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0548B - 觸控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觸控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0548B
TWI820548B TW110148600A TW110148600A TWI820548B TW I820548 B TWI820548 B TW I820548B TW 110148600 A TW110148600 A TW 110148600A TW 110148600 A TW110148600 A TW 110148600A TW I820548 B TWI820548 B TW I82054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disposed
black matrix
layer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8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7884A (zh
Inventor
李正恩
李炅河
李邰珪
金桓
李恩惠
任賢哲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7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7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05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054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6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0/865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light-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揭露為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包含設置於基板上的發光裝置、設置於發光裝置上的封裝單元、設置於封裝單元上的觸控緩衝膜、設置於觸控緩衝膜上的第二橋接電極、設置於觸控緩衝膜並包含開口的黑矩陣、用以填充開口的色彩濾波器,以及設置於色彩濾波器以及黑矩陣上的遮蓋層。

Description

觸控顯示裝置
本發明關於一種顯示裝置,特別係一種結構及製程可被簡化的觸控顯示裝置。
觸控螢幕為一種輸入裝置,可使用人的手指或物體來藉由選擇顯示在顯示裝置的螢幕或其相似物上之指示來輸入使用者的命令。舉例來說,觸控螢幕將直接接觸人的手指或物體的接觸位置轉換成電子訊號,並將在接觸位置所選擇的指示作為輸入訊號接收。因為這種觸控螢幕可取代連接於顯示裝置以進行運作的獨立輸入裝置(如鍵盤或滑鼠),所以觸控螢幕的使用範圍傾向於逐漸擴張。
為了提升製造顯示裝置的方便性並降低顯示裝置的尺寸,正在嘗試將觸控螢幕安裝於顯示面板(如液晶顯示面板或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中。
然而,因為觸控螢幕位於顯示面板中,所以顯示面板的結構以及製程可能會被複雜化,且顯示面板的製造成本可能會增加。
因此,本發明關於一種實質上解決因相關技術的缺陷及優點導致的一或多個問題之觸控顯示裝置。
本發明的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其結構及製程可藉由使用黑矩陣取代觸控絕緣膜以及將色彩濾波器嵌入到黑矩陣中而被簡化。
本發明額外的優點、目的以及特徵將部分地於以下敘述中闡述,且部分地對審閱以下敘述之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來說為顯而易見的,或可藉由實施本發明而習得。可藉由此處的描述、請求項以及所附的圖式中具體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及獲得本發明的目的以及其他優點。
為了達成這些目的以及其他優點且根據本發明的目標,如於此實施及廣泛地描述,觸控顯示裝置包含多個發光裝置、一封裝單元、一觸控緩衝膜、多個第二橋接電極、一黑矩陣、多個色彩濾波器以及一遮蓋層。發光裝置設置於基板上。封裝單元設置於發光裝置上。觸控緩衝膜設置於封裝單元上。第二橋接電極設置於觸控緩衝膜上。黑矩陣設置於觸控緩衝膜上且包含多個開口。色彩濾波器用以填充開口。遮蓋層設置於色彩濾波器以及黑矩陣上。
觸控顯示裝置可更包含多個觸控接觸孔、第二感測層以及第一感測層。觸控接觸孔穿過黑矩陣以暴露各個第二橋接電極的部分,包含多個第二觸控電極之第二感測層設置於觸控接觸孔中並連接於第二橋接電極,第一感測層包含多個第一觸控電極及多個第一橋接電極。
各個開口可具有用以作為觸控緩衝膜的頂面之底面以及用以作為黑矩陣的暴露之側面的側面。
觸控緩衝膜可由用以對色彩濾波器具有強親和力的親水性材料形成,且黑矩陣可由用以排斥色彩濾波器的疏水性材料形成。
色彩濾波器可根據黑矩陣的頂面具有凸起外形。
色彩濾波器可具有從黑矩陣的頂面凸出的表面,凸出的表面與黑矩陣的頂面一起形成階梯。
各個開口的頂部之尺寸可大於各個開口的底部之尺寸。
觸控顯示裝置可更包含供發光裝置設置的主動區域以及鄰設於主動區域的邊框區域。邊框區域可包含第一邊框區域、焊墊區以及第二邊框區域。第一邊框區域鄰設於主動區域而使得封裝單元的多個端設置於第一邊框區域中。焊墊區供多個觸控焊墊設置。第二邊框區域位於第一邊框區域以及焊墊區之間。觸控焊墊可電性連接於用以從主動區域延伸的多個路由線路。
路由線路可於第一邊框區域以及主動區域中設置於黑矩陣上,且可於第二邊框區域中設置於觸控緩衝膜上。
各個觸控焊墊可包含第一觸控焊墊電極、第二觸控焊墊電極以及第三觸控焊墊電極。第一觸控焊墊電極設置於基板上而使觸控緩衝膜設置於第一觸控焊墊電極上。第二觸控焊墊電極設置於第一觸控焊墊電極上。第三觸控焊墊電極設置於第二觸控焊墊電極上。觸控緩衝膜具有暴露第一觸控焊墊電極的第一觸控焊墊接觸孔。第二觸控焊墊電極可設置於觸控緩衝膜上以接觸第一觸控焊墊電極。
第一觸控焊墊電極及形成於基板上的薄膜電晶體的多個源極電極與汲極電極可由相同的金屬形成。第二觸控焊墊電極及第二橋接電極可由相同的金屬形成。第三觸控焊墊電極及第一感測層可由相同的金屬形成。
遮蓋層可包含設置於黑矩陣上之鈍化層、設置於鈍化層上的黑色光學黏合層以及設置於黑色光學黏合層上的遮蓋窗。
遮蓋層可包含設置於黑矩陣上的第一光學黏合層、設置於第一光學黏合層上的極化層、設置於極化層上的第二光學黏合層以及設置於第二光學黏合層上的遮蓋窗。
遮蓋層可包含設置於黑矩陣上的鈍化層、設置於鈍化層上的第一光學黏合層、設置於第一光學黏合層上的極化層、設置於極化層上的第二光學黏合層以及設置於第二光學黏合層上的遮蓋窗。
應理解的是,本發明前述的概略性描述以及以下的詳細描述皆為示例性及解釋性的,且旨在提供所請之發明更進一步的解釋。
以下將詳細描述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且這些實施例的示例繪示於相關圖式中。在實施例及圖式的以下描述中,通篇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由相同的標號來表示。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之以下敘述中,於此併入的習知功能及構造之詳細描述將在可能模糊本發明的主旨時被省略。此外,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之以下描述中,數個實施例中實質上相同的元件將在第一個實施例中描述一次,且其重複敘述將在其他實施例中因為被視為不必要而被省略。
