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2972B - 電路基板、安裝基板、照明裝置、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及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路基板、安裝基板、照明裝置、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及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2972B
TWI832972B TW109105241A TW109105241A TWI832972B TW I832972 B TWI832972 B TW I832972B TW 109105241 A TW109105241 A TW 109105241A TW 109105241 A TW109105241 A TW 109105241A TW I832972 B TWI832972 B TW I83297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hickness direction
substrate
emitting element
phosph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5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6459A (zh
Inventor
小西正宏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6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6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29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297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1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associated with 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12Mountings, e.g. non-detachable insulating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483Con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0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8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 H01L33/60Reflec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4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solder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4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soldering
    • H05K3/341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06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Electric Connection Of Electric Components To Printed Circuits (AREA)
  • Wire Bond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電路基板,於一面搭載至少一電子零件,該電路基板具備:絕緣基板;以及電路圖案層,配置於該絕緣基板的一面,具有朝向該絕緣基板的厚度方向外側之平面,將該平面的一部分作為與該至少一電子零件接合的至少一接合面而以銲料接合;於該電路圖案層形成至少一溝槽,其將該至少一接合面,與該平面中的作為該至少一接合面以外之部分的至少一非接合面分隔。

Description

電路基板、安裝基板、照明裝置、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及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路基板、安裝基板、照明裝置、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及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
於專利文獻1,揭露一種利用反射材反射來自LED光源的光線之構成(LED照明裝置)。然而,對於電子零件之一例即LED光源與基板的電路圖案之接合面的具體構造,並未明確揭露。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中國專利公開第106163113號公報
[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在電路圖案層中之與電子零件的接合面配置銲料,使銲料熔化而將電子零件的電極接合至接合面之情況,有銲料從接合面溢出的疑慮。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路基板,抑制從電路圖案層中之電子零件的接合面往非接合面之銲料的溢出。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的第1態樣之電路基板,於一面搭載至少一電子零件,該電路基板具備絕緣基板及電路圖案層;該電路圖案層配置於該絕緣基板的一面,具有朝向該絕緣基板的厚度方向外側之平面,將該平面的一部分作為與該至少一電子零件接合的至少一接合面而以銲料接合;於該電路圖案層形成至少一溝槽,其將該至少一接合面,與該平面中的作為該至少一接合面以外之部分的至少一非接合面分隔。
本發明的第2態樣之電路基板,如第1態樣之電路基板,其中,該至少一接合面與該至少一非接合面,位於該厚度方向中的相同位置。
本發明的第3態樣之電路基板,如第1或第2態樣之電路基板,其中,該至少一電子零件為至少一發光元件;該電路基板具備螢光體層,其配置於該至少一非接合面,包含使該至少一發光元件的發光為激發光時之發光峰值波長位於可見光範圍的螢光體。
本發明的第4態樣之螢光體基板,如第3態樣之電路基板,其中,該至少一發光元件,為複數發光元件;該至少一接合面,為複數接合面;該至少一非接合面,為複數非接合面;該至少一溝槽,為複數溝槽;該複數發光元件,於該絕緣基板的一面排列,分別接合而搭載於該複數接合面。
本發明的第5態樣之電路基板,如第4態樣之電路基板,其中,該螢光體層,在該複數非接合面之與該溝槽的邊界中,具有和搭載之該發光元件相對向的對向面。
