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4358B - 背光模組及顯示器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組及顯示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34358B TWI834358B TW111140948A TW111140948A TWI834358B TW I834358 B TWI834358 B TW I834358B TW 111140948 A TW111140948 A TW 111140948A TW 111140948 A TW111140948 A TW 111140948A TW I834358 B TWI834358 B TW I83435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member
- edge
- limiting
- backlight module
- reflectiv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之背光模組包含一框架、一立體反射件、至少一支撐件、一擴散板及複數發光單元,框架包含一底板及設於底板之邊緣的至少一外框,立體反射件設於底板上並與外框相鄰,且包含複數反射結構,支撐件具有一本體部及至少一限位部,本體部位於反射結構的上方,限位部由本體部向下延伸且設於反射結構,並能供光線通過,每一發光單元設於每一反射結構中,並朝向設於支撐件之本體部上的擴散板。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包含前述背光模組的顯示器。
Description
本發明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及一種顯示器,尤指能改善邊緣暗帶之背光模組,及應用有所述背光模組的顯示器。
如圖9所示,現今之直下式背光模組90包含一框架、一立體反射件91、一中膠框92、一擴散板93及多數發光單元94,所述框架包含一背板95及裝設於背板95外圍之一外框96,所述立體反射件91設於所述背板95上,所述中膠框92位於外框96及立體反射件91之間,所述擴散板93藉由所述中膠框92承載,該多數發光單元94間隔地設置於立體反射件91中並朝所述擴散板93投光,使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組90的出光側發出光線。
然而,由於所述中膠框92之厚度影響,使所述立體反射件91與所述外框96之間的距離較遠,導致所述立體反射件91與所述發光單元94無法再向外偏移,所述發光單元94發出的光線離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組90的邊緣較遠,無法完全投射至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組90的邊緣,造成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組90於出光側的邊緣形成暗帶97,而導致出光不均勻。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及顯示器,希望藉此改善現今之背光模組中用以承載擴散板的中膠框導致發光單元及立體反射件離
背光模組的邊緣較遠,造成現今之背光模組的邊緣形成暗帶,而有出光不均勻的問題。
為達成前揭目的,本發明提供之背光模組包含:一框架,其包含一底板及至少一外框,所述外框設於該底板之邊緣;一立體反射件,其設於該底板上,並與所述外框相鄰,該立體反射件包含複數反射結構,每一所述反射結構具有一杯狀空間,該複數反射結構為矩陣型態排列,分別沿著互不平行的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排列;至少一支撐件,所述支撐件具有一本體部及至少一限位部,該本體部位於該立體反射件之所述反射結構的上方,所述限位部由該本體部向下延伸且設於該立體反射件之所述反射結構,並能供光線通過;一擴散板,其設於所述支撐件的該本體部上;以及複數發光單元,每一所述發光單元設於該立體反射件之每一所述反射結構的杯狀空間中,並朝向該擴散板;其中每二相鄰的反射結構之間具有一稜部,所述支撐件的所述限位部係設於所述稜部;其中所述限位部包含一凹槽,所述凹槽具有二斜面,該二斜面分別抵靠所述稜部的兩側。
本發明背光模組的擴散板係藉由所述支撐件承載,因此所述背光模組中無須另外設置用以承載所述擴散板的中膠框,且所述支撐件設於所述立體反射件之反射結構上,而非設置於所述立體反射件與所述外框之間,使所述立體反射件能與所述外框相鄰設置,藉此使位於所述立體反射件之反射結構中的發光單元靠近所述背光模組邊緣,且利用可以供光線通過的所述支撐件組裝於該立體反射件之所述反射結構的上方,使得所述發光單元發出的光線能通
