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6488B - 連接器組件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6488B
TWI816488B TW111128104A TW111128104A TWI816488B TW I816488 B TWI816488 B TW I816488B TW 111128104 A TW111128104 A TW 111128104A TW 111128104 A TW111128104 A TW 111128104A TW I816488 B TWI816488 B TW I81648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spring
heat sink
leaf spring
plu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8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06229A (zh
Inventor
施富仁
徐亞立
楊喆元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莫仕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莫仕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灣莫仕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28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648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64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648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06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6229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一種連接器組件,包含籠殼以及散熱器模組。籠殼具有用以插接一可插拔模組的插接通道,以及位於插接通道的上方的散熱器框架。散熱器模組組裝於散熱器框架,散熱器模組包括散熱器、板彈簧、及支撐彈簧,散熱器能相對於散熱器框架在上方的釋放位置與下方的接觸位置之間移動,板彈簧具有位於後方且能伸入插接通道的受推部、位於前方且用以對散熱器施壓的施壓彈簧部,以及位於受推部與施壓彈簧部之間且樞接於散熱器框架的樞接部。可插拔模組能沿著由前朝後的插入方向插入籠殼的插接通道內,而朝後推動板彈簧的受推部以使板彈簧旋轉,進而連動前方的施壓彈簧部向下直接施壓在散熱器的表面,以連動散熱器自上方的釋放位置移動至下方的接觸位置,且使支撐彈簧受到壓縮。

Description

連接器組件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連接器,特別是指一種連接器組件。
中國發明專利公開號CN110296628A(對應美國發明專利號US10651598B2)公開一種熱交換結構,其包含一金屬件、一槓桿、以及一框架,框架用於支撐槓桿和金屬件,金屬件的前端藉由諸如鉚釘的緊固件固定到框架的前緣上。當熱源相對散熱器滑動時,熱源接觸槓桿之一端致動槓桿的另一端接觸金屬件的後端,金屬件向下地推動散熱器及導熱墊與熱源接觸。
然而,此先前技術需要額外設置一個框架用來安裝槓桿及金屬件。而且金屬件需要設在散熱器的頂面,造成散熱器需要挖槽用來安裝金屬件,降低了散熱器的散熱面積。並且,金屬件僅用單點(螺絲)與散熱器結合,槓桿被推動時是壓在金屬件的後端,如此會使散熱器容易歪斜。再者,金屬件需要能容許其上下彈性變形及移動的空間,加上槓桿需要能容許其旋轉擺動的上下空間及前後空間,因此佔據了散熱器中的許多的空間,且難以使整體的散熱器薄型化。
另外,致動槓桿只在熱源插入至一個深度位置被推動,之後金屬件直接向下方推動散熱器及導熱墊與熱源接觸,此時熱源仍需要再移動一段距離,所以散熱器及導熱墊與熱源仍然會有摩擦,也就是說,關於如何減少導熱墊的摩擦及損傷,上述先前技術仍有需要改良的空間。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改善先前技術中至少一問題的連接器組件。
