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5190B - 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與系統 - Google Patents

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與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5190B
TWI805190B TW111101595A TW111101595A TWI805190B TW I805190 B TWI805190 B TW I805190B TW 111101595 A TW111101595 A TW 111101595A TW 111101595 A TW111101595 A TW 111101595A TW I805190 B TWI805190 B TW I80519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payment
customer
credit
background
verify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1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9011A (zh
Inventor
李家寧
邱奕璋
陳育偉
林俊瑋
謝昀璇
李碩恩
康晉嘉
朱浩佑
Original Assignee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015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0519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51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519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29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9011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與系統,所述系統包括一伺服系統,其中包括設有一信息主機,通過應用程式介面串接一電子支付後台,伺服系統提供驗證客戶信用狀態的服務,讓客戶可以安全並方便地啟動一電子支付帳戶。在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中,當客戶通過使用者裝置請求啟用電子支付帳戶,由電子支付後台接收請求後,向伺服系統發出客戶信用驗證請求,經伺服系統查詢銀行主機中客戶的信用狀態,再回傳至電子支付後台驗證客戶的信用以判斷是否提升客戶帳戶等級以及電子支付帳戶額度。

Description

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與系統
說明書公開一種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特別是一種不必提供一般支付工具資訊的情況還能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與系統。
隨著行動裝置盛行,不同於傳統使用現金或信用卡支付消費的方式,使用者漸漸地習慣使用行動裝置執行電子支付,首先應先安裝一電子支付應用程式(APP)並需要啟動一電子支付帳戶,其中重要地提供電子支付服務的後台需要先驗證使用者的身分與信用資料。
其中身分驗證可以通過身分證件與行動裝置綁定的方式執行驗證,但常見是要求使用者可以提出特定金融工具來驗證身分與信用,以啟動電子支付帳戶。例如,要求使用者填寫信用卡相關資料,配合使用者基本資料,要求信用卡發卡銀行確認使用者身分,完成驗證即可啟動電子支付帳戶。
習知技術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式可參考圖1顯示的流程圖,其中電子支付工具11如使用者安裝於行動裝置中的電子支付應用程式或電子錢包(electronic wallet),電子支付後台12為服務終端電子支付工具11的運作,包括驗證每筆支付背後的程序,銀行主機13為綁定電子支付工具11的信用卡或金融卡的銀行端主機,而電子支付機構14為服務電子支付後台的伺服器,用以建立與管理電子支付帳戶。
在習知建立電子支付帳戶的流程中,由使用者操作電子支付工具11啟用電子支付帳戶,向電子支付後台12發出啟用電子支付帳戶的請求,過程中會要求使用者輸入個人基本資料、信用卡(或其他金融卡)號、期限與安全碼等資料(步驟S101)。電子支付後台12接收到請求後,將使用者提供的信用卡資料向銀行主機13發送卡片驗證請求(步驟S103),由銀行主機13驗證卡片是否有效(步驟S105),之後再回覆電子支付後台12驗證的結果(步驟S107),並由電子支付後台12留存驗證記錄(步驟S109)。
當成功驗證使用者的信用資料後,電子支付後台12根據使用者發出的請求與相關資訊演算並提供一對應的卡片驗證密鑰,除存留外,還向其電子支付機構14傳送此卡片驗證密鑰(步驟S111),經電子支付機構14留存卡片驗證密鑰後(步驟S113),即根據使用者與相關信用資料建立一電子支付帳戶,並將電子支付帳戶資訊回傳電子支付後台12(步驟S115),最後通知使用者,並於電子支付工具11啟用電子支付帳戶(步驟S117),還在使用者裝置上顯示相關資訊。
然而,以信用卡或金融卡驗證為例,使用者須自行輸入卡號、期限與信用卡安全碼(card verification value)等資料,使用上並不方便,應該要有更方便與更安全的方式。
