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7813B - 捆束機 - Google Patents

捆束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7813B
TWI827813B TW109107985A TW109107985A TWI827813B TW I827813 B TWI827813 B TW I827813B TW 109107985 A TW109107985 A TW 109107985A TW 109107985 A TW109107985 A TW 109107985A TW I827813 B TWI827813 B TW I8278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wire
locking member
feeding
curl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7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5409A (zh
Inventor
吉田祐介
荒井健一
新藤茂輝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美克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美克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美克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5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5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7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781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65B13/24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 B65B13/28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by twisting
    • B65B13/285Hand too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2Mounting of reinforcing inserts; Prestressing
    • E04G21/122Machines for joining reinforcing bars
    • E04G21/123Wire twist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02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 B65B13/025Hand-held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F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L WIRE
    • B21F15/00Connecting wire to wire or other metallic material or objects; Connecting parts by means of wire
    • B21F15/02Connecting wire to wire or other metallic material or objects; Connecting parts by means of wire wire with wire
    • B21F15/04Connecting wire to wire or other metallic material or objects; Connecting parts by means of wire wire with wire without additional connecting elements or material, e.g. by twis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F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L WIRE
    • B21F15/00Connecting wire to wire or other metallic material or objects; Connecting parts by means of wire
    • B21F15/02Connecting wire to wire or other metallic material or objects; Connecting parts by means of wire wire with wire
    • B21F15/06Connecting wire to wire or other metallic material or objects; Connecting parts by means of wire wire with wire with additional connecting elements or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F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L WIRE
    • B21F23/00Feeding wire in wire-work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21F23/005Feeding discrete lengths of wire or r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5/00Implements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or tensioning of wire or stri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02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 B65B13/04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with means for guiding the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the articles prior to severing from supp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 Hand Tools For Fitting Together And Separating, Or Other Hand Tools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課題]提供一種捆束機,該捆束機係作成即使發生進給不良,亦可易於進行線材之除去。 [解決手段]鋼筋捆束機1A係包括:捆束部7A,係扭轉線材;捲曲導件50,係對線材賦與捲繞習性;以及誘導導件51A,係將藉捲曲導件50被賦與捲繞習性之線材誘導至捆束部7A;捲曲導件50係對線材W之往正方向的進給,在比捆束部7A之卡止構件70下游側,具有使線材W退避的退避導部54A。

Description

捆束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以線材捆束鋼筋等之捆束物的捆束機。
自以往,提議一種稱為鋼筋捆束機之捆束機,該鋼筋捆束機係將線材捲繞於2條以上的鋼筋,再扭轉在鋼筋所捲繞之線材,而以線材捆束該2條以上的鋼筋。
捆束機係藉由使藉馬達之驅動力所進給的線材通過稱為捲曲導件等之對線材賦與捲繞習性的導件,而捲繞於鋼筋之周圍。藉稱為誘導導件等之導件,將該被賦與捲繞習性之線材誘導至扭轉線材的捆束部,再以捆束部扭轉在鋼筋之周圍所捲繞的線材,藉此,以線材捆束鋼筋。
在這種捆束機,在無法正常地進給線材之狀態,繼續進給線材時,線材脫離進給路徑,成為稱為屈曲之折彎的狀態。屈曲之線材被夾在窄處時,所殘留之線材的除去成為困難。因此,提議一種捆束機(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該捆束機係作成在線材脫離進給路徑而屈曲的情況亦可除去。 [先行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8-109299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對稱為捲曲導件等之導件,在塞住線材之進給路徑的位置有障礙物的狀態進給線材時,線材與障礙物接觸,無法向比捲曲導件前面進給線材W,而具有發生線材之進給不良的可能性。發生伴隨屈曲之線材的進給不良時,已發生進給不良之線材的除去成為困難。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這種課題所開發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捆束機,該捆束機係作成即使發生進給不良,亦可易於進行線材之除去。 [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之課題,本發明係一種捆束機,其係包括:線材進給部,係進給在捆束物所捲繞之線材;捆束部,係扭轉在捆束物所捲繞之線材;捲曲導件,係對藉線材進給部所進給之線材賦與捲繞習性;以及誘導導件,係將藉捲曲導件被賦與捲繞習性之線材誘導至捆束部;對線材的進給方向,在比捆束部下游側具有使線材退避的退避導部,該線材係藉線材進給部向藉捲曲導件對線材賦與捲繞習性之方向被進給。
