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2357B - 換能元件與其製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換能元件與其製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2357B
TWI792357B TW110122253A TW110122253A TWI792357B TW I792357 B TWI792357 B TW I792357B TW 110122253 A TW110122253 A TW 110122253A TW 110122253 A TW110122253 A TW 110122253A TW I792357 B TWI792357 B TW I79235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electrode
carrier
microcoil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2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1884A (zh
Inventor
周宏達
吳忠威
李勳
Original Assignee
聖德斯貴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商廈門聖德斯貴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聖德斯貴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商廈門聖德斯貴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聖德斯貴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22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235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01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1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23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2357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換能元件與其製作方法,其中換能元件主要有兩個部份,第一部份包括第一基材、形成於第一基材的載體件以及結合此載體件的第一元件;第二部份包括第二基材,設有一孔洞,一載體形成於此孔洞上,載體之邊緣固定至第二基材上,在載體上設有第二元件,當導入電流至第二元件後,產生的磁場可與第一元件交互作用,載體如一振膜,使得載體隨著電流改變而振動,經結合第一部份與第二部份後形成換能元件。第一元件或第二元件可為多圈連續佈線的金屬線段形成的微線圈元件或由多個微線圈元件形成的一陣列式微線圈元件。

Description

換能元件與其製作方法
說明書提出一種換能元件,特別是一種具有多圈金屬線段形成的微線圈元件的換能元件與其製作方法。
常見可以形成磁場的磁性元件如磁鐵或金屬繞線形成的線圈等都具有一定的體積與重量,若應用於電子裝置中,常會使得電子裝置變重,或是需要有一定安裝這些磁性元件的容置空間。
傳統需要微型化的電子裝置例如耳機、助聽器或小型揚聲器,其中採用的磁性元件一般需要特殊材料或設計才能安裝在裝置中,但是卻有形成特定磁場強度的需求以及相關物理限制而限制微型化的問題,特別是在微型化的需求下而要刻意減少磁性元件的體積與重量,也因此減損了磁性元件的效果。
雖然有習知技術在能產生磁場的磁性元件的材料上有顯著的進步,但仍有物理上的限制,以及成本較高的問題。
