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5822B - 認證系統、認證方法、及程式產品 - Google Patents

認證系統、認證方法、及程式產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5822B
TWI795822B TW110123571A TW110123571A TWI795822B TW I795822 B TWI795822 B TW I795822B TW 110123571 A TW110123571 A TW 110123571A TW 110123571 A TW110123571 A TW 110123571A TW I795822 B TWI795822 B TW I79582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formation
authentication
recorded
tim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3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13202A (zh
Inventor
蔡永男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樂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樂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樂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13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3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5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582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16User authentication by observing the pattern of computer usage, e.g. typical user behavi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4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 G06F21/35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communicating wireless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6User authentication by graphic or iconic represent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2Hotels or restaura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2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a predetermined code, e.g. password, passphrase or PIN
    • H04L9/3231Biological data, e.g. fingerprint, voice or retin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11Location-sensitive, e.g. geographical location, G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tereo-Broadcasting Method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Cash Registers Or Recei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認證系統(S)的登錄手段(103),係將關於造訪所定之場所之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關於使用者造訪上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記憶手段(100)。認證手段(104),係在有某個人造訪了上記場所的情況下,基於關於該當某個人的來訪者資訊、使用者資訊、關於該當某個人造訪場所之時間的來訪時間資訊、及預定時間資訊,而執行認證。

Description

認證系統、認證方法、及程式產品
本揭露係有關於認證系統、認證方法、及程式產品。
先前,在使用者決定了要造訪所定之場所之預定的情況下,確認實際造訪該場所的人是否為正當的使用者的技術,已為人知。例如,專利文獻1中係記載,事前發行記錄有將儲物櫃中所被保管之商品予以收取的使用者(例如商品的訂購者或代理人)的生物資訊的IC卡,令儲物櫃讀取IC卡並執行生物認證,在生物認證為成功的情況下,許可儲物櫃中所被保管之商品之收取的系統。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152842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專利文獻1的技術中,使用者為了收取將儲物櫃中所被保管之商品而必須攜帶IC卡而行走,因此會有IC卡的遭竊或遺失之虞。例如,已獲取IC卡的第三者,將使用者的臉部照片等之資訊以某種形式而獲取的情況下,就可以冒充使用者而收取商品,因此無法充分提高安全性。
本揭露的目的之1係為,提高造訪所定之場所的人進行認證時的安全性。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揭露所述之認證系統,係含有:登錄手段,係用以將關於造訪所定之場所之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記憶手段;和認證手段,係用以在有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的情況下,基於關於前記某個人的來訪者資訊、前記使用者資訊、關於前記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來訪時間資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而執行認證。
本揭露所述之認證方法,係含有:登錄步驟,係用以將關於造訪所定之場所之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記憶手段;和認證步驟,係用以在有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的情況下,基於關於前記某個人的來訪者資訊、前記使用者資訊、關於前記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來訪時間資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而執行認證。
本揭露所述之程式產品,係使電腦發揮機能成為:登錄手段,係用以將關於造訪所定之場所之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記憶手段;認證手段,係用以在有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的情況下,基於關於前記某個人的來訪者資訊、前記使用者資訊、關於前記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來訪時間資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而執行認證。
若依據本揭露之一態樣,則在前記登錄手段中,係將造訪前記場所的複數個使用者之每一者的前記使用者資訊、與關於該當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前記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前記記憶手段;前記認證手段,係在前記來訪者資訊、與前記複數個使用者之每一者的前記使用者資訊之中,基於前記來訪時間資訊所對應之前記預定時間資訊所被建立關連的前記使用者資訊,而執行前記認證。
若依據本揭露之一態樣,則前記登錄手段,係與複數個前記場所之每一者建立關連,而將關於造訪該當場所之使用者的前記使用者資訊、與關於該當使用者造訪該當場所之預定時間的前記預定時間資訊,登錄至前記記憶手段;前記認證手段,係在前記某個人造訪了前記複數個場所之任一者的情況下,基於關於該當某個人的前記來訪者資訊、該當場所所被建立關連的前記使用者資訊、關於前記某個人造訪該當場所之時間的前記來訪時間資訊、及該當場所所被建立關連的前記預定時間資訊,而執行前記認證。
若依據本揭露之一態樣,則前記認證系統係還含有:提示手段,係用以對前記使用者或委託前記使用者移動的委託者,提示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選項;和取得手段,係用以基於已被前記使用者或前記委託者所選擇的前記選項,而取得前記預定時間資訊;前記登錄手段,係將已被前記取得手段所取得之前記預定時間資訊,登錄至前記記憶手段。
若依據本揭露之一態樣,則前記提示手段,係基於關於前記場所中的準備所需之時間的準備時間資訊,而對前記使用者或前記委託者,提示前記選項。
若依據本揭露之一態樣,則前記提示手段,係基於關於前記場所中的容量的容量資訊,而對前記使用者或前記委託者,提示前記選項。
若依據本揭露之一態樣,則前記提示手段,係基於關於到前記場所為止的移動所需之時間的移動時間資訊,而對前記使用者或前記委託者,提示前記選項。
若依據本揭露之一態樣,則前記提示手段,係在複數種移動手段之中,基於已被前記使用者或前記委託者所指定之移動手段,而取得前記移動時間資訊。
若依據本揭露之一態樣,則前記登錄手段,係在將前記使用者的前記使用者資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登錄至前記記憶手段之前,將關於造訪前記場所之其他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關於前記其他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前記記憶手段;前記認證系統,係還含有:判定手段,係用以判定,在前記使用者與前記其他使用者之間是否有錯誤認證之可能性;前記提示手段,係基於前記判定手段之判定結果,而對前記使用者或前記委託者,提示前記選項。
若依據本揭露之一態樣,則前記提示手段,係對前記使用者或前記委託者,提示包含有:基於已被前記使用者或前記委託者所指定之條件的前記選項、和基於將前記條件之一部分做了變更之條件的前記選項的複數個前記選項。
若依據本揭露之一態樣,則前記登錄手段,係在將前記使用者的前記使用者資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登錄至前記記憶手段之前,將關於造訪前記場所之其他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關於前記其他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前記記憶手段;前記認證系統係含有:判定手段,係用以判定,在前記使用者與前記其他使用者之間是否有錯誤認證之可能性;和追加認證手段,係用以基於前記判定手段之判定結果,而對前記某個人,要求追加認證。
若依據本揭露之一態樣,則前記登錄手段,係將前記使用者的生物資訊、或用來取得前記生物資訊所需之前記使用者的識別資訊,當作前記使用者資訊而登錄至前記記憶手段;前記來訪者資訊,係為前記某個人的生物資訊;前記認證手段,係基於前記某個人的生物資訊、前記使用者的生物資訊、前記來訪時間資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而執行前記認證。
若依據本揭露之一態樣,則前記場所,係為前記使用者收取商品的店舖;前記預定時間資訊,係為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店舖之預定時間的資訊;前記來訪時間資訊,係為關於前記某個人造訪前記店舖之時間的資訊;前記認證系統係還含有:許可手段,係用以在前記認證為成功的情況下,許可前記店舖中的前記商品之收取。 [發明效果]
