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3056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3056B
TWI793056B TW111137522A TW111137522A TWI793056B TW I793056 B TWI793056 B TW I793056B TW 111137522 A TW111137522 A TW 111137522A TW 111137522 A TW111137522 A TW 111137522A TW I793056 B TWI793056 B TW I79305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intersection point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7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5763A (zh
Inventor
孫偉傑
Original Assignee
達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達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達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375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3056B/zh
Priority to CN202211366650.9A priority patent/CN115524881A/zh
Publication of TW202305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57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3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305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以及透光板。顯示面板具有第一邊緣、第二邊緣和第三邊緣。第一邊緣鄰接在第二邊緣和第三邊緣之間,且第一邊緣相對第二邊緣和第三邊緣傾斜以形成切角。第一邊緣與第二邊緣交於第一交點。透光板覆蓋顯示面板。透光板具有對應切角的圓角,圓角具有對應第一邊緣的弧邊緣。第二邊緣朝向弧邊緣延伸出第一假想線,第三邊緣朝向弧邊緣延伸出第二假想線。第一假想線和第二假想線實質垂直,並交於第二交點。第一交點和第二交點的直線距離為X,弧邊緣的曲率半徑為R,X<2/3R。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電子裝置,尤其是一種顯示裝置。
薄形顯示裝置例如包括液晶顯示裝置(LCD)和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裝置。薄形顯示裝置具有厚度薄、重量輕等優點,且薄形顯示裝置還能製作成曲面顯示裝置,以增加觀看時的沉浸感。因此,薄形顯示裝置已廣泛地運用在各類型的電子產品中,例如電視、個人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與數位相機等。
不過,隨著薄形顯示裝置的製造技術發展成熟,且相關的電子產品大量普及,消費者除了對薄形顯示裝置的外觀、厚度、重量的要求愈來愈高之外,對屏占比的要求也愈來愈高。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以具有高屏占比的優點。
本發明所提供的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以及透光板。顯示面板具有第一邊緣、第二邊緣和第三邊緣。第一邊緣鄰接在第二邊緣和第三邊緣之間,且第一邊緣相對第二邊緣和第三邊緣傾斜以形成切角。第一邊緣與第二邊緣交於第一交點。透光板覆蓋顯示面板。透光板具有對應切角的圓角,圓角具有對應第一邊緣的弧邊緣。第二邊緣朝向弧邊緣延伸出第一假想線,第三邊緣朝向弧邊緣延伸出第二假想線。第一假想線和第二假想線實質垂直,並交於第二交點。第一交點和第二交點的直線距離為X,弧邊緣的曲率半徑為R,X<2/3R。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透光板例如還具有第四邊緣。第四邊緣連接弧邊緣,並與第二邊緣相對。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顯示裝置還可包括多個邊框模組。邊框模組圍繞顯示面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邊框模組可具有表面、內側面和外側面。內側面和外側面相對且圍繞顯示面板,且內側面較外側面靠近顯示面板。表面位於內側面和外側面之間。透光板覆蓋顯示面板及邊框模組的表面,並具有圍繞外側面的外緣。外緣和外側面在表面的法向上彼此錯位。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邊緣例如具有一中點,中點位於第一交點及第三交點之間。第一邊緣與弧邊緣之間的一直線距離由中點朝向第一交點及第三交點漸減。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透光板例如包括玻璃透光板或塑膠透光板。
本發明的顯示裝置採用具有切角的顯示面板搭配具有圓角的透光板。因為切角的形狀能良好地適配於圓角的形狀,使顯示面板的形狀能更適配透光板的形狀,所以能縮小顯示面板的各邊緣與透光板的各邊緣之間的距離,進而增加顯示面板在整個透光板所占的面積比例。因此,本發明的顯示裝置具有高屏占比的優點。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2是圖1的顯示裝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圖。請參考圖1和圖2,顯示裝置100包括顯示面板110以及透光板120。顯示面板110具有第一邊緣111、第二邊緣112和第三邊緣113。第一邊緣111鄰接在第二邊緣112和第三邊緣113之間,且第一邊緣111相對第二邊緣112和第三邊緣113傾斜以形成切角C1。第一邊緣111與第二邊緣112交於第一交點P1。透光板120覆蓋顯示面板110。透光板120具有對應切角C1的圓角C2,圓角C2具有對應第一邊緣111的弧邊緣AR(標於圖2)。第二邊緣112朝向弧邊緣AR延伸出第一假想線1120,第三邊緣113朝向弧邊緣AR延伸出第二假想線1130。第一假想線1120和第二假想線1130實質垂直,並交於第二交點P2。第一交點P1和第二交點P2的直線距離為X,弧邊緣AR的曲率半徑為R,X<2/3R。須說明的是,第一邊緣111與第三邊緣113交於第三交點P3,而第三交點P3與第二交點P2的直線距離約等於第一交點P1和第二交點P2的直線距離。
顯示面板110可包括液晶顯示面板;進一步說,上述液晶顯示面板例如為薄膜電晶體液晶(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顯示面板,但本發明不對顯示面板110的種類多做限制。第一假想線1120和第二假想線1130的夾角可介於80°~100°之間,而角度的具體數值可依據顯示面板110的實際形狀而異。例如,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假想線1120和第二假想線1130的夾角約為90°,但本發明不對此多做限制。
