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2540B - 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2540B
TWI822540B TW111150849A TW111150849A TWI822540B TW I822540 B TWI822540 B TW I822540B TW 111150849 A TW111150849 A TW 111150849A TW 111150849 A TW111150849 A TW 111150849A TW I822540 B TWI822540 B TW I82254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iological sample
reaction tube
movable member
tub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50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劉振凰
周念仁
蔡育庭
袁亦雲
唐嘉英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to TW1111508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2254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2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2540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一種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包括一座體以及一可動件。前述座體形成有一長條形之容納空間,用以容置相互對準之一採檢管與一反應管。前述可動件活動地連接前述座體,用以將前述反應管退出前述座體。

Description

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特別是一種可減少感染以及汙染風險的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
一般傳染性疾病的臨床檢體大多需要使用採檢拭子取得鼻咽或口咽的檢體後,置入一樣品管中進行病毒去活化或是核酸快速萃取,接著再將樣品滴入快篩試片或是PCR反應管中進行反應。
然而,上述流程需仰賴手動操作,同時存在有感染或污染的風險。
有鑒於此,如何提供一種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以避免操作人員需直接以手接觸採檢管和反應管,從而減少感染和污染風險即成為此領域研發人員之一重要挑戰。
有鑑於前述習知問題點,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包括一座體以及一可動件。前述座體形成有一長條形之容納空間以及一弧狀之凹陷結構,其中前述容納空間用以容置相互對準之一採檢管與一反應管,前述凹陷結構連接前述容納空間,並且顯露於前述座體之一側,以便一使用者按壓前述採檢管。前述可動件活動地連接前述座體,用以將前述反應管退出前述座體。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可動件具有相互連接之一滑動部以及一按壓部,前述滑動部位於前述容納空間內,前述按壓部位於前述座體之一頂端,且當前述按壓部受到一外力按壓時,前述滑動部於前述座體內滑動。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滑動部之一末端形成有一第一開孔,前述採檢管對準前述第一開孔以及前述反應管。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座體更形成有一第二開孔,且當前述按壓部受到前述外力按壓時,前述滑動部之前述末端將前述反應管經由前述第二開孔推出前述座體。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可動件形成有一凹槽以及一凸肋,其中前述採檢管設置於前述凹槽內,且前述凸肋位於前述凹槽底部。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可動件的滑動方向平行於前述容納空間之一中心軸。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更包括一彈性件,連接前述按壓部以及前述座體。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可動件具有一扁平狀結構,且前述座體之一側表面形成有一導引孔,其中前述可動件穿過前述導引孔,並可相對前述座體於一初始位置以及一極限位置之間運動。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可動件形成有一通孔以及一溝槽,前述溝槽自前述通孔延伸到前述可動件之一邊緣,且前述溝槽的寬度小於前述通孔以及前述反應管的寬度。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通孔的寬度大於或等於前述反應管的寬度,且當前述可動件相對於前述座體從前述初始位置滑動到前述極限位置時,前述通孔對準前述反應管。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可動件的滑動方向垂直於前述容納空間之一中心軸。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座體包含有相互樞接之一第一段部以及一第二段部,且前述容納空間由前述第一段部延伸到前述第二段部。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反應管為微量反應管、分子檢測反應管或塑膠分子檢測毛細管。