在本發明,係對捲曲導件,在塞住線材之進給路徑的位置有障礙物的狀態進給線材時,與障礙物接觸之線材係通過退避導部而退避。 [發明之效果]
在本發明,係對捲曲導件,在塞住線材之進給路徑的位置有障礙物的狀態,亦可進給線材,抑制屈曲等之發生,即使發生進給不良,亦可易於除去線材。因此,可抑制由線材的進給不良所引起之障礙的發生。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作為本發明之捆束機的實施形態之鋼筋捆束機的一例。 <鋼筋捆束機之構成例>
圖1係表示鋼筋捆束機之整體構成的一例之從側面所觀察的構成圖,圖2係表示鋼筋捆束機之主要部構成的一例之從側面所觀察的構成圖,圖3係表示鋼筋捆束機之主要部構成的一例之局部剖開立體圖,圖4A係表示鋼筋捆束機之整體構成的一例之從正面所觀察的構成圖,圖4B係圖2之A-A線剖面圖,圖5係鋼筋捆束機之外觀側視圖,圖6係鋼筋捆束機之外觀上視圖,圖7係鋼筋捆束機之外觀正視圖。
鋼筋捆束機1A係在以箭號F所示之正方向進給線材W,並捲繞於是捆束物之鋼筋S的周圍,再在以箭號R所示之逆方向進給在鋼筋S之周圍所捲繞的線材W,在纏住鋼筋S後,扭轉線材W,而以線材W捆束鋼筋S。
鋼筋捆束機1A係為了實現上述之功能,而包括收容線材W之線材匣2A、與進給線材W之線材進給部3A。又,鋼筋捆束機1A係包括:第1線材導件4A1 ,係利用藉線材進給部3A在正方向進給線材W的動作,導引線材進給部3A所拉入之線材W;及第2線材導件4A2 ,係導引從線材進給部3A所送出之線材W。
進而,鋼筋捆束機1A係具有捲曲形成部5A,該捲曲形成部5A係構成將藉線材進給部3A所進給之線材W捲繞於鋼筋S之周圍的路徑。又,鋼筋捆束機1A係包括:裁斷部6A,係利用藉線材進給部3A在逆方向進給線材W的動作,裁斷纏住鋼筋S之線材W;捆束部7A,係扭轉纏住鋼筋S之線材W;以及驅動部8A,係驅動捆束部7A。
線材匣2A係收容部之一例,將可抽出地捲繞長條狀之線材W的捲盤20收容成轉動,並可拆裝。線材W係使用由可塑性變形之金屬線所構成的線材、以樹脂被覆金屬線的線材、或絞線之線材。
捲盤20係包括:筒狀之突面部21,係捲繞線材W;及一對凸緣部22、23,係一體地被設置於該突面部21之軸向的兩端側。凸緣部22、23係作成直徑比突面部21更大之大致圓板形的形狀,並被設置成與突面部21同心。捲盤20係將2條線材W捲繞於突面部21,並從捲盤20同時可拉出2條線材W。
線材匣2A係如圖4A、圖4B所示,對藉第1線材導件4A1 與第2線材導件4A2 所規定之線材W的進給路徑FL,沿著捲盤20之軸線方向,以在一方向偏置之狀態安裝捲盤20,而該捲盤20之軸線方向係沿著突面部21的軸向。在本例,係捲盤20之突面部21的整體成為對線材W的進給路徑FL在一方向偏置之形態。
圖8A係表示線材進給部之一例的正視圖,圖8B係表示線材進給部之一例的平面圖。其次,說明線材進給部3A的構成。線材進給部3A係作為夾持並列之2條線材W並進給的一對進給構件,包括藉轉動動作進給線材W的第1進給齒輪30L與第2進給齒輪30R。
第1進給齒輪30L係具有進行驅動力之傳達的齒部31L。齒部31L係在本例係構成正齒輪的形狀,並被形成於第1進給齒輪30L之外周的全周。又,第1進給齒輪30L係具有線材W所進入之槽部32L。槽部32L係在本例係由截面形狀大致V字形的凹部所構成,在第1進給齒輪30L之外周的全周,沿著圓周方向所形成。
第2進給齒輪30R係具有進行驅動力之傳達的齒部31R。齒部31R係在本例係構成正齒輪的形狀,並被形成於第2進給齒輪30R之外周的全周。又,第2進給齒輪30R係具有線材W所進入之槽部32R。槽部32R係在本例係由截面形狀大致V字形的凹部所構成,在第2進給齒輪30R之外周的全周,沿著圓周方向所形成。
線材進給部3A係使第1進給齒輪30L之槽部32L與第2進給齒輪30R之槽部32R相對向,第1進給齒輪30L與第2進給齒輪30R被設置成隔著藉第1線材導件4A1 與第2線材導件4A2 所規定之線材W的進給路徑FL。此線材W的進給路徑FL成為由一對第1進給齒輪30L與第2進給齒輪30R所構成之線材進給部3A的寬度中心位置。而且,如圖4B等所示,捲盤20係對線材進給部3A的寬度中心位置,被配置成在一方向偏置之狀態。
線材進給部3A係構成為在第1進給齒輪30L與第2進給齒輪30R彼此接近之方向及遠離之方向可位移。在本例,係使第2進給齒輪30R對第1進給齒輪30L位移。
因此,第1進給齒輪30L係藉軸300L支撐成對線材進給部3A之支撐構件301可轉動。又,線材進給部3A係具有第1位移構件36,該第1位移構件36係使第2進給齒輪30R在對第1進給齒輪30L接近之方向及遠離之方向位移。第1位移構件36係在一方的端部側藉軸300R將第2進給齒輪30R支撐成可轉動。又,第1位移構件36係在支撐構件301將另一方之端部支撐成以軸36a為支點可轉動。
線材進給部3A係具有使第1位移構件36位移的第2位移構件37。第2位移構件37係在一方的端部側連結第1位移構件36。又,第2位移構件37係在另一方的端部側連結彈簧38。進而,第2位移構件37係一方的端部側與另一方的端部側之間被支撐構件301支撐成以軸37a為支點可轉動。
第1位移構件36係經由第2位移構件37被彈簧38推壓,而藉以軸36a為支點之轉動動作在箭號V1方向位移。藉此,第2進給齒輪30R係藉彈簧38之力在第1進給齒輪30L之方向被推壓。
在2條線材W被裝填於第1進給齒輪30L與第2進給齒輪30R之間的狀態,係以一方之線材W進入第1進給齒輪30L的槽部32L,另一方之線材W進入第2進給齒輪30R的槽部32R之形態,在第1進給齒輪30L的槽部32L與第2進給齒輪30R的槽部32R之間夾持線材W。
線材進給部3A係在第1進給齒輪30L的槽部32L與第2進給齒輪30R的槽部32R之間夾持線材W之狀態,第1進給齒輪30L的齒部31L與第2進給齒輪30R的齒部31R嚙合。藉此,在第1進給齒輪30L與第2進給齒輪30R之間傳達藉轉動之驅動力。
線材進給部3A係在本例係第1進給齒輪30L成為驅動側,第2進給齒輪30R成為從動側。
第1進給齒輪30L係傳達未圖示之進給馬達的轉動動作而轉動。第2進給齒輪30R係藉齒部31L與齒部31R之嚙合來傳達第1進給齒輪30L的轉動動作,而與第1進給齒輪30L從動地轉動。
藉此,線材進給部3A係沿著線材W之延伸方向進給在第1進給齒輪30L與第2進給齒輪30R之間所夾持的線材W。在進給2條線材W的構成,係利用在第1進給齒輪30L的槽部32L與一方的線材W之間所產生的摩擦力、在第2進給齒輪30R的槽部32R與另一方的線材W之間所產生的摩擦力、以及在一方的線材W與另一方的線材W之間所產生的摩擦力,在並列之狀態進給2條線材W。
線材進給部3A係藉由切換未圖示之進給馬達之轉向的正反,切換第1進給齒輪30L與第2進給齒輪30R之轉向,而切換線材W之進給方向的正反。
其次,說明導引線材W之進給的線材導件。如圖4B所示,第1線材導件4A1 係對在正方向所進給之線材W的進給方向,被配置於第1進給齒輪30L及第2進給齒輪30R的上游側。又,第2線材導件4A2 係對在正方向所進給之線材W的進給方向,被配置於第1進給齒輪30L及第2進給齒輪30R的下游側。
第1線材導件4A1 及第2線材導件4A2 係具有線材W所通過之導孔40A。在鋼筋捆束機1A,係藉由以捲曲形成部5A限制藉線材進給部3A所進給之線材W的路徑,線材W的軌跡成為如在圖1以虛線所示的環Ru,而將線材W捲繞於鋼筋S之周圍。
在將與由該線材W所形成之環Ru的徑向交叉之方向當作軸向時,第1線材導件4A1 及第2線材導件4A2 之導孔40A係構成為沿著環Ru之軸向使2條線材W並列地通過的形狀。此外,2條線材W所並列的方向係亦是沿著第1進給齒輪30L與第2進給齒輪30R之排列方向的方向。
第1線材導件4A1 及第2線材導件4A2 係在通過第1進給齒輪30L與第2進給齒輪30R之間之線材W的進給路徑FL上設置導孔40A。第1線材導件4A1 係將通過導孔40A之線材W誘導至第1進給齒輪30L與第2進給齒輪30R之間的進給路徑FL。
第1線材導件4A1 及第2線材導件4A2 係對在正方向所進給之線材W的進給方向是導孔40A之上游側的線材導入部,係成為開口面積比下游側大之圓錐形或角錐形等的錐狀。藉此,對第1線材導件4A1 及第2線材導件4A2 之線材W的導入成為容易。
其次,說明將線材W捲繞於鋼筋S的周圍之構成線材W的進給路徑之捲曲形成部5A。捲曲形成部5A係包括:捲曲導件50,係對藉第1進給齒輪30L及第2進給齒輪30R所進給之線材W賦與捲繞習性;及誘導導件51A,係將藉捲曲導件50被賦與捲繞習性之線材W誘導至捆束部7A。
捲曲導件50係包括:導槽52,係構成線材W的進給路徑;及第1導銷53a、第2導銷53b以及第3導銷53c,係作為藉與導槽52之協同動作對線材W賦與捲繞習性的導引構件。捲曲導件50係由導板50L、導板50C以及導板50R所積層的構成,並以導板50C構成導槽52的導面。又,以導板50L、50R構成導槽52之從導面所立設的側壁面。
第1導銷53a係在捲曲導件50被設置於藉第1進給齒輪30L及第2進給齒輪30R在正方向所進給之線材W的導入部側。第1導銷53a係對藉導槽52之線材W的進給路徑,被配置於由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徑向的內側。第1導銷53a係將線材W的進給路徑限制成沿著導槽52所進給之線材W不會進入由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徑向的內側。
第2導銷53b係被設置於第1導銷53a與第3導銷53c之間。第2導銷53b係對藉導槽52之線材W的進給路徑,被配置於由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徑向的外側。第2導銷53b係周面的一部分從導槽52突出。藉此,藉導槽52所導引之線材W係在設置第2導銷53b的部位係與第2導銷53b接觸。
第3導銷53c係在捲曲導件50被設置於藉第1進給齒輪30L及第2進給齒輪30R在正方向所進給之線材W的排出部側。第3導銷53c係對藉導槽52之線材W的進給路徑,被配置於由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徑向的外側。第3導銷53c係周面的一部分從導槽52突出。藉此,藉導槽52所導引之線材W係在設置第3導銷53c的部位係與第3導銷53c接觸。
