在健康自願者中有約100%之生體可用率。利奈唑胺能進入組織相對快地達到4 mg/L的MIC。也能進入椎間盤與周圍組織(Komatsu et al.,Eur Spine J. 2010, 19(12): 2149–2155)。利奈唑胺之較高成功率可能出現在80至120的AUC:MIC值和當整個給藥間隔之濃度保持高於MIC時(評述參見Dryden,J. Antimicrob. Chemother . 2011, 66 (suppl 4): iv7-iv15)。
根據本發明,利奈唑胺被選為活性成分並被配製以遞輸藥學有效量的利奈唑胺到達有此需要之個體中的目標位置。以下列因素(至少一部分)為基礎來提供有效量之組成物:目標細菌、給藥方式、與其他決定因素。通常,有效量的組成物提供有效殺死或抑制目標細菌並且減少有此需要之個體中的疼痛或發展成疼痛的風險。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利奈唑胺之有效劑量水準高於目標細菌的最低抑菌濃度(MIC)。目標細菌是厭氧菌,例如痤瘡丙酸桿菌、緊密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propinquum )、或葡萄球菌屬的厭氧菌。
利奈唑胺之不同結晶變體(多晶型物)能透過在不同條件下用有機溶劑的再結晶獲得。利奈唑胺之幾種多晶型能被選為本發明調合物的活性成分。例如,利奈唑胺可為利奈唑胺I型(例如U.S. 專利案 6,444,813)、或II型(例如U.S. 專利案 6,559,305)、或III型(例如US. 專利案7,718,799; U.S. 專利公開案2007/0104785)、或IV型(例如U.S. 專利公開案2008/0319191)、或如在PCT申請案公開號WO2007/026369、WO2006/110155與WO2014/013498、及U.S. 專利公開案2017/0008919中所述之其他結晶型,以引用方式將彼等各自的全部內容併入本案作為參考。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利奈唑胺II型被選為本發明調合物之活性成分。利奈唑胺II型可被研磨成小粒子並且在低溫或室溫下被均勻地分散於泊洛沙姆溶液中。經分散的利奈唑胺II型粒子在泊洛沙姆溶液中形成懸浮液。
根據本發明,可將利奈唑胺粒子滅菌來製備無菌注射型調合物。可藉由此領域中已知的任何方法(例如乾熱法或蒸氣法)把利奈唑胺滅菌。在一個較佳實施方式中,可藉由γ 照射將利奈唑胺粒子滅菌。
可將伴藥(companion drug)(或組合給予的藥)連同本發明之活性成分投予。在某些實施方式中,也投予消炎藥,例如阿斯匹林、伊布洛芬(ibuprofen)、酮洛芬(ketoprofen)、萘普生(naproxen)、塞法昔布(cefacoxib)、羅非昔布(rofecoxib)、帕瑞昔布(parecoxib)、塞來昔布(celecoxib)、瓦迪昔布(valdecoxib)、與吲美洒辛(indomethacin)。在某些實施方式中,也投予止痛藥物,例如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嗎啡、羥考酮(oxycodone)、與可待因(codeine)。伴藥也可包括非處方止痛貼布、藥物與/或軟膏。遞輸媒劑 - 熱敏性水凝膠
可將本發明之活性成分(亦即利奈唑胺)摻入遞輸媒劑來投予有此需要的個體。遞輸媒劑可適合於注射。例如,遞輸媒劑可為水溶液、低黏度溶液、懸浮液、或可逆熱凝膠。媒劑較佳為生物可降解性與生物相容性載劑。如本文所用,術語「生物相容性的」乃指載劑對組織與細胞無毒。如本文所用,術語「生物可降解性的」與「生物可吸收性的」可交換地使用。在本發明上下文中,生物可降解性或生物可吸收性乃指在釋放按配方配製之治療活性成分後,在生物環境中透過活體的作用(最值得注意的是在生理pH與溫度下),遞輸材料之降解、分解、消化或消失。特定的反應包括但不限於化學降解或酶促降解。
根據本發明,熱敏性水凝膠生物材料尤其是具有接近或低於生理溫度之溶液-凝膠轉變溫度的注射型熱敏性水凝膠被用於利奈唑胺遞輸。包含利奈唑胺之水懸液是在室溫下形成,但在注入體內後能在體溫下變換為不流動性/難流動性凝膠。在幾小時或幾日內,凝膠分解(亦即生物可降解性的)。調合物中的組分之濃度的改變能微調例如凝膠形成的溫度或凝膠之降解速率等性質。 1. 泊洛沙姆
合成聚合物、天然聚合物或其組合物可配製成熱敏性水凝膠。在形成膠凝前可將藥劑(例如利奈唑胺)與適當載劑和聚合物溶液在體外混合,並且在注入體內後能原位形成載藥水凝膠。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合成聚合物可形成熱敏性水凝膠。合成聚合物可包括(但不限於):聚環氧乙烷-聚環氧丙烷-聚環氧乙烷(PEO-PPO-PPO)三嵌段共聚物(也稱Poloxamers® 或Pluronics® )與其衍生物、以聚(N-異丙基丙烯醯胺)(PNIPAAM)為基礎之共聚物與其衍生物、聚(有機磷腈)(poly(organophosphazene))、與聚(乙二醇)(PEG)/生物可降解性聚酯共聚物。
Poloxamers® 或Pluronics® 是FDA許可的熱敏性合成聚合物。泊洛沙姆是由側邊具有二個聚氧乙烯(聚環氧乙烷)親水鏈之聚氧丙烯(聚環氧丙烷)中心疏水鏈組成的非離子性三嵌段共聚物。生物相容性泊洛沙姆已經被廣泛用於藥物遞輸與組織工程。以泊洛沙姆為基礎之水凝膠容許利用調整PEO與PPO組成、與總體分子量與濃度的方式來在某個生理溫度與pH下可逆地形成膠凝。已經被用於藥物遞輸之Poloxamer包括(但不限於):Poloxamer® 188 (Pluronic® F-68、FLOCOR或RheothRx)、Poloxamer® 237 (Pluronic® F87)、Poloxamer® 238 (Pluronic® F-88)、Pluronic® F-98、Poloxamer® 124 (Pluronic® L-44)、Poloxamer® 184 (L-64)、Poloxamer® 338 (Pluronic® F-108)、Poloxamer® 401 (Pluronic® L-121)與Poloxamer® 407 (Pluronic® F-127)。某些選定的Poloxamer之物理化學特性與形成膠凝性質可以參見U.S. 專利案5,702,717的表1,以引用方式將其全部內容併入本案作為參考。
Poloxamer® 407(也稱為Pluronic® F-127、Kolliphor 407、與SynperonicPE/F 127)是最不具毒性的嵌段共聚物中之一者,並且已經被廣泛作為藥物遞輸系統。在純20% (w/w)濃度下,Poloxamer® 407在等於或低於室溫下(約25℃)是水溶液形式的液體,但在體溫(37℃)下形成軟質膠。Poloxamer® 407是由約70重量%之PEO (聚乙二醇)與30重量%的PPO (聚環氧丙烷)組成之平均分子量11500的三嵌段共聚物。相似於其他Poloxamer,Poloxamer® 407展現熱可逆的膠凝特性。Poloxamer® 407已經被用於遞輸許多藥劑、蛋白質與基因,評述參見Gong et al. (Curr. Med. Chem. 2013, 20, 79-94,以引用方式將其全部內容併入本案作為參考)。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天然聚合物(包括具有改善之熱敏性膠凝特性的修飾聚合物)可形成熱敏性水凝膠。可用於形成熱敏性水凝膠之天然聚合物包括(但不限於):幾丁聚醣與相關衍生物、甲基纖維素、藻酸鹽、玻尿酸、葡聚糖、與木葡聚糖。 2. 非離子型顯影劑-碘苯六醇
儘管先前研究表示包括萬古黴素與利奈唑胺的經泊洛沙姆包埋之抗生素能用於控制釋放與持續釋放抗生素以增加其在抑制細菌增殖上的療效(Veyries et al.,Int. J. Pharm ., 1999, 192(2): 183-193;Veyries et al.,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 2000, 44(4):1093-1096;Kalorewicz et al.,Polim. Med , 2011, 41(4) 3-15;與Lee et al.,J Control Release , 2004, 96(1): 1-7),然而這些先前研究無一研究添加其他藥劑之效應。例如,輻射透不過的顯影劑常作為導引以在注射與其他疼痛技術(例如椎間盤攝影)期間確定針尖的定位。在顯影劑例如碘苯六醇(商品名: Omnipaque)中的含碘量能阻斷X光穿透並且在螢光透視檢查或X光下使注射位置顯現。碘苯六醇是分子量821.1之三碘化的分子(含碘量46.3%)。最常見可獲得之碘苯六醇劑Omnipaque有不同的碘濃度,例如Omnipaque 140含有302 mg碘苯六醇相當於每mL有140 mg有機碘;Omnipaque 180含有388 mg碘苯六醇相當於每mL有180 mg有機碘;Omnipaque 240含有518 mg碘苯六醇相當於每mL有240 mg有機碘;Omnipaque 300含有647 mg碘苯六醇相當於每mL有300 mg有機碘;及Omnipaque 350含有755 mg碘苯六醇相當於每mL有350 mg有機碘。
