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5095B - 半導體記憶裝置及記憶體系統 - Google Patents

半導體記憶裝置及記憶體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5095B
TWI795095B TW110144017A TW110144017A TWI795095B TW I795095 B TWI795095 B TW I795095B TW 110144017 A TW110144017 A TW 110144017A TW 110144017 A TW110144017 A TW 110144017A TW I795095 B TWI795095 B TW I79509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it line
voltage
data
memory device
semiconductor memo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4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5807A (zh
Inventor
佐貫朋也
中塚圭𧙗
藤原大輔
藤澤俊雄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5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5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5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509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6/00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 G11C16/02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 G11C16/04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using variable threshold transistors, e.g. FAMOS
    • G11C16/0483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using variable threshold transistors, e.g. FAMOS comprising cells having several storage transistors connected in seri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0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11/4063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 G11C11/407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for memory cells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 G11C11/409Read-write [R-W] circuits 
    • G11C11/4096Input/output [I/O] data management or control circuits, e.g. reading or writing circuits, I/O drivers or bit-line switch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0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11/4063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 G11C11/407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for memory cells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 G11C11/408Address circuits
    • G11C11/4085Word line control circuits, e.g. word line drivers, - boosters, - pull-up, - pull-down, - precharg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0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11/4063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 G11C11/407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for memory cells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 G11C11/409Read-write [R-W] circuits 
    • G11C11/4093Input/output [I/O] data interface arrangements, e.g. data buff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0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11/4063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 G11C11/407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for memory cells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 G11C11/409Read-write [R-W] circuits 
    • G11C11/4094Bit-line management or control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0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11/4063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 G11C11/407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for memory cells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 G11C11/409Read-write [R-W] circuits 
    • G11C11/4097Bit-line organisation, e.g. bit-line layout, folded bit lin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56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storage elements with more than two stable states represented by steps, e.g. of voltage, current, phase, frequency
    • G11C11/56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storage elements with more than two stable states represented by steps, e.g. of voltage, current, phase, frequency using charge storage in a floating gate
    • G11C11/5628Programming or writing circuits; Data input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56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storage elements with more than two stable states represented by steps, e.g. of voltage, current, phase, frequency
    • G11C11/56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storage elements with more than two stable states represented by steps, e.g. of voltage, current, phase, frequency using charge storage in a floating gate
    • G11C11/5642Sensing or reading circuits; Data output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6/00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 G11C16/02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 G11C16/06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writing into memory
    • G11C16/08Address circuits; Decoders; Word-line control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6/00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 G11C16/02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 G11C16/06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writing into memory
    • G11C16/10Programming or data input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6/00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 G11C16/02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 G11C16/06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writing into memory
    • G11C16/24Bit-line control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6/00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 G11C16/02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 G11C16/06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writing into memory
    • G11C16/26Sensing or reading circuits; Data output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6/00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 G11C16/02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 G11C16/06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writing into memory
    • G11C16/34Determination of programming status, e.g. threshold voltage, overprogramming or underprogramming, retention
    • G11C16/3436Arrangements for verifying correct programming or erasure
    • G11C16/3454Arrangements for verifying correct programming or for detecting overprogrammed cells
    • G11C16/3459Circuits or methods to verify correct programming of nonvolatile memory cel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2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 H10B43/23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 H10B43/27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the channels comprising vertical portions, e.g. U-shaped channe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221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2211/5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11C11/56 and sub-groups for features not covered by these groups
    • G11C2211/562Multilevel memory programming aspects
    • G11C2211/5621Multilevel programming ver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Read Only Memory (AREA)
  • 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Non-Volatile Memor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能夠高速動作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及系統。
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裝置包含:記憶胞陣列;及控制電路,其構成為接收用於執行讀出動作之第1指令、與指定1個以上之位元線群BLG之第1位址資訊ADD2,根據上述第1指令,從上述記憶胞陣列中,經由上述1個以上之位元線群、而不經由未包含於上述1個以上之位元線群中之位元線地讀出第1資料Dout,且輸出上述第1資料。

Description

半導體記憶裝置及記憶體系統
實施方式係關於一種半導體記憶裝置及系統。
作為半導體記憶裝置,眾所周知的是NAND(與非)型快閃記憶體。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提供能夠高速動作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及系統。
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包含:記憶胞陣列;及控制電路,其構成為接收用於執行讀出動作之第1指令、與指定1個以上之位元線群之第1位址資訊,根據上述第1指令,從上述記憶胞陣列中,經由上述1個以上之位元線群、而不經由未包含於上述1個以上之位元線群中之位元線地讀出第1資料,且輸出上述第1資料。
1:半導體記憶裝置
1a:半導體記憶裝置
2:記憶體控制器
3:記憶體系統
4:主機裝置
10:記憶胞陣列
11:感測放大器模組
12:列解碼器模組
13:輸入輸出電路
14:暫存器
15:邏輯控制電路
16:定序器
17:就緒/忙碌控制電路
18:電壓產生電路
19:驅動器組件
21:主機介面電路
22:CPU
23:RAM
24:ROM
25:記憶體介面電路
26:ECC電路
40:半導體基板
41:導電體
42:導電體
43:記憶體柱
44:半導體
45:隧道絕緣層
46:電荷儲存層
47:區塊絕緣層
48:接觸插塞
49:導電體
141:狀態暫存器
142:位址暫存器
143:指令暫存器
231:資料緩衝器
ADD1、ADD2:位址資訊
ADL、BDL、CDL、XDL:鎖存電路
ALE:位址鎖存使能信號
bCE:晶片使能信號
BD:區塊解碼器
BL、BL0~BL8、BL(m-1)、BLp、BL(p+1)、BL(p+q-1)、BL(m-r)、BL(m-r+1)、BL(m-1):位元線
BLK、BLK0~BLK(n-1)、BLK(sel)、BLK(sel)_1~BLK(sel)_3、BLK(sel)_s:區塊
BLG、BLG0~BLG 31、BLG(sel)_1~BLG(sel)_3、BLG(sel)_s:位元線群
bWE:寫入使能信號
bWP:寫入保護信號
bR/B:就緒/忙碌信號
bRE:讀出使能信號
CG、CG0~CG95、CXD、CXD0~CXD3、CXS:配線
CLE:指令鎖存使能信號
CMD:指令
CT:胞電晶體
CT0~CT95:胞電晶體
CU:胞單元
CXDdrv、CXDdrv0~CXDdrv3、CGdrv、CGdrv0~CGdrv95、CXSdrv:驅動器
DAT:寫入資料
DBUS、XBUS:匯流排