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高造訪所定之場所的人進行認證時的安全性。
[1.認證系統的全體構成]
以下說明本揭露所述之認證系統的實施形態之例子。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舉出,對受理商品之訂購的服務適用認證系統的情況為例來做說明,但認證系統,係可適用於各種服務。對其他服務的適用例,係在後述的變形例中做說明。
圖1係認證系統之全體構成之一例的圖示。如圖1所示,認證系統S係含有:伺服器10、使用者終端20、店舖終端30、及收取箱40。伺服器10、使用者終端20、店舖終端30、及收取箱40之每一者,係可連接至網際網路等之網路N。此外,伺服器10、使用者終端20、店舖終端30、及收取箱40之每一者,係亦可為複數台。
伺服器10,係為伺服器電腦。伺服器10係含有控制部11、記憶部12、及通訊部13。控制部11,係含有至少1個處理器。控制部11,係依照記憶部12中所記憶之程式及資料,來執行處理。記憶部12係含有主記憶部及輔助記憶部。例如,主記憶部係為RAM等之揮發性記憶體。又,輔助記憶部係為ROM、EEPROM、快閃記憶體、或硬碟等之非揮發性記憶體。通訊部13,係為有線通訊或無線通訊用的通訊介面。
使用者終端20,係為使用者所操作的電腦。例如,使用者終端20係為行動電話機(包含智慧型手機)、攜帶型資訊終端(包含平板型電腦及可穿戴式終端)、或個人電腦等。在本實施形態中,使用者終端20係含有:控制部21、記憶部22、通訊部23、操作部24、顯示部25、及攝影部26。控制部21、記憶部22、及通訊部23之實體構成,係可分別和控制部11、記憶部12、及通訊部13相同。
操作部24,係為輸入裝置。例如,操作部24係包含有觸控面板、滑鼠、鍵盤、或按鈕。例如,顯示部25係為液晶顯示部或有機EL顯示部。攝影部26,係含有至少1台的相機。例如,攝影部26係含有CCD成像感測器或CMOS成像感測器等之攝像元件。攝影部26係將該當攝像元件所拍攝到的影像,以數位資料的方式予以記錄。影像係可為靜止影像,亦可為以所定之畫格速率而被連續拍攝的影片。
店舖終端30,係為店舖的店員所操作的電腦。例如,店舖終端30係為行動電話機、攜帶型資訊終端、或個人電腦等。在本實施形態中,店舖終端30係含有:控制部31、記憶部32、通訊部33、操作部34、顯示部35、及攝影部36。控制部31、記憶部32、通訊部33、操作部34、顯示部35、及攝影部36的實體構成,係可分別和控制部11、記憶部12、通訊部13、操作部24、顯示部25、及攝影部26相同。
收取箱40,係為儲存商品的箱子。例如,收取箱40,係具有和智慧型手機或平板終端同等之構成,含有:控制部41、記憶部42、通訊部43、操作部44、顯示部45、及攝影部46。控制部41、記憶部42、通訊部43、操作部44、顯示部45、及攝影部46的實體構成,係可分別和控制部11、記憶部12、通訊部13、操作部24、顯示部25、及攝影部26相同。又,收取箱40,係亦可如後述的變形例,係為簡易的構成。
此外,作為被記憶在記憶部12、22、32、42中而說明的程式及資料,係亦可透過網路N而被供給。又,伺服器10、使用者終端20、店舖終端30、及收取箱40之每一者的硬體構成,係不限於上記的例子,可適用各種的硬體。例如,亦可包含有:將電腦可讀取之資訊記憶媒體予以讀取的讀取部(例如光碟驅動機或記憶卡插槽)或用來與外部機器進行資料之輸出入所需之輸出入部(例如USB埠)。例如,資訊記憶媒體中所被記憶之程式或資料係亦可透過讀取部或輸出入部而被供給。
[2.認證系統的概要] 在本實施形態中係舉出,由使用者來操作使用者終端20而訂購店舖的商品,自己空手造訪店舖而收取商品的情況為例,來說明認證系統S之處理。店舖,係為使用者所造訪的所定之場所的一例。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中針對店舖來做說明的地方,係可替換成所定之場所。此外,所謂造訪,係與過來、前往、或移動相同的意思。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作為店舖之一例是說明餐飲店,作為商品之一例是說明飲食物。認證系統S,係亦可對訂購任意店舖之商品的服務,適用認證系統S。對其他種類之店舖的適用例,係在後述的變形例中做說明。又,使用者所造訪的所定之場所,係亦可為店舖以外之任意的場所。對其他場所的適用例,係也在後述的變形例中做說明。
圖2係為使用者訂購商品的流程之一例的圖示。如圖2所示,一旦使用者,將使用者終端20中所被安裝的,用來受理商品之訂購所需之應用程式,則選單畫面G1會被顯示於顯示部25。在本實施形態中係說明,圖2所示的各畫面是作為應用程式的畫面而被顯示的情況,但各畫面係亦可作為瀏覽器的畫面而被顯示。
選單畫面G1中係被顯示有:用來輸入檢索條件所需之輸入表單F10、F11、和用來執行檢索所需之按鈕B12。檢索條件,係為用來檢索店舖及商品之至少一方所需之條件。檢索條件,係可為任意之條件,例如:郵遞區號、區域、店舖名、及類型之至少1者。一旦使用者對輸入表單F10、F11輸入檢索條件並選擇按鈕B12,則表示檢索結果的檢索結果畫面G2就被顯示於顯示部25。
檢索結果畫面G2中係被顯示有:基於使用者所輸入的檢索條件而被檢索到的店舖的清單L20。清單L20中係有至少1個店舖是被顯示成可選擇。一旦使用者選擇清單L20內的任一店舖,則表示該店舖之詳細的詳細畫面G3,就被顯示於顯示部25。
詳細畫面G3中係被顯示有,使用者所選擇的店舖的商品的清單L30。清單L30中係有至少1個商品是被顯示成可選擇。使用者,係將清單L30內的任意之商品加以選擇而放入購物籃。使用者,係直到找到所望之商品為止,會令選單畫面G1、檢索結果畫面G2、及詳細畫面G3之每一者被顯示,在購物籃中放入所望之商品。一旦使用者將所望之商品放入購物籃,並進行用來確認訂單內容所需之操作,則確認畫面G4就被顯示於顯示部25。
確認畫面G4中係有:店舖名、地址、及電話號碼這類關於店舖的資訊、和商品名、數量、及價格這類關於購物籃之商品的資訊,會被顯示。確認畫面G4中,係連同這些資訊,而將用來選擇來店之時間帶所需之按鈕B40、和用來確定訂單所需之按鈕B41,加以顯示。詳細係於後述,但在本實施形態中,係會考慮商品的調理時間、店員的容量、收取箱40的容量、及使用者的移動時間這類各種要素,而計算可來店的時間帶。
一旦使用者選擇了任一按鈕B40然後選擇按鈕B41,則伺服器10係受理使用者的訂單,利用已被預先登錄之信用卡號碼等,來執行結帳處理。伺服器10,係一旦結帳處理完成,就對店舖終端30,發送表示使用者之訂單內容的通知。店舖終端30,係一旦接收通知,就令表示使用者之訂單內容的訂單內容畫面,被顯示於顯示部35。
圖3係為店舖終端30上所被顯示之訂單內容畫面之一例的圖示。如圖3所示,訂單內容畫面G5中係被顯示有:已被訂購之商品的商品名等之資訊、使用者的姓名等之資訊、及來店預定之時間帶。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說明,訂單內容畫面G5,係作為店舖終端30中所被安裝之應用程式的畫面而被顯示的情況,但亦可作為瀏覽器的畫面而被顯示。又,亦可利用電子郵件或SNS等,來顯示與訂單內容畫面G5相同的內容。
店員,係一旦確認訂單內容畫面G5,就以趕得上來店預定之時間帶的方式,開始商品的調理。店員,係在來店預定之時間帶以前,完成商品的調理及包裝,並將商品儲存在收取箱40中。使用者,係以趕得上來店預定之時間帶的方式,從自宅等之出發地往店舖移動,收取收取箱40內的商品。
圖4係為使用者將收取箱40內的商品予以收取之樣子之一例的圖示。如圖4所示,收取箱40係被配置在店舖之中或外。此外,在圖4中,是在圖1所示的收取箱40的構成之中,僅圖示了通訊部43及攝影部46,但操作部44及顯示部45也亦可被配置在使用者側。此情況下,商品的收取程序亦可被顯示於顯示部45,使用者亦可進行從操作部44收取商品所需之操作。
本實施形態的收取箱40,係在其內部,具有可儲存複數個使用者之每一者所訂購之商品的空間。例如,收取箱40,係被區隔成3個空間,可儲存3人份之訂單。收取箱40內的空間,係不限於本實施形態的例子,亦可存在有,可儲存1人份、2人份、或4人份以上之訂單的空間。又,店舖中亦可配置有複數個收取箱40。
此外,店員係對已捆包之商品,黏貼記載有用來識別這是哪個使用者之商品之資訊的便條紙。該資訊,係亦可藉由對已捆包的袋子直接用筆寫等之其他任意之方法,而被賦予給商品。使用者,係藉由觀看該資訊,即使收取箱40內儲存有複數個訂單之商品,仍可特定出自己所應收取的商品。
例如,收取箱40係從使用者來看,在表側與裏側分別具有門扉。表側的門扉,係為了讓使用者取出商品而被利用。表側的門扉,原則上是被上鎖。一旦來店的使用者之認證為成功,則收取箱40之表側的門扉的上鎖就被解除。在本實施形態中,作為認證之一例是說明臉部認證,但認證本身係可適用公知的各種方法。關於其他認證的適用例,係在後述的變形例中做說明。此外,裏側的門扉,係為了讓店員儲存商品而被利用。
使用者,係一旦在自己所指定的時間帶來店,則令收取箱40的攝影部46拍攝自己的臉部。收取箱40,係對伺服器10,發送藉由攝影部46所被拍攝的攝影影像。伺服器10,係基於從收取箱40接收到的攝影影像中所拍到的臉部之特徵量、和從使用者所預先登錄的臉部照片所抽出的臉部之特徵量,來執行臉部認證。
一旦臉部認證成功,則收取箱40之表側的門扉的上鎖就被解除。使用者係一旦上鎖被解除,就打開表側的門扉而取出商品。使用者,係一旦取出商品就將表側的門扉予以關閉。藉由以上,店舖中的商品之收取就完成。此外,表側的門扉,係亦可藉由收取箱40之控制,而自動地開閉。在臉部認證為失敗的情況下,對店員通知該意旨所需之通知畫面,係被顯示於店舖終端30的顯示部35。
圖5係為店舖終端30上所被顯示之通知畫面之一例的圖示。如圖5所示,通知畫面G6中係被顯示有臉部認證為失敗之意旨的訊息,對店員催促手動之應對。店員係一旦確認通知畫面G6,就進行位於收取箱40之前的使用者之接客。店員,係基於通知畫面G6中所被顯示的資訊,而一旦以口頭確認使用者的正當性,就將收取箱40內的商品交給使用者。店員,係亦可對使用者,要求身份證之提示。其後,一旦店員選擇按鈕B60,商品之收取完成之意旨,就會被通知給伺服器10。
如以上所述,在本實施形態中,即使使用者空手來店,只要臉部認證成功,就可不必和店員直接接觸而收取商品。但是,由於臉部認證的精度並非萬全,因此若只利用單純的臉部認證,則帶有惡意之第三者有可能冒充使用者來收取商品。這點,係不限於臉部認證,關於其他認證也是同樣如此。
於是,在本實施形態中,即使是正當的使用者,若非在自己所指定的時間帶來店,則臉部認證就不會成功。因此,即使臉部與使用者相似的第三者來到店舖,若其不知道使用者所指定的時間帶,則仍無法恣意收取商品。如此,認證系統S,係不只是單純的臉部認證,藉由還併用第三者不可能獲知的時間性資訊,而提高安全性。以下,說明該技術的細節。
[3.認證系統中所被實現的機能] 圖6係為認證系統S中所被實現的機能之一例的機能區塊圖。此處係說明,伺服器10、使用者終端20、店舖終端30、及收取箱40之每一者中所被實現的機能。
[3-1.伺服器中所被實現的機能] 如圖6所示,在伺服器10中係被實現有:資料記憶部100、提示部101、取得部102、登錄部103、認證部104、及許可部105。資料記憶部100,係以記憶部12為主而被實現。提示部101、取得部102、登錄部103、認證部104、及許可部105之每一者,係以控制部11為主而被實現。
[資料記憶部] 資料記憶部100,係記憶認證時所必須之資料。此處,作為資料記憶部100所記憶的資料之一例,說明店舖資料庫DB1、使用者資料庫DB2、訂單資料庫DB3、及商品資料庫DB4。
圖7係為店舖資料庫DB1的資料儲存例的圖示。如圖7所示,店舖資料庫DB1,係為儲存有關於複數個店舖之每一者的資訊的資料庫。例如,店舖資料庫DB1中係被儲存有:店舖ID、店舖名、密碼、類型、區域、地址、電話號碼、郵件位址、店舖影像、及容量資訊。店舖資料庫DB1,係可藉由店員來做更新。
店舖ID係為用來唯一識別店舖的資訊,密碼係為了從店舖終端30中所被安裝之應用程式進行登入而被利用。店舖名、類型、區域、及地址,係作為檢索之際的索引而被使用。店舖資料庫DB1,係含有店舖的說明文及口碑等之其他資訊,其他資訊亦可作為索引而被使用。
容量資訊,係為關於店舖之容量的資訊。所謂容量,係為店舖中的處理能力。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說明容量是藉由數值而被表現的情況,但容量係亦可藉由文字等之其他要素來加以表現。數值越高則容量越大。容量越大,則從受理訂單至準備完成為止的時間就越短。
例如,若是設備性的容量,則容量資訊係亦可為表示收取箱40的數量、尺寸、及能夠儲存的商品數之至少1者,亦可為表示店舖的調理設備的數量、種類、及廚房的面積之至少1者。又例如,若為人員性的容量,則容量資訊係可表示店員數、店員的能力、可調理的商品數、及店舖的擁擠程度之至少1者。此外,容量資訊所示的數值,係亦可隨著時間帶及星期幾之至少一方而變化。