於是,本發明連接器組件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是包含籠殼、散熱器模組,以及可插拔模組。所述籠殼具有插接通道,以及位於所述插接通道的上方的散熱器框架,所述插接通道用以插接一可插拔模組。所述散熱器模組組裝於所述散熱器框架,所述散熱器模組包括散熱器、板彈簧、及支撐彈簧,所述散熱器能相對於所述散熱器框架在上方的釋放位置與下方的接觸位置之間移動,所述板彈簧具有位於後方且能伸入所述插接通道的受推部、位於前方且用以對所述散熱器施壓的施壓彈簧部,以及位於所述受推部與所述施壓彈簧部之間且樞接於所述散熱器框架的樞接部。所述可插拔模組能沿著由前朝後的插入方向插入所述籠殼的所述插接通道內,而朝後推動所述板彈簧的受推部以使所述板彈簧旋轉,進而連動前方的所述施壓彈簧部向下直接施壓在所述散熱器的表面,以連動所述散熱器自上方的所述釋放位置移動至下方的所述接觸位置,且使所述支撐彈簧受到壓縮,通過所述板彈簧的彈性作用力使所述散熱器的底部朝下且具有壓力地接觸於所述可插拔模組的表面;當所述可插拔模組自所述插接通道退出,所述板彈簧復位且所述支撐彈簧朝上托高所述散熱器移動至不接觸所述可插拔模組的表面的所述釋放位置。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散熱器模組包括兩個板彈簧,所述兩個板彈簧在所述可插拔模組插入所述籠殼的所述插接通道的過程中依序一先一後地被作動,以分段地施壓在所述散熱器的表面,並使所述散熱器自上方的所述釋放位置分段地移動至下方的所述接觸位置。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兩個板彈簧的所述施壓彈簧部的長度不相同。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所述可插拔模組插入所述籠殼的所述插接通道的過程中,先被作動的所述板彈簧的所述施壓彈簧部的長度大於後被作動的所述板彈簧的所述施壓彈簧部的長度。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板彈簧還具有位於所述施壓彈簧部與所述樞接部之間的至少一彎曲部。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散熱器模組包括至少兩個支撐彈簧,所述兩個支撐彈簧分別構造在所述散熱器框架上且支撐於所述散熱器的左右兩側。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支撐彈簧包括朝上支撐所述散熱器且呈板狀的兩個彈性支撐部,所述兩個彈性支撐部朝上且分別朝前與朝後斜向地延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散熱器框架及所述散熱器之間設有散熱器導引構造,所述散熱器導引構造限制所述散熱器的前後移動且導引所述散熱器的上下移動。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散熱器導引構造包括構造在所述散熱器框架的側壁上的導引孔,以及構造在所述散熱器側邊上的導引凸部,所述導引凸部能上下移動地設於所述導引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散熱器具有一基板及多個散熱鰭片,所述板彈簧設置在所述散熱鰭片之間。
本發明通過所述板彈簧的旋轉來連動所述施壓彈簧部向下直接施壓在所述散熱器的表面,如此能夠在所述可插拔模組插入所述籠殼的所述插接通道內之後才讓所述散熱器移動到接觸所述可插拔模組的表面的位置,以減少所述散熱器的底部與所述可插拔模組之間在所述可插拔模組的插入過程中產生摩擦情形,防止所述散熱器的底部的磨損問題,或是防止所述散熱器的底部所設置的熱介面材料被刮破的問題。更進一步來說,通過所述板彈簧的彈性作用力使所述散熱器的底部朝下且具有壓力地接觸於所述可插拔模組的表面,能提高熱傳導效率並增加散熱效果。另一方面,為長條狀薄板體構造的所述板彈簧,能夠直接設置在所述散熱器的散熱鰭片之間,且能使整個散熱組件具有低輪廓的構造效果。又一方面,兩個以上的所述板彈簧在所述可插拔模組插入所述籠殼的所述插接通道的過程中依序一先一後地被作動,所述兩個板彈簧能夠分段施壓在所述散熱器上以使所述散熱器自上方的所述釋放位置分段地移動至下方的所述接觸位置。