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1376B - 遮罩的製造方法、遮罩及框架一體型遮罩 - Google Patents
遮罩的製造方法、遮罩及框架一體型遮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21376B TWI821376B TW108130825A TW108130825A TWI821376B TW I821376 B TWI821376 B TW I821376B TW 108130825 A TW108130825 A TW 108130825A TW 108130825 A TW108130825 A TW 108130825A TW I821376 B TWI821376 B TW I821376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mask
- mask pattern
- pattern
- frame
- manufactur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8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1039 wet et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29920002120 photoresistant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29910001374 Inva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5323 electroform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QXZUUHYBWMWJHK-UHFFFAOYSA-N [Co].[Ni] Chemical compound [Co].[Ni] QXZUUHYBWMWJHK-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01111 Fine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01218 Gallium arsen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17083 Al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2601 Ga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5540 GaP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3465 moissan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10271 silicon carb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10 silicon-base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18072 Al 2 O 3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421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137 deposi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90 cal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5416 organic mat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CIWBSHSKHKDKBQ-JLAZNSOCSA-N Ascorb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C@H](O)[C@H]1OC(=O)C(O)=C1O CIWBSHSKHKDKBQ-JLAZNSOCSA-N 0.000 description 2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75 carbonace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3 mas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5 sag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869592 Daucus carota Major allergen Dau c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650136 Homo sapiens WAS/WASL-interacting protein family member 3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KJTLSVCANCCWHF-UHFFFAOYSA-N Ruthenium Chemical compound [Ru] KJTLSVCANCCWH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367 SrTiO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7539 WAS/WASL-interacting protein family member 3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alumi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2].[O-2].[O-2].[Al+3].[Al+3]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6 cath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40 conductive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93 corund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19 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12 dry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59 electrodeposi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13 electro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98 insolubl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1 iri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GKOZUEZYRPOHIO-UHFFFAOYSA-N irid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Ir] GKOZUEZYRPOHI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329 laser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7 ruthe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87 super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845 yogo sapphir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24—Vacuum evapora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0—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reparing Plates And Mask In Photomechanical Process (AREA)
Abstract
[課題]本發明是關於遮罩的製造方法、遮罩及框架一體型遮罩。[解決手段]本發明涉及的遮罩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在金屬片材(sheet)的一面形成圖案化的第一絕緣部;(b)在金屬片材的一面,藉由濕蝕刻形成預定深度的第一遮罩圖案;(c)至少在第一遮罩圖案內填充第二絕緣部;(d)藉由烘焙(baking)使第二絕緣部的至少一部分揮發;(e)在第一絕緣部的上部進行曝光,僅使位於第一絕緣部的垂直下部的第二絕緣部剩下;以及(f)在金屬片材的一面進行濕蝕刻,以形成從第一遮罩圖案貫穿金屬片材的另一面的第二遮罩圖案。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關於遮罩的製造方法、遮罩及框架一體型遮罩。更加詳細而言,涉及能夠準確地控制遮罩圖案的尺寸與位置之遮罩的製造方法、遮罩及框架一體型遮罩。