圖8係為使用者資料庫DB2的資料儲存例的圖示。如圖8所示,使用者資料庫DB2,係為儲存有關於複數個使用者之每一者的資訊的資料庫。使用者資料庫DB2中係被儲存有:使用者ID、使用者的姓名、密碼、年齡、性別、地址、電話號碼、郵件位址、所被上傳的臉部照片之資料、從臉部照片所被計算出來的臉部之特徵量、前往店舖的移動手段、及結帳資訊。使用者資料庫DB2,係可藉由使用者的操作而更新。
臉部的特徵量,係為將臉部之特徵予以數值化的資訊,係表示例如:臉部之零件的相對位置、大小、或形狀等之特徵。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是事前就計算出臉部照片所示之臉部的特徵量,但臉部的特徵量係亦可在認證時當場計算。在有複數張臉部照片被登錄的情況下,則按照每一臉部照片,計算出臉部的特徵量。
此外,臉部認證本身,係可適用各種手法,例如可以利用主成分分析、線性判別分析、彈性匹配、或隱藏式馬可夫模型這些手法,特徵量係只要以相應於這些手法的計算式而被計算即可。例如,臉部的特徵量,雖然是以多維的向量來表示,但亦可用數列或單一的數值這類其他形式來表示。
在本實施形態中,臉部的特徵量,係為認證資訊之一例。認證資訊,係為在認證時所被使用的資訊。認證資訊,係只要是相應於認證方法的資訊即可,亦可為例如:指紋圖案、聲紋圖案、靜脈圖案、筆跡圖案、密碼、通行碼、個人識別碼、或密語等。又例如,使用者ID、年齡、性別、地址、電話號碼、及郵件位址之中的至少1者,亦可相當於認證資訊。又例如,使用者資料庫DB2中亦可儲存有使用者的出生年月日等之其他資訊,而其他資訊係相當於認證資訊。
移動手段,係為前往店舖之移動方法。移動手段,係亦可說是交通手段。例如:徒步、腳踏車、汽車、火車、及巴士這類,在複數種類的移動手段之中,將使用者所指定之移動手段,儲存在使用者資料庫DB2中。在使用者未指定移動手段的情況下,係亦可將預設的移動手段(例如徒步),儲存在使用者資料庫DB2中。在本實施形態中,係針對每一種移動手段,制定有作為基準的移動速度。
結帳資訊,係為在電子性結帳中所被使用的資訊。結帳資訊,係可為在結帳中所被利用的任意之資訊,例如:信用卡號、簽帳卡號、銀行帳戶的帳戶號碼、電子貨幣或是點數所被建立關連的帳號、或網頁上已被登錄之電子錢包的識別資訊。除此以外,例如,結帳資訊係亦可為電子結帳應用程式的帳號等之資訊。
圖9係為訂單資料庫DB3的資料儲存例的圖示。如圖9所示,訂單資料庫DB3,係為儲存有關於複數個店舖之每一者所受理之訂單的資訊的資料庫。例如,訂單資料庫DB3中係被儲存有:訂單ID、店舖ID、訂購者資訊、訂單內容資訊、預定時間資訊、及收取者資訊。訂單資料庫DB3,係每次受理訂單時,就被更新。此外,訂單資料庫DB3中亦可被儲存有,表示訂單的現在之狀態(商品的準備完成或商品的收取完成等)的資訊等之其他資訊。
訂購者資訊,係為關於訂購者的資訊。訂購者,係為訂購了商品的使用者。例如,訂購者資訊係包含有:訂購者的使用者ID、姓名、年齡、性別、電話號碼、及郵件位址之中的至少1者。訂單內容資訊,係為關於已被訂購之商品之詳細的資訊。例如,訂單內容資訊係為已被訂購之商品的商品ID、數量、及選項之有無等。
預定時間資訊,係為關於收取者造訪店舖之預定時間的資訊。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說明預定時間資訊是表示具有一定長度之時間帶的情況,但預定時間資訊係亦可不是時間帶,而是表示某個準確的時間。又,預定時間資訊所示的時間帶,係不限於如本實施形態的30分鐘,可為任意之長度。例如,亦可為像是5分鐘單位或10分鐘單位這類較30分鐘還短的時間帶,亦可為1小時或2小時這類較30分鐘還長的時間帶。預定時間資訊,係只要含有日期及時刻之至少一方即可,例如,亦可只有日期,亦可只有時刻。
收取者資訊,係為關於收取者的資訊。收取者,係為收取商品的使用者。亦即,收取者,係為實際造訪店舖的使用者。收取者,係亦可說是來訪者。例如,收取者資訊係包含有:收取者的使用者ID、姓名、年齡、性別、電話號碼、及郵件位址之中的至少1者。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說明訂購者與收取者是相同的情況,但訂購者與收取者亦可為不同。訂購者與收取者為不同的情況下,亦可由訂購者來指定收取者,亦可沒有訂購者所做的指定,就自動地決定收取者。例如,收取者,係為訂購者的家人、朋友、或同事這類,亦可為訂購者所認識的人,亦可像是代為收取商品之業者這類,非訂購者所認識的人。
圖10係為商品資料庫DB4的資料儲存例的圖示。如圖10所示,商品資料庫DB4,係為儲存有關於複數個店舖之每一者之商品的資訊的資料庫。例如,商品資料庫DB4中係儲存有店舖ID、商品ID、商品名、價格、商品影像、及準備時間資訊。商品資料庫DB4,係可藉由店員來做更新。
準備時間資訊,係為關於商品之準備所需之準備時間的資訊。準備時間資訊,係亦可藉由店員而被指定,亦可隨著商品之種類等而被自動地決定。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商品是飲食物,因此準備時間資訊係為表示商品的調理所需之時間的數值。在圖10的資料儲存例中,準備時間資訊係表示商品每1個的準備時間,但亦可為每2個以上之個數,而表示準備時間。此情況下,只要以個數越多則準備時間越長的方式,來設定準備時間資訊即可。
[提示部] 提示部101,係對使用者或對使用者委託移動的委託者,提示關於使用者造訪店舖之時間的選項。在本實施形態中,訂購者係相當於委託者。又,在本實施形態中,是說明訂購者與收取者是相同使用者的情況,因此提示部101係對造訪店舖的使用者,提示選項。
所謂選項,係為用來選擇預定時間資訊所示之時間或時間帶所需之影像。在本實施形態中係說明,確認畫面G4的按鈕B40是相當於選項的情況。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中關於按鈕B40做說明的地方,係可替換成選項。選項,係亦可為其他任意之影像,例如:勾選盒、下拉式選單、或選項按鈕等。
選項中係表示有,可成為預定時間資訊的時間或時間帶之候補。若依據圖2的例子,則提示部101係提示3個按鈕B40來作為選項,分別表示不同的時間帶。提示部101所提示的選項之數量,係不限於如圖2的3個,可為任意之數量。例如,提示部101係亦可提示1個、2個、或4個以上之選項。選項是表示時間帶的情況下,各個選項所示的時間帶,其一部分亦可互相重疊。
選項所示的時間或時間帶,係在可讓使用者造訪店舖的時間或時間帶之中,亦可為最短的時間或時間帶,亦可為較其還要後面的時間或時間帶。所謂可讓使用者造訪店舖的時間或時間帶,係為能夠提供所望之商品或服務的時間或時間帶。該時間,係為使用者進行了所定之申請(在本實施形態中,係為商品之訂購)的時間還要後面的時間。使用者進行了申請的時間起,到可讓使用者造訪店舖之時間為止的長度,係亦可為固定值,亦可為可變值。在本實施形態中,該長度係為可變值,是隨著購物籃之商品等而被決定。
此外,提示部101所做的提示,係除了利用影像的視覺性的方法以外,亦可為利用聲音的聽覺性的方法。又,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提示部101是藉由伺服器10而被實現,因此提示部101,係藉由將令按鈕B40被顯示所需之資料(按鈕B40的影像資料或HTML資料等)發送至使用者終端20,以進行提示。藉由聽覺性的方法來進行提示的情況下,提示部101,係藉由將表示時間或時間帶的語音資料發送至使用者終端20,來進行提示即可。
在本實施形態中,提示部101,係基於關於店舖中的準備所需之時間的準備時間資訊,而對使用者或委託者,提示出按鈕B40。所謂店舖中的準備,係於店舖中所被提供之商品或服務的準備。如本實施形態般地,在飲食物是相當於商品的情況,飲食物的調理及包裝,係相當於準備。準備所需之時間,係為從準備開始到完成為止所必須的時間。
例如,提示部101,係基於使用者放入購物籃的商品之數量及種類之至少一方,來計算準備所需之時間,作為準備時間資訊而加以取得。例如,商品的數量越多,準備所需之時間就越長。又例如,提示部101,係在商品是作業量較多的所定之種類的情況下,準備所需之時間就相對地較長。
在本實施形態中,各個商品的準備時間資訊是被規定在商品資料庫DB4中,因此提示部101係基於與使用者放入購物籃之商品建立關連的準備時間資訊,而提示出按鈕B40。例如,提示部101係將與使用者放入購物籃之商品建立關連的準備時間資訊所示的時間之合計值,加算至現在的時間,而計算出可讓使用者造訪店舖的時間。提示部101,係將用來選擇該時間或其後之時間帶所需之按鈕B40,加以提示。
在本實施形態中,提示部101,係基於關於店舖中的容量的容量資訊,而對使用者或委託者,提示出按鈕B40。在容量資訊所示的容量會隨著時間或時間帶而變化的情況下,則提示部101,係基於使用者造訪店舖之時間或時間帶所相應之容量資訊,來計算準備所需之時間。
例如,若為設備性的容量,則容量資訊所示的收取箱40的數量越多,按鈕B40所示的時間或時間帶就越早。又例如,容量資訊所示的收取箱40的尺寸越大,則按鈕B40所示的時間或時間帶就越早。又例如,容量資訊所示的收取箱40中所能儲存的商品數越多,則按鈕B40所示的時間或時間帶就越早。
例如,提示部101,係基於訂單資料庫DB3、和容量資訊,而特定出收取箱40為空閒的時間帶,並將表示已被特定之時間帶的按鈕B40予以提示。收取箱40為空閒的時間帶係意味著,基於容量資訊而被特定的能夠儲存的商品之總數,是未滿時間帶中已受理之訂單的商品數。
又例如,若為人員性的容量,則容量資訊所示的店員數越多,按鈕B40所示的時間或時間帶就越早。又例如,容量資訊所示的店員的能力越高,則按鈕B40所示的時間或時間帶就越早。又例如,容量資訊所示的可調理的商品數越多,則按鈕B40所示的時間或時間帶就越早。又例如,容量資訊所示的店舖的擁擠程度越空,則按鈕B40所示的時間或時間帶就越早。
在本實施形態中,提示部101,係基於關於前往店舖的移動所需之時間的移動時間資訊,而對使用者或委託者,提示出按鈕B40。該移動係為從所定之出發地到店舖為止之移動。例如,出發地係為,已被指定作為收取者之使用者的地址或該地址所對應之座標資訊(例如緯度經度資訊)。又例如,使用者終端20中含有GPS收訊機,出發地係亦可為利用GPS收訊機所偵測到的現在位置資訊。將位置予以特定的方法、和計算移動所需之時間的方法,係分別可以利用公知的手法。只要藉由將從出發地到店舖為止的路徑上之距離除以所定之速度,來計算出移動所需之時間即可。
此外,移動手段係亦可被固定成無法變更,但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可以指定任意之移動手段,因此提示部101,係在複數種移動手段之中,基於已被使用者或委託者所指定的移動手段,而取得移動時間資訊。提示部101,係基於已被指定之移動手段所被建立關連的移動速度,而取得移動時間資訊。移動手段與移動速度之關係,係假設預先被記憶在資料記憶部100中。提示部101,係藉由將從出發地到店舖為止之距離,除以已被指定之移動手段所被建立關連的移動速度,而取得移動時間資訊。
[取得部] 取得部102,係基於已被使用者或委託者所選擇之按鈕B40,而取得預定時間資訊。在本實施形態中,取得部102,係將已被選擇之按鈕B40所示的時間帶,當作預定時間資訊而加以取得。假設在資料記憶部100中,用來識別各個按鈕B40的資訊、與該當按鈕B40所示的時間帶的對應關連,係已經被記憶。取得部102,係將使用者所選擇的按鈕B40所被建立關連的時間帶,當作預定時間資訊而加以取得。
[登錄部] 登錄部103,係將關於造訪所定之店舖之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關於使用者造訪店舖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資料記憶部100。所謂建立關連,係為使得可基於某個資訊而檢索到另一資訊。在本實施形態中,在訂單資料庫DB3的同一筆紀錄中儲存使用者資訊與預定時間資訊的這件事情,就相當於將它們建立關連。
使用者資訊,係為於認證中相當於索引(正確答案)的認證資訊、或該認證資訊所被建立關連的資訊。在本實施形態中係說明,訂單資料庫DB3中所被儲存之使用者ID是相當於使用者資訊的情況。因此,本實施形態中關於訂單資料庫DB3中所被儲存之使用者ID做說明的地方,係可替換成使用者資訊。
此外,使用者資訊,係可為任意種類之資訊。例如,使用者資訊,係亦可為姓名、出生年月日、電話號碼、及郵件位址之至少1者,亦可為臉部的特徵量、密碼、通行碼、個人識別碼、或密語等這類認證資訊本身。
所謂登錄,係為記錄至資料記憶部100。在本實施形態中,在訂單資料庫DB3中儲存資訊,係相當於登錄。在本實施形態中,登錄部103,係一旦受理訂單,就以不與其他訂單重複的方式而生成訂單ID,並將使用者訂購了商品的店舖的店舖ID、訂購者資訊、訂單內容資訊、預定時間資訊、及收取者資訊,彼此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訂單資料庫DB3。預定時間資訊,係藉由取得部102而被取得。其他資訊,係只要利用從使用者終端20所接收到的資訊(例如使用者的使用者ID及表示購物籃內容物的資訊)、店舖資料庫DB1、使用者資料庫DB2、及商品資料庫DB4而被取得即可。
