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4025B - 管鉗結構 - Google Patents

管鉗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4025B
TWI794025B TW111106472A TW111106472A TWI794025B TW I794025 B TWI794025 B TW I794025B TW 111106472 A TW111106472 A TW 111106472A TW 111106472 A TW111106472 A TW 111106472A TW I794025 B TWI794025 B TW I79402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degrees
tooth
pivot
circ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6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33906A (zh
Inventor
陳佩瑜
Original Assignee
林詠笙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詠笙 filed Critical 林詠笙
Priority to TW1111064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402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40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402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33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3906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管鉗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係設有複數第一齒部、一第一弧線、一第一軸心、一第一垂直線、一第一半徑、一第一角度及一第二角度;一第二本體係設有複數第二齒部、複數第三齒部、一第二垂直線、一第一連接線、一第二連接線、一第三角度、一第四角度、一凹弧面、一第五角度、一第六角度、一第七角度及一第八角度;一第一樞件係與該第一本體及該第二本體相組設;一卡制件係與該第一本體及該第二本體相組設,該卡制件係略有彈性,該卡制件係使該第二本體相對該第一本體張開後具有彈力回復之功效。

Description

管鉗結構
本發明係與一管鉗結構有關,尤指一種管鉗結構中,旋動該不同規格尺寸之各管件比較會集中在該第一垂直線二側,而非分散於該第一垂直線或偏重於該第一垂直線之單一側,該管鉗結構係具更佳之旋動結構。
按吾人先前所知,習用之管鉗結構,如美國專利號US7546784B1,即台灣專利申請案號:096137814,證書號:I332883,專利名稱:管鉗結構,該專利案結構係在於:一種管鉗結構,其具有一長桿狀之手柄10,手柄10兩端中至少一端利用樞軸12樞設有一活動夾顎20,活動夾顎20內面具有呈相對ㄑ狀之第一齒面21與第二齒面210,且第一、二齒面21、210上分別形成有多數之咬合齒210、2100,又手柄10對應活動夾顎20開口之端部鎖設有一弧型顎塊15,該弧型顎塊15的表面形成有多數咬合齒150;其特徵在於:弧型顎塊15之咬合齒150的夾角為90度至92度,而活動夾顎20第一、二齒面21、210之咬合齒210、2100為93度至97度,同時第一、二齒面21、210之咬合齒210、2100的齒頂切線L1及L2的夾角為134度至136度,且活動夾顎20第二齒面210咬合之咬合齒2100及弧型顎塊15咬合之咬合齒150至夾持物件中心的垂直分線的夾角C之角度為160度至176度;藉此,組構成一夾掣力強、且不致任意打滑的管鉗結構者。
但此習用管鉗結構之缺失係在於:
1、請輔以台灣公報之第一圖所示,該活動顎塊20在第一位置即旋動最小管件時,該咬合齒210與一虛擬垂直線之間相對角度接近90度,亦即該咬合齒210係接近水平狀,該咬合齒220即接近垂直狀,旋動較小管件時,該較小管件之軸心即和該咬合齒150之軸心位於左側且有很遠距離,請輔以台灣公報第二圖所示,該弧型顎塊15與該活動夾顎20咬合較大圓型管件時,該較大圓形管件之軸心係與該咬合齒150之軸心幾乎位於左側處,該咬合齒210係接近水平狀結構即會使旋動該較小管件至較大管件時,不同尺寸之管件大部份會位在該咬合齒150左側,而不是平均分佈在該咬合齒150左右二側。