所述兩個板彈簧的長度不相同,能夠施加不同的彈性力,藉由分段施壓及分段增加彈性力的構造,能夠使所述可插拔模組在插入到較深的位置之後才接觸到所述散熱器並接受到來自所述散熱器進一步的接觸壓力,藉此讓所述散熱器的移動及與所述可插拔模組的接觸更為平衡及穩定,更進一步減少在所述可插拔模組的插入過程中所述散熱器的底部與所述可插拔模組之間所產生的摩擦損耗。另外,通過所述板彈簧的位於所述施壓彈簧部與所述樞接部之間所述至少一彎曲部,能利於所述樞接部的組裝彈性,且加強了所述施壓彈簧部與所述樞接部之間的結構彈性。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1至圖4,本發明連接器組件100之一實施例,包含一籠殼1、一插座連接器2以及一散熱器模組4。本發明連接器組件100用以插接一可插拔模組3。
該籠殼1包括一殼體11,以及設於該殼體11的一散熱器框架12。該殼體11及該散熱器框架12舉例來說是以金屬板體構造,通過例如金屬薄板經由模具沖壓加工、彎折所構造成。該殼體11用以設置於一基板411(例如電路板,圖未示)且沿一前後方向D1(箭頭方向為前,反向為後)延伸。該殼體11具有一頂壁111、與該頂壁111沿一上下方向D2 (箭頭方向為上,反向為下)相間隔的一底壁112、沿一左右方向D3(箭頭方向為右,反向為左)相間隔且連接於該頂壁111與該底壁112之間的兩個側壁113、連接於該頂壁111與該兩側壁113的後緣的一後壁114,以及自該兩側壁113朝下延伸並適用於固定在所述電路板上及/或連接到接地軌跡(圖未示)的多個插腳115。另外,該殼體11還具有由該頂壁111、該底壁112、該兩側壁113與該後壁114共同構成界定且位於內部並用以插接該可插拔模組3的一插接通道11a、位於前端且連通於該插接通道11a並供該可插拔模組3插入的一前端插口11b、形成於該頂壁111且自該頂壁111的前段處朝後延伸並連通於該插接通道11a的一窗口11c,以及位於該底壁112後方且連通該插接通道11a的一底部開口11d。
該插座連接器2機械性且電性地設置於該電路板,該插座連接器2具有絕緣的一座體21,以及多個端子22,該座體21具有一插接槽211,該等端子22設於該插接槽211內且其尾部(圖未示)電性並機械地連接於該電路板。該插座連接器2是通過該底部開口11d地以該殼體11罩蓋,以使該插座連接器2設於該插接通道11a的後段,但不以此為限。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插座連接器2可以是從該籠殼1的殼體11的後端組入,該等端子22的尾部可以是電性並機械地連接於多條導線(圖未示)且這些導線從該籠殼1的殼體11的後端延伸出以連接到另一裝置(圖未示)。
該可插拔模組3包含一外殼31、一插接板(圖未示),以及一線纜(圖未示),該外殼31包括一插接部311,該插接板位於該插接部311的末端且該插接板上具有多個接觸指部(圖未示),該線纜機械性並電性地連接到該插接板。該可插拔模組3沿著由前朝後的插入方向自該前端插口11b插入該籠殼1的殼體11的插接通道11a內後,該可插拔模組3的插接部311末端的插接板能插入該插座連接器2的插接槽211,而使該插接板的接觸指部接觸於該插座連接器2的插接槽211內的端子22,以使該可插拔模組3與該插座連接器2彼此對接。此外,該籠殼1的殼體11前段鄰近該前端插口11b處可設置於一機殼(圖未示)的一安裝孔,該籠殼1的前端插口11b處還設有多個接地件13,所述接地件13具有自該前端插口11b處朝後延伸且分布於該籠殼1的殼體11外側與內側的多個彈性指部131,該等彈性指部131中位於該籠殼1的殼體11外側者用於與該機殼的安裝孔的周緣處部分接觸,該等彈性指部131中位於該籠殼1的殼體11內側者用於與該可插拔模組3接觸。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殼體11還形成有自該窗口11c的後緣朝下延伸的一擋片116,以及自該窗口11c的側緣朝下延伸的一導引片117,該可插拔模組3的插接部311的頂面形成有能被該擋片116擋止的一擋部311a,以及用以容置該導引片117以產生導引作用的一導引槽311b。
參閱圖1至圖5,該籠殼1的散熱器框架12位於所述插接通道11a的上方地設於該籠殼1的殼體11的頂壁111上。該殼體11具有用以組裝於該散熱器框架12的一第一組裝構造118,該散熱器框架12具有沿該上下方向D2彼此相對的一上壁121及一下壁122、連接於該上壁121的前緣與該下壁122的前緣之間的一前連接壁123、自該上壁121的左右兩側緣朝下延伸的兩個側壁124,以及用以與該第一組裝構造118對應組裝一第二組裝構造125。該散熱器框架12還具有形成於該上壁121與該兩側壁124的連接處的多個扣接孔126,以及形成於該下壁122的朝上延伸的四個側組裝部122a上的邊緣處且分別組裝於該等扣接孔126的多個扣接片127。
