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42710A - 棘輪扳手結構 - Google Patents

棘輪扳手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42710A
TW201742710A TW105117493A TW105117493A TW201742710A TW 201742710 A TW201742710 A TW 201742710A TW 105117493 A TW105117493 A TW 105117493A TW 105117493 A TW105117493 A TW 105117493A TW 201742710 A TW201742710 A TW 20174271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ratchet
diameter
receiving groove
leng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7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68542B (zh
Inventor
jun wen Liao
Original Assignee
jun wen Li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n wen Liao filed Critical jun wen Liao
Priority to TW105117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742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85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854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42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42710A/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棘輪扳手結構,其係包括:一本體係設有第一容槽、第二容槽及第三容槽;一棘輪係樞設於該第一容槽內;一制齒係容置於該第二容槽內一側,該制齒至少一端係設有容設槽;一控制單元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內,該控制單元係包括:一撥鈕、一卡制件及彈性元件;該撥鈕係設有一圓柱塊,該圓柱塊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內,該圓柱塊之外直徑係為第一直徑,該圓柱塊係剖設有第一容置槽及第二容置槽;該卡制件係係容設於該第一容置槽處,該卡制件之長度係為第一長度,該卡制件係設有第三容置槽,該卡制件一端係設有凸塊,該凸塊係凸露於該第一容置槽外,該凸塊係容設於該制齒之該容設槽處,該凸塊係可於該容設槽處左右位移,該凸塊係為第二長度;該第一直徑係大於該第一長度,該第二長度係大於該第一直徑,亦即係大於該圓柱塊之外直徑,該第二長度係大於該第一長度;該彈性元件係容置於該第二容置槽及該第三容置槽內。

Description

棘輪扳手結構
本發明係與一棘輪扳手結構有關,尤指一種棘輪扳手結構之該卡制件係設有凸塊,該第二長度係大於該第一直徑,亦即該凸塊與該第一邊面間之距離係大於該撥鈕之該圓柱塊之外直徑,該凸塊一定會凸露於該第一容置槽外,該卡制件之該凸塊係受該彈性元件之彈力頂抵而容設於該制齒之該容設槽處,使該卡制件於棘輪轉動時係不會完全沒入該第一容置槽內。
按吾人先前所知,習用之棘輪扳手結構,如美國專利案號:US7121170B2,台灣專利案申請號:093200216,證書號:M254305,專利名稱:棘輪扳手之撥位結構,其專利結構係在於:一種棘輪扳手之撥位結構,該棘輪扳手主要係於一柄桿50端部形成有一較大的頭部51,且頭部51內可供容設一工具頭60與一棘塊65,又棘塊65係由一具撥塊70之撥位結構所作動;其特徵在於:該撥位結構之撥塊70形成有一對應棘塊65之貫槽71,再者撥塊70的貫槽71內設有一可供抵頂棘塊65的定位片75,該定位片75後段中央形成有兩上、下對應的切槽76,且於兩切槽76間形成有一導片77,讓定位片75可利用該導片77穿套有一頂撐彈簧78,令定位片75可穩固的頂撐於棘塊65上;藉此組構成一撥動順暢、且定位確實的棘輪扳手之撥位結 構者。
但此習用棘輪扳手結構之缺失係在於:
1、請輔以公報之第五圖及第六圖所示,該定位片75之總長度通常係小於該撥塊70之外直徑,而很多使用者係會按住撥塊70而轉動工具頭60以測試棘塊65之退齒聲,該定位片75即係可能受該棘塊65擠壓而壓抵該頂撐彈簧78,該定位片75即會完全沒入該撥塊70內,如第二十圖所示,第二十圖係習用棘輪扳手之剖視圖,亦即該定位片75係不會凸伸至棘塊容槽53處,使該定位片75係隨該撥塊70於該撥塊容槽54內可三百六十度轉動,而造成會旋轉過度,該定位片75即會隱於該撥塊容槽54內部,即會切旋轉過度之操作缺失。