以下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然而,可輕易了解本發明實施例提供許多合適的發明概念而可實施於廣泛的各種特定背景。所揭示的特定實施例僅僅用於說明以特定方法使用本發明,並非用以侷限本發明的範圍。
除非另外定義,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語(包括技術及科學用語)具有與此篇揭露所屬之一般技藝者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義。能理解的是這些用語,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義的用語,應被解讀成具有一與相關技術及本揭露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應以一理想化或過度正式的方式解讀,除非在此特別定義。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各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實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
首先,請一併參閱第1、2、3、4、5圖。其中,第1圖表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100的爆炸圖,第2圖表示第1圖所示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100組合後的立體圖,第3圖表示第2圖中之可動件10受到外力按壓而相對於座體20沿-Y軸方向滑動的立體圖,第4圖表示沿第2圖中之A1-A2線段的剖視圖,第5圖表示沿第3圖中之A3-A4線段的剖視圖。
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100可適用於抗原快篩、PCR分子檢測或食品檢測等領域,但不限於此。如第1、2、3、4、5圖所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100可包括一可動件10以及一座體20,前述可動件10係活動地連接座體20,並且可相對於座體20滑動。
舉例而言,前述可動件10以及座體20可由塑膠或其他高分子材料所製成,但並不以本發明實施例所揭露者為限。
前述可動件10可包含有一滑動部11、至少一頸部12以及一按壓部13,其中前述頸部12連接前述按壓部13。詳細而言,在前述滑動部11上可形成有一凹槽R1、一弧狀之凹陷結構D1以及一凸肋111,其中前述凹槽R1可用以容納一採檢管T1(第4圖),前述凹陷結構D1可顯露於可動件10之一側。此外,前述凸肋111可形成於凹槽R1底側,並且朝前述凹陷結構D1方向凸出。
另一方面,前述座體20可包括有一中空構件21以及設置於中空構件21頂端之一上蓋22,前述中空構件21可形成有一長條形之容納空間R2,用以容納前述可動件10並且顯露於座體20之一側,組裝時可使前述可動件10之頸部12穿過上蓋22的穿孔h,並使按壓部13位在座體20的頂端。
在一實施例中,當可動件10之按壓部13受到外力按壓時,可動件10之滑動部11能夠在中空構件21內沿-Y軸方向相對於座體20滑動,用以將座體20內部之反應管T2推出(如第5圖中箭頭方向所示),其中可動件10的滑動方向平行於容納空間R2的中心軸(Z軸方向)。
於一實施例中,可以在前述按壓部13和座體20的上蓋22之間設置彈性件(例如彈簧),以使可動件10能夠自動地回復到如第2、4圖所示的初始位置。
應了解的是,在前述中空構件21上形成有一弧狀之凹陷結構D2,其形狀與位置係對應於可動件10上的凹陷結構D1,並且顯露於座體20之一側,如此一來,可方便使用者以大拇指按壓位在凹槽R1內部的採檢管T1 (第4圖),從而大幅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與舒適性。
如第1、2、3、4、5圖所示,在可動件10之滑動部11末端P1形成有第一開孔H1,其中設置在前述凹槽R1內部的採檢管T1係對準前述第一開孔H1以及位在中空構件21內部的反應管T2 (第4圖)。當使用者欲進行抗原快篩或PCR分子檢測時,可以手握住座體20,並利用大拇指在可動件10和座體20的凹陷結構D1、D2處沿-Z軸方向直接按壓採檢管T1 (Collection tube),如此一來,便能夠將樣本輕易地從採檢管T1經過前述第一開孔H1而擠入到反應管T2中。
具體而言,本實施例藉由在前述可動件10和座體20上形成的凹陷結構D1、D2,不僅可有效地引導使用者將大拇指放置在前述凹陷結構D1、D2處,且能夠避免使用者因按壓力道過大而導致太多樣本滴入反應管T2中。另一方面,形成於凹槽R1底側的凸肋111也能夠有助於壓迫採檢管T1,藉以使採檢管T1內的樣本能夠順利地被擠入反應管T2中。
當採檢管T1中的樣本被擠入反應管T2之後,使用者可再以大拇指沿-Y軸方向按壓可動件10頂端之按壓部13(如第3、5圖中箭頭方向所示),此時可動件10之滑動部11可沿著中空構件21滑動,從而可透過滑動部11之末端P1將反應管T2經由中空構件21底部211的第二開孔H2推出座體20 (第5圖)。