最近,正在進行薄板製造中的有關電鑄(Electroforming)方法的研究。電鑄方法是在電解液中浸漬陽極和陰極,並施加電源,使金屬薄板在陰極的表面上電沉積,因而是能夠製造電極薄板並且有望大量生產的方法。
另一方面,作爲OLED製造工藝中形成像素的技術,主要使用FMM(Fine Metal Mask,精細金屬遮罩)方法,該方法將薄膜形式的金屬遮罩(Shadow Mask)緊貼於基板且在所需位置上沉積有機物。
現有的遮罩的製造方法準備用作遮罩的金屬薄板,在金屬薄板上進行PR塗佈之後進行圖案化或進行PR塗佈使具有圖案之後通過蝕刻製造具有圖案的遮罩。然而,爲了防止陰影效應(Shadow Effect),難以使遮罩圖案傾斜地形成為錐形(Taper),而且需要執行額外的工藝,因此導致工藝時間、費用增加,生產性下降。
在超高清的OLED中,現有的QHD(Quarter High Definition,四分之一高清)畫質為500-600PPI(pixel per inch,每英吋像素),像素的尺寸達到約30-50μm,而4K UHD、8K UHD高清具有比之更高的~860PPI,~1600PPI等的解析度。因此,需要開發能夠精準地調節遮罩圖案的尺寸的技術。
另外,在現有的OLED製造工藝中,將遮罩製造成條狀、板狀等之後,將遮罩焊接固定到OLED像素沉積框架並使用。爲了製造大面積OLED,可將多個遮罩固定於OLED像素沉積框架中,在固定於框架上的過程中,拉伸各個遮罩,以使其變得平坦。在將多個遮罩固定於一個框架過程中,仍然存在遮罩之間以及遮罩單元之間對準不好的問題。另外,在將遮罩焊接固定於框架的過程中,遮罩膜的厚度過薄且面積大,因此存在遮罩因荷重而下垂或者扭曲的問題。
如此,考慮到超高清的OLED的像素尺寸,需要將各單元之間的對準誤差縮減為數μm程度,若超出這一誤差則將導致產品的不良,所以產率可能極低。因此,需要開發能夠防止遮罩的下垂或者扭曲等變形且使對準精確的技術,以及將遮罩固定於框架的技術等。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因此,本發明是爲瞭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的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準確地控制遮罩圖案的尺寸與位置之遮罩的製造方法、遮罩及框架一體型遮罩。解決課題之方法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藉由一種遮罩的製造方法達成,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在金屬片材(sheet)的一面形成圖案化的第一絕緣部;(b)在金屬片材的一面,藉由濕蝕刻形成預定深度的第一遮罩圖案;(c)至少在第一遮罩圖案內填充第二絕緣部;(d)藉由烘焙(baking)使第二絕緣部的至少一部分揮發;(e)在第一絕緣部的上部進行曝光,僅使位於第一絕緣部的垂直下部的第二絕緣部剩下;以及(f)在金屬片材的一面進行濕蝕刻,以形成從第一遮罩圖案貫穿金屬片材的另一面的第二遮罩圖案。
第二遮罩圖案的幅寬可小於第一遮罩圖案的幅寬。
第一遮罩圖案的預定深度的值可小於金屬片材的厚度。
第一遮罩圖案與第二遮罩圖案的形狀之和可整體上顯示為錐形或者倒錐形。
形成第一遮罩圖案的步驟中,第一遮罩圖案可形成爲具有比第一絕緣部的圖案之間的間隔更寬的幅寬。
第一絕緣部的兩側下部可形成有底切(undercut)。
在僅使位於第一絕緣部的垂直下部的第二絕緣部剩下的步驟中,可於形成底切的空間上剩下第二絕緣部。
在第一絕緣部的上部進行曝光時,第一絕緣部對於第二絕緣部可起到曝光遮罩作用。
第一遮罩圖案的厚度可大於第二遮罩圖案的厚度。
第一絕緣部可以是黑色矩陣光阻劑(black matrix photoresist)或上部形成有金屬皮膜的光阻材料。
第二絕緣部可以是正型(positive type)光阻材料。
在第一遮罩圖案內部填充第二絕緣部的步驟中,可以填充在溶劑中稀釋的第二絕緣部,且藉由烘焙(baking)使溶劑揮發。
位於第一絕緣部的垂直下部且剩下的第二絕緣部的圖案幅寬可與第一絕緣部的圖案的幅寬對應。
藉由濕蝕刻形成第二遮罩圖案時,第二絕緣部可起到濕蝕刻的遮罩作用。
形成有第一遮罩圖案與第二遮罩圖案的金屬片材在OLED像素沉積中可作爲FMM(Fine Metal Mask)使用。
金屬片材可以是恆範鋼(invar)、超恆範鋼(super invar)、鎳、鎳-鈷中任意一種材料。
金屬片材的厚度可以為2㎛至50㎛。
藉由電鑄工藝製造金屬片材時,將導電性基材作爲陰極(Cathode Body)使用,且藉由電鑄在導電性基材的一面上形成金屬片材,基材可以是摻雜的單晶矽材料或者恆範鋼(invar)、超恆範鋼(super invar)、Si、Ti、Cu、Ag、GaN、SiC、GaAs、GaP、AlN、InN、InP、Ge、Al2O3、石墨(graphite)、石墨烯(graphene)、鈣鈦礦(perovskite)結構的陶瓷、超耐熱合金材料中的一個。
另外,本發明的上述目的藉由一種形成有多個遮罩圖案的OLED像素形成用遮罩達成,遮罩的遮罩圖案包括上部的第一遮罩圖案與下部的第二遮罩圖案,第二遮罩圖案的幅寬小於第一遮罩圖案的幅寬,第一遮罩圖案與第二遮罩圖案的兩側面具有曲率。
另外,本發明的上述目的藉由一種框架一體型遮罩達成,其由形成有多個遮罩圖案的多個遮罩與用於支撑遮罩的框架一體形成,其中框架具有包括中空區域的邊緣框架部;以及具有多個遮罩單元區域且連接於邊緣框架部的遮罩單元片材部,各個遮罩與遮罩單元片材部的上部連接,遮罩的遮罩圖案包括上部的第一遮罩圖案與下部的第二遮罩圖案,第二遮罩圖案的幅寬小於第一遮罩圖案的幅寬,第一遮罩圖案與第二遮罩圖案的兩側面具有曲率。發明效果
根據如上構成的本發明,具有能夠準確地控制遮罩圖案的尺寸與位置的效果。
後述的對於本發明的詳細說明將參照附圖,該附圖將能夠實施本發明的特定實施例作爲示例示出。充分詳細地說明這些實施例,以使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夠實施本發明。應當理解,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雖然彼此不同,但是並非相互排斥。例如,在此記載的特定形狀、結構及特性與一實施例有關,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及範圍的情況下,能夠實現為其他實施例。另外,應當理解,各個公開的實施例中的個別構成要素的位置或配置,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及範圍的情況下,能夠進行變更。因此,後述的詳細說明不應被視爲具有限制意義,只要適當地說明,則本發明的範圍僅由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及與其等同的所有範圍限定。圖式中相似的符號從多方面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功能,爲了方便起見,長度、面積、厚度及其形狀可以誇大表示。
以下,將參照圖式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以便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夠容易地實施本發明。
圖1是示出現有的OLED像素沉積用遮罩的概略圖。
參照圖1,現有的遮罩10可以以條式(Stick-Type)或者板式(Plate-Type)製造。圖1的(a)中示出的遮罩10作爲條式遮罩,可以將條的兩側焊接固定於OLED像素沉積框架並使用。圖1的(b)中示出的遮罩100作爲板式(Plate-Type)遮罩,可以使用於大面積的像素形成工藝。
遮罩10的主體(Body,或者遮罩膜11)具備多個顯示單元C。一個單元C與智慧手機等的一個顯示器(display)對應。單元C中形成有像素圖案P,以便與顯示器的各個像素對應。放大單元C時,顯示與R、G、B對應的多個像素圖案P。作為一例,在單元C中形成有像素圖案P,以便具有70×140解析度。即,大量的像素圖案P形成集合,以構成一個單元C,並且多個單元C可以形成於遮罩10。
圖2是示出現有的將遮罩10黏合於框架20的過程的概略圖。圖3是示出在現有的拉伸F1~F2遮罩10的過程中發生單元之間的對準誤差的概略圖。以圖1的(a)示出的具備6個單元C(C1~C6)的條式遮罩10為例進行說明。
參照圖2的(a),首先,應將條式遮罩10平坦地展開。沿著條式遮罩10的長軸方向施加拉伸力F1~F2,隨著拉伸,展開條式遮罩10。在該狀態下,將條式遮罩10裝載於方框形狀的框架20上。條式遮罩10的單元C1~C6將位於框架20的框內部空白區域部分。框架20的尺寸可以足以使一個條式遮罩10的單元C1~C6位於框內部空白區域,也可以足以使多個條式遮罩10的單元C1~C6位於框內部空白區域。
參照圖2的(b),微調施加到條式遮罩10的各側的拉伸力F1~F2,同時對準後,隨著焊接W條式遮罩10側面的一部分,將條式遮罩10和框架20彼此連接。圖2的(c)示出彼此連接的條式遮罩10和框架的側截面。
參照圖3,儘管微調施加到條式遮罩10的各側的拉伸力F1~F2,但是顯示出遮罩單元C1~C3彼此之間對準不好的問題。例如,單元C1~C3的圖案P之間的距離D1~D1''、D2~D2''彼此不同,或者圖案P歪斜。由於條式遮罩10具有包括多個(作為一例,為6個)單元C1~C6的大面積,且具有數十μm的非常薄的厚度,因此容易因荷重而下垂或者扭曲。另外,調節拉伸力F1~F2,以使各個單元C1~C6全部變得平坦,同時通過顯微鏡實施確認各個單元C1~C6之間的對準狀態是非常困難的作業。
因此,拉伸力F1~F2的微小誤差可能引起條式遮罩10各單元C1~C3的拉伸或者展開程度的誤差,由此,導致遮罩圖案P之間的距離D1~D1''、D2~D2''不同。雖然完美地對準以使誤差為0是非常困難的,但是爲了避免尺寸爲數μm至數十μm的遮罩圖案P對超高清OLED的像素工藝造成壞影響,對準誤差優選不大於3μm。將如此相鄰的單元之間的對準誤差稱為像素定位精度(pixel position accuracy,PPA)。