根據本發明,含有泊洛沙姆的媒劑可另外包含放射顯影劑(例如碘苯六醇)以利於施用利奈唑胺調合物到目標疾病位置例如椎間盤。在本發明抗生素調合物中加入放射顯影劑會協助臨床行醫者(像醫師)看見被投予的產品,並且用螢光透視檢查監測被給藥的椎間盤的狀況。此即時資訊能幫助行醫者在椎間盤充滿並開始滲漏時決定何時停止注射。
本發明中所進行之實驗表示添加碘苯六醇到利奈唑胺調合物使組成物在放射照相術中的可見度增加,用來監測其遞輸到患病位置(例如,參見圖2)。也發現在遞輸媒劑中的碘苯六醇與泊洛沙姆407之濃度需要優化以達到供本發明熱敏性水凝膠調合物的溶液相變成凝膠之目標溫度範圍(參見實施例5)。在水凝膠中的泊洛沙姆與碘苯六醇之相互作用影響利奈唑胺調合物的轉變溫度。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在添加利奈唑胺以形成利奈唑胺調合物(亦即利奈唑胺懸浮液)前,可將包含泊洛沙姆407與碘苯六醇之遞輸媒劑製成個別的溶液。把泊洛沙姆與碘苯六醇之濃度優化成某些範圍,使得溶液的膠凝溫度優化為在或接近體溫。
本發明也提供用於藥物遞輸之熱敏性水凝膠。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媒劑可包含泊洛沙姆,其為對溫度增加作出反應而形成水凝膠之藥學上可接受的生物可降解性兼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在某些態樣中,遞輸媒劑包含泊洛沙姆407,其係該遞輸媒劑之約10重量%至約17重量%,或在該媒劑中的以體積計濃度為約121 mg/ml至約207 mg/ml。較佳地,遞輸媒劑可包含佔該媒劑之約11.5重量%至約13.5重量%,或在該媒劑中的濃度為約140 mg/ml至165 mg/ml之泊洛沙姆407。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遞輸媒劑另外包含輻射透不過的顯影染料。在某些態樣中,媒劑包含佔該媒劑之約14.5重量%至約62.5重量%,或在該媒劑中的濃度為約174 mg/ml至約755 mg/ml之碘苯六醇。較佳地,遞輸媒劑可包含佔該媒劑之約18重量%至約35重量%,或在該媒劑中的濃度為約206 mg/ml至425 mg/ml之碘苯六醇。
此領域之習知技藝者可以了解,除了形成本發明的利奈唑胺懸浮液之外,本文所述之遞輸媒劑還能用於遞輸任何藥物,例如選自β內醯胺抗生素類(例如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碳青黴烯類、與單環β-內醯胺類)、㗁唑啶酮類、胺基苷類、醣肽類、脂肽類、與甘氨醯環素類(glycylcyclines)的抗生素。
根據本發明,泊洛沙姆水凝膠溶液可在較低溫度下製得,包含下列步驟:(1)加碘苯六醇到包含緩血酸胺(tromethamine)與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鈉鈣(pH約8.0)的溶液以製備冷碘苯六醇溶液;與(2)慢慢添加泊洛沙姆407粉劑到冷碘苯六醇溶液並且攪拌溶液直到泊洛沙姆粉劑完全溶解為止,其中分批添加該泊洛沙姆粉劑。可將泊洛沙姆-碘苯六醇溶液滅菌並包裝成個別的小瓶。其他載劑與賦形劑
本發明之利奈唑胺調合物可另外包含一或多種藥學上可接受的賦形劑,以便適合於所欲之特定劑型。用於配製藥學組成物的各種賦形劑與用於製備該組成物之技術是此領域中熟悉的(參見Remington: 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 21st Edition, A. R. Gennaro,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Baltimore, MD, 2006;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案作為參考)。在本說明書之範圍內可預期使用傳統賦形劑介質,惟排除可能和物質或其衍生物不相容外,例如產生任何非所欲之生物效應或以有害的方式與藥學組成物中的其他組分交互作用,之任何傳統賦形劑介質。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的純度可為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至少100%。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賦形劑可能獲准用於人類與獸醫用。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賦形劑可能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賦形劑可為藥品級。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賦形劑可符合美國藥典(USP)、歐洲藥典(EP)、英國藥典、與/或國際藥典的標準。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本發明之調合物可另外包含螯合劑與緩衝劑。示範性螯合劑包括乙二胺四乙酸(EDTA)、一水檸檬酸、依地酸二鈉、依地酸二鈉鈣、依地酸二鉀、依地酸(edetic acid)、反丁烯二酸、順丁烯二酸、磷酸、依地酸鈉、酒石酸、與/或依地酸三鈉。在一個例子中,螯合劑可為EDTA之鹽。
示範性緩衝劑包括(但不限於):檸檬酸鹽緩衝液、乙酸鹽緩衝液、磷酸鹽緩衝液、氯化銨、碳酸鈣、氯化鈣、檸檬酸鈣、葡乳醛酸鈣、葡庚糖酸鈣、葡萄糖酸鈣、D-葡萄糖酸、甘油磷酸鈣、乳酸鈣、丙酸、果糖衍酸鈣、戊酸、磷酸氫鈣、磷酸、磷酸鈣、鹼式磷酸鈣、乙酸鉀、氯化鉀、葡萄糖酸鉀、鉀混合物、磷酸氫二鉀、磷酸二氫鉀、磷酸鉀混合物、乙酸鈉、碳酸氫鈉、氯化鈉、檸檬酸鈉、乳酸鈉、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磷酸鈉混合物、緩血酸胺、氫氧化鎂、氫氧化鋁、藻酸、無熱原水、等滲鹽水、林格氏液、乙醇等、與/或其組合物。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緩衝劑可為緩血酸胺。利奈唑胺調合物
本發明之利奈唑胺調合物包含載入有效量的利奈唑胺之熱敏性泊洛沙姆水凝膠、非離子型顯影劑碘苯六醇(其濃度被優化使泊洛沙姆溶液轉變成凝膠)、及隨意地一或多種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可製成利奈唑胺在包含泊洛沙姆與碘苯六醇之遞輸媒劑中的懸浮液。在一個較佳實施方式中,API (亦即利奈唑胺)是利奈唑胺II型,其被研磨以形成小粒子並且藉由γ 照射來滅菌,和在泊洛沙姆-碘苯六醇媒劑中形成懸浮液。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本發明之調合物包含濃度為該組成物(亦即利奈唑胺懸浮液)的在以重量或體積計從約1%至50%範圍內之利奈唑胺。在某些態樣中,可載入該組成物的量以重量或體積計為約1%至約20%、或約2.5%至約20%、或約2.5%至約10%、或約3.0%至約10%。在一個態樣中,利奈唑胺調合物可包含最終調合物(例如懸浮液)的約2.5重量%、5重量%、7.5重量%、10重量%、12.5重量%、15重量%、17.5重量%或20重量%的利奈唑胺。利奈唑胺在調合物中的濃度可為從約10 mg/ml至約200 mg/ml、或從約20 mg/ml至約200 mg/ml、或從約50 mg/ml至約200 mg/ml。特別地,利奈唑胺在調合物中的濃度可為10 mg/ml、25 mg/ml、30 mg/ml、35 mg/ml、40 mg/ml、45 mg/ml、50 mg/ml、55 mg/ml、60 mg/ml、65 mg/ml、70 mg/ml、75 mg/ml、80 mg/ml、85 mg/ml、90 mg/ml、100 mg/ml、150 mg/ml、或200 mg/ml。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本發明之調合物包含泊洛沙姆,其為對溫度增加作出反應而形成水凝膠的藥學上可接受之生物可降解性兼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在某些態樣中,泊洛沙姆是泊洛沙姆407。本發明之利奈唑胺調合物可包含泊洛沙姆407,其佔該調合物的約9.5重量%至約17重量%,或該調合物之約9.5重量%至約14.5重量%,或在該調合物中的濃度為約115 mg/ml至約207 mg/ml,或在該調合物中的濃度為約115 mg/ml至約173 mg/ml。較佳地,利奈唑胺調合物可包含泊洛沙姆407,其佔該調合物之約10.8重量%至約12.8重量%,或在該調合物中的濃度為約130 mg/ml至156 mg/ml。
本發明之藥學調合物另外包含非離子型顯影劑。舉例來說,根據本發明之藥學調合物可包含每毫升調合物溶液約30 mg至約600 mg碘,較佳地每毫升調合物溶液約50 mg至約300 mg,或約75 mg至約200 mg碘。
