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5389B - 活動提醒方法、活動提醒消息產生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活動提醒方法、活動提醒消息產生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5389B
TWI795389B TW107106328A TW107106328A TWI795389B TW I795389 B TWI795389 B TW I795389B TW 107106328 A TW107106328 A TW 107106328A TW 107106328 A TW107106328 A TW 107106328A TW I795389 B TWI795389 B TW I7953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minder
message
activity
user
descrip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6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4238A (zh
Inventor
楊博宇
張明
鮑豐
石佳銳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4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4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5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538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G06Q10/1093Calendar-based scheduling for persons or groups
    • G06Q10/1095Meeting or appoint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1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using selective forwa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8Message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conom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活動提醒方法、活動提醒消息產生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可以包括:用戶端接收針對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產生指令;所述用戶端確定提醒對象和所述活動類型對應的活動描述資訊;所述用戶端向所述提醒對象發送提醒消息,所述提醒消息包含所述活動描述資訊。透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快捷實現活動提醒。

Description

活動提醒方法、活動提醒消息產生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涉及通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活動提醒方法、活動提醒消息產生方法及裝置。
在相關技術中,移動化企業辦公平臺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企業、教育機構、政府機關等各類團體的辦公過程,不僅能够提升用戶之間的溝通效率、降低溝通成本,而且能够有效提升用戶的事件處理效率和辦公效率。   舉例而言,移動化企業辦公平臺可以用於發送提醒消息,該提醒消息可以基於移動化企業辦公平臺提供的即時通訊功能而發送,也可以基於短信、電話等傳統的移動通訊方式而發送,以確保提醒效果。   但是,相關技術中的提醒消息被應用於所有場景,導致一些對於時限性等要求較高的重要事件,無法被有效突出;尤其是,當用戶接收到的提醒消息較多、甚至被濫用時,很容易導致上述重要事件被忽視,造成提醒消息的提醒作用受限。
有鑒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活動提醒方法、活動提醒消息產生方法及裝置,可以快捷實現活動提醒。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技術方案如下: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種活動提醒方法,包括:   用戶端接收針對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產生指令;   所述用戶端確定提醒對象和所述活動類型對應的活動描述資訊;   所述用戶端向所述提醒對象發送提醒消息,所述提醒消息包含所述活動描述資訊。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種活動提醒方法,包括:   用戶端接收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   所述用戶端展示所述提醒消息包含的活動描述資訊;   所述用戶端根據收到的針對所述活動描述資訊的用戶觸發操作,向所述提醒消息的發送方返回相應的響應消息,所述響應消息包括所述用戶觸發操作指示的針對所述活動描述資訊的接受狀況資訊。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種活動提醒消息產生方法,包括:   用戶端接收提醒消息產生指令;   所述用戶端展示出所述提醒消息的備選消息類型;   所述用戶端根據選中的消息類型,產生相應的消息。   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種活動提醒裝置,包括:   接收單元,使用戶端接收針對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產生指令;   確定單元,使所述用戶端確定提醒對象和所述活動類型對應的活動描述資訊;   發送單元,使所述用戶端向所述提醒對象發送提醒消息,所述提醒消息包含所述活動描述資訊。   根據本發明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種活動提醒裝置,包括:   第一接收單元,使用戶端接收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   展示單元,使所述用戶端展示所述提醒消息包含的活動描述資訊;   返回單元,使所述用戶端根據收到的針對所述活動描述資訊的用戶觸發操作,向所述提醒消息的發送方返回相應的響應消息,所述響應消息包括所述用戶觸發操作指示的針對所述活動描述資訊的接受狀況資訊。   根據本發明的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種活動提醒消息產生裝置,包括:   接收單元,使用戶端接收提醒消息產生指令;   展示單元,使所述用戶端展示出所述提醒消息的備選消息類型;   實施單元,使所述用戶端根據選中的消息類型,產生相應的消息。   根據本發明的第七方面,提出了一種活動提醒方法,包括:   用戶端根據活動描述資訊和提醒對象產生提醒消息;   所述用戶端向所述提醒對象發送提醒消息,所述提醒消息包含所述活動描述資訊。   根據本發明的第八方面,提出了一種活動提醒裝置,包括:   產生單元,使用戶端根據活動描述資訊和提醒對象產生提醒消息;   發送單元,使所述用戶端向所述提醒對象發送提醒消息,所述提醒消息包含所述活動描述資訊。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見,本發明透過提供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可以針對在時限性等方面具有較高要求的活動事件而單獨發出提醒消息,並且能够有效地區別於其他類型的提醒消息,從而即便在用戶接收到較多數量的提醒消息時,仍然能够基於消息類型而快速區分、識別出上述的活動事件,避免發生遺漏。
圖1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活動提醒系統的架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系統可以包括伺服器11、網路12、若干電子設備,比如手機13、手機14、手機15和手機16等。   伺服器11可以為包含一獨立主機的實體伺服器,或者該伺服器11可以為主機集群承載的虛擬伺服器,或者該伺服器11可以為雲伺服器。在運行過程中,伺服器11可以運行某一應用程式的伺服器側的程式,以實現該應用程式的相關業務功能,比如當該伺服器11運行移動化團體辦公平臺的程式時,可以實現為該移動化團體辦公平臺的服務端。而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可由伺服器11透過與手機13-16上運行的用戶端進行配合,以實現活動提醒方案。   其中,移動化企業辦公平臺不僅可以實現通訊功能,還可以作為諸多其他功能的集成化功能平臺,比如對於審批事件(如請假、辦公物品申領、財務等審批事件)、考勤事件、任務事件、日誌事件等企業內部事件的處理,再比如訂餐、採購等企業外部事件的處理,本發明並不對此進行限制。較為具體地,移動化企業辦公平臺可以承載於相關技術中的即時通訊應用程式,比如企業即時通訊(Enterprise Instant Messaging,EIM)應用程式,例如Skype For Business® 、Microsoft Teams® 、Yammer® 、Workplace® 、Slack® 、企業微信® 、紛享銷客® 、企業飛信® 、 企業易信® 等。當然,即時通訊功能僅為移動化企業辦公平臺支持的通訊功能之一,該企業辦公平臺還能够實現更多諸如上述的其他功能,以及本發明中所需實現的活動提醒功能等,此處不再贅述。   手機13-16只是用戶可以使用的一種類型的電子設備。實際上,用戶顯然還可以使用諸如下述類型的電子設備:平板設備、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PDAs,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可穿戴設備(如智能眼鏡、智能手錶等)等,本發明並不對此進行限制。在運行過程中,該電子設備可以運行某一應用程式的用戶端側的程式,以實現該應用程式的相關業務功能,比如當該電子設備運行移動化團體辦公平臺的程式時,可以實現為該移動化團體辦公平臺的用戶端。其中,移動化企業辦公平臺的用戶端的應用程式可以被預先安裝在電子設備上,使得該用戶端可以在該電子設備上被啓動並運行;當然,當採用諸如HTML5技術的在線“用戶端”時,無需在電子設備上安裝相應的應用程式,即可獲得並運行該用戶端。   而對於手機13-16與伺服器11之間進行互動的網路12,可以包括多種類型的有線或無線網路。在一實施例中,該網路12可以包括公共交換電話網路(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和網際網路。同時,手機13-16等電子設備之間也可以透過該網路12進行通訊互動,比如在任意兩台電子設備之間建立單聊通訊會話;或者,若干電子設備可以參與至同一群聊通訊會話,使得任一用戶可以透過自身的電子設備向該群聊通訊會話中的其他所有用戶發送通訊消息,比如當該群聊通訊會話為多個團體之間的跨團體通訊會話時,這些團體中的團體成員可以透過該跨團體通訊會話進行群聊通訊;再比如,每台電子設備均可以透過網路12向其他的一台或多台電子設備發送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以實現本發明的活動提醒功能。   伺服器11與手機13-16之間可以透過網路12建立長連接,使得伺服器11透過該長連接向手機13-16發送推送消息等,手機13-16也可以基於該長連接向伺服器11發送消息等。或者,伺服器11與手機13-16之間也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實現基於該網路12的通訊過程,此處不再一一贅述。   可見,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實施過程中,涉及到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的發送方與接收方之間的互動過程;下面分別從雙方的處理邏輯和互動過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描述。   圖2A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基於發送方側的活動提醒方法的流程圖。如圖2A所示,該方法應用於發送方使用的電子設備上,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202A,移動化企業辦公平臺的用戶端獲取針對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產生指令。   在本實施例中,移動化企業辦公平臺可以提供多種產生提醒消息的途徑,因而存在多種方式來獲取上述的針對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的消息產生指令,本發明並不對此進行限制;實際上,任何適用於相關技術中的提醒消息的產生方式,均可以適用於本發明中以產生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   在一實施方式中,用戶端可以接收針對提醒消息的用戶創建操作,以及針對所述提醒消息的類型資訊的用戶選擇操作,並當所述用戶選擇操作選取的類型資訊為活動類型時,所述用戶端確定獲取到所述消息產生指令。比如,用戶端可以首先向用戶(在本實施例中,即發送方)提供針對提醒消息的創建選項,當用戶透過用戶創建操作觸發該創建選項時,用戶端可以進一步向用戶提供提醒消息的備選消息類型,以供用戶透過用戶選擇操作選取所需創建的提醒消息的類型資訊;或者,用戶端可以直接向用戶提供分別對應於每一類型的提醒消息的創建選項,而用戶在觸發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對應的創建選項時,即可同時完成上述的用戶創建操作和用戶選擇操作,以創建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用戶端可以接收針對移動化企業辦公平臺內的通訊消息的用戶觸發操作,所述用戶觸發操作用於指示所述用戶端將所述通訊消息轉換為提醒消息;然後,用戶端在識別出所述通訊消息的消息內容中包含預設類型的活動描述資訊時,確定獲取到所述消息產生指令。