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2477B - 散熱裝置 - Google Patents

散熱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2477B
TWI812477B TW111135648A TW111135648A TWI812477B TW I812477 B TWI812477 B TW I812477B TW 111135648 A TW111135648 A TW 111135648A TW 111135648 A TW111135648 A TW 111135648A TW I812477 B TWI812477 B TW I8124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dissipation
dissipation device
water
head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5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15206A (zh
Inventor
黃順治
毛黛娟
邱柏盛
施維恩
林志佳
Original Assignee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35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247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2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247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15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5206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 Encapsulation Of And Coatings For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散熱裝置,適於設置在一熱源上。散熱裝置包括一水冷頭模組及一連動機構。水冷頭模組具有一入水口、一出水口及連通於入水口與出水口的一腔室,且水冷頭模組包括一導熱板及一鰭片組件。導熱板作為腔室的一底板而適於接觸熱源,鰭片組件位於腔室內且設置於導熱板上。連動機構可運動地設置於水冷頭模組,至少部分的連動機構位於腔室內且連動於導熱板。導熱板受連動機構的作動而被推動或拉動至變形,而符合熱源的表面輪廓。

Description

散熱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散熱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包括水冷頭模組的散熱裝置。
普遍而言,電子裝置的熱源,例如是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適於藉由水冷頭模組或具有水冷頭模組的散熱裝置來對其進行散熱。然而,在散熱裝置設置於熱源上時,散熱裝置和熱源之間容易因為熱源的表面翹曲或表面不平整等因素而產生些微的縫隙,進而影響散熱裝置的散熱效率。因此,如何使散熱裝置良好地貼附於熱源的表面以達到良好的散熱效能,會是本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發明提供一種散熱裝置,可良好地貼附於熱源的表面以達到良好的散熱效能。
本發明的散熱裝置適於設置在一熱源上。散熱裝置包括一水冷頭模組及一連動機構。水冷頭模組具有一入水口、一出水 口及連通於入水口與出水口的一腔室,且包括一導熱板及一鰭片組件。導熱板作為腔室的一底板而適於接觸熱源,鰭片組件位於腔室內且設置於導熱板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連動機構包括一推桿及一硬質板體,推桿至少部分位於腔室內,硬質板體位於腔室內且位於推桿與導熱板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連動機構更包括一軟墊,軟墊位於腔室內且位於硬質板體與導熱板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鰭片組件位於軟墊與導熱板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推桿固定於硬質板體,硬質板體固定於軟墊,軟墊固定於鰭片組件,且鰭片組件固定於導熱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導熱片包括一中央區及圍繞中央區的一周圍區,中央區的厚度小於周圍區的厚度。