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4835B - 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24835B TWI824835B TW111144684A TW111144684A TWI824835B TW I824835 B TWI824835 B TW I824835B TW 111144684 A TW111144684 A TW 111144684A TW 111144684 A TW111144684 A TW 111144684A TW I824835 B TWI824835 B TW I82483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heat
- electronic device
- heat source
- disposed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470 thermal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 Noodl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 Ceramic Capacitor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外殼及設置於外殼內的第一熱源、第二熱源及散熱模組。外殼包含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第一殼體包括相對的上表面及下表面、通口及側牆。第二殼體設置於側牆的一端。散熱模組包含第一風扇、第二風扇、第一導熱件及第二導熱件。第一風扇設置於第一殼體的一側。第二風扇設置於第一殼體的另一側並鄰接於第二熱源,第一風扇的第一出風口及第二風扇的第二出風口位於側牆的相對側。第一導熱件一端組設於第一風扇,另一端位於上表面側對應第一熱源的位置。第二導熱件一端組設於第二風扇,另一端位於下表面側並貼抵於第二熱源。
Description
本案與電子裝置相關。
隨著電子裝置的普及,使用者對於電子裝置的效能需求越來越高,電子裝置內的電子元件數量越來越多,為了避免各種電子元件因過熱而無法正常運作,電子裝置內部的散熱需求也越來越重要,然而,在電子裝置內的電子元件數量增加的狀況下,無法兼具空間配置與散熱效益的問題是申請人所亟欲改善。
本案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括外殼、第一熱源、第二熱源及散熱模組。外殼包含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第一殼體包括相對的上表面及下表面、通口及側牆,通口貫穿上表面及下表面,側牆沿下表面的輪廓朝遠離上表面的方向延伸。第二殼體設置於側牆遠離上表面的一端。第一熱源設置於外殼內並對應通口。第二熱源設置於外殼內。散熱模組包含第一風扇、第二風扇、第一導熱件及第二導熱件。第一風扇包括第一出風口,第一風扇設置於第一殼體的一側。第二風扇包括第二出風口,第二風扇設置於第一殼體的另一側並鄰接於第二熱源,且第一出風口及第二出風口位於側牆的相對側。第一導熱件一端組設於第一風扇,另一端位於上表面側
對應第一熱源的位置。第二導熱件一端組設於第二風扇,另一端位於下表面側並貼抵於第二熱源。
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第一殼體更包含二隔牆,二隔牆設置於下表面並分別與側牆界定出二非防水區域及防水區域,第一熱源及第二熱源皆位於防水區域內。
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第一風扇及第二風扇分別位於二非防水區域內。
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第一殼體更包含穿口及凹槽,穿口貫穿上表面及下表面,凹槽設置於上表面並連通穿口及通口,第一導熱件設置於凹槽內,且第一導熱件的一端位置對應於穿口,另一端位於通口。
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更包含二個散熱鰭片組,其中一個散熱鰭片組設置於穿口並位於第一風扇的第一出風口,另一個散熱鰭片組設置於第二風扇的第二出風口。
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第一導熱件組設於第一風扇的一端抵靠於其中一散熱鰭片組,第二導熱件組設於第二風扇的一端抵靠於另一散熱鰭片組。
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第二殼體包括主框及板件,主框連接於側牆,板件可拆離地設置於主框。
一些實施例中,前述板件的位置對應第一風扇的位置。
一些實施例中,前述板件的位置對應第二熱源及第二風扇的位置。
一些實施例中,前述板件具有複數散熱孔。
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更包含輸入裝置,輸入裝置設置於上表面並覆蓋第一熱源及第一導熱件。
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更包含電路板,第一熱源與第二熱源分別位於電路板的相對兩側。
一些實施例中,前述散熱模組更包含導熱板,導熱板包含反向配置的第一面及第二面,導熱板設置於通口,第一導熱件貼抵於第一面,第一熱源抵靠於第二面。
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更包含結合單元,電路板透過結合單元結合於導熱板。
