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7619B - 電力轉換裝置、平滑電容器之劣化判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力轉換裝置、平滑電容器之劣化判定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17619B TWI817619B TW111127174A TW111127174A TWI817619B TW I817619 B TWI817619 B TW I817619B TW 111127174 A TW111127174 A TW 111127174A TW 111127174 A TW111127174 A TW 111127174A TW I817619 B TWI817619 B TW I81761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conversion
- capacitance value
- smoothing capacitor
- voltage
- capacitan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1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5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7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41001125929 Trisopterus lusc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2s)-2-[[4-[2-(2,4-diaminoquinazolin-6-yl)ethyl]benzoyl]amino]-4-methylidenepentanedi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1=CC2=NC(N)=NC(N)=C2C=C1CCC1=CC=C(C(=O)N[C@@H](CC(=C)C(O)=O)C(O)=O)C=C1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1—Subjecting similar articles in turn to test, e.g. "go/no-go" tests in mass production; Testing objects at points as they pass through a testing station
- G01R31/013—Testing passive components
- G01R31/016—Testing of capacit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7/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 G01R27/02—Measuring real or complex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other two-pole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e.g. time constant
- G01R27/26—Measuring inductance or capacitance; Measuring quality factor, e.g. by using the resonance method; Measuring loss factor; Measuring dielectric constants ; Measuring impedance or related variables
- G01R27/2605—Measuring capacitanc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282—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40—Testing power supplies
- G01R31/42—AC power suppli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64—Testing of capacit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09—Devices or circuits for detecting current in a conver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電容取得部複數次取得表示平滑電容器之初期狀態下之電容值之初期電容值,且複數次取得表示上述平滑電容器之運用狀態下之電容值之運用電容值,劣化判定部基於藉由上述電容取得部取得之複數個上述初期電容值之統計量,取得表示交流電力與上述平滑電容器之初期狀態下之電容值之關係性之特性資訊,基於藉由上述電容取得部取得之複數個上述運用電容值之統計量、與上述特性資訊,判定上述平滑電容器之劣化狀態。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力轉換裝置、與電力轉換裝置之平滑電容器之劣化判定方法。
一般而言,馬達驅動用之電力轉換裝置為了將直流電力平滑化而具有平滑電容器。該平滑電容器由於反復充放電而逐漸劣化,若劣化程度變得較大,則導致於電力轉換裝置中輸出電壓之控制不良、或用於自直流電力向交流電力轉換之開關元件之劣化。因此,要求適當評估平滑電容器之劣化程度。
關於平滑電容器之劣化程度之評估,例如已知有一種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技術。於專利文獻1揭示有一種於主電路電容器之電壓變化率為負,且為固定值之期間,計算主電路電容器之電容並判斷有無劣化之裝置。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0-160001號公報
因搭載於電力轉換裝置之平滑電容器一般需要大電容,故
採用電解電容器。然而,電場電容器因製造之初期電容之偏差較大,故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技術中,有無法適當評估劣化狀態之情形。
基於上述之問題,本發明之主目的在於不停止電力轉換裝置之動作,適當地評估電力轉換裝置之平滑電容器之劣化狀態。
本發明之電力轉換裝置具備:電力轉換部,其將直流電力轉換為交流電力並輸出;平滑電容器,其將上述直流電力平滑化;電容取得部,其取得上述平滑電容器之電容值;及劣化判定部,其判定上述平滑電容器之劣化狀態;且上述電容取得部根據上述電力轉換部之動作狀態之變化,複數次取得表示上述平滑電容器之初期狀態下之電容值之初期電容值,且複數次取得表示上述平滑電容器之運用狀態下之電容值之運用電容值,上述劣化判定部基於藉由上述電容取得部取得之複數個上述初期電容值之統計量,取得表示上述交流電力與上述平滑電容器之初期狀態下之電容值之關係性之特性資訊,基於藉由上述電容取得部取得之複數個上述運用電容值之統計量、與上述特性資訊,判定上述平滑電容器之劣化狀態。
本發明之平滑電容器之劣化判定方法係判定與將直流電力轉換為交流電力並輸出之電力轉換部連接,將上述直流電力平滑化之平滑電容器之劣化狀態之方法,根據上述電力轉換部之動作狀態之變化,複數次取得表示上述平滑電容器之初期狀態下之電容值之初期電容值,基於取得之複數個上述初期電容值之統計量,取得表示上述交流電力與上述平滑電容器之初期狀態下之電容值之關係性之特性資訊,複數次取得表示上述平滑電容器之運用狀態下之電容值之運用電容值,基於取得之複數個上述運用電容值之統計量、與上述特性資訊,判定上述平滑電容器之劣化狀態。
根據本發明,可不停止電力轉換裝置之動作,適當地評估電力轉換裝置之平滑電容器之劣化狀態。
10:電力轉換裝置
10A:電力轉換裝置
10B:電力轉換裝置
10C:電力轉換裝置
20:三相交流電源
30:交流電動機
100:控制部
100A:控制部
100B:控制部
100C:控制部
101:平滑電容器
102:直流電壓檢測器
103:第1電力轉換部
104:第2電力轉換部
105:輸出電流檢測器
106:輸出電壓檢測器
