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7712B - 棘輪扳手結構 - Google Patents
棘輪扳手結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07712B TWI807712B TW111110637A TW111110637A TWI807712B TW I807712 B TWI807712 B TW I807712B TW 111110637 A TW111110637 A TW 111110637A TW 111110637 A TW111110637 A TW 111110637A TW I807712 B TWI807712 B TW I80771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container
- abutting
- steering
- ratchet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Dowe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棘輪扳手結構,其係包括:一本體係設有一第一容槽、一第二容槽、一第一靠抵面、一第二靠抵面及一第三容槽;一棘輪係設有一環狀排列齒之棘輪部;一制齒係設有一咬合部、一凹弧槽、一第一靠抵部及一第一角落;一轉向組係包括一轉向件、一頂抵件及一彈性元件;該轉向件係設有一圓柱塊、一容置槽、一第二靠抵部、一限制槽及一第三面;該制齒一側係靠抵於該第二容槽內面時,該制齒另側之該第一靠抵部係限制該第二靠抵部;該頂抵件係設有一頂抵面;該彈性元件;一限制件係部份容設於該限制槽內,該限制件設有一凹部。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與一棘輪扳手結構有關,尤指一種棘輪扳手結構中,該限制件係部份容設於該限制槽內,受該限制件之限制,該轉向組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處,該轉向組在任一角度下,該轉向組均受該限制件之限制。
按吾人先前所知,習用之棘輪扳手結構,此亦為吾人所申請之專利前案,此專利案在核准時因在結構上有修改而無領證,臺灣專利申請號:109110124,公開號:202135993,專利名稱:棘輪扳手結構,該專利案結構係在於:一本體10,該本體係設有一第一容槽11,該第一容槽11係呈貫穿之圓槽狀,該第一容槽11一側近柄部處係設有一第二容槽12,該第二容槽12之直徑係小於該第一容槽11之直徑,該第二容槽12之圓心係位於該第一容槽11之範圍內,該第二容槽12與該第一容槽11係呈相通狀,該第二容槽12之二端係呈封閉狀,該第二容槽12之頂端係設有一第一靠抵面121,該第二容槽12之底端係設有一第二靠抵面122,該第二容槽12一側近柄部處係設有一第三容槽13,該第三容槽13係與該第二容槽12呈相通狀,該第三容槽13之頂端係呈開放狀,該第三容槽13之深度係大於該第二容槽12之深度,使該第三容槽13之底部係設有一第一樞部131,以該第三容槽13之中心點為圓心係設有一第一圓132,該第三容槽13近柄部處係設有一凹槽
14,該凹槽14與該第三容槽13係呈相通狀,該第三容槽13之開口係設於該凹槽14之範圍處,該凹槽14之左、右二側係分別設有一第一抵面141及一第二抵面142;一棘輪20,該棘輪20係樞設於該第一容槽11內,該棘輪20之外周緣係設有一環狀排列齒之棘輪部21,該棘輪部21係設有一套合部22;一制齒30,該制齒30係容設於該第二容槽12內一側,該制齒30一端係與該第一靠抵面121相靠抵,該制齒30另端係與該第二靠抵面122相靠抵,該制齒30前側係設有一咬合部31,該咬合部31係與該棘輪部21相囓合,該制齒30後側中央處係設有一凹弧槽32,該凹弧槽32係包括一第一面321及二第二面322,該第一面321係設於該凹弧槽32之中央處,該第一面321係呈凹弧面狀,該第一面321係呈單一弧面狀而具有一內徑,該二第二面322係設於該凹弧槽之二側處,該二第二面322相對該第一面321係呈相對稱狀,該第二面322係呈凹弧面狀,該二第二面322係為該凹弧槽32之二個最凹處,該第二面322係呈單一弧面狀而具有一內徑,該第二面322之內徑係小於該第一面321之內徑,該第二面322係與該第一面321呈相切面狀,該制齒30後側之二側係各設有一第一靠抵部323,該凹弧槽32係設於該二第一靠抵部323之間,該二第一靠抵部323相對該凹弧槽32係呈相對稱狀,該凹弧槽32二側近開口處係各設有一第一角落324,該第一角落324係設於該第二面322一側,該第二面322係設於該第一面321與該第一角落324間,該凹弧槽32及該二第一角落324係使該凹弧槽32略呈ㄇ形槽狀;一轉向組40,該轉向組40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13處,該轉向組40係可轉動以控制該制齒30於該第二容槽12內左右位移而控制該棘輪扳
手之正逆旋動,該轉向組40係包括一轉向件41、一頂抵件42及一彈性元件43;
該轉向件41係設有一圓柱塊411,該圓柱塊411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13內,該圓柱塊411一端係凸露於該凹槽14處,該圓柱塊411係凸設有撥鈕,該撥鈕係接近於該第一抵面141處,轉動該轉向件41後,該撥鈕係接近於該第二抵面142處,該圓柱塊411上係設有一容置槽412,該容置槽412之開口係與該凹弧槽32相對正,該容置槽412係呈長方槽狀,該圓柱塊411二側係設有一第二靠抵部413,該第二靠抵部413係供該第一靠抵部323及該第一角落324之底部相靠抵,該圓柱塊411另端係設有一第二樞部416,該第二樞部係樞設於該第一樞部131處;