2、該較小管件之軸心和該咬合齒150之軸心位於左側且有很遠距離時,而容易產生滑移現象,脫出該弧型顎塊15與該活動夾顎20外之機率即較高。
3、該活動夾顎20之該第一齒面21、該第二齒面210之該咬合齒210、2100之間之角度係為93度至97度,若欲咬合常見之六角形螺合件結構時,該六角形螺合件結構之每二邊面係皆為120度,該弧型顎塊15及該活動夾顎20即難以與該六角形螺合件結構套合而旋動之,即欠缺使用上之擴充性及方便性。
有鑑於上述習用結構之缺失,本發明人藉多年從事相關行業之製造、生產及設計經驗,終於有一能解決習用弊端之管鉗結構之產品問世。
習用管鉗結構中,該咬合齒係接近水平狀結構即會使旋動該較小管件至較大管件時,不同尺寸之管件大部份會位在該咬合齒左側,而不是平均分佈在該咬合齒左右二側。本發明管鉗結構中,旋動該不同規格尺寸之各管件比較會集中在該第一垂直線二側,而非分散於該第一垂直線或偏重於該第一垂直線之單一側,而具更佳之旋動結構。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管鉗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係設有複數第一齒部、一第一弧線、一第一軸心、一第一垂直線、一第一半徑、一第一角度及一第二角度;一第二本體係設有複數第二齒部、複數第三齒部、一第二垂直線、一第一連接線、一第二連接線、一第三角度、一第四角度、一凹弧面、一第五角度、一第六角度、一第七角度及一第八角度;一第一樞件係與該第一本體及該第二本體相組設;一卡制件係與該第一本體及該第二本體相組設,該卡制件係略有彈性,該卡制件係使該第二本體相對該第一本體張開後,該卡制件係具有彈力回復之功效。
在該第二本體在最小旋動狀態下,亦即該第三齒部在最靠近該第一齒部狀態下,該第二連接線與該第二垂直線之間係具有一第四角度,旋動時該第一圓係位於該第一垂直線一側,該管鉗結構旋動較大規格狀態下,該第二圓係位於該第一垂直線另側,該第一本體及該第二本體在旋動不同規格尺寸之各管件時,該不同規格尺寸之各管件會集中從該第一垂直線之一側至另側,亦即旋動該不同規格尺寸之各 管件比較會集中在該第一垂直線二側,而非分散於該第一垂直線或偏重於該第一垂直線之單一側。該第三角度係為120度,該第二本體係可以該第一樞件及該第二樞部為軸心相對該第一本體轉動開合,使該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之間係可夾合不同規格大小之該第一作用件、該第二作用件或不同直徑、不同規格之各螺合件結構或各管體結構等,該管鉗結構即可旋動不同規格之螺合件結構或管體結構,該管鉗結構在旋動時係具有擴充性及便利性。
為使 鈞局委員及熟習此項技藝人士對本發明之功效完全瞭解,茲配合圖式及圖號就本發明之結構、組成說明於後,惟以下所述者僅為用來解釋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是在本發明之精神下,所作的任何修飾變更皆仍應屬於本發明之保護範圍。
10:第一本體
11:第一齒部
111:第一弧線
112:第一軸心
113:第一垂直線
114:第一半徑
115:第一角度
116:第二角度
12:第一樞部
13:第一卡制部
20:第二本體
21:第二齒部
210:第三齒部
211:第二垂直線
212:第一連接線
213:第二連接線
214:第三角度
215:第四角度
216:凹弧面
217:第五角度
218:第六角度
219:第七角度
2191:第八角度
22:第二樞部
23:第二卡制部
30:第一樞件
40:卡制件
41:第三卡制部
42:第四卡制部
50:第一圓
51:第一圓心
52:第三連接線
53:第一距離
60:第二圓
61:第二圓心
62:第四連接線
64:第二距離
70:第一作用件
71:第二作用件
圖1、係本發明管鉗結構之立體分解圖。
圖2、係本發明管鉗結構第一本體之前視圖。
圖3、係本發明管鉗結構第二本體之前視圖。
圖4、係本發明圖3之A處之放大圖。
圖5、係本發明管鉗結構第一操作狀態之示意圖。
圖6、係本發明管鉗結構第二操作狀態之示意圖。
圖7、係本發明管鉗結構第三操作狀態之前視圖。
圖8、係本發明管鉗結構第四操作狀態之前視圖。
圖9、係本發明管鉗結構第五操作狀態之前視圖。
首先請參閱圖1至圖6所示,圖1係本發明管鉗結構之立體分解圖,圖2係本發明管鉗結構第一本體10之前視圖,圖3係本發明管鉗結構第二本體20之前視圖,圖4係本發明圖3之A處之放大圖,圖5係本發明管鉗結構第一操作狀態之示意圖,圖6係本發明管鉗結構第二操作狀態之示意圖,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管鉗結構,其係包括:
一第一本體10,請輔以圖1及圖2所示,由圖可清楚所示,該第一本體10係為一顎夾結構,該第一本體10係設有複數第一齒部11,該第一齒部11係呈凸弧形環狀排列齒狀,該複數第一齒部11之齒峰相連接後係具有一第一弧線111,該第一弧線111係呈單一弧狀,該第一弧線111係具有一第一軸心112,通過該第一軸心112係設有一第一垂直線113,該第一垂直線113係為該第一齒部11之垂直平分線,該第一弧線111係具有一第一半徑114,該第一齒部11內側係具有一第一角度115,該第一角度115係為75度至89度之間,或該第一角度115係為82度,每二第一齒部11之間係具有一第二角度116,該第二角度116係為83度至97度之間,或該第二角度116係為90度,該第二角度116係會大於該第一角度115,該第一本體10係設有一第一樞部12,該第一樞部12係呈貫穿之圓槽狀,該第一本體10係設有一第一卡制部13,該第一卡制部13係呈槽狀或孔狀,該第一卡制部13係接近該第一樞部12;
一第二本體20,請輔以圖3及圖4所示,該第二本體20係與該第一本體10相樞設,該第二本體20係與該第一本體10相對應之顎夾結構,該第二本體20係設有複數第二齒部21及複數第三齒部210,該第二齒部21及該第三齒部210皆係對向該第一齒部11,該第二齒部21及該第三齒部210係呈直線排列齒狀,該第二本體20係具有虛擬一第二垂直線211,該第二垂直線211係與該第一垂直線113相平行或相重合,該複數第二齒部21之齒峰相連接後係具有一第一連接線212,該複數第三齒部210之齒峰相連接後係具有一第二連接線213,該第一連接線212及該第二連接線213之間係具有一第三角度214,該第三角度214係為120度,在該第二本體20最小旋動狀態下,該第三齒部210最靠近該第一齒部11狀態,該第二連接線213與該第二垂直線211之間具有一第四角度215,該第四角度215介於110度至120度之間,或該第四角度215介於110度至116度之間,或該第四角度215為115度,該第二齒部21及該第三齒部210之間係設有一凹弧面216,該凹弧面216係呈單一弧面狀,該第二齒部21之內側係具有一第五角度217,該第五角度217係接近90度或為90度,或該第五角度217係為88度至92度之間,每二第二齒部21之間係具有一第六角度218,該第六角度218係接90度或為90度,或該第六角度218係為88度至92度之間,該第二齒部21之較長邊相對該第二垂直線211係具有一第七角度219,該第七角度219係為85度至96度之間,或該第七角度219係為91.5度,該第三齒部210之較長邊相對該第二垂直線211具有一第八角度2191,該第八角度2191為26度至36度之間,或該第八角度2191為31.5度;
該第二本體20係設有一第二樞部22,該第二樞部22係與該第 一樞部12相對正,該第二樞部22係呈貫穿之圓槽狀,該第二本體20係設有一第二卡制部23,該第二卡制部23係與該第二齒部21及該第三齒部210相遠離;
該第一齒部11與該第一本體10之間係一體成型狀結構,或該第一齒部11係為單一元件結構,該第一齒部11再組設於該第一本體10上,同理該第二齒部21與該第三齒部210與該第二本體20之間係一體成型結構,或該第二齒部21係為單一元件,該第二齒部21再組設於該第二本體20上,或該第三齒部210係為單一元件,該第三齒部210再組設於該第二本體20上;
一第一樞件30,該第一樞件30係與該第一本體10及該第二本體20相組設,該第一樞件30係穿伸樞設於該第一樞部12及該第二樞部22處,該第二本體20係以該第一樞件30及該第二樞部22為軸心相對該第一本體10轉動開合,該第一樞件30係使該第一本體10及該第二本體20相樞設不相脫開;
一卡制件40,該卡制件40係與該第一本體10及該第二本體20相組設,該卡制件40係隱於該第二本體20內,該卡制件40一端係設有一第三卡制部41,該第三卡制部41係卡制於該第一卡制部13處,該卡制件40另端係設有一第四卡制部42,該第四卡制部42係組設於該第二卡制部23處,該第四卡制部42係與該第三卡制部41相遠離,該卡制件40係略有彈性,該卡制件40係使該第二本體20相對該第一本體10張開後具有彈力回復之功效;
請輔以圖5所示,圖5係為該第一本體10及該第二本體20之間 之最小夾合狀態,該第三齒部210最靠近該第一齒部11狀態下,該第一本體10及該第二本體20之間係具有一第一圓50,該第一圓50位於該第一垂直線113一側,該第一圓50具有一第一圓心51,該第一齒部11與該第二齒部21與該第一圓50接觸處係具有一第三連接線52,該第三連接線52由該第一弧線111連接至該第一連接線212,該第一圓心51係設於該第三連接線52與該第一垂直線113之間,該第一圓心51與該第一垂直線113之間係具有一第一距離53;