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結合單元包含結合件及鎖固件,結合件包含相銜接的固定段及懸臂段,固定段固定於第二面,鎖固件穿過電路板鎖設於懸臂段。
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結合單元更包含螺帽,設置於懸臂段遠離固定段的一端,鎖固件穿過電路板鎖設於螺帽。
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結合件為長條結構,且結合件包含二個懸臂段,分別銜接於固定段的兩端。
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結合件的數量為二個,二個結合件平行設置於導熱板上。
本案提供另一種電子裝置,包括外殼、電路板、第一熱源、散熱模組及結合單元。電路板設置於外殼內。第一熱源設置於電路板。散熱模組包含第一風扇、導熱板及第一導熱件。第一風扇設置於外殼內。導熱板包含反向配置的第一面及第二面,第二面貼抵於第一熱源。第一導熱
件一端組設於第一風扇,另一端貼抵於導熱板的第一面。結合單元包含結合件及鎖固件。結合件包含相銜接的固定段及懸臂段,固定段固定於導熱板的第二面,鎖固件穿過電路板鎖設於懸臂段。
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結合單元更包含螺帽,設置於懸臂段遠離固定段的一端,鎖固件穿過電路板鎖設於螺帽。
10:外殼
11:第一殼體
111:上表面
112:下表面
113:通口
114:側牆
115:隔牆
116:氣流道
117:穿口
118:凹槽
12:第二殼體
121:主框
1211:組裝口
122:板件
1221:散熱孔
20:第一熱源
30:第二熱源
40:散熱模組
41:第一風扇
411:第一出風口
412:第一入風口
42:第二風扇
421:第二出風口
422:第二入風口
43:第一導熱件
44:第二導熱件
45:導熱板
451:第一面
452:第二面
4521:定位槽
4522:凸部
50:電路板
60:結合單元
61:結合件
611:固定段
612:懸臂段
62:固定件
63:鎖固件
64:螺帽
641:套部
642:頭部
70:散熱鰭片組
A:非防水區域
B:防水區域
I:輸入裝置
圖1為本案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2為本案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的局部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3為沿圖1中3-3割面線繪製的局部立體剖視示意圖。
圖4為本案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的局部結構平面示意圖一。
圖5為本案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的局部結構平面示意圖二。
圖6為本案電子裝置中之局部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7為圖6的分解示意圖。
圖8為沿圖1中8-8割面線繪製的局部剖視圖。
圖9為本案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的另一視角立體外觀示意圖。
參閱圖1至圖5,圖1為本案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圖2為本案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的局部結構分解示意圖;圖3為沿圖1中3-3割面線繪製的局部立體剖視示意圖;圖4為本案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的局部結構平面示意圖一;圖5為本案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的局部結構平面示意圖二。
本案電子裝置包含外殼10及設置於外殼10內的第一熱源20、第二熱源30及散熱模組40。外殼10包含第一殼體11及第二殼體12。第一殼體11包括相對的上表面111及下表面112、通口113以及側牆114,通口113貫穿上表面111及下表面112,側牆114沿下表面112的輪廓朝遠離上表面111的方向延伸。第二殼體12設置於側牆114遠離第一殼體11之下表面112的一端。第一熱源20設置於對應通口113的位置。散熱模組40包含第一風扇41、第二風扇42、第一導熱件43及第二導熱件44。第一風扇41包括第一出風口411,第一風扇41設置於第一殼體11的一側。第二風扇42包括第二出風口421,第二風扇42設置於第一殼體11的另一側並鄰接於第二熱源30,且第一出風口411及第二出風口421位於側牆114的相對側。第一導熱件43的一端組設於第一風扇41,另一端位於上表面111側對應第一熱源20的位置。第二導熱件44的一端組設於第二風扇42,另一端位於下表面112側並貼抵於第二熱源30。
藉此,散熱模組40能在外殼10內的有限空間對位於不同位置的第一熱源20及第二熱源30充分地提供散熱,提高第一熱源20及第二熱源30於外殼10內的位置配置自由度,此外,由於第一風扇41的第一出風口411與第二風扇42的第二出風口421位於側牆114的相對側,當第一導熱件43與第二導熱件44組設於第一風扇41及第二風扇42時,第一熱源20及第二熱源30可根據第一導熱件43與第二導熱件44的位置配置在外殼10內的不同位置,不僅能有效提高散熱效益,也能提高外殼10內的空間利用率。