過所述支撐件而不會被阻擋,因此所述發光單元發出的光線能投射到所述背光模組更為靠近該擴散板的邊緣,並改善所述背光模組邊緣的暗帶,進而能提升所述背光模組之出光均勻度,並且符合窄邊框的設計趨勢。
為達成前揭目的,本發明另提供之顯示器包含:一如前述之背光模組;及一顯示面板,其設於該背光模組上。
本發明顯示器透過應用有所述背光模組,能增加所述顯示面板之邊緣接收到的光線,藉此改善所述顯示器邊緣的出光情形,避免所述顯示器邊緣產生暗帶,進而提升出光均勻度。
10:框架
11:底板
12:外框
121:卡合部
20:立體反射件
21:反射結構
22:杯狀空間
23:稜部
231:第一稜部
232:第二稜部
24:側壁
30:支撐件
31:本體部
32:限位部
321:凹槽
322:限位腳
323:限位柱
33:缺槽
40:擴散板
50:發光單元
60:顯示面板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高度方向
90:直下式背光模組
91:立體反射件
92:中膠框
93:擴散板
94:發光單元
95:背板
96:外框
97:暗帶
圖1:為本發明背光模組之一種較佳實施例之擴散板之局部分解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背光模組省略擴散板之局部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背光模組之外框之局部分解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背光模組之支撐件之局部分解立體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背光模組之局部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6:為圖5之A-A剖面示意圖。
圖7:為圖5之B-B剖面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顯示器之局部前視剖面示意圖。
圖9:為習知背光模組之局部剖面示意圖。
請參閱圖1,為本發明背光模組之一種較佳實施例,其包含一框架10、一立體反射件20、至少一支撐件30、一擴散板40及複數發光單元50。
如圖1所示,該框架10包含一底板11及至少一外框12,所述外框12設於該底板11之邊緣。
如圖1及圖2所示,該立體反射件20設於該底板11上,並與所述外框12相鄰,該立體反射件20包含複數反射結構21,每一所述反射結構21具有一杯狀空間22。
如圖2及圖4所示,所述支撐件30具有一本體部31及至少一限位部32,該本體部31位於該立體反射件20之所述反射結構21的上方,所述限位部32由該本體部31向下延伸且設於該立體反射件20之所述反射結構21,所述支撐件30能供光線通過。
如圖1及圖5所示,該擴散板40設於所述支撐件30的該本體部31上,若所述擴散板40直接由所述立體反射件20承載,會造成所述擴散板40刮傷及所述立體反射件20之結構受損而影響光學品味。
如圖1及圖2所示,每一所述發光單元50設於該立體反射件20之每一所述反射結構21的杯狀空間22中,並朝向該擴散板40,使所述發光單元50發出的光線能投向該擴散板40。
本發明背光模組的擴散板40係藉由所述支撐件30承載,因此所述背光模組中無須另外設置用以承載所述擴散板40的中膠框,且所述支撐件30設於所述立體反射件20之反射結構21上,而非設置於所述立體反射件20與所述外框12之間,使所述立體反射件20能與所述外框12相鄰設置,藉此使所述發光單元50靠近所述背光模組邊緣,且利用可以供光線通過的所述支撐件30組裝於
該立體反射件20之所述反射結構21的上方,使得所述發光單元50發出的光線能通過所述支撐件30而不會被阻擋,因此所述發光單元50發出的光線能投射到所述背光模組更為靠近該擴散板40的邊緣,並有效改善所述背光模組邊緣的暗帶,進而能提升所述背光模組之出光均勻度,並且符合窄邊框的設計趨勢。較佳地,所述支撐件30由透明材質製成,藉此進一步確保所述背光模組之出光強度。另外,所述背光模組能包含複數個所述支撐件30,該複數支撐件30能間隔地設置於不同的所述反射結構21,藉由該複數支撐件30共同支撐該擴散板30,能提升所述背光模組的結構穩定性。
此外,如圖1至圖4所示,每二相鄰的反射結構21之間具有一稜部23,所述支撐件30的所述限位部32係設於所述稜部23,藉由所述限位部32設於二相鄰的反射結構21之間,並係位於所述反射結構21之杯狀空間22的邊緣,而能降低所述支撐件30對所述反射結構21之杯狀空間22的形狀完整性的影響,藉此避免影響所述反射結構21反射光線的效果。其中,該複數反射結構21為矩陣型態排列,分別沿著互不平行的一第一方向D1及一第二方向D2排列,沿該第二方向D2排列的每二相鄰的所述反射結構21之間具有至少一第一稜部231,沿該第一方向D1排列的每二相鄰的所述反射結構21之間具有至少一第二稜部232,所述第一稜部231平行於該第一方向D1,所述第二稜部232平行於該第二方向D2,所述稜部23沿該第一方向D1延伸即是所述第一稜部231,所述稜部23沿該第二方向D2延伸即是所述第二稜部232,所述支撐件30的所述限位部32可選擇地設於所述第一稜部231或所述第二稜部232,以使所述支撐件30沿所述第一方向D1及所述第二方向D2的至少其中一者定位,提升所述支撐件30的定位穩定性,較佳地,該第一方向D1及該第二方向D2相互垂直,藉此提升所述立體反射件20之製造便利性,且能提升所述支撐件30之定位效果。