另外,將大概6-20個條式遮罩10分別連接在一個框架20,同時使多個條式遮罩10之間,以及條式遮罩10的多個單元C-C6之間的對準狀態精確是非常困難的作業,並且只能增加基於對準的工藝時間,這成爲降低生產性的重要理由。
另一方面,將條式遮罩10連接固定到框架20後,施加到條式遮罩10的拉伸力F1~F2能夠反向地作用於框架20。即,由於拉伸力F1~F2而繃緊拉伸的條式遮罩10連接在框架20後,能夠將張力(tension)作用於框架20。通常,該張力不大,不會對框架20產生大的影響,但是在框架20的尺寸實現小型化且剛性變低的情況下,這種張力可能使框架20細微變形。如此,可能發生破壞多個單元C~C6間的對準狀態的問題。
鑒於此,本發明提出能夠使遮罩100與框架200形成一體式結構的框架200以及框架一體型遮罩。與框架200形成一體的遮罩100不僅防止發生下垂或者扭曲等變形,並且能夠與框架200精確地對準。當遮罩100連接到框架200時,不對遮罩100施加任何拉伸力,因此遮罩100連接到框架200後,可以不對遮罩200施加引起變形的張力。並且,能夠顯著地縮短將遮罩100一體地連接到框架200上的製造時間,並且顯著提升產率。
圖4是示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涉及的框架一體型遮罩的主視圖(圖4的(a))以及側截面圖(圖4的(b)),圖5是示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涉及的框架的主視圖(圖5的(a))以及側截面圖(圖5的b)。
參照圖4以及圖5,框架一體型遮罩可以包括多個遮罩100以及一個框架200。換句話說,將多個遮罩100分別黏合於框架200的形態。以下,爲了便於說明,以四角形狀的遮罩100為例進行說明,但是遮罩100在黏合於框架200之前,可以是兩側具備用於夾持的突出部的條式遮罩形狀,遮罩100黏合於框架200後,可以去除突出部。
各個遮罩100形成有多個遮罩圖案P,一個遮罩100可以形成有一個單元C。一個遮罩單元C可以與智慧手機等的一個顯示器對應。為形成較薄的厚度,遮罩100可以使用藉由電鑄(electroforming)或者壓延(rolling)工藝生成的金屬片材(sheet)。遮罩100可以是熱膨脹係數約為1.0×10-6
/℃的恆範鋼(invar)或約為1.0×10-7
/℃的超恆範鋼(super invar)材料。由於這種材料的遮罩100的熱膨脹係數非常低,遮罩的圖案形狀因熱能變形的可能性小,在製造高解析度的OLED中,可以用作FMM(Fine Metal Mask)、陰影遮罩(Shadow Mask)。此外,考慮到最近開發在溫度變化值不大的範圍內實施像素沉積工藝的技術,遮罩100也可以是熱膨脹係數比之略大的鎳(Ni)、鎳-鈷(Ni-Co)等材料。
另外,藉由壓延工藝制得的金屬片材在製造工藝上可具有數十至數百㎛的厚度。爲了細微地形成後面所述之遮罩圖案P,這類較厚的金屬片材應該變為更薄。可進一步執行對金屬片材使用CMP等方法使其厚度變薄至約50㎛以下的工藝。遮罩的厚度優選為2~50㎛左右,更優選為5~20㎛左右,但並非局限於此。
若使用藉由壓延工藝制得的金屬片材,則具有厚度大於藉由電鑄形成的鍍膜的厚度之問題,但由於熱膨脹係數CTE低,因此無需進行額外的熱處理工藝,且具有耐腐蝕性強之優點。
框架200以能夠黏合多個遮罩100的形式形成。包括最週邊邊緣在內,框架200可以包括沿著第一方向(例如,橫向)、第二方向(例如,竪向)形成的多個角部。這種多個角部可以在框架200上劃分用於黏合遮罩100的區域。
框架200可以包括大概呈四角形狀、方框形狀的邊緣框架部210。邊緣框架部210的內部可以是中空形狀。即,邊緣框架部210可以包括中空區域R。框架200可以由恆範鋼、超恒範鋼、鋁、鈦等金屬材料形成,考慮到熱變形,優選由與遮罩具有相同熱膨脹係數的恒範鋼、超恒範鋼、鎳、鎳-鈷等材料形成,這些材料均可應用於所有作為框架200的構成要素的邊緣框架部210、遮罩單元片材部220。
另外,框架200具備多個遮罩單元區域CR,並且可以包括連接到邊緣框架部210的遮罩單元片材部220。遮罩單元片材部220與遮罩100相同,可藉由電鑄、壓延形成,或藉由其他成膜工藝形成。另外,遮罩單元片材部220可以通過鐳射劃線、蝕刻等在平面狀片材(sheet)上形成多個遮罩單元區域CR後,連接到邊緣框架部210。或者,遮罩單元片材部220可以將平面狀的片材連接到邊緣框架部210後,通過鐳射劃線、蝕刻等形成多個遮罩單元區域CR。本說明書中主要對首先在遮罩單元片材部220形成多個遮罩單元區域CR後,連接到邊緣框架部210的情況進行說明。
遮罩單元片材部220可以包括邊緣片材部221、第一柵格片材部223、第二柵格片材部225中的至少一種。邊緣片材部221、第一柵格片材部223、第二柵格片材部225是指在同一片材上劃分的各個部分,它們彼此之間形成為一體。
邊緣片材部221可以實質上連接到邊緣框架部210上。因此,邊緣片材部221可以具有與邊緣框架部210對應的大致四角形狀、方框形狀。
另外,第一柵格片材部223可以沿著第一方向(橫向)延伸形成。第一柵格片材部223以直線形態形成,其兩端可以連接到邊緣片材部221。當遮罩單元片材部220包括多個第一柵格片材部223時,各個第一柵格片材部223優選具有相同的間距。
另外,進一步地,第二柵格片材部225可以沿著第二方向(竪向)延伸形成,第二柵格片材部225以直線形態形成,其兩端可以連接到邊緣片材部221。第一柵格片材部223和第二柵格片材部225可以彼此垂直交叉。當遮罩單元片材部220包括多個第二柵格片材部225時,各個第二柵格片材部225優選具有相同的間距。
另一方面,根據遮罩單元C的尺寸,第一栅格片材部223之間的間距和第二柵格片材部225之間的間距可以相同或不同。
第一柵格片材部223及第二柵格片材部225雖然具有薄膜形態的薄的厚度,但是垂直於長度方向的截面的形狀可以是諸如矩形、平行四邊形的四角形形狀、三角形形狀等,邊、角的一部分可以形成圓形。截面形狀可以在鐳射劃線、蝕刻等過程中進行調節。
邊緣框架部210的厚度可以大於遮罩單元片材部220的厚度。由於邊緣框架部210負責框架200的整體剛性,可以以數mm至數cm的厚度形成。
就遮罩單元片材部220而言,實質上製造厚片材的工藝比較困難,若過厚,則有可能在OLED像素沉積工藝中有機物源600[參照圖18]堵塞通過遮罩100的路徑。相反,若過薄,則有可能難以確保足以支撐遮罩100的剛性。由此,遮罩單元片材部220優選比邊緣框架部210的厚度薄,但是比遮罩100更厚。遮罩單元片材部220的厚度可以約為0.1mm至1mm。並且,第一柵格片材部223、第二柵格片材部225的寬度可以約為1~5mm。
在平面狀片材中,除了邊緣片材部221、第一柵格片材部223、第二柵格片材部225佔據的區域以外,可以提供多個遮罩單元區域CR(CR11~CR56)。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遮罩單元區域CR可以是指在邊緣框架部210的中空區域R中,除了邊緣片材部221、第一柵格片材部223、第二柵格片材部225佔據的區域以外的空白區域。
隨著遮罩100的單元C與該遮罩單元區域CR對應,實質上可以用作通過遮罩圖案P沉積OLED的像素的通道。如前所述,一個遮罩單元C與智慧手機等的一個顯示器對應。一個遮罩100中可以形成有用於構成一個單元C的遮罩圖案P。或者,一個遮罩100具備多個單元C且各個單元C可以與框架200的各個單元區域CR對應,但是爲了精確地對準遮罩100,需要避免大面積遮罩100,較佳為具備一個單元C的小面積遮罩100。或者,也可以是具有多個單元C的一個遮罩100與遮罩200的一個單元區域CR對應。此時,爲了精確地對準,可以考慮具有2-3個少數單元C的遮罩100與遮罩200的一個單元區域CR對應。
遮罩200具備多個遮罩單元區域CR,可以將各個遮罩100以各個遮罩單元C與各個遮罩單元區域CR分別對應的方式黏合。
圖6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涉及的遮罩100的概略圖。
各個遮罩100可以包括形成有多個遮罩圖案P的遮罩單元C以及遮罩單元C周邊的虛擬部(相當於除了單元C以外的遮罩膜110部分)。虛擬部可以只包括遮罩膜110,或者可以包括形成有與遮罩圖案P類似形態的規定的虛擬圖案的遮罩膜110。遮罩單元C與框架200的遮罩單元區域CR對應,虛擬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黏合於框架200(遮罩單元片材部220)。由此,遮罩100和框架200可以形成一體式結構。
另一方面,根據另一實施例,框架不是以將遮罩單元片材部220黏合於邊緣框架部210的方式製造,而是可以使用在邊緣框架部210的中空區域R部分直接形成與邊緣框架部210成為一體的柵格框架(相當於柵格片材部223、225)的框架。這種形態的框架也包括至少一個遮罩單元區域CR,可以使遮罩100與遮罩單元區域CR對應,以製造框架一體型遮罩。
以下對製造遮罩100的過程進行說明。
圖7是示出現有的遮罩的製造過程的概略圖。
參照圖7,現有的遮罩的製造過程僅進行濕蝕刻(wet etching)。
首先,如圖7的(a)所示,可以在平面膜110'(sheet)上形成圖案化的光阻劑M。然後,如圖7的(b),可藉由圖案化的光阻劑M之間的空間執行濕蝕刻WE。濕蝕刻WE之後,貫穿膜110'的部分空間以形成遮罩圖案P'。然後,清洗光阻劑M,則可完成形成有遮罩圖案P'的膜110',即結束遮罩100'的製造。
如圖7的(b),現有的遮罩100'具有遮罩圖案P'的尺寸不一定的問題。由於濕蝕刻WE以等方性進行,因此蝕刻後的形態大概顯示為圓弧形狀。而且,濕蝕刻WE過程中由於很難使個部分的蝕刻速度保持一致,因此貫穿膜110'之後的貫穿的圖案的幅寬R1'、R1"、R1"'只能分別不同。尤其是,多發生底切UC(undercut)的圖案中,不僅遮罩圖案P’的下部可形成較寬的幅寬R1",而且也可以使上部的幅寬R2"形成為較寬,較少發生底切UC的圖案中下部幅寬R1'、R1"'及上部幅寬R2'、R2"'性對形成地較窄。
