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9001B - 新穎環烯酮化合物或其鹽 - Google Patents

新穎環烯酮化合物或其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9001B
TWI829001B TW110129168A TW110129168A TWI829001B TW I829001 B TWI829001 B TW I829001B TW 110129168 A TW110129168 A TW 110129168A TW 110129168 A TW110129168 A TW 110129168A TW I829001 B TWI829001 B TW I82900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methyl
group
added
hydrogen ato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9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16650A (zh
Inventor
重野和彥
野間崇央
箱崎敦志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鵬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鵬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鵬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16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6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9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900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9/00Ketones; Ketenes; Dimeric ketenes; Ketonic chelates
    • C07C49/587Unsaturated compounds containing a keto groups being part of a ring
    • C07C49/753Unsaturated compounds containing a keto groups being part of a ring containing ether groups,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 A61P13/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of the bladd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uscular or neuromuscular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02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for peripheral neuropath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04Centrally acting analgesics, e.g. opio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for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g. nootropic agents, cognition enhancers, drugs for treating Alzheimer's disease or other forms of dement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61P29/02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without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35/00Carboxylic acid amides, the carbon skeleton of the acid part being further substituted by oxygen atoms
    • C07C235/70Carboxylic acid amides, the carbon skeleton of the acid part being further substituted by oxygen atoms having carbon atoms of carboxamide groups and doubly-bound oxygen atom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 C07C235/72Carboxylic acid amides, the carbon skeleton of the acid part being further substituted by oxygen atoms having carbon atoms of carboxamide groups and doubly-bound oxygen atom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with the carbon atoms of the carboxamide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 C07C235/76Carboxylic acid amides, the carbon skeleton of the acid part being further substituted by oxygen atoms having carbon atoms of carboxamide groups and doubly-bound oxygen atom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with the carbon atoms of the carboxamide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of an unsaturated carbon skeleton
    • C07C235/78Carboxylic acid amides, the carbon skeleton of the acid part being further substituted by oxygen atoms having carbon atoms of carboxamide groups and doubly-bound oxygen atom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with the carbon atoms of the carboxamide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of an unsaturated carbon skeleton the carbon skeleton containing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55/00Carboxylic acid nitriles
    • C07C255/01Carboxylic acid nitriles having cyan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 C07C255/31Carboxylic acid nitriles having cyan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having cyan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of a carbon skeleton containing rings other than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71/00Derivatives of carbamic acids,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any of the groups, the nitrogen atom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 C07C271/06Esters of carbamic acids
    • C07C271/08Esters of carbamic acids having oxygen atoms of carbamate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 C07C271/10Esters of carbamic acids having oxygen atoms of carbamate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with the nitrogen atoms of the carbamate groups bound to hydrogen atoms or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 C07C271/18Esters of carbamic acids having oxygen atoms of carbamate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with the nitrogen atoms of the carbamate groups bound to hydrogen atoms or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to carbon atoms of hydrocarbon radicals substituted by doubly-bound oxyge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1/00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 C07C2601/12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with a six-membered ring
    • C07C2601/16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with a six-membered ring the ring being unsaturate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eur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Psychiatr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Abstract

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含有該化合物或其鹽作為有效成分之神經成長促進劑。含有該化合物或其鹽之醫藥組成物。含有該化合物或其鹽作為有效成分之神經變性疾病治療劑。含有該化合物或其鹽作為有效成分之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治療劑。含有該化合物或其鹽作為有效成分之疼痛治療劑。含有該化合物或其鹽作為有效成分之下泌尿道障礙治療劑。

Description

新穎環烯酮化合物或其鹽
本揭示有關於具有神經成長促進作用之新穎環烯酮化合物或其鹽,以及含有將其作為有效成分之醫藥組成物。
神經變性疾病依其所病變之神經部位,大致區別成中樞性與末梢性。中樞性神經之代表性疾病有阿茲海默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腦脊髓損傷等。另一方面,末梢性神經遭受病變之代表性疾病有神經病變性疼痛、感覺遲鈍等的知覺神經病變,與伴隨便秘、排尿障礙等的自律神經病變。神經變性疾病中病理狀態的發病機制為各式各樣,然可認為是發生神經突之變性/萎縮、神經細胞死亡。針對該等疾病,現狀是缺乏根本性改善神經病變的治療藥。
專利文獻1揭示,3-(15-羥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顯示出神經成長促進作用,作為失智症等的腦疾病預防/治療用醫藥是有用的;專利文獻2揭示,該化合物作為排尿障礙治療劑是有用的。然而,3-(15-羥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在通常的處方中,藥物動力並不充分(專利文獻3)。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WO1999/008987號公報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WO2002/066024號公報 專利文獻3:國際公開WO2013/147072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本揭示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優異神經突成長作用之新穎化合物或其鹽,以及含有其之醫藥組成物。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案發明人等為解決前述課題而一再全心探討,結果發現,以通式(I)表示之環烯酮化合物具有神經成長促進作用(神經突成長作用及/或使有突起細胞之比例增加的作用),作為用以治療包含神經變性疾病之透過促進神經成長而會改善之疾病、疼痛及/或下泌尿道障礙的醫藥是有用的。
即,本揭示提供以下[1]~[15]。[1]一種以下述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
[化學式1] (式中,X為-CH 2-、-CH(CH 3)-、-CH 2-CH 2-、或-CH=CH-; R 1為-CH 2OR 4、-CH 2OCON(R 5) 2、-CONHR 6或氰基;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R 7或鹵素原子; R 4爲C mH 2m+1; R 5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 R 6為氫原子或甲基; R 7為C1-C3烷基; m為1~14之整數; n為1~15之整數; 惟, R 4為直鏈狀烷基時,m與n之合計為12~17之整數,R 4為支鏈狀烷基時,令前述支鏈狀烷基最長直鏈之碳數為m b,則m b與n之合計為12~17之整數。)。
[2]一種以下述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
[化學式2] (式中,X為-CH 2-、-CH(CH 3)-、-CH 2-CH 2-、或-CH=CH-; R 1為-CH 2OR 4、-CH 2OCON(R 5) 2、-CONHR 6或氰基;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R 7或鹵素原子; R 4爲C mH 2m+1; R 5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 R 6為氫原子或甲基; R 7為C1-C3烷基; m為1~14之整數; n為1~14之整數; 惟, R 4為直鏈狀烷基時,m與n之合計為12~15之整數,R 4為支鏈狀烷基時,令前述支鏈狀烷基最長直鏈之碳數為m b,則m b與n之合計為12~15之整數。)。
[3]一種以下述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
[化學式3] (式中,X為-CH 2-、-CH(CH 3)-、-CH 2-CH 2-、或-CH=CH-; R 1為-CH 2OR 4、-CH 2OCON(CH 3) 2、-CONHR 6或氰基;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惟,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時,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時,R 3為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R 4為甲基、乙基、n-丙基或異丙基; 惟, R 4為甲基時,n為11~14之整數; R 4為乙基或異丙基時,n為11~13之整數; R 4為n-丙基時,n為11或12; R 6為氫原子或甲基。)。
[4]如[1]至[3]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通式(I)中, X為-CH 2-CH 2-、-CH 2-CH 2-或-CH=CH-。
[5]如[1]至[4]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通式(I)中, R 1為-CH 2OR 4、-CONH 2或氰基;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惟, R 3為氫原子時,R 2為氫原子; R 3為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時,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4為甲基、乙基、n-丙基或異丙基; 惟, R 4為甲基時,n為11~14之整數; R 4為乙基或異丙基時,n為11~13之整數; R 4為n-丙基時,n為11或12。
[6]如[1]至[5]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通式(I)中, X為-CH 2-或-CH 2-CH 2-; R 1為-CH 2OR 4或-CONH 2; R 2為甲基; R 3為甲基或-CH 2OCH 3; R 4為甲基、乙基或異丙基; 惟, R 4為甲基時,n為11~14之整數; R 4為乙基或異丙基時,n為11~13之整數。
[7]如[1]至[6]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通式(I)中,X為-CH 2-CH 2-。
[8]如[1]至[7]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化合物為以下(1)至(10)中任一記載之化合物: (1)3-(12-甲氧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2)3-(12-乙氧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3)3-(12-異丙氧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4)3-(13-甲氧基十三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5)3-(13-乙氧基十三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6)3-(13-異丙氧基十三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7)3-(14-甲氧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8)3-(14-乙氧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9)3-(14-異丙氧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10)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9]如[1]至[8]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化合物為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10]一種神經成長促進劑,含有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作為有效成分。
[11]一種神經變性疾病治療劑,含有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作為有效成分。
[12]一種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治療劑,含有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作為有效成分。
[13]一種疼痛治療劑,含有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作為有效成分。
[14]一種下泌尿道障礙治療劑,含有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作為有效成分。
一種醫藥組成物,含有: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及,藥學上的載劑。