107:電容器電流檢測器
110:CPU
110A:CPU
111:電力轉換控制部
112:電容取得部
113:劣化判定部
114:直流電壓檢測部
115:輸出電流檢測部
116:輸出電壓檢測部
117:PWM輸出部
118:外部通信部
119:資訊累積部
120:輸出電壓算出部
121:電容器電流檢測部
C:電容值
Ic:電容器電流
Iout:輸出電流
P:PWM信號
Pout:交流電力
S200A:步驟
S210~S280:步驟
S210A:步驟
S210B:步驟
S210C:步驟
S230B:步驟
S230C:步驟
S250D:步驟
S251D:步驟
S300~S320:步驟
Vdc:直流電壓
Vout:輸出電壓
圖1係使用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之馬達驅動系統之概略構成圖。
圖2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平滑電容器劣化判定處理之流程圖。
圖3係顯示每個動作點之電容值之統計量之例之圖。
圖4係顯示統計量與特性資訊之比較例之圖。
圖5係使用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之馬達驅動系統之概略構成圖。
圖6係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平滑電容器劣化判定處理之流程圖。
圖7係使用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之馬達驅動系統之概略構成圖。
圖8係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平滑電容器劣化判定處理之流程圖。
圖9係使用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之馬達驅動系統之概略構成圖。
圖10係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平滑電容器劣化判定處理之流程圖。
圖11係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之平滑電容器劣化判定處理之流程圖。
以下,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第1實施形態)
圖1係使用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10之馬達驅動系統之概略構成圖。本馬達驅動系統具備:電力轉換裝置10,其將電力供給至控制對象;三相交流電源20,其將電力供給至電力轉換裝置10;及交流電動機30,其為控制對象。
三相交流電源20係對電力轉換裝置10供給電力者。具體而言,供給自電力公司供給之三相交流電力或自發電機供給之交流電力。另,亦可替代三相交流電源20,將供給直流電力之直流電源連接於電力轉換裝置10。
電力轉換裝置10具備控制部100、平滑電容器101、直流電壓檢測器102、第1電力轉換部103、第2電力轉換部104、輸出電流檢測器105、及輸出電壓檢測器106。
第1電力轉換部103將自三相交流電源20輸入之交流電力轉換為直流電力,輸出至平滑電容器101。第1電力轉換部103例如由以二極體構成之直流轉換電路、或使用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絕緣閘雙極電晶體)與飛輪二極體之直流轉換電路構成。於圖1中,作為一例,顯示由二極體構成之直流轉換電路。另,於如上述般替代三相交流電源20,將直流電源連接於電力轉換裝置10之情形時,無需第1電力轉換部103。
平滑電容器101將自第1電力轉換部103輸入之直流電力平滑化,輸出至第2電力轉換部104。平滑電容器101例如使用電解電容器而構成。
第2電力轉換部104將自第1電力轉換部103經由平滑電容器101輸入之直流電力轉換為交流電力,輸出至交流電動機30。第2電力轉
換部104藉由根據自控制部100輸入之驅動信號控制其動作,而控制輸出之交流電力之電壓或頻率。如圖1所示,第2電力轉換部104例如由使用IGBT與飛輪二極體之交流轉換電路構成。
輸出電流檢測器105及輸出電壓檢測器106分別檢測自第2電力轉換部104向交流電動機30之輸出電流與輸出電壓,將與其檢測結果相應之檢測信號輸出至控制部100。輸出電流檢測器105例如由將霍爾元件用於檢測元件之霍爾CT(Current Transformer:變流器)或分流電阻構成,輸出電壓檢測器106例如藉由電阻與電壓感測器之組合構成。另,輸出電流檢測器105或輸出電壓檢測器106之位置並未限定於圖1之位置,亦可為可測定對交流電動機30之輸出電流或輸出電壓之場所,例如第2電力轉換部104之內部等。
又,於圖1中連接於第2電力轉換部104與交流電動機30之間之三相之輸出線中,僅於二相之輸出線分別設置輸出電流檢測器105與輸出電壓檢測器106。於該情形時,可根據該等二相之輸出電流與輸出電壓之檢測結果,求得剩餘一相之輸出電流與輸出電壓。或,亦可於剩餘一相之輸出線設置輸出電流檢測器105與輸出電壓檢測器106,檢測其輸出電流與輸出電壓。
直流電壓檢測器102檢測自第1電力轉換部103經由平滑電容器101輸入至第2電力轉換部104之直流電力之直流電壓,將與其檢測結果相應之檢測信號輸出至控制部100。直流電壓檢測器102例如藉由電阻與電壓感測器之組合構成。另,直流電壓檢測器102之位置並未限定於圖1之位置,若為可檢測輸入至第2電力轉換部104之直流電力之電壓,即平滑電容器101之電壓之場所,則皆可。
接著,對控制部100進行說明。控制部100具備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110、直流電壓檢測部114、輸出電流檢測部115、輸出電壓檢測部116、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脈寬調變)輸出部117、外部通信部118、及資訊累積部119。
直流電壓檢測部114將直流電壓檢測器102輸出之檢測信號作為輸入,轉換為運算用資料之直流電壓Vdc,輸出至CPU110。直流電壓檢測部114例如由AD(Analog to Digital:類比-數位)轉換器等構成。
輸出電流檢測部115將輸出電流檢測器105輸出之檢測信號作為輸入,轉換為運算用資料之輸出電流Iout,輸出至CPU110。輸出電流檢測部115例如由AD轉換器等構成。
輸出電壓檢測部116將輸出電壓檢測器106輸出之檢測信號作為輸入,轉換為運算用資料之輸出電壓Vout,輸出至CPU110。輸出電壓檢測部116例如由AD轉換器等構成。
CPU110使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單元)或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場可程式化閘陣列)等之運算器構成,藉由軟體或硬體之運算電路,執行關於電力轉換裝置10之控制之各種運算處理。CPU110作為其功能具有電力轉換控制部111、電容取得部112、劣化判定部113之各功能區塊。
電力轉換控制部111基於自電力轉換裝置10之外部輸入之輸出指令控制第2電力轉換部104。電力轉換控制部111藉由例如基於分別自直流電壓檢測部114與輸出電流檢測部115輸入之直流電壓Vdc、輸出電流Iout,進行特定之PWM控制,而產生與輸出指令相應之PWM信號P並輸出至PWM輸出部117。根據該PWM信號P,藉由PWM輸出部117將驅動
信號輸出至第2電力轉換部104,可控制第2電力轉換部104。
電容取得部112取得平滑電容器101之電容值。於本實施形態中,電容取得部112例如基於分別藉由直流電壓檢測器102、輸出電流檢測器105及輸出電壓檢測器106檢測,分別自直流電壓檢測部114、輸出電流檢測部115、及輸出電壓檢測部116輸入之運算用資料表示之直流電壓Vdc、輸出電流Iout及輸出電壓Vout,算出平滑電容器101之電容值。另,關於電容取得部112之平滑電容器101之電容值之具體之算出方法予以後述。
劣化判定部113基於藉由電容取得部112取得之電容值,判定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狀態。於本實施形態中,劣化判定部113算出藉由電容取得部112取得之複數個電容值之統計量,基於該統計量,進行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狀態之判定。另,關於劣化判定部113之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狀態之具體之判定方法予以後述。