較佳地,所述支撐件30之本體部31呈長條狀,並能跨設於複數個所述反射結構21上,藉此提升支撐效果,更佳地,所述支撐件30具有複數個所述限位部32,該複數限位部32分別設於不同的反射結構21,藉此提升組設穩定性。另外,如圖1至圖4所示,當所述支撐件30的該複數限位部32沿著所述第一方向D1間隔排列且設於所述第二稜部232時,所述支撐件30的該本體部31沿著所述第一方向D1延伸,當所述支撐件30的該複數限位部32沿著所述第二方向D2間隔排列且設於所述第一稜部231時,所述支撐件30的該本體部31沿著所述第二方向D2延伸,藉由該本體部31之延伸方向與該複數限位部32之排列方向相同,能提升所述支撐件30之結構穩定性,並提升所述支撐件30的支撐效果。並且可以視組裝需求,將所述支撐件30設計為沿著所述第一方向D1延伸或沿著所述第二方向D2延伸,或是設計在背光模組或顯示器的左右兩側或上下兩側。
如圖4及圖5所示,所述限位部32包含一凹槽321,所述凹槽321具有二斜面,該二斜面分別抵靠所述稜部23的兩側,所述支撐件30藉由所述限位部32之凹槽321對應抵靠所述稜部23的兩側,而能夠沿垂直所述稜部23之延伸方向的方向定位,例如當所述稜部23沿該第二方向D2延伸,所述限位部32之凹槽321將所述支撐件30沿該第一方向D1限位,提升所述支撐件30之定位穩定性,當該二斜面之斜率分別與所述稜部23上對應側的側面之斜率不同時,該二斜面分別與所述稜部23呈線接觸抵靠,較佳地,該二斜面之斜率分別與所述稜部23對應側的側面之斜率相同,使該二斜面分別能貼合所述稜部23的兩側,而能夠進一步提升所述凹槽321的定位效果,且藉由該二斜面貼合所述稜部23能分散所述稜部23之受力,藉此確保所述立體反射件20的結構穩固性。再者,所述限位部32還包含二限位腳322,該二限位腳322分別位於所述限位部32對應之稜部23的兩側,所述凹槽321形成於該二限位腳322之間。
於所述支撐件30之一種態樣中,所述限位部32係自該本體部31直接向下延伸,所述凹槽321自所述限位部32的底部向所述本體部31內凹形成,當所述支撐件30具有複數個所述限位部32時,每一所述限位部32之凹槽321分別對應每一所述稜部23;如圖5所示,於所述支撐件30之另一種態樣中,所述限位部32的該二限位腳322自該本體部31向下延伸,當所述支撐件30具有複數個所述限位部32時,該複數限位部32係間隔排列,而相鄰的所述限位腳322不會相互連接,且所述限位腳322無須抵靠所述反射結構21的底部,藉此能減少所述支撐件30之材料成本及重量。
再者,如圖4、圖5及圖7所示,所述限位部32還包含一限位柱323,所述限位柱323設於所述凹槽321之中且插入所述稜部23,藉由所述限位柱323與所述稜部23之孔洞相互配合,能同時提供所述支撐件30沿該第一方向D1及該第二方向D2限位,較佳地,所述限位柱323之直徑與所述稜部23之孔洞的直徑相當,藉此進一步提升所述支撐件30之定位穩定性,此外,所述限位部32之限位柱323較佳地係位於該凹槽321之二斜面之間,因此所述稜部23之孔洞亦開設於二相鄰的所述反射結構21之間的頂端位置,藉此避免所述反射結構21之傾斜側面被破壞,以避免光學品味受影響。況且,由於該限位柱323與所述凹槽321的結合位置是在所述凹槽321的正中間,更能增加所述支撐件30的置中限位效果。另外要說明的是,於所述限位部32的不同態樣中,無論所述限位部32僅包含該凹槽321,或者包含有該凹槽321的同時亦包含所述限位腳322或該限位柱323中的其中一者,或是同時包含該凹槽321、該二限位腳322及該限位柱323,所述限位部32皆具有定位效果,而當所述支撐件30包含有複數個所述限位部32時,該複數限位部32能分別呈現前述的不同態樣,並藉由該本體部31
連接該複數限位部32,使所述支撐件30被該複數限位部32共同限位而提升定位效果。
如圖6及圖7所示,所述立體反射件20具有至少一側壁24,所述側壁24與所述外框12相鄰,所述支撐件30抵靠所述側壁24,並能支撐於所述擴散板30的一側邊緣,藉由所述支撐件30與所述側壁24相鄰,能避免所述背光模組之中央部分的光學品味受影響,且藉由抵靠所述側壁24能提供所述支撐件30定位及支撐的效果,而所述擴散板30的中央部分或其他側的邊緣則能藉由其他結構件支撐,例如藉由所述外框12支撐,此外,若所述框架10包含有分別設於該背板11的不同側邊緣的複數個所述外框12時,所述立體反射件20對應該複數外框12的邊緣能形成有所述側壁24,而所述背光模組能包含複數個所述支撐件30,並分別對應抵靠所述立體反射件20之不同側的側壁24。