該頂抵件42係配合該容置槽412之形狀,該頂抵件42係呈長方體狀,該頂抵件42係部份容設於該容置槽412內,該頂抵件一側係設有一頂抵面421,該頂抵面421係頂抵於該凹弧槽32處,該轉向件41係可轉動而控制該頂抵件42及該制齒30,使該頂抵面421靠抵於其一第二面322處,而使該制齒30於該第二容槽12內左右位移,該頂抵面421係呈單一弧面狀而具有一外徑,該頂抵面421之外徑係與該第二面322之內徑相同,該頂抵面421抵於該第二面322處時,該頂抵件42係受限於該第一角落324以避免該頂抵件旋出該凹弧槽32範圍外,該頂抵件42另側係設有一容彈槽422,該容彈槽422之開口係對正該容置槽412,該容彈槽422係與該頂抵面421相遠離,該容彈槽422係呈圓槽狀,該容彈槽422係隱於該容置槽412內;
該彈性元件43係容設於該容置槽412及該容彈槽422內,該彈性元件43係彈抵於該容置槽412及該容彈槽422間,該頂抵件42係受該彈性
元件43之彈力頂抵而使該頂抵面421頂抵於該凹弧槽32處;
該頂抵件42係部份凸露於該第二容槽12範圍內,該第一靠抵面121係會限制該頂抵件42,該頂抵件42係部份容設於該容置槽412內,該頂抵件42係限制該轉向件41,使該轉向件41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13內而不脫開;
該制齒30一側係靠抵於該第二容槽12內周面時,其一第一靠抵部323係限制該第二靠抵部413,使該轉向件41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13內而不脫開該本體10;
該轉向件41轉動至中間位置即使該制齒30位於該第二容槽12之中間位置處時,該二第一角落324係限制該第二靠抵部413,使該轉向件41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13內。
但此習用棘輪扳手結構之缺失係在於:
1、該轉向件41轉動時,為使該凸塊414能順利與該限制面34相靠抵或相脫開,該凹部33、該限制面34及該凸塊414之間必須精準計算其位置、弧度及角度,該限制面34及該凸塊414之間之相配合結構係較為麻煩且費時,該轉向件41與該制齒30之間產生誤差,在部份規格中相靠抵係有失誤之機率。
2、當該轉向件41之該撥鈕係接近於該第一抵面141處時,或該撥鈕係接近於該第二抵面142處時,該凸塊414係會脫出該限制面34,該凸塊414再進入該限制面34範圍時,若加工時有些微之誤差,該凸塊414與該凹弧槽32之間係會有相撞擊之缺失,該轉向組40與該制齒30之間之限制效果係較不確實。
有鑑於上述習用結構之缺失,本發明人藉多年從事相關行業之製造、生產及設計經驗,終於有一能解決習用弊端之棘輪扳手結構之產品問世。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該轉向件轉動時,為使該凸塊能順利與該限制面相靠抵或相脫開,該凹部、該限制面及該凸塊之間必須精準計算其位置。本發明之棘輪扳手結構中,該限制件係部份容設於該限制槽內,受該限制件之限制,該轉向組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處,該轉向組在任一角度下,該轉向組均受該限制件之限制。該轉向件於旋轉時,該轉向件可於該凹部之範圍處旋轉,該限制件以避免發生該轉向件於該第三容槽內旋轉過度之缺失,該二第二靠抵部係限制該轉向件於該凹部之範圍內之最大旋動角度。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棘輪扳手結構,其係包括:一本體係設有一第一容槽、一第二容槽、一第一靠抵面、一第二靠抵面及一第三容槽;一棘輪係設有一環狀排列齒之棘輪部;一制齒係設有一咬合部、一凹弧槽、一第一靠抵部及一第一角落;一轉向組係包括一轉向件、一頂抵件及一彈性元件;該轉向件係設有一圓柱塊、一容置槽、一第二靠抵部、一限制槽及一第三面;該制齒一側係靠抵於該第二容槽內面時,該制齒另側之該第一靠抵部係限制該第二靠抵部;該頂抵件係設有一頂抵面;該彈性元件;一限制件係部份容設於該限制槽內,該限制件設有一凹部。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該限制件係部份容設於該限制槽內,受該限制件之限制,該轉向組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處,該轉向組在任一角度下,該轉向組均受該限制件之限制。該轉向件於旋轉時,該轉向件可於該凹部之範圍處旋轉,該限制件以避免發生該轉向件於該第三容槽內旋轉過度之缺失,該二第二靠抵部係限制該轉向件於該凹部之範圍內之最大旋動角度。
為使 鈞局委員及熟習此項技藝人士對本發明之功效完全瞭解,茲配合圖式及圖號就本發明之結構、組成說明於後,惟以下所述者僅為用來解釋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是在本發明之精神下,所作的任何修飾變更皆仍應屬於本發明之保護範圍。
10:本體
11:第一容槽
12:第二容槽
121:第一靠抵面
122:第二靠抵面
13:第三容槽
131:第一樞部
132:第一圓
14:凹槽
141:第一抵面
142:第二抵面
143:第一角度
15:第一環槽
16:第一端面
20:棘輪
21:棘輪部
22:套合部
23:第二環槽
30:制齒
31:咬合部
32:凹弧槽
321:第一面
322:第二面
323:第一靠抵部
324:第一角落
40:轉向組
41:轉向件
411:圓柱塊
412:容置槽
413:第二靠抵部
414:限制槽
415:第三面
416:第二樞部