參閱圖1至圖3,本案電子裝置為內部設有因運作而發熱的電子元件之裝置。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為筆記型電腦,但本案並不以此為限。此些實施例中,外殼10為筆記型電腦的主機外殼,第一殼體11為用以裝設輸入裝置I的C件,第二殼體12為支撐於使用面的D件。於此,輸入裝置I設置於第一殼體11的上表面111並覆蓋通口113。第二殼體12與第一殼體11的下表面112及側牆114間則構成空間以供容置第一熱源20、第二熱源30及散熱模組40。
參閱圖3至圖5,圖4是本案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省略第二殼體12並由垂直於第一殼體11的下表面112之視角向所繪示之示意圖;圖5是根據圖4再省略第二熱源30、第二導熱件44並透視電路板50所繪示之示意圖。
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殼體11包含二隔牆115及複數氣流道116,氣流道116貫穿設置於側牆114。此些實施例中,各隔牆115設置於下表面112,並由下表面112朝遠離上表面111的方向延伸。於此,各隔牆115的兩端銜接於側牆114,各氣流道116分別位於隔牆115兩端的範圍內,藉此,每一隔牆115、具有氣流道116的部分側牆114與第二殼體12間分別界定出二個非防水區域A,二個隔牆115、其餘部分側牆114及第二殼體12間界定出一防水區域B。
此些實施例中,第一風扇41及第二風扇42分別位於各非防水區域A內並透過各氣流道116排出氣體,而第一熱源20及第二熱源30則能設置於防水區域B內,確保第一風扇41及第二風扇42的散熱氣流順暢,
確保散熱效果,同時亦確保位於外殼10內的第一熱源20及第二熱源30的防水性以避免影響第一熱源20及第二熱源30的運作。
參閱圖3至圖5,本實施例中,第一殼體11更包含穿口117及凹槽118,穿口117貫穿上表面111及下表面112並連通設有第一風扇41的非防水區域A,凹槽118設置於上表面111並連通穿口117及通口113。值得說明的是,圖4、圖5中以虛線所繪製之輪廓為由第一殼體11的上表面111凹陷之凹槽118之輪廓線,凹槽118的一部分對應第一導熱件43之形狀,其餘部分連通至通口113並對應導熱板45之形狀。藉此,第一導熱件43設置於凹槽118內,且第一導熱件43的一端位置對應於通口113以吸收第一熱源20產生的熱能,第一導熱件43的另一端位於穿口117以對應第一風扇41,透過第一風扇41產生的氣流將第一導熱件43上的熱能快速導出。
輸入裝置I同時覆蓋於導熱板45、穿口117、第一導熱件43及凹槽118的上方,藉此,第一導熱件43、導熱板45位於輸入裝置I與第一殼體11的上表面111之間,電子裝置的使用者在使用電子裝置時不會直接接觸到第一導熱件43及導熱板45,提高使用上的安全性及舒適性。
參閱圖3至圖7,圖6為本案電子裝置中之局部結構立體示意圖;圖7為圖6的分解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散熱模組40更包含導熱板45,導熱板45設置於第一熱源20與第一導熱件43之間,透過大面積的導熱板45接觸於第一導熱件43及第一熱源20之間,而能快速地將第一熱源20的熱量快速傳導至第一導熱件43,提高第一導熱件43的導熱效果。此些實施例中,導熱板45為面積大於第一熱源20面積的板狀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導熱板45是具有高導熱係數的銅片,但本案並不以此為限。
參閱圖2至圖7,在散熱模組40包含導熱板45的一些實施例中,導熱板45的面積大於通口113的面積,如圖2所示之導熱板45完全遮蔽通口113。導熱板45包含反向配置的第一面451及第二面452,導熱板45設置於第一殼體11的上表面111並以第二面452覆蓋通口113並抵靠於通口113周圍的上表面111,第一導熱件43貼抵於導熱板45的第一面451,第一熱源20設置於外殼10內對應通口113的位置並抵靠於第二面452。
藉此,導熱板45得以貼靠於第一殼體11的上表面111受到穩定的支撐並能同時接觸第一熱源20。此些實施例中,導熱板45的第二面452更包含凸部4522,凸部4522的形狀及尺寸小於通口113的形狀及尺寸,當導熱板45的第二面452貼靠於第一殼體11的上表面111時,導熱板45的凸部4522穿入通口113以確實抵接至位於第一殼體11內的第一熱源20。
此些實施例中,連通於通口113與穿口117之間的凹槽118於對應通口113位置的形狀是對應於導熱板45的形狀,藉此使導熱板45能更便於組裝並能穩定地容置於凹槽118內以對應通口113及第一熱源20,於此,也可以更便於透過各種固定手段將導熱板45固定於第一殼體11的上表面111,如圖5所示是於導熱板45外周圍透過螺鎖件固定於第一殼體11。
參閱圖3至圖5,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更包含電路板50,電路板50以平行於下表面112的方向設置於外殼10內,第一熱源20及第二熱源30分別位於電路板50的相對兩側,且第一熱源20與第二熱源30分別設置於外殼10內的不同高度位置。此些實施例中,第一熱源20設置於電路板50靠近下表面112的一側,第二熱源30設置於電路板50遠離下表面112
的一側。藉此,第一熱源20及第二熱源30可位於外殼10內的不同高度位置,且第一熱源20及用來對第一熱源20散熱的第一風扇41及第一導熱件43可以盡可能地貼近於第一殼體11的上表面111,而對第二熱源30散熱的第二導熱件44可以配置為靠近第二殼體12的位置,透過散熱模組40充分地對不同高度位置的第一熱源20及第二熱源30進行散熱,並能提高外殼10內的空間利用率。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熱源20及第二熱源30可以分別例如是中央處理器或顯示卡,但本案並不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導熱件43、第二導熱件44例如是熱管(heat pipe)或具有高導熱係數的扁平狀銅管,但本案並不以此為限。
