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0830B - 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 - Google Patents

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0830B
TWI820830B TW111128352A TW111128352A TWI820830B TW I820830 B TWI820830 B TW I820830B TW 111128352 A TW111128352 A TW 111128352A TW 111128352 A TW111128352 A TW 111128352A TW I820830 B TWI820830 B TW I82083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joint
connecting device
extension structure
hole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8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7388A (zh
Inventor
林育賢
Original Assignee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7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7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0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0830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包括一浮動接頭、一外殼、以及一彈片。浮動接頭具有一通道,且前述通道用以供一流體通過。彈片包括一第一延伸結構、一第二延伸結構、以及一彎曲結構。第一延伸結構固定於外殼上,第二延伸結構連接浮動接頭,且彎曲結構的首端和末端分別連接第一延伸結構和第二延伸結構。

Description

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連接裝置。更具體地來說,本發明有關於一種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
在現今的電子設備中,為了使得溫度能夠被有效地控制,許多電子設備會設有液冷模組,以利提供冷卻用的液體(例如水或油)。然而,液冷模組的接頭在連接時,可能在生產時產生位置偏差,進而導致無法連接。
為了避免前述情形,部分接頭會具有浮動(floating)的功能,但現有的浮動接頭並無法適用於較小的空間中,且因為浮動接頭並非完全固定的,使用者在連接接頭時可能會因不當的施力造成接頭旋轉而破損。因此,如何解決前述問題始成一重要之課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包括一浮動接頭、一外殼、以及一彈片。浮動接頭具有一通道,且前述通道用以供一流體通過。彈片包括一第一延伸結構、一第二延伸結構、以及一彎曲結構。第一延伸結構固定於外殼上,第二延伸結構連接浮動接頭,且彎曲結構的首端和末端分別連接第一延伸結構和第二延伸結構。
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第二延伸結構具有一板體,且板體以可分離的方式接觸浮動接頭。
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第一延伸結構和第二延伸結構大致平行。
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前述浮動接頭更包括一連接柱,第二延伸結構包括一環狀部,且該狀部以可拆卸的方式連接連接柱。前述環狀部具有一開口,且連接柱位於開口和第一延伸結構之間。
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前述浮動接頭更包括一防轉結構,且外殼包括一穿孔。浮動接頭穿過前述穿孔,且防轉結構容置於穿孔中以限制浮動接頭的旋轉角度。
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前述防轉結構包括一側邊,且穿孔包括面朝側邊的一壁面,其中浮動接頭的一中心軸和側邊之間的最遠距離大於中心軸和壁面之間的最近距離。前述側邊和壁面分別為內凹和外凸的。防轉結構和壁面之間形成一間隙。
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前述浮動接頭更包括一導孔,設置於通道旁。連接裝置更包括一彈簧,連接外殼和浮動接頭。
本發明更提供一種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包括一浮動接頭、一外殼、以及複數個彈片。浮動接頭具有一通道,且前述通道用以供一流體通過。每一彈片包括一第一延伸結構、一第二延伸結構、以及一彎曲結構。第一延伸結構固定於外殼上,第二延伸結構連接浮動接頭,且彎曲結構的首端和末端分別連接第一延伸結構和第二延伸結構。前述彈片和浮動接頭的連接處相對於浮動接頭的一中心軸而言為旋轉對稱的。