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會有複數個使用者造訪1個店舖,因此登錄部103係將造訪店舖的複數個使用者之每一者的使用者ID、與關於該當使用者造訪店舖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訂單資料庫DB3。亦即,登錄部103,係針對造訪店舖的每一使用者,將使用者ID與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訂單資料庫DB3。
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針對複數個店舖之每一者的訂單會被受理,因此,登錄部103,係與複數個店舖之每一者建立關連,而將關於造訪該當店舖之使用者的使用者ID、與關於該當使用者造訪該當店舖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登錄至訂單資料庫DB3。亦即,登錄部103,係針對每一店舖,將使用者ID與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訂單資料庫DB3。
在本實施形態中,是藉由使用者或委託者而選擇按鈕B40,藉由取得部102而取得預定時間資訊,因此登錄部103係將已被取得部102所取得之預定時間資訊,登錄至訂單資料庫DB3。此外,預定時間資訊,係亦可不藉由使用者或委託者所做的選擇,而是在伺服器10側被自動地決定。
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生物認證會被執行,因此登錄部103係將使用者的生物資訊、或用來取得生物資訊所需之使用者的識別資訊,當作使用者資訊而登錄至訂單資料庫DB3。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舉出使用者ID是相當於識別資訊的情況為例子,但識別資訊亦可為姓名等之其他任意資訊。又,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說明識別資訊之一例的使用者ID是被儲存至訂單資料庫DB3的情況,但亦可為,生物資訊之一例的臉部的特徵量是被儲存至訂單資料庫DB3。
[認證部] 認證部104,係在有某個人造訪了店舖的情況下,關於該當某個人的來訪者資訊、已被登錄部103所登錄之使用者ID、關於該當某個人造訪店舖之時間的來訪時間資訊、及已被登錄部103所登錄之預定時間資訊,而執行認證。所謂某個人,係為店舖造訪者。對於店舖,既然會有使用者造訪,也會有第三者造訪。若從認證系統S來看,在某個人造訪店舖的時點上並不知道該人是誰,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中,是如上記般地記載之。
來訪者資訊,係為店舖造訪者的認證資訊。若換成別的說法,則來訪者資訊,係為於認證中相當於查詢的認證資訊。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說明店舖造訪者的臉部的特徵量是相當於來訪者資訊的情況,但來訪者資訊係只要是相應於所被利用之認證方法的認證資訊即可。例如,來訪者資訊係亦可為使用者ID、姓名、出生年月日、電話號碼、及郵件位址之中的至少1者,亦可為指紋圖案這類的其他生物資訊、密碼、通行碼、個人識別碼、二維碼、或密語等其他認證資訊。
認證部104,係利用店舖中的裝置,而取得來訪者資訊。在本實施形態中,作為該裝置之一例是說明收取箱40,但該裝置係只要是位於店舖中的裝置即可,例如亦可為店舖終端30、或來到店舖的使用者所保有的使用者終端20。
例如,認證部104,係基於收取箱40的攝影部46所拍攝到的攝影影像,來計算店舖造訪者的臉部的特徵量,並當作來訪者資訊而加以取得。此外,亦可為,攝影影像本身是相當於來訪者資訊。又,來訪者資訊,係若可利用攝影部46以外之其他構成來加以取得,則亦可利用其他構成來加以取得。例如,亦可利用通訊部43、操作部44、或可偵測自然界中的物理量的感測器(指紋感測器或紅外線感測器等),而取得來訪者資訊。
來訪時間資訊係為,由認證部104來執行認證時的現在時間、該現在時間的前後之時間、或這些的時間帶。在本實施形態中,一旦某個人造訪店舖,則從收取箱40對伺服器10,攝影影像會被發送而開始認證,因此來訪時間資訊係,伺服器10接收到攝影影像時的現在時間。現在時間,係只要利用即時時鐘或GPS等來加以取得即可。此外,來訪時間資訊係亦可為,表示攝影影像之攝影時間等之其他時間或時間帶。
在本實施形態中,已被登錄部103所登錄之使用者資訊係不是認證資訊本身,而是收取者也就是使用者的使用者ID(訂單資料庫DB3中所被儲存之收取者資訊中所含之使用者ID),因此認證部104係參照使用者資料庫DB2,而將已被登錄部103所登錄之使用者ID所被建立關連的收取者之認證資訊,加以取得。認證部104,係在來訪者資訊與收取者的認證資訊為一致或類似,且來訪時間資訊與預定時間資訊是對應的情況下,則判定為認證成功。
此外,認證部104係在來訪者資訊與收取者的認證資訊為不一致或類似的情況、或來訪時間資訊與預定時間資訊是不對應的情況下,則判定為認證失敗。亦即,認證若要成功,則來訪者資訊與收取者的認證資訊為一致或類似,及來訪時間資訊與預定時間資訊係為對應的這2個條件必須成立,只有單方之條件成立,則認證仍不會成功。
所謂來訪者資訊與收取者的認證資訊為一致,係指來訪者資訊與收取者的認證資訊為相同。例如,像是密碼認證、通行碼認證、或個人識別碼認證等,在被要求完全一致的認證方法的情況下,為了使認證成功,來訪者資訊與收取者的認證資訊之一致係被要求。
所謂來訪者資訊與收取者的認證資訊為類似,係指來訪者資訊與收取者的認證資訊之差異是未滿閾值、或來訪者資訊與收取者的認證資訊是部分一致。像是生物認證是藉由認證資訊之類似性而被判定的認證方法的情況下,則為了使認證成功,來訪者資訊與收取者的認證資訊之類似係被要求。此外,於如此的認證方法中,雖然認證資訊完全一致是非常少見,但在認證資訊完全一致的情況下,認證也會成功。
所謂來訪時間資訊與預定時間資訊係為對應,係指來訪時間資訊與預定時間資訊為一致、或來訪時間資訊與預定時間資訊的時間性誤差是未滿閾值。在本實施形態中,來訪時間資訊所示的時間,是被包含在預定時間資訊所示的時間帶中的這件事情,是相當於來訪時間資訊與預定時間資訊為對應。預定時間資訊不是表示時間帶而是表示時間的情況下,則來訪時間資訊所示的時間、預定時間資訊所示的時間為一致、或它們的時間差為未滿閾值的這件事情,係相當於來訪時間資訊與預定時間資訊為對應。
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會有複數個使用者造訪1個店舖,因此認證部104,係基於來訪者資訊、和複數個使用者之每一者的使用者ID之中,來訪時間資訊所對應之預定時間資訊所被建立關連的使用者ID,而執行認證。亦即,已被登錄至訂單資料庫DB3的使用者ID之中,來訪時間資訊所對應之預定時間資訊所被建立關連的使用者ID,在認證中會被使用。
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針對複數個店舖之每一者的訂單會被受理,因此,認證部104,係在某個人造訪了複數個店舖之任一者的情況下,基於關於造訪了該當店舖的人的來訪者資訊、該當店舖所被建立關連的使用者ID、關於某個人造訪該當店舖之時間的來訪時間資訊、及該當店舖所被建立關連的預定時間資訊,而執行認證。亦即,已被登錄至訂單資料庫DB3的使用者ID及預定時間資訊之中,某個人所造訪的店舖之店舖ID所被建立關連的使用者ID及預定時間資訊,在認證中會被使用。
在本實施形態中,來訪者資訊,係為店舖造訪者的生物資訊,因此,認證部104係變成,基於店舖造訪者的生物資訊、使用者的生物資訊、來訪時間資訊、及預定時間資訊,而執行認證。
[許可部] 許可部105,係在認證部104所做的認證為成功的情況下,許可所定之處理的執行。在本實施形態中,使用者收取商品的店舖是相當於所定之場所,關於使用者造訪店舖之預定時間的資訊是相當於預定時間資訊,關於某個人造訪店舖之時間的資訊是相當於來訪時間資訊,因此許可部105係在認證為成功的情況下,許可店舖中的商品之收取。
在本實施形態中,許可部105,係藉由對收取箱40,發送表示認證成功的通知,以許可商品之收取。此外,許可部105,係亦可藉由對店舖終端30等之其他電腦發送通知,以許可商品之收取。又,藉由許可部105而被許可的所定之處理,係不限於通知之送訊。所定之處理,係只要是認證系統S所被適用之場面所相應的處理即可,關於所定之處理的其他例,係在後述的變形例中做說明。
[3-2.使用者終端中所被實現的機能] 如圖6所示,在使用者終端20中係被實現有資料記憶部200及受理部201。資料記憶部200,係以記憶部22為主而被實現。受理部201,係以控制部21為主而被實現。
[資料記憶部] 資料記憶部200,係將商品之訂購時所必須之資料,加以記憶。例如,資料記憶部200係記憶著伺服器10的IP位址等之資訊。又例如,資料記憶部300,係將用來受理訂單所需之應用程式,加以記憶。
[受理部] 受理部201,係受理各種操作。例如,受理部201,係將按鈕B40之選擇,予以受理。受理部201,係對伺服器10,發送用來識別已被選擇之按鈕B40的資訊。此外,受理部201所受理的操作,係不限於按鈕B40之選擇,亦可為其他各種操作。
[3-3.店舖終端中所被實現的機能] 如圖6所示,在店舖終端30中係被實現有資料記憶部300及通知部301。資料記憶部300,係以記憶部32為主而被實現。通知部301,係以控制部31為主而被實現。
[資料記憶部] 資料記憶部300,係以記憶部32為主而被實現。資料記憶部300,係記憶著店舖營運時所必須之資料。例如,資料記憶部300係記憶著伺服器10的IP位址等之資訊。又例如,資料記憶部300,係將用來支援店舖營運所需之應用程式,加以記憶。
[通知部] 通知部301,係在認證部104所做的認證為失敗的情況下,對店員進行所定之通知。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說明所定之通知是通知畫面G6的情況,但所定之通知係只要是表示認證失敗之意旨的通知即可。例如,利用電子郵件或SNS等而發送所定之訊息亦可相當於進行所定之通知,於店舖終端30中進行推播通知亦可相當於進行所定之通知。
[3-4.收取箱中所被實現的機能] 如圖6所示,在收取箱40中係被實現有資料記憶部400及執行部401。資料記憶部400,係以記憶部42為主而被實現。執行部401,係以控制部41為主而被實現。
[資料記憶部] 資料記憶部400,係記憶認證時所必須之資料。例如,資料記憶部400係記憶著伺服器10的IP位址等之資訊。又例如,資料記憶部400係記憶著,在從伺服器10接收到認證成功之意旨的通知的情況下,解除收取箱40之上鎖的程式。
[執行部] 執行部401,係對伺服器10,發送藉由攝影部46所被拍攝的攝影影像。執行部401,係從伺服器10,接收認證結果。執行部401,係在接收到認證為成功之意旨的通知的情況下,解除收取箱40之上鎖。此外,執行部401,係只要在認證為成功的情況下執行所被許可的處理即可,執行部401所執行的處理係不限於上鎖之解除。例如,可從操作部44解除上鎖的情況下,執行部401所執行的處理,係亦可對店員催促解除上鎖的處理。除此以外,例如,執行部401所執行的處理,係亦可為令顯示部45顯示出所定之訊息的處理。
[4.認證系統中所被執行的處理] 接著說明,於認證系統S中所被執行之處理。此處,針對訂購商品所需之訂購處理,和收取商品所需之收取處理,進行說明。下記所說明的處理,係為被圖6所示之機能區塊所執行的處理之一例。
[4-1.訂購處理] 圖11及圖12係為訂購處理之一例的流程圖。圖11及圖12所示的訂購處理,係藉由控制部11、21、31,分別依照記憶部12、22、32中所被記憶之程式而動作,而被執行。訂購處理,係在使用者終端20中所被安裝之應用程式已啟動的情況下,會被執行。亦可在應用程式之啟動時要求使用者之登入,亦可基於使用者終端20中所被記憶的資訊而自動地執行登入。從使用者終端20對伺服器10有某個資訊被發送的情況下,使用者ID也會被發送。
如圖11所示,使用者終端20,係令選單畫面G1被顯示於顯示部25(S100)。於S100中一旦選單畫面G1被顯示,使用者終端20係受理對輸入表單F10、F11的檢索條件之輸入。
使用者終端20,係一旦對輸入表單F10、F11輸入檢索條件並選擇了按鈕B12,就對伺服器10,發送檢索要求(S101)。檢索要求,係為用來檢索店舖及商品之至少一方所需之要求,藉由發送所定形式之資料而被進行。檢索要求,係含有使用者所輸入的檢索條件。
伺服器10,係一旦接收檢索要求,就基於使用者所輸入的檢索條件、和店舖資料庫DB1,來執行檢索(S102),並對使用者終端20,發送檢索結果(S103)。於S102中,伺服器10係以檢索條件作為查詢,以店舖資料庫DB1中所被儲存之地址等之資訊作為索引,來執行檢索。於S103中所被發送的檢索結果中係含有,檢索所命中的店舖之店舖ID、店舖名、及店舖影像等之資訊。亦即,檢索結果中係含有,檢索結果畫面G2中所被顯示的資訊。