如圖6及圖7所示,所述背光模組界定有一高度方向D3,所述外框12具有至少一卡合部121,所述卡合部121抵靠所述支撐件30,將所述支撐件30沿該高度方向D3限位於所述卡合部121與所述立體反射件20之間,其中,所述支撐件30具有至少一缺槽33,所述外框12之卡合部121伸入所述缺槽33中。較佳地,所述卡合部121的頂面齊平或略低於所述支撐件30之本體部31的頂面,而使所述本體部31的頂面維持平坦,並能完全用以支撐所述擴散板40,藉此提升支撐效果,且藉由所述卡合部121與所述缺槽33之輪廓形狀配合,能提供其他方向的定位效果,再者,所述外框12能具有複數個所述卡合部121,該複數卡合部121間隔排列並能抵靠所述支撐件30的不同位置,藉此提升限位效果,另外也可以設計所述支撐件30能形成一長條狀之缺槽33,使該複數卡合部121皆容設於所述缺槽33中,以降低生產成本及提升組裝便利性;或者,所述支撐件30並非形成一個長條狀之缺槽33,而是對應該複數卡合部121而對應形
成有複數個所述缺槽33,每一所述卡合部121分別對應容置於一所述缺槽33中,而進一步提升定位效果。
較佳地,所述高度方向D3與該第一方向D1及該第二方向D2分別垂直,藉由所述限位部32能將所述支撐件30沿該第一方向D1及該第二方向D2限位,再配合所述外框12之卡合部121而使所述支撐件30沿該高度方向D3限位,進而使所述支撐件30於三維方向上皆被限位,藉此提升所述支撐件30於Z軸方向(或稱第三方向、高度方向)之定位效果。
請參閱圖8,為本發明顯示器之一種較佳實施例,其包含一所述背光模組及一顯示面板60,該顯示面板60設於該背光模組上。
本發明顯示器透過應用有所述背光模組,其擴散板40係藉由所述支撐件30承載,因此所述背光模組中無須另外設置用以承載所述擴散板40的中膠框,且所述支撐件30設於所述立體反射件20之反射結構21上,而非設置於所述立體反射件20與所述外框12之間,使所述立體反射件20能與所述外框12相鄰設置,藉此使所述發光單元50更加靠近所述背光模組邊緣,且利用可以供光線通過的所述支撐件30組裝於該立體反射件20之所述反射結構21的上方,使得所述發光單元50發出的光線能通過所述支撐件30而不會被阻擋,因此所述發光單元50發出的光線能投射到所述背光模組更為靠近該擴散板40的邊緣,能增加所述顯示面板60之邊緣接收到的光線,藉此改善所述顯示器邊緣的出光情形,避免所述顯示器邊緣產生暗帶,進而提升出光均勻度,並且符合窄邊框的設計趨勢,增加發光面可視區的範圍與品味。因此,本發明的背光模組,可以依據市場窄邊框的需求增加,進行相對應的設計而使其額緣進行縮減,適用於所有直下式背光模組設計,更特別的是,可符合車載直下式機種的窄額緣設計趨勢。
10:框架
11:底板
12:外框
121:卡合部
20:立體反射件
21:反射結構
22:杯狀空間
23:稜部
231:第一稜部
232:第二稜部
24:側壁
30:支撐件
31:本體部
32:限位部
322:限位腳
33:缺槽
40:擴散板
50:發光單元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高度方向
Claims (9)
- 一種背光模組,其包含:一框架,其包含一底板及至少一外框,所述外框設於該底板之邊緣;一立體反射件,其設於該底板上,並與所述外框相鄰,該立體反射件包含複數反射結構,每一所述反射結構具有一杯狀空間,該複數反射結構為矩陣型態排列,分別沿著互不平行的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排列;至少一支撐件,所述支撐件具有一本體部及至少一限位部,該本體部位於該立體反射件之所述反射結構的上方,所述限位部由該本體部向下延伸且設於該立體反射件之所述反射結構,所述支撐件能供光線通過;一擴散板,其設於所述支撐件的該本體部上;以及複數發光單元,每一所述發光單元設於該立體反射件之每一所述反射結構的杯狀空間中,並朝向該擴散板;其中每二相鄰的反射結構之間具有一稜部,所述支撐件的所述限位部係設於所述稜部;其中所述限位部包含一凹槽,所述凹槽具有二斜面,該二斜面分別抵靠所述稜部的兩側。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所述支撐件之本體部呈長條狀,並能跨設於複數個所述反射結構上,沿該第二方向排列的每二相鄰的所述反射結構之間具有至少一第一稜部,沿該第一方向排列的每二相鄰的所述反射結構之間具有至少一第二稜部,所述第一稜部平行於該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稜部平行於該第二方向,所述支撐件的所述限位部可選擇地設於所述第一稜部或所述第二稜部,以使所述支撐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其中一者定位。