42:頂抵件
421:頂抵面
422:容彈槽
43:彈性元件
50:限制件
51:凹部
60:第一環體
圖1、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立體分解圖。
圖2、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本體之前視圖。
圖3、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制齒之立體圖。
圖4、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制齒之上視圖。
圖5、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轉向件之立體圖。
圖6、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頂抵件之前視圖。
圖7、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立體組合圖。
圖8、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上視圖。
圖9、係本發明圖8之A-A處之剖視圖。
圖10、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側視圖。
圖11、係本發明圖10之B-B處之剖視圖。
圖12、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部份元件之立體圖。
圖13、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部份元件另一操作狀態之立體圖。
圖14、係本發明圖10之B-B處另一操作狀態之剖視圖。
首先請參閱本案圖示之圖1至圖6所示,圖1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立體分解圖,圖2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本體10之前視圖,圖3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制齒30之立體圖,圖4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制齒30之上視圖,圖5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轉向件41之立體圖,圖6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頂抵件42之前視圖,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棘輪扳手結構,其係包括:
一本體10,請輔以圖2所示,該本體10係設有一第一容槽11,該第一容槽11係呈貫穿之圓槽狀,該第一容槽11一側近柄部處係設有一第二容槽12,該第二容槽12之直徑係小於該第一容槽11之直徑,該第二容槽12之圓心係位於該第一容槽11之範圍內,該第二容槽12與該第一容槽11係呈相通狀,該第二容槽12之二端係呈封閉狀,該第二容槽12之頂端係設有一第一靠抵面121,該第二容槽12之底端係設有一第二靠抵面122,該第二容槽12一側近柄部處係設有一第三容槽13,該第三容槽13係與該第二容槽12呈相通狀,該第三容槽13之頂端係呈開放狀,該第三容槽13之深度係大
於該第二容槽12之深度,使該第三容槽13之底部係設有一第一樞部131,以該第三容槽13之中心點為圓心係設有一第一圓132,該第三容槽13近柄部處係設有一凹槽14,該凹槽14與該第三容槽13係呈相通狀,該第三容槽13之開口係設於該凹槽14之範圍處,該凹槽14之左、右二側係分別設有一第一抵面141及一第二抵面142,該第一抵面141及該第二抵面142係皆與該第一圓132呈相切狀,該第一抵面141及該第二抵面142係皆呈平面狀,該第一圓132、該第一抵面141及該第二抵面142間係設有一第一角度143,該第一角度143係介於六十度至一百度間,或該第一角度143係介於七十度至九十度之間,該第一容槽11一端近開口處係設有一第一環槽15,該第一環槽15係呈凹圓環槽狀,該本體10上方係設有一第一端面16,該第一端面16係呈平面狀;
一棘輪20,該棘輪20係樞設於該第一容槽11內,該棘輪20之外周緣係設有一環狀排列齒之棘輪部21,該棘輪部20係設有一套合部22,該套合部22係呈多角槽狀以供套合螺合件,該棘輪20係設有一第二環槽23,該第二環槽23係與該第一環槽15相對正,該第二環槽23係呈圓環槽狀;
一制齒30,請輔以圖3及圖4所示,該制齒30係容設於該第二容槽12內一側,該制齒30受控制係可於該第二容槽12處左右移位,該制齒30一端係與該第一靠抵面121相靠抵,該制齒30前側係設有一咬合部31,該咬合部31係與該棘輪部21相囓合,該制齒30後側中央處係設有一凹弧槽32,該凹弧槽32係包括一第一面321及二第二面322,該第一面321係設於該凹弧槽32之中央處,該第一面321係呈凹弧面狀,該第一面321係呈單一弧
面狀而具有一內徑,該二第二面322係設於該凹弧槽32之二側處,該二第二面322相對該第一面321係呈相對稱狀,該第二面322係呈凹弧面狀,該二第二面322係為該凹弧槽32之二個最凹處,該第二面322係呈單一弧面狀而具有一內徑,該第二面322之內徑係小於該第一面321之內徑,該第二面322係與該第一面321呈相切面狀,該制齒30後側之二側係各設有一第一靠抵部323,該凹弧槽32係設於該二第一靠抵部323之間,該二第一靠抵部323相對該凹弧槽32呈相對稱狀,該凹弧槽32二側近開口處各設有一第一角落324,該第一角落324設於該第二面322一側,該第二面322設於該第一面321與該第一角落324間,該凹弧槽32及該二第一角落324使該凹弧槽32略呈ㄇ形槽狀;