使用者終端20,係一旦接收檢索結果,就令檢索結果畫面G2被顯示於顯示部25(S104)。於S104中,一旦檢索結果畫面G2被顯示,則使用者終端20係受理清單L20中所被顯示的店舖之選擇。使用者終端20,係一旦從清單L20選擇出店舖,就對伺服器10,發送使用者所選擇的店舖之店舖ID(S105)。
伺服器10,係一旦接收店舖ID,就基於店舖資料庫DB1,而對使用者終端20,發送關於使用者所選擇之店舖的資訊(S106)。該資訊係只要是關於已被使用者所選擇之店舖的任意資訊即可,可包含有例如:店舖名、類型、地址、商品名、價格、及商品影像等之資訊。亦即,該資訊中係含有,詳細畫面G3中所被顯示的資訊。
使用者終端20,係一旦接收關於使用者所選擇之店舖的資訊,就令詳細畫面G3被顯示於顯示部25(S107)。於S107中,一旦詳細畫面G3被顯示,則使用者終端20係受理清單L30中所被顯示的商品之選擇。
使用者終端20,係一旦從清單L30選擇出商品,就對伺服器10,將使用者所選擇之商品追加至購物籃(S108),一旦進行往確認畫面G4前進所需之所定之操作,就對伺服器10,將購物籃的內容物予以發送(S109)。購物籃的內容物,係被記憶在記憶部22中,例如,已被使用者所選擇之商品的商品ID及數量係被儲存。販售該商品的店舖之店舖ID亦可被儲存至購物籃的內容物。
伺服器10,係一旦接收購物籃的內容物,就基於店舖資料庫DB1、和商品資料庫DB4,而取得購物籃之商品的準備時間資訊(S110)。於S110中,伺服器10,係基於店舖資料庫DB1中所被儲存之店舖的容量資訊、和商品資料庫DB4中所被儲存之每個商品的準備時間資訊,而計算出購物籃之全部商品的調理結束所需之調理時間的合計值,並當作準備時間資訊而加以取得。
伺服器10,係基於店舖資料庫DB1、和使用者資料庫DB2,而計算從出發地到店舖為止之距離(S111)。於S111中,伺服器10係計算,店舖資料庫DB1中所被儲存之店舖的地址所相應之緯度經度資訊、與使用者資料庫DB2中所被儲存之使用者的地址所相應之緯度經度資訊之間的距離。
移到圖12,伺服器10,係基於使用者資料庫DB2、與S111中所計算出來的距離,而取得移動時間資訊(S112)。於S112中,伺服器10,係將S111中所計算出來的距離,除以使用者資料庫DB2中所被儲存之移動手段所相應之速度,以計算移動時間。
伺服器10,係基於利用即時時鐘等所取得的現在時間、S110中所取得的準備時間資訊、及S111中所計算出來的移動時間資訊,而計算能夠來店的最短時間(S113)。於S113中,伺服器10,係對現在時間,將準備時間資訊所示的時間及移動時間資訊所示的時間之中的較長之一方予以加算,而計算出能夠來店的最短時間。
伺服器10,係基於店舖資料庫DB1、訂單資料庫DB3、及S113中所計算出來的最短時間,而取得關於按鈕B40所示之候補之時間的候補時間資訊(S114)。於S114中,伺服器10,係基於店舖資料庫DB1中所被儲存之收取箱40的容量資訊、和訂單資料庫DB3中所被儲存之已訂購之內容,而在最短時間以後的時間帶之中,特定出收取箱40為空閒的所定個數之時間帶,並當作候補時間資訊而加以取得。例如,伺服器10,係將最短時間每次加算30分鐘,以確認於該時間帶中的收取箱40的空閒狀況。伺服器10,係若收取箱40為空閒,就將該時間帶當作候補而加以取得,若收取箱40沒有空閒則確認下個30分鐘的空閒狀況。伺服器10,係直到找到所定個數(在本實施形態中係為3個)之候補為止,會一直重複這些處理。
伺服器10,係對使用者終端20,發送S114中所取得的候補時間資訊(S115)。於S114中,確認畫面G4中所被顯示之資訊(亦即用來令候補時間資訊所對應之按鈕B40被顯示所需之資訊),係被發送。
使用者終端20,係一旦接收候補時間資訊,就令確認畫面G4被顯示於顯示部25(S116)。於S116中,一旦確認畫面G4被顯示,則使用者終端20係受理按鈕B40之選擇。
使用者終端20,係一旦藉由使用者而在任一按鈕B40已被選擇之狀態下選擇了按鈕B41,就對伺服器10,發送訂單要求(S117)。訂單要求,係為用來確定訂單所需之要求,藉由發送所定形式之資料而被進行。訂單要求中係含有,用來識別已被使用者所選擇之預定時間資訊所需的資訊。
伺服器10,係一旦接收訂單要求,就基於使用者資料庫DB2,而執行受理訂單之處理,將使用者ID與預定時間資訊等予以登錄(S118)。於S118中,伺服器10,係執行結帳處理,基於訂單要求中所含之資訊,而將已受理的訂單所對應之訂單ID、店舖ID、訂購者資訊、訂單內容資訊、預定時間資訊、及收取者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訂單資料庫DB3。
伺服器10,係對店舖終端30,發送訂單內容之詳細(S119)。店舖終端30,係一旦接收詳細,就令訂單內容畫面G5被顯示於顯示部35(S120),本處理係結束。
[4-2.收取處理] 圖13係為表示收取處理之一例的流程圖。圖13所示的收取處理,係藉由控制部11、31、41分別依照記憶部12、32、42中所被記憶之程式而動作,而被執行。收取處理,係可在任意之時序上執行,例如,亦可在對收取箱40的操作部44的所定之操作被受理的情況下被執行。除此以外例如,亦可對收取箱40安裝人感偵測器,在人感偵測器偵測到某個人之接近時,執行收取處理。
如圖13所示,收取箱40,係對伺服器10,將店舖ID、與藉由攝影部46所被拍攝的攝影影像,予以發送(S200)。假設店舖ID係被記憶在記憶部42中。
伺服器10,係一旦接收店舖ID與攝影影像,就基於已接收之攝影影像,而計算來店的某個人之臉部的特徵量(S201)。於S201中所被計算的臉部的特徵量,係為來訪者資訊之一例。
伺服器10,係將現在時間當作來訪時間資訊而加以取得,基於訂單資料庫DB3、和S201中所接收之店舖ID,而取得現在之時間中預定來店之使用者的使用者ID(S202)。於S202中,伺服器10,係參照訂單資料庫DB3,而將從收取箱40接收到的店舖ID、與來訪時間資訊所對應之預定時間資訊所被建立關連的使用者ID,加以取得。
伺服器10,係基於使用者資料庫DB2、和從收取箱40接收到的使用者ID,而取得在現在之時間預定來店之使用者的臉部的特徵量(S203)。於S203中,伺服器10,係參照使用者資料庫DB2,而取得S202中所取得之使用者ID所被建立關連的特徵量。在有複數個使用者ID是在S202中被取得的情況下,則其個數份的特徵量會被取得。
伺服器10,係基於S201中所計算之特徵量、與S203中所取得的特徵量,而執行認證(S204)。於S204中,伺服器10係計算這2個特徵量的距離。伺服器10,係在距離為未滿閾值的情況下,判定為認證成功。伺服器10,係在距離為閾值以上的情況下,判定為認證失敗。
在認證成功的情況下(S204;成功),伺服器10,係對收取箱40,發送成功通知(S205)。成功通知,係為表示認證成功的通知,藉由發送所定形式之資料而被進行。
收取箱40,係一旦接收成功通知,就將表側的門扉之上鎖予以解除(S206)。於S206中,收取箱40,係亦可將已解除上鎖的表側的門扉予以自動地開啟。其後,使用者係將收取箱40內的商品,予以取出。使用者,係一旦取出商品,就將收取箱40的表側的門扉予以關閉。
收取箱40,係一旦表側的門扉被關閉,就對伺服器10,發送收取完成通知(S207)。收取完成通知,係為表示商品之收取已完成的通知,藉由發送所定形式之資料而被進行。伺服器10,係一旦接收收取完成通知,就將訂單資料庫DB3予以更新(S208),本處理係結束。於S208中,亦可從訂單資料庫DB3刪除已收取完成之訂單所對應之紀錄,在表示收取狀況的資訊(例如收取前、已收取等)是有被儲存在訂單資料庫DB3中的情況下,亦可將該資訊更新成已收取。
另一方面,在認證失敗的情況下(S204;失敗),伺服器10,係對店舖終端30,發送失敗通知(S209)。失敗通知,係為表示認證成功的通知,藉由發送所定形式之資料而被進行。店舖終端30,係一旦接收失敗通知,就令通知畫面G6被顯示於顯示部35(S210),本處理係結束。一旦店員完成手動的對應而選擇了按鈕B60,則從店舖終端30對伺服器10,該意旨會被通知然後和S208同樣地,訂單資料庫DB3會被更新。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的認證系統S,則某個人造訪了店舖的情況下,會基於來訪者資訊、已被登錄至訂單資料庫DB3的使用者ID、來訪時間資訊、及預定時間資訊,來執行認證,而不是只執行單純的臉部認證,也會考慮時間性的要素,因此可提高安全性。例如,即使與使用者臉部相似的帶有惡意之第三者造訪了店舖,若非預定時間資訊所示的時間帶則認證不會成功也無法收取商品,因此可提高安全性。
又,認證系統S,係基於來訪者資訊、和複數個使用者之每一者的使用者ID之中,來訪時間資訊所對應之預定時間資訊所被建立關連的使用者ID,來執行認證,藉此,即使是有複數個使用者會造訪的店舖,仍可考慮時間性的要素而進行認證,可提高安全性。
又,認證系統S,係在某個人造訪了複數個店舖之某一間的情況下,基於關於造訪了該當店舖之人的來訪者資訊、該當店舖所被建立關連的使用者ID、關於某個人造訪該當店舖之時間的來訪時間資訊、及該當店舖所被建立關連的預定時間資訊,來執行認證,藉此,即使複數個店舖之每一者受理訂單的情況下,仍可進行考慮到時間性要素的認證,可提高安全性。
又,認證系統S,係基於已被使用者所選擇之按鈕B40,而將預定時間資訊加以取得並登錄至訂單資料庫DB3,藉此可讓使用者選擇所望之時間或時間帶,可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其結果為,使用者可更確實地收取商品,可提高收取箱40的迴轉率。
又,認證系統S,係基於準備時間資訊,而對使用者,提示出按鈕B40,藉此,也能考慮到使用者所訂購之商品的準備所需之時間,而提示出可讓來店的使用者能夠確實收取商品的時間或時間帶之按鈕B40。其結果為,可讓來店的使用者不必等待,因此可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又,認證系統S,係基於容量資訊,而對使用者,提示出按鈕B40,藉此,可考慮店舖的設備性之容量或人員性之容量,而提示出可讓來店的使用者能夠確實收取商品的時間或時間帶之按鈕B40。其結果為,可讓來店的使用者不必等待,因此可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又,認證系統S,係基於移動時間資訊,而對使用者,提示出按鈕B40,藉此,可考慮使用者移動到店舖為止的時間,而提示出可讓來店的使用者能夠確實收取商品的時間或時間帶之按鈕B40。其結果為,可防止使用者趕不上自己所指定的時間或時間帶的這類情形,因此可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又,認證系統S,係基於複數種移動手段之中,已被使用者所指定之移動手段,而取得移動時間資訊,藉此可考慮使用者到店舖為止所利用的實際之移動手段,而取得正確的移動時間資訊。其結果為,可更加提高來店的使用者收取商品的確實性。
又,認證系統S,係基於店舖造訪者的生物資訊、使用者的生物資訊、來訪時間資訊、及預定時間資訊,而執行認證,藉此,即使使用者空手造訪店舖,仍可執行安全性高的認證。
又,認證系統S,係在認證為成功的情況下,許可店舖中的商品之收取,藉此可讓正當的使用者確實地收取商品。又,使用者,係可不必與店員見到面就能收取商品,因此也提升了店舖側的便利性,也能作為預防感染症的對策。
[5.變形例] 此外,本揭露係不限定於以上說明的實施形態。在不脫離本揭露之宗旨的範圍內,可做適宜變更。
圖14係為變形例中的機能區塊圖。如圖14所示,在以下說明的變形例中,除了實施形態中所說明的機能以外,還被實現有判定部106及追加認證部107。判定部106及追加認證部107之各者,係以控制部11為主而被實現。
(1)例如,假設某位使用者A、和臉部是與使用者A相似的另一使用者B,在同一店舖X中訂購商品,在相同的時間帶中前往收取商品。此情況下,若從認證系統S來看,使用者A與使用者B無法區別,使用者A有可能被錯誤認證成為使用者B。反之,使用者B也有可能被錯誤認證成為使用者A。
於是,使用者A欲訂購店舖X之商品時,在臉部相似的另一使用者B已經在同一店舖X中完成了訂購的情況下,則在使用者A的確認畫面G4中,亦可使得使用者B會造訪店舖之時間帶的按鈕B40不被顯示。亦即,亦可以避開使用者B要造訪店舖X的時間帶的方式,令其他時間帶的按鈕B40被顯示於使用者A的確認畫面G4中。
登錄部103,係在將某位使用者A的使用者ID及預定時間資訊登錄至訂單資料庫DB3前,將關於造訪店舖之另一使用者B的使用者ID、與關於另一使用者B造訪店舖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訂單資料庫DB3。使用者B進行訂購而將使用者ID進行登錄的流程,係如同實施形態中所說明。
變形例(1)的認證系統S,係含有判定部106。判定部106,係判定使用者A與另一使用者B之間是否有錯誤認證之可能性。所謂錯誤認證,係為使用者A被認證成為另一使用者B、或另一使用者B被認證成為使用者A。若換成別的說法,則所謂錯誤認證,係於認證中,無法區別使用者A與另一使用者B。