有鑑於電子支付工具蓬勃發展,揭露書提出一種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與系統,提供更安全與更方便的方式建立電子支付帳戶,其中特別地無需使用者費心自行輸入金融卡資料或各種身分與帳戶驗證的資料,還可增加風控機制以即時確認使用者當下各種金融卡片狀態及電子支付帳戶有效性。
根據實施例,揭露書提出的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系統包括一伺服系統,其中設有信息主機、銀行主機以及資料庫,可以信息主機通過一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串接電子支付後台,以提供驗證客戶信用狀態的服務。
伺服系統運行一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在方法中,伺服系統自電子支付後台接收一客戶信用驗證請求,而這個客戶信用驗證請求是因為電子支付後台接收到客戶通過使用者裝置啟用電子支付帳戶的請求所產生。在伺服系統中,查詢銀行主機中此客戶的信用狀態,並提供至電子支付後台,於啟用電子支付帳戶後,用以驗證客戶的信用以判斷是否提升客戶電子支付帳戶的等級以及帳戶的使用額度。
優選地,當伺服系統接收客戶信用驗證請求,其中可以是查詢客戶持有某金融機構核發的實體或數位的信用卡、儲值卡與金融卡的其中之一或多個的使用狀態。
進一步地,電子支付後台由一電子支付機構所設置,當電子支付後台成功驗證客戶的信用,將由電子支付機構建立電子支付帳戶,之後通過電子支付後台連線使用者裝置以啟用電子支付帳戶,使得電子支付後台串接並服務執行於使用者裝置中基於電子支付帳戶的電子支付工具。
進一步地,於啟用電子支付帳戶後,伺服系統將定時執行一風險管控流程,包括電子支付後台定時向銀行主機請求查核客戶的信用狀態,以定時查核客戶等級,確定提供客戶的服務等級。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本發明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發明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發明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應當可以理解的是,雖然本文中可能會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術語來描述各種元件或者信號,但這些元件或者信號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主要是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或者一信號與另一信號。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為了提供使用者能夠安全且方便地建立一電子支付帳戶,本揭露書提出一種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與系統,所述方法為基於使用者已經與某金融機構(如銀行)完成身分驗證並且申請特定金融服務,如信用卡或金融卡等,使得電子支付機構可以基於銀行提供的信用資料建立電子支付帳戶。其中技術特徵是在銀行端主機設置應用程式介面(API),能夠服務電子支付後台,接收電子支付後台提供的資料提供客戶的信用資料,以驗證客戶身分與信用,特別地,過程中皆以轉碼後的替代鍵值做溝通,不處理真實個資,可有效降低資料外洩的風險。
實現所述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的系統架構可參考圖2所示系統實施例圖,圖中顯示使用者裝置200通過網路20連線提供電子支付服務的電子支付後台21,以及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系統,其中提出處理相關客戶驗證程序的伺服系統22,伺服系統22還進一步包括信息主機221,其中設有應用程式介面(API),用以提供一或多個電子支付機構串接與提出驗證請求;伺服系統22包括有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主機223,以及儲存客戶資料的資料庫225,客戶(銀行客戶)資料可包括信用卡、金融卡等支付工具的資料。
其中信息主機221負責系統的信息佇列(message queue,MQ),這是設於銀行內網建置的安全環境中的信息主機,功能是可在不同平台、不同主機之間通信,在此目的之一是與銀行主機223溝通,即時取得個人金融支付工具資料。
信息主機221通過應用程式介面串接電子支付後台21,通過應用程式介面,讓伺服系統22可以驗證安裝於使用者裝置200中的電子支付工具(APP)的身分與信用資料。伺服系統22通過信息主機221還提供電子支付後台21驗證客戶信用狀態的服務,信息主機221並能與系統中的銀行主機223溝通,以即時取得客戶個人金融支付工具資料,並於資料庫225留存相關稽核軌跡以供主管機關稽核使用。
通過圖2顯示系統架構,可執行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可參考圖3顯示的實施例流程圖,其中描述的是運行於電子支付工具31、電子支付後台32、伺服系統中的銀行主機33以及電子支付機構34之間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流程。
其中,電子支付工具31如安裝於使用者裝置中的電子支付APP,例如銀行電子錢包(wallet)或是Pi錢包、Line Pay、街口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工具;電子支付後台32用以服務終端以電子支付工具執行電子支付;銀行主機33在所述流程中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提供客戶信用資料以驗證電子支付工具;電子支付機構34建置所述電子支付後台32,當電子支付後台32成功驗證客戶的信用後,由電子支付機構34建立電子支付帳戶,再通過電子支付後台32連線使用者裝置以啟用電子支付帳戶,使得電子支付後台32串接並服務執行於使用者裝置中基於電子支付帳戶的電子支付工具31。