其中,上述的通訊消息可以包括用戶端內的任意通訊會話頁面內的已接收消息或已發送消息,當用戶針對該即時通訊消息實施點擊、長按、重壓等預設操作時,可以喚出針對該通訊消息的若干處理選項,比如複製、刪除、轉發、轉換等,其中用戶可以透過選取“轉換”處理選項以完成上述的用戶觸發操作,使得用戶端提取該通訊消息的消息內容並產生相應的提醒消息。在產生提醒消息的過程中,用戶端可以根據對該通訊消息的消息內容的識別結果,在該消息內容中包含預設類型的活動描述資訊的情況下,將上述通訊消息的消息內容產生為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   其中,用戶端可以透過多種方式獲取上述的識別結果。在一種情況下,用戶端可以主動識別通訊消息的消息內容,並產生相應的識別結果;在另一種情況下,用戶端可以向服務端發起識別請求,並接收服務端返回的針對該通訊消息的消息內容的識別結果;在又一種情況下,用戶端可以向用戶展示提供消息的備選消息類型,並根據用戶的選擇結果而確定相應的識別結果,比如當用戶選擇了活動類型時,用戶端可以確定識別結果為包含預設類型的活動描述資訊。   進一步地,當被觸發的通訊消息的消息內容中包含預設類型的活動描述資訊時,用戶端可以將該活動描述資訊添加至所需產生的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中,還可以將該通訊消息的關聯通訊方添加為提醒對象。例如,假定被觸發的通訊消息為“明天下午2-4點在2號樓201室討論X項目……”,用戶端可以確定的活動描述資訊包括:活動時間資訊為“明天下午2-4點”(可以轉換為具體的年月日形式)、活動地點資訊為“2號樓201室”、活動主題資訊為“討論X項目……”等,同時該通訊消息的關聯通訊方可以包括相應的發送方和接收方等。   在本實施例中,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用於實現針對活動的提醒功能;其中,活動可以理解為由多人參與並完成一定的動作,以期達到相應的目的,比如本發明中的活動可以包括:會議、聚餐、出遊、討論等,本發明並不對此進行限制。   步驟204A,所述用戶端確定提醒對象和所述活動類型對應的活動描述資訊。   在本實施例中,活動描述資訊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活動主題資訊、活動地點資訊、活動形式資訊(比如線下會議、線上會議等,再比如視頻會議、電話會議等)、活動時間資訊(比如活動開始時刻、活動結束時刻;或者,比如活動開始時刻和活動時長;或者,比如僅包含活動開始時刻;或者其他情況)。活動描述資訊中可能同時包含一個或多個活動主題,也可能同時包含一個或多個活動地點,可以分別指出每一活動主題對應的活動地點和活動時間資訊,以更加明確活動情況。   步驟206A,所述用戶端向所述提醒對象發送提醒消息,所述提醒消息包含所述活動描述資訊。   在本實施例中,用戶端可以在預設發送時刻或者用戶設定的發送時刻、按照預設消息類型或者用戶設定的消息類型發送所述提醒消息。其中,用戶透過設定發送時刻,可以實現對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的定時發送,該發送時刻可以為尚未發生的任意時刻,比如用戶可以直接設定為諸如“今天15時25分”等絕對時刻,也可以設定為諸如“活動開始時刻之前30分鐘”等相對時刻,或者其他任意形式的時刻。同時,用戶可以透過設置消息類型,以實現不同程度的提醒作用,例如消息類型可以包括“應用程式內”的即時通訊消息、短信、電話(例如語音播報消息內容等)等,用戶可以僅選取一種消息類型、使得用戶端僅透過單一形式發送提醒消息,或者也可以選取多種消息類型、使得用戶端同時透過多種形式發送提醒消息。   在本實施例中,作為接收方的提醒對象可以針對發送方發出的提醒消息進行響應,則用戶端可以接收所述提醒對象返回的響應消息,所述響應消息包含所述提醒對象針對所述活動描述資訊的接受狀況資訊;然後,所述用戶端可以將所述提醒對象與對應的響應消息進行關聯展示,以便於發送方進行查看。其中,接受狀況資訊表明接收方是否認同上述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中包含的活動描述資訊;例如,當接受狀況資訊為“同意”時,表明其可以接受活動描述資訊定義的“活動主題”、“活動地點”、“活動時間”等,從而具有較大概率參與相關活動;而當接受狀況資訊為“拒絕”時,表明其可能無法接受至少一部分活動描述資訊,從而具有較大概率無法參與相關活動。   其中,當所述接受狀況資訊為拒絕時,所述響應消息還包括:拒絕理由,比如接收方可以明確是由於“距離活動地點過遠”、“活動時間過早”等原因,導致其無法參與相關活動,有助於發送方據此對活動進行及時調整,以便於提升提醒對象參與活動的概率。上述的“拒絕理由”可以為選填項;或者,也可以為接收方在選取“拒絕”時的必填項,以確保發送方能够據此實現對活動進行調整,並進而提升提醒對象參與活動的概率。   在本實施例中,用戶端可以根據所述活動描述資訊,在所述移動化企業辦公平臺中的管理日曆中添加相應的活動事件,以便於提升對該活動事件的管理效率和便捷性。其中,管理日曆中可能包含多種類型的管理事件,那麼針對上述的活動事件以及其他管理事件,可以在管理日曆中採用不同的展示屬性,以便於發送方在查看過程中實現快速識別和區分。   在本實施例中,用戶端可以接收所述提醒對象針對所述活動描述資訊中的至少一個項目提出的調整請求,以及所述用戶端在收到針對所述調整請求的用戶確認操作時,可以基於調整後的活動描述資訊向所述提醒對象發送新的提醒消息;或者,可以基於調整後的活動描述資訊向所述提醒對象發送針對所述提醒消息的調整指令,使得提醒對象使用的用戶端可以根據該調整指令對先前接收到的提醒消息中的活動描述資訊進行調整。   在本實施例中,用戶端在發出提醒消息後的預設時長內未接收到所述提醒對象返回的響應消息時,可以自動向所述提醒對象重新發送所述提醒消息,以提升提醒成功率;或者,用戶端可以展示針對所述提醒對象的重複提醒選項,使得用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需要重複提醒,並在確定需要重複提醒時對重複提醒選項實施用戶觸發操作,以使得用戶端在收到針對所述重複提醒選項的用戶觸發操作時向所述提醒對象重新發送所述提醒消息。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提醒消息中可以包含預設或用戶設定的提醒時間點、預設或用戶設定的提醒方式,以使所述提醒對象在所述提醒時間點被基於所述提醒方式進行活動提醒,且提醒內容與所述活動描述資訊相關。其中,提醒時間點可以為活動開始時刻或者活動開始時刻之前的任意時刻,比如活動開始前5分鐘、活動開始前半小時等。提醒方式可以包括“應用程式內”的即時通訊消息、短信、電話等,可以僅採用一種提醒方式、使得提醒對象僅獲得單一形式的活動提醒,或者也可以採用多種提醒方式、使得提醒對象同時獲得多種形式的活動提醒。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用戶端還可以根據所述活動描述資訊包含的活動開始時刻,在所述活動開始時刻發起針對所述提醒對象的呼叫請求,以建立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其中,該呼叫請求可以用於使得用戶端與提醒對象之間建立起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或者該呼叫請求可以用於使得提醒對象之間建立起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等。此外,對於已經建立的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尚未加入的用戶端或提醒對象還可以透過其他途徑進行中途加入。透過由用戶端自動發起該呼叫請求,一方面無需發送方手動透過用戶端執行呼叫操作,另一方面即便發送方忘記操作或由於其他事務而未注意到活動開始時刻已到達,也可以確保活動準時開始、避免發生延誤。實際上,當發送方忘記操作或由於其他事務而未注意到活動開始時刻已到達時,透過由用戶端自動發起呼叫請求,還可以對發送方起到提醒作用,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   當然,除了由用戶端發起呼叫請求之外,還可以存在其他實施方式。例如,所述用戶端可以根據所述活動描述資訊包含的活動開始時刻,向服務端發起呼叫預約請求,用戶端可以在活動開始時刻到達之前的任意時刻發起該呼叫預約請求;其中,所述呼叫預約請求用於指示所述服務端在所述活動開始時刻向所述用戶端和所述提醒對象中至少之一發起呼叫,以建立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再例如,當用戶端透過服務端將提醒消息發送至提醒對象時,由於服務端可以獲得該提醒消息並獲取其中的活動描述資訊,那麼服務端可以根據該活動描述資訊包含的活動開始時刻,在所述活動開始時刻向所述用戶端和所述提醒對象中至少之一發起呼叫,以建立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而無需用戶端單獨發送上述的呼叫預約請求或類似消息。對於上述由服務端發起呼叫的方案,服務端可以僅向所述用戶端發起呼叫,使得用戶端響應於該呼叫而建立相應的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而提醒對象可以透過其他途徑加入該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或者,服務端可以僅向提醒對象發起呼叫,使得提醒對象響應於該呼叫而建立相應的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其中服務端可以同時向所有提醒對象發起呼叫,也可以僅向部分提醒對象發起呼叫、而其他提醒對象可以透過其他途徑加入已建立的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當然用戶端也可以透過其他途徑加入已建立的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或者,服務端可以向用戶端和提醒對象發起呼叫,使得在用戶端與提醒對象之間建立起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用戶端可以獲取活動描述資訊包含的活動形式資訊,該活動形式資訊用於表明相應的活動為電話會議、視頻會議等線上活動,或者聚餐、出遊等線下活動。那麼,用戶端可以在確定活動形式資訊為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等線上活動時,發起上述的呼叫請求或者呼叫預約請求,以使得發送方與提醒對象之間透過相應的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實現該線上活動。   圖2B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基於發送方側的活動提醒方法的流程圖。如圖2B所示,該方法應用於發送方使用的電子設備上,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202B,移動化企業辦公平臺的用戶端根據活動描述資訊和提醒對象產生提醒消息。   在本實施例中,移動化企業辦公平臺可以提供多種產生提醒消息的途徑,因而存在多種方式來獲取上述的針對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的消息產生指令,本發明並不對此進行限制;實際上,任何適用於相關技術中的提醒消息的產生方式,均可以適用於本發明中以產生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用戶端收到針對所述提醒消息的用戶創建操作,以及針對所述提醒消息的類型資訊的用戶選擇操作;當所述用戶選擇操作選取的類型資訊為活動類型時,所述用戶端根據所述活動類型產生提醒消息。比如,用戶端可以首先向用戶(在本實施例中,即發送方)提供針對提醒消息的創建選項,當用戶透過用戶創建操作觸發該創建選項時,用戶端可以進一步向用戶提供提醒消息的備選消息類型,以供用戶透過用戶選擇操作選取所需創建的提醒消息的類型資訊;或者,用戶端可以直接向用戶提供分別對應於每一類型的提醒消息的創建選項,而用戶在觸發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對應的創建選項時,即可同時完成上述的用戶創建操作和用戶選擇操作,以創建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   在另一實施例中,所述用戶端收到針對通訊消息的用戶觸發操作,所述用戶觸發操作用於指示所述用戶端將所述通訊消息轉換為提醒消息;所述用戶端在識別出所述通訊消息的消息內容中包含預設類型的活動描述資訊時,產生所述提醒消息。其中,上述的通訊消息可以包括用戶端內的任意通訊會話頁面內的已接收消息或已發送消息,當用戶針對該通訊消息實施點擊、長按、重壓等預設操作時,可以喚出針對該通訊消息的若干處理選項,比如複製、刪除、轉發、轉換等,其中用戶可以透過選取“轉換”處理選項以完成上述的用戶觸發操作,使得用戶端提取該通訊消息的消息內容並產生相應的提醒消息。在產生提醒消息的過程中,用戶端可以根據對該通訊消息的消息內容的識別結果,在該消息內容中包含預設類型的活動描述資訊的情況下,將上述通訊消息的消息內容產生為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上述的通訊消息可以包括文字消息,也可以包括語音消息、圖片消息、視頻消息等其他消息類型,本發明並不對此進行限制。   其中,用戶端可以透過多種方式獲取上述的識別結果。在一種情況下,用戶端可以主動識別通訊消息的消息內容,並產生相應的識別結果;在另一種情況下,用戶端可以向服務端發起識別請求,並接收服務端返回的針對該通訊消息的消息內容的識別結果;在又一種情況下,用戶端可以向用戶展示提供消息的備選消息類型,並根據用戶的選擇結果而確定相應的識別結果,比如當用戶選擇了活動類型時,用戶端可以確定識別結果為包含預設類型的活動描述資訊。   進一步地,當被觸發的通訊消息的消息內容中包含預設類型的活動描述資訊時,用戶端可以將該活動描述資訊添加至所需產生的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中,還可以將該通訊消息的關聯通訊方添加為提醒對象。例如,假定被觸發的通訊消息為“明天下午2-4點在2號樓201室討論X項目……”,用戶端可以確定的活動描述資訊包括:活動時間資訊為“明天下午2-4點”(可以轉換為具體的年月日形式)、活動地點資訊為“2號樓201室”、活動主題資訊為“討論X項目……”等,同時該通訊消息的關聯通訊方可以包括相應的發送方和接收方等。   