捲曲形成部5A係具有使第1導銷53a退避的退避構件53。退避構件53係藉由使第1導銷53a向沿著第1導銷53a之軸向的側方移動,利用藉第1進給齒輪30L及第2進給齒輪30R在逆方向進給線材W的動作,使第1導銷53a從纏住鋼筋S之線材W所移動的路徑退避。
其次,說明對線材W賦與捲繞習性的作用。藉第1進給齒輪30L及第2進給齒輪30R在正方向所進給之線材W係在由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徑向的外側之2點、與此2點之間的內側之一點的至少3點,限制由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徑向的位置,藉此,對線材W賦與環狀之捲繞習性。
在本例,係對在正方向所進給之線材W的進給方向,在被設置於第1導銷53a之上游側的第2線材導件4A2 、與被設置於第1導銷53a之下游側的第3導銷53c之2點,限制由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徑向之外側的位置。又,藉第1導銷53a限制由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徑向之內側的位置。藉此,對藉第1進給齒輪30L及第2進給齒輪30R在正方向所進給之線材W賦與環狀之捲繞習性。
此外,在由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徑向之外側的位置,在被進給至第3導銷53c之線材W接觸之位置的導槽52,設置第2導銷53b,藉此,可防止導槽52之磨耗。
圖9A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誘導導件的平面圖,圖9B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誘導導件的立體圖,圖9C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誘導導件的正視圖,圖9D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誘導導件的側視圖。又,圖9E係圖9A之B-B線剖面圖,圖9F係圖9D之D-D線剖面圖,圖9G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誘導導件的剖開立體圖。
其次,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誘導導件51A。誘導導件51A係如圖4A所示,對藉第1線材導件4A1 與第2線材導件4A2 所規定之線材W的進給路徑FL,被設置於在是捲盤20被偏置之一方向的相反方向之其他的方向被偏置的位置。
誘導導件51A係包括:第1導部55,係限制由藉捲曲導件50被賦與捲繞習性之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軸向的位置;及第2導部57,係限制由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徑向的位置。
第1導部55係對第2導部57,被設置於導入藉捲曲導件50被賦與捲繞習性的線材W之側。第1導部55係在是捲盤20被偏置之一方向所在之側的一側,具有側面部55L。又,第1導部55係在是與捲盤20被偏置之一方向相反方向所在之側的另一側,具有與側面部55L相對向的側面部55R。進而,第1導部55係側面部55L立設於一側,側面部55R立設於另一側,並具有連接側面部55L與側面部55R的底面部55D。
第2導部57係在由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徑向的外側,具有由沿著線材W之進給方向並朝向捆束部7A延伸之面所構成的導面57a。
第1導部55之一方的側面部55L係包括:第1誘導部55L1,係將線材W誘導至第2導部57的導面57a;及第2誘導部55L2,係沿著導面57a誘導線材W。
第1導部55之另一方的側面部55R係包括:第3誘導部55R1,係將線材W誘導至第2導部57的導面57a;及第4誘導部55R2,係沿著導面57a誘導線材W。
誘導導件51A係以由一對側面部55L、55R、與底面部55D所包圍之空間構成聚集成束通路55S。又,誘導導件51A係形成線材W進入聚集成束通路55S之開口端部55E1。開口端部55E1係第1導部55之從第2導部57遠離之側的端部,並在由一對側面部55L、55R、與底面部55D所包圍之空間開口。
第1導部55係第1誘導部55L1與第3誘導部55R1之間隔隨著從開口端部55E1往第2導部57的導面57a而變窄。因此,第1導部55係第1誘導部55L1與第3誘導部55R1之間隔在位於開口端部55E1之第1誘導部55L1的開口端部55EL1、與第3誘導部55R1的開口端部55ER1之間成為最寬。
又,第1導部55係與第1誘導部55L1連接的第2誘導部55L2位於第2導部57之導面57a的一側,與第3誘導部55R1連接之第4誘導部55R2位於導面57a的另一側。第2誘導部55L2與第4誘導部55R2係以並列之2條線材W的徑向之寬度以上的既定間隔彼此平行地相對向。
藉此,第1誘導部55L1與第3誘導部55R1之間隔,係第1誘導部55L1與第2誘導部55L2連接,且第3誘導部55R1與第4誘導部55R2連接之部位成為最窄。因此,第1誘導部55L1與第2誘導部55L2所連接的部位成為對第3誘導部55R1之第1誘導部55L1的最窄部55EL2。又,第3誘導部55R1與第4誘導部55R2所連接的部位成為對第1誘導部55L1之第3誘導部55R1的最窄部55ER2。
因此,誘導導件51A係第1誘導部55L1的最窄部55EL2與第3誘導部55R1的最窄部55ER2之間成為聚集成束通路55S的最窄部55E2。誘導導件51A係聚集成束通路55S的截面積沿著線材W之進入方向,從開口端部55E1往最窄部55E2逐漸地變窄。
誘導導件51A係具有進入角度限制部56A,該進入角度限制部56A係將進入聚集成束通路55S之線材W的進入角度改變成朝向最窄部55E2。
在鋼筋捆束機1A,係捲盤20被配置成在一方向被偏置。從該在一方向被偏置之捲盤20藉線材進給部3A所進給並藉捲曲導件50被賦與捲繞習性的線材W係往是捲盤20被偏置之一方向的相反方向之其他的方向。
因此,進入第1導部55的側面部55L與側面部55R之間的聚集成束通路55S之線材W係首先,往側面部55R之第3誘導部55R1進入。使該往側面部55R之第3誘導部55R1進入之線材W的頭端朝向第1誘導部55L1的最窄部55EL2與第3誘導部55R1的最窄部55ER2之間,即聚集成束通路55S的最窄部55E2方向。因此,在與側面部55R相對向之側面部55L的第1誘導部55L1,設置進入角度限制部56A。
進入角度限制部56A係被設置於自連接聚集成束通路55S之開口端部55E1與最窄部55E2的虛擬線,在本例,係連接第1誘導部55L1之開口端部55EL1與最窄部55EL2的虛擬線55EL3向是側面部55R側之虛擬線55EL3的內側突出之位置。在本例,進入角度限制部56A係在第1誘導部55L1,構成為使開口端部55EL1與最窄部55EL2的中間附近在第3誘導部55R1方向成為凸狀的形狀。因此,第1誘導部55L1係在圖9A所示之平面圖是彎曲的形狀。
藉捲曲導件50被賦與捲繞習性之線材係被導入第1導部55的一對側面部55L、55R之間。誘導導件51A係藉第1導部55之第1誘導部55L1與第3誘導部55R1限制由線材W所形成之環Ru之沿著軸向的位置,並誘導至第2導部57的導面57a。
又,誘導導件51A係藉第1導部55之第2誘導部55L2與第4誘導部55R2限制由已被誘導至第2導部57之導面57a的線材W所形成之環Ru之沿著軸向的位置,並藉第2導部57之導面57a限制由線材W所形成之環Ru之徑向的位置。
誘導導件51A係在本例,係第2導部57被固定於鋼筋捆束機1A之本體部10A,第1導部55被固定於第2導部57。此外,亦可採用第1導部55在以軸55b為支點可轉動之狀態被第2導部57支撐的構成。在這種構成,第1導部55係構成為在藉未圖示之彈簧將開口端部55E1側向對捲曲導件50接近之方向偏壓的狀態,在對捲曲導件50接近遠離的方向可開閉。藉此,在以線材W捆束鋼筋S後,藉從鋼筋S拔出鋼筋捆束機1A的動作使第1導部55退避,而使從鋼筋S拔出鋼筋捆束機1A的動作成為容易。
其次,說明裁斷纏住鋼筋S之線材W的裁斷部6A。裁斷部6A係包括:固定刀部60;可動刀部61,係藉與固定刀部60之協同動作,裁斷線材W;以及傳達機構62,係將捆束部7A的動作傳達至可動刀部61。固定刀部60係具有線材W所通過之開口60a,並構成為在開口60a設置可裁斷線材W之刃部。
可動刀部61係藉以固定刀部60為支點軸的轉動動作,裁斷通過固定刀部60之開口60a的線材W。傳達機構62係將捆束部7A的動作傳達至可動刀部61,再以與捆束部7A之動作連動的方式使可動刀部61轉動,而裁斷線材W。
固定刀部60係對在正方向所進給之線材W的進給方向被設置於第2線材導件4A2 的下游側,開口60a構成線材導件。
圖10A、圖10B係表示捆束部及驅動部之一例的平面剖面圖,圖10C係表示捆束部及驅動部之一例的側剖面圖,其次,說明以線材W捆束鋼筋S之捆束部7A、及驅動捆束部7A之驅動部8A。
捆束部7A係包括:卡止構件70,係卡止線材W;動作構件71,係使卡止構件70開閉;以及轉軸72,係使卡止構件70及動作構件71動作。
卡止構件70係包括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以及固定卡止構件70C。卡止構件70係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的頭端側對固定卡止構件70C位於一側,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的頭端側對固定卡止構件70C位於另一側。
卡止構件70係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及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的後端側被固定卡止構件70C支撐成以軸76可轉動。藉此,卡止構件70係藉以軸76為支點的轉動動作,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的頭端側在對固定卡止構件70C接近遠離的方向開閉。又,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的頭端側在對固定卡止構件70C接近遠離的方向開閉。