DC、DC0~DC(n-1):驅動器電路
Dout:資料
DQ0~DQ7、DQ<0>~DQ<7>、DQ<7:0>、SBG:信號
GCT:群選擇電晶體
GWL:群選擇字元線
GCT、GCT0~GCT31:群選擇電晶體
GWL、GWL0~GWL31:群選擇字元線
IO0~IO7:資料線
LI:導電體
MCT:記憶胞電晶體
NS:NAND串
PB:平面
SU、SU0~SU3:串單元
SA:感測放大器電路
SAU:感測放大器單元
SGD、SGS:選擇閘極線
SGD(sel):選擇選擇閘極線
SL:源極線
ST、ST1、ST2:選擇電晶體
STS:狀態資訊
TC、TC0~TC3、TC(n-1):電壓傳輸電路
TDTr、TWTr0~TWTr95、TDTr0~TDTr3、TSTr、TWTr:電晶體
TG、TG0、TG1:電晶體群
VVA、VVC、VVE、VVG:驗證電壓
Vva、Vvb、Vvc、Vvd、Vve、Vvf、Vvg、Vvh、Vvi、Vvj、Vvk、Vvl、Vvm、Vvn、Vvo、Vrb、Vrc、Vrd、Vre、Vrf、Vrg、Vrh、Vri、Vrj、Vrk、Vrl、Vrm、Vrn、Vro、VL、VH、VSGD1、VSGD2、VPGM、VCELSRC1、VCELSRC2:電壓
VRA、VRB、VRC、VRD、VRG:讀出電壓
Vra:定電壓
VREAD:讀出藉由電壓
WL、WL0~WL95、WL(sel)、WL(usel)、GWL:字元線
圖1係表示包含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記憶體系統之構成之一例之框圖。
圖2係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構成之一例之框圖。
圖3係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記憶胞陣列之電路構成之一例之圖。
圖4係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記憶胞陣列之剖面結構之一部分之一例之剖視圖。
圖5係表示由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記憶胞電晶體形成之閾值電壓分佈之一例之圖。
圖6係用以說明使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執行讀出動作時之位元錯誤率降低之閾值電壓分佈之形成之圖。
圖7係表示如下圖中之某串單元中之各群選擇電晶體之閾值電壓之設定之一例之圖,上述圖係示意性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記憶胞陣列之剖面結構之一部分。
圖8係表示一覽顯示該串單元中之各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之設定之表之圖。
圖9係表示一覽顯示根據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記憶胞陣列之某區塊之群選擇字元線之個數而可構成多少個位元線群之表之圖。
圖10係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感測放大器模組之構成之一例之框圖。
圖11係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驅動器組件及列解碼器模組之構成之一例之圖。
圖12係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某驅動器電路及某電壓傳輸電路之構成之一例之圖。
圖13係表示如下時序圖之一例之圖,該時序圖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執行寫入動作時施加至選擇區塊之各種配線之電壓之時間變化。
圖14係表示如下時序圖之一例之圖,該時序圖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半 導體記憶裝置執行之某讀出動作之指令集與其他各種信號之時間變化。
圖15係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記憶體控制器產生用以使半導體記憶裝置執行讀出動作之指令集時所使用之表格之一例之圖。
圖16係用以概念性地說明藉由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執行之從複數個區塊之資料讀出之圖。
圖17係表示如下時序圖之一例之圖,該時序圖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執行上述讀出動作時施加至某選擇區塊之各種配線之電壓之時間變化。
圖18係用以說明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以某位元線群為單位執行從某區塊讀出資料之情況下向各群選擇字元線之電壓之施加之圖。
圖19係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第1變化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驅動器組件及列解碼器模組之構成之一例之圖。
圖20係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第1變化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某驅動器電路及2個電壓傳輸電路之構成之一例之圖。
圖21係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第2變化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驅動器組件及列解碼器模組所相關之構成之一例之圖。
圖22係表示一覽顯示第2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某串單元中之各群選擇電晶體之閾值電壓之設定之一例之表之圖。
圖23係表示一覽顯示根據第2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記憶胞陣列之某區塊之群選擇字元線之個數而可構成多少個位元線群之表之圖。
以下,參照圖式對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以下說明中,對具有相同功能及構成之構成要素標註共通之參照符號。於將具有共通之參照 符號之複數個構成要素進行區分時,對該共通之參照符號標註下標來進行區分。於不需要對複數個構成要素加以特別區分時,對該複數個構成要素僅標註共通之參照符號而不標註下標。
藉由硬件及軟件之任一者或將兩者組合而成者,能夠實現各功能區塊。此外,各功能區塊未必要如以下所說明之那樣區分。例如,一部分功能亦可由與例示之功能區塊不同之功能區塊來執行。進而,例示之功能區塊亦可分割為更細分之功能子區塊。此外,以下說明中之各功能區塊及各構成要素之名稱係方便起見之稱呼,並未限定各功能區塊及各構成要素之構成及動作。
<第1實施方式>
以下,對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進行說明。
[構成例]
(1)記憶體系統
圖1係表示包含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記憶體系統3之構成之一例之框圖。
記憶體系統3包含半導體記憶裝置1及記憶體控制器2,由主機裝置4控制。記憶體系統3例如為SD(Secure digital,安全數位)TM(touch memory,觸控式記憶體)卡那樣之記憶體卡、或SSD(Solid State Drive,固態驅動器)等。
半導體記憶裝置1由記憶體控制器2控制。記憶體控制器2從主機裝置4接收主機指令,根據該主機指令來控制半導體記憶裝置1。藉由該控制而執行使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記憶胞陣列記憶寫入資料之動作(以下稱為寫入動作)、及從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記憶胞陣列將讀出資料讀出之 動作(以下稱為讀出動作)等各種動作。
記憶體控制器2包含主機介面電路21、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22、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23、ROM(Read OnlyMemory,唯讀記憶體)24、記憶體介面電路25、及ECC(Error Check and Correction,錯誤檢查和校正)電路26。記憶體控制器2例如作為SoC(System-on-a-Chip,晶片上系統)而構成。
主機介面電路21經由主機介面而與主機裝置4連接,負責記憶體控制器2與主機裝置4之間之通信。例如,主機介面電路21接收從主機裝置4發送至記憶體控制器2之主機指令。
ROM24記憶固件(程式)。RAM23能夠保持該固件,作為CPU22之作業區域來使用。記憶於ROM24中並載入到RAM23上之固件由CPU22執行。由此,記憶體控制器2執行包含寫入動作及讀出動作等之各種動作、及主機介面電路21及記憶體介面電路25之功能之一部分。
RAM23進而例如臨時保持資料,作為緩衝器及高速緩衝記憶體發揮功能。將RAM23中作為緩衝器發揮功能之部分作為資料緩衝器231來進行說明。資料緩衝器231接收從主機裝置4經由主機介面電路21發送之寫入資料,並臨時保持該寫入資料。資料緩衝器231進而臨時保持經由主機介面電路21發送至主機裝置4之讀出資料。資料緩衝器231可為揮發性之記憶體,亦可為非揮發性之記憶體。
記憶體介面電路25經由記憶體介面而與半導體記憶裝置1連接,負責記憶體控制器2與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間之通信。記憶體介面例如傳輸晶片使能信號bCE、指令鎖存使能信號CLE、位址鎖存使能信號 ALE、寫入使能信號bWE、讀出使能信號bRE、寫入保護信號bWP、就緒/忙碌信號bR/B、及信號DQ<0>~DQ<7>。以下,將信號DQ<0>~DQ<7>記為信號DQ<7:0>。記憶體介面進而可傳輸信號SBG。例如,使用與信號DQ<7:0>之傳輸中所使用之信號線不同之信號線來傳輸信號SBG。例如,藉由半導體記憶裝置1經由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與用於接收信號DQ<7:0>之外部端子不同之外部端子來接收信號SBG。
記憶體介面電路25例如根據來自主機裝置4之主機指令而產生指令集,並經由信號DQ<7:0>而將該指令集發送至半導體記憶裝置1。指令集例如包含指令CMD及位址資訊ADD1。指令集除包含指令CMD及位址資訊ADD1以外,還可包含寫入資料DAT。記憶體介面電路25可根據該主機指令而產生位址資訊ADD2,並經由信號SBG將位址資訊ADD2發送至半導體記憶裝置1。位址資訊ADD2例如係於某讀出動作中與位址資訊ADD1一起使用之位址資訊。另一方面,記憶體介面電路25接收從半導體記憶裝置1經由信號DQ<7:0>發送之讀出資料DAT。本說明書中,為便於參照,對記憶體介面電路25分別發送及接收之寫入資料及讀出資料之任一者均如此標註參照符號DAT來進行說明。以下,亦將寫入資料及讀出資料統稱為資料DAT。
ECC電路26接收資料緩衝器231中保持之寫入資料。ECC電路26對該寫入資料附加糾錯碼。標註有該糾錯碼之寫入資料係寫入資料DAT。ECC電路26將寫入資料DAT供給至例如資料緩衝器231或記憶體介面電路25等。
ECC電路26接收經由記憶體介面電路25而從半導體記憶裝置1發送之讀出資料DAT。ECC電路26根據糾錯碼而判定該讀出資料DAT 中是否存在錯誤。ECC電路26於判定出該讀出資料DAT中存在錯誤之情況下,根據糾錯碼而對該讀出資料DAT進行糾錯處理。ECC電路26將該糾錯處理後之讀出資料供給至例如資料緩衝器231等。
(2)半導體記憶裝置
圖2係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構成之一例之框圖。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例如係能夠非揮發地記憶資料之NAND型快閃記憶體。
半導體記憶裝置1包含記憶胞陣列10、感測放大器模組11、列解碼器模組12、輸入輸出電路13、暫存器14、邏輯控制電路15、定序器16、就緒/忙碌控制電路17、電壓產生電路18、及驅動器組件19。
記憶胞陣列10包含區塊BLK0~BLK(n-1)(n為1以上之整數)。各區塊BLK包含與位元線及字元線建立關聯之複數個非揮發性記憶胞,例如成為資料之抹除單位。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例如可應用SLC(Single-Level Cell,單層胞)方式、MLC(Multi-Level Cell,多層胞)方式、TLC(Three-Level Cell,三層胞)方式、或QLC(Quad-Level Cell,四層胞)方式。SLC方式中,於各記憶胞保持1位元資料,MLC方式中,於各記憶胞保持2位元資料,TLC方式中,於各記憶胞保持3位元資料,QLC方式中,於各記憶胞保持4位元資料。另外,亦可於各記憶胞保持5位以上之資料。
輸入輸出電路13控制於與記憶體控制器2之間之信號DQ<7:0>之輸入輸出。信號DQ<7:0>例如包含指令CMD、資料DAT、位址資訊ADD1、及狀態資訊STS。指令CMD例如包含用以使半導體記憶裝置1執行與來自主機裝置4之主機指令對應之處理之指令。位址資訊ADD1 例如包含行位址及列位址。列位址例如包含區塊位址、頁位址、串位址、及平面位址。平面位址例如亦可包含於區塊位址中。狀態資訊STS例如包含關於在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執行之寫入動作及讀出動作之結果之資訊。
更具體而言,輸入輸出電路13包含輸入電路及輸出電路,輸入電路及輸出電路進行以下處理。輸入電路經由信號DQ<7:0>而從記憶體控制器2接收寫入資料DAT、位址資訊ADD1、及指令CMD。輸入電路將寫入資料DAT傳輸至感測放大器模組11,且將位址資訊ADD1及指令CMD傳輸至暫存器14。輸出電路從暫存器14接收狀態資訊STS,且從感測放大器模組11接收讀出資料DAT。輸出電路經由信號DQ<7:0>而將狀態資訊STS及讀出資料DAT發送至記憶體控制器2。此處,輸入輸出電路13與感測放大器模組11經由資料匯流排而連接。資料匯流排例如包含與各信號DQ0~DQ7建立對應之8個資料線IO0~IO7。另外,資料線IO之個數並不限定於8個,例如亦可為16個或32個,能夠任意設定。
輸入輸出電路13進而控制來自記憶體控制器2之信號SBG之輸入。更具體而言,上述輸入電路經由信號SBG而從記憶體控制器2接收位址資訊ADD2。該輸入電路將位址資訊ADD2傳輸至暫存器14。
暫存器14包含狀態暫存器141、位址暫存器142、及指令暫存器143。
狀態暫存器141保持狀態資訊STS,且根據定序器16之指示而將該狀態資訊STS傳輸至輸入輸出電路13。
位址暫存器142保持從輸入輸出電路13傳輸之位址資訊ADD1,並將該位址資訊ADD1傳輸至定序器16。位址暫存器142將位址資訊ADD1中之行位址傳輸至感測放大器模組11,且將位址資訊ADD1中 之列位址傳輸至列解碼器模組12。位址暫存器142例如將該列位址傳輸至驅動器組件19。
位址暫存器142進而保持從輸入輸出電路13傳輸之位址資訊ADD2,並將該位址資訊ADD2傳輸至定序器16。位址暫存器142進而例如將該位址資訊ADD2傳輸至驅動器組件19及感測放大器模組11。
另外,本說明書中,於說明位址暫存器142將任一位址資訊傳輸至某構成要素而該構成要素根據該位址資訊來動作之情況下,位址暫存器142亦可不必將該位址資訊傳輸至該構成要素。取而代之,例如亦可為接收到該位址資訊之定序器16根據該位址資訊來控制該構成要素之動作。
指令暫存器143保持從輸入輸出電路13傳輸之指令CMD,並將該指令CMD傳輸至定序器16。
邏輯控制電路15從記憶體控制器2接收例如晶片使能信號bCE、指令鎖存使能信號CLE、位址鎖存使能信號ALE、寫入使能信號bWE、讀出使能信號bRE、及寫入保護信號bWP。邏輯控制電路15根據該些信號來控制輸入輸出電路13及定序器16。
晶片使能信號bCE用於使半導體記憶裝置1啟動。指令鎖存使能信號CLE用於向輸入輸出電路13通知經由輸入至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信號DQ<7:0>發送指令CMD之期間。位址鎖存使能信號ALE用於向輸入輸出電路13通知經由輸入至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信號DQ<7:0>發送位址資訊ADD1之期間。寫入使能信號bWE及讀出使能信號bRE分別用於能夠使輸入輸出電路13輸入及輸出信號DQ<7:0>。寫入保護信號bWP用於禁止向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寫入資料及禁止抹除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之資 料。
定序器16從暫存器14接收指令CMD及位址資訊ADD1,根據該指令CMD及位址資訊ADD1來控制整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動作。定序器16進而從位址暫存器142接收位址資訊ADD2。定序器16亦可根據位址資訊ADD2來控制整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動作。定序器16控制例如感測放大器模組11、列解碼器模組12、電壓產生電路18、及驅動器組件19等,執行寫入動作及讀出動作等各種動作。
定序器16產生狀態資訊STS,並將該狀態資訊STS發送至狀態暫存器141。
就緒/忙碌控制電路17根據定序器16之控制來產生就緒/忙碌信號bR/B,並將就緒/忙碌信號bR/B發送至記憶體控制器2。就緒/忙碌信號bR/B用於向記憶體控制器2通知半導體記憶裝置1處於就緒狀態與忙碌狀態中之哪一狀態。於就緒狀態下,半導體記憶裝置1受理來自記憶體控制器2之指令。於忙碌狀態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不受理來自記憶體控制器2之例如用於執行伴隨有對記憶胞陣列10存取之動作之指令。
電壓產生電路18根據定序器16之控制來產生各種電壓,並將產生之電壓供給至驅動器組件19。
驅動器組件19例如從位址暫存器142接收列位址,並對該列位址進行解碼。驅動器組件19根據該解碼之結果,從由電壓產生電路18供給之電壓等,例如將各種動作中使用之各種電壓供給至記憶胞陣列10、感測放大器模組11、及列解碼器模組12等。驅動器組件19進而例如從位址暫存器142接收位址資訊ADD2,並對該位址資訊ADD2進行解碼。驅動器組件19亦可根據位址資訊ADD2之解碼結果來進行上述各種電壓之 供給。