在實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將理解的是,當使用用語「第一」、「第二」等來描述各種元件時,這些元件並不以這些用語為限。這些用語僅用於辨認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的各個特徵可部分或整個地彼此耦接或結合,且用各種技術性方式互鎖(interlocked)或驅動(driven),且各個實施例可彼此獨立地實施或透過彼此連接的方式一起實施。
以下,將參閱相關圖式詳細描述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
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之立體圖,且圖2為圖1中呈現的觸控顯示裝置的平面圖。此外,圖3為圖2中的部分A之局部放大平面圖,圖4為沿圖3中的割面線I-I’繪示的長軸剖面示意圖,且圖5為沿圖2中的割面線II-II’繪示的長軸剖面示意圖。
請參閱圖1至圖5,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1透過觸控電極152e、154e感測因使用者觸碰所產生的互電容變化(觸控感測器Cm),因此感測是否有觸控發生並感測觸控位置。
此外,具有圖1中呈現的觸控感測器的觸控顯示裝置1透過包含發光裝置210的單元像素而顯示影像。如圖1所示,單元像素可包含排成列的紅色(R)、綠色(G)及藍色(B)的子像素SP。或者,單元像素可包含紅色(R)、綠色(G)、藍色(B)及白色(W)的子像素SP。如圖3所示,單元像素可形成為波形瓦(pentile structure)結構。請參閱圖3,具有波形瓦結構的單元像素可包含一個紅色(R)子像素SP、一個藍色(B)子像素SP及兩個綠色(G)子像素SP。
觸控顯示裝置1可包含在基板111上以矩陣形式排列的多個子像素SP、設置於子像素SP上的封裝單元140,以及設置於封裝單元140上的觸控感測器Cm。
各個子像素SP包含像素驅動電路以及連接於像素驅動電路的發光裝置210。
像素驅動電路包含開關電晶體T1、驅動電晶體T2以及儲存電容器Cst。雖然本發明示例性描述像素驅動電路是具有包含兩個電晶體T以及一個電容器C的結構,但像素驅動電路並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可使用具有三或更多個電晶體T以及一或更多個電容器C的3T1C結構或3T2C結構之像素驅動電路。
當掃描脈衝被施加至掃描線路SL時,開關電晶體T1會導通且將被供應至資料線路DL的資料訊號供應至儲存電容器Cst以及驅動電晶體T2的閘極電極。
驅動電晶體T2響應於被供應到相應的驅動電晶體T2之閘極電極的資料訊號而控制從高電壓供應線路VDD被供應到發光裝置210的電流I,進而調整發光裝置210的發光量。此外,即使開關電晶體T1被關閉,驅動電晶體T2仍會因為對儲存電容器Cst進行充電的電壓而將常規的電流供應給發光裝置210,而使得發光裝置210持續發光直到下一幀的資料訊號被供應到驅動電晶體T2。
如圖4所示,驅動薄膜電晶體130(T2)包含半導體層134、閘極電極132、源極電極136與汲極電極138,半導體層134設置於緩衝層112上,閘極電極132用以使半導體層134重疊於介於閘極電極132及半導體層134之間的閘極絕緣膜102,源極電極136與汲極電極138形成於中間層絕緣膜114上以接觸半導體層134。於此,半導體層134可由非晶質半導體材料、多晶型半導體材料或氧化物半導體材料其中至少一者形成。
發光裝置210包含陽極222、形成於陽極222上的發光疊層224,以及形成於發光疊層224上的陰極226。
陽極可電性連接於透過穿過像素平坦化層118的像素接觸孔116而暴露的驅動薄膜電晶體130(T2)之汲極電極138或源極電極136。
於此,至少一發光疊層224在由堤部128準備的發光區域中形成於陽極222上。可藉由在陽極222上用常規的順序或顛倒的順序堆疊電洞相關層、發光層以及電子相關層來形成至少一發光疊層224。此外,至少一發光疊層224可包含彼此相對設置的第一及第二發光疊層,且電荷產生層介於第一及第二發光疊層之間。在此情況中,第一及第二發光疊層中的一者可發出藍光且第一及第二發光疊層中的另一者可發出黃綠光,因此第一及第二發光疊層可產生白光。由發光疊層224所產生的白光入射在位於發光疊層224的頂面或底面上之色彩濾波器上,因此能實施彩色影像。或者,發光裝置210的各個發光疊層224會發出與相應子像素對應的顏色之光而沒有設置獨立的色彩濾波器,進而能實施彩色影像。舉例來說,紅色(R)子像素SP的發光疊層224可發出紅光,綠色(G)子像素SP的發光疊層224可發出綠光,且藍色(B)子像素SP的發光疊層224可發出藍光。
電洞相關層可包含電洞注入層以及電洞傳輸層其中至少一者。此外,電子相關層可包含電子注入層以及電子傳輸層其中至少一者。
陰極226可用相對陽極222的方式形成且發光疊層224介於陰極226及陽極222之間。陰極226可連接於低電壓供應線路VSS。
封裝單元140防止外部水氣以及氧氣滲透進容易受外部水氣或氧氣影響的發光裝置210。為此,封裝單元140包含多個無機封裝層142、146以及設置於無機封裝層142、146之間的有機封裝層144,無機封裝層142、146的其中一者設置為最頂側的層體。於此,封裝單元140包含至少二無機封裝層142、146以及至少一有機封裝層144。在本發明中,將示例性描述有機封裝層144設置於第一及第二無機封裝層142、146之間的封裝單元140之結構。
第一無機封裝層142可形成於提供有陰極226形成於其上的基板111上以位於最靠近發光裝置210的位置。第一無機封裝層142可由可在低溫沉積的無機絕緣材料形成,如氮矽化合物(SiN x)、氮氧化合物(SiO x)、氮矽氧化合物(SiON)或氧化鋁(Al 2O 3)。此外,第一無機封裝層142可形成為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因為第一無機封裝層142在低溫沉積,所以可在第一無機封裝層142的沉積製程中防止容易受高溫影響的發光裝置210之發光疊層224受到損傷。
有機封裝層144作為分別將多個層體之間因顯示裝置的彎曲而造成的壓力釋放之緩衝層,並加強平坦化的效果。有機封裝層144由有機絕緣材料形成,如壓克力樹脂、環氧樹脂、聚醯亞胺、聚乙烯或矽氧碳化物(silicon oxycarbide,SiOC)。
當有機封裝層144是透過噴墨方法所形成時,可設置至少一壩部106以防止液態的有機封裝層144朝基板111的邊緣擴散。至少一壩部106可防止有機封裝層144朝位於基板111中最外側的邊緣之焊墊區PDA擴散,其中焊墊區PDA中設置有觸控焊墊170及顯示焊墊104。為此,如圖2所示,至少一壩部106可被形成以完全地環繞設有發光裝置210的主動區域AA。然,至少一壩部106並不以此為限,至少一壩部106可僅形成於主動區域AA及焊墊區PDA之間。當設有觸控焊墊170及顯示焊墊104的焊墊區PDA設置於基板111的一側時,至少一壩部106可僅設置在基板111的相對應側。當設有觸控焊墊170及顯示焊墊104的焊墊區PDA設置於基板111的兩側時,至少一壩部106可設置於基板111的那兩側。至少一壩部106形成為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至少一壩部106與像素平坦化層118、堤部128或間隔件其中至少一者在相同的時間由相同的材料形成。
第二無機封裝層146可形成於提供有形成於其上的有機封裝層144之基板111上。第二無機封裝層146可形成於有機封裝層144及第一無機封裝層142的頂面及側面。第二無機封裝層146可最小化或防止外部水氣或氧氣滲透到第一無機封裝層142及有機封裝層144中的情形。第二無機封裝層146可由無機絕緣材料形成,如氮矽化合物(SiN x)、氮氧化合物(SiO x)、氮矽氧化合物(SiON)或氧化鋁(Al 2O 3)。此外,第二無機封裝層146可形成為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