外部通信部118進行於電力轉換裝置10之外部與CPU110之間輸入輸出之通信信號之介面處理。外部通信部118例如由LAN(Local Area Network:區域網路)控制器等構成。自電力轉換裝置10之外部發送之輸出指令藉由該外部通信部118接收並輸出至CPU110,使用於電力轉換控制部111之第2電力轉換部104之控制等。
資訊累積部119累積自CPU110輸出之資訊,且根據來自CPU110之要求,將累積之資訊輸出至CPU110。資訊累積部119例如由HDD(Hard Disk Drive:硬碟驅動器)或SSD(Solid State Drive:固態驅動器)等之非揮發性之記錄媒體等構成。
接著,對本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10之平滑電容器101
之劣化狀態之判定進行說明。
圖2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平滑電容器劣化判定處理之流程圖。於本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10中,於控制部100之CPU110中,藉由於每個特定之運算週期執行圖2之流程圖所示之處理,而進行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狀態之判定。
於步驟S210中,CPU110分別自直流電壓檢測部114、輸出電流檢測部115、輸出電壓檢測部116取得直流電壓Vdc、輸出電流Iout、輸出電壓Vout之資料,累積於資訊累積部119。
於步驟S220中,CPU110判定自步驟S210中開始資料之累積後是否經過特定之資料累積時間。於尚未經過資料累積時間之情形時,返回至步驟S210,繼續直流電壓Vdc、輸出電流Iout、輸出電壓Vout之資料累積,於經過資料累積時間之情形時,將圖2之處理行進至下一步驟S230。另,所謂步驟S220之判定所使用之資料累積時間,係為了於後述之步驟S240算出電容值之統計量而獲得充足之資料數之時間,於CPU110中預先設定。
於步驟S230中,CPU110藉由電容取得部112,使用利用步驟S210之處理於資料累積時間之期間累積於資訊累積部119之資料,求得平滑電容器101之電容值C。此處,例如如以下般,可複數次算出電容值C。
可假定輸入輸出至平滑電容器101之電力與藉由第2電力轉換部104產生,自電力轉換裝置10輸出之交流電力相等。該關係使用直流電壓Vdc、輸出電流Iout、輸出電壓Vout,由以下之式(1)表示。
於式(1)中,Ic表示流動於平滑電容器101之電容器電流。又,cosθ表示自電力轉換裝置10輸出之交流電力之功率因數,此可根據輸出電流Iout與輸出電壓Vout之相位差θ求得。
又,電容器電流Ic如以下之式(2)所表示般,藉由平滑電容器101之電容值C與直流電壓Vdc之時間微分值之積求得。於式(2)中,t表示時間。
Ic=C×d(Vdc)/d(t)...(2)
此處,若為了使CPU110中之運算處理簡化,而將式(2)之直流電壓Vdc之時間微分值d(Vdc)/d(t)置換為於每個運算週期累積之直流電壓Vdc之變化率,則式(2)可如以下之式(3)般變化。於式(3)中,△t表示運算週期,△Vdc表示以時間序列連續之2個資料間之直流電壓Vdc之差量。
Ic=C×△Vdc/△t...(3)
若對將式(3)代入至式(1)而獲得之數式關於電容值C求解,則變為如以下之式(4)。
於步驟S230中,可基於累積於資訊累積部119之直流電壓Vdc、輸出電流Iout、輸出電壓Vout之各資料,藉由式(4),求得於取得資料之各時點之平滑電容器101之電容值C。
另,於步驟S230求得之各電容值C於在後述之步驟S250判定為未經過初期動作期間之情形,或於在步驟S260判定為繼續取得平滑電容器101之特性資訊之情形時,於接著之步驟S270之處理中,作為表示平滑電容器101之初期狀態下之電容值之初期電容值處理。另一方面,於
在步驟S250判定為經過初期動作期間,且於步驟S260判定為結束平滑電容器101之特性資訊之取得之情形時,於接著之步驟S300之處理中,作為表示平滑電容器101之運用狀態下之電容值之運用電容值處理。即於本實施形態中,電容取得部112基於平滑電容器101為初期狀態時分別藉由直流電壓檢測器102、輸出電流檢測器105及輸出電壓檢測器106檢測出之直流電壓Vdc、輸出電流Iout及輸出電壓Vout,算出初期電容值。又,基於平滑電容器101為初期狀態後之運用狀態時分別藉由直流電壓檢測器102、輸出電流檢測器105及輸出電壓檢測器106檢測出之直流電壓Vdc、輸出電流Iout及輸出電壓Vout,算出運用電容值。藉此,可於初期狀態下複數次取得初期電容值,於運用狀態下複數次取得運用電容值。
於步驟S240中,CPU110藉由劣化判定部113,根據於步驟S230求得之各時點之平滑電容器101之電容值C,求得初期狀態或運用狀態之各動作點之電容值C之統計量。此處,對將自電力轉換裝置10輸出之交流電力之值以每個特定範圍分隔而設定之各動作點,作為電容值C之統計量,例如算出平均值、中央值、標準偏差、上側柵欄、下側柵欄等之統計量。
另,上側柵欄UIF與下側柵欄LIF例如分別由以下之式(5)、(6)表示。於式(5)、(6)中,Q1、Q3分別表示相對於該動作點之所有電容值C之第1四分位數(25百分比)與第3四分位數(75百分比),IQR表示四分位範圍(Q3與Q1之差)。
UIF=Q3+1.5×IQR...(5)
LIF=Q1-1.5×IQR...(6)
於累積於資訊累積部119之直流電壓Vdc、輸出電流Iout、輸出電壓Vout之各資料,包含有周圍環境之變動或雜訊等原因引起之誤
差。自電力轉換裝置10輸出之電力越低時之資料,該誤差越大。因此,於在步驟S230算出之電容值C,根據該等資料之誤差,產生相對於實際之平滑電容器101之電容值之誤差。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10中,藉由進行步驟S240之處理,統計性地處理電容值C,而去除電容值C所包含之誤差。
圖3係顯示於步驟S240算出之每個動作點之電容值C之統計量之例之圖。於圖3中,橫軸表示自電力轉換裝置10輸出之交流電力Pout,縱軸表示電容值C。於圖3中,顯示藉由將交流電力Pout分隔為特定範圍例如每1W而設定複數個動作點,將對每個該動作點算出之電容值C之平均、標準偏差、上側柵欄、下側柵欄之各統計量圖表化之例。另,圖3所示之電容值C之統計量為一例,亦可例如算出中央值替代平均值等,算出其他統計量。
若返回圖2之說明,則於步驟S250中,CPU110判定自開始電力轉換裝置10之運用後是否經過特定之初期動作期間。此處,基於上述步驟S210中至此為止累積於資訊累積部119之資料之數量、或自運用開始時點之第2電力轉換部104之運轉時間之累計值等,例如如以下方式般判定是否經過初期動作期間。
若開始電力轉換裝置10之運用,則CPU110於上述之步驟S210中,於每個特定之運算週期取得直流電壓Vdc、輸出電流Iout、輸出電壓Vout之各資料,作為關於平滑電容器101之電容值C之資料,累積於資訊累積部119。於步驟S250中,若至此為止取得並累積於資訊累積部119之該等資料之數量未達預先設定之基準數,則判定為尚未經過初期動作期間。另一方面,若累積於資訊累積部119之資料之數量為預先設定之
基準數以上,則判定為經過初期動作期間。另,上述基準數可作為如於後述之步驟S270製作之平滑電容器101之特性資訊之可靠度充分高之資料數量,於電力轉換裝置10之設計開發時等預先設定。例如以如此方式,可判定是否經過初期動作期間。
或,於CPU110中,作為平滑電容器101之運用期間,測量自電力轉換裝置10之運用開始時點至現在之第2電力轉換部104之運轉時間之累計值。於步驟S250中,若該運轉時間之累計值未達預先設定之基準時間,則判定為尚未經過初期動作期間。另一方面,若第2電力轉換部104之運轉時間之累計值為預先設定之基準時間以上,則判定為經過初期動作期間。另,上述之基準時間可作為如於後述之步驟S270製作之平滑電容器101之特性資訊之可靠度充分高之時間,於電力轉換裝置10之設計開發時等預先設定。例如以如此方式,亦可判定是否經過初期動作期間。
另,於步驟S250之處理中用於初期動作期間之判定條件之基準數或基準時間可根據電力轉換裝置10之使用環境(溫度等)變更或調節,亦可針對使用電力轉換裝置10之每個使用者改變。例如,可針對使用環境嚴峻之特定之使用者,設定與其他使用者不同之基準數或基準時間。
又,亦可組合以上說明之2個判定方法,進行步驟S250之判定處理。於該情形時,可於滿足任一者之條件之情形時判定為經過初期動作期間,亦可於滿足兩者之條件之情形時判定為經過初期動作期間。