結果,現有的遮罩100'存在形成的各個遮罩圖案P’的尺寸不均勻的問題。就超高畫質的OLED而言,目前QHD畫質為500-600PPI(pixel per inch),像素的尺寸達到約30-50μm,而4K UHD、8K UHD高清具有比之更高的~860PPI,~1600PPI等的解析度,因此細微的尺寸差异也有可能導致產品不良。
因此,本發明的特徵在於,進行濕蝕刻2次,以改善濕蝕刻過程中絕緣遮罩的圖案精準度。
圖8至圖10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涉及的遮罩的製造過程的概略圖。
參照圖8的(a),首先,能夠提供藉由電鑄或者壓延工藝生成的金屬片材110(sheet)。如前所述,金屬片材110的材料可以是恆範鋼(invar)、超恆範鋼(super invar)、鎳(Ni)、鎳-鈷(Ni-Co)等。
當使用電鑄工藝時,準備導電性基材(未圖示),而且可以在導電性基材上藉由電鑄形成金屬片材110[或者鍍膜110]。導電性基材可以在電鑄時作為陰極(cathode body)使用。基材的材料可以是恆範鋼(invar)、超恆範鋼(super invar)、Si、Ti、Cu、Ag、GaN、SiC、GaAs、GaP、AlN、InN、InP、Ge、Al2
O3
、石墨(graphite)、石墨烯(graphene)等。
另外,就金屬基材而言,金屬可以在表面上生成金屬氧化物,可以在製造金屬過程中流入有雜質,多晶矽基材可以存在夾雜物或者晶界(Grain Boundary),導電性高分子基材含有雜質的可能性高,並且强度、耐酸性等可能脆弱。下面將諸如金屬氧化物、雜質、夾雜物、晶界等的妨礙在陰極表面均勻形成電場的要素稱爲”缺陷”(Defect)。由於這類缺陷(Defect),無法對上述材料的陰極施加均勻的電場,有可能導致部分金屬片材110不均勻地形成。
在實現UHD級別以上的超高畫質像素中,金屬片材及遮罩圖案P的不均勻,有可能對形成像素產生不好的影響。例如,目前QHD畫質的情况爲500~600 PPI(pixel per inch),像素尺寸達到約30~50㎛,4K UHD、8K UHD高清具有比之更高的~860 PPI、~1600 PPI等的解析度。直接適用於VR機器上的微顯示器或者插入到VR機器而使用的微顯示器以約2000 PPI以上級別的超高畫質爲目標,像素的尺寸約為5~10㎛。FMM、陰影遮罩的圖案寬度可以形成為數μm至數十μm尺寸,優選小於30μm的尺寸,因此數μm尺寸的缺陷也是在遮罩的圖案尺寸中佔據很大比重程度的尺寸。
爲了去除上述材料的陰極的缺陷,可以進行用於去除金屬氧化物、雜質等的附加的工藝,該過程中有可能又引發陰極材料被蝕刻等的其他缺陷。
藉此,本發明的陰極的導電性基材可以使用單晶材料。導電性基材優選為單晶矽材料。可以對基材進行1019
以上的高濃度摻雜,以便具有導電性。摻雜可以對整個基材進行,也可以僅對基材的表面部分進行。
另外,單晶材料可使用Ti、Cu、Ag等金屬;GaN、SiC、GaAs、GaP、AlN、InN、InP、Ge等半導體;石墨(graphite)、石墨烯(graphene)等碳材料;包含CH3
NH3
PbCl3
、CH3
NH3
PbBr3
、CH3
NH3
PbI3
、SrTiO3
等之鈣鈦礦(perovskite)結構等超導電體用單晶陶瓷;飛行器零部件用單晶超耐熱合金等。金屬、碳材料基本上是導電性材料。半導體材料的情况,爲了具有導電性,可執行1019
以上的高濃度摻雜。其他材料可藉由執行摻雜或形成氧空位(oxygen vacancy)等,藉以形成導電性。
單晶材料由於沒有缺陷,電鑄時在表面全部形成均勻的電場,故生成均勻的金屬片材110。通過均勻的金屬片材110而製造的FMM100可以進一步改善OLED像素的畫質水準。並且,由於無需進行去除、消除缺陷的附加工藝,故具有能夠降低工藝費用並提高生產性之優點。
陽極(Anode Body,未圖示)與陰極相面對且相隔預定距離設置,與陰極對應地一側具有平平的平板形狀等,陽極全部會浸漬於鍍液內。陽極可由鈦(Ti)、銥(Ir)、釕(Ru)等不溶性材料構成。陰極與陽極間相隔數cm左右。
電源供給部(未圖示)可以向陰極與陽極供給電鍍所需的電流。電源供給部的負(-)端子與陰極連接,且正(+)端子與陽極連接。
另外,藉由電鑄形成金屬片材110之後,可對金屬片材110進行熱處理。爲了防止金屬片材110的熱膨脹係數下降與電鑄金屬片材110的熱引起的變形,可在陰極(導電性基材)上附著有金屬片材110的狀態下進行熱處理H。熱處理可以在300℃至800℃溫度下進行[參照圖14]。
通常,相比藉由壓延生成的恒範鋼薄板,基於電鑄生成的恒範鋼薄板的熱膨脹係數更高。因此,可藉由對恒範鋼薄板進行熱處理來降低熱膨脹係數,但該熱處理過程中恒範鋼薄板會產生微小變形。因此,若在導電性基材與金屬片材110黏合的狀態下進行熱處理,則能夠防止因熱處理引發的細微變形。
圖14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涉及的熱處理後的遮罩的熱膨脹係數(coefficient of expansion,CTE)的曲線圖。針對80 X 200mm的樣品,測定了在300℃、350℃、400℃、450℃、500℃、550℃、800℃共7個溫度區段上進行熱處理的恒範鋼薄板的熱膨脹係數。圖14的(a)顯示將溫度從常溫(25℃)升至約240℃的同時,測定個樣品的熱膨脹係數的測定結果,圖14的(b)顯示將溫度從約240℃降至常溫(25℃)的同時,測定個樣品的熱膨脹係數的測定結果。參照圖14的(a)及圖14的(b),根據熱處理溫度,藉由電鑄生成的恒範鋼薄板[或者金屬片材110]的熱膨脹係數發生變化,尤其,可確認在800℃的熱處理時熱膨脹係數最低。
因此,藉由進一步降低金屬片材110的熱膨脹係數,可製造能夠防止㎛級別的圖案P的變形且可沉積超高畫質的OLED像素之遮罩100。
然後,可以在金屬片材110的一面(上面)形成圖案化的第一絕緣部M1。第一絕緣部M1可藉由印刷法等使用光阻材料形成。當使用電鑄工藝時,在形成第一絕緣部M1之前,亦可分離金屬片材110與導電性基材。
第一絕緣部M1可以是黑色矩陣光阻劑(black matrix photoresist)或者上部形成有金屬皮膜的光阻材料。黑色矩陣光阻劑可以是包含黑色矩陣樹脂(resin black matrix)的材料,該黑色矩陣樹脂(resin black matrix)用於形成顯示面板的黑色矩陣。黑色矩陣光阻劑的光屏蔽效果會優於一般的光阻劑。而且,上部形成有金屬皮膜的光阻劑具有藉由金屬皮膜屏蔽從上部照射的光之較好的效果。
然後,參照圖8的(b),可以在金屬片材110的一面(上面)上藉由濕蝕刻WE1形成預定深度的第一遮罩圖案P1。當執行濕蝕刻WE1時,應該不允許金屬片材110貫穿。因此,第一遮罩圖案P不貫穿金屬片材110而形成為大概的圓弧形狀。即,第一遮罩圖案P1的深度值可小於金屬片材110的厚度。
濕蝕刻WE1由於具有等方性蝕刻特性,第一遮罩圖案P1之幅寬R2具有與第一絕緣部M1的圖案間的間距R3不同的幅寬,可具有比第一絕緣部M1的圖案間的間距R3更寬的幅寬。換而言之,由於在第一絕緣部M1的兩側下部形成底切UC(undercut),因此第一遮罩圖案P1的幅寬R2相比於第一絕緣部M1的圖案之間的間距R3,可多出形成底切UC的幅寬尺寸。
然後,參照圖8的(c),可以在金屬片材110的一面(上面)形成第二絕緣部M2。第二絕緣部M2可藉由印刷法等使用光阻材料而形成。由於第二絕緣部M2應留在後面所述之底切UC形成的空間上,因此優選爲正型光阻材料。
由於第二絕緣部M2形成於金屬片材110的一面(上面)上,因此一部分形成於第一絕緣部M1上,而另一部分填充於第一遮罩圖案P1裏面。
第二絕緣部M2可使用在溶劑中稀釋(dilution)之光阻劑。若在金屬片材110與第一絕緣部M1上形成高濃度的光阻劑溶液,則能夠與第一絕緣部M1的光阻劑反應,以使第一絕緣部M1的一部分被溶解。因此,爲了對第一絕緣部M1不產生影響,第二絕緣部M2可使用在溶劑中稀釋之濃度降低的光阻劑。
然後,參照圖9的(d),可藉由執行烘焙(baking)使第二絕緣部M2的一部分揮發。藉由烘焙處理使第二絕緣部M2的溶劑揮發,而只剩下光阻劑組分。因此,第二絕緣部M2'剩下較薄的一部分,如在第一遮罩圖案P1的露出部分及第一絕緣部M1的表面塗布之膜。剩下的第二絕緣部M2'之厚度優選為小於數㎛左右,以對第一絕緣部M1的圖案寬幅R3或者第一遮罩圖案P1的圖案幅寬R2不產生影響。
然後,參照圖9的(e),可以在金屬片材110的一面(上面)上執行曝光L。在第一絕緣部M1的上部進行曝光L時,第一絕緣部M1可起到曝光遮罩的作用。由於第一絕緣部M1是黑色矩陣光阻劑(black matrix photoresist)或者上部形成有金屬皮膜之光阻材料,因此屏蔽光之效果優秀。因此,位於第一絕緣部M1的垂直下部之第二絕緣部M2”[參照圖9的(f)]不會被曝光L,而其他的絕緣部M2'會被曝光L。
然後,參照圖9的(f),若曝光L後進行顯影,沒有被曝光L之第二絕緣部M2”的部分剩下,而剩餘之第二絕緣部M2'將被去除。由於第二絕緣部M2’為正型光阻劑,因此被曝光L的部分會被去除。第二絕緣部M2”剩下之空間能夠與在第一絕緣部M1之兩側下部用於形成底切UC[參照圖8的(b)步驟]之空間對應。
其次,參照圖10的(g),可以在金屬片材110的第一遮罩圖案P1上執行濕蝕刻WE2。濕蝕刻液滲透到第一絕緣部M1的圖案之間的空間及第一遮罩圖案P1的空間以執行濕蝕刻WE2。第二遮罩圖案P2可貫穿金屬片材110而形成。即,藉由從第一遮罩圖案P1的下端貫穿到金屬片材110的另一面而形成。
此時,第一遮罩圖案P1上剩下第二絕緣部M2”。剩下的第二絕緣部M2”可起到濕蝕刻的遮罩之作用。即,第二絕緣部M2”遮蔽蝕刻液,以防止蝕刻液向第一遮罩圖案P1的側面方向蝕刻,而向第一遮罩圖案P1的下表面方向進行蝕刻。