參閱圖5至圖8,圖8為沿圖1中8-8割面線繪製的局部剖視圖。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更包含結合單元60以結合導熱板45與電路板50,確保導熱板45能在預定壓力下確實接觸至電路板50上的第一熱源20。此些實施例中,電路板50不直接結合於導熱板45,而是透過結合單元60結合於導熱板45,於此,透過固定於導熱板45的結合單元60牽制電路板50相對於導熱板45的相對位置。
參閱圖5至圖8,在本實施例中,結合單元60包含結合件61、固定件62及鎖固件63,結合件61包含相銜接的固定段611及懸臂段612,固定件62將結合件61固定於導熱板45的第二面452並界定出固定段611,固定段611的兩端分別界定出懸臂段612,鎖固件63穿過電路板50鎖設於懸臂段612。於此,由於懸臂段612的一端連接於固定段611,另一端為自由端,當鎖固件63透過懸臂段612鎖設至電路板50時,懸臂段612與固定段611連結的一端限制懸臂段612及鎖設於懸臂段612上的鎖固件63之鎖
設深度,懸臂段612受到固定段611的限制而能牽制鎖固件63以避免鎖固件63鎖固力量過大而造成電路板50之損壞。
參閱圖5至圖8,一些實施例中,結合單元60的固定件62可以但不限於是鉚釘或螺鎖件。此些實施例中,固定件62的數量為二個,二個固定件62設置於結合件61的中段位置並固定至導熱板45,二個固定件62之間的範圍界定出固定段611,各固定件62至結合件61的兩個自由端之間的範圍則界定為懸臂段612。
參閱圖4至圖7,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結合單元60的結合件61數量為二個,且結合件61為長條形結構,二個結合件61設置於導熱板45的第二面452,於此,二個結合件61彼此平行地位於通口113的相對兩側。此些實施例中,每一結合件61的懸臂段612之數量為二個,各懸臂段612分別銜接於固定段611的兩端。藉此,結合單元60可以透過四個鎖固件63將電路板50鎖設於固定在導熱板45上的結合件61,各鎖固件63可以配置於對應通口113的四角隅位置,提高結合單元60與電路板50間的鎖固穩定性。
參閱圖5至圖8,一些實施例中,結合單元60更包含螺帽64,設置於懸臂段612遠離固定段611的一端,鎖固件63穿過電路板50鎖設於螺帽64,藉此便於鎖固件63的鎖固。在結合單元60包含螺帽64的一些實施例中,螺帽64包含相銜接的套部641及頭部642,套部641包含內螺牙槽,頭部642為外輪廓大於套部641的平板,螺帽64以套部641可位移地穿設於懸臂段612遠離固定段611的一端。鎖固件63穿過電路板50鎖設於螺帽64的套部641後,螺帽64以頭部642抵靠於導熱板45及結合件61。此些
實施例中,導熱板45的第二面452包括複數定位槽4521,各定位槽4521的位置對應鎖固件63的鎖固位置,且各定位槽4521的形狀對應螺帽64的頭部642之形狀,藉此,各定位槽4521能提供螺帽64組裝時初步定位於導熱板45,而在結合件61透過固定段611固定於導熱板45後,懸臂段612則能限制螺帽64的脫落,於此,透過螺帽64可位移的配置提高鎖固件63鎖設於螺帽64後的浮動性,也能簡化結合件61的製造工序及生產成本。
一些實施例中,螺帽64不限於是可位移地穿設於懸臂段612,螺帽64也可以是僅包含有套部641並直接一體成形於結合件61的懸臂段612,本案並不以此為限。
值得說明的是,由於電路板50所能承受的鎖固壓力不盡相同,為了調節結合單元60與電路板50間的鎖固壓力,透過改變結合件61的材質、厚度或懸臂段612的長度可以對應改變懸臂段612的浮動行程,進而相對控制鎖固件63的鎖固壓力,確保電路板50不因鎖固件63所固壓力過大而損壞。
參閱圖3及圖4,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更包含二個散熱鰭片組70,其中一個散熱鰭片組70設置於穿口117並位於第一風扇41的第一出風口411,另一個散熱鰭片組70組設於第二風扇42的第二出風口421。此些實施例中,第一導熱件43組設於第一風扇41的一端是抵靠於位於第一出風口411的散熱鰭片組70,第二導熱件44組設於第二風扇42的一端是抵靠於位於第二出風口421的散熱鰭片組70。藉此,透過散熱鰭片組70的配置提高散熱效益。
參閱圖9,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殼體12包括主框121及板件122,主框121組設於側牆114,板件122可拆離地設置於主框121,藉此,透過可拆分的板件122便於使用者拆除板件122後更換或維修外殼10內的電子零件。此些實施例中,主框121為外輪廓對應側牆114輪廓的板狀結構以組裝於側牆114,主框121具有複數組裝口1211,各組裝口1211的位置、形狀對應外殼10內各種電子零件而定,板件122可拆分地組裝於各組裝口1211,藉此便於使用者拆分板件122以對外殼10內的各種零件更換或維修。
參閱圖9,在第二殼體12包括可拆分的板件122的一些實施例中,板件122的數量可以是複數,且各板件122的位置可以是分別對應第一風扇41、第二風扇42或第二熱源30的位置,藉以便於第一風扇41、第二風扇42或第二熱源30的維修或更換。
參閱圖3及圖9,在板件122的位置對應第一風扇41或第二風扇42的一些實施例中,各板件122更包含有複數散熱孔1221,各板件122的散熱孔1221除了能作為氣流進入外殼10內的流路之外,也能確保第一風扇41或第二風扇42能順暢地吸入外界氣體以進行散熱。此些實施例中,第一風扇41及第二風扇42為離心式風扇,第一風扇41包含第一入風口412,第一入風口412與第一出風口411的開放方向彼此垂直,第二風扇42包含第二入風口422,第二入風口422與第二出風口421的開放方向彼此垂直,藉此,第一風扇41的第一入風口412及第二風扇42的第二入風口422可以對應於第二殼體12的板件122之散熱孔1221位置,第一出風口411及