2、在該第二十圖旋轉過度之狀態下,若該使用者會順時針轉動該撥塊70,該撥塊70及該定位片75即可回位,該棘輪扳手結構仍可繼續使用,但有些使用者即會繼續逆時針轉動該撥動70,當轉動到第二十一圖之角度時,第二十一圖係習用棘輪扳手之剖視圖,該棘塊65和該棘塊容槽53間係有間隙,該定位片75即受頂撐彈簧78之彈力而彈至此間隙處,該棘塊65和該定位片75即同時容設於該棘塊容槽53內,該棘輪扳手結構即無法再繼續使用。
另一習用之棘輪扳手結構,此係為申請人所申請之專利前案,台灣專利案申請號:102138595,證書號:I511847,專利名稱:棘輪扳手構造,請輔以公報之第三圖至第五圖所示,該控制單元40之撥鈕41之外直徑係大於該卡制件42之總長度,而亦具有相同美國專利US7121170B2相同缺失。
有鑑於上述習用專利案之棘輪扳手結構之缺失,本發明人藉多年從事相關行業之製造經驗,終於有一能解決習用弊端之棘輪扳手結構之產品問世。
習用之該定位片會隱於該撥塊容槽內部,即會切旋轉過度之操作缺失,本發明之一種棘輪扳手結構之該卡制件係設有凸塊,使該第二長度係大於該第一直徑,亦即該凸塊與該第一邊面間之距離係會大於該撥鈕之該圓柱塊之外直徑,該凸塊一定會凸露於該第一容置槽外,該卡制件之該凸塊係受該彈性元件之彈力頂抵而容設於該制齒之該容設槽處,使該卡制件於棘輪轉動時係不會完全沒入該第一容置槽內。
一種棘輪扳手結構,其係包括:一本體係設有第一容槽、第二容槽及第三容槽;一棘輪係樞設於該第一容槽內;一制齒係容置於該第二容槽內一側,該制齒至少一端係設有容設槽;一控制單元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內,該控制單元係包括:一撥鈕、一卡制件及彈性元件;該撥鈕係設有一圓柱塊,該圓柱塊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內,該圓柱塊之外直徑係為第一直徑,該圓柱塊係剖設有第一容置槽及第二容置槽;該卡制件係係容設於該第一容置槽處,該卡制件之長度係為第一長度,該卡制件係設有第三容置槽,該卡制件一端係設有凸塊,該凸塊係凸露於該第一容置槽外,該凸塊係容設於該制齒之該容設槽處,該凸塊係可於該容設槽處左右位移,該凸塊係為第二長度;該第一直徑係大於該第一長度, 該第二長度係大於該第一直徑,亦即係大於該圓柱塊之外直徑,該第二長度係大於該第一長度;該彈性元件係容置於該第二容置槽及該第三容置槽內。
該卡制件係設有凸塊,該第二長度係大於該第一直徑,亦即該凸塊與該第一邊面間之距離係大於該撥鈕之該圓柱塊之外直徑,該凸塊一定會凸露於該第一容置槽外,當使用者轉動該撥鈕切換該棘輪扳手結構之正逆旋動時,該卡制件之該凸塊係受該彈性元件之彈力頂抵而容設於該制齒之該容設槽處,使該卡制件於棘輪轉動時係不會完全沒入該第一容置槽內。
為使 鈞局委員及熟習此項技藝人士對本發明之功效完全瞭解,茲配合圖式及圖號就本發明之結構、組成說明於後,惟以下所述者僅為用來解釋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是在本發明之精神下,所作的任何修飾變更皆仍應屬於本發明之保護範圍。
10‧‧‧本體
11‧‧‧第一容槽
12‧‧‧第二容槽
13‧‧‧第三容槽
14‧‧‧蓋體槽
15‧‧‧第一周面
20‧‧‧棘輪
201‧‧‧端部
21‧‧‧棘輪部
211‧‧‧第一結合部
23‧‧‧環槽
24‧‧‧缺槽
25‧‧‧第四容槽
26‧‧‧第一套合槽
27‧‧‧第一靠抵部
30‧‧‧轉動盤
31‧‧‧轉動部
32‧‧‧第二周面
33‧‧‧第二結合部
34‧‧‧第二套合槽
35‧‧‧第二靠抵部
41‧‧‧第一封閉件
411‧‧‧第三靠抵部
412‧‧‧第四靠抵部
42‧‧‧第二封閉件
421‧‧‧第二套合部
422‧‧‧第三套合部
423‧‧‧第五靠抵部
424‧‧‧第六靠抵部
425‧‧‧容室
426‧‧‧第七靠抵部
50‧‧‧制齒
51‧‧‧咬合齒
52‧‧‧凹弧槽
521‧‧‧第一弧面
522‧‧‧第二弧面
53‧‧‧容設槽
60‧‧‧控制單元
61‧‧‧撥鈕
611‧‧‧圓柱塊
6111‧‧‧第一直徑
612‧‧‧端面
613‧‧‧第一容置槽
614‧‧‧第一距離
615‧‧‧第二容置槽
616‧‧‧第二距離
617‧‧‧第一凹面
618‧‧‧撥片部
62‧‧‧卡制件
620‧‧‧第一長度
6201‧‧‧第一邊面
6202‧‧‧第二邊面
621‧‧‧第三容置槽
622‧‧‧第三距離
623‧‧‧頂抵面
624‧‧‧第二凹面
625‧‧‧凸塊
626‧‧‧第二長度
627‧‧‧第一缺口
628‧‧‧第三長度
63‧‧‧彈性元件
70‧‧‧蓋體
71‧‧‧第三周面
72‧‧‧限制面
80‧‧‧第一扣環
81‧‧‧卡制部
第一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立體分解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部份元件之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棘輪之立體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部份元件之立體組合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部份元件之前視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第五圖A-A處之剖視圖。
第七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制齒之立體圖。
第八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制齒之前視圖。