一轉向組40,該轉向組40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13處,該轉向組40係可轉動以控制該制齒30於該第二容槽12內左右位移而控制該棘輪扳手之正逆旋動,該轉向組40係包括一轉向件41、一頂抵件42及一彈性元件43;
請輔以圖5所示,該轉向件41係設有一圓柱塊411,該圓柱塊411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13內,該圓柱塊411一端係凸露於該凹槽14處,該圓柱塊411係凸設有撥鈕,該撥鈕係接近於該第一抵面141處,轉動該轉向件41後,該撥鈕係接近於該第二抵面142處,該圓柱塊411之端面係與該第一端面16呈相齊平狀,該圓柱塊411上係設有一容置槽412,該容置槽412之開口係與該凹弧槽32相對正,該容置槽412係呈長方槽狀,該圓柱塊411二側係設有一第二靠抵部413,該第二靠抵部413係供該第一靠抵部323及該第一角落324相靠抵,該轉向件41之底部係設有一限制槽414,該限制槽414係
呈凹槽狀,該限制槽414內係設有一第三面415,該第三面415係比該轉向件41之軸心更接近該第一容槽11,該第三面415係呈平面狀或凸弧面狀,該圓柱塊411另端係設有一第二樞部416,該第二樞部416係樞設於該第一樞部131處;
請輔以圖11,該制齒30一側係靠抵於該第二容槽12內面時,該制齒30另側之該第一靠抵部323係限制該第二靠抵部413,該轉向件41受限該第一靠抵部323,使該轉向件41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13內而不脫開該本體10;
該制齒30一側係靠抵於該第二容槽12內面,該第二靠抵部413與該制齒30另側之該第一角落324處係具有一小間隙,扳動該本體10後,該本體10係會變形,使該第二靠抵部413接觸而頂抵於該第一角落324處,亦即扳動該本體10後,該轉向件41具有支撐該制齒30另側功效,該制齒30二側受該第二容槽12及該轉向件41雙重頂抵,該咬合齒31更嚙合該棘輪部21;
或者另一原理是,該制齒30一側係靠抵於該第二容槽12內面時,該第二靠抵部413係已頂抵於該制齒30另側之該第一角落324處,該制齒30二側受該第二容槽12及該轉向件41雙重頂抵,該咬合齒31更嚙合該棘輪部21;
請輔以圖6所示,該頂抵件42係配合該容置槽412之形狀,該頂抵件42係呈長形體狀,該頂抵件42係容設於該容置槽412內,該頂抵件42一側係設有一頂抵面421,該頂抵面421係頂抵於該凹弧槽32處,該轉向件41係可轉動而控制該頂抵件42及該制齒30,使該頂抵面421靠抵於其一第二
面322處,而使該制齒30於該第二容槽12內左右位移,該頂抵面421係呈單一弧面狀而具有一外徑,該頂抵面421之外徑係與該第二面322之內徑相同,該頂抵面421抵於該第二面322處時,該頂抵件42係受限於該第一角落324之限制以避免該頂抵件42旋出該凹弧槽32範圍外,該頂抵件42另側設有一容彈槽422,該容彈槽422之開口對正該容置槽412,該容彈槽422係與該頂抵面421相遠離,該容彈槽422係隱於該容置槽412內,該容彈槽422呈凹槽狀;
該彈性元件43容設於該容置槽412及該容彈槽422內,該彈性元件43彈抵於該容置槽412及該容彈槽422間,該頂抵件42受該彈性元件43之彈力頂抵而使該頂抵面421頂抵於該凹弧槽32處,該彈性元件43係為彈簧結構;
一限制件50,該限制件50係與該本體10、該制齒30及該轉向件41相組設,該限制件50係容設於第二容槽12處,該限制件50之面積係略等於該第二容槽12之面積,該限制件50係設於該制齒30與該第二靠抵面122之間,該限制件50係部份容設於該限制槽414內,受該限制件50之限制,該轉向組40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13處,該限制件50設有一凹部51,該凹部51與該第三容槽13呈相對正狀,該凹部51對向設該轉向件41,該凹部51呈凹槽狀;
該轉向件41旋轉時,該轉向件41係可於該凹部51之範圍處旋轉,該限制件50以避免發生該轉向件41於該第三容槽13內旋轉過度之缺失,該二第二靠抵部413係限制該轉向件41於該凹部51範圍內之最大旋動角度;
該頂抵件42係部份凸露於該第二容槽12範圍內,該第一靠抵面121係會限制該頂抵件42,該頂抵件42係部份容設於該容置槽412內,該限制件50係部份容設於該限制槽414內,使該轉向件41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13內;
一第一環體60,該第一環體60係容設於該第一環槽15及該第二環槽23處,使該棘輪20樞設於該第一容槽11處,該第一環體60係為C形環體。
請參閱圖7至圖9所示,圖7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立體組合圖,圖8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上視圖,圖9係本發明圖8之A-A處之剖視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棘輪20係樞設於該第一容槽11內,該制齒30係容設於該第二容槽12內,該轉向組40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13、該第一樞部131及該凹槽14處,該轉向組40係可轉動以控制該制齒30於該第二容槽12內左右位移,以控制該棘輪扳手結構具雙向旋動之功效,該限制件50係容設於該第二容槽12處,該第一環體60係容設於該第一環槽15及該第二環槽23內。