[發明效果] 若依本揭示,可提供一種上述通式(I)表示之新穎化合物或其鹽,其作為具有神經成長促進作用之化合物為有用的。又,可提供一種上述通式(I)表示之新穎化合物或其鹽,其作為具有優異藥物動力及/或排尿機能之改善作用之化合物為有用的。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本揭示之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是任一先行文獻皆未記載的新穎化合物。
本揭示之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中,X為-CH 2-、-CH(CH 3)-、-CH 2-CH 2-、或-CH=CH-,且宜為-CH 2-、-CH(CH 3)-、或-CH 2-CH 2-。 本揭示之1態樣中,本揭示之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中,X為-CH 2-、-CH 2-CH 2-、或-CH=CH-。X宜為-CH 2-、或-CH 2-CH 2-,且以-CH 2-CH 2-為佳。
本揭示之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中,R 1為-CH 2OR 4、-CH 2OCON(R 5) 2、-CONHR 6、或氰基。R 1宜為-CH 2OR 4、-CH 2OCON(CH 3) 2、-CONHR 6、或氰基,且以-CH 2OR 4、-CONH 2、或氰基為佳,以-CH 2OCH 3、-CH 2OC 2H 5、-CH 2OCH(CH 3) 2、-CH 2OCH 2CH 2CH 3、-CONH 2、或氰基為佳,以-CH 2OCH 3、-CH 2OC 2H 5、或-CH 2OCH(CH 3) 2、-CH 2OCH 2CH 2CH 3為佳,以-CH 2OCH 3為最佳。
本揭示之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中,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R 2宜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且以甲基為佳。
本揭示之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中,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R 8、或鹵素原子。
以R 3表示之「鹵素原子」可舉: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且宜為碘原子。
R 3宜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鹵素原子,且以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為佳,以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為佳,以甲基、或-CH 2OCH 3為佳,以甲基為最佳。
本揭示之1態樣中,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時,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本揭示之另一態樣中,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時,R 3為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時,R 3宜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本揭示之又另一態樣中,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時,R 3為甲基。
本揭示之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中,R 4為C mH 2m +1。R 4宜為甲基、乙基、n-丙基、或異丙基,且以甲基、乙基、或異丙基為佳,以甲基為佳。
本揭示之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中,m為1~14之整數。m宜為1~3之整數。
本揭示之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中,n為1~15之整數。n宜為1~14之整數,且以11~14之整數為佳。R 4為甲基時,n宜為11~14之整數。R 4為乙基或異丙基時,n宜為11~13之整數。R 4為n-丙基時,n宜為11或12。
本揭示之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中,R 4為直鏈狀烷基時,m與n之合計為12~17之整數,R 4為支鏈狀烷基時,令支鏈狀烷基最長直鏈之碳數為m b,則m b與n之合計為12~17之整數。較佳的是,R 4為直鏈狀烷基時,m與n之合計為12~15之整數,R 4為支鏈狀烷基時,令支鏈狀烷基最長直鏈之碳數為m b,則m b與n之合計為12~15之整數。
本揭示之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中,所謂m b為一整數,表示R 4為支鏈狀烷基時,支鏈狀烷基最長直鏈之碳數。例如,m為3時,若R 4為異丙基,則m b為2。又,m為4時,若R 4為sec-丁基或異丁基,則m b為3;若為tert-丁基,則m b為2。
本揭示之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中,R 5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R 5宜為甲基。
本揭示之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中,R 6為氫原子或甲基。R 6宜為氫原子。
本揭示之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中,R 7為C1-C3烷基,且宜為甲基、乙基、異丙基,以甲基為佳。
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中,適宜之化合物滿足以下: X為-CH 2-、-CH 2-CH 2-、或-CH=CH-; R 1為-CH 2OR 4、-CH 2OCON(CH 3) 2、-CONHR 6或氰基;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惟,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時,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時,R 3為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R 4為甲基、乙基、n-丙基或異丙基; 惟, R 4為甲基時,n為11~14之整數; R 4為乙基或異丙基時,n為11~13之整數; R 4為n-丙基時,n為11或12; R 6為氫原子或甲基。
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中,較佳之化合物滿足以下: X為-CH 2-、-CH 2-CH 2-、或-CH=CH-; R 1為-CH 2OR 4、-CONH 2或氰基;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惟, R 3為氫原子時,R 2為氫原子; R 3為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時,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4為甲基、乙基、n-丙基或異丙基; 惟, R 4為甲基時,n為11~14之整數; R 4為乙基或異丙基時,n為11~13之整數; R 4為n-丙基時,n為11或12。
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中,較佳之化合物滿足以下: X為-CH 2-或-CH 2-CH 2-; R 1為-CH 2OR 4、-CONH 2或氰基;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惟, R 3為氫原子時,R 2為氫原子; R 3為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時,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4為甲基、乙基、n-丙基或異丙基; 惟, R 4為甲基時,n為11~14之整數; R 4為乙基或異丙基時,n為11~13之整數; R 4為n-丙基時,n為11或12。
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中,較佳之化合物滿足以下: X為-CH 2-CH 2-; R 1為-CH 2OR 4、-CONH 2或氰基;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惟, R 3為氫原子時,R 2為氫原子;R 3為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時,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4為甲基、乙基、n-丙基或異丙基; 惟, R 4為甲基時,n為11~14之整數; R 4為乙基或異丙基時,n為11~13之整數; R 4為n-丙基時,n為11或12。
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中,較佳之化合物滿足以下: X為-CH 2-CH 2-; R 1為-CH 2OR 4或-CONH 2; R 2為甲基; R 3為甲基;R 4為甲基、乙基或異丙基;惟, R 4為甲基時,n為11~14之整數; R 4為乙基或異丙基時,n為11~13之整數。
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中,較佳之化合物滿足以下: X為-CH 2-CH 2-; R 1為-CH 2OR 4; R 2為甲基; R 3為甲基;R 4為甲基、乙基或異丙基;惟, R 4為甲基時,n為11~14之整數; R 4為乙基或異丙基時,n為11~13之整數。
本揭示之1態樣中,以通式(I)表示之適宜化合物滿足以下: X為-CH 2-CH 2-; R 1為-CH 2OR 4、-CH 2OCON(CH 3) 2、-CONHR 6或氰基;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R 7或碘原子; 惟,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時,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R 7或鹵素原子;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時,R 3為甲基、-CH 2OR 7或鹵素原子; R 4爲C mH 2m+1; R 6為氫原子或甲基; R 7為C1-C3烷基; m為1~14之整數; n為1~14之整數; 惟, m為1~14之整數且R 4為直鏈狀烷基時,m與n之合計為12~15之整數;m為1~14之整數且R 4為支鏈狀烷基時,令支鏈狀烷基最長直鏈之碳數為m b,則m b與n之合計為12~15之整數。
本揭示之1態樣中,以通式(I)表示之適宜化合物滿足以下: X為-CH 2-CH 2-; R 1為-CH 2OR 4、-CH 2OCON(CH 3) 2、-CONHR 6或氰基;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惟,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時,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時,R 3為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R 4爲C mH 2m+1; R 6為氫原子或甲基; m為1~14之整數; n為1~14之整數; 惟, m為1~14之整數且R 4為直鏈狀烷基時,m與n之合計為12~15之整數;m為1~14之整數且R 4為支鏈狀烷基時,令支鏈狀烷基最長直鏈之碳數為m b,則m b與n之合計為12~15之整數。
本揭示之1態樣中,以通式(I)表示之適宜化合物滿足以下: X為-CH 2-CH 2-; R 1為-CH 2OR 4、-CH 2OCON(CH 3) 2、-CONHR 6或氰基;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惟,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時,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時,R 3為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R 4為甲基、乙基、n-丙基或異丙基; 惟, R 4為甲基時,n為11~14之整數; R 4為乙基或異丙基時,n為11~13之整數; R 4為n-丙基時,n為11或12; R 6為氫原子或甲基。
本揭示之1態樣中,以通式(I)表示之較佳化合物滿足以下: X為-CH 2-CH 2-; R 1為-CH 2OR 4、-CONH 2或氰基;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惟, R 3為氫原子時,R 2為氫原子; R 3為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時,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R 4為甲基、乙基、n-丙基或異丙基; 惟, R 4為甲基時,n為11~14之整數; R 4為乙基或異丙基時,n為11~13之整數; R 4為n-丙基時,n為11或12。
本揭示之1態樣中,以通式(I)表示之適宜化合物滿足以下: X為-CH 2-、-CH(CH 3)-、-CH 2-CH 2-、或-CH=CH-; R 1為-CH 2OR 4、-CH 2OCON(CH 3) 2、-CONHR 6或氰基;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惟,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時,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時,R 3為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R 4為甲基、乙基、n-丙基或異丙基; 惟, R 4為甲基時,n為11~14之整數; R 4為乙基或異丙基時,n為11~13之整數; R 4為n-丙基時,n為11或12; R 6為氫原子或甲基。
本揭示之1態樣中,以通式(I)表示之適宜化合物滿足以下: X為-CH 2-、-CH(CH 3)-、-CH 2-CH 2-、或-CH=CH-; R 1為-CH 2OR 4、-CONH 2或氰基;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惟, R 3為氫原子時,R 2為氫原子; R 3為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時,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4為甲基、乙基、n-丙基或異丙基; 惟, R 4為甲基時,n為11~14之整數; R 4為乙基或異丙基時,n為11~13之整數; R 4為n-丙基時,n為11或12。
本揭示之1態樣中,以通式(I)表示之適宜化合物滿足以下: X為-CH 2-、-CH(CH 3)-、或-CH 2-CH 2-; R 1為-CH 2OR 4、-CONH 2或氰基;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惟, R 3為氫原子時,R 2為氫原子; R 3為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時,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4為甲基、乙基、n-丙基或異丙基; 惟, R 4為甲基時,n為11~14之整數; R 4為乙基或異丙基時,n為11~13之整數; R 4為n-丙基時,n為11或12。
具體的本揭示化合物可例示在以下實施例所製造之化合物,然並未受其等所限定。
作為適合之本揭示化合物,可例示以下者: (1)3-(12-甲氧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2)3-(12-乙氧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3)3-(12-異丙氧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4)3-(13-甲氧基十三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5)3-(13-乙氧基十三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6)3-(13-異丙氧基十三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7)3-(14-甲氧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8)3-(14-乙氧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9)3-(14-異丙氧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10)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中,最佳之化合物為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接下來,針對有關本揭示化合物之製造法進行說明。
本揭示之化合物(I)可例如利用下述製造法或實施例所示方法等來製造。惟,化合物(I)之製造法並未受限於該等反應例。
[化學式4]
上述反應步驟式1中,X、R 2、R 3、R 4及n同前述,L 1表示脫離基。 上述反應步驟式1所示方法中,可在以式(1a)表示之具有羥基之化合物中,使羥基與以式(1b)表示之具有脫離性官能基的化合物進行反應,藉此衍生成醚衍生物(1c)。
亦即,化合物(1b)之L 1只要是脫離性官能則任一皆可,可舉例如: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甲基磺醯氧基、苯磺醯氧基、p-甲苯磺醯氧基等。
可在適當之溶劑中,對1莫耳以式(1a)表示之羥基化合物,使用0.5~50莫耳、宜為0.8~20莫耳之以式(1b)表示之化合物,並且,對1莫耳以式(1a)表示之化合物,在0.5~10莫耳、宜為0.8~5莫耳之鹼的存在下,在-50℃至100℃、宜為-20℃至80℃下,使之反應,藉此獲得以式(1c)表示之醚化合物。
關於適當之溶劑,若不會影響到反應則無特別限制,可舉例如: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乙腈、四氫呋喃、二噁烷、二乙基醚、二異丙基醚、苯、甲苯、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吡咯啶酮、二甲基亞碸等,該等可單獨或混合使用。
鹼可使用無機鹼,例如:氫氧化鋰、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鋇、碳酸鋰、碳酸鈉、碳酸鉀、氫化鈉、氫化鉀等;有機鹼,例如:吡啶、二甲基吡啶、三甲基吡啶、4-(N,N-二甲基胺基)吡啶、三乙基胺、二異丙基乙基胺、1,5-二氮雜雙環[4.3.0]壬-5-烯、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7-烯、tert-丁氧鉀、tert-丁氧鈉等;及氧化銀、碳酸銀等。
[化學式5]
上述反應步驟式2中,X、R 2、R 3及n同前述,L 2表示鹵素原子,R 11表示C1~C7烷基,R 12表示前述之R 4或羥基之保護基。
上述反應步驟式2所示方法中,可在以式(2a)表示之具有烯醇醚(enol ether)之化合物中,在金屬存在下,使之與以式(2b)表示之具有鹵素原子的化合物進行反應,藉此衍生成烯酮(enone)衍生物(2c)。
亦即,化合物(2b)之L 2只要是鹵素原子則任一皆可,可舉例如: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
R 11為C1~C7烷基,可舉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sec-丁基、tert-丁基等。
R 12是前述之R 4或羥基之保護基,作為羥基之保護基,可舉例如:甲氧基甲基、四氫哌喃基、苯甲基、tert-丁基二甲基矽基、tert-丁基二苯基矽基等。
可在適當之溶劑中,對1莫耳以式(2a)表示之烯醇醚化合物,使用0.5~50莫耳、宜為0.8~10莫耳之以式(2b)表示之化合物,並且,對1莫耳以式(2a)表示之化合物,在0.5~100莫耳、宜為0.8~30莫耳之金屬存在下,在0℃至150℃、宜為20℃至120℃下,使之反應,藉此獲得以式(2c)表示之烯酮化合物。
關於適當之溶劑,若不會影響到反應則無特別限制,可舉例如:苯、甲苯、氯苯、二甲苯、四氫呋喃、甲基四氫呋喃、二噁烷、甲基tert-丁基醚、n-己烷、n-庚烷、環己烷、乙腈、六甲基磷酸三醯胺及環丁碸等,該等可單獨或混合使用。
前述金屬為鋰、鈉、鍶、鎂或鋅等,且宜為鋰或鎂。
[化學式6]
上述反應步驟式3中,X、R 2、R 3、R 5及n同前述。 上述反應步驟式3所示方法中,可在以式(3a)表示之具有羥基之化合物中,使具有羥基之化合物或其活性種與以式(3b)表示之胺化合物或其鹽以常法進行縮合,藉此衍生成胺甲酸酯衍生物(3c)。