請繼續輔以圖6所示,圖6係為該第一本體10及該第二本體20之間之較大夾合狀態,該第一本體10及該第二本體20之間具有一第二圓60,該第二圓60位於該第一垂直線113另側,請再輔以圖5比較之,該第一圓50及該第二圓60係分位於該第一垂直線113之二側,該第二圓60係設有一第二圓心61,該第一齒部11與該第二齒部21與該第二圓60接觸處係具有一第四連接線62,該第二圓心61係設於該第四連接線62之內側亦即係位於該第四連接線62之右側,該第二圓心61與該第一垂直線113之間具有一第二距離63;
若該第二圓60之外徑與該第一圓50之外徑之比值係接近二倍,且二者之間之比值係大於二倍下且比值不大於2.5倍下,該第二距離63係大於該第一距離53,或該第二距離63與該第一距離53之比值係為2比1至1.1比1之間,或該第二距離63與該第一距離53之比值係為1.6比1至1.1比1之間。
請繼續參閱圖7及圖8所示,圖7係本發明管鉗結構第三操作狀態之前視圖,圖8係本發明管鉗結構第四操作狀態之前視圖,該第二本體 20係與該第一本體10相組設,該第一樞件30係穿伸樞設於該第一樞部12及該第二樞部22處,設有一第一作用件70,該第一作用件70係為一般常見之六角形頭狀之螺合件結構,該第一作用件70之每二個邊面之間係為120度,該第三角度214亦係為120度,即該第一作用件70係可穩固與第一本體10及該第二本體20相夾合,該第一本體10及該第二本體20係可夾合不同大小規格之該第一作用件70旋動之,圖7及圖8所示即為不同大小之該第一作用件70。
請參閱圖9所示,圖9係本發明管鉗結構第五操作狀態之前視圖,設有一第二作用件71,該第二作用件71係呈星形頭狀之螺合件結構,該第一本體10及該第二本體20係可夾合不同大小規格之該第二作用件71而旋動。
本發明管鉗結構之優點係在於:
1、請再輔以圖5所示,在該第二本體20在最小旋動狀態下,亦即該第三齒部210在最靠近該第一齒部11狀態下,該第二連接線213與該第二垂直線211之間係具有一第四角度215,旋動時該第一圓50係位於該第一垂直線113一側,請再輔以圖6所示,該管鉗結構旋動較大規格狀態下,該第二圓60係位於該第一垂直線113另側,該第一本體10及該第二本體20在旋動不同規格尺寸之各管件時,該不同規格尺寸之各管件會集中從該第一垂直線113之一側至另側,亦即旋動該不同規格尺寸之各管件比較會集中在該第一垂直線113二側,而非分散於該第一垂直線113或偏重於該第一垂直線113之單一側。
2、該第一圓心51係設於該第三連接線52之內側,該第一本體10及該第 二本體20夾合該第一圓50旋動時,該第一圓50亦較接近該第一垂直線113,該管鉗結構旋動較小規格之各管件時,該第一圓50即不易滑移而脫出該管鉗結構外。
3、該第二圓心61係設於該第四連接線62之內側,該第一本體10及該第二本體20夾合該第二圓60旋動時,該第二圓60即不易滑移而脫出該管鉗結構外。
4、綜合以上2點,設計上該管鉗結構在旋動不同大小之管件時,該管件之圓心大都會位在各連接線之內側,即圖5及圖6所示大都會位於各連接線之右側,該管鉗結構在旋動不同規格大小之各管件即比較不會脫出該管鉗結構外。
5、該第三角度214係為120度,該第二本體20係可以該第一樞件30及該第二樞部22為軸心相對該第一本體10轉動開合,使該第一本體10與第二本體20之間係可夾合不同規格大小之該第一作用件70、該第二作用件71或不同直徑、不同規格之各螺合件結構或各管體結構等,該管鉗結構即可旋動不同規格之螺合件結構或管體結構,該管鉗結構旋動時係具有擴充性及便利性。
6、該第一連接線212及該第二連接線213之間之角度係為120度,該第二本體20及該第一本體10即能穩固地夾合各六角形頭狀或星型頭狀之螺合件結構。
7、設有該卡制件40,該卡制件40係略有彈性回復力,該卡制件40係使該第二本體20相對該第一本體10張開後能快速收合,即具有快速操作之方便性。
8、僅靠撥動該第二本體20即可控制該第二本體20及該第一本體10之間之開合狀態,本發明係可以單手操作,且於操作過程中具有操作上之便利性。
9、該第一本體10與該第二本體20之間之組設結構係僅由該第一樞件30及該卡制件40所構成,本發明該管鉗結構即具有較低之製造成本及組裝成本。
因此本發明之管鉗結構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及進步性,誠能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Claims (8)

  1. 一種管鉗結構,其係包括:
    一第一本體,該第一本體係為一顎夾結構,該第一本體係設有複數第一齒部,該第一齒部係呈凸弧形環狀排列齒狀,該複數第一齒部之齒峰相連接後係具有一第一弧線,該第一弧線係呈單一弧狀,該第一弧線係具有一第一軸心,通過該第一軸心係設有一第一垂直線,該第一垂直線係為該第一齒部之垂直平分線,該第一弧線係具有一第一半徑,該第一齒部內側係具有一第一角度,每二第一齒部之間係具有一第二角度,該第一本體係設有一第一樞部,該第一樞部係呈貫穿之圓槽狀,該第一本體係設有一第一卡制部;
    一第二本體,該第二本體係與該第一本體相樞設,該第二本體係與該第一本體相對應之顎夾結構,該第二本體係設有複數第二齒部及複數第三齒部,該第二齒部及該第三齒部皆係對向該第一齒部,該第二齒部及該第三齒部係呈直線排列齒狀,該第二本體係具有虛擬一第二垂直線,該第二垂直線係與該第一垂直線相平行或相重合,該複數第二齒部之齒峰相連接後係具有一第一連接線,該複數第三齒部之齒峰相連接後係具有一第二連接線,該第一連接線及該第二連接線之間係具有一第三角度,該第三角度係為120度,在該第二本體最小旋動狀態下,該第三齒部最靠近該第一齒部狀態,該第二連接線與該第二垂直線之間具有一第四角度,該第四角度介於110度至120度之間,或該第四角度介於110度至116度之間,或該第四角度為115度,該第二齒部及該第三齒部之間係設有一凹弧面,該凹弧面係呈單一弧面狀,該第二齒部之內側係具有一第五角度,該第五角度係接近90度 或為90度,每二第二齒部21之間係具有一第六角度,該第六角度係接90度或為90度,該第二齒部之較長邊相對該第二垂直線係具有一第七角度,該第七角度係為85度至96度之間,該第三齒部之較長邊相對該第二垂直線係具有一第八角度,該第八角度係為26度至36度之間;
    該第二本體係設有一第二樞部,該第二樞部係與該第一樞部相對正,該第二樞部係呈貫穿之圓槽狀,該第二本體係設有一第二卡制部,該第二卡制部係與該第二齒部及該第三齒部相遠離;
    一第一樞件,該第一樞件係與該第一本體及該第二本體相組設,該第一樞件係穿伸樞設於該第一樞部及該第二樞部處,該第二本體係以該第一樞件及該第二樞部為軸心相對該第一本體轉動開合,該第一樞件係使該第一本體及該第二本體相樞設不相脫開;
    一卡制件,該卡制件係與該第一本體及該第二本體相組設,該卡制件係隱於該第二本體內,該卡制件一端係設有一第三卡制部,該第三卡制部係卡制於該第一卡制部處,該卡制件另端係設有一第四卡制部,該第四卡制部係組設於該第二卡制部處,該第四卡制部係與該第三卡制部相遠離,該卡制件係略有彈性,該卡制件係使該第二本體相對該第一本體張開後具有彈力回復之功效;
    該第一本體及該第二本體之間之最小夾合狀態,該第三齒部最靠近該第一齒部狀態下,該第一本體及該第二本體之間係具有一第一圓,該第一圓位於該第一垂直線一側,該第一圓具有一第一圓心,該第一齒部與該第二齒部與該第一圓接觸處係具有一第三連接線,該第三連接線由該第一弧線連接至該第一連接線,該第一圓心係設於該第三連接線與該第一垂直線 之間,該第一圓心與該第一垂直線之間係具有一第一距離;
    該第一本體及該第二本體之間之較大夾合狀態,該第一本體及該第二本體之間具有一第二圓,該第二圓位於該第一垂直線另側,請再輔以圖比較之,該第一圓及該第二圓係分位於該第一垂直線之二側,該第二圓係設有一第二圓心,該第一齒部與該第二齒部與該第二圓接觸處係具有一第四連接線,該第二圓心係設於該第四連接線之內側,該第二圓心與該第一垂直線之間係具有一第二距離;
    若該第二圓之外徑與該第一圓之外徑之比值係接近二倍,且二者之間之比值係大於二倍下且比值不大於2.5倍下,該第二距離係大於該第一距離,或該第二距離與該第一距離之比值係為2比1至1.1比1之間,或該第二距離與該第一距離之比值係為1.6比1至1.1比1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管鉗結構,其中,該第一角度係為75度至89度之間,或該第一角度係為82度。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管鉗結構,其中,該第二角度係為83度至97度之間,或該第二角度係為90度,該第二角度係會大於該第一角度。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管鉗結構,其中,該第一卡制部係呈槽狀或孔狀,該第一卡制部係接近該第一樞部。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管鉗結構,其中,該第五角度係為88度至92度之間,該第六角度係為88度至92度之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管鉗結構,其中,該第七角度係為91.5度,該第八角度係為31.5度。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管鉗結構,其中,該第一齒部與該第一本 體之間係一體成型狀結構,或該第一齒部係為單一元件結構,該第一齒部再組設於該第一本體上。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管鉗結構,其中,該第二齒部與該第三齒部與該第二本體之間係一體成型結構,或該第二齒部係為單一元件,該第二齒部再組設於該第二本體上,或該第三齒部係為單一元件,該第三齒部再組設於該第二本體上。