動作構件71與轉軸72係利用在轉軸72之外周所設置的螺絲部、與在動作構件71之內周所設置的螺帽部,將轉軸72之轉動動作變換成以箭號A1、A2所示之沿著轉軸72的軸向之動作構件71之向前後方向的移動。動作構件71係具有開閉銷71a,該開閉銷71a係開閉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及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
開閉銷71a係被插入開閉導孔73,該開閉導孔73係被設置於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及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開閉導孔73係沿著動作構件71之移動方向延伸,並具有將以與動作構件71連動之方式移動的開閉銷71a之直線方向的移動變換成利用以軸76為支點之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及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的轉動之開閉動作的形狀。此外,在圖10A、圖10B,係圖示在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所設置之開閉導孔73,但是在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亦以左右對稱的形狀設置相同的開閉導孔73。
在捆束部7A,將設置卡止構件70之側當作前側,並將設置動作構件71之側當作後側。卡止構件70係藉由動作構件71向以箭號A2所示的後方向移動,根據開閉銷71a之軌跡與開閉導孔73的形狀,如圖10A所示,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及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藉以軸76為支點的轉動動作,在從固定卡止構件70C遠離的方向移動。
藉此,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及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對固定卡止構件70C打開,而在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與固定卡止構件70C之間、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與固定卡止構件70C之間,形成線材W所通過之進給路徑。
在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及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對固定卡止構件70C打開之狀態,藉第1進給齒輪30L及第2進給齒輪30R所進給之線材W係被第1線材導件4A1 及第2線材導件4A2 導引,而通過固定卡止構件70C與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之間。通過固定卡止構件70C與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之間的線材W係被誘導至捲曲形成部5A。又,藉捲曲形成部5A被賦與捲繞習性並被誘導至捆束部7A之線材W係通過固定卡止構件70C與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之間。
卡止構件70係藉由動作構件71向以箭號A1所示的前方向移動,根據開閉銷71a之軌跡與開閉導孔73的形狀,如圖10B所示,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及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藉以軸76為支點的轉動動作,在接近固定卡止構件70C的方向移動。藉此,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及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對固定卡止構件70C閉合。
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對固定卡止構件70C閉合時,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與固定卡止構件70C之間所夾持的線材W以可在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與固定卡止構件70C之間移動的形態被卡止。又,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對固定卡止構件70C閉合時,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與固定卡止構件70C之間所夾持的線材W以從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與固定卡止構件70C之間無法脫離的形態被卡止。
動作構件71係包括:彎曲部71b1,係在既定方向推線材W之是一方的端部之頭端WS側而使其彎曲;及彎曲部71b2,係在既定方向推藉裁斷部6A所裁斷之線材W之是另一方的端部之終端(WE)側而使其彎曲。
動作構件71係藉由向以箭號A1所示的前方向移動,以彎曲部71b1推藉固定卡止構件70C與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所卡止之線材W的頭端WS側,而使其向鋼筋S側彎曲。又,動作構件71係藉由向以箭號A1所示的前方向移動,以彎曲部71b2推藉固定卡止構件70C與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所卡止並藉裁斷部6A所裁斷之線材W的終端(WE)側,而使其向鋼筋S側彎曲。
捆束部7A係具有轉動限制部74,該轉動限制部74係限制與轉軸72之轉動動作連動之卡止構件70及動作構件71的轉動。轉動限制部74係被設置於動作構件71。轉動限制部74係在從藉卡止構件70將線材W卡止的動作區域至藉動作構件71之彎曲部71b1、71b2將線材W折彎的動作區域,係被未圖示之卡止部卡止。藉此,限制與轉軸72之轉動連動之動作構件71的轉動,藉轉軸72之轉動動作而動作構件71向前後方向移動。又,轉動限制部74係在扭轉藉卡止構件70所卡止之線材W的動作區域,係解除與未圖示之卡止部的卡止,而以與轉軸72之轉動連動的方式使動作構件71轉動。卡止構件70係卡止線材W之固定卡止構件70C、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以及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以與動作構件71之轉動連動的方式轉動。
驅動部8A係包括:馬達80;及減速機81,係進行減速及扭矩的放大。捆束部7A與驅動部8A係經由減速機81連結轉軸72與馬達80,而轉軸72經由減速機81被馬達80驅動。
上述之第1導銷53a的退避構件53係由連桿機構所構成,該連桿機構係將動作構件71之向前後方向的移動變換成第1導銷53a的位移。又,可動刀部61之傳達機構62係由連桿機構所構成,該連桿機構係將動作構件71之向前後方向的移動變換成可動刀部61的轉動動作。
其次,說明限制線材W之進給的進給限制部9A。進給限制部9A係構成為在通過固定卡止構件70C與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之間之線材W的進給路徑,設置線材W的頭端WS所碰撞的構件。進給限制部9A係如圖3、圖4B所示,在本例係與構成捲曲導件50之導板50R一體地構成,並從導板50R向與線材W之進給路徑交叉的方向突出。
進給限制部9A係具有並列限制部90,該並列限制部90係誘導線材W之並列的方向。並列限制部90係構成為在進給限制部9A之線材W所接觸的面設置凹部,該凹部係在對藉第1線材導件4A1 及第2線材導件4A2 所限制之2條線材W的並列方向交叉之方向延伸。
其次,說明鋼筋捆束機1A的形狀。鋼筋捆束機1A係作業員以手握持來使用的形態,並包括本體部10A與把手部11A。鋼筋捆束機1A係上述之捲曲形成部5A的捲曲導件50與誘導導件51A被設置於本體部10A之前側的端部。又,鋼筋捆束機1A係把手部11A從本體部10A向下方向延伸。進而,在把手部11A的下部將電池15A安裝成可拆裝。又,鋼筋捆束機1A係在把手部11A的前方設置線材匣2A。鋼筋捆束機1A係上述之線材進給部3A、裁斷部6A、捆束部7A、以及驅動捆束部7A之驅動部8A等被收容於本體部10A。
其次,說明鋼筋捆束機1A之操作部。鋼筋捆束機1A係在把手部11A的前側設置觸發器12A,並在把手部11A之內部設置開關13A。鋼筋捆束機1A係因應於藉觸發器12A之操作所按之開關13A的狀態,控制部14A控制馬達80及未圖示之進給馬達。 <鋼筋捆束機的動作例>
圖11A~圖11E係表示以線材捆束鋼筋的動作之一例的動作說明圖,其次,參照各圖,說明藉鋼筋捆束機1A以2條線材W捆束鋼筋S的動作。
鋼筋捆束機1A係2條線材W被夾持於第1進給齒輪30L與第2進給齒輪30R之間,此線材W的頭端WS位於從第1進給齒輪30L與第2進給齒輪30R之夾持位置、和裁斷部6A的固定刀部60之間的狀態成為待命狀態。又,鋼筋捆束機1A係在待命狀態,如圖10A所示,是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對固定卡止構件70C打開,且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對固定卡止構件70C打開之狀態。