該第一組裝構造118包括自該兩側壁113的前段處朝上延伸且各自具有開口朝前的前限位槽118b的兩個前組裝片118a、自該兩側壁113的後段處朝上延伸且各自具有開口朝前的後限位槽118d的兩個後組裝片118c、形成於該兩側壁113且開口朝前的兩個插孔118e,以及位於該窗口11c後方地形成於該頂壁111且沿該左右方向D3延伸的一定位扣孔118f。該第二組裝構造125包括自該下壁122的兩側緣前段處朝外延伸且朝後卡入該兩前限位槽118b的兩個前限位片125a、自該下壁122的兩側緣後段處朝外延伸且用以朝後卡入該兩後限位槽118d的兩個後限位片125b、自該兩側壁124朝下且朝後地延伸形成且用以朝後插入該兩插孔118e的兩個插片125c,以及形成於該下壁122的後端處且用以朝下地卡扣於該定位扣孔118f的一定位扣片125d。通過分別卡入該兩前限位槽118b與該兩後限位槽118d的該兩前限位片125a與該兩後限位片125b能限制該散熱器框架12相對於該殼體11在該上下方向D2上的位置,並且,該兩前限位片125a與該兩後限位片125b朝下地彎折並靠抵於該殼體11的該兩側壁113外側面,以限制該散熱器框架12相對於該殼體11在該左右方向D3上的位置。通過分別插入該兩插孔118e的該兩個插片125c,能限制該散熱器框架12相對於該殼體11在該左右方向D3及上下方向D2上的位置。另外,通過該定位扣片125d與該定位扣孔118f的配合則能定位該散熱器框架12相對於該殼體11在該前後方向D1上的位置,該下壁122於該定位扣片125d的左右兩側處形成有兩個開縫122b,通過該兩開縫122b使該定位扣片125d能彈性地移動,因此在該散熱器框架12組裝到該殼體11的過程中,該定位扣片125d能先彈性地朝上移動以自該窗口11c跨越過該頂壁111,再朝下復位並朝下卡扣於該定位扣孔118f。該散熱器框架12在該插片125c上設有沿該上下方向D2延伸的加強肋125e。
參閱圖1、圖4至圖7,該散熱器框架12還具有由該上壁121、該下壁122、該前連接壁123以及該兩個側壁124共同界定的一散熱器容置空間128,以及連通於該散熱器容置空間128地形成於該下壁122且對應於該殼體11的窗口11c的一下部開口129。該散熱器模組4組裝於該散熱器框架12的散熱器容置空間128,需要說明的是,在其他實施態樣中,所述插接通道11a、所述散熱器框架12及所述散熱器模組4的數量可以各為兩個以上,不應以本實施例為限。該散熱器模組4包括一散熱器41、兩個板彈簧42、42’、及兩個支撐彈簧43。
該散熱器41具有一基板411及多個散熱鰭片412,多個散熱鰭片412沿該左右方向D3彼此並排、沿前後方向D1延伸且自基板411的頂面朝上一體延伸出。該基板411具有位於底部且朝下凸出並用以朝下穿過該下部開口129及該窗口11c以伸入該插接通道11a的一熱耦合部411a,在本實施例中,該熱耦合部411a具有朝下凸出的一凸塊411b,以及設於該凸塊411b的底面的一導熱墊(圖未示),該導熱墊舉例來說可以是熱介面材料,該熱介面材料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能夠充分地填充接觸表面的接縫或空隙以減少接觸面間的接觸熱阻,該熱介面材料可以選自例如具有高導熱性、高柔韌性、可壓縮特性、絕緣性、耐磨性等特性的材料之組合,且舉例來說可以為底材與相變化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之材料組合,例如其可以是兩層以上的構造,其外層底材可以是具備導熱性、潤滑性、耐磨性、抗撕裂性的材料(例如鐵氟龍(Teflon)),而其內層材料則為相變化材料。另外,該熱介面材料也可通過材料的組合變化同時具備電磁波屏蔽作用(EMI Shielding)。
該散熱器41能相對於該散熱器框架12在較為上方的一釋放位置(見圖6)與較為下方的一接觸位置(見圖7)之間沿著該上下方向D2移動。具體來說,在本實施例中,該散熱器41與該散熱器框架12之間設有一散熱器導引構造,該散熱器導引構造包括構造在該散熱器框架12的該兩側壁124上的兩個導引孔124a,以及構造在該散熱器41的左右兩側且可沿該上下方向D2移動地對應設置於該兩個導引孔124a的兩個導引凸部413,藉由該兩個導引凸部413與該兩個導引孔124a之間的配合,限制該散熱器41在該前後方向D1上的移動,並使該散熱器41能相對於該散熱器框架12沿該上下方向D2在較為上方的該釋放位置與較為下方的該接觸位置之間上下移動。
