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5828B - 發電系統及其驅動方法 - Google Patents

發電系統及其驅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5828B
TWI795828B TW110124139A TW110124139A TWI795828B TW I795828 B TWI795828 B TW I795828B TW 110124139 A TW110124139 A TW 110124139A TW 110124139 A TW110124139 A TW 110124139A TW I795828 B TWI795828 B TW I79582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ower generation
power
unit
rot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4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4127A (zh
Inventor
陳榮文
Original Assignee
陳榮文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陳榮文 filed Critical 陳榮文
Priority to TW1101241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582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04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41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5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5828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 Control Of Multiple Motors (AREA)

Abstract

一種發電系統之驅動方法及發電系統,該驅動方法包含:施一外力驅轉一發電模組發電;提供一相位感測模組量測該發電模組之相位,得到一相位資料;提供一功率量測模組量測該發電模組的一發電功率值;提供一控制模組,並於該發電功率值小於一第一功率門檻值時,依據該相位資料控制啟動一激磁驅動模組輸出一激磁訊號至該發電模組輔助驅轉該發電模組;及於該發電功率值大於一第二功率門檻值時,控制該激磁驅動模組停止輸出該激磁訊號。本發明利用該激磁訊號直接輔助該發電模組驅轉,提升該發電模組的轉速,進而提升該發電模組的發電效率。

Description

發電系統及其驅動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驅動方法,特別是指一種發電系統之驅動方法及發電系統。
一般的發電模組,包括一發電裝置,及一電連接該發電裝置的整流裝置。
該發電裝置包括一具有多組圍繞一軸線排列且沿該軸線延伸的線圈的轉子,及一具有多個沿該軸線延伸且環繞該轉子間隔排列的永久磁鐵的定子。在該轉子被驅動而繞該軸線相對該定子旋轉時,該等線圈感應該等永久磁鐵構成的磁場而產生交流電。該整流裝置能將該交流電轉換為一直流電。
然而,當該發電模組是利用人體的關節曲伸活動來驅轉該轉子時,由於相對於固定不動的定子來說,該內轉子的轉動速度受限於關節的活動速度而有極限,故該發電模組所產生的交流電能的頻率相對不高,此外,由於該等線圈與該等永久磁鐵都沿該軸線方向延伸而相平行,所以人體活動關節以驅轉該轉子時,還需克 服內轉子與定子間的磁扭矩,故關節部位需要對該內轉子施予較大的驅轉力,除了會造成該關節負擔外,該發電裝置的初始發電效率也不高。
因此,本發明之其中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至少能夠克服先前技術的缺點的發電系統的驅動方法。