在本實施例中,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用於實現針對活動的提醒功能;其中,活動可以理解為由多人參與並完成一定的動作,以期達到相應的目的,比如本發明中的活動可以包括:會議、聚餐、出遊、討論等,本發明並不對此進行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活動描述資訊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活動主題資訊、活動地點資訊、活動形式資訊(比如線下會議、線上會議等,再比如視頻會議、電話會議等)、活動時間資訊(比如活動開始時刻、活動結束時刻;或者,比如活動開始時刻和活動時長;或者,比如僅包含活動開始時刻;或者其他情況)。活動描述資訊中可能同時包含一個或多個活動主題,也可能同時包含一個或多個活動地點,可以分別指出每一活動主題對應的活動地點和活動時間資訊,以更加明確活動情況。   步驟204B,所述用戶端向所述提醒對象發送提醒消息,所述提醒消息包含所述活動描述資訊。   在本實施例中,用戶端可以在預設發送時刻或者用戶設定的發送時刻、按照預設消息類型或者用戶設定的消息類型發送所述提醒消息。其中,用戶透過設定發送時刻,可以實現對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的定時發送,該發送時刻可以為尚未發生的任意時刻,比如用戶可以直接設定為諸如“今天15時25分”等絕對時刻,也可以設定為諸如“活動開始時刻之前30分鐘”等相對時刻,或者其他任意形式的時刻。同時,用戶可以透過設置消息類型,以實現不同程度的提醒作用,例如消息類型可以包括“應用程式內”的即時通訊消息、短信、電話(例如語音播報消息內容等)等,用戶可以僅選取一種消息類型、使得用戶端僅透過單一形式發送提醒消息,或者也可以選取多種消息類型、使得用戶端同時透過多種形式發送提醒消息。   在本實施例中,作為接收方的提醒對象可以針對發送方發出的提醒消息進行響應,則用戶端可以接收所述提醒對象返回的響應消息,所述響應消息包含所述提醒對象針對所述活動描述資訊的接受狀況資訊;然後,所述用戶端可以將所述提醒對象與對應的響應消息進行關聯展示,以便於發送方進行查看。其中,接受狀況資訊表明接收方是否認同上述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中包含的活動描述資訊;例如,當接受狀況資訊為“同意”時,表明其可以接受活動描述資訊定義的“活動主題”、“活動地點”、“活動時間”等,從而具有較大概率參與相關活動;而當接受狀況資訊為“拒絕”時,表明其可能無法接受至少一部分活動描述資訊,從而具有較大概率無法參與相關活動。   其中,當所述接受狀況資訊為拒絕時,所述響應消息還包括:拒絕理由,比如接收方可以明確是由於“距離活動地點過遠”、“活動時間過早”等原因,導致其無法參與相關活動,有助於發送方據此對活動進行及時調整,以便於提升提醒對象參與活動的概率。上述的“拒絕理由”可以為選填項;或者,也可以為接收方在選取“拒絕”時的必填項,以確保發送方能够據此實現對活動進行調整,並進而提升提醒對象參與活動的概率。   在本實施例中,用戶端可以根據所述活動描述資訊,在所述移動化企業辦公平臺中的管理日曆中添加相應的活動事件,以便於提升對該活動事件的管理效率和便捷性。其中,管理日曆中可能包含多種類型的管理事件,那麼針對上述的活動事件以及其他管理事件,可以在管理日曆中採用不同的展示屬性,以便於發送方在查看過程中實現快速識別和區分。   在本實施例中,用戶端可以接收所述提醒對象針對所述活動描述資訊中的至少一個項目提出的調整請求,以及所述用戶端在收到針對所述調整請求的用戶確認操作時,可以基於調整後的活動描述資訊向所述提醒對象發送新的提醒消息;或者,可以基於調整後的活動描述資訊向所述提醒對象發送針對所述提醒消息的調整指令,使得提醒對象使用的用戶端可以根據該調整指令對先前接收到的提醒消息中的活動描述資訊進行調整。   在本實施例中,用戶端在發出提醒消息後的預設時長內未接收到所述提醒對象返回的響應消息時,可以自動向所述提醒對象重新發送所述提醒消息,以提升提醒成功率;或者,用戶端可以展示針對所述提醒對象的重複提醒選項,使得用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需要重複提醒,並在確定需要重複提醒時對重複提醒選項實施用戶觸發操作,以使得用戶端在收到針對所述重複提醒選項的用戶觸發操作時向所述提醒對象重新發送所述提醒消息。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提醒消息中可以包含預設或用戶設定的提醒時間點、預設或用戶設定的提醒方式,以使所述提醒對象在所述提醒時間點被基於所述提醒方式進行活動提醒,且提醒內容與所述活動描述資訊相關。其中,提醒時間點可以為活動開始時刻或者活動開始時刻之前的任意時刻,比如活動開始前5分鐘、活動開始前半小時等。提醒方式可以包括“應用程式內”的即時通訊消息、短信、電話等,可以僅採用一種提醒方式、使得提醒對象僅獲得單一形式的活動提醒,或者也可以採用多種提醒方式、使得提醒對象同時獲得多種形式的活動提醒。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用戶端還可以根據所述活動描述資訊包含的活動開始時刻,在所述活動開始時刻發起針對所述提醒對象的呼叫請求,以建立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其中,該呼叫請求可以用於使得用戶端與提醒對象之間建立起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或者該呼叫請求可以用於使得提醒對象之間建立起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等。此外,對於已經建立的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尚未加入的用戶端或提醒對象還可以透過其他途徑進行中途加入。透過由用戶端自動發起該呼叫請求,一方面無需發送方手動透過用戶端執行呼叫操作,另一方面即便發送方忘記操作或由於其他事務而未注意到活動開始時刻已到達,也可以確保活動準時開始、避免發生延誤。實際上,當發送方忘記操作或由於其他事務而未注意到活動開始時刻已到達時,透過由用戶端自動發起呼叫請求,還可以對發送方起到提醒作用,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   當然,除了由用戶端發起呼叫請求之外,還可以存在其他實施方式。例如,所述用戶端可以根據所述活動描述資訊包含的活動開始時刻,向服務端發起呼叫預約請求,用戶端可以在活動開始時刻到達之前的任意時刻發起該呼叫預約請求;其中,所述呼叫預約請求用於指示所述服務端在所述活動開始時刻向所述用戶端和所述提醒對象中至少之一發起呼叫,以建立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再例如,當用戶端透過服務端將提醒消息發送至提醒對象時,由於服務端可以獲得該提醒消息並獲取其中的活動描述資訊,那麼服務端可以根據該活動描述資訊包含的活動開始時刻,在所述活動開始時刻向所述用戶端和所述提醒對象中至少之一發起呼叫,以建立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而無需用戶端單獨發送上述的呼叫預約請求或類似消息。對於上述由服務端發起呼叫的方案,服務端可以僅向所述用戶端發起呼叫,使得用戶端響應於該呼叫而建立相應的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而提醒對象可以透過其他途徑加入該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或者,服務端可以僅向提醒對象發起呼叫,使得提醒對象響應於該呼叫而建立相應的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其中服務端可以同時向所有提醒對象發起呼叫,也可以僅向部分提醒對象發起呼叫、而其他提醒對象可以透過其他途徑加入已建立的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當然用戶端也可以透過其他途徑加入已建立的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或者,服務端可以向用戶端和提醒對象發起呼叫,使得在用戶端與提醒對象之間建立起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用戶端可以獲取活動描述資訊包含的活動形式資訊,該活動形式資訊用於表明相應的活動為電話會議、視頻會議等線上活動,或者聚餐、出遊等線下活動。那麼,用戶端可以在確定活動形式資訊為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等線上活動時,發起上述的呼叫請求或者呼叫預約請求,以使得發送方與提醒對象之間透過相應的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實現該線上活動。   圖3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基於接收方側的活動提醒方法的流程圖。如圖3所示,該方法應用於接收方使用的電子設備上,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302,移動化企業辦公平臺的用戶端接收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   步驟304,所述用戶端展示所述提醒消息包含的活動描述資訊。   步驟306,所述用戶端根據收到的針對所述活動描述資訊的用戶觸發操作,向所述提醒消息的發送方返回相應的響應消息,所述響應消息包括所述用戶觸發操作指示的針對所述活動描述資訊的接受狀況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基於接收方的用戶觸發操作,用戶端可以直接返回相應的響應消息,以向發送方告知相應的接受狀況資訊。   在另一實施例中,用戶端可以根據接收方的接受狀況資訊,對用戶觸發操作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例如,當所述用戶觸發操作指示的接受狀況資訊為同意時,所述用戶端可以直接返回所述響應消息;而當所述用戶觸發操作指示的接受狀況資訊為拒絕時,所述用戶端可以進一步獲取相應的拒絕理由,並將所述拒絕理由添加至所述響應消息中,以返回至所述發送方。其中,用戶端可以向接收方展示預先設定的備選拒絕理由,以供接收方進行選擇;或者,用戶端可以向接收方提供理由輸入框,以供接收方在該理由輸入框內填入相應的拒絕理由。對於拒絕理由的填寫可以為非強制性操作,即接收方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輸入拒絕理由,且不會影響響應消息的發送;或者,拒絕理由的填寫可以為強制性操作,接收方必須輸入拒絕理由後才能够發出響應消息,以確保發送方能够瞭解接收方對於活動描述資訊的認同狀況,並基於拒絕理由而對活動進行合理調整。   在本實施例中,當所述用戶觸發操作指示的接受狀況資訊為同意時,所述用戶端可以根據所述活動描述資訊,在所述移動化企業辦公平臺中的管理日曆中添加相應的活動事件。其中,對於該管理日曆與活動事件的處理過程,與發送方側的處理過程類似,可以參考上述圖2A或圖2B所示實施例中的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當所述用戶觸發操作指示的接受狀況資訊為拒絕時,所述用戶端可以進一步獲取針對所述活動描述資訊的至少一個項目的調整資訊,並向所述發送方發出包含所述調整資訊的調整請求;相應地,如果發送方確認接受該調整請求,發送方側的用戶端可以對活動描述資訊進行調整,並進一步將調整後的活動描述資訊告知各個提醒對象,例如該發送方側的用戶端可以基於調整後的活動描述資訊向所述提醒對象發送新的提醒消息,或者可以基於調整後的活動描述資訊向所述提醒對象發送針對所述提醒消息的調整指令,並由接收方側的用戶端根據所述調整指令調整所述提醒消息中的活動描述資訊。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用戶端可以獲取所述提醒消息中包含的提醒時間點和提醒方式,並向所述即時通訊應用程式的服務端發起對應於所述提醒時間點和所述提醒方式的活動提醒請求;然後,用戶端可以響應所述服務端在所述提醒時間點以所述提醒方式發起的活動提醒事件,以對接收方進行活動提醒,尤其是當接收到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的時刻與活動開始時刻之間相隔較久的情況下,可以避免接收方發生遺忘而錯過活動或遲到。   此外,針對本發明的移動化企業辦公平臺提供多種類型的提醒消息的特點,圖4提出了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基於發送方側的活動提醒方法的流程圖。如圖4所示,該方法應用於發送方使用的電子設備上,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402,移動化企業辦公平臺的用戶端獲取提醒消息產生指令。   步驟404,所述用戶端展示出所述提醒消息的備選消息類型。   在本實施例中,備選消息類型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標準類型、任務類型、活動類型、催辦類型、投票類型等,本發明並不對此進行限制。   步驟406,所述用戶端根據用戶選取的消息類型,產生相應的消息。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見,本發明透過提供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可以針對在時限性等方面具有較高要求的活動事件而單獨發出提醒消息,並且能够有效地區別於其他類型的提醒消息,從而即便在用戶接收到較多數量的提醒消息時,仍然能够基於消息類型而快速區分、識別出上述的活動事件,避免發生遺漏。   為了便於理解,下面以企業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企業微信”為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說明。假定手機13、手機14和手機15上運行有企業微信用戶端、伺服器11上運行有企業微信服務端,其中手機13-15上的企業微信用戶端分別登錄有不同使用者的註冊帳號,例如手機13上登錄有發送方的註冊帳號A(即用戶A),使得手機13被配置為發送方對應的發送方設備、手機13上登錄有該發起方對應的企業微信用戶端1,以及手機14-15分別上登錄有接收方的註冊帳號B(即用戶B)和註冊帳號C(即用戶C),使得手機14-15被配置為這兩個接收方對應的接收方設備、手機14-15上登錄有這兩個接收方對應的企業微信用戶端2和企業微信用戶端3。其中,用戶A可以在手機13上快捷創建會議提醒消息並發送至用戶B、用戶C,以實現對用戶B和用戶C的會議提醒,下面基於該過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描述。   