感測放大器模組11從位址暫存器142接收行位址,並對該行位址進行解碼。感測放大器模組11根據該解碼之結果,執行記憶體控制器2與記憶胞陣列10之間之資料DAT之傳輸動作。即,感測放大器模組11從記憶體控制器2經由輸入輸出電路13接收寫入資料DAT,並將該寫入資料DAT傳輸至記憶胞陣列10。此外,感測放大器模組11從記憶胞陣列10內之記憶胞將讀出資料DAT讀出,並將該讀出資料DAT經由輸入輸出電路13輸出至記憶體控制器2。感測放大器模組11進而例如從位址暫存器142接收位址資訊ADD2,並對該位址資訊ADD2進行解碼。感測放大器模組11亦可根據位址資訊ADD2之解碼結果而將讀出資料DAT讀出、及向輸入輸出電路13傳輸讀出資料。
列解碼器模組12從位址暫存器142接收列位址,並對該列位址進行解碼。列解碼器模組12根據該解碼之結果,從記憶胞陣列10之區塊BLK中選擇作為執行讀出動作及寫入動作等各種動作之對象之某區塊BLK(以下,亦稱為選擇區塊BLK(sel))。列解碼器模組12能夠將從驅動器組件19供給之電壓傳輸至該選擇區塊BLK(sel)。列解碼器模組12亦可根據上述解碼之結果來選擇複數個區塊BLK,藉由列解碼器模組12而能夠向該選擇區塊BLK(sel)之各者傳輸電壓。
上述中說明之記憶胞陣列10、感測放大器模組11、及列解碼器模組12之組合構成某平面PB。半導體記憶裝置1例如包含複數個平面PB,各平面PB具有與上述平面PB相同之構成。
(3)記憶胞陣列
圖3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記憶胞陣列10 之電路構成之一例。作為記憶胞陣列10之電路構成之一例,示出記憶胞陣列10中所含之區塊BLK0及BLK1之電路構成之一例。
以下,著眼於某1個區塊BLK之電路構成來進行說明。對於區塊BLK0及BLK1之任一者,以下之說明亦成立。對於記憶胞陣列10中所含之其他區塊BLK之各者,以下之說明亦成立。
該區塊BLK例如包含4個串單元SU0~SU3。各串單元SU包含複數個NAND串NS。該複數個NAND串NS與m個位元線BL0、BL1、‧‧‧、及BL(m-1)(m為1以上之整數)以1對1地建立對應。各NAND串NS與建立對應之位元線BL連接,例如包含96個胞電晶體CT0~CT95、及選擇電晶體ST1及ST2。各胞電晶體CT包含控制閘極(以下,亦稱為閘極)及電荷儲存層。各胞電晶體CT作為記憶胞而能夠非揮發地記憶資料。本說明書中,將胞電晶體CT中作為記憶胞發揮功能者分別稱為記憶胞電晶體。各選擇電晶體ST1及ST2用於各種動作時之包含該選擇電晶體ST1及ST2之NAND串NS之選擇。
各NAND串NS之選擇電晶體ST1之汲極,連接於與該NAND串NS建立對應之位元線BL。於選擇電晶體ST1之源極與選擇電晶體ST2之汲極之間串聯連接有胞電晶體CT0~CT95。更具體而言,選擇電晶體ST1之源極與胞電晶體CT95之汲極連接,胞電晶體CT95之源極與胞電晶體CT94之汲極連接,胞電晶體CT94之源極與胞電晶體CT93之汲極連接,‧‧‧,胞電晶體CT1之源極與胞電晶體CT0之汲極連接,胞電晶體CT0之源極與選擇電晶體ST2之汲極連接。選擇電晶體ST2之源極與源極線SL連接。
對選擇電晶體ST1及ST2、胞電晶體CT0~CT95、及與各 者之閘極連接之配線,使用整數j及整數k進行說明。於圖3之例中,於j為0至3之整數之各實例中,以下說明成立,此外,於k為0至95之整數之各實例中,以下說明成立。
串單元SUj中所含之各NAND串NS之選擇電晶體ST1之閘極共通連接於選擇閘極線SGDj。該區塊BLK中所含之各NAND串NS之選擇電晶體ST2之閘極共通連接於選擇閘極線SGS。該區塊BLK中所含之各NAND串NS之胞電晶體CTk之閘極共通連接於字元線WLk。該些選擇閘極線SGD及SGS及字元線WL例如設置於每個區塊中。
各位元線BL與該區塊BLK之各串單元SU中所含之建立對應之NAND串NS之選擇電晶體ST1之汲極連接。該些位元線BL例如於記憶胞陣列10之不同之區塊BLK中亦以相同方式連接,由此為於區塊BLK間共有。該位元線BL例如設置於每個平面PB中。該情況下,於各不同之平面PB之區塊BLK間,例如並未如上所述那樣共有相同位元線BL。
源極線SL共通連接於該區塊BLK中所含之各NAND串NS之選擇電晶體ST2之源極,由此為於該區塊BLK之串單元SU間共有。該源極線SL例如於不同之區塊BLK亦以相同之方式連接,由此為於區塊BLK間所共有。
1個串單元SU中之與1個字元線WL共通連接之胞電晶體CT之集合例如稱為胞單元CU。例如,於胞單元CU內之各胞電晶體CT作為記憶胞發揮功能時,將該各胞電晶體CT中保持之同位之1位元資料之集合例如稱為「1頁資料」。例如於藉由MLC方式等將多位元資料保持在各記憶胞中之情況下,可於1個胞單元CU中保持複數個此種「1頁資料」。
以上,對記憶胞陣列10之電路構成進行了說明,但記憶胞 陣列10之電路構成並不限定於上述構成。例如,能夠將各區塊BLK所含之串單元SU之個數設計為任意個數。能夠將各NAND串NS所含之各胞電晶體CT及選擇電晶體ST1及ST2之個數設計為任意個數。字元線WL及選擇閘極線SGD及SGS之個數,分別根據NAND串NS中之胞電晶體CT及選擇電晶體ST1及ST2之個數來進行變更。
本說明書中,對各胞電晶體CT使用電荷儲存層來保持資料之情況進行說明,但各胞電晶體CT之構成並未限定於此。例如,各胞電晶體CT亦可使用浮動閘極來代替電荷儲存層進行資料之保持。
圖4係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記憶胞陣列10之剖面結構之一部分之一例之剖視圖。圖4之例中省略層間絕緣體。對於圖4所示之參照符號GWL,會於後續圖式之說明中提及。
導電體41、42、及49、記憶體柱43、及接觸插塞48構成記憶胞陣列10之結構之一部分。
半導體記憶裝置1包含半導體基板40。此處,將與半導體基板40之面平行之例如相互正交之2個方向定義為第1方向D1及第2方向D2。將與該面相交且以該面為基準形成記憶胞陣列10之方向定義為第3方向D3。第3方向D3係作為與第1方向D1及第2方向D2正交之方向來進行說明,但不必限定於此。以下,將第3方向D3設為「上」,將與第3方向D3相反之方向設為「下」來進行說明,但該表述只不過係方便起見之稱呼,例如與重力方向無關。
於半導體基板40之上方隔著絕緣體設置有導電體41。導電體41作為源極線SL發揮功能。於導電體41之上方,於與相鄰之導電體之間隔著絕緣體而依次積層有多層導電體42。圖4中,積層有98層導電體 42,該98層導電體42從下方朝上方分別作為選擇閘極線SGS、字元線WL0、字元線WL1、字元線WL2、‧‧‧、字元線WL95、及某選擇閘極線SGD發揮功能。
於多層導電體42中設置有記憶體柱43。記憶體柱43例如於D3方向延伸。記憶體柱43具有於柱狀之半導體44之側面依次設置有隧道絕緣層45、電荷儲存層46、及區塊絕緣層47之構成。半導體44之下端到達導電體41。記憶體柱43中之與1個導電體42相交之部分作為1個胞電晶體CT、選擇電晶體ST1、或選擇電晶體ST2發揮功能。圖4中,從下方朝上方依次設置有作為選擇電晶體ST2、胞電晶體CT0、胞電晶體CT1、胞電晶體CT2、‧‧‧、胞電晶體CT95、及選擇電晶體ST1發揮功能之部分。該選擇電晶體ST2、胞電晶體CT0~CT95、及選擇電晶體ST1包含於某NAND串NS中。半導體44作為NAND串NS之電流路徑發揮功能,成為供形成各胞電晶體CT之通道之區域。
半導體44之上端經由接觸插塞48而與導電體49連接。導電體49例如於第1方向D1延伸,作為某位元線BL發揮功能。此外,於導電體41上設置有導電體LI。導電體LI例如於第2方向D2及第3方向D3延伸,作為源極線觸點發揮功能。導電體LI沿第2方向D2具有例如線形狀。於2個導電體LI之間例如配置有1個串單元SU。
(4)記憶胞電晶體之閾值電壓
若使施加至胞電晶體CT之閘極之電壓變高,則該胞電晶體CT從斷開狀態切換為接通狀態。斷開狀態係未形成供於該胞電晶體CT流通電流之通道之狀態,接通狀態係形成有該通道之狀態。胞電晶體CT如此剛好從斷開狀態切換為接通狀態時之該電壓被稱為該胞電晶體CT之閾 值電壓。閾值電壓有時為負電壓。
參照圖5,關聯於作為記憶胞發揮功能之各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而進行說明。
圖5表示圖3所示之記憶胞陣列10之各胞電晶體CT藉由TLC方式保持3位元資料之情況下之閾值電壓分佈、資料分配、讀出電壓、及驗證電壓之一例。
胞電晶體CT根據閾值電壓來保持上述3位元資料。寫入動作中進行編程動作,該編程動作係藉由向胞電晶體CT之電荷儲存層注入電子而使該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上升。
圖5概略性地表示將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為某值之胞電晶體CT之數量以該值為變數進行繪圖而得之曲線圖之一例,作為控制該閾值電壓之結果所形成之8個閾值電壓分佈之一例。橫軸表示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Vth之值。縱軸表示胞電晶體CT之數量。
8個閾值電壓分佈分別與例如「Er」狀態、「A」狀態、「B」狀態、「C」狀態、「D」狀態、「E」狀態、「F」狀態、及「G」狀態建立對應。根據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而區分該胞電晶體CT處於該些狀態中之哪一狀態。按胞電晶體CT處於「Er」狀態、「A」狀態、「B」狀態、「C」狀態、「D」狀態、「E」狀態、「F」狀態、及「G」狀態之順序,該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升高。例如,對「Er」狀態分配「111」(「上階位元/中階位元/下階位元」)資料,對「A」狀態分配「110」資料,對「B」狀態分配「100」資料,對「C」狀態分配「000」資料,對「D」狀態分配「010」資料,對「E」狀態分配「011」資料,對「F」狀態分配「001」資料,對「G」狀態分配「101」資料。分配給各狀態之 資料係處於該狀態下之胞電晶體CT中記憶之資料。
寫入動作中,進行確認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是否達到目標電壓之驗證動作。設定於驗證動作中使用之驗證電壓。具體而言,與「A」狀態建立對應而設定驗證電壓VVA,與「B」狀態建立對應而設定驗證電壓VVB,與「C」狀態建立對應而設定驗證電壓VVC,與「D」狀態建立對應而設定驗證電壓VVD,與「E」狀態建立對應而設定驗證電壓VVE,與「F」狀態建立對應而設定驗證電壓VVF,與「G」狀態建立對應而設定驗證電壓VVG。
對將驗證電壓VVA施加至某胞電晶體CT之閘極之情況進行說明。若該胞電晶體CT處於接通狀態,則可明白該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未達到目標電壓。另一方面,若該胞電晶體CT處於斷開狀態,則可明白該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已達到目標電壓。由此,能夠確認例如「110」資料之寫入動作之結果,寫入對象之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是否達到目標電壓。對於其他驗證電壓亦相同。
讀出動作中,判定胞電晶體CT處於哪一狀態。設定於讀出動作中使用之讀出電壓。具體而言,與「A」狀態建立對應而設定讀出電壓VRA,與「B」狀態建立對應而設定讀出電壓VRB,與「C」狀態建立對應而設定讀出電壓VRC,與「D」狀態建立對應而設定讀出電壓VRD,與「E」狀態建立對應而設定讀出電壓VRE,與「F」狀態建立對應而設定讀出電壓VRF,與「G」狀態建立對應而設定讀出電壓VRG。
對將讀出電壓VRA施加至某胞電晶體CT之閘極之情況進行說明。若該胞電晶體CT處於接通狀態,則可明白該胞電晶體CT處於「Er」狀態。另一方面,若該胞電晶體CT處於斷開狀態,則可明白該胞 電晶體CT處於「A」狀態、「B」狀態、「C」狀態、「D」狀態、「E」狀態、「F」狀態、及「G」狀態中之任一狀態。由此,能夠判定胞電晶體CT處於「Er」狀態,或者處於「A」狀態、「B」狀態、「C」狀態、「D」狀態、「E」狀態、「F」狀態、及「G」狀態中之任一狀態。對於其他讀出電壓亦相同。
於執行讀出動作之前,胞電晶體CT之電荷儲存層中儲存之電子之一部分隨著時間之經過而從電荷儲存層洩漏,由此該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有時會降低。為了應對該閾值電壓之降低,將各讀出電壓設定得比驗證電壓低,該驗證電壓係對應於和該讀出電壓相同之狀態而設定者。即,讀出電壓VRA低於驗證電壓VVA,讀出電壓VRB低於驗證電壓VVB,讀出電壓VRC低於驗證電壓VVC,讀出電壓VRD低於驗證電壓VVD,讀出電壓VRE低於驗證電壓VVE,讀出電壓VRF低於驗證電壓VVF,讀出電壓VRG低於驗證電壓VVG。
進而,以始終高於處於最高「G」狀態下之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之方式,設定讀出藉由電壓VREAD。當將讀出藉由電壓VREAD施加至某胞電晶體CT之閘極時,該胞電晶體CT不管所記憶之資料如何均成為接通狀態。
另外,以上說明之1個胞電晶體CT中記憶之資料之位元數與針對閾值電壓分佈而進行之資料分配只不過係一例,並不限定於此。
圖6係用以說明使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執行讀出動作時之位元錯誤率(BER:Bit Error Rate)降低之閾值電壓分佈之形成之圖。圖6表示圖3所示之記憶胞陣列10之各胞電晶體CT藉由QLC方式保持4位元資料時之閾值電壓分佈、讀出電壓、及驗證電壓之一例。
圖6與圖5相同概略性地表示將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為某值之胞電晶體CT之數量以該值為變數進行繪圖而得之曲線圖之一例,作為與參照圖5對編程動作說明者相同之控制之結果所形成之16個閾值電壓分佈之一例。
16個閾值電壓分佈分別例如與「Er」狀態、「a」狀態、「b」狀態、「c」狀態、「d」狀態、「e」狀態、「f」狀態、「g」狀態、「h」狀態、「i」狀態、「j」狀態、「k」狀態、「l」狀態、「m」狀態、「n」狀態、及「o」狀態建立對應。根據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來區分該胞電晶體CT處於該些狀態中之任一狀態。按胞電晶體CT處於「Er」狀態、「a」狀態、「b」狀態、「c」狀態、「d」狀態、「e」狀態、「f」狀態、「g」狀態、「h」狀態、「i」狀態、「j」狀態、「k」狀態、「l」狀態、「m」狀態、「n」狀態、及「o」狀態之順序,該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升高。
與該些各狀態建立對應,而和參照圖5說明者相同地設定所使用之驗證電壓。具體而言,按電壓由低至高之順序,設定電壓Vva、電壓Vvb、電壓Vvc、電壓Vvd、電壓Vve、電壓Vvf、電壓Vvg、電壓Vvh、電壓Vvi、電壓Vvj、電壓Vvk、電壓Vvl、電壓Vvm、電壓Vvn、及電壓Vvo。
與該些各狀態建立對應,而和參照圖5說明者相同地設定所使用之讀出電壓。具體而言,按電壓由低至高之順序,設定電壓Vra、電壓Vrb、電壓Vrc、電壓Vrd、電壓Vre、電壓Vrf、電壓Vrg、電壓Vrh、電壓Vri、電壓Vrj、電壓Vrk、電壓Vrl、電壓Vrm、電壓Vrn、及電壓Vro。
各讀出電壓低於驗證電壓,該驗證電壓係和與該讀出電壓相同之狀態建立對應而設定之。參照圖5說明之讀出藉由電壓VREAD始終比處於最高之「o」狀態之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高。
對將利用QLC方式執行寫入動作時之控制活用於半導體記憶裝置1利用TLC方式執行寫入動作時之情況進行說明。
QLC方式之寫入動作中,能夠以各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達到電壓Vvb、電壓Vvd、電壓Vvf、電壓Vvh、電壓Vvj、電壓Vvl、及電壓Vvn之任一者之方式,執行編程動作及驗證動作。
半導體記憶裝置1於從記憶體控制器2受理了用於執行TLC方式之寫入動作之指令之情況下,例如執行該QLC方式之寫入動作來代替TLC方式之寫入動作。於如此執行之寫入動作中,具體而言進行以下說明之控制。
代替使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以TLC方式達到電壓VVA之控制,而進行使該閾值電壓以QLC方式達到電壓Vvb之控制。其結果,雖形成圖6所示之「b」狀態之閾值電壓分佈,但將該閾值電壓分佈視為「A」狀態之閾值電壓分佈。
代替使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以TLC方式達到電壓VVB之控制,而進行使該閾值電壓以QLC方式達到電壓Vvd之控制。其結果,雖形成圖6所示之「d」狀態之閾值電壓分佈,但將該閾值電壓分佈視為「B」狀態之閾值電壓分佈。
代替使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以TLC方式達到電壓VVC之控制,而進行使該閾值電壓以QLC方式達到電壓Vvf之控制。其結果,雖形成圖6所示之「f」狀態之閾值電壓分佈,但將該閾值電壓分佈視為 「C」狀態之閾值電壓分佈。
代替使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以TLC方式達到電壓VVD之控制,而進行使該閾值電壓以QLC方式達到電壓Vvh之控制。其結果,雖形成圖6所示之「h」狀態之閾值電壓分佈,但將該閾值電壓分佈視為「D」狀態之閾值電壓分佈。
代替使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以TLC方式達到電壓VVE之控制,而進行使該閾值電壓以QLC方式達到電壓Vvj之控制。其結果,雖形成圖6所示之「j」狀態之閾值電壓分佈,但將該閾值電壓分佈視為「E」狀態之閾值電壓分佈。
代替使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以TLC方式達到電壓VVF之控制,而進行使該閾值電壓以QLC方式達到電壓Vvl之控制。其結果,雖形成圖6所示之「l」狀態之閾值電壓分佈,但將該閾值電壓分佈視為「F」狀態之閾值電壓分佈。
代替使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以TLC方式達到電壓VVG之控制,而進行使該閾值電壓以QLC方式達到電壓Vvn之控制。其結果,雖形成圖6所示之「n」狀態之閾值電壓分佈,但將該閾值電壓分佈視為「G」狀態之閾值電壓分佈。
雖未於圖5及圖6之各曲線圖中示出,但某狀態之閾值電壓分佈有時會部分性地與於曲線圖上相鄰之狀態之閾值電壓分佈重疊。
於半導體記憶裝置1以TLC方式執行寫入動作時如此活用QLC方式之控制之情況下,與未活用QLC方式之控制之情況相比,所形成之8個閾值電壓分佈之各者與相鄰之閾值電壓分佈於曲線圖上重疊之部分之比率變小。此意味著,於半導體記憶裝置1於讀出動作中將如此寫入 之資料讀出時,位元錯誤率降低。
