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9740B - 編碼裝置、編碼方法及解碼裝置 - Google Patents

編碼裝置、編碼方法及解碼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9740B
TWI829740B TW108129193A TW108129193A TWI829740B TW I829740 B TWI829740 B TW I829740B TW 108129193 A TW108129193 A TW 108129193A TW 108129193 A TW108129193 A TW 108129193A TW I829740 B TWI829740 B TW I82974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ata
control area
encoding
rate
rat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9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9749A (zh
Inventor
鐮田洸
三嶋朗史
安藤勝俊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9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97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9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974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9/00Image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15Selection of the code volume for a coding unit prior to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19Adaptive subdivision aspects, e.g. subdivision of a picture into rectangular or non-rectangular coding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46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7Position within a video image, e.g. region of interest [RO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H04N19/17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the region being a slice, e.g. a line of blocks or a group of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H04N19/17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the region being a block, e.g. a macroblo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bits, e.g. of the compressed video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8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 H04N19/8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involving reduction of coding artifacts, e.g. of blockiness

Abstract

本發明之編碼裝置具備:編碼處理部,其對於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進行編碼處理;及控制部,其針對將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分割為複數個區域時成為分割邊界的附近之速率控制區域,以位元速率較速率控制區域以外更高之方式控制編碼處理。

Description

編碼裝置、編碼方法及解碼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編碼裝置、編碼方法及解碼裝置,特別係關於一種在將1個圖像分割為複數個區域而進行編碼時之技術。
業界已知將一個圖像分割為複數個區域而進行編碼,並將該等予以解碼並連結而顯示之技術。在如此之圖像顯示系統中,存在分割邊界在顯示圖像上顯眼之情形。 為了避免該問題,在多投影(Multi-Projection)環境下,已知如下述專利文獻1、2般,藉由在分割圖像時製作重合之部分,在顯示時對於鄰接之圖像之重合之部分施以層次化而混合,而使分割邊界不可見之方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14714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7-11695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在無法使用如自複數個輸入獲得顯示於1個像素之資訊而混合之方法之如平鋪(Tiling)型顯示器之顯示器件中,無法利用如專利文獻1、2之方法。 又,若將經分割之圖像整體以提高位元速率之方式進行編碼,則可使在解碼、且顯示經連結之圖像時之分割邊界不易察覺,但由於圖像整體之位元速率提高而招致檔案大小之增加或計算成本之增加。 因此,本發明提議一種防止分割邊界在顯示圖像上顯眼且不使資料量過大之方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編碼裝置具備:編碼處理部,其進行對於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編碼處理;及控制部,其針對在將前述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分割為複數個區域時成為分割邊界之附近之速率控制區域,以位元速率較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以外更高之方式控制編碼處理。 速率控制區域係設定為在分割1幅圖像時之分割邊界之附近之區域者。對於構成該速率控制區域之資料設為資訊量較圖像內之其他區域更多。
在上述之本發明之編碼裝置中,可考量前述編碼處理部進行壓縮編碼處理,前述控制部針對前述速率控制區域,指示以較對於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以外之壓縮編碼處理之壓縮率更低之壓縮率進行壓縮編碼處理。 即分割邊界之附近之速率控制區域之資料藉由利用低壓縮率被壓縮處理而位元速率變高。
在上述之本發明之編碼裝置中,可考量前述控制部進行基於前述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分割邊界而設定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之處理。 亦即速率控制區域之設定係由控制部進行。
在上述之本發明之編碼裝置中,可考量前述控制部設定前述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分割邊界,基於分割邊界而設定前述速率控制區域,針對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以位元速率較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以外更高之方式進行指示,使前述編碼處理部執行對於前述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編碼處理。 亦即在設定分割邊界且設定速率控制區域後,指示速率控制區域而執行編碼處理。
在上述之本發明之編碼裝置中,可考量前述控制部以將已進行前述編碼處理之圖像資料當作以設定之分割邊界予以分割後之複數個圖像資料之方式進行控制。 亦即以在原始之圖像資料整體下進行壓縮處理後,將被分割之複數個圖像資料或者記憶或者發送之方式進行控制。
在上述之本發明之編碼裝置中,可考量前述控制部設定前述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分割邊界,基於分割邊界分割圖像資料,於每一分割區域設定前述速率控制區域,而使前述編碼處理部執行編碼處理。 亦即在設定分割邊界而分割區域後,對於各個分割區域設定速率控制區域,且就該每一分割區域指示速率控制區域而執行編碼處理。
在上述之本發明之編碼裝置中,可考量在將包含複數個像素資料之區塊作為編碼處理單位時,於前述速率控制區域,包含至少與分割邊界相接之區塊。 亦即,將至少與分割邊界相接之區塊作為速率控制區域,提高該等區塊之位元速率。 再者,所謂「與分割邊界相接」係指區塊之一條邊形成分割邊界之狀態。亦即所謂與分割邊界相接之區塊,係指分割區域內之外緣之區塊,且存在鄰接之其他分割區域之區塊。