鋼筋S進入捲曲形成部5A的捲曲導件50與誘導導件51A之間,並操作觸發器12A時,在正轉方向驅動未圖示之進給馬達,而第1進給齒輪30L正轉,且第2進給齒輪30R以與第1進給齒輪30L從動的方式正轉。藉此,在以箭號F所示之正方向進給第1進給齒輪30L與第2進給齒輪30R所夾持之2條線材W。
對藉線材進給部3A在正方向所進給之線材W的進給方向,在線材進給部3A的上游側設置第1線材導件4A1 ,並在下游側設置第2線材導件4A2 ,藉此,2條線材W在沿著由該線材W所形成之環Ru的軸向並列之狀態被進給。
在正方向進給線材W時,線材W係通過固定卡止構件70C與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之間,再通過捲曲形成部5A之捲曲導件50的導槽52。藉此,線材W係在第2線材導件4A2 、捲曲導件50之第1導銷53a及第3導銷53c的3點,進而在比第3導銷53c上游側的第2導銷53b,賦與在鋼筋S之周圍所捲繞的捲繞習性。
藉捲曲導件50被賦與捲繞習性之線材W係被誘導導件51A之第1導部55誘導至第2導部57,被誘導至第2導部57的線材W係如圖11A所示,頭端WS與第2導部57之導面57a接觸。藉捲曲導件50被賦與捲繞習性之線材W係藉由藉線材進給部3A在正方向進一步被進給,而藉誘導導件51A被誘導至固定卡止構件70C與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之間。而且,線材W係被進給至頭端WS碰撞進給限制部9A。線材W的頭端WS被進給至碰撞進給限制部9A的位置時,停止未圖示之進給馬達的驅動。
此外,線材W的頭端WS與進給限制部9A接觸後,至停止線材進給部3A之驅動,因為有一些時間落後,所以如圖11B所示,由線材W所形成之環Ru在向徑向擴大的方向彎曲至與誘導導件51A之第1導部55的底面部55D接觸的程度。
停止線材W之往在正方向的進給後,在正轉方向驅動馬達80。動作構件71係藉轉動限制部74限制與馬達80的轉動連動之轉軸72的轉動動作,而將馬達80的轉動變換成直線移動。因此,動作構件71係向是前方向之箭號A1的方向移動。
動作構件71向前方向移動時,如圖10B所示,開閉銷71a通過開閉導孔73。藉此,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係藉以軸76為支點的轉動動作,在接近固定卡止構件70C的方向移動。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對固定卡止構件70C閉合時,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與固定卡止構件70C之間所夾持的線材W以可在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與固定卡止構件70C之間移動的形態被卡止。
又,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係藉以軸76為支點的轉動動作,在接近固定卡止構件70C的方向移動。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對固定卡止構件70C閉合時,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與固定卡止構件70C之間所夾持的線材W以從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與固定卡止構件70C之間無法脫離的形態被卡止。
動作構件71進一步向前方向移動時,動作構件71的動作被傳達至退避構件53,而第1導銷53a退避。
使動作構件71前進至藉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及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閉合的動作而卡止線材W的位置後,使馬達80之轉動暫停,並在反轉方向驅動未圖示之進給馬達。因此,第1進給齒輪30L反轉,且第2進給齒輪30R以與第1進給齒輪30L從動的方式反轉。
因此,在以箭號R所示的反方向進給第1進給齒輪30L與第2進給齒輪30R之間所夾持的線材W。因為線材W之頭端WS側以從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與固定卡止構件70C之間無法脫離的形態被卡止,所以藉在反方向進給線材W的動作,如圖11C所示,線材W係纏住鋼筋S成密接。
將線材W纏住鋼筋S,並停止未圖示之進給馬達之反轉方向的驅動後,在正轉方向驅動馬達80,藉此,使動作構件71向以箭號A1所示之前方向移動。藉傳達機構62將動作構件71向前方向移動的動作傳達至裁斷部6A,藉此,可動刀部61轉動,而藉固定刀部60與可動刀部61的動作裁斷藉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與固定卡止構件70C所卡止之線材W。
裁斷線材W後,使動作構件71更向前方向移動,藉此,如圖11D所示,彎曲部71b1、71b2向接近鋼筋S的方向移動。藉此,藉彎曲部71b1向鋼筋S側推壓藉固定卡止構件70C與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所卡止之線材W的頭端WS側,而以卡止位置為支點向鋼筋S側彎曲。藉由動作構件71更向前方向移動,在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與固定卡止構件70C之間所卡止的線材W被保持在被彎曲部71b1夾住之狀態。
又,藉彎曲部71b2向鋼筋S側推壓藉固定卡止構件70C與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所卡止並藉裁斷部6A所裁斷之線材W的終端WE側,而以卡止位置為支點向鋼筋S側彎曲。藉由動作構件71更向前方向移動,在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與固定卡止構件70C之間所卡止的線材W被保持在被彎曲部71b2夾住之狀態。
在向鋼筋S側折彎線材W的頭端WS側及終端WE側後,藉由在正轉方向進一步驅動馬達80,動作構件71更向前方向移動,藉由動作構件71移至既定位置,解除轉動限制部74之卡止。
藉此,藉由在正轉方向進一步驅動馬達80,動作構件71以與轉軸72連動的方式轉動,且固持線材W之卡止構件70與動作構件71一體地轉動,如圖11E所示,扭轉線材W。
在扭轉線材W後,在反轉方向驅動馬達80。動作構件71係藉轉動限制部74限制與馬達80的轉動連動之轉軸72的轉動動作,而將馬達80之轉動變換成直線移動。因此,動作構件71係向是後方向之箭號A2的方向移動。
動作構件71向後方向移動時,彎曲部71b1、71b2從線材W遠離,而解除藉彎曲部71b1、71b2之對線材W的固持。又,動作構件71向後方向移動時,如圖10A所示,開閉銷71a通過開閉導孔73。藉此,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係藉以軸76為支點的轉動動作,在遠離固定卡止構件70C的方向移動。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係藉以軸76為支點的轉動動作,在遠離固定卡止構件70C的方向移動。因此,線材W從卡止構件70脫離。
圖12A、圖12B以及圖12C係表示在第1實施形態之誘導導件的線材之動作的說明圖,其次,說明藉誘導導件51A誘導線材W之作用效果。
如上述所示,藉捲曲導件50被賦與捲繞習性之線材W係往是捲盤20被偏置之一方向的相反方向之其他的方向。因此,在誘導導件51A,進入第1導部55的側面部55L與側面部55R之間的線材W係首先,往側面部55R之第3誘導部55R1進入。
而,以往之鋼筋捆束機係在將藉捲曲導件被賦與捲繞習性而形成環之線材的軌跡假設為圓時的直徑是約50~70mm。相對地,鋼筋捆束機1A係在將藉捲曲導件50被賦與捲繞習性而形成環Ru之線材W的軌跡假設為橢圓時之長軸方向的長度成為約75mm以上且100mm以下。
依此方式,在將藉捲曲導件50被賦與捲繞習性而形成環Ru之線材W的軌跡假設為橢圓時,長軸方向的長度成為約75mm以上且100mm以下時,往側面部55R之第3誘導部55R1進入之線材W的進入角度α1成為比以往之鋼筋捆束機大。
因此,在誘導導件51A,往側面部55R之第3誘導部55R1進入之線材W的頭端WS與第3誘導部55R1接觸時,線材W的頭端WS沿著第3誘導部55R1被導引時之阻力增加。因此,線材W不會往第1誘導部55L1的最窄部55EL2與第3誘導部55R1的最窄部55ER2之間,而具有發生進給不良的可能性。
因此,設置進入角度限制部56A,使往側面部55R之第3誘導部55R1進入之線材W的頭端朝向第1誘導部55L1的最窄部55EL2與第3誘導部55R1的最窄部55ER2之間。
即,藉由進入第1導部55的側面部55L與側面部55R之間的線線材W往側面部55R之第3誘導部55R1進入,位於側面部55L與側面部55R之間之部位的線材W如圖12B所示,與進入角度限制部56A接觸。線材W與進入角度限制部56A接觸時,以進入角度限制部56A為支點,線材W的頭端WS朝向往第1誘導部55L1的最窄部55EL2與第3誘導部55R1的最窄部55ER2之間的方向,而線材W欲轉動之力作用於該線材W。
因此,如圖12C所示,往側面部55R之第3誘導部55R1進入之線材W的進入角度α2變小(α2<α1),而線材W的頭端WS往第1誘導部55L1的最窄部55EL2與第3誘導部55R1的最窄部55ER2之間。因此,可將藉捲曲導件50被賦與捲繞習性之線材W導入第1導部55的一對第2誘導部55L2、第4誘導部55R2之間。
圖13A、圖13B以及圖13C係表示在卡止構件的線材之卡止狀態的說明圖。其次,說明在卡止構件70卡止2條線材W時,誘導2條線材W所並列之方向的作用效果。
在以往之鋼筋捆束機,係在線材W不會與第2導部57之導面57a接觸下,將線材W誘導至捆束部7A的卡止構件70。相對地,在鋼筋捆束機1A,係在誘導導件51A,藉第1導部55之第1誘導部55L1與第3誘導部55R1被誘導至第2導部57的線材W係如圖11A、圖11B所示,藉由與導面57a接觸,被誘導至捆束部7A的卡止構件70。