排出座體20後的反應管T2可直接置入欲進行反應的設備中,因此使用者並不會直接以手接觸到反應管T2,從而能夠大幅減少感染以及汙染的風險。使用過後的可動件10和座體20可直接拋棄,亦可經適當處理而重複使用,並不以本發明實施例所揭露者為限。
舉例而言,前述反應管T2 (Reaction Tube)可以是生物檢測反應管、微量反應管、分子檢測反應管或塑膠分子檢測毛細管等,但不以此為限。
如第1、2、3圖所示,座體20的中空構件21上另形成有一狹槽S以及一連接臂N,其中前述狹槽S連接前述中空構件21底部211的第二開孔H2以及連接臂N。具體而言,透過在座體20的中空構件21上形成前述狹槽S以及連接臂N,能夠適度增加中空構件21底部211的可撓性,以利於將反應管T2從中空構件21底部211的第二開孔H2排出座體20。
在一實施例中,基於前述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100之結構,當使用者欲進行抗原快篩或PCR分子檢測時,可將採檢管T1和反應管T2一起裝入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100中(如第4圖所示),接著可以手握住座體20,並利用大拇指在可動件10和座體20的凹陷結構D1、D2處沿-Z軸方向直接按壓採檢管T1,如此一來,便能夠將樣本輕易地從採檢管T1經過前述第一開孔H1而擠入到反應管T2中。
在將採檢管T1中的樣本擠入反應管T2之後,使用者可再以大拇指沿-Y軸方向按壓可動件10頂端之按壓部13 (如第3、5圖中箭頭方向所示),此時可動件10之滑動部11會沿著中空構件21滑動,從而可透過滑動部11之末端P1將反應管T2經由中空構件21底部211的第二開孔H2推出座體20 (第5圖)。
由於排出座體20後的反應管T2可直接置入欲進行反應的設備中,使用者並不會直接以手接觸到反應管T2,從而能夠大幅減少感染以及汙染的風險。
接著,請一併參閱第6、7、8、9、10、11、12圖。其中,第6圖表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200的爆炸圖,第7圖表示第6圖中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200組合後的立體圖,第8圖表示第7圖中之可動件40受到外力按壓而相對於座體30沿X軸方向滑動到一極限位置的立體圖,第9圖表示可動件40上之凸塊43位於座體30背側之導槽304內的示意圖,第10圖表示可動件40上之凸塊43沿著座體30背側之導槽304滑動的示意圖,第11圖表示第7圖中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200的另一視角立體圖,12圖表示第8圖中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200的另一視角立體圖。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200同樣可適用於抗原快篩、PCR分子檢測或食品檢測等領域,但不限於此。如第6、7、8、9、10、11、12圖所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200可包括一座體30以及一可動件40,前述可動件40係活動地連接座體30,並且可相對於座體30沿X軸方向滑動;也就是說,可動件40的滑動方向係垂直於容納空間R3的中心軸。
具體而言,前述座體30可形成有一長條形之容納空間R3、一開口31、一凹陷結構D3、一開孔302、一狹槽303、一導槽304以及一導引孔H3,其中前述容納空間R3係用以放置彼此對準之採檢管和反應管(未圖示),且前述容納空間R3連接前述開口31、凹陷結構D3、開孔302、狹槽303、導槽304以及導引孔H3,其中前述開孔302係位在座體30之底部32。
此外,於容納空間R3之底側形成有一凸肋301,並且朝凹陷結構D3方向凸出。當使用者以大拇指按壓位在容納空間R3內部的採檢管時,前述凹陷結構D3可提供一反作用力施壓於採檢管上,藉以使採檢管內的樣本能夠順利地被擠入反應管中。
在此實施例中,可動件40係具有扁平狀結構,且其係以可滑動的方式穿過座體30上的導引孔H3,其中該導引孔H3位於座體30之一側表面上。具體而言,前述可動件40可形成有一通孔41、一溝槽42以及一凸塊43,其中前述溝槽42自前述通孔41延伸到可動件40之一邊緣,且前述溝槽42的寬度係小於前述通孔41以及反應管的寬度。此外,前述凸塊43可形成在可動件40的背側。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彼此對準之採檢管和反應管(未圖示)可被預先放置在座體30的容納空間R3內,前述可動件40可穿過導引孔H3,並且相對於座體30位在一初始位置(如第7、9、11圖所示),此時,可動件40背側的凸塊43可位在座體30的導槽304內之第一位置(第9圖)。
如第6、7、11圖所示,由於溝槽42的寬度係小於前述通孔41以及反應管(未圖示)的寬度,此時反應管會受到位在容納空間R3內部的可動件40阻擋而無法從座體30之底部32的開孔302排出。
於此狀態下,使用者可以利用大拇指按壓位在容納空間R3內部的採檢管,並將採檢管內的樣本擠入反應管。接著可再施加一外力沿X軸方向推動可動件40,並使可動件40相對於座體30沿X軸方向滑動到一極限位置(如第8、10、12圖所示),此時可動件40背側的凸塊43可由前述第一位置(第9圖)沿著座體30的導槽304滑動到第二位置(第10圖)。
當可動件40相對於座體30沿X軸方向滑動到前述極限位置時,可動件40上尺寸較大的通孔41可對準容納空間R3、開孔302以及反應管,此時使用者可以手沿側向擠壓座體30,從而可利用座體30壓迫反應管通過可動件40上的通孔41,並從座體30之底部32的開孔302排出座體30。在本實施例中,前述通孔41的寬度係大於或等於反應管的寬度。