本發明的第6態樣之電路基板,如第3~第5態樣的任一態樣之電路基板,其中,該螢光體層之朝向該厚度方向外側的面,相較於該至少一發光元件之朝向該厚度方向外側的面,位於該厚度方向內側。
本發明的第7態樣之電路基板,如第3~第5態樣的任一態樣之電路基板,其中,該螢光體層之朝向該厚度方向外側的面,位於該至少一發光元件在該厚度方向的中央之位置,或相較於該位置位於該厚度方向內側。
本發明的第1態樣之安裝基板,具備如第1~第7態樣的任一態樣之電路基板、及接合至該至少一接合面之至少一電子零件。
本發明的第2態樣之安裝基板,具備第6或第7態樣之電路基板、及接合至該至少一接合面之至少一發光元件;該螢光體層之朝向該厚度方向外側的面在該厚度方向的位置,相較於該至少一發光元件之朝向厚度方向外側的面之位置,位於該厚度方向內側。
本發明的第3態樣之安裝基板,具備第6或第7態樣之電路基板、及接合至該至少一接合面之至少一發光元件;該螢光體層之朝向該厚度方向外側的面在該厚度方向的位置,位於該至少一發光元件之厚度方向的中央之位置,或相較於該位置位於該厚度方向內側。
本發明之照明裝置,具備如第1~第3態樣的任一態樣之安裝基板、及供給用於使該發光元件發光的電力之電源。
本發明的第1態樣之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該電路基板包括絕緣基板及電路圖案層,該電路圖案層配置於該絕緣基板的一面,且有至少一電子零件接合至該電路圖案層的一部分,該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圖案層形成步驟,於該絕緣基板的一面,形成導電性圖案層;溝槽形成步驟,於該導電性圖案層之朝向該絕緣基板的厚度方向外側之平面,形成至少一溝槽;以及銲料配置步驟,於該平面中隔著該至少一溝槽的其中一側之部分配置用於接合至少一電子零件的銲料。
本發明的第2態樣之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如第1態樣之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其中,該至少一電子零件,為至少一發光元件;該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包含螢光體層配置步驟,於該平面中隔著該至少一溝槽的其中另一側之部分配置螢光體層,該螢光體層包含使該至少一發光元件的發光為激發光時之發光峰值波長位於可見光範圍的螢光體。
本發明的第3態樣之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如第2態樣之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其中,該螢光體層配置步驟,於該銲料配置步驟後施行。
本發明的第4態樣之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如第2或第3態樣之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其中,該螢光體層配置步驟,以使該螢光體層之朝向該厚度方向外側的面在該厚度方向的位置,相較於接合至該電路圖案層的該至少一發光元件之朝向厚度方向外側的面之位置,位於該厚度方向內側的方式,配置該螢光體層。
本發明的第5態樣之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如第2或第3態樣之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其中,該螢光體層配置步驟,以使該螢光體層之朝向該厚度方向外側的面在該厚度方向的位置,相較於接合至該電路圖案層的該至少一發光元件之厚度方向的中央之位置,位於該厚度方向內側的方式,配置該螢光體層。
本發明的第1態樣之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該電路基板包括絕緣基板、配置於該絕緣基板的一面之電路圖案層、及接合至該電路圖案層的一部分之至少一電子零件的安裝基板,該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圖案層形成步驟,於該絕緣基板的一面,形成導電性圖案層;溝槽形成步驟,於該導電性圖案層之朝向該絕緣基板的厚度方向外側之平面,形成至少一溝槽;銲料配置步驟,於該平面中隔著該至少一溝槽的其中一側之部分配置銲料;以及接合步驟,隔著該銲料而於該其中一側之部分配置該至少一電子零件之電極,使該銲料熔化,將該電極接合至該其中一側之部分。
本發明的第2態樣之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如第1態樣之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其中,該至少一電子零件,為至少一發光元件;該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包含螢光體層配置步驟,在該平面中隔著該至少一溝槽的其中另一側之部分配置螢光體層,該螢光體層包含使該至少一發光元件的發光為激發光時之發光峰值波長位於可見光範圍的螢光體。
本發明的第3態樣之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如第2態樣之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其中,該螢光體層配置步驟,於該銲料配置步驟後施行。
本發明的第4態樣之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如第2或第3態樣之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其中,該螢光體層配置步驟,以使該螢光體層之朝向該厚度方向外側的面在該厚度方向的位置,相較於接合至該電路圖案層的該至少一發光元件在朝向該厚度方向外側的面之位置,位於該厚度方向內側的方式,配置該螢光體層。
本發明的第5態樣之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如第2或第3態樣之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其中,該螢光體層配置步驟,以使該螢光體層之朝向該厚度方向外側的面在該厚度方向的位置,位於接合至該電路圖案層的該至少一發光元件之厚度方向的中央之位置,或相較於該位置位於該厚度方向內側的方式,配置該螢光體層。
本發明的第6態樣之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如第1~第5態樣的任一態樣之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其中,在該接合步驟,於該銲料塗布助銲劑,而後使該銲料熔化,將該電極接合至該其中一側之部分。 [本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可抑制從電路圖案層中之電子零件的接合面往非接合面之銲料溢出。