第二出風口421可以對應於第一殼體11的側牆114之氣流道116位置,藉此確保進出第一風扇41及第二風扇42的氣流順暢,確保散熱效果。
雖然本揭露已以一些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露,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及範圍內,當可作些許更動及潤飾。因此本案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外殼
11:第一殼體
111:上表面
112:下表面
114:側牆
115:隔牆
116:氣流道
117:穿口
118:凹槽
12:第二殼體
40:散熱模組
41:第一風扇
411:第一出風口
42:第二風扇
421:第二出風口
43:第一導熱件
44:第二導熱件
45:導熱板
451:第一面
50:電路板
70:散熱鰭片組
Claims (20)
-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外殼,包含:一第一殼體,包括相對的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一通口以及一側牆,該通口貫穿該上表面及該下表面,該側牆沿該下表面的輪廓朝遠離該上表面的方向延伸;以及一第二殼體,設置於該側牆遠離該上表面的一端;一第一熱源,設置於該外殼內並對應該通口;一第二熱源,設置於該外殼內;以及一散熱模組,包含:一第一風扇,包括一第一出風口,該第一風扇設置於該第一殼體的一側;一第二風扇,包括一第二出風口,該第二風扇設置於該第一殼體的另一側並鄰接於該第二熱源,且該第一出風口及該第二出風口位於該側牆的相對側;一第一導熱件,一端組設於該第一風扇,另一端位於該上表面側對應該第一熱源的位置;以及一第二導熱件,一端組設於該第二風扇,另一端位於該下表面側並貼抵於該第二熱源。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殼體更包含二隔牆,二該隔牆設置於該下表面並分別與該側牆界定出二非防水區域及一防水區域,該第一熱源及該第二熱源皆位於該防水區域內。
-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風扇及該第二風扇分別位於二該非防水區域內。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殼體更包含一穿口及一凹槽,該穿口貫穿該上表面及該下表面,該凹槽設置於該上表面並連通該穿口及該通口,該第一導熱件設置於該凹槽內,且該第一導熱件的一端位置對應於該穿口,另一端位於該通口。
- 如請求項4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含二個散熱鰭片組,其中一個該散熱鰭片組設置於該穿口並位於該第一風扇的第一出風口,另一個該散熱鰭片組設置於該第二風扇的第二出風口。
-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導熱件組設於該第一風扇的該端抵靠於其中一個該散熱鰭片組,該第二導熱件組設於該第二風扇的該端抵靠於另一個該散熱鰭片組。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殼體包括一主框及一板件,該主框組設於該側牆,該板件可拆離地設置於該主框。
-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板件的位置對應該第一風扇的位置。
-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板件的位置對應該第二熱源及該第二風扇的位置。
-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板件具有複數散熱孔。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含一輸入裝置,該輸入裝置設置於該上表面並覆蓋該第一熱源及該第一導熱件。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含一電路板,其中該第一熱源與該第二熱源分別位於該電路板的相對兩側。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散熱模組更包含一導熱板,該導熱板包含反向配置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該導熱板設置於該通口,該第一導熱件貼抵於該第一面,該第一熱源抵靠於該第二面。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含一結合單元,該電路板透過該結合單元結合於該導熱板。
-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結合單元包含一結合件及一鎖固件,該結合件包含相銜接的一固定段及一懸臂段,該固定段固定於該第二面,該鎖固件穿過該電路板鎖設於該懸臂段。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結合單元更包含一螺帽,設置於該懸臂段遠離該固定段的一端,該鎖固件穿過該電路板鎖設於該螺帽。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結合件為長條結構,且該結合件包含二個懸臂段,分別銜接於該固定段的兩端。
- 如請求項17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結合件的數量為二個,二個該結合件平行設置於該導熱板上。