在某些態樣中,顯影劑是碘苯六醇。藥學組成物可包含碘苯六醇,其佔該調合物之約14重量%至約59重量%,或在該調合物中的濃度為約165 mg/ml至約718 mg/ml。較佳地,利奈唑胺調合物可包含碘苯六醇,其佔該調合物之約17重量%至約30重量%,或在該調合物中的濃度為約206 mg/ml至約364 mg/ml。
在本發明之範圍內的某些實施方式也可使用此領域之習知技藝者熟悉的其他界面活性劑、溶劑或共溶劑。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本發明之利奈唑胺調合物包含該調合物之約1重量%至約20重量% (w/w)的利奈唑胺、該調合物之約9.5重量%至約17重量% (w/w)的泊洛沙姆407、與該調合物之約14重量%至59重量% (w/w)的碘苯六醇。在一個較佳實施方式中,利奈唑胺調合物包含約5% w/w利奈唑胺、約11.8% w/w泊洛沙姆與約27.2% w/w碘苯六醇。在某些例子中,水性調合物可在下列溫度形成膠凝:約26℃、或約27℃、或約28℃、或約30℃、或約31℃、或約32℃、或約33℃、或約34℃、或約35℃、或約36℃、或約37℃。在一個非限定性例子中,利奈唑胺調合物在約28℃下形成膠凝。利奈唑胺能從難流動的凝膠擴散。在數日後凝膠分解。改變調合物中的組分(例如碘苯六醇與泊洛沙姆407)之濃度能容許凝膠性質(例如溶液-凝膠轉變溫度)的微調。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可藉由包含下列步驟之方法製備調合物:(a)研磨利奈唑胺II型粉劑以形成小利奈唑胺粒子;(b)製備來自步驟(a)的利奈唑胺粒子之單元並將製劑滅菌;(c)製備包含泊洛沙姆407與碘苯六醇的遞輸媒劑;及(d)將來自步驟(b)之該利奈唑胺粒子懸浮於來自步驟(c)的遞輸媒劑中以形成穩定且均質之懸浮液。
熱凝膠泊洛沙姆能在低溫溶於適當體積之水溶液,並且基於遞輸媒劑的膠凝特徵性而優化泊洛沙姆與碘苯六醇之濃度。
可用乾噴氣研磨法或任何其他研磨方法研磨利奈唑胺(特別是利奈唑胺II型)以形成小粒子。另外可利用乾熱與/或γ 照射方式把所得利奈唑胺粉劑滅菌。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可製備利奈唑胺粒劑與泊洛沙姆/碘苯六醇遞輸媒劑並分開包裝成例如二支小瓶。在給藥前,能混合兩個製劑以形成利奈唑胺懸浮液。在施用前,混合利奈唑胺粉劑與媒劑以形成均質懸浮液。可取抗生素懸浮液置於注射器中並準備預定劑量體積。在一個例子中,可在小瓶中提供約253 mg利奈唑胺粉劑並在另一小瓶中提供約7 ml的包含泊洛沙姆與碘苯六醇之遞輸媒劑。可提供從約3.8至約5.8 ml或從約4.6 ml至約5.0 ml的體積之遞輸媒劑。
注射型調合物可以藉由下列方式來滅菌:例如,透過細菌截留過濾器過濾、放射線、蒸汽滅菌、與/或在使用前摻入能溶於或分散於無菌水或其他無菌注射型介質的無菌固體組成物形式的滅菌劑。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可用針對患病位置投予本發明之熱敏性水凝膠調合物。熱凝膠在室溫的水溶性與水溶液之相對低黏度的特徵使得小口徑針之使用成為可能。這樣的注射型調合物能在不展現預膠凝下用小型針對患者有效地投予。II. 給藥與用劑
可藉由導致治療有效成效的任何途徑投予本發明之利奈唑胺組成物。在一個較佳實施方式中,調合物適於注射。產生利奈唑胺的局部有效濃度(高於目標細菌之MIC)的注射給藥具有有利成效(例如疼痛緩解)。
注射給藥使全身性副作用程度減少,使患者對給藥方案的順從性增加,並且使在具有較少抗生素劑量之作用位置的效力增加。優點可包括相對容易施用,對體內位置專一性作用之定位化遞輸,在不降低療效下減少給藥頻率,增加服藥順從性等。
典型地,根據本發明之藥學組成物被配製成容易給藥且劑量均一的劑量單位形式。然而,請理解,本發明之藥學組成物的給藥須由主治醫師在深思熟慮之醫療決定範圍內作出決定。
根據本發明,可投予足夠遞輸總劑量為5 mg至450 mg的利奈唑胺到椎間盤之劑量水準的藥學調合物以獲得所欲治療效果。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組成物可遞輸約50 mg至約200 mg之利奈唑胺以獲得所欲治療效果。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總劑量是約10 mg至約100 mg的利奈唑胺,或約10 mg至約200 mg之利奈唑胺,或約20 mg至約200 mg,或約50 mg至約200 mg的利奈唑胺。在某些例子中,調合物可遞輸總劑量為50 mg、60 mg、70 mg、80 mg、90 mg、100 mg、110 mg、120 mg、130 mg、140 mg、150 mg、160 mg、170 mg、180 mg、190 mg、或200 mg的利奈唑胺。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根據受感染椎間盤來確定劑量水準。例如,劑量可為每個受感染椎間盤在從5 mg至450 mg範圍內,例如每個受感染椎間盤5 mg,或每個受感染椎間盤10 mg,或每個受感染椎間盤15 mg,或每個受感染椎間盤20 mg,或每個受感染椎間盤50 mg,或每個受感染椎間盤100 mg,或每個受感染椎間盤150 mg,或每個受感染椎間盤200 mg,或每個受感染椎間盤250 mg,或每個受感染椎間盤300 mg,或每個受感染椎間盤350 mg,或每個受感染椎間盤400 mg,或每個受感染椎間盤450 mg。在一個較佳實施方式中,利奈唑胺的有效量是每個受感染椎間盤約50 mg至約200 mg。
舉非限定性例子來說,本利奈唑胺懸浮液可投予的體積為在從約0.1 ml至約4.0 ml範圍內,例如0.1 ml、或0.3 ml、或0.5 ml、或1.0 ml、或1.2 ml、或1.5 ml、或2.0 ml、或2.5 ml、或3.0 ml、或3.5 ml、或4.0 ml、或4.5 ml、或5.0 ml,以達到每個受感染椎間盤之利奈唑胺的預期總劑量。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用單次給藥(例如單次注射)來遞輸所欲劑量之利奈唑胺到受感染椎間盤。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可用多重給藥以獲得所欲治療效果。舉非限定性例子來說,自前一劑起的2日、或5日、或10日、或兩週、或三週、或一個月投予第二劑,亦可能投予第三劑。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可藉由單次注射或者透過在多於一個位置多重注射,將本發明之調合物投予至有此需要的個體之骨骼、關節、韌帶與肌腱位置或附近。例如,可把利奈唑胺調合物從脊柱的同一側或從脊柱之兩側注射到多個椎間盤中。在其他例子中,可把本發明之調合物與組成物注射到椎間盤及椎間隙中。III. 套組、針與裝置
根據本發明,也提供包含本發明之利奈唑胺調合物的套組。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套組可包含一或多個劑量單位之利奈唑胺粉劑,及包含泊洛沙姆與碘苯六醇的水凝膠媒劑,其中利奈唑胺粉劑與水凝膠媒劑可混合以形成供使用之利奈唑胺懸浮液。
在本領域中已知的用於對細胞、器官與組織多重給藥之方法與裝置預期可搭配本文所揭露作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之方法與組成物使用。這些包括例如具有多支針的裝置和方法,使用例如室或導管之混合裝置,以及利用熱、電流或放射線驅動式機構的裝置。
根據本文教示的單次、多次或分次給藥方案可使用給藥裝置來遞輸包含至少一種本發明之抗生素的藥學組成物。根據本發明,可利用這些多重給藥裝置來遞輸本文設想之載入調合物中的單次、多次或分次劑量之抗生素。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用於遞輸藥劑的裝置之說明參見Mckay et al.,並且在例如PCT 專利公開案WO2006/118804中教示,以引用方式將其全部內容併入本案作為參考。根據Mckay,在裝置中加入多支針(在每支針上有多個孔口)以利於局部遞輸到組織(例如椎間盤的椎間隙)。
可將使用針的注射器用於投予本發明之藥學調合物。在某些例子中,可為特定注射目的(例如脊椎注射)把針尖特製化。用於脊椎注射之注射器可具有被放入脊柱內的結構或間隙中之針。針可具有來自Quincke babcock、Sprotte、Whitacre、Greene、Pitkin與Tuohy的任何類型之斜角。針身可為直的或彎的,並且可為適於把藥物放入脊柱內之特定位置的特定長度。例如,注射器與針可按照U.S. 專利案5,628,734、6,500,153、7,367,961、與8,112,159所揭露來設計,以引用方式將彼等各自的全部內容併入本案作為參考。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用於投予本發明之藥學調合物的注射器與針可含有被配置來原位混合藥學調合物之組分的特殊構造。注射器可包括一、二、或多個分開的室,其中將藥學調合物之組分分開儲存並在即將注射前混合。定義