第九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撥鈕之立體圖。
第十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撥鈕之前視圖。
第十一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卡制件之立體圖。
第十二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卡制件之側視圖。
第十三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立體組合圖。
第十四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前視圖。
第十五圖、係本發明第十四圖B-B處之剖視圖。
第十六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制齒及控制單元另一視角之立體圖。
第十七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卡制件之側視圖。
第十八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卡制件之側視圖。
第十九圖、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卡制件之側視圖。
第二十圖、係習用棘輪扳手之剖視圖。
第二十一圖、係習用棘輪扳手之剖視圖。
首先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十二圖所示,第一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立體分解圖,第二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部份元件之立體分解圖,第三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棘輪20之立體圖,第四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部份元件之立體組合圖,第五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部份元件之前視圖,第六圖係本發明第五圖A-A處之剖視圖,第七圖係本發 明棘輪扳手結構之制齒50之立體圖,第八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制齒50之前視圖,第九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撥鈕61之立體圖,第十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撥鈕61之前視圖,第十一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卡制件62之立體圖,第十二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卡制件62之側視圖,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棘輪扳手結構,其係包括:一本體10,該本體10係設有一貫穿之第一容槽11,該第一容槽11係呈一圓槽狀,該第一容槽11一側近柄部處係設有第二容槽12,該第二容槽12與該第一容槽11係呈相通狀,該第二容槽12之圓心係設於該第一容槽11之範圍內,該第二容槽12之直徑係小於該第一容槽11之直徑,該第二容槽12一端係呈開放狀,該第二容槽12一側近柄部處係設有第三容槽13,該第三容槽13係與該第二容槽12呈相通狀,該第三容槽13之直徑係小於該第二容槽12之直徑,該第三容槽13二端係呈開放狀,該本體10端部處係設有蓋體槽14,該蓋體槽14係設於該第一容槽11、該第二容槽12及該第三容槽13之範圍處,該本體10另端係設有第一周面15,該第一周面15與該第一容槽11具有相同軸心,該第一周面15之內直徑係大於該第一容槽11之內直徑,該第一周面15係呈圓槽狀,該第一周面15係與該蓋體槽14相互遠離;一棘輪20,請輔以第三圖所示,該棘輪20係樞設於該第一容槽11內,該棘輪20一端係設有端部201,該端部201係呈平面狀,該棘輪20外周緣係設有環狀排列齒之棘輪部21,該棘輪部21近該端部201處係設有第一結合部211,該棘輪20另端係設有環槽23,該環槽23係與該端部201相遠離,該環槽23上係設有一缺槽24,該棘輪20係設有第四容槽25,該第四容 