在圖中顯示的流程中,客戶一開始操作使用者裝置執行電子支付工具31,從中點擊通過特定銀行系統啟用一電子支付帳戶,即向對應的電子支付後台32發出啟用電子支付帳戶請求(步驟S301),電子支付後台32將根據其中要求驗證的銀行系統向伺服系統(即銀行主機33)發出對此客戶信用驗證請求,傳送的信息可包括由信息主機自電子支付後台32取得使用者身分資料,意即要求銀行主機33能根據客戶的身分資料產生對其金融機構發出客戶信用驗證請求,要求查詢銀行主機中客戶信用狀態,特別是相關金融機構中一或多個金融支付工具的狀態(步驟S303),這時查詢銀行主機33記載於資料庫中的卡片狀態(步驟S305),並回傳信用狀態的查詢結果給電子支付後台32(步驟S307)。
在上述流程中,伺服系統(銀行主機33)所接收的客戶信用驗證請求為要求查詢客戶的信用狀態,包括客戶持有某金融機構核發的實體或數位的信用卡、儲值卡與金融卡的其中之一或多個的使用狀態。經驗證卡片是否有效後,可讓電子支付後台32驗證客戶的信用以提供電子支付機構34判斷是否提升客戶電子支付的帳戶等級以及帳戶的使用額度。
之後,可在電子支付後台32留存客戶卡片狀態(步驟S309),經電子支付後台32存留相關驗證記錄後,產生對應的卡片驗證密鑰,再對電子支付機構34發出建立電子支付帳戶的請求(步驟S311),在電子支付機構34可存留相關對應的卡片驗證密鑰,並於驗證完成,建立電子支付帳戶(步驟S313),再通知電子支付後台32向電子支付工具31發出啟用電子支付帳戶的信息(步驟S315),最後的步驟可以包括完成建立電子支付使用者ID,並完成電子支付工具31綁定卡片的動作。
根據上述實施例,舉例來說,以一金融機構銀行提供的電子錢包為例,金融機構本身就是驗證信用卡的發卡銀行,電子錢包即為上述電子支付工具之一,電子錢包的後台如上述實施例中的電子支付後台。當使用者以電子錢包應用程式中啟用電子支付帳戶,需要使用者的身分證件,並可通過與使用者裝置綁定的方式執行身分驗證,但是若要開通完整電子支付帳戶功能,並提升交易限額,系統將要求使用者提出特定金融工具來驗證身分與信用,例如金融機構的系統端即可通過自己的銀行主機進行信用卡驗證,使得整體驗證過程更有效率,能快速啟用電子支付帳戶,並且可判斷客戶的電子支付帳戶等級以及帳戶的使用額度。例如,當系統驗證以上信用資料無誤後,即可開啟電子支付帳戶的所有功能,並將電子支付帳戶升至二類帳戶。
揭露書提出的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系統還提出一風險管控的機制,實施例如圖4所示運行於電子支付工具31、電子支付後台32與銀行主機33之間的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中風險管控的流程圖。
當以上述實施例流程啟用電子支付帳戶之後,系統還定時執行一風險管控流程,包括電子支付後台32在接獲電子支付工具31使用時,可定時向銀行主機33請求查核客戶的信用狀態。流程中,客戶通過電子支付工具執行電子支付,並在使用電子支付工具31時(步驟S401),電子支付後台32接收到信息,此時將即時向銀行主機33發出查核客戶卡片狀態的請求(步驟S403),經查詢銀行主機33中資料庫後(步驟S405),再將客戶卡片狀態回傳至電子支付後台32(步驟S407),讓電子支付後台32能即時查核客戶等級(步驟S409),確認相關與電子支付工具綁定的金融卡片是否還在流通並有效運作,藉此定時查核客戶等級,必要時需要修改客戶等級,可指限制客戶使用額度。之後通知對應等級至電子支付工具31,在其中顯示相應帳戶等級功能(步驟S411)。
綜上所述,根據上述實施例所述的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這是一種伺服系統端通過應用程式介面(API)結合客戶端電子支付工具的身分驗證機制,系統端特別建構安全環境以信息主機與其中銀行主機溝通,即時取得個人金融支付工具資料,還能以資料庫留存相關稽核軌跡,過程中也不處理真實個資,可降低資料外洩的風險。其中提出不必提供一般支付工具(如信用卡)資訊的情況還能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並且,當使用者要求啟用電子支付帳戶,整個過程除了客戶不需自行輸入卡號即可進行身分驗證之外,驗證程序在伺服系統端還以背景直接完成,在功效上可以即時處理二類身分有效性。特別的是,架構在此系統的流程亦提供風控機制,可即時處理客戶服務等級。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11:電子支付工具
12:電子支付後台
13:銀行主機
14:電子支付機構
200:使用者裝置
20:網路
21:電子支付後台
22:伺服系統
221:信息主機
223:銀行主機
225:資料庫
31:電子支付工具
32:電子支付後台
33:銀行主機
34:電子支付機構
步驟S101~S117:習知技術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流程
步驟S301~S315: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流程
步驟S401~S411:驗證電子支付工具方法中風險管控流程
圖1顯示習知技術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流程圖;
圖2顯示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系統實施例圖;
圖3顯示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的實施例流程圖;以及
圖4顯示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中風險管控的實施例流程圖。