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水冷頭模組包括一孔洞及一密封件,連動機構包括一推桿,推桿穿設於孔洞而局部地位於腔室外,密封件設置於推桿與水冷頭模組圍繞出孔洞的壁面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散熱裝置更包括一外蓋,可拆卸地設置於水冷頭模組,以覆蓋水冷頭模組與推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散熱裝置更包括一驅動 機構,位於腔室外且連動於連動機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散熱裝置更包括一外殼,可拆卸地設置於水冷頭模組,其中水冷頭模組具有一外凹槽,驅動機構位於外凹槽內,外殼覆蓋水冷頭模組與驅動機構。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散熱裝置中,連動機構可運動地設置於水冷頭模組且連動於導熱板。藉此,使用者在對連動機構施力後,導熱板會受連動機構的作動而被推動或拉動至變形,使導熱板能夠良好地貼附並符合熱源的表面輪廓。散熱裝置因此得以有效率地將熱源的熱導出,達到良好的散熱效能。
100、100A、200:散熱裝置
110、210:水冷頭模組
111、211:入水口
112、212:出水口
113、213:腔室
114、214:導熱板
114A、214A:中央區
114B、214B:周圍區
115、215:鰭片組件
116、216:孔洞
117、217:密封件
218:外凹槽
120、220:連動機構
121、221:推桿
122、222:硬質板體
123:軟墊
130:外蓋
140:外部機構
230:外殼
240:驅動機構
AA、BB:線段
S:熱源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散熱裝置的立體圖。
圖2是圖1的散熱裝置於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圖3A是圖1的散熱裝置在連動機構被推動後沿AA線段的剖面側視圖。
圖3B是圖1的散熱裝置在連動機構被拉動後沿AA線段的剖面側視圖。
圖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散熱裝置的剖面側視圖。
圖5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散熱裝置的立體圖。
圖6是圖5的散熱裝置沿BB線段的剖面側視圖。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散熱裝置的立體圖,圖2是圖1的散熱裝置於另一視角的立體圖。需要注意的是,圖1及圖2的部分構件採透視的方式進行繪製以達到清楚表示及便於說明的目的。
請參考圖1及圖2,本實施例的散熱裝置100適於設置在一熱源S(圖2)上。散熱裝置100包括一水冷頭模組110以及一連動機構120。水冷頭模組110包括一入水口111、一出水口112及連通於入水口111與出水口112的一腔室113,且水冷頭模組110包括一導熱板114及一鰭片組件115。導熱板114作為腔室113的一底板而適於接觸熱源S。鰭片組件115位於腔室113內且設置於導熱板114上,有助於將熱源S傳遞至導熱板114的熱導出,並透過腔室113內的冷卻液體對鰭片組件115進行降溫。本實施例的熱源S為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但本發明不對熱源S的種類加以限制。
進一步而言,本實施例的導熱板114包括一中央區114A及圍繞中央區114A的一周圍區114B,中央區114A的厚度小於周圍區114B的厚度。本實施例的導熱板114是藉由在中央區114A靠近鰭片組件115的一側及靠近熱源S的一側皆設置有凹槽,使中央區114A的厚度得以小於周圍區114B的厚度。然而,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導熱板114可僅在中央區114A的靠近鰭片組件115的一側或靠近熱源S的一側設置有凹槽,本發明不對此加 以限制。此外,本發明也不對中央區114A及周圍區114B的厚度加以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連動機構120可運動地設置於水冷頭模組110,至少部分的連動機構120位於腔室113內且連動於導熱板114。詳細而言,連動機構120包括一推桿121、一硬質板體122及一軟墊123。推桿121如圖1所示地至少部分位於腔室113內,硬質板體122位於腔室113內且位於推桿121與導熱板114之間。軟墊123如圖1所示地位於腔室113內且位於硬質板體122與導熱板114之間,鰭片組件115則是位於軟墊123與導熱板114之間。然而,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連動機構120可完全位於腔室113內且連動於導熱板114。硬質板體122可直接設置於導熱板114上,而鰭片組件115則是設置於導熱板114上但不位於軟墊123與導熱板114之間,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