活性藥物成分 (API) :如本文所用,術語「活性藥物成分(API)」乃指生物活性藥劑。例如,當被投予生物體時,對該生物體有生物效應之物質被認為是生物活性的。根據本發明,API是利奈唑胺。
生物相容性的 :如本文所用,術語「生物相容性的」乃指和活細胞、組織、器官或系統相容,在損傷、中毒或免疫系統排斥方面之風險極低甚至沒有風險。
生物可降解性的 :如本文所用,術語「生物可降解性的」乃指能被生物作用分解為無害產物。
調合物 :如本文所用,「調合物」至少包括活性成分與遞輸媒劑。
水凝膠 :如本文所用,術語「水凝膠」被視為聚合物鏈與充滿在聚合物鏈之間的空隙之水形成的非水溶性交聯三維網絡。交聯利於非水溶性並提供所需之機械強度與物理完整性。水凝膠大部分是水(水的質量分率遠大於聚合物之質量分率)。水凝膠保留大量水的能力表明聚合物鏈必定具有至少中等的親水性。
患者 :如本文所用,術語「患者」乃指可能尋求治療或可能有治療的需要之需要治療、正接受治療、將接受治療之個體,或在針對特定疾病或病況的受過訓練之專業人員的照護下之個體。
藥學組成物 :如本文所用,用語「藥學組成物」乃指移除疾病、病症與/或病況之病因的組成物。
藥學上可接受的 :如本文所用,本文所用的用語「藥學上可接受的」乃指化合物、材料、組成物、與/或劑型,其在深思熟慮的醫療判斷範圍內適用於接觸人類和動物之組織,而沒有過度的毒性、刺激性、過敏反應、或其他問題或併發症,和合理收益/風險比相稱。
藥學上可接受的賦形劑 :如本文所用,用語「藥學上可接受的賦形劑」乃指本文所述之化合物以外的任何成分(例如,能使活性化合物懸浮或溶解之媒劑),並且在患者中具有實質無毒性和非炎性的性質。
位置 :如本文所用,術語「位置」在用於骨骼水腫或Modic變化時,乃指骨骼水腫或Modic變化本身之位置或在骨骼水腫四周0.5至1吋附近的環境。
分次劑量 :如本文所用,「分次劑量」係單一單位劑量或總治療劑量分成二或多次劑量。
治療有效量 :如本文所用,術語「治療有效量」乃指待遞輸之藥劑(例如抗生素、藥物、治療劑、診斷劑、預防劑等)的量,其在被投予至受苦於或易罹患疾病、病症、與/或病況之個體時,足夠將該疾病、病症、與/或病況治療、改善症狀、診斷、預防、與/或延遲發病。
治療有效成效 :如本文所用,「治療有效量」乃指待遞輸之藥劑(例如抗生素、藥物、治療劑、診斷劑、預防劑等)的量,其在被投予受苦於或易罹患疾病、病症、與/或病況之個體時,足夠將該疾病、病症、與/或病況治療、改善症狀、診斷、預防、與/或延遲發病。
總治療劑量 :如本文所用,「總治療劑量」係在治療期內的給予量或處方量。其可以單一單位劑量來投予。
治療 :如本文所用,術語「治療」乃指將特定疾病、病症、與/或病況的一或多種症狀或特徵部分地或完全地減輕、改善(ameliorating)、改善(improving)、緩解、延遲發病、抑制進展、減少嚴重程度、與/或減少發病率。為了減少與疾病、病症、與/或病況相關之病理發展的風險,可對未展現疾病、病症、與/或病況之徵象的個體與/或可對只展現疾病、病症、與/或病況之早期徵象的個體投予治療。
媒劑 :如本文所用,術語「媒劑」與「遞輸媒劑」可交換地使用,其乃指能用於攜帶活性成分(例如本發明的API)並遞輸至指定位置的任何藥劑、化合物、或其任何組合物。等效物與範圍
此領域之習知技藝者將認識到,或能使用不超過常規實驗來確定本文所述的根據本發明之具體實施方式的許多等效物。本發明之範圍並不旨在限於以上發明說明,而是如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述。
在申請專利範圍中,除非相反地指示或另外從上下文顯而易見,否則冠詞例如「a」、「an」、與「the」可以意指一或大於一。若群組成員中的一者、多於一者、或全部存在於,用於,或另外有關於給定之產品或方法,則認為符合包括了在群組中的一或多個成員之間的「或」之申請專利範圍或發明說明,除非相反地指示或另外從上下文顯而易見。本發明包括實施方式,其中群組中的一個成員存在於,用於,或另外有關於給定之產品或方法。本發明包括實施方式,其中多於一個或全部群組成員存在於,用於,或另外有關於給定的產品或方法。
還要注意的是,術語「包含」旨在是開放式的並且允許但不要求納入額外的要素或步驟。當本文中使用術語「包含」時,也涵蓋並揭露術語「由……組成」。
在給出範圍的情況下,也包括端點在內。此外,應當理解,除非另外指示或另外從上下文和此領域之習知技藝者的理解顯而易見,否則以範圍表示之數值能假定在本發明的不同實施方式中之陳述範圍內的任何特定值或子範圍,到該範圍下限單位的十分之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規定。
此外,應當理解,可從申請專利範圍中的任何一或多項中明確地排除屬於先前技術之本發明的任何特定實施方式。由於這樣的實施方式被視為是此領域之具有普通技藝者已知的,所以即使本文未明確地表明排除在外,仍可將它們排除。可以從申請專利範圍中的任何一或多項中排除本發明之組成物的任何特定實施方式(例如任何抗生素、具療效之成分或活性成分、任何生產方法、任何使用方法等),無論任何理由,不論是否與先前技術的存在有關。
應當理解,已經使用之詞語是說明而非限制的詞語,並且在不脫離本發明之更廣泛層面的真實範圍和精神下,可以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圍內作出變化。
儘管已經就幾個所述實施方式相當詳細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地對本發明進行說明,但是並不意味著應受限於任何這樣的細節或實施方式或任何特定實施方式,而是應當參照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來解釋,以鑒於先前技術來提供這樣的申請專利範圍之最廣泛的可能解釋,因此有效地涵蓋本發明之預期範圍。 [實施例 ] 實施例 1 :金黄色葡萄球菌椎間盤內感染之羊模型
已經發展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椎間盤內感染之羊模型來測試抗生素調合物的體內效力。在研究開始時,依照Home Office guidelines under the Animals (Scientific Procedures) Act 1986圈養約35至40 kg之雄性Charollais或Suffolk cross綿羊,並讓羊隻適應草墊料至少7日及獲得水。餵食羊精芻料而不加抗生素及提供另外的飼料(乾草/草)。1.1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將2.5×106 CFU/ml的冷凍甘油/磷酸鹽緩衝液原液稀釋成2×104 CFU/ml來製備細菌接種物(ATCC 29213)。1.2 注射用之調合物的製備
將0.2 ml金黄色葡萄球菌懸浮夜或受測調合物抽吸到使用18G 1吋或1.5吋針之1 ml注射器中。視需要,可將注射器來回抽吸以移除氣泡。然後把針換成25G 4.69吋給藥針,留下0.05 ml或0.1 ml的劑量待用。若不立即使用,則將待用之注射器留在冰箱中,但是應當在30分鐘內使用。
在治療模型中,將每隻羊麻醉。給予羊隻推荐劑量的美洛昔康(meloxicam)形式之鎮痛藥(肌內)作為麻醉法的一部分。若指定獸醫師認為必需,則可重複鎮痛。對每隻羊在L1/L2、L2/L3、L3/L4與L4/5給予四個0.05 ml (目標體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種物之椎間盤內注射(1×103 細胞/椎間盤),每個椎間盤一個注射。
在第一次注射後約1小時,或別的選定時間,對每隻羊給予利奈唑胺調合物或控制調合物的第二次注射。對先前被成功注射細菌之每個椎間盤給予0.1 ml (目標體積)椎間盤內注射。在投予抗生素與投予細菌之間的時間可為數小時、數日、數週或數月。1.3 注射技術:治療性給藥 共定位給藥
將一支20G 3.5吋脊椎穿刺針直接定位到每個椎間盤之髓核邊緣中。確認針的定位後,把已裝劑量溶液之第二支25G 4.69吋針插入第一支針中並將針尖置入髓核中心。確認第二支針的定位後,對每個椎間盤注射細菌。然後移除內部的針。在自注射細菌時間點起達1小時之前,把已裝劑量溶液的新25G 4.69吋針插入該20G 3.5吋針中並定位到髓核中心。在第一劑過後1小時透過此針給予第二治療劑。 謹慎給藥
細菌感染:將一支20G 3.5吋脊椎穿刺針直接定位到每個椎間盤之髓核邊緣中。確認針的定位後,把已裝劑量溶液之第二支25G 4.69吋針插入第一支針中並將針尖置入髓核中心。確認第二支針的定位後,對每個椎間盤注射細菌。然後移除針。將羊隻重新定位以進入脊柱的另一側。
調合物之注射:將第二支20G 3.5吋脊椎穿刺針直接定位到每個椎間盤的第一次注射之相對側上的髓核邊緣中。在給藥時間點之前,把已裝劑量溶液的新25G 4.69吋針插入該20G 3.5吋針中並定位到髓核中心。透過此針給予第二治療劑。
就每個注射而言,將個別給藥注射器稱重,並在給藥前與後記錄重量,以計算出實際投予的劑量。
就每個調合物而言,使用足夠的力量緩慢地給予劑量(這應當花費30至60秒來遞輸)以成功地遞輸劑量而不造成任何劑量溶液在注射器/針結合部漏出。
在給藥前與後用數位X光照相系統來輔助注射並擷取影像記錄。持續監測羊隻並且在完全恢復時返回羊圈。1.4 數位 X 光照相
