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4038U - 棘輪扳手 - Google Patents

棘輪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4038U
TWM554038U TW106214284U TW106214284U TWM554038U TW M554038 U TWM554038 U TW M554038U TW 106214284 U TW106214284 U TW 106214284U TW 106214284 U TW106214284 U TW 106214284U TW M554038 U TWM554038 U TW M55403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al
slot
receiving
receiving slot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14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Hua Ou
Original Assignee
Ou Yu Hu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u Yu Hua filed Critical Ou Yu Hua
Priority to TW106214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54038U/zh
Publication of TWM554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4038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種棘輪扳手,包含:一本體,包含一工作頭與一握柄,該工作頭具有相通之一第一、一第二與一第三容槽;一棘輪頭、一齒塊與一撥鈕分別容置於該第一、第二、第三容槽,該棘輪頭包含一環齒面與一工作部,該齒塊能左右擺動且具有一齒排而與該環齒面嚙合,該齒塊另端具有一撥動槽,該撥鈕部分位於該本體之外以供撥動,該撥鈕具有二定位凹槽,另端更具有一插槽;一撥動件藉一第一彈性件連接至該撥鈕,該撥動件另端延伸至該撥動槽;一定位件設於該第三容槽的末端,一第二彈性件使該定位件有朝該撥鈕移動的趨勢,該定位件選擇性地抵頂於其中一定位凹槽;一限位件,概為T形而具有一較寬的限位部與一較窄的插設部,該插設部插設於該插槽,當該撥鈕轉動時,該限位部的兩側選擇性地抵頂至該第二容槽與該第三容槽交界處之內壁,藉以限制該撥鈕的轉動範圍。