TW111106472A 2022-02-23 2022-02-23 管鉗結構 TWI7940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6472A TWI794025B (zh) 2022-02-23 2022-02-23 管鉗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6472A TWI794025B (zh) 2022-02-23 2022-02-23 管鉗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4025B true TWI794025B (zh) 2023-02-21
TW202333906A TW202333906A (zh) 2023-09-01

Family

ID=86689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6472A TWI794025B (zh) 2022-02-23 2022-02-23 管鉗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94025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9144A (zh) * 1999-06-28 2001-01-10 赵幼仪 多档连转式管钳活扳手
TW493505U (en) * 2001-07-20 2002-07-01 Shiou-Jian Li Quickly-adjustable pipe wrench
US20030209109A1 (en) * 2002-05-10 2003-11-13 Emerson Electric Co. Pivoting jaw pipe wrench
CN2619757Y (zh) * 2003-03-18 2004-06-09 郭道武 渐开线夹口管钳
US20060236820A1 (en) * 2005-04-26 2006-10-26 Gas Technology Institute Self-adjusting pipe wrench for remote applications
CN101450471A (zh) * 2007-12-03 2009-06-10 Mh股份有限公司 管钳结构
TWI332883B (zh) * 2007-10-09 2010-11-11 Mh Corp
CN102975158A (zh) * 2012-11-01 2013-03-20 李松 管钳
TWI430872B (zh) * 2012-01-06 2014-03-21
CN104308788A (zh) * 2014-09-30 2015-01-28 苏州速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快抓管钳
CN106853618A (zh) * 2016-12-23 2017-06-16 威海市威力高档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换挡功能的快速管钳
CN206316992U (zh) * 2016-12-20 2017-07-11 张怀柱 多功能快速管钳
TWM564505U (zh) * 2018-02-08 2018-08-01 陳淑汝 Pipe wrench wrench structure with stable fixed position function
US20200269394A1 (en) * 2019-02-21 2020-08-27 Js Products, Inc. One-Handed Pipe Wrench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9144A (zh) * 1999-06-28 2001-01-10 赵幼仪 多档连转式管钳活扳手