觸控緩衝膜148可設置於封裝單元140上,且黑矩陣1000可設置於觸控緩衝膜148上。此外,設有包含第一感測層152及第二感測層154的觸控感測器Cm,其中第一感測層152及第二感測層154被設置以彼此交會且黑矩陣1000介於第一感測層152及第二感測層154之間。於此,第一感測層152可為觸控驅動線路,且第二感測層154可為觸控感測線路。
因被供應至第一感測層152的觸控驅動脈衝的緣故,可用電荷對觸控感測器Cm進行充電,且可將電荷排放至第二感測層154。
第一感測層152包含多個第一觸控電極152e以及用於電性連接這些第一觸控電極152e的第一橋接電極152b。
這些第一觸控電極152e可設置於黑矩陣1000的頂面上而在第一方向(即X軸方向)中以指定的間距彼此相間隔。各個第一觸控電極152e可藉由第一橋接電極152b電性連接於相鄰的第一觸控電極152e。
在黑矩陣1000上的相同平面中第一橋接電極152b與第二觸控電極154e設置於相同的平面上,且第一橋接電極152b可不透過獨立的接觸孔電性連接於第二觸控電極154e。
第二感測層154包含多個第二觸控電極154e以及用以電性連接這些第二觸控電極154e的第二橋接電極154b。
第二觸控電極154e可設置於黑矩陣1000上而在第二方向(即Y軸方向)中以指定的間距彼此相間隔。各個第二觸控電極154e可透過第二橋接電極154b電性連接於相鄰的第二觸控電極154e。
第二橋接電極154b可形成於由絕緣材料形成的觸控緩衝膜148上,可透過穿過黑矩陣1000的觸控接觸孔150暴露,且可電性連接於第二觸控電極154e。舉例來說,請參閱圖4,第二橋接電極154b可設置於觸控緩衝膜148及黑矩陣1000之間,且可透過黑矩陣1000中的觸控接觸孔150連接於設置在黑矩陣1000上的第二觸控電極154e。
如圖3所示,設置於黑矩陣1000的頂面上的第一橋接電極152b與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可不分別重疊於這些子像素SP的發光區域,且可重疊於堤部128。此外,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與第一橋接電極152b可形成為網狀形式(mesh type)。設置於觸控緩衝膜148上的這些第二橋接電極154b可分別不重疊於這些子像素SP的發光區域,且可重疊於堤部128。此外,位於觸控緩衝膜148及黑矩陣1000之間的第二橋接電極154b可形成為V形外形。因此,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與第一及第二橋接電極152b、154b被設置以分別不重疊於這些子像素SP的發光區域,且因此可防止觸控顯示裝置1的開口率(aperture ratio)及透射率因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與第一及第二橋接電極152b、154b而劣化。
請參閱圖4,開口1550可穿過黑矩陣1000。這些開口1550被設置以分別重疊於這些子像素SP的發光區域,即對應於設置有發光裝置210的區域。開口1550可藉由移除黑矩陣1000的部分區域被形成以暴露設置於黑矩陣1000之下的觸控緩衝膜148之頂面的某些部分。因此,藉由移除黑矩陣1000而形成的開口1550可作為觸控緩衝膜148的頂面以及黑矩陣1000的側面。因此,各個開口1550可包含由觸控緩衝膜148的暴露的頂面形成之底面以及由黑矩陣1000的暴露的側面形成之側面。
色彩濾波器1500可設置於開口1550中。因此,黑矩陣1000可設置於這些色彩濾波器1500之間以重疊於堤部128。黑矩陣1000可分別將這些子像素區域彼此分界且用於防止鄰近的子像素區域之間產生光學干涉或漏光之情形。黑矩陣1000可由具有高電阻的黑色絕緣材料形成。開口1550以及設置於開口1550中的色彩濾波器1500可被設計以具有大於或等於從堤部128暴露的發光區域之寬度的寬度。發光區域可定義為發光疊層224的底面藉由移除設置於陽極222上的堤部128而直接接觸陽極222的頂面之區域。
可使用噴墨印刷方法或微影製程來形成設置於開口1550中的色彩濾波器1500。此圖式將色彩濾波器1500繪示為是藉由使用噴墨印刷方法注入彩色墨水並接著使彩色墨水硬化所形成。
色彩濾波器1500可形成於透過開口1550暴露的觸控緩衝膜148之頂面的某些部分上以及透過開口1550暴露的黑矩陣1000之側面的某些部分上。
當使用噴墨印刷方法用於填充開口1550的色彩濾波器1500之彩色墨水的量被設定成過度大的量時,彩色墨水可能會溢出開口1550並流動到發出不同顏色的光之相鄰子像素。
為了防止這種問題的發生,觸控緩衝膜148可由親水性材料(hydrophilic material)(即對色彩濾波器1500的彩色墨水具有強親和力之材料)形成,且黑矩陣1000可由疏水材料(hydrophobic material)(即排斥彩色墨水的材料)形成。
因此,色彩濾波器1500及疏水的黑矩陣1000之間可能會產生排斥力,且色彩濾波器1500及親水的觸控緩衝膜148之間可能會產生吸引力。因此,即使所使用的黑矩陣1000之厚度(即黑矩陣1000的高度)為低的,仍可防止色彩濾波器1500的彩色墨水溢流至用以發出不同顏色的光之鄰近子像素。
當色彩濾波器1500的彩色墨水排斥黑矩陣1000的材料時,彩色墨水會相對黑矩陣1000具有排斥力且因此會形成為凸起狀。當形成為凸起狀的彩色墨水硬化時,色彩濾波器1500可根據黑矩陣1000的頂面形成為凸起狀。
請參閱圖4及圖5,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1可包含設置有發光裝置210的主動區域AA以及鄰設於主動區域AA的邊框區域BZ。邊框區域BZ可包含鄰設於主動區域AA的第一邊框區域BZ1、設有觸控焊墊170的焊墊區PDA以及設置於第一邊框區域BZ1及焊墊區PDA之間的第二邊框區域BZ2。鄰設於封裝單元140的有機封裝層144之壩部106可形成於第一邊框區域BZ1中。
在設有觸控焊墊170的第二邊框區域BZ2中也可設置顯示焊墊104。舉例來說,顯示焊墊104可設置於這些觸控焊墊170之間。或者,觸控焊墊170可設置於這些顯示焊墊104之間。雖然在本發明中觸控焊墊170及顯示焊墊104兩者皆設置於顯示面板的一側,但觸控焊墊170及顯示焊墊104並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觸控焊墊170可設置於顯示面板的一側,且顯示焊墊104可設置於顯示面板的另一側。因此,觸控焊墊170及顯示焊墊104的設置方式並不以圖2中的結構為限,且可依據觸控顯示裝置1的設計而以各種方式改變。
如圖2所示,顯示焊墊104被形成以與觸控焊墊170具有相同的堆疊結構。然,顯示焊墊104並不以此為限,且可被形成以與觸控焊墊170具有不同的堆疊結構。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1包含設置於邊框區域BZ中的路由線路160。路由線路160透過觸控焊墊170將觸控驅動器所產生的觸控驅動訊號發送至第一感測層152,並透過觸控焊墊170將來自第二感測層154的觸控訊號發送給觸控驅動器。
因此,路由線路160可形成於各個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與觸控焊墊170之間。此外,路由線路160可電性連接各個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與觸控焊墊170。如圖2所示,路由線路160可從第二觸控電極154e延伸到主動區域AA的左或右側其中至少一者,且可連接於焊墊區PDA中的觸控焊墊170。路由線路160可從第一觸控電極152e延伸到主動區域AA的頂側及底側其中至少一者,且可連接於觸控焊墊170。可根據觸控顯示裝置1的設計而以各種方式改變路由線路的這種設置方式。路由線路160可設置於至少一壩部106上以與至少一壩部106交會,且可沿封裝單元140的側面設置。因此,路由線路160可重疊於至少一壩部106的頂面。