亦即,在進行縮合時,適宜使用如下調製之具有脫離基之活性種:在三乙胺、二異丙基乙基胺、吡啶等有機鹼之存在下或非存在下,且在二氯甲烷、四氫呋喃、乙腈、乙酸乙酯、N,N-二甲基乙醯胺等在反應中不活性的溶劑中,在-20℃~150℃、宜在0℃~100℃下,使三光氣、1,1’-羰基二咪唑(CDI)、氯蟻酸苯酯、氯蟻酸-4-硝基苯酯、氯蟻酸乙酯等對以式(3a)表示之具有羥基之化合物進行作用所調製者。
關於式(3a)之活性種,可舉例如具有脫離基者,雖有單離而用於反應中之情況,也有在反應系統中調製且不單離而用於反應中之情況,作為脫離基,可舉氯原子、咪唑基、苯氧基、4-硝基苯氧基、或乙氧基等。
作為以式(3b)表示之胺化合物之鹽,可舉例如:與鹽酸、溴化氫酸、硫酸等無機酸,與碳酸、甲磺酸等有機酸的酸加成鹽。 又,對1莫耳以式(3a)表示之具有羥基之化合物或其活性種,使用0.5~100莫耳、宜為0.8~50莫耳之以式(3b)表示之胺化合物或其鹽,並使用上述縮合劑時,其使用量對1莫耳以式(3a)表示之具有羥基之化合物或其鹽,為0.5~20莫耳、且宜為0.8~3莫耳。
反應視所使用之活性種、縮合劑而異,然通常可在二氯甲烷、氯仿等鹵化烴類,甲苯等芳香族烴類,四氫呋喃等醚類,乙酸乙酯等酯類,甲醇、乙醇等醇類,水、乙腈、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二甲基亞碸、吡啶等在反應中不活性的溶劑中,且在-20℃~150℃、宜為0℃~100℃下進行。
反應時,藉由在三乙胺、二異丙基乙基胺胺、N-甲基嗎啉、N,N-二乙基苯胺、4-(N,N-二甲基胺基)吡啶及吡啶等鹼存在下進行反應,有時反應會順利進行,該鹼相對於1莫耳以式(3a)表示之具有羥基之化合物或其活性種為0.5~20莫耳,且宜為0.8~5莫耳。
[化學式7]
上述反應步驟式4中,X、R 2、R 3、R 6及n同前述。 上述反應步驟式4所示方法中,在步驟1,可在以式(4a)表示之具有羥基之化合物中,藉由使羥基氧化成羧酸,做成以式(4b)表示之羧酸衍生物,之後,在步驟2,藉由使該羧酸衍生物(4b)與以式(4c)表示之胺化合物進行縮合,衍生成醯胺衍生物(4d)。進一步,在步驟3,可藉由使該醯胺衍生物(4d)脫水,衍生成腈衍生物(4e)。
<步驟1> 亦即,關於將以式(4a)表示之化合物的羥基氧化成羧酸的方法,有將醛進行單離並使用的情況,也有直接氧化成羧酸的情況,然在適當之溶劑中,對1莫耳以式(4a)表示之具有羥基之化合物,使用0.5~30莫耳、宜為0.8~20莫耳之慣用且適當之氧化劑,並在-80~150℃左右、宜為-80~120℃左右之溫度下,使反應進行即可。
氧化劑可舉例如:活性二酸化錳、過錳酸鉀等錳試劑,吡啶鎓氯鉻酸鹽(PCC)、吡啶鎓二鉻酸鹽(PDC)、三氧化鉻等鉻試劑,次氯酸鈉或次氯酸鈣-2,2,6,6-四甲基-1-哌啶基氧自由基(TEMPO)、二甲基亞碸(DMSO)氧化物(DMSO-乙酸酐、DMSO-三氟乙酸酐、DMSO-草醯氯、DMSO-二環己基碳二醯亞胺(DCC)、DMSO-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DMSO-三氧化硫吡啶複合物)等。
關於適當之溶劑,若不會影響到反應則無特別限制,可舉例如:水、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二乙基醚、四氫呋喃、二噁烷、苯、甲苯、二甲苯、氯苯、二甲基亞碸、tert-丁基醇、吡啶、三乙胺等,該等可單獨或混合使用。
<步驟2> 本步驟是,藉由以式(4b)表示之化合物之羧基,與市售品或能以眾所皆知方法製造之胺化合物(4c)的醯胺化反應,以獲得以式(4d)表示之醯胺化合物的方法。
醯胺化方法可利用眾所皆知的方法進行,可例示在縮合劑之存在下使之反應的方法,或,使羧酸部分利用以往眾所皆知的方法進行活性化做成反應性衍生物,然後,將該衍生物與胺進行醯胺化的方法(任一方法皆參考「胜肽合成之基礎與實驗」(泉屋信夫他、丸善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縮合劑可舉:N,N’-二環己基碳二醯亞胺(DCC)、N,N’-二異丙基碳二醯亞胺(DIC)、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鹽酸鹽(WSC)、疊氮磷酸二苯酯(DPPA)、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二甲基胺基)磷鎓六氟磷酸鹽(BOP)、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磷鎓六氟磷酸鹽(PyBOP)、7-氮雜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磷鎓磷酸鹽(PyAOP)、溴三吡咯烷基磷鎓六氟磷酸鹽(BroP)、氯三(吡咯啶-1-基)磷鎓六氟磷酸鹽(PyCroP)、3-(二乙氧基磷醯氧基)-1,2,3-苯并三嗪-4(3H)-酮(DEPBT)、O-(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鹽(HATU)、4-(5,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4-甲基嗎啉鹽酸鹽(DMTMM)等;此時之添加劑可舉:1-羥基苯并三唑(HOBt)、1-羥基-7-氮雜苯并三唑(HOAt)、N-羥基琥珀醯亞胺(HOSu)等。相對於1莫耳以式(4b)表示之化合物,該等之使用量通常是1~100莫耳,且宜為約1~10莫耳左右。
又,可視需要添加鹼。鹼可舉例如:有機胺類(例如:三甲胺、三乙胺、二異丙基乙基胺、N-甲基嗎啉、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7-烯、吡啶、N,N-二甲基苯胺等)、鹼金屬鹽(例如:碳酸氫鈉、碳酸氫鉀、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銫、磷酸鈉、磷酸鉀、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金屬氫化物(例如:氫化鉀、氫化鈉等)、鹼金屬烷氧化物(例如:甲氧基鈉、乙氧基鈉、tert-丁氧基鈉、tert-丁氧基鉀等)等。相對於1莫耳以式(4b)表示之化合物,鹼之使用量通常是1~100莫耳,且宜為約1~10莫耳左右。
關於用於反應之溶劑,只要不會對反應有不好的影響即可,可使用例如:醇類(例、甲醇等)、烴類(例如:苯、甲苯、二甲苯等)、鹵化烴類(例如:二氯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等)、腈類(例如:乙腈等)、醚類(例如:二甲氧乙烷、四氫呋喃等)、非質子性極性溶劑(例如:N,N-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亞碸、六甲基磷醯胺等),或者該等之混合物。反應時間為0.1~100小時,且宜為0.5~24小時。反應溫度為0℃~溶劑沸騰之溫度,且宜為0℃~100℃。
<步驟3> 本步驟是,利用將以式(4d)表示之醯胺化合物進行脫水反應,獲得以式(4e)表示之腈化合物的方法。
亦即,進行脫水時,可例示如下方法:在三乙胺、二異丙基乙基胺、吡啶等有機鹼之存在下或非存在下,且在二氯甲烷、四氫呋喃、乙腈、乙酸乙酯、N,N-二甲基乙醯胺等在反應中不活性的溶劑中,在-20℃~150℃、宜在0℃~100℃下,使三氟乙酸酐、乙酸酐、三光氣、Burgess試劑、p-甲苯磺醯氯、苯磺醯氯、亞硫醯氯、三氯氧磷等對以式(4d)表示之具有醯胺鍵之化合物進行作用的方法。
使用上述脫水劑時,其使用量相對於1莫耳以式(4d)表示之具有醯胺鍵之化合物,為0.5~20莫耳、且宜為0.8~5莫耳。 反應視所使用之鹼、脫水劑而異,然通常可在二氯甲烷、氯仿等鹵化烴類,甲苯等芳香族烴類,四氫呋喃等醚類,乙酸乙酯等酯類,甲醇、乙醇等醇類,水、乙腈、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二甲基亞碸、吡啶等在反應中不活性的溶劑中,且在-20℃~150℃、宜為0℃~100℃下進行。
反應時,藉由如下進行反應,反應有順利進行的情形:對1莫耳以式(4d)表示之具有醯胺鍵之化合物,在0.5~20莫耳、宜為0.8~5莫耳之三乙胺、二異丙基乙基胺胺、N-甲基嗎啉、N,N-二乙基苯胺、4-(N,N-二甲基胺基)吡啶、吡啶等鹼存在下,進行反應。
[化學式8]
上述反應步驟式5中,R 2、R 3、R 4及n同前述,L 3表示脫離性官能基,例如苯硒基。
上述反應步驟式5所示方法中,在步驟1,可在以式(5a)表示之具有酮基之化合物中,藉由對酮基之α位導入官能基做成以式(5b)表示之化合物,之後,在步驟2,藉由氧化化合物(5b),衍生成二烯酮化合物(5c)。
<步驟1> 亦即,關於對以式(5a)表示之化合物之酮基之α導入官能基的方法,有將烯醇醚進行單離並使用的情況,也有在反應系統中調製而不進行單離便用於反應的情況,然在適當之溶劑中,對1莫耳以式(5a)表示之具有酮基之化合物,使用0.5~30莫耳、宜為0.8~10莫耳之慣用且適當之鹼,並在-100~120℃左右、宜為-80~100℃左右之溫度下,使反應進行即可。
鹼可舉例如:有機胺類(例如:三甲胺、三乙胺、二異丙基乙基胺、N-甲基嗎啉、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7-烯、吡啶、N,N-二甲基苯胺等)、鹼金屬鹽(例如:碳酸氫鈉、碳酸氫鉀、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銫、磷酸鈉、磷酸鉀、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金屬氫化物(例如:氫化鉀、氫化鈉等)、鹼金屬烷氧化物(例如:甲氧基鈉、乙氧基鈉、tert-丁氧基鈉、tert-丁氧基鉀等)、金屬試劑(例如:甲基鋰、n-丁基鋰、二異丙基醯胺鋰、六甲基二矽基醯胺化鋰等)等。
關於適當之溶劑,若不會影響到反應則無特別限制,可舉例如: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二乙基醚、四氫呋喃、2-甲基四氫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二噁烷、苯、甲苯、二甲苯、氯苯、二甲基亞碸、吡啶、三乙胺等,該等可單獨或混合使用。
導入之官能基為苯硒基等,使用之試劑可舉氯化苯硒、溴化苯硒等。
<步驟2> 本步驟是,利用將以式(5b)表示之化合物進行脫離反應,獲得以式(5c)表示之二烯酮化合物的方法。在適當之溶劑中,對1莫耳以式(5b)表示之具有脫離性官能基之化合物,使用0.5~30莫耳、宜為0.8~10莫耳之慣用且適當之氧化劑,並在-50~120℃左右、宜為-20~100℃左右之溫度下,使反應進行即可。
氧化劑可舉例如:過氧化氫水、間氯過氧苯甲酸、過氧乙酸等。
關於適當之溶劑,若不會影響到反應則無特別限制,可舉例如:水、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四氫呋喃、乙酸乙酯、苯、甲苯、二甲苯、氯苯、二甲基亞碸、吡啶、三乙胺等,該等可單獨或混合使用。
[化學式9]
上述反應步驟式6中,X、R 2、R 3、R 4及n同前述,Y表示鹵素原子。 上述反應步驟式6所示方法中,可在以式(6a)表示之具有烯酮基之化合物中導入鹵素原子,藉此衍生成以式(6b)表示之化合物。鹵化試劑可利用諸如使用氟、氯、溴、碘等的方法、使用N-氯琥珀醯亞胺、N-溴琥珀醯亞胺、N-碘琥珀醯亞胺的方法來進行。
相對於1莫耳以式(6a)表示之具有烯酮基之化合物,鹵化試劑是使用0.5~30莫耳、且宜為0.8~10莫耳左右。
關於溶劑,只要不會對反應有不好的影響即可,可使用例如:烴類(例如:苯、甲苯、二甲苯等)、鹵化烴類(例如:氯仿、1,2-二氯乙烷等)、腈類(例如:乙腈等)、醚類(例如:二甲氧乙烷、四氫呋喃等)、醇類(例如:甲醇、乙醇等)、非質子性極性溶劑(例如:N,N-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亞碸、六甲基磷醯胺等)、吡啶、三乙胺、水等,該等可單獨或混合使用。
反應溫度為-20℃~溶劑沸騰之溫度,且宜為0℃~100℃。 反應時,藉由如下進行反應,反應有順利進行的情形:對1莫耳以式(6a)表示之具有烯酮基之化合物,在0.1~10莫耳、宜為0.2~5莫耳之碳酸鉀、4-(N,N-二甲基胺基)吡啶、三甲基疊氮矽烷等試劑存在下,進行反應。
[化學式10]
在上述反應步驟式7中,X、R 2、R 4、R 7及n同前述,L 2表示鹵素原子,R 13表示氫原子或C1~C4烷基。
上述反應步驟式7所示方法中,在步驟1,可在以式(7a)表示之具有烯醇醚之化合物中,在金屬存在下,使之與以式(7b)表示之具有鹵素原子的化合物進行反應,藉此衍生成烯酮衍生物(7c)。進一步,在步驟2,可藉由使以式(7c)表示之化合物之羥基進行醚化,衍生成醚衍生物(7d)。
<步驟1> 化合物(7b)之L 2只要是鹵素原子則任一皆可,可舉例如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 R 13為氫原子或C1~C4烷基,可舉例如:氫原子、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等等。
可在適當之溶劑中,對1莫耳以式(7a)表示之烯醇醚化合物,使用0.5~50莫耳、宜為0.8~10莫耳之以式(7b)表示之化合物,並且,對1莫耳以式(7a)表示之化合物,在0.5~100莫耳、宜為0.8~30莫耳之金屬存在下,在0℃至150℃、宜為20℃至120℃下,使之反應,藉此獲得以式(7c)表示之烯酮化合物。
關於適當之溶劑,若不會影響到反應則無特別限制,可舉例如:苯、甲苯、氯苯、二甲苯、四氫呋喃、甲基四氫呋喃、二噁烷、甲基tert-丁基醚、n-己烷、n-庚烷、環己烷、乙腈、六甲基磷酸三醯胺及環丁碸等,該等可單獨或混合使用。
前述金屬為鋰、鈉、鍶、鎂或鋅等,且宜為鋰或鎂。
<步驟2> 作為使以式(7c)表示之具有羥基之化合物進行醚化的試劑,可舉三甲基氧鎓四氟硼酸鹽、三乙基氧鎓六氟硼酸鹽等。
可在適當之溶劑中,對1莫耳以式(7c)表示之具有羥基之化合物,使用0.5~50莫耳、宜為0.8~20莫耳之醚化試劑,在-50℃至120℃、宜為-20℃至100℃下,使之反應,藉此獲得以式(7d)表示之醚化合物。
關於適當之溶劑,若不會影響到反應則無特別限制,可舉例如: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乙腈、四氫呋喃、二噁烷、二乙基醚、二異丙基醚、苯、甲苯、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吡咯啶酮、二甲基亞碸等,該等可單獨或混合使用。
反應時,藉由如下進行反應,反應有順利進行的情形:對1莫耳以式(7c)表示之具有羥基之化合物,在0.5~20莫耳、宜為0.8~10莫耳之1,8-雙(二甲基胺基)萘等試劑存在下,進行反應。
本揭示化合物可利用通常之分離手段來容易的單離純化。該手段可例示如:溶劑萃取、再結晶、分取用逆相高效液相色層分析法、管柱色層分析法、分取薄層色層分析法等。
本揭示化合物具有光學異構物、立體異構物、旋轉異構物、互變異構物等異構物時,只要無特別明記,任何異構物、混合物皆包含在本揭示化合物中。例如,本揭示化合物中存在光學異構物時,只要無特別明記,從外消旋物分割出的光學異構物皆包含在本揭示化合物中。該等異構物可利用本身週知的合成手法、分離手法(濃縮、溶劑萃取、管柱色層分析法、再結晶等)而分別以單一化合物的型態獲得。
本揭示化合物或其鹽可為非晶質及/或結晶。本揭示化合物或其鹽之範圍亦包含:結晶形為單一者、為複數多形之混合物者,以及,該等與非晶質之混合物。結晶可透過應用本身週知的結晶化法進行結晶化來製造。本揭示化合物或其鹽可為溶劑合物(例如水合物等),亦可為無溶劑合物,且任一皆包含在本揭示化合物或其鹽中。經同位素(例如:3H、14C、35S、125I等)等標記的化合物亦包含在本揭示化合物或其鹽中。
本揭示化合物或其製造中間物之鹽,意指可用於有機化學領域之慣用物。本揭示化合物之鹽宜為藥學上容許之鹽。
本揭示化合物或其製造中間物之鹽可舉例如下述鹽類:具有羧基時,於該羧基上鹼加成之鹼加成鹽;或者,具有胺基或鹼性雜環基時,於該胺基或鹼性雜環基上酸加成之酸加成鹽。
該鹼加成鹽可舉例如:鈉鹽、鉀鹽等鹼金屬鹽;例如:鈣鹽、鎂鹽等鹼土類金屬鹽;例如:銨鹽;例如:三甲胺鹽、三乙胺鹽、二環己胺鹽、乙醇胺鹽、二乙醇胺鹽、三乙醇胺鹽、普羅卡因鹽、N,N’-二苄基乙二胺鹽等有機胺鹽等。
該酸加成鹽可舉例如:鹽酸鹽、硫酸鹽、硝酸鹽、磷酸鹽、過氯酸鹽等無機酸鹽;例如:醋酸鹽、甲酸鹽、順丁烯二酸鹽、反丁烯二酸鹽、酒石酸鹽、檸檬酸鹽、抗壞血酸鹽、三氟乙酸鹽等有機酸鹽;例如:甲烷磺酸酸鹽、羥乙磺酸鹽、苯磺酸鹽、p-甲苯磺酸鹽等磺酸鹽等。
本揭示之範圍包含在活體內可變換成本揭示化合物之任意藥學上容許之修飾物(前藥)。
本揭示化合物或其鹽藉由其優異之神經成長促進作用,例如神經突成長作用及/或使有突起細胞比例增加之作用等的作用,作為用以預防、治療包含神經變性疾病之透過促進神經成長而會改善之疾病、疼痛及/或下泌尿道障礙的醫藥是有用的。
在包含神經變性疾病之透過促進神經成長而會改善之疾病、疼痛及/或下泌尿道障礙中,病理狀態之發病機制為各式各樣,然其原因之一可舉神經突之變性/萎縮、神經細胞死。因此,可透過促進神經成長來進行該等疾病之預防、治療。
本說明書中,透過促進神經成長而會改善之疾病為:神經變性疾病、因事故等而引起之外傷性神經病變(腦挫傷、脊髓損傷等)、或精神疾病(思覺失調症、憂鬱症、雙極性障礙等)。
本說明書中,神經變性疾病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型失智症、格林-巴利症候群、慢性炎症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炎、多發性硬化症、視神經脊髄炎等,且宜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型失智症、或路易氏體型失智症,較佳為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
本說明書中,疼痛可舉:末梢神經病變性疼痛(糖尿病性疼痛、帶狀疱疹後疼痛、纖維肌痛症、化學療法誘發性末梢神經病變等)、中樞神經病變性疼痛(腦中風後疼痛、脊髄損傷後疼痛等),宜為末梢神經病變性疼痛(糖尿病性疼痛、帶狀疱疹後疼痛、纖維肌痛症、化學療法誘發性末梢神經病變等),較佳為糖尿病性疼痛、或化學療法誘發性末梢神經病變。
本說明書中,下泌尿道障礙可舉:腹壓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過度活動膀胱、低度活動膀胱、神經性膀胱、不穩定膀胱、膀胱/尿道協同失調(DSD)、伴隨有收縮異常之逼尿肌過度活動(DHIC)、膀胱炎及/或前列腺炎等所造成之頻尿等,宜為腹壓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過度活動膀胱、低度活動膀胱或神經性膀胱,較佳為過度活動膀胱或低度活動膀胱。
本揭示化合物或其鹽在使用作為醫藥時,可視需要摻合藥學上的載劑,並可因應預防或治療目的而採用各種投予形態,該形態可為例如口服劑、注射劑、栓劑、軟膏劑、貼片劑等之任一,且宜採用口服劑。該等投予形態可利用各個習於此藝者公知慣用之製劑方法來製造。
藥學上之載劑可使用在製劑素材方面慣用之各種有機或無機載劑物質,可作為固態製劑中之賦形劑、結合劑、崩壞劑、潤滑劑、著色劑來摻合,可作為液狀製劑中之溶劑、助溶劑、懸浮劑、等張劑、緩衝劑、無痛劑等來摻合。又,亦可視需要使用防腐劑、抗氧化劑、著色劑、甘味劑、穩定劑等製劑添加物。
調製口服用固態製劑時,可對本揭示化合物,視需要添加賦形劑、結合劑、崩壞劑、潤滑劑、著色劑、矯味/氣味改善劑等之後,以常法製造錠劑、被覆錠劑、顆粒劑、散劑、膠囊劑等。
賦形劑可舉:乳糖、白糖、D-甘露糖醇、葡萄糖、澱粉、碳酸鈣、高嶺土、微結晶纖維素、無水矽酸等。結合劑可舉:水、乙醇、1-丙醇、2-丙醇、單糖漿、葡萄糖液、α-澱粉液、明膠液、D-甘露糖醇、羧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羥丙基澱粉、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蟲膠、磷酸鈣、聚乙烯吡咯啶酮等。崩壞劑可舉:乾燥澱粉、海藻酸鈉、寒天粉、碳酸氫鈉、碳酸鈣、月桂硫酸鈉、硬脂酸單甘油酯、乳糖等。潤滑劑可舉:純化滑石、硬脂酸鹽鈉、硬脂酸鎂、硼砂、聚乙二醇等。著色劑可舉:氧化鈦、氧化鐵等。矯味/氣味改善劑可舉白糖、橙皮、檸檬酸、酒石酸等。
調製口服用液體製劑時,可對本揭示化合物添加矯味劑、緩衝劑、穩定劑、氣味改善劑等,並藉由常法來製造內服液劑、糖漿劑、酏劑等。
矯味/氣味改善劑可為前述所舉者;緩衝劑可舉檸檬酸鈉等;穩定劑可舉黃蓍膠、阿拉伯膠、明膠等。視需要,可實施腸溶性披覆,或者,以效果之持續為目的,利用在口服製劑為眾所皆知的方法,實施披覆。如此披覆劑可舉羥丙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羥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聚氧乙二醇、Tween80(註冊商標)等。
調製注射劑時,可對本揭示化合物添加pH調節劑、緩衝劑、穩定劑、等張劑、局部麻醉劑等,並以常法製造皮下、肌肉內及靜脈內用注射劑。
pH調節劑及緩衝劑可舉:檸檬酸鈉、醋酸鈉、磷酸鈉等。穩定劑可舉:焦亞硫酸鈉、EDTA、巰基乙酸、硫代乳酸等。局所麻酔劑可舉:鹽酸普羅卡因、鹽酸利多卡因等。等張化劑可舉:氯化鈉、葡萄糖、D-甘露糖醇、甘油等。
上述各投予單位形態中應摻合之本揭示化合物之量會因要適用其之患者的症狀或因其劑形等而不一定,然一般在每一投予單位形態上,在口服劑宜設為0.05~1000mg、在注射劑宜設為0.01~500mg、在栓劑宜設為1~1000mg。
又,具有上述投予形態之藥劑的每1日投予量會因患者之症狀、體重、年齡、性別等而異,無法一概決定,然以本揭示化合物而言,通常成人(體重50kg)每1日設為0.05~5000mg、宜為0.1~1000mg即可,且宜將其進行1日1次或分成2~3次左右來投予。
本揭示亦有關於以下態樣。 [1]一種以下述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
[化學式11] (式中,X為-CH 2-、-CH(CH 3)-、-CH 2-CH 2-、或-CH=CH-; R 1為-CH 2OR 4、-CH 2OCON(R 5) 2、-CONHR 6或氰基;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R 7或鹵素原子; R 4爲C mH 2m+1; R 5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 R 6為氫原子或甲基; R 7為C1-C3烷基; m為1~14之整數; n為1~15之整數; 惟, R 4為直鏈狀烷基時,m與n之合計為12~17之整數,R 4為支鏈狀烷基時,令前述支鏈狀烷基最長直鏈之碳數為m b,則m b與n之合計為12~17之整數。)。