在上述之本發明之編碼裝置中,可考量在將包含複數個像素資料之區塊作為編碼處理單位時,於前述速率控制區域,包含自與分割邊界相接之區塊之列起連續之複數區塊列,或自與分割邊界相接之區塊之行起連續之複數區塊行。 亦即,將自至少與分割邊界相接之區塊之列或行起遍及複數列或行之範圍作為速率控制區域,提高該等區塊之位元速率。
在上述之本發明之編碼裝置中,可考量在將包含複數個像素資料之區塊作為編碼處理單位時,前述控制部在前述速率控制區域內,以產生進行第1壓縮率之壓縮編碼之區塊、與進行第2壓縮率之壓縮編碼之區塊之方式進行控制。 於相當於速率控制區域之區塊,存在被指示由不同之壓縮率進行之壓縮編碼之區塊。
在上述之本發明之編碼裝置中,可考量在將包含複數個像素資料之區塊作為編碼處理單位時,前述控制部將相當於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之區塊進行可變設定。 亦即,不是固定地進行速率控制區域之設定,而是藉由特定之算法將速率控制區域進行可變設定。
在上述之本發明之編碼裝置中,可考量前述控制部針對前述速率控制區域,將對前述編碼處理部指示之壓縮率進行可變設定。 亦即,不是固定地進行速率控制區域之壓縮率之設定,而是藉由特定之算法進行可變設定。
在上述之本發明之編碼裝置中,可考量在分割邊界位於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之情形下,將包含複數個像素資料之區塊作為編碼處理單位時,以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中之沿著水平方向之分割邊界之區塊列之數目、與沿著垂直方向之分割邊界之區塊行之數目不同之方式,設定前述速率控制區域。 亦即,將構成速率控制區域之區塊列之數目與區塊行之數目設為不同,而將速率控制區域之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之範圍設為不同。
在上述之本發明之編碼裝置中,可考量在分割邊界位於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之情形下,在將包含複數個像素資料之區塊作為編碼處理單位時,前述控制部將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中之針對沿著水平方向之分割邊界之區塊對前述編碼處理部指示之壓縮率、與針對沿著垂直方向之分割邊界之區塊對前述編碼處理部指示之壓縮率設為不同。 亦即,在構成速率控制區域之區塊之中,在水平列之區塊與垂直行之區塊中將壓縮率設為不同。
本發明之編碼方法,對於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針對將該圖像資料分割為複數個區域時成為分割邊界之附近之速率控制區域,以位元速率較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以外更高之方式進行編碼處理。 藉此對於構成速率控制區域之資料,設為資訊量較圖像內之其他區域更多。
本發明之解碼裝置具備:複數個解碼處理部,其等與成為形成一幅圖像之複數個分割區域的複數個圖像資料對應而進行解碼,該等複數個圖像資料各自經實施如下之編碼處理:針對設定在分割時之分割邊界的附近之速率控制區域,使位元速率較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以外更高;及顯示控制部,其執行將由複數個前述解碼處理部予以解碼之複數個圖像資料合成作為構成一個圖像之圖像資料予以顯示。 藉此,以在速率控制區域位元速率被提高之分割區域之圖像資料被解碼,進而在分割邊界被連結之方式被合成而顯示。
以下,依照下述順序對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1.進行編碼處理之圖像處理裝置之構成> <2.進行解碼處理之圖像處理裝置之構成> <3.第1實施形態之編碼處理> <4.第2實施形態之編碼處理> <5.第3至第9實施形態之速率控制區域> <6.總結及變化例>
<1.進行編碼處理之圖像處理裝置之構成> 圖1顯示進行圖像資料之編碼處理之圖像處理裝置1之構成。圖像處理裝置1例如具有:編碼裝置10、記憶部13、通訊部14、操作部15、及圖像源16。在該例中,編碼裝置10構成為包含壓縮編碼器11與控制器12。
圖像源16表示將作為編碼處理之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IDT(動畫或靜畫)供給至編碼裝置10之部位。例如在圖像處理裝置1內記憶圖像資料IDT之記憶裝置成為圖像源16之一例。又,來自外部裝置之藉由有線或無線發送而來之圖像資料之接收裝置亦成為圖像源16之一例。進而,例如自記憶卡、光碟、磁帶等記憶媒體讀出圖像資料IDT之播放裝置、或HDD(Hard Disk Drive,硬碟機)等亦成為圖像源16之一例。
來自圖像源16之圖像資料IDT被供給至壓縮編碼器11,在壓縮編碼器11進行圖像壓縮編碼。 作為壓縮編碼器11之具體例可考量各種,圖2顯示例如進行JPEG2000規格之壓縮編碼之情形之壓縮編碼器11之構成例。
在壓縮編碼器11中,被輸入之圖像資料IDT由小波轉換部31進行小波轉換,經由量化部32之量化處理而輸入至EBCOT(Embedded Block Coding with Optimal Truncation,優化截取內嵌碼塊編碼)33。EBCOT33具有作為位元平面編碼器35、算術編碼器36之構成。藉由該構成,經小波轉換之資料被量化後由EBCOT33進行熵編碼。亦即,在EBCOT33中,編碼以在小波轉換係數上定義之矩形區域即碼塊單位而進行。各碼塊由位元平面編碼器35分解為位元平面,藉由係數位元建模處理,而被分類為3個編碼路徑。然後,對於各個編碼路徑由算術編碼器36進行壓縮處理。
此處,於壓縮編碼器11具備作為速率控制器34之構成,藉由利用速率控制器34控制量化部32及EBCOT33,而可就壓縮處理之每一資料單位設定壓縮率。 藉由利用控制器12對於速率控制器34指示速率控制區域之資訊及壓縮率,而速率控制器34與其相應而對量化部32及EBCOT33指示壓縮率,而執行必要之壓縮處理。 再者,以上終極而言僅為壓縮編碼器11之一例,例如採用MPEG4、H.264/MPEG-4AVC、JPEG等其他壓縮方式之情形下之構成不同。
例如經如此之壓縮編碼器11壓縮編碼之壓縮圖像資料cIDT被供給至圖1之記憶部13而記憶於記憶媒體。 或者,經壓縮編碼器11壓縮編碼之壓縮圖像資料cIDT,亦可藉由通訊部14發送至外部機器。
記錄部13之形態可考量多種。例如記錄部13既可為內置於圖像處理裝置1之快閃記憶體,亦可為由可拆裝之記憶卡(例如可攜式快閃記憶體)與對於該記憶卡進行記錄播放存取之卡記錄播放部而實現之形態。又,作為內置於本體部2之形態亦有作為HDD等而實現之情形。
通訊部14係利用有線或無線進行與外部機器之間之資料通訊或網路通訊者,例如在外部之顯示裝置、記錄裝置、播放裝置等之間進行圖像資料之通訊。又,通訊部14作為網路通訊部,例如進行網際網路、家庭網路、LAN(Local Area Network,區域網路)等各種網路之通訊,亦可為在與網路上之伺服器、終端、雲端伺服器等之間進行各種資料之發送接收。
控制器12藉由例如由具備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快閃記憶體等之微電腦(運算處理裝置)構成。 CPU藉由執行記憶於ROM或快閃記憶體等之程式而控制壓縮編碼處理。 RAM作為CPU之各種資料處理時之作業區域而用於資料或程式等之暫時之儲存。 ROM或快閃記憶體(非揮發性記憶體)用於記憶CPU為了控制各部分之OS(Operating System,作業系統)、各種處理參數、或用於各種動作之程式等。
該控制器12有進行例如圖像資料IDT之分割設定、圖像資料IDT之速率控制區域之設定、對於壓縮編碼器11之速率控制區域及壓縮率之指示等之情形。 基於該等之控制,如後述般,對於圖像資料IDT之速率控制區域,以位元速率較速率控制區域以外更高之方式進行壓縮編碼處理。 所謂速率控制區域係在將圖像資料分割為複數個區域時成為分割邊界之附近之區域,例如既可固定地決定,亦可由控制器12設定。速率控制區域之具體例將於後述。
例如設想控制器12取得圖像源16之圖像資料IDT並解析,根據圖像資料IDT之解析結果而進行圖像資料IDT之分割設定、圖像資料IDT之速率控制區域之設定、對於壓縮編碼器11之速率控制區域及壓縮率之指示等。
操作部15總括地表示用於輸入使用圖像處理裝置1之使用者之操作之操作器件。例如鍵盤、滑鼠、鍵開關、觸控面板、聲音輸入部、遠距操作部等。使用者可藉由該等操作器件進行各種操作輸入,控制器12可執行相應於操作之處理。 例如亦設想使用者進行圖像資料IDT之分割區域之指示、編碼處理之模式選擇(例如速率控制區域之設定方式之選擇、壓縮率之選擇等)。設想控制器12相應於該等之使用者操作,亦進行圖像資料IDT之分割設定、圖像資料IDT中之速率控制區域之設定、對於壓縮編碼器11之速率控制區域及壓縮率之指示等。
在本實施形態中,例如將形成作為一幅靜畫或動畫的圖像之圖像資料IDT進行壓縮編碼,但在由記憶部13或通訊部14處理之階段,則當作經分割為複數個分割區域之圖像資料。 例如圖1之圖像資料IDT被分割為4個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與該等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對應之壓縮圖像資料cPP1、cPP2、cPP3、cPP4由記憶部13記憶,且自通訊部14朝外部機器發送。
圖3A顯示構成一幅圖像之圖像資料IDT之例。 例如該圖像資料作為8K×4K,而於水平方向由8K(7680像素)、於垂直方向由4K(3840像素)構成。 此時,藉由以虛線所示之分割邊界dv而分隔為4個分割區域。圖3B顯示經分割之4個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之圖像。該等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作為各自之4K×2K而於水平方向由4K(3840像素)、於垂直方向由2K(1920像素)構成。