- 如請求項2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所述支撐件具有複數個所述限位部,當所述支撐件的該複數限位部沿著所述第一方向間隔排列且設於所述第二稜部時,所述支撐件的該本體部沿著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當所述支撐件的該複數限位部沿著所述第二方向間隔排列且設於所述第一稜部時,所述支撐件的該本體部沿著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所述限位部還包含二限位腳,該二限位腳分別位於所述限位部對應之稜部的兩側,所述凹槽形成於該二限位腳之間。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所述限位部還包含一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設於所述凹槽之中且插入所述稜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所述立體反射件具有至少一側壁,所述側壁與所述外框相鄰,所述支撐件抵靠所述側壁。
-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所述背光模組界定有一高度方向,所述外框具有至少一卡合部,所述卡合部抵靠所述支撐件,將所述支撐件沿該高度方向限位於所述卡合部與所述立體反射件之間。
- 如請求項7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所述支撐件具有至少一缺槽,所述外框之卡合部伸入所述缺槽中。
- 一種顯示器,其包含:一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及一顯示面板,其設於該背光模組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81151 | 2022-09-06 | ||
CN202211081151.5 | 2022-09-0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834358B true TWI834358B (zh) | 2024-03-01 |
TW202411746A TW202411746A (zh) | 2024-03-16 |
Family
ID=88723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40948A TWI834358B (zh) | 2022-09-06 | 2022-10-27 | 背光模組及顯示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40923U (zh) |
TW (1) | TWI834358B (zh) |
WO (1) | WO2024050937A1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413349A (zh) * | 2012-09-25 | 2014-04-01 | Top Victory Invest Ltd | 液晶顯示裝置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組 |
TWI684813B (zh) * | 2018-11-09 | 2020-02-11 | 大陸商瑞儀(廣州)光電子器件有限公司 | 框架組件、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73232C (zh) * | 2003-08-29 | 2008-03-05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直下式背光模块 |
JP2007065120A (ja) * | 2005-08-30 | 2007-03-15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液晶モジュールの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
CN202647490U (zh) * | 2012-07-24 | 2013-01-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09445186A (zh) * | 2018-12-20 | 2019-03-08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0161747A (zh) * | 2019-04-10 | 2019-08-23 |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应用该模组的显示装置 |
CN113934050A (zh) * | 2020-07-13 | 2022-01-1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支撑框架、背光模组及组装方法、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
CN216212019U (zh) * | 2021-10-12 | 2022-04-05 |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