於是,本發明發電系統的驅動方法,包含:(a)使一發電模組受一外力驅轉發電;(b)使一相位感測模組量測該發電模組產生之電能的相位,以得到一相位資料;(c)使一功率量測模組量測該發電模組的一發電功率值;(d)使一控制模組於該發電功率值小於一第一功率門檻值時,控制啟動一激磁驅動模組,使該激磁驅動模組依據該相位資料產生並輸出一激磁訊號至該發電模組,以輔助驅轉該發電模組;及(e)使該控制模組於該發電功率值大於一第二功率門檻值時,控制該激磁驅動模組停止輸出該激磁訊號。
因此,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至少能夠克服先前技術的缺點的發電系統。
於是,本發明發電系統,包含一發電模組、一功率量測模組、一儲電模組、一激磁驅動模組,及一控制模組。
該發電模組能被一外力驅轉發電。
該功率量測模組用於量測該發電模組的發電功率值。
該儲電模組與該發電模組電連接,並用於儲存該發電模組的電能。
該激磁驅動模組電連接於該儲電模組與該發電模組間,且可被控制啟動而擷取並轉換該儲電模組儲存之電力,以輔助驅轉該發電模組。
該控制模組訊號連接於該功率量測模組及該激磁驅動模組,用於分析判斷該功率量測模組測得之該發電功率值小於一第一功率門檻值時,控制啟動該激磁驅動模組,該控制模組還用於分析判斷該功率量測模組測得之該發電功率值不小於一第二功率門檻值時,控制關閉該激磁驅動模組,且該第一功率門檻值小於該第二功率門檻值而為一低功率門檻值,該第二功率門檻值為一高功率門檻值。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利用該激磁訊號直接輔助該發電模組驅轉的設計,用以提升該發電模組的轉速,進而有效提升該發電模組的發電效率,降低該發電裝置轉速不夠快時所產生的頓挫感。
101:發電模組
102:功率量測模組
103:儲電模組
104:激磁驅動模組
105:控制模組
106:相位感測模組
107:發電裝置
108:整流裝置
1:外殼
11:端壁
12:圍繞壁
2:內轉單元
20:軸承
21:轉軸
22:內轉筒
221:內套管部
222:繞線板部
223:擋板部
23:線圈
24:電流傳導件
25:繞線單元
251:繞線塊體
252:線圈
3:外轉單元
31:外轉殼體
311:外轉內圍面
32:永久磁鐵
33:永久磁鐵單元
331:外轉殼體
332:殼體空間
333:永久磁鐵組
334:永久磁鐵
4:齒輪單元
41:驅動齒輪
42:從動齒輪
43:行星架
431:套設部
432:連接部
433:固定部
44:傳動齒輪
441:齒輪部
442:頸部
443:頭部
5:激磁模組
51:偵測分析單元
52:激磁單元
L:軸向方向
A:轉動方向
θ:傾斜角度
S1:步驟
S2:步驟
S3:步驟
S4:步驟
S5:步驟
S6:步驟
S7:步驟
S8:步驟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 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一方塊圖,說明本發明發電系統的一第一實施例;圖2是一立體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一發電裝置;圖3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發電裝置,但省略多組線圈;圖4是一立體圖,說明該發電裝置的一內轉單元圖5是一局部剖視圖,說明該發電裝置,但省略該等線圈;圖6是一剖視圖,說明該發電裝置,但省略該等線圈;圖7是一局部剖視圖,說明該發電裝置的一內轉筒的其中一繞線板部、繞設於所述繞線板部上的所述線圈,及說明該發電裝置的一外轉單元的其中一永久磁鐵與所述繞線板部與所述線圈的相對位置關係;圖8是一流程圖,說明該發電系統的驅動方法的一實施例;圖9是一局部剖視示意圖,說明該發電系統的一第二實施例的一發電裝置;及圖10是一立體分解示意圖,說明該發電裝置的二永久磁鐵組,及一繞線塊體。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1~圖4,為本發明發電系統的一第一實施例,包含一發電模組101、一功率量測模組102、一儲電模組103、一激磁驅動模組104、一控制模組105,及一相位感測模組106。
該發電模組101包括一能被一外力驅轉而產生一交流電能的發電裝置107,及一用於將該交流電能轉換為一直流電能的整流裝置108。該發電裝置107包括一中空的外殼1、一可轉動地穿設於該外殼1的內轉單元2、一可轉動地安裝於該外殼1中的外轉單元3,及一安裝於該外殼1的齒輪單元4。