例如,像是生物認證這類,藉由認證資訊之類似性來判定認證之成否的情況下,使用者A的認證資訊、與使用者B的認證資訊係為一致或類似的這件事情,係相當於有錯誤認證之可能性。若為像是臉部的特徵量這類以向量形式而被表現的認證資訊,則使用者A的臉部的特徵量、與使用者B的臉部的特徵量之距離為未滿閾值的這件事情,係相當於有錯誤認證之可能性。又例如,像是個人識別碼認證這類,藉由認證資訊之一致來判定認證之成否的情況下,使用者A的認證資訊、與使用者B的認證資訊係為一致或類似的這件事情,係相當於有錯誤認證之可能性。
在本變形例中,判定部106,係在使用者A進行某個店舖X之訂購的情況下,基於已被登錄在使用者資料庫DB2中的使用者A的臉部的特徵量、與使用者B的臉部的特徵量,來判定是否有錯誤認證之可能性。假設使用者B,係在與使用者A相同的店舖X中已經完成訂購,且尚未完成商品之收取。因此,即使在與使用者A相同的店舖X中已經完成訂購,關於已經完成商品之收取的使用者,係不會成為判定部106所致之判定對象。
此外,關於使用者B所訂購之商品也是,假設是由訂購的本人也就是使用者B前往店舖X進行收取。亦即,假設使用者A的訂單以及使用者B的訂單都是訂購者與收取者為相同。即使使用者A的訂單與使用者B的訂單之至少一方的訂購者與收取者為不同,判定部106,係仍只要基於使用者A的訂單中的收取者之臉部的特徵量、與使用者B的訂單中的收取者之臉部的特徵量,來判定是否有錯誤認證之可能性即可。
又,在本變形例中雖然說明,在使用者A的確認畫面G4被顯示之前,判定部106所致之判定就被執行的情況,但判定部106所致之判定被執行的時序,係為使用者A的訂單所對應之使用者ID及預定時間資訊被登錄至訂單資料庫DB3前的任意之時序即可。
提示部101,係基於判定部106之判定結果,而對使用者,提示出按鈕B40。提示部101,係在判定為使用者A與另一使用者B之間沒有錯誤認證之可能性的情況下,則和實施形態同樣地,提示出按鈕B40。提示部101,係在判定為使用者A與另一使用者B之間有錯誤認證之可能性的情況下,則以避開另一使用者B的預定時間資訊所示之時間帶的方式,提示出其他時間帶的按鈕B40。此情況下,其他時間帶的決定方法,係只有排除了另一使用者B的預定時間資訊所示之時間的這點有所不同,基本的決定方法係和實施形態相同。
若依據變形例(1),則基於使用者A與另一使用者B之間是否有錯誤認證之可能性的判定結果,而對使用者A,提示出按鈕B40,藉此可確實防止錯誤認證之發生。
(2)又例如,在調理非常耗費時間的商品被放入購物籃的情況下,使用者能夠前往收取的時間帶之按鈕B40,有可能不被顯示在確認畫面G4中。此情況下,使用者若將該商品從購物籃中予以刪除,則使用者能夠前往收取的,較早的時間帶之收取,就會變成可能。反之,即使使用者不將該商品從購物籃中予以刪除,使用者能夠前往收取的較晚的時間帶之收取,有時候仍會變成可能。
於是,於確認畫面G4中,有別於實施形態中所說明的按鈕B40,藉由另外顯示出在購物籃之內容有所變更之情況會變成可能的較早之時間帶的按鈕B40、及較實施形態中所說明的按鈕B40所示的時間帶還晚之時間帶的按鈕B40之至少一方,就可達成更有彈性的收取,可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圖15係為變形例(2)中的確認畫面G4之一例的圖示。如圖15所示,本變形例的提示部101,係對使用者,將含有基於已被使用者所指定之條件的按鈕B40A、和基於將條件之一部分做了變更之條件的按鈕B40B的複數個按鈕B40,予以提示。
所謂條件,係為用來決定能夠來店之時間或時間帶所需之條件。在本變形例中,商品的數量、商品的種類、及移動手段之至少1者,是相當於條件。將條件之一部分做了變更之條件,係為將這些之至少1者予以變更後的條件。條件的變更,係亦可在認證系統S側被執行,亦可藉由使用者之操作而被執行。
若為圖15的例子,則提示部101,係將已被使用者所指定之條件也就是商品的數量從15個減少成10個,而提示出表示較早時間帶的按鈕B40B。提示部101,係亦可將複數個商品的數量予以減少,而提示出表示更早之時間帶的按鈕B40。提示部101,係亦可不是減少商品的數量,而是刪除至少1個商品,以提示出表示較早時間帶的按鈕B40B。
此外,提示部101,係亦可將現在的移動手段予以變更,計算出使用者能夠造訪店舖的時間,而提示出按鈕B40B。例如,提示部101,係亦可變更成較現狀所被選擇之移動手段的移動速度更快的移動手段,而提示出表示較早時間帶的按鈕B40B。又例如,提示部101,係亦可讓使用者來選擇,是否變更購物籃之商品、或是否變更移動手段。
又例如,提示部101,係亦可變更購物籃之商品與移動手段之雙方,而提示出表示較早時間帶的按鈕B40B。又例如,提示部101,係亦可讓使用者來選擇,是否希望較按鈕B40A所示的時間帶還晚的時間帶,在使用者為希望的情況下,提示出表示較晚時間帶的按鈕B40B。
若依據變形例(2),則對使用者,將含有基於已被使用者所指定之條件的按鈕B40A、和基於將條件之一部分做了變更之條件的按鈕B40B的複數個按鈕B40予以提示,藉此,在沒有所望之時間或時間帶的情況下,使用者若能做某種程度的妥協而變更條件,就能夠在所望之時間或時間帶中造訪店舖,因此可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3)又例如,假設某位使用者A、和臉部是與使用者A相似的另一使用者B,在同一店舖X中訂購商品,在相同的時間帶中前往收取商品的情況下,亦可對使用者A、和另一使用者B之至少一方,要求個人識別碼認證等之追加認證。
變形例(3)的認證系統S,係含有登錄部103和判定部106。登錄部103和判定部106之各者的詳細,係如同變形例(1)中所說明。
變形例(3)的認證系統S,係含有追加認證部107。追加認證部107,係基於判定部106之判定結果,而對店舖造訪者,要求追加認證。追加認證部107,係在判定為使用者A與另一使用者B之間沒有錯誤認證之可能性的情況下,則不要求追加認證。提示部101,係在判定為使用者A與另一使用者B之間有錯誤認證之可能性的情況下,則要求追加認證。
追加認證,係為與認證部104所做的認證為不同的認證。追加認證,係意味著有別於認證部104所做的認證而另外被執行的認證,並非一定是在認證部104所做的認證之後才被執行。追加認證,係亦可在認證部104所做的認證之前就被執行。追加認證,係亦可為組合了複數種認證方法的2階段以上之認證。
追加認證的認證方法本身,係可適用各種的認證方法。例如,若認證部104所做的認證是臉部認證,則追加認證係亦可為臉部認證以外之生物認證(例如指紋認證)。又例如,若認證部104所做的認證是生物認證,則追加認證亦可為生物認證以外之認證(例如個人識別碼認證)。
此外,假設追加認證所必須的的認證資訊,係已經預先被登錄在使用者資料庫DB2中。例如,作為追加認證是利用指紋認證的情況下,則作為正確答案的指紋圖案是預先就被登錄在使用者資料庫DB2中。又例如,作為追加認證是利用個人識別碼認證的情況下,則作為正確答案的個人識別碼是預先就被登錄在使用者資料庫DB2中。作為追加認證是利用其他認證方法的情況下,則其他認證方法所相應之認證資訊是預先就被登錄在使用者資料庫DB2中。
追加認證部107,係利用店舖終端30,而取得店舖造訪者的認證資訊。例如,作為追加認證是利用指紋認證的情況下,則追加認證部107,係利用攝影部36或指紋感測器,而取得店舖造訪者的指紋圖案。又例如,作為追加認證是利用個人識別碼認證的情況下,則追加認證部107,係利用操作部34,而取得店舖造訪者所輸入的個人識別碼。作為追加認證是利用其他認證方法的情況下,則其他認證方法所相應之認證資訊會利用店舖終端30而被取得。
追加認證部107,係基於店舖造訪者的認證資訊、和已被登錄在使用者資料庫DB2中的追加認證用之認證資訊,而執行追加認證。追加認證之成否的判定本身,係可適用公知的認證方法中的判定。例如,作為追加認證是利用指紋認證的情況下,則藉由店舖造訪者的指紋圖案、與已被登錄在使用者資料庫DB2中的指紋圖案之類似性,來判定追加認證之成否。又例如,作為追加認證是利用個人識別碼認證的情況下,則藉由店舖造訪者所輸入的個人識別碼、與已被登錄在使用者資料庫DB2中的個人識別碼之一致,來判定追加認證之成否。
許可部105,係在認證部104所做的認證為成功,且追加認證部107所做的追加認證為成功的情況下,則許可店舖中的商品之收取。許可部105,係在認證部104所做的認證為失敗的情況,或追加認證部107所做的追加認證為失敗的情況下,則不許可店舖中的商品之收取。亦即,為了許可商品之收取,需要認證之成功、追加認證之成功、及來訪時間資訊與預定時間資訊之對應這3個條件。
若依據變形例(3),則基於使用者與另一使用者之間是否有錯誤認證之可能性的判定結果,而對店舖造訪者,要求追加認證,藉此可確實防止錯誤認證之發生。
(4)又例如,亦可將上記變形例加以組合。
又例如,收取人,係亦可為尚未完成使用者登錄的人。例如,已經完成使用者登錄的使用者所訂購的商品,是由未完成使用者登錄的家人去前往收取的情況下,認證系統S係亦可進行該家人之認證。此情況下,假設使用者係在訂購時,將家人的臉部照片等之資訊,登錄至訂單資料庫DB3。伺服器10,係只要基於從已被登錄在訂單資料庫DB3中的臉部照片所抽出的家人之臉部的特徵量、與藉由收取箱40的攝影部46所被拍攝的家人之臉部的特徵量,來執行認證即可。
又例如,收取箱40係亦可為,較本實施形態中所說明的構成更為簡易的構成。例如,收取箱40係亦可為,不含控制部41、記憶部42、操作部44、及顯示部45的簡易的構成。又例如,收取箱40,係亦可只含有與店舖終端30連接的攝影部46,向店舖終端30發送攝影影像。又例如,收取箱40係亦可也不含攝影部46,而被連接至店舖終端30。此情況下,收取箱40係亦可藉由店舖終端30之指示而進行上鎖之解除及門扉之開閉。藉由將收取箱40設計成簡易的構成,在將收取箱40設置於店舖的情況下,就可免除複雜的設定作業。
又例如,作為用來取得來訪者資訊所需之裝置雖然說明是收取箱40,但只要利用位於店舖或其附近的裝置來取得來訪者資訊即可。例如,亦可利用店舖終端30而取得來訪者資訊。又例如,亦可由使用者攜帶使用者終端20而來到店舖,以使用者終端20來拍攝自己的臉部並發送至伺服器10,藉此以取得來訪者資訊。此情況下,只要基於利用使用者終端20的GPS收訊機等的位置資訊,來偵測已經造訪店舖之事實即可。
又例如,雖然說明了餐飲店是相當於店舖的情況,但店舖係亦可為超級市場、便利商店、藥妝店、書店、家電量販店、或雜貨店等,都可相當於店舖。又例如,在這些店舖中所被販售的食料品、日用品、衣料品、書籍、家電、或雜貨等,都亦可相當於商品。認證系統S,係在使用者造訪這些任意之店舖,而將這些的任意之商品予以收取的場面中,都可適用。
又例如,雖然說明對受理訂單的服務適用認證系統S的情況,但亦可對其他服務適用認證系統S。例如,亦可對音樂會或體育賽事等之活動的入場時的認證,適用認證系統S。此情況下,假設使用者進行入場的預定之時間或時間帶,是已被預先決定。認證系統S,係只要在有某個人造訪了會場的情況下,和實施形態同樣地執行認證,並許可使用者之入場即可。除此以外還有例如,亦可對美術館等之設施的入場時的認證、遊樂園等之娛樂設施的優先入場(所謂快速通關)時的認證、及住宿設施的入住時的認證,適用認證系統S。
又例如,雖然說明了主要的機能是由伺服器10來實現的情況,但各機能係亦可被複數台電腦所分擔。例如,亦可由伺服器10、使用者終端20、店舖終端30、及收取箱40之各者來分擔機能。例如,認證處理亦可不是在伺服器10中被執行,而是在使用者終端20、店舖終端30、或收取箱40中被執行。又例如,認證系統S是含有複數台伺服器電腦的情況下,則亦可由這些複數台伺服器電腦來分擔機能。又例如,作為被資料記憶部100所記憶而說明的資料,係亦可被伺服器10以外之電腦所記憶。
10:伺服器 11:控制部 12:記憶部 13:通訊部 20:使用者終端 21:控制部 22:記憶部 23:通訊部 24:操作部 25:顯示部 26:攝影部 30:店舖終端 31:控制部 32:記憶部 33:通訊部 34:操作部 35:顯示部 36:攝影部 40:收取箱 41:控制部 42:記憶部 43:通訊部 44:操作部 45:顯示部 46:攝影部 100:資料記憶部 101:提示部 102:取得部 103:登錄部 104:認證部 105:許可部 106:判定部 107:追加認證部 200:資料記憶部 201:受理部 300:資料記憶部 301:通知部 400:資料記憶部 401:執行部 B12,B40,B40A,B40B,B41,B60:按鈕 DB1:店舖資料庫 DB2:使用者資料庫 DB3:訂單資料庫 DB4:商品資料庫 F10,F11:輸入表單 G1:選單畫面 G2:檢索結果畫面 G3:詳細畫面 G4:確認畫面 G5:訂單內容畫面 G6:通知畫面 L30:清單 N:網路 S:認證系統