例如藉由如此般對於4K×2K之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產生經壓縮編碼之壓縮圖像資料cIDT(cPP1、cPP2、cPP3、cPP4),而可在解碼時使用普及之4K×2K對應之解碼器。換言之,例如對於構成更大畫面之圖像資料,在該時點可使用對應一般之圖像之解碼器(普及之解碼器)之點而言,具有分割之優點。
<2.進行解碼處理之圖像處理裝置之構成> 圖4A顯示輸入經以上之圖像處理裝置1壓縮編碼之壓縮圖像資料cIDT(例如4個壓縮圖像資料cPP1、cPP2、cPP3、cPP4),為了圖像顯示而解碼之圖像處理裝置2之構成例。
圖像處理裝置2具有解碼裝置20、顯示部26、圖像源27。在此例中,解碼裝置20設為包含4個解碼器21、22、23、24與顯示控制器25者。
圖像源27表示將作為解碼處理之處理對象之壓縮圖像資料cIDT供給至解碼裝置20之部位。例如在圖像處理裝置2內記憶壓縮圖像資料cIDT之記憶裝置成為圖像源27之一例。又,來自外部裝置之藉由有線或無線發送而來之圖像資料之接收裝置亦成為圖像源27之一例。進而,例如自記憶卡、光碟、磁帶等記憶媒體讀出圖像資料IDT之播放裝置、或HDD(Hard Disk Drive)等亦成為圖像源27之一例。 該圖像源27例如將被分割為4個之壓縮圖像資料cPP1、cPP2、cPP3、cPP4分別朝4個解碼器21、22、23、24並列地供給。
如上述般在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為4K×2K之圖像資料之情形下,解碼器21、22、23、24分別為與4K×2K對應之解碼器,例如採用進行與JPEG2000規格對應之解碼者。當然此為一例,當然要採用與編碼對應之解碼器。 藉由解碼器21、22、23、24,各自與壓縮圖像資料cPP1、cPP2、cPP3、cPP4以1:1對應而進行解壓縮解碼,而獲得作為解碼結果之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 該等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供給至顯示控制器25。
在顯示控制器25中,將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合成而產生原始之圖像資料IDT,基於該圖像資料IDT而進行顯示部26之顯示驅動。 藉此,於顯示部26,顯示有如圖4B所示般將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連結而合成之原始之圖像資料IDT之圖像。
顯示部26設想為例如將LED等自發光元件用作像素之顯示器件。當然並不限於LED,亦可為使用有機EL元件之顯示器等其他顯示器件。 進而設想為該等自發光顯示器件,且為如被稱為平鋪顯示器之、將特定之像素單位之單元呈瓦狀地排列而構成畫面之顯示器器件。 而且,特別是在本實施形態中,作為顯示器件,設想在圖像之接縫部分不進行如由投影機進行之重疊顯示之顯示器件。
<3.第1實施形態之編碼處理> 如以上所述般在圖像處理裝置1(編碼裝置10)中,將原始之圖像資料IDT分割而產生每一分割區域之壓縮圖像資料cIDT(cPP1、cPP2、cPP3、cPP4)。 又,圖像處理裝置2(解碼裝置20)將壓縮圖像資料cIDT(cPP1、cPP2、cPP3、cPP4)分別解碼、合成而使其顯示。 藉此,例如對於如8K×4K之大圖像,例如可使用4K×2K之解碼器形成播放系統。 然而,在該情形下,圖像之接縫部分(即分割邊界dv之部分)變得顯眼,而有產生圖像品質降低之情形。
認為此係緣於在藉由壓縮編碼而使位元速率降低時,愈提高壓縮率而降低位元速率則壓縮誤差愈為增加,及在分割邊界dv之附近,一者之圖像之分割區域之誤差與另一者之分割區域之誤差相乘,而在圖像上大幅產生差異所致。 特別是,與亮度或顏色之變化多之複雜之圖像相比,在亮度或顏色之起伏少之圖像(例如如圖3之庭園之砂土之圖像、大海或天空之圖像等)中,接縫會更加顯眼。
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中,對於成為分割邊界dv之附近之速率控制區域,以位元速率較速率控制區域以外更高之方式進行編碼處理。 圖5顯示速率控制區域之例。 圖5顯示由分割邊界dv分割之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 由線區劃之一網格為區塊BK。區塊BK係壓縮處理之單位,例如被設為8×8像素。此為一例,作為壓縮處理之單位之區塊BK亦可被設為2×2像素、4×4像素、16×16像素等。
再者,為了避免圖之繁雜化,僅於一部分顯示「BK」之文字。 又,考量圖之便於觀察性,而使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隔開顯示,但分割圖像資料如參照圖3A、圖3B即可明確般,若以原始之圖像資料IDT考量,則附加斜線之諸個區塊成為鄰接之諸個區塊,該區塊BK之邊界線成為分割邊界dv。
此處,將附加斜線之區塊BK之範圍作為速率控制區域。 在該圖5之例之情形下,將沿著水平方向之分割邊界dv之上下各1列之區塊BK、及沿著垂直方向之分割邊界dv左右各1行之區塊BK之範圍作為速率控制區域。 在說明上,將速率控制區域以外稱為「通常處理區域」。未附加斜線部之區塊BK之範圍係通常處理區域。 又,在以下之說明中,「列」或「行」係指區塊BK之水平方向之排列、或垂直方向之排列者。
而且,該情形下,對於通常處理區域利用壓縮率RN進行壓縮編碼,在速率控制區域中利用壓縮率R1進行壓縮編碼。RN>R1。 壓縮率RN可考量為原本欲應用於圖像整體之壓縮率。 即,藉由將通常處理區域利用壓縮率RN進行壓縮編碼,而將在某一程度抑制位元速率作為壓縮之目的,但對於速率控制區域藉由利用與壓縮率RN相比更低之壓縮率R1進行壓縮編碼而將位元速率較通常處理區域提高。 藉此,在分割邊界dv抑制壓縮誤差。藉由在與分割邊界dv相接之速率控制區域之各區塊BK處抑制壓縮誤差,而在合成且顯示時,消除誤差重疊而接縫顯眼。
圖6顯示使壓縮編碼器11執行如此之編碼處理之控制器12之處理例。再者,在圖6中於各步驟之右側示意性地顯示圖像資料之狀態。 控制器12在步驟S101中特定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IDT。即,特定自圖像源16傳送至壓縮編碼器11之圖像資料IDT。
在步驟S102中,控制器12對於作為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IDT進行分割設定。即,設定分割邊界dv,而分為若干個分割區域。
在步驟S103中,控制器12以分割邊界dv為基準設定速率控制區域RCA(斜線部)。例如將如圖5所示般與分割邊界dv相接之1列、1行之區塊之範圍作為速率控制區域RCA。
在步驟S104中,控制器12對於圖像資料IDT使壓縮編碼器11執行壓縮編碼。此時控制器12對壓縮編碼器11通知相當於速率控制區域RCA之區塊BK,且以對於通常處理區域之區塊BK利用壓縮率RN進行壓縮編碼,對於相當於速率控制區域RCA之區塊BK利用壓縮率R1進行壓縮編碼之方式對壓縮編碼器11指示。在壓縮編碼器11中,例如速率控制器34接受該指示,在於量化部32及EBCOT33中,就每一區塊執行相應於指示之壓縮率之壓縮編碼。
若進行了壓縮編碼,則在步驟S105中,控制器12利用分割邊界dv進行圖像分割,且將經分割之各圖像之壓縮圖像資料cIDT(例如壓縮圖像資料cPP1、cPP2、cPP3、cPP4)以由記憶部13記憶之方式,或藉由通訊部14朝外部機器發送之方式進行控制。 藉此,獲得在速率控制區域RCA處位元速率被提高之壓縮圖像資料cIDT。
如此之壓縮圖像資料cIDT,例如在圖4之構成之圖像處理裝置2中被解碼且被合成,而顯示原始之圖像資料IDT之圖像。消除此時在分割邊界dv接縫顯眼之情形。
<4.第2實施形態之編碼處理> 圖7顯示作為第2實施形態之控制器12之處理例。在圖7中亦於各步驟之右側示意性地顯示圖像資料之狀態。
控制器12在步驟S101中特定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IDT。 然後,在步驟S102中,控制器12對於作為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IDT進行分割設定。亦即設定分割邊界dv,而分為若干個分割區域。以上與圖6同樣。
其次,控制器12在步驟S110中進行圖像分割。亦即控制器12基於分割邊界dv分割圖像資料IDT,形成針對各分割區域之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 在步驟S111中,控制器12以分割邊界dv為基準設定速率控制區域RCA(斜線部)。 該情形下,由於已經分為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對於該等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之各者,例如將如圖5所示般與分割邊界dv相接之1列、1行之區塊BK之範圍作為速率控制區域RCA。
在步驟S112中,控制器12對於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依次使壓縮編碼器11執行壓縮編碼。此時,控制器12就各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每一個通知速率控制區域RCA,且以對於通常處理區域之區塊BK利用壓縮率RN進行壓縮編碼,對於相當於速率控制區域RCA之區塊BK利用壓縮率R1進行壓縮編碼之方式對壓縮編碼器11指示。 進而,控制器12對壓縮編碼器11指示相應於壓縮處理之完成而將壓縮圖像資料cIDT(cPP1、cPP2、cPP3、cPP4)傳送至記憶部13或通訊部14。