該外殼1呈圓筒狀,並沿一軸向方向L上下延伸。該外殼1包括二沿該軸向方向L間隔設置的端壁11,及一連接所述端壁11外周緣的圍繞壁12。
該內轉單元2包括一利用二軸承20可轉動地穿設於該外殼1中央並沿該軸向方向L延伸而突出於該外殼1的轉軸21、一同軸轉動地連接於該轉軸21的內轉筒22、多組分別繞設於該內轉筒22的線圈23,及一固定組裝於該轉軸21的其中一端部且用於與所述線圈23電連接的電流傳導件24。在本實施例中,該電流傳導件24為一電刷。
參閱圖3至5,該內轉筒22包括一同軸轉動地套接於該轉軸21的內套管部221、多個自該內套管部221的外周面一體徑向向外延伸的繞線板部222,及多個分別連接於該等繞線板部 222的徑向外側緣且沿弧向彎曲的擋板部223。該等繞線板部222角度相間隔。每一繞線板部222與該軸向方向L夾一預定傾斜角度θ地斜向延伸。該等線圈23由導電材料製成,且相鄰所述線圈23的頭尾依序同體連接而為同一條導線,並依序分別繞設於該等繞線板部222,使得每一組線圈23繞設於各自的繞線板部222上,並被侷限於該內套管部221與各自的擋板部223之間,而不滑落於外。實施上,該等繞線板部222可由絕緣材料製成,也可由被感應時能產生磁性的磁性材料製成。
由於繞上該等線圈23後,會完全遮蔽該內轉筒22的該等繞線板部222,所以本實施例之完整的內轉單元2請參閱圖4。在圖3與圖5中,是先省略該等線圈23,以利較完整地顯示出該內轉筒22。
參閱圖3、圖5、圖6,該外轉單元3可轉動地安裝於該外殼1與該內轉單元2之間,且該外轉單元3與該外殼1之間及該外轉單元3與該內轉單元2之間都是徑向間隔。該外轉單元3包括一呈圓筒狀且具有一間隔圍繞該內轉單元2的外轉內圍面311的外轉殼體31,及多個角度間隔地貼附於該外轉內圍面311的永久磁鐵32,使得該等永久磁鐵32間隔地位於該內轉單元2的徑向外側。再多加配合參閱圖7,每一永久磁鐵32的縱剖面呈長方形,並沿該軸向方向L長向延伸,而與該等繞線板部222間隔相交, 並夾設該傾斜角度θ。因此,繞設於對應的繞線板部222的每一線圈23的徑向投影不與對應的永久磁鐵32完全重疊,僅與對應的所述永久磁鐵32部分重疊。
該齒輪單元4包括一驅動齒輪41、一與該驅動齒輪41徑向間隔的從動齒輪42、一固定連接於該外殼1的端壁11的行星架43,及多個分別可轉動地設置於該行星架43且嚙合於該驅動齒輪41與該從動齒輪42之間的傳動齒輪44。
該驅動齒輪41固定套接於該內轉單元2的轉軸21,而與該內轉單元2同軸轉動。該從動齒輪42為一呈環狀的內齒輪,同體連接於該外轉單元3的外轉殼體31的頂端部,而與該驅動齒輪41位於同側。該行星架43包括多個呈環狀且角度間隔地位於該驅動齒輪41徑向外側的套設部431、多個呈條狀且分別連接於該等套設部431之間的連接部432,及多個分別連接該等連接部432與其中一個所述端壁11的固定部433。每一傳動齒輪44具有一與該驅動齒輪41外嚙合且與該從動齒輪42內嚙合的齒輪部441,一自該齒輪部441中央沿該軸向方向L突伸而出的頸部442,及一連接於該頸部442之反向於該齒輪部441的一端且徑寬大於該徑部的頭部443。該行星架43的每一套設部431供各自的傳動齒輪44的該頸部442套設,並供每一傳動齒輪44可相對於對應的套設部431轉動。
該等傳動齒輪44能在該驅動齒輪41往一轉動方向A轉動時,相對於該驅動齒輪41被反向驅轉,使得該從動齒輪42與該等傳動齒輪44同向轉動,也就是該等傳動齒輪44能帶動該從動齒輪42相對於該驅動齒輪41反向轉動,既而帶動該外轉單元3相對於該內轉單元2反向轉動。因此,當該內轉單元2往該轉動方向A轉動時,該外轉單元3往反向於該轉動方向A轉動。
參閱圖1,該功率量測模組102能電連接該發電模組101的該整流裝置108,用以量測該發電模組101之直流電能的一發電功率值。由於該功率量測模組102的類型眾多,且其詳細結構非本發明的重點,故在此不再多加詳述。
該儲電模組103電連接於該發電裝置107之該整流裝置108的,並用於儲存該發電模組101的電能。
該激磁驅動模組104電連接於該儲電模組103與該發電裝置107之間,且可被控制啟動而擷取並轉換該儲電模組103儲存之電力而產生一激磁訊號,以輔助驅轉該發電裝置107。具體而言,該控制模組105控制該激磁驅動模組104是依據該相位資料,將擷取自該儲電模組103的電能轉換為三相訊號波,而作為用以輔助驅轉該發電裝置107的該激磁訊號。