再者,亦可以上述以外之方法進行步驟S250之判定處理。若可適當判定是否經過初期動作期間,則可使用任意之判定條件進行步驟S250之判定處理。
於藉由步驟S250之判定處理,判定為尚未經過初期動作期
間之情形時,將圖2之處理行進至步驟S270。另一方面,於判定為經過初期動作期間之情形時,將圖2之處理行進至步驟S260。
於步驟S260中,CPU110判定是否結束平滑電容器101之特性資訊之取得。此處,基於上述步驟S240中已算出電容值C之統計量之動作點之分佈狀況,例如如以下方式,判定結束平滑電容器101之特性資訊之取得,或不結束地繼續。
例如,於電力轉換裝置10中第2電力轉換部104可輸出之交流電力之範圍中,關於作為平滑電容器101之特性資訊之取得對象範圍預先設定之特定之電力範圍,判定是否已對該電力範圍內之各動作點算出電容值C之統計量。其結果,於在該電力範圍內已算出電容值C之統計量之動作點存在特定數量以上之情形時,判斷為已取得充足之量之統計量作為平滑電容器101之特性資訊,判定為結束特性資訊之取得。另一方面,若已算出電容值C之統計量之動作點之數量未達特定數量,則判斷為未取得充足之量之統計量作為平滑電容器101之特性資訊,判定為不結束地繼續特性資訊之取得。於該情形時,即使於經過初期動作期間之後,於在其後執行之步驟S230取得之電容值C亦作為平滑電容器101之初期電容值處理。如此,可基於已算出電容值C之統計量之動作點之分佈狀況,於步驟S260中判定繼續或結束特性資訊之取得。
另,用於步驟S260之判定條件之特性資訊之取得對象範圍或動作點之數量可於電力轉換裝置10之設計開發時等預先設定,亦可根據電力轉換裝置10之使用環境(溫度等)變更或調節。或,亦可針對使用電力轉換裝置10之每個使用者改變。例如,可針對使用環境嚴峻之特定之使用者,設定與其他使用者不同之判定條件。
又,於在步驟S260判定為不結束特性資訊之取得之情形時,於其後之處理中,亦可以於未算出電容值C之統計量之動作點使電力轉換裝置10動作之方式,進行電力轉換控制部111對第2電力轉換部104之控制。
於步驟S260中,於判定為未取得充足之量之統計量作為平滑電容器101之特性資訊,因此不結束地繼續特性資訊之取得之情形時,將圖2之處理行進至步驟S270。另一方面,於判定為已取得充足之量之統計量作為平滑電容器101之特性資訊,因此結束特性資訊之取得之情形時,將圖2之處理行進至步驟S300。
於自步驟S250或S260行進至步驟S270之情形時,於步驟S270中,CPU110藉由劣化判定部113,基於在步驟S240求得之電容值C之統計量,即對初期狀態之平滑電容器101獲得之複數個初期電容值之統計量,製作平滑電容器101之特性資訊。此處例如,基於在步驟S240對每個動作點求得之電容值C之平均值、中央值、標準偏差、上側柵欄、下側柵欄等之各統計量,將交流電力Pout與各統計量之關係如上述之圖3般圖表化,將此作為平滑電容器101之特性資訊。藉此,可將表示自電力轉換裝置10輸出之交流電力Pout與平滑電容器101之初期狀態下之電容值C之關係性之特性資訊,於步驟S270中製作。另,若可適當表示交流電力Pout與電容值C之關係性,則亦可以除此以外之方法製作特性資訊。
於步驟S280中,CPU110將於步驟S270製作之特性資訊累積於資訊累積部119並保存。
於自步驟S260行進至步驟S300之情形時,於步驟S300中,CPU110藉由劣化判定部113,將於步驟S240求得之電容值C之統計
量,即對於初期狀態後之運用狀態之平滑電容器101獲得之複數個運用電容值之統計量,與已保存之平滑電容器101之特性資訊進行比較。此處,例如如以下方式,進行運用電容值之統計量與特性資訊之比較。
如上所述般於步驟S240中,對於基於在步驟S210累積之資料算出之複數個電容值C,針對每個動作點算出平均值、中央值、標準偏差、上側柵欄、下側柵欄等之統計量。藉由將每個該動作點之統計量與已保存之特性資訊進行比較,而進行步驟S300之處理。
圖4係顯示於步驟S300進行之統計量與特性資訊之比較例之圖。於圖4中,實線或虛線之各曲線所示之圖表表示作為特性資訊保存之圖3之各統計量。又,圖中所示之平均、標準偏差、上側柵欄、下側柵欄表示針對某動作點於步驟S240算出之各統計量。於步驟S300中,分別比較該等統計量、與於特性資訊之各圖表與該動作點對應之值。
若返回圖2之說明,則於步驟S310中,CPU110藉由劣化判定部113,基於步驟S300之比較結果算出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量。此處,例如藉由以下之式(7),算出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量Dc。於式(7)中,Cs表示於步驟S240算出之統計量,C0表示特性資訊。
Dc=(Cs/C0)×100[%]...(7)
於藉由式(7)算出劣化量Dc之情形時,需要對統計量Cs與特性資訊C0使用相同種類者。例如,於對統計量Cs採用運用電容值之平均之情形時,對特性資訊C0採用初期電容值之平均,算出劣化量Dc。藉此,可基於在步驟S300分別比較統計量與特性資訊之平均之結果,於步驟S310中算出劣化量Dc。另,對於平均以外之統計量,例如標準偏差、上側柵欄、下側柵欄等,亦可以相同之方法算出劣化量Dc。
於步驟S320中,CPU110藉由劣化判定部113,基於在步驟S310算出之劣化量判定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狀態。此處,例如將藉由上述之式(7)算出之劣化量Dc與特定之閾值(例如80%)進行比較,若劣化量Dc為閾值以上,則判定為平滑電容器101未劣化。另一方面,若劣化量Dc未達閾值,則判定為平滑電容器101處於劣化狀態。於步驟S320中,例如以如此方式,可基於劣化量與閾值之比較結果判定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狀態。另,若可適當地判定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狀態,則亦可使用除此以外之方法進行步驟S320之判定處理。
實施步驟S280或步驟S320之處理後,CPU110返回至步驟S210,繼續直流電壓Vdc、輸出電流Iout、及輸出電壓Vout之資料累積。另,於在步驟S320中判定為平滑電容器101處於劣化狀態之情形時,亦可藉由輸出特定之警告音或警告顯示,向使用者通知平滑電容器101劣化。
根據以上說明之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可發揮以下之作用效果。
(1)電力轉換裝置10具備:第2電力轉換部104,其將直流電力轉換為交流電力並輸出;平滑電容器101,其將直流電力平滑化;電容取得部112,其取得平滑電容器101之電容值;及劣化判定部113,其判定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狀態。電容取得部112根據第2電力轉換部104之動作狀態之變化複數次取得表示平滑電容器101之初期狀態下之電容值之初期電容值,且複數次取得表示平滑電容器101之運用狀態下之電容值之運用電容值(步驟S230)。劣化判定部113基於藉由電容取得部112取得之複數個初期電容值之統計量,取得表示交流電力與平滑電容器101之初期狀態下之電容值之關係性之特性資訊(步驟S270),基於藉由電容取得部112
取得之複數個運用電容值之統計量、與特性資訊,判定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狀態(步驟S300~S320)。因如此般設置,故可不停止電力轉換裝置10之動作,適當地評估電力轉換裝置10之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狀態。
(2)劣化判定部113基於運用電容值之統計量與特性資訊,算出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量Dc(步驟S300、S310),基於算出之劣化量Dc與特定之閾值之比較結果,判定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狀態(步驟S320)。因如此般設置,故可正確地判定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狀態。
(3)劣化判定部113算出包含將交流電力之值以每個特定範圍分隔而設定之各動作點之初期電容值之平均值、中央值、標準偏差、上側柵欄及下側柵欄之至少任一者之統計量(步驟S240),基於算出之每個動作點之統計量取得特性資訊(步驟S270)。因如此般設置,故可根據包含周圍環境之變動或雜訊等原因引起之誤差之初期電容值,正確地取得表示初期狀態之平滑電容器101之特性之特性資訊。