CN216901242U (zh) * | 2022-03-08 | 2022-07-05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
2022
- 2022-10-26 WO PCT/CN2022/127594 patent/WO2024050937A1/zh unknown
- 2022-10-27 TW TW111140948A patent/TWI834358B/zh active
-
2023
- 2023-06-14 CN CN202321506701.3U patent/CN220040923U/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413349A (zh) * | 2012-09-25 | 2014-04-01 | Top Victory Invest Ltd | 液晶顯示裝置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組 |
TWI684813B (zh) * | 2018-11-09 | 2020-02-11 | 大陸商瑞儀(廣州)光電子器件有限公司 | 框架組件、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411746A (zh) | 2024-03-16 |
CN220040923U (zh) | 2023-11-17 |
WO2024050937A1 (zh) | 2024-03-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87981B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面板 | |
KR101385204B1 (ko) |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KR101693655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 |
JP6634611B2 (ja)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US20120236213A1 (en) |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 |
WO2017084423A1 (zh) | 背光模组后盖、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 | |
CN106094329B (zh) | 显示装置 | |
TWM478840U (zh) | 顯示裝置與背光模組 | |
WO2011148694A1 (ja) |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
TWI472846B (zh) | 背光模組 | |
TWM447508U (zh) | 背光模組及其背板 | |
KR101970554B1 (ko) | 백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장치 | |
TWI834358B (zh) | 背光模組及顯示器 | |
JP2005228535A (ja) | 面状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
JP7108484B2 (ja) |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
US20060203514A1 (en) | Light guide plate structure | |
KR101341418B1 (ko) | 발광다이오드의 지향각을 향상시키는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장치 | |
KR20150003514A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TWI785888B (zh) | 顯示裝置、背光模組以及背光模組的組裝方法 | |
CN101517309A (zh) | 光源单元和显示装置 | |
JP7033512B2 (ja) |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
KR102066089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의 조립 방법 | |
TWI574086B (zh) | 背光模組和液晶顯示裝置 | |
JP2020013721A (ja) |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
TWI783562B (zh) | 直下式背光模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