在每次給藥前與後為每隻羊照相並擷取影像。記錄詳細的順序。在給藥後立即由合格人員進行每個IVD注射之視覺評定。將注射記分/記錄為下列任一者:
良好無滲漏:在椎間盤內可以看見良好的不連續劑量,在椎間盤外看不見劑量。
最小滲漏:在椎間盤內可以看見良好的不連續劑量,在椎間盤外可以看見最小劑量。
中等滲漏:在椎間盤內可以看見減少的劑量,在椎間盤外明顯可見劑量。
重大滲漏:在椎間盤內可以看見最小劑量,在椎間盤外明顯可見大部分的介質。
為了理想地確保研究之科學可信性,每一組需要四個經治療的椎間盤且每一組最少需要三個經治療之椎間盤。在羊隻注射完畢後,評述得分。若少於椎間盤的理想總數被評為「良好無滲漏」或「最小滲漏」,則考慮在此組中加入額外羊隻,最多2隻羊。1.5 組織樣本
在給藥後的設定時間點將羊殺死。解剖取下經注射之椎間盤並移除來自每個椎間盤的髓核。此外,對額外未治療的椎間盤取樣以提供控制組組織。針對特定動物在所有經治療的椎間盤後小心地移除椎間盤,以確保控制組樣本與經治療樣本之間沒有污染。1.6 利奈唑胺提取
將3 ml磷酸鹽緩衝液(PBS)加到預先稱重過之椎間盤樣本來從椎間盤樣本提取利奈唑胺。在4℃用Omni-Prep Bead Ruptor均質化混合物。加入另外的3.5 ml之PBS並手工均質化樣本,最後加入另外的3.5 ml之PBS並徹底地混合,提供總體積為10 ml的PBS椎間盤混合物。用來自未治療之椎間盤的椎間盤均質物稀釋此含有利奈唑胺之椎間盤均質物的代表性小劑量以確保樣本是在分析之校正範圍以內。用三倍體積的含有作為內標準品之甲苯磺丁脲與拉貝他樂(labetalol)(50與25 ng/ml)的乙腈進行蛋白質沉澱來提取樣本,用0.1 ml甲酸酸化。
在4℃渦旋混合與離心後,在淺孔96孔盤中混合上清液與乙腈:水(1:1 v/v),用0.1%甲酸酸化。密封孔盤並搖動以確保在分析前的均質性。用Waters TQS質譜儀(條件如下)依照一系列基質匹配檢量與品質管制標準進行電灑游離法正離子模式LC-MS/MS來測定樣本之利奈唑胺。在小劑量的來自未治療之椎間盤的經稀釋椎間盤均質物中加入利奈唑胺,並如上述提取來製備標準品。
使用來自每隻羊的四個椎間盤、非模室數據分析與均勻加權、投予椎間盤之利奈唑胺的標稱時間點與實際量之平均動物數據用Phoenix WinNonL in Software version 6.4進行藥物動力學分析。若認為給藥少於觀測到的標稱滲漏(例如重大滲漏),則藥物動力學分析排除數據點。1.7 來自羊椎間盤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提取與計數
將每份髓核置入含有2 mL無菌磷酸鹽緩衝液(PBS)之7 mL塑膠Precellys bead-beater漿槽或6 mL塑膠Sterilin bijoux槽中。在Precellys 24BB bead-beater中在6500 rpm下進行每份髓核之均質化(以可達到的程度)45秒,在每個均質化步驟之間休息30秒。移走樣本(約100 µL)並在無菌PBS中10倍系列稀釋,然後利用展開或 Miles and Misra metho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les_and_Misra_method)接種到Mannitol Salt Agar (MSA; Thermo Scientific CM0085)上。將MSA板在環境空氣中於37℃下培養約16小時並測定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的活菌數。實施例 2 :用於評定在製劑中的利奈唑胺之穩定性的方法
用超效能液相層析法(UPLC)檢定在製劑中的利奈唑胺之含量與穩定性。在配備二極體陣列檢測器與單級四極質譜儀的Waters Acquity系統上用MassLynx軟體進行分析。該方法之細則在下表2中列出。
Figure 107140808-A0305-02-0044-1
實施例3:用於分析在製劑中的碘苯六醇之含量的方法
用HPLC估計在製劑中的碘苯六醇之純度與含量。所用的方法之細則在下表3中列出。
Figure 107140808-A0305-02-0044-2
實施例4:利奈唑胺懸浮液的製備
4.1 利奈唑胺 II 型與 III 型之噴氣研磨
評定調合物之短期物理穩定性(包括粒徑、多分散性與均質性),以評估開發具50與200 mg/mL的利奈唑胺含量之利奈唑胺懸浮液的能力。然後加入不同濃度之泊洛沙姆407並評估懸浮液的溶膠-凝膠轉變溫度與注射能力/可注射性。
選擇利奈唑胺的不同結晶型並測試其之懸浮可行性。利奈唑胺的二種結晶變體(多晶型物):II型(FII)與III型(FIII)是從Symed labs Ltd (印度)獲得。用注入管線壓力7 bar與研磨管線壓力4 bar之LaboMill噴氣研磨機(F.P.S. Food and Pharma Systems s.r.l, 義大利)噴氣研磨各約1 g的FII與FIII。藉由雷射繞射(Sympatec GmbH, Helos Disperse)分析原料與經噴氣研磨之材料的粒徑分布。把5 mg之每個樣本置入乾粉分散器(RODOS/M)中。在進行每個樣本前,在2%光學濃度下採取參考量測5秒。在3 bar壓力下用鏡片R1 (0.18至0.35 µm)與R2 (0.25/0.45至87.5 µm)獲得結果(表4)。用HELOS感測器收集數據並用Windox5軟體分析。
利奈唑胺的二種型在研磨後之X90 粒徑分布相似。4.2 經研磨的利奈唑胺 II 型與 III 型之懸浮
稱量50 mg的每一型並加入1 mL泊洛沙姆媒劑。手工搖動一分鐘使粒子再懸浮。II型經噴氣研磨之粒子均勻地分散。III型粒子形成團塊且不平均分布。這觀測表示利奈唑胺II型優於III型,由於其經改善的懸浮性質。4.3 利奈唑胺 II 型之比例增大研磨與粒徑分布
將利奈唑胺II型(Symed, 印度)在0.5 kg規模下噴氣研磨以提供用於調合物開發之微粉化利奈唑胺II型。用如下表5所示之方法微粉化。
如圖1所示來分析粒徑。4.4 API ( 活性藥物成分 ): 利奈唑胺 II 型之滅菌
可用乾熱滅菌或γ 照射把經研磨之粉劑滅菌。用含有200 mg經研磨的利奈唑胺II型之玻璃瓶進行滅菌可行性研究。乾熱
如表6所示,將含有200 mg微粉化利奈唑胺或Spordex椎間盤(AF0558: Steris Life Sciences, UK)之小瓶在120℃至160℃下溫育2至50小時。在每個溫度時間點評定利奈唑胺II型粉劑的外觀與化學穩定性(實施例2之方法)。把孢子椎間盤(spore disc)在30至35℃下培養7日並記錄生長。
將Sporedex椎間盤儲存在2至8℃下作為用於細菌生長的正控制組,在培養1日後再觀測。
將孢子椎間盤(spore disc)滅菌所測試之所有乾熱條件表示達到負荷菌減少>106 。除了在140℃處理8 h外,在120℃以上加熱利奈唑胺粉劑導致從粉劑變成黏稠黃色液體的物理變化及存在之利奈唑胺的百分率顯著減少。在130℃與以上處理之不穩定性表明在120℃或附近的乾熱滅菌可能可行,但在按比例換算之過程中的技術上之挑戰(如小的溫度變動)可能導致溫度增加與不穩定。用長時間相對低溫之滅菌將需要大量驗證且落在乾熱滅菌的標準藥典建議的範圍外。γ 照射
含有200 mg微粉化利奈唑胺的小瓶係在空氣或氮氣下充填且在環境溫度下或藉由裝著冰在冷溫下經受15 KGy或25 KGyγ 照射。在照射後的計時起點以及在25℃或40℃下儲存28日後評定外觀與化學穩定性(實施例2之方法)以評定長期穩定性(表7)。
在照射後在任何條件下觀測到粉末外觀或顏色沒有大變化。在照射後28日的化學穩定性良好並在意料之內。沒有跡象顯示必須在氮氣下將粉末置於小瓶中或必須在照射期間把樣本冷卻。
γ 照射似乎提供在藥典準則範圍內的強滅菌方法。數據也表明γ 照射不影響利奈唑胺之穩定性。γ 照射是用於被置於小瓶中的經研磨之利奈唑胺II型粉劑的滅菌之較佳方法。實施例 5 :遞輸媒劑 : 以泊洛沙姆為基礎的凝膠媒劑之優化 5.1 泊洛沙姆水凝膠製備
遵循通用步驟以製備用於利奈唑胺注射的泊洛沙姆媒劑。用具有此領域中所述之方法的修改之冷法來形成泊洛沙姆水凝膠(Schmolka,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 1972, Vol 6(6): 571-582)。首先將緩血酸胺pH緩衝劑、螯合劑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鈉鈣與輻射透不過的顯影染料碘苯六醇在水中配製,然後加入泊洛沙姆407。把混合物保持冷的直到泊洛沙姆水合成為澄清溶液。以重量對重量為基準來配製此用於注射之媒劑。重複此步驟以優化條件直到適當調合物被確定為止。用重量與體積來設定在最終注射型利奈唑胺懸浮液中的緩血酸胺、EDTA與碘苯六醇之目標濃度與範圍。5.2 添加碘苯六醇之泊洛沙姆水凝膠的溶膠 - 凝膠轉變溫度
在一個研究中,開始時用由碘苯六醇V150、V170與V190所提供之不同濃度的碘及用相同濃度之緩血酸胺與CaNa2 EDTA製備三個媒劑。將每個媒劑分成二份並加入泊洛沙姆407,濃度分別為12% w/w或12.5% w/w。12% w/w與12.5% w/w泊洛沙姆媒劑的體積與密度稍微不同。對評定碘(碘苯六醇)與泊洛沙姆濃度之效果用的6個調合物之溶膠凝膠進行評定。依據流變性質將樣本分類(評定方式如下:將樣本以每間隔2℃從室溫加溫到40℃並倒置小瓶):當沿著重力方向快速移動時為液體(L),當沿著重力方向緩慢向下移動時為黏稠液體(VL)與VVL,及當停留於小瓶底部時為凝膠(G)。後者被分類為溶膠-凝膠轉變溫度(表8)。