在壓縮編碼器11內藉由速率控制器34之控制,例如在壓縮分割圖像資料PP1之情形下,對於針對該分割圖像資料PP1之速率控制區域RCA之區塊BK進行如壓縮率變低之壓縮處理。然後,將壓縮圖像資料cPP1傳送至記憶部13並記憶。或者傳送至通訊部14而朝外部機器發送。 將如此之處理亦依次對分割圖像資料PP2、PP3、PP4進行下去。
藉此,獲得在速率控制區域RCA處位元速率提高之壓縮圖像資料cIDT(cPP1、cPP2、cPP3、cPP4)。 如此之壓縮圖像資料cIDT,利用例如圖4之構成之圖像處理裝置2被解碼並合成,而顯示原始之圖像資料IDT之圖像。此時消除在分割邊界dv接縫顯眼之情形。
<5.第3至第9實施形態之速率控制區域> 以下,作為第3至第8實施形態而舉出速率控制區域之設定例。再者,各圖與圖5同樣地,在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分離之狀態下將速率控制區域顯示為附加斜線之區塊BK之範圍。
圖8顯示第3實施形態之速率控制區域。 圖8係將自與水平方向之分割邊界dv相接之區塊之列(區塊BK之水平方向之排列)連續之複數區塊列(此時為上下各2列)、及自與垂直方向之分割邊界dv相接之區塊之行(區塊BK之垂直方向之排列)連續之複數區塊行(此時為左右各2行)之範圍設為速率控制區域之例。即,在各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中將分割邊界dv側之2列2行之範圍設為速率控制區域。 再者,若以原始之圖像資料IDT觀察,則隔著分割邊界dv之4列4行之範圍成為速率控制區域,在以下之說明中,以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之單位考量,而圖8之例表達為「2列2行」而說明。
亦可如該圖8之2列2行般自分割邊界dv觀察於複數列、複數行之範圍設定速率控制區域。當然,所謂2列2行為一例,亦可考量3列3行、4列4行、或其以上之列數/行數。
而且,如此般複數列、複數行之速率控制區域被利用較通常處理區域低之壓縮率R1進行壓縮編碼,而位元速率高於通常處理區域。 擴大速率控制區域對於消除接縫之顯眼有效。
圖9顯示第4實施形態之速率控制區域。 在圖9中,亦將自與水平方向之分割邊界dv相接之區塊之列起連續之複數區塊列(此時為上下各2列)、及自與垂直方向之分割邊界dv相接之區塊之行起連續之複數區塊行(此時為左右各2行)之範圍作為速率控制區域。 然而,在速率控制區域內亦設定壓縮率不同之區域。 例如將與分割邊界dv相接之區塊BK設為壓縮率R1之區域,將與分割邊界dv不相接之自分割邊界dv觀察第2列或第2行之區塊BK設為壓縮率R2之區域。該情形下,RN>R2>R1。
即,將最靠近分割邊界dv之區塊BK設為高位元速率,隨著遠離分割邊界dv而位元速率逐漸變低。 在該圖9中,採用將壓縮率設為壓縮率R1、R2之2階段之例,但亦可將壓縮率設為3階段、4階段,利用更多階段隨著遠離分割邊界dv而位元速率逐漸變低。 例如可將6列6行之區塊作為速率控制區域,每2列2行而隨著遠離分割邊界dv將壓縮率設為R1、R2、R3(其中,RN>R3>R2>R1)而逐漸提高。 如此般可多樣化地考量最靠近分割邊界dv之區塊之壓縮率R1、與通常處理區域之壓縮率RN之間的壓縮率之變化幅度、階段數、各壓縮率之列數/行數。
結果在該第4實施形態之情形下,位元速率隨著往向分割邊界dv而逐漸變高,此對於使圖像之接縫不顯眼為有效。 當然,控制器12在如此般在速率控制區域內亦設定不同之壓縮率之情形下,對於壓縮編碼器11作為與速率控制區域相關之資訊而指示壓縮率R1,R2···、與壓縮率R1之區塊BK、壓縮率R2之區塊BK···。
圖10A、圖10B顯示第5實施形態之速率控制區域。 此係將速率控制區域例如如圖10A、圖10B般自分割邊界dv設為1列1行(或亦可為複數列複數行),而切換所應用之壓縮率之例。 例如圖10A對於速率控制區域之區塊BK設為壓縮率R1,圖10B對於相同之速率控制區域之區塊BK設為壓縮率R2。
如此般,控制器12不變更速率控制區域之設定,但變更應用於速率控制區域之壓縮率。
例如可考量根據圖像資料IDT之圖像內容而將壓縮率進行可變設定。 如前文所述般,存在作為亮度或顏色之變化而起伏愈少之圖像,則接縫愈容易顯眼之傾向。因此,控制器12解析圖像資料IDT,特別是判定分割邊界dv之周邊之亮度或顏色之變化傾向。而且,可考量在變化大之圖像時,由於接縫原本並不顯眼,故而如圖10B所示般設為比較高之壓縮率R2(位元速率低),在變化少之和緩之圖像時,由於接縫顯眼而如圖10A所示般設為低壓縮率R1(位元速率高)。
又,亦可根據被要求之資料大小將速率控制區域之壓縮率進行可變設定。在被要求儘量減小資料大小之情形下,如圖10B所示般選擇比較高之壓縮率R2(位元速率低)等。
又,亦可考量控制器12根據使用者操作選擇速率控制區域之壓縮率。例如使用者指示在是消除接縫之顯眼還是縮小資料量之點上所希望之一者。相應於此而控制器12選擇壓縮率。
再者,關於速率控制區域亦可不僅為壓縮率R1、R2之2階段,而是以3階段以上進行可變設定。
圖11A、圖11B顯示第6實施形態之速率控制區域。 此係將速率控制區域之範圍例如圖11A、圖11B所示般切換之例。圖11A將自分割邊界dv起1列1行作為速率控制區域。另一方面,圖11B將自分割邊界dv起2列2行作為速率控制區域。 該情形下亦然,例如根據圖像資料IDT之圖像解析結果或使用者操作,而控制器12將速率控制區域之範圍進行可變設定。 圖11B與圖11A相比在消除接縫之顯眼上更有利,而另一方面,圖11A與圖11B相比在資料量削減之點上更有利。
再者,對於速率控制區域而選擇1列1行與2列2行,但此為一例。例如亦可考量選擇如2列2行與5列5行之例。 又,亦可為可利用更多階段進行速率控制區域之範圍之選擇。例如可選擇2列2行與5列5行及7列7行等。 當然亦可在不特別限定可選擇之行列數下,而根據圖像解析或使用者輸入等以適切之列數、行數設定速率控制區域。 又,作為速率控制區域之範圍,理想的是例如根據圖像內容而改變。例如可考量根據分割邊界dv之附近之和緩之圖像內容之範圍而設定列數及行數。
圖12A、圖12B顯示第7實施形態之速率控制區域。此係組合第5、第6實施形態之思考方式者。 例如如圖12A、圖12B般切換速率控制區域之範圍,圖12A係將自分割邊界dv起1列1行作為速率控制區域,設為壓縮率R1之例。另一方面,圖12B係將自分割邊界dv起2列2行作為速率控制區域,將壓縮率設為R2之例。 例如根據圖像資料IDT之圖像解析結果或使用者操作,而控制器12將速率控制區域之範圍及壓縮率進行可變設定。 藉此,能夠實現遵循圖像內容或處理之目的之壓縮編碼。
圖13A、圖13B顯示第8實施形態之速率控制區域。 此亦為將速率控制區域之範圍例如圖13A、圖13B般切換之例,圖13A將自水平方區之分割邊界dv起2列與自垂直方向之分割邊界dv起1行設為速率控制區域。另一方面,圖13B將自水平方區之分割邊界dv起1列與自垂直方向之分割邊界dv起2行設為速率控制區域。 即,將在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之速率控制區域之範圍設為可變。
例如在水平方向之接縫顯眼之圖像之情形下,圖13A有效。而且,該情形下,對於速率控制區域之行數藉由減少而有助於資料量削減。 又,在垂直方向之接縫顯眼之圖像之情形下,圖13B有效。而且,該情形下,對於速率控制區域之列數藉由減少而有助於資料量削減。
如此般,藉由將根據圖像內容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之哪一方向寬廣地取得用於接縫消除之速率控制區域設為可變,而可消除接縫之顯眼,且有助於資料量削減。 再者,進一步推行該思考方式,亦可考量將速率控制區域僅作為沿著水平方向之分割邊界dv之區塊列,或者相反地僅作為沿著垂直方向之分割邊界dv之區塊行。
圖14A、圖14B顯示第9實施形態之速率控制區域。 此係切換速率控制區域之壓縮率之例。圖14A將沿著水平方區之分割邊界dv之區塊BK設為壓縮率R2,將沿著垂直方向之分割邊界dv之區塊BK設為壓縮率R1。 圖14B將沿著水平方區之分割邊界dv之區塊BK設為壓縮率R1,將沿著垂直方向之分割邊界dv之區塊BK設為壓縮率R2。 再者,可考量將任一情形下皆成為沿著水平、垂直之分割邊界dv之兩者之角部之區塊BK為壓縮率R1、R2之任一者,但由於連接點集中,故可設為低壓縮率R1而預先提高位元速率。
該情形下,例如在水平方向之接縫顯眼之圖像之情形下,圖14B有效,在垂直方向之接縫顯眼之圖像之情形下,圖14A有效。於各自之情形下,藉由提高另一者之壓縮率(降低位元速率)而有助於資料量削減。
再者,亦可考量組合圖13A、圖13B之思考方式與圖14A、圖14B之思考方式。亦即,如圖13A、圖13B般切換水平垂直方向之列數、行數,且將壓縮率亦以水平方向之區塊列與垂直方向之區塊行予以切換。例如將速率控制區域在某一情形下,以2列1行設為列之壓縮率R1、行之壓縮率R2,在又一情形下以1列2行設為列之壓縮率R2、行之壓縮率R1等。當然,可切換為更多階段。
以上,說明了各種實施形態之速率控制區域、及該等之變化例,但速率控制區域之設定例亦可進一步考量各種。圖5、圖8、圖9、圖10A、圖10B、圖11A、圖11B、圖12A、圖12B、圖13A、圖13B、圖14A、圖14B之各例中之複數個例之組合亦可設想各種。 在根據圖像內容或使用者輸入等而切換速率控制區域之設定或壓縮率之情形下,亦可應用該等各例。 進而,在以上之各例中,為在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之各者中同樣地(以同樣之規則)設定速率控制區域之例,亦可設為速率控制區域之範圍或壓縮率互不相同。 例如,在分割圖像資料PP1中,將速率控制區域設定為1列1行,在分割圖像資料PP3中將速率控制區域設定為2列1行等。 或者亦可考量在分割圖像資料PP1中,將速率控制區域以1列1行設定為壓縮率R1,在分割圖像資料PP3中,將速率控制區域以2列1行設定為壓縮率R2等。