應了解的是,本實施例藉由在座體30上形成前述狹槽303,能夠適度增加座體30之底部32的可撓性,且能有助於將反應管從座體30之底部32的開孔302排出,以大幅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與舒適性。
在一實施例中,基於前述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200之結構,當使用者欲進行抗原快篩或PCR分子檢測時,可將採檢管T1和反應管T2一起裝入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200的座體30內,接著可以手握住座體30,並利用大拇指按壓位在容納空間R3內部的採檢管,從而將採檢管內的樣本擠入反應管中。
接著,可沿X軸方向施加一外力推動可動件40,並使可動件40相對於座體30沿X軸方向滑動到一極限位置(如第8、10、12圖所示),由於此時可動件40上尺寸較大的通孔41會對準容納空間R3、開孔302以及反應管,使用者可以手沿側向擠壓座體30,從而能夠利用座體30壓迫反應管通過可動件40上的通孔41,並從座體30之底部32的開孔302排出座體30。
由於排出座體30後的反應管可直接置入欲進行反應的設備中,使用者並不會直接以手接觸到反應管,從而能夠大幅減少感染以及汙染的風險。
再請一併參閱第13、14、15、16圖。其中,第13圖表示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200的立體圖,第14圖表示第13圖中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200的另一視角立體圖,第15圖表示第13圖中之可動件40受到外力按壓而相對於座體30沿X軸方向滑動到一極限位置的立體圖,第16圖表示座體30之第一段部30’相對於第二段部30’’繞樞軸50旋轉掀開時的示意圖。
如第13、14、15、16圖所示,本實施例與第6~12圖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200的主要不同之處於:座體30係包含有可相互旋轉之一第一段部30’以及一第二段部30’’,其中前述第一段部30’和第二段部30’’透過樞軸50相互連接,且前述容納空間R3係由前述第一段部30’延伸到第二段部30’’。
如第16圖中所示,由於座體30的第一段部30’和第二段部30’’係透過樞軸50而彼此樞接,所以座體30之第一段部30’能夠相對於第二段部30’’繞樞軸50旋轉掀開,藉此可方便操作人員放置或取出容納空間R3中的採檢管或反應管,從而能夠大幅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實驗例
以下為採取傳統手動操作方式和利用前述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進行核酸樣本前處理的實施流程說明。
傳統手動操作方式:
(1)、配製檢體:以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所提供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SARS-CoV-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之標準病毒株SARS-CoV-2 (National standard) (Strain: CGMH-CGU-01/20203,來源:長庚醫院)經適當去活化後調配成20 copies/µl作為檢測樣品,並配製於人類陰性鼻咽檢體中,作爲模擬檢體。
(2)、手持採集拭子(swab),沾取模擬檢體,另一手拿採集管,將採集拭子插入採集管中,採集管中已有快速萃取病毒核酸試劑(Triton X-100),靜置一分鐘即可完成病毒核酸萃取。
(3)、接著將採集管的開口,鎖上含有出液口的管蓋。
(4)、倒置採集管,利用手指擠壓採集管,使管內樣品可滴入另一隻手拿的反應管。
(5)、接著以手拿持反應管,置入real-time PCR檢測設備的反應孔洞中進行qRT-PCR檢測反應。
利用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
(1)、配製檢體:以同前述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所提供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SARS-CoV-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之標準病毒株 (National standard)(Strain: CGMH-CGU-01/20203,來源:長庚醫院)經適當去活化後調配成20 copies/µl作為檢測樣品,並配製於人類陰性鼻咽檢體中,作爲模擬檢體。
(2)、手持採集拭子(swab),沾取模擬檢體,另一手拿採集管,將採集拭子插入採集管中,採集管中已有快速萃取病毒核酸試劑(Triton X-100),靜置一分鐘即可完成病毒核酸萃取。
(3)、接著將採集管的開口,鎖上含有出液口的管蓋。
(4)、將採集管和反應管一起裝入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中,以本實驗例而言,為採用前述實施例中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100之態樣。