該散熱器框架12還具有分別形成於該下壁122的相對位於後方的其中該兩個側組裝部122a的內側面且沿該左右方向D3朝內延伸的兩個樞軸122c。該兩板彈簧42、42’沿該左右方向D3排列地分別設置於該散熱器框架12的該兩樞軸122c,且分別位於對應該散熱器41兩側處的位置。該兩板彈簧42、42’呈長條狀金屬薄板體構造,通過例如金屬薄板經由模具沖壓加工、彎折所構造成。該兩板彈簧42、42’設置在散熱鰭片412之間,每一該板彈簧42、42’ 一體構造地具有位於後方且伸入該插接通道11a的一受推部421、位於前方且用以對該散熱器41施壓的一施壓彈簧部422、位於該受推部421與該施壓彈簧部422之間且樞接於對應的該散熱器框架12的該樞軸122c的一樞接部423,以及位於該施壓彈簧部422與該樞接部423之間的彎曲部424。在本實施例中,該兩個板彈簧42、42’的施壓彈簧部422的長度不相同,其中,板彈簧42的施壓彈簧部422的長度大於板彈簧42’的施壓彈簧部422。該兩個板彈簧42、42’的樞接部423呈套設於該兩樞軸122c的C形結構。通過所述板彈簧42、42’的位於所述施壓彈簧部422與所述樞接部423之間所述彎曲部424,能利於所述樞接部423的組裝彈性,且加強了所述施壓彈簧部422與所述樞接部423之間的結構彈性,另外,所述彎曲部424的數量在其他實施態樣中也可以為一個或三個以上,不以本實施例為限制。
該支撐彈簧43朝上且彈性地支撐該散熱器41,且用以提供該散熱器41移動至該釋放位置的彈性作用力。該兩個支撐彈簧43分別一體地構造在該散熱器框架12的下部開口129的左右側的下壁122 (靠近所述側壁124的內側處)且朝上地支撐於該散熱器41的左右兩側,在其他實施態樣中,該兩個支撐彈簧43也可以是分別通過焊接或扣接等組裝方式組裝在該散熱器框架12。每一該支撐彈簧43包括朝上支撐該散熱器41且呈板狀的兩個彈性支撐部431a,該兩個彈性支撐部431a朝上且分別朝前與朝後斜向地延伸。
參閱圖4至圖8,以下說明該可插拔模組3與該散熱器模組4之間的配合關係。
如圖6所示,在該可插拔模組3尚未插入該籠殼1的該插接通道11a內之前,該散熱器41因該兩支撐彈簧43所提供的朝上方向的彈性作用力而位於上方的該釋放位置。
如圖7所示,當該可插拔模組3沿著由前朝後的插入方向插入該籠殼1的該插接通道11a內,會朝後推動該兩板彈簧42、42’的受推部421以使該兩板彈簧42、42’通過樞接部423相對於該散熱器框架12旋轉,此時,該兩板彈簧42、42’的施壓彈簧部422向下直接施壓在該散熱器41的表面,以連動該散熱器41自上方的該釋放位置移動至下方的該接觸位置,通過該兩板彈簧42、42’的施壓彈簧部422的彈性作用力使該散熱器41的底部的該熱耦合部411a朝下且具有壓力地接觸於該可插拔模組3的插接部311的表面。而且,在這個狀態下,該兩板彈簧42、42’的施壓彈簧部422朝下推動該散熱器41的力大於該支撐彈簧43朝上支撐該散熱器41的力,該支撐彈簧43受到壓縮,並提供之後用以驅使該散熱器41回復至該釋放位置的彈性作用力。
如圖8所示,需要說明的是,該兩個板彈簧42、42’在上述的該可插拔模組3插入該籠殼1的插接通道11a的過程中依序被一先一後地被該可插拔模組3的前端處及擋部311a作動,以分段地施壓在該散熱器41的表面,並使該散熱器41自上方的所述釋放位置分段地移動至下方的該接觸位置。並且,在此過程中,先被作動的所述板彈簧42的所述施壓彈簧部422的長度大於後被作動的所述板彈簧42’的所述施壓彈簧部422的長度。由於所述兩個板彈簧42、42’的長度不相同,能夠施加不同的彈性力,藉由分段施壓及分段增加彈性力的構造,能夠使所述可插拔模組3在插入到較深的位置之後才接觸到所述散熱器41並接受到來自所述散熱器41進一步的接觸壓力,藉此讓所述散熱器41的移動及與所述可插拔模組3的接觸更為平衡及穩定,更進一步減少在所述可插拔模組3的插入過程中所述散熱器41的底部與所述可插拔模組3之間所產生的摩擦損耗。
當該可插拔模組3自該插接通道11a退出,該支撐彈簧43提供的彈性作用力朝上托高該散熱器41移動至不接觸該可插拔模組3的表面的該釋放位置。並且,該散熱器41將該兩板彈簧42、42’的施壓彈簧部422朝上推頂,以使該兩板彈簧42、42’旋轉並復位。
需要說明的是,當該散熱器41在該釋放位置時,該散熱器41的底部的該熱耦合部411a可以是不伸入該插接通道11a,或者也可以是伸入該插接通道11a但位於不會接觸於該可插拔模組3的上表面的高度,因此該可插拔模組3在推動該兩板彈簧42、42’的受推部421之前,該散熱器41的底部的該熱耦合部411a與該可插拔模組3的上表面之間具有間隙。
