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9111B - 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9111B
TWI829111B TW111109855A TW111109855A TWI829111B TW I829111 B TWI829111 B TW I829111B TW 111109855 A TW111109855 A TW 111109855A TW 111109855 A TW111109855 A TW 111109855A TW I829111 B TWI829111 B TW I8291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circuit board
output connector
elastic adhesiv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9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39577A (zh
Inventor
陳家震
鄭尹彰
劉堂安
褚永鴻
彭啓人
Original Assignee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098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2911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39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9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91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9111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包括以下流程。連接電路板的第一輸入/輸出接頭至第一定位治具。組合第一彈性黏膠於第一硬板。將第一定位治具遠離第一輸入/輸出接頭的一端穿出第一硬板,第一輸入/輸出接頭與第一彈性黏膠分隔於第一硬板的兩側。設置電路板至殼體內,其中第一定位治具自殼體內的第一壁上的第一輸入/輸出開口插入,使得第一彈性黏膠黏著第一硬板至殼體的第一壁,且第一彈性黏膠填充第一定位治具與第一輸入/輸出開口之間的空隙。

Description

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
本發明有關於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
隨著科技進步以及攜帶式電子裝置的普及,產品中防水結構的設置是越來越重要。一些現有的防水產品的作法,是把輸入/輸出端放在獨立於主板的小板上,以減少設置主板子鎖付點過遠造成的力矩公差,和排除主板上其他元件或連接線造成的公差。倘若公差存在,會造成原本與機殼結合緊密的輸入/輸出端產生間隙,造成防水失效。此外,將機殼內部的電路結構拆成主板和小板,會導致電路佈局設計難度上升,並佔用到機殼內更多的空間,造成更多個組裝間隙,以致於需要使用到更多的連接線。這並不利於符合電子產品現今的輕薄短小趨勢。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防水結構的組裝方法,能夠減少公差避免相關防水設計失效,同時能減少機殼內部體積的佔用,是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所欲解決的問題之一。
本發明的一態樣有關於一種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一種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包括以下流程。連接電路板的第一輸入/輸出接頭至第一定位治具。組合第一彈性黏膠於第一硬板。將第一定位治具遠離第一輸入/輸出接頭的一端穿出第一硬板,第一輸入/輸出接頭與第一彈性黏膠分隔於第一硬板的兩側。設置電路板至殼體內,其中第一定位治具自殼體內的第一壁上的第一輸入/輸出開口插入,使得第一彈性黏膠黏著第一硬板至殼體的第一壁,且第一彈性黏膠填充第一定位治具與第一輸入/輸出開口之間的空隙。
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一輸入/輸出接頭具有密封環。第一輸入/輸出接頭通過密封環與第一硬板密封地接觸。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進一步方法包括以下流程。壓縮第一彈性黏膠,致使第一硬板壓迫密封環。
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殼體在相對第一壁的第二壁上具有抵靠件。電路板相對第一輸入/輸出接頭的一側具有相應抵靠件的一凹口。設置電路板至殼體內進一步包括以下流程。對電路板相對第一輸入/輸出接頭的側施力,使殼體的第二壁上的抵靠件抵靠電路板的凹口,致使彈性黏著膠壓縮。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方向從電路板的第一輸入/輸出接頭延伸至電路板的凹口。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進一步方法包括以下流程。於電路板上設置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長條硬片。