該相位感測模組106用於量測所述發電裝置107之交流電能的相位,以得到一相位資料。在本實施例中,該相位感測模 組106為一透過霍爾元件量測相位。由於該相位感測模組106的量測方式眾多,且為所屬技術領域人所熟知,故在此不再多加贅述。
該控制模組105例如但不限於為一微處理器,並訊號連接於該功率量測模組102與該激磁驅動模組104。該控制模組105於分析判斷該功率量測模組102測得之該發電功率值小於一第一功率門檻值時,控制啟動該激磁驅動模組104,該控制模組105於分析判斷該功率量測模組102測得之該發電功率值大於一第二功率門檻值時,控制關閉該激磁驅動模組104。該第一功率門檻值小於該第二功率門檻值。
在本實施例中,該控制模組105還可根據該相位資料,控制該激磁驅動模組104輸出之激磁訊號的相位。
參閱圖1與圖8,為利用該發電系統的第一實施例所進行的一驅動方法的一實施例。
首先,進行一步驟S1。使該發電模組101的該發電裝置107受外力驅轉發電。再配合參閱圖4至7,於本實施例中,該發電裝置107的內轉單元2的轉軸21能用於人體的關節驅動發電(圖未示出),使得關節屈伸活動時,能帶動該轉軸21轉動,進一步使得該等線圈23連動於該內轉筒22而與該轉軸21同軸轉動,再配合該外轉單元3的該等永久磁鐵32提供磁場,使得該等線圈23繞該轉軸21旋轉時,能產生磁通量變化並轉換為交流電能,而 後自該內轉單元2的電流傳導件24輸出,再經由該整流裝置108轉換為直流電能。
接著,進行一步驟S2。使該相位感測模組106量測該發電模組101之該發電裝置107所產生之交流電能的相位,以得到該相位資料。
而後,進行一步驟S3。使該功率量測模組102量測該發電模組101經整流後之直流電能的該發電功率值。
參閱圖1、圖5與圖8,接著,進行一步驟S4。該步驟S4是使該控制模組105判斷該功率量測模組102測得之該發電功率值是否小於該第一功率門檻值。
若在該步驟S4中,該控制模組105判斷該功率量測模組102測得之該發電功率值不小於該第一功率門檻值,則會回到該步驟S1與該步驟S2之間,重複進行該步驟S2與該步驟S3後,再進入該步驟S4,而不會進入下一步驟S5。若在該步驟S4中,該控制模組105判斷該功率量測模組102測得之該發電功率值小於該第一功率門檻值,會繼續該步驟S5。該步驟S5是該控制模組105控制啟動該激磁驅動模組104,並使該控制模組105依據該相位資料控制該激磁驅動模組104所輸出之該激磁訊號的相位,使該激磁訊號能輔助驅轉該發電模組101,進而提高驅動該內轉單元2相對於該外轉單元3的轉速,減少內轉單元2轉動時受磁力影響所 產生的頓挫感。於本實施例中,該控制模組105控制該激磁驅動模組104是依據該相位資料,將擷取自該儲電模組103的電能轉換為三相訊號波,而作為用以輔助驅轉該發電裝置107的該激磁訊號。
而後,在進行完該步驟S5之後,再進行該步驟S6,以量測該發電模組101被輔助驅轉之後的發電功率值,並繼續進行一步驟S7。該步驟S7是使該控制模組105判斷該功率量測模組102測得之該發電功率值是否大於該第二功率門檻值。若在該步驟S7中,該控制模組105判斷該功率量測模組102測得之該發電功率值不大於該第二功率門檻值,則會回到該步驟S5與該步驟S6之間,使該激磁驅動模組104持續輔助驅轉該發電模組,而不會進入下一步驟S7。若在該步驟S7中,該控制模組105判斷該功率量測模組102測得之該發電功率值大於該第二功率門檻值,會繼續進行一步驟S8。該步驟S8是使該控制模組105控制該激磁驅動模組104停止輸出該激磁訊號,而不再輔助驅轉該發電裝置107,並在該發電裝置107不受該激磁驅動模組104輔助驅轉之後,再回到該步驟S2進行上述步驟,進而使該發電模組101能持續在被測得該發電功率值小於該第一功率門檻值時,能受該激磁驅動模組104輔助驅轉,並在該發電功值大於該第二功率門檻值時,停止受該激磁驅動模組104輔助驅轉。
需說明的是,所述線圈23(如圖4)與所述永久磁鐵32也能分別為一個,只要能相對轉動而切割磁場即可,視實際需求而定。此外,該激磁驅動模組104輸出之該激磁訊號能輸出至該發電模組101之所述線圈23的其中一個或多個,所述線圈23與所述磁場相互作用產生磁力矩而輔助該內轉單元2相對於該外轉單元3驅轉。
根據上述,本方法能利用該激磁驅動模組104直接輔助驅轉該發電裝置107的設計,降低運用人體關節發電在初始運轉時的頓挫感,進而供該發電裝置107的運轉與發電更加順暢。