又,在以上之實施形態中,例如將原始之圖像資料IDT如圖3A、圖3B所示般進行4分割之情形進行了描述,但可對分割之數目或分割邊界dv之位置進行多種考量。 例如圖15例示10K×4K之大小之圖像資料。 設定將圖像資料分割為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PP5、PP6之分割邊界dv。該情形下,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4、PP5形成4K×2K之圖像資料,分割圖像資料PP3、PP6形成2K×2K之圖像資料。在進行如此之分割之情形下,亦設定由斜線部所示之速率控制區域RCA,且藉由在該範圍內降低壓縮率而提高位元速率,而可在解碼並進行顯示時消除接縫之顯眼。
<6.總結及變化例> 根據以上之實施形態可獲得如下述之效果。 實施形態之編碼裝置10具備:壓縮編碼器11(編碼處理部),其進行對於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編碼處理;及控制器12(控制部),其對於在將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分割為複數個區域時成為分割邊界之附近之速率控制區域,以位元速率較速率控制區域以外(通常處理區域)更高之方式控制編碼處理。 藉此,對於構成速率控制區域之資料,資訊量多於圖像內之通常處理區域。若將在分割圖像之狀態下進行了壓縮編碼之圖像解碼且連結,則有在其邊界部分圖像之接縫顯眼之情形,藉由對於分割邊界dv之附近之速率控制區域提高位元速率,而可防止接縫顯眼。藉此,在將圖像分割且編碼、解碼之圖像處理系統中可顯示高品質之圖像。 特別是在如LED顯示器之自發光型顯示器件之大畫面顯示上為較佳。
實施形態之編碼裝置10係利用壓縮編碼器11進行壓縮編碼處理,控制器12對於速率控制區域指示利用較相對於通常處理區域之壓縮率更低之壓縮率之壓縮編碼處理。 亦即分割邊界之附近之速率控制區域之資料因以低壓縮率予以壓縮處理,從而位元速率變高。 對於通常處理區域以較高之壓縮率RN進行壓縮,對於速率控制區域以較低之壓縮率R1或R2進行壓縮。藉此,作為壓縮後之資料量,在速率控制區域中圖像資料之位元速率變高。 若位元速率低則壓縮誤差明顯,在分割邊界附近因誤差擴大而產生接縫被看到之現象。因此降低壓縮率而增大資料量,減少壓縮誤差。藉此,可在解碼/合成後之顯示圖像中避免接縫顯眼之現象。 再者,在實施形態中,控制器12進行如圖6或圖7之控制處理,但亦可為在壓縮編碼器11內,例如由速率控制器34進行該處理。
作為第1、第2實施形態所示之處理(參照圖6、圖7)中,控制器12基於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分割邊界進行設定速率控制區域之處理(S103、S111)。 例如速率控制區域可作為自分割邊界dv起至x列數或y行數之區塊等規則性地進行設定,亦可根據使用者操作或圖像內容進行可變設定。藉由設定速率控制區域作為控制器12之處理,可實現靈活之處理設定。 再者,速率控制區域亦可根據圖像大小或區塊BK之大小等而固定地設定。
在第1實施形態中,控制器12設定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分割邊界dv(圖6之S102),基於分割邊界設定速率控制區域(S103),對於速率控制區域以位元速率較通常處理區域更高之方式指示,而使壓縮編碼器11執行對於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IDT之編碼處理(S104)。 亦即,在設定分割邊界dv且設定速率控制區域後,指示速率控制區域而執行編碼處理。藉此,在速率控制區域中執行如使壓縮率不同之壓縮編碼。 該情形下,由於可對於原始之圖像資料任意地進行區域分割,故能夠進行相應於解碼系統、顯示系統之裝置或電路構成之分割邊界設定,在該情形下可適切地設定速率控制區域。
又,在第1實施形態中,描述了控制器12以將已進行編碼處理之圖像資料當作以設定之分割邊界予以分割後之複數個圖像資料之方式進行控制之例(圖6之S105)。 亦即,於原始之圖像資料IDT整體經壓縮處理後,以將經分割之複數個壓縮圖像資料cIDT(例如壓縮圖像資料cPP1、cPP2、cPP3、cPP4)予以記憶或者發送之方式進行控制。 藉此,準備在解碼時被接合之複數個分割區域之壓縮圖像資料cIDT。該壓縮圖像資料cIDT之各自接合之邊界附近之圖像資料形成高位元速率。
在第2實施形態中,描述了控制器12設定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IDT之分割邊界dv設定(圖7之S102),基於分割邊界分割圖像資料(S110),就每一分割區域設定速率控制區域(S111),使壓縮編碼器11執行編碼處理(S112)之例。 在如此之處理中亦可在速率控制區域執行如壓縮率不同之壓縮編碼。而且,該情形下亦然,由於可對原始之圖像資料任意地進行區域分割,故能夠進行相應於解碼系統、顯示系統之裝置或電路構成之分割邊界設定,在該情形下可適切地設定速率控制區域。
在第1、第3至第9實施形態中,在將包含複數個像素資料之區塊BK作為編碼處理單位時,於速率控制區域包含至少與分割邊界相接之區塊BK。即,一條邊形成分割邊界之區塊BK之列或行包含於速率控制區域。 例如圖5、圖8、圖9、圖10A、圖10B、圖11A、圖11B、圖12A、圖12B、圖13A、圖13B、圖14A、圖14B之任一例中,與分割邊界dv相接之區塊BK(斜線部)成為速率控制區域。如此般藉由至少與分割邊界相接之區塊BK包含於速率控制區域,且被設為高位元速率,而對於防止在解碼後之顯示時之接縫之顯眼為有效。 再者,如圖5所示般若將提高位元速率之速率控制區域設為最小限度則適宜於資料量之削減。
在第3、第4、第6、第7、第8實施形態中,顯示於速率控制區域包含自與分割邊界相接之區塊之列起連續之複數區塊列、或自與分割邊界相接之區塊之行起連續之複數區塊行之情形。 亦即,存在自至少與分割邊界相接之區塊之列或行起遍及複數個列或行作為速率控制區域,且該等區塊之位元速率變高之情形。例如圖8、圖9、圖11B、圖12B、圖13A、圖13B之例係將自與分割邊界dv相接之區塊BK(斜線部)之列或行起連續之複數個列或行作為速率控制區域。如此般藉由將靠近分割邊界之某一程度之範圍作為速率控制區域且提高位元速率,而對於防止在解碼後之顯示時之接縫之顯眼為有效。
在第4、第9實施形態中,描述了控制器12以在速率控制區域內產生進行壓縮率R1之壓縮編碼之區塊BK、與進行壓縮率R2之壓縮編碼之區塊BK之方式進行控制之例(參照圖9、圖14A、圖14B)。 亦即,在相當於速率控制區域之區塊BK中,存在被指示由不同之壓縮率進行之壓縮編碼之區塊BK。 藉此,進行例如如圖9所示般往向分割邊界而位元速率階段性地不斷變高之壓縮編碼。此對於防止在解碼後之顯示時之接縫之顯眼為有效。 或者,藉由如圖14A、圖14B所示般在垂直方向與水平方向之區塊處使壓縮率不同,而進行相應於圖像之適當之壓縮編碼。藉此,具有可對應高畫質化與資料量削減之要求之情形。
在第6、第7、第8實施形態中,描述了控制器12將相當於速率控制區域之區塊進行可變設定之例。 亦即,不是固定地進行速率控制區域之設定,而是藉由特定之算法將速率控制區域進行可變設定。 例如如在圖11A與圖11B、或圖12A與圖12B、或圖13A與圖13B中所說明之例般,成為速率控制區域之區塊BK之設定或者根據圖像內容之解析結果被設為可變,或者根據使用者操作被設為可變。藉此,根據情況而適當地設定速率控制區域,進行壓縮編碼。 根據圖像內容,亦存在即便不怎麼擴寬速率控制區域但接縫亦不顯眼之情形。對於如此之圖像,若如圖11A所示般減少成為速率控制區域之列或行,則在資料量削減之點上為理想。另一方面,對於接縫容易顯眼之圖像,藉由如圖11B所示般增多成為速率控制區域之列或行,而對於消除接縫顯眼為有效。 又,當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圖像之特徵不同之情形下,如圖12A與圖12B、或圖13A與圖13B所示般之可變設定亦為有效。
在第5、第7、第9實施形態中,描述了控制器12對於速率控制區域將對壓縮編碼器11指示之壓縮率進行可變設定之例。 亦即,不是固定地進行速率控制區域之壓縮率之設定,而是藉由特定之算法進行可變設定。 例如如在圖10A與圖10B中所說明之例般,將速率控制區域之壓縮率根據圖像內容之解析結果設為可變,或者根據使用者操作設為可變。藉此,可根據情況適當地選擇壓縮率而進行壓縮編碼。 亦有根據圖像內容而即便不怎麼降低壓縮率但接縫亦不顯眼之情形。對於如此之圖像,藉由提高速率控制區域之壓縮率而在資料量削減之點上為理想。另一方面,對於接縫容易顯眼之圖像,藉由降低速率控制區域之壓縮率而增加資料量,對於消除接縫顯眼為有效。圖12A與圖12B之情形亦同樣。 又,當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圖像之特徵不同之情形下,如圖13A與圖13B所示般之壓縮率之可變設定亦為有效。
在第8實施形態中,描述了在分割邊界dv位於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IDT之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之情形下,以速率控制區域中之沿著水平方向之分割邊界之區塊BK之列之數目、與沿著垂直方向之分割邊界之區塊BK之行之數目不同之方式設定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之例。 亦即,將構成速率控制區域之區塊列數與區塊行數設為不同,且將速率控制區域之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之大小設為不同。 例如藉由如圖13A所示般將構成速率控制區域之區塊之列數多於區塊之行數,而對於消除水平方向之接縫之顯眼為有利。特別是在垂直方向之接縫不顯眼之情形下藉由減少行數而適宜於資料量削減。 相反地,藉由如圖13B所示般將構成速率控制區域之區塊之行數多於區塊之列數,而對於消除垂直方向之接縫之顯眼為有利。特別是在水平方向之接縫不顯眼之情形下藉由減少列數而適宜於資料量削減。