揭露書提出一種換能元件與其製作方法,換能元件主要有兩部份,形成換能元件的第一部份的步驟包括先備置第一基材,再於第一基材上形成一承載件,接著於承載件上結合第一元件,使得第一元件連接第一基材;形成換能元件的第二部份的步驟包括備置第二基材,再於第二基材上形成一孔洞,接著在此孔洞上形成一載體,載體之邊緣可固定至第二基材上,之後,使得載體結合第二元件。經結合第一部份與第二部份後形成換能元件。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部份的第二基材為一電路板,用於支撐載體,第二元件可通過打線或覆晶方式電連接至此電路板,並結合至此第二基材,即第二電路板。當通過電路板導入電流至第二元件時,產生的磁場可與第一基材上的承載件交互作用,載體可為一振膜,使得振膜隨著電流改變而振動。
進一步地,第一基材可為第一電路板,第一元件通過打線或覆晶方式電連接至此第一電路板,第一電路板通過一導電材料連接第二部份的第一基材,即第二電路板,之後可再以一封裝體保護第一元件。
當結合第一部份與第二部份之後,並置入一殼體內,殼體上也可形成一或多處空氣流通的結構,形成一換能元件。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元件或第二元件可為一種由多圈金屬線段形成的微線圈元件,或由多個微線圈元件形成的陣列式微線圈元件。每個微線圈元件包括有一佈線層,其中設有多段由一起始點開始並環繞起始點形成多圈連續佈線的金屬線段,每個金屬線段的兩端為第一電極端與第二電極端,其中起始點為微線圈元件的第一電極,多段連續佈線的金屬線段的末端為此微線圈元件的第二電極;每個微線圈元件包括一電極層,設有第一電極區與第二電極區,第一電極區用以匯集多段金屬線段中各金屬線段的第一電極端,以及第二電極區用以匯集多段金屬線段中各金屬線段的第二電極端。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本發明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發明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發明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應當可以理解的是,雖然本文中可能會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術語來描述各種元件或者信號,但這些元件或者信號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主要是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或者一信號與另一信號。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根據揭露書所揭示實施例,提出一種換能元件與其製作方法,以所能實現的揚聲元件為例,其中主要目的之一是以微型化線圈元件形成的磁性元件取代揚聲元件中線圈與磁鐵等傳統磁性元件,揚聲元件例如為耳機、助聽器、喇叭等裝置中執行電氣信號轉為聲波信號的電子元件,內部元件可參考圖1所示揚聲元件實施例示意圖。
圖1中顯示為一個揚聲元件中的主要元件,音膜101為通過振動而發聲的元件,固定在一懸邊(dangling edge)102上,並結合於第二磁性元件103以及固定此第二磁性元件103的定芯支片105中,這幾個元件可以再裝設於墊圈107中,其他的元件還有另一側的導磁元件111與第一磁性元件109,最後安裝在殼體113內。
其中音膜101(實際實施可以是厚度約0.1mm上下的薄膜,但並非限制所提出的音膜101)可依照不同音頻選擇不同的材料,例如可以產生高音的音膜材料可以是陶瓷、玻璃或金屬;產生低音的音膜材料例如碳材、塑料(如PEI、PEK、PET等),或特定金屬合金。其中第二磁性元件103傳統上以線圈為主,經通入電流後,在線圈上形成磁場,可與其中引導磁場的導磁元件111與第一磁性元件109(如磁鐵或其他可以感應形成磁場的元件)交互作用,通過改變電流與方向形成可以改變極性的磁場,即帶動音膜101前後運動,就會因為振動而推動空氣產生聲音。