上述中,針對記憶胞陣列10之各胞電晶體CT藉由TLC方式保持3位元資料之情況,說明了半導體記憶裝置1可活用QLC方式之控制來降低讀出動作中之位元錯誤率。半導體記憶裝置1亦可活用使各記憶胞保持比QLC方式大之位元數之資料之其他控制。如此,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活用為使記憶胞陣列10之各胞電晶體CT保持比想要保持之資料之位元數大之位元數之資料而使用之控制來執行寫入動作。
(5)群選擇電晶體
以下,將與某位元線BL連接之NAND串NS中之各胞電晶體CT稱為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胞電晶體CT來進行說明。
圖3中所示之位元線BL0~BL(m-1)分別包含於複數個位元線群BLG中之任一者。該位元線群BLG分別例如由複數個位元線BL構成。構成1個位元線群BLG之位元線BL之個數於所有位元線群BLG之間可相同,亦可不相同。本說明書中,方便起見使用位元線群BLG這一名稱,但亦可存在由1個位元線BL構成之位元線群BLG。該些位元線群BLG例如以參照圖2所說明之平面PB為單位來定義。
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以位元線群BLG為單位來執行以圖2所示之平面PB之某區塊BLK為對象之讀出動作。以下說明如下情況:半導體記憶裝置1於以該平面PB之任一區塊BLK為對象之情況下,均能夠以位元線群BLG為單位執行讀出動作。以下,列舉該平面PB之1個區塊BLK為例進行說明。對於該平面PB之其他區塊BLK,以下說明亦成立。
藉由設定與該區塊BLK相關之複數個字元線WL連接之各胞電晶體CT之閾值電壓,而能夠以位元線群BLG為單位執行讀出動作。 以下,亦將該字元線WL分別稱為群選擇字元線GWL,亦將該胞電晶體CT分別稱為群選擇電晶體GCT。
圖7表示如下圖中之該區塊BLK之某串單元SU中之各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之設定之一例,該圖示意性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記憶胞陣列10之剖面結構之一部分。以下,列舉該串單元SU為例進行說明,但對於該區塊BLK中之其他串單元SU,以下說明亦成立。以下,列舉位元線BL0~BL(m-1)構成32個位元線群BLG之情況為例進行說明,但位元線BL0~BL(m-1)構成之位元線群BLG之數量並不限定於32個。
例如,字元線WL95作為群選擇字元線GWL0發揮功能,字元線WL94作為群選擇字元線GWL1發揮功能,字元線WL93作為群選擇字元線GWL2發揮功能,‧‧‧,字元線WL65作為群選擇字元線GWL30發揮功能,字元線WL64作為群選擇字元線GWL31發揮功能。
對於各位元線BL0~BL(m-1),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胞電晶體CT中分別與群選擇字元線GWL0~GWL31連接之胞電晶體CT95、CT94、CT93、‧‧‧、及CT64各自作為群選擇電晶體GCT發揮功能。更具體而言,胞電晶體CT95作為群選擇電晶體GCT0發揮功能,胞電晶體CT94作為群選擇電晶體GCT1發揮功能,胞電晶體CT93作為群選擇電晶體GCT2發揮功能,‧‧‧,胞電晶體CT65作為群選擇電晶體GCT30發揮功能,胞電晶體CT64作為群選擇電晶體GCT31發揮功能。圖7中,為供參照,將作為群選擇電晶體GCT發揮功能之胞電晶體CT由標註有符號GCTG之框包圍。
圖7之例中,由p個位元線BL0、BL1、‧‧‧、及BL(p-1) 構成位元線群BLG0,由q個位元線BLp、BL(p+1)、‧‧‧、及BL(p+q-1)構成位元線群BLG1,‧‧‧,由r個位元線BL(m-r)、BL(m-r+1)、‧‧‧、及BL(m-1)構成位元線群BLG31。另外,p、q、及r之各者為1以上之整數,p、q、及r之和小於m。要由位元線BL0~BL(m-1)構成該位元線群BLG0~BLG31,則各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如以下之說明。
首先,各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低於電壓VL,或比電壓VL高且比電壓VH低。電壓VL亦可與電壓VRA等之任一讀出電壓一致。於電壓VL與任一讀出電壓一致之情況下,電壓VH亦可與高於與電壓VL一致之任一讀出電壓一致。或者,電壓VH亦可與電壓VREAD一致。
以下,說明於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低於電壓VL之情況下,將該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分類為類型「0」,且說明於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高於電壓VL且低於電壓VH之情況下,將該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分類為類型「1」。
圖7之例中,對於各位元線BL,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0~GCT31中分類為類型「1」之閾值電壓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數量為1個。各群選擇電晶體GCT之該閾值電壓例如為以與參照圖5所說明之編程動作之情況相同之方式控制者。
對於構成位元線群BLG0之各位元線BL0、BL1、‧‧‧、及BL(p-1),該位元線BL相關之群選擇電晶體GCT滿足以下條件。即,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中,將電晶體GCT0之閾值電壓分類為類型「1」,將其他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各自分類為類型 「0」。
對於構成位元線群BLG1之各位元線BLp、BL(p+1)、‧‧‧、及BL(p+q-1),該位元線BL相關之群選擇電晶體GCT滿足以下條件。即,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中,電晶體GCT1之閾值電壓分類為類型「1」,其他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分別分類為類型「0」。
同樣,對於構成位元線群BLG2之各位元線BL,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中,僅電晶體GCT2之閾值電壓分類為類型「1」。進而,對於構成位元線群BLG3之各位元線BL,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中,僅電晶體GCT3之閾值電壓分類為類型「1」。以下相同。
最後,對於構成位元線群BLG31之各位元線BL(m-r)、BL(m-r+1)、‧‧‧、及BL(m-1),該位元線BL相關之群選擇電晶體GCT滿足以下條件。即,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中,電晶體GCT31之閾值電壓分類為類型「1」,其他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分別分類為類型「0」。
以上,對於各位元線BL0~BL(m-1),說明了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胞電晶體CT中之各胞電晶體CT95、CT94、CT93、‧‧‧、及CT64,作為群選擇電晶體GCT發揮功能。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其餘之各胞電晶體CT0、CT1、‧‧‧、及CT63,作為記憶胞電晶體MCT發揮功能。以下,亦將各胞電晶體CT0稱為記憶胞電晶體MCT0,亦將各胞電晶體CT1稱為記憶胞電晶體MCT1,‧‧‧,亦將各胞電晶體CT63稱為記憶胞電晶體MCT63。圖7中,作為記憶胞電晶體MCT發揮功能之胞電晶體 CT被標註有符號MCTG之框包圍以作參照。
圖7之例中,該區塊BLK相關之字元線WL中作為群選擇字元線GWL發揮功能之字元線WL,被從位於位元線BL側之字元線WL起依次選擇。亦如圖4已示,群選擇字元線GWL位於作為群選擇字元線GWL發揮功能之字元線WL與位元線BL之間。因此,群選擇字元線GWL可用於控制能否由感測放大器模組11經由位元線BL對與字元線WL連接之記憶胞電晶體MCT進行存取。
圖7之例中,示為構成相同之位元線群BLG之複數個位元線BL互為相鄰,但構成相同之位元線群BLG之位元線BL不必互為相鄰。
圖8示出一覽顯示參照圖7所說明之各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之設定之表。
表中,對於各位元線群BLG,示出構成該位元線群BLG之位元線BL相關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各閾值電壓之設定。更具體而言,對於構成該位元線群BLG之各位元線BL,示出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各閾值電壓之設定。表中之0及1分別表示分類為類型「0」之閾值電壓、及分類為類型「1」之閾值電壓。
繼而,說明根據某區塊BLK相關之字元線WL中作為群選擇字元線GWL使用之字元線WL之個數,而可由位元線BL0~BL(m-1)構成多少個位元線群BLG。
圖7及圖8之例中,對於構成某位元線群BLG之各位元線BL,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中,僅與某群選擇字元線GWL連接之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分類為類型「1」。此對於任一位元線群BLG均成立,但若位元線群BLG不同,則該群選擇字元線 GWL亦會不同。如此,圖7及圖8之例中,位元線群BLG分別與群選擇字元線GWL以1對1地建立對應。圖7及圖8之例中,構成能夠如此建立對應之數量之位元線群BLG。即,構成從32個群選擇字元線GWL中選擇1個之選法之數量之位元線群BLG。
圖9示出一覽顯示根據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記憶胞陣列10之某區塊BLK相關之群選擇字元線GWL之個數,而可由位元線BL0~BL(m-1)構成多少個位元線群BLG之表。
示出由於可構成從群選擇字元線GWL中以與圖7之例相同之方式選擇1個之選法之數量之位元線群BLG,因此可構成與群選擇字元線GWL之數量相同之數量之位元線群BLG。
表中,示出於群選擇字元線GWL之數量為32個時,可構成32個位元線群BLG。此對應於圖7及圖8之例。
(6)感測放大器模組
圖10係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感測放大器模組11之構成之一例之框圖。以下說明之感測放大器模組11之構成只不過係一例,作為感測放大器模組11,可應用各種構成。
感測放大器模組11例如包含m個感測放大器組SAU0~SAU(m-1)。m個感測放大器組SAU0~SAU(m-1)分別例如與m個位元線BL0~BL(m-1)以1對1地建立對應。
各感測放大器組SAU例如包含感測放大器電路SA、以及鎖存電路ADL、BDL、CDL、及XDL。各感測放大器組SAU中所含之鎖存電路之數量,例如係根據各記憶胞電晶體MCT保持之資料之位元數。對於感測放大器電路SA、以及鎖存電路ADL、BDL、CDL、及XDL,著眼 於某感測放大器組SAU進行說明。
感測放大器電路SA連接於和該感測放大器組SAU建立對應之位元線BL。感測放大器電路SA、以及鎖存電路ADL、BDL、CDL、及XDL共通連接於匯流排DBUS。
感測放大器電路SA於寫入動作中,對該位元線BL施加電壓。感測放大器電路SA於讀出動作中,藉由對流通於該位元線BL之電流、或該位元線BL之電位之變化進行感測而將記憶胞電晶體MCT中記憶之資料讀出。於讀出動作中,例如藉由定序器16對感測放大器電路SA供給控制信號STB。感測放大器電路SA於控制信號STB生效之時序確定該資料,並將該資料輸出至匯流排DBUS上。
鎖存電路ADL、BDL、及CDL例如經由該匯流排DBUS接收資料,並臨時保持所接收之資料。
鎖存電路XDL與某匯流排XBUS連接。鎖存電路XDL經由該匯流排XBUS而與輸入輸出電路13連接。
鎖存電路XDL使得能夠於該感測放大器組SAU與輸入輸出電路13之間接收發送資料。於寫入動作中,半導體記憶裝置1從記憶體控制器2接收到之資料之某位先被保持在鎖存電路XDL中,其後被傳輸至鎖存電路ADL、BDL、及CDL、感測放大器電路SA。於讀出動作中,鎖存電路ADL、BDL、及CDL、或者感測放大器電路SA中之資料先被傳輸並保持在鎖存電路XDL中,其後,於被傳輸至輸入輸出電路13後輸出至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外部。如此,鎖存電路XDL作為串聯連接於輸入輸出電路13與感測放大器電路SA之間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高速緩衝記憶體發揮功能。
於讀出動作中,例如將經由複數個位元線BL之各者而從複數個記憶胞電晶體MCT讀出之資料如此傳輸並保持在複數個鎖存電路XDL中,其後,於傳輸至輸入輸出電路13後輸出至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外部。
(7)驅動器組件及列解碼器模組
圖11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驅動器組件19及列解碼器模組12之構成之一例。
驅動器組件19包含驅動器電路DC0、DC1、DC2、‧‧‧、及DC(n-1)。列解碼器模組12包含電壓傳輸電路TC0、TC1、TC2、‧‧‧、及TC(n-1)。
驅動器電路DC0、DC1、DC2、‧‧‧、及DC(n-1),分別與電壓傳輸電路TC0、TC1、TC2、‧‧‧、及TC(n-1)按上述順序以1對1地建立對應。電壓傳輸電路TC0、TC1、TC2、‧‧‧、及TC(n-1),分別與區塊BLK0、BLK1、BLK2、‧‧‧、及BLK(n-1)按上述順序以1對1地建立對應。驅動器電路DC0、DC1、DC2、‧‧‧、及DC(n-1),分別與區塊BLK0、BLK1、BLK2、‧‧‧、及BLK(n-1)按上述順序以1對1地建立對應。
各驅動器電路DC例如與96個配線CG0~CG95、4個配線CXD0~CXD3、及配線CXS連接。該配線CG0~CG95、CXD0~CXD3、及CXS連接於和該驅動器電路DC建立對應之電壓傳輸電路TC。該配線CG0~CG95、CXD0~CXD3、及CXS之組例如設置於每個驅動器電路DC中。
各電壓傳輸電路TC例如與參照圖3所說明之96個字元線 WL0~WL95、4個選擇閘極線SGD0~SGD3、及選擇閘極線SGS連接。該字元線WL0~WL95、以及選擇閘極線SGD0~SGD3及SGS,於與和該電壓傳輸電路TC建立對應之區塊BLK中之胞電晶體CT或選擇電晶體ST之間,處於參照圖3所說明之連接關係中。該字元線WL0~WL95、以及選擇閘極線SGD0~SGD3及SGS,分別與連接於該電壓傳輸電路TC之配線CG0~CG95、CXD0~CXD3、及CXS按上述順序以1對1地建立對應。該字元線WL0~WL95、以及選擇閘極線SGD0~SGD3及SGS之組例如設置於每個電壓傳輸電路TC中,即每個區塊BLK中。
電壓產生電路18產生於讀出動作中使用之電壓VCGRV及VREAD等各種電壓,並將產生之電壓供給至驅動器組件19。電壓VCGRV係參照圖5所說明之驗證電壓或讀出電壓之總稱。電壓產生電路18進而產生電壓VH及電壓VL,並將電壓VH及電壓VL供給至驅動器組件19。對驅動器組件19除供給例如從電壓產生電路18供給之該些電壓以外,亦還供給電壓VSS等。電壓VSS係某基準電壓。
各驅動器電路DC例如根據區塊位址、頁位址、及串位址等,對連接於該驅動器電路DC之配線CG0~CG95、CXD0~CXD3、及CXS分別傳輸供給至驅動器組件19之電壓中之某電壓。各驅動器電路DC於讀出動作時,亦可根據位址資訊ADD2進行該傳輸。
與該驅動器電路DC建立對應之電壓傳輸電路TC能夠將該配線CG0~CG95、CXD0~CXD3、及CXS分別電連接於和該電壓傳輸電路TC連接之字元線WL0~WL95、以及選擇閘極線SGD0~SGD3及SGS中建立對應之配線。藉由該電連接,將傳輸至該配線CG0~CG95、CXD0~CXD3、及CXS之電壓分別傳輸至該字元線WL0~WL95、以及 選擇閘極線SGD0~SGD3及SGS,進而傳輸至與該電壓傳輸電路TC建立對應之區塊BLK。
圖12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驅動器電路DC0及電壓傳輸電路TC0之構成之一例。以下,對驅動器電路DC0及電壓傳輸電路TC0進行說明,但例如對於其他驅動器電路DC及與該驅動器電路DC建立對應之電壓傳輸電路TC,相同之說明亦成立。
驅動器電路DC0例如包含驅動器CGdrv0、CGdrv1、‧‧‧、CGdrv95、CXDdrv0、CXDdrv1、CXDdrv2、CXDdrv3、及CXSdrv。
對參照圖11說明之驅動器電路DC0與配線CG0~CG95、CXD0~CXD3、及CXS之間之連接更詳細地進行說明。
驅動器CGdrv0與配線CG0連接,驅動器CGdrv1與配線CG1連接,驅動器CGdrv2與配線CG2連接,‧‧‧,驅動器CGdrv95與配線CG95連接。驅動器CXDdrv0與配線CXD0連接,驅動器CXDdrv1與配線CXD1連接,驅動器CXDdrv2與配線CXD2連接,驅動器CXDdrv3與配線CXD3連接。驅動器CXSdrv與配線CXS連接。
各驅動器CGdrv0~CGdrv95、CXDdrv0~CXDdrv3、及CXSdrv對配線CG0~CG95、CXD0~CXD3、及CXS中之連接之配線,傳輸供給至驅動器組件19之電壓中之某電壓。
電壓傳輸電路TC0包含區塊解碼器BD0及電晶體群TG0。電晶體群TG0包含電晶體TWTr0、TWTr1、‧‧‧、TWTr95、TDTr0、TDTr1、TDTr2、TDTr3、及TSTr。該些電晶體分別例如為n通道型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晶體那樣之場 效電晶體(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
區塊解碼器BD0之輸出端與各電晶體TWTr0、TWTr1、‧‧‧、TWTr95、TDTr0、TDTr1、TDTr2、TDTr3、及TSTr之閘極連接。
電晶體TWTr0之第1端與配線CG0連接,電晶體TWTr0之第2端與字元線WL0連接。電晶體TWTr1之第1端與配線CG1連接,電晶體TWTr1之第2端與字元線WL1連接。以下相同,電晶體TWTr95之第1端與配線CG95連接,電晶體TWTr95之第2端與字元線WL95連接。
電晶體TDTr0之第1端與配線CXD0連接,電晶體TDTr0之第2端與選擇閘極線SGD0連接。電晶體TDTr1之第1端與配線CXD1連接,電晶體TDTr1之第2端與選擇閘極線SGD1連接。以下相同,電晶體TDTr3之第1端與配線CXD3連接,電晶體TDTr3之第2端與選擇閘極線SGD3連接。