圖5示出了手機13上的企業微信用戶端1包含的提醒消息管理頁面50,該提醒消息管理頁面50用於集中展示用戶A接收和發送的所有提醒消息,比如來自用戶AA的任務類型的提醒消息、由用戶A自己發出的DING類型的提醒消息(即標準類型的提醒消息)等。同時,該提醒消息管理頁面50還可以用於實施與提醒消息相關的其他功能,比如當檢測到用戶A觸發該提醒消息管理頁面50右上角的新建標識51時,可使手機13上的企業微信用戶端1收到該用戶A針對提醒消息的用戶創建操作,從而切換至圖6所示的消息類型選擇頁面60,以由用戶A進一步選取所需創建的提醒消息的消息類型。   如圖6所示,消息類型選擇頁面60中可以包括多種備選的消息類型,比如適合發通知、討論的DING類型,適合任務分配、跟踪的任務類型、適合會議邀約、約會的會議類型等,當然本發明並不對此進行限制。企業微信用戶端1可以根據收到的用戶A針對選項61、選項62或選項63的用戶選擇操作,確定所需創建的提醒消息的消息類型;例如,假定收到針對選項63的用戶選擇操作,企業微信用戶端1可以確定用戶A希望創建會議類型的提醒消息,從而展示出圖7所示的新建會議頁面70,以供用戶A在該新建會議頁面70中填入相關資訊,用於創建相應的會議提醒消息。   如圖7所示,用戶A可以在輸入框71內輸入會議描述資訊中的“會議主題”資訊,即會議所需協商的主要內容,比如“討論X項目存在的問題,以及進一步的開發需求”等。用戶A可以在輸入框72內輸入會議描述資訊中的“地點”資訊,即會議舉辦地,比如“2號樓201室”等。用戶A可以在時間編輯框73內編輯會議描述資訊中的會議時間資訊,比如會議開始時刻為“2017年4月28日14:00”、會議結束時刻為“2017年4月28日16:00”;當然,會議時間資訊還可以採用其他形式,比如“會議開始時刻+會議時長”等,本發明並不對此進行限制。用戶A可以透過選項74設定當前創建的會議提醒消息的是否自動重複發送,比如當用戶A設定為不需要重複時,該會議提醒消息只會在用戶A觸發“發送”選項78後被單次發出;而當用戶A設定為需要重複時,企業微信用戶端1可以根據用戶A進一步設定的重複周期、反復發出該會議提醒消息,直至到達會議開始時刻或會議結束時刻,從而自動實現對用戶B、用戶C的多次提醒。用戶A可以透過添加選項75選取希望添加為提醒對象(即參與人)的用戶,該提醒對象可以來自該用戶A的關聯用戶,比如企業微信用戶端1上的應用程式內通訊錄(如微信好友等)、手機13內的手機通訊錄、企業微信用戶端1上記錄的該用戶A的所屬團體(如企業)的團體成員(如企業內的同事)、企業微信用戶端1上記錄的該用戶A對應的外部連絡人(例如與用戶A所屬團體相關聯的外部團體的團體成員)等,本發明並不對此進行限制。用戶A還可以透過各個已添加的提醒對象(如圖7所示的用戶B和用戶C)對應的刪除選項76,刪除相應的提醒對象。用戶A可以透過發送方式選項77,選取希望採用的針對該會議提醒消息的發送方式,比如發送方式可以包括基於即時通訊技術的“應用程式內”、“短信”和“電話”等,且用戶A可以同時選取一種或多種發送方式。用戶A可以透過提醒選項78設定是否需要啓動針對當前創建的會議提醒消息的提醒功能,以及在設定為需要啓動該提醒功能時,進一步設定該提醒功能的提醒時間點,比如當提醒時間點為圖7所示的“提前5分鐘”時,提醒對象可以在會議開始時刻前5分鐘得到提醒,避免發生遺漏;同時,用戶A還可以進一步設定提醒方式,該提醒方式的選取類似於上述的“發送方式”,比如可以包括“應用程式內”、“短信”、“電話”等一種或多種提醒方式。   用戶A可以透過觸發會議自動發起選項79,確定是否由企業微信用戶端1主動向提醒對象發起呼叫操作;其中,當會議自動發起選項79被開啓時,企業微信用戶端1可以在會議開始時刻自動向提醒對象發起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的呼叫請求,從而在用戶A與提醒對象之間實現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或者在提醒對象之間實現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即用戶A可以不參與會議)。當然,用戶A和提醒對象也可以中途加入已建立的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或者,當會議自動發起選項79被開啓時,企業微信用戶端1可以在會議開始時刻之前向企業微信服務端1發起呼叫預約請求,使得該企業微信服務端1在會議開始時刻向用戶A和提醒對象中至少之一發起呼叫,從而建立起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當然,如果企業微信用戶端1透過企業微信服務端將會議提醒消息發送至提醒對象時,由於企業微信服務端1可以獲得該會議提醒消息並獲取其中的會議開始時刻,在該會議開始時刻向用戶A和提醒對象中至少之一發起呼叫,以建立起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而無需上述的企業微信用戶端1單獨發送上述的呼叫預約請求或類似消息。   當由企業微信服務端發起呼叫時,該企業微信服務端可以僅向用戶A發起呼叫,以建立僅用戶A加入的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而提醒對象可以中途加入該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或者,該企業微信服務端可以僅向部分提醒對象發起呼叫,以建立僅該部分提醒對象加入的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而用戶A和其他提醒對象可以中途加入該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或者,該企業微信服務端可以向所有提醒對象發起呼叫,以建立所有提醒對象加入的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而用戶A可以中途加入該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或者,該企業微信服務端可以向用戶A和所有提醒對象發起呼叫,以建立用戶A和所有提醒對象加入的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   進一步地,企業微信用戶端1可以確定會議形式,並當會議形式為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等線上會議時,透過上述的呼叫請求或呼叫預約請求,自動在用戶A與提醒對象之間實現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或者,企業微信用戶端1可以在會議形式為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等線上會議時,示出上述的會議自動發起選項79,而在其他會議形式時隱藏該會議自動發起選項79。   除了觸發圖5所示的新建標識51之外,用戶A還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創建會議提醒消息。假定用戶A在企業微信用戶端1中參與了如圖8所示的群聊通訊會話(同樣適用於用戶A與單個連絡人之間的單聊通訊會話),用戶A可以在相應的通訊會話頁面80內,針對任一通訊消息81進行觸發(如點擊、長按、重壓等),可使企業微信用戶端1展示出針對該通訊消息81的功能菜單82,該功能菜單82中包括“DING一下”、“複製”、“轉發”等菜單選項。   在一種情況下,當檢測到用戶A選取“DING一下”對應的菜單選項820時,企業微信用戶端1可以確定該用戶A針對提醒消息發起用戶創建操作,從而切換至圖6所示的消息類型選擇頁面60,以由用戶A進一步選取所需創建的提醒消息的消息類型,以及透過圖7所示的新建會議頁面70創建相應的會議提醒消息。   在另一種情況下,企業微信用戶端1可以主動對通訊消息81的消息內容進行分析,或者企業微信用戶端1可以向企業微信服務端發起針對該通訊消息81的分析請求、以由企業微信服務端對該通訊消息81的消息內容進行分析,以確定該通訊消息81是否包含預設類型的活動描述資訊。例如,當通訊消息81的消息內容為“明天下午2-4點在2號樓201室討論X項目存在的問題,以及進一步的開發需求”時,假定分析結果為該消息內容中包含活動時間資訊為“明天下午2-4點”、活動地點資訊為“2號樓201室”、活動主題資訊為“討論X項目存在的問題,以及進一步的開發需求”,那麼企業微信用戶端1可以在用戶A選取菜單選項820時,自動確定相應的提醒消息為會議提醒消息並轉入圖7所示的新建會議頁面70、無需用戶A透過圖6所示的消息類型選擇頁面60進行手動選取消息類型;進一步地,企業微信用戶端1還可以根據分析出的上述活動描述資訊,自動對新建會議頁面70進行內容填寫,以簡化用戶A的操作、提升會議提醒消息的創建效率。   用戶A透過手機13發出會議提醒消息後,手機14、手機15上運行的企業微信用戶端1可以接收到該會議提醒消息,並向用戶B、用戶C進行展示。例如圖9所示,手機15上運行的企業微信用戶端3可以透過提醒消息管理頁面90展示用戶C發送和接收到的所有提醒消息,使得用戶C可以查看到來自用戶A的上述會議提醒消息的消息內容91。同時,對於會議提醒消息或其他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而言,發送方除了需要瞭解接收方是否已經查看相應的會議提醒消息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瞭解接收方是否能够參與相關會議。因此,在提醒消息管理頁面90中還可以展示出針對上述消息內容91的響應選項92,包括圖9所示的“接受”和“拒絕”等;其中,當用戶C選取響應選項92中的“接受”時,表明其可以參與用戶A提出的會議,當用戶C選取響應選項92中的“拒絕”時,表明其無法參與用戶A提出的會議。   由於提醒消息管理頁面90需要對用戶C發送和接收的所有提醒消息進行集中展示,為了使得用戶C能够在手機15上同時查看到更多提醒消息,企業微信用戶端3可能會儘量減小每條提醒消息占用的展示區域,使得上述的響應選項92可能並不一定展示於該提醒消息管理頁面90中,甚至消息內容91也可能無法完全展示、僅能够示出概略內容。那麼,用戶C可以觸發提醒消息管理頁面90中的消息內容91,使得企業微信用戶端3切換至圖10所示的提醒消息詳情頁面1000,並在該提醒消息詳情頁面1000的內容展示區域1001示出上述的消息內容91,且該提醒消息詳情頁面1000還可以包括功能選項區域1002,該功能選項區域1002中可以包括上述的“接受”、“拒絕”等響應選項92。當某一響應選項92被選中時,相應的選項內容可以隨之變化,比如當“拒絕”被選中時,相應的響應選項92可由圖10中的“拒絕”變化為圖11所示的“已拒絕”;類似地,當“接受”被選中時,可以將“接受”變化為“已接受”。   此外,提醒消息詳情頁面1000中還可以包括會議提醒消息對應的消息動態區域1003,用於展示與該會議提醒消息相關的動態消息,比如該會議提醒消息的發送方或接收方針對該會議提醒消息的回復資訊等。以用戶C為例,用戶C可以透過對功能選項區域1002中的“回復”選項進行觸發,從而輸入針對該會議提醒消息的回復資訊。例如圖11所示,假定回復資訊的資訊內容1003A為“能不能13:00開始?16點有約了”,該資訊內容1003A可以被展示於上述的動態區域1003中;類似地,當手機15接收到其他用戶發出的回復資訊時,相應的資訊內容同樣可以被展示於該動態區域1003中,以供向用戶C進行集中展示。當然,某一用戶發出的回復資訊,並不一定會被該會議提醒消息的所有關聯通訊方(即該會議提醒消息的發送方和所有接收方)接收和查看,比如用戶C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上述的所有關聯通訊方中的一個或多個用戶,作為該回復資訊的發送對象;舉例而言,企業微信用戶端3可以向用戶C提供一“悄悄話”選項,當用戶C未選中“悄悄話”選項時,上述的回復資訊可以發送至所有關聯通訊方,當用戶C選中“悄悄話”選項時,上述的回復資訊可以僅發送至該會議提醒消息的發送方——用戶A、而其他用戶不會接收到該回復資訊。   對於用戶A而言,可以在手機13上查看到提醒對象對上述的會議提醒消息的響應狀況、回復資訊等動態。例如圖12所示,在手機13上運行的企業微信用戶端1的提醒消息管理頁面1200中,分別展示出了上述的會議提醒消息對應的展示區域1201以及用於展示來自用戶AA的任務提醒消息的展示區域1202、用於展示用戶A發出的DING提醒消息的展示區域1203。在展示區域1201中,可以展示出8個提醒對象對會議提醒消息的響應狀況1201A,比如該響應狀況1201A可以為“5人已接受,1人已拒絕,2人未響應”,其中“1人已拒絕”可以對應於上述的用戶C;同時,展示區域1201中還可以展示出與會議提醒消息相關的回復資訊1201B,比如該回復資訊1201B可以包括上述的用戶C輸入的“能不能13:00開始?16點有約了”。同樣地,為了方便查看,手機15也可以採用與圖12所示實施例類似的方式,將圖11所示的動態區域1003及其回復內容展示於如圖9所示的提醒消息管理頁面90中,此處不再贅述。   在圖12所示的提醒消息管理頁面1200中,響應狀況1201A可以僅包括類似於“5人已接受,1人已拒絕,2人未響應”的概略資訊,而用戶A可以透過觸發該響應狀況1201A,使得企業微信用戶端3在手機15上展示出圖13A所示的響應詳情頁面1300,以詳細查看每一響應狀況具體對應的提醒對象。例如圖13A所示,當用戶A選取“已接受”對應的選項1301時,該響應詳情頁面1300中可以示出所有針對上述的會議提醒消息選擇“接受”的用戶,比如用戶AA、用戶BB、用戶DD、用戶EE、用戶FF等;類似地,當用戶A選取“已拒絕”對應的選項1302時,該響應詳情頁面1300可以示出所有針對上述的會議提醒消息選擇“拒絕”的用戶,例如上述的用戶C。而當用戶A選取“未響應”對應的選項1303時,如圖13B所示,該響應詳情頁面1300可以示出尚未針對上述的會議提醒消息做出響應的用戶,比如用戶LL、用戶KK等;其中,響應詳情頁面1300還可以針對每個“未響應”的用戶,示出相應的“再次提醒”選項1304,當用戶A選取諸如用戶LL對應的“再次提醒”選項1304時,手機13可以再次向該用戶LL發送上述的會議提醒消息,以提醒該用戶LL做出響應。   當用戶A發現用戶C針對上述的會議提醒消息的響應狀況為“拒絕”時,用戶A並不能够由此瞭解用戶C的拒絕原因。雖然用戶C可能向用戶A發送諸如圖12所示的回復資訊1201B,以向用戶A進行說明,但是並不能够保證用戶C每次都能够發送回復資訊進行解釋,也不能够保證其他用戶同樣會發送回復資訊進行解釋,使得用戶A需要透過額外的方式進行詢問,比如向用戶C發送回復資訊或即時通訊消息、呼叫用戶C等,造成操作繁瑣、效率低下。因此,如圖14所示,當用戶C選取“拒絕”選項時,手機15上運行的企業微信用戶端3可以展示出理由輸入窗口1003,以供用戶C輸入至少一項拒絕理由;在一實施例中,對於拒絕理由的輸入操作可以是強制的,即用戶C必須輸入至少一項拒絕理由,企業微信用戶端3才能够允許用戶C選中“拒絕”選項。