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一定位治具連接第一輸入/輸出接頭以外的部分是漸縮傾斜的。將電路板設置於殼體內進一步包括以下流程。將第一定位治具斜向插入至第一輸入/輸出開口。
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流程。設置螺絲穿過殼體的一底部以抵靠電路板,以鎖固電路板至殼體。
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流程。於電路板相對第一輸入/輸出接頭的一側的相對兩端上分別設置螺絲,以鎖固電路板至殼體。
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流程。連接一電路板的第二輸入/輸出接頭至第二定位治具,其中第二輸入/輸出接頭位於第一輸入/輸出接頭所在的電路板的一側。組合第二彈性黏膠於第二硬板。將第二定位治具遠離第二輸入/輸出接頭的一端穿出第二硬板,第二輸入/輸出接頭與第二彈性黏膠分隔於第二硬板的兩側。當設置電路板至殼體內時,插入第二定位治具至第一壁上的第二輸入/輸出開口,使得第二彈性黏膠黏著第二硬板至殼體的第二壁且填充第二定位治具與二輸入/輸出開口之間的空隙。在第一輸入/輸出接頭與第二輸入/輸出接頭之間的電路板上設置螺絲,以鎖固電路板至殼體。
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流程。於殼體的內部設置垂直於電路板的定位板橫跨第一輸入/輸出接頭,從殼體凸出。通過螺絲以朝向第一壁的第二方向鎖固定位板,致使定位板帶動第一輸入/輸出接頭朝向第一壁壓縮第一彈性黏膠。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中,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流程。連接從殼體暴露的第一定位治具至一連接線。設置固定治具於殼體外限定連接線的一延伸方向,其中定位板通過螺絲鎖固於固定治具。
綜合以上,通過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提供的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能夠應用在不拆板的防水設計。通過結合硬板與彈性黏膠至主板輸入/輸出接頭,彈性的黏膠將有助於容許公差產生,避免防水失效。
下文列舉實施例配合所附圖式進行詳細說明,但所提供之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所涵蓋的範圍,而結構運作之描述非用以限制其執行之順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組合之結構,所產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裝置,皆為本發明所涵蓋的範圍。另外,圖式僅以說明為目的,並未依照原尺寸作圖。為使便於理解,下述說明中相同元件或相似元件將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說明。
另外,在全篇說明書與申請專利範圍所使用之用詞(terms),除有特別註明外,通常具有每個用詞使用在此領域中、在此揭露之內容中與特殊內容中的平常意義。某些用以描述本發明之用詞將於下或在此說明書的別處討論,以提供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有關本發明之描述上額外的引導。
關於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第二』、…等,並非特別指稱次序或順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其僅僅是為了區別以相同技術用語描述的元件或操作而已。
其次,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詞『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為開放性的用語,即意指包含但不限於。
再者,於本文中,除非內文中對於冠詞有所特別限定,否則『一』與『該』可泛指單一個或多個。將進一步理解的是,本文中所使用之『包含』、『包括』、『具有』及相似詞彙,指明其所記載的特徵、區域、整數、步驟、操作、元件與/或組件,但不排除其所述或額外的其一個或多個其它特徵、區域、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與/或其中之群組。
為改善防水設計因拆板需求所導致的電路設計上的不便,以及改善防水設計中的公差容忍問題,本發明提供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
第1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一組裝結構的立體視圖。
在本實施例中,機殼111內的電路結構設置連接至外部連接線180。機殼111為蓋板115所封閉,而形成密封的殼體。進一步地,在本實施例中,定位板170來強化內部防水設計的連接。固定治具160設置於機殼111的一端,並用以限位與機殼111內部電路結構連接之連接線180,並且定位板170以螺絲鎖固至固定治具160,以進一步強化內部防水設計的連接。
為進一步說明第1圖的組裝結構以及相關的防水特性,請參照後續說明。
請參照第2A圖至第2C圖。第2A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一防水結構的立體視圖。第2B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第2A圖中一輸入/輸出接頭132的剖面圖。第2C圖繪示第2A圖的局部R的視圖。