請繼續參閱圖10至圖12所示,圖10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側視圖,圖11係本發明圖10之B-B處之剖視圖,圖12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部份元件之立體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制齒30係容設於該第二容槽12內一側,該制齒30一側係與該第二容槽12之內周面相靠抵,該轉向組40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13內,該第二靠抵部413係靠抵於其一第一靠抵部323之底部上,該限制件50係部份容設於該限制槽414內,該第二靠抵部413係可限制該轉向件41於該凹部51範圍內之最大旋動角度,該頂抵件42係受該彈
性元件43之彈力頂抵而使該頂抵面421靠抵於其一第二面322處,轉動該轉向件41,即可使該轉向組40轉動而控制該制齒30於該第二容槽12內左右位移。
請繼續參閱圖13及圖14所示,圖13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部份元件另一操作狀態之立體圖,圖14係本發明圖10之B-B處另一操作狀態之剖視圖,旋動該轉向組40,以控制該制齒30容設於該第二容槽12之中央處,該限制件50係部份容設於該限制槽414內,該轉向件41係受限於該限制件50。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該套合部22係不呈多角槽狀,該套合部22係呈凸伸之四角頭狀,該套合部22即可套合具有四角槽之各手工具件而旋動。
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優點係在於:
1、該限制件50係部份容設於該限制槽414內,受該限制件50之限制,該轉向組40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13處,亦即該轉向組40無論在任一角度下,該轉向組40均受該限制件50之限制,該轉向組40即樞設於該第三容槽13處。
2、該轉向件41於旋轉時,該轉向件41係可於該凹部51之範圍處旋轉,該限制件50係以避免發生該轉向件41於該第三容槽13內旋轉過度之缺失,該二第二靠抵部413係限制該轉向件41於該凹部51之範圍內之最大旋動角度。
3、該第三面415係比該轉向件41之軸心更接近該第一容槽11,使該轉向件41係能具有更大之體積,使本發明具較佳之結構強度以及增加操作上
便利性。
4、該制齒30一側係靠抵於該第二容槽12內周面,該轉向件41具有支撐該制齒30另側功效,該制齒30二側係受該第二容槽12及該轉向件41雙重頂抵。
5、請輔以圖11及圖12所示,該頂抵件42係受該彈性元件43之彈力頂抵而使該頂抵面421抵於該第二面322處,該第二面322之內徑係與該第二面322之外徑相同或接近,該頂抵面421即會容設於該第二面322處,旋動該轉向件41時,該頂抵件42即會自動進入該第二面322處,而具有自動定位之功效。
6、該頂抵件42係受限於該第一角落324而可避免該頂抵件42旋出該凹弧槽32之範圍外,該二個第一角落324係可限制該頂抵件42之最大旋轉位置。
7、請輔以圖12所示,該頂抵件42係略呈長方體狀,該頂抵面421與該第二面322之間具有較大頂抵面積,且該頂抵面421與該第二面322之二頂抵面積係延著該制齒30之高度方向,該頂抵件42與該制齒30之間具有更佳之頂抵功效。
8、該頂抵件42係呈U型體狀,該頂抵件42係僅設有呈凹槽狀之該容彈槽422,該頂抵件42具有較大之體積而具較佳之結構強度而避免因踫撞而損害。
9、請再輔以圖12所示,由圖可清楚所示,該制齒30一側係靠抵於該第二容槽12之內周面時,該第一靠抵面121係限制該頂抵件42,該頂抵件42係限制該轉向件41,該第一靠抵部323亦限制該第二靠抵部413,該限制件50
係部份容設於該限制槽414內,亦即該轉向件41同時係有受該本體10、該制齒30及該限制件50三個元件所限制,該轉向件41係難以脫出該第三容槽13外。
10、請輔以圖13所示,該轉向件41轉動至中間位置即使該制齒30位於該第二容槽12之中間位置處,該第一靠抵面121限制該頂抵件42,該頂抵件42係限制該轉向件41,該限制件50係部份容設於該限制槽414內,該轉向件41同時受該第一靠抵面121及該限制件50所限制,該轉向件41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13。
11、綜合上第9點及第10點,該轉向件41係有複數個限制,該轉向件41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13處,使該轉向件41與該第三容槽13之間之樞設結構係更為確實。
12、該轉向組40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13處,該圓柱塊411一端之該撥鈕係凸露於該凹槽14處,該撥鈕係接近於該第一抵面141處,轉動該轉向件41後,該撥鈕係接近於該第二抵面142處,亦即該轉動件41轉動時係有最大限制。
13、該第二樞部416係樞設於該第一樞部131處,該轉向件41之最底部處亦具有樞設結構,該轉向件41與該第三容槽13之間之樞設結構係更為確實。
14、該轉向件41之該圓柱塊411之端面係與該第一端面16呈相齊平狀,該圓柱塊411一端係容設於該凹槽14內,即可避免旋動該棘輪扳手結構時不小心碰撞撥動到該轉向件41,而造成該棘輪扳手結構自動切換正逆轉旋動之缺失。