理由輸入窗口1003中可以示出至少一項預定義的拒絕理由1003A,以供用戶C透過觸發預定義的拒絕理由1003A對應的選擇框1003B來進行選擇,用戶C也可以透過輸入框1003C來手動輸入拒絕理由;當然,理由輸入窗口1003中可以示出預定義的拒絕理由1003A與輸入框1003C中至少之一,只要能够由用戶C提供拒絕理由即可。   相應地,如圖15所示,用戶A可以在諸如響應詳情頁面1500中,透過選擇“已拒絕”對應的選項1501,查看選擇“拒絕”的提醒對象及其拒絕理由1502,比如用戶C提供的拒絕理由1502可以為“16:00有約,無法全程參加會議”。那麼,用戶A在查看到拒絕理由1502之後,就可以相應地做出安排或調整,比如根據用戶C的需求而提前或延後會議時間等。   除了提供拒絕理由之外,當提醒對象對於會議提醒消息中的會議描述資訊存在不同意見時,還可以對相應的會議描述資訊提出調整請求,以實現相應調整。例如圖16所示,在手機15示出的提醒消息詳情頁面1600中,在會議時間資訊、會議地點資訊的左側可以分別示出相應的調整標識1601、調整標識1602。以針對會議時間資訊的調整為例,當收到用戶C針對調整標識1601的觸發操作時,手機15上運行的企業微信用戶端3可以示出圖17所示的時間調整選項1603,使得用戶C可以針對會議時間資訊提出調整建議;較為具體地,用戶C可以首先在圖17所示的提醒消息詳情頁面1600中設置調整後的會議開始時刻,然後透過觸發“下一步”來進一步設置調整後的會議結束時刻,從而得到用戶C希望採用的、調整後的會議時間資訊。手機15可以針對調整後的會議時間資訊向用戶A發起調整請求;或者,手機15可以首先向用戶C展示出圖18所示的確認窗口1604,並由用戶C確認後向用戶A發起上述的調整請求。   在圖16所示的提醒消息詳情頁面1600中,可以在用戶C確認選取“拒絕”後,才示出調整標識1601-1602,以供用戶C進一步發出調整請求;當然,即便在用戶C尚未選擇“接受”或“拒絕”,或者用戶C已經選擇“接受”的情況下,仍然可以示出上述的調整標識1601-1602,以供用戶C進一步發出調整請求。   假定用戶C選擇了“拒絕”,用戶A可以在圖19所示的響應詳情頁面1900中的“已拒絕”子頁面中,查看到用戶C發出的調整請求的請求內容1901,比如該請求內容1901可以包括“調整建議:將會議時間調整為4月28日周五13:00~15:00”。當然,正如上文所述,如果用戶C選擇了“接受”,用戶A可以在響應詳情頁面1900中的“已接受”子頁面中,查看到用戶C發出的調整請求的請求內容,如果用戶C尚未選擇“接受”或“拒絕”,用戶A可以在響應詳情頁面1900中的“未響應”子頁面中,查看到用戶C發出的調整請求的請求內容。   在圖19所示的響應詳情頁面1900中,可以示出針對請求內容1901的處理選項,包括“同意”和“拒絕”等。當用戶A選取“同意”選項時,表明用戶A認同用戶C建議的針對會議時間資訊的調整,那麼手機13上運行的企業微信用戶端1一方面可以根據調整後會議時間資訊,對先前發出的會議提醒消息中的會議時間資訊進行調整,另一方面可以向會議提醒消息的提醒對象發送相應的調整指令,以由各個提醒對象使用的電子設備上運行的企業微信用戶端響應於該調整指令:根據該調整指令指示的上述調整後會議時間資訊,對先前接收到的會議提醒消息中的會議時間資訊進行調整。例如圖20所示,在手機13示出的提醒消息管理頁面2000中,會議時間資訊可由上述的“4月28日周五16:00~18:00”調整為“4月28日周五13:00~15:00”,且可以透過調整後的會議時間資訊附近示出“更新”、“下劃線”或類似的提示資訊2001,以便於用戶A進行查看。類似地,用戶B、用戶C等提醒對象使用的手機14、手機15上,運行的企業微信用戶端2、企業微信用戶端3也可以基於上述的調整指令,將會議時間資訊由上述的“4月28日周五16:00~18:00”調整為“4月28日周五13:00~ 15:00”,以及在調整後的會議時間資訊附近示出“更新”、“下劃線”或類似的提示資訊。   當然,除了透過調整指令對先前的會議提醒消息進行調整之外,手機13上運行的企業微信用戶端1還可以根據調整後的會議時間資訊,向各個提醒對象發送新的會議提醒消息,且新的會議提醒消息中包含調整後的會議時間資訊。例如圖21所示,在手機15示出的提醒消息管理頁面2100中,可以示出手機15接收到的新的提醒消息2101,以及先前接收到的提醒消息2102;針對新的提醒消息2101中的會議時間資訊,可以採用諸如“!!!”、“下劃線”或類似的提示資訊2103,使用戶C更加容易關注到會議時間資訊的調整情況。同時,針對新的提醒消息2101,可以示出針對該提醒消息的響應選項2104,以供用戶C進行選取。   在本發明的企業微信用戶端中,為了便於實施企業內部的企業事項管理,可以提供管理日曆功能。例如圖22所示,透過示出管理日曆2200,並在該管理日曆2200上示出每天相關聯的企業事項,可以幫助用戶快速掌握企業事項的處理狀況,便於後續工作的合理安排。以圖22所示的管理日曆2200為例,透過為存在企業事項的日期添加事件提示資訊,即可使得用戶快速瞭解相應的日期存在相關聯的企業事項,比如在“2017年4月4日”、“2017年4月5日”、“2017年4月12日”、“2017年4月18日”的底部添加一黑色圓點,表明存在任務事件。而針對在上述實施例中,用戶A向用戶C發送的會議提醒消息,相當於創建了一項新的企業事項——會議事件,那麼對於用戶A使用的手機13上運行的企業微信用戶端1、用戶C使用的手機15上運行的企業微信用戶端3而言,均可以在相應的管理日曆中針對該會議提醒消息創建對應的會議事件。以用戶C為例,在圖21所示的提醒消息管理頁面2100的左上角可以設有日曆頁面入口2105,當檢測到用戶C觸發該日曆頁面入口2105時,可以轉入如圖22所示的管理日曆2200,以供用戶C查看或編輯已存在的企業事項,或者手動創建新的企業事項。如圖22所示,由於手機15接收到的會議提醒消息中包含如圖21所示的會議時間資訊為“4月28日周五13:00~15:00”,因此可以創建與“2017年4月28日”相關的會議事件;其中,為了區別於上述的任務事件以及其他類型的企業事項,可以針對該會議事件在“28”的底部添加白色圓點,以便於用戶C將該會議事件與其他企業事項進行快速區分。類似地,“2017年4月5日”的底部也存在一黑色圓點和一白色圓點,表明當天同時存在一任務事件和一會議事件。   其中,當檢測到某一日期被選中時,比如圖22中假定“2017年4月28日”被選中,可以示出該日期內存在的企業事項,例如可以在管理日曆2200下部的展示區域2201內,示出“2017年4月28日”存在的任務事件(對應於“28”底部的黑色圓點)和會議事件(對應於“28”底部的白色圓點)的描述資訊,該描述資訊可以為圖22所示的摘要資訊(當某一摘要資訊被選中時,可以進一步示出相應的詳情資訊),或者該描述資訊可以為詳情資訊。當“2017年4月28日”被選中時,可以對相應的數字“28”進行突出顯示,以區別於其他日期,比如圖22中採用了將數字28調整為白色並添加黑色背景的方式;同時,對於當前所處的日期,也可以採用區別於被選中的日期和其他日期的方式進行突出顯示,比如“2017年4月26日”外圍可以添加一圓環。   在展示被選中的日期內存在的企業事項時,可以示出針對該企業事項的類型提示資訊,比如圖22所示的任務事件對應的“任務”字樣、會議事件對應的“會議”字樣等。此外,還可以將該類型提示資訊與管理日曆中的上述黑色圓點、白色圓點等企業事項提示資訊相配合,比如將類型提示資訊與企業事項提示資訊採用相同或相近的展示屬性,使得用戶能够從視覺觀感上獲得兩者之間的關聯性,有助於提升用戶體驗;例如,該展示屬性可以包括顏色、灰度、透明度等,本發明並不對此進行限制。   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企業微信用戶端可以支持多種類型的提醒消息,比如上述的“會議”類型、“任務”類型、“DING”類型等。在圖20所示的提醒消息管理頁面2000中,由於設定的消息類型為“全部”,所以“會議”、“任務”、“DING”等所有類型的提醒消息都能够被展示於該提醒消息管理頁面2000中。而在圖23所示的提醒消息管理頁面2300中,透過觸發類型修改選項2301,可以將消息類型設定為“會議”,從而篩選出“會議”類型的提醒消息、並僅在該提醒消息管理頁面2300中示出“會議”類型的提醒消息,以便於快速查看。當然,圖23僅示意性地示出了手機13上運行的企業微信用戶端1可能示出的提醒消息管理頁面2300,而對於手機14、手機15等運行的企業微信用戶端2、企業微信用戶端3同樣能够實現類似的提醒消息篩選展示,此處不再贅述。   在上述實施例中,假定用戶A透過手機13上運行的企業微信用戶端1,向用戶B、用戶C使用的手機14、手機15發送會議提醒消息,而用戶B、用戶C分別透過手機14、手機15上運行的企業微信用戶端2、企業微信用戶端3查看相應的會議提醒消息等,實現針對會議或其他活動的有效提醒。而實際上,企業微信用戶端並不僅存在移動端,還可以包括PC端,即用戶A可以透過PC上運行的企業微信用戶端,向用戶B、用戶C發送會議提醒消息,以及用戶B、用戶C也可以透過PC上運行的企業微信用戶端接收會議提醒消息,以及實現上述實施例中的其他功能。   假定圖24示出了用戶A使用的PC端的企業微信用戶端的操作界面2400,用戶A透過選取最左側一列功能選項中的“DING”選項,可以在該操作界面2400上展示出從左側起第二列功能選項,用戶A進一步透過選取該第二列功能選項中的“全部”選項,可以在該操作界面2400上展示出用戶A接收和發出的所有提醒消息,且當用戶A進一步選取某一提醒消息2401時,該操作界面2400上可以示出最右側的提醒消息詳情界面2402,該提醒消息詳情界面2402用於展示該提醒消息2401的消息內容。   在操作界面2400上可以設有新建標識2403。當檢測到用戶A觸發(例如透過滑鼠游標進行點擊)該新建標識2403時,可以示出如圖25所示的消息類型選擇頁面2500;其中,當用戶A選取“會議”類型時,可以進一步示出圖26所示的新建會議頁面2600,從而創建會議類型的提醒消息。實際上,上述創建過程與圖5-7所示的用戶A透過手機13創建會議提醒消息的過程相似,此處不再贅述。同樣地,與圖8所示實施例相類似的,用戶A在PC端的操作界面2400上,也可以透過對通訊消息進行觸發而創建會議提醒消息,此處不再贅述。   圖27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電子設備的示意結構圖。請參考圖27,在硬體層面,該電子設備包括處理器2702、匯流排2704、網路介面2706、記憶體2708以及非易失性記憶體2710,當然還可能包括其他業務所需要的硬體。處理器2702從非易失性記憶體2710中讀取對應的電腦程式到記憶體2708中然後運行,在邏輯層面上形成活動提醒裝置。當然,除了軟體實現方式之外,本發明並不排除其他實現方式,比如邏輯器件抑或軟硬體結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說以下處理流程的執行主體並不限定於各個邏輯單元,也可以是硬體或邏輯器件。   請參考圖28,在軟體實施方式中,該活動提醒裝置可以包括:   接收單元2801,使用戶端接收針對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產生指令;   確定單元2802,使所述用戶端確定提醒對象和所述活動類型對應的活動描述資訊;   發送單元2803,使所述用戶端向所述提醒對象發送提醒消息,所述提醒消息包含所述活動描述資訊。   可選的,所述接收單元2801具體用於:   使所述用戶端收到針對提醒消息的用戶創建操作,以及針對所述提醒消息的類型資訊的用戶選擇操作;   當所述用戶選擇操作選取的類型資訊為活動類型時,使所述用戶端確定接收到所述提醒消息產生指令。   可選的,所述接收單元2801具體用於:   使所述用戶端收到針對通訊消息的用戶觸發操作,所述用戶觸發操作用於指示所述用戶端將所述通訊消息轉換為提醒消息;   使所述用戶端在識別出所述通訊消息的消息內容中包含預設類型的活動描述資訊時,確定接收到所述提醒消息產生指令。   可選的,所述確定單元2802具體用於:   使所述用戶端提取所述消息內容中包含的預設類型的活動描述資訊,以及使所述用戶端將所述通訊消息的關聯通訊方確定為所述提醒對象。   可選的,所述活動描述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活動主題資訊、活動地點資訊、活動形式資訊、活動時間資訊。   可選的,所述發送單元2803具體用於:   使所述用戶端在預設發送時刻或者用戶設定的發送時刻、按照預設消息類型或者用戶設定的消息類型發送所述提醒消息。   可選的,還包括:   響應接收單元2804,使所述用戶端接收所述提醒對象返回的響應消息,所述響應消息包含所述提醒對象針對所述活動描述資訊的接受狀況資訊;   展示單元2805,使所述用戶端將所述提醒對象與對應的響應消息進行關聯展示。   可選的,當所述接受狀況資訊為拒絕時,所述響應消息還包括:拒絕理由。   可選的,還包括:   添加單元2806,使所述用戶端根據所述活動描述資訊,在所述通訊應用程式中的管理日曆中添加相應的活動事件。   可選的,還包括:   請求接收單元2807,使所述用戶端接收到所述提醒對象針對所述活動描述資訊中的至少一個項目提出的調整請求;   調整單元2808,使所述用戶端在收到針對所述調整請求的用戶確認操作時,基於調整後的活動描述資訊向所述提醒對象發送針對所述提醒消息的調整指令,或者基於調整後的活動描述資訊向所述提醒對象發送新的提醒消息。   可選的,還包括:   重複提醒單元2809,所述用戶端在發出所述提醒消息後的預設時長內未接收到所述提醒對象返回的響應消息時,向所述提醒對象重新發送所述提醒消息,或者展示針對所述提醒對象的重複提醒選項,以在收到針對所述重複提醒選項的用戶觸發操作時向所述提醒對象重新發送所述提醒消息。   可選的,所述提醒消息中包含預設或用戶設定的提醒時間點、預設或用戶設定的提醒方式,以使所述提醒對象在所述提醒時間點基於所述提醒方式被進行活動提醒,且提醒內容與所述活動描述資訊相關。   可選的,還包括:   呼叫請求單元2810,使所述用戶端根據所述活動描述資訊包含的活動開始時刻,在所述活動開始時刻發起針對所述提醒對象的呼叫請求,以建立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   可選的,還包括:   呼叫預約單元2811,使所述用戶端根據所述活動描述資訊包含的活動開始時刻,向服務端發起呼叫預約請求,所述呼叫預約請求用於指示所述服務端在所述活動開始時刻向所述用戶端和所述提醒對象中至少之一發起呼叫,以建立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   可選的,所述發送單元2803具體用於:   所述用戶端將所述提醒消息發送至服務端,以由所述服務端將所述提醒消息發送至所述提醒對象;   其中,所述提醒消息用於指示所述服務端:根據所述活動描述資訊包含的活動開始時刻,在所述活動開始時刻向所述用戶端和所述提醒對象中至少之一發起呼叫,以建立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   可選的,所述活動描述資訊包含活動形式資訊,所述活動形式資訊表明相應的活動為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   請參考圖29,在軟體實施方式中,該活動提醒裝置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單元2901,使用戶端接收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   展示單元2902,使用戶端展示所述提醒消息包含的活動描述資訊;   返回單元2903,使所述用戶端根據收到的針對所述活動描述資訊的用戶觸發操作,向所述提醒消息的發送方返回相應的響應消息,所述響應消息包括所述用戶觸發操作指示的針對所述活動描述資訊的接受狀況資訊。   