200:使用者裝置
20:網路
21:電子支付後台
22:伺服系統
221:信息主機
223:銀行主機
225:資料庫

Claims (7)

  1. 一種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應用於一金融機構的一伺服系統中,包括:該伺服系統自一電子支付後台接收一客戶信用驗證請求,其中該電子支付後台根據一客戶通過一使用者裝置所發出的一啟用電子支付帳戶請求後,根據該客戶的身分資料產生對該金融機構發出的該客戶信用驗證請求;查詢該伺服系統中的一銀行主機中該客戶的信用狀態;以及回傳該客戶的信用狀態至該電子支付後台,以提供該電子支付後台驗證該客戶的信用以判斷是否提升該客戶的一電子支付帳戶等級以及帳戶的使用額度,其中該電子支付後台串接並服務執行於該使用者裝置中基於該電子支付帳戶的一電子支付工具;其中該電子支付後台由一電子支付機構所設置,當該電子支付後台通過該金融機構成功驗證該客戶的信用後,由該電子支付機構建立該電子支付帳戶,經通過該電子支付後台連線該使用者裝置以啟用該電子支付帳戶。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其中該伺服系統所接收的該客戶信用驗證請求為要求查詢該客戶的信用狀態,包括於該金融機構中一或多個金融支付工具的狀態。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金融支付工具為該客戶持有該金融機構核發的實體或數位的一信用卡與一金融卡的其中之一或多個。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其中該伺服系統設有一信息主機,以與該伺服系統中該銀行主機溝通,該信息主機通過一應用程式介面串接該電子支付後台,提供驗證該客戶信用狀態的服務。
  5. 一種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系統,包括:一伺服系統,設有一信息主機、一銀行主機,以及一資料庫,其中該信息主機通過一應用程式介面串接一電子支付後台,提供驗證一客戶的信用狀態的服務,以及該電子支付後台由一電子支付機構所設置,當該電子支付後台通過一金融機構成功驗證該客戶的信用後,由該電子支付機構建立一電子支付帳戶,再經通過該電子支付後台連線一使用者裝置以啟用該電子支付帳戶;其中,該伺服系統運行一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包括:自該電子支付後台接收一客戶信用驗證請求,其中該電子支付後台根據該客戶通過該使用者裝置所發出的一啟用電子支付帳戶請求後,根據該客戶的身分資料產生對該金融機構發出的該客戶信用驗證請求;查詢該銀行主機中該客戶的信用狀態;以及回傳該客戶的信用狀態至該電子支付後台,以提供該電子支付後台驗證該客戶的信用以判斷是否提升該客戶的該電子支付帳戶等級以及帳戶的使用額度,其中該電子支付後台串接並服務執行於該使用者裝置中基於該電子支付帳戶的一電子支付工具。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系統,其中該伺服系統所接收的該客戶信用驗證請求為要求查詢該客戶的信用狀態,包括該客戶持有該金融機構核發的實體或數位的一信用卡、一儲值卡與一金融卡的其中之一或多個的使用狀態。
  7. 如請求項5或6所述的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系統,其中,於啟用該電子支付帳戶後,定時執行一風險管控流程,包括該電子支付後台定時向該銀行主機請求查核該客戶的信用狀態,以定時查核該客戶等級,確定提供該客戶的服務等級。
TW111101595A 2022-01-14 2022-01-14 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與系統 TWI8051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1595A TWI805190B (zh) 2022-01-14 2022-01-14 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與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1595A TWI805190B (zh) 2022-01-14 2022-01-14 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與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5190B true TWI805190B (zh) 2023-06-11
TW202329011A TW202329011A (zh) 2023-07-16

Family

ID=87802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1595A TWI805190B (zh) 2022-01-14 2022-01-14 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與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0519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8230A (zh) * 2017-09-05 2018-01-1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用支付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计可读存储介质