再者,由於每一組線圈23繞設於對應的繞線板部222上,故能利用該等繞線板部222相對於該軸向方向L傾斜的設計,使得每一組線圈23也呈傾斜態樣。因此,每一組線圈23的徑向投影僅與對應的永久磁鐵32部分重疊,而不會如同現有發電裝置是完全重疊。如此一來,在該內轉單元2需要轉動時,由於所需克服之該等線圈23與該等永久磁鐵32之間的磁扭矩相對較小,故所需要的驅轉力也能減小。
另一方面,在該發電裝置107受外力發電的過程中,由於人體關節在起始動作時,該電流傳導件24所輸出的電能會較小。因此,利用該齒輪單元4的設計,該轉軸21轉動時,還能使該外轉單元3相對於該內轉單元2反向轉動,使得該內轉單元2相 對於該外轉單元3的轉速能大幅提升。因此,本發明發電裝置107能有效提升磁通量變化頻率,及所產生的交流電頻率,既而能在該關節轉動頻率有限的情況下,仍具備預定交流電頻率。例如,在該轉軸21被人體關節帶動而轉動1圈時,該外轉單元3能被帶而反向轉動n圈,等同於該內轉單元2相對於該外轉單元3轉動n+1圈,故能大幅提升該內轉單元2的線圈23相對於該外轉單元3的永久磁鐵32的磁通量變化速度,以利提高該發電裝置107所產生交流電的頻率。
參閱圖9與圖10,為本發明發電系統的一第二實施例,該第二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相似,其差異在於該發電裝置107的該內轉單元2與該外轉單元3。以下說明該內轉單元2與該外轉單元3。
該內轉單元2包括可轉動地穿設於該外殼1並沿該軸向方向L延伸的所述轉軸21,及多個繞線單元25。該等繞線單元25沿該軸向方向L間隔設置。
每一繞線單元25包括多個角度間隔且固定設置於該轉軸的繞線塊體251,及多組繞設於該等繞線塊體251的線圈252,所述線圈252的軸線方向與該軸向方向L夾一傾斜角度地斜向延伸。
該外轉單元3包括多個永久磁鐵單元33。每一永久磁 鐵單元包括一設有一殼體空間332的外轉殼體331,及二個間隔地位於各自的繞線單元25之軸向方向L二相反側且固定設置於該外轉殼體331內周面頂側與底側的所述永久磁鐵組333。每一永久磁鐵組333包括多個角度間隔排列的永久磁鐵334,且任二相鄰永久磁鐵334的極性不同。於本實施例中,該等外殼殼體331沿該軸向方向L一體連接。
需說明的是,所述繞線單元25的數量也能為一個,而所述永久磁鐵單元33的數量也能對應所述繞線單元25的數量而為一個,視實際需求而定。
綜上所述,透過本發明發電系統及發電系統的驅動方法設計,能利用訊號連接於該發電裝置的激磁驅動模組104所產生的激磁訊號直接輔助驅轉該發電裝置107,提升該發電裝置107的發電功率值,進而能有效降低該發電裝置107在初始發電階段之磁扭矩所產生的頓挫感,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S1:步驟 S2:步驟 S3:步驟 S4:步驟 S5:步驟 S5:步驟 S6:步驟 S7:步驟 S8:步驟

Claims (9)

  1. 一種發電系統之驅動方法,包含:(a)使一發電模組受一外力驅轉發電;(b)使一相位感測模組量測該發電模組產生之電能的相位,以得到一相位資料;(c)使一功率量測模組量測該發電模組的一發電功率值;(d)使一控制模組於該發電功率值小於一第一功率門檻值時,控制啟動一電連接於該發電模組的激磁驅動模組,使該激磁驅動模組依據該相位資料產生並輸出一激磁訊號至該發電模組,以輔助驅轉該發電模組;及(e)使該控制模組於該發電功率值大於一第二功率門檻值時,控制該激磁驅動模組停止輸出該激磁訊號,其中,該發電模組包括一發電裝置,該發電裝置包括一中空且沿一軸向方向延伸的外殼、一內轉單元、一外轉單元,及一齒輪單元,該內轉單元可轉動地穿設於該外殼並受該外力驅轉,該外轉單元可轉動地安裝於該外殼與該內轉單元之間,該齒輪單元安裝於該外殼,並帶動該外轉單元相對於該內轉單元反向轉動以產生電能。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電系統之驅動方法,所述發電模組具有相對轉動以產生電能之至少一線圈與至少一永久磁鐵,其中,該激磁驅動模組輸出之該激磁訊號是輸出至該發電模組之該至少一線圈,該至少一線圈與一磁場相互作用產生磁力矩而輔助驅轉該發電模組。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電系統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一功率門檻值小於該第二功率門檻值。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電系統之驅動方法,其中,該激磁驅動模組輸出之該激磁訊號是一個三相訊號波。