可選的,所述返回單元2903具體用於:   當所述用戶觸發操作指示的接受狀況資訊為同意時,使所述用戶端直接返回所述響應消息;   當所述用戶觸發操作指示的接受狀況資訊為拒絕時,使所述用戶端進一步獲取相應的拒絕理由,並將所述拒絕理由添加至所述響應消息中,以返回至所述發送方。   可選的,還包括:   添加單元2904,當所述用戶觸發操作指示的接受狀況資訊為同意時,使所述用戶端根據所述活動描述資訊,在所述通訊應用程式中的管理日曆中添加相應的活動事件。   可選的,還包括:   發送單元2905,當所述用戶觸發操作指示的接受狀況資訊為拒絕時,使所述用戶端進一步獲取針對所述活動描述資訊的至少一個項目的調整資訊,並向所述發送方發送包含所述調整資訊的調整請求;   第二接收單元2906,使所述用戶端接收所述發送方返回的新的提醒消息,所述新的提醒消息中包含基於所述調整請求而調整後的活動描述資訊;或者,使所述用戶端接收所述發送方基於所述調整後的活動描述資訊而返回的調整指令,並根據所述調整指令調整所述提醒消息中的活動描述資訊。   可選的,還包括:   獲取單元2907,使所述用戶端獲取所述提醒消息中包含的提醒時間點和提醒方式;   請求單元2908,使所述用戶端向服務端發起對應於所述提醒時間點和所述提醒方式的活動提醒請求;   響應單元2909,使所述用戶端響應所述服務端在所述提醒時間點以所述提醒方式發起的活動提醒事件。   請參考圖30,在軟體實施方式中,該活動提醒裝置可以包括:   產生單元3001,使用戶端根據活動描述資訊和提醒對象產生提醒消息;   發送單元3002,使所述用戶端向所述提醒對象發送提醒消息,所述提醒消息包含所述活動描述資訊。   可選的,所述產生單元3001具體用於:   使所述用戶端收到針對所述提醒消息的用戶創建操作,以及針對所述提醒消息的類型資訊的用戶選擇操作;   當所述用戶選擇操作選取的類型資訊為活動類型時,使所述用戶端根據所述活動類型產生提醒消息。   可選的,所述產生單元3001具體用於:   使所述用戶端收到針對通訊消息的用戶觸發操作,所述用戶觸發操作用於指示所述用戶端將所述通訊消息轉換為提醒消息;   使所述用戶端在識別出所述通訊消息的消息內容中包含預設類型的活動描述資訊時,產生所述提醒消息。   圖3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電子設備的示意結構圖。請參考圖31,在硬體層面,該電子設備包括處理器3102、匯流排3104、網路介面3106、記憶體3108以及非易失性記憶體3110,當然還可能包括其他業務所需要的硬體。處理器3102從非易失性記憶體3110中讀取對應的電腦程式到記憶體3108中然後運行,在邏輯層面上形成活動提醒消息產生裝置。當然,除了軟體實現方式之外,本發明並不排除其他實現方式,比如邏輯器件抑或軟硬體結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說以下處理流程的執行主體並不限定於各個邏輯單元,也可以是硬體或邏輯器件。   請參考圖32,在軟體實施方式中,該活動提醒消息產生裝置可以包括:   接收單元3201,使用戶端接收提醒消息產生指令;   展示單元3202,使所述用戶端展示出所述提醒消息的備選消息類型;   實施單元3203,使所述用戶端根據選中的消息類型,產生相應的消息。   可選的,所述備選消息類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標準類型、任務類型、活動類型、催辦類型、投票類型。   上述實施例闡明的系統、裝置、模組或單元,具體可以由電腦晶片或實體實現,或者由具有某種功能的產品來實現。一種典型的實現設備為電腦,電腦的具體形式可以是個人電腦、膝上型電腦、蜂窩電話、相機電話、智能電話、個人數位助理、媒體播放器、導航設備、電子郵件收發設備、遊戲控制台、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或者這些設備中的任意幾種設備的組合。   在一個典型的配置中,電腦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 (CPU)、輸入/輸出介面、網路介面和記憶體。   記憶體可能包括電腦可讀媒體中的非永久性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和/或非易失性記憶體等形式,如唯讀記憶體(ROM)或快閃記憶體(flash RAM)。記憶體是電腦可讀媒體的示例。   電腦可讀媒體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動和非可移動媒體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術來實現資訊儲存。資訊可以是電腦可讀指令、資料結構、程式的模組或其他資料。電腦的儲存媒體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相變記憶體(P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其他類型的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電可擦除可編程唯讀記憶體(EEPROM)、快閃記憶體或其他記憶體技術、唯讀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數位多功能光碟(DVD)或其他光學儲存、磁盒式磁帶,磁帶磁磁盤儲存或其他磁性儲存設備或任何其他非傳輸媒體,可用於儲存可以被計算設備訪問的資訊。按照本文中的界定,電腦可讀媒體不包括暫存電腦可讀媒體(transitory media),如調變的資料信號和載波。   還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這裏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圖中。下面的描述涉及圖式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圖式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並不代表與本發明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詳述的、本發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發明使用的術語是僅僅出於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發明。在本發明和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的“一種”、“所述”和“該”也旨在包括多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義。還應當理解,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和/或”是指並包含一個或多個相關聯的列出項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組合。   應當理解,儘管在本發明可能採用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來描述各種資訊,但這些資訊不應限於這些術語。這些術語僅用來將同一類型的資訊彼此區分開。例如,在不脫離本發明範圍的情況下,第一資訊也可以被稱為第二資訊,類似地,第二資訊也可以被稱為第一資訊。取决於語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詞語“如果”可以被解釋成為“在……時”或“當……時”或“響應於確定”。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保護的範圍之內。
11‧‧‧伺服器12‧‧‧網路13‧‧‧手機14‧‧‧手機15‧‧‧手機16‧‧‧手機2702‧‧‧處理器2704‧‧‧匯流排2706‧‧‧網路介面2708‧‧‧記憶體2710‧‧‧非易失性記憶體2801‧‧‧接收單元2802‧‧‧確定單元2803‧‧‧發送單元2804‧‧‧響應接收單元2805‧‧‧展示單元2806‧‧‧添加單元2807‧‧‧請求接收單元2808‧‧‧調整單元2809‧‧‧重複提醒單元2810‧‧‧呼叫請求單元2811‧‧‧呼叫預約單元2901‧‧‧第一接收單元2902‧‧‧展示單元2903‧‧‧返回單元2904‧‧‧添加單元2905‧‧‧發送單元2906‧‧‧第二接收單元2907‧‧‧獲取單元2908‧‧‧請求單元2909‧‧‧響應單元3001‧‧‧產生單元3002‧‧‧發送單元3102‧‧‧處理器3104‧‧‧匯流排3106‧‧‧網路介面3108‧‧‧記憶體3110‧‧‧非易失性記憶體3201‧‧‧接收單元3202‧‧‧展示單元3203‧‧‧實施單元
圖1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活動提醒系統的架構示意圖。   圖2A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基於發送方側的活動提醒方法的流程圖。   圖2B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基於發送方側的活動提醒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基於接收方側的活動提醒方法的流程圖。   圖4提出了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活動提醒消息產生方法的流程圖。   圖5提出了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發送方側的提醒消息管理頁面的示意圖。   圖6提出了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發送方側的消息類型選擇頁面的示意圖。   圖7提出了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發送方側的新建會議頁面的示意圖。   圖8提出了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發送方側的將通訊消息轉換為提醒消息的示意圖。   圖9提出了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接收方側的提醒消息管理頁面的示意圖。   圖10提出了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接收方側的提醒消息詳情頁面的示意圖。   圖11提出了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接收方側的提醒消息詳情頁面的示意圖。   圖12提出了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發送方側的提醒消息管理頁面的示意圖。   圖13A提出了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發送方側的響應詳情頁面的示意圖。   圖13B提出了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發送方側的響應詳情頁面的示意圖。   圖14提出了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接收方側的理由輸入窗口的示意圖。   圖15提出了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發送方側的響應詳情頁面的示意圖。   圖16-18提出了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接收方側的透過提醒消息詳情頁面發起調整請求的示意圖。   圖19提出了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發送方側的透過響應詳情頁面處理調整請求的示意圖。   圖20提出了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發送方側的對調整後的會議描述資訊進行提示的示意圖。   圖21提出了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接收方側的對新的會議提醒消息中調整後的會議描述資訊進行提示的示意圖。   圖22提出了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管理日曆的頁面示意圖。   圖23提出了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對提醒消息管理頁面中的提醒消息進行分類篩選展示的示意圖。   圖24-26提出了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在PC端創建會議提醒消息的示意圖。   圖27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8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基於發送方側的活動提醒裝置的方塊圖。   圖29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基於接收方側的活動提醒裝置的方塊圖。   圖30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基於發送方側的活動提醒裝置的方塊圖。   圖31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電子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32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活動提醒消息產生裝置的方塊圖。

Claims (52)