[圖1]認證系統的全體構成之一例的圖示。 [圖2]使用者訂購商品的流程之一例的圖示。 [圖3]店舖終端上所被顯示之訂單內容畫面之一例的圖示。 [圖4]使用者將收取箱內的商品予以收取之樣子之一例的圖示。 [圖5]店舖終端上所被顯示之通知畫面之一例的圖示。 [圖6]認證系統中所被實現的機能之一例的機能區塊圖。 [圖7]店舖資料庫的資料儲存例的圖示。 [圖8]使用者資料庫的資料儲存例的圖示。 [圖9]訂單資料庫的資料儲存例的圖示。 [圖10]商品資料庫之資料儲存例的圖示。 [圖11]訂購處理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12]訂購處理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13]收取處理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14]變形例中的機能區塊圖。 [圖15]變形例(2)中的確認畫面之一例的圖示。
10:伺服器
100:資料記憶部
101:提示部
102:取得部
103:登錄部
104:認證部
105:許可部
DB1:店舖資料庫
DB2:使用者資料庫
DB3:訂單資料庫
DB4:商品資料庫
20:使用者終端
200:資料記憶部
201:受理部
30:店舖終端
300:資料記憶部
301:通知部
40:收取箱
400:資料記憶部
401:執行部

Claims (13)

  1. 一種認證系統,係含有:提示手段,係用以基於關於所定之場所中的準備所需之時間的準備時間資訊,而對造訪前記場所的使用者或委託前記使用者移動的委託者,提示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選項;和取得手段,係用以基於已被前記使用者或前記委託者所選擇的前記選項,而取得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和登錄手段,係用以將關於前記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已被前記取得手段所取得的前記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記憶手段;和認證手段,係用以在有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的情況下,基於關於前記某個人的來訪者資訊、前記使用者資訊、關於前記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來訪時間資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而執行認證。
  2. 一種認證系統,係含有:提示手段,係用以基於關於到所定之場所為止的移動所需之時間的移動時間資訊,而對造訪前記場所的使用者或委託前記使用者移動的委託者,提示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選項;和取得手段,係用以基於已被前記使用者或前記委託者所選擇的前記選項,而取得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和 登錄手段,係將關於前記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已被前記取得手段所取得的前記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記憶手段;和認證手段,係用以在有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的情況下,基於關於前記某個人的來訪者資訊、前記使用者資訊、關於前記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來訪時間資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而執行認證。
  3.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認證系統,其中,前記提示手段,係在複數種移動手段之中,基於已被前記使用者或前記委託者所指定之移動手段,而取得前記移動時間資訊。
  4. 一種認證系統,係含有:提示手段,係用以對造訪所定之場所的使用者或委託前記使用者移動的委託者,提示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選項;和取得手段,係用以基於已被前記使用者或前記委託者所選擇的前記選項,而取得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和登錄手段,係將關於前記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已被前記取得手段所取得的前記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記憶手段;和認證手段,係用以在有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的情況下,基於關於前記某個人的來訪者資訊、前記使用者資訊、關於前記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來訪時間資 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而執行認證;其中,前記登錄手段,係在將前記使用者的前記使用者資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登錄至前記記憶手段之前,將關於造訪前記場所之其他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關於前記其他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前記記憶手段;前記認證系統,係還含有:判定手段,係用以判定,在前記使用者與前記其他使用者之間是否有錯誤認證之可能性;前記提示手段,係基於前記判定手段之判定結果,而對前記使用者或前記委託者,提示前記選項。
  5. 一種認證系統,係含有:登錄手段,係用以將關於造訪所定之場所之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記憶手段;和認證手段,係用以在有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的情況下,基於關於前記某個人的來訪者資訊、前記使用者資訊、關於前記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來訪時間資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而執行認證;其中,前記登錄手段,係在將前記使用者的前記使用者資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登錄至前記記憶手段之前,將關於造訪前記場所之其他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關於前記其他 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前記記憶手段;前記認證系統係含有:判定手段,係用以判定,在前記使用者與前記其他使用者之間是否有錯誤認證之可能性;和追加認證手段,係用以基於前記判定手段之判定結果,而對前記某個人,要求追加認證。
  6. 一種認證方法,係含有:提示步驟,係用以基於關於所定之場所中的準備所需之時間的準備時間資訊,而對造訪前記場所的使用者或委託前記使用者移動的委託者,提示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選項;和取得步驟,係用以基於已被前記使用者或前記委託者所選擇的前記選項,而取得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和登錄步驟,係用以將關於前記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已被前記取得步驟所取得的前記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記憶手段;和認證步驟,係用以在有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的情況下,基於關於前記某個人的來訪者資訊、前記使用者資訊、關於前記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來訪時間資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而執行認證。
  7. 一種認證方法,係含有:提示步驟,係用以基於關於到所定之場所為止的移動 所需之時間的移動時間資訊,而對造訪前記場所的使用者或委託前記使用者移動的委託者,提示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選項;和取得步驟,係用以基於已被前記使用者或前記委託者所選擇的前記選項,而取得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和登錄步驟,係將關於前記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已被前記取得步驟所取得的前記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記憶手段;和認證步驟,係用以在有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的情況下,基於關於前記某個人的來訪者資訊、前記使用者資訊、關於前記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來訪時間資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而執行認證。
  8. 一種認證方法,係含有:提示步驟,係用以對造訪所定之場所的使用者或委託前記使用者移動的委託者,提示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選項;和取得步驟,係用以基於已被前記使用者或前記委託者所選擇的前記選項,而取得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和登錄步驟,係將關於前記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已被前記取得步驟所取得的前記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記憶手段;和認證步驟,係用以在有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的情況 下,基於關於前記某個人的來訪者資訊、前記使用者資訊、關於前記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來訪時間資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而執行認證;其中,前記登錄步驟,係在將前記使用者的前記使用者資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登錄至前記記憶手段之前,將關於造訪前記場所之其他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關於前記其他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前記記憶手段;前記認證方法,係還含有:判定步驟,係用以判定,在前記使用者與前記其他使用者之間是否有錯誤認證之可能性;前記提示步驟,係基於前記判定步驟之判定結果,而對前記使用者或前記委託者,提示前記選項。
  9. 一種認證方法,係含有:登錄步驟,係用以將關於造訪所定之場所之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記憶手段;和認證步驟,係用以在有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的情況下,基於關於前記某個人的來訪者資訊、前記使用者資訊、關於前記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來訪時間資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而執行認證;其中,前記登錄步驟,係在將前記使用者的前記使用者資訊 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登錄至前記記憶手段之前,將關於造訪前記場所之其他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關於前記其他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前記記憶手段;前記認證方法係含有:判定步驟,係用以判定,在前記使用者與前記其他使用者之間是否有錯誤認證之可能性;和追加認證步驟,係用以基於前記判定步驟之判定結果,而對前記某個人,要求追加認證。