槽25係呈一貫穿槽狀,該第四容槽25係呈六角形、十二角形或各式槽形狀,該缺槽24係連通該環槽23及該第四容槽25,該端部201處係設有第一套合槽26,該第一套合槽26係與該第四容槽25呈相通狀,該第一套合槽26係呈圓槽狀,該第一套合槽26之內直徑係大於該第四容槽25外切圓直徑,該第一套合槽26與該第四容槽25間係設有第一靠抵部27,該第一靠抵部27係呈平面狀;一轉動盤30,請輔以第二圖及第四圖所示,該轉動盤30係與該棘輪20相結合,該轉動盤30之外周緣係設有轉動部31,該轉動部31係呈環狀排列齒狀,該轉動部31之外直徑係大於該棘輪部21之外直徑,該轉動盤30之外周面係設有第二周面32,該第二周面32係與該第一周面15相樞設,該第二周面32之外直徑係小於該轉動部31之外直徑,該第二周面32之外直徑係大於該棘輪部21之外直徑,該轉動盤30一端係設有第二結合部33,該第二結合部33係結合於該第一結合部211處,該第二結合部33與該第一結合部211間係呈緊配合結構,該第二結合部33係呈圓槽狀,該轉動盤30近該轉動部31之端部開口處係設有第二套合槽34,該第二套合槽34及該第二結合部33係連通呈貫穿槽狀,該第二套合槽34之直徑係小於該第二結合部33之直徑,該第二套合槽34之直徑係大於該第四容槽25之外切圓直徑,該第二套合槽34係呈圓槽狀,該第二套合槽34與該第二結合部33間係設有第二靠抵部35,該第二靠抵部35係靠抵於該端部201處,該第二靠抵部35係呈平面狀;一第一封閉件41,該第一封閉件41係呈圓體狀,該第一封閉件41係封閉該第四容槽25,該第一封閉件41外周面係設有第三靠抵部411, 該第一封閉件41設有第四靠抵部412,該第四靠抵部412係對向該第四容槽25處;一第二封閉件42,該第二封閉件42係呈圓環體狀,該第二封閉件42係容設於該棘輪20及該轉動盤30內,該第二封閉件42係套設於該第一封閉件41之外周面,該第二封閉件42係設有第二套合部421,該第二套合部421係結合於該第二套合槽34處,該第二套合部421與該第二套合槽34間係呈緊配合結構,該第二封閉件42係設有第三套合部422,該第三套合部422係容置於該棘輪20之該第一套合槽26處,該第三套合部422之直徑係小於該第二套合部421之直徑,該第二套合部421與該第三套合部422間係設有第五靠抵部423,該第五靠抵部423係靠抵於該端部201處,該第二封閉件42之開口處係設有第六靠抵部424,該第六靠抵部424係靠抵於該第一靠抵部27處,該第二封閉件42中央係呈一圓形穿透狀而設有容室425,該容室425係供該第一封閉件41容設,該容室425近該第二套合部421開口處係設有第七靠抵部426,該第七靠抵部426係供該第三靠抵部411靠抵,該第一封閉件41係受限於該第一靠抵部27及該第七靠抵部426,使該第一封閉件41避免脫出該棘輪20及該第二封閉件42外,該第一封閉件41係可於該容室425處位移一距離;請參閱第四圖至第六圖所示,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轉動盤30係結合於該棘輪20上,該第二結合部33係結合於該第一結合部211處,該第二靠抵部35係靠抵於該端部201處,該第一封閉件41係封閉該第四容槽25,該第二封閉件42係容設於該棘輪20及該轉動盤30內並套設於該第一封閉件41外,該第二套合部421係結合於該第二套合槽34處,該第三套合部422 係容置於該第一套合槽26處,該第五靠抵部423係靠抵於該端部201處,該第六靠抵部424係靠抵於該第一靠抵部27處,該容室425係供該第一封閉件41容設,該第七靠抵部426係與該第三靠抵部411相靠抵,該第一封閉件41係受限於該第一靠抵部27及該第六靠抵部426,使該第一封閉件41避免脫出該棘輪20及該第二封閉件42外,該第一封閉件41係可於該容室425處位移一距離;一制齒50,請輔以第七圖及第八圖所示,該制齒50係容置於該本體10之該第二容槽12內一側且可於該第二容槽12內左右位移,該制齒50前側係設有複數咬合齒51,該複數咬合齒51係與該棘輪20之該棘輪部21相囓合,該制齒50後側係設有一凹弧槽52,該凹弧槽52係包括一第一弧面521以及二第二弧面522,該第一弧面521係設於該二第二弧面522間,該二第二弧面522相對該第一弧面521係呈對稱狀,該制齒50至少一端係設有容設槽53,該制齒50係二端均設有容設槽53,該容設槽53與該制齒50係有高低差;一控制單元60,該控制單元60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13內,該控制單元60係可轉動而控制該制齒50於該第二容槽12內左右移位而控制棘輪扳手結構之正逆旋動,該控制單元60係包括:一撥鈕61、一卡制件62及彈性元件63;請繼續參閱第九圖及第十圖所示,該撥鈕61係設有一圓柱塊611,該圓柱塊611係樞設於該本體10之該第三容槽13內,該圓柱塊611之外直徑係為第一直徑6111,該圓柱塊611係設有端面612,該圓柱塊611係剖設有第一容置槽613,該第一容置槽613係呈長槽狀,該第一容置槽613之長邊 方向係延著該圓柱塊611之軸心方向,該第一容置槽613係貫穿該圓柱塊611,該第一容置槽613於該端面612處亦呈開放狀,亦即該第一容置槽613之三個方向係均呈開放狀,該第一容置槽613之寬度係為第一距離614,該圓柱塊611係設有第二容置槽615,該第二容置槽615係呈非貫穿槽狀,該第二容置槽615係呈圓孔狀,該第二容置槽615之直徑係為第二距離616,該第二距離616係大於該第一距離614,該第一容置槽613二側係各設有第一凹面617,該二個第一凹面617相對該第一容置槽613係呈對稱狀,該第一凹面617係呈弧面狀,該撥鈕61係設有撥片部618,該撥片部618係凸露於該第三容槽13外;該卡制件62係呈似ㄇ字形狀,該卡制件62係容設於該第一容置槽613處,該卡制件62之長度係為第一長度620,該卡制件62係設有第一邊面6201及第二邊面6202,該第一邊面6201及該第二邊面6202係相遠離,該卡制件62係設有第三容置槽621,該第三容置槽621係設有第三距離622,該第三距離622係等於或大於該第二距離616,亦即係等於或大於該第二容置槽615之直徑,該卡制件62端部係設有二頂抵面623及一第二凹面624,該第二凹面624係設於該二頂抵面623間,該二頂抵面623相對該第二凹面624係呈對稱狀,該卡制件62一端係設有凸塊625,該凸塊625係凸露於該第一容置槽613外,該凸塊625係容設於該制齒50之該容設槽53處,該凸塊625係可於該容設槽53處左右位移,該凸塊625與該第一邊面6201間之寬度係為第二長度626,該卡制件62頂部另端係設有第一缺口627,該第一缺口627係與該凸塊625相遠離,該第一缺口627與該凸塊625間之最大距離係為第三長度628; 