由於第二絕緣部M2”佈置於第一絕緣部M1的垂直下部之底切UC空間,因此第二絕緣部M2”的圖案幅寬實質上與第一絕緣部M1的圖案幅寬R3對應。基於此,第二遮罩圖案P2相當於對第一絕緣部M1的圖案之間的間距R3進行濕蝕刻WE2。因此,第二遮罩圖案P2的幅寬R1可形成為小於第一遮罩圖案P1的幅寬R2。
由於第二遮罩圖案P2的幅寬界定像素的幅寬,因此第二遮罩圖案P2的幅寬最好小於35㎛。而且,若第二遮罩圖案P2的厚度過厚,則難以控制第二遮罩圖案P2的幅寬R1,且幅寬R1的均勻性下降,遮罩圖案P的形狀整體上有可能不是錐形/倒錐形,故第二遮罩圖案P2的厚度優選為小於第一遮罩圖案P1的厚度。第二遮罩圖案P2的厚度最好是接近於0,若考慮到像素的尺寸,例如,第二遮罩圖案P2的厚度優選約為0.5至3.0㎛,更優選為0.5至2.0㎛。
連著的第一遮罩圖案P1與第二遮罩圖案P2的形狀之和可構成遮罩圖案P。
然後,參照圖10的(h),可藉由去除第一絕緣部M1與第二絕緣部M2完成遮罩100之製造。第一遮罩圖案P1形成爲包括傾斜的面,第二遮罩圖案P2形成為高度非常低,若第一遮罩圖案P1與第二遮罩圖案P2的形狀加起來,則整體上顯示為錐形或者倒錐形。
圖11是示出本發明的比較例涉及的遮罩的蝕刻程度的概略圖。
參照圖11,由於濕蝕刻以等方性進行,因此被蝕刻的形態大體為圓弧形狀。而且,濕蝕刻過程中,各個部分上蝕刻的速度難以完全相同,若僅進行濕蝕刻一次來貫穿金屬片材110以形成遮罩圖案,則其偏差會更大。例如,遮罩圖案111與遮罩圖案112的濕蝕刻速度雖不同,但上部幅寬(底切)的差異卻不是很大。然而,藉由形成遮罩圖案111所貫穿的金屬片材110的下部幅寬PD1與藉由形成遮罩圖案112所貫穿的金屬片材110的下部幅寬PD2之差異遠遠大於上部幅寬的差異。這是由於濕蝕刻以等方性執行而產生的結果。換而言之,決定像素尺寸的幅寬的是遮罩圖案111、112的下部幅寬PD1、PD2,而不是上部幅寬。因此,相比於1次濕蝕刻,若執行2次濕蝕刻,則更容易控制下部幅寬PD1、PD2。以下圖12中將說明適用本發明之實施例。
圖12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涉及的遮罩的蝕刻程度之概略圖。
圖12的(a)之前的過程與圖8的(a)至(b)中說明的過程相同。惟,圖12的(a)中對藉由第一絕緣部M1的濕蝕刻WE1中蝕刻程度不同之第一遮罩圖案P1-1與第一遮罩圖案P1-2進行比較說明。
參照圖12的(a),即使是同樣的濕蝕刻WE1-1、WE1-2,根據蝕刻部分不同,如第一遮罩圖案P1-1與第一遮罩圖案P1-2,蝕刻程度會不同。第一遮罩圖案P1-1的圖案幅寬R2-1小於第一遮罩圖案P1-2的圖案幅寬R2-2,這種圖案幅寬R2-1、R2-2的差異將對像素的解析度帶來壞影響。
然後,參照圖12的(b),可以確認,執行圖8的(c)至圖9的(f)中說明的過程之後,第一絕緣部M1的垂直下部空間上分別形成第二絕緣部M2”-1、M2”-2。根據第一絕緣部下部的底切空間的尺寸不同,各個第二絕緣部M2”-1、M2”-2的形成大小會不同。第二絕緣部M2”-1的尺寸雖小於第二絕緣部M2”-2的尺寸,但第二絕緣部M2”-1、M2”-2之圖案幅寬會相同。各個第二絕緣部M2”-1、M2”-2的圖案幅寬可相同,以對應於第一絕緣部M1的圖案幅寬R3。
然後,參照圖12的(c),將各個第二絕緣部M2”-1、M2”-2作為濕蝕刻的遮罩使用並進行第二次濕蝕刻WE2,藉以可貫穿金屬片材110。其結果,形成的第二遮罩圖案P2-1、P2-2的幅寬R1-1、R1-2的偏差會明顯小於第一遮罩圖案P1-1、P1-2的幅寬R2-1、R2-2的偏差。這是因為,以第一遮罩圖案P1-1、P1-2深度大小對金屬片材110進行第一次濕蝕刻,之後再對剩下的金屬片材110的厚度進行第二次濕蝕刻,而且進行第二次濕蝕刻的第二絕緣部M2”-1、M2”-2的圖案幅寬與進行第一次濕蝕刻的第一絕緣部M1的圖案幅寬實質相同。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遮罩的製造方法具有藉由執行濕蝕刻2次可形成所需大小的遮罩圖案P之效果。尤其,由於剩下部分第二絕緣部M2”,第二次濕蝕刻以比第一次濕蝕刻更窄的幅寬與厚度進行,因此本發明具有容易控制第二遮罩圖案P2的幅寬R1的優點。另一方面,藉由濕蝕刻能夠形成傾斜面,故能夠實現可防止陰影效應之遮罩圖案P。
圖13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涉及的調節錐形角度a1、a2的概略圖。
另外,本發明的遮罩製造方法具有第一遮罩圖案P1、第二遮罩圖案P2構成之遮罩圖案P便於形成錐形角度之優點。而且,具有容易調節錐形角度a1、a2之效果。參照圖13的(a),若第二遮罩圖案P2的厚度T1變薄,則錐形角度a1將會變大。換而言之,若第一遮罩圖案P1的厚度厚且第二遮罩圖案P2的厚度T1薄,則進行等方性濕蝕刻(顯示R1半徑)的結果,錐形角度a1將變大。相反地,參照圖13的(b),若第二遮罩圖案P2的厚度T2變厚,則錐形角度a2將會變小。換而言之,相比於圖13的(a),若第一遮罩圖案P1的厚度薄且第二遮罩圖案P2的厚度T2變厚,則執行等方性濕蝕刻(顯示R1半徑)的結果,錐形角度a2將會變大。藉此,本發明具有可藉由調節第二遮罩圖案P2的厚度來調節錐形角度a1、a2之優點。
以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框架一體型遮罩的製造過程。
首先,可提供圖4及圖5中所述之框架200。可提供包含中空區域R之四方框形狀之邊緣框架部210。
然後,製造遮罩單元片材部220。遮罩單元片材部220可藉由以下過程製造,即使用電鑄、壓延或者其他的成膜工藝,以製造平面狀的片材後,藉由鐳射劃線、蝕刻等去除遮罩單元區域CR部分,藉以製造遮罩單元片材部220。本說明書中,以形成6×5的遮罩單元區域CR(CR11~CR56)為例進行說明。可以存在5個第一柵格片材部223與4個第二柵格片材部225。
然後,可以使遮罩單元片材部220與邊緣框架部210對應。在對應的過程中,可以在拉伸F1~F4遮罩單元片材部220的所有側部以使遮罩單元片材部220平坦伸展的狀態下,使邊緣片材部221與邊緣框架部210對應。在一側部也能以多個點(作為圖6的(b)的例,1~3點)夾持遮罩單元片材部220並進行拉伸。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是所有側部,而是沿著一部分側部方向,拉伸F1、F2遮罩單元片材部220。
然後,使遮罩單元片材部220與邊緣框架部210對應時,可以將遮罩單元片材部220的邊緣片材部221以焊接W方式黏合。優選地,焊接W所有側部,以便遮罩單元片材部220牢固地黏合於邊緣框架部210。應當最大限度地接近框架部210的角部側進行焊接W,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邊緣框架部210和遮罩單元片材部220之間的翹起空間,並提升黏著性。焊接W部分可以以線(line)或者點(spot)形狀生成,具有與遮罩單元片材部220相同的材料,並可以成為將邊緣框架部210和遮罩單元片材部220連接成一體的媒介。
另外,黏合到平面狀的遮罩單元片材部210之後,亦可以藉由鐳射劃線、蝕刻等去除遮罩單元區域CR部分,並形成遮罩單元片材部220。
圖15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涉及的使遮罩100與框架200的單元區域CR對應之狀態的概略圖。以下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在製造的框架200上黏合遮罩100之一系列的過程。
然後,參照圖15,可將遮罩100對應於框架200的一個遮罩單元區域CR。本發明在使遮罩100對應於框架200的遮罩單元區域CR之過程中,可以對遮罩100不施加任何拉伸力。
由於框架200的遮罩單元片材部220具有薄的厚度,在對遮罩100施加拉伸力的狀態下,黏合於遮罩單元片材部220時,遮罩100中殘存的拉伸力作用於遮罩單元片材部220以及遮罩單元區域CR,也有可能使它們變形。因此,應該在對遮罩100不施加拉伸力的狀態下,將遮罩100黏合於遮罩單元片材部220。由此,可以防止因施加到遮罩100的拉伸力作為張力(tension)反向作用於框架200而導致框架200(或者遮罩單元片材部220)變形。
惟,在對遮罩100不施加拉伸力的狀態下,將其黏合於框架200(或者遮罩單元片材部220),以製造框架一體型遮罩,並將這個框架一體型遮罩應用於像素沉積工藝時,有可能發生一個問題。在約25~45℃的溫度下進行的像素沉積工藝中,遮罩100以預定長度熱膨脹。即使是恆範鋼材料的遮罩100,隨著提升用於形成像素沉積工藝環境的溫度10℃左右,也會發生約1~3ppm的長度變化。例如,當遮罩100的總長度為500mm時,長度會增加約5~15μm。如此,遮罩100因自重而下垂或者在固定於框架200的狀態下拉長而引起扭曲等變形,同時圖案P的對準誤差變大。
因此,本發明在不是常溫,而是比常溫更高的溫度下,且對遮罩100不施加拉伸力的狀態下,可使其與框架200的遮罩單元區域CR對應並黏合。本說明書中表達爲將工藝區域的溫度提升至第一溫度ET後,使遮罩100與框架200對應並黏合。
“工藝區域”是指佈置有遮罩100、框架200等構成要素並且實施遮罩100的黏合工藝等的空間。工藝區域可以是密閉的腔室內的空間,也可以是開放的空間。另外,“第一溫度”可以是指將框架一體型遮罩使用於OLED像素沉積工藝時,高於或者等於像素沉積工藝的溫度。考慮到像素沉積工藝溫度約爲25~45℃,第一溫度可以是約25℃至60℃。工藝區域的溫度上升可以通過在腔室內設置加熱裝置,或者工藝區域周圍設置加熱裝置的方法等進行。
再次參照圖15,使遮罩100與遮罩單元區域CR對應後,可以將包括框架200的工藝區域的溫度提升至第一溫度ET。或者,也可以將包括框架200的工藝區域的溫度提升至第一溫度後,使遮罩100與遮罩單元區域CR對應。圖式中僅示出使一個遮罩100與一個遮罩單元區域CR對應,但也可以使多個遮罩100與每個遮罩單元區域CR對應後,將工藝區域的溫度提升至第一溫度ET。