(4)電力轉換裝置10具備:直流電壓檢測器102,其檢測直流電力之直流電壓Vdc;輸出電流檢測器105,其檢測第2電力轉換部104之輸出電流Iout;及輸出電壓檢測器106,其檢測第2電力轉換部104之輸出電壓Vout。於步驟S230中,電容取得部112基於在特定之初期動作期間中分別藉由直流電壓檢測器102、輸出電流檢測器105及輸出電壓檢測器106檢測出之直流電壓Vdc、輸出電流Iout及輸出電壓Vout,算出初期電容值。又,基於在經過初期動作期間之後分別藉由直流電壓檢測器102、輸出電流檢測器105及輸出電壓檢測器106檢測出之直流電壓Vdc、輸出電流Iout及輸出電壓Vout,算出運用電容值。因如此般設置,故可分別正確地算出平滑電容器101之初期電容值與運用電容值。
(5)電容取得部112基於針對每個交流電力之值取得之電容值相關之資料之數量、與第2電力轉換部104之運轉時間之至少任一者,進行是否經過特定之初期動作期間之判定(步驟S250),基於該判定之結果,決定是否取得初期電容值或運用電容值之任一者。因如此般設置,故可於適當之時序開始運用電容值之取得,進行使用此之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狀態之判定。
(6)電容取得部112基於已取得特性資訊之第2電力轉換部104之動作點之數量,判斷繼續或結束特性資訊之取得(步驟S260),於判斷為繼續之情形時(步驟S260:否(No)),即使經過初期動作期間後(步驟S250:是(Yes)),於步驟S230中,亦取得初期電容值。因如此般設置,故於已取得特性資訊之動作點之數量不足之情形時,即使經過初期動作期間後,亦可不開始運用電容值之取得,而繼續初期電容值之取得。
(第2實施形態)
圖5係使用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10A之馬達驅動系統之概略構成圖。本馬達驅動系統具備:電力轉換裝置10A,其將電力供給至控制對象;三相交流電源20,其將電力供給至電力轉換裝置10A;及交流電動機30,其為控制對象。
於本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10A中,與圖1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10之不同在於不具有輸出電壓檢測器106之點、與替代控制部100具有控制部100A之點。以下,關於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共通之部分省略說明。
控制部100A具備CPU110A、直流電壓檢測部114、輸出電流檢測部115、PWM輸出部117、外部通信部118、資訊累積部119。另,
與第1實施形態所說明之控制部100不同,不具有輸出電壓檢測部116。
CPU110A作為其功能,除第1實施形態所說明之電力轉換控制部111、電容取得部112、劣化判定部113外,進而具有輸出電壓算出部120之各功能區塊。
輸出電壓算出部120基於自電力轉換裝置10A之外部輸入之輸出指令,算出第2電力轉換部104之輸出電壓Vout。輸出電壓算出部120例如可根據基於電力轉換控制部111產生PWM信號P時自外部輸入之輸出指令算出之電壓指令值,算出第2電力轉換部104之輸出電壓Vout。
接著,對本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10A之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狀態之判定進行說明。
圖6係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平滑電容器劣化判定處理之流程圖。於本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10A中,於控制部100A之CPU110A中,藉由於每個特定之運算週期執行圖6之流程圖所示之處理,而進行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狀態之判定。
另,於圖6之流程圖中,進行與第1實施形態所說明之圖2之流程圖共通之處理之部分設為相同步驟序號。以下,省略與該圖2相同步驟序號之部分,進行圖6之流程圖之說明。
於步驟S200A中,CPU110A藉由輸出電壓算出部120算出輸出電壓Vout。
於步驟S210A中,CPU110A分別自直流電壓檢測部114、輸出電流檢測部115取得直流電壓Vdc、輸出電流Iout之資料,且取得於步驟S200A算出之輸出電壓Vout之資料,將該等資料累積於資訊累積部119。
於步驟S220以後,分別執行與圖2相同之處理。
根據以上說明之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電力轉換裝置10A具備:直流電壓檢測器102,其檢測直流電力之直流電壓Vdc;輸出電流檢測器105,其檢測第2電力轉換部104之輸出電流Iout;電力轉換控制部111,其基於自外部輸入之輸出指令,控制第2電力轉換部104;及輸出電壓算出部120,其基於輸出指令,算出第2電力轉換部104之輸出電壓Vout。於步驟S230中,電容取得部112基於在特定之初期動作期間中分別藉由直流電壓檢測器102及輸出電流檢測器105檢測出之直流電壓Vdc及輸出電流Iout、與以於初期動作期間中輸入之輸出指令為基礎藉由輸出電壓算出部120算出之輸出電壓Vout,算出初期電容值。又,基於在經過初期動作期間後分別藉由直流電壓檢測器102及輸出電流檢測器105檢測出之直流電壓Vdc及輸出電流Iout、與以於經過初期動作期間後輸入之輸出指令為基礎藉由輸出電壓算出部120算出之輸出電壓Vout,算出運用電容值。因如此般設置,故即使不將輸出電壓檢測器106設置於電力轉換裝置10A,亦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可分別正確地算出平滑電容器101之初期電容值與運用電容值。
(第3實施形態)
圖7係使用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10B之馬達驅動系統之概略構成圖。本馬達驅動系統具備:電力轉換裝置10B,其將電力供給至控制對象;三相交流電源20,其將電力供給至電力轉換裝置10B;及交流電動機30,其為控制對象。
於本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10B中,與圖1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10之不同在於替代輸出電壓檢測器106具有電容器
電流檢測器107之點、與替代控制部100具有控制部100B之點。以下,關於與第1實施形態共通之部分省略說明。
電容器電流檢測器107檢測流動於平滑電容器101之電流,將與其檢測結果相應之檢測信號輸出至控制部100B。
控制部100B具備CPU110、直流電壓檢測部114、輸出電流檢測部115、PWM輸出部117、外部通信部118、資訊累積部119、及電容器電流檢測部121。另,與第1實施形態所說明之控制部100不同,不具有輸出電壓檢測部116。
電容器電流檢測部121將電容器電流檢測器107輸出之檢測信號作為輸入,轉換為運算用資料之電容器電流Ic,輸出至CPU110。電容器電流檢測部121例如由AD轉換器等構成。
接著,對本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10B之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狀態之判定進行說明。
圖8係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平滑電容器劣化判定處理之流程圖。於本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10B中,於控制部100B之CPU110中,藉由於每個特定之運算週期執行圖8之流程圖所示之處理,而進行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狀態之判定。
另,於圖8之流程圖中,進行與第1實施形態所說明之圖2之流程圖共通之處理之部分設為相同步驟序號。以下,省略與該圖2相同步驟序號之部分,進行圖8之流程圖之說明。