[2]一種以下述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
[化學式12] (式中,X為-CH 2-、-CH(CH 3)-、-CH 2-CH 2-、或-CH=CH-; R 1為-CH 2OR 4、-CH 2OCON(R 5) 2、-CONHR 6或氰基;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R 7或鹵素原子; R 4爲C mH 2m+1; R 5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 R 6為氫原子或甲基; R 7為C1-C3烷基; m為1~14之整數; n為1~14之整數; 惟, R 4為直鏈狀烷基時,m與n之合計為12~15之整數,R 4為支鏈狀烷基時,令前述支鏈狀烷基最長直鏈之碳數為m b,則m b與n之合計為12~15之整數。)。
[3]一種以下述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
[化學式13] (式中,X為-CH 2-、-CH(CH 3)-、-CH 2-CH 2-、或-CH=CH-; R 1為-CH 2OR 4、-CH 2OCON(CH 3) 2、-CONHR 6或氰基;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惟,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時,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時,R 3為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R 4為甲基、乙基、n-丙基或異丙基; 惟, R 4為甲基時,n為11~14之整數; R 4為乙基或異丙基時,n為11~13之整數; R 4為n-丙基時,n為11或12; R 6為氫原子或甲基。)。
[4]如[1]至[3]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通式(I)中, X為-CH 2-CH 2-、-CH 2-CH 2-或-CH=CH-。
[5]如[1]至[4]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通式(I)中, R 1為-CH 2OR 4、-CONH 2或氰基; 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3為氫原子、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 惟, R 3為氫原子時,R 2為氫原子; R 3為甲基、-CH 2OCH 3或碘原子時,R 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 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 R 4為甲基、乙基、n-丙基或異丙基; 惟, R 4為甲基時,n為11~14之整數; R 4為乙基或異丙基時,n為11~13之整數; R 4為n-丙基時,n為11或12。
[6]如[1]至[5]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通式(I)中, X為-CH 2-或-CH 2-CH 2-; R 1為-CH 2OR 4或-CONH 2; R 2為甲基; R 3為甲基或-CH 2OCH 3; R 4為甲基、乙基或異丙基; 惟, R 4為甲基時,n為11~14之整數; R 4為乙基或異丙基時,n為11~13之整數。
[7]如[1]至[6]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通式(I)中,X為-CH 2-CH 2-。
[8]如[1]至[7]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化合物為以下(1)至(10)中任一記載之化合物: (1)3-(12-甲氧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2)3-(12-乙氧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3)3-(12-異丙氧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4)3-(13-甲氧基十三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5)3-(13-乙氧基十三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6)3-(13-異丙氧基十三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7)3-(14-甲氧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8)3-(14-乙氧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9)3-(14-異丙氧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10)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9]如[1]至[8]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化合物為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10]一種神經成長促進劑,含有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作為有效成分。
[11]一種神經變性疾病治療劑,含有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作為有效成分。
[12]一種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治療劑,含有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作為有效成分。
[13]一種疼痛治療劑,含有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作為有效成分。
[14]一種下泌尿道障礙治療劑,含有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作為有效成分。
[15]一種醫藥組成物,含有: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及,藥學上的載劑。
[16]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其用以治療透過促進神經成長而會改善之疾病。 [17]一種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之用途,係用以製造神經成長促進劑。
[18]一種用以治療透過促進神經成長而會改善之疾病的方法,包含對需要該方法之對象投予有效量之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 [19]如[15]之醫藥組成物,其用以治療透過促進神經成長而會改善之疾病。
[20]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其用以治療神經變性疾病。 [21]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其用以製造神經變性疾病治療劑。
[22]一種用以治療神經變性疾病之方法,包含對需要該方法之對象投予有效量之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 [23]如[15]之醫藥組成物,其用以治療神經變性疾病。
[24]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其用以治療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 [25]一種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之用途,係用以製造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治療劑。
[26]一種用以治療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之方法,包含對需要該方法之對象投予有效量之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 [27]如[15]之醫藥組成物,其用以治療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
[28]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其用以治療疼痛。 [29]一種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之用途,係用以製造疼痛治療劑。 [30]一種用以治療疼痛之方法,包含對需要該方法之對象投予有效量之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
[31]如[15]之醫藥組成物,其用以治療神經疼痛。 [32]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其用以治療神下泌尿道障礙。
[33]一種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之用途,係用以製造下泌尿道障礙治療劑。 [34]一種用以治療下泌尿道障礙方法,包含對需要該方法之對象投予有效量之如[1]至[9]中任一之化合物或其鹽。 [35]如[15]之醫藥組成物,其用以治療下泌尿道障礙。
[實施例] 以下將舉實施例來更具體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型態,然本揭示並未因該等而受到任何限定。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雖已透過實施例而充分說明,但當可理解,習於此藝者仍有可能進行各種變更及修飾。因此,只要此種變更、修飾未超脫本揭示之範圍,其等亦包含在本揭示之中。
實施例所使用之各種試劑,在無特別記載下,是使用市售品。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是使用和光純藥製 Wakosil C-300(註冊商標)、Wakogel C-300(註冊商標)、Biotage製SNAP-ULTRA(註冊商標)Silica預填充管柱、或鹼性矽膠Biotage製KP-NH(註冊商標)預填充管柱。NMR譜是使用AL 400 (400MHz;日本電子(JEOL))、Mercury 400 (400MHz;Agilent Technologies)、400MHz Bruker AVANCE NEO 400 NMR Spectrometer (400MHz;BURKER)或500MHz Bruker AVANCE III HD NMR Spectrometer (500MHz;BURKER)型譜儀,在重溶劑中含有四甲基矽烷時,是使用四甲基矽烷作為內部基準,除此之外的情況是使用NMR溶劑作為內部基準來進行測定,全δ值以ppm顯示。微波反應是使用Biotage公司製Initiator來進行。
又,LCMS譜是使用Waters製ACQUITY SQD (四極型)並在下述條件下測定。 管柱:Waters製ACQUITY UPLC (註冊商標) BEH C18, 2.1×50mm, 1.7μm MS檢測:ESI positive UV檢測:254及280nm 管柱流速:0.5mL/min 移動相:水/乙腈(0.1%甲酸) 注射量:1μL 梯度(table 1) 時間(min) 水 乙腈 0       50  50 0.1    50  50 1.1    2    98 3.0             停止
又,逆相分取HPLC純化是使用GILSON公司製分取系統並以下述條件實施。 管柱:Waters製 Xselect CSH Prep C18 5μm OBD (19×50mm)+(19×100mm) UV檢測:254nm 管柱流速:18mL/min 移動相:水/乙腈(0.1%甲酸) 注射量:0.1-0.5mL
縮寫之意思顯示於下。
s:單峰 d:雙峰 t:三峰 q:四峰 m:多重峰 br:寬峰 DMSO:二甲基亞碸
就化合物1至化合物8而言,例如,化合物1~5可基於國際公開WO99/08987號公報、化合物6可基於國際公開WO2017/125087號公報、化合物7及8可基於Tetrahedron (1998), 54(27), 7735-7748記載之製造方法來合成,亦可以下所示方法合成。化合物4為3-(15-羥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在通式(I)中R 1為-CH 2OH這點上與本揭示通式(I)之化合物不同。
3-(12-羥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1)之合成 對12-溴十二烷-1-醇10.6g之氯仿100mL溶液添加吡啶鎓 p-甲苯磺酸鹽1.01g與3,4-二氫-2H-哌喃5.5mL之氯仿10mL溶液,並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碳酸氫鈉水溶液,以氯仿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進行減壓蒸餾去除,獲得殘渣。
對鋰金屬694mg添加四氫呋喃40mL,加溫至37℃。滴下上述所得殘渣與3-異丁氧基-2,6,6-三甲基環己-2-烯-1酮4.20g之四氫呋喃溶液30mL,並在50℃下攪拌2小時。將反應溶液進行冰冷後,添加水20mL,並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以矽藻土濾去不溶物後,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溶解於甲醇40mL與四氫呋喃20mL,添加p-甲苯磺酸 1水合物380mg,並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在冰冷下,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並在減壓下蒸餾去除溶劑後,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4.76g。
物性值:m/z[M+H] 324.8 [M+Na] 345.2 NMR (CDCl 3) δppm 1.15 (s, 6H), 1.20-1.65 (m, 21H), 1.76 (s, 3H), 1.80 (t, J = 6.9 Hz, 2H), 2.12-2.25 (m, 2H), 2.37-2.52 (m, 2H), 3.58-3.70 (m, 2H).
3-(13-羥基十三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2)之合成 對13-溴十三烷-1-醇5.59g之氯仿60mL溶液添加吡啶鎓 p-甲苯磺酸鹽502mg與3,4-二氫-2H-哌喃2.7mL之氯仿5mL溶液,並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碳酸氫鈉水溶液,以氯仿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進行減壓蒸餾去除,獲得殘渣。
對鋰金屬347mg添加四氫呋喃20mL,加溫至32℃。滴下上述所得殘渣與3-異丁氧基-2,6,6-三甲基環己-2-烯-1酮2.10g之四氫呋喃溶液15mL,並在70℃下攪拌2小時。將反應溶液進行冰冷後,添加水10mL,並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以矽藻土濾去不溶物後,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溶解於甲醇20mL與四氫呋喃10mL,添加p-甲苯磺酸 1水合物190mg,並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在冰冷下,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並在減壓下蒸餾去除溶劑後,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2.57g。
物性值:m/z[M+H] 338.8 [M+Na] 359.3 NMR (CDCl 3) δppm 1.15 (s, 6H), 1.20-1.65 (m, 23H), 1.76 (s, 3H), 1.80 (t, J = 6.9 Hz,2H), 2.10-2.23 (m, 2H), 2.40-2.52 (m, 2H), 3.55-3.73 (m, 2H).
3-(14-羥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3)之合成 對14-溴十四烷-1-醇5.87g之氯仿60mL溶液添加吡啶鎓 p-甲苯磺酸鹽502mg與3,4-二氫-2H-哌喃2.7mL之氯仿5mL溶液,並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碳酸氫鈉水溶液,以氯仿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進行減壓蒸餾去除,獲得殘渣。
對鋰金屬347mg添加四氫呋喃20mL,加溫至32℃。滴下上述所得殘渣與3-異丁氧基-2,6,6-三甲基環己-2-烯-1酮2.10g之四氫呋喃溶液15mL,並在80℃下攪拌2小時。將反應溶液進行冰冷後,添加水10mL,並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以矽藻土濾去不溶物後,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溶解於甲醇20mL與四氫呋喃10mL,添加p-甲苯磺酸 1水合物190mg,並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在冰冷下,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並在減壓下蒸餾去除溶劑後,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2.98g。
物性值:m/z[M+H] 352.7 [M+Na] 373.3 NMR (CDCl 3) δppm 1.15 (s, 6H), 1.20-1.65 (m, 25H), 1.76 (s, 3H), 1.80 (t, J = 6.8 Hz, 2H), 2.10-2.23 (m, 2H), 2.38-2.52 (m, 2H), 3.58-3.72 (m, 2H).
3-(16-羥基十六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5)之合成 對16-溴十六烷-1-醇6.42g之氯仿60mL溶液添加吡啶鎓 p-甲苯磺酸鹽502mg與3,4-二氫-2H-哌喃2.74mL之氯仿5mL溶液,並在室溫下攪拌3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碳酸氫鈉水溶液,以氯仿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進行減壓蒸餾去除,獲得殘渣。
對鋰金屬347mg添加四氫呋喃20mL,加溫至32℃。滴下上述所得殘渣與3-異丁氧基-2,6,6-三甲基環己-2-烯-1酮2.10g之四氫呋喃溶液15mL,並在50℃下攪拌3小時。將反應溶液進行冰冷後,添加水10mL,並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以矽藻土濾去不溶物後,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溶解於甲醇20mL與四氫呋喃10mL,添加p-甲苯磺酸 1水合物190mg,並在室溫下攪拌5小時。在冰冷下,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並在減壓下蒸餾去除溶劑後,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3.02g。
物性值:m/z[M+H] 379.6 [M+Na] 401.4 NMR (CDCl 3) δppm 1.15 (s, 6H), 1.20-1.65 (m, 29H), 1.75 (s, 3H), 1.73-1.85 (m, 2H), 2.10-2.23 (m, 2H), 2.40-2.53 (m, 2H), 3.55-3.70 (m, 2H).
2,4,4-三甲基-3-(15-((四氫-2H-哌喃-2-基)氧基)十五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6)之合成 對3-(15-羥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4、大鵬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729mg之二氯甲烷7mL溶液添加吡啶鎓 p-甲苯磺酸鹽50mg、3,4-二氫-2H-哌喃0.27mL,並攪拌3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811mg。
物性值:m/z[M+H] 449.5 NMR (CDCl 3) δppm 1.17 (s, 6H), 1.20-1.90 (m, 37H), 2.10-2.25 (m, 2H), 2.45-2.52 (m, 2H), 3.35-3.45 (m, 1H), 3.48-3.60 (m, 1H), 3.70-3.82 (m, 1H), 3.85-3.98 (m, 1H), 4.57-4.63 (m, 1H).