現有的圖1的遮罩10包括6個單元C1~C6,因此具有較長的長度,而本發明的遮罩100包括一個單元C,因此具有較短的長度,因此PPA(pixel position accuracy)扭曲的程度能夠變小。例如,假設包括多個單元C1~C6、…的遮罩10的長度為1m,並且在1m的總長度中發生10μm的PPA誤差,則本發明的遮罩100可以隨著相對長度減小(相當於單元C數量減少)而將上述誤差範圍變成1/n。例如,本發明的遮罩100長度為100mm,則具有從現有的遮罩10的1m減小為1/10的長度,因此在100mm的總長度中發生1μm的PPA誤差,具有顯著降低對準誤差之效果。
另一方面,遮罩100具備多個單元C,並且即使使各個單元C與框架200的各個單元區域CR對應仍處於對準誤差最小化的範圍內,則遮罩100也可以與框架200的多個遮罩單元區域CR對應。或者,具有多個單元C的遮罩100也可以與一個遮罩單元區域CR對應。在這種情况下,也考慮到基於對準的工藝時間和生產性,遮罩100優選具備盡可能少量的單元C。
沒有對遮罩100施加拉伸力,僅保持平坦的程度,以便與遮罩單元區域CR對應,同時能夠通過顯微鏡即時確認對準狀態。在本發明中,由於只需匹配遮罩100的一個單元C並確認對準狀態即可,因此與同時匹配多個單元C(C1~C6)並需要確認全部對準狀態的現有方法相比,可以顯著縮短製造時間。
即,本發明的框架一體型遮罩的製造方法與現有方法相比,能夠明顯縮短時間,該現有方法通過使包含於6個遮罩100的各個單元C11~C16分別與一個單元區域CR11~CR16對應並確認各個對準狀態的6次過程,同時匹配6個單元C1~C6,並且需要同時確認6個單元C1~C6的全部對準狀態。
另外,在本發明的框架一體型遮罩的製造方法中,使30個遮罩100分別與30個單元區域CR(CR11~CR56)對應並對準的30次的過程中的產品產率,可以明顯高於使分別包括6個單元C1~C6的5個遮罩10(參照圖2的(a))與框架20對應並對準的5次過程中的現有產品的產量。由於在每次對應於6個單元C的區域中對準6個單元C1~C6的現有方法是明顯繁瑣且困難的作業,故產品產率低。
另一方面,使遮罩100與框架200對應後,也可以在框架200上通過規定的黏合劑臨時固定遮罩100。然後,可以進行遮罩100的黏合步驟。
圖16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涉及的使遮罩100與框架200的單元區域CR對應並黏合的過程的俯視圖(圖16的(a))以及側截面圖(圖16的(b))。
其次,參照圖16,可以將遮罩100的邊緣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黏合於框架200。黏合可以以焊接W方式實現,優選地,可以以鐳射焊接W方式實現。焊接W的部分可以具有與遮罩100/框架200相同的材料並且連接成一體。
將鐳射照射到遮罩100的邊緣部分(或者虛擬部)的上部時,遮罩100的一部分可以熔融並且與框架200焊接W。應當最大限度地接近框架200的角部側進行焊接W,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遮罩100和框架200之間的翹起空間,並提升黏著性。焊接W部分可以以線(line)或者點(spot)形狀生成,具有與遮罩100相同的材料並可以成為將遮罩100和框架200連接成一體的媒介。
示出兩個相鄰的遮罩100的一邊緣分別黏合W於第一柵格片材部223(或者第二柵格片材部225)的上表面的形態。第一柵格片材部223(或者第二柵格片材部225)的寬度、厚度可以是約1~5mm,爲了提升產品生產性,有必要將第一栅格片材部223(或者第二柵格片材部225)和遮罩100的邊緣重疊的寬度最大限度地減少至約0.1~2.5mm。
焊接W方法只不過是將遮罩100黏合於框架200的一種方法而已,不限於這些實施例,可以使用各種黏合方法。
在對遮罩100不施加拉伸力的狀態下,將其焊接W在遮罩單元片材部220上,因此不對遮罩單元片材部220(或者邊緣片材部221)、第一柵格片材部223、第二柵格片材部225施加張力。
將一個遮罩100黏合於框架200的工藝結束時,可以重複使剩餘遮罩100依序對應於剩餘遮罩單元C並且黏合於框架200的過程。由於已經黏合於框架200的遮罩100可以提供基準位置,能夠顯著縮短使剩餘遮罩100按順序與單元區域CR對應並且確認對準狀態的過程中的時間。並且,黏合於一個遮罩單元區域的遮罩100和黏合於相鄰的遮罩單元區域的遮罩100之間的PPA不超過3μm,能夠提供對準精確的超高清OLED像素形成用遮罩。
圖17是示出將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涉及的遮罩100黏合於框架200的單元區域CR後,降低工藝區域的溫度LT的過程的俯視圖(圖17的(a))以及側截面圖(圖17的(b))。
首先,參照圖17,將工藝區域的溫度降低至第二溫度LT。“第二溫度”是指比第一溫度更低的溫度。考慮到第一溫度爲約25℃至60℃,以低於第一溫度為前提,第二溫度可以為約20℃至30℃,優選地,第二溫度可以為常溫。工藝區域的溫度下降可以藉由在腔室中設置冷却裝置、在工藝區域周邊設置冷却裝置方法、常溫自然冷卻的方法等進行。
當將工藝區域的溫度降低至第二溫度LT時,遮罩100可以以規定長度進行熱收縮。遮罩100可以沿著所有側面方向等方性地熱收縮。但是,由於遮罩100以焊接W方式固定連接到框架200(或者遮罩單元片材部220),因此遮罩100的熱收縮自發地對周圍的遮罩單元片材部220施加張力TS。由於遮罩100自發地施加張力,遮罩100可以更加緊密地黏合於框架200上。
另外,各個遮罩100全部黏合於對應的遮罩單元區域CR後,工藝區域的溫度降低至第二溫度LT,因此同時引起所有遮罩100的熱收縮,從而可以防止框架200發生變形或者圖案P的對準誤差變大的問題。更具體而言,即使張力TS施加於遮罩單元片材部220,多個遮罩100沿著相反方向施加張力TS,因此抵消該力量,在遮罩單元片材部220不發生變形。例如,在附著於CR11單元區域的遮罩100與附著於CR12單元區域的遮罩100之間的第一柵格片材部223中,向附著於CR11單元區域的遮罩100的右側方向作用的張力TS與向附著於CR12單元區域的遮罩100的左側方向作用的張力TS相互抵消。由此,最大限度地降低基於張力TS的框架200[或者遮罩單元片材部220]的變形,從而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遮罩100[或者遮罩圖案P]的對準誤差。
圖18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涉及的利用框架一體型遮罩100、200的OLED像素沉積裝置1000的概略圖。
參照圖18,OLED像素沉積裝置1000包括:磁板300,其容納有磁體310,並且排布有冷却水管350;沉積源供給部500,其從磁板300的下部供給有機物源600。
磁板300與沉積源供給部500之間可以插入有用於沉積有機物源600的玻璃等目標基板900。目標基板900上可以以緊貼或非常接近的方式配置有使有機物源600按不同像素沉積的框架一體型遮罩100、200[或者FMM]。磁體310可以產生磁場,並藉由磁場緊貼到目標基板900上。
沉積源供給部500可以往返左右路徑並供給有機物源600,由沉積源供給部500供給的有機物源600可以通過形成於框架一體型遮罩100、200的圖案P並沉積於目標基板900的一側。通過框架一體型遮罩100、200的圖案P後之被沉積的有機物源600,可以用作OLED的像素700。
爲了防止由於陰影效應(Shadow Effect)發生的像素700的不均勻沉積,遮罩圖案P可以傾斜地形成S(或者以錐形S形成)。沿著傾斜表面,在對角線方向上通過圖案的有機物源600,也可以有助於像素700的形成,因此,能夠整體上厚度均勻地沉積像素700。如上面所述之圖10所示,遮罩圖案P的傾斜面藉由濕蝕刻形成,有機物源600最終通過的第二遮罩圖案P2藉由對第二絕緣部M2’之間的幅寬R3及較薄的厚度進行濕蝕刻WE2而形成,故像素700的幅寬可定義為與第二遮罩圖案P2的尺寸匹配。
在高於像素沉積工藝溫度的第一溫度下,遮罩100黏合固定於框架200,因此即使提升至用於沉積像素工藝的溫度,也對遮罩圖案P的位置幾乎不構成影響,遮罩100和相鄰的遮罩100之間的PPA能夠保持為不超過3μm。
如上所述,本發明列舉了優選實施例進行圖示和說明,但是不限於上述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的範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進行各種變形和變更。這種變形及變更均落在本發明和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內。
10:遮罩
11:遮罩膜
20:框架
50:導電性基材
100:遮罩
110:遮罩膜、金屬片材
110':平面膜
111、112、P、P':遮罩圖案
200:框架
210:邊緣框架部
220:遮罩單元片材部
221:邊緣片材部
223:第一柵格片材部
225:第二柵格片材部
300:磁板
310:磁體
350:冷却水管
500:沉積源供給部
600:有機物源
700:像素
900:目標基板
1000:OLED像素沉積裝置
a1、a2:調節錐形角度
C:單元、遮罩單元
CR:遮罩單元區域
D1~D1''、D2~D2'':距離
F1~F2:拉伸
ET:將工藝區域的溫度提升至第一溫度
LE:鐳射蝕刻或者幹蝕刻
LT:將工藝區域的溫度降低至第二溫度
M1:第一絕緣部
M2、M2':第二絕緣部
M2”:曝光後剩下之第二絕緣部
R:邊緣框架部的中空區域
P1、P1-1、P1-2:第一遮罩圖案
P2、P2-1、P2-2:第二遮罩圖案
R1'、R1"':下部幅寬
R2'、R2"':上部幅寬
S:錐形
W:焊接
WE1、WE2:濕蝕刻
圖1是示出現有的OLED像素沉積用遮罩的概略圖。
圖2是示出現有的將遮罩黏合於框架的過程的概略圖。
圖3是示出在現有的拉伸遮罩的過程中,發生單元之間的對準誤差的概略圖。
圖4是示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涉及之框架一體型遮罩的主視圖及側截面圖。