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前述浮動接頭更包括複數個連接柱,且每一第二延伸結構各自包括一環狀部,分別以可拆卸的方式連接前述連接柱。
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每一環狀部各自包括一開口,且對於每一彈片而言,彈片連接的連接柱位於彈片的開口和第一延伸結構之間。浮動接頭大致具有一矩形剖面,且前述連接柱分別位於矩形剖面的角落。
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前述浮動接頭更包括一防轉結構,且外殼包括一穿孔,其中浮動接頭穿過穿孔,且防轉結構容置於穿孔中以限制浮動接頭的旋轉角度。
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前述防轉結構包括一側邊,且穿孔包括面朝側邊的一壁面,其中浮動接頭的一中心軸和側邊之間的最遠距離大於中心軸和壁面之間的最近距離。前述側邊和壁面分別為內凹和外凸的。防轉結構和壁面之間形成一間隙。
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前述浮動接頭更包括一導孔,設置於通道旁。連接裝置更包括一彈簧,連接外殼和浮動接頭。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然而,可輕易了解本發明提供許多合適的發明概念而可實施於廣泛的各種特定背景。所揭示的特定實施例僅僅用於說明以特定方法使用本發明,並非用以侷限本發明的範圍。
除非另外定義,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語(包括技術及科學用語)具有與此篇揭露所屬之一般技藝者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義。能理解的是這些用語,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義的用語,應被解讀成具有一與相關技術及本發明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應該以一理想化或過度正式的方式解讀,除非在此特別定義。
首先請參閱第1圖,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C可設置於一電子設備的殼體H上(例如伺服器機櫃或電腦的殼體)。前述連接裝置C可連接至一流體供應器(例如第5圖所示的流體供應器10)和電子設備中的一發熱元件(例如可包括中央處理器、圖形處理器、及/或硬碟等),使得流體供應器得以通過連接裝置C提供冷卻用的流體至發熱元件。如此一來,冷卻用的流體可吸收發熱元件產生的熱能,來達到使發熱元件降溫的功效。
第2圖係表示第1圖中的連接裝置C的爆炸圖。如第1圖和第2圖所示,前述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C主要包括一浮動接頭100、一外殼200、以及複數個彈片300。浮動接頭100具有一通道110,且通道110的兩端111、112可分別通過管路連接至液冷模組和發熱元件。外殼200可固定於電子設備的殼體H上,且可圍繞浮動接頭100,以保護浮動接頭100不被外部元件撞擊。於一些實施例中,外殼200可為電子設備的殼體H的一部分。
請參閱第1圖至第3圖,於本實施例中,外殼200包括一第一外殼210,浮動接頭100可沿著X軸方向延伸並穿過第一外殼210。第一外殼210大致具有一矩形剖面,且在其四邊上可分別形成一安裝部212和一孔洞213。彈片300可固定於安裝部212的外表面上且穿過孔洞213。具體而言,彈片300可包括一第一延伸結構310、一第二延伸結構320、以及一彎曲結構330,其中第一延伸結構310固定於安裝部212的外表面上,第二延伸結構320設置於安裝部212和浮動接頭100之間,彎曲結構330則穿過孔洞213並在第一延伸結構310和第二延伸結構320之間連接兩者。彈片300可以提供彈簧無法提供之支持力,而可以讓浮動接頭100在有足夠支持力之情形下浮動。
第一延伸結構310和第二延伸結構320大致為板體(即板狀結構體),且兩者大致平行。彎曲結構330大致沿著一圓弧曲線延伸,且彎曲結構330的首端331連接第一延伸結構310,彎曲結構330的末端332連接第二延伸結構320。因此,第一延伸結構 310、第二延伸結構320和彎曲結構330可大致形成一U字形剖面。當浮動接頭100穿過第一外殼210時,彈片300的第二延伸結構320將以可分離的方式接觸浮動接頭100。藉由彈片300的彈性力,在流體供應器的管路尚未連接至浮動接頭100時,浮動接頭100可被定位於一預定位置。又因為彈片300具有可撓性,浮動接頭100可在一限定範圍中相對於外殼200移動。因此當流體供應器的管路的位置與浮動接頭100的位置略有偏差時,浮動接頭100可對應管路的位置移動,使用者仍可將前述管路連接至浮動接頭100。
於本實施例中,連接裝置C中的各個彈片300的形狀和尺寸皆相同,且前述彈片300相對於浮動接頭100的中心軸AX而言可以旋轉對稱(rotational symmetric)的方式設置。