路由線路160與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可選擇性地形成於相同的平面上。舉例來說,可用與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於主動區域AA中設置於黑矩陣1000上之方式相同的方式,來於主動區域AA、第一邊框區域BZ1及第二邊框區域BZ2中將路由線路160設置於黑矩陣1000上。
然,路由線路160並不以此為限,且路由線路160與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可設置於不同的平面上。舉例來說,如圖4及圖5所示,路由線路160可於第一邊框區域BZ1及主動區域AA中設置於黑矩陣1000上。此外,路由線路160可於第二邊框區域BZ2中設置於觸控緩衝膜148上。圖5繪示路由線路160於第二邊框區域BZ2中設置於觸控緩衝膜148上且於第一邊框區域BZ1及主動區域AA中設置在黑矩陣1000上之情況。
將詳細描述路由線路160於第一邊框區域BZ1及主動區域AA中設置在黑矩陣1000上且於第二邊框區域BZ2中設置在觸控緩衝膜148上之情況。請參閱圖5,黑矩陣1000可設置於主動區域AA及第一邊框區域BZ1中,但可不設置於第二邊框區域BZ2的某些區域中。因此,在邊框區域BZ中的第二邊框區域BZ2中,路由線路160可接觸觸控緩衝膜148的頂面。
請參閱圖4及圖5,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與路由線路160可於主動區域AA及第一邊框區域BZ1中設置於黑矩陣1000上。開口1550及觸控接觸孔150可形成於黑矩陣1000中,進而能暴露設置於黑矩陣1000之下的觸控緩衝膜148的某些部分以及第二橋接電極154b。
此外,當開口1550及觸控接觸孔150藉由移除設置於主動區域AA中的黑矩陣1000之部分區域而形成時,可移除設置於邊框區域BZ中的黑矩陣1000之部分區域。
因此,設置於邊框區域BZ中的第二邊框區域BZ2及焊墊區PDA中的黑矩陣1000可選擇性地被移除。舉例來說,當第二邊框區域BZ2包含彎曲區域時,黑矩陣1000可從第二邊框區域BZ2的彎曲區域被移除。此外,為了在焊墊區PDA中將從路由線路160延伸的第三觸控焊墊電極176連接到第二觸控焊墊電極174以及第一觸控焊墊電極172,可移除至少部分的黑矩陣1000。
因此,路由線路160與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可設置於不同的層體上。此外,與路由線路160由相同材料形成以具有相同的堆疊結構之第三觸控焊墊電極176可與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設置在不同的層體上。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與路由線路160的某些部分可於第一邊框區域BZ1中設置於黑矩陣1000。此外,路由線路160可於第二邊框區域BZ2中設置於觸控緩衝膜148上。與路由線路160具有相同的堆疊結構之第三觸控焊墊電極176可於焊墊區PDA中設置於第二觸控焊墊電極174上。
將描述用與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在主動區域AA中設置於黑矩陣1000上的方式相同的方式,來於主動區域AA中將路由線路160設置於黑矩陣1000上的狀況。在此情況中,黑矩陣1000可設置於邊框區域BZ中的第一邊框區域BZ1、第二邊框區域BZ2及焊墊區PDA中。然,為了在焊墊區PDA中形成第一焊墊接觸孔178a,可將黑矩陣1000的部分區域移除。因此,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與路由線路160可在第一邊框區域BZ1及第二邊框區域BZ2中形成於相同的層體(即黑矩陣1000)上。此外,第三觸控焊墊電極176可於焊墊區PDA中設置於透過第一焊墊接觸孔178a暴露的第二觸控焊墊電極174上。
因為第二觸控焊墊電極174及觸控緩衝膜148不會對在黑矩陣1000中形成開口1550及觸控接觸孔150的製程中使用的化學溶液(如顯影劑)產生反應,所以可在邊框區域BZ中選擇性地移除設置於第二觸控焊墊電極174及觸控緩衝膜148上的黑矩陣1000。
此外,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各個第一感測層152及第二感測層154可透過路由線路160及觸控焊墊170電性連接於觸控驅動器(未繪示)。觸控焊墊170可連接於安裝有觸控驅動器的訊號轉移薄膜(未繪示)。
設置於焊墊區PDA中的各個觸控焊墊170可包含第一至第三觸控焊墊電極172、174、176。第一觸控焊墊電極172可設置於基板111、緩衝層112或設置於封裝單元140之下的中間層絕緣膜114其中至少一者上。
第一觸控焊墊電極172可與驅動薄膜電晶體130 (T2)的源極與汲極電極136、138或閘極電極132其中至少一者以相同的材料在相同的平面形成,且可形成為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第一觸控焊墊電極172可與源極與汲極電極136、138或閘極電極132其中至少一者具有相同的堆疊結構。舉例來說,繪示有跟源極與汲極電極136、138以相同材料形成且設置於中間層絕緣膜114上的第一觸控焊墊電極172。因此,第一觸控焊墊電極172跟源極與汲極電極136、138可透過相同的遮罩製程形成。因此,第一觸控焊墊電極172跟源極與汲極電極136、138可具有相同的堆疊結構。
第二觸控焊墊電極174可電性連接於透過穿過觸控緩衝膜148的第一焊墊接觸孔178a所暴露的第一觸控焊墊電極172。第二觸控焊墊電極174可與第二橋接電極154b透過相同的遮罩製程形成,因此能與第二橋接電極154b由相同的材料在相同的平面上形成。此外,第二觸控焊墊電極174可與第二橋接電極154b具有相同的堆疊結構。
第三觸控焊墊電極176可電性連接於從黑矩陣1000暴露的第二觸控焊墊電極174。第三觸控焊墊電極176可與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透過相同的遮罩製程形成。因此,第三觸控焊墊電極176可與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由相同的材料形成。此外,第三觸控焊墊電極176可與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具有相同的堆疊結構。因此,第三觸控焊墊電極176可與分別從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延伸的這些路由線路160具有相同的堆疊結構。第三觸控焊墊電極176可從各個路由線路160延伸。
因此,遮蓋層500可設置於提供有設置於其上的封裝單元140及觸控感測器Cm之基板111上。
遮蓋層500可包含鈍化層520、設置於鈍化層520上的黑色光學黏合層550以及設置於黑色光學黏合層550上的遮蓋窗590。
鈍化層520、黑色光學黏合層550及遮蓋窗590可設置到第一邊框區域BZ1。然,鈍化層520、黑色光學黏合層550及遮蓋窗590並不以此為限,且可設置到第二邊框區域BZ2。
黑色光學黏合層550可一併作為黏合層以及極化層。極化層用於阻擋形成觸控電極152e、154e的金屬所反射的光。然,黑色光學黏合層550可防止外部光的反射並防止子像素之間產生色彩干涉。此外,黑矩陣1000可阻擋形成觸控電極152e、154e的金屬所反射的光,因此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1可顯示更清楚的影像。可使用染料與黏合片(如光學膠(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結合的材料而將黑色光學黏合層550實施為黑色的,藉以使黑色光學黏合層550能一併作為黑色調的黏著層以及極化層。