《概要》 以下,參考圖1A~圖1C,並針對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安裝基板的一例)的構成及功能予以說明。接著,參考圖3A~圖3F,並針對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的製造方法予以說明。接著,參考圖4,並針對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的發光運作予以說明。接著,參考圖4等並針對本實施形態之效果予以說明。另,在下述說明中參考之全部附圖中,對相同構成要素給予相同符號,適宜省略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的構成及功能》 圖1A為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的俯視圖(從表面31觀察的圖),圖1B為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的底視圖(從背面33觀察的圖)。圖1C為,藉由圖1A的1C-1C切斷線切斷之發光基板10的部分剖面圖。 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作為一例,從表面31及背面33觀察呈矩形。此外,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具備複數發光元件20(電子零件之一例)、螢光體基板30、連接器、驅動IC等電子零件(圖示省略)。亦即,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於螢光體基板30,搭載複數發光元件20及上述電子零件。 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具有若藉由直接安裝導線或經由連接器從外部電源(圖示省略)供電則發光的功能。因此,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例如作為照明裝置(圖示省略)等之主要的光學零件而利用。
<複數發光元件> 複數發光元件20,作為一例,分別為組裝有覆晶LED22(下稱LED22)之CSP(Chip Scale Package,晶片尺寸封裝)(參考圖1C)。作為CSP,如圖1C所示,宜藉由螢光體密封層24將LED22之除了底面以外的全周圍(5面)覆蓋。螢光體密封層24包含螢光體,藉由螢光體密封層24的螢光體,將LED22的光線色轉換而往外部射出。複數發光元件20,如圖1A所示,於螢光體基板30之表面31(一面之一例),以涵蓋表面31全體而規則地排列之狀態,搭載於螢光體基板30。另,本實施形態之各發光元件20所發出的光線之相關色溫,作為一例,為3,018K。此外,複數發光元件20,在發光運作時,藉由利用散熱片(圖示省略)或冷卻風扇(圖示省略),而將螢光體基板30,作為一例,散熱(冷卻)而使其收斂為常溫至50℃~100℃。 此處,對於在本說明書使用於數值範圍之「~」的意思加以補充,例如「50℃~100℃」係指「50℃以上100℃以下」。而在本說明書使用於數值範圍之「~」,係指「『~』之前的記載部分以上,『~』之後的記載部分以下」。
<螢光體基板> 圖2A為,本實施形態之螢光體基板30的圖,係將螢光體層36省略而圖示的俯視圖(從表面31觀察的圖)。圖2B為,本實施形態之螢光體基板30的俯視圖(從表面31觀察的圖)。此處,於圖2B,附上以虛線包圍之部分的部分放大圖。另,本實施形態之螢光體基板30的底視圖,與從背面33觀察發光基板10的圖相同。此外,本實施形態之螢光體基板30的部分剖面圖,與從圖1C的部分剖面圖將發光元件20除外之情況的圖相同。亦即,本實施形態之螢光體基板30,作為一例,從表面31及背面33觀察呈矩形。
本實施形態之螢光體基板30,具備絕緣層32(絕緣基板的一例)、電路圖案層34、螢光體層36、及背面圖案層38(參考圖1B、圖1C、圖2A及圖2B)。另,圖2A雖將螢光體層36省略,但螢光體層36如圖2B所示,作為一例,配置於絕緣層32及電路圖案層34之表面31中之後述複數電極對34A以外的部分。
此外,於螢光體基板30,如圖1B及圖2A所示,在四個角附近之4處及中央附近之2處共6處形成貫通孔39。6處貫通孔39,於製造螢光體基板30及發光基板10時作為定位孔而利用。同時,6處貫通孔39,作為用於確保往(發光)燈具筐體之導熱效果(防止基板翹曲及浮起)的安裝用螺孔而利用。另,本實施形態之螢光體基板30,如同後述,將在絕緣板之兩面設置有銅箔層的兩面板(下稱母板MB,參考圖3A)予以加工(蝕刻等)而製造,作為一例,母板MB係使用利昌工業株式會社製的CS-3305A。
〔絕緣層〕 以下,針對本實施形態之絕緣層32的主要特徵予以說明。 形狀,作為一例,如同前述從表面31及背面33觀察呈矩形。 材質,作為一例,為包含雙馬來醯亞胺樹脂及玻璃布之絕緣材。此外,該絕緣材未包含鹵素及磷(無鹵素、無磷)。 厚度,作為一例,為100μm~200μm。 縱向及橫向之熱膨脹係數(CTE),作為一例,於50℃~100℃之範圍中分別為10ppm/℃以下。此外,從另一觀點來看,縱向及橫向之熱膨脹係數(CTE),作為一例,分別為6ppm/K。此值,與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元件20的情況幾乎同等(90%~110%,即±10%以內)。 玻璃轉移溫度,作為一例,較300℃更高。 儲存彈性係數,作為一例,於100℃~300℃之範圍中,較1.0×1010 Pa更大,較1.0×1011 Pa更小。 縱向及橫向之彎曲彈性係數,作為一例,於常態中分別為35GPa及34GPa。 縱向及橫向之熱彎曲彈性係數,作為一例,於250℃中為19GPa。 吸水率,作為一例,在23℃之溫度環境下擱置24小時的情況為0.13%。 相對介電常數,作為一例,於1MHz常態中為4.6。 介電損耗正切,作為一例,於1MHz常態中為0.010。
〔電路圖案層〕 本實施形態之電路圖案層34,為設置於絕緣層32之表面31側之金屬層。本實施形態之電路圖案層34,作為一例,為銅箔層(Cu製的層)。換言之,本實施形態之電路圖案層34,為至少其表面(朝向絕緣層32之厚度方向外側的面)含有銅而形成之平面。
電路圖案層34為設置於絕緣層32的圖案,和連接器(圖示省略)所接合的端子(圖示省略)導通。而電路圖案層34,將經由連接器從外部電源(圖示省略)供給的電力,供給至構成發光基板10時之複數發光元件20。因此,電路圖案層34之一部分,為與複數發光元件20分別接合之複數電極對34A。亦即,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的電路圖案層34,配置於絕緣層32,和各發光元件20相連接。此外,從另一觀點來看,本實施形態之螢光體基板30的電路圖案層34,配置於絕緣層32,以各電極對34A和各發光元件20連接。此處,在本說明書,將各電極對34A的表面稱作接合面34A1。此外,各接合面34A1,如圖1C、圖2A、圖4等所示,為電路圖案層34的表面(平面)中隔著各溝槽34E的一方側的面。
此外,如同前述,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中的複數發光元件20,涵蓋表面31全體而規則地排列,故複數電極對34A亦涵蓋表面31全體而規則地排列(參考圖2A)。將電路圖案層34中的複數電極對34A以外之部分,稱作配線部分34B。此處,配線部分34B並非與各發光元件20接合之部分,故本說明書中,將配線部分34B的表面稱作非接合面34B1。換言之,各非接合面34B1,如圖1C、圖2A、圖4等所示,為在電路圖案層34的表面(平面)中隔著各溝槽34E的各接合面34A1之相反側的面。亦即,於本實施形態之電路圖案層34,形成將複數接合面34A1與複數非接合面34B1分隔之複數溝槽34E。 另,絕緣層32的表面31中之配置電路圖案層34的區域(電路圖案層34的專用面積),作為一例,為絕緣層32的表面31之60%以上的區域(面積)(參考圖2A)。此外,在本實施形態,各接合面34A1與各非接合面34B1,位於絕緣層32之厚度方向中的相同位置(參考圖1C、圖3F等)。