為了簡單說明的目的,一些元件未繪示於圖上。舉例而言,為了清楚說明機殼111內部結構的目的,固定治具160、定位板170、連接線180以及覆蓋機殼111的蓋板115未繪示於圖上。
如第2A圖所示,電路板131設置於機殼111內上。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板131可以視作是一電子裝置的主機板,包括記憶體裝置134、處理器裝置135與網路裝置136。為了簡單說明的目的,一些電路接線的設置未繪示於電路板131上。
電路板131上設置有輸入/輸出接頭132與輸入/輸出接頭133。如第2A圖所示,輸入/輸出接頭132與輸入/輸出接頭133鄰近機殼111的第一壁113。
在本實施例中,輸入/輸出接頭132連接至第一定位治具140,輸入/輸出接頭133連接至第二定位治具145。如第2A圖與第2B圖所示,第一定位治具140與第二定位治具145具有漸縮傾斜的端部形狀,因而在安裝上能夠有一定程度的角度容忍度,而不至於損害到輸入/輸出接頭13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定位治具140與第二定位治具145的漸縮傾斜端部形狀為U形的圓滑形狀。
如第2A圖與第2B圖所示,輸入/輸出接頭132與輸入/輸出接頭133分別連接第一定位治具140與第二定位治具145後,穿出機殼111。與輸入/輸出接頭132 連接的第一定位治具140通過機殼111上的開口1131穿出機殼111,並且與與輸入/輸出接頭133 連接的第二定位治具145通過機殼111上的開口1132穿出機殼111。
進一步地,參照第2B圖,在機殼111的第一壁113以及輸入/輸出接頭132、輸入/輸出接頭133之間,進一步設置有硬板與彈性黏膠。
舉例而言,第2B圖繪示鄰近及輸入/輸出接頭132橫截面圖。在輸入/輸出接頭132與第一壁113之間,設置有第一硬板141以及第一彈性黏膠142。
詳細而言,如第2B圖所示,及輸入/輸出接頭132連接第一定位治具140,並且第一定位治具140穿出機殼111第一壁113之開口1131而凸出於機殼111。
輸入/輸出接頭132與輸入/輸出接頭133例如為可以在限定公差內提供防水功能的防水輸入/輸出接頭。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硬板141為環形,並設置以抵靠輸入/輸出接頭132的密封環1321。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輸入/輸出接頭132的密封環1321為防水膠圈,以確保輸入/輸出接頭132的防水密封。
在第2B圖中,於第一硬板141與機殼111的第一壁113之間,進一步設置第一彈性黏膠142。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彈性黏膠142的形狀設置與第一硬板141相似,從而將第一硬板141緊密地貼合至第一壁113上。
第一彈性黏膠142具有相當的彈性,而能夠容忍一定程度的公差。而通過將第一硬板141與第一彈性黏膠142結合,第一硬板141有利於分散來自第一彈性黏膠142因公差所產生的力。
進一步地,由於第一彈性黏膠142具有伸縮的彈性,當通過第一彈性黏膠142黏著抵靠輸入/輸出接頭132的第一硬板141時,第一彈性黏膠142一方面也可以填補進輸入/輸出接頭132與第一壁113上開口1131之間的縫隙,避免位置偏移造成間隙導致防水失效。
此外,如第2B圖所示,於電路板131的背面進一步設置有長條硬片190,以強化電路板131整體的結構強度。詳情請見後續之說明。
請回到第2A圖,並同時參照第2C圖。在本實施例中,於機殼111相對第一壁113的第二壁114上,進一步設置有凸出的抵靠件1141。抵靠件1141係設置以向電路板131施力。
如第2A圖與第2C圖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電路板131相對輸入/輸出接頭132、輸入/輸出接頭133的一側設置有凹口1311,凹口1311係對應於抵靠件1141。當電路板131設置於機殼111內,輸入/輸出接頭132、輸入/輸出接頭133分別插入機殼111的開口1131與開口1132後,使電路板131的凹口1311卡合機殼111的抵靠件1141。由於應用到彈性黏膠(例如第一彈性黏膠142)做結構上的補強,當電路板131的凹口1311卡合機殼111的抵靠件1141,將對第一彈性黏膠142、第二彈性黏膠147施力,使第一彈性黏膠142、第二彈性黏膠147壓縮。如此,能夠確保輸入/輸出接頭(例如輸入/輸出接頭132)能夠與硬板(例如第一硬板141)是緊密的。
如第2C圖所示,抵靠件1141上方是具有斜角的設置,有利於電路板131從抵靠件1141的上方卡合進來。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彈性黏膠142、第二彈性黏膠147例如為防水的泡棉雙面背膠。
為進一步說明防水結構的組裝,請參照第3圖至第9圖。第3圖至第9圖依序分別繪示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之不同流程的視圖。為了簡單說明的目的,一些元件在會在圖式上被暫時省略。
參照第3圖。第3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防水結構的分解視圖。
如第3圖所示,在組裝的防水結構中,包括電路板131、第一定位治具140與第二定位治具145、第一硬板141與第二硬板146以及第一彈性黏膠142與第二彈性黏膠147。電路板131的一側設置有輸入/輸出接頭132與輸入/輸出接頭133。在電路板131相對於輸入/輸出接頭132與輸入/輸出接頭133的一側上則設置有凹口1311。