圖5是示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涉及之框架的主視圖以及側截面圖。
圖6是示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涉及之遮罩的概略圖。
圖7是示出現有的遮罩的製造過程的概略圖。
圖8至圖10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涉及的遮罩的製造過程的概略圖。
圖11是本發明的比較例涉及的遮罩的蝕刻程度的概略圖。
圖12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涉及的遮罩的蝕刻程度的概略圖。
圖13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涉及的調節錐形角度的概略圖。
圖14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涉及的熱處理後的遮罩的熱膨脹係數(coefficient of expansion,CTE)的曲線圖。
圖15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涉及的使遮罩與框架的單元區域對應的狀態的概略圖。
圖16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涉及的使遮罩與框架的單元區域對應並黏合的過程的概略圖。
圖17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涉及的將遮罩黏合於框架的單元區域之後,降低工藝區域溫度的過程的概略圖。
圖18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涉及的利用框架一體型遮罩之OLED像素沉積裝置的概略圖。
110:遮罩膜
R3:第一絕緣部M1的圖案幅寬
R1-1、R1-2:第二遮罩圖案的幅寬
R2-1、R2-2:第一遮罩圖案的幅寬
WE1-1、WE1-2:濕蝕刻
P1-1、P1-2:第一遮罩圖案
P2-1、P2-2:第二遮罩圖案
M1:第一絕緣部
M2”-1,M2”-2:第二絕緣部
Claims (20)
- 一種遮罩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在金屬片材(sheet)的一面形成圖案化的第一絕緣部;(b)在該金屬片材的一面,藉由濕蝕刻形成預定深度的第一遮罩圖案;(c)至少在該第一遮罩圖案內填充第二絕緣部;(d)藉由烘焙(baking)使該第二絕緣部的至少一部分揮發;(e)在該第一絕緣部的上部進行曝光,僅使位於該第一絕緣部的垂直下部的該第二絕緣部剩下;以及(f)在該金屬片材的一面進行濕蝕刻,以形成從該第一遮罩圖案貫穿該金屬片材的另一面的第二遮罩圖案。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遮罩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二遮罩圖案的幅寬小於該第一遮罩圖案的幅寬。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遮罩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一遮罩圖案的預定深度的值小於該金屬片材的厚度。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遮罩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一遮罩圖案與該第二遮罩圖案的形狀之和整體上顯示為錐形或者倒錐形。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遮罩的製造方法,其中在形成該第一遮罩圖案的步驟中,該第一遮罩圖案形成為具有比該第一絕緣部的圖案之間的間隔更寬的幅寬。
- 如請求項5所述的遮罩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一絕緣部的兩側下部形成有底切(undercut)。
- 如請求項6所述的遮罩的製造方法,其中在僅使位於該第一絕緣部的垂直下部的該第二絕緣部剩下的步驟中,於形成底切的空間上剩下該第二絕緣部。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遮罩的製造方法,其中在該第一絕緣部的上部進行曝光時,該第一絕緣部對於該第二絕緣部起到曝光遮罩作用。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遮罩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一遮罩圖案的厚度大於該第二遮罩圖案的厚度。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遮罩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一絕緣部是黑色矩陣光阻劑(black matrix photoresist)或上部形成有金屬皮膜的光阻材料。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遮罩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二絕緣部是正型(positive type)光阻材料。
-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遮罩的製造方法,其中在該第一遮罩圖案內部填充該第二絕緣部的步驟中,填充在溶劑中稀釋的該第二絕緣部,且藉由烘焙(baking)使溶劑揮發。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遮罩的製造方法,其中位於該第一絕緣部的垂直下部且剩下的該第二絕緣部的圖案幅寬與該第一絕緣部的圖案的幅寬對應。
- 如請求項13所述的遮罩的製造方法,其中藉由濕蝕刻形成該第二遮罩圖案時,該第二絕緣部起到濕蝕刻的遮罩作用。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遮罩的製造方法,其中形成有該第一遮罩圖案與該第二遮罩圖案的該金屬片材在OLED像素沉積中作為FMM(Fine Metal Mask)使用。
- 如請求項1或者請求項2所述的遮罩的製造方法,其中該金屬片材是恆範鋼(invar)、超恆範鋼(super invar)、鎳、鎳-鈷中任意一種材料。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遮罩的製造方法,其中該金屬片材的厚度為2μm至50μm。
- 如請求項2所述的遮罩的製造方法,其中藉由電鑄工藝製造該金屬片材時,將導電性基材作為陰極(Cathode Body)使用,且藉由電鑄在該導電性基材的一面上形成該金屬片材,該導電性基材是摻雜的單晶矽材料或者恆範鋼(invar)、超恆範鋼(super invar)、Si、Ti、Cu、Ag、GaN、SiC、GaAs、GaP、AlN、InN、InP、Ge、Al2O3、石墨(graphite)、石墨烯(graphene)、鈣鈦礦(perovskite)結構的陶瓷、超耐熱合金材料中的一個。
- 一種遮罩,其形成有多個遮罩圖案且用於形成OLED像素,其中該遮罩的該等遮罩圖案由上部的第一遮罩圖案與下部的第二遮罩圖案構成,該第二遮罩圖案的幅寬小於該第一遮罩圖案的幅寬,該第一遮罩圖案與該第二遮罩圖案的兩側面具有曲率,該第一遮罩圖案之厚度小於該遮罩之厚度,該第一遮罩圖案之厚度大於該第二遮罩圖案之厚度。
- 一種框架一體型遮罩,其由形成有多個遮罩圖案的多個遮罩與用於支撐遮罩的框架一體形成,其中該框架具有包括中空區域的邊緣框架部;以及具有多個遮罩單元區域且連接於該邊緣框架部的遮罩單元片材部,各個遮罩與遮罩單元片材部的上部連接,該等遮罩的該等遮罩圖案由上部的第一遮罩圖案與下部的第二遮罩圖案構成,該第二遮罩圖案的幅寬小於該第一遮罩圖案的幅寬,該第一遮罩圖案與該第二遮罩圖案的兩側面具有曲率,該第一遮罩圖案之厚度小於該遮罩之厚度,該第一遮罩圖案之厚度大於該第二遮罩圖案之厚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8-0101997 | 2018-08-29 | ||
KR1020180101997A KR101986525B1 (ko) | 2018-08-29 | 2018-08-29 |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
KR10-2018-0120433 | 2018-10-10 | ||
KR1020180120433A KR101986526B1 (ko) | 2018-10-10 | 2018-10-10 |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18999A TW202018999A (zh) | 2020-05-16 |
TWI821376B true TWI821376B (zh) | 2023-11-11 |
Family
ID=69644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30825A TWI821376B (zh) | 2018-08-29 | 2019-08-28 | 遮罩的製造方法、遮罩及框架一體型遮罩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424972A (zh) |
TW (1) | TWI821376B (zh) |