綜上所述,本發明通過所述板彈簧42、42’的旋轉來連動所述施壓彈簧部422向下直接施壓在所述散熱器41的表面,如此能夠在所述可插拔模組3插入所述籠殼1的所述插接通道11a內之後才讓所述散熱器41移動到接觸所述可插拔模組3的表面的位置,以減少所述散熱器41的底部與所述可插拔模組3之間在所述可插拔模組3的插入過程中產生摩擦情形,防止所述散熱器41的底部的磨損問題,或是防止所述散熱器41的底部所設置的熱介面材料被刮破的問題。更進一步來說,通過所述板彈簧42、42’的彈性作用力使所述散熱器41的底部朝下且具有壓力地接觸於所述可插拔模組3的表面,能提高熱傳導效率並增加散熱效果。另一方面,為長條狀薄板體構造的所述板彈簧42、42’,能夠直接設置在所述散熱器41的散熱鰭片412之間,使整個散熱組件具有低輪廓的構造效果。又一方面,兩個以上的所述板彈簧42、42’在所述可插拔模組3插入所述籠殼1的所述插接通道11a的過程中依序一先一後地被作動,所述兩個板彈簧42、42’能夠分段施壓在所述散熱器41上以使所述散熱器41自上方的所述釋放位置分段地移動至下方的所述接觸位置。所述兩個板彈簧42、42’的長度不相同,能夠施加不同的彈性力,藉由分段施壓及分段增加彈性力的構造,能夠使所述可插拔模組3在插入到較深的位置之後才接觸到所述散熱器41並接受到來自所述散熱器41進一步的接觸壓力,藉此讓所述散熱器41的移動及與所述可插拔模組3的接觸更為平衡及穩定,更進一步減少在所述可插拔模組3的插入過程中所述散熱器41的底部與所述可插拔模組3之間所產生的摩擦損耗。另外,通過所述板彈簧42、42’的位於所述施壓彈簧部422與所述樞接部423之間所述至少一彎曲部424,能利於所述樞接部423的組裝彈性,且加強了所述施壓彈簧部422與所述樞接部423之間的結構彈性。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0:連接器組件 1:籠殼 11:殼體 11a:插接通道 11b:前端插口 11c:窗口 11d:底部開口 111:頂壁 112:底壁 113:側壁 114:後壁 115:插腳 116:擋片 117:導引片 118:第一組裝構造 118a:前組裝片 118b:前限位槽 118c:後組裝片 118d:後限位槽 118e:插孔 118f:定位扣孔 12:散熱器框架 121:上壁 122:下壁 122a:側組裝部 122b:開縫 122c:樞軸 123:前連接壁 124:側壁 124a:導引孔 125:第二組裝構造 125a:前限位片 125b:後限位片 125c:插片 125d:定位扣片 125e:加強肋 126:扣接孔 127:扣接片 128:散熱器容置空間 129:下部開口 13:接地件 131:彈性指部 2:插座連接器 21:座體 211:插接槽 22:端子 3:可插拔模組 31:外殼 311:插接部 311a:擋部 311b:導引槽 4:散熱器模組 41:散熱器 411:基板 411a:熱耦合部 411b:凸塊 412:散熱鰭片 413:導引凸部 42:板彈簧 42’:板彈簧 421:受推部 422:施壓彈簧部 423:樞接部 424:彎曲部 43:支撐彈簧 431a:彈性支撐部 D1:前後方向 D2:上下方向 D3:左右方向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本發明連接器組件的一實施例及一可插拔模組的一立體圖; 圖2是該實施例的一立體分解圖; 圖3是該實施例的一立體圖,散熱器框架的上壁被朝上掀開; 圖4是該實施例的散熱器框架及散熱器模組的一立體分解圖,圖中散熱器框架的上壁被朝上掀開; 圖5是該實施例的一俯視圖; 圖6是沿圖5中的A-A剖切線截取的一剖視圖,圖中散熱器模組的散熱器位於釋放位置,圖中省略了插座連接器; 圖7是類似圖6的一剖視圖,圖中可插拔模組插入籠殼的插接通道,散熱器模組的板彈簧被該可插拔模組作動並施壓在散熱器的表面,並使散熱器朝下移動至接觸位置,另外,圖中省略了插座連接器;以及 圖8是該實施例的可插拔模組與散熱器模組的一立體圖,圖中散熱器模組的散熱器僅示出部分。
100:連接器組件
1:籠殼
11:殼體
11a:插接通道
11b:前端插口
11c:窗口
11d:底部開口
111:頂壁
112:底壁
114:後壁
116:擋片
12:散熱器框架
122:下壁
122c:樞軸
128:散熱器容置空間
129:下部開口
3:可插拔模組
31:外殼
311:插接部