請參閱第2圖和第4圖,於本實施例中,外殼200更包括一第二外殼220。第一外殼210和第二外殼220可彼此連接或可為一體成型。第二外殼220可具有一穿孔221,且浮動接頭100可沿著X軸方向延伸並穿過此穿孔221。特別的是,浮動接頭100可具有一防轉結構120,容置於此穿孔221中。
防轉結構120具有四個側邊121、122、123、124,且前述側邊121、122、123、124皆為內凹的(concave)。穿孔221中面朝防轉結構120的側邊121、122、123、124的壁面分別為壁面221A、221B、221C、221D,這些壁面221A、221B、221C、221D將對應側邊121、122、123、124的外型而形成為外凸的(convex)。由於浮動接頭100的中心軸AX和側邊121、122、123、 124之間的最遠距離(例如距離D1)大於浮動接頭100的中心軸AX和壁面221A、221B、221C、221D之間的最近距離(例如距離D2),因此浮動接頭100的轉動角度可被限制。舉例而言,通過前述穿孔221和防轉結構120,浮動接頭100僅能相對於外殼200旋轉5~10度。
由於防轉結構120的側邊121、122、123、124和穿孔221的壁面221A、221B、221C、221D之間形成有間隙,因此即便浮動接頭100具有防轉結構120,浮動接頭100仍可相對於外殼200沿著Y軸方向及/或Z軸方向移動而達到浮動的目的。
請參閱第1圖、第2圖、以及第5圖,於本實施例中,浮動接頭100更包括一導孔130。導孔130設置於浮動接頭100的通道110旁,且流體供應器10的管路11旁可具有對應此導孔130的導引柱12。因此,當使用者欲將流體供應器10的管路11連接至浮動接頭100時,導引柱12可先進入浮動接頭100的導孔130中,以使流體供應器10的管路11被調整至對應浮動接頭100的通道110的位置。
於本實施例中,連接裝置C更包括一彈簧400,連接外殼200和浮動接頭100。此彈簧400例如可為壓縮彈簧,其彈性力可在流體供應器的管路與浮動接頭100連接時提供緩衝,也可以使管路與浮動接頭100確實連接。
請參閱第6圖和第7圖,於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C主要包括一浮動接頭100、一外殼200、以及複數個彈片300。浮動接頭100具有一通道110,且通道110的兩端 111、112可分別通過管路連接至液冷模組和發熱元件。於本實施例中,浮動接頭100更包括一矩形部140和複數個連接柱150。矩形部140具有矩形剖面,連接柱150設置在矩形部140上,且分別位於矩形部140的角落。
外殼200可固定於電子設備的殼體H上,且可圍繞浮動接頭100,以保護浮動接頭100不被外部元件撞擊。如第6圖至第8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外殼200包括一第一外殼210,浮動接頭100可沿著X軸方向延伸並穿過第一外殼210。第一外殼210大致具有一矩形剖面,且在其四邊上可分別形成一安裝部212和一孔洞213。彈片300可固定於安裝部212的外表面上且穿過孔洞213。具體而言,彈片300可包括一第一延伸結構310、一第二延伸結構320、以及一彎曲結構330,其中第一延伸結構310固定於安裝部212的外表面上,第二延伸結構320設置於安裝部212和浮動接頭100之間,彎曲結構330則穿過孔洞213並在第一延伸結構310和第二延伸結構320之間連接兩者。
第一延伸結構310大致為板體,彎曲結構330大致沿著一圓弧曲線延伸,且彎曲結構330的首端331連接第一延伸結構310,彎曲結構330的末端332連接第二延伸結構320。第二延伸結構320包括一環狀部321,且第二延伸結構320的環狀部321是以可拆卸的方式一對一地連接浮動接頭100上的連接柱150。特別的是,對於相互連接的一個彈片300和一個連接柱150而言,連接柱150會位於環狀部321的開口322和第一延伸結構310之間。
藉由彈片300的彈性力,在流體供應器的管路尚未連接至浮動接頭100時,浮動接頭100可被定位於一預定位置。又因為彈片300具有可撓性,浮動接頭100可在一限定範圍中相對於外殼200移動。因此當流體供應器的管路的位置與浮動接頭100的位置略有偏差時,浮動接頭100可對應管路的位置移動,使用者仍可將前述管路連接至浮動接頭100。
於本實施例中,彈片300和浮動接頭100的連接處(即環狀部321與連接柱150結合的位置)相對於浮動接頭100的中心軸AX而言為旋轉對稱的。
請參閱第7圖和第9圖,於本實施例中,外殼200更包括一第二外殼220。第一外殼210和第二外殼220可彼此連接或可為一體成型。第二外殼220可具有一穿孔221,且浮動接頭100可沿著X軸方向延伸並穿過此穿孔221。浮動接頭100可具有一防轉結構120,容置於此穿孔221中。
防轉結構120具有四個側邊121、122、123、124,且前述側邊121、122、123、124皆為內凹的(concave)。穿孔221中面朝防轉結構120的側邊121、122、123、124的壁面分別為壁面221A、221B、221C、221D,這些壁面221A、221B、221C、221D將對應側邊121、122、123、124的外型而形成為外凸的(convex)。由於浮動接頭100的中心軸AX和側邊121、122、123、124之間的最遠距離(例如距離D1)大於浮動接頭100的中心軸AX和壁面221A、221B、221C、221D之間的最近距離(例如距離D2),因此浮動接頭100的轉動角度可被限制。舉例而言,通過前述穿孔221和防轉結構120,浮動接頭100僅能相對於外殼200旋轉5~10度。此外,連接柱150與防轉結構120可依據需求,可以擇一設置,也可以同時設置。連接柱150與防轉結構120同時設置時可以進一步提高浮動接頭100的穩定位置及防轉動之效果。