〔螢光體層〕 本實施形態之螢光體層36,如圖2B所示,作為一例,配置於絕緣層32及電路圖案層34之表面31中的複數電極對34A及溝槽34E以外之部分。亦即,螢光體層36,配置於電路圖案層34中的複數電極對34A及溝槽34E以外之區域。換言之,螢光體層36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表面31中之複數溝槽34E及與各溝槽34E鄰接的各接合面34A1之周圍(參考圖1C及圖2B)。進一步,從另一觀點來看,螢光體層36之至少一部分,從表面31側觀察,配置為涵蓋全周而包圍各接合面34A1之周圍。而在本實施形態,絕緣層32之表面31中的配置螢光體層36之區域,作為一例,為絕緣層32之表面31中的80%以上之區域。 另,螢光體層36中的絕緣層32之厚度方向外側的面,相較於電路圖案層34的接合面34A1位於該厚度方向外側(參考圖1C)。此外,本實施形態之螢光體層36,在各非接合面34B1之與溝槽34E的邊界中,具有和發光元件20相對向的對向面36A(參考圖1C)。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作為一例,螢光體層36中的絕緣層32之厚度方向外側的面(朝向外側的面)在該厚度方向的位置,位於各發光元件20在該厚度方向的中央之位置(參考圖1C)。然則,螢光體層36中的絕緣層32之厚度方向外側的面在該厚度方向的位置,相較於各發光元件20之該厚度方向的中央,宜位於該厚度方向內側的位置。上述理由,係為了確保各發光元件20所產生的發光效果。
本實施形態之螢光體層36,作為一例,為包含後述螢光體與黏結劑之絕緣層。使螢光體層36所包含之螢光體,為以分散於黏結劑的狀態保持之微粒子,具有將各發光元件20之LED22的發光激發為激發光之性質。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之螢光體,具有使發光元件20之LED22的發光為激發光時之發光峰值波長位於可見光範圍之性質。另,黏結劑,例如為環氧系、丙烯酸系、矽氧系等,與阻銲劑所包含之黏結劑具有同等絕緣性者即可。
(螢光體的具體例) 此處,本實施形態之螢光體層36所包含的螢光體,作為一例,為從由含有Eu的α型矽鋁氮氧化物(SiAlON)螢光體、含有Eu的β型矽鋁氮氧化物螢光體、含有Eu的CASN螢光體及含有Eu的SCASN螢光體所構成的群組中選出之至少一種以上的螢光體。另,前述螢光體,為本實施形態之一例,亦可如YAG、LuAG、BOS等其他可見光激發的螢光體般地,為前述螢光體以外的螢光體。
含有Eu的α型矽鋁氮氧化物螢光體,以一般式:Mx Euy Si12 (m n) Al(m n) On N16 n 表示。上述一般式中,M為從由Li、Mg、Ca、Y及鑭元素(然則La與Ce除外)所構成之群組中選出的至少包含Ca之1種以上的元素,使M的價數為a時,ax+2y=m;x為0<x≦1.5,0.3≦m<4.5,0<n<2.25。
含有Eu的β型矽鋁氮氧化物螢光體,係將二價之銪(Eu2 )固溶至以一般式:Si6 z Alz Oz N8 z (z=0.005~1)表示之β型矽鋁氮氧化物以作為發光中心的螢光體。
此外,作為氮化物螢光體,可列舉含有Eu的CASN螢光體、含有Eu的SCASN螢光體等。
含有Eu的CASN螢光體(氮化物螢光體之一例),係指例如以式CaAlSiN3 :Eu2 表示,將Eu2 作為活化劑,以由鹼土類矽氮化物構成的結晶作為母體的紅色螢光體。另,本說明書之含有Eu的CASN螢光體之定義,將含有Eu的SCASN螢光體除外。
含有Eu的SCASN螢光體(氮化物螢光體之一例),係指例如以式(Sr,Ca)AlSiN3 :Eu2 表示,將Eu2 作為活化劑,以由鹼土類矽氮化物構成的結晶作為母體的紅色螢光體。
〔背面圖案層〕 本實施形態之背面圖案層38,為設置於絕緣層32的背面33側之金屬層。本實施形態之背面圖案層38,作為一例,為銅箔層(Cu製的層)。 背面圖案層38,如圖1B所示,為使沿著絕緣層32的長邊方向直線狀地排列之複數矩形部分的塊,在短邊方向中相位交錯地鄰接排列之層。 另,背面圖案層38,作為一例,為獨立浮動層。此外,背面圖案層38,於絕緣層32(螢光體基板30)的厚度方向中,作為一例,和配置於表面31的電路圖案層34之80%以上的區域重合。
以上,係關於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及螢光體基板30之構成的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的製造方法》 接著,參考圖3A~圖3F,並針對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的製造方法予以說明。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的製造方法,包含第1步驟、第2步驟、第3步驟、第4步驟及第5步驟,各步驟係依此等記載順序施行。
<第1步驟> 圖3A為,顯示第1步驟之開始時及結束時的圖。第1步驟,係於母板MB之表面31,形成從厚度方向觀察與電路圖案層34相同的圖案34C(導電性圖案層之一例),於背面33形成背面圖案層38之步驟。本步驟,例如藉由利用遮罩圖案(圖示省略)之蝕刻而施行。另,本步驟,為圖案層形成步驟之一例。
<第2步驟> 圖3B為,顯示第2步驟之開始時及結束時的圖。第2步驟,係於圖案34C之表面形成複數溝槽34E的步驟。本步驟,例如藉由利用遮罩圖案(圖示省略)之蝕刻而施行。若本步驟結束,則形成電路圖案層34。亦即,若本步驟結束,則隔著各溝槽34E而於兩側分別形成接合面34A1及非接合面34B1。另,本步驟,為溝槽形成步驟之一例。
<第3步驟> 圖3C為,顯示第3步驟之開始時及結束時的圖。第3步驟,係於電路圖案層34之各接合面34A1配置銲料SP(換言之,塗布銲料SP)的步驟。本步驟,作為一例,藉由印刷施行。另,本步驟,為銲料配置步驟之一例。
<第4步驟> 圖3D為,顯示第4步驟之開始時及第1層塗布時的圖。圖3E為,顯示第4步驟之第2層塗布時及第3層塗布時的圖。第4步驟,係於電路圖案層34中的各非接合面34B1之全域形成螢光體層36的步驟。本步驟,例如,藉由轉印,使螢光體層36之1/3厚度的螢光體圖案361、362、363疊層3次而配置螢光體層36。在本步驟,作為一例,以使螢光體層36的朝向絕緣層32之厚度方向外側的面在該厚度方向的位置,位於與電路圖案層34接合的各發光元件20在該厚度方向的中央之位置的方式,塗布螢光體層36。換言之,在本步驟,以使螢光體層36之厚度成為各發光元件20之厚度的一半以下之方式,塗布螢光體層36。然則,由於前述理由,宜使螢光體層36之厚度,為各發光元件20之厚度的一半以下。另,本步驟,為螢光體層配置步驟之一例。
<第5步驟> 圖3F為,顯示第5步驟之開始時及結束時的圖。第5步驟,係於螢光體基板30搭載複數發光元件20的步驟。本步驟,以將複數發光元件20之各電極對齊在第3步驟中配置銲料SP之各接合面34A1的狀態,將銲料SP熔化。其後,使銲料SP冷卻而固化,則將各發光元件20接合至各電極對34A(各接合面34A1)。亦即,本步驟,作為一例,藉由回銲步驟施行。另,在本步驟,於各接合面34A1之銲料SP塗布助銲劑,而後將各發光元件20接合至各電極對34A。藉由此一方式,在於第4步驟前施行第3步驟的本實施形態之情況,助銲劑以使銲料SP黏著於各發光元件20之方式作用。本步驟,為接合步驟之一例。