容積滲透濃度隨著碘苯六醇與泊洛沙姆含量增加而增加。密度也隨著含碘苯六醇量增加而增加。然而,對相同媒劑而言,12% w/w與12.5% w/w泊洛沙姆的密度相似(表8)。
在150 mg I/ml或170 mg I/ml與12.5% w/w泊洛沙姆407的起始濃度下,達到用於媒劑之32至34℃的目標溶液膠凝溫度。然而,在190 mg I/ml下,媒劑與12.0% w/w泊洛沙姆407在36℃形成膠凝,和與12.5% w/w泊洛沙姆407在28℃形成膠凝,表明在具有190 mg I/ml的媒劑中,最佳的泊洛沙姆407濃度是在12.0% w/w與12.5% w/w之間。5.3 利奈唑胺泊洛沙姆調合物發展
在給藥前將按照實施例4製備之利奈唑胺微粉劑與泊洛沙姆溶液混合。把注射的利奈唑胺之目標最終濃度設為50 mg/ml。將約200 mg利奈唑胺粉劑再懸浮於約3.8 ml泊洛沙姆媒劑中以給出約4.0 ml的最終體積可以達到50 mg/ml利奈唑胺濃度。其他利奈唑胺與泊洛沙姆媒劑之量可以達到相同濃度,例如100 mg利奈唑胺與1.9 ml泊洛沙姆媒劑。5.4 調合物製備步驟
本進行另一個研究以測試API (利奈唑胺)加到泊洛沙姆媒劑。遵循下述製造方法製備300 g泊洛沙姆媒劑(表9)。
步驟A:製造300 g含有碘苯六醇之溶液的方法: 1. 記錄500 mL燒杯之空重並在杯中加150 g水; 2. 將所需質量的緩血酸胺、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鈉鈣、與碘苯六醇(表9)分裝至燒杯中,並記錄所添加之每個組分的質量; 3. 混合混合物直到固體都完全溶解為止,若沒有足夠之水溶解固體,則隨意地加入另外的水幫助溶解; 4. 將燒杯稱重,然後用5M HCl把pH調整為8.0。若pH已經接近pH 8.0則可能有必要準備較稀的HCl溶液; 5. 利用記錄燒杯重量之方式來記錄用於調整pH的酸量; 6. 加入剩下之水使得產品總重為300 g; 7. 記錄外觀並重複測量密度;和 8. 把賦形劑之實際值(%w/w)乘以密度值(g/mL)以計算出%w/v凝膠調合物。
將300 g媒劑分成三份並如表10所示添加泊洛沙姆407,遵循用於製造泊洛沙姆凝膠的方法。
步驟B:製造泊洛沙姆-碘苯六醇溶液的方法: 1. 稱取所需質量之用於每種凝膠的媒劑(來自步驟A)加到150 ml燒杯中(表10)並把三個燒杯放置於冰箱中至少1小時以冷卻; 2. 在環境溫度下把所需量之泊洛沙姆407慢慢加到冷媒劑,使用頂置攪拌器直到混合物均質為止;並記錄外觀; 3. 將燒杯放置於冰箱中過夜; 4. 在次日確認已經形成澄清溶液並用刮勺或相似物小心地混合以確保溶液均質; 5. 用鋁質比重瓶測量密度;並記錄外觀和把全部樣本儲存於冰箱中直到需要測試為止;和 6. 將賦形劑之實際值(%w/w)乘以密度值(g/mL)以計算出%w/v凝膠調合物。
首先,用每個Gel 1、Gel 2與Gel 3之2X5 ml樣本進行溶膠-凝膠轉變測試。若溶膠-凝膠轉變溫度是在30至34℃的目標溫度之間,則加入經噴氣研磨的GMP利奈唑胺粉劑以產生含有50 mg/ml利奈唑胺之溶液,和如下述測試溶膠-凝膠轉變溫度: 1. 將200 mg經研磨的利奈唑胺分裝至二個已稱重的透明8 mL小瓶中; 2. 把以上製得之3.8 mL的 Gel 1、Gel 2或Gel 3加到每個小瓶中;和 3. 劇烈搖動小瓶使API (利奈唑胺)懸浮並記錄外觀。
在有含有32.743% (w/w)碘苯六醇的溶液條件下所製作之12.5% w/w泊洛沙姆凝膠提供50 mg/ml利奈唑胺泊懸浮液的目標溶膠-凝膠轉變溫度(34℃)。實施例 6 :泊洛沙姆遞輸媒劑製備
先以中等規模再以較大規模製備包含12.5% w/w泊洛沙姆407與32.7% w/w碘苯六醇(按照實施例5測試)的遞輸媒劑,以測試調合物之耐受性與長期穩定性。這些額外的批料提供再現性之證明。
用於製造400 g注射用泊洛沙姆媒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記錄600 mL燒杯之空重並在杯中加200 g水; 2. 將所需質量的緩血酸胺、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鈉鈣、與碘苯六醇(表12)分裝至燒杯中,並記錄所添加之每個組分的質量; 3. 混合混合物直到固體都完全溶解為止,和視需要加入另外的水幫助溶解; 4. 將燒杯稱重,然後用5M HCl把pH調整為8.0; 5. 加入剩下之水使得產品總重為400 g; 6. 記錄外觀並重複測量密度; 7. 乘以賦形劑的實際值(%w/w)以計算出%w/v凝膠調合物; 8. 稱取175 g碘苯六醇溶液(以上步驟6)加到250 mL燒杯中並把燒杯放置於冰箱中至少1小時以冷卻; 9. 在環境溫度下把25 g泊洛沙姆407 (BASF Kolliphor 407: Batch no: WPNK538B (R/003191))慢慢加到冷碘苯六醇溶液,使用頂置攪拌器直到混合物均質為止; 10. 將燒杯放置於冰箱中過夜;和在次日確認已經形成澄清溶液並用刮勺或相似物小心地混合以確保溶液均質; 11. 用鋁質比重瓶測量30 mL樣本的密度;並記錄外觀和把全部樣本儲存於冰箱中直到需要測試為止;和 12. 將賦形劑之實際值(%w/w)乘以密度值(g/mL)以計算出%w/v凝膠調合物。
用Watson-Marlow蠕動泵將泊洛沙姆溶液過濾滅菌。透過Sartopore 2, 0.4 µm濾器(Part No. 5441307H4G)過濾泊洛沙姆溶液。在過濾前與後評定泊洛沙姆與碘苯六醇的量及凝膠之溶膠-凝膠轉變溫度以確定碘苯六醇是否被濾器保留或凝膠性能是否被過濾改變(表13)。
在過濾前與後的結果表示可以用蠕動泵過濾凝膠並且過濾不改變凝膠之組成與性能。在過濾前與後的檢定結果之差異乃在檢定誤差與規格範圍內。過濾是用於凝膠滅菌的較佳方法。
然後將利奈唑胺載入凝膠中並測試溶膠-凝膠轉變溫度。表14顯示結果,其表示以中等規模製備之懸浮液保持所需的溶膠-凝膠轉變溫度。 實施例 7 :利奈唑胺調合物之體內藥物動力學與效力
進行探索性研究以測試遵循本文所述之製造方法製備的利奈唑胺懸浮液之體內藥物動力學與效力。
遵循實施例2至5所述之製造方法製備50 mg/ml利奈唑胺懸浮液,其包含含有16.6% (w/w)泊洛沙姆的遞輸媒劑。如實施例1所述將0.1 ml此利奈唑胺懸浮液注射到羊椎間盤中。如圖2所示,在調合物中用碘苯六醇可以使被注射之調合物視覺化。測量在椎間盤內注射後的利奈唑胺藥物動力學。圖3顯示在對每個椎間盤注射5 mg劑量之利奈唑胺後,從羊椎間盤回收的利奈唑胺量。
如圖4所示之經測試的利奈唑胺懸浮液之效力表示利奈唑胺懸浮液的投予使每個椎間盤之平均細菌負荷減少> 3 logs (P=0.009)。在治療組中多於60%的椎間盤無菌。有細菌殘留之椎間盤的細菌負荷明顯減少。實施例 8 :利奈唑胺調合物之注射能力
用比預期用於人給藥(4.69吋)所需之更長的細口徑25號針評估懸浮液之注射能力,以確保懸浮液不會阻塞針或不會太黏稠而不能通過注射器。配製水凝膠或利奈唑胺懸浮液並使用1 ml 可換針頭型(luer lock)注射器裝填調合物。把針定位並透過針將凝膠或懸浮液注射出去。結果如下:1=不可能注射;不流動;或2=可能注射;滴狀流動;或3=注射;中等;連續流動。得分2或3分的凝膠與懸浮液係在規格範圍內。實施例 9 :利奈唑胺懸浮液調合物之放大製備
另外,將本文中經優化之利奈唑胺在泊洛沙姆-碘苯六醇遞輸溶液中懸浮液放大規模並在現行藥品優良製造規範(cGMP)標準下製造。調合物係無菌的且準備好臨床使用。9.1 利奈唑胺 II (API) 之微粉化與裝瓶
為了減少利奈唑胺II型之尺寸使其在調合物中形成懸浮液並通過給藥針,用噴氣研磨微粉化利奈唑胺II型。用LaboMill jet miller (F.P.S. Food and Pharma Systems s.r.l, Italy)在進料速率60 g/min至160 g/min、軋磨壓力2至4 bar、與文氏管壓力2至4 bar下在氮氣下微粉化利奈唑胺II型大結晶(約1至2公斤)。藉由雷射繞射(Sympatec GmbH, Helos Disperse)分析原料與經噴氣研磨料的粒徑分布。收集並分析未研磨粉劑(R1)與經研磨粉劑(R4)之粒徑分布上的數據。噴氣研磨使粒徑從D10為4至6 µm (D10,樣本質量之10%是由直徑小於此範圍的粒子組成)和D90為40至50 µm (D90,樣本質量之90%是由直徑小於此範圍的粒子組成)粒徑分布減少至D10為0.4至0.50 µm和D90為4至5 µm。將微粉化利奈唑胺II型的規格設D10為0.2至1.0 µm,D90為3至10 µm。在1 kg至1.5 kg規模,微粉化提供87%至89%產率之規格內的利奈唑胺II型粉劑。
手工將微粉化利奈唑胺II型粉劑充填於10 ml Schott Type I管形透明玻璃小瓶中,每個小瓶253 mg ± 2 mg,並用West 4023/50灰色溴丁基彈性瓶塞(產品接觸面上塗佈FluroTec®)封閉及鋁封瓶蓋封蓋。約608 g微粉化利奈唑胺II型能充填約2400支小瓶(藥物產品中間體: PP353-A)。9.2 利奈唑胺 (FII) 之滅菌