(5)、手持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以手擠壓採集管,使樣品滴到反應管中,接著利用彈性排出結構或釋放結構,讓反應管脫離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且直接置入real-time PCR檢測設備的反應孔洞中進行qRT-PCR檢測反應,無需透過手放入。
qRT-PCR檢測及結果比較
執行qRT-PCR反應所使用的引子對(primer set)及探針(probe)為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所公告的引子對及探針,共包括2組,分別針對SARS-CoV-2病毒之N1、N2 gene (Nucleocapsid gene)所設計,引子對及探針的序列如表1所示。
表1:用於偵測SARS-CoV-2病毒之N1、N2 gene的引子對及探針
名稱 序列(5’→3’)
2019-nCoV_N1 forward primer GACCCCAAAATCAGCGAAAT
2019-nCoV_N1 reverse primer TCTGGTTACTGCCAGTTGAATCTG
2019-nCoV_N1 probe ACCCCGCATTACGTTTGGTGGACC
2019-nCoV_N2 forward primer TTACAAACATTGGCCGCAAA
2019-nCoV_N2 reverse primer GCGCGACATTCCGAAGAA
2019-nCoV_N2 probe ACAATTTGCCCCCAGCGCTTCAG
而執行qRT-PCR反應所使用的試劑為KAPA PROBE FAST Universal One-Step qRT-PCR Master Mix,試劑配方如表2所示。檢測設備使用 iPMx Molecular Rapid Test System。檢測結果如表3所示。
表2:用於偵測SARS-CoV-2病毒之Nucleocapsid gene (N1、N2)的試劑配方
試劑成份 使用體積(µL)
2X Master Mix 25
50X RT Mix 1
RNase-free water 11.5
20X FRP(N1、N2) 2.5
樣本 10
總體積 50
註:FRP代表forward primer、reverse primer以及probe的混合物
表3:前述兩種前處理方式的檢測結果
偵測極限測試 20 copies/µl  (經去活化之SARS-CoV-2標準品)
偵測標的 N1 N2
傳統手動操作方式 +(3/3, 100%) +(3/3, 100%)
利用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 +(3/3, 100%) +(3/3, 100%)
根據上述檢測結果比較可知,利用本發明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進行核酸樣本預處理的效果應與傳統手動操作方式相當。值得留意的是,由於本發明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可直接使反應管脫離該裝置並直接插入檢測設備的反應孔洞中,因此使用者並不會直接以手接觸到反應管,從而能夠大幅減少感染以及汙染的風險。
雖然本發明的實施例及其優點已揭露如上,但應該瞭解的是,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更動、替代與潤飾。此外,本發明之保護範圍並未侷限於說明書內所述特定實施例中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從本發明揭示內容中理解現行或未來所發展出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只要可以在此處所述實施例中實施大抵相同功能或獲得大抵相同結果皆可根據本發明使用。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包括上述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另外,每一申請專利範圍構成個別的實施例,且本發明之保護範圍也包括各個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的組合。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於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工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 200: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 10:可動件 11:滑動部 111:凸肋 12:頸部 13:按壓部 20:座體 21:中空構件 211:底部 22:上蓋 30:座體 30’:第一段部 30’’:第二段部 31:開口 32:底部 301:凸肋 302:開孔 303:狹槽 304:導槽 40:可動件 41:通孔 42:溝槽 43:凸塊 50:樞軸 D1:凹陷結構 D2:凹陷結構 D3:凹陷結構 h:穿孔 H1:第一開孔 H2:第二開孔 H3:導引孔 N:連接臂 P1:末端 R1:凹槽 R2:容納空間 R3:容納空間 S:狹槽 T1:採檢管 T2:反應管