US20200279248A1 (en) * 2018-01-23 2020-09-03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Payment card binding method, trust evalu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M611735U (zh) * 2020-12-24 2021-05-11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臨時額度申請系統
CN112801781A (zh) * 2021-03-22 2021-05-14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信用卡额度管理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8230A (zh) * 2017-09-05 2018-01-1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用支付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计可读存储介质
US20200279248A1 (en) * 2018-01-23 2020-09-03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Payment card binding method, trust evalu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M611735U (zh) * 2020-12-24 2021-05-11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臨時額度申請系統
CN112801781A (zh) * 2021-03-22 2021-05-14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信用卡额度管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9011A (zh) 2023-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01298A1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transactions with contactless payment devices using pre-tap and two-tap operations
CA2738160C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transactions with contactless payment devices using pre-tap and two-tap operations
JP5025875B2 (ja) オンラインの支払人認証サービスの方法
JP5005871B2 (ja) 金融手段を確認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140172472A1 (en) Secured payment travel reservation system
JP2014021974A (ja) オンライン支払い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実行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装置
AU2017219057B2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transactions with contactless payment devices using pre-tap and two-tap operations
WO2008096273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payment transactions, verifying age, verifying identity, and managing taxes
TWI805190B (zh) 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方法與系統
JP4390115B2 (ja) 金融ローン申込装置、融資実行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US11640598B2 (en) Hybrid tokenization for push payments
TW201903677A (zh) 基於代碼化技術配置票證聯名信用卡之行動裝置、方法、電腦程式產品、及其發行系統
TWM627420U (zh) 驗證電子支付工具的伺服系統
WO2009140731A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a payment transaction
EP2746999A1 (en) Secured payment travel reservation system
KR20070021867A (ko) 무선단말기와 연동한 무선인증시스템과 그 방법
AU2016201081A1 (en) Secured payment travel reservation system
JP2001266038A (ja) 顧客情報提供システム、顧客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に顧客情報の提供を行なわせ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