圖3A是圖1的散熱裝置在連動機構被推動後沿AA線段的剖面側視圖,圖3B是圖1的散熱裝置在連動機構被拉動後沿AA線段的剖面側視圖。需要注意的是,圖3A及圖3B中散熱裝置的變形部分採用較大的變形程度進行繪製,以達到清楚表示及便於說明的目的。
請參考圖3A及圖3B,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的推桿121固定於硬質板體122,硬質板體122固定於軟墊123,軟墊123固定於鰭片組件115,且鰭片組件115固定於導熱板114。如此一來,當使用者以推動、拉動或轉動的方式施力於連動機構120的 推桿121時,導熱板114會受連動機構120的作動,而被推動至如圖3A所示的外凸變形狀態或被拉動至如圖3B所示的內凹變形狀態,使導熱板114能夠良好地貼附並符合熱源S的內凹或外凸等各種表面輪廓。散熱裝置100因此得以因為導熱板114和熱源S的表面輪廓間的良好貼附而有效率地將熱源的熱導出,達到良好的散熱效能。
在本實施例中,硬質板體122有助於讓使用者透過連動機構120所施的力有較大的分佈區域,以使導熱板114具有較大的變形範圍。此外,位於硬質板體122與鰭片組件115之間的軟墊123能夠透過變形並符合鰭片組件115的外型輪廓的方式來平衡使用者透過連動機構120所施的力,避免鰭片組件115因施力不均而損毀。
在本實施例中,散熱裝置100的水冷頭模組110包括一孔洞116及一密封件117。連動機構120的推桿121穿設於孔洞116而局部地位於腔室113外,且密封件117設置於推桿121與水冷頭模組110圍繞出孔洞116的壁面之間。密封件117的設置可避免水冷頭模組110內的冷卻液體從孔洞116和推桿121之間的縫隙流出,提供密封的功效。
圖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散熱裝置的剖面側視圖。需要注意的是,圖4的部分構件採虛線外框的方式進行繪製以達到清楚表示及便於說明的目的。
請參考圖3A、圖3B及圖4,本實施例的散熱裝置100A 相較於如圖3A所示的散熱裝置100,兩者的差異在於散熱裝置100A包括一外蓋130及一外部機構140。外蓋130設置於水冷頭模組110上且罩設於連動機構120的推桿121,外部機構140連動於連動機構120的推桿121。外蓋130的設置有助於在冷卻液體不慎由密封件117和推桿121之間流出時,進一步地止擋流出的冷卻液體並將其留於外蓋130之內,提供進一步的密封效果。
此外,使用者可藉由手動旋轉外部機構140時帶動連動機構120轉動、推動或拉動,使導熱板114受連動機構120的作動而內凹或外凸,導熱板114因此能夠順應並符合熱源S(圖3A、3B)的內凹或外凸等各種表面輪廓。散熱裝置100因此得以因為導熱板114和熱源S的表面輪廓間的良好貼附而有效率地將熱源的熱導出,達到良好的散熱效能。本實施例的外部機構140也可自動帶動連動機構120轉動、推動或拉動,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
圖5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散熱裝置的立體圖,圖6是圖5的散熱裝置沿BB線段的剖面側視圖。需要注意的是,圖5及圖6的部分構件採透視或虛線外框的方式進行繪製以達到清楚表示及便於說明的目的。
請參考圖1、圖5及圖6,本實施例的散熱裝置200相較於如圖1所示的散熱裝置100,兩者的差異在於散熱裝置200更包括一外殼230及一驅動機構240,水冷頭模組210如圖6所示地具有一外凹槽218,連動機構220的硬質板體222直接固定於導熱板214上,鰭片組件215設置於導熱板214上且不位於硬質板體222 與導熱板214之間。驅動機構240位於腔室213外的外凹槽218內。外殼230可拆卸地設置於水冷頭模組210,以覆蓋水冷頭模組210、推桿221與驅動機構240。
在本實施例中,使用者可藉由自動旋轉的驅動機構240帶動連動機構220轉動、推動或拉動,使導熱板214受連動機構220的作動而內凹或外凸,導熱板214因此能夠良好地貼附並符合熱源S(圖6)的各種表面輪廓。散熱裝置200因此得以因為導熱板214和熱源S的表面輪廓間的良好貼附而有效率地將熱源S的熱導出,達到良好的散熱效能。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散熱裝置中,連動機構可運動地設置於水冷頭模組且連動於導熱板。藉此,使用者在對連動機構施力後,導熱板會受連動機構的作動而被推動或拉動至變形,使導熱板良好地貼附並符合熱源的表面輪廓。散熱裝置因此得以有效率地將熱源的熱導出,達到良好的散熱效能。
100:散熱裝置
110:水冷頭模組
111:入水口
112:出水口
113:腔室
114:導熱板
114A:中央區
114B:周圍區
115:鰭片組件
120:連動機構
121:推桿
122:硬質板體
123:軟墊