  5. 一種發電系統,包含:一發電模組,能被一外力驅轉發電;一功率量測模組,用於量測該發電模組的發電功率值;一儲電模組,與該發電模組電連接,並用於儲存該發電模組的電能;一激磁驅動模組,電連接於該儲電模組與該發電模組間,且可被控制啟動而擷取並轉換該儲電模組儲存之電力,以輔助驅轉該發電模組;及一控制模組,訊號連接於該功率量測模組及該激磁驅動模組,用於分析判斷該功率量測模組測得之該發電功率值小於一第一功率門檻值時,控制啟動該激磁驅動模組,該控制模組還用於分析判斷該功率量測模組測得之該發電功率值不小於一第二功率門檻值時,控制關閉該激磁驅動模組,且該第一功率門檻值小於該第二功率門檻值而為一低功率門檻值,該第二功率門檻值為一高功率門檻值,其中,該發電模組包括一發電裝置,該發電裝置包括一中空且沿一軸向方向延伸的外殼、一內轉單元、一外轉單元,及一齒輪單元,該內轉單元可轉動地穿設於該外殼並受該外力驅轉,該外轉單元可轉動地安裝於該外殼與該 內轉單元之間,該齒輪單元安裝於該外殼,並帶動該外轉單元相對於該內轉單元反向轉動以產生電能。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發電系統,其中,該發電系統還包括一用於量測所述發電裝置電能之相位以得到一相位資料的相位感測模組,該激磁驅動模組可將擷取自該儲電模組的電能輸出以輔助驅轉該發電裝置,該控制模組可根據該相位資料控制該激磁驅動模組輸出之相位。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發電系統,其中,該內轉單元包括一沿該軸向方向延伸的轉軸、一同軸轉動地連接於該轉軸並包括多個角度間隔的繞線板部的內轉筒,及多組分別繞設於該等繞線板部的線圈,每一繞線板部與該軸向方向夾一傾斜角度地斜向延伸,該外轉單元包括多個角度間隔地設置於該內轉單元的所述線圈之徑向外側的永久磁鐵,該齒輪單元包括一與該內轉單元同軸轉動的驅動齒輪、一與該外轉單元同軸轉動的從動齒輪、一固定安裝於該外殼的行星架,及多個分別可轉動地安裝於該行星架並分別嚙合於該驅動齒輪與該從動齒輪之間的傳動齒輪,該等傳動齒輪用以在該驅動齒輪轉動時被驅轉,帶動該從動齒輪相對於該驅動齒輪反向轉動,既而帶動該外轉單元相對於該內轉單元反向轉動。
  8. 如請求項5所述的發電系統,其中,該內轉單元包括一可轉動地穿設於該外殼並沿該軸向方向延伸的轉軸,及至少一繞線單元,該至少一繞線單元包括多個角度間隔且固定設置於該轉軸的繞線塊體,及多組繞設於該等繞線塊體 的線圈,所述線圈的軸線方向與該軸向方向夾一傾斜角度地斜向延伸,該外轉單元包括至少一永久磁鐵單元,每一永久磁鐵單元包括二間隔地位於該至少一繞線單元之軸向二相反側的永久磁鐵組,每一永久磁鐵組包括多個角度間隔排列的永久磁鐵,任二相鄰永久磁鐵之軸向同側的極性不同,該齒輪單元包括一與該內轉單元同軸轉動的驅動齒輪、一與該外轉單元同軸轉動的從動齒輪、一固定安裝於該外殼的行星架,及多個分別可轉動地安裝於該行星架並分別嚙合於該驅動齒輪與該從動齒輪之間的傳動齒輪,該等傳動齒輪用以在該驅動齒輪轉動時被驅轉,帶動該從動齒輪相對於該驅動齒輪反向轉動,既而帶動該外轉單元相對於該內轉單元反向轉動。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發電系統,其中,該內轉單元包括多組沿該軸向方向間隔設置的所述繞線單元,該外轉單元包括多組沿該軸向方向排列設置的所述永久磁鐵單元,每一永久磁鐵單元包括二個間隔地位於各自的繞線單元之軸向二相反側的所述永久磁鐵組。
TW110124139A 2021-06-30 2021-06-30 發電系統及其驅動方法 TWI795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4139A TWI795828B (zh) 2021-06-30 2021-06-30 發電系統及其驅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4139A TWI795828B (zh) 2021-06-30 2021-06-30 發電系統及其驅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4127A TW202304127A (zh) 2023-01-16
