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1168B - 扳手結構 - Google Patents

扳手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1168B
TWI651168B TW107116763A TW107116763A TWI651168B TW I651168 B TWI651168 B TW I651168B TW 107116763 A TW107116763 A TW 107116763A TW 107116763 A TW107116763 A TW 107116763A TW I651168 B TWI651168 B TW I65116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butting
wrench structure
rotating
distance
joi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6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6729A (zh
Inventor
廖嘉冠
Original Assignee
穩陞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穩陞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穩陞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167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116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1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116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46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6729A/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扳手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係設有第一套合部,第一旋動部、第二旋動部及二第一靠抵部;一第二本體係樞設於該第一本體處,該第二本體係疊設於該第一本體上,該第二本體係可相對該第一本體一角度擺動,該第二本體係設有第二套合部以與該第一套合部相對正,該第二套合部係設有第三旋動部及第四旋動部,該第三旋動部係與該第一旋動部相對正,該第四旋動部係與該第二旋動部相對正,該第二本體係設有第一樞設部以與該第一結合部相對正,該第二本體之外部係設有二第三靠抵部,該第二本體相對該第一本體轉動時,該二第一靠抵部及該第二靠抵部係限制該第二本體相對該第一本體轉動之最大角度;一結合件係穿設於該第一結合部及該第一樞設部處,使該第一本體係與該第二本體相樞設。

Description

扳手結構
本發明係與一扳手結構有關,尤指一種扳手結構中,該第二本體與該第一本體間係呈樞設結構,該扳手結構與該套合件相套合時,無論順時針旋動或逆時針旋動,該第二本體即會一角度擺動,該第一本體及該第二本體即共同夾設旋動該套合件,該套合件與該扳手結構間即呈無間隙旋動。
按吾人先前所知,習用之扳手結構,如美國專利案號:US8459153B2,即類似台灣專利案申請號:098142689,證書號:I486235,專利名稱:梅花扳手,請輔以美國公報之第1圖所示,該專利案結構係在於:一種扳手,包含有兩個在軸向上相緊臨的扭力輸入區,而各扭力輸入區則包含了具有扳嘴開口3'的扳嘴3,其特徵在於:該二扭力輸入區中之第一者包含有平行的夾邊7'及多邊配置部5、8,用於以扭力傳輸方式部分地環繞夾持在螺帽或螺栓頭之多角形輪廓件13上;該多邊配置部5、8之至少兩個角6各設有一個供該多角形輪廓件13之端面部分16所用的止擋部4,其係為彼此在直徑方向上相對置,而在該扳嘴3中徑向地固定住螺栓;以及該二扭力輸入區中之第二者包含有相對設置的平行頰邊7,以作為扭力傳輸夾持該多角形輪廓件13用的開口扳手之開口,而諸平行頰邊7係延伸於該多邊配置部5、8之諸角6上。
但該專利案結構之缺失係在於:
1、該夾邊7'或該多邊配置部5、8旋動該多角形輪廓件13,該夾邊7'與該多角形輪廓件13間或該多邊配置部5、8與該多角形輪廓件13間仍係為鬆配合結構。
