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8718B - 散熱結構 - Google Patents

散熱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8718B
TWI818718B TW111133939A TW111133939A TWI818718B TW I818718 B TWI818718 B TW I818718B TW 111133939 A TW111133939 A TW 111133939A TW 111133939 A TW111133939 A TW 111133939A TW I818718 B TWI818718 B TW I8187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buckle
hole
plane
dissipation f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3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11591A (zh
Inventor
徐亞立
Original Assignee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339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871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87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871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11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1591A/zh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散熱結構,包括:散熱鰭片組,透過複數散熱鰭片組成,其中散熱鰭片具有散熱平面,散熱平面兩側設有第一扣片、第二扣片、第一限位塊及第二限位塊,第一扣片設有第一凸部及第一孔洞,第二扣片開設有第二凸部及第二孔洞,第一限位塊形成於第一孔洞間,第二限位塊形成於第二孔洞間,且並第一扣片、第二扣片分別垂直於散熱平面;以及至少一散熱座,為長條結構,設置於散熱鰭片組側,並與散熱鰭片組熱傳導連接。

Description

散熱結構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散熱結構,且特別是用以強化散熱結構,於鰭片設計卡扣結構,使各鰭片間可互相固定的散熱結構。
現行行動裝置、個人電腦、伺服器、通信機箱、基地台或其他系統或裝置,隨著科技進步,其運算功能及效率也逐漸強大,而其內部發熱元件(例如但不限於晶片及各種功率元件)運作時皆會產生高熱,因此必須先將發熱元件的熱量散去,為了預防發熱元件過熱,而導致發熱元件失效,通常在發熱元件上裝設一散熱結構,以提高發熱元件的使用壽命。
在習知之散熱器為了能增加散熱功效,都已大幅採用堆疊式的散熱鰭片組,而不斷於散熱鰭片上研發改良,因此高效能之散熱器已經是今天產業界最重要的研發重點之一,而過去機種若有設計散熱鰭片在外觀上取代風扇上散熱鰭片需求時,通常有兩種設計方式:1.以塑膠射出成型方式設計結構,但散熱鰭片塑膠成型的肉厚不可低於0.5mm,往往局限了散熱所需的開孔率,影響通風,並使系統不易散熱;2.以金屬設計鰭片,需克服鰭片材質焊接性不佳,需先鍍錫才能以焊接方式互相結合,產生量產性不良、鰭片連結不確實且焊接熔點過大影響外觀。
本發明提供一種散熱結構,其目的在增加開孔率,通風效果好,散熱效率高,致使系統效能提升,提升筆記型電腦的散熱性能。
本發明的一種散熱結構,其中該散熱結構包括:一散熱鰭片組,透過複數散熱鰭片組成,其中該散熱鰭片具有一散熱平面,該散熱平面兩側設有一第一扣片、一第二扣片、一第一限位塊及一第二限位塊,該第一扣片設有一第一凸部及一第一孔洞,該第二扣片開設有一第二凸部及一第二孔洞,該第一限位塊形成於該第一孔洞間,該第二限位塊形成於該第二孔洞間,且並該第一扣片、該第二扣片分別垂直於該散熱平面;以及至少一散熱座,為一長條結構,設置於該散熱鰭片組一側,並與該散熱鰭片組熱傳導連接。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扣片、該第二扣片分別朝向該散熱平面同一方向彎折形成。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散熱鰭片之截面形狀係呈ㄩ字形或U字形或ㄈ字形或ㄇ字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孔洞以及該第二孔洞貫穿該散熱平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散熱鰭片組透過該些散熱鰭片相互堆疊組合,透過後一散熱鰭片之該第一凸部、該第二凸部對應穿設於相鄰之前一散熱鰭片之該第一孔洞、該第二孔洞,並分別透過該第一限位塊、該第二限位塊相互扣合。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散熱鰭片組及該至少一散熱座為一高導熱性材料。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散熱鰭片組及該至少一散熱座可為但不限於金屬材料。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散熱鰭片組與該至少一散熱座間具有至少一導熱接觸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散熱鰭片與該第一扣片、該第二扣片相異的兩側邊設有凸弧形的一鰭片側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散熱結構更包括二蓋體,於該散熱鰭片組與該至少一散熱座結合後,分別蓋合該結構之二端。