由於防轉結構120的側邊121、122、123、124和穿孔221的壁面221A、221B、221C、221D之間形成有間隙,因此即便浮動接頭100具有防轉結構120,浮動接頭100仍可相對於外殼200沿著Y軸方向及/或Z軸方向移動而達到浮動的目的。
請參閱第6圖和第7圖,於本實施例中,浮動接頭100更包括一導孔130。導孔130設置於浮動接頭100的通道110旁,且流體供應器的管路旁可具有對應此導孔130的導引柱。因此,當使用者欲將流體供應器10的管路11連接至浮動接頭100時,導引柱可先進入浮動接頭100的導孔130中,以使流體供應器的管路被調整至對應浮動接頭100的通道110的位置。
於本實施例中,連接裝置C更包括一彈簧400,連接外殼200和浮動接頭100。此彈簧400例如可為壓縮彈簧,其彈性力可在流體供應器的管路與浮動接頭100連接時提供緩衝,也可以使管路與浮動接頭100確實連接。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包括一浮動接頭、一外殼、以及一彈片。浮動接頭具有一通道,且前述通道用以供一流體通過。彈片包括一第一延伸結構、一第二延伸結構、以及一彎曲結構。第一延伸結構固定於外殼上,第二延伸結構連接浮動接頭,且彎曲結構的首端和末端分別連接第一延伸結構和第二延伸結構。
本發明更提供一種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包括一浮動接頭、一外殼、以及複數個彈片。浮動接頭具有一通道,且前述通道用以供一流體通過。每一彈片包括一第一延伸結構、一第二延伸結構、以及一彎曲結構。第一延伸結構固定於外殼上,第二延伸結構連接浮動接頭,且彎曲結構的首端和末端分別連接第一延伸結構和第二延伸結構。前述彈片和浮動接頭的連接處相對於浮動接頭的一中心軸而言為旋轉對稱的。
雖然本發明的實施例及其優點已揭露如上,但應該瞭解的是,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更動、替代與潤飾。此外,本發明之保護範圍並未侷限於說明書內所述特定實施例中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從本發明揭示內容中理解現行或未來所發展出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只要可以在此處所述實施例中實施大抵相同功能或獲得大抵相同結果皆可根據本發明使用。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包括上述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另外,每一申請專利範圍構成個別的實施例,且本發明之保護範圍也包括各個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的組合。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數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此外,每個申請專利範圍建構成一獨立的實施例,且各種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之組合皆介於本發明之範圍內。
10:流體供應器 11:管路 12:導引柱 100:浮動接頭 110:通道 111:通道的一端 112:通道的另一端 120:防轉結構 121,122,123,124:側邊 130:導孔 140:矩形部 150:連接柱 200:外殼 210:第一外殼 212:安裝部 213:孔洞 220:第二外殼 221:穿孔 221A,221B,221C,221D:壁面 300:彈片 310:第一延伸結構 320:第二延伸結構 330:彎曲結構 331:首端 332:末端 400:彈簧 AX:中心軸 C:連接裝置 D1:距離 D2:距離 H:殼體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設置於電子設備的殼體上的示意圖。 第2圖係表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的爆炸圖。 第3圖係表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之浮動接頭、第一外殼、以及彈片的示意圖。 第4圖係表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之第二外殼和防轉結構的示意圖。 第5圖係表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和流體供應器連接的示意圖。 第6圖係表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之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的示意圖。 第7圖係表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之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的爆炸圖。 第8圖係表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之浮動接頭、第一外殼、以及彈片的示意圖。 第9圖係表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之第二外殼和防轉結構的示意圖。