此外,因設置於鈍化層520之下的色彩濾波器1500及觸控電極152e、154e之緣故,鈍化層520的底面可具有不平坦的表面。此外,鈍化層520的頂面可具有平坦面。為了將鈍化層520的頂面形成為平坦面,鈍化層520可由具有流動性的有機材料形成。因此,鈍化層520可由有機材料形成,如壓克力樹脂、環氧樹脂、聚醯亞胺、聚乙烯或矽氧碳化物。
因此,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1可用黑矩陣1000取代觸控絕緣薄膜,且將色彩濾波器1500嵌入到黑矩陣1000中,進而能簡化觸控顯示裝置1的結構以及製程。
此外,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1可用黑矩陣1000取代觸控絕緣薄膜且將色彩濾波器1500嵌入到黑矩陣1000中以實現觸控顯示面板的薄化,且因與黑矩陣1000一起使用的黑色光學黏合層550可降低反射率而可使用黑色光學黏合層550作為極化板的替代物。
圖6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的長軸剖面示意圖,且圖7為根據本發明再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的長軸剖面示意圖。
實質上與圖1至圖5中呈現的前述實施例之描述相同的圖6及圖7中呈現的這些實施例中某些部分的詳細描述將因被認為不必要而被省略,且將為了方便說明而引用圖1至圖5。
請參閱圖6,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2包含設置於黑矩陣1000上的第一光學黏合層523、設置於第一光學黏合層523上的極化層530、設置於極化層530上的第二光學黏合層525以及設置於第二光學黏合層525上的遮蓋窗590。於此,極化層530可用於阻擋形成觸控電極152e、154e的金屬所反射的光。
第一光學黏合層523可設置包含黑矩陣1000的底層以及極化層530之間,且可用於將黑矩陣1000及極化層530彼此黏合。可藉由將極化材料施加到黑矩陣1000而形成極化層530,或極化層530可形成為獨立的元件。因此,極化層530可藉由在極化層530及黑矩陣1000之間插設有可將包含黑矩陣1000的底層以及極化層530黏合在一起的層體,而黏合至黑矩陣1000。極化層530可使用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三醋酸纖維素(triacetyl cellulose,TAC)等。此外,第二光學黏合層525可與第一光學黏合層523展現相同的功能。於此,第一及第二光學黏合層523、525可使用光學膠。
請參閱圖7,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再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3包含設置於黑矩陣1000上的鈍化層510、設置於鈍化層510上的第一光學黏合層523、設置於第一光學黏合層523上的極化層530、設置於極化層530上的第二光學黏合層525以及設置於第二光學黏合層525上的遮蓋窗590。於此,極化層530可用於阻擋形成觸控電極152e、154e的金屬所反射的光。
鈍化層510可保護設置於鈍化層510之下的觸控電極152e、154e、色彩濾波器1500及黑矩陣1000免於受到外部水氣、氧氣以及異物的影響。
因此,根據本發明的這些實施例之觸控顯示裝置2、3可實現觸控顯示面板的薄化,可透過極化層530的使用降低反射率,且保護位於鈍化層510之下的結構免於受到外來物質之影響。
圖8至圖12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之長軸剖面示意圖。
實質上與圖1至圖5中呈現的實施例之描述相同的圖8至圖12中呈現的方法之某些部分的詳細描述將因被認為不必要而被省略,且將為了方便說明而引用圖1至圖5。
如圖8所示,第一觸控金屬層沉積於提供有形成於其上的封裝單元140及觸控緩衝膜148的基板111之整個表面上。可藉由透過遮罩製程圖案化第一觸控金屬層來形成第二橋接電極154b及第二觸控焊墊電極174。
於此,第一觸控金屬層使用金屬被形成以具有單層結構或是多層結構,金屬例如為鋁(Al)、鈦(Ti)、銅(Cu)、鉬(Mo)、鉭(Ta)或鉬鈦(molybdenum-titanium,MoTi)。舉例來說,第一觸控金屬層可被形成以具有三層堆疊結構,如鈦/鋁/鈦(Ti/Al/Ti)、鉬鈦/銅/鉬鈦(MoTi/Cu/MoTi)或鈦/鋁/鉬(Ti/Al/Mo)。
如圖9所示,基質材料(matrix material)會沉積在提供有形成於其上的第二橋接電極154b及第二觸控焊墊電極174之基板111的整個表面上。可透過遮罩製程圖案化黑矩陣材料來形成黑矩陣1000、觸控接觸孔150及形成於其中的開口1550及第二觸控焊墊接觸孔178b。
於此,觸控接觸孔150可設置在各自對應於這些第二橋接電極154b中相對應的一者之一部分的多個位置,且第二觸控焊墊接觸孔178b可設置在對應於第一觸控焊墊電極172的位置。此外,開口1550可形成在對應陽極222的位置。
在黑矩陣1000的製造過程中,可保護第二橋接電極154b及第二觸控焊墊電極174。也就是說,因為第二橋接電極154b及第二觸控焊墊電極174不會對在黑矩陣1000的製程中使用的化學溶液(如顯影劑)產生反應,所以可防止第二橋接電極154b及第二觸控焊墊電極174產生腐蝕。
如圖10所示,可藉由使用噴墨印刷方法來將彩色墨水注入到開口1550中並使彩色墨水硬化來形成色彩濾波器1500。
因為黑矩陣1000可由疏水材料(即排斥彩色墨水的材料)形成,所以色彩濾波器1500可根據黑矩陣1000的頂面形成為凸起外形。
因此,在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中,色彩濾波器1500是藉由使用噴墨印刷方法而形成在黑矩陣1000中所形成的開口1550中,因此可簡化觸控顯示裝置的製程。
如圖11所示,第二觸控金屬層被沉積在提供有填充開口1550的色彩濾波器1500以及用以使第二橋接電極154b開放(open)的觸控接觸孔150之基板111的整個表面上,且接著透過遮罩製程被圖案化。可藉由圖案化第二觸控金屬層來形成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第一橋接電極152b、路由線路160及第三觸控焊墊電極176。於此,第二觸控金屬層使用金屬被形成以具有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金屬例如為鋁(Al)、鈦(Ti)、銅(Cu)、鉬(Mo)、鉭(Ta)或鉬鈦(MoTi)。舉例來說,第二觸控金屬層可被形成以具有三層結構,如鈦/鋁/鈦(Ti/Al/Ti)、鉬鈦/銅/鉬鈦(MoTi/Cu/MoTi)或鈦/鋁/鉬(Ti/Al/Mo)。
如圖12所示,遮蓋層500可形成於提供有形成於其上的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及第一橋接電極152b的基板111上。遮蓋層500可包含遮蓋窗590。
於此,黑色光學黏合層550可更設置於遮蓋窗590及提供有形成於其上的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及第一橋接電極152b的基板111之間。
或者,鈍化層510可形成於提供有形成於其上的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52e、154e及第一橋接電極152b的基板111上,且可藉由設置於鈍化層510上的光學黏合層被黏合至遮蓋窗590。