2、請輔以台灣公報之第1圖所示,該鋼板12係固設於該頭1處,再輔以台灣公報之第8圖及第11圖所示,該扳手僅具二種旋動方式可與該多角形輪廓件13相套合,亦即該夾邊7'或該多邊配置部5、8之二種旋動方式,擴充性係不足。
3、該梅花扳手若遇到該多角形輪廓件13已磨損成圓角狀,該夾邊7'或該多邊配置部5、8仍難以旋動已磨成圓角狀之該多角形輪廓件13,擴充性即不足。
有鑑於上述習用結構之缺失,本發明人藉多年從事相關行業之製造、生產及設計經驗,終於有一能解決習用弊端之扳手結構之產品問世。
習用梅花扳手結構中,該夾邊或該多 邊配置部旋動該多角形輪廓件時,該夾邊或該多邊配置部與該多角形輪廓件之間仍係為鬆配合結構,本發明之扳手結構中,該第二本體與該第一本體間係呈樞設結構,該扳手結構與該套合件相套合時,無論順時針旋動或逆時針旋動該套合件,該第二本體即會一角度擺動,該第一本體及該第二本體即共同夾設旋動該套合件,該套合件與該扳手結構間即呈無間隙之旋 動狀態。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扳手結構,其係包 括:一第一本體係設有第一套合部,第一旋動部、第二旋動部及二第一靠抵部;一第二本體係樞設於該第一本體處,該第二本體係疊設於該第一本體上,該第二本體係可相對該第一本體一角度擺動,該第二本體係設有第二套合部以與該第一套合部相對正,該第二套合部係設有第三旋動部及第四旋動部,該第二本體係設有第一樞設部以與該第一結合部相對正,該第二本體係設有二第三靠抵部,該第二本體相對該第一本體轉動時,該二第一靠抵部及該第二靠抵部係限制該第二本體轉動之最大角度;一結合件係穿設於該第一結合部及該第一樞設部處,使該第一本體係與該第二本體相樞設。
該第二本體與該第一本體間係呈樞設 結構,該扳手結構與該套合件相套合時,該扳手結構無論順時針旋動或逆時針旋動該套合件,該第二本體即會相對該第一本體一角度擺動,該第一本體及該第二本體即共同夾設旋動該套合件,該套合件與該扳手結構間即呈無間隙之旋動狀態。設有該二第一靠抵部及該二第三靠抵部,該第二本體相對該第一本體一角度轉動時,該二第三靠抵部係可分別與該二第一靠抵部相靠抵,該二第一靠抵部及該第二靠抵部係限制該第二本體轉動之最大角度。
為使 鈞局委員及熟習此項技藝人士對本發明之功效完全瞭解,茲配合圖式及圖號就本發明之結構、組成說明於後,惟以下所述者僅為用來解釋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 制,是以凡是在本發明之精神下,所作的任何修飾變更皆仍應屬於本發明之保護範圍。
10‧‧‧第一本體
11‧‧‧第一套合部
111‧‧‧第一旋動部
112‧‧‧第二旋動部
12‧‧‧第一結合部
121‧‧‧第一抵緣
13‧‧‧第一靠抵部
14‧‧‧第二靠抵部
15‧‧‧第一圓
16‧‧‧第一距離
20‧‧‧第二本體
21‧‧‧第二套合部
211‧‧‧第三旋動部
212‧‧‧第四旋動部
213‧‧‧第一齒面
214‧‧‧第二齒面
215‧‧‧第一斜邊
216‧‧‧第二斜邊
22‧‧‧第一樞設部
221‧‧‧容置槽
222‧‧‧第二抵緣
23‧‧‧第三靠抵部
24‧‧‧第四靠抵部
25‧‧‧第二圓
26‧‧‧第二距離
30‧‧‧結合件
31‧‧‧第二結合部
32‧‧‧容置部
33‧‧‧第三抵緣
40‧‧‧第一間隙
50‧‧‧套合件
51‧‧‧第一邊面
52‧‧‧第二邊面
第一圖、係本發明扳手結構之立體分解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扳手結構第一本體之上視圖。
第三圖、係本發明扳手結構第二本體之上視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扳手結構之立體組合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扳手結構第一操作狀態之上視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扳手結構第二操作狀態之上視圖。
第七圖、係本發明扳手結構第三操作狀態之上視圖。
第八圖、係本發明扳手結構第四操作狀態之立體圖。
第九圖、係本發明扳手結構第五操作狀態之立體圖。
第十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十一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十二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立體組合圖。