Description

棘輪扳手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棘輪扳手。
習知棘輪扳手之撥鈕,通常係由扳手本體的一側置入扳手本體後,以一定位元件自扳手本體的另一側定位,使撥鈕不會脫離扳手本體,安裝較為不便,且需製造多種元件;另外,撥鈕前端供撥動齒塊的撥動件,在左右撥動時會直接撞擊扳手本體內壁,長久下來易產生磨損,且由於撥動件的長度受限於齒塊而無法太長,使撥動件更容易卡入撥鈕所在的容室中,產生故障。
專利TW 587509則乾脆將撥鈕所在的容室底面設計為封閉狀,另使用擋片來防止撥鈕脫出,然而,其撥動件仍會直接敲擊扳手本體的內壁,磨損問題無法獲得解決。
專利TW M282787則將撥動件與擋片結合,直接利用撥動件達到擋片的效果,然而,其撥動件一樣直接敲擊扳手本體的內壁,磨損問題一樣無法解決。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棘輪扳手,易於組裝、製造,且可避免撥動件長久使用而磨損。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棘輪扳手,包含一本體、一棘輪頭、一齒塊、一撥鈕、一撥動件、一第一彈性件、一定位件、一第二彈性件與一限位件。
該本體包含一工作頭與一握柄,該工作頭具有依序排列並相通之一第一容槽、一第二容槽與一第三容槽;該棘輪頭可轉動地容置於該第一容槽,該棘輪頭包含一環齒面與一工作部;該齒塊容置於該第二容槽中且能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該齒塊靠近該第一容槽的一端具有一齒排,該齒塊靠近該第三容槽的一端具有一撥動槽,該齒排與該棘輪頭之環齒面嚙合;該撥鈕包含一撥動部與一控制部,該撥鈕以該控制部可轉動地插設於該第三容槽中,該撥動部位於該本體之外,該撥動部供撥動以使該控制部轉動,該控制部遠離該齒塊的一端形成有二定位凹槽,該控制部靠近該齒塊的一端更具有一插槽;該撥動件藉該第一彈性件連接至該撥鈕之控制部,該撥動件相對該撥鈕的一端延伸至該齒塊的撥動槽內;該定位件設於該第三容槽遠離該第二容槽的一端,該第二彈性件使該定位件有朝該撥鈕移動的趨勢,該定位件選擇性地抵頂於該二定位凹槽中其中一者;該限位件概為T形而具有一較寬的限位部與一較窄的插設部,該插設部插設於該撥鈕之插槽,當該撥鈕轉動時,該限位部的兩側選擇性地抵頂至該第二容槽與該第三容槽交界處之內壁,藉以限制該撥鈕的轉動範圍;其中,該撥鈕轉動以藉由該撥動件將該齒塊於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切換。
藉此,本創作提供之棘輪扳手極易組裝,且能避免撥動件在左右擺動時敲擊容槽邊緣,亦可限制撥動件的移動範圍。
以下僅以實施例說明本創作可能之實施態樣,然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所欲保護之範疇,合先敘明。
請參考圖1至圖4與圖2A,本創作提供一種棘輪扳手,包含一本體10、一棘輪頭20、一齒塊30、一撥鈕40、一撥動件50、一第一彈性件60、一定位件70、一第二彈性件80、一限位件90。
該本體10包含一工作頭11與一握柄12,該工作頭11具有依序排列並相通之一第一容槽111、一第二容槽112與一第三容槽113;較明確來說,該工作頭11與該握柄12一體成型,該第一容槽111、該第二容槽112與該第三容槽113係朝該握柄12方向依序排列,該第一容槽111為圓形,該第二容槽112為半月形,該第三容槽113概為圓形而與該第二容槽112部分重疊,且該第一容槽111與該第二容槽112具有封閉的底面與開放的頂部,該第三容槽113之底部與頂部皆為開放式,此外,該第三容槽113較遠離該第二容槽112(或是該齒塊30)的一端側壁更凹設有一第二容置孔114。
該棘輪頭20係可轉動地容置於該第一容槽111,該棘輪頭20包含一環齒面21與一工作部22;較明確來說,該棘輪頭20係由該第一容槽111的頂部置入該第一容槽111,該工作部22可為多角柱或多角孔等可供連接其他工具者。