於步驟S210B中,CPU110分別自直流電壓檢測部114、電容器電流檢測部121取得直流電壓Vdc、電容器電流Ic之資料,並累積於資訊累積部119。
於步驟S230B中,CPU110藉由電容取得部112,使用藉由步驟S210B之處理至此為止累積於資訊累積部119之資料,求得平滑電容器101之電容值C。此處,例如如以下般,可複數次算出電容值C。
若變化上述之式(3),則獲得以下之式(8)。
C=Ic/(△Vdc/△t)...(8)
於步驟S230B中,可基於累積於資訊累積部119之直流電壓Vdc、電容器電流Ic之各資料,藉由式(8),求得於取得資料之各時點之平滑電容器101之電容值C。
於步驟S240以後,分別執行與圖2相同之處理。
根據以上說明之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電力轉換裝置10B具備:直流電壓檢測器102,其檢測直流電力之直流電壓Vdc;及電容器電流檢測器107,其檢測流動於平滑電容器101之電容器電流Ic。於步驟S230B中,電容取得部112基於在特定之初期動作期間中分別藉由直流電壓檢測器102及電容器電流檢測器107檢測出之直流電壓Vdc及電容器電流Ic,算出初期電容值。又,基於在經過初期動作期間後分別藉由直流電壓檢測器102及電容器電流檢測器107檢測出之直流電壓Vdc及電容器電流Ic,算出運用電容值。因如此般設置,故可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地,分別正確地算出平滑電容器101之初期電容值與運用電容值。
(第4實施形態)
圖9係使用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10C之馬達驅動系統之概略構成圖。本馬達驅動系統具備:電力轉換裝置10C,其將電力供給至控制對象;三相交流電源20,其將電力供給至電力轉換裝置10C;及交流電動機30,其為控制對象。
於本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10C中,與圖1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10之不同在於不具有輸出電壓檢測器106之點、與替代控制部100具有控制部100C之點。以下,關於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共通之部分省略說明。
控制部100C具備CPU110、直流電壓檢測部114、輸出電流檢測部115、PWM輸出部117、外部通信部118、資訊累積部119。另,與第1實施形態所說明之控制部100不同,不具有輸出電壓檢測部116。
接著,對本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10C之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狀態之判定進行說明。
圖10係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平滑電容器劣化判定處理之流程圖。於本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10C中,於控制部100C之CPU110中,藉由於每個特定之運算週期執行圖10之流程圖所示之處理,而進行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狀態之判定。
另,於圖10之流程圖中,進行與第1實施形態所說明之圖2之流程圖共通之處理之部分設為相同步驟序號。以下,省略與該圖2相同步驟序號之部分,進行圖10之流程圖之說明。
於步驟S210C中,CPU110分別自直流電壓檢測部114、輸出電流檢測部115取得直流電壓Vdc、輸出電流Iout之資料,累積於資訊累積部119。
於步驟S230C中,CPU110藉由電容取得部112,使用藉由步驟S210C之處理至此為止累積於資訊累積部119之資料,求得平滑電容器101之電容值C。此處,例如如以下般,可複數次算出電容值C。
於電流自平滑電容器101向第2電力轉換部104流動之時
序,於第2電力轉換部104之輸出電流Iout較小之情形時,於電容器電流Ic與輸出電流Iout之間,以下之式(9)之關係成立。另,於式(9)中k係特定之轉換係數,基於電力轉換裝置10C之各種參數或事前之試驗結果等預先決定。
Ic=Iout×(1-k×Iout)...(9)
若將式(9)代入上述之式(8),則獲得以下之式(10)。
C=Iout×(1-k×Iout)/(△Vdc/△t)‧‧‧(10)
於步驟S230C中,可基於累積於資訊累積部119之直流電壓Vdc、輸出電流Iout之各資料,藉由式(10),求得於取得資料之各時點之平滑電容器101之電容值C。
於步驟S240以後,分別執行與圖2相同之處理。
根據以上說明之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電力轉換裝置10C具備:直流電壓檢測器102,其檢測直流電力之直流電壓Vdc;及輸出電流檢測器105,其檢測第2電力轉換部104之輸出電流Iout。於步驟S230C中,電容取得部112基於在特定之初期動作期間中分別藉由直流電壓檢測器102及輸出電流檢測器105檢測出之直流電壓Vdc及輸出電流Iout,算出初期電容值。又,基於在經過初期動作期間後分別藉由直流電壓檢測器102及輸出電流檢測器105檢測出之直流電壓Vdc及輸出電流Iout,算出運用電容值。因如此般設置,故即使不將輸出電壓檢測器106設置於電力轉換裝置10C,亦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可分別正確地算出平滑電容器101之初期電容值與運用電容值。
(第5實施形態)
接著,對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另,本實施形態之電力轉
換裝置具有與分別於第1~第4實施形態說明之電力轉換裝置10、10A、10B、10C之任一者相同之構成。以下,以第1實施形態所說明之圖1之電力轉換裝置10之構成為例,對本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之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狀態之判定進行說明。
圖11係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之平滑電容器劣化判定處理之流程圖。於本實施形態之電力轉換裝置10中,於控制部100之CPU110中,藉由於每個特定之運算週期執行圖11之流程圖所示之處理,而進行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狀態之判定。
另,於圖11之流程圖中,進行與第1實施形態所說明之圖2之流程圖共通之處理之部分設為相同步驟序號。以下,省略與該圖2相同步驟序號之部分,進行圖11之流程圖之說明。
於步驟S250D中,CPU110判定自開始電力轉換裝置10之運用後是否經過特定之第1階段期間。所謂第1階段期間係作為用以取得平滑電容器101之初期電容值並算出其特性資訊之期間而預先設定之期間,相當於上述之初期動作期間。此處,例如可藉由與上述之步驟S250相同之方法,判定是否經過第1階段期間。
於藉由步驟S250D之判定處理,判定為尚未經過第1階段期間之情形時,將圖11之處理行進至步驟S270。另一方面,於判定為經過第1階段期間之情形時,將圖11之處理行進至步驟S251D。
於步驟S251D中,CPU110判定自開始電力轉換裝置10之運用後是否經過特定之第2階段期間。所謂第2階段期間係作為用以即使不滿足上述步驟S260之判定條件,亦可結束平滑電容器101之特性資訊之算出,開始劣化狀態之判定之期間而預先設定之期間,設定長於上述第1階
段期間之期間,例如2倍之期間。此處,可藉由與步驟S250D相同之方法,判定是否經過第2階段期間。
於藉由步驟S251D之判定處理,判定為尚未經過第2階段期間之情形時,將圖11之處理行進至步驟S260。另一方面,於判定為經過第2階段期間之情形時,將圖11之處理行進至步驟S300。
於步驟S260以後,分別執行與圖2相同之處理。
根據以上說明之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發揮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作用效果。