電晶體TSTr之第1端與配線CXS連接,電晶體TSTr之第2端與選擇閘極線SGS連接。
區塊解碼器BD0對區塊位址進行解碼。區塊解碼器BD0於該區塊位址與分配給區塊BLK0之區塊位址一致之情況下,提高從區塊解碼器BD0之輸出端輸出之電壓之電平,該區塊BLK0與包含區塊解碼器BD0之電壓傳輸電路TC0建立對應。由此,閘極分別與該輸出端連接之電晶體TWTr0、TWTr1、‧‧‧、TWTr95、TDTr0、TDTr1、TDTr2、TDTr3、及TSTr成為接通狀態。由此,如參照圖11所說明,配線CG0~CG95、CXD0~CXD3、及CXS,分別與字元線WL0~WL95、以及選擇閘極線SGD0~SGD3及SGS電連接。
[動作例]
以下,詳細說明記憶體控制器2對半導體記憶裝置1發送指令集,半導體記憶裝置1根據該指令集進行動作之幾個動作例。
以下說明中,將作為寫入對象或讀出對象之記憶胞電晶體MT稱為選擇記憶胞電晶體MCT。選擇記憶胞電晶體MCT包含於上述選擇區塊BLK(sel)中。將選擇區塊BLK(sel)相關之字元線WL中之與選擇記憶胞電晶體MCT連接之字元線WL稱為選擇字元線WL(sel),將其他字元線WL稱為非選擇字元線WL(usel)。將包含選擇記憶胞電晶體MCT之串單元SU稱為串單元SU(sel)。將選擇區塊BLK(sel)相關之選擇閘極線SGD中之串單元SU(sel)相關之選擇閘極線SGD稱為選擇選擇閘極線SGD(sel),將其他選擇閘極線SGD稱為非選擇選擇閘極線SGD(usel)。
(1)寫入動作
圖13表示時序圖之一例,該時序圖表示於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執行寫入動作時對選擇區塊BLK(sel)相關之各種配線施加之電壓之時間變化。以下說明之寫入動作只不過係一例,本實施方式之寫入動作並未限定於此。以下說明中,於說明對某配線施加之電壓之情況下,只要不明確說明其後對該配線施加其他電壓,則設為持續對該配線施加該電壓。
例如藉由利用定序器16控制電壓產生電路18、驅動器組件19、及列解碼器模組12,而實現以下說明之向字元線WL以及選擇閘極線SGD及SGS之電壓之施加。例如藉由利用定序器16控制電壓產生電路18及驅動器組件19,而實現向源極線SL之電壓之施加。例如藉由利用定序器16控制電壓產生電路18及感測放大器模組11,而執行向位元線BL之電壓 之施加。
以下,對於非選擇字元線WL(usel),說明對某1個非選擇字元線WL(usel)施加之電壓之控制。其原因在於,對其他非選擇字元線WL(usel)施加之電壓亦被以相同之方式控制。對於非選擇選擇閘極線SGD(usel),亦以相同理由說明對某1個非選擇選擇閘極線SGD(usel)施加之電壓之控制。對於群選擇字元線GWL,亦以相同理由說明對某1個群選擇字元線GWL施加之電壓之控制。進而,對於位元線BL,亦以相同理由說明對某1個位元線BL施加之電壓之控制。
圖13之例之寫入動作開始前,對字元線WL(sel)、WL(usel)、及GWL、選擇閘極線SGD(sel)、SGD(usel)、及SGS、位元線BL、以及源極線SL分別施加電壓VSS。
首先,執行編程動作。具體為如下。
於時刻T00進行接下來說明之控制。
於藉由編程動作而使與位元線BL連接之選擇記憶胞電晶體MCT之閾值電壓上升之情況下,將施加至該位元線BL之電壓維持於電壓VSS。另一方面,於未藉由該編程動作而使該閾值電壓上升之情況下,將施加至該位元線BL之電壓從電壓VSS提昇至電壓VBL1。
將施加至源極線SL之電壓從電壓VSS變更為電壓VCELSRC1。電壓VCELSRC1係與電壓VSS不同之基準電壓。將施加至選擇選擇閘極線SGD(sel)之電壓從電壓VSS提昇至電壓VSGD1。
繼而,於時刻T01,將施加至選擇選擇閘極線SGD(sel)之電壓從電壓VSGD1下降至電壓VSGD2。電壓VSGD2比電壓VSS高且比電壓VBL1低。電壓VSGD2係如下電壓:於將電壓VSS施加至位元線BL 時,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選擇電晶體ST1處於接通狀態,於將電壓VBL1施加至位元線BL時,該選擇電晶體ST1處於斷開狀態。另外,向上述之選擇選擇閘極線SGD(sel)施加電壓VSGD1,例如係用於縮短藉由電壓VSS使電位穩定之選擇選擇閘極線SGD(sel)之電位藉由電壓VSGD2穩定之前之時間。亦可對選擇選擇閘極線SGD(sel)施加電壓VSGD2而不施加電壓VSGD1。
於如此施加電壓之配線之電位穩定之後,進行接下來說明之控制。另外,由於對選擇閘極線SGS施加電壓VSS,因此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選擇電晶體ST2處於斷開狀態。
於時刻T02,將施加至選擇字元線WL(sel)之電壓從電壓VSS提昇至電壓VPGM,將施加至非選擇字元線WL(usel)及群選擇字元線GWL之電壓分別從電壓VSS提昇至電壓VPASS。電壓VPASS低於電壓VPGM。電壓VPGM係用以對選擇記憶胞電晶體MCT之電荷儲存層注入電子來使該選擇記憶胞電晶體MCT之閾值電壓上升而使用之電壓。電壓VPASS係如下高度之電壓,其於包含接通狀態之選擇電晶體ST1之NAND串NS中,使與施加電壓VPASS之非選擇字元線WL(sel)等連接之記憶胞電晶體MCT處於接通狀態,但能夠抑制對該記憶胞電晶體MCT編程。進而,電壓VPASS係如下高度之電壓,其於包含斷開狀態之選擇電晶體ST1之NAND串NS中,藉由耦合使通道之電位上升至可抑制由施加電壓VPGM所致選擇記憶胞電晶體MCT之閾值電壓上升之程度。
繼而,於時刻T03,將施加至位元線BL、源極線SL、選擇選擇閘極線SGD(sel)、選擇字元線WL(sel)、非選擇字元線WL(usel)、及群選擇字元線GWL之電壓分別變更為電壓VSS。
如此執行編程動作,繼而執行驗證動作。具體為如下。
於時刻T04進行接下來說明之控制。
將施加至選擇選擇閘極線SGD(sel)及選擇閘極線SGS之電壓分別從電壓VSS提昇至電壓VSG。將施加至選擇字元線WL(sel)之電壓從電壓VSS變更為電壓VCGRV。將施加至非選擇字元線WL(usel)及群選擇字元線GWL之電壓分別從電壓VSS提昇至電壓VREAD。電壓VSG係於施加至選擇電晶體ST之閘極時該選擇電晶體ST成為接通狀態之電壓。電壓VCGRV係參照圖5所說明之驗證電壓VVA、VVB、VVC、VVD、VVE、VVF、及VVG中之任一者。
於如此施加電壓之配線之電位穩定之後,進行接下來說明之控制。於時刻T05,將施加至位元線BL之電壓從電壓VSS提昇至電壓VBL2,將施加至源極線之電壓從電壓VSS變更為電壓VCELSRC2。電壓VBL2係例如於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選擇記憶胞電晶體MCT處於接通狀態時,能夠於該位元線BL流通讀出電流之電壓。電壓VCELSRC2係與電壓VSS不同之基準電壓。電壓VCELSRC2亦可與電壓VCELSRC1不一致。
於如此施加電壓之配線之電位穩定之後,與位元線BL連接之感測放大器電路SA例如對該位元線BL上之電流進行感測。由此,確認編程動作之結果,例如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選擇記憶胞電晶體MCT之閾值電壓是否達到目標電壓。
繼而,於時刻T06,將施加至位元線BL、源極線SL、選擇選擇閘極線SGD(sel)、選擇閘極線SGS、選擇字元線WL(sel)、非選擇字元線WL(usel)、及群選擇字元線GWL之電壓分別變更為電壓VSS。
如此執行編程動作之後之驗證動作。於寫入動作中,可重複該編程動作與驗證動作之組合。圖13中亦示出於最後之驗證動作中對配線施加之電壓之時間變化。具體為如下。
於時刻T07進行接下來說明之控制。
將施加至選擇選擇閘極線SGD(sel)及選擇閘極線SGS之電壓分別從電壓VSS提昇至電壓VSG。將施加至選擇字元線WL(sel)之電壓從電壓VSS變更為電壓VCGRV。將施加至非選擇字元線WL(usel)及群選擇字元線GWL之電壓分別從電壓VSS提昇至電壓VREAD。該電壓VCGRV亦可與上述說明之電壓VCGRV中於時刻T04使用之電壓VCGRV不同。
於如此施加電壓之配線之電位穩定之後,進行接下來說明之控制。於時刻T08,將施加至位元線BL之電壓從電壓VSS提昇至電壓VBL2,將施加至源極線之電壓從電壓VSS變更為電壓VCELSRC2。
於如此施加電壓之配線之電位穩定之後,與位元線BL連接之感測放大器電路SA例如對該位元線BL上之電流進行感測。由此,確認編程動作之結果,例如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選擇記憶胞電晶體MCT之閾值電壓是否達到目標電壓。
繼而,於時刻T09,將施加至位元線BL、源極線SL、選擇選擇閘極線SGD(sel)、選擇閘極線SGS、選擇字元線WL(sel)、非選擇字元線WL(usel)、及群選擇字元線GWL之電壓分別變更為電壓VSS。
以上,關聯於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執行之寫入動作而進行說明。如參照圖7所說明,各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分類為類型「0」或類型「1」,因此可使用相同之寫入動作。於使某群選擇 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上升之情況下,施加至與該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閘極連接之群選擇字元線GWL之電壓,被以與對上述選擇字元線WL(sel)說明者相同之方式控制。對其他各配線施加之電壓之控制與上述中說明之寫入動作相同。
(2)讀出動作
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以位元線群BLG為單位,執行以圖2所示之平面PB之區塊BLK(sel)為對象之讀出動作。更具體而言,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從複數個位元線群BLG中例如選擇1個位元線群BLG,將該區塊BLK(sel)中與該位元線群BLG連接之記憶胞電晶體MCT中記憶之資料讀出。以下,對選擇之位元線群BLG標註符號BLG(sel)。
(2-1)指令序列
圖14表示如下時序圖之一例,該時序圖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執行之某讀出動作相關之指令集與其他各種信號之時間變化。以下,為易於參照,而將此前說明之讀出資料DAT稱為讀出資料Dout。以下說明中,於關聯於某信號而使用電平這一用語之情況下,只要未特別提及,則提及的是該信號之電壓之電平。以下說明中,於說明某信號為某電平之情況下,只要未明確說明其後將該信號變更為其他電平之控制,則該信號係維持於所說明之電平。
半導體記憶裝置1於半導體記憶裝置1處於就緒狀態之期間,將就緒/忙碌信號bR/B以H電平發送至記憶體控制器2,另一方面,於半導體記憶裝置1處於忙碌狀態之期間,將就緒/忙碌信號bR/B以L電平發送至記憶體控制器2。
例如,於半導體記憶裝置1記憶體控制器2將就緒/忙碌信號bR/B以H電平發送至記憶體控制器2之期間,即,於半導體記憶裝置1為就緒狀態之期間,記憶體控制器2以如下方式動作。
記憶體控制器2產生用以使半導體記憶裝置1執行讀出動作之指令集,並經由信號DQ<7:0>將該指令集發送至半導體記憶裝置1。該指令集包含指令「00h」、位址資訊ADD1、及指令「30h」。記憶體控制器2進而產生位址資訊ADD2,並經由信號SBG將該位址資訊ADD2發送至半導體記憶裝置1。半導體記憶裝置1接收到該指令集及該位址資訊ADD2後開始讀出動作。更具體之內容為如下。
記憶體控制器2產生指令「00h」,並將該指令「00h」發送至半導體記憶裝置1。指令「00h」係用以使半導體記憶裝置1執行讀出動作而使用之指令。邏輯控制電路15使得輸入輸出電路13能夠取入指令「00h」並將指令「00h」傳輸至指令暫存器143。
繼而,記憶體控制器2例如產生5週期之位址資訊ADD1,並將該位址資訊ADD1發送至半導體記憶裝置1。該位址資訊ADD1例如包含行位址及列位址。該列位址包含區塊位址及平面位址。區塊位址指定作為讀出對象之區塊BLK(sel)_1。平面位址指定作為對象之平面PB。該行位址例如指定讀出動作起點之複數個鎖存電路XDL。位址資訊ADD1並不限定於5週期之位址資訊,亦可為任意週期數之位址資訊。對平面位址指定之平面PB係圖2所示之平面PB之情況進行說明。於該平面PB中,如參照圖7所說明,定義有位元線群BLG。該列位址亦包含指定字元線WL(sel)之頁位址、及指定串單元SU(sel)之串位址。邏輯控制電路15使得輸入輸出電路13能夠取入位址資訊ADD1並將位址資訊ADD1傳輸至位址 暫存器142。
記憶體控制器2產生位址資訊ADD2,並經由信號SBG將位址資訊ADD2發送至半導體記憶裝置1。該位址資訊ADD2與上述位址資訊ADD1建立關聯。該位址資訊ADD2例如指定某位元線群BLG(sel)_1。例如邏輯控制電路15使得輸入輸出電路13能夠取入位址資訊ADD2並將位址資訊ADD2傳輸至位址暫存器142。邏輯控制電路15之該控制,例如亦可根據從記憶體控制器2發送並由邏輯控制電路15接收之任意時序控制信號來進行。該時序控制信號例如亦可與寫入使能信號bWE同步。圖14中示為位址資訊ADD1及與該位址資訊ADD1建立對應之位址資訊ADD2由記憶體控制器2實質上於相同期間發送,但發送位址資訊ADD2之期間並非限定於此。本說明書中,記載的是經由1個信號SBG發送位址資訊ADD2,但亦可經由複數個信號發送位址資訊ADD2。位址資訊ADD2亦可為任意週期數之位址資訊。
記憶體控制器2可多次進行該位址資訊ADD1與位址資訊ADD2之組合之產生及發送。圖14中表示如下情況:將位址資訊ADD1之產生及發送進行s次,且將位址資訊ADD2之產生及發送亦進行s次。上述指令集包含s次之位址資訊ADD1。以下,說明如此將位址資訊ADD1及位址資訊ADD2之產生及發送分別進行s次之情況,但亦可將位址資訊ADD1及位址資訊ADD2之產生及發送僅進行1次。圖14中,針對各次示出位址資訊ADD1,但亦能夠視為發送將第1次之位址資訊ADD1、第2次之位址資訊ADD1、‧‧‧、及第s次之位址資訊ADD1彙總而得之位址資訊。對於位址資訊ADD2亦相同。
第2次之位址資訊ADD1之區塊位址,指定作為讀出對象之 另一區塊BLK(sel)_2。第3次之位址資訊ADD1之區塊位址,指定作為讀出對象之另一區塊BLK(sel)_3。以下相同,第s次之位址資訊ADD1之區塊位址,指定作為讀出對象之又一區塊BLK(sel)_s。如此於任一次中,該次之位址資訊ADD1之區塊位址,均指定與其他次之位址資訊ADD1之區塊位址所指定之區塊不同之區塊BLK。
進而,各次之位址資訊ADD1之平面位址與其他次之位址資訊ADD1之平面位址例如指定共通之平面PB。以下,說明指定共通之平面PB。各次之位址資訊ADD1之頁位址,可指定與其他次之位址資訊ADD1之頁位址指定之字元線WL共通之字元線WL,亦可指定不同之字元線WL。各次之位址資訊ADD1之串位址,可指定與其他次之位址資訊ADD1之串位址指定之串單元SU共通之串單元SU,亦可指定不同之串單元SU。
第2次之位址資訊ADD2,指定與第1次之位址資訊ADD2指定之位元線群不同之位元線群BLG(sel)_2。第3次之位址資訊ADD2指定另一位元線群BLG(sel)_3。以下相同,第s次之位址資訊ADD2指定又一位元線群BLG(sel)_s。如此於任一次中,該次之位址資訊ADD2,均指定與其他次之位址資訊ADD2指定之位元線群不同之位元線群BLG。
將如此發送之位址資訊ADD1及ADD2如上所述取入至輸入輸出電路13並傳輸至位址暫存器142。
繼而,記憶體控制器2產生指令「30h」,並將該指令「30h」發送至半導體記憶裝置1。指令「30h」係用以使半導體記憶裝置1根據於接收指令「00h」後所接收之位址資訊ADD1來執行讀出動作而使用之指令。邏輯控制電路15使得輸入輸出電路13能夠取入指令「00h」並 將指令「00h」傳輸至指令暫存器143。
定序器16根據接收到指令「30h」,而使邏輯控制電路15將就緒/忙碌信號bR/B以L電平發送至記憶體控制器2。由此,記憶體控制器2被通知半導體記憶裝置1為忙碌狀態。定序器16根據接收到指令「30h」,控制電壓產生電路18、驅動器組件19、感測放大器模組11、及列解碼器模組12等而開始讀出動作。
於該讀出動作中,各次之位址資訊ADD1指定之區塊BLK(sel)中之、與該位址資訊ADD1建立關聯之位址資訊ADD2指定之位元線群BLG(sel)之位元線BL上連接之記憶胞電晶體MCT可成為讀出動作之對象。更具體之內容為如下。
區塊BLK(sel)_1中之、與位元線群BLG(sel)_1之位元線BL連接之記憶胞電晶體MCT可成為讀出動作之對象。進而,區塊BLK(sel)_2中之、與位元線群BLG(sel)_2之位元線BL連接之記憶胞電晶體MCT可成為讀出動作之對象。進而,區塊BLK(sel)_3中之、與位元線群BLG(sel)_3之位元線BL連接之記憶胞電晶體MCT可成為讀出動作之對象。以下相同,區塊BLK(sel)_s中之、與位元線群BLG(sel)_s之位元線BL連接之記憶胞電晶體MCT亦可成為讀出動作之對象。
將藉由該讀出動作而讀出之資料Dout傳輸至感測放大器模組11之鎖存電路XDL。其後,定序器16使就緒/忙碌控制電路17將就緒/忙碌信號bR/B以H電平發送至記憶體控制器2。由此,記憶體控制器2被通知半導體記憶裝置1為就緒狀態。
記憶體控制器2根據接收到表示半導體記憶裝置1為就緒狀態之就緒/忙碌信號bR/B,而產生包含指令「05h」、位址資訊ADD1、及 指令「E0h」之指令集,並將該指令集經由信號DQ<7:0>發送至半導體記憶裝置1。半導體記憶裝置1接收該指令集。指令「05h」及指令「E0h」係用以使半導體記憶裝置1將藉由讀出動作傳輸至鎖存電路XDL之讀出資料輸出至記憶體控制器2而使用之指令。定序器16根據接收到指令「E0h」,而使半導體記憶裝置1將藉由讀出動作傳輸至鎖存電路XDL之資料Dout輸出至記憶體控制器2。另外,並非必須使用上述之指令「05h」、位址資訊ADD1、及指令「E0h」。該情況下,半導體記憶裝置1例如亦可將從記憶體控制器2發送之讀出使能信號bRE之觸發作為觸發器而將資料Dout輸出至記憶體控制器2。
上述中,說明半導體記憶裝置1從記憶體控制器2經由信號SBG接收指定位元線群BLG之位址資訊ADD2。然而,本實施方式並非限定於此。藉由記憶體控制器2經由信號DQ<7:0>發送之、用以使半導體記憶裝置1執行讀出動作之指令集中,亦可包含有指定位元線群BLG之位址資訊。此外,亦可於圖14所示之指令集之前,發送表示記憶體控制器2將位址資訊ADD2發送至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前綴指令。
圖15表示記憶體控制器2產生用以使半導體記憶裝置1執行讀出動作之指令集時所使用之表格之一例。
該表格如圖15所示以建立對應之方式示出邏輯位址與物理位址,用於邏輯位址與物理位址之轉換。該表格亦稱為邏輯物理轉換表格。
記憶體控制器2例如從主機裝置4接收主機指令。該主機指令包含邏輯位址,或包含與邏輯位址建立對應之資訊。