311a:擋部
4:散熱器模組
41:散熱器
411:基板
411a:熱耦合部
411b:凸塊
412:散熱鰭片
42’:板彈簧
421:受推部
422:施壓彈簧部
423:樞接部
424:彎曲部
43:支撐彈簧
431a:彈性支撐部
D1:前後方向
D2:上下方向
D3:左右方向

Claims (10)

  1. 一種連接器組件,包含: 籠殼,具有插接通道,以及位於所述插接通道的上方的散熱器框架,所述插接通道用以插接一可插拔模組;以及 散熱器模組,組裝於所述散熱器框架,所述散熱器模組包括散熱器、板彈簧、及支撐彈簧,所述散熱器能相對於所述散熱器框架在上方的釋放位置與下方的接觸位置之間移動,所述板彈簧具有位於後方且能伸入所述插接通道的受推部、位於前方且用以對所述散熱器施壓的施壓彈簧部,以及位於所述受推部與所述施壓彈簧部之間且樞接於所述散熱器框架的樞接部; 所述可插拔模組能沿著由前朝後的插入方向插入所述籠殼的所述插接通道內,而朝後推動所述板彈簧的受推部以使所述板彈簧旋轉,進而連動前方的所述施壓彈簧部向下直接施壓在所述散熱器的表面,以連動所述散熱器自上方的所述釋放位置移動至下方的所述接觸位置,且使所述支撐彈簧受到壓縮,通過所述板彈簧的彈性作用力使所述散熱器的底部朝下且具有壓力地接觸於所述可插拔模組的表面;當所述可插拔模組自所述插接通道退出,所述板彈簧復位且所述支撐彈簧朝上托高所述散熱器移動至不接觸所述可插拔模組的表面的所述釋放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散熱器模組包括兩個板彈簧,所述兩個板彈簧在所述可插拔模組插入所述籠殼的所述插接通道的過程中依序一先一後地被作動,以分段地施壓在所述散熱器的表面,並使所述散熱器自上方的所述釋放位置分段地移動至下方的所述接觸位置。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兩個板彈簧的所述施壓彈簧部的長度不相同。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在所述可插拔模組插入所述籠殼的所述插接通道的過程中,先被作動的所述板彈簧的所述施壓彈簧部的長度大於後被作動的所述板彈簧的所述施壓彈簧部的長度。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板彈簧還具有位於所述施壓彈簧部與所述樞接部之間的至少一彎曲部。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散熱器模組包括至少兩個支撐彈簧,所述兩個支撐彈簧分別構造在所述散熱器框架上且支撐於所述散熱器的左右兩側。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支撐彈簧包括朝上支撐所述散熱器且呈板狀的兩個彈性支撐部,所述兩個彈性支撐部朝上且分別朝前與朝後斜向地延伸。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散熱器框架及所述散熱器之間設有散熱器導引構造,所述散熱器導引構造限制所述散熱器的前後移動且導引所述散熱器的上下移動。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散熱器導引構造包括構造在所述散熱器框架的側壁上的導引孔,以及構造在所述散熱器側邊上的導引凸部,所述導引凸部能上下移動地設於所述導引孔。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      所述散熱器具有基板及多個散熱鰭片,所述板彈簧設置在所述散熱鰭片之間。
TW111128104A 2022-07-27 2022-07-27 連接器組件 TWI8164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8104A TWI816488B (zh) 2022-07-27 2022-07-27 連接器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8104A TWI816488B (zh) 2022-07-27 2022-07-27 連接器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6488B true TWI816488B (zh) 2023-09-21
TW202406229A TW202406229A (zh) 2024-02-01

Family