3-(15-羥基十五基)-2-甲基環已-2-烯-1-酮(化合物7)之合成 對15-溴十五烷-1-醇3.07g之氯仿30mL溶液添加吡啶鎓 p-甲苯磺酸鹽251mg與3,4-二氫-2H-哌喃1.4mL之氯仿5mL溶液,並在室溫下攪拌3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碳酸氫鈉水溶液,以氯仿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進行減壓蒸餾去除,獲得殘渣(4.1g)。對所得殘渣1.17g與3-異丁氧基-2-甲基環己-2-烯-1酮273mg之四氫呋喃溶液8mL添加鋰金屬95mg,並在70℃下攪拌4小時。將反應溶液進行冰冷後,添加水、在室溫下攪拌0.5小時,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溶解於甲醇2mL與四氫呋喃4mL,添加p-甲苯磺酸 1水合物29mg,並在室溫下攪拌4小時。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244mg。
物性值:m/z[M+H] 337.2 NMR (CDCl 3) δppm 1.20-1.83 (m, 32H), 1.88-2.02 (m, 2H), 2.23-2.50 (m, 2H), 3.57-3.72 (m, 2H).
3-(15-羥基十五基)-4,4-二甲基環已-2-烯-1-酮(化合物8)之合成 對15-溴十五烷-1-醇3.07g之氯仿30mL溶液添加吡啶鎓 p-甲苯磺酸鹽251mg與3,4-二氫-2H-哌喃1.4mL之氯仿5mL溶液,並在室溫下攪拌3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碳酸氫鈉水溶液,以氯仿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進行減壓蒸餾去除,獲得殘渣(4.1g)。對所得殘渣1.17g與3-異丁氧基-6,6-二甲基環己-2-烯-1-酮294mg之四氫呋喃溶液8mL添加鋰金屬95mg,並在70℃下攪拌2小時。將反應溶液進行冰冷後,添加水、在室溫下攪拌0.5小時,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溶解於甲醇2mL與四氫呋喃4mL,添加p-甲苯磺酸 1水合物29mg,並在室溫下攪拌4小時。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366mg。
物性值:m/z[M+H] 351.5 NMR (CDCl 3) δppm 1.18 (s, 6H), 1.20-1.63 (m, 27H), 1.86 (t, J = 6.8 Hz, 2H), 2.15-2.28 (m, 2H), 2.43-2.50 (m, 2H), 3.57-3.72 (m, 2H), 5.81 (s, 1H).
中間物1: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醛之合成 對乙二醯氯1.1mL之二氯甲烷30mL溶液在-70℃下添加二甲基亞碸2.0mL,並攪拌15分鐘後,花費10分鐘滴下3-(15-羥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4、大鵬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3.79g之二氯甲烷10mL溶液。移除乾冰-丙酮浴,花費20分將內溫昇溫至-30℃後,再次冷卻至-70℃,並在添加三乙胺7.0mL後,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食鹽水,利用乙酸乙酯與n-己烷之混合溶劑萃取,以1mol/L 鹽酸水、飽和小蘇打水、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3.04g。
物性值:m/z[M+H] 363.9 NMR (CDCl 3) δppm 1.15 (s, 6H), 1.24-1.51 (m, 22H), 1.53-1.65 (m, 2H), 1.75 (s, 3H), 1.73-1.88 (m, 2H), 2.15-2.24 (m, 2H), 2.38-2.53 (m, 4H), 9.76 (t, J = 2.0 Hz, 1H).
中間物2: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酸之合成 對中間物1之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醛1.81g之tert-丁基醇6mL與水2mL的混合溶液,在冰冷下添加2-甲基-2-丁烯4mL、磷酸2氫鉀1.02g。對反應溶液滴下79%亞氯酸鈉1.71g之水5mL溶液,並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1mol/L鹽酸水,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甲醇/氯仿)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69g。
物性值:m/z[M+H] 379.8 NMR (CDCl 3) δppm 1.15 (s, 6H), 1.20-1.45 (m, 22H), 1.55-1.65 (m, 2H), 1.76 (s, 3H), 1.75-1.85 (m, 2H), 2.13-2.26 (m, 2H), 2.35 (t, J = 7.4 Hz, 2H), 2.46 (t, J = 6.8 Hz, 2H).
中間物3:4-硝基苯基(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基)碳酸酯之合成 對3-(15-羥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4、大鵬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729mg之二氯甲烷10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三乙胺0.43mL與氯蟻酸4-硝基苯酯443mg,並在冰冷下攪拌1小時、室溫下攪拌5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水,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03g。
物性值:m/z[M+H] 530.6 NMR (CDCl 3) δppm 1.15 (s, 6H), 1.25-1.56 (m, 24H), 1.75 (s, 3H), 1.70-1.90 (m, 4H), 2.10-2.25 (m, 2H), 2.45 (t, J = 6.8 Hz, 2H), 4.29 (t, J = 6.7 Hz, 2H), 7.39 (d, J = 9.3 Hz, 2H), 8.29 (d, J = 9.3 Hz, 2H).
中間物4:15-甲氧基十五烷-1-醇之合成 對15-溴十五烷-1-醇3.07g之氯仿30mL溶液添加吡啶鎓 p-甲苯磺酸鹽251mg與3,4-二氫-2H-哌喃1.35mL,並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碳酸氫鈉水溶液,以氯仿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解於四氫呋喃40mL,添加甲醇鈉(5M 甲醇溶液)10mL與碘化鈉250mg,並在70℃下攪拌2小時。對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在冰冷下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對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添加甲醇10mL與四氫呋喃5mL並進行溶解,添加p-甲苯磺酸一水合物95mg,並在室溫下攪拌3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碳酸氫鈉水溶液,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2.15g。
中間物5:1-溴-15-甲氧基十五烷之合成 對中間物4之15-甲氧基十五烷-1-醇2.07g之二氯甲烷25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四溴化碳2.92g與三苯基膦2.52g,並攪拌1小時。對反應溶液添加碳酸氫鈉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氯仿/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2.28g。
物性值:NMR (CDCl 3) δppm 1.18-1.58 (m, 24H), 1.78-1.95 (m, 2H), 3.33 (s, 3H), 3.36 (t, J = 6.8 Hz, 2H), 3.41 (t, J = 6.8 Hz, 2H).
中間物6:6,6-二甲基-4,6,7,8-四氫-5H-苯并[d][1,3]二氧雜環己烯-5-酮(6,6-dimethyl-4,6,7,8-tetrahydro-5H-benzo[d][1,3]dioxi-5-none)之合成 對4,6,7,8-四氫-5H-苯并[d][1,3]二氧雜環己烯-5-酮1.25g之四氫呋喃40mL溶液在-78℃下添加六甲基二矽基醯胺化鋰(1.3M四氫呋喃溶液)14.37mL,並攪拌2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甲烷1.45mL,在同溫下攪拌80分鐘、在-45℃下攪拌80分鐘。將反應溶液冷卻至-78℃,添加六甲基二矽基醯胺化鋰(1.3M四氫呋喃溶液)3.80mL與碘甲烷0.28mL,並在-45℃下攪拌1小時。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73.1mg。
中間物7:2-(羥基甲基)-3-(15-甲氧基十五基)-4,4-二甲基環己-2-烯-1-酮之合成 對中間物6之6,6-二甲基-4,6,7,8-四氫-5H-苯并[d][1,3]二氧雜環己烯-5-酮0.20g與在中間物5獲得之1-溴-15-甲氧基十五烷0.42g之四氫呋喃8.0mL溶液添加鋰金屬0.11g,並在70℃下攪拌85分鐘。將反應溶液進行冰冷後,添加0.5M鹽酸水32mL,並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276mg。
物性值:m/z[M+H] 395.4 NMR (CDCl 3) δppm 1.21 (s, 6H), 1.22-1.67 (m, 26H), 1.80-1.93 (m, 2H), 2.20-2.34 (m, 2H), 2.45-2.55 (m, 2H), 3.03 (t, J = 6.8 Hz, 1H), 3.35 (s, 3H), 3.39 (t, J = 6.6 Hz, 2H), 4.32 (d, J = 7.0 Hz, 2H).
中間物8:6-異丁氧基螺[2,5]辛-5-烯-4-酮之合成 對螺[2,5]辛烷-4,6-二酮0.50g之環己烷6.5mL溶液,添加異丁醇0.54g與p-甲苯磺酸一水合物31mg,並在70℃下攪拌6小時。對反應溶液添加分子篩4A 1.0g,加熱攪拌16小時。放冷至室溫後,利用乙酸乙酯濾去不溶物,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將有機層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0.51g。
中間物9:5-甲基螺[2,5]辛烷-4,6-二酮之合成 將螺[2,5]辛烷-4,6-二酮1.0g與氫氧化鉀2.0g溶解於甲醇10mL、水20mL,加溫至70℃,每40分鐘添加4次碘甲烷2mL並攪拌。冷卻至室溫,對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以二氯甲烷萃取,以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0.3g。
中間物10:6-異丁氧基-5-甲基螺[2,5]辛-5-烯-4-酮之合成 將中間物9之5-甲基螺[2,5]辛烷-4,6-二酮200mg溶解於甲苯,添加異丁醇2.0當量與p-甲苯磺酸一水合物0.043當量,並在70℃下攪拌1日。對反應溶液添加分子篩4A 400mg,並在120℃下攪拌1日。放冷至室溫後,利用乙酸乙酯濾去不溶物,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將有機層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73.8mg。
中間物11:3-異丁氧基-2,4,5-三甲基環戊-2-烯-1-酮之合成 對3-異丁氧基-2-甲基環戊-2-烯-1-酮1.00g之四氫呋喃50mL溶液在-78℃下添加六甲基二矽基醯胺化鋰(1.3M四氫呋喃溶液)9.60mL,並攪拌1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甲烷0.78mL,在同溫下攪拌10分鐘、在-45℃下攪拌3小時。將反應溶液冷卻至-78℃,添加六甲基二矽基醯胺化鋰(1.3M四氫呋喃溶液)1.20mL與碘甲烷0.10mL,並在同溫下攪拌40分鐘、在-45℃下攪拌1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419mg。
中間物12:甲基 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酸酯之合成 對中間物2之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酸379mg之乙腈5mL、N,N-二甲基甲醯胺1mL溶液添加1-羥基苯并三唑1水合物168mg、1-(3-二甲基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醯亞胺鹽酸鹽230mg、甲醇0.4mL,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對反應溶液添加三乙胺0.21mL溶液,並在室溫下攪拌16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碳酸氫鈉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進行減壓蒸餾去除,獲得標題化合物386mg。
中間物13:甲基 15-3-((tert-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6,6-三甲基環己-1-烯-1-基)十五酸酯之合成 對中間物12之甲基 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酸酯118mg之四氫呋喃2mL、甲醇1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氫化硼鈉34mg,並攪拌2小時。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留物溶解於二氯甲烷3mL,添加三乙胺126μL、tert-丁基二甲基氯矽烷90mg、4-二甲基胺基吡啶7mg,並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對反應液添水,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16mg。
中間物14:16-3-((tert-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6,6-三甲基環己-1-烯-1-基)-2-甲基甲基十六-2-醇之合成 對中間物13之甲基 15-3-((tert-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6,6-三甲基環己-1-烯-1-基)十五酸酯108mg之四氫呋喃2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0.96mol/L 溴化甲鎂之四氫呋喃溶液2.2mL,並攪拌1小時。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89mg。
中間物15:tert-丁基((3-(15-甲氧基-15-甲基十六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基)氧基)二甲基矽烷之合成 對中間物14之16-3-((tert-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6,6-三甲基環己-1-烯-1-基)-2-甲基甲基十六-2-醇509mg之四氫呋喃10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55%氫化鈉130mg,並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對反應溶液添加碘甲烷125μL,並在室溫下攪拌2日。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氯仿/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435mg。
中間物16:3-(15-溴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之合成 對3-(15-羥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4、大鵬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3.64g之二氯甲烷40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四溴化碳3.65g與三苯基膦3.15g,並攪拌3小時。對反應溶液添加碳酸氫鈉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對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添加二乙醚:己烷(1:1)之混合溶液,濾去不溶物,之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氯仿)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4.18g。
物性值:m/z[M+H] 427.1,429.2 NMR (CDCl 3) δppm 1.15 (s, 6H), 1.20-1.52 (m, 24H), 1.76 (s, 3H), 1.70-1.85 (m, 4H), 2.10-2.23 (m, 2H), 2.38-2.51 (m, 2H), 3.41 (t, J = 6.9 Hz, 2H).
中間物17:3-異丁氧基-2,5,5-三甲基環戊-2-烯-1-酮之合成 將二異丙基醯胺鋰(1M己烷・四氫呋喃溶液)120mL添加於四氫呋喃400mL,在乾冰-丙酮浴下,添加3-異丁氧基-2-甲基環戊-2-烯-1-酮20.0g之四氫呋喃100mL溶液,進一步添加碘甲烷0.78mL,並攪拌1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甲烷7.36mL,昇溫至20℃,並攪拌10分鐘。將反應溶液以乾冰-丙酮浴冷卻,添加鋰二異丙基醯胺鋰(1M己烷・四氫呋喃溶液)120mL與碘甲烷7.36mL,昇溫至15℃,並攪拌15分鐘。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水,以二異丙醚萃取,以10%食鹽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4.6g。
物性值:m/z[M+H] 197.2 NMR (CDCl 3) δppm 1.01 (d, J = 6.8 Hz, 6H), 1.15 (s, 6H), 1.64 (t, J = 1.8 Hz, 3H), 1.95-2.15 (m, 1H), 2.48 (q, J = 1.8 Hz, 2H), 3.89 (d, J = 6.8 Hz, 2H).
中間物18:3-(12-羥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戊-2-烯-1-酮之合成 對12-溴十二烷-1-醇3.81g之氯仿39.6mL 溶液添加吡啶鎓 p-甲苯磺酸鹽361mg與3,4-二氫-2H-哌喃1.97mL,在室溫攪拌1小時後,添加p-甲苯磺酸鹽180mg與3,4-二氫-2H-哌喃985μL,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以氯仿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進行減壓蒸餾去除,獲得殘渣。 對鋰金屬249mg添加四氫呋喃10.8mL,加溫至40℃。滴下上述所得殘渣與中間物17之3-異丁氧基-2,5,5-三甲基環戊-2-烯-1-酮1.41g之四氫呋喃溶液10.8mL,並在50℃下攪拌2小時。將反應溶液進行冰冷後,添加水7mL,並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以矽藻土濾去不溶物後,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溶解於甲醇14.4mL與四氫呋喃10.8mL,添加p-甲苯磺酸 1水合物137mg,並在室溫下攪拌49分鐘。在冰冷下,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並在減壓下蒸餾去除溶劑後,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88g。
物性值:m/z[M+H] 309.4 NMR (CDCl 3) δppm 1.20 (s, 6H), 1.23-1.75 (m, 21H), 1.70 (s, 3H), 2.28 (s, 2H), 2.20-2.40 (m, 2H), 3.66 (t, J = 6.6 Hz, 2H).