揚聲元件中的其他元件如定芯支片105,這是作為阻尼之用,用來穩定第二磁性元件103的振動。還有設於側面牆上的空氣閥,例如可在揚聲元件側邊或者底部開洞,讓空氣進出,使得推動空氣產生的聲音可以輸出。特別的是,揚聲元件中的第二磁性元件103與第一磁性元件109可以是一種以鍍層、金屬化或蝕刻方式製作的元件(如晶片),實施例為微線圈元件,打線(wire bonding)或者覆晶(flip chip)方式電連接其驅動電路。揚聲元件中的兩個元件(第一磁性元件109、第二磁性元件103)可以都採用這種微線圈元件,或是由多個微線圈元件形成的陣列式微線圈元件,或是其中之一採用即可,另一則為特定磁性物體即可。
根據實施例,當以單一或陣列式微線圈元件實現所述磁性元件(103、109)時,微線圈元件經通電後可以產生磁場,因為阻抗的控制更好,帶動音膜101與其懸邊的運動可更為細緻與輸出更好的聲音。應用於如上述揚聲元件內的元件(第一磁性元件109、第二磁性元件103)實施例示意圖可參考圖2至5顯示的單一微線圈元件或是多個微線圈元件組成的陣列式微線圈元件。
微線圈元件的基本結構如圖2顯示的實施例圖,所示微線圈元件可以鍍層或金屬化製程,或是光罩與蝕刻製程在一基材(如一種絕緣體)上形成一連續金屬線20,並在金屬線20兩端形成電接點,一端第一電極21可以是微線圈元件的負極,另一端第二電極22可以是微線圈元件的正極。
微線圈元件經連接電源通電後,流經其中的穩定電流可以在微線圈元件上形成一個均勻磁場,當中的金屬線20的材料、線寬、長度、圈數等都是決定整個微線圈元件阻抗值的參數,因此在設計此微線圈元件,需要知道阻抗以及想要形成的磁場條件。
根據揭露書所提出微線圈元件的主要實施樣態是,將微線圈元件上的金屬線根據需求形成多個斷點,如圖3所示微線圈元件上佈線的實施例之一示意圖。
圖3中顯示一個微線圈單元30,主要結構有圖示的佈線層,另有電極層,佈線層上設有多段由一起始點開始並環繞此起始點形成多圈連續佈線的金屬線段(301, 302, …, 310),起始點可設於微線圈元件的任一位置,較佳可如微線圈元件中靠近中央區域的位置,但並不以此為限,可根據實際需求決定起始點位置。此起始點形成第一電極31,例如是微線圈元件的負極,而金屬線段的末端,也就是多段連續佈線的金屬線段的末端為微線圈元件的第二電極32,可為微線圈元件的正極。
多段金屬線段(301, 302, …, 310)中每個金屬線段都有兩個端點,其中之一為第一電極端,如較靠近起始點形成的第一電極31的一端;另一端為第二電極32,則為較靠近金屬線段末端的端點。
接著如圖4所示,此圖顯示為圖3所示微線圈元件中另一接點面的實施例之一示意圖。此圖顯示為微線圈元件對應佈線層上多個金屬線段兩端點的接點41,以及對應第一電極31與第二電極32的另一側電極,如第一電極接點31’與第二電極接點32’。
根據圖3與圖4顯示的微線圈元件中佈線層的結構特徵,可知,所提出的微線圈元件的設計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如阻抗值、磁場或尺寸)決定其中多段金屬線段的一總長、一線寬、鄰近金屬線段之間的一線距、各金屬線段的一長度、一圈數、一圈距以及/或金屬線段的材料等。所述實際需求主要是所應用的微線圈裝置的需求,根據此需求還可決定使用單一微線圈元件,或是如圖5所示的以多個微線圈元件形成陣列式微線圈元件的實施例。
根據圖5顯示由多個以陣列排列的微線圈單元30組成的陣列式微線圈元件50,圖示的陣列式微線圈元件50形狀與其中微線圈元件的數量都不是用來限制其實施範圍。
同樣地,圖中單一微線圈元件30仍具有上述實施例所描述的佈線層,其中設有多段由一起始點開始並環繞此起始點形成多圈連續佈線的金屬線段,以及電極層,其中設有分別匯集各金屬線段的第一電極端與第二電極端的至少一第一電極區與至少一第二電極區,依照實際需求與設計可以為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第一電極區與第二電極區。值得一提的是,匯集各金屬線段的第一電極端與第二電極端的第一電極區與第二電極區可以通過另一元件中的電連接層實現匯集各電極端的功能,例如,在此電連接層中,可以多條金屬線將佈線層上各金屬線段的第一電極端通過其基材上的導孔(via)或導線導向在所述電極層的第一電極區,亦將各金屬線段的第二電極端導向在電極層的第二電極區。