圖13及圖14為根據本發明更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的長軸剖面示意圖。於此,圖13繪示根據本發明更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的主動區域之結構,且圖14繪示根據本發明更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的邊框區域之結構。
實質上與圖1至圖5中呈現的前述實施例之描述相同的圖13及圖14中呈現的此實施例之某些部分的詳細描述將因被認為不必要而被省略,且將為了方便說明而引用圖1至圖5。
請參閱圖13及圖14,在根據本發明更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4中,色彩濾波器1600可與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1之色彩濾波器1500以不同的外形來形成。
在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1中,可使用噴墨印刷方法形成色彩濾波器1500,且因此色彩濾波器1500可根據黑矩陣1000的頂面具有凸起外形。
另一方面,在根據本發明更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4中,可使用光遮罩製程形成色彩濾波器1600,且色彩濾波器1600因此可形成從黑矩陣1000的頂面凸出的外形。
於此,開口1550可被形成以在黑矩陣1000的朝下方向中具有漸縮的外形。黑矩陣1000由不透明材料形成且因此會在曝光製程中吸收光,因此可能會使光難以到達設置於黑矩陣1000之下的觸控緩衝膜148。舉例來說,色彩濾波器1600的材料可能不會硬化。因此,各個開口1550的頂部之尺寸可大於各個開口1550的底部之尺寸,而使得光可到達設置於色彩濾波器1600之下的觸控緩衝膜148。
此外,因為黑矩陣1000的使用厚度可等於開口1550的厚度,所以為了形成使用厚度,色彩濾波器1600的材料所需要的量可能會大於填充黑矩陣1000的開口1550之量。舉例來說,當色彩濾波器1600由具有流動性的有機材料形成時,藉由使有機材料硬化而形成的色彩濾波器1600可具有平坦的頂面同時填充於開口1550。
因此,為了形成具有平坦的頂面同時填充於開口1550的色彩濾波器1600,會需要將比填充開口1550的量更多之色彩濾波器1600的材料提供至基板111。
此外,因為曝光製程被執行以對應於介於這些開口1550的這些頂部之間的區域,所以色彩濾波器1600可具有從黑矩陣1000的頂面凸出的表面,以與黑矩陣1000的頂面一起形成階梯。也就是說,色彩濾波器1600可被形成以從相對應的開口1550之頂部凸出。
在邊框區域BZ中,黑矩陣1000可設置於觸控緩衝膜148上。在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中,黑矩陣1000可在邊框區域BZ中選擇性地設置於觸控緩衝膜148上。舉例來說,在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中,黑矩陣1000會從邊框區域BZ的第一邊框區域BZ1及焊墊區PDA被移除。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例中,黑矩陣1000可被形成以留在邊框區域BZ中,而觸控接觸孔150及開口1550穿過黑矩陣1000。因此,本實施例描述黑矩陣1000可設置於邊框區域BZ的整個表面上。
因為黑矩陣1000設置於焊墊區PDA中,所以第二觸控焊墊接觸孔178b可進一步在焊墊區PDA中穿過黑矩陣1000,且與路由線路160具有相同堆疊結構的第三觸控焊墊電極176可設置於第二觸控焊墊接觸孔178b中。
基於以上敘述顯而易見的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可用黑矩陣取代觸控絕緣膜且將色彩濾波器嵌入到黑矩陣中,進而能簡化觸控顯示裝置的結構以及製程。
此外,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可用黑矩陣取代觸控絕緣膜且將色彩濾波器嵌入到黑矩陣中,以實現觸控顯示面板的薄化,且可使用與黑矩陣一起應用的黑色光學黏合層作為極化板的替代物以降低反射率。
對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來說顯而易見的是,當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以及精神的前題下對本發明進行各種修改與變化。因此,本發明應涵蓋這種從所附的請求項之範圍及其均等範圍推導出的本發明的修改與變化。
1, 2, 3, 4:觸控顯示裝置 102:閘極絕緣膜 104:顯示焊墊 106:壩部 111:基板 112:緩衝層 114:中間層絕緣膜 116:像素接觸孔 118:像素平坦化層 210:發光裝置 222:陽極 224:發光疊層 226:陰極 128:堤部 130, T2:驅動薄膜電晶體 134:半導體層 132:閘極電極 136:源極電極 138:汲極電極 140:封裝單元 142、146:無機封裝層 144:有機封裝層 148:觸控緩衝膜 150:觸控接觸孔 152:第一感測層 152b:第一橋接電極 154:第二感測層 154b:第二橋接電極 152e、154e:觸控電極 160:路由線路 170:觸控焊墊 172:第一觸控焊墊電極 174:第二觸控焊墊電極 176:第三觸控焊墊電極 178a:第一焊墊接觸孔 178b:第二觸控焊墊接觸孔 500:遮蓋層 510:鈍化層 520:鈍化層 523:第一光學黏合層 525:第二光學黏合層 530:極化層 550:黑色光學黏合層 590:遮蓋窗 1000:黑矩陣 1500, 1600:色彩濾波器 1550:開口 Cm:觸控感測器 SP, R, G, B:子像素 T1:開關電晶體 T2:驅動電晶體 Cst:儲存電容器 SL:掃描線路 DL:資料線路 VDD:高電壓供應線路 VSS:低電壓供應線路 PDA:焊墊區 AA:主動區域 BZ:邊框區域 BZ1:第一邊框區域 BZ2:第二邊框區域
被包含以提供本發明更進一步的理解且併入及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之相關圖式、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以及描述用於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在圖式中: 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之立體圖。 圖2為圖1中呈現的觸控顯示裝置的平面圖。 圖3為圖2中的部分A之局部放大平面圖。 圖4為沿圖3中的割面線I-I’繪示的長軸剖面示意圖。 圖5為沿圖2中的割面線II-II’繪示的長軸剖面示意圖。 圖6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的長軸剖面示意圖。 圖7為根據本發明再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的長軸剖面示意圖。 圖8至圖12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之長軸剖面示意圖。 圖13及圖14為根據本發明更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的長軸剖面示意圖。
102:閘極絕緣膜
111:基板
112:緩衝層
114:中間層絕緣膜
116:像素接觸孔
118:像素平坦化層
210:發光裝置
222:陽極
224:發光疊層
226:陰極
128:堤部
130:驅動薄膜電晶體
134:半導體層
132:閘極電極
136:源極電極