中間物19:3-(14-羥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戊-2-烯-1-酮之合成 對14-溴十四烷-1-醇1.99g之氯仿20.8mL溶液添加吡啶鎓 p-甲苯磺酸鹽171mg與3,4-二氫-2H-哌喃931μL,在室溫攪拌45分鐘後,添加p-甲苯磺酸鹽85mg與3,4-二氫-2H-哌喃466μL,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以氯仿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進行減壓蒸餾去除,獲得殘渣。 對鋰金屬131mg添加四氫呋喃5.66mL,加溫至40℃。滴下上述所得殘渣與中間物17之3-異丁氧基-2,5,5-三甲基環戊-2-烯-1-酮740mg之四氫呋喃溶液5.66mL,並在50℃下攪拌2小時。將反應溶液進行冰冷後,添加水3.7mL,並在室溫下攪拌。以矽藻土濾去不溶物後,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溶解於甲醇7.55mL與四氫呋喃3.77mL,添加p-甲苯磺酸 1水合物72mg,並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在冰冷下,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並在減壓下蒸餾去除溶劑後,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832mg。
物性值:m/z[M+H] 337.5 NMR (CDCl 3) δppm 1.21 (s, 6H), 1.23-1.65 (m, 25H), 1.70 (s, 3H), 2.28 (s, 2H), 2.20-2.40 (m, 2H), 3.60-3.70 (m, 2H).
中間物20:3-(15-羥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戊-2-烯-1-酮之合成 對15-溴十五烷-1-醇4.42g之氯仿39.6mL溶液添加吡啶鎓 p-甲苯磺酸鹽361mg與3,4-二氫-2H-哌喃1.97mL,在室溫攪拌45分鐘後,添加p-甲苯磺酸鹽180mg與3,4-二氫-2H-哌喃985μL,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以氯仿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進行減壓蒸餾去除,獲得殘渣。 對鋰金屬249mg添加四氫呋喃10.8mL,加溫至40℃。滴下上述所得殘渣與中間物17之3-異丁氧基-2,5,5-三甲基環戊-2-烯-1-酮1.41g之四氫呋喃溶液10.8mL,並在50℃下攪拌2小時。將反應溶液進行冰冷後,添加水7.19mL,並在室溫下攪拌。以矽藻土濾去不溶物後,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溶解於甲醇14,4mL與四氫呋喃7.19mL,添加p-甲苯磺酸 1水合物137mg,並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在冰冷下,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並在減壓下蒸餾去除溶劑後,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2.08g。
物性值:m/z[M+H] 351.5 NMR (CDCl 3) δppm 1.20 (s, 6H), 1.23-1.68 (m, 27H), 1.70 (s, 3H), 2.28 (s, 2H), 2.20-2.40 (m, 2H), 3.60-3.70 (m, 2H).
中間物21:15-(2,5,5-三甲基-3-側氧基環戊-1-烯-1-基)十五醛之合成 對中間物20之3-(15-羥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戊-2-烯-1-酮1.00g之二氯甲烷7.98mL溶液添加二甲基亞碸3.18mL,在冰冷下,添加三乙胺3.18mL、吡啶三氧化硫錯合物1.82g後,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與n-庚烷之混合溶劑萃取,以0.1mol/L 鹽酸水、飽和氯化銨水溶液、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530mg。
中間物22:15-(2,5,5-三甲基-3-側氧基環戊-1-烯-1-基)十五酸之合成 對中間物21之15-(2,5,5-三甲基-3-側氧基環戊-1-烯-1-基)十五醛530mg之tert-丁基醇1.83mL與水0.609mL的混合溶液在冰冷下添加2-甲基-2-丁烯1.22mL、磷酸2氫鉀310mg。對反應溶液滴下80%亞氯酸鈉515mg之水1.52mL溶液,並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1mol/L鹽酸水,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飽和硫代硫酸鈉水溶液與飽和食鹽水之混液、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甲醇/氯仿)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505mg。
物性值:m/z[M+H] 365.5 NMR (CDCl 3) δppm 1.21 (s, 6H), 1.23-1.55 (m, 22H),1.58-1.73 (m, 2H), 1.70 (s, 3H), 2.29 (s, 2H), 2.25-2.45 (m, 4H).
實施例1:3-(12-甲氧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11)之合成 對3-(12-羥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1)161mg之四氫呋喃2.0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tert-丁氧鈉72mg,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甲烷62μL,在冰冷下攪拌0.5小時、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14mg。
實施例2:3-(12-乙氧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12)之合成 對3-(12-羥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1)161mg之四氫呋喃2.0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55%氫化鈉43mg,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乙烷80μL,在冰冷下攪拌1小時、在室溫下攪拌24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57mg。
實施例3:3-(12-異丙氧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13)之合成 對3-(12-羥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1)161mg之2-碘丙烷0.57mL溶液添加氧化銀232mg,在室溫下攪拌7日。將反應溶液以tert-丁基甲基醚稀釋,以矽藻土濾去不溶物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06mg。
實施例4:2,4,4-三甲基-3-(12-丙氧基十二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14)之合成 對3-(12-羥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1)323mg之四氫呋喃5.0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55%氫化鈉86mg,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丙烷0.20mL,在冰冷下攪拌1小時、在室溫下攪拌2日。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02mg。
實施例5:3-(12-丁氧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15)之合成 對3-(12-羥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1)323mg之四氫呋喃5.0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55%氫化鈉86mg,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丁烷0.23mL,在冰冷下攪拌1小時、在室溫下攪拌2天。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01mg。
實施例6:3-(13-甲氧基十三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16)之合成 對3-(13-羥基十三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2)168mg之四氫呋喃3.0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tert-丁氧鈉72mg,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甲烷62μL,在冰冷下攪拌0.5小時、在室溫下攪拌30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19mg。
實施例7:3-(13-乙氧基十三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17)之合成 對3-(13-羥基十三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2)168mg之四氫呋喃3.0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55%氫化鈉43mg,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乙烷80μL,在冰冷下攪拌1小時、在室溫下攪拌4天。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72mg。
實施例8:3-(13-異丙氧基十三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18)之合成 對3-(13-羥基十三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2)161mg之2-碘丙烷0.57mL溶液添加氧化銀232mg,在室溫下攪拌5日。將反應溶液以tert-丁基甲基醚稀釋,以矽藻土濾去不溶物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71mg。
實施例9:2,4,4-三甲基-3-(13-丙氧基十三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19)之合成 對3-(13-羥基十三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2)337mg之四氫呋喃5.0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55%氫化鈉86mg,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丙烷0.20mL,在冰冷下攪拌1小時、在室溫下攪拌5日。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76mg。
實施例10:3-(13-丁氧基十三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20)之合成 對3-(13-羥基十三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2)337mg之四氫呋喃5.0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55%氫化鈉86mg,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丁烷0.23mL,在冰冷下攪拌1小時、在室溫下攪拌5天。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71mg。
實施例11:3-(14-甲氧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21)之合成 對3-(14-羥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3)175mg之四氫呋喃3.0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tert-丁氧鈉72mg,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甲烷62μL,在冰冷下攪拌0.5小時、在室溫下攪拌24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33mg。
實施例12:3-(14-乙氧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22)之合成 對3-(14-羥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3)175mg之四氫呋喃3.0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55%氫化鈉43mg,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乙烷80μL,在冰冷下攪拌1小時、在室溫下攪拌3天。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66mg。
實施例13:3-(14-異丙氧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23)之合成 對3-(14-羥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3)175mg之2-碘丙烷0.57mL溶液添加氧化銀232mg,在室溫下攪拌6日。將反應溶液以tert-丁基甲基醚稀釋,以矽藻土濾去不溶物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43mg。
實施例14: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24)之合成 對3-(15-羥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4、大鵬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95mg之四氫呋喃0.8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55%氫化鈉30mg,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甲烷50μL,在冰冷下攪拌1小時、在室溫下攪拌15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47mg。
實施例15:3-(15-乙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25)之合成 對3-(15-羥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4、大鵬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109mg之四氫呋喃1.5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55%氫化鈉33mg,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乙烷72μL,在冰冷下攪拌1小時、在室溫下攪拌2天。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55mg。
實施例16:3-(15-異丙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26)之合成 對3-(15-羥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4、大鵬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109mg之2-碘丙烷0.30mL溶液添加氧化銀139mg,在室溫下攪拌6日。將反應溶液以二乙醚稀釋,以矽藻土濾去不溶物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65mg。
實施例17:3-(15-(甲氧基-d 3)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27)之合成 對3-(15-羥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4、大鵬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182mg之四氫呋喃3.0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55%氫化鈉55mg,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甲烷-d 393μL,在冰冷下攪拌1小時、在室溫下攪拌5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51mg。
實施例18:3-(15-甲氧基十五基-15,15-d 2)-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28)之合成 對中間物2之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酸717mg之四氫呋喃15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三乙胺0.98mL與氯碳酸乙酯0.59mL,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氘化硼鈉544mg之重水3.0mL溶液,並在同溫下攪拌0.5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3-(15-羥基十五基-15,15-d 2)-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548mg。對獲得之3-(15-羥基十五基-15,15-d 2)-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183mg之四氫呋喃3.0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55%氫化鈉43mg,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甲烷93μL,在冰冷下攪拌1小時、在室溫下攪拌3天。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00mg。
實施例19:3-(16-甲氧基十六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29)之合成 對3-(16-羥基十六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5)189mg之四氫呋喃3.0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tert-丁氧鈉72mg,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甲烷62μL,在冰冷下攪拌0.5小時、在室溫下攪拌9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27mg。
實施例20:3-(16-乙氧基十六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30)之合成 對3-(16-羥基十六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5)189mg之四氫呋喃3.0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55%氫化鈉44mg,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乙烷80μL,在冰冷下攪拌1小時、在室溫下攪拌4天。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46mg。
實施例21:3-(16-異丙氧基十六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31)之合成 對3-(16-羥基十六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5)189mg之2-碘丙烷0.57mL溶液添加氧化銀232mg,在室溫下攪拌5日。將反應溶液以tert-丁基甲基醚稀釋,以矽藻土濾去不溶物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06mg。
實施例22: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烷醯胺(化合物32)之合成 對中間物2之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酸379mg之乙腈5mL溶液添加1-羥基苯并三唑1水合物168mg、1-(3-二甲基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醯亞胺鹽酸鹽230mg,在室溫下攪拌15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28%氨水0.5mL,並在室溫下攪拌18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碳酸氫鈉溶液,濾取析出之固體並進行減壓乾燥,藉此獲得標題化合物299mg。
實施例23:N-甲基-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烷醯胺(化合物33)之合成 對中間物2之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酸379mg之乙腈5mL溶液添加1-羥基苯并三唑1水合物168mg、1-(3-二甲基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醯亞胺鹽酸鹽230mg,在室溫下攪拌15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2mol/L 甲基胺-四氫呋喃溶液1mL,並在室溫下攪拌14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碳酸氫鈉溶液,濾取析出之固體並進行減壓乾燥,藉此獲得標題化合物340mg。
實施例24: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腈(化合物34)之合成 對在實施例22獲得之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烷醯胺113mg之二氯甲烷2mL溶液添加Burgess試劑108mg,並攪拌2小時。使反應溶液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04mg。
實施例25: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基胺甲酸酯(化合物35)之合成 對中間物3之4-硝基苯基(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基)碳酸酯265mg之四氫呋喃5mL溶液添加28%氨水0.5mL,並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69mg。
實施例26: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基二甲基胺甲酸酯(化合物36)之合成 對中間物3之4-硝基苯基(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基)碳酸酯159mg之四氫呋喃3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2mol/L 二甲胺-四氫呋喃溶液0.2mL,並在室溫下攪拌3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13mg。
實施例27:3-(15-甲氧基十五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37)之合成 對3-乙氧基環己-2-烯-1-酮1.40g與中間物5之1-溴-15-甲氧基十五烷3.86g之四氫呋喃50mL溶液添加鋰金屬694mg,並在70℃下攪拌22小時。將反應溶液進行冰冷後,添加0.5M鹽酸水,並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2.10g。
實施例28:3-(15-甲氧基十五基)-2-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38)之合成 對3-(15-羥基十五基)-2-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7)101mg之四氫呋喃2.0mL溶液添加tert-丁氧鈉43mg、碘甲烷34μL,並在室溫下攪拌44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38mg。
實施例29:3-(15-甲氧基十五基)-4,4-二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39)之合成 對3-甲氧基-6,6-二甲基環己-2-烯-1-酮154mg與中間物5之1-溴-15-甲氧基十五烷642mg之四氫呋喃6mL溶液添加鋰金屬80mg,並在70℃下攪拌8小時。將反應溶液進行冰冷後,添加0.5M鹽酸水,並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224mg。