除以上實施例,單一微線圈元件的形狀與其中圈數或是各線段長度與寬度都不限於上述方形的實施例,而可以依照實際需求設計成不同形狀,所示陣列式微線圈元件中亦可根據實際需求(如磁場的需求)設有形狀或尺寸不一的多個微線圈元件,在此不再贅述。
在此一提的是,除了可以在特定用途有特別考量的設計外,根據主要的實施例,每個如圖3與圖5顯示的單一微線圈元件經通電後可讓多個金屬線段中形成方向一致的電流,即可形成一個等效一多匝線圈形成的磁場,若以多個微線圈元件30組成的陣列式微線圈元件50,整體上還能產生一個可以消除個別微線圈元件邊緣較弱的不均勻磁場的等效磁場。
在此一提的是,以上顯示的微線圈單元30或是陣列式微線圈元件50並不限於所示圖例,其中各微線圈單元中多個金屬線段的起始點(如圖3顯示的第一電極31)除了可以為靠近中央區域的電極端,起始點還可依照實際設計設於偏離中央的任一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元件包括第一元件(實施例為第一晶片)與第二元件(實施例為第二晶片)可以分別形成第一磁性元件與第二磁性元件,實際應用時可以其中之一採用晶片,另一採用磁鐵等磁性元件,或是兩者皆採用晶片。在製作以單一微線圈元件或陣列式微線圈元件實現的磁性元件的實施例中,可以有多種方式增加磁性元件的導磁性。例如,在一實施例中,製作具有多層結構的磁性元件時,可以有一或多層結構不做線路,而是鍍上導磁物質,用以增加磁性元件整體導磁性。在另一實施例中,也可以選擇磁性元件的材料時,選擇有參雜導磁性元素的基材製作磁性元件,可以有效增加磁性元件整體導磁性。於再一實施例中,在磁性元件製作完成後,可直接在一側的結構上鍍上一層導磁物質,以增加元件的導磁性。
接著如圖6所示換能元件的實施例示意圖,此圖顯示有一換能元件60,此換能元件60的結構在側面牆607的包覆中包括有兩部份。
第一部份如換能元件中的下半部結構,其中第一基材608可以為一般塑膠基材,或是電路板,在此第一基材608上形成承載片611,接著在承載片611上形成第一元件609。根據實施例,第一元件609可以是固定的晶片(即第一晶片),連接承載片611,通過第一元件打線615電連接電路板,通電後可以產生固定磁場,在另一實施例中亦可為磁鐵等磁性物體,主要目的是能夠在元件中形成穩定的磁場。
第二部份如換能元件的上半部結構,載體601可通過傳統懸邊連接著第二基材603,第二基材603較佳地是以彈性物質支撐載體601與第二元件605的元件,並可同時擁有連接電路之功能,又有穩定元件振動產生阻尼效果,如一種連接柔性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在載體601上設有第二元件605,第二元件605如第二晶片,可如一般線圈或是上述實施例所提出的微線圈單元或陣列式微線圈單元,通過第二元件打線613電連接第二基材603,經過通電後產生與第一元件609與承載片611的交互作用而產生振動。
在此一提的是,所述第二基材603可以是柔性電路板,材料可以是PI、PET、PEI、PEK等,而可以取代傳統懸邊與定芯支片之功能,甚至在一實施例中,因為其為彈性材料,還可以直接取代載體(僅一片柔性電路板),或是於再一實施例中,可直接將載體貼附到整片柔性電路板上,而不需留下孔洞。
根據製作換能元件的實施例,可參考圖7(A)(B)(C)(D)(E)與圖8(A)(B)(C)(D)(E)等示意圖,其中第一部份的實施例示意圖如圖7(A)(B)(C)(D)(E)所示,其中顯示一個元件的俯視圖,並對照側面結構。相關流程可參考圖19所示流程實施例圖。