在第9實施形態中,描述了在分割邊界位於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之情形下,將速率控制區域中之對於沿著水平方向之分割邊界之區塊對壓縮編碼器11指示之壓縮率、與對於沿著垂直方向之分割邊界之區塊對壓縮編碼器11指示之壓縮率設為不同之例。 亦即,在構成速率控制區域之區塊BK中,在水平列之區塊BK與垂直行之區塊BK中壓縮率不同。 例如如圖14A所示般對於在行方向排列之區塊BK設為壓縮率R1,對於在列方向排列之區塊BK設為壓縮率R2。此對於消除垂直方向之接縫之顯眼為有利。又,當水平方向之接縫不顯眼之情形下,藉由對於在列方向排列之區塊BK,設為較壓縮率R1更高之壓縮率R2,而適宜於資料量削減。 或者,如圖14B所示般對於在列方向排列之區塊BK設為壓縮率R1,對於在行方向排列之區塊BK設為壓縮率R2。此對於消除水平方向之接縫之顯眼為有利。又,在垂直方向之接縫不顯眼之情形下,藉由對於在行方向排列之區塊BK,設為較壓縮率R1更高之壓縮率R2,而適宜於資料量削減。 再者,組合圖13A、圖13B之思考方式與圖14A、圖14B之思考方式,說明了在行方向與列方向之區塊中,沿著分割邊界dv之行數與列數設為不同,且分別將壓縮率設為不同。如此般藉由將速率控制區域與壓縮率之兩者進行可變設定,亦可進行更適宜於圖像之壓縮編碼。
實施形態之解碼裝置20被輸入壓縮圖像資料cIDT(例如cPP1、cPP2、cPP3、cPP4)作為成為形成一個圖像之複數個分割區域之複數個圖像資料。各者係對於設定為在分割時之分割邊界dv之附近之速率控制區域以位元速率較通常處理區域更高之方式被施以編碼處理者。具備與此對應而進行解碼之複數個解碼器(解碼處理部)21、22、23、24,又,解碼裝置20具備顯示控制器(顯示控制部)25,其執行合成由複數個解碼器21、22、23、24解碼之複數個圖像資料(例如分割圖像資料PP1、PP2、PP3、PP4)並作為構成一個圖像之圖像資料而顯示。 藉此,在速率控制區域位元速率被提高之分割區域之圖像資料被解碼,進而以在分割邊界被連結之方式被合成而顯示。而且,在該情形下,可顯示接縫不顯眼之高品質之圖像。
再者,本說明書所記載之效果終極而言僅為例示而並非被限定者,亦可具有其他之效果。
此外,本發明亦可採用如以下之構成。 (1) 一種編碼裝置,其具備:編碼處理部,其對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進行編碼處理;及 控制部,其針對將前述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分割為複數個區域時成為分割邊界的附近之速率控制區域,以位元速率較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以外更高之方式控制編碼處理。 (2) 如上述(1)之編碼裝置,其中前述編碼處理部進行壓縮編碼處理, 前述控制部針對前述速率控制區域,指示以較對於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以外之壓縮編碼處理之壓縮率更低之壓縮率進行壓縮編碼處理。 (3) 如上述(1)或(2)之編碼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進行基於前述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分割邊界而設定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之處理。 (4)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編碼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設定前述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分割邊界,且基於分割邊界而設定前述速率控制區域, 針對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以位元速率較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以外更高之方式進行指示,使前述編碼處理部執行對於前述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編碼處理。 (5) 如上述(4)之編碼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以將已進行前述編碼處理之圖像資料當作以設定之分割邊界予以分割後之複數個圖像資料之方式進行控制。 (6)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編碼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設定前述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分割邊界,基於分割邊界分割圖像資料,於每一分割區域設定前述速率控制區域,而使前述編碼處理部執行編碼處理。 (7) 如上述(1)至(6)中任一項之編碼裝置,其中在將包含複數個像素資料之區塊作為編碼處理單位時, 於前述速率控制區域,包含至少與分割邊界相接之區塊。 (8) 如上述(1)至(6)中任一項之編碼裝置,其中在將包含複數個像素資料之區塊作為編碼處理單位時, 於前述速率控制區域,包含自與分割邊界相接之區塊之列起連續之複數區塊列、或自與分割邊界相接之區塊之行起連續之複數區塊行。 (9) 如上述(1)至(8)中任一項之編碼裝置,其中將包含複數個像素資料之區塊作為編碼處理單位時, 前述控制部以在前述速率控制區域內,以產生進行第1壓縮率之壓縮編碼之區塊、與進行第2壓縮率之壓縮編碼之區塊之方式進行控制。 (10) 如上述(1)至(9)中任一項之編碼裝置,其中在將包含複數個像素資料之區塊作為編碼處理單位時, 前述控制部將相當於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之區塊進行可變設定。 (11) 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項之編碼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針對前述速率控制區域,將對前述編碼處理部指示之壓縮率進行可變設定。 (12) 如上述(1)至(11)中任一項之編碼裝置,其中在分割邊界位於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之情形下, 將包含複數個像素資料之區塊作為編碼處理單位時, 以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中之沿著水平方向之分割邊界之區塊列之數目、與沿著垂直方向之分割邊界之區塊行之數目不同之方式,設定前述速率控制區域。 (13) 如上述(1)至(12)中任一項之編碼裝置,其中在分割邊界位於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之情形下, 將包含複數個像素資料之區塊作為編碼處理單位時, 前述控制部將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中之針對沿著水平方向之分割邊界之區塊對前述編碼處理部指示之壓縮率、與針對沿著垂直方向之分割邊界之區塊對前述編碼處理部指示之壓縮率設為不同。 (14) 一種編碼方法,其對於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針對將該圖像資料分割為複數個區域時成為分割邊界的附近之速率控制區域,以位元速率較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以外更高之方式進行編碼處理。 (15) 一種解碼裝置,其具備:複數個解碼處理部,其等與成為形成一幅圖像之複數個分割區域的複數個圖像資料對應而進行解碼,該等複數個圖像資料各自經實施如下之編碼處理:針對設定在分割時之分割邊界的附近之速率控制區域,使位元速率較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以外更高;及 顯示控制部,其執行將由複數個前述解碼處理部予以解碼之複數個圖像資料合成作為構成一個圖像之圖像資料而顯示。
1:圖像處理裝置 2:圖像處理裝置 10:編碼裝置 11:壓縮編碼器(編碼處理部) 12:控制器(控制部) 13:記憶部(記錄部) 14:通訊部 15:操作部 16:圖像源 20:解碼裝置 21:解碼器(解碼處理部) 22:解碼器(解碼處理部) 23:解碼器(解碼處理部) 24:解碼器(解碼處理部) 25:顯示控制器 26:顯示部 27:圖像源 31:小波轉換部 32:量化部 33:EBCOT 34:速率控制器 35:位元平面編碼器 36:算術編碼器 BK:區塊 cIDT:壓縮圖像資料 cPP1:壓縮圖像資料 cPP2:壓縮圖像資料 cPP3:壓縮圖像資料 cPP4:壓縮圖像資料 dv:分割邊界 IDT:圖像資料 PP1:分割圖像資料 PP2:分割圖像資料 PP3:分割圖像資料 PP4:分割圖像資料 R1:壓縮率 R2:壓縮率 RCA:速率控制區域(斜線部) RN:壓縮率 S101:步驟 S102:步驟 S103:步驟 S104:步驟 S105:步驟 S110:步驟 S111:步驟 S112:步驟