實施例30:2-碘-3-(15-甲氧基十五基)-4,4-二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40)之合成 對在實施例29獲得之3-(15-甲氧基十五基)-4,4-二甲基環己-2-烯-1-酮729mg之氯仿5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三甲基疊氮矽烷0.63mL,並攪拌3小時。對反應溶液在冰冷下添加碘2.03g與吡啶2mL之氯仿2mL溶液,並在室溫下攪拌3日。添加10%亞硫酸鈉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693mg。
實施例31: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5-二烯-1-酮(化合物41)之合成 對在實施例14獲得之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200mg之四氫呋喃4.0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六甲基二矽基醯胺化鋰(1.3M四氫呋喃溶液)609μL,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三甲基氯矽烷100μL,並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對反應溶液添加碳酸氫鈉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溶解於四氫呋喃5.0mL,在-78℃下添加六甲基二矽基醯胺化鋰(1.3M四氫呋喃溶液)609μL,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滴下氯化苯硒102mg之四氫呋喃5.0mL溶液,在同溫下攪拌30分鐘後,昇溫至室溫。對反應溶液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並對所獲得之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6-(苯硒基)環己-2-烯-1-酮155mg之二氯甲烷16mL溶液添加m-氯過氧苯甲酸71.5mg,並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對反應溶液添加硫代硫酸鈉水溶液,以二氯甲烷萃取,以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65.2mg。
實施例32:2-(甲氧基甲基)-3-(15-甲氧基十五基)-4,4-二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42)之合成 對中間物7之2-(羥基甲基)-3-(15-甲氧基十五基)-4,4-二甲基環己-2-烯-1-酮60mg之二氯甲烷基1.0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1,8-雙(二甲基胺基)萘212mg與三甲基氧鎓四氟硼酸鹽146mg,並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對反應溶液添加1M鹽酸水以中和,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50mg。
實施例33:4-(15-甲氧基十五基)螺[2,5]辛-4-烯-6-酮之(化合物43)合成 對中間物8之6-異丁氧基螺[2,5]辛-5-烯-4-酮0.2g與中間物5之1-溴-15-甲氧基十五烷0.5g之四氫呋喃8mL溶液添加鋰金屬0.1g,並在70℃下攪拌3小時。將反應溶液進行冰冷後,添加0.5M鹽酸水,並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0.36g。
實施例34:4-(15-甲氧基十五基)-5-甲基螺[2,5]辛-4-烯-6-酮(化合物44)之合成 對中間物10之6-異丁氧基-5-甲基螺[2,5]辛-5-烯-4-酮73.8mg與中間物5之1-溴-15-甲氧基十五烷1.2當量之四氫呋喃溶液添加鋰金屬14當量,並在70℃下攪拌4小時。將反應溶液進行冰冷後,添加0.5M鹽酸水,並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77.9mg。
實施例35:3-(15-甲氧基十五基)-2-甲基環戊-2-烯-1-酮(化合物45)之合成 對3-異丁氧基-2-甲基環戊-2-烯-1-酮63.6mg與中間物5之1-溴-15-甲氧基十五烷232.1mg之四氫呋喃3.0mL溶液添加鋰金屬38.3mg,並在70℃下攪拌4小時。將反應溶液進行冰冷後,添加0.5M鹽酸水,並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89.0mg。
實施例36:3-(15-甲氧基十五基)-2,4,5-三甲基環戊-2-烯-1-酮(化合物46)之合成 對中間物11之3-異丁氧基-2,4,5-三甲基環戊-2-烯-1-酮75.6mg與中間物5之1-溴-15-甲氧基十五烷230mg之四氫呋喃3.0mL溶液添加鋰金屬35.5mg,並在70℃下攪拌3.5小時。將反應溶液進行冰冷後,添加0.5M鹽酸水,並在室溫下攪拌20分鐘。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12.5mg。
實施例37: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戊-2-烯-1-酮(化合物69)之合成 對中間物17之3-異丁氧基-2,5,5-三甲基環戊-2-烯-1-酮981mg與中間物5之1-溴-15-甲氧基十五烷2.89g之四氫呋喃15mL溶液添加鋰金屬156mg,並在70℃下攪拌5小時。將反應溶液進行冰冷後,添加1M鹽酸水,並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68g。
實施例38:3-(12-甲氧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戊-2-烯-1-酮(化合物70)之合成 對3-(12-羥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戊-2-烯-1-酮(中間物18)300mg之四氫呋喃3.9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tert-丁氧鈉140mg,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甲烷122μL,在冰冷下攪拌0.5小時、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99mg。
實施例39:2,4,4-三甲基-3-(12-丙氧基十二基)環戊-2-烯-1-酮(化合物71)之合成 對3-(12-羥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戊-2-烯-1-酮(中間物18)500mg之四氫呋喃8.09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55%氫化鈉141mg,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丙烷323μL,在冰冷下攪拌1小時、在室溫下攪拌44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19mg。
實施例40:3-(14-甲氧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戊-2-烯-1-酮(化合物72)之合成 對3-(14-羥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戊-2-烯-1-酮(中間物19)250mg之四氫呋喃2.98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tert-丁氧鈉107mg,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甲烷122μL,在冰冷下攪拌30分鐘、在室溫下攪拌3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74mg。
實施例41:2,4,4-三甲基-3-(14-乙氧基十四基)環戊-2-烯-1-酮(化合物73)之合成 對3-(14-羥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戊-2-烯-1-酮(中間物19)500mg之四氫呋喃5.95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55%氫化鈉130mg,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碘乙烷246μL,在冰冷下攪拌1小時、在室溫下攪拌21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274mg。
實施例42:15-(2,5,5-三甲基-3-側氧基環戊-1-烯-1-基)十五烷醯胺(化合物74)之合成 對中間物22之15-(2,5,5-三甲基-3-側氧基環戊-1-烯-1-基)十五酸250mg之乙腈3.44mL溶液添加1-羥基苯并三唑1水合物115mg、1-(3-二甲基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醯亞胺鹽酸鹽158mg,在室溫下攪拌16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28%氨水343μL、在室溫下攪拌17小時攪拌,追加28%氨水170μL、在室溫下攪拌4小時,追加28%氨水343μL、在室溫下攪拌20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在減壓下蒸餾去除溶劑後,添加乙酸乙酯、水並進行分液。對有機層添加庚烷並以10%食鹽水洗淨、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甲醇/氯仿)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46mg。
實施例43:15-(2,5,5-三甲基-3-側氧基環戊-1-烯-1-基)十五腈(化合物75)之合成 對在實施例42獲得之15-(2,5,5-三甲基-3-側氧基環戊-1-烯-1-基)十五烷醯胺73mg之二氯甲烷2mL溶液添加Burgess試劑71mg,並攪拌2小時。使反應溶液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51mg。
參考例1:3-(15-甲氧基-15-甲基十六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醇(化合物47)之合成 對中間物14之tert-丁基((3-(15-甲氧基-15-甲基十六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基)氧基)二甲基矽烷366mg之四氫呋喃5mL溶液添加1mol/L 氟化四丁銨之四氫呋喃溶液1.4mL,並在室溫下攪拌2日。使反應溶液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272mg。
參考例2:3-(15-甲氧基-15-甲基十六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48)之合成 對在參考例1獲得之3-(15-甲氧基-15-甲基十六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醇204mg之氯仿10mL溶液添加活性二氧化錳435mg,並攪拌4日。以矽藻土濾去不溶物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99mg。
參考例3:2,4,4-三甲基-3-(15-(三氟甲氧基)十五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49)之合成 對3-(15-羥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4、大鵬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365mg、三氟甲烷磺酸銀514mg、N-氟-N’-(氯甲基)三乙二胺雙(四氟硼酸鹽)531mg、氟化鉀174mg添加乙酸乙酯5mL,在室溫下添加2-氟吡啶172μL、(三氟甲基)三甲基矽烷295μL,並攪拌25小時。將反應溶液利用乙酸乙酯稀釋,以矽藻土濾去不溶物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212mg。
參考例4:3-(15-(tert-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50)之合成 對3-(15-羥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4、大鵬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182mg之N,N-二甲基甲醯胺1mL溶液添加咪唑102mg、tert-丁基二甲基氯矽烷151mg,並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對反應溶液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226mg。
參考例5:3-(15-苯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51)之合成 對3-(15-羥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4、大鵬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182mg與酚52mg之四氫呋喃4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三苯基膦144mg與偶氮二甲酸二異丙酯0.12mL,攪拌1小時,並在室溫下攪拌22小時。將反應溶液利用乙酸乙酯稀釋,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25mg。
參考例6:3-(15-(苄基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52)之合成 對3-(15-羥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4、大鵬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182mg之四氫呋喃3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55%氫化鈉55mg,並攪拌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溴化苄178μL,在冰冷下攪拌1小時、在室溫下攪拌3天。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07mg。
參考例7: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基 苯甲酸酯(化合物53)之合成 對3-(15-羥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4、大鵬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1.82g之二氯甲烷20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三乙胺1.05mL、苯甲醯氯0.64mL,並在室溫下攪拌2日。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水,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2.34g。
參考例8:N,N-二甲基-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烷醯胺(化合物54)之合成 對中間物2之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酸379mg之乙腈5mL溶液添加1-羥基苯并三唑1水合物168mg、1-(3-二甲基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醯亞胺鹽酸鹽230mg,在室溫下攪拌15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2mol/L 二甲胺-四氫呋喃溶液1mL,並在室溫下攪拌14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碳酸氫鈉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氯仿)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338mg。
參考例9: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基 甲基胺甲酸酯(化合物55)之合成 對中間物3之4-硝基苯基(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基)碳酸酯265mg之四氫呋喃5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2mol/L 甲基胺-四氫呋喃溶液0.3mL,並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77mg。
參考例10: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基乙基胺甲酸酯(化合物56)之合成 對中間物3之4-硝基苯基(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基)碳酸酯159mg之四氫呋喃3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2mol/L 乙基胺-四氫呋喃溶液0.2mL,並在室溫下攪拌3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01mg。
參考例11:乙基(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基)碳酸酯(化合物57)之合成 對中間物3之4-硝基苯基(15-(2,6,6-三甲基-3-側氧基環己-1-烯-1-基)十五基)碳酸酯159mg之四氫呋喃3mL溶液添加乙醇175μL 與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7烯67μL,並在室溫下攪拌22小時。在冰冷下,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36mg。
參考例12:2,4,4-三甲基-3-(15-(甲基胺基)十五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58)之合成 對中間物16之3-(15-溴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214mg之四氫呋喃5mL溶液添加2mol/L 甲基胺-四氫呋喃溶液1mL,並在室溫下攪拌4日。對反應溶液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NH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氯仿)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98mg。
參考例13:3-(15-(二甲基胺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59)之合成 對中間物16之3-(15-溴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214mg之四氫呋喃5mL溶液添加2mol/L 二甲胺-四氫呋喃溶液1mL,並在室溫下攪拌3日。對反應溶液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甲醇/氯仿)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62mg。
參考例14:2-乙基-3-(15-甲氧基十五基)-4,4-二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60)之合成 對4,4-二甲基環己烷-1,3-二酮1.0g之乙醇20mL溶液添加氫氧化鉀1當量、水8mL、碘乙烷1.5當量,並在70℃下攪拌1日。將反應溶液進行減壓乾燥、利用乙酸乙酯過濾後,將利用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丙酮/庚烷)純化,獲得2-乙基-4,4-二甲基環己烷-1,3-二酮221mg。將所得之2-乙基-4,4-二甲基環己烷-1,3-二酮221mg溶解於甲苯,添加異丁醇2.0當量與p-甲苯磺酸一水合物0.043當量,並在70℃下攪拌1日。對反應溶液添加分子篩4A 2.0當量,並在120℃下攪拌1日。放冷至室溫後,利用乙酸乙酯濾去不溶物,添加0.5mol/L氫氧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2-乙基-3-異丁氧基-6,6-二甲基環己-2-烯-1-酮143.8mg。對獲得之2-乙基-3-異丁氧基-6,6-二甲基環己-2-烯-1-酮143.8mg與在參考例5獲得之1-溴-15-甲氧基十五烷1.2當量之四氫呋喃溶液添加鋰金屬14當量,並在70℃下攪拌4小時。將反應溶液進行冰冷後,添加0.5mol/L鹽酸水,並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84.6mg。
參考例15:3-(15-甲氧基十五基)-4,4-二甲基-2-丙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61)之合成 對4,4-二甲基環己烷-1,3-二酮3.0g之乙醇24mL溶液添加氫氧化鉀1當量、水24mL、碘丙烷1.5當量,並在70℃下攪拌1日。將反應溶液進行減壓乾燥、利用乙酸乙酯過濾後,將利用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丙酮/庚烷)純化,獲得4,4-二甲基-2-丙基環己烷-1,3-二酮868.5mg。將獲得之4,4-二甲基-2-丙基環己烷-1,3-二酮868.5mg溶解於甲苯,添加異丁醇2.0當量與p-甲苯磺酸一水合物0.043當量,並在70℃下攪拌1日。對反應溶液添加分子篩4A 2.0當量,並在120℃下攪拌1日。放冷至室溫後,利用乙酸乙酯濾去不溶物,添加0.5mol/L氫氧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3-異丁氧基-6,6-二甲基-2-丙基環己-2-烯-1-酮723mg。對獲得之3-異丁氧基-6,6-二甲基-2-丙基環己-2-烯-1-酮723mg與在參考例5獲得之1-溴-15-甲氧基十五烷1.2當量之四氫呋喃溶液添加鋰金屬14當量,並在70℃下攪拌4小時。將反應溶液進行冰冷後,添加0.5mol/L鹽酸水,並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78.1mg。
參考例16:2-異丙基-3-(15-甲氧基十五基)-4,4-二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62)之合成 對4,4-二甲基環己烷-1,3-二酮3.0g之乙醇44mL溶液添加氫氧化鉀1當量、水24mL、碘異丙烷1.5當量,並在70℃下攪拌1日。將反應溶液進行減壓乾燥、利用乙酸乙酯過濾後,將利用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丙酮/庚烷)純化,獲得2-異丙基-4,4-二甲基環己烷-1,3-二酮168.5mg。將所得之2-異丙基-4,4-二甲基環己烷-1,3-二酮168.5mg溶解於甲苯,添加異丁醇2.0當量與p-甲苯磺酸一水合物0.043當量,並在70℃下攪拌1日。對反應溶液添加分子篩4A 2.0當量,並在120℃下攪拌1日。放冷至室溫後,利用乙酸乙酯濾去不溶物,添加0.5mol/L氫氧化鈉水溶液。將有機層以水、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3-異丁氧基-2-異丙基-6,6-二甲基環己-2-烯-1-酮70.2mg。對獲得之3-異丁氧基-2-異丙基-6,6-二甲基環己-2-烯-1-酮70.2mg與在參考例5獲得之1-溴-15-甲氧基十五烷1.2當量之四氫呋喃溶液添加鋰金屬14當量,並在70℃下攪拌4小時。將反應溶液進行冰冷後,添加0.5mol/L鹽酸水,並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庚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28.5mg。
參考例17: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1-酮(化合物63)之合成 對在實施例14獲得之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100mg之乙醇5mL溶液添加鈀碳10mg,並在氫環境下攪拌4小時。以矽藻土過濾反應溶液後,進行減壓蒸餾去除,藉此獲得標題化合物68.9mg。
參考例18:2-(15-甲氧基十五基)-1,3,3-三甲基環己-1-烯(化合物64)之合成 對乙腈1mL、三氟乙酸1mL、醋酸1mL之混合溶液在冰冷下添加氫化硼鈉240mg。接著,添加在實施例14獲得之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200mg之二氯甲烷0.4mL溶液,並在冰冷下攪拌2小時。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以二氯甲烷萃取,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氯仿/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38mg。
參考例19: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醇(化合物65)之合成 對在實施例14獲得之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150mg之甲醇3mL溶液在冰冷下添加氯化鈰7水合物148mg、氫化硼鈉15mg,並在攪拌30分鐘後,在室溫下攪拌。對反應溶液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30mg。