第十三圖、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十四圖、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立體組合圖。
首先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三圖所示,第一圖係本發明扳手結構 之立體分解圖,第二圖係本發明扳手結構第一本體10之上視圖,第三圖係本發明扳手結構第二本體20之上視圖,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扳手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10,請輔以第二圖所示,該第一本體10之作用端係設有第一套合部11,該第一套合部11係設有第一旋動部111及第二旋動部112,該第一旋動部111與該第二旋動部112係呈相對正狀,該第一旋動部111與該第二旋動部112係呈平面狀,該第一本體10係設有第一結合部12,該第一結合部12係呈內螺紋狀,該第一結合部12之端部處係設有第一抵緣121,該第一本體10係設有二第一靠抵部13,該二第一靠抵部13係分置於該第一旋動部111與該第二旋動部112處,該第一靠抵部13係呈圓弧面狀,該第一本體10係設有第二靠抵部14,該第二靠抵部14係設該二第一靠抵部13之間且係接近該第一結合部12處,該第二靠抵部14係呈凹弧面狀,該二第一靠抵部13係形成第一圓15,該第一旋動部111與該第二旋動部112間之距離係為第一距離16;一第二本體20,請輔以第三圖所示,該第二本體20係樞設於該第一本體10處,該第二本體20係疊設於該第一本體10上,該第二本體20係可於該第一本體10內左右一角度擺動,該第二本體20係設有第二套合部21,該第二套合部21係與該第一套合部11相對正,該第二套合部21係設有第三旋動部211及第四旋動部212,該第三旋動部211係與該第一旋動部111相對正,該第四旋動部212係與該第二旋動部112相對正,該第三旋動部211與該第四旋動部212係呈相對正狀,該第三旋動部211與該第四旋動部212係呈凸弧面狀,該第三旋動部211上係設有二第一齒面213,該二第一齒面213 係分置於該第三旋動部211二側,該第四旋動部212上係設有二第二齒面214,該第二齒面214係與該第一齒面213呈相對正狀,該二第齒面214係分置於該第四旋動部212二側,該第三旋動部211端部處係設有第一斜邊215,該第一斜邊215係呈導斜角狀,該第四旋動部212端部處係設有第二斜邊216,該第二斜邊216係與該第一斜邊215呈相對正狀,該第二斜邊216係呈導斜角狀,該第二本體20係設有第一樞設部22,該第一樞設部22係與該第一結合部12相對正,該第一樞設部22係呈貫穿之圓孔狀,該第一樞設部22近開口處係設有容置槽221,該容置槽221之直徑係大於該第一樞設部22之直徑,該容置槽221係呈圓槽狀,該第一樞設部22與該容置槽221間係設有第二抵緣222,該第二本體20之外部係設有二第三靠抵部23,該第二本體20相對該第一本體10轉動時,該二第一靠抵部13及該第二靠抵部23係限制該第二本體20相對該第一本體10轉動之最大角度,該二第三靠抵部23係可分別與該二第一靠抵部13相靠抵,該第三靠抵部23係呈圓弧面狀,該第二本體20係凸設有第四靠抵部24,該第四靠抵部24係容設於該第二靠抵部14處,該二第三靠抵部23係形成一第二圓25,該第二圓25之直徑係小於該第一圓15之直徑,該第三旋動部211與該第四旋動部212間係為第二距離26,該第二距離26係為該第三旋動部211與該第四旋動部212之二弧面間之最小距離;請輔以第四圖所示,該第三靠抵部23與該第一靠抵部13之間係具有第一間隙40;該第一距離16可係為接近一規格尺寸之最大距離,該第二距離26可係為接近一規格尺寸之最小距離,例如若該規格尺寸係為19mm,以 德國國家標準,即DIN標準中,該第一距離16係為接近19.36mm,該第二距離26係為接近19.06mm,同理反之該第一距離16可係為接近一規格尺寸之最小距離,該第二距離26可係為接近一規格尺寸之最大距離,或該第一距離16之尺寸係接近該第二距離26之尺寸,或該第一距離16係等於該第二距離26;一結合件30,該結合件30係穿設於該第一本體10之該第一結合部12及該第二本體20之該第一樞設部22處,使該第一本體10係與該第二本體20相樞設,該第二本體20係可以該結合件30為軸心於該第一本體10處左右一角度擺動,該結合件30一端係設有第二結合部31,該第二結合部31係結合於該第一結合部12處,該第二結合部31係呈外螺紋狀,該第二結合部31一端係設有容置部32,該容置部32係容置於該第一樞設部22處,該容置部32之直徑係大於該第二結合部31之直徑,該容置部32之端部處係設有第三抵緣33,該第三抵緣33係靠抵於該第一抵緣121處,該第三抵緣33係設於該第二結合部31及該容置部32間,該結合件30之頭部係容置於該容置槽221處。