2條線材W與導面57a接觸時,在藉導面57a限制2條線材W之並列方向的狀態,線材W被誘導至固定卡止構件70C與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之間。
因為導面57a是平面,所以2條線材W在與導面57a接觸下被進給時,2條線材W在沿著由線材W所形成之環Ru之軸向的方向並列。
因此,如圖13C所示,成為沿著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對固定卡止構件70C開閉的方向2條線材W並列,而在固定卡止構件70C與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之間已形成2條線材份量之間隔的狀態,卡止2條線材W的形態。因此,作用於卡止構件70之負載變大。
因此,藉進給限制部9A誘導2條線材W之並列方向。圖14A、圖14B係表示在進給限制部的線材之動作的說明圖,其次,說明藉進給限制部9A誘導線材W之作用效果。
進給限制部9A係在線材W所接觸之面設置並列限制部90,該並列限制部90係在對藉第1線材導件4A1 及第2線材導件4A2 所限制之2條線材W的並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並列限制部90係因為對在正方向所進給之線材W的進給方向成為凹狀,所以線材W的頭端WS側被進給限制部9A壓住時,朝向構成並列限制部90之凹部的頂點誘導線材W的頭端WS。
因此,如圖14A所示,2條線材W在正方向被進給至已通過固定卡止構件70C與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之間之2條線材W的頭端WS與限制接觸並被壓住的位置時,如圖14B所示,沿著並列限制部90所延伸之方向誘導2條線材W的頭端WS。因此,在圖所3示之環Ru的徑向誘導在固定卡止構件70C與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之間2條線材W所並列的方向。
因此,如圖13A所示,可將2條線材W誘導成在與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對固定卡止構件70C開閉之方向交叉的方向並列。因此,如圖13B所示,成為在固定卡止構件70C與第2可動卡止構件70R之間,已形成可卡止1條線材份量之間隔的狀態,卡止2條線材W的形態,減輕作用於卡止構件70之負載,而可確實地卡止2條線材W。
圖15A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立體圖,圖15B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分解立體圖,圖15C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側視圖,圖15D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分解側視圖。
在捲曲導件50,在塞住藉導槽52所形成之線材W之進給路徑的位置,在有某種障礙物之狀態進給線材W時,無法向比捲曲導件50前面進給線材W,而具有發生線材W之進給不良的可能性。
因此,第1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50A係對線材W之往正方向的進給,在比捆束部7A之卡止構件70下游側,具有使線材W退避的退避導部54A。退避導部54A係被設置於捲曲導件50A,在比線材W的進給路徑下游側使線材W從捲曲導件50A可退避,該線材W的進給路徑係被形成於構成卡止構件70的固定卡止構件70C與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之間。
位於捲曲導件50A之一方之側部的導板50L係具有凸部50AL,該凸部50AL係對以箭號F所示之線材W之往正方向的進給向下游側比位於捲曲導件50A之中央的導板50C突出。又,位於捲曲導件50A之另一方之側部的導板50R係具有凸部50AR,該凸部50AR係對線材W之往正方向的進給向下游側比導板50C突出。導板50L之凸部50AL及導板50R之凸部50AR係以比一條線材W份量之直徑長的長度,比導板50C向該上方向突出。
導板50L及導板50R係向凸部50AL及凸部50AR朝向由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徑向的外側比導板50C突出的方向傾斜。
因此,導板50L之凸部50AL及導板50R之凸部50AR成為對線材W之往正方向的進給向下游側,比導板50C突出的形態。
因此,退避導部54A係構成為對線材W之往正方向的進給在捲曲導件50A的頭端,在導板50L的凸部50AL與導板50R的凸部50AR之間,設置朝向由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徑向的外側線材W可通過的空間。
藉此,在捲曲導件50A,在塞住藉導槽52所形成之線材W之進給路徑的位置,在有某種障礙物之狀態進給線材W時,與障礙物接觸之線材W係朝向由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徑向的外側,通過退避導部54A,被進給至捲曲導件50A的外側。因此,抑制屈曲等之發生,即使發生進給不良,亦可易於除去線材W。因此,可抑制由線材W的進給不良所引起之障礙的發生。
圖16A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立體圖,圖16B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分解立體圖,圖16C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側視圖,圖16D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分解側視圖。在第2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50B,關於與第1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50A同等的構成,係附加相同的符號,並省略詳細的說明。
第2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50B係對線材W之往正方向的進給,在比捆束部7A之卡止構件70下游側,具有使線材W退避的退避導部54B。退避導部54B係被設置於捲曲導件50B,在比線材W的進給路徑下游側使線材W從捲曲導件50B可退避,該線材W的進給路徑係被形成於構成卡止構件70的固定卡止構件70C與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之間。
位於捲曲導件50B之一方之側部的導板50L係具有凸部50BL,該凸部50BL係對以箭號F所示之線材W之往正方向的進給向下游側比位於捲曲導件50B之中央的導板50C突出。又,位於捲曲導件50B之另一方之側部的導板50R係具有凸部50BR,該凸部50BR係對線材W之往正方向的進給向下游側比導板50C突出。導板50L之凸部50BL及導板50R之50BR係以比一條線材W份量之直徑長的長度,比導板50C向該上方向突出。
導板50L之凸部50BL及導板50R之50BR係對線材W之往正方向的進給向下游側,比導板50C突出成半圓形。
因此,導板50L之凸部50BL及導板50R之凸部50BR成為對線材W之往正方向的進給向下游側,比導板50C突出的形態。
因此,退避導部54B係構成為對線材W之往正方向的進給在捲曲導件50B的頭端,在導板50L的凸部50BL與導板50R的凸部50BR之間,設置朝向由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徑向的外側線材W可通過的空間。
藉此,在捲曲導件50B,在塞住藉導槽52所形成之線材W之進給路徑的位置,在有某種障礙物之狀態進給線材W時,與障礙物接觸之線材W係朝向由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徑向的外側,通過退避導部54B,而被進給至捲曲導件50B的外側。因此,抑制屈曲等之發生,即使發生進給不良,亦可易於除去線材W。因此,可抑制由線材W的進給不良所引起之障礙的發生。
圖17A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立體圖,圖17B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分解立體圖,圖17C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側視圖,圖17D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分解側視圖。在第3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50D,關於與第1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50A同等的構成,係附加相同的符號,並省略詳細的說明。
第3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50D係對線材W之往正方向的進給,在比捆束部7A之卡止構件70下游側,具有使線材W退避的退避導部54DL、54DR。退避導部54DL、54DR係被設置於捲曲導件50D,在比線材W的進給路徑下游側使線材W從捲曲導件50D可退避,該線材W的進給路徑係被形成於構成卡止構件70的固定卡止構件70C與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之間。
被導板50L、50R夾住並位於捲曲導件50D之中央部的導板50C係具有凸部50DC,該凸部50DC係對以箭號F所示之線材W之往正方向的進給向下游側比導板50L、50R突出。導板50C之凸部50DC係以比一條線材W份量之直徑長的長度,比導板50L、50R向該上方向突出。
導板50C係向凸部50DC朝向由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徑向的外側比導板50L、50R突出的方向傾斜。