以上,係關於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的製造方法之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的發光運作》 接著,參考圖4,並針對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的發光運作予以說明。此處,圖4為,用於說明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的發光運作之圖。
首先,若使複數發光元件20作動之作動開關(圖示省略)成為開啟(ON),則從外部電源(圖示省略)經由連接器(圖示省略)往電路圖案層34的供電開始,複數發光元件20使光線L放射狀地發散射出,該光線L之一部分到達螢光體基板30之表面31。以下,於放射出的光線L之進行方向區分而針對光線L之特性予以說明。
從各發光元件20射出的光線L之一部分,往外部射出而並未入射至螢光體層36。此一情況,光線L之波長,與從各發光元件20射出時的光線L之波長相同。
此外,從各發光元件20射出的光線L之一部分中的LED22自身之光線,入射至螢光體層36。此處,前述「光線L之一部分中的LED22自身之光線」,係指射出的光線L中並未由各發光元件20(CSP自身)的螢光體(螢光體密封層24)色轉換之光線,亦即,LED22自身之光線(作為一例,藍色(波長470nm附近)之光線)。而若LED22自身之光線L與分散在螢光體層36之螢光體碰撞,則螢光體激發而發出激發光。此處,螢光體激發的理由,係因分散在螢光體層36之螢光體係使用於藍色光具有激發峰值之螢光體(可見光激發螢光體)的緣故。伴隨於此,由於光線L的能量之一部分使用在螢光體的激發,而損失光線L的能量之一部分。此一結果,光線L之波長受到轉換(受到波長轉換)。例如,依螢光體層36的螢光體之種類(例如,在螢光體使用紅色系CASN的情況),光線L之波長變長(例如650nm等)。此外,雖亦有螢光體層36的激發光維持不變地從螢光體層36射出之態樣,但一部分的激發光,朝向下側的電路圖案層34。此外,一部分的激發光,受到電路圖案層34之反射而往外部射出。如同上述,螢光體層36的螢光體所產生之激發光的波長為600nm以上之情況,即便電路圖案層34為Cu,反射效果仍受到期望。另,雖依螢光體層36的螢光體之種類,光線L之波長與前述例子不同,但在任一情況,光線L之波長皆受到轉換。例如,激發光之波長未滿600nm的情況,若使電路圖案層34或其表面例如為Ag(鍍金),則反射效果受到期望。此外,亦可於螢光體層36之下側(絕緣層32側)設置白色的反射層。反射層,例如藉由二氧化鈦填料等白色塗料而設置。
如同上述,各發光元件20所射出的光線L(各發光元件20放射狀地射出的光線L),分別經由如上述之複數光路而與上述激發光一同照射至外部。因此,螢光體層36所包含的螢光體之發光波長,與發光元件20(CSP)中之將LED22密封(或覆蓋)的螢光體(螢光體密封層24)之發光波長不同的情況,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將各發光元件20射出時的光線L之射束,作為包含與各發光元件20射出時的光線L之波長係不同波長之光線L的光線L之射束,與上述激發光一同照射。例如,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將各發光元件20射出時的光線L之射束,作為包含較各發光元件20射出時的光線L之波長更為長波長之光線L的光線L之射束,與上述激發光一同照射。 相對於此,螢光體層36所包含的螢光體之發光波長,與發光元件20(CSP)中之將LED22密封(或覆蓋)的螢光體(螢光體密封層24)之發光波長相同的情況(相同相關色溫的情況),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將各發光元件20射出時的光線L之射束,作為包含與各發光元件20射出時的光線L之波長係相同波長之光線L的光線L之射束,與上述激發光一同照射。
以上,係關於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的發光運作之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效果》 接著,參考附圖並針對本實施形態之效果予以說明。
<第1效果> 對於第1效果,將本實施形態與下方說明之比較形態(參考圖5)比較而予以說明。此處,在比較形態的說明中,使用與本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要素等的情況,於該構成要素等,使用與本實施形態的情況相同之名稱、符號等。圖5為,用於說明比較形態之發光基板10A的發光運作之圖。比較形態之發光基板10A(搭載複數發光元件20之基板30A),除了並未具備螢光體層36的點以外,為與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螢光體基板30)相同的構成。
比較形態之發光基板10A的情況,從各發光元件20射出,入射至基板30A之表面31的光線L,反射或散射而波長未受轉換。因此,比較形態之基板30A的情況,在搭載有發光元件20的情況無法調整為與發光元件20所發出的光線係不同發光色的光線。亦即,比較形態之發光基板10A的情況,無法調整為與發光元件20所發出的光線係不同發光色的光線。
相對於此,本實施形態的情況,從絕緣層32的厚度方向觀察,於絕緣層32之表面31,在與各發光元件20的各接合面34A1之周圍配置螢光體層36。因此,從各發光元件20放射狀地射出的光線L之一部分,入射至螢光體層36,藉由螢光體層36而波長轉換,往外部照射。此一情況,從各發光元件20半球狀地放射出的光線L之一部分,入射至螢光體層36,激發螢光體層36所包含的螢光體,產生激發光。
因此,依本實施形態之螢光體基板30,在搭載有發光元件20的情況,可將從螢光體基板30發出的光線L,調整為與發光元件20所發出的光線L係不同發光色的光線。伴隨於此,依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可將從螢光體基板30發出的光線L,調整為與發光元件20所發出的光線L係不同發光色的光線L。 另,螢光體層36所包含的螢光體之發光波長,與發光元件20(CSP)中之將LED22密封(或覆蓋)的螢光體(螢光體密封層24)之發光波長相同的情況(相同相關色溫的情況),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將各發光元件20射出時的光線L之射束,作為包含與各發光元件20射出時的光線L之波長係相同波長之光線L的光線L之射束,與上述激發光一同照射。此一情況,亦可展現藉由螢光體層36而緩和搭載之發光元件20的色度差異之效果。
<第2效果> 比較形態的情況,如圖5所示,由於各發光元件20的配置間隔,而使往外部照射的光線L產生光斑。此處,光線L之光斑越大,係指眩光越大。 相對於此,本實施形態之情況,如圖2B所示,於各接合面34A1之周圍(涵蓋全周)包圍螢光體層36,此外進一步於鄰接的發光元件20彼此之間亦設置螢光體層36。因此,亦從各接合面34A1之周圍(各發光元件20之周圍)發出激發光。 因此,依本實施形態,相較於比較形態,可使眩光減小。 特別是,在螢光體層36涵蓋絕緣層32之全表面而設置的情況,具體而言,絕緣層32之表面31中的配置螢光體層36之區域為表面31的80%以上之區域的情況,本效果尤為有效。 此外,本實施形態之螢光體層36,如圖1C所示,具有與鄰接之發光元件20對應的對向面36A。因此,本實施形態,例如,相較於在螢光體層36上配置發光元件20的情況(圖示省略),可減少眩光。