第1圖表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的爆炸圖。 第2圖表示第1圖所示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組合後的立體圖。 第3圖表示第2圖中之可動件受到外力按壓而相對於座體沿-Y軸方向滑動的立體圖。 第4圖表示沿第2圖中之A1-A2線段的剖視圖。 第5圖表示沿第3圖中之A3-A4線段的剖視圖。 第6圖表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的爆炸圖。 第7圖表示第6圖中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組合後的立體圖。 第8圖表示第7圖中之可動件受到外力按壓而相對於座體沿X軸方向滑動到一極限位置的立體圖。 第9圖表示可動件上之凸塊位於座體背側之導槽內的示意圖。 第10圖表示可動件上之凸塊沿著座體背側之導槽滑動的示意圖。 第11圖表示第7圖中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的另一視角立體圖。 第12圖表示第8圖中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的另一視角立體圖。 第13圖表示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的立體圖。 第14圖表示第13圖中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的另一視角立體圖。 第15圖表示第13圖中之可動件受到外力按壓而相對於座體30沿X軸方向滑動到一極限位置的立體圖。 第16圖表示座體之第一段部相對於第二段部繞樞軸旋轉掀開時的示意圖。
10:可動件
11:滑動部
111:凸肋
12:頸部
13:按壓部
20:座體
21:中空構件
211:底部
22:上蓋
h:穿孔
H1:第一開孔
H2:第二開孔
P1:末端
R1:凹槽
R2:容納空間
T1:採檢管
T2:反應管

Claims (13)

  1. 一種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包括: 一座體,形成有一長條形之容納空間以及一弧狀之凹陷結構,其中該容納空間用以容置相互對準之一採檢管與一反應管,該凹陷結構連接該容納空間,並且顯露於該座體之一側,以便一使用者按壓該採檢管;以及 一可動件,活動地連接該座體,用以將該反應管退出該座體。
  2. 如請求項1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其中該可動件具有相互連接之一滑動部以及一按壓部,該滑動部位於該容納空間內,該按壓部位於該座體之一頂端,且當該按壓部受到一外力按壓時,該滑動部於該座體內滑動。
  3. 如請求項2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其中該滑動部之一末端形成有一第一開孔,該採檢管對準該第一開孔以及該反應管。
  4. 如請求項3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其中該座體更形成有一第二開孔,且當該按壓部受到該外力按壓時,該滑動部之該末端將該反應管經由該第二開孔推出該座體。
  5. 如請求項2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其中該可動件形成有一凹槽以及一凸肋,其中該採檢管設置於該凹槽內,且該凸肋位於該凹槽底部。
  6. 如請求項2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其中該可動件的滑動方向平行於該容納空間之一中心軸。
  7. 如請求項2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其中該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更包括一彈性件,連接該按壓部以及該座體。
  8. 如請求項1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其中該可動件具有一扁平狀結構,且該座體之一側表面形成有一導引孔,其中該可動件穿過該導引孔,並可相對該座體於一初始位置以及一極限位置之間滑動。
  9. 如請求項8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其中該可動件形成有一通孔以及一溝槽,該溝槽自該通孔延伸到該可動件之一邊緣,且該溝槽的寬度小於該通孔以及該反應管的寬度。
  10. 如請求項9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其中該通孔的寬度大於或等於該反應管的寬度,且當該可動件相對於該座體從該初始位置滑動到該極限位置時,該通孔對準該反應管。
  11. 如請求項8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其中該可動件的滑動方向垂直於該容納空間之一中心軸。
  12. 如請求項8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其中該座體更包含有相互樞接之一第一段部以及一第二段部,且該容納空間由該第一段部延伸到該第二段部。
  13. 如請求項1之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其中該反應管為微量反應管、分子檢測反應管或塑膠分子檢測毛細管。
TW111150849A 2022-12-30 2022-12-30 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 TWI8225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50849A TWI822540B (zh) 2022-12-30 2022-12-30 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50849A TWI822540B (zh) 2022-12-30 2022-12-30 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22540B true TWI822540B (zh) 2023-11-11