  1. 一種活動提醒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用戶端接收來自用戶的針對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產生指令;該用戶端確定提醒對象和該活動類型對應的活動描述資訊;該用戶端向該提醒對象發送提醒消息,該提醒消息包含該活動描述資訊;該用戶端根據該活動描述資訊包含的活動開始時刻,在該活動開始時刻自動向該提醒對象發送呼叫請求,無需該用戶手動透過該用戶端執行呼叫操作。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該用戶端接收針對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產生指令,包括:該用戶端收到針對提醒消息的用戶創建操作,以及針對該提醒消息的類型資訊的用戶選擇操作;當該用戶選擇操作選取的類型資訊為活動類型時,該用戶端確定接收到該提醒消息產生指令。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該用戶端接收針對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產生指令,包括:該用戶端收到針對通訊消息的用戶觸發操作,該用戶觸發操作用於指示該用戶端將該通訊消息轉換為提醒消 息;該用戶端在識別出該通訊消息的消息內容中包含預設類型的活動描述資訊時,確定接收到該提醒消息產生指令。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方法,其中,該用戶端確定提醒對象和該活動類型對應的活動描述資訊,包括:該用戶端提取該消息內容中包含的預設類型的活動描述資訊,以及該用戶端將該通訊消息的關聯通訊方確定為該提醒對象。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該活動描述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活動主題資訊、活動地點資訊、活動形式資訊、活動時間資訊。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該用戶端向該提醒對象發送提醒消息,包括:該用戶端在預設發送時刻或者用戶設定的發送時刻、按照預設消息類型或者用戶設定的消息類型發送該提醒消息。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還包括:該用戶端接收該提醒對象返回的響應消息,該響應消 息包含該提醒對象針對該活動描述資訊的接受狀況資訊;該用戶端將該提醒對象與對應的響應消息進行關聯展示。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方法,其中,當該接受狀況資訊為拒絕時,該響應消息還包括:拒絕理由。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還包括:該用戶端根據該活動描述資訊,在通訊應用程式中的管理日曆中添加相應的活動事件。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還包括:該用戶端接收到該提醒對象針對該活動描述資訊中的至少一個項目提出的調整請求;該用戶端在收到針對該調整請求的用戶確認操作時,基於調整後的活動描述資訊向該提醒對象發送針對該提醒消息的調整指令,或者基於調整後的活動描述資訊向該提醒對象發送新的提醒消息。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還包括:該用戶端在發出該提醒消息後的預設時長內未接收到該提醒對象返回的響應消息時,向該提醒對象重新發送該提醒消息,或者展示針對該提醒對象的重複提醒選項,以在收到針對該重複提醒選項的用戶觸發操作時向該提醒對 象重新發送該提醒消息。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該提醒消息中包含預設或用戶設定的提醒時間點、預設或用戶設定的提醒方式,以使該提醒對象在該提醒時間點基於該提醒方式被進行活動提醒,且提醒內容與該活動描述資訊相關。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該用戶端根據該活動描述資訊包含的活動開始時刻,在該活動開始時刻自動向該提醒對象發送呼叫請求還包括:該用戶端建立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還包括:該用戶端根據該活動描述資訊包含的活動開始時刻,向服務端發起呼叫預約請求,該呼叫預約請求用於指示該服務端在該活動開始時刻向該用戶端和該提醒對象中至少之一發起呼叫,以建立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該用戶端向該提醒對象發送提醒消息,包括:該用戶端將該提醒消息發送至服務端,以由該服務端將該提醒消息發送至該提醒對象;其中,該提醒消息用於指示該服務端:根據該活動描述資訊包含的活動開始時刻,在該活動開始時刻向該用戶 端和該提醒對象中至少之一發起呼叫,以建立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至15項中任一項的方法,其中,該活動描述資訊包含活動形式資訊,該活動形式資訊表明相應的活動為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
  17. 一種活動提醒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用戶端接收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該用戶端展示該提醒消息包含的活動描述資訊;該用戶端根據收到的針對該活動描述資訊的用戶觸發操作,向該提醒消息的發送方返回相應的響應消息,該響應消息包括該用戶觸發操作指示的針對該活動描述資訊的接受狀況資訊;當該接受狀況資訊為拒絕時,該響應消息還包括:拒絕理由。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的方法,其中,該向該提醒消息的發送方返回相應的響應消息,包括:當該用戶觸發操作指示的接受狀況資訊為同意時,該用戶端直接返回該響應消息。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的方法,其中,還包括:當該用戶觸發操作指示的接受狀況資訊為同意時,該 用戶端根據該活動描述資訊,在通訊應用程式中的管理日曆中添加相應的活動事件。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的方法,其中,還包括:當該用戶觸發操作指示的接受狀況資訊為拒絕時,該用戶端進一步獲取針對該活動描述資訊的至少一個項目的調整資訊,並向該發送方發送包含該調整資訊的調整請求;該用戶端接收該發送方返回的新的提醒消息,該新的提醒消息中包含基於該調整請求而調整後的活動描述資訊;或者,該用戶端接收該發送方基於該調整後的活動描述資訊而返回的調整指令,並根據該調整指令調整該提醒消息中的活動描述資訊。
  2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的方法,其中,還包括:該用戶端獲取該提醒消息中包含的提醒時間點和提醒方式;該用戶端向服務端發起對應於該提醒時間點和該提醒方式的活動提醒請求;該用戶端響應該服務端在該提醒時間點以該提醒方式發起的活動提醒事件。
  22. 一種活動提醒消息產生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用戶端接收來自用戶的提醒消息產生指令; 該用戶端展示出該提醒消息的備選消息類型;該用戶端根據選中的消息類型,產生相應的消息;該用戶端根據該活動描述資訊包含的活動開始時刻,在該活動開始時刻自動向該提醒對象發送呼叫請求,無需該用戶手動透過該用戶端執行呼叫操作。
  2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的方法,其中,該備選消息類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標準類型、任務類型、活動類型、催辦類型、投票類型。
  24. 一種活動提醒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接收單元,使用戶端接收來自用戶的針對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產生指令;確定單元,使該用戶端確定提醒對象和該活動類型對應的活動描述資訊;發送單元,使該用戶端向該提醒對象發送提醒消息,該提醒消息包含該活動描述資訊;呼叫請求單元,使該用戶端根據該活動描述資訊包含的活動開始時刻,在該活動開始時刻自動向該提醒對象發送呼叫請求,無需該用戶手動透過該用戶端執行呼叫操作。
  2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的裝置,其中,該接收單元 具體用於:使該用戶端收到針對提醒消息的用戶創建操作,以及針對該提醒消息的類型資訊的用戶選擇操作;當該用戶選擇操作選取的類型資訊為活動類型時,使該用戶端確定接收到該提醒消息產生指令。
  2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的裝置,其中,該接收單元具體用於:使該用戶端收到針對通訊消息的用戶觸發操作,該用戶觸發操作用於指示該用戶端將該通訊消息轉換為提醒消息;使該用戶端在識別出該通訊消息的消息內容中包含預設類型的活動描述資訊時,確定接收到該提醒消息產生指令。
  2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的裝置,其中,該確定單元具體用於:使該用戶端提取該消息內容中包含的預設類型的活動描述資訊,以及使該用戶端將該通訊消息的關聯通訊方確定為該提醒對象。
  2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的裝置,其中,該活動描述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活動主題資訊、活動地點資訊、活動形式資訊、活動 時間資訊。
  2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的裝置,其中,該發送單元具體用於:使該用戶端在預設發送時刻或者用戶設定的發送時刻、按照預設消息類型或者用戶設定的消息類型發送該提醒消息。
  3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的裝置,其中,還包括:響應接收單元,使該用戶端接收該提醒對象返回的響應消息,該響應消息包含該提醒對象針對該活動描述資訊的接受狀況資訊;展示單元,使該用戶端將該提醒對象與對應的響應消息進行關聯展示。
  3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的裝置,其中,當該接受狀況資訊為拒絕時,該響應消息還包括:拒絕理由。
  3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的裝置,其中,還包括:添加單元,使該用戶端根據該活動描述資訊,在通訊應用程式中的管理日曆中添加相應的活動事件。
  3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的裝置,其中,還包括:請求接收單元,使該用戶端接收到該提醒對象針對該 活動描述資訊中的至少一個項目提出的調整請求;調整單元,使該用戶端在收到針對該調整請求的用戶確認操作時,基於調整後的活動描述資訊向該提醒對象發送針對該提醒消息的調整指令,或者基於調整後的活動描述資訊向該提醒對象發送新的提醒消息。
  3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的裝置,其中,還包括:重複提醒單元,該用戶端在發出該提醒消息後的預設時長內未接收到該提醒對象返回的響應消息時,向該提醒對象重新發送該提醒消息,或者展示針對該提醒對象的重複提醒選項,以在收到針對該重複提醒選項的用戶觸發操作時向該提醒對象重新發送該提醒消息。
  3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的裝置,其中,該提醒消息中包含預設或用戶設定的提醒時間點、預設或用戶設定的提醒方式,以使該提醒對象在該提醒時間點基於該提醒方式被進行活動提醒,且提醒內容與該活動描述資訊相關。
  3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的裝置,其中,該呼叫請求單元在該活動開始時刻自動發起針對該提醒對象的該呼叫請求時,建立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
  3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的裝置,其中,還包括:呼叫預約單元,使該用戶端根據該活動描述資訊包含 的活動開始時刻,向服務端發起呼叫預約請求,該呼叫預約請求用於指示該服務端在該活動開始時刻向該用戶端和該提醒對象中至少之一發起呼叫,以建立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
  3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的裝置,其中,該發送單元具體用於:該用戶端將該提醒消息發送至服務端,以由該服務端將該提醒消息發送至該提醒對象;其中,該提醒消息用於指示該服務端:根據該活動描述資訊包含的活動開始時刻,在該活動開始時刻向該用戶端和該提醒對象中至少之一發起呼叫,以建立音頻連接或視頻連接。
  3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7或38項的裝置,其中,該活動描述資訊包含活動形式資訊,該活動形式資訊表明相應的活動為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
  40. 一種活動提醒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接收單元,使用戶端接收活動類型的提醒消息;展示單元,使該用戶端展示該提醒消息包含的活動描述資訊;返回單元,使該用戶端根據收到的針對該活動描述資訊的用戶觸發操作,向該提醒消息的發送方返回相應的響 應消息,該響應消息包括該用戶觸發操作指示的針對該活動描述資訊的接受狀況資訊,當該接受狀況資訊為拒絕時,該響應消息還包括:拒絕理由。
  4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的裝置,其中,該返回單元具體用於:當該用戶觸發操作指示的接受狀況資訊為同意時,使該用戶端直接返回該響應消息。
  4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的裝置,其中,還包括:添加單元,當該用戶觸發操作指示的接受狀況資訊為同意時,使該用戶端根據該活動描述資訊,在通訊應用程式中的管理日曆中添加相應的活動事件。