因此本發明之棘輪扳手結構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及進步性,誠能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10:本體
11:第一容槽
12:第二容槽
121:第一靠抵面
122:第二靠抵面
13:第三容槽
131:第一樞部
14:凹槽
15:第一環槽
20:棘輪
21:棘輪部
22:套合部
23:第二環槽
30:制齒
40:轉向組
41:轉向件
42:頂抵件
43:彈性元件
50:限制件
51:凹部
60:第一環體
Claims (11)
- 一種棘輪扳手結構,其係包括:一本體,該本體係設有一第一容槽,該第一容槽係呈貫穿之圓槽狀,該第一容槽一側近柄部處係設有一第二容槽,該第二容槽之直徑係小於該第一容槽之直徑,該第二容槽之圓心係位於該第一容槽之範圍內,該第二容槽與該第一容槽係呈相通狀,該第二容槽之二端係呈封閉狀,該第二容槽之頂端係設有一第一靠抵面,該第二容槽之底端係設有一第二靠抵面,該第二容槽一側近柄部處係設有一第三容槽,該第三容槽係與該第二容槽呈相通狀,該第三容槽之頂端係呈開放狀,以該第三容槽之中心點為圓心係設有一第一圓,該第三容槽近柄部處係設有一凹槽,該凹槽與該第三容槽係呈相通狀,該第三容槽之開口係設於該凹槽之範圍處,該凹槽之左、右二側係分別設有一第一抵面及一第二抵面,該第一容槽一端近開口處係設有一第一環槽,該第一環槽係呈凹圓環槽狀,該本體上方係設有一第一端面;一棘輪,該棘輪係樞設於該第一容槽內,該棘輪之外周緣係設有一環狀排列齒之棘輪部,該棘輪係設有一第二環槽,該第二環槽係與該第一環槽相對正,該第二環槽係呈圓環槽狀;一制齒,該制齒係容設於該第二容槽內一側,該制齒受控制係可於該第二容槽處左右移位,該制齒一端係與該第一靠抵面相靠抵,該制齒前側係設有一咬合部,該咬合部係與該棘輪部相囓合,該制齒後側中央處係設有一凹弧槽,該凹弧槽係包括一第一面及二第二面,該第一面係設於該凹弧槽之中央處,該第一面係呈凹弧面狀,該二第二面係設於該凹弧槽之二 側處,該二第二面係為該凹弧槽之二個最凹處,該制齒後側之二側係各設有一第一靠抵部,該凹弧槽係設於該二第一靠抵部之間,該二第一靠抵部相對該凹弧槽呈相對稱狀,該凹弧槽二側近開口處各設有一第一角落,該第一角落設於該第二面一側,該第二面設於該第一面與該第一角落間,該凹弧槽及該二第一角落使該凹弧槽略呈ㄇ形槽狀;一轉向組,該轉向組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處,該轉向組係可轉動以控制該制齒於該第二容槽內左右位移而控制該棘輪扳手之正逆旋動,該轉向組係包括一轉向件、一頂抵件及一彈性元件;該轉向件係設有一圓柱塊,該圓柱塊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內,該圓柱塊一端係凸露於該凹槽處,該圓柱塊係凸設有撥鈕,該撥鈕係接近於該第一抵面處,轉動該轉向件後,該撥鈕係接近於該第二抵面處,該圓柱塊上係設有一容置槽,該容置槽之開口係與該凹弧槽相對正,該容置槽係呈長方槽狀,該圓柱塊二側係設有一第二靠抵部,該第二靠抵部係供該第一靠抵部及該第一角落相靠抵,該轉向件之底部係設有一限制槽,該限制槽係呈凹槽狀,該限制槽內係設有一第三面;該制齒一側係靠抵於該第二容槽內面時,該制齒另側之該第一靠抵部係限制該第二靠抵部,該轉向件受限該第一靠抵部,使該轉向件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內而不脫開該本體;該頂抵件係配合該容置槽之形狀,該頂抵件係呈長形體狀,該頂抵件係容設於該容置槽內,該頂抵件一側係設有一頂抵面,該頂抵面係頂抵於該凹弧槽處,該轉向件係可轉動而控制該頂抵件及該制齒,使該頂抵面靠抵於其一第二面處,而使該制齒於該第二容槽內左右位移,該頂抵面抵於 該第二面處時,該頂抵件係受限於該第一角落之限制以避免該頂抵件旋出該凹弧槽範圍外;該彈性元件容設於該容置槽內,該彈性元件彈抵於該容置槽及頂抵件之間,該頂抵件受該彈性元件之彈力頂抵而使該頂抵面頂抵於該凹弧槽處;一限制件,該限制件係與該本體、該制齒及該轉向件相組設,該限制件係容設於第二容槽處,該限制件之面積係略等於該第二容槽之面積,該限制件係設於該制齒與該第二靠抵面之間,該限制件係部份容設於該限制槽內,受該限制件之限制,該轉向組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處,該限制件設有一凹部,該凹部與該第三容槽呈相對正狀,該凹部對向設該轉向件;一第一環體,該第一環體係容設於該第一環槽及該第二環槽處,使該棘輪樞設於該第一容槽處。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三容槽之深度係大於該第二容槽之深度,使該第三容槽之底部係設有一第一樞部;該圓柱塊另端係設有一第二樞部,該第二樞部係樞設於該第一樞部處。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抵面及該第二抵面係皆與該第一圓呈相切狀,該第一抵面及該第二抵面係皆呈平面狀,該第一圓、該第一抵面及該第二抵面間係設有一第一角度,該第一角度係介於六十度至一百度間,或該第一角度係介於七十度至九十度之間。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端面係呈平面狀;該棘輪部係設有一套合部,該套合部係呈多角槽狀以供套合螺合件;或該套合部係呈凸伸之四角頭狀;該凹部呈凹槽狀;該第一環 體係為C形環體。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面係呈單一弧面狀而具有一內徑,該二第二面相對該第一面係呈相對稱狀,該第二面係呈凹弧面狀,該第二面係呈單一弧面狀而具有一內徑,該第二面之內徑係小於該第一面之內徑,該第二面係與該第一面呈相切面狀。