記憶體控制器2於接收到用以執行寫入動作之主機指令之 情況下,例如根據某物理位址,產生用以執行寫入動作之指令集中所含之位址資訊。該物理位址指定某平面PB、某區塊BLK、某串單元SU、某字元線WL、及執行之動作之起點之複數個鎖存電路XDL。根據該位址資訊,而藉由半導體記憶裝置1經由位元線BL0~BL(m-1)以頁為單位執行上述寫入動作。記憶體控制器2將接收到之主機指令相關之邏輯位址與該物理位址以建立對應之方式例如寫入至RAM23中記憶之邏輯物理轉換表格中。如此,產生於讀出動作時使用之邏輯物理轉換表格。
記憶體控制器2於接收到用以執行讀出動作之主機指令之情況下,參照該邏輯物理轉換表格而獲取與接收到之主機指令相關之邏輯位址建立對應之物理位址。記憶體控制器2例如根據該物理位址而產生位址資訊ADD1。位址資訊ADD1例如指定與物理位址指定者相同之平面PB、區塊BLK、串單元SU、字元線WL、及複數個鎖存電路XDL。即,位址資訊ADD1以頁為單位指定作為讀出動作之對象之區域。記憶體控制器2根據上述主機指令,而產生包含該位址資訊ADD1之用以執行讀出動作之指令集。記憶體控制器2進而根據上述主機指令,可不參照該邏輯物理轉換表格而產生位址資訊ADD2。位址資訊ADD2例如指定讀出動作之執行單位中之某位元線群BLG。
(2-2)從複數個區塊之並行讀出
圖16係用以概念性地說明從參照圖14說明之複數個區塊BLK(sel)讀出資料Dout之圖。圖16中,為了易於參照,將構成各位元線群BLG之位元線BL之個數設為4個。
圖16中例示如下情況:圖14之例之區塊BLK(sel)_1及位元線群BLG(sel)_1分別為區塊BLK1及位元線群BLG1,圖14之例之區塊 BLK(sel)_2及位元線群BLG(sel)_2分別為區塊BLK3及位元線群BLG4,圖14之例之區塊BLK(sel)_3及位元線群BLG(sel)_3分別為區塊BLK5及位元線群BLG3,‧‧‧,圖14之例之區塊BLK(sel)_s及位元線群BLG(sel)_s分別為區塊BLK6及位元線群BLG5。
與各次之位址資訊ADD1之區塊位址指定之區塊BLK建立對應之驅動器電路DC及電壓傳輸電路TC以如下方式動作。該驅動器電路DC例如根據該位址資訊ADD1中之頁位址及串位址、以及與該位址資訊ADD1建立關聯之位址資訊ADD2,而對該電壓傳輸電路TC供給各種電壓。該電壓傳輸電路TC將供給之各種電壓根據該區塊位址而傳輸至該區塊BLK。圖16之例中,驅動器電路DC1及電壓傳輸電路TC1、驅動器電路DC3及電壓傳輸電路TC3、驅動器電路DC5及電壓傳輸電路TC5、以及驅動器電路DC6及電壓傳輸電路TC6以此方式動作。感測放大器模組11例如使與各次之位址資訊ADD2指定之位元線群BLG(sel)之位元線BL分別建立對應之感測放大器組SAU有效。感測放大器模組11使用有效之感測放大器組SAU,以如下方式從各區塊BLK(sel)讀出資料。
從區塊BLK1經由位元線群BLG1之位元線BL讀出資料,從區塊BLK3經由位元線群BLG4之位元線BL讀出資料,從區塊BLK5經由位元線群BLG3之位元線BL讀出資料,‧‧‧,從區塊BLK6經由位元線群BLG5之位元線BL讀出資料。
如此,從不同之區塊BLK(sel)經由不同之位元線群BLG(sel)之位元線讀出資料,因此感測放大器模組11能夠從該些區塊BLK(sel)並行讀出資料。
感測放大器模組11將使用有效之感測放大器組SAU讀出之 資料經由資料匯流排傳輸至輸入輸出電路13,並經由輸入輸出電路13輸出至記憶體控制器2。該資料之大小例如與有效之感測放大器組SAU之數量成比例。即,該資料之大小與構成位元線群BLG(sel)之位元線之數量成比例。
(2-3)時序圖
上述中說明了於讀出動作中,可從複數個區塊BLK(sel)之各者以位元線群BLG為單位並行讀出資料。以下,著眼於從該區塊BLK(sel)中之某區塊BLK(sel)以某位元線群BLG(sel)為單位之資料讀出來進行說明。
圖17表示如下時序圖之一例,該時序圖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執行該讀出動作時對該選擇區塊BLK(sel)相關之各種配線施加之電壓之時間變化。以下說明之讀出動作只不過係一例,本實施方式之讀出動作並不限定於此。
以下說明中,將該選擇區塊BLK(sel)相關之群選擇字元線GWL分別以如下方式稱呼。
如參照圖7所說明,對於構成該位元線群BLG(sel)之各位元線BL,於該位元線BL連接有1個分類為類型「1」之閾值電壓之群選擇電晶體GCT1。將與該些分類為類型「1」之閾值電壓之群選擇電晶體GCT連接之群選擇字元線GWL稱為群選擇字元線GWL(sel),將其他群選擇字元線GWL稱為群選擇字元線GWL(usel)。如參照圖8所說明,群選擇字元線GWL(sel)係與該位元線群BLG(sel)建立對應之群選擇字元線GWL。
以下,以與圖13之例相同之理由,對於非選擇字元線 WL(usel)說明對某1個非選擇字元線WL(usel)施加之電壓之控制,對於非選擇選擇閘極線SGD(usel),亦說明對某1個非選擇選擇閘極線SGD(usel)施加之電壓之控制,對於群選擇字元線GWL(usel),亦說明對某1個群選擇字元線GWL(usel)施加之電壓之控制,對於位元線BL,亦說明對某1個位元線BL施加之電壓之控制。
於圖17之例之讀出動作開始前,對字元線WL(sel)、WL(usel)、GWL(sel)、及GWL(usel)、選擇閘極線SGD(sel)、SGD(usel)、及SGS、位元線BL、以及源極線SL分別施加電壓VSS。
於時刻T10進行接下來說明之控制。
將對選擇閘極線SGD(sel)及SGS施加之電壓分別從電壓VSS提昇至電壓VSG。將對選擇字元線WL(sel)施加之電壓從電壓VSS變更為電壓VCGRV。將對非選擇字元線WL(usel)施加之電壓從電壓VSS提昇至電壓VREAD。
將對群選擇字元線GWL(sel)施加之電壓從電壓VSS變更為電壓VH。將對群選擇字元線GWL(usel)施加之電壓從電壓VSS變更為電壓VL。圖17之例中,電壓VL高於電壓VSS。
繼而,於時刻T11,將對位元線BL施加之電壓從電壓VSS提昇至電壓VBL2,將對源極線SL施加之電壓從電壓VSS變更為電壓VCELSRC2。
於如此施加電壓之配線之電位穩定之後,對於位元線群BLG(sel)之各位元線BL,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感測放大器電路SA例如對流通於該位元線BL之電流進行感測。此能夠藉由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各群選擇電晶體GCT處於接通狀態而實現。該感測放大器電路SA根據對該 電流之感測,而將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選擇記憶胞電晶體MCT中記憶之資料讀出。
繼而,於時刻T12,將對位元線BL、源極線SL、選擇選擇閘極線SGD(sel)、選擇閘極線SGS、選擇字元線WL(sel)、非選擇字元線WL(usel)、群選擇字元線GWL(sel)、及群選擇字元線GWL(usel)施加之電壓分別變更為電壓VSS。
圖18係用以說明以位元線群BLG1為單位執行從該區塊BLK(sel)之資料讀出時向該區塊BLK(sel)相關之各群選擇字元線GWL之電壓之施加之圖。圖18之例中,各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如圖7所示設定。
對於構成位元線群BLG1之各位元線BL,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中,僅電晶體GCT1之閾值電壓分類為類型「1」,其他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分類為類型「0」。由此,與電晶體GCT1連接之群選擇字元線GWL1係群選擇字元線GWL(sel),其他群選擇字元線GWL係群選擇字元線GWL(usel)。因此,於圖17之例之時刻T11至時刻T12,對群選擇字元線GWL1施加電壓VH,對其他群選擇字元線GWL施加電壓VL。例如根據位址資訊ADD2指定位元線群BLG1,而控制向各種配線之該電壓之施加。
以下,著眼於位元線群BLG1之某位元線BL來進行說明,但對於位元線群BLG1之其他位元線BL,以下之說明亦成立。
當如上所述對各群選擇字元線GWL施加電壓時,對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各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閘極以如下方式施加電壓。對分類為類型「1」之閾值電壓之電晶體GCT1之閘極,經由群選擇字元線GWL1 施加比該閾值電壓高之電壓VH。對分類為類型「0」之閾值電壓之其他電晶體GCT之閘極,分別經由其他群選擇字元線GWL施加比該些閾值電壓高之電壓VL。
由此,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均成為接通狀態。其結果,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感測放大器電路SA例如藉由對流通於該位元線BL之電流進行感測,而能夠將選擇記憶胞電晶體MCT中記憶之資料讀出。
另一方面,至於其他位元線群BLG則為如下上述。以下,列舉位元線群BLG0之某位元線BL為例進行說明。對於位元線群BLG1以外之位元線群BLG之其他位元線BL,相同之說明亦成立。
如上所述,當對各群選擇字元線GWL實施電壓時,對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0之閘極,經由群選擇字元線GWL0施加電壓VL。該群選擇電晶體GCT0之閾值電壓分類為類型「1」,該閾值電壓高於電壓VL。
由此,該群選擇電晶體GCT0處於斷開狀態。其結果,即便與該位元線BL及選擇字元線WL(sel)連接之記憶胞電晶體MCT成為接通狀態,該記憶胞電晶體MCT之接通狀態亦不會對流通於該位元線BL之電流等帶來影響。
如此,能夠從該區塊BLK(sel)以位元線群BLG1為單位讀出資料。該資料讀出不會對流通於其他位元線群BLG之各位元線BL之電流等帶來影響。此意味著半導體記憶裝置1可從其他區塊BLK以不同之位元線群BLG為單位讀出資料。因此,如參照圖14及圖16所說明,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從複數個區塊BLK分別經由不同之位元線群BLG並行讀出 資料。
上述中,對從相同之平面PB之複數個區塊BLK(sel)並行讀出資料之情況之例進行了說明。但,如上所述,亦可僅從單個區塊BLK(sel)經由某1個位元線群BLG讀出資料。
上述中,對從1個區塊BLK(sel)經由單個位元線群BLG讀出資料之情況之例進行了說明。但,亦可從1個區塊BLK(sel)經由2個以上之任意數量之位元線群BLG讀出資料。
例如,圖18之例中,對從某區塊BLK(sel)以位元線群BLG0及BLG1為單位讀出資料之情況進行說明。參照圖14說明之與指定該區塊BLK(sel)之位址資訊ADD1建立關聯之位址資訊ADD2,指定例如位元線群BLG0及BLG1。
對於構成位元線群BLG0之各位元線BL,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中,僅電晶體GCT0之閾值電壓分類為類型「1」。將與該些電晶體GCT0連接之群選擇字元線GWL0設為群選擇字元線GWL(sel)。進而,對於構成位元線群BLG1之各位元線BL,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中,僅電晶體GCT1之閾值電壓分類為類型「1」。將與該些電晶體GCT1連接之群選擇字元線GWL1亦設為群選擇字元線GWL(sel)。將其餘之群選擇字元線GWL設為群選擇字元線GWL(usel)。
與圖18之例相同,對作為群選擇字元線GWL(sel)之群選擇字元線GWL0及GWL1施加電壓VH。另一方面,對其他群選擇字元線GWL施加電壓VL。由此,能夠從該區塊BLK(sel)經由位元線群BLG0及BLG1讀出資料。能夠從可並行讀出資料之其他區塊BLK(sel),以不包含 位元線群BLG0及BLG1之任一者之1個以上之位元線群BLG為單位讀出資料。
[效果]
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記憶胞陣列10之各位元線BL0~BL(m-1),包含於複數個位元線群BLG中之任一者。
圖7及圖8之例中,對於構成某位元線群BLG之各位元線BL,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如下述。將與某群選擇字元線GW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分類為類型「1」。將與其他群選擇字元線GWL分別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各閾值電壓分類為類型「0」。此對於任一位元線群BLG均成立,但若位元線群BLG不同,則該群選擇字元線GWL亦不相同。
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於以某區塊BLK(sel)為對象之讀出動作中,從此種位元線群BLG中例如選擇1個位元線群BLG,讀出與該位元線群BLG(sel)連接之選擇記憶胞電晶體MCT中記憶之資料。更具體之內容如下。
圖17之例中,從時刻T11至時刻T12,半導體記憶裝置1對該區塊BLK(sel)相關之群選擇字元線GWL分別以如下方式施加電壓。半導體記憶裝置1對群選擇字元線GWL(sel)施加電壓VH,對其他群選擇字元線GWL(usel)施加電壓VL。
對於構成該位元線群BLG(sel)之各位元線BL,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以如下方式與任一群選擇字元線GWL連接。分類為類型「1」之閾值電壓之群選擇電晶體GCT與群選擇字元線GWL(sel)連接。分類為類型「0」之閾值電壓之各群選擇電晶體GCT與群 選擇字元線GWL(usel)連接。
如上所述,當對群選擇字元線GWL分別施加電壓時,對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各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閘極以如下方式施加電壓。對分類為類型「1」之閾值電壓之電晶體GCT之閘極,經由群選擇字元線GWL(sel)施加比該閾值電壓高之電壓VH。對分類為類型「0」之閾值電壓之其他電晶體GCT之閘極,分別經由其他群選擇字元線GWL(usel)供給比該等閾值電壓高之電壓VL。由此,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均成為接通狀態。其結果,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感測放大器電路SA,例如能夠藉由對流通於該位元線BL之電流進行感測而將選擇記憶胞電晶體MCT中記憶之資料讀出。
另一方面,至於其他位元線群BLG之各位元線BL則為如下。
如上所述,當對群選擇字元線GWL分別施加電壓時,對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分類為類型「1」之閾值電壓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閘極,經由群選擇字元線GWL(usel)施加比該閾值電壓低之電壓VL。由此,該群選擇電晶體GCT成為斷開狀態。其結果,即便與該位元線BL及選擇字元線WL(sel)連接之記憶胞電晶體MCT成為接通狀態,該記憶胞電晶體MCT之接通狀態亦不會對流通於該位元線BL之電流等帶來影響。
如此,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以位元線群BLG為單位執行以該區塊BLK(sel)為對象之讀出動作。如參照圖9所說明,可構成與該區塊BLK(sel)相關之字元線WL中作為群選擇字元線GWL來使用之字元線WL之個數相同數量之位元線群BLG。若構成更多之位元線群BLG,則各位元線群BLG可由更少之數量之位元線BL構成。於各位元線群BLG由更 少之數量之位元線BL構成之情況下,以更少之數量之位元線BL為單位執行上述讀出動作,藉由該讀出動作而讀出大小更小之資料。
因此,根據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於所需資料之大小較小之情況下,能夠不讀出多餘資料而以所需資料之大小為單位讀出資料。此使得能夠以圖形資料庫等中所要求之例如數10位組為單位存取資料。例如,於進行包含多餘資料之資料之讀出之情況下,亦於半導體記憶裝置與記憶體控制器之間傳輸多餘資料,由此所需資料之傳輸產生延遲,此外,會產生半導體記憶裝置與記憶體控制器之間之記憶體介面之一部分被佔用之情況。根據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以所需資料之大小為單位讀出資料,因此該所需資料之傳輸不會產生延遲,此外,不會產生記憶體介面之一部分被佔用之情況。上述資料讀出能夠藉由如下簡單控制而實現,即,僅對作為讀出對象之區塊BLK(sel)相關之群選擇字元線GWL中之1個群選擇字元線GWL施加電壓VH,而對其他群選擇字元線GWL施加電壓VL。
如上所述,從某區塊BLK(sel)之以某位元線群BLG(sel)為單位之資料讀出,不會對流通於其他位元線群BLG之各位元線BL之電流等帶來影響。此意味著半導體記憶裝置1可從其他區塊BLK以其他位元線群BLG為單位讀出資料。因此,如參照圖14及圖16所說明,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從複數個區塊BLK分別經由不同之位元線群BLG並行讀出資料。
因此,根據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可提高隨機讀取之存取速度,從而可提高所需資料之移動效率。由此,無需為了提高資料庫中記憶之資料之移動效率,而由半導體記憶裝置將該資料暫時讀出 並進行排序後再寫入至該資料庫中。上述再寫入會導致半導體記憶裝置之特性劣化及存取性能劣化。因此,根據半導體記憶裝置1,可防止上述特性劣化及存取性能劣化。
進而,半導體記憶裝置1於受理了用以執行TLC方式之寫入動作之指令之情況下,如參照圖6所說明,能夠活用QLC方式之控制而執行寫入動作。由此,形成之閾值電壓分佈之各者與相鄰之閾值電壓分佈於曲線圖上重疊之部分之比率,相比於未活用QLC方式之控制之情況較小。由此,半導體記憶裝置1執行讀出動作時之位元錯誤率降低。
例如,於半導體記憶裝置維持著資料DAT中之糾錯碼之比率而以更少數量之位元線BL為單位執行讀出動作之情況下,執行讀出動作之頻率增加,由此利用ECC電路之糾錯處理失敗之頻率亦會增加。因此,半導體記憶裝置執行重試讀取之頻率亦會增加。但,根據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如上所述位元錯誤率降低,因此該糾錯處理失敗之頻率減少。因此,根據半導體記憶裝置1,即便於半導體記憶裝置1維持著資料DAT中之糾錯碼之比率而以更少數量之位元線BL為單位執行讀出動作之情況下,亦能夠不增加上述重試讀取之頻率。