138:汲極電極
140:封裝單元
142、146:無機封裝層
144:有機封裝層
148:觸控緩衝膜
150:觸控接觸孔
154b:第二橋接電極
152e、154e:觸控電極
500:遮蓋層
520:鈍化層
550:黑色光學黏合層
590:遮蓋窗
1000:黑矩陣
1500:色彩濾波器
1550:開口
R,G:子像素

Claims (15)

  1. 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包含:多個發光裝置,設置於一基板上;一封裝單元,設置於該些發光裝置上;一觸控緩衝膜,設置於該封裝單元上;多個第二橋接電極,設置於該觸控緩衝膜上;一黑矩陣,設置於該觸控緩衝膜上且包含多個開口;多個色彩濾波器,用以填充該些開口;一遮蓋層,設置於該些色彩濾波器以及該黑矩陣上;多個觸控接觸孔,穿過該黑矩陣以暴露各該第二橋接電極的部分;以及多個第二觸控電極,設置於該些觸控接觸孔中且連接於該些第二橋接電極。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更包含:一第二感測層,設置於該黑矩陣的頂面上,該第二感測層包含該些第二觸控電極;以及一第一感測層,設置於該黑矩陣上,該第一感測層包含多個第一觸控電極以及多個第一橋接電極。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各該開口具有作為該觸控緩衝膜的頂面之底面以及作為該黑矩陣的暴露之側面的側面。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 該觸控緩衝膜由用以對該些色彩濾波器具有強親和力的親水性材料形成;並且該黑矩陣由用以排斥該些色彩濾波器的疏水性材料形成。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些色彩濾波器被形成以相對該黑矩陣的頂面具有凸起外形。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些色彩濾波器具有從該黑矩陣的頂面凸出的一表面,凸出的該表面與該黑矩陣的頂面一起形成階梯。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各該開口的頂部之尺寸大於各該開口的底部之尺寸。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更包含:一主動區域,供該些發光裝置設置;以及一邊框區域,鄰設於該主動區域,其中該邊框區域包含:一第一邊框區域,鄰設於該主動區域而使得該封裝單元的多個端設置於該第一邊框區域中;一焊墊區,供多個觸控焊墊設置;以及一第二邊框區域,設置於該第一邊框區域以及該焊墊區之間,其中該些觸控焊墊電性連接於用以從該主動區域延伸的多個路由線路。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些路由線路於該第一邊框區域以及該主動區域中設置於該黑矩陣上,且於該第二邊框區域中設置於該觸控緩衝膜上。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各該觸控焊墊包含:一第一觸控焊墊電極,設置於該基板上而使該觸控緩衝膜設置於該第一觸控焊墊電極上;一第二觸控焊墊電極,設置於該第一觸控焊墊電極上;以及一第三觸控焊墊電極,設置於該第二觸控焊墊電極上,其中該觸控緩衝膜具有暴露該第一觸控焊墊電極的一第一觸控焊墊接觸孔,並且該第二觸控焊墊電極設置於該觸控緩衝膜上以接觸於該第一觸控焊墊電極。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觸控焊墊電極及形成於該基板上的多個薄膜電晶體的多個源極電極與汲極電極由相同的金屬形成;該第二觸控焊墊電極及該些第二橋接電極由相同的金屬形成;並且該第三觸控焊墊電極及設置於該黑矩陣的頂面上之一第一感測層由相同的金屬形成。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遮蓋層包含: 一鈍化層,設置於該黑矩陣上;一黑色光學黏合層,設置於該鈍化層上;以及一遮蓋窗,設置於該黑色光學黏合層上。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遮蓋層包含:一第一光學黏合層,設置於該黑矩陣上;一極化層,設置於該第一光學黏合層上;一第二光學黏合層,設置於該極化層上;以及一遮蓋窗,設置於該第二光學黏合層上。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遮蓋層包含:一鈍化層,設置於該黑矩陣上;一第一光學黏合層,設置於該鈍化層上;一極化層,設置於該第一光學黏合層上;一第二光學黏合層,設置於該極化層上;以及一遮蓋窗,設置於該第二光學黏合層上。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基板具有一主動區域以及相鄰於該主動區域的一邊框區域,該觸控緩衝膜包含位於該主動區域中的一第一觸控緩衝膜部以及從該第一觸控緩衝膜部延伸至該邊框區域的一第二觸控緩衝膜部,並且 該黑矩陣包含位於該主動區域中且具有該些開口的一第一黑矩陣部以及從該第一黑矩陣部延伸至該邊框區域的一第二黑矩陣部。
TW110148600A 2020-12-31 2021-12-24 觸控顯示裝置 TWI8205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90018A KR20220097048A (ko) 2020-12-31 2020-12-31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20-0190018 2020-12-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7884A TW202227884A (zh) 2022-07-16
TWI820548B true TWI820548B (zh) 2023-11-01

Family

ID=78957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8600A TWI820548B (zh) 2020-12-31 2021-12-24 觸控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635835B2 (zh)
EP (1) EP4024180A1 (zh)
JP (1) JP7304400B2 (zh)
KR (1) KR20220097048A (zh)
CN (1) CN114690946A (zh)
TW (1) TWI8205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84306A1 (zh) * 2022-03-31 2023-10-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20885A1 (en) * 2015-04-28 2016-11-0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sensor
TW201813077A (zh) * 2016-08-31 2018-04-01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觸摸感測器的有機發光顯示器及其製造方法
US20180095570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US20180095566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Sensor