<第3效果> 此外,本實施形態之情況,例如,使螢光體層36所包含的螢光體為含有Eu的CASN螢光體,將螢光體層36設置於Cu製的配線部分34B上。因此,例如,在各發光元件20射出白色系的光線L之情況,例如,來自螢光體層36所包含的CASN螢光體之激發光,受到構成下層電極的Cu之反射,因而改善發光效率(在本實施形態之構成,具有Cu之光反射效果)。而在本實施形態,藉由該效果,可將白色系的光線L調整為更為暖色系的光線L(相關色溫往低溫側位移的顏色)。此一情況,可於發光元件20的白色系光加入暖色系光,可提高特殊演色性指數R9值。本效果,在使用YAG系白色光(黃色螢光體)之擬白色的態樣特別有效。
<第4效果>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的製造方法,於溝槽形成步驟之一例,即第2步驟(參考圖3B)後,施行將發光元件20接合至接合面34A1之第4步驟(接合步驟或回銲步驟)。 是故,假設於第4步驟中,熔化之銲珠SP從接合面34A1溢出,仍容納於溝槽34E。 因此,依本實施形態,可抑制從電路圖案層34中之發光元件20的接合面34A1往非接合面34B1之銲料SP的溢出。伴隨於此,依本實施形態,可製造可靠度高之螢光體基板30及發光基板10。 另,本實施形態之情況,各接合面34A1與各非接合面34B1,位於絕緣層32之厚度方向中的相同位置(參考圖1C、圖3F等)。此等情況,在接合面34A1與非接合面34B1之間形成溝槽34E所產生的本效果,可說是有效。
<第5效果>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的製造方法,將第4步驟(螢光體層配置步驟),於第3步驟(銲料配置步驟)後施行(參考圖3C~圖3E)。此處,銲料SP之配置的時間點,例如,亦考慮在第4步驟後之第5步驟時(搭載複數發光元件20之步驟時)。 然而,如同本實施形態地,將第4步驟於第3步驟後施行,故可藉由印刷而簡單地配置銲料SP。此外,形成在電路圖案層34之表面的各溝槽34E,在作為銲料SP之銲料止流手段而作用的點上有效。
以上,係關於本實施形態之效果的說明。
如同上述,對於本發明,雖以前述實施形態為例予以說明,但本發明並未限定於前述實施形態。本發明之技術範圍,例如亦包含如同下述之形態(變形例)。
例如,在本實施形態之第4步驟(參考圖3D)的說明,將螢光體層36,例如說明為藉由轉印,使螢光體層36之1/3厚度的螢光體圖案361、362、363疊層3次而形成螢光體層36。然而,螢光體層36,亦可藉由與本實施形態不同的方法形成。 例如,亦可如同圖6A所示之變形例(第1變形例),於第4步驟中,使分注器DP(噴吐部之一例)與絕緣層32相對移動,並以將螢光體層36的1/n(n≧2)之厚度的螢光體圖案疊層n次之方式,使分注器DP噴吐含有螢光體之液體LQ,形成螢光體層36。 此外,例如,亦可如同圖6B所示之變形例(第2變形例),於第3步驟中,使液滴噴頭IJH(噴吐部之一例)與絕緣層32相對移動,以將螢光體層36的1/n(n≧2)之厚度的螢光體圖案疊層n次之方式,使液滴噴頭IJH噴吐含有螢光體之液滴DL,形成螢光體層36。 此外,亦可與第1變形例及第2變形例不同,於第4步驟中,以將螢光體層36的1/n(n≧2)之厚度的螢光體圖案疊層n次之方式,將1/n之厚度的螢光體圖案印刷n次,藉以形成螢光體層36。作為此變形例的情況之印刷方法,例如有網版印刷之方法。然則,若可藉由將上述螢光體圖案印刷n次以形成螢光體層36,則具體的印刷方法亦可不為網版印刷之方法。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的製造方法,說明於第4步驟(螢光體層配置步驟)後施行第5步驟(發光元件20之接合步驟)。然而,如同圖6B所示之第2變形例地利用液滴噴頭IJH施行螢光體層配置步驟的情況,亦可如同圖6C所示之變形例(第3變形例)的情況,於第5步驟後,施行第4步驟。如此地,第4步驟可於第5步驟前後之任一時間點施行的點,在第2變形例有效。此外,此點在第1變形例的情況亦有效。
此外,本實施形態之說明中,使發光元件20之一例為CSP。然而,發光元件20之一例亦可為CSP以外的例子。例如,亦可為僅搭載覆晶者。此外,亦可應用在COB裝置之基板自身。
此外,本實施形態之說明中,於螢光體基板30搭載複數發光元件20,使發光基板10具備複數發光元件20。然而,若考慮前述第1及第4效果之說明的機制,則明白即便發光元件20為1個,仍達到第1效果。因此,搭載於螢光體基板30之發光元件20的數量,為至少1個以上即可。此外,搭載於發光基板10之發光元件20,為至少1個以上即可。伴隨於此,接合面34A1及非接合面34B1亦為至少1個以上即可。
此外,本實施形態之說明中,於螢光體基板30之背面33具備背面圖案層38(參考圖1B)。然而,若考慮前述第1及第4效果之說明的機制,則明白即便於螢光體基板30之背面33並未具備背面圖案層38,仍達到第1效果。因此,即便為僅在背面33不具有背面圖案層38的點與本實施形態之螢光體基板30及發光基板10不同的形態,該形態仍可說是屬於本發明之技術範圍。
此外,本實施形態之說明中,於螢光體基板30搭載複數發光元件20。然而,若考慮前述第4效果之說明的機制,則電子零件之一例,亦可不為發光元件20。
此外,本實施形態之說明中,電路基板的一例即螢光體基板30,具備螢光體層36。然而,若考慮前述第4效果之說明的機制,則在電子零件之一例並非為發光元件20的情況,電路基板亦可不具備螢光體層36。
此外,本實施形態之說明中,螢光體層36,配置於絕緣層32及電路圖案層34之表面31中的複數電極對34A以外之部分(參考圖2B)。然而,若考慮前述第1及第4效果之說明的機制,則明白即便未涵蓋螢光體基板30之表面31中的複數電極對34A以外之部分全域地配置,仍達到第1及第4效果。因此,即便為僅在與本實施形態之情況不同的表面31之範圍配置螢光體層36的點與本實施形態之螢光體基板30及發光基板10不同的形態,該形態仍可說是屬於本發明之技術範圍。 另,本實施形態之情況,於鄰接的發光元件20彼此之間設置螢光體層36(圖2B)。此外,螢光體層36之黏結劑,例如具有與阻銲劑所含之黏結劑同等的絕緣性。亦即,本實施形態之情況,螢光體層36達到阻銲劑的功能。
此外,本實施形態之說明中,說明在製造螢光體基板30及發光基板10時,將利昌工業株式會社製的CS-3305A作為母板MB使用。然而其僅係一例,亦可使用不同的母板MB。
另,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10(亦包含其變形例),可與其他構成要素組合,應用在照明裝置。此一情況之其他構成要素,為供給用於使發光基板10之發光元件20發光的電力之電源等。
本申請案,主張以2019年2月21日於日本提出申請之申請案日本特願第2019-029146號為基礎的優先權,將其揭露之內容全部援用至此。
10,10A:發光基板(安裝基板的一例) 20:發光元件 22:LED(發光二極體) 24:螢光體密封層 30:螢光體基板(電路基板的一例) 30A:基板 31:表面(一面之一例) 32:絕緣層(絕緣基板的一例) 33:背面 34:電路圖案層 34A:電極對 34A1:接合面 34B:配線部分 34B1:非接合面 34C:圖案 34E:溝槽 36:螢光體層 36A:對向面 361,362,363:螢光體圖案 38:背面圖案層 39:貫通孔 DL:液滴 DP:分注器(噴吐部之一例) IJH:液滴噴頭(噴吐部之一例) L:光線 LQ:液體 MB:母板 SP:銲料(銲珠)