  10. 一種程式產品,係用來使電腦發揮機能而成為:提示手段,係用以基於關於所定之場所中的準備所需之時間的準備時間資訊,而對造訪前記場所的使用者或委託前記使用者移動的委託者,提示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選項;取得手段,係用以基於已被前記使用者或前記委託者所選擇的前記選項,而取得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登錄手段,係用以將關於前記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已被前記取得手段所取得的前記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記憶手段;認證手段,係用以在有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的情況下,基於關於前記某個人的來訪者資訊、前記使用者資訊、關於前記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來訪時間資 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而執行認證。
  11. 一種程式產品,係用來使電腦發揮機能而成為:提示手段,係用以基於關於到所定之場所為止的移動所需之時間的移動時間資訊,而對造訪前記場所的使用者或委託前記使用者移動的委託者,提示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選項;取得手段,係用以基於已被前記使用者或前記委託者所選擇的前記選項,而取得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登錄手段,係將關於前記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已被前記取得手段所取得的前記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記憶手段;認證手段,係用以在有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的情況下,基於關於前記某個人的來訪者資訊、前記使用者資訊、關於前記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來訪時間資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而執行認證。
  12. 一種程式產品,係用來使電腦發揮機能而成為:提示手段,係用以對造訪所定之場所的使用者或委託前記使用者移動的委託者,提示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選項;取得手段,係用以基於已被前記使用者或前記委託者所選擇的前記選項,而取得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 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登錄手段,係將關於前記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已被前記取得手段所取得的前記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記憶手段;認證手段,係用以在有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的情況下,基於關於前記某個人的來訪者資訊、前記使用者資訊、關於前記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來訪時間資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而執行認證;其中,前記登錄手段,係在將前記使用者的前記使用者資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登錄至前記記憶手段之前,將關於造訪前記場所之其他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關於前記其他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前記記憶手段;前記程式產品係還使前記電腦發揮機能而成為:判定手段,係用以判定,在前記使用者與前記其他使用者之間是否有錯誤認證之可能性;前記提示手段,係基於前記判定手段之判定結果,而對前記使用者或前記委託者,提示前記選項。
  13. 一種程式產品,係用來使電腦發揮機能而成為:登錄手段,係用以將關於造訪所定之場所之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關於前記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記憶手段;和 認證手段,係用以在有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的情況下,基於關於前記某個人的來訪者資訊、前記使用者資訊、關於前記某個人造訪前記場所之時間的來訪時間資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而執行認證;其中,前記登錄手段,係在將前記使用者的前記使用者資訊及前記預定時間資訊登錄至前記記憶手段之前,將關於造訪前記場所之其他使用者的使用者資訊、與關於前記其他使用者造訪前記場所之預定時間的預定時間資訊,建立關連而登錄至前記記憶手段;前記程式產品係還使前記電腦發揮機能而成為:判定手段,係用以判定,在前記使用者與前記其他使用者之間是否有錯誤認證之可能性;追加認證手段,係用以基於前記判定手段之判定結果,而對前記某個人,要求追加認證。
TW110123571A 2020-09-17 2021-06-28 認證系統、認證方法、及程式產品 TWI7958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JP2020/035287 2020-09-17
PCT/JP2020/035287 WO2022059140A1 (ja) 2020-09-17 2020-09-17 認証システム、認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3202A TW202213202A (zh) 2022-04-01
TWI795822B true TWI795822B (zh) 2023-03-11

Family

ID=80776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3571A TWI795822B (zh) 2020-09-17 2021-06-28 認證系統、認證方法、及程式產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71969B2 (zh)
JP (1) JP7204014B2 (zh)
TW (1) TWI795822B (zh)
WO (1) WO20220591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51006B1 (ja) 2022-02-01 2022-10-11 マミヤ・オーピ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WO2024062585A1 (ja) * 2022-09-22 2024-03-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認証システム、認証方法及び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86133A1 (en) * 2001-06-06 2002-12-12 Loof Per Olof Complete integrated self-checkout system and method
JP2010152842A (ja) * 2008-12-26 2010-07-08 Seiko Epson Corp 保管ロッカーを介した商品販売システム及び商品販売決済方法
TWM508737U (zh) * 2015-06-15 2015-09-11 Happycloud Internat Inc 大樓訪客管理裝置
JP6690074B1 (ja) * 2020-03-09 2020-04-28 プロパティエージェント株式会社 顔認証方法、顔認証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76849A (ja) * 2002-03-20 2003-10-02 Toshiba Corp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物品管理方法
JP7066595B2 (ja) * 2018-11-15 2022-05-13 株式会社アルメックス 医療施設用受付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86133A1 (en) * 2001-06-06 2002-12-12 Loof Per Olof Complete integrated self-checkout system and method
JP2010152842A (ja) * 2008-12-26 2010-07-08 Seiko Epson Corp 保管ロッカーを介した商品販売システム及び商品販売決済方法
TWM508737U (zh) * 2015-06-15 2015-09-11 Happycloud Internat Inc 大樓訪客管理裝置
JP6690074B1 (ja) * 2020-03-09 2020-04-28 プロパティエージェント株式会社 顔認証方法、顔認証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04014B2 (ja) 2023-01-13
US11971969B2 (en) 2024-04-30
US20220309140A1 (en) 2022-09-29
WO2022059140A1 (ja) 2022-03-24
JPWO2022059140A1 (zh) 2022-03-24
TW202213202A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34823A1 (en) Proximity-Based System for Object Tracking
US20230316279A1 (en) Automated Service-Based Order Processing
TWI795822B (zh) 認證系統、認證方法、及程式產品
TWI809044B (zh) 商店管理裝置以及商店管理方法
TW202105207A (zh) 認證系統、認證裝置、認證方法、及程式產品
TWI762065B (zh) 認證系統、認證裝置、認證方法、及程式產品
TWI804900B (zh) 認證系統、認證方法及程式產品
JP5117865B2 (ja) 生体認証システム、生体認証方法、および生体認証プログラム
WO2021009969A1 (ja) 処理管理システム、処理管理装置、処理管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TWI815484B (zh) 認證系統、認證方法及程式產品
TWI837684B (zh) 認證系統、認證方法及程式產品
JP7335456B2 (ja) 認証システム、認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53756B1 (ja) 電子決済システム、電子決済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2269682A1 (ja) 認証システム、認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42185B1 (ja) チェックインシステム、チェックイン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