另,於上述中作為本實施形態之應用例,雖說明於第1實施形態所說明之圖1之電力轉換裝置10之構成中實施圖11之流程圖所示之處理之例,但於第2~第4各實施形態所說明之電力轉換裝置10A、10B、10C之構成中亦可應用本實施形態。具體而言,於圖6、圖8、圖10之各流程圖中,藉由將步驟S250之處理置換為圖11之步驟S250D、S251D,可應用本實施形態。
另,於上述之各實施形態中,雖對由控制部100、100A、100B、100C分別具備之CPU110、110A進行平滑電容器101之電容運算、統計量運算或平滑電容器101之劣化診斷等各處理之態樣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未限定於此。例如,亦可將該等處理所需要之資料自外部通信部118發送至外部之機器,由外部之機器進行處理。
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或變化例者,可於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係為了易於理解地說明本發明者,未必必須包含所有構成要件。可於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內,進行任意構成要件之追加、刪除、置換。
10:電力轉換裝置
20:三相交流電源
30:交流電動機
100:控制部
101:平滑電容器
102:直流電壓檢測器
103:第1電力轉換部
104:第2電力轉換部
105:輸出電流檢測器
106:輸出電壓檢測器
110:CPU
111:電力轉換控制部
112:電容取得部
113:劣化判定部
114:直流電壓檢測部
115:輸出電流檢測部
116:輸出電壓檢測部
117:PWM輸出部
118:外部通信部
119:資訊累積部
Iout:輸出電流
P:PWM信號
Vdc:直流電壓
Vout:輸出電壓
Claims (10)
- 一種電力轉換裝置,其具備: 電力轉換部,其將直流電力轉換為交流電力並輸出; 平滑電容器,其將上述直流電力平滑化; 電容取得部,其取得上述平滑電容器之電容值;及 劣化判定部,其判定上述平滑電容器之劣化狀態;且 上述電容取得部根據上述電力轉換部之動作狀態之變化,複數次取得表示上述平滑電容器之初期狀態下之電容值之初期電容值,且複數次取得表示上述平滑電容器之運用狀態下之電容值之運用電容值, 上述劣化判定部係 基於藉由上述電容取得部取得之複數個上述初期電容值之統計量,取得表示上述交流電力與上述平滑電容器之初期狀態下之電容值之關係性之特性資訊, 基於藉由上述電容取得部取得之複數個上述運用電容值之統計量、與上述特性資訊,判定上述平滑電容器之劣化狀態。
- 如請求項1之電力轉換裝置,其中 上述劣化判定部基於上述運用電容值之統計量與上述特性資訊,算出上述平滑電容器之劣化量,基於算出之上述劣化量與特定之閾值之比較結果,判定上述平滑電容器之劣化狀態。
- 如請求項1之電力轉換裝置,其中 上述劣化判定部算出包含將上述交流電力之值以每個特定範圍分隔而設定之各動作點之上述初期電容值之平均值、中央值、標準偏差、上側柵欄及下側柵欄之至少任一者之統計量,基於算出之每個上述動作點之統計量取得上述特性資訊。
- 如請求項1之電力轉換裝置,其具備: 直流電壓檢測器,其檢測上述直流電力之直流電壓; 輸出電流檢測器,其檢測上述電力轉換部之輸出電流;及 輸出電壓檢測器,其檢測上述電力轉換部之輸出電壓;且 上述電容取得部係 基於在特定之初期動作期間中分別藉由上述直流電壓檢測器、上述輸出電流檢測器及上述輸出電壓檢測器檢測出之上述直流電壓、上述輸出電流及上述輸出電壓,算出上述初期電容值, 基於在經過上述初期動作期間後分別藉由上述直流電壓檢測器、上述輸出電流檢測器及上述輸出電壓檢測器檢測出之上述直流電壓、上述輸出電流及上述輸出電壓,算出上述運用電容值。
- 如請求項1之電力轉換裝置,其具備: 直流電壓檢測器,其檢測上述直流電力之直流電壓; 輸出電流檢測器,其檢測上述電力轉換部之輸出電流; 電力轉換控制部,其基於自外部輸入之輸出指令,控制上述電力轉換部;及 輸出電壓算出部,其基於上述輸出指令,算出上述電力轉換部之輸出電壓;且 上述電容取得部係 基於在特定之初期動作期間中分別藉由上述直流電壓檢測器及上述輸出電流檢測器檢測出之上述直流電壓及上述輸出電流、與以於上述初期動作期間中輸入之上述輸出指令為基礎藉由上述輸出電壓算出部算出之上述輸出電壓,算出上述初期電容值, 基於在經過上述初期動作期間後分別藉由上述直流電壓檢測器及上述輸出電流檢測器檢測出之上述直流電壓及上述輸出電流、與以於經過上述初期動作期間後輸入之上述輸出指令為基礎藉由上述輸出電壓算出部算出之上述輸出電壓,算出上述運用電容值。
- 如請求項1之電力轉換裝置,其具備: 直流電壓檢測器,其檢測上述直流電力之直流電壓;及 電容器電流檢測器,其檢測流動於上述平滑電容器之電容器電流;且 上述電容取得部係 基於在特定之初期動作期間中分別藉由上述直流電壓檢測器及上述電容器電流檢測器檢測出之上述直流電壓及上述電容器電流,算出上述初期電容值, 基於在經過上述初期動作期間後分別藉由上述直流電壓檢測器及上述電容器電流檢測器檢測出之上述直流電壓及上述電容器電流,算出上述運用電容值。
- 如請求項1之電力轉換裝置,其具備: 直流電壓檢測器,其檢測上述直流電力之直流電壓;及 輸出電流檢測器,其檢測上述電力轉換部之輸出電流;且 上述電容取得部係 基於在特定之初期動作期間中分別藉由上述直流電壓檢測器及上述輸出電流檢測器檢測出之上述直流電壓及上述輸出電流,算出上述初期電容值, 基於在經過上述初期動作期間後分別藉由上述直流電壓檢測器及上述輸出電流檢測器檢測出之上述直流電壓及上述輸出電流,算出上述運用電容值。
- 如請求項1之電力轉換裝置,其中 上述電容取得部基於針對每個上述交流電力之值取得之上述電容值相關之資料之數量、與上述電力轉換部之運轉時間之至少任一者,進行是否經過特定之初期動作期間之判定,基於上述判定結果,決定是否取得上述初期電容值或上述運用電容值之任一者。
- 如請求項8之電力轉換裝置,其中 上述電容取得部基於已取得上述特性資訊之上述電力轉換部之動作點之數量,判斷繼續或結束上述特性資訊之取得,於判斷為繼續之情形時,即使經過上述初期動作期間後,亦取得上述初期電容值。
- 一種平滑電容器之劣化判定方法,其係判定與將直流電力轉換為交流電力並輸出之電力轉換部連接,將上述直流電力平滑化之平滑電容器之劣化狀態之方法,且 根據上述電力轉換部之動作狀態之變化,複數次取得表示上述平滑電容器之初期狀態下之電容值之初期電容值, 基於取得之複數個上述初期電容值之統計量,取得表示上述交流電力與上述平滑電容器之初期狀態下之電容值之關係性之特性資訊, 複數次取得表示上述平滑電容器之運用狀態下之電容值之運用電容值, 基於取得之複數個上述運用電容值之統計量、與上述特性資訊,判定上述平滑電容器之劣化狀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WOPCT/JP2021/036867 | 2021-10-05 | ||
PCT/JP2021/036867 WO2023058127A1 (ja) | 2021-10-05 | 2021-10-05 | 電力変換装置、平滑コンデンサの劣化判定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16127A TW202316127A (zh) | 2023-04-16 |
TWI817619B true TWI817619B (zh) | 2023-10-01 |
Family
ID=85804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27174A TWI817619B (zh) | 2021-10-05 | 2022-07-20 | 電力轉換裝置、平滑電容器之劣化判定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264213A1 (zh) |
EP (1) | EP4415244A1 (zh) |
JP (1) | JP7553724B2 (zh) |
CN (1) | CN117413453A (zh) |
TW (1) | TWI817619B (zh) |
WO (1) | WO2023058127A1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00503A (zh) * | 2015-04-27 | 2016-11-09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电动机控制装置 |
WO2017085825A1 (ja) * | 2015-11-19 | 2017-05-2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