圖1係進行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編碼處理之圖像處理裝置之區塊圖。 圖2係實施形態之壓縮編碼器之區塊圖。 圖3A-圖3B係實施形態之處理對象之圖像與分割區域之說明圖。 圖4A-圖4B係進行實施形態之解碼處理之圖像處理裝置之區塊圖 圖5係第1實施形態之速率控制區域之說明圖。 圖6係第1實施形態之編碼處理之流程圖。 圖7係第2實施形態之編碼處理之流程圖。 圖8係第3實施形態之速率控制區域之說明圖。 圖9係第4實施形態之速率控制區域之說明圖。 圖10A-圖10B係第5實施形態之速率控制區域之說明圖。 圖11A-圖11B係第6實施形態之速率控制區域之說明圖。 圖12A-圖12B係第7實施形態之速率控制區域之說明圖。 圖13A-圖13B係第8實施形態之速率控制區域之說明圖。 圖14A-圖14B係第9實施形態之速率控制區域之說明圖。 圖15係實施形態之分割區域之又一例之說明圖。
1:圖像處理裝置
10:編碼裝置
11:壓縮編碼器(編碼處理部)
12:控制器(控制部)
13:記憶部(記錄部)
14:通訊部
15:操作部
16:圖像源
cPP1:壓縮圖像資料
cPP2:壓縮圖像資料
cPP3:壓縮圖像資料
cPP4:壓縮圖像資料
dv:分割邊界
IDT:圖像資料
PP1:分割圖像資料
PP2:分割圖像資料
PP3:分割圖像資料
PP4:分割圖像資料

Claims (18)

  1. 一種編碼裝置,其具備:編碼處理部,其對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進行編碼處理;控制部,其針對將前述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分割為複數個區域時成為分割邊界的附近之速率控制區域,以位元速率較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以外更高之方式控制編碼處理;及通訊部,其將根據上述分割邊界分割後之複數個編碼圖像傳送至外部機器。
  2. 如請求項1之編碼裝置,其中前述編碼處理部進行壓縮編碼處理,前述控制部針對前述速率控制區域,指示以較對於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以外之壓縮編碼處理之壓縮率更低之壓縮率進行壓縮編碼處理。
  3. 如請求項1之編碼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進行基於前述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分割邊界而設定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之處理。
  4. 如請求項1之編碼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設定前述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分割邊界,且基於分割邊界而設定前述速率控制區域,針對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以位元速率較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以外更高之方式進行指示,使前述編碼處理部執行對於前述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編碼處理。
  5. 如請求項4之編碼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以將已進行前述編碼處理之圖像資料當作以設定之分割邊界予以分割後之複數個圖像資料之方式進行控制。
  6. 如請求項1之編碼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設定前述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分割邊界,基於分割邊界分割圖像資料,於每一分割區域設定前述速率控制區域,而使前述編碼處理部執行編碼處理。
  7. 如請求項1之編碼裝置,其中將包含複數個像素資料之區塊作為編碼處理單位時,於前述速率控制區域,包含至少與分割邊界相接之區塊。
  8. 如請求項1之編碼裝置,其中將包含複數個像素資料之區塊作為編碼處理單位時,於前述速率控制區域,包含自與分割邊界相接之區塊之列起連續之複數區塊列、或自與分割邊界相接之區塊之行起連續之複數區塊行。
  9. 如請求項1之編碼裝置,其中將包含複數個像素資料之區塊作為編碼處理單位時,前述控制部在前述速率控制區域內,以產生進行第1壓縮率之壓縮編碼之區塊、與進行第2壓縮率之壓縮編碼之區塊之方式進行控制。
  10. 如請求項1之編碼裝置,其中將包含複數個像素資料之區塊作為編碼 處理單位時,前述控制部將相當於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之區塊進行可變設定。
  11. 如請求項1編碼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針對前述速率控制區域,將對前述編碼處理部指示之壓縮率進行可變設定。
  12. 如請求項1之編碼裝置,其中在分割邊界位於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之情形下,將包含複數個像素資料之區塊作為編碼處理單位時,以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中之沿著水平方向之分割邊界之區塊列之數目、與沿著垂直方向之分割邊界之區塊行之數目不同之方式,設定前述速率控制區域。
  13. 如請求項1之編碼裝置,其中在分割邊界位於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之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之情形下,將包含複數個像素資料之區塊作為編碼處理單位時,前述控制部將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中之針對沿著水平方向之分割邊界之區塊對前述編碼處理部指示之壓縮率、與針對沿著垂直方向之分割邊界之區塊對前述編碼處理部指示之壓縮率設為不同。
  14. 如請求項1至13之任一項之編碼裝置,其中前述編碼處理部係進行依據JPEG2000規格之壓縮編碼處理。
  15. 如請求項1至13之任一項之編碼裝置,其中前述編碼處理部包含:小波轉換部,其進行對前述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的小波轉換;量化部,其對經小波轉換之資料進行量化處理;及EBCOT(Embedded Block Coding with Optimal Truncation,優化截取內嵌碼塊編碼),其對量化後之資料進行熵編碼。
  16. 如請求項14之編碼裝置,其中前述編碼處理部包含:小波轉換部,其進行對前述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的小波轉換;量化部,其對經小波轉換之資料進行量化處理;及EBCOT,其對量化後之資料進行熵編碼。
  17. 一種編碼方法,其係進行:編碼處理,其對於處理對象之圖像資料,針對將該圖像資料分割為複數個區域時成為分割邊界的附近之速率控制區域,以位元速率較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以外更高之方式進行;及通訊處理,其將根據上述分割邊界分割後之複數個編碼圖像傳送至外部機器。
  18. 一種解碼裝置,其具備:接收裝置,其取得為形成一幅圖像之複數個分割區域的複數個圖像資料,該等複數個圖像資料各自經實施如下之編碼處理:針對設定在分割 時之分割邊界的附近之速率控制區域,使位元速率較前述速率控制區域以外更高;複數個解碼處理部,其等與前述複數個圖像資料對應而進行解碼;及顯示控制部,其執行將由複數個前述解碼處理部予以解碼之複數個圖像資料合成作為構成一個圖像之圖像資料而顯示。
TW108129193A 2018-10-18 2019-08-16 編碼裝置、編碼方法及解碼裝置 TWI8297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96639 2018-10-18
JP2018196639 2018-10-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9749A TW202029749A (zh) 2020-08-01
TWI829740B true TWI829740B (zh) 2024-01-21

Family

ID=70284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9193A TWI829740B (zh) 2018-10-18 2019-08-16 編碼裝置、編碼方法及解碼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50581A1 (zh)
EP (1) EP3869801A4 (zh)
JP (1) JPWO2020079900A1 (zh)
KR (1) KR20210071986A (zh)
CN (1) CN112823516A (zh)
TW (1) TWI829740B (zh)
WO (1) WO2020079900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8597A (ja) * 2002-05-29 2003-12-05 Sony Corp 画像符号化装置および画像符号化方法