Claims (10)

  1. 一種散熱裝置,適於設置在一熱源上,包括:一水冷頭模組,具有一入水口、一出水口及連通於該入水口與該出水口的一腔室,且包括一導熱板及一鰭片組件,其中該導熱板作為該腔室的一底板而適於接觸該熱源,該鰭片組件位於該腔室內且設置於該導熱板上;以及一連動機構,可運動地設置於該水冷頭模組、至少部分位於該腔室內且連動於該導熱板,其中該導熱板受該連動機構的作動而被推動或拉動至變形,而符合該熱源的表面輪廓。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中該連動機構包括一推桿及一硬質板體,該推桿至少部分位於該腔室內,該硬質板體位於該腔室內且位於該推桿與該導熱板之間。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散熱裝置,其中該連動機構更包括一軟墊,該軟墊位於該腔室內且位於該硬質板體與該導熱板之間。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散熱裝置,其中該鰭片組件位於該軟墊與該導熱板之間。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散熱裝置,其中該推桿固定於該硬質板體,該硬質板體固定於該軟墊,該軟墊固定於該鰭片組件,且該鰭片組件固定於該導熱板。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中該導熱板包括一中央區及圍繞該中央區的一周圍區,該中央區的厚度小於該周圍區的厚度。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中該水冷頭模組包括一孔洞及一密封件,該連動機構包括一推桿,該推桿穿設於該孔洞而局部地位於該腔室外,該密封件設置於該推桿與該水冷頭模組圍繞出該孔洞的壁面之間。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散熱裝置,更包括一外蓋,可拆卸地設置於該水冷頭模組,以覆蓋該水冷頭模組與該推桿。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散熱裝置,更包括一驅動機構,位於該腔室外且連動於該連動機構。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散熱裝置,更包括一外殼,可拆卸地設置於該水冷頭模組,其中該水冷頭模組具有一外凹槽,該驅動機構位於該外凹槽內,該外殼覆蓋該水冷頭模組與該驅動機構。
TW111135648A 2022-09-21 2022-09-21 散熱裝置 TWI8124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5648A TWI812477B (zh) 2022-09-21 2022-09-21 散熱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5648A TWI812477B (zh) 2022-09-21 2022-09-21 散熱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2477B true TWI812477B (zh) 2023-08-11
TW202415206A TW202415206A (zh) 2024-04-01

Family

ID=88586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5648A TWI812477B (zh) 2022-09-21 2022-09-21 散熱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1247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05234A1 (en) * 2002-12-02 2004-06-03 Messina Gaetano P. Cooling device with multiple compliant elements
TWI544200B (zh) * 2015-01-05 2016-08-01 冠鼎科技有限公司 水冷式導熱器及製造該水冷式導熱器的方法
CN110088556B (zh) * 2017-04-28 2021-06-2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均热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05234A1 (en) * 2002-12-02 2004-06-03 Messina Gaetano P. Cooling device with multiple compliant elements
TWI544200B (zh) * 2015-01-05 2016-08-01 冠鼎科技有限公司 水冷式導熱器及製造該水冷式導熱器的方法
CN110088556B (zh) * 2017-04-28 2021-06-2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均热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9518B2 (en) Water-cooled motor controller
JP4876975B2 (ja) 電子機器用の冷却装置および受熱部材
US20070227699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flow distribution through a heat exchanger
JP2001159931A (ja) コンピュータ
JP2001110967A (ja) 電子素子の放熱構造
TWI414235B (zh) 散熱模組
TW201918817A (zh) 電子裝置
TWI812477B (zh) 散熱裝置
WO2018196141A1 (zh) 一种功率放大器
JP2004139186A (ja) 電子機器
CN117794155A (zh) 散热装置
TW202415206A (zh) 散熱裝置
TWM454562U (zh) 液冷式散熱模組
JPH1195871A (ja) 電子機器の放熱構造
JP2006332148A (ja) 冷却装置
TWM565471U (zh) Liquid cooled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TWM631285U (zh) 水冷式散熱裝置
JP4325026B2 (ja) 冷却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M574264U (zh) 水冷式固態硬碟裝置
TWI813324B (zh) 液冷裝置及電子組件
WO2022227620A1 (zh) 一种散热器和电子设备
CN212873397U (zh) 一种防溢散热装置及应用其的水冷头及风冷、水冷散热器
CN209517814U (zh) 执法记录仪的散热装置
JP2011223019A (ja) 電子機器用の冷却装置および冷却デバイス
TW202415201A (zh) 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