請繼續參閱第四圖所示,第四圖係本發明扳手結構之立體組合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第二本體20係樞設且疊設於該第一本體10處,該第二套合部21係與該第一套合部11相對正,該結合件30係穿設於該第一結合部12及該第一樞設部22處,使該第一本體10與該第二本體20相樞設,該第二本體20係以該結合件30為軸心於該第一本體10處左右一小角度擺動。
請繼續參閱第五圖所示,第五圖係本發明扳手結構第一操作 狀態之上視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設有一套合件50,該套合件50係為具六角頭之各螺合件,該套合件50係設有第一邊面51及第二邊面52,當該扳手結構與該套合件50相套合順時針旋動時,該套合件50之六角頭部係穿設於該第一套合部11及該第二套合部21處,通常該套合件50與該第一套合部11之間係呈鬆配合狀態,即該第一邊面51與該第一旋動部111相靠抵,該第二邊面52與該第二旋動部112間係略具有小間隙,該第二本體20即會以該結合件30為軸心相對該第一本體10一角度擺動,其一第三靠抵部23係與其一第一靠抵部13相接近,另一第三靠抵部23與另一第一靠抵部13間即相互遠離,使該第二本體20之該第四旋動部212係與該第二邊面52相靠抵,亦即該套合件50之該第一邊面51係與該第一旋動部111相靠抵,該第二邊面52係與該第四旋動部212相靠抵,該套合件50與該扳手結構間即呈無間隙之旋動狀態。
請參閱第六圖所示,第六圖係本發明扳手結構第二操作狀態之上視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套合件50之角端係受磨損,使該套合件50之頭部係略呈圓體狀,當該扳手結構與該套合件50相套合逆時針之旋動時,該套合件50係穿設套合於該第一套合部11及該第二套合部21處,該套合件50之該第二邊面52係與該第二旋動部112相靠抵,該第一邊面51係與該第一旋動部111間係略具有小間隙,該第二本體20擺動,使該第三旋動部211係與該第一邊面51相靠抵,該套合件50與該扳手結構間即亦呈無間隙之旋動狀態。
請繼續參閱第七圖所示,第七圖係本發明扳手結構第三操作狀態之上視圖,該套合件50之角端係受磨損,使該套合件50之頭部係略呈 圓體狀,當該扳手結構與該套合件50相套合逆時針旋動時且該套合件50係略外移出,該套合件50係穿設套合於該第一套合部11及該第二套合部21處,該第一邊面51與該第一旋動部111間係略具間隙,該第二邊面52係與該第二旋動部112相靠抵,該第一齒面213係咬合於該第一邊面51上,該套合件50與該扳手結構間即亦呈無間隙之旋動狀態且具有該第一齒面213之旋動狀態。
請繼續參閱第八圖所示,第八圖係本發明扳手結構第四操作狀態之立體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套合件50係僅套合於該第一套合部11處。
請參閱第九圖所示,第九圖係本發明扳手結構第五操作狀態之立體圖,該套合件50係僅與該第二套合部21相套合,該套合件50之頭部係部份凸露於該本體10外,一般而言該扳手結構係轉面與該套合件50相套合。
請參閱第十圖所示,第十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圖,該第一本體10係無設有該第二靠抵部14,該第二本體20係無設有該第四靠抵部24。
請繼續參閱第十一圖及第十二圖所示,第十一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第十二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立體組合圖,請輔以第一圖比較之,在此實施例中,該第一本體10及該第二本體20係與第一圖之外觀造型略不同,該二第一靠抵部13係分設於該第一本體10之二端部處,該第一靠抵部13係呈平面狀,該第一本體10係無設有該第二靠抵部14,該第三靠抵部23係設於該第二本體20之二端部處,當其一第三靠抵部 23與其一第一靠抵部13相靠抵時,另一第三靠抵部23與另一第一靠抵部13間即相遠離,該第三靠抵部23亦呈平面狀,該第二本體20係無設有該第一齒面213、該第二齒面214、該第一斜邊215、該第二斜邊216及該第四靠抵部24。