該第一直徑6111係大於該第一長度620,該第二長度626係大於該第一直徑6111,亦即係大於該圓柱塊611之外直徑,該第二長度626係大於該第一長度620,亦即該第二長度626係大於該卡制件62之長度,該第一長度620係等於或大於該第三長度628,該第二長度626係大於該第三長度628;該彈性元件63係容置於該圓柱塊611之該第二容置槽615及該卡制件62之該第三容置槽621內,該卡制件62之該二頂抵面623係受該彈性元件63之彈力頂抵而抵於該制齒50之該凹弧槽52之該第二弧面522處,該凹弧槽52係包括該一個第一弧面521及該二第二弧面522,如此該第二弧面522之弧面半徑係以接近該頂抵面623為佳,該撥鈕61係可轉動而控制該卡制件62及該制齒50,使該制齒50係可於該本體10之該第二容槽12內左右移位;一蓋體70,該蓋體70係容設於該本體10之該蓋體槽14處,該蓋體70並封閉該第二容槽12及該第三容槽13,該蓋體70係設有第三周面71,該第三周面71係供該棘輪20端部凸伸,該蓋體70之表面係設有限制面72;一第一扣環80,該第一扣環80係容設於該棘輪20之該環槽23內,該第一扣環80係凸露於該本體10外,該第一扣環80係靠抵於該蓋體70之該限制面72處,該第一扣環80係呈略似D形狀之環體,該第一扣環80係設有卡制部81,該卡制部81係容設於該缺槽24處,該第一扣環80係略具彈性狀。
請繼續參閱第十三圖至第十五圖所示,第十三圖係本發明棘 輪扳手結構之立體組合圖,第十四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前視圖,第十五圖係本發明第十四圖B-B處之剖視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棘輪20係樞設於該第一容槽11內,該轉動盤30係套設於該棘輪20之該第一結合部211處,該轉動盤30之該轉動部31係凸露於該本體10外可供使用者轉動該棘輪20,該轉動盤30之該第二周面32係與該第一周面15相樞設,該第一封閉件41係封閉該第四容槽25,該第二封閉件42係容設於該棘輪20及該轉動盤30內,該第一封閉件41係容設於該容室425處,該制齒50係容設於該第二容槽12內,該控制單元60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13內,該蓋體70係容設於該蓋體槽14內,該第一扣環80係容設於該環槽23內,該卡制部81係容設於該缺槽24內,該棘輪20係受限於該轉動盤30及該第一扣環80而樞設於該第一容槽11內。
請繼續參閱第十六圖所示,第十六圖係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之制齒50及控制單元60另一視角之立體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控制單元60係可供使用者轉動而控制該制齒50於該第二容槽12內左右移位,而控制該棘輪扳手結構之正逆旋動,該卡制件62係設有凸塊625,該第二長度626係大於該第一直徑6111,亦即該凸塊625與該第一邊面6201間之距離係大於該圓柱塊611之外直徑,該凸塊625一定會凸露於該第一容置槽613外,當使用者轉動該撥片部618切換該棘輪扳手結構之正逆旋動時,該卡制件42之該凸塊625係受該彈性元件63之彈力頂抵而容設於該容設槽53處,使該卡制件42於該棘輪20轉動時,該制齒50擠壓或其它因素,該卡制件62沒入該第一容置槽613內時,該凸塊625亦會凸露於該第一容置槽613外,即可避免旋轉週度之缺失,亦即該卡制件62具有該凸塊625即可避免第二十圖及第二十一 圖之缺失。
請繼續參閱第十七圖所示,第十七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卡制件之側視圖,該卡制件62之係設有二個凸塊625,該二凸塊625係相遠離。
請參閱第十八圖所示,第十八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卡制件之側視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實施例之該卡制件62係無設有該第一缺口627。
請繼續參閱第十九圖所示,第十九圖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卡制件之側視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卡制件62之該第一缺口627係呈L形狀。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該蓋體70係可與該本體10呈一體狀,該本體10之該蓋體槽14處即直接形成蓋體70,係不設有該第一封閉件41、該第二封閉件42及該第一扣環80,該棘輪20之第四容槽25係為凸伸之四角頭狀,該棘輪20係與轉動盤30呈一體狀,該棘輪20之端部201處即直接形成轉動盤20。
本發明之棘輪扳手結構係具有下述之優點:
1、請輔以第十六圖所示,該卡制件62係設有凸塊625,該第二長度626係大於該第一直徑6111,亦即該凸塊625與該第一邊面6201間之距離係大於該撥鈕61之該圓柱塊611之外直徑,該凸塊625一定會凸露於該第一容置槽613外,當使用者轉動該撥鈕61切換該棘輪扳手結構之正逆旋動時,該卡制件42之該凸塊625係受該彈性元件63之彈力頂抵而容設於該制齒50之該容設槽53處,使該卡制件42於棘輪20轉動時係不會完全沒入該第一容置槽613 內。
2、請輔以第十五圖所示,該棘輪20係樞設於該第一容槽11內,該轉動盤30之該第二結合部33係結合於該第一結合部211處,該轉動盤30之該第二周面32係與該第一周面15相樞設,亦即該本體10與該棘輪20間具有樞設結構,且該本體10與該轉動盤30間亦有樞設結構,該本體10、該棘輪20及該轉動盤30間係有二個樞設結構及一個固設結構,三者間即具較佳之組合結構。
3、該卡制件62之該二頂抵面623係受該彈性元件63之彈力頂抵而抵於該制齒50之該凹弧槽52之該第二弧面522處,該凹弧槽52係包括該一第一弧面521及該二第二弧面522,如此該第二弧面522之弧面半徑係以接近該卡制件62之該頂抵面623為最佳,該卡制件62之該第二凹面624係可減少該卡制件62與該凹弧槽52及該第二弧面522之接觸面積,該撥鈕61係可轉動而控制該卡制件62及該制齒50,使該制齒50可於該本體10之該第二容槽12內左右移位。
因此本發明之棘輪扳手結構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及進步性,誠能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10‧‧‧本體
11‧‧‧第一容槽
12‧‧‧第二容槽
13‧‧‧第三容槽
14‧‧‧蓋體槽
15‧‧‧第一周面
20‧‧‧棘輪
21‧‧‧棘輪部
23‧‧‧環槽
24‧‧‧缺槽
25‧‧‧第四容槽
30‧‧‧轉動盤
41‧‧‧第一封閉件
42‧‧‧第二封閉件
50‧‧‧制齒
60‧‧‧控制單元
61‧‧‧撥鈕
62‧‧‧卡制件
63‧‧‧彈性元件
70‧‧‧蓋體
71‧‧‧第三周面
72‧‧‧限制面
80‧‧‧第一扣環
81‧‧‧卡制部

Claims (15)

  1. 一種棘輪扳手結構,其係包括:一本體,該本體係設有一貫穿之第一容槽,該第一容槽係呈一圓槽狀,該第一容槽一側近柄部處係設有第二容槽,該第二容槽與該第一容槽係呈相通狀,該第二容槽之圓心係設於該第一容槽之範圍內,該第二容槽之直徑係小於該第一容槽之直徑,該第二容槽一側近柄部處係設有第三容槽,該第三容槽係與該第二容槽呈相通狀,該第三容槽之直徑係小於該第二容槽之直徑,該第三容槽至少一端係呈開放狀;一棘輪,該棘輪係樞設於該第一容槽內,該棘輪一端係設有端部,該端部係呈平面狀,該棘輪外周緣係設有環狀排列齒之棘輪部,該棘輪係設有第四容槽;一制齒,該制齒係容置於該本體之該第二容槽內一側且可於該第二容槽內左右位移,該制齒前側係設有複數咬合齒,該複數咬合齒係與該棘輪之該棘輪部相囓合,該制齒後側係設有一凹弧槽,該制齒至少一端係設有容設槽,該容設槽與該制齒係有高低差;一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內,該控制單元係可轉動而控制該制齒於該第二容槽內左右移位而控制棘輪扳手結構之正逆旋動,該控制單元係包括:一撥鈕、一卡制件及彈性元件;該撥鈕係設有一圓柱塊,該圓柱塊係樞設於該本體之該第三容槽內,該圓柱塊之外直徑係為第一直徑,該圓柱塊係設有端面,該圓柱塊係剖設有第一容置槽,該第一容置槽係呈長槽狀,該第一容置槽之長邊方向係延著該圓柱塊之軸心方向,該第一容置槽之寬度係為第一距離,該圓柱塊係 設有第二容置槽,該第二容置槽係呈非貫穿槽狀,該第二容置槽係呈圓孔狀,該第二容置槽之直徑係為第二距離,該第一容置槽二側係各設有第一凹面,該二個第一凹面相對該第一容置槽係呈對稱狀,該第一凹面係呈弧面狀,該撥鈕係設有撥片部,該撥片部係凸露於該第三容槽外;該卡制件係呈似ㄇ字形狀,該卡制件係容設於該第一容置槽處,該卡制件之長度係為第一長度,該卡制件係設有第一邊面及第二邊面,該第一邊面及該第二邊面係相遠離,該卡制件係設有第三容置槽,該第三容置槽係設有第三距離,該卡制件端部係設有頂抵面,該卡制件一端係設有凸塊,該凸塊係凸露於該第一容置槽外,該凸塊係容設於該制齒之該容設槽處,該凸塊係可於該容設槽處左右位移,該凸塊與該第一邊面間之寬度係為第二長度;該第一直徑係大於該第一長度,該第二長度係大於該第一直徑,亦即係大於該圓柱塊之外直徑,該第二長度係大於該第一長度,亦即該第二長度係大於該卡制件之長度;該彈性元件係容置於該圓柱塊之該第二容置槽及該卡制件之該第三容置槽內,該卡制件之該頂抵面係受該彈性元件之彈力頂抵而抵於該制齒之該凹弧槽處,該撥鈕係可轉動而控制該卡制件及該制齒,使該制齒係可於該本體之該第二容槽內左右移位。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二容槽一端係呈開放狀,該第三容槽二端係呈開放狀,該本體端部處係設有蓋體槽,該蓋體槽係設於該第一容槽、該第二容槽及該第三容槽之範圍處,設有一蓋體,該蓋體係容設於該本體之該蓋體槽處,該蓋體並封閉該第二容槽及該第三容 槽,該蓋體係設有第三周面,該第三周面係供該棘輪端部凸伸,該蓋體之表面係設有限制面。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棘輪另端係設有環槽,該環槽係與該端部相遠離,該環槽上係設有一缺槽,該第四容槽係呈一貫穿槽狀,該缺槽係連通該環槽及該第四容槽,設有一第一扣環,該第一扣環係容設於該棘輪之該環槽內,該第一扣環係凸露於該本體外,該第一扣環係靠抵於該蓋體之該限制面處,該第一扣環係呈略似D形狀之環體,該第一扣環係設有卡制部,該卡制部係容設於該缺槽處,該第一扣環係略具彈性狀。