供電路板131設置的機殼111則包括底板112以及相對的第一壁113、第二壁114。第一壁113上包括開口1131與開口1132,開口1131與開口1132系設置供電路板131的輸入/輸出接頭132與133穿出,而連接至其他的連接線180(請見第1圖)。此外,如前所述,在電路板131的第二壁114上,設置有用以抵靠電路板131之凹口1311的抵靠件1141。
第4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第一硬板141與第二硬板146、第一彈性黏膠142與第二彈性黏膠147、電路板131的輸入/輸出接頭132與輸入/輸出接頭133以及第一定位治具140與第二定位治具145組裝的一示意視圖。
如第4圖所示,環形的第一硬板141與環形的第一彈性黏膠142組合在一起,並且將環形的第二硬板146與環形的第二彈性黏膠147組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將具有漸縮之端部形狀的第一定位治具140連接至輸入/輸出接頭132,並將具有漸縮之端部形狀的第二定位治具145連接至輸入/輸出接頭133。
隨後,將套上第一定位治具140之輸入/輸出接頭132穿過第一硬板141與第一彈性黏膠142的組合,並將將套上第二定位治具145之輸入/輸出接頭133穿過第二硬板146與第二彈性黏膠147的組合。
如此一來,在套上第一定位治具140之輸入/輸出接頭132穿過第一硬板141與第一彈性黏膠142的組合之後,輸入/輸出接頭132與第一彈性黏膠142將分隔於第一硬板141的兩側。相似地,套上第二定位治具145之輸入/輸出接頭133穿過第二硬板146與第二彈性黏膠147的組合之後,輸入/輸出接頭133與第二彈性黏膠147將分隔於第二硬板146的兩側。輸入/輸出接頭132的密封環1321與輸入/輸出接頭133的密封環將能夠在後續分別藉由與第一彈性黏膠142、第二彈性黏膠147的壓縮而被壓迫,繼而分別與第一硬板141、第二硬板146抵靠。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彈性黏膠142、第二彈性黏膠147為雙面背膠。在進入至第5圖與第6圖之前,可以撕除剩餘的離形紙,使第一彈性黏膠142、第二彈性黏膠147保持為可以黏貼其他物件的狀態。
進入至第5圖與第6圖。第5圖至第6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組裝電路板131至機殼111內的示意視圖。其中第5圖與第6圖繪示其中一個輸入/輸出接頭132從機殼111穿出,以供其他連接線180連接的橫截面視圖。
如第5圖所示,連接第一定位治具140且與第一硬板141、第一彈性黏膠142組裝之輸入/輸出接頭132以不同於X方向及Z方向之一方向從機殼111的內部插入第一壁113上的開口1131。
開口1131的大小是略大於第一定位治具140的大小。由於第一定位治具140具有漸縮的端部形狀,當插入連接輸入/輸出接頭132之第一定位治具140至開口1131時,能夠具有一定程度的角度容忍度。
連接第二定位治具145且與第二硬板146、第二彈性黏膠147組裝之輸入/輸出接頭133亦可以通過相同的方式,在同一步流程插入至開口1132。
進入到第6圖,確保第一定位治具140插入至開口1131後,向電路板131施以Z方向的力,是電路板131與機殼111的底板112平行。此時,第一彈性黏膠142、第二彈性黏膠147無其他方向或角度的伸縮。
接續第5圖與第6圖,請參照第7A圖與第7B圖。第7A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電路板131組裝至機殼111內的示意立體視圖。第7B圖繪示第7A圖的一橫截面圖。
在對從開口1131斜向翹起的電路板131施以Z方向的力以後,參照第7A圖與第7B圖,電路板131的凹口1311將卡合至機殼111內的抵靠件1141。特別是如第7B圖所示,一旦電路板131的凹口1311卡合從第二壁延伸出來的抵靠件1141,抵靠件1141將對電路板131是以反向於X方向的力。
如此,能夠促使第一定位治具140、第二定位治具145保持從機殼111的開口1131與1132分別凸出。此外,由於抵靠件1141將對電路板131施力,將促使第一彈性黏膠142、第二彈性黏膠147壓縮,而使得輸入/輸出接頭132、133進一步分別密封在第一硬板141、第二硬板146上。而由於第一硬板141、第二硬板146的形狀與第一彈性黏膠142、第二彈性黏膠147皆為環形,第一硬板141、第二硬板146將能夠有效分散施力。
另一方面,當壓迫第一彈性黏膠142、第二彈性黏膠147施力時,還能夠促使第一彈性黏膠142填補輸入/輸出接頭132與開口1131之間的空隙,以及促使第二彈性黏膠147填補輸入/輸出接頭133與開口1132之間的空隙,以進一步提升防水的密合度。一旦有其他公差或缺口出現,壓縮的第一彈性黏膠142、第二彈性黏膠147將能夠立即填補。
請同時參照第8A圖至第8C圖。第8A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組裝螺絲151、152、153與154的示意視圖。第8B圖繪示第8A圖的一橫截面圖。第8C圖根示第8A圖的一俯視示意視圖。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是在第一彈性黏膠142、第二彈性黏膠147完成與第一壁113的黏貼之後,才設置螺絲151、152、153與154,從而避免存在部分的第一彈性黏膠142、第二彈性黏膠147未接觸第一壁113而導致非預期的公差。
如第8A圖所示,在電路板131的輸入/輸出接頭132、133之間設置螺絲151固定,將能夠避免偏移。