TW493505U (en) * 2001-07-20 2002-07-01 Shiou-Jian Li Quickly-adjustable pipe wrench
US20030209109A1 (en) * 2002-05-10 2003-11-13 Emerson Electric Co. Pivoting jaw pipe wrench
US20040154440A1 (en) * 2002-05-10 2004-08-12 Emerson Electric Co., A Corporation Of Missouri Pivoting jaw pipe wrench
CN2619757Y (zh) * 2003-03-18 2004-06-09 郭道武 渐开线夹口管钳
US20060236820A1 (en) * 2005-04-26 2006-10-26 Gas Technology Institute Self-adjusting pipe wrench for remote applications
TWI332883B (zh) * 2007-10-09 2010-11-11 Mh Corp
CN101450471A (zh) * 2007-12-03 2009-06-10 Mh股份有限公司 管钳结构
TWI430872B (zh) * 2012-01-06 2014-03-21
CN102975158A (zh) * 2012-11-01 2013-03-20 李松 管钳
CN104308788A (zh) * 2014-09-30 2015-01-28 苏州速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快抓管钳
CN206316992U (zh) * 2016-12-20 2017-07-11 张怀柱 多功能快速管钳
CN106853618A (zh) * 2016-12-23 2017-06-16 威海市威力高档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换挡功能的快速管钳
TWM564505U (zh) * 2018-02-08 2018-08-01 陳淑汝 Pipe wrench wrench structure with stable fixed position function
US20200269394A1 (en) * 2019-02-21 2020-08-27 Js Products, Inc. One-Handed Pipe Wren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3906A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94025B (zh) 管鉗結構
TW201540431A (zh) 棘輪扳手結構
US9969062B2 (en) Wrench for operating objects of different sizes
TWM454900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201914757A (zh) 可調整角度鉗具
US20230321795A1 (en) Pipe Plier Structure
US1293696A (en) Wrench.
US1528247A (en) Plier wrench
TWI728898B (zh) 開口活動扳手
US1040835A (en) Wrench.
TWI651168B (zh) 扳手結構
TW201545842A (zh) 旋動扳手結構
TW202003165A (zh) 具有棘輪作用之可調式扳手
US996841A (en) Wrench.
TWI807712B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I838238B (zh) 手工具套合部結構
TWM567681U (zh) Open end wrench structure
TW201628800A (zh) 管鉗嚙合驅動鎖固結構
TWI751853B (zh) 快速定位夾鉗
TWI838299B (zh) 多段彎折接頭
TWM554037U (zh) 手工具套合部結構
US513619A (en) pedersen
TW201742710A (zh) 棘輪扳手結構
US893903A (en) Pipe-wrench.
US861719A (en) Pipe-wre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