100:浮動接頭
110:通道
130:導孔
200:外殼
300:彈片
C:連接裝置
H:殼體

Claims (19)

  1. 一種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包括:一浮動接頭,具有一通道,該通道用以供一流體通過;一外殼,包括一穿孔;以及一彈片,包括:一第一延伸結構,固定於該外殼上;一第二延伸結構,連接該浮動接頭;以及一彎曲結構,其中該彎曲結構之一首端連接該第一延伸結構,且該彎曲結構之一末端連接該第二延伸結構,其中該浮動接頭更包括一防轉結構,該浮動接頭穿過該穿孔且該防轉結構容置於該穿孔中以限制該浮動接頭的旋轉角度。
  2. 如請求項1之連接裝置,其中該第二延伸結構具有一板體,且該板體以可分離的方式接觸該浮動接頭。
  3. 如請求項1之連接裝置,其中該第一延伸結構和該第二延伸結構大致平行。
  4. 如請求項1之連接裝置,其中該浮動接頭更包括一連接柱,該第二延伸結構包括一環狀部,且該環狀部以可拆卸的方式連接該連接柱。
  5. 如請求項4之連接裝置,其中該環狀部具有一開口,且該連接柱位於該開口和該第一延伸結構之間。
  6. 如請求項1之連接裝置,其中該防轉結構包括一側邊,且該穿孔包括面朝該側邊的一壁面,其中該浮動接頭的一中心 軸和該側邊之間的最遠距離大於該中心軸和該壁面之間的最近距離。
  7. 如請求項1之連接裝置,其中該防轉結構包括一側邊,該穿孔包括面朝該側邊的一壁面,且該側邊和該壁面分別為內凹和外凸的。
  8. 如請求項1之連接裝置,其中該穿孔包括一壁面,且該防轉結構和該壁面之間形成一間隙。
  9. 如請求項1之連接裝置,其中該浮動接頭更包括一導孔,設置於該通道旁,該導孔對應於該浮動接頭所連接的一管路旁的一導引柱。
  10. 如請求項1之連接裝置,其中該連接裝置更包括一彈簧,連接該外殼和該浮動接頭。
  11. 一種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包括:一浮動接頭,具有一通道,該通道用以供一流體通過;一外殼,包括一穿孔;以及複數個彈片,其中每一彈片包括:一第一延伸結構,固定於該外殼上;一第二延伸結構,連接該浮動接頭;以及一彎曲結構,其中該彎曲結構之一首端連接該第一延伸結構,該彎曲結構之一末端連接該第二延伸結構,其中該些彈片和該浮動接頭的連接處相對於該浮動接頭的一中心軸而言為對稱設置,其中該浮動接頭更包括一防轉結構,該浮動接 頭穿過該穿孔且該防轉結構容置於該穿孔中以限制該浮動接頭的旋轉角度。
  12. 如請求項11之連接裝置,其中該浮動接頭更包括複數個連接柱,且每一第二延伸結構各自包括一環狀部,分別以可拆卸的方式連接該些連接柱。
  13. 如請求項12之連接裝置,其中每一環狀部各自包括一開口,且對於每一彈片而言,該彈片連接的該連接柱位於該彈片的該開口和該第一延伸結構之間。
  14. 如請求項12之連接裝置,其中該浮動接頭大致具有一矩形剖面,且該些連接柱分別位於該矩形剖面的角落。
  15. 如請求項11之連接裝置,其中該防轉結構包括一側邊,且該穿孔包括面朝該側邊的一壁面,其中該中心軸和該側邊之間的最遠距離大於該中心軸和該壁面之間的最近距離。
  16. 如請求項11之連接裝置,其中該防轉結構包括一側邊,該穿孔包括面朝該側邊的一壁面,且該側邊和該壁面分別為內凹和外凸的。
  17. 如請求項11之連接裝置,其中該穿孔包括一壁面,且該防轉結構和該壁面之間形成一間隙。
  18. 如請求項11之連接裝置,其中該浮動接頭更包括一導孔,設置於該通道旁,該導孔對應於該浮動接頭所連接的一管路旁的一導引柱。
  19. 如請求項11之連接裝置,其中該連接裝置更包括一彈簧,連接該外殼和該浮動接頭。
TW111128352A 2021-08-10 2022-07-28 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 TWI8208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27442P 2021-08-10 2021-08-10
US63/227,442 2021-08-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7388A TW202307388A (zh) 2023-02-16
TWI820830B true TWI820830B (zh) 2023-11-01

Family

ID=8518074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8352A TWI820830B (zh) 2021-08-10 2022-07-28 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