本實施例的透光板120可包括玻璃透光板,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在一實施例中,透光板120可包括塑膠透光板。在本實施例中,圓角C2的曲率半徑可符合R>Y mm,例如,R=100,Y=50,但本發明不限於此。詳細來說,在習知技術中,當以大曲率半徑的圓角透光板搭配呈矩形的顯示面板時,因為直角和大曲率半徑的圓角的形狀落差,導致顯示面板與透光板彼此對應的邊緣距離過遠,使透光板的很大一部分的周圍區域無法被顯示面板覆蓋。因此,在習知技術中,採用大曲率半徑的圓角透光板的顯示裝置難以提高屏占比。不過,由於本實施例的顯示面板110以第一邊緣111、第二邊緣112和第三邊緣113形成切角C1,並經由切角C1對應透光板120的圓角C2,所以即使透光板120的圓角C2具有較大的曲率半徑,切角C1的形狀仍能良好地適配圓角C2的形狀,使顯示面板110的形狀能更適配透光板120的形狀。如此,顯示面板110的各邊緣(例如第二邊緣112和第三邊緣113)能更靠近透光板120的邊緣,進而提高顯示裝置100的屏占比。進一步說,透光板120例如還具有第四邊緣121。第四邊緣121連接弧邊緣AR,並與第二邊緣112相對。
圖3是圖1的顯示裝置沿A-A剖線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2和圖3,顯示裝置100還可包括多個邊框模組130,且邊框模組130圍繞顯示面板110。舉例來說,本實施例的透光板120還可具有板部122。板部122具有圓角C2。顯示面板110設置於板部122。邊框模組130設置於板部122並圍繞顯示面板110。簡而言之,邊框模組130可填充板部122之未被顯示面板110覆蓋的區域,但本發明不對邊框模組130的具體功能多做限制。在本實施例中,邊框模組130的材料可包括塑膠或金屬,但其他實施例不限於此。請繼續參考圖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邊緣111例如具有中點M,中點M位於第一交點P1及第三交點P3之間。第一邊緣111與弧邊緣AR之間的直線距離由中點M朝向第一交點P1及第三交點P3漸減。具體而言,第一邊緣111的中點M大致對應弧邊緣AR的弧頂和第二交點P2。例如,中點M與弧邊緣AR之間的直線距離為D1,第一交點P1與弧邊緣AR之間的直線距離為D2,第三交點P3與弧邊緣AR之間的直線距離則為D3。進一步說,直線距離D1大於直線距離D2及D3,直線距離D2及D3則大致相等。
圖4是圖3的顯示面板、透光板和邊框模組的分離示意圖。請參考圖3和圖4,在本實施例中,邊框模組130可具有表面S1、內側面S2和外側面S3。內側面S2和外側面S3相對且圍繞顯示面板110,且內側面S2較外側面S3靠近顯示面板110。表面S1位於內側面S2和外側面S3之間。透光板120覆蓋顯示面板110及邊框模組130的表面S1,並具有圍繞外側面S3的外緣E。外緣E和外側面S3在表面S1的法向N上彼此錯位。簡單來說,透光板120的中間區域在法向N上可重疊於顯示面板110及邊框模組130,透光板120的周圍區域在法向N上則可錯位於顯示面板110及邊框模組130。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因採用具有切角C1的顯示面板110搭配具有圓角C2的透光板120。因為切角C1的形狀能良好地適配於圓角C2的形狀,使顯示面板110的形狀能更適配透光板120的形狀,所以能縮小顯示面板110的各邊緣(例如第二邊緣112及第三邊緣113)與透光板120的各邊緣之間的距離,進而增加顯示面板110在整個透光板120所占的面積比例。因此,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具有高屏占比的優點。
圖5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a的結構和優點與圖1的實施例相似,以下僅說明差異處。請參考圖5,顯示面板110a可具有圓角C3,且顯示面板110a的圓角C3對應透光板120的圓角C2。進一步說,圓角C3可具有弧邊緣AR1,且弧邊緣AR1的曲率半徑為R1;圓角C2的弧邊緣AR的曲率半徑為R,且(R1-R)/R≦±10%。例如,在一實施例中,(R1-R)/R的數值可接近0,即顯示面板110a的圓角C3的曲率半徑(R1)可趨近於透光板120的圓角C2的曲率半徑(R)。如此,能進一步縮小顯示面板110a的各邊緣與透光板120的各邊緣之間的距離,進而更提升顯示裝置100a的屏占比。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a採用具有圓角C3的顯示面板110a,以對應同樣具有圓角C2的透光板120。因為顯示面板110a的圓角C3的形狀能良好地適配於透光板120的圓角C2的形狀,使顯示面板110a的形狀能更適配透光板120的形狀,所以能縮小顯示面板110a的各邊緣與透光板120的各邊緣之間的距離,進而提升顯示裝置100a的屏占比。
綜上所述,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採用具有切角的顯示面板搭配具有圓角的透光板。因為切角的形狀能良好地適配於圓角的形狀,使顯示面板的形狀能更適配透光板的形狀,所以能縮小顯示面板的各邊緣與透光板的各邊緣之間的距離,進而增加顯示面板在整個透光板所占的面積比例。因此,本發明的顯示裝置具有高屏占比的優點。另外,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採用具有圓角的顯示面板,以對應同樣具有圓角的透光板。因為顯示面板的圓角的形狀能良好地適配於透光板的圓角的形狀,所以能縮小顯示面板的第二邊緣及第三邊緣與透光板的邊緣之間的距離,進而提升顯示裝置的屏占比。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100a:顯示裝置 110、110a:顯示面板 111:第一邊緣 112:第二邊緣 113:第三邊緣 120:透光板 121:第四邊緣 122:板部 130:邊框模組 1120:第一假想線 1130:第二假想線 AR、AR1:弧邊緣 C1:切角 C2、C3:圓角 E:外緣 M:中點 N:法向 P1:第一交點 P2:第二交點 P3: 第三交點 S1:表面 S2:內側面 S3:外側面 X、D1、D2、D3:直線距離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顯示裝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是圖1的顯示裝置沿A-A剖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4是圖3的顯示面板、透光板和邊框模組的分離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110:顯示面板 111:第一邊緣 112:第二邊緣 113:第三邊緣 120:透光板 121:第四邊緣 130:邊框模組 1120:第一假想線 1130:第二假想線 AR:弧邊緣 C1:切角 C2:圓角 M:中點 P1:第一交點 P2:第二交點 P3: 第三交點 X、D1、D2、D3:直線距離