JP2006295721A (ja) * 2005-04-13 2006-10-26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画像符号化装置及び画像符号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07419B1 (ko) * 1995-03-20 1999-07-15 전주범 부호화 비트발생율 제어방법 및 그 제어장치
JPH09275561A (ja) * 1996-04-08 1997-10-21 Toshiba Corp 映像圧縮装置及び映像圧縮方法
JP2001285876A (ja) * 2000-03-30 2001-10-12 Sony Corp 画像符号化装置とその方法、ビデオカメラ、画像記録装置、画像伝送装置
JP4149144B2 (ja) * 2001-06-13 2008-09-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圧縮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420633A (zh) * 2001-10-29 2003-05-28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图像编码装置以及图像编码方法
JP2003204436A (ja) * 2001-10-29 2003-07-18 Victor Co Of Japan Ltd 画像符号化装置及び画像符号化プログラム
JP3833585B2 (ja) * 2002-07-24 2006-10-11 Kddi株式会社 画像符号化装置および画像符号化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008333B2 (ja) 2002-10-25 2007-11-14 株式会社リアルビズ 複数台のプロジェクタによるマルチ映像投影方法、同方法を使用するためのプロジェクタ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5914962B2 (ja) * 2010-04-09 2016-05-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JP5748463B2 (ja) * 2010-12-02 2015-07-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符号化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MX2013008757A (es) * 2011-01-28 2014-02-28 Eye Io Llc Control de velocidad de bits adaptativa basado en escenas.
JP6023596B2 (ja) * 2013-01-24 2016-11-09 株式会社日立情報通信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画像符号化装置
JP6330937B2 (ja) 2013-07-19 2018-05-30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タ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タ装置、調整装置および調整方法、ならびに、調整プログラム
US10205950B2 (en) * 2014-02-21 2019-02-12 Panasonic Corporation Image decoding method, image encoding method, image deco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encoding apparatus
JP2015171117A (ja) * 2014-03-11 2015-09-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符号化装置
US11172208B2 (en) * 2017-02-28 2021-11-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he visual quality of viewport-based omnidirectional video stream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8597A (ja) * 2002-05-29 2003-12-05 Sony Corp 画像符号化装置および画像符号化方法
JP2006295721A (ja) * 2005-04-13 2006-10-26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画像符号化装置及び画像符号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079900A1 (ja) 2021-09-24
EP3869801A1 (en) 2021-08-25
US20210350581A1 (en) 2021-11-11
TW202029749A (zh) 2020-08-01
EP3869801A4 (en) 2021-12-08
WO2020079900A1 (ja) 2020-04-23
CN112823516A (zh) 2021-05-18
KR20210071986A (ko) 2021-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76719B2 (ja) 画像符号化装置、画像符号化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画像復号装置、画像復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201907732A (zh) 視訊編碼方法、視訊解碼方法、視訊編碼器及視訊解碼器
KR101946598B1 (ko) 이미지 코딩, 디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JP2007251834A (ja) 画像符号化装置及び復号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TWI740801B (zh) 畫像編碼裝置、動畫像解碼裝置及記錄媒體
JP2013110518A (ja) 画像符号化装置、画像符号化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画像復号装置、画像復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078860A (ja) 圧縮器、駆動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圧縮方法
JP2012080470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1715133A (zh) 用于图像数据的无损压缩编码装置和解码装置
TWI829740B (zh) 編碼裝置、編碼方法及解碼裝置
KR20210125095A (ko) 화상 부호화 장치, 화상 부호화 방법 및 저장 매체
US881175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ectively performing an intra prediction procedure
CN105827896A (zh) 数据处理系统
JP2009071472A (ja) 画像符号化方法、画像復号化方法、画像符号化装置、画像復号化装置、及び半導体集積回路
JP2013038656A (ja) 画像符号化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331992B2 (ja) 画像符号化方法,画像復号方法,画像符号化装置,画像復号装置,それら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れら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KR101268588B1 (ko) 무손실 영상 압축 장치 및 방법
KR101289881B1 (ko) 무손실 영상 압축 장치 및 방법
JP5432690B2 (ja) 画像符号化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606660B2 (ja) 画像データ符号化装置
JP2023140150A (ja) 画像符号化装置、画像復号装置、画像符号化方法、および画像復号方法
JP2002369201A (ja) 画像データ圧縮装置、画像データ圧縮方法、記録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0129498A1 (ja) 画像符号化装置、画像符号化方法、画像復号装置、画像復号方法
KR20210126121A (ko) 화상 복호 장치, 화상 복호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JP2010141775A (ja) 表示装置駆動回路及び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