圖1A係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的俯視圖。 圖1B係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的底視圖。 圖1C係藉由圖1A的1C-1C切斷線切斷之發光基板的部分剖面圖。 圖2A係本實施形態之螢光體基板(省略螢光體層)的俯視圖。 圖2B係本實施形態之螢光體基板的俯視圖。 圖3A係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的製造方法中之第1步驟的說明圖。 圖3B係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的製造方法中之第2步驟的說明圖。 圖3C係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的製造方法中之第3步驟的說明圖。 圖3D係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的製造方法中之第4步驟(前半)的說明圖。 圖3E係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的製造方法中之第4步驟(後半)的說明圖。 圖3F係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的製造方法中之第5步驟的說明圖。 圖4係用於說明本實施形態之發光基板的發光運作之圖。 圖5係用於說明比較形態之發光基板的發光運作之圖。 圖6A係第1變形例之發光基板的製造方法中之第3步驟的說明圖。 圖6B係第2變形例之發光基板的製造方法中之第3步驟的說明圖。 圖6C係第3變形例之發光基板的製造方法的說明圖。
10:發光基板(安裝基板的一例)
20:發光元件
22:LED(發光二極體)
24:螢光體密封層
30:螢光體基板(電路基板的一例)
31:表面(一面之一例)
32:絕緣層(絕緣基板的一例)
33:背面
34:電路圖案層
34A:電極對
34A1:接合面
34B:配線部分
34B1:非接合面
34E:溝槽
36:螢光體層
36A:對向面
SP:銲料(銲珠)

Claims (18)

  1. 一種電路基板,於其一面搭載至少一電子零件,包括:絕緣基板;以及電路圖案層,配置於該絕緣基板的一面,具有朝向該絕緣基板的厚度方向外側之平面,將該平面的一部分作為與該至少一電子零件接合的至少一接合面而以銲料接合;於該電路圖案層形成至少一溝槽,該溝槽將該至少一接合面、與該平面中的作為該至少一接合面以外之部分的至少一非接合面分隔;該至少一電子零件,為至少一發光元件;該電路基板更包括螢光體層,其配置於該至少一非接合面,包含使該至少一發光元件的發光為激發光時之發光峰值波長位於可見光範圍的螢光體;該螢光體層係設成與該發光元件不同之個體。
  2. 如請求項第1項之電路基板,其中,該至少一接合面與該至少一非接合面,位於該厚度方向中的相同位置。
  3. 如請求項第1項之電路基板,其中,該至少一發光元件,為複數發光元件;該至少一接合面,為複數接合面;該至少一非接合面,為複數非接合面;該至少一溝槽,為複數溝槽;該複數發光元件,於該絕緣基板的一面排列,分別接合而搭載於該複數接合面。
  4. 如請求項第3項之電路基板,其中,該螢光體層,在該複數非接合面之與該溝槽的邊界中,具有和搭載之該發光元件相對向的對向面。
  5. 如請求項第1或2項之電路基板,其中,該螢光體層之朝向該厚度方向外側的面,相較於該至少一發光元件之朝向該厚度方向外側的面,位於該厚度方向內側。
  6. 如請求項第1或2項之電路基板,其中,該螢光體層之朝向該厚度方向外側的面,位於該至少一發光元件在該厚度方向的中央之位置,或相較於該位置位於該厚度方向內側。
  7. 一種安裝基板,包括:如請求項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電路基板;以及至少一電子零件,接合至該至少一接合面。
  8. 一種安裝基板,包括:如請求項第5或6項之電路基板;以及至少一發光元件,接合至該至少一接合面;該螢光體層中之朝向該厚度方向外側的面在該厚度方向的位置,相較於該至少一發光元件在朝向該厚度方向外側的面之位置,位於該厚度方向的內側。
  9. 一種安裝基板,包括: 如請求項第5或6項之電路基板;以及至少一發光元件,接合至該至少一接合面;該螢光體層中之朝向該厚度方向外側的面在該厚度方向的位置,位於該至少一發光元件在該厚度方向的中央之位置,或相較於該位置位於該厚度方向內側。
  10. 一種照明裝置,包括:如請求項第7至9項中任一項之安裝基板;以及供給用於使該發光元件發光的電力之電源。
  11. 一種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該電路基板包括絕緣基板及電路圖案層,該電路圖案層配置於該絕緣基板的一面,且有至少一電子零件接合至該電路圖案層的一部分,該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圖案層形成步驟,於該絕緣基板的一面,形成導電性圖案層;溝槽形成步驟,於該導電性圖案層之朝向該絕緣基板的厚度方向外側之平面,形成至少一溝槽;以及銲料配置步驟,於該平面中隔著該至少一溝槽的其中一側之部分配置用於接合至少一電子零件的銲料;該至少一電子零件,為至少一發光元件;該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更包括螢光體層配置步驟,在該平面中隔著該至少一溝槽的其中另一側之部分配置螢光體層,該螢光體層包含使該至少一發光元件的發光為激發光時之發光峰值波長位於可見光範圍的螢光體;該螢光體層係設成與該發光元件不同之個體。
  12. 如請求項第11項之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其中,該螢光體層配置步驟,於該銲料配置步驟後施行。
  13. 如請求項第11或12項之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其中,該螢光體層配置步驟,以使該螢光體層中之朝向該厚度方向外側的面在該厚度方向的位置,相較於接合至該電路圖案層的該至少一發光元件在該厚度方向的中央之位置,位於該厚度方向內側的方式,配置該螢光體層。
  14. 一種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該安裝基板包括絕緣基板、配置於該絕緣基板的一面之電路圖案層、及接合至該電路圖案層的一部分之至少一電子零件,該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圖案層形成步驟,於該絕緣基板的一面,形成導電性圖案層;溝槽形成步驟,於該導電性圖案層之朝向該絕緣基板的厚度方向外側之平面,形成至少一溝槽;銲料配置步驟,於該平面中隔著該至少一溝槽的其中一側之部分配置銲料;以及接合步驟,在隔著該銲料的該其中一側之部分配置該至少一電子零件之電極,使該銲料熔化,將該電極接合至該其中一側之部分;該至少一電子零件,為至少一發光元件;該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更包括螢光體層配置步驟,在該平面中隔著該至少一溝槽的其中另一側之部分配置螢光體層,該螢光體層包含使該至少一發光元件的發光為激發光時之發光峰值波長位於可見光範圍的螢光體;該螢光體層係設成與該發光元件不同之個體。