TW112137082A TW202403257A (zh) 2021-08-10 2022-07-28 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37082A TW202403257A (zh) 2021-08-10 2022-07-28 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07219A (zh)
TW (2) TWI82083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38516A1 (en) * 2013-02-28 2014-08-28 Bull Sas Hydraulic distributor
JP2019086148A (ja) * 2017-11-08 2019-06-06 上海三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パイプ接合装置
CN211449985U (zh) * 2019-11-15 2020-09-08 丹阳市裕桥精密元件有限公司 一种直插式钢珠自锁紧流体连接器
CN213177219U (zh) * 2020-07-20 2021-05-11 宁波大雅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新型水冷管路自密封快换接头
CN110608334B (zh) * 2018-09-21 2021-07-30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浮动流体接头及接头组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38516A1 (en) * 2013-02-28 2014-08-28 Bull Sas Hydraulic distributor
JP2019086148A (ja) * 2017-11-08 2019-06-06 上海三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パイプ接合装置
CN110608334B (zh) * 2018-09-21 2021-07-30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浮动流体接头及接头组件
CN211449985U (zh) * 2019-11-15 2020-09-08 丹阳市裕桥精密元件有限公司 一种直插式钢珠自锁紧流体连接器
CN213177219U (zh) * 2020-07-20 2021-05-11 宁波大雅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新型水冷管路自密封快换接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7388A (zh) 2023-02-16
TW202403257A (zh) 2024-01-16
CN115707219A (zh) 2023-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1018642A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電気コネクタを用いる電子デバイス
TW201317740A (zh) 電子裝置及其可拆卸式電子套組
TWI434122B (zh) 一種應用於一投影裝置之磁性固定結構
TWI820830B (zh) 液冷模組的連接裝置
TWI674831B (zh) 電路板模組與電子裝置
TW201517741A (zh) 電路板固定結構
TWI516184B (zh) 保護結構及其電子裝置
CN103633492A (zh) 一种浮动连接器
TWI717186B (zh) 連接器組裝結構
WO2023174326A1 (zh) 镜腿连接结构和头戴显示设备
US20230048859A1 (en) Connecting device of liquid cooling module
WO2022104642A1 (zh) 电子设备及其转轴机构
CN213483289U (zh) 护角结构及led显示屏
TWM488837U (zh) 電子裝置
JP2010153695A (ja) 情報処理装置
TW201500171A (zh) 熱熔組裝結構及其組裝方法
JP2006245406A (ja) 電子機器、回路基板および被支持部材
TWI794511B (zh) 組裝式工業平板電腦
TWI549584B (zh) 伺服器之機殼結構
TWI745951B (zh) 電路板的固定結構
CN103582344A (zh) 防护结构及具有该防护结构的电子装置
TWM466467U (zh) 兼具導流與固定功能的支架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TWI835015B (zh) 連接埠模組
TWI345092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2100884A (zh) 扭力產生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