參考例20: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胺(化合物66)之合成 對在參考例19獲得之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醇200mg之四氫呋喃4mL溶液添加酞醯亞胺154mg、三苯基膦275mg,在冰冷下添加偶氮二甲酸二異丙酯204μL,並在室溫下攪拌整晚。使反應溶液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後,添加乙醇4mL、肼1水合物107μL,並加熱攪拌整晚。將反應溶液放冷至室溫後,濾去析出物,將濾液進行減壓蒸餾去除,並將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69.1mg。
參考例21: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肟(化合物67)之合成 對在實施例14獲得之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500mg之乙醇8mL溶液添加水4mL、羥基胺鹽酸鹽550mg、碳酸鉀1.09g,並以微波裝置在70℃下攪拌2小時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NH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361mg。
參考例22: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O-甲基肟(化合物68)之合成 對在實施例14獲得之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300mg之乙醇3mL溶液添加O-甲基羥基胺鹽酸鹽198mg、碳酸鉀329mg,並以微波裝置在70℃下攪拌2小時30分鐘。對反應溶液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飽和食鹽水洗淨,並以無水硫酸鈉乾燥。濾去乾燥劑後,將進行減壓蒸餾去除所獲得之殘渣以矽膠管柱色層分析法(二氯甲烷/己烷)純化,獲得標題化合物151mg。
[表1] 表1
[表2] 表2
[表3] 表3
[表4] 表4
[表5] 表5
[表6] 表6
[表7] 表7
試驗例1 藥物動態 量秤必要量之化合物,以0.5%羥丙甲基纖維素調製藥劑懸浮液。將各組大鼠之數量設為2隻,使用口服注入器(sonde)將各個藥劑懸浮液口服投至雄性大鼠(Crl:CD(SD))(本化合物隻投予量為10mg/kg)。使用注射筒及注射針在各採血點(投予後0.5、1、2、4、8及24小時)於頸靜脈進行採血(抗凝固劑為肝素鈉)。將採取好之血液利用離心分離(13000rpm、2分、4℃)調製血漿,進行去蛋白處理後,將血漿中之化合物濃度以LC/MS/MS(LCMS-8040(shimadzu)或API4000(AB SCIEX)、LC:30-A,20-A系列(shimadzu)或Waters Acquity (waters))進行測定。
如表8所示,可確認相較於化合物4,化合物24之藥物血中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提升1900倍以上、最高血中濃度C max提升1100倍。又,可確認相對於化合物4,在通式(I)中R 1為-CH 2OR 4、-CH 2OCON(CH 3) 2、-CONHR 6、或氰基之化合物,AUC分別提升至少100倍以上、1000倍以上、10倍以上、1900倍以上,C max分別提升至少30倍以上、200倍以上、10倍以上、1100倍以上。因此顯示出,相較於已知化合物之化合物4,以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具有預想外之優異藥物動態。
[表8]
試驗例2 糖尿病(DM)模式大鼠中之藥效評價 為了探討在糖尿病模式中化合物之效果,參考Saitoh等人的方法(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501(2004)143-149),利用膀胱內壓檢查法(cystometry)分析膀胱機能。
調製使鏈脲佐菌素(STZ)在檸檬酸緩衝液(0.1 M citric acid、pH4.2)溶解為32.5mg/mL的STZ溶液,透過在SD大鼠進行腹腔內投予(65mg/kg),引發DM模式。此外,在sham大鼠則是進行檸檬酸緩衝液處置取代STZ溶液之外,其餘進行相同的操作。
在製作模式之隔日、4週後,透過在清醒條件下於尾靜脈進行採血,測定血糖值。血糖值測定是使用Antsense III[股份有限公司堀場製作所]。此外,將模式製作隔日及4週後之血糖值為300mg/dL以上之個體,判定為DM模式成立,並用於之後的操作。
受測物質(化合物4、24)之投予是從模式製作隔日開始。將Vehicle或化合物投予液以早晚1日2次、10mL/kg之容量,進行4週口服投予。受測物質最終投予之隔日,將大鼠在異氟醚麻醉下進行開腹,從膀胱頂部插入膀胱內壓測定用之導管(PE-90,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閉腹後,將大鼠放入保定籠,自異氟醚麻醉解除放置30分以上的時間後,將胺基甲酸酯溶液進行皮下投予(0.8g/kg)。
於插入膀胱之導管的另一端,透過三方活栓連接壓轉換器(DX-360、日本光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輸液泵(TE-331S、TERUMO股份有限公司)。將生理食鹽液持續注入膀胱內(infusion rate:12 mL/hr)時之膀胱內壓以壓轉換器及多頻道生理記錄儀(polygraph;AP-641G、日本光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測定,透過PowerLab (ML866、AD Instruments)連續記錄(sampling rate: 20 /sec)於電腦。又,使用設置在保定籠正下方的電子天平[GX-200、股份有限公司A&D]自動測定排尿量,並透過PowerLab連續記錄(sampling rate 20/sec)於電腦。排尿機能參數之記錄及分析是使用PowerLab専用分析軟體Chart 5 (ver. 5.5.6、AD Instruments)來進行。
胺基甲酸酯麻醉後,立刻實施約1.5小時的生理食鹽液膀胱內持續注入(infusion rate:3 mL/hr)以適應膀胱內壓檢查環境。在適應膀胱內壓檢查環境後,實施依據膀胱內壓檢查(infusion rate:12mL/hr)的排尿機能測定(膀胱內壓、排尿量、殘尿量)。
如圖1所示,得知相較於化合物4,化合物24顯示出顯著的藥效。
試驗例3 神經成長促進作用之測定 為了評價神經成長促進作用,參考Topalli等人的方法(Brain Research 1030 (2004) 116-124),解析neurite bearing assay(有突起細胞比例)及neurite length assay(神經突長)。
以含有10% fetal bovine serum之DMEM培養基將ND3神經細胞株(European Collection of Authenticated Cell Cultures)播種(0.6×10 4cells/1 mL)到24孔盤。24小時後,去除已播種細胞之培養基,於細胞添加下述溶液:將經二甲基亞碸(DMSO)連續稀釋之本揭示化合物,以含有0.1% bovine serum albumin之DMEM調整使DMSO終濃度為0.1%的溶液(評價以duplicate進行)。添加6小時後,分析有突起細胞比例(具有比細胞體之直徑還長之突起的細胞數/總細胞數)及每1細胞之神經突長。此外,總細胞數、有突起細胞比例、及每1細胞之神經突長的分析是使用MetaMorph Neurite Outgrowth Application Module(Molecular devices Japan股份有限公司)。細胞數是表示,以添加有DMSO之孔的細胞數為1時的相對細胞數。顯示各試驗中以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化合物24)之最大活性為1時各化合物之相對活性(表9)。此外,關於進行複數次試驗之化合物,是顯示其平均值。又,採用細胞數為0.5以上之數據資料。因此,當細胞數小於0.5時,每1細胞之突起長及有突起細胞比例是表記為「-」。
如表9所示,化合物24在添加1~100μM時,相對細胞數是0.5以上。
[表9]
如表10~13所示,確認本揭示化合物具有優異的神經成長促進作用。進一步確認,一部分的化合物具有與化合物24同等以上的神經成長促進作用。
[表10] 表10
[表11] 表11
[表12] 表12
[表13] 表13
此試驗結果得知,本揭示化合物具有神經成長促進作用。
圖1:各組中殘尿量之圖表。數值為顯示平均±S.E.。各組之n數,從左到右為10、10、12及12。*:p<0.05,依據Dunnett檢定,對Vehicle顯示出顯著差異;N.S.:依據Dunnett檢定,對Vehicle沒有顯示出顯著差異;#:p<0.05,依據Student t檢定,對化合物24顯示出顯著差異;##:p<0.01,依據Student t檢定,對Vehicle顯示出顯著差異。

Claims (15)

  1. 一種以下述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
    Figure 110129168-A0305-02-0096-1
    (式中,X為-CH2-、-CH(CH3)-、-CH2-CH2-、或-CH=CH-;R1為-CH2OR4、-CH2OCON(R5)2、-CONHR6或氰基;R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R3為氫原子、甲基、-CH2OR7或鹵素原子;R4為CmH2m+1;R5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R6為氫原子或甲基;R7為C1-C3烷基;m為1~14之整數;n為11~14之整數;惟,R4為直鏈狀烷基時,m與n之合計為12~17之整數,R4為支鏈狀烷基時,令前述支鏈狀烷基最長直鏈之碳數為mb,則mb與n之合計為12~17之整數)。
  2. 一種以下述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
    Figure 110129168-A0305-02-0097-2
    (式中,X為-CH2-、-CH(CH3)-、-CH2-CH2-、或-CH=CH-;R1為-CH2OR4、-CH2OCON(R5)2、-CONHR6或氰基;R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R3為氫原子、甲基、-CH2OR7或鹵素原子;R4為CmH2m+1;R5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R6為氫原子或甲基;R7為C1-C3烷基;m為1~14之整數;n為11~14之整數;惟,R4為直鏈狀烷基時,m與n之合計為12~15之整數,R4為支鏈狀烷基時,令前述支鏈烷基最長直鏈之碳數為mb,則mb與n之合計為12~15之整數)。
  3. 一種以下述通式(I)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
    Figure 110129168-A0305-02-0097-3
    (式中,X為-CH2-、-CH(CH3)-、-CH2-CH2-、或-CH=CH-; R1為-CH2OR4、-CH2OCON(CH3)2、-CONHR6或氰基;R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R3為氫原子、甲基、-CH2OCH3或碘原子;惟,R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時,R3為氫原子、甲基、-CH2OCH3或碘原子;2個R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時,R3為甲基、-CH2OCH3或碘原子;R4為甲基、乙基、n-丙基或異丙基;n為11~14之整數;惟,R4為甲基時,n為11~14之整數;R4為乙基或異丙基時,n為11~13之整數;R4為n-丙基時,n為11或12;R6為氫原子或甲基)。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1項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通式(I)中,X為-CH2-、-CH2-CH2-或-CH=CH-。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1項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通式(I)中,R1為-CH2OR4、-CONH2或氰基;R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R3為氫原子、甲基、-CH2OCH3或碘原子;惟,R3為氫原子時,R2為氫原子; R3為甲基、-CH2OCH3或碘原子時,R2相同或相異,為氫原子或甲基,或者,亦可2個R2與鄰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環丙基;R4為甲基、乙基、n-丙基或異丙基;n為11~14之整數;惟,R4為甲基時,n為11~14之整數;R4為乙基或異丙基時,n為11~13之整數;R4為n-丙基時,n為11或12。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1項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通式(I)中,X為-CH2-或-CH2-CH2-;R1為-CH2OR4或-CONH2;R2為甲基;R3為甲基或-CH2OCH3;R4為甲基、乙基或異丙基;n為11~14之整數;惟,R4為甲基時,n為11~14之整數;R4為乙基或異丙基時,n為11~13之整數。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1項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通式(I)中,X為-CH2-CH2-。
  8. 如請求項1至3中任1項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化合物為以下(1)至(10)中任一記載之化合物:(1)3-(12-甲氧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2)3-(12-乙氧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3)3-(12-異丙氧基十二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4)3-(13-甲氧基十三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5)3-(13-乙氧基十三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6)3-(13-異丙氧基十三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7)3-(14-甲氧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8)3-(14-乙氧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9)3-(14-異丙氧基十四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10)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9. 如請求項1至3中任1項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化合物為3-(15-甲氧基十五基)-2,4,4-三甲基環己-2-烯-1-酮。
  10. 一種神經突成長劑,含有如請求項1至9中任1項之化合物或其鹽作為有效成分。
  11. 一種神經變性疾病治療劑,含有如請求項1至9中任1項之化合物或其鹽作為有效成分。
  12. 一種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治療劑,含有如請求項1至9中任1項之化合物或其鹽作為有效成分。
  13. 一種疼痛治療劑,含有如請求項1至9中任1項之化合物或其鹽作為有效成分。
  14. 一種下泌尿道障礙治療劑,含有如請求項1至9中任1項之化合物或其鹽作為有效成分。
  15. 一種醫藥組成物,含有:如請求項1至9中任1項之化合物或其鹽;及,藥學上的載劑。
TW110129168A 2020-08-07 2021-08-06 新穎環烯酮化合物或其鹽 TWI8290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35328 2020-08-07
JP2020135328 2020-08-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6650A TW202216650A (zh) 2022-05-01
TWI829001B true TWI829001B (zh) 2024-01-11

Family

ID=80118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9168A TWI829001B (zh) 2020-08-07 2021-08-06 新穎環烯酮化合物或其鹽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95068A1 (zh)
EP (1) EP4194435A1 (zh)
JP (1) JP7109705B2 (zh)
KR (1) KR20230043923A (zh)
CN (1) CN116096361A (zh)
AU (1) AU2021321705B2 (zh)
BR (1) BR112023001832A2 (zh)
CA (1) CA3188292A1 (zh)
MX (1) MX2023001536A (zh)
TW (1) TWI829001B (zh)
WO (1) WO20220306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2342414A (zh) * 2022-02-09 2023-11-01 日商大鵬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環己烯酮化合物之結晶形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08987A1 (en) * 1997-08-13 1999-02-25 Meiji Milk Products Co., Ltd. Cyclohexenone long-chain alcohol and medicament containing same
TW201835051A (zh) * 2016-12-16 2018-10-01 美商瑞塔醫藥有限責任公司 用於抑制RORγ及其他用途的嘧啶三環烯酮衍生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36684B2 (ja) * 2001-02-19 2006-10-25 明治乳業株式会社 排尿障害治療剤
JP5710277B2 (ja) 2008-03-05 2015-04-30 エジソン ファーマシューティカル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酸化ストレス疾患の処置のための2−置換−p−キノン誘導体
US9629815B2 (en) 2012-09-07 2017-04-25 Bioelectr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Benzoquinone derivatives for treating oxidative stress disorders
US10703701B2 (en) 2015-12-17 2020-07-07 Ptc Therapeutics, Inc. Fluoroalkyl, fluoroalkoxy, phenoxy, heteroaryloxy, alkoxy, and amine 1,4-benzoquinone derivatives for treatment of oxidative stress disorders
EP3406586B1 (en) 2016-01-22 2020-12-30 Taiho Pharmaceutical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high-purity cyclohexenone long-chain alcohol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08987A1 (en) * 1997-08-13 1999-02-25 Meiji Milk Products Co., Ltd. Cyclohexenone long-chain alcohol and medicament containing same
TW201835051A (zh) * 2016-12-16 2018-10-01 美商瑞塔醫藥有限責任公司 用於抑制RORγ及其他用途的嘧啶三環烯酮衍生物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期刊 Kotera et al 1,3-Dipolar cycloadditions of photoinduced carbonyl ylides. Part 2. Photoreactions of alpha, beta-unsaturated gamma, delta-epoxy ditriles and ethyl vinyl ether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 1998 p313-318 *
期刊 Lee et al Alkylation and spiroannulation of 3-bromo-2-cycloalken-1-ones via radical intermediates Tetrahedron Letters 31 1990 p4341-4342; *
期刊 Venit et al Studies on the synthesis of 1-azaspiro[5,5]undecanes related to histrionicotoxi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54 1989 p4298-4301; *
期刊 Yeh et al 1,4-Additions of the highly functionalized copper reagents RCu(CN)ZnI.2BF3 to trisubstituted enones. A newBF3 promoted cyclization reaction Tetrahedron Letters 29 1988 p6693-669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1321705B2 (en) 2024-02-29
AU2021321705A1 (en) 2023-03-09
JPWO2022030606A1 (zh) 2022-02-10
KR20230043923A (ko) 2023-03-31
BR112023001832A2 (pt) 2023-02-23
EP4194435A1 (en) 2023-06-14
CN116096361A (zh) 2023-05-09
CA3188292A1 (en) 2022-02-10
MX2023001536A (es) 2023-03-08
JP7109705B2 (ja) 2022-07-29
TW202216650A (zh) 2022-05-01
WO2022030606A1 (ja) 2022-02-10
US20230295068A1 (en) 2023-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220985A (zh) 稠合咪唑類衍生物、其製備方法及其在醫藥上的應用
CN111868056B (zh) 1,2,4-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US11208418B2 (en) Nitrogenous tricyclic compounds and uses thereof in medicine
EP4177249A1 (en) Immunomodulator
CN112955448A (zh) 芳环或芳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TWI829001B (zh) 新穎環烯酮化合物或其鹽
CN107074833B (zh) 具有β2受体激动及M3受体拮抗活性的苯并环衍生物及其在医药上的用途
WO2020156189A1 (zh) 喜树碱衍生物及其水溶性前药、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TW202214626A (zh) 雌激素受體調節劑化合物及其用途
JP2008528491A (ja) 免疫調節性障害および呼吸器の疾患の処置のための大環状アナログ
US11944616B2 (en) Dizocilpine derivatives as peripheral NMDA receptor antagonists
CN104341434A (zh) 取代的雷帕霉素三氮唑衍生物和用途
WO2023125708A1 (zh) 一种p38 MAPK/MK2通路调节剂及其组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20103851A1 (zh) 螺环类化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CN110372557B (zh) 环己烷胺类d3/d2受体部分激动剂
CN112243437A (zh) 含丙烯酰基的核转运调节剂及其用途
JPH10502058A (ja) アリール、アルキル、アルケニルおよびアルキニルマクロライド
US8530504B2 (en) Pyrazolothiazole compound
JP3471778B2 (ja) 三環性縮合複素環化合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用途
TW202112770A (zh) 具有β受體激動及M受體拮抗活性的雜環衍生物及其醫藥用途
CN110563720B (zh) 磺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US20080242713A1 (en) Novel 5-cyano-prostacyclin derivatives as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autoimmune diseases
CN116874485B (zh) 一种具有降血压作用的螺环化合物的制备及其用途
CN113149894B (zh) (e)-3-芳杂环基丙-2-烯酸衍生物的制药用途
EP1988087A1 (en) Novel 5-cyano-prostacyclin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autoimmune dise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