因此,導板50C之凸部50DC成為對線材W之往正方向的進給向下游側,比導板50L、50R突出的形態。
因此,退避導部54DL係構成為對線材W之往正方向的進給在捲曲導件50D的頭端,對導板50C的凸部50DC在導板50L側,設置朝向沿著由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軸向的外側線材W可通過的空間。又,退避導部54DR係構成為對線材W之往正方向的進給在捲曲導件50D的頭端,對導板50C的凸部50DC在導板50R側,設置朝向沿著由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軸向的外側線材W可通過的空間。
藉此,在捲曲導件50D,在塞住藉導槽52所形成之線材W之進給路徑的位置,在有某種障礙物之狀態進給線材W時,與障礙物接觸之線材W係朝向沿著由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軸向的外側,通過退避導部54DL或退避導部54DR,而被進給至捲曲導件50D的外側。因此,抑制屈曲等之發生,即使發生進給不良,亦可易於除去線材W。因此,可抑制由線材W的進給不良所引起之障礙的發生。
圖18係表示第4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分解側視圖。在第4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50E,關於與第1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50A同等的構成,係附加相同的符號,並省略詳細的說明。
第4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50E係對線材W之往正方向的進給,在比捆束部7A之卡止構件70下游側,具體而言,在比線材W的進給路徑下游側,具有使線材W從捲曲導件50E可退避的退避導部54CE,該線材W的進給路徑係被形成於構成卡止構件70的固定卡止構件70C與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之間。
退避導部54CE係構成為在位於捲曲導件50E之中央的導板50C設置凹部,該凹部係從導槽52向由線材W所形成之環Ru的徑向擴大。退避導槽54CE係被設置於比第3導銷53c上游側。退避導槽54CE係在具有第2導銷53b的構成,係在比第3導銷53c上游側,被設置於第2導銷53b與第3導銷53c之間。
藉此,在捲曲導件50E,在塞住藉導槽52所形成之線材W之進給路徑的位置,在有某種障礙物之狀態進給線材W時,與障礙物接觸之線材W係朝向由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徑向的外側,在比第1導銷53a下游側彎曲,並進入退避導槽54CE。因此,可抑制由線材W的進給不良所引起之障礙的發生。
圖19係表示第5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分解側視圖。在第5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50F,關於與第1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50A同等的構成,係附加相同的符號,並省略詳細的說明。
第5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50F係對線材W之往正方向的進給,在比捆束部7A之卡止構件70下游側,具體而言,在比線材W的進給路徑下游側,具有使線材W從捲曲導件50E可退避的退避導部54CF,該線材W的進給路徑係被形成於構成卡止構件70的固定卡止構件70C與第1可動卡止構件70L之間。
退避導部54CF係構成為在位於捲曲導件50F之中央的導板50C設置孔部,該孔部係從導槽52向由線材W所形成之環Ru的徑向擴大,並貫穿導板50C。退避導槽54CF係被設置於比第3導銷53c上游側,朝向由線材W所形成之環Ru之徑向的外側,與捲曲導件50E的外部連通。退避導槽54CF係在具有第2導銷53b的構成,係在比第3導銷53c上游側,被設置於第2導銷53b與第3導銷53c之間,並朝向由線材W所形成之環Ru之徑向的外側,與捲曲導件50E的外部連通。
藉此,在捲曲導件50F,在塞住藉導槽52所形成之線材W之進給路徑的位置,在有某種障礙物之狀態進給線材W時,與障礙物接觸之線材W係朝向由線材W所形成的環Ru之徑向的外側,在比第1導銷53a下游側彎曲,並進入退避導槽54CF,而被進給至捲曲導件50F的外側。因此,可抑制由線材W的進給不良所引起之障礙的發生。
圖20係表示從捲曲形成部拔出鋼筋之動作的說明圖。在鋼筋捆束機1A,係在構成捲曲形成部5A的捲曲導件50,對線材W之往正方向的進給之捲曲導件50的頭端50S、與誘導導件51A的開口端部55E1之間成為鋼筋S的插拔口 59。插拔口59係捲曲導件50之頭端50S與誘導導件51A之開口端部55E1的中心O1對成為捆束部7A之轉動的中心之捆束軸O向誘導導件51A側偏置。
誘導導件51A係與捲曲導件50相對向的部位隨著往插拔口59,而向對捆束軸O從捲曲導件50遠離的方向傾斜。相對地,關於捲曲導件50,亦在與誘導導件51A相對向的部位具有第1排出誘導面50E1,該第1排出誘導面50E1係隨著往插拔口59,而對捆束軸O向接近誘導導件51A的方向,即插拔口59之偏置方向以既定角度β傾斜。又,具有連接第1排出誘導面50E1與插拔口59的第2排出誘導面50E2。
藉此,在從捲曲形成部5A拔出以線材W所捆束之鋼筋S的動作,即使在鋼筋S與捲曲導件50接觸的情況,亦將鋼筋S沿著第1排出誘導面50E1之傾斜誘導至第2排出誘導面50E2,而從插拔口59脫離。
1A:鋼筋捆束機
10A:本體部
2A:線材匣(收容部)
20:捲盤
21:突面部
22,23:凸緣部
3A:線材進給部
30L:第1進給齒輪(進給構件)
31L:齒部
32L:槽部
30R:第2進給齒輪(進給構件)
31R:齒部
32R:槽部
36:第1位移構件
37:第2位移構件
38:彈簧
4A1:第1線材導件
4A2:第2線材導件
5A:捲曲形成部
50,50A,50B,50D,50E,50F:捲曲導件
50AL,50AR,50BL,50BR,50DC:凸部
50S:頭端
50E1:第1排出誘導面
50E2:第2排出誘導面
51A:誘導導件
52:導槽
53:退避構件
53a:第1導銷
53b:第2導銷
53c:第3導銷
54A,54B,54DL,54DR,54CE,54CF:退避導部
55:第1導部
55L:側面部
55R:側面部
55D:底面部 55L1:第1誘導部 55L2:第2誘導部 55R1:第3誘導部 55R2:第4誘導部 55S:聚集成束通路 55E1:開口端部 55E2:最窄部 55EL1:開口端部 55ER1:開口端部 55EL2:最窄部 55ER2:最窄部 55EL3:虛擬線 56A:進入角度限制部 57:第2導部 57a:導面 59:插拔口 6A:裁斷部 60:固定刀部 61:可動刀部 62:傳達機構 7A:捆束部 70:卡止構件 70L:第1可動卡止構件 70R:第2可動卡止構件 70C:固定卡止構件 71:動作構件 71a:開閉銷 71b1:彎曲部 71b2:彎曲部 72:轉軸 73:開閉導孔 74:轉動限制部 8A:驅動部 80:馬達 81:減速機 9A:進給限制部 90:並列限制部 W:線材
[圖1]係表示鋼筋捆束機之整體構成的一例之從側面所觀察的構成圖。 [圖2]係表示鋼筋捆束機之主要部構成的一例之從側面所觀察的構成圖。 [圖3]係表示鋼筋捆束機之主要部構成的一例之局部剖開立體圖。 [圖4A]係表示鋼筋捆束機之整體構成的一例之從正面所觀察的構成圖。 [圖4B]係圖2之A-A線剖面圖。 [圖5]係鋼筋捆束機之外觀側視圖。 [圖6]係鋼筋捆束機之外觀上視圖。 [圖7]係鋼筋捆束機之外觀正視圖。 [圖8A]係表示線材進給部之一例的正視圖。 [圖8B]係表示線材進給部之一例的平面圖。 [圖9A]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誘導導件的平面圖。 [圖9B]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誘導導件的立體圖。 [圖9C]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誘導導件的正視圖。 [圖9D]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誘導導件的側視圖。 [圖9E]係圖9A之B-B線剖面圖。 [圖9F]係圖9D之D-D線剖面圖。 [圖9G]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誘導導件的剖開立體圖。 [圖10A]係表示捆束部及驅動部之一例的平面剖面圖。 [圖10B]係表示捆束部及驅動部之一例的平面剖面圖。 [圖10C]係表示捆束部及驅動部之一例的側剖面圖。 [圖11A]係表示以線材捆束鋼筋的動作之一例的動作說明圖。 [圖11B]係表示以線材捆束鋼筋的動作之一例的動作說明圖。 [圖11C]係表示以線材捆束鋼筋的動作之一例的動作說明圖。 [圖11D]係表示以線材捆束鋼筋的動作之一例的動作說明圖。 [圖11E]係表示以線材捆束鋼筋的動作之一例的動作說明圖。 [圖12A]係表示在第1實施形態之誘導導件的線材之動作的說明圖。 [圖12B]係表示在第1實施形態之誘導導件的線材之動作的說明圖。 [圖12C]係表示在第1實施形態之誘導導件的線材之動作的說明圖。 [圖13A]係表示在卡止構件的線材之卡止狀態的說明圖。 [圖13B]係表示在卡止構件的線材之卡止狀態的說明圖。 [圖13C]係表示在卡止構件的線材之卡止狀態的說明圖。 [圖14A]係表示在進給限制部的線材之動作的說明圖。 [圖14B]係表示在進給限制部的線材之動作的說明圖。 [圖15A]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立體圖。 [圖15B]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分解立體圖。 [圖15C]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側視圖。 [圖15D]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分解側視圖。 [圖16A]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立體圖。 [圖16B]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分解立體圖。 [圖16C]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側視圖。 [圖16D]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分解側視圖。 [圖17A]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立體圖。 [圖17B]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分解立體圖。 [圖17C]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側視圖。 [圖17D]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分解側視圖。 [圖18]係表示第4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分解側視圖。 [圖19]係表示第5實施形態之捲曲導件的主要部分解側視圖。 [圖20]係表示從捲曲形成部拔出鋼筋之動作的說明圖。
5A:捲曲形成部
7A:捆束部
50A:捲曲導件
50R:導板
50C:導板
50AR:凸部
51A:誘導導件
52:導槽
54A:退避導部
70:卡止構件
70L:第1可動卡止構件
70C:固定卡止構件
Ru:環
F:箭號
W:線材

Claims (7)

  1. 一種捆束機,係:包括:線材進給部,係進給在捆束物所捲繞之線材;捆束部,係扭轉在捆束物所捲繞之線材;捲曲導件,係對藉該線材進給部所進給之線材賦與捲繞習性;以及誘導導件,係將藉該捲曲導件被賦與捲繞習性之線材誘導至該捆束部;對線材的進給方向,在比該捆束部下游側具有使線材退避的退避導部,該線材係藉該線材進給部向藉該捲曲導件對線材賦與捲繞習性之方向被進給;其中,該捲曲導件包括位於中央的導板、以及構成該線材的進給路徑的導槽;該退避導部係構成為在該導板設置凹部,該凹部位於該捲曲導件的中部,並從該導槽向由藉該捲曲導件被賦與捲繞習性之線材所形成之環的徑向擴大。
  2. 一種捆束機,係:包括:線材進給部,係進給在捆束物所捲繞之線材;捆束部,係扭轉在捆束物所捲繞之線材;捲曲導件,係對藉該線材進給部所進給之線材賦與捲繞習性;以及誘導導件,係將藉該捲曲導件被賦與捲繞習性之線材誘導至該捆束部;對線材的進給方向,在比該捆束部下游側具有使線材退避的退避導部,該線材係藉該線材進給部向藉該捲曲導件對線材賦與捲繞習性之方向被進給;其中,該捲曲導件包括位於中央的導板、以及構成該線材的進給路徑的導槽;該退避導部係構成為在該導板設置孔部,該孔部位於該捲曲導件的中部, 並從該導槽向由藉該捲曲導件被賦與捲繞習性之線材所形成之環的徑向擴大,並貫穿該導板。
  3. 一種捆束機,係:包括:線材進給部,係進給在捆束物所捲繞之線材;捆束部,係扭轉在捆束物所捲繞之線材;捲曲導件,係對藉該線材進給部所進給之線材賦與捲繞習性;以及誘導導件,係將藉該捲曲導件被賦與捲繞習性之線材誘導至該捆束部;對線材的進給方向,在比該捆束部下游側具有使線材退避的退避導部,該線材係藉該線材進給部向藉該捲曲導件對線材賦與捲繞習性之方向被進給;該捲曲導件係包括第1及第2導板、與被該第1及第2導板夾住之第3導板,該第3導板向藉該捲曲導件對線材賦與捲繞習性之方向,對藉線材進給部所進給之線材的進給方向,朝向下游側比該第1及第2導板突出;該退避導部係被設置於該第3導板之兩側的該第1及第2導板之間;在有障礙物位於該線材的進給路徑之狀態下進給該線材時,與該障礙物接觸之該線材通過該退避導部,而被進給至該捲曲導件的外側。
  4. 如請求項1或2之捆束機,其中該退避導部係被設置於由藉該捲曲導件被賦與捲繞習性之線材所形成的環之徑向的外側。
  5. 如請求項3之捆束機,其中該退避導部係被設置於由藉該捲曲導件被賦與捲繞習性之線材所形成的環之軸向的外側。
  6. 如請求項3之捆束機,其中該退避導部係朝向藉該捲曲導件對線材賦與捲繞習性之方向,對藉線材進給部所進給之線材的進給方向,被設置於該捲曲導件的頭端。
  7. 如請求項2或3之捆束機,其中該退避導部係與該捲曲導件之 外部連通。
TW109107985A 2019-03-11 2020-03-11 捆束機 TWI8278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4290 2019-03-11
JP2019044290A JP7459454B2 (ja) 2019-03-11 2019-03-11 結束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5409A TW202045409A (zh) 2020-12-16
TWI827813B true TWI827813B (zh) 2024-01-01

Family

ID=69804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7985A TWI827813B (zh) 2019-03-11 2020-03-11 捆束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20780B2 (zh)
EP (1) EP3708741A1 (zh)
JP (1) JP7459454B2 (zh)
CN (1) CN111688971B (zh)
TW (1) TWI8278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2030B (zh) * 2022-07-11 2024-04-26 深圳市施威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捆扎工具及扎带工具的定形锁紧机构
US20240025584A1 (en) * 2022-07-21 2024-01-25 Abb Schweiz Ag Drive assembly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14280A1 (ja) * 2015-07-22 2017-01-26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Y130074A (en) * 1992-02-28 2007-05-31 Bentac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ying one more articles
IT1286370B1 (it) * 1996-10-31 1998-07-08 Thomas & Betts Corp Utensile automatico per la installazione di fascette serracavi
JPH10230908A (ja) * 1997-02-19 1998-09-02 Yoshiaki Tange 結束機
CN201411059Y (zh) * 2008-04-23 2010-02-24 奥格派克有限公司 带有储能器的捆扎设备
JP5126101B2 (ja) * 2008-05-19 2013-01-23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
NZ710453A (en) * 2014-07-31 2019-05-31 Max Co Ltd Reinforcing bar binding machine
CN106592983B (zh) * 2016-12-02 2019-03-01 台州市新大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出丝导丝机构及钢筋捆扎机
JP6972553B2 (ja) 2016-12-29 2021-11-24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14280A1 (ja) * 2015-07-22 2017-01-26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20780B2 (en) 2022-08-23
CN111688971B (zh) 2023-08-22
TW202045409A (zh) 2020-12-16
US20200290760A1 (en) 2020-09-17
JP7459454B2 (ja) 2024-04-02
EP3708741A1 (en) 2020-09-16
JP2020147297A (ja) 2020-09-17
CN111688971A (zh)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0885B (zh) 捆束機
JP7004037B2 (ja) 結束機
TW201718341A (zh) 捆束機
TWI827813B (zh) 捆束機
TW201718346A (zh) 捆束機
TWI828876B (zh) 捆束機
JP6972552B2 (ja) 結束機
JP2022164438A (ja) 結束機
TWI830881B (zh) 捆束機
JP7302302B2 (ja) 結束機
JP7259425B2 (ja) 結束機
JP7367313B2 (ja) 結束機
EP4361378A1 (en) Binding machine
EP4361051A1 (en) Binding machine
TW202144238A (zh) 捆束機
TW202140333A (zh) 捆束機
JP2024034601A (ja) 結束機
JP2024035504A (ja) 結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