進一步地,如第8B圖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螺絲154能夠從機殼111之底板112下方向上鎖固。螺絲154將能夠維持電路板131在機殼111內在Z方向的高度,並且與電路板131與抵靠件1141卡合的高度相對齊,進而使電路板131儘可能平行於底板112。
此外,請同時參照第8A圖與第8C圖。在電路板131鄰近第二壁114的一側上,進一步設置有螺絲152與153。螺絲152與153係對齊電路板131之凹口1311卡合抵靠件1141處的兩端設置,使電路板131平衡。
進入到第9圖,並請同時參照第1圖。第9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設置固定治具160固定的一橫截面圖,其中機殼111為蓋板115所密封。
如第1圖與第9圖所示,固定治具160實質設置於鄰近從機殼111的第一壁113。
在第9圖繪示的橫截面圖上,固定治具160具有U形板來包覆機殼111與蓋板115。從第一壁113的開口1131與1132凸出之第一定位治具140與第二定位治具145可以分別於不同的連接線180連接,而連接線180將能夠為固定治具160所限位。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於組裝防水結構時,能夠進一步於機殼111的底板112上設置底孔1121,並於蓋板115上設置頂孔1151。如此,將能夠進一步分別設置從底孔1121與頂孔1151延伸進機殼111內部的定位板170。
如第9圖所示,定位板170係橫跨電路板131上的輸入/輸出接頭(例如輸入/輸出接頭133)。
在一些實施例中,定位板170類似於前述的抵靠件1141,能夠進一步提供反向於X方向的施力,藉以進一步壓縮彈性黏膠(例如第二彈性黏膠147)。另一方面,定位板170能夠用以在Z方向上固定電路板131,避免產生Z方向的公差。
如第9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定位板170能夠分別通過螺絲150鎖附在固定治具160上。如此,螺絲150將定位板170施以反向於X方向的力,從而帶動定位板170壓縮第二彈性黏膠147。
如此,定位板170可以視作是保壓治具,確保第一彈性黏膠142、第二彈性黏膠147壓縮。
第10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電路板131的背面視圖。
如前所述,電路板131的背面進一步設置有長條硬片190。在本實施例中,二個長條硬片190設置於電路板131的背面,其中長條硬片190是沿X方向延伸。換言之,長條硬片190是沿輸入/輸出接頭132、133至抵靠件1141所卡合的一方向延伸。長條硬片190能夠強化電路板131的結構強度,避免電路板131折斷。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長條硬片190例如是SUS鐵片。
請參照第11圖至第13圖。第11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組裝之防水結構容忍X方向公差的頂視示意圖。第12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組裝之防水結構容忍角度扭轉公差的頂視示意圖。第13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組裝之防水結構容忍Z方向公差的橫截面示意圖。第11圖至第13圖係以輸入/輸出接頭132為示例。
在第11圖中,繪示了輸入/輸出接頭132承受X方向公差的頂視示意圖。此時,通過可以拉伸的第一彈性黏膠142,使得第一彈性黏膠142在X方向上拉伸,進而能夠忍受X方向的公差。
在第12圖中,繪示了輸入/輸出接頭132承受角度扭轉公差的頂視示意圖。在第12圖中,雖然輸入/輸出接頭132承受扭轉,由於存在可以拉伸的第一彈性黏膠142,第一彈性黏膠142在X方向與Y方向上不均勻的拉伸,進而能夠忍受角度扭轉公差。
在第13圖中,繪示了輸入/輸出接頭132承受Z方向公差的橫截面示意圖。在第13圖中,雖然輸入/輸出接頭132承受公差,使得電路板131朝上傾斜,但仍能夠通過可以拉伸的第一彈性黏膠142維持密封,進而忍受Z方向上的公差。
第14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200的流程圖。方法200總結前述組裝防水結構的流程。方法200,亦可以認為是一種防水結構的製造方法。
同時參照第3圖至第4圖,在流程201,連接電路板的輸入/輸出接頭至定位治具。
同時參照第3圖至第4圖,在流程202,組合彈性黏膠於硬板。
參照第4圖,在流程203,將定位治具遠離輸入/輸出接頭的一端穿出硬板,輸入/輸出接頭與彈性黏膠分隔於硬板的兩側。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輸入/輸出接頭具有密封環。密封環例如是防水膠圈。輸入/輸出接頭通過密封環與第一硬板密封地接觸。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通過類似的組裝方法,同時組裝二個或以上的輸入/輸出接頭。
參照第5圖與第6圖,在流程204,設置電路板至殼體內,其中定位治具自殼體內的壁上的輸入/輸出開口插入,使得彈性黏膠黏著硬板至殼體的壁,且彈性黏膠填充定位治具與輸入/輸出開口之間的空隙。
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如第7A圖至第8C圖所示,能夠提供多個螺絲協助機殼內電路板的定位。
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第9圖所示,能夠進一步設置固定治具與定位板,藉以保持彈性黏膠的壓縮。
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第10圖所示,能夠於電路板上設置長條硬片,來避免前後抵壓彈性黏膠時導致電路板彎折或折斷。