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棘輪部近該端部處係設有第一結合部,設有一轉動盤,該轉動盤係與該棘輪相結合,該轉動盤之外周緣係設有轉動部,該轉動部係呈環狀排列齒狀,該轉動部之外直徑係大於該棘輪部之外直徑,該轉動盤一端係設有第二結合部,該第二結合部係結合於該第一結合部處。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本體另端係設有第一周面,該第一周面與該第一容槽具有相同軸心,該第一周面之內直徑係大於該第一容槽之內直徑,該第一周面係呈圓槽狀;該轉動盤之外周面係設有第二周面,該第二周面係與該第一周面相樞設,該第二周面之外直徑係大於該棘輪部之外直徑。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端部處係設有第一套合槽,該第一套合槽係與該第四容槽呈相通狀,該第一套合槽係呈圓槽狀,該第一套合槽之內直徑係大於該第四容槽外切圓直徑,該第一套合槽與該 第四容槽間係設有第一靠抵部,該第一靠抵部係呈平面狀,該轉動盤係設有第二套合槽,該第二套合槽及該第二結合部係連通呈貫穿槽狀,該第二套合槽之直徑係小於該第二結合部之直徑,該第二套合槽之直徑係大於該第四容槽之外切圓直徑,該第二套合槽係呈圓槽狀,該第二套合槽與該第二結合部間係設有第二靠抵部,該第二靠抵部係靠抵於該端部處,該第二靠抵部係呈平面狀;設有一第一封閉件,該第一封閉件係呈圓體狀,該第一封閉件係封閉該第四容槽,該第一封閉件外周面係設有第三靠抵部,該第一封閉件設有第四靠抵部,該第四靠抵部係對向該第四容槽處;設有一第二封閉件,該第二封閉件係呈圓環體狀,該第二封閉件係容設於該棘輪及該轉動盤內,該第二封閉件係套設於該第一封閉件之外周面,該第二封閉件係設有第二套合部,該第二套合部係結合於該第二套合槽處,該第二套合部與該第二套合槽間係呈緊配合結構,該第二封閉件係設有第三套合部,該第三套合部係容置於該棘輪之該第一套合槽處,該第三套合部之直徑係小於該第二套合部之直徑,該第二套合部與該第三套合部間係設有第五靠抵部,該第五靠抵部係靠抵於該端部處,該第二封閉件之開口處係設有第六靠抵部,該第六靠抵部係靠抵於該第一靠抵部處,該第二封閉件中央係呈一圓形穿透狀而設有容室,該容室係供該第一封閉件容設,該容室近該第二套合部開口處係設有第七靠抵部,該第七靠抵部係供該第三靠抵部靠抵,該第一封閉件係受限於該第一靠抵部及該第七靠抵部,使該第一封閉件避免脫出該棘輪及該第二封閉件外,該第一封閉件係可於該容室處位移一距離。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凹弧槽係包括一第一弧 面以及二第二弧面,該第一弧面係設於該二第二弧面間,該二第二弧面相對該第一弧面係呈對稱狀。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制齒係二端均設有容設槽。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容置槽於該端面處亦呈開放狀,亦即該第一容置槽之三個方向係均呈開放狀。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二距離係大於該第一距離,該第三距離係等於或大於該第二距離,亦即係等於或大於該第二容置槽之直徑。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卡制件端部係設有二頂抵面及一第二凹面,該第二凹面係設於該二頂抵面間,該二頂抵面相對該第二凹面係呈對稱狀。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卡制件頂部另端係設有第一缺口,該第一缺口係與該凸塊相遠離,該第一缺口與該凸塊間之最大距離係為第三長度,該第一長度係等於或大於該第三長度,該第二長度係大於該第三長度。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卡制件係設有二個凸塊,該二凸塊係相遠離。
  14.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卡制件之該第一缺口係呈L形狀。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蓋體係可與該本體呈一體狀,該本體之該蓋體槽處即直接形成蓋體。
TW105117493A 2016-06-03 2016-06-03 棘輪扳手結構 TW2017427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7493A TW201742710A (zh) 2016-06-03 2016-06-03 棘輪扳手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7493A TW201742710A (zh) 2016-06-03 2016-06-03 棘輪扳手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68542B TWI568542B (zh) 2017-02-01
TW201742710A true TW201742710A (zh) 2017-12-16

Family