  4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的裝置,其中,還包括:發送單元,當該用戶觸發操作指示的接受狀況資訊為拒絕時,使該用戶端進一步獲取針對該活動描述資訊的至少一個項目的調整資訊,並向該發送方發送包含該調整資訊的調整請求;第二接收單元,使該用戶端接收該發送方返回的新的提醒消息,該新的提醒消息中包含基於該調整請求而調整後的活動描述資訊;或者,使該用戶端接收該發送方基於該調整後的活動描述資訊而返回的調整指令,並根據該調整指令調整該提醒消息中的活動描述資訊。
  4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的裝置,其中,還包括:獲取單元,使該用戶端獲取該提醒消息中包含的提醒時間點和提醒方式;請求單元,使該用戶端向服務端發起對應於該提醒時間點和該提醒方式的活動提醒請求;響應單元,使該用戶端響應該服務端在該提醒時間點以該提醒方式發起的活動提醒事件。
  45. 一種活動提醒消息產生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接收單元,使用戶端接收來自用戶的提醒消息產生指令;展示單元,使該用戶端展示出該提醒消息的備選消息類型;實施單元,使該用戶端根據選中的消息類型,產生相應的消息;呼叫請求單元,使該用戶端根據該活動描述資訊包含的活動開始時刻,在該活動開始時刻自動向該提醒對象發送呼叫請求,無需該用戶手動透過該用戶端執行呼叫操作。
  4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的裝置,其中,該備選消息類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標準類型、任務類型、活動類型、催辦類型、投票類 型。
  47. 一種活動提醒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用戶端根據活動描述資訊和提醒對象產生提醒消息;該用戶端向該提醒對象發送提醒消息,該提醒消息包含該活動描述資訊;該用戶端根據該活動描述資訊包含的活動開始時刻,在該活動開始時刻自動向該提醒對象發送呼叫請求,無需用戶手動透過該用戶端執行呼叫操作。
  4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的方法,其中,該用戶端根據活動描述資訊和提醒對象產生提醒消息,包括:該用戶端收到針對該提醒消息的用戶創建操作,以及針對該提醒消息的類型資訊的用戶選擇操作;當該用戶選擇操作選取的類型資訊為活動類型時,該用戶端根據該活動類型產生提醒消息。
  4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的方法,其中,該用戶端根據活動描述資訊和提醒對象產生提醒消息,包括:該用戶端收到針對通訊消息的用戶觸發操作,該用戶觸發操作用於指示該用戶端將該通訊消息轉換為提醒消息;該用戶端在識別出該通訊消息的消息內容中包含預設類型的活動描述資訊時,產生該提醒消息。
  50. 一種活動提醒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產生單元,使用戶端根據活動描述資訊和提醒對象產生提醒消息;發送單元,使該用戶端向該提醒對象發送提醒消息,該提醒消息包含該活動描述資訊;呼叫請求單元,使該用戶端根據該活動描述資訊包含的活動開始時刻,在該活動開始時刻自動向該提醒對象發送呼叫請求,無需用戶手動透過該用戶端執行呼叫操作。
  5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0項的裝置,其中,該產生單元具體用於:使該用戶端收到針對該提醒消息的用戶創建操作,以及針對該提醒消息的類型資訊的用戶選擇操作;當該用戶選擇操作選取的類型資訊為活動類型時,使該用戶端根據該活動類型產生提醒消息。
  5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0項的裝置,其中,該產生單元具體用於:使該用戶端收到針對通訊消息的用戶觸發操作,該用戶觸發操作用於指示該用戶端將該通訊消息轉換為提醒消息;使該用戶端在識別出該通訊消息的消息內容中包含預設類型的活動描述資訊時,產生該提醒消息。
TW107106328A 2017-06-06 2018-02-26 活動提醒方法、活動提醒消息產生方法及裝置 TWI7953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201710417733.9 2017-06-06
CN201710417733.9A CN109005517B (zh) 2017-06-06 2017-06-06 活动提醒方法、活动提醒消息生成方法及装置
CN201710417733.9 2017-06-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4238A TW201904238A (zh) 2019-01-16
TWI795389B true TWI795389B (zh) 2023-03-11

Family

ID=64565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6328A TWI795389B (zh) 2017-06-06 2018-02-26 活動提醒方法、活動提醒消息產生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11059A1 (zh)
CN (1) CN109005517B (zh)
TW (1) TWI795389B (zh)
WO (1) WO20182238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0305B (zh) * 2019-01-17 2022-07-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提醒处理方法、设置方法及服务器、智能终端及介质
CN112083978B (zh) * 2019-06-12 2024-01-16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事件分享方法及装置
CN111275394B (zh) * 2020-01-17 2023-10-20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提醒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4079651A (zh) * 2020-08-19 2022-02-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会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726661A (zh) * 2022-03-31 2022-07-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便签的提醒方法及智能交互显示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31216A1 (en) * 2010-03-17 2011-09-2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vent remind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5108B (zh) * 2010-03-24 2013-06-19 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制来电助手业务提醒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US9402167B2 (en) * 2013-03-14 2016-07-26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Notification handl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4376451A (zh) * 2013-08-13 2015-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待提醒事件的提醒方法及终端
CN104507165B (zh) * 2014-09-18 2019-06-28 上海触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提醒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4506715B (zh) * 2014-12-05 2018-10-1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知消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5099887B (zh) * 2015-07-20 2019-08-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活动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5243799B (zh) * 2015-09-30 2018-07-2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578431B (zh) * 2016-01-20 2019-09-06 北京智驾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提醒消息发送装置及方法
CN106488413A (zh) * 2016-10-20 2017-03-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知消息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657603A (zh) * 2016-10-28 2017-05-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重要通知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31216A1 (en) * 2010-03-17 2011-09-2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vent remind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05517B (zh) 2022-05-27
US20200111059A1 (en) 2020-04-09
CN109005517A (zh) 2018-12-14
WO2018223860A1 (zh) 2018-12-13
TW201904238A (zh) 2019-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95389B (zh) 活動提醒方法、活動提醒消息產生方法及裝置
CN109005098B (zh) 任务提醒方法及装置、提醒消息的生成和展示方法及装置
US8577974B2 (en) Conference server simplifying management of subsequent meetings for participants of a meeting in progress
US9137376B1 (en) Joining a teleconference
CN111669311A (zh) 通讯方法及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US10812431B2 (en) Social platform for event cre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9905315B (zh) 群组任务的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US10579969B2 (en)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calendar invites received from different messaging services
WO2017008629A1 (zh) 工作状态的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8494571B (zh) 发起预约会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2028463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ocial interaction, sharing and collaboration
US11146510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US20100011373A1 (en) Shared Persistent Communication Thread
US20130094642A1 (en) Call scheduling system
US20140085316A1 (en) Follow me notification and widgets
US2016002713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remote conferences
CN105099887B (zh) 活动提醒方法及装置
US10592867B2 (en) In-meet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display using calendar information and system
US20160232495A1 (en) Appointment Invitation Method and System
JP2015130197A (ja) モバイルメッセージングアプリケーション基盤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サービス提供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9559084B (zh) 任务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3597625A (zh) 在日历视图中的实况会议对象
US20140115064A1 (en) Collaboration hub
TW201629861A (zh) 約會邀請方法和系統
CN106170805B (zh) 组的跨客户端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