請繼續參閱第十三圖及第十四圖所示,第十三圖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第十四圖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立體組合圖,請輔以第一圖及第十一圖比較之,該實施例之該第一本體10及該第二本體20係與第一圖及第十一圖之外觀造型略不同,該第一本體10係無設有該第二靠抵部14,該第二本體20係無設有該第四靠抵部24,如此亦具有相同旋動功效。
本發明扳手結構之優點係在於:
1、請輔以第五圖及第六圖所示,該第二本體20與該第一本體10間係呈樞設結構,該扳手結構與該套合件50相套合時,無論順時針旋動或逆時針旋動,該第二本體20即會相對該第一本體10一角度擺動,該第一本體10及該第二本體20即共同夾設旋動該套合件50,該套合件50與該扳手結構間即亦呈無間隙之旋動狀態而具有最佳之旋動結構,此即為本發明之旋動原理及優點。
2、設有該二第一靠抵部13及該二第三靠抵部23,該第二本體20相對該第一本體10轉動時,該二第三靠抵部23係可分別與該二第一靠抵部13相靠抵,該二第一靠抵部13及該第二靠抵部23係限制該第二本體20轉動之最大角度。
3、一般而言,習用之開口扳手結構與該套合件50旋動時係會有間隙, 該開口扳手即易將該套合件50之六角端磨成圓角狀態,本發明之扳手結構之該套合件50與該扳手結構間無論順時針旋動或逆時針旋動均呈無間隙之旋動狀態,本發明之扳手結構要將該套合件50之角度磨成圓角之機率即大為降低。
4、請再輔以第五圖至第九圖所示,本發明之扳手結構與該套合件50相套合時係具有至少五種操作旋動方式,本發明之扳手結構即具旋動之擴充性。
5、請輔以第五圖所示,該扳手結構與該套合件50相套合順時針旋動時,該套合件50之六角頭部係穿設於該第一套合部11及該第二套合部21處,通常該套合件50與該第一套合部11之間係呈鬆配合狀態,即該第一邊面51與該第一旋動部111相靠抵,該第二邊面52與該第二旋動部112間係略具有小間隙,該第二本體20即會以該結合件30為軸心相對該第一本體10一角度擺動,其一第三靠抵部23係與其一第一靠抵部13相接近,另一第三靠抵部23與另一第一靠抵部13間即相互遠離,使該第二本體20之該第四旋動部212係與該第二邊面52相靠抵,亦即該套合件50之該第一邊面51係與該第一旋動部111相靠抵,該第二邊面52係與該第四旋動部212相靠抵,該套合件50與該扳手結構間即呈無間隙之旋動狀態,使用者即可更輕易地旋動該套合件50。
6、該第三抵緣33係靠抵於該第一抵緣121處,該容置部32之厚度只需大於該第二本體20之厚度,該結合件30結合後,該第二本體20即具有樞設功效。
因此本發明之扳手結構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及進步性, 誠能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Claims (15)

  1. 一種扳手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該第一本體之作用端係設有第一套合部,該第一套合部係設有第一旋動部及第二旋動部,該第一旋動部與該第二旋動部係呈相對正狀,該第一本體係設有第一結合部,該第一本體係設有二第一靠抵部,該二第一靠抵部係分置於該第一旋動部與該第二旋動部處;一第二本體,該第二本體係樞設於該第一本體處,該第二本體係疊設於該第一本體上,該第二本體係可於該第一本體處一角度擺動,該第二本體係設有第二套合部,該第二套合部係與該第一套合部相對正,該第二套合部係設有第三旋動部及第四旋動部,該第三旋動部係與該第一旋動部相對正,該第四旋動部係與該第二旋動部相對正,該第三旋動部與該第四旋動部係呈相對正狀,該第二本體係設有第一樞設部,該第一樞設部係與該第一結合部相對正,該第一樞設部係呈貫穿之圓孔狀,該第二本體之外部係設有二第三靠抵部,該第二本體相對該第一本體轉動時,該二第一靠抵部及該第二靠抵部係限制該第二本體相對該第一本體轉動之最大角度;該第三靠抵部與該第一靠抵部之間係具有第一間隙;一結合件,該結合件係穿設於該第一結合部及該第一樞設部處,使該第一本體係與該第二本體相樞設,該第二本體係以該結合件為軸心於該第一本體處一角度擺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旋動部與該第二旋動部係呈平面狀。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結合件一端係設有第二結合 部,該第二結合部係結合於該第一結合部處。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結合部係呈內螺紋狀,該第二結合部係呈外螺紋狀。