-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外殼;一電路板,設置於該外殼內;一第一熱源,設置於該電路板;一散熱模組,包含: 一第一風扇,設置於該外殼內;一導熱板,包含反向配置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該第二面貼抵於該第一熱源;以及一第一導熱件,一端組設於該第一風扇,另一端貼抵於該導熱板的第一面;以及一結合單元,包含:一結合件,包含相銜接的一固定段及一懸臂段,該固定段固定於該導熱板的第二面,該懸臂段的一端連接於該固定段,另一端為自由端;以及一鎖固件,穿過該電路板鎖設於該懸臂段。
- 如請求項19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結合單元更包含一螺帽,設置於該懸臂段遠離該固定段的一端,該鎖固件穿過該電路板鎖設於該螺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2263309463P | 2022-02-11 | 2022-02-11 | |
US63/309,463 | 2022-02-11 | ||
US202263351422P | 2022-06-12 | 2022-06-12 | |
US63/351,422 | 2022-06-1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33551A TW202333551A (zh) | 2023-08-16 |
TWI824835B true TWI824835B (zh) | 2023-12-01 |
Family
ID=8855911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44685A TWI821040B (zh) | 2022-02-11 | 2022-11-22 | 電子裝置組合及其擴充組件 |
TW111144684A TWI824835B (zh) | 2022-02-11 | 2022-11-22 | 電子裝置 |
TW111144686A TWI823685B (zh) | 2022-02-11 | 2022-11-22 | 電子裝置組合及其擴充組件及散熱模組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44685A TWI821040B (zh) | 2022-02-11 | 2022-11-22 | 電子裝置組合及其擴充組件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44686A TWI823685B (zh) | 2022-02-11 | 2022-11-22 | 電子裝置組合及其擴充組件及散熱模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3) | TWI821040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246394B (en) * | 2004-05-28 | 2005-12-21 | Ming-Ching Jou | Thermal conduction substrate device |
TWM292257U (en) * | 2005-12-02 | 2006-06-11 | Inventec Corp | Heat dissipating module for heating electronic element of an electric circuit board |
CN208674101U (zh) * | 2018-09-12 | 2019-03-2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
TWI749942B (zh) * | 2020-06-10 | 2021-12-11 | 安立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高效熱管理功能之機殼結構 |
CN114025578A (zh) * | 2021-11-15 | 2022-02-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散热组件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516662U (en) * | 2001-03-21 | 2003-01-01 | Micro Star Int Co Ltd | Air flow directing device with flow rate distribution |
TW506555U (en) * | 2001-04-06 | 2002-10-11 | Advantech Co Ltd | Modular industrial computer |
TWM259198U (en) * | 2004-06-30 | 2005-03-11 | S S I Comp Corp | Expansion device of notebook |
TWM386520U (en) * | 2010-02-09 | 2010-08-11 | Wistron Corp | Waterproof mechanism,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uch a waterproof mechanism, and combination of external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such an electronic device |