Claims (6)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具有一第一邊緣、一第二邊緣和一第三邊緣,該第一邊緣鄰接在該第二邊緣和該第三邊緣之間,且該第一邊緣相對該第二邊緣和該第三邊緣傾斜以形成一切角,該第一邊緣與該第二邊緣交於一第一交點;以及一透光板,覆蓋該顯示面板,該透光板具有對應該切角的一圓角,該圓角具有對應該第一邊緣的一弧邊緣;其中該第二邊緣朝向該弧邊緣延伸出一第一假想線,該第三邊緣朝向弧邊緣延伸出一第二假想線,該第一假想線和該第二假想線實質垂直,並交於一第二交點,該第一交點和該第二交點的直線距離為X,該弧邊緣的曲率半徑為R,X<2/3R。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透光板更具有一第四邊緣,該第四邊緣連接該弧邊緣,並與該第二邊緣相對。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一邊框模組,該邊框模組圍繞該顯示面板設置。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邊框模組具有一表面、一內側面和一外側面,該內側面和該外側面相對且圍繞該顯示面板,且該內側面較該外側面靠近該顯示面板,該表面位於該內側面和該外側面之間,該透光板覆 蓋該顯示面板及該邊框模組的該表面,並具有圍繞該外側面的一外緣,該外緣和該外側面在該表面的法向上彼此錯位。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邊緣與該第三邊緣交於一第三交點,該第一邊緣具有一中點,該中點位於該第一交點及該第三交點之間,該第一邊緣與該弧邊緣之間的一直線距離由該中點朝向該第一交點及該第三交點漸減。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透光板包括一玻璃透光板或一塑膠透光板。
TW111137522A 2022-10-03 2022-10-03 顯示裝置 TWI7930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7522A TWI793056B (zh) 2022-10-03 2022-10-03 顯示裝置
CN202211366650.9A CN115524881A (zh) 2022-10-03 2022-11-01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7522A TWI793056B (zh) 2022-10-03 2022-10-03 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5763A TW202305763A (zh) 2023-02-01
TWI793056B true TWI793056B (zh) 2023-02-11

Family

ID=84703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7522A TWI793056B (zh) 2022-10-03 2022-10-03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24881A (zh)
TW (1) TWI79305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01135A (en) * 2002-05-17 2004-01-16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08496109A (zh) * 2015-11-19 2018-09-04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01135A (en) * 2002-05-17 2004-01-16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08496109A (zh) * 2015-11-19 2018-09-04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5763A (zh) 2023-02-01
CN115524881A (zh) 202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27740B1 (en) Curved display device
US1187746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9020696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80173049A1 (en) Metal wire grid polariz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0323354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9941261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6646968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制作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JP2008070584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1196016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1227911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1036296A1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07065855A (ja)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US20200287160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61442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793056B (zh) 顯示裝置
TWI712018B (zh) 陣列基板
JP4605519B2 (ja) 半透過反射式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WO2020224206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499838B (zh) 顯示裝置
KR102659731B1 (ko) 표시장치
TWI666487B (zh) 顯示裝置
TWI683248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CN114253022B (zh) 显示装置
WO2022246702A1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14059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