該齒塊30容置於該第二容槽112中且能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該齒塊30靠近該第一容槽111的一端具有一齒排31,該齒塊30靠近該第三容槽113的一端具有一撥動槽32,該齒排31與該棘輪頭20之環齒面21嚙合;較明確來說,該齒塊30係由該第二容槽112的頂部置入該第二容槽112,且該齒塊30呈弧狀而能在該第二容槽112的相對兩端之間移動。
該撥鈕40包含一撥動部41與一控制部42,該撥鈕40以該控制部42可轉動地插設於該第三容槽113中,該撥動部41位於該本體10之外,該撥動部41供撥動以使該控制部42轉動,該控制部42遠離該齒塊30的一端形成有二定位凹槽422,該控制部42靠近該齒塊30的一端更具有一插槽423,該限位件90概為T形而具有一較寬的限位部91與一較窄的插設部92,該插設部92插設於該撥鈕40之插槽423,當該撥鈕40轉動時,該限位部91的兩側選擇性地抵頂至該第二容槽112與該第三容槽113交界處之內壁,藉以限制該撥鈕40的轉動範圍;較明確來說,該限位件90之插設部92之寬度自其較靠近該限位部91的一端往較遠離該限位部91的一端漸縮,該撥鈕40以該控制部42自該第三容槽113的底部開口置入該第三容槽113中,再將該限位件90以緊配合的方式插設於該插槽423,以防止該撥鈕40自該第三容槽113底部掉出,一蓋板再蓋設於該第一容槽111、該第二容槽112、該第三容槽113之頂面以封閉之;此外,於本實施例中,該撥鈕40之控制部42面向該齒塊30的一端具有一頂面,該頂面兩側分別具有一斜面424,該二斜面424分別往該頂面的相反側傾斜,較佳地,各該斜面424與該頂面於該控制部42內之夾角為介於140至145度,另外,該撥鈕40面向該齒塊30的一端凹設有一第一容置孔421,該插槽423位於該撥動部41與該第一容置孔421之間。
該撥動件50藉該第一彈性件60連接至該撥鈕40之控制部42,該撥動件50相對該撥鈕40的一端延伸至該齒塊30的撥動槽32內;較明確來說,該第一彈性件60與該撥動件50係容設於該第一容置孔421中,使該撥動件50有往該撥動槽32移動的趨勢,且該撥動件50較佳地為一圓柱體,且該撥動件50的自由端外徑漸縮而形成一倒角。
該定位件70設於該第三容槽113遠離該第二容槽112的一端,該第二彈性件80使該定位件70有朝該撥鈕40移動的趨勢,該定位件70選擇性地抵頂於該二定位凹槽422中其中一者;較明確來說,該第二彈性件80與該定位件70容設於該第二容置孔114中,該定位件70較佳為一圓珠。
於本實施例中,定義該限位件90與該棘輪頭20之工作部22連線為一第一軸線,該撥動件50之中軸定義一第二軸線,當該限位件90的限位部91抵頂至該第二容槽112與該第三容槽113交界處之內壁時,該第一軸線與該第二軸線之夾角介於25度至30度之間。
藉此,該撥鈕40轉動以藉由該撥動件50將該齒塊30於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左右切換,藉以切換該棘輪頭20的可旋轉方向。
實際使用時,使用者能藉由該撥動部左右切換來更改棘輪頭的可轉動方向,而由於該限位件係與該撥鈕同動,而不會妨礙撥鈕的左右移動,且限位件除了可防止撥鈕掉出以外,更可代替撥動件撞擊左右兩側側壁,避免撥動件磨損或卡住,又極便於組裝,另外,能藉由改變限位件的尺寸與形狀來控制撥鈕的轉動範圍,而不須更改撥鈕整體的設計,極具進步之效。
10‧‧‧本體
11‧‧‧工作頭
111‧‧‧第一容槽
112‧‧‧第二容槽
113‧‧‧第三容槽
114‧‧‧第二容置孔
12‧‧‧握柄
20‧‧‧棘輪頭
21‧‧‧環齒面
22‧‧‧工作部
30‧‧‧齒塊
31‧‧‧齒排
32‧‧‧撥動槽
40‧‧‧撥鈕
41‧‧‧撥動部
42‧‧‧控制部
421‧‧‧第一容置孔
422‧‧‧定位凹槽
423‧‧‧插槽
424‧‧‧斜面
50‧‧‧撥動件
60‧‧‧第一彈性件
70‧‧‧定位件
80‧‧‧第二彈性件
90‧‧‧限位件
91‧‧‧限位部
92‧‧‧插設部
圖1係本創作之立體圖。 圖2係本創作之立體分解圖。 圖2A係本創作之限位件之前視圖。 圖3係本創作之剖面圖。 圖4係本創作之部分剖面圖。
10‧‧‧本體
11‧‧‧工作頭
30‧‧‧齒塊
40‧‧‧撥鈕
12‧‧‧握柄
20‧‧‧棘輪頭
21‧‧‧環齒面
22‧‧‧工作部
41‧‧‧撥動部
42‧‧‧控制部
90‧‧‧限位件