綜合以上,通過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能夠應用在不拆板的防水設計,並同時整合多個不同的輸入/輸出接頭在同一片電路板上。通過結合硬板與彈性黏膠至主板輸入/輸出接頭,彈性的黏膠能夠拉伸,將有助於容許公差產生,避免防水失效。此外,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進一步提供壓縮彈性黏膠的固定方案,壓縮的彈性黏膠將能夠填補縫隙,進一步完善防水所需的密封需求。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組裝的防水結構可以應用在電子裝置上,例如攜帶式電子裝置,包括迷你個人電腦或是手機,但並不以此限制本發明實施例的態樣。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不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1:機殼 112:底板 1121:底孔 113:壁 1131,1132:開口 114:壁 1141:抵靠件 115:蓋板 1151:頂孔 131:電路板 1311:凹口 132:輸入/輸出接頭 1321:密封環 133:輸入/輸出接頭 134:記憶體裝置 135:處理器裝置 136:網路裝置 140:第一定位治具 141:第一硬板 142:第一彈性黏膠 145:第二定位治具 146:第二硬板 147:第二彈性黏膠 150,151,152,153,154:螺絲 160:固定治具 170:定位板 180:連接線 190:長條硬片 200:方法 201~204:流程 R:局部 X,Y,Z:方向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 第1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一組裝結構的立體視圖; 第2A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一防水結構的立體視圖; 第2B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第2A圖中一輸入/輸出接頭的橫截面圖; 第2C圖繪示第2A圖的局部R的視圖; 第3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防水結構的分解視圖; 第4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硬板、彈性黏膠、電路板的輸入/輸出接頭與定位治具組裝的一示意視圖; 第5圖至第6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組裝電路板至機殼內的示意視圖; 第7A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電路板組裝至機殼內的示意視圖; 第7B圖繪示第7A圖的一橫截面圖; 第8A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組裝螺絲的示意視圖; 第8B圖繪示第8A圖的一橫截面圖; 第8C圖根示第8A圖的一俯視示意視圖 第9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設置固定治具固定的一橫截面圖; 第10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電路板的背面視圖; 第11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組裝之防水結構容忍X方向公差的頂視示意圖; 第12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組裝之防水結構容忍角度扭轉公差的頂視示意圖 第13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組裝之防水結構容忍Z方向公差的橫截面示意圖;以及 第14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繪示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的流程圖。
200:方法
201~204:流程

Claims (10)

  1. 一種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包括:連接一電路板的一第一輸入/輸出接頭至一第一定位治具;組合一第一彈性黏膠於一第一硬板;將該第一定位治具遠離該第一輸入/輸出接頭的一端穿出該第一硬板,該第一輸入/輸出接頭與該第一彈性黏膠分隔於該第一硬板的兩側;以及設置該電路板至一殼體內,其中該第一定位治具自該殼體內的一第一壁上的一第一輸入/輸出開口插入,使得該第一彈性黏膠黏著該第一硬板至該殼體的該第一壁,且該第一彈性黏膠填充該第一定位治具與該第一輸入/輸出開口之間的空隙。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輸入/輸出接頭具有一密封環,該第一輸入/輸出接頭通過該密封環與該第一硬板密封地接觸,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壓縮該第一彈性黏膠,致使該第一硬板壓迫該密封環。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殼體在相對該第一壁的一第二壁上具有一抵靠件,該電路板相對該第一輸入/輸出接頭的一側具有相應該抵靠件的一凹口,設置該電路板至該殼體內進一步包括:施力於該電路板相對該第一輸入/輸出接頭的該側,使該 殼體的該第二壁上的該抵靠件抵靠該電路板的該凹口,致使彈性黏著膠壓縮。