WO (1) | WO202004590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29081A (zh) * | 2020-04-09 | 2021-10-22 | 悟勞茂材料公司 | 掩模支撑模板及其制造方法、掩模制造方法及框架一体型掩模的制造方法 |
KR102358270B1 (ko) * | 2020-05-25 | 2022-02-07 | 주식회사 오럼머티리얼 | Oled 화소 형성용 마스크, 마스크 지지 템플릿 및 프레임 일체형 마스크 |
CN114824126B (zh) * | 2022-04-02 | 2023-04-07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044615A (ja) * | 2009-08-21 | 2011-03-03 | Kyushu Hitachi Maxell Ltd | 導電性ボール配列用マ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TW201408749A (zh) * | 2012-04-02 | 2014-03-01 | Tomoegawa Co Ltd | 半導體裝置製造用遮罩片材及使用其之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534580B1 (ko) * | 2003-03-27 | 2005-12-07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용 증착 마스크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JP2005107195A (ja) * | 2003-09-30 | 2005-04-21 |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 ホトマスク、ホトマスク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ホトマスクを用いた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
KR101865926B1 (ko) * | 2011-10-27 | 2018-06-11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전계 발광 표시장치용 쉐도우 마스크 제조방법 |
CN105349947B (zh) * | 2015-10-27 | 2018-01-12 | 深圳浚漪科技有限公司 | 高精度金属掩模板加工方法 |
WO2017185350A1 (en) * | 2016-04-29 | 2017-11-02 | Applied Materials, Inc. | Fine metal mask for produc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
CN109844974B (zh) * | 2016-09-13 | 2024-03-15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沉积掩模用金属板以及沉积掩模及其制造方法 |
JP6729255B2 (ja) * | 2016-09-30 | 2020-07-22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メタル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
KR101998258B1 (ko) * | 2017-05-12 | 2019-07-10 | 주식회사 큐브세븐틴 | 마스크 제조방법 |
KR101986525B1 (ko) * | 2018-08-29 | 2019-06-07 | 주식회사 티지오테크 |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
KR101986526B1 (ko) * | 2018-10-10 | 2019-06-07 | 주식회사 티지오테크 |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
-
2019
- 2019-08-23 CN CN201980047191.8A patent/CN112424972A/zh active Pending
- 2019-08-23 WO PCT/KR2019/010741 patent/WO2020045900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8-28 TW TW108130825A patent/TWI821376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044615A (ja) * | 2009-08-21 | 2011-03-03 | Kyushu Hitachi Maxell Ltd | 導電性ボール配列用マ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TW201408749A (zh) * | 2012-04-02 | 2014-03-01 | Tomoegawa Co Ltd | 半導體裝置製造用遮罩片材及使用其之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045900A1 (ko) | 2020-03-05 |
CN112424972A (zh) | 2021-02-26 |
TW202018999A (zh) | 2020-05-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986525B1 (ko) |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 |
TWI821376B (zh) | 遮罩的製造方法、遮罩及框架一體型遮罩 | |
TWI825149B (zh) | 框架一體型遮罩的製造方法及框架 | |
KR101989531B1 (ko) |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 |
KR102202530B1 (ko) |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마스크 지지 템플릿의 제조 방법 및 프레임 일체형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 |
KR20180057495A (ko) | 프레임 일체형 마스크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10651374A (zh) | 框架一体型掩模 | |
TW202023092A (zh) | 掩模支撐模板、掩模金屬膜支撐模板、掩模支撐模板的製造方法及框架一體型掩模的製造方法 | |
KR20200040471A (ko) |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및 프레임 일체형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 |
KR20200023337A (ko) |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 |
KR102013434B1 (ko) | 마스크 지지 템플릿의 제조 방법 및 프레임 일체형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 |
TWI810381B (zh) | 遮罩支撐模板及其製造方法與框架一體型遮罩的製造方法 | |
KR102202531B1 (ko) | 프레임 일체형 마스크 및 그 제조방법 | |
TW202032833A (zh) | 遮罩的製造方法,遮罩支撐模板的製造方法及框架一體型遮罩的製造方法 | |
TW201939791A (zh) | 框架一體型遮罩的製造方法 | |
KR102071487B1 (ko) |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및 마스크 | |
KR102325256B1 (ko) | 마스크의 패턴 형성 장치 및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 |
KR102342737B1 (ko) |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 |
TWI826497B (zh) | 遮罩支撑模板與其製造方法及框架一體型遮罩的製造方法 | |
KR102138800B1 (ko) | 마스크 및 프레임 일체형 마스크 | |
KR102138799B1 (ko) | 마스크 및 프레임 일체형 마스크 | |
KR101986526B1 (ko) |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 |
KR20200044747A (ko) |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및 프레임 일체형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 |
JP2020500263A (ja) | 母板、母板の製造方法、マスクの製造方法及びoled画素蒸着方法 | |
KR102236539B1 (ko) | 프레임 일체형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