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結合部之端部處係設有第一抵緣,該第一樞設部近開口處係設有容置槽,該容置槽之直徑係大於該第一樞設部之直徑,該容置槽係呈圓槽狀,該第一樞設部與該容置槽間係設有第二抵緣,該結合件之該第二結合部一端係設有容置部,該容置部係容置於該第一樞設部處,該容置部之直徑係大於該第二結合部之直徑,該容置部之端部處係設有第三抵緣,該第三抵緣係靠抵於該第一抵緣處,該第三抵緣係設於該第二結合部及該容置部間,該結合件之頭部係容置於該容置槽處。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靠抵部係呈圓弧面狀,該第三靠抵部係呈圓弧面狀。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本體係設有第二靠抵部,該第二靠抵部係設該二第一靠抵部之間且係接近該第一結合部處,該第二靠抵部係呈凹弧面狀,該第二本體係凸設有第四靠抵部,該第四靠抵部係容設於該第二靠抵部處。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二第一靠抵部係形成一第一圓,該二第三靠抵部係形成一第二圓,該第二圓之直徑係小於該第一圓之直徑。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旋動部與該第二旋動部間之距離係為第一距離;該第三旋動部與該第四旋動部間係為第二距離, 該第二距離係為該第三旋動部與該第四旋動部之二弧面間之最小距離。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三旋動部與該第四旋動部係呈凸弧面狀。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三旋動部端部處係設有第一斜邊,該第一斜邊係呈導斜角狀,該第四旋動部端部處係設有第二斜邊,該第二斜邊係與該第一斜邊呈相對正狀,該第二斜邊係呈導斜角狀。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二第三靠抵部係可分別與該二第一靠抵部相靠抵。
  13. 如請求項9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距離可係為接近一規格尺寸之最大距離,該第二距離可係為接近一規格尺寸之最小距離,或該第一距離可係為接近一規格尺寸之最小距離,該第二距離可係為接近一規格尺寸之最大距離,或該第一距離之尺寸係接近該第二距離之尺寸,或該第一距離係等於該第二距離。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二本體係以該結合件為軸心相對該第一本體一角度擺動,其一第三靠抵部係與其一第一靠抵部相接近,另一第三靠抵部與另一第一靠抵部間即相互遠離。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二第一靠抵部係分設於該第一本體之二端部處,該第一靠抵部係呈平面狀,該第三靠抵部係設於該第二本體之二端部處,當其一第三靠抵部與其一第一靠抵部相靠抵時,另一第三靠抵部與另一第一靠抵部間即相遠離,該第三靠抵部亦呈平面狀。
TW107116763A 2018-05-17 2018-05-17 扳手結構 TWI6511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6763A TWI651168B (zh) 2018-05-17 2018-05-17 扳手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6763A TWI651168B (zh) 2018-05-17 2018-05-17 扳手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1168B true TWI651168B (zh) 2019-02-21
TW201946729A TW201946729A (zh) 2019-12-16

Family

ID=66213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6763A TWI651168B (zh) 2018-05-17 2018-05-17 扳手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5116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1770A (en) * 1902-04-22 1902-10-21 Kora May Johnson Hose-supporter.