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方法,其中一第一方向從該電路板的該第一輸入/輸出接頭延伸至該電路板的該凹口,該方法進一步包括:於該電路板上設置沿該第一方向延伸的一長條硬片。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定位治具連接該第一輸入/輸出接頭以外的部分是漸縮傾斜的,將該電路板設置於該殼體內進一步包括:將該第一定位治具斜向插入至該第一輸入/輸出開口。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設置一螺絲穿過該殼體的一底部以抵靠該電路板,以鎖固該電路板至該殼體。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於該電路板相對該第一輸入/輸出接頭的一側的相對兩端上分別設置一螺絲,以鎖固該電路板至該殼體。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連接該電路板的一第二輸入/輸出接頭至一第二定位治具,其中該第二輸入/輸出接頭位於該第一輸入/輸出接頭 所在的該電路板的一側;組合一第二彈性黏膠於一第二硬板;將該第二定位治具遠離該第二輸入/輸出接頭的一端穿出該第二硬板,該第二輸入/輸出接頭與該第二彈性黏膠分隔於該第二硬板的兩側;當設置該電路板至該殼體內時,插入該第二定位治具至該第一壁上的一第二輸入/輸出開口,使得該第二彈性黏膠黏著該第二硬板至該殼體相對該第一壁的一第二壁且填充該第二定位治具與該二輸入/輸出開口之間的空隙;以及在該第一輸入/輸出接頭與該第二輸入/輸出接頭之間的該電路板上設置一螺絲,以鎖固該電路板至該殼體。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於該殼體的內部設置垂直於該電路板的一定位板橫跨該第一輸入/輸出接頭,該定位板從該殼體凸出;以及通過一螺絲以朝向該第一壁的一第二方向鎖固該定位板,致使該定位板帶動該第一輸入/輸出接頭朝向該第一壁壓縮該第一彈性黏膠。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連接從該殼體暴露的該第一定位治具至一連接線;以及設置一固定治具於該殼體外限定該連接線的一延伸方向,其中該定位板通過該螺絲鎖固於該固定治具。
TW111109855A 2022-03-17 2022-03-17 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 TWI8291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9855A TWI829111B (zh) 2022-03-17 2022-03-17 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9855A TWI829111B (zh) 2022-03-17 2022-03-17 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9577A TW202339577A (zh) 2023-10-01
TWI829111B true TWI829111B (zh) 2024-01-11

Family

ID=89856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9855A TWI829111B (zh) 2022-03-17 2022-03-17 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2911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3247A (zh) * 2008-05-13 2009-11-18 诚加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的防水方法及防水电子装置
CN102413655A (zh) * 2010-09-22 2012-04-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防水型电子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TWI384920B (zh) * 2008-05-08 2013-02-01 Qbas Co Ltd 用於電子裝置之防水方法及防水電子裝置
CN106847588A (zh) * 2017-03-30 2017-06-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侧按键装置及其组装方法、移动终端
US20190289108A1 (en) * 2018-03-19 2019-09-19 Lg Electronics Inc. Key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sam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key module
US20200259290A1 (en) * 2017-10-19 2020-08-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Waterproof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US20210006005A1 (en) * 2019-07-04 2021-01-07 Hosiden Corporation Waterproof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4920B (zh) * 2008-05-08 2013-02-01 Qbas Co Ltd 用於電子裝置之防水方法及防水電子裝置