ID=88966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8104A TWI816488B (zh) 2022-07-27 2022-07-27 連接器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1648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08061B1 (ko) * 2012-03-23 2012-12-04 (주)에이알텍 광통신 모듈
US10741953B1 (en) * 2019-09-25 2020-08-11 Dell Products L.P. Transceiver cooling
TWI753695B (zh) * 2020-12-10 2022-01-21 台灣莫仕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組件
CN114269106A (zh) * 2020-09-16 2022-04-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08061B1 (ko) * 2012-03-23 2012-12-04 (주)에이알텍 광통신 모듈
US10741953B1 (en) * 2019-09-25 2020-08-11 Dell Products L.P. Transceiver cooling
CN114269106A (zh) * 2020-09-16 2022-04-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TWI753695B (zh) * 2020-12-10 2022-01-21 台灣莫仕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6229A (zh) 202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5765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latching mechanism
CN110609367A (zh) 一种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US7150650B2 (en) Card connector with bottom plate
TWI757113B (zh) 連接器組件
US10651575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support structure
US8747163B2 (en) Card connector assembly facilitating heat dissipation of inserted card
US7121845B2 (en) IC socket with improved housing
TWI763384B (zh) 連接器組件
US20100243203A1 (en) Cooling device for add-on card
TWI816488B (zh) 連接器組件
US20230411897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CN115119464A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通信设备
TWI753695B (zh) 連接器組件
CN116338879A (zh) 光模块组件及通信设备
TWI835215B (zh) 連接器組件
TWI819887B (zh) 連接器組件
CN117529006A (zh) 连接器组件
TWI821021B (zh) 連接器組件
TW202418673A (zh) 連接器組件
TW202418674A (zh) 連接器組件
TWI832606B (zh) 連接器組件
CN115084952A (zh) 连接器组件
CN218867463U (zh) 连接器组件
US20240027709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TWI755193B (zh) 連接器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