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圓柱塊之端面係與該第一端面呈相齊平狀,該第三面係比該轉向件之軸心更接近該第一容槽,該第三面係呈平面狀或凸弧面狀。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制齒一側係靠抵於該第二容槽內面,該第二靠抵部與該制齒另側之該第一角落處係具有一小間隙,扳動該本體後,該本體係會變形,使該第二靠抵部接觸而頂抵於該第一角落處,亦即扳動該本體後,該轉向件具有支撐該制齒另側功效,該制齒二側受該第二容槽及該轉向件雙重頂抵,該咬合齒更嚙合該棘輪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制齒一側係靠抵於該第二容槽內面時,該第二靠抵部係已頂抵於該制齒另側之該第一角落處,該制齒二側受該第二容槽及該轉向件雙重頂抵,該咬合齒更嚙合該棘輪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頂抵面係呈單一弧面狀而具有一外徑,該頂抵面之外徑係與該第二面之內徑相同,該頂抵件另側設有一容彈槽,該容彈槽之開口對正該容置槽,該容彈槽係與該頂抵面相遠離,該容彈槽係隱於該容置槽內,該容彈槽呈凹槽 狀;該彈性元件容設於該容置槽及該容彈槽內,該彈性元件彈抵於該容置槽及該容彈槽間,該頂抵件受該彈性元件之彈力頂抵而使該頂抵面頂抵於該凹弧槽處,該彈性元件係為彈簧結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轉向件旋轉時,該轉向件係可於該凹部之範圍處旋轉,該限制件以避免發生該轉向件於該第三容槽內旋轉過度之缺失,該二第二靠抵部係限制該轉向件於該凹部範圍內之最大旋動角度。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頂抵件係部份凸露於該第二容槽範圍內,該第一靠抵面係會限制該頂抵件,該頂抵件係部份容設於該容置槽內,該限制件係部份容設於該限制槽內,使該轉向件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110637A TWI807712B (zh) | 2022-03-22 | 2022-03-22 | 棘輪扳手結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110637A TWI807712B (zh) | 2022-03-22 | 2022-03-22 | 棘輪扳手結構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807712B true TWI807712B (zh) | 2023-07-01 |
TW202337642A TW202337642A (zh) | 2023-10-01 |
Family
ID=88149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10637A TWI807712B (zh) | 2022-03-22 | 2022-03-22 | 棘輪扳手結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807712B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86003155A1 (en) * | 1984-11-27 | 1986-06-05 | Colvin David S | Reversible ratchet wrench |
US4903554A (en) * | 1988-06-02 | 1990-02-27 | Colvin David S | Reversible ratchet wrench with thin head construction |
EP0798083B1 (en) * | 1994-10-12 | 2000-07-12 | Chang Chuan Lee | Reversible ratchet wrench and reversible ratchet mechanism thereof |
US6253647B1 (en) * | 2000-01-05 | 2001-07-03 | Snap-On Technologies, Inc. | Reversible ratchet with remote reversing operating mechanism |
US20060123954A1 (en) * | 2004-09-10 | 2006-06-15 | Arnold Robert L | Ratcheting tool with vertically curved tooth arrangement |
TWI568542B (zh) * | 2016-06-03 | 2017-02-01 | ||
TWM554038U (zh) * | 2017-09-26 | 2018-01-11 | Ou Yu Hua | 棘輪扳手 |
TWI647072B (zh) * | 2018-03-22 | 2019-01-11 | 楊承蒲 |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
TWM576088U (zh) * | 2018-09-17 | 2019-04-01 | 羅川玉 |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