利用γ 照射用鈷60源在約23.5±10% kGy於環境溫度將約2400支小瓶滅菌。把受照射的利奈唑胺II型小瓶標示為PP353-A。根據醫藥無菌性要求(EP 2.6.1)測試受照射利奈唑胺II型粉劑的無菌性。
將20瓶之內容物(20 × 253 mg利奈唑胺)溶於2500 ml無菌水,藉由在35至39°C培育同時搖動(± 200 rpm)直到產品溶解為止。透過Durapore Steritest裝置,其預先以Fluid D (包括1.0 g胃消化動物組織(peptic digest of animal tissue)、1 ml Polysorbate 80、1000 ml純水, pH: 7.1 ± 0.2)潤濕,過濾200 ml利奈唑胺溶液。每個膜用100 ml Fluid D清洗5次。把一個小罐充填100 ml TSB+1% Tween+0.07% Lecithine (包括17.0 g胰消化乾酪素(pancreatic digest of casein)、3.0 g木瓜消化大豆(papaic digest of soya bean)、5.0 g氯化鈉、2.5 g磷酸氫二鉀、2.5 g一水合葡萄糖、10 ml Polysorbate80、0.7 g Lecithine、1000 ml純水、pH7.3 ± 0.2)並在20至25℃培養14日。將另一個小罐充填100 ml FTM (硫代乙醇酸鹽)+1% Tween+0.07% Lecithine (包括0.5 g L-胱胺酸、0.75 g瓊脂粒、2.5 g氯化鈉、5.5 g/5.0 g一水合葡萄糖/無水葡萄糖、5.0 g酵母萃、15.0 g胰消化乾酪素、0.5 g硫代乙醇酸鈉或0.3 ml硫代乙醇酸、1.0 ml新鮮配製刃天青鈉溶液、10 ml Polysorbate 80、0.7 g Lecithine、1000 ml純水、pH7.1 ± 0.2)並在30至35℃培養14日。用經批准的方法把全部溶液滅菌。在培養14日後,在樣本中沒有生長表示PP353-A樣本是無菌的。9.3 稀釋劑 ( 遞輸媒劑 ) 之放大製備
以18.4 L (約22 kg)規模進行遞輸溶液(泊洛沙姆407-碘苯六醇溶液)的配製,接著滅菌,無菌充填到10 mL Schott Type I透明玻璃小瓶中,目標充填重量為8.40 g (相當於7 mL標稱充填體積)。完成至多2400支小瓶的製備量並稱之為PP353-B。
遵循以下步驟製備遞輸溶液(PP353-B)之22 kg製劑: 1. 將22.257 g緩血酸胺加到在20 L容器中的11,500 g之經預冷(5℃)的WFI並攪拌到緩血酸胺溶解為止; 2. 加入1.839 g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鈉鈣並攪拌到溶解為止,接著加入6,303 g碘苯六醇並攪拌到溶解為止; 3. (隨意)用1 M鹽酸調整溶液之pH到約pH 8.0 (可接受的範圍pH 7.80至pH 8.20); 4. 加入另外之經預冷的WFI到淨重18,750 g; 5. 分次慢慢加入2,750 g泊洛沙姆407,每次約100 g,攪拌;在每次添加前先使任何塊狀泊洛沙姆破裂並分散; 6. 加入另外之經預冷的WFI到最終目標重量22,000 g (相當於標稱18.4 L)並攪拌到泊洛沙姆溶解為止。
由於泊洛沙姆溶解較快並且在較低溫度下具有較低黏度而將調合物冷卻。最終PP353-B泊洛沙姆溶液在15℃的密度為1.196 g/mL。
藉由兩次過濾把經冷卻的PP353-B產品滅菌。用蠕動泵將溶液(PP353-B)先流經Sartopore 2 XLG Midicap濾器進入8手套通用灌裝隔離器,然後流經第二套線上Sartopore 2 XLG Midicap濾器。冷卻溶液以減低流經泵與濾器之黏度。將無菌PP353-B保持在15℃與在隔離器中的10 L容器中。用此溫度控制來限定密度與小瓶之重力充填。用Masterflex泵把無菌溶液裝入10 ml Schott Type I管形透明玻璃小瓶中,每支小瓶7.0 mL (8.4g)無菌溶液,並用West 4023/50灰色溴丁基彈性瓶塞(產品接觸面上塗佈FluroTec®)封閉及鋁封瓶蓋封蓋。22 kg溶液(PP353-B)能充填約2400支小瓶。
根據EP 2.6.1陳述之要求測試PP353-B的無菌性。將20瓶之PP353-B分配於二個Steritest小罐並充填。每個小罐用約300 ml的Fluid A (0.1%蛋白腖水(peptone water))清洗。對每個Steritest小罐充填100 ml之TSB或FTM培養基並培養14日。在培養物中沒有生長表示PP353-B的無菌性。9.4 稀釋劑之流變性質
根據下述溶膠-凝膠方法重複三次地評定PP353-B溶液之轉變溫度: 1. 製備含有去離子水的夾套容器並將容器與再循環水浴連接; 2. 水浴溫度設為22℃,並用已校準溫度計或測溫探針測量夾套容器之溫度; 3. 當夾套容器中的水為22℃並且穩定(± 0.5℃至少5分鐘)時,將樣本放置於夾套容器中; 4. 給樣本15至20分鐘平衡至22℃; 5. 從夾套容器移出小瓶並立即倒置以評定液體凝膠性質;並立即根據其目視流變性質將樣本分類:1)當沿著重力方向快速移動時為液體;2)當沿著重力方向緩慢向下移動時為黏稠液體,和3)當停留於小瓶底部時為凝膠; 6. (隨意)將樣本再懸浮並趁樣本尚未形成膠凝盡快轉移回到夾套容器中;並把水浴溫度增加2℃; 7. 記錄液體凝膠性質; 8. 夾套容器中的水溫一穩定(± 0.5℃)達5分鐘就給樣本另外的15分鐘平衡至22℃;和 9. 重複以上步驟(5)、(6)、(7)與(8)直到溫度達到40℃。
三個PP353-B溶液的受測瓶之溶膠-凝膠轉變溫度都是28℃。9.5 利奈唑胺 II 型懸浮液調合物之製備
將含有根據上述步驟(9.19.2 )製備之微粉化無菌利奈唑胺粉劑(API)的小瓶(亦即PP353-A)用於製備利奈唑胺懸浮液。每個小瓶含有253 mg API。把含有根據上述方法(9.39.4 )製備之無菌溶液的小瓶(亦即PP353-B)作為稀釋劑。每個小瓶含有7 mL的PP353-B稀釋劑。
為了製作利奈唑胺懸浮液,將約4.8 mL的PP353-B溶液轉移到PP353-A的小瓶中。利用搖動方式把小瓶混合直到觀測不到固體(約1至1.5分鐘)。小心進行程序以避免增加溫度。一個重製之小瓶的最終體積是約5 mL。把最終利奈唑胺在稀釋劑中懸浮液標示為藥物產品PP353。
根據9.4 節所述之溶膠-凝膠方法重複三次地評定PP353懸浮液的溶膠-凝膠轉變溫度。
三個受測瓶(PP353)之溶膠-凝膠轉變溫度都是28℃。要注意的是,泊洛沙姆水凝膠與利奈唑胺懸浮液調合物的較小規模非GMP產品具有在32℃至36℃的較高溶膠-凝膠轉變溫度(實施例5與6),而以大規模GMP產品製備之凝膠與利奈唑胺懸浮液具有在28℃的較低溶膠-凝膠轉變溫度。此結果表示以泊洛沙姆為基礎之水凝膠溶液與利奈唑胺懸浮液具有大範圍的溶膠-凝膠轉變溫度,至少從約28℃至約36℃。實施例 10 :利奈唑胺調合物懸浮液 (PP353) 之注射能力
另外對用此GMP規模製備製得之利奈唑胺懸浮液(PP353)測試調合物能通過注射針給藥的注射能力。在此研究中,用雙針技術與作為患者之肉的替代品之溫熱甘藷測試懸浮液(PP353)的注射能力。
將甘藷在水浴中在37℃加溫。把5吋(127 mm)法制18號針穿過甘藷。此針代表導針,其係用螢光透視檢查在影像導引下被定位於患者中使得針尖鄰近待注射之椎間盤。然後將另一支7吋(178 mm)法制22號針插入導針直到針尖從5吋導針突出為止。此針代表給藥針,其被插入待注射的椎間盤。讓兩支針在甘藷中加溫至37℃。把在室溫充填利奈唑胺懸浮液(來自PP353)的1 mL注射器附接至給藥針。然後透過溫針注射懸浮液,並且觀測到從針擠出之懸浮液如凝膠,而非滴狀液體(圖5)。此實驗表明具有較低溶膠-凝膠轉變溫度的利奈唑胺懸浮液(亦即在28℃的PP353)能透過溫給藥針被注射,並且在過程中,其在針內從液體轉換成凝膠。
此觀測表示在臨床上,預成形水凝膠的注射可能把給藥控制在給藥位置並且使來自注射位置(例如患者之椎間盤)的任何外滲減到最少。實施例 11 PP353 利奈唑胺懸浮液之全身性藥理學輪廓
為了測量PP353產品之全身性藥理學輪廓,遵循實施例1的1.3節所述注射步驟,對羊隻(n=27,每一實驗組3隻)進行椎間盤內注射投予利奈唑胺懸浮液(PP353)。在整個注射步驟過程採用X光影像以識別目標椎間盤以輔助注射步驟和作為成功給藥之判斷。對一隻羊的兩個椎間盤注入PP353利奈唑胺調合物(含有5 mg利奈唑胺之0.1 ml懸浮液)。對控制組羊隻注入相同體積的泊洛沙姆-碘苯六醇遞輸媒劑(亦即PP353-B) (0.1ml)。在0分鐘(在受測原料給藥前)和在給藥後之15分鐘、30分鐘、1小時、2小時、4小時、8小時、16小時、30小時與48小時採血液樣本。
處理所有血液樣本並測量血漿提取物中的利奈唑胺濃度和遵循GLP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for nonclinical laboratory studies)規定用LC-MS/MS測定。如圖6所示,血漿中的利奈唑胺濃度顯示出與先前實驗調合物產品(例如實施例4至7)觀測到的相似之圖案。給予羊隻椎間盤最小注射體積(例如0.1ml)的懸浮液可使潛在蓄積效應(depot effect)減到最少。