進而,關聯於第1實施方式之記憶體控制器2而進行說明。記憶體控制器2產生用以於半導體記憶裝置1執行上述讀出動作之指令集,並將該指令集發送至半導體記憶裝置1。半導體記憶裝置1根據該指令集而執行上述讀出動作。記憶體控制器2例如根據從主機裝置4接收之主機指令,參照圖15所示之邏輯物理轉換表格而產生上述指令集中所含之位址資訊ADD1。位址資訊ADD1例如指定平面PB、區塊BLK、串單元SU、字元線WL、及複數個鎖存電路XDL。即,位址資訊ADD1以與寫入動作時 相同之頁單位指定作為讀出動作之對象之區域。另一方面,記憶體控制器2根據上述主機指令,不參照該邏輯物理轉換表格而產生位址資訊ADD2。位址資訊ADD2例如指定讀出動作之執行單位之某位元線群BLG。半導體記憶裝置1亦根據該位址資訊ADD2,以該位元線群BLG為單位執行上述讀出動作。
如此,記憶體控制器2不參照邏輯物理轉換表格,而產生指定讀出動作之執行單位之某位元線群BLG之位址資訊ADD2。例如於表示位元線群BLG之資訊亦係如此根據邏輯物理轉換表格來獲得之情況下,該邏輯物理轉換表格之容量變大,因此,記憶體控制器產生用於讀出動作之位址資訊所需之時間變長。但,根據第1實施方式之記憶體控制器2,如上所述,不根據邏輯物理轉換表格而產生表示位元線群BLG之資訊。由此,可防止邏輯物理轉換表格之容量變大,此外,記憶體控制器2產生用於讀出動作之位址資訊所需之時間不會變長。
[變化例]
(1)第1變化例
驅動器組件19及列解碼器模組12之構成並不限定於參照圖11及圖12所說明之構成。以下說明其他例。以下,以與參照圖11及圖12說明者不同之方面為中心進行說明。
圖19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第1變化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驅動器組件19及列解碼器模組12之構成之一例。
驅動器組件19包含驅動器電路DC0及DC2。驅動器電路DC0與電壓傳輸電路TC0及TC1連接。驅動器電路DC2與電壓傳輸電路TC2及TC3連接。
圖20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第1變化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驅動器電路DC0及電壓傳輸電路TC0及TC1之構成之一例。以下,對驅動器電路DC0以及電壓傳輸電路TC0及TC1進行說明,但例如對於驅動器電路DC2及電壓傳輸電路TC2及TC3,相同之說明亦成立。
驅動器電路DC0與電壓傳輸電路TC0如參照圖12所說明,經由配線CG0~CG95、CXD0~CXD3、及CXS連接。電壓傳輸電路TC0與區塊BLK0如參照圖12所說明,經由字元線WL0~WL95、以及選擇閘極線SGD0~SGD3及SGS連接。
電壓傳輸電路TC1如參照圖12所說明,具有與電壓傳輸電路TC0相同之構成。更具體內容為如下。電壓傳輸電路TC1包含區塊解碼器BD1及電晶體群TG1。電晶體群TG1包含電晶體TWTr0、TWTr1、‧‧‧、TWTr95、TDTr0、TDTr1、TDTr2、TDTr3、及TSTr。區塊解碼器BD1之輸出端與電晶體群TG1之電晶體TWTr0、TWTr1、‧‧‧、TWTr95、TDTr0、TDTr1、TDTr2、TDTr3、及TSTr之各閘極連接。以下,著眼於電晶體群TG1中所含之各電晶體,對驅動器電路DC0與電壓傳輸電路TC1之間之連接關係進行說明。電壓傳輸電路TC1以如下方式連接於和驅動器電路DC0連接之各種配線。另外,電壓傳輸電路TC1與區塊BLK1之間之連接關係,和參照圖12對電壓傳輸電路TC0與區塊BLK0之間之連接進行說明者相同。
電晶體TWTr0之第1端與配線CG0連接。電晶體TWTr1之第1端與配線CG1連接。以下相同,電晶體TWTr95之第1端與配線CG95連接。電晶體TDTr0之第1端與配線CXD0連接。電晶體TDTr1之第1端與配線CXD1連接。以下相同,電晶體TDTr3之第1端與配線CXD3連接。電 晶體TSTr之第1端與配線CXS連接。
於位址資訊ADD1之區塊位址指定區塊BLK0及BLK1中之任一者之情況下,驅動器電路DC0例如根據該位址資訊ADD1中之頁位址、及串位址等,對與該驅動器電路DC連接之各配線CG0~CG95、CXD0~CXD3、及CXS,傳輸對驅動器組件19供給之電壓中之某電壓。驅動器電路DC0於讀出動作時,亦可根據位址資訊ADD2來進行該傳輸。
各電壓傳輸電路TC0及TC1,能夠將該配線CG0~CG95、CXD0~CXD3、及CXS分別電連接於和該電壓傳輸電路TC連接之字元線WL0~WL95、以及選擇閘極線SGD0~SGD3及SGS中建立對應之配線。該電連接係如參照圖12所說明,根據由電壓傳輸電路TC0及TC1中所含之區塊解碼器BD進行之區塊位址之解碼結果來進行。藉由該電連接,而將利用驅動器電路DC0傳輸至該配線CG0~CG95、CXD0~CXD3、及CXS之電壓分別傳輸至區塊BLK0及BLK1中之一者。
圖19及圖20之例中,半導體記憶裝置1亦可以位元線群BLG為單位執行以各區塊BLK為對象之讀出動作。圖19及圖20之例中,如參照圖16所說明,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從區塊BLK0及BLK1中之任一區塊BLK、與區塊BLK2及BLK3中之任一區塊BLK並行讀出資料。圖19及圖20之例中,不並行讀出資料之複數個區塊BLK分別經由電壓傳輸電路TC而連接於相同之驅動器電路DC。根據第1實施方式之第1變化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藉由如此削減驅動器電路DC之數量而能夠削減電路規模。
(2)第2變化例
上述中,對半導體記憶裝置1亦能夠以位元線群BLG為單 位執行以圖2所示之平面PB中之任一區塊BLK為對象之讀出動作之情況進行了說明。以下,對半導體記憶裝置1不以位元線群BLG為單位執行以該平面PB之某區塊BLK為對象之讀出動作之情況進行說明。
圖21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第2變化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驅動器組件19及列解碼器模組12相關之構成之一例。
驅動器組件19包含驅動器電路DC0、DC1、DC2、‧‧‧、及DCs(s為1以上且小於n之整數)。列解碼器模組12與圖11之例相同,包含電壓傳輸電路TC0、TC1、TC2、‧‧‧、及TC(n-1)。電壓傳輸電路TC0、TC1、TC2、‧‧‧、及TC(n-1)分別與區塊BLK0、BLK1、BLK2、‧‧‧、及BLK(n-1)按上述順序以1對1地建立對應。
以下,以與參照圖11及圖12說明者不同之方面為中心進行說明。
驅動器電路DCs與參照圖19及圖20所說明者相同,與電壓傳輸電路TCs、TC(s+1)、TC(s+2)、‧‧‧、及TC(n-1)連接。各電壓傳輸電路TC如參照圖11所說明,連接於和該電壓傳輸電路TC建立對應之區塊BLK。
對於區塊BLK0、BLK1、BLK2、‧‧‧、及BLK(s-1)之各區塊BLK,參照圖7進行之說明成立。
對於區塊BLKs、BLK(s+1)、BLK(s+2)、‧‧‧、及BLK(n-1)之各區塊BLK,以下說明成立。該區塊BLK相關之字元線WL均不作為參照圖7所說明之群選擇字元線GWL來使用,該區塊BLK之胞電晶體CT均不作為群選擇電晶體GCT來使用。
圖21之例中,半導體記憶裝置1針對各區塊BLK0~ BLK(s-1),能夠以位元線群BLG為單位執行以該區塊BLK為對象之讀出動作,進而,能夠從該些區塊BLK中之複數個區塊BLK並行讀出資料。圖21中,與圖16之例相同地示出從該些區塊BLK中之複數個區塊BLK並行讀出資料之情況。
圖21之例中,對於各區塊BLKs~BLK(n-1),經由位元線BL0~BL(m-1)而以頁為單位執行以該區塊BLK為對象之讀出動作。該讀出動作中,例如使與各位元線BL0~BL(m-1)建立對應之感測放大器組SAU有效。
另外,對於作為以位元線群BLG為單位之讀出動作之對象之區塊BLK0~BLK(s-1),如第1變化例中所說明,不並行讀出資料之複數個區塊BLK亦可分別經由電壓傳輸電路TC而連接於相同之驅動器電路DC。
<第2實施方式>
以下,對第2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a進行說明。
為了與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a區分而使用符號1a,但半導體記憶裝置1a之構成,除以下說明之方面以外與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構成相同。
半導體記憶裝置1a與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相同,能夠以位元線群BLG為單位而執行以圖2所示之平面PB之某區塊BLK為對象之讀出動作。以下,對如下情況進行說明:半導體記憶裝置1a與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相同,於以該平面PB之任一區塊BLK為對象時,亦能夠以位元線群BLG為單位執行讀出動作。以下,列舉該平面PB之1個區塊BLK為例進行說明。對於該平面PB之其他區塊BLK,以下之說明成立。與圖7之例相同,能夠藉由設定與該區塊BLK相關之複數個 群選擇字元線GWL連接之各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而以位元線群BLG為單位執行讀出動作。
圖22表示一覽顯示第2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a之該區塊BLK之某串單元SU中之各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之設定之一例之表。以下,列舉該串單元SU為例進行說明,對於該區塊BLK之其他串單元SU,以下之說明亦成立。以下,列舉位元線BL0~BL(m-1)構成35個位元線群BLG之情況為例進行說明,但位元線BL0~BL(m-1)構成之位元線群BLG之數量並不限定於35個。
與圖7之例相同,對群選擇字元線GWL0~GWL6進行定義。進而,與圖7之例相同,針對各位元線BL0~BL(m-1),對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胞電晶體CT中之群選擇電晶體GCT0~GCT6進行定義。
表中,與圖8之表相同,針對各位元線群BLG,示出構成該位元線群BLG之位元線BL相關之各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之設定。
對於構成位元線群BLG0之各位元線BL,該位元線BL相關之群選擇電晶體GCT滿足以下條件。即,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中,電晶體GCT0、GCT1、及GCT2之閾值電壓分別分類為類型「1」,其他電晶體GCT3~GCT6之閾值電壓分別分類為類型「0」。
同樣,對於構成位元線群BLG1之各位元線BL,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中,電晶體GCT0、GCT1、及GCT3之閾值電壓分別分類為類型「1」。進而,對於構成位元線群BLG2之各位元線BL,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中, 電晶體GCT0、GCT1、及GCT4之閾值電壓分別分類為類型「1」。進而,對於構成位元線群BLG3之各位元線BL,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中,電晶體GCT0、GCT1、及GCT5之閾值電壓分別分類為類型「1」。進而,對於構成位元線群BLG4之各位元線BL,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中,電晶體GCT0、GCT1、及GCT6之閾值電壓分別分類為類型「1」。以下相同,為如圖22之表所示。
以上,對於各位元線BL0~BL(m-1),說明了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胞電晶體CT中7個胞電晶體CT分別作為群選擇電晶體GCT發揮功能。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其餘之胞電晶體CT分別作為記憶胞電晶體MCT發揮功能。
接下來,說明根據某區塊BLK相關之字元線WL中作為群選擇字元線GWL來使用之字元線WL之個數,位元線BL0~BL(m-1)可構成多少個位元線群BLG。
圖22之例中,對於構成某位元線群BLG之各位元線BL,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中,與某3個群選擇字元線GWL分別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分別分類為類型「1」,其他電晶體GCT之閾值電壓分別分類為類型「0」。此對於任一位元線群BLG均成立,但若位元線群BLG不同,則該3個群選擇字元線GWL之組合亦會不同。如此,圖22之例中,位元線群BLG分別與3個群選擇字元線GWL之組合以1對1地建立對應。圖22之例中,構成能夠如此建立對應之數量之位元線群BLG。即,構成從7個群選擇字元線GWL選擇3個之組合之選法之數量之位元線群BLG。
如此,於某區塊BLK相關之字元線WL中2t(t為1以上之整數)個字元線WL作為群選擇字元線GWL使用之情況下,考慮如下數量作為位元線BL0~BL(m-1)可構成之位元線群BLG之數量。以下說明中,將從互不相同之h個中選擇i個之組合之選法之總數h表示為Ci。i為1以上之整數,h為i以上之整數。
從2t個群選擇字元線GWL選擇1個之選法之數量為2tC1,從2t個群選擇字元線GWL選擇2個之組合之選法之數量為2tC2,從2t個群選擇字元線GWL選擇3個之組合之選法之數量為2tC3,同樣,數量為2tC42tC52tC62tC7、‧‧‧‧。
該些數量中最大之數量為2tCt。即,於某區塊BLK相關之字元線WL中2t個字元線WL作為群選擇字元線GWL來使用之情況下,位元線BL0~BL(m-1)最大可構成2tCt個位元線群BLG。
同樣,於某區塊BLK相關之字元線WL中(2t+1)個字元線WL作為群選擇字元線GWL來使用之情況下,考慮如下數量作為位元線BL0~BL(m-1)可構成之位元線群BLG之數量。
從(2t+1)個群選擇字元線GWL選擇1個之選法之數量為2t+1C1,從(2t+1)個群選擇字元線GWL選擇2個之組合之選法之數量為2t+1C2,從(2t+1)個群選擇字元線GWL選擇3個之組合之選法之數量為2t+1C3,同樣,數量為2t+1C42t+1C52t+1C62t+1C7、‧‧‧‧。
該些數量中最大之數量為2t+1Ct2t+1Ct+1。即,於某區塊BLK相關之字元線WL中(2t+1)個字元線WL作為群選擇字元線GWL來使用之情況下,位元線BL0~BL(m-1)最大可構成2t+1Ct2t+1Ct+1個位元線群BLG。
圖23表示一覽顯示根據第2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a之記憶胞陣列10之某區塊BLK相關之群選擇字元線GWL之個數,而位元線BL0~BL(m-1)可構成多少個位元線群BLG之表。
於群選擇字元線GWL之個數為2t個之情況下,可構成從2t個群選擇字元線GWL選擇t個之組合之選法之數量之位元線群BLG,因此,表示可構成2tCt個位元線群BLG。
於群選擇字元線GWL之個數為(2t+1)個之情況下,可構成從(2t+1)個群選擇字元線GWL選擇t個之組合之選法之數量之位元線群BLG,因此,表示可構成2t+1Ct個位元線群BLG。
表中,表示於群選擇字元線GWL之數量為7個之情況下,可構成35個位元線群BLG。此對應於圖22之例。
接下來,半導體記憶裝置1a之動作,除以下說明之方面以外與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動作相同。
參照圖22說明之從區塊BLK以位元線群BLG為單位之資料讀出係以參照圖17說明之方式執行。第2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a中,該區塊BLK(sel)相關之群選擇字元線GWL(sel)為3個。該3個群選擇字元線GWL(sel)之組合,如參照圖22所說明係與位元線群BLG(sel)建立對應之3個群選擇字元線GWL之組合。
對於以位元線群BLG1為單位執行從該區塊BLK(sel)之資料讀出之情況下,向該區塊BLK(sel)相關之各群選擇字元線GWL之電壓之施加進行說明。
群選擇字元線GWL0、GWL1、及GWL3係群選擇字元線GWL(sel)。另一方面,其他群選擇字元線GWL係群選擇字元線 GWL(usel)。因此,於圖17之例之時刻T11至時刻T12,對群選擇字元線GWL0、GWL1、及GWL3施加電壓VH,對其他群選擇字元線GWL施加電壓VL。
以下,著眼於位元線群BLG1之某位元線BL進行說明,但對於位元線群BLG1之其他位元線BL,以下之說明亦成立。
當如上所述對群選擇字元線GWL分別施加電壓時,對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各群選擇電晶體GCT之閘極以如下方式施加電壓。對分類為類型「1」之閾值電壓之電晶體GCT0、GCT1、及GCT3之閘極,分別經由群選擇字元線GWL0、GWL1、及GWL3而施加比該些閾值電壓高之電壓VH。對分類為類型「0」之閾值電壓之其他電晶體GCT之閘極,分別經由其他群選擇字元線GWL而施加比該些閾值電壓高之電壓VL。
由此,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均成為接通狀態。其結果,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感測放大器電路SA例如藉由對流通於該位元線BL之電流進行感測,而能夠讀出選擇記憶胞電晶體MCT中記憶之資料。
另一方面,對於其他位元線群BLG則為如下。以下,列舉位元線群BLG0之某位元線BL為例來進行說明。對於位元線群BLG1以外之位元線群BLG之其他位元線BL,相同之說明成立。
當如上所述對群選擇字元線GWL分別施加電壓時,對與該位元線BL連接之群選擇電晶體GCT2之閘極,經由群選擇字元線GWL2而施加電壓VL。該群選擇電晶體GCT2之閾值電壓分類為類型「1」,該閾值電壓高於電壓VL。
由此,該群選擇電晶體GCT2處於斷開狀態。其結果,即 便與該位元線BL及選擇字元線WL(sel)連接之記憶胞電晶體MCT成為接通狀態,該記憶胞電晶體MCT之接通狀態亦不會對流通於該位元線BL之電流等帶來影響。
如此,能夠從該區塊BLK(sel)以位元線群BLG1為單位讀出資料。該資料讀出不會對分別流通於其他位元線群BLG之位元線BL之電流等帶來影響。此意味著半導體記憶裝置1a可從其他區塊BLK以其他位元線群BLG為單位讀出資料。因此,如參照圖14及圖16所說明,半導體記憶裝置1a能夠從複數個區塊BLK分別經由不同之位元線群BLG並行地讀出資料。
根據第2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a,如對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所說明,例如能夠以所需資料之大小為單位讀出資料,此外,可提高所需資料之移動效率。根據第2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a,亦可發揮如下效果。