ID=58608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7493A TW201742710A (zh) 2016-06-03 2016-06-03 棘輪扳手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74271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7712B (zh) * 2022-03-22 2023-07-01 李纘滄 棘輪扳手結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54305U (en) * 2004-01-07 2005-01-01 Stanley Chiro Int Ltd Switching structure for ratchet wrench
US7004052B1 (en) * 2004-08-11 2006-02-28 A.A.G. Industrial Co. Ltd. Ratchet wrench with rotating disc
CN101905451B (zh) * 2009-06-05 2013-06-05 巨琩有限公司 棘轮扳手更换结构
TW201107086A (en) * 2009-08-31 2011-03-01 Hou-Fei Hu Ratchet wrench
TW201228779A (en) * 2011-01-14 2012-07-16 Hou-Fei Hu Ratchet wrench featuring shrinkable head
TW201515778A (zh) * 2013-10-25 2015-05-01 Jun-Wen Liao 棘輪扳手構造
TWM511925U (zh) * 2015-03-30 2015-11-11 Yan-Ru Ji 棘輪扳手方向切換控制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68542B (zh) 201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76088U (zh)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TW201540431A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M488833U (zh) 具有usb接頭之數位產品
TWM541928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M492810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201742710A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M531356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M487181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I647072B (zh)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TWM483149U (zh) 可單手操作及切換方向之棘輪扳手
TWM483148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202135993A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M487182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201815527A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201912323A (zh) 起子驅動結構
TW201918343A (zh) 工具結構
TWM538864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201600253A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I583506B (zh)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TWI546162B (zh)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TWM537961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I627026B (zh)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TW201410396A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201927479A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201545842A (zh) 旋動扳手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