  15. 如請求項第14項之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其中,該螢光體層配置步驟,於該銲料配置步驟後施行。
  16. 如請求項第14或15項之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其中,該螢光體層配置步驟,以使該螢光體層之朝向該厚度方向外側的面在該厚度方向的位置,相較於接合至該電路圖案層的該至少一發光元件在朝向該厚度方向外側的面之位置,位於該厚度方向內側的方式,配置該螢光體層。
  17. 如請求項第14或15項之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其中,該螢光體層配置步驟,以使該螢光體層之朝向該厚度方向外側的面在該厚度方向的位置,位於接合至該電路圖案層的該至少一發光元件在該厚度方向的中央之位置,或相較於該位置位於該厚度方向內側的方式,配置該螢光體層。
  18. 如請求項第14項之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其中,在該接合步驟,於該銲料塗布助銲劑,而後使該銲料熔化,將該電極接合至該其中一側之部分。
TW109105241A 2019-02-21 2020-02-19 電路基板、安裝基板、照明裝置、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及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 TWI8329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9146 2019-02-21
JP2019-029146 2019-0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6459A TW202046459A (zh) 2020-12-16
TWI832972B true TWI832972B (zh) 2024-02-21

Family

ID=72145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5241A TWI832972B (zh) 2019-02-21 2020-02-19 電路基板、安裝基板、照明裝置、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及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7416755B2 (zh)
KR (1) KR20210132047A (zh)
CN (1) CN113454771A (zh)
TW (1) TWI832972B (zh)
WO (1) WO2020170968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6268U (ja) * 1982-08-30 1984-03-07 株式会社東芝 印刷配線板
JPH07254775A (ja) * 1994-03-16 1995-10-03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回路基板
JPH10290066A (ja) * 1997-04-16 1998-10-27 Nec Ibaraki Ltd 部品搭載方法及び装置
JP2015133221A (ja) * 2014-01-10 2015-07-23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TW201810736A (zh) * 2013-03-05 2018-03-16 日商日亞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13093B1 (ja) * 2013-12-09 2015-05-0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基板
JP2016072263A (ja) * 2014-09-26 2016-05-09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発光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照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6268U (ja) * 1982-08-30 1984-03-07 株式会社東芝 印刷配線板
JPH07254775A (ja) * 1994-03-16 1995-10-03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回路基板
JPH10290066A (ja) * 1997-04-16 1998-10-27 Nec Ibaraki Ltd 部品搭載方法及び装置
TW201810736A (zh) * 2013-03-05 2018-03-16 日商日亞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裝置
JP2015133221A (ja) * 2014-01-10 2015-07-23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4771A (zh) 2021-09-28
WO2020170968A1 (ja) 2020-08-27
KR20210132047A (ko) 2021-11-03
TW202046459A (zh) 2020-12-16
JPWO2020170968A1 (ja) 2021-12-16
JP7416755B2 (ja) 2024-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10881B2 (ja) 蛍光体基板、発光基板及び照明装置
TW202032816A (zh) 螢光體基板、發光基板及照明裝置
KR20230054839A (ko) 형광체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발광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TWI825278B (zh) 螢光體基板、發光基板、照明裝置、螢光體基板的製造方法及發光基板的製造方法
TWI832972B (zh) 電路基板、安裝基板、照明裝置、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及安裝基板的製造方法
JP7491849B2 (ja) 蛍光体基板、発光基板及び照明装置
JP7425750B2 (ja) 蛍光体基板、発光基板及び照明装置
TWI842799B (zh) 螢光體基板、發光基板及照明裝置
TWI812825B (zh) 螢光體基板、發光基板及照明裝置
WO2024063043A1 (ja) 蛍光体基板、発光基板及び照明装置
KR20230054838A (ko) 형광체 기판, 발광 기판 및 조명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