TWI414685B (zh) * | 2010-09-21 | 2013-11-11 |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 散熱風扇 |
CN205880770U (zh) * | 2015-05-25 | 2017-01-11 | 周奋豪 | 电脑独立显卡的散热结构及其安装结构 |
US10481656B2 (en) * | 2015-12-10 | 2019-11-19 | Dell Products L.P.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oling portable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s |
CN110568910B (zh) * | 2019-08-28 | 2024-03-22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车用主机及车用计算机系统 |
TWM593578U (zh) * | 2019-12-17 | 2020-04-11 | 勁碩股份有限公司 | 可變換擴充模組 |
-
2022
- 2022-11-22 TW TW111144685A patent/TWI821040B/zh active
- 2022-11-22 TW TW111144684A patent/TWI824835B/zh active
- 2022-11-22 TW TW111144686A patent/TWI823685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246394B (en) * | 2004-05-28 | 2005-12-21 | Ming-Ching Jou | Thermal conduction substrate device |
TWM292257U (en) * | 2005-12-02 | 2006-06-11 | Inventec Corp | Heat dissipating module for heating electronic element of an electric circuit board |
CN208674101U (zh) * | 2018-09-12 | 2019-03-2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
TWI749942B (zh) * | 2020-06-10 | 2021-12-11 | 安立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高效熱管理功能之機殼結構 |
CN114025578A (zh) * | 2021-11-15 | 2022-02-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散热组件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33019A (zh) | 2023-08-16 |
TW202333551A (zh) | 2023-08-16 |
TWI821040B (zh) | 2023-11-01 |
TW202333020A (zh) | 2023-08-16 |
TWI823685B (zh) | 2023-1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M565468U (zh) | 散熱組件 | |
US6215660B1 (en) | Electronic appliance with a thermoelectric heat-dissipating apparatus | |
TWM579316U (zh) | Server structure | |
AU2023200100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TWI824835B (zh) | 電子裝置 | |
TW201336393A (zh) | 電腦散熱系統 | |
TWI432944B (zh) | 雙風扇散熱裝置 | |
TW201304671A (zh) | 散熱器組合 | |
TW201905635A (zh) | 電子設備及其面板裝置與殼體 | |
TWI414225B (zh) | 電子裝置 | |
TWM594853U (zh) | 散熱裝置 | |
TWI820918B (zh) | 電子裝置 | |
CN116600527A (zh) | 电子装置 | |
TWI313800B (en) | Heat-dissipating module | |
TWI761285B (zh) | 介面卡組件及使用其之電路板模組 | |
US20130168061A1 (en) | Heat dissipation assembly | |
CN221634222U (zh) | 电源变换器 | |
TW202005022A (zh) | 用於對發熱源進行散熱的散熱裝置 | |
TWI757176B (zh) | 外接式可翻轉液冷裝置 | |
TWI711367B (zh) | 散熱系統 | |
CN221200356U (zh) | 基于系统计算机的加强散热的隔热环结构 | |
TWI429388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可插式散熱裝置 | |
TWM654203U (zh) | 氣冷液冷複合式散熱裝置 | |
CN2930220Y (zh) | 处理器散热结构 | |
TWI250371B (en) |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