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如參照圖7所說明,為了由位元線BL0~BL(m-1)構成32個位元線群BLG,而將某區塊BLK相關之字元線WL中32個字元線WL用作群選擇字元線GWL。相對於此,第2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a中,如參照圖22所說明,為了由位元線BL0~BL(m-1)構成35個位元線群BLG,而將某區塊BLK相關之字元線WL中7個字元線WL用作群選擇字元線GWL。即,半導體記憶裝置1a中,與圖7之例相比所使用之群選擇字元線GWL之個數較少,但構成更多數量之位元線群BLG。
因此,根據第2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a,與第1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相比,藉由於某平面PB中設置相同程度之數量之 位元線群BLG而能夠以相同程度之大小為單位讀出資料,並且可使作為記憶胞電晶體MCT來使用之胞電晶體CT之數量變多。
<其他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連接」表示電連接,例如不排除中間介插有其他元件。
本說明書中,相同、一致、一定、及維持等表述,係意識到亦包含實施實施方式中所述之技術時存在設計範圍內之誤差之情況來使用。對於如稱為實質上相同那樣於該些表述中反覆使用實質上這一用語之情況下,亦相同。此外,施加或供給某電壓這樣之表述,係意識到包含進行施加或供給該電壓之控制、及實際上施加或供給該電壓這雙方來使用。進而,施加或供給某電壓例如亦可包含施加或供給0V之電壓。
上述中對幾個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該些實施方式係作為例子提出者,並未意圖限定發明之範圍。該些新穎之實施方式能夠以其他各種方式實施,且可於不脫離發明主旨之範圍進行各種省略、替換、變更。該些實施方式及其變化包含於發明之範圍及主旨中,並且包含於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記載之發明中及與其相等之範圍內。
[相關申請案]
本申請案享有以日本專利申請案2021-118962號(申請日:2021年7月19日)為基礎申請案之優先權。本申請案藉由參照該基礎申請案而包含基礎申請案之全部內容。
ADD1:位址資訊
ADD2:位址資訊
bR/B:就緒/忙碌信號
BLK(sel)_1:區塊
BLK(sel)_2:區塊
BLK(sel)_3:區塊
BLK(sel)_s:區塊
DQ<7:0>:信號
Dout:資料
SBG:信號

Claims (20)

  1. 一種半導體記憶裝置,其具備:記憶胞陣列;及控制電路,其構成為,接收用以執行讀出動作之第1指令、與指定1個以上之位元線群之第1位址資訊,根據上述第1指令,從上述記憶胞陣列中,經由上述1個以上之位元線群、而不經由未包含於上述1個以上之位元線群中之位元線地讀出第1資料,且輸出上述第1資料。
  2.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上述第1位址資訊係經由與接收上述第1指令所使用之外部端子不同之外部端子而接收。
  3.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上述第1資料之大小係以上述1個以上之位元線群中所含之位元線之數量為依據。
  4.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電路進而以接收第2位址資訊之方式構成,上述第1資料之讀出進而以上述第2位址資訊為依據。
  5.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上述記憶胞陣列包含相同平面之第1區塊及第2區塊, 上述第1資料包含從上述第1區塊讀出之第2資料、與從上述第2區塊讀出之第3資料。
  6. 如請求項5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電路進而以接收指定上述第1區塊及上述第2區塊之第2位址資訊之方式構成,上述第1資料之讀出進而以上述第2位址資訊為依據。
  7. 如請求項5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上述1個以上之位元線群包含第1位元線群及第2位元線群,將上述第2資料不經由上述第2位元線群而經由上述第1位元線群讀出,將上述第3資料不經由上述第1位元線群而經由上述第2位元線群讀出。
  8. 如請求項5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讀出上述第2資料之期間與讀出上述第3資料之期間至少一部分重疊。
  9. 如請求項5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電路具備:第1驅動器電路,其為了進行以上述第1區塊為對象之動作而對上述第1區塊供給電壓;及第2驅動器電路,其於上述第1驅動器電路對上述第1區塊供給電壓之 期間,為了進行以上述第2區塊為對象之動作而對上述第2區塊供給電壓。
  10.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上述記憶胞陣列包含第1區塊,上述半導體記憶裝置進而具備上述第1區塊相關之第1字元線、第2字元線、第3字元線、及第4字元線,上述控制電路進而構成為,根據上述第1指令,而於對上述第1字元線施加第1電壓、對上述第2字元線施加比上述第1電壓高之第2電壓、對上述第3字元線施加第3電壓、且對上述第4字元線施加比上述第3電壓高之第4電壓之期間,從上述第1區塊讀出第2資料,上述第2資料包含於上述第1資料中。
  11. 如請求項10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上述第2電壓比上述第4電壓低。
  12.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上述記憶胞陣列包含第1區塊,上述半導體記憶裝置進而具備上述第1區塊相關之、與複數個位元線群分別1對1地建立對應之複數個字元線,上述第1位址資訊指定第1位元線群,上述控制電路進而構成為,根據上述第1指令,而於對上述複數個字元線中與上述第1位元線群建立對應之第1字元線施加第1電壓、且對上述複數個字元線中除上述第1字元線以外之字元線施加與上述第1電壓不同之 第2電壓之期間,從上述第1區塊讀出第2資料,上述第2資料包含於上述第1資料中。
  13. 如請求項12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將上述第2資料經由上述第1位元線群,而不經由未包含於上述第1位元線群中之位元線地從上述第1區塊讀出。
  14.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上述記憶胞陣列包含第1區塊,上述半導體記憶裝置進而具備上述第1區塊相關之、與複數個位元線群分別1對1地建立對應之複數個字元線,上述第1位址資訊指定第1位元線群及第2位元線群,上述控制電路進而構成為,根據上述第1指令,而於對上述複數個字元線中與上述第1位元線群建立對應之第1字元線、及與上述第2位元線群建立對應之第2字元線施加第1電壓,且對上述複數個字元線中除上述第1字元線與上述第2字元線以外之字元線施加比上述第1電壓低之第2電壓之期間,從上述第1區塊讀出第2資料,上述第2資料包含於上述第1資料中。
  15. 如請求項14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將上述第2資料經由上述第1位元線群及上述第2位元線群、而不經由未包含於上述第1位元線群與上述第2位元線群中之任一者之位元線地從上述第1區塊讀出。
  16.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上述記憶胞陣列包含第1區塊,上述半導體記憶裝置進而具備上述第1區塊相關之、與複數個位元線群建立對應之複數個字元線,上述複數個位元線群之各者與上述複數個字元線中上述複數個字元線之一半數量之字元線、或最接近於該一半數量之整數之數量之字元線建立對應,對於上述複數個位元線群之各位元線群,與該位元線群建立對應之字元線之組合,不同於與上述複數個位元線群中之其他位元線群建立對應之字元線之組合,上述第1位址資訊指定第1位元線群,上述控制電路進而構成為,根據上述第1指令,而於對上述複數個字元線中與上述第1位元線群建立對應之字元線施加第1電壓,且對上述複數個字元線中未與上述第1位元線群建立對應之字元線施加與上述第1電壓不同之第2電壓之期間,從上述第1區塊讀出第2資料,上述第2資料包含於上述第1資料中。
  17. 如請求項16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將上述第2資料經由上述第1位元線群、而不經由未包含於上述第1位元線群中之位元線地從上述第1區塊讀出。
  18.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 上述控制電路進而構成為於寫入動作中執行如下控制,該控制用於使相較於由上述記憶胞陣列中之寫入對象之各記憶胞保持之資料之位元數為大之位元數之資料,保持在各記憶胞中。
  19. 一種記憶體系統,其具備: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及控制器,其構成為將上述第1指令及上述第1位址資訊發送至上述半導體記憶裝置,且接收上述第1資料。
  20. 如請求項19之記憶體系統,其中上述控制器進而構成為,根據用於邏輯位址與物理位址之轉換之表格而產生第2位址資訊,且將上述第2位址資訊發送至上述半導體記憶裝置,上述控制電路進而構成為接收上述第2位址資訊,上述第1資料之讀出進而以上述第2位址資訊為依據,上述第1位址資訊藉由上述控制器非根據上述表格地產生。
TW110144017A 2021-07-19 2021-11-25 半導體記憶裝置及記憶體系統 TWI7950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18962A JP2023014803A (ja) 2021-07-19 2021-07-19 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21-118962 2021-07-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5807A TW202305807A (zh) 2023-02-01
TWI795095B true TWI795095B (zh) 2023-03-01

Family

ID=84891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4017A TWI795095B (zh) 2021-07-19 2021-11-25 半導體記憶裝置及記憶體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17909A1 (zh)
JP (1) JP2023014803A (zh)
CN (1) CN115641884A (zh)
TW (1) TWI7950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34791A (ja) * 2021-08-31 2023-03-13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放射線検出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51622A1 (en) * 2006-12-21 2008-06-26 Shekoufeh Qawami Command-based control of NAND flash memory
US20100287329A1 (en) * 2009-05-06 2010-11-11 Apple Inc. Partial Page Operations for Non-Volatile Memory Systems
US8681544B2 (en) * 2010-04-29 2014-03-25 SK Hynix Inc. Method of operating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TWI658461B (zh) * 2017-08-17 2019-05-01 日商東芝記憶體股份有限公司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53466B2 (en) * 2010-03-04 2013-10-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erasing method thereof, and memory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9595352B2 (en) * 2014-03-17 2017-03-14 Seagate Technology Llc Manufacturer self-test for solid-state drives
US10325657B2 (en) * 2017-01-25 2019-06-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programming the same
JP2019040655A (ja) * 2017-08-28 2019-03-14 東芝メモリ株式会社 メモリシステム
US11158384B1 (en) * 2020-05-20 2021-10-26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able bit line isolation in non-volatile memor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51622A1 (en) * 2006-12-21 2008-06-26 Shekoufeh Qawami Command-based control of NAND flash memory
US20100287329A1 (en) * 2009-05-06 2010-11-11 Apple Inc. Partial Page Operations for Non-Volatile Memory Systems
US8681544B2 (en) * 2010-04-29 2014-03-25 SK Hynix Inc. Method of operating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TWI658461B (zh) * 2017-08-17 2019-05-01 日商東芝記憶體股份有限公司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41884A (zh) 2023-01-24
US20230017909A1 (en) 2023-01-19
TW202305807A (zh) 2023-02-01
JP2023014803A (ja) 202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6534B (zh) Memory device
US10937655B2 (en) Memory device with various pass voltages
CN109390018B (zh) 半导体存储装置
US9627077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storing management data redundantly in different pages
TWI628657B (zh)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CN108538329B (zh) 半导体存储装置
US11037634B2 (en) Semiconductor storage device having a group adjacent bit lines connected to sense circuits that are each connected to a different data bus
US9679662B1 (en) Memory device
CN107195326B (zh) 半导体存储装置及存储系统
TW202001885A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
US8194465B2 (en)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storage device
US11557356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with erase verification on memory strings in a memory block
CN111354400B (zh) 半导体存储装置
CN112951296B (zh) 半导体存储装置
TWI795095B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及記憶體系統
CN112530486A (zh) 半导体存储装置
JP2020150231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
US20220044733A1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14078542A (zh) 存储器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WO2024079851A1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
US20230092551A1 (en) Semiconductor storage device
US20230186984A1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TW202338836A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
JP2023130590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
CN111668229A (zh) 半导体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