CN101583247A (zh) * 2008-05-13 2009-11-18 诚加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的防水方法及防水电子装置
CN102413655A (zh) * 2010-09-22 2012-04-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防水型电子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06847588A (zh) * 2017-03-30 2017-06-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侧按键装置及其组装方法、移动终端
US20200259290A1 (en) * 2017-10-19 2020-08-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Waterproof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US20190289108A1 (en) * 2018-03-19 2019-09-19 Lg Electronics Inc. Key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sam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key module
US20210006005A1 (en) * 2019-07-04 2021-01-07 Hosiden Corporation Waterproof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9577A (zh) 2023-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72749B (en)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TWI590067B (zh) 通用序列匯流排插槽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JP2000002882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48188B2 (ja) 液晶パネル導電接続構造
US7557305B2 (en) Connector housing for a small and portable transmitting-receiving module
TWI829111B (zh) 組裝防水結構的方法
US9825381B2 (en) Mounting and connector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19876366U (zh) 一种电器盒
US20230291160A1 (en) Method of assembling waterproof structure
US6733306B2 (en) Electronic module assembly apparatus, methods and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JP3230169U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US7699633B2 (en)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USB connector
US6178095B1 (en) Structure for fixing an element to a printed wiring board,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having the structure
TWI751621B (zh) 電連接器總成及其安裝方法
TWI504338B (zh) 電子裝置
CN220325916U (zh) 固定组件、电路板模组及终端
KR20000038534A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218550277U (zh) 柔性电路板、功能部件和电子设备
CN216850424U (zh) 触点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421236B (zh) 一种电子设备
TWI775598B (zh) 電路板固定結構
CN21537774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8461944B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装置
JP2011222317A (ja) 組合せ端子一組を用いた1本の電線のネジ締め方法および1本の電線の端子接続構造
CN114201002A (zh) 用于扩充电脑机壳的接口延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