總而言之,這些觀測值提供具有相對低膠凝溫度(例如28℃)的調合物之體內注射能力和利奈唑胺從調合物釋放到周圍組織與血液中的證據。
圖1A繪出在微粉化後的利奈唑胺(II型)粒徑分布。圖1B是在微粉化前與後之利奈唑胺II型的代表性影像。
圖2是顯示定位於鄰近的椎間盤中的針與所注射之0.1 ml含有碘苯六醇的調合物。用X光成像法或螢光透視成像法能觀測到所注射之調合物的位置。
圖3表明在椎間盤內給藥後從羊椎間盤回收的利奈唑胺之量。每個點顯示以3至4個椎間盤為基準的平均值之平均誤差與標準誤差。
圖4顯示從經利奈唑胺治療的椎間盤與從未治療的椎間盤單離之細菌的比較。
圖5表明利奈唑胺懸浮液(PP353)穿過經預熱的甘藷之注射能力。
圖6繪出利奈唑胺在經投予PP353利奈唑胺懸浮液之羊中的藥物動力學。Y軸代表以ng/ml計之血漿利奈唑胺濃度。X軸代表以小時計的時間。

Claims (22)

  1. 一種注射型藥學調合物,其包含:(a)該調合物之約1重量%至約20重量%的利奈唑胺(linezolid)II型,(b)熱敏性水凝膠,其包含該調合物之約9.5重量%至約17重量%的泊洛沙姆(poloxamer)407與該調合物之約14重量%至約59重量%的碘苯六醇(iohexol),及隨意地(c)至少一種藥學上可接受的賦形劑,其中利奈唑胺II型在該熱敏性水凝膠中形成懸浮液。
  2. 如請求項1之注射型藥學調合物,其中該泊洛沙姆407係以該調合物的從約10.8重量%至約12.8重量%的量存在。
  3. 如請求項1之注射型藥學調合物,其中碘苯六醇係以該調合物的從約17重量%至約30重量%的量存在。
  4. 如請求項1之注射型藥學調合物,其中該懸浮液在從約26℃至約38℃的溫度下形成膠凝。
  5. 如請求項4之注射型藥學調合物,其中該懸浮液在從約32℃至約36℃的溫度下形成膠凝。
  6. 如請求項4之注射型藥學調合物,其中該懸浮液在從約26℃至約32℃的溫度下形成膠凝。
  7. 一種注射型藥學調合物,其包含該調合物之約2.5重量%至20重量%的利奈唑胺II型、約17重量%至30重量%之碘苯六醇、與約10.8重量%至12.8重量%的泊 洛沙姆407。
  8. 如請求項1之注射型藥學調合物,其中該注射型藥學調合物被製備成用於投予至椎間盤、椎間隙、關節內空間、鄰近骨骼水腫的位置、韌帶、骨骼、關節、肌腱、或肌腱與骨骼結合部。
  9. 如請求項8之注射型藥學調合物,其中該骨骼、關節、韌帶或肌腱是與脊柱相關的骨骼、關節、韌帶或肌腱。
  10. 如請求項9之注射型藥學調合物,其中該與脊柱相關的骨骼、關節、韌帶、或肌腱係與頸椎、胸椎、腰椎或薦椎相關。
  11. 一種注射型利奈唑胺調合物,其包含:(a)該調合物之約1重量%至約20重量%的利奈唑胺II型粉劑,(b)熱敏性水凝膠,其包含該調合物之約9.5重量%至約17重量%的泊洛沙姆407與該調合物之約14重量%至約59重量%的碘苯六醇,及隨意地(c)至少一種賦形劑,其中該利奈唑胺調合物係透過下列方法製得,該方法包含:(i)將利奈唑胺II型研磨成所定義的粉劑,(ii)製備來自步驟(i)之利奈唑胺粉劑的單元並將製劑滅菌,(iii)製備包含泊洛沙姆407與碘苯六醇之該熱敏性水 凝膠並滅菌,及(iv)將來自步驟(ii)之該利奈唑胺粉劑懸浮於來自步驟(iii)的該熱敏性水凝膠中。
  12. 如請求項11之注射型利奈唑胺調合物,其中該利奈唑胺粉劑係藉由γ照射來滅菌。
  13. 如請求項12之注射型利奈唑胺調合物,其中該步驟(iii)與(iv)係在低於該步驟(i)與(ii)的溫度下進行。
  14. 如請求項1或11之調合物,其係用於治療或預防個體的下背痛。
  15. 如請求項14之調合物,其中該疼痛是急性疼痛、亞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局部疼痛、根性疼痛、牽涉痛、腰痛或頸痛。
  16. 如請求項15之調合物,其中該疼痛是與Modic變化或骨骼水腫相關的腰痛或頸痛。
  17. 如請求項16之調合物,其中該個體被懷疑,或患有細菌感染。
  18. 如請求項15之調合物,其中該調合物被注射至椎間盤、椎間隙、關節內空間、韌帶、肌腱、肌腱與骨骼結合部、或鄰近骨骼水腫的位置內。
  19. 如請求項18之調合物,其中該調合物被注射至鄰近Modic變化或骨骼水腫的位置或注射至該位置內。
  20. 如請求項1或11之調合物,其係用於藉 由注射至在受感染的椎骨內部、附近或周圍的區域來同時緩解或改善個體之疼痛並消除在該個體的頸椎、胸椎、腰椎或薦椎中之細菌感染。
  21. 一種用於製備注射型藥學調合物之套組,其包含:(a)該注射型藥學調合物之約1重量%至約20重量%的利奈唑胺II型粉劑,及(b)熱敏性水凝膠,其包含該注射型藥學調合物之約9.5重量%至約17重量%的泊洛沙姆407與該注射型藥學調合物之約14重量%至約59重量%的碘苯六醇。
  22. 如請求項21之套組,其另外包含注射用的注射器及針。
TW107140808A 2017-11-16 2018-11-16 利奈唑胺(linezolid)調合物 TWI8357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87101P 2017-11-16 2017-11-16
US62/587,101 2017-11-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2112A TW201932112A (zh) 2019-08-16
TWI835758B true TWI835758B (zh) 2024-03-2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91895A1 (en) 2016-11-16 2018-05-24 Persica Pharmaceuticals Ltd. Antibiotic formulations for lower back pai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91895A1 (en) 2016-11-16 2018-05-24 Persica Pharmaceuticals Ltd. Antibiotic formulations for lower back pai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15354B1 (ko) 요통을 위한 항생제 제형
US20230143410A1 (en) Linezolid formulations
US8778873B2 (en) Parenteral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infective conditions with drug resistant bacterium
US9333171B2 (en) Controlled-release CNS modulating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otic disorders
KR20170021353A (ko) 시프로플록사신 조성물의 멸균
KR20190084998A (ko) 제약 조성물 및 그의 용도
CN105796589A (zh) 用于治疗关节的组合物和方法
KR20180126087A (ko) 약학적 안과용 조성물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TWI835758B (zh) 利奈唑胺(linezolid)調合物
MXPA05002589A (es) Microesferas antibioticas para el tratamiento de infecciones y osteomelitis.
US20220265832A1 (en) Thixotropic delivery systems
CN110604819A (zh) 控制释放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WO2023062080A1 (en) Low back pain treatment
JP2022530204A (ja) 薬物送達デポの術中調製のための生体適合性オルガノゲルマトリックス
US20240009320A1 (en) Biocompatible organogel matrices for preparation of a drug delivery depot
BG100078A (bg) Ветеринарен препарат с продължително освобождаване, съдържащ тилозин
WO2023001264A1 (zh) 一种能皮下给药的抗生素药物组合物
KM et al. Voriconazole In situ Gel for Ocular Drug Deliv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