Claims (12)

  1. 一種棘輪扳手,包含: 一本體,包含一工作頭與一握柄,該工作頭具有依序排列並相通之一第一容槽、一第二容槽與一第三容槽; 一棘輪頭,可轉動地容置於該第一容槽,該棘輪頭包含一環齒面與一工作部; 一齒塊,容置於該第二容槽中且能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該齒塊靠近該第一容槽的一端具有一齒排,該齒塊靠近該第三容槽的一端具有一撥動槽,該齒排與該棘輪頭之環齒面嚙合; 一撥鈕,該撥鈕包含一撥動部與一控制部,該撥鈕以該控制部可轉動地插設於該第三容槽中,該撥動部位於該本體之外,該撥動部供撥動以使該控制部轉動,該控制部遠離該齒塊的一端形成有二定位凹槽,該控制部靠近該齒塊的一端更具有一插槽; 一撥動件與一第一彈性件,該撥動件藉該第一彈性件連接至該撥鈕之控制部,該撥動件相對該撥鈕的一端延伸至該齒塊的撥動槽內; 一定位件與一第二彈性件,該定位件設於該第三容槽遠離該第二容槽的一端,該第二彈性件使該定位件有朝該撥鈕移動的趨勢,該定位件選擇性地抵頂於該二定位凹槽中其中一者; 一限位件,該限位件概為T形而具有一較寬的限位部與一較窄的插設部,該插設部插設於該撥鈕之插槽,當該撥鈕轉動時,該限位部的兩側選擇性地抵頂至該第二容槽與該第三容槽交界處之內壁,藉以限制該撥鈕的轉動範圍; 其中,該撥鈕轉動以藉由該撥動件將該齒塊於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切換。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其中該撥鈕之控制部面向該齒塊的一端具有一頂面,該頂面兩側分別具有一斜面,該二斜面分別往該頂面的相反側傾斜。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棘輪扳手,其中各該斜面與該頂面於該控制部內之夾角為介於140至145度。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其中該撥鈕面向該齒塊的一端凹設有一第一容置孔,該第一彈性件與該撥動件容設於該第一容置孔。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棘輪扳手,其中該插槽位於該撥動部與該第一容置孔之間。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棘輪扳手,其中該限位件之插設部之寬度自較靠近該限位部的一端往較遠離該限位部的一端漸縮,該插設部係以緊配合的方式定位於該插槽中。
  7.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棘輪扳手,其中該第三容槽遠離該第二容槽的一端的側壁凹設一第二容置孔,該第二彈性件與該定位件容設於該第二容置孔。
  8.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棘輪扳手,其中該第一容槽與該第二容槽具有封閉之底面,該棘輪頭與該齒塊係自該第一容槽與該第二容槽之頂面開口置入該第一容槽與該第二容槽中,該第三容槽為開放式,該撥鈕之控制部係自該第三容槽的底部開口穿入該第三容槽後,該限位件再插置於該插槽以防止該撥鈕自該第三容槽掉出,一蓋板蓋設於該第一容槽、該第二容槽、該第三容槽之頂面以封閉之。
  9.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棘輪扳手,其中定義該限位件與該棘輪頭之工作部連線為一第一軸線,該撥動件之中軸定義一第二軸線,當該限位件的限位部抵頂至該第二容槽與該第三容槽交界處之內壁時,該第一軸線與該第二軸線之夾角介於25度至30度之間。
  10.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棘輪扳手,其中該齒塊為弧形。
  11.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棘輪扳手,其中該撥動件為一圓柱體。
  12.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棘輪扳手,其中該定位件為一圓珠。
TW106214284U 2017-09-26 2017-09-26 棘輪扳手 TWM554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4284U TWM554038U (zh) 2017-09-26 2017-09-26 棘輪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4284U TWM554038U (zh) 2017-09-26 2017-09-26 棘輪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4038U true TWM554038U (zh) 2018-01-11

Family

ID=61729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14284U TWM554038U (zh) 2017-09-26 2017-09-26 棘輪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5403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3728B (zh) * 2019-04-16 2020-02-01 優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棘輪扳手之蓋片結構
TWI807712B (zh) * 2022-03-22 2023-07-01 李纘滄 棘輪扳手結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3728B (zh) * 2019-04-16 2020-02-01 優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棘輪扳手之蓋片結構
TWI807712B (zh) * 2022-03-22 2023-07-01 李纘滄 棘輪扳手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134789A1 (en) Ratchet wrench
US20190099865A1 (en) Ratchet wrench
US9254561B2 (en) Switch mechanism for a pneumatic tool
TWM554038U (zh) 棘輪扳手
TWI586492B (zh) 棘輪扳手
JP7202028B2 (ja) ラチェットレンチのトグル構造
US20140208897A1 (en) Ratchet wrench
US20180339403A1 (en) Ratchet wrench
TWI581912B (zh) Anti-clamshell ratchet wrench
TWM560369U (zh) 棘輪扳手
TWI696526B (zh) 可換向排氣之氣動工具
TWM478572U (zh) 棘輪扳手換向結構
TW202135993A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M490942U (zh) 棘輪扳手換向裝置
TWM484491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I547350B (zh)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TWM487182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I728817B (zh) 快速棘輪工具
TWI498192B (zh) 棘輪扳手
TW201330988A (zh) 驅動工具
TWI615245B (zh) 棘輪扳手
US20140318326A1 (en) Open wrench
CN219212964U (zh) 棘轮扳手
TWM477346U (zh) 可切換轉向的棘輪扳手
US20160129564A1 (en) Reversible ratchet wren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