Family

ID=89722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50849A TWI822540B (zh) 2022-12-30 2022-12-30 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2254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1803A (zh) * 2004-02-23 2007-02-28 伊西康公司 诊断拭子和活组织检查穿刺器,以及用在这些系统中的诊断帽
TW201531686A (zh) * 2013-11-01 2015-08-16 Biomeme Inc 檢體萃取及製備裝置
WO2022213383A1 (zh) * 2021-04-09 2022-10-13 广州市达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式核酸检测耗材及检测方法
CN217646431U (zh) * 2022-05-30 2022-10-25 广州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微流控芯片核酸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1803A (zh) * 2004-02-23 2007-02-28 伊西康公司 诊断拭子和活组织检查穿刺器,以及用在这些系统中的诊断帽
TW201531686A (zh) * 2013-11-01 2015-08-16 Biomeme Inc 檢體萃取及製備裝置
WO2022213383A1 (zh) * 2021-04-09 2022-10-13 广州市达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式核酸检测耗材及检测方法
CN217646431U (zh) * 2022-05-30 2022-10-25 广州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微流控芯片核酸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64009B2 (ja) リモートドーズ式分析物濃度計器
JP2019193868A (ja) 体液サンプル収集のためのシステム,機器、および方法
CA2903839C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bodily fluid sample collection
JP4576384B2 (ja) 診断用テスト装置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US20130280696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alyte in bodily fluid
JP4801030B2 (ja) 検査用キット
AU2019275641B2 (en) Blood sample management using open cell foam
CN108780028B (zh) 包括血液采集器以及血液收容器的血液采集器具
EP2210114A2 (en) Cartridge for a biological sample
JP6104480B2 (ja) 試料採取分離器具
RU2744488C1 (ru) Картридж анализатора с капиллярным очистителем
US20230012231A1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piratory secretion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JP2020034427A (ja) 血液採取器具
TWI822540B (zh) 生物檢體預處理裝置
US985134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testing
US8273009B2 (en) Pipette aspiration device
JP7174723B2 (ja) 流体収集ユニットならびに関連の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JPH0274237A (ja) 注射器用自在継手
CN111970961A (zh) 感染检测系统及方法
JP2022000663A (ja) 生体液収集および安定化システム
CN208727528U (zh) 一种多次定量排液的毛细管装置
JP3206502U (ja) 試料滴下台
CN205643361U (zh) 一种半定量金免疫渗滤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试剂盒
JP3926811B2 (ja) 定量採血具
KR20210029588A (ko) 체액 검사용 챔버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체액 검사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