TW202135993A (zh) * | 2020-03-26 | 2021-10-01 | 李纘滄 | 棘輪扳手結構 |
TWI744018B (zh) * | 2020-09-30 | 2021-10-21 | 銳泰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 換向棘輪扳手 |
-
2022
- 2022-03-22 TW TW111110637A patent/TWI807712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86003155A1 (en) * | 1984-11-27 | 1986-06-05 | Colvin David S | Reversible ratchet wrench |
US4903554A (en) * | 1988-06-02 | 1990-02-27 | Colvin David S | Reversible ratchet wrench with thin head construction |
EP0798083B1 (en) * | 1994-10-12 | 2000-07-12 | Chang Chuan Lee | Reversible ratchet wrench and reversible ratchet mechanism thereof |
US6253647B1 (en) * | 2000-01-05 | 2001-07-03 | Snap-On Technologies, Inc. | Reversible ratchet with remote reversing operating mechanism |
US20060123954A1 (en) * | 2004-09-10 | 2006-06-15 | Arnold Robert L | Ratcheting tool with vertically curved tooth arrangement |
TWI568542B (zh) * | 2016-06-03 | 2017-02-01 | ||
TWM554038U (zh) * | 2017-09-26 | 2018-01-11 | Ou Yu Hua | 棘輪扳手 |
TWI647072B (zh) * | 2018-03-22 | 2019-01-11 | 楊承蒲 |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
TWM576088U (zh) * | 2018-09-17 | 2019-04-01 | 羅川玉 |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
TW202135993A (zh) * | 2020-03-26 | 2021-10-01 | 李纘滄 | 棘輪扳手結構 |
TWI744018B (zh) * | 2020-09-30 | 2021-10-21 | 銳泰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 換向棘輪扳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37642A (zh) | 2023-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58971B (zh) | 可逆式棘輪裝置 | |
EP3281746B1 (en) | Bi-stable ratchet wrench direction mechanism | |
US7237459B1 (en) | Ratchet screwdriver | |
TWI725573B (zh) | 擺頭工具 | |
TWI540024B (zh) |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 |
TWM576088U (zh) |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 |
US20230398661A1 (en) | Dual pawl ratchet mechanism | |
TWI739639B (zh) | 扭力結構 | |
TWI728825B (zh) | 棘輪扳手之撥鈕結構 | |
TWM541928U (zh) | 棘輪扳手結構 | |
TWM483144U (zh) | 棘輪扳手結構 | |
TWI807712B (zh) | 棘輪扳手結構 | |
TW202108311A (zh) | 活動接頭鎖定按鈕 | |
TW202135993A (zh) | 棘輪扳手結構 | |
TWM540722U (zh) | 棘輪扳手結構 | |
US20070012142A1 (en) | Ratchet screwdriver | |
TWI719680B (zh) | 具有管彈簧的棘輪扳手 | |
TW202128360A (zh) | 具有良好驅動力之扳手 | |
TW201815527A (zh) | 棘輪扳手結構 | |
TWM483148U (zh) | 棘輪扳手結構 | |
CN212763198U (zh) | 棘轮扳手结构 | |
TWI697386B (zh) | 扭力結構 | |
TWI825944B (zh) | 棘輪扳手結構 | |
US20210187705A1 (en) | Direction controller for a ratchet screw driver | |
TWM626175U (zh) | 手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