CN108880279A (zh) * | 2017-05-09 | 2018-11-23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力转换装置以及电力转换装置的诊断方法 |
US20190199264A1 (en) * | 2017-12-27 | 2019-06-27 | Denso Corporation | Motor drive device |
CN110266200A (zh) * | 2018-03-12 | 2019-09-20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电力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195458B2 (ja) * | 2005-05-27 | 2008-12-10 | 株式会社きんでん | インバータ回路診断装置 |
JP2007060866A (ja) * | 2005-08-26 | 2007-03-0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車載用電動機制御装置 |
JP5359282B2 (ja) | 2009-01-07 | 2013-12-04 |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 インバータ装置 |
JP7279413B2 (ja) * | 2019-02-27 | 2023-05-23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故障予知システム |
-
2021
- 2021-10-05 CN CN202180098514.3A patent/CN117413453A/zh active Pending
- 2021-10-05 JP JP2023552450A patent/JP7553724B2/ja active Active
- 2021-10-05 EP EP21959869.5A patent/EP4415244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10-05 US US18/567,063 patent/US20240264213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10-05 WO PCT/JP2021/036867 patent/WO202305812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
- 2022-07-20 TW TW111127174A patent/TWI817619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00503A (zh) * | 2015-04-27 | 2016-11-09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电动机控制装置 |
WO2017085825A1 (ja) * | 2015-11-19 | 2017-05-2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
CN108880279A (zh) * | 2017-05-09 | 2018-11-23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力转换装置以及电力转换装置的诊断方法 |
JP2018191446A (ja) * | 2017-05-09 | 2018-11-2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電力変換装置の診断方法 |
US20190199264A1 (en) * | 2017-12-27 | 2019-06-27 | Denso Corporation | Motor drive device |
CN110266200A (zh) * | 2018-03-12 | 2019-09-20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电力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16127A (zh) | 2023-04-16 |
JP7553724B2 (ja) | 2024-09-18 |
JPWO2023058127A1 (zh) | 2023-04-13 |
EP4415244A1 (en) | 2024-08-14 |
CN117413453A (zh) | 2024-01-16 |
US20240264213A1 (en) | 2024-08-08 |
WO2023058127A1 (ja) | 2023-04-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896153B2 (ja) | Dcバスコンデンサをオンラインモニタリング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
CN111417861B (zh) | 用于确定电容器的剩余使用寿命的方法和评估单元及系统 | |
CN109298306B (zh) | 半导体故障预测 | |
US11038454B2 (en) |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and server | |
EP2682769B1 (en) | Apparatus for diagnosing DC link capacitor of inverter | |
CN105932895B (zh) | 用于操作功率转换器的系统和方法 | |
JP6754438B2 (ja) | 電気機器および電気機器の診断装置 | |
TWI817619B (zh) | 電力轉換裝置、平滑電容器之劣化判定方法 | |
JP5565574B2 (ja) | 充電装置 | |
WO2016151708A1 (ja) | 電機品の故障検出装置および故障検出方法 | |
JP6786012B1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JP6391402B2 (ja) | Dcdcコンバータ故障診断装置及び故障診断方法 | |
JP6345479B2 (ja) | 電源検査装置および電源検査方法 | |
JP7191227B2 (ja) | 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劣化診断システム | |
JP7241590B2 (ja) | 状態診断装置、状態診断方法、および状態診断プログラム | |
KR20170059741A (ko) | 인버터 직류 입력단 커패시터 진단 시스템,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실행시키기 위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 매체 | |
JP2022077373A (ja) | 寿命診断装置、半導体装置、寿命診断方法、 | |
WO2020059168A1 (ja) | 電力変換装置の診断回路および診断システム | |
JP6597798B2 (ja) | 負荷制御装置、負荷制御装置の電流計測方法 | |
JP2018026946A (ja) | 電力変換装置、電力変換装置の寿命診断方法、電力変換装置のスイッチング素子温度検出方法および電力変換システム | |
WO2022158126A1 (ja) | 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地絡検出方法 | |
JP2024020088A (ja) | 装置および電力変換装置 | |
EP4241094A1 (en) | Method, measuring station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behaviour of one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power compon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