一開始,如圖7(A),備置第一基材701(圖19步驟S171),第一基材701可以是預備好具有佈線(wiring)的一印刷電路板,主要用途之一是用以提供導入第一晶片705的電流。在圖7(B)中,在第一基材701上利用機鑽、雷射、蝕刻等的方式形成空氣閥結構(圖19步驟S173),這是用於輸出振動的空氣,形成具有空氣閥的第一基材701’ (可稱第一電路板)。在圖7(C)中,在具有空氣閥的第一基材701’上的某個位置形成承載件703(圖19步驟S175),承載件703較佳以金屬材料製作,可以用鍍膜或是黏貼的方式在具有空氣閥的第一基材701’上形成承載件703。在圖7(D)中,再於承載件703上結合第一晶片705,並使得第一晶片705可以通過打線(wire bonding)707電連接在具有空氣閥的第一基材701’上,或是以覆晶(flip chip)方式電連接此具有空氣閥的第一基材701’(圖19步驟S177)。第一基材701’的結構設計可用於空氣流通與散熱用途。最後,如圖7(E)所示,可以填膠形成保護第一晶片705與承載件703的封裝體709(圖19步驟S179)。但實際實施可以不用封裝體709,換能元件內各個元件可以通過側面牆形成的殼體保護。
接著如圖8(A)(B)(C)(D)(E)顯示製作換能元件的第二部份的實施例示意圖。
接著進行第二部份的製程,開始如圖8(A)所示,備置第二基材801(圖19步驟S181),根據電路設計,第二基材801可通過製程形成一電路板,除了一般電路板材外,在一實施例中可以是一種柔性電路板,上方已經設計有電路,用於電連接控制換能元件運作以及可根據輸入訊號(如音訊)產生電氣信號的控制電路,第二基材801亦用於支撐換能元件中的元件,如載體805。再如圖8(B)所示,通過蝕刻、鑿穿等方式在第二基材801上製作孔洞803(圖19步驟S183),形成具有孔洞的第二基材801’(可稱第二電路板),這是如圖8(C)所示,用於將載體805設置在此孔洞803上,並且載體805之邊緣可固定至具有孔洞的第二基材801’上(圖19步驟S185)。根據上述實施例之一,當所述第二基材801可為柔性電路板,因此本身在一適當的材質下可以直接作為載體805用途。
在此一提的是,所述孔洞為依照需求而設,實際運作時,可以選擇性不採用,而是載體805可直接設於第二基材801上。
接著,如圖8(D)所示,將元件翻轉過來,備置一電路板807,此即為上述控制換能元件運作以及可根據輸入訊號(如音訊)產生電氣信號的控制電路,在電路板807上設置具有孔洞的第二基材801’ (圖19步驟S187)。此例顯示這是一個環形的電路板。再如圖8(E)所示,在載體805中間部份結合第二晶片809,第二晶片809可通過打線811或是以覆晶(flip chip)方式電連接具有孔洞的第二基材801’,使之結合至此第二基材801’,此可為第二電路板(圖19步驟S189)。
根據實施例之一,所述具有孔洞的第二基材801’用於承載作為形成音波的可振動的載體805以及第二晶片809,因此具有孔洞的第二基材801’本身可以柔性材料製作,本身形成一個具有彈性的結構,載體805可實現一個振膜或音膜,使得整體上可以隨著所承載的載體805一同振動。更者,在一實施方式中,具有孔洞的第二基材801’並非全部為彈性結構,而是與載體805連結的部份設計為一彈性結構。
運作時,根據電路板807產生電氣信號,使得電路板導入電流至第二晶片809,產生的磁場與第一部份的第二晶片809與第一晶片705交互作用,使得載體805隨著電流改變而振動。
值得一提的是,在製作所述第一晶片705與第二晶片809(或兩者之一)的步驟可以是將已經完成製作的第一晶片705接合承載件703,以及在載體805上貼附已經完成製作的第二晶片809,或是在這些步驟中利用鍍層、金屬化製程或是蝕刻製程分別在承載件703與載體805上形成具有多圈多金屬線段的第一晶片705與第二晶片809。
最後,製程將結合圖7(E)顯示的第一部份與圖8(E)顯示的第二部份(圖19步驟S191),形成如圖9顯示的換能元件結構實施例示意圖,製程包括將第一部份結構的周圍點上錫球、錫膏或導電膠等導電材料,再反轉第二部份,經控制其間距相互黏合後,可在一製程實施例中將整個元件置入烤箱固化(curing)黏合的部份(圖19步驟S193)。
圖10A顯示在換能元件側面牆上需要設置有讓空氣進出的一或多處空氣流通的結構,另還可成為裝置散熱的結構,如圖中顯示元件的側面牆10的孔洞,俯視圖如圖10B顯示的側面牆11,孔洞的形式也不限於此圖,還可如圖10C顯示在換能元件四周的側面牆(12a, 12b, 12c, 12d)上以交錯方式形成讓空氣流通的縫隙。
在此一提的是,換能元件的側面牆上需要開洞讓空氣進出,其孔洞數量及大小皆有特殊設計,其中孔洞數量為質數(2、3、5、7、11等)時,可達到較佳效果。孔洞大小也會改變聲音,如孔洞總面積為振膜面積之0~20%大小時,可產生較高音;其孔洞總面積為振膜面積之20~50%大小,或更大,可產生較低音。而開洞方式可採用機鑽、雷射、蝕刻等方式。