CN2068892U (zh) * 1989-11-17 1991-01-09 孙井文 多用途双头的呆扳手
TW483359U (en) * 2001-10-19 2002-04-11 Great Lotus Corp Sliding and swaying type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wrench
TWM284489U (en) * 2005-08-18 2006-01-01 Cheng-Jie Wu Lightweight wrench structure
TW201014683A (en) * 2008-10-07 2010-04-16 Chen-Tsung Chen Open type ring ratchet wrench
US8459153B2 (en) * 2008-12-19 2013-06-11 Wera-Werk Hermann Werner Gmbh & Co. Kg Combination wrench
TW201636160A (zh) * 2015-04-14 2016-10-16 貫台有限公司 開口扳手結構
WO2017173529A1 (en) * 2016-04-06 2017-10-12 Jeffrey Dean Macdonald Racheting wrench system having a linear two-pawl ratchet mechanism capable of exchangeable wrench head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1770A (en) * 1902-04-22 1902-10-21 Kora May Johnson Hose-supporter.
CN2068892U (zh) * 1989-11-17 1991-01-09 孙井文 多用途双头的呆扳手
TW483359U (en) * 2001-10-19 2002-04-11 Great Lotus Corp Sliding and swaying type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wrench
TWM284489U (en) * 2005-08-18 2006-01-01 Cheng-Jie Wu Lightweight wrench structure
TW201014683A (en) * 2008-10-07 2010-04-16 Chen-Tsung Chen Open type ring ratchet wrench
US8459153B2 (en) * 2008-12-19 2013-06-11 Wera-Werk Hermann Werner Gmbh & Co. Kg Combination wrench
TW201636160A (zh) * 2015-04-14 2016-10-16 貫台有限公司 開口扳手結構
WO2017173529A1 (en) * 2016-04-06 2017-10-12 Jeffrey Dean Macdonald Racheting wrench system having a linear two-pawl ratchet mechanism capable of exchangeable wrench hea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6729A (zh) 2019-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6919B (zh) 手工具套合部結構
WO2010150369A1 (ja) ねじ締付構造、ねじ、およびねじ締付工具
TWI651168B (zh) 扳手結構
TWM555783U (zh) 手工具套合部結構
WO2022083640A1 (zh) 防拆连接件及防拆连接组件
TWM449882U (zh) 萬向接頭結構
TWI633976B (zh) 具有萬向扭轉結構之驅動工具
TWM554037U (zh) 手工具套合部結構
TW201431653A (zh) 手工具套合部結構
TWM513091U (zh) 具有調整角度功能之氣動工具
TW201900346A (zh) 管用套筒結構
TWI714436B (zh) 開口扳手的不對稱結構
US11267107B2 (en) Ratchet socket
TWI838238B (zh) 手工具套合部結構
TWI838283B (zh) 手工具套合部結構
TWI826200B (zh) 六角扳手結構
TWI636855B (zh) Hand tool sleeve structure
CN221160136U (zh) 手工具套合部结构
TW201420278A (zh) 萬向接頭結構
TWM650844U (zh) 手工具套合部結構
TWI852769B (zh) 手工具套合部結構
TW201545842A (zh) 旋動扳手結構
TWM572285U (zh) Sleeve structure
TWI341764B (zh)
TW201429635A (zh) 手工具套合部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