TWI795828B true TWI795828B (zh) 2023-03-11

Family

ID=86657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4139A TWI795828B (zh) 2021-06-30 2021-06-30 發電系統及其驅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9582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25068A (zh) * 2011-12-02 2013-06-16 Infinno Technology Corp 發電機之穩壓補償方法
TW201626694A (zh) * 2014-08-01 2016-07-16 飛爾康動力公司 可變轉矩電動機/發電機/傳動裝置
TW201626673A (zh) * 2015-01-14 2016-07-16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發電裝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25068A (zh) * 2011-12-02 2013-06-16 Infinno Technology Corp 發電機之穩壓補償方法
TW201626694A (zh) * 2014-08-01 2016-07-16 飛爾康動力公司 可變轉矩電動機/發電機/傳動裝置
TW201626673A (zh) * 2015-01-14 2016-07-16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發電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4127A (zh) 202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37314B2 (ja) 電動自転車のトルク及び速度センサ
JP4510827B2 (ja) モータ
US20120228980A1 (en) Two-phase brushless dc motor
US9716421B2 (en) Resolver device, motor, and actuator
TW201006097A (en) Electric motor
JP2008193785A (ja) 三相回転電機
JPWO2007105319A1 (ja) 発電機、発電方法及びモータ
JP4968350B2 (ja) 直流モータ制御装置
KR100565219B1 (ko) 회전 마그네트 타입 유도 전동기
TWI795828B (zh) 發電系統及其驅動方法
JP3185587U (ja) 電気機械
JP2006125995A (ja) 回転角度検出装置
US8629588B2 (en)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lternating current power by direct current supply brush that rotates with field pole generator,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direct current power
JP3216355U (ja) 発電装置
JP2004064857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3185588U (ja) 電気機械
JP5999610B2 (ja) 両方向電力変換装置
JP2005102413A (ja) 発電装置
JP2010249743A (ja) レゾルバ及びレゾルバの製造方法
KR20150092419A (ko) 삼상 유도 발전장치
JP2019216531A (ja) 円筒型永久磁石発電機
CN2296596Y (zh) 发电装置
JP2006515153A (ja) 平面回転式電動機
JP6543426B1 (ja) 交流発電機
JP3219183U (ja) 発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