本發明的效果在於,可以在有限空間仍可設計出具量產性的假散熱鰭片;並增加開孔率,通風效果好,散熱效率高,致使系統效能提升;更可不受限於金屬材質及金屬厚度,皆可用此方式互相結合鰭片,並鰭片間良好的結合。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除了這些詳細說明之外,本發明亦可廣泛地施行於其它的實施例中,任何所述實施例的輕易替代、修改、等效變化都包含在本發明之範圍內,並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在說明書的描述中,為了使讀者對本發明有較完整的瞭解,提供了許多特定細節;然而,本發明可能在省略部分或全部特定細節的前提下,仍可實施。此外,眾所周知的步驟或元件並未描述於細節中,以避免對本發明形成不必要之限制。圖式中相同或類似之元件將以相同或類似符號來表示。特別注意的是,圖式僅為示意之用,並非代表元件實際之尺寸或數量,有些細節可能未完全繪出,以求圖式之簡潔,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同時參照圖1至圖5。圖1是根據本發明之一種散熱結構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之一種散熱結構的散熱平面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之一種散熱結構的散熱鰭片組示意圖;圖4是根據本發明之一種散熱結構的另一散熱鰭片組示意圖;圖5是根據本發明之一種散熱結構的又一散熱鰭片組示意圖。本發明之一種散熱結構,包括:一散熱鰭片組1,透過複數散熱鰭片11組成,其中該散熱鰭片11具有一散熱平面111,該散熱平面111兩側設有一第一扣片112、一第二扣片113、一第一限位塊114及一第二限位塊115,該第一扣片112設有一第一凸部1121及一第一孔洞1122,該第二扣片113開設有一第二凸部1131及一第二孔洞1132,該第一限位塊114形成於該第一孔洞1122間,該第二限位塊115形成於該第二孔洞1132間,且並該第一扣片112、該第二扣片113分別垂直於該散熱平面111;以及至少一散熱座2,為一長條結構,設置於該散熱鰭片組1一側,並與該散熱鰭片組1熱傳導連接。
其中,該第一扣片112、該第二扣片113分別朝向該散熱平面111同一方向彎折形成。
於本實施例中,該散熱鰭片11之截面形狀係呈ㄩ字形或U字形或ㄈ字形或ㄇ字形。
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孔洞1122以及該第二孔洞1132貫穿該散熱平面111。
於本實施例中,該散熱鰭片組1透過該些散熱鰭片11相互堆疊組合,透過後一散熱鰭片11之該第一凸部1121、該第二凸部1131對應穿設於相鄰之前一散熱鰭片11之該第一孔洞1122、該第二孔洞1132,並分別透過該第一限位塊114、該第二限位塊115相互扣合。
於本實施例中,散熱鰭片11結合後剛性較低,如長鞭一般,須在散熱鰭片11結合後長邊上下平面結合散熱座2以增加強度,避免散熱鰭片組1彎曲變形。
於本實施例中,該散熱鰭片組1為一高導熱性材料。
其中該散熱鰭片組1可為但不限於金屬材料。
於本實施例中,該至少一散熱座2為一高導熱性材料。
其中,該至少一散熱座2可為但不限於金屬材料。
於本實施例中,其中該散熱鰭片組1與該至少一散熱座2間具有至少一導熱接觸面。
其中,該散熱鰭片組1與該至少一散熱座2間可透過焊接獲黏合方式結合。
優選的,本發明中於該散熱鰭片11設計卡扣結構,使各散熱鰭片11間可互相固定。
其中,透過連續沖孔,使得該第一扣片112、該第二扣片113中的該第一凸部1121、該第二凸部1131、該第一孔洞1122及該第二孔洞1132位置及尺寸大小相對應,以達到模內卡合。
另外,如圖4所示,該散熱鰭片11與該第一扣片112、該第二扣片113相異的兩側邊設有凸弧形的一鰭片側面1111。
如圖5所示,優選的,可增加各散熱鰭片11間勾合量以更加確保鰭片間結合效果,可於各散熱鰭片凸部1112增加沖壓工序,強化堆疊組合。
請參照圖6,圖6是根據本發明之一種散熱結構的固定結合示意圖。在圖6中,可於該散熱鰭片組1與該至少一散熱座2結合後,分別透過一蓋體3蓋合該結構之二端。
其中,該蓋體3為但不限於塑膠材料。
優選的,透過該蓋體3於與機殼定位並結合於一電子裝置。
本實施例中,該電子裝置優選地為一筆記型電腦。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效果在於,可以在有限空間仍可設計出具量產性的假散熱鰭片;並增加開孔率,通風效果好,散熱效率高,致使系統效能提升;更可不受限於金屬材質及金屬厚度,皆可用此方式互相結合鰭片,並鰭片間良好的結合。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所作更動與潤飾之等效替換,仍為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內。
1:散熱鰭片組
11:散熱鰭片
111:散熱平面
1111:鰭片側面
1112:凸部
112:第一扣片
1121:第一凸部
1122:第一孔洞
113:第二扣片
1131:第二凸部
1132:第二孔洞
114:第一限位塊
115:第二限位塊
2:散熱座
3:蓋體
圖1是根據本發明之一種散熱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之一種散熱結構的散熱平面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之一種散熱結構的散熱鰭片組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之一種散熱結構的另一散熱鰭片組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之一種散熱結構的又一散熱鰭片組示意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之一種散熱結構的固定結合示意圖。
1:散熱鰭片組
11:散熱鰭片
1121:第一凸部
1122:第一孔洞
1131:第二凸部
1132:第二孔洞
114:第一限位塊
115:第二限位塊