而孔洞的高度則會影響到整體發聲效率,主要是因為當控制換能元件中上下兩部份中晶片的距離時,即改變磁場與衝程(stroke),衝程與聲音的關係是,較高音所需衝程較小,較低音所需衝程較大,而距離過遠也會影響其發聲效率。
根據以上描述,揭露書提出的換能元件將電氣信號轉換為振動信號時,可以實現揚聲元件,或特定形式的馬達中的驅動元件,圖11接著顯示導磁金屬112設於電路板110上的形式,可以根據需求如圖顯示的陣列形式。
圖12接著顯示揚聲元件中在電路板121上形成導磁金屬123與磁性元件125的結構,在此結構實施例中,磁性元件(涵蓋第一、第二磁性元件)可以打線127方式電連接電路板121。如圖13所示在電路板131上形成導磁金屬133以及磁性元件135,此例顯示磁性元件135是以覆晶方式形成於導磁金屬133上,其中示意顯示有焊接點137,通過線路電連接至電路板131上。
在一實施例中,揚聲元件可以忽略所述導磁件,如圖14所示,電路板141上直接以焊接點145覆晶的方式電連接磁性元件143。也就是說,磁性元件143直接擔負穩定磁場的工作。導磁金屬的設計目的是加強磁場的效率,當揚聲元件的側面牆使用導磁金屬材料,即可不需要額外設置導磁金屬,導磁金屬的形狀可為一片狀,依固定磁場之外型決定,其面積相等或者較大10%內;外型也可為一碗狀,將固定磁場包圍住,只露出上方,其高度需高於固定磁場;而導磁金屬的厚度需大於等於固定磁場之厚度。
圖15接著顯示揚聲元件的結構實施例示意圖,圖16則顯示組合後的立體視圖。根據上述製作方法,可知揚聲元件的主要元件包括音膜151、懸邊153、第二磁性元件155,通過側面牆157結合了第一磁性元件158與電路板159。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側面牆157部分連接上半部結構,可與側面牆為一體成型構造,或者分開生產,若其電路需整體連接,可於底部或者側面露出接點,側面牆157的材料可使用 導磁金屬、塑料射出成形、PCB、FPCB等。如果將側面牆設計為導磁金屬,其厚度需大於等於固定磁場之厚度。
圖17顯示以換能元件實現揚聲元件的實施例圖之一,此圖例顯示的揚聲元件主要部件有設於懸邊173上的音膜171,包括以換能元件實現的第一磁性元件177與第二磁性元件175,可以取代傳統揚聲元件中的線圈與磁鐵等傳統磁性元件,通過磁性元件的磁場變化決定音膜171的振動方式,這些元件組合,並與電路板179結合,形成揚聲元件,此例中,電路板179上可以形成讓空氣流動的氣孔176,178。
圖18則顯示另一實施例,圖例顯示有換能元件實現的第一磁性元件187與第二磁性元件183,設於懸邊182上的音膜181,音膜181為根據第一磁性元件187與第二磁性元件183因為磁場變化互動而運動,產生音波。裝置通過其中金屬結構185連接電路,金屬結構185上形成音波流動的氣孔186, 188,且此例特別的是設有上下懸邊182, 189,可以承載第一磁性元件187與第二磁性元件183,整體組合後實現揚聲元件。
綜上所述,根據上述換能元件與其製作方法實施例,其中磁性元件可以為一種半導體晶片,可以單一微線圈元件實現換能元件中晶片的模式,或是以多個微線圈元件組成陣列式微線圈元件實現晶片的模式,特別的是,因為各微線圈元件由多段金屬線段組成,相較於現有技術的線圈設計,揭露書所提出的微線圈設計的概念在於可通過多段不相連接的線路以繞圈的方式進行磁場的堆疊,其一目的是能增加電流密度,同時又以並聯的方式來降低整體電阻。如此,在電性設計上,可以各微線圈元件的多個線段的負極連線到一負極接點區、多個微線圈元件的多個線段的正極連接到一正極接點區,不僅多段金屬線段可彼此並聯,還可分別再並聯到總負極接點區與總正極接點區,也達成多個微線圈元件彼此並聯的佈線設計。在設計上,還能依照阻抗值、磁場或尺寸等實際的需求決定微線圈元件中金屬線段的各種佈線參數,提供多樣化的應用。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101:音膜 103:第二磁性元件 102:懸邊 105:定芯支片 107:墊圈 109:第一磁性元件 111:導磁元件 113:殼體 20:