US20180342560A1 (en) * 2017-05-25 2018-11-29 Xiamen Tianma Mirco-Electronics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90341428A1 (en) * 2018-05-03 2019-11-0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US20200388731A1 (en) * 2017-11-29 2020-12-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48429A (ja) 2000-11-16 2002-05-22 Canon Inc 光学素子とその製造方法、該光学素子を用いた液晶素子
JP2009198904A (ja) 2008-02-22 2009-09-03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552994B1 (ko) 2012-08-31 2015-09-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585976B1 (ko) 2013-06-07 2016-01-18 전자부품연구원 블랙매트릭스를 이용한 대면적 터치센서 제조방법
KR102124906B1 (ko) * 2013-12-26 2020-07-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을 구비한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146271B1 (ko) * 2015-06-03 2020-08-21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컬러필터와 그를 포함하는 플렉서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750428B1 (ko) 2015-09-24 2017-06-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CN106227386A (zh) 2016-07-29 2016-12-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KR101908982B1 (ko) * 2016-08-31 2018-10-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662681B1 (ko) 2016-12-26 2024-04-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와 그의 제조방법
KR20180076689A (ko) 2016-12-28 2018-07-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351618B1 (ko) 2017-08-28 2022-01-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390478B1 (ko) * 2017-10-31 2022-04-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표시 장치
KR102426269B1 (ko) 2017-12-14 2022-07-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KR102664311B1 (ko) * 2018-11-14 2024-05-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00145887A (ko) * 2019-06-19 2020-12-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20885A1 (en) * 2015-04-28 2016-11-0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sensor
TW201813077A (zh) * 2016-08-31 2018-04-01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觸摸感測器的有機發光顯示器及其製造方法
US20180095570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US20180095566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Sensor
US20180342560A1 (en) * 2017-05-25 2018-11-29 Xiamen Tianma Mirco-Electronics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00388731A1 (en) * 2017-11-29 2020-12-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pparatus
US20190341428A1 (en) * 2018-05-03 2019-11-0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0946A (zh) 2022-07-01
US20220206617A1 (en) 2022-06-30
JP2022105283A (ja) 2022-07-13
JP7304400B2 (ja) 2023-07-06
US11635835B2 (en) 2023-04-25
TW202227884A (zh) 2022-07-16
KR20220097048A (ko) 2022-07-07
EP4024180A1 (en) 2022-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79655B2 (ja) 表示装置
JP7189263B2 (ja) 表示装置
US11444135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having touch senso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0490610B2 (en) Display device
JP6574286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258009B (zh) 显示装置
KR102436565B1 (ko)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표시 장치
KR102330863B1 (ko) 표시 장치
JP2018205744A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を有する有機発光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353362B1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180486A (zh) 显示装置
CN111190498B (zh) 显示装置
TWI820548B (zh) 觸控顯示裝置
KR102402430B1 (ko) 표시 장치
KR20210085287A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20069902A (ko) 표시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