Claims (8)

  1. 一種散熱結構,其中該散熱結構包括:一散熱鰭片組,透過複數散熱鰭片組成,其中該散熱鰭片具有一散熱平面,該散熱平面兩側設有一第一扣片、一第二扣片、一第一限位塊及一第二限位塊,該第一扣片設有一第一凸部及一第一孔洞,該第二扣片開設有一第二凸部及一第二孔洞,該第一限位塊形成於該第一孔洞間,該第二限位塊形成於該第二孔洞間,且並該第一扣片、該第二扣片分別垂直於該散熱平面;至少一散熱座,為一長條結構,設置於該散熱鰭片組一側,並與該散熱鰭片組熱傳導連接;以及二蓋體,於該散熱鰭片組與該至少一散熱座結合後之結構,分別蓋合該結構二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散熱結構,其中該第一扣片、該第二扣片分別朝向該散熱平面同一方向彎折形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散熱結構,其中該散熱鰭片之截面形狀係呈ㄩ字形或U字形或ㄈ字形或ㄇ字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散熱結構,其中該第一孔洞以及該第二孔洞貫穿該散熱平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散熱結構,其中該散熱鰭片組透過該些散熱鰭片相互堆疊組合,透過後一散熱鰭片之該第一凸部、該第二凸部對應穿設於相鄰之前一散熱鰭片之該第一孔洞、該第二孔洞,並分別透過該第一限位塊、該第二限位塊相互扣合。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散熱結構,其中該散熱鰭片組及該至少一散熱座為一高導熱性材料。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散熱結構,其中該散熱鰭片組與該至少一散熱座間具有至少一導熱接觸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散熱結構,其中該散熱鰭片與該第一扣片、該第二扣片相異的兩側邊設有凸弧形的一鰭片側面。
TW111133939A 2022-09-07 2022-09-07 散熱結構 TWI8187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3939A TWI818718B (zh) 2022-09-07 2022-09-07 散熱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3939A TWI818718B (zh) 2022-09-07 2022-09-07 散熱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8718B true TWI818718B (zh) 2023-10-11
TW202411591A TW202411591A (zh) 2024-03-16

Family

ID=89857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3939A TWI818718B (zh) 2022-09-07 2022-09-07 散熱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1871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32363U (en) * 2007-11-30 2008-05-11 Hui Chyau Metal Ind Co Ltd Heat-radiation fin containing buckle-up structure
TWM621355U (zh) * 2021-06-18 2021-12-2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模組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32363U (en) * 2007-11-30 2008-05-11 Hui Chyau Metal Ind Co Ltd Heat-radiation fin containing buckle-up structure
TWM621355U (zh) * 2021-06-18 2021-12-2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11591A (zh) 2024-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00558B2 (en) Cooler
US6678159B1 (en) Method of transporting heat from a heat dissipating electrical assemblage
TWM254648U (en)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US10234915B2 (en) Graphite thermal conduct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raphite thermal conductor
CN205030031U (zh) 导热塑料散热器与通信装置
CN103491745A (zh) 具有散热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2439714A (zh) 用于突起型集成电路封装件的散热板
CN101808490A (zh) 散热装置
US20090229790A1 (en) Radiating fin assembly for thermal module
US8579016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with heat pipe
KR101002989B1 (ko) 방열성을 향상시킨 전기, 전자 제품용 히트싱크
US20120145374A1 (en) Heat sink
US20080186675A1 (en) Heatsink apparatus
US6771504B2 (en) Thermal transport element for use with a heat dissipating electrical assemblage
TWI818718B (zh) 散熱結構
US7841388B2 (en) Radiating fin assembly for thermal module
CN106231836A (zh) 封闭式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JP4723661B2 (ja) 受熱面平行フィン型扁平状放熱構造体
CN212323818U (zh) 充电座和电子设备
US6452800B2 (en) Heat sink assembly for dissipating heat of an electronic package mounted on an electrical socket
JP3843873B2 (ja) ヒートシンク及びヒートシンク製造方法
JP5117303B2 (ja) ヒートシンク
CN205902262U (zh) 封闭式显示装置
CN214228722U (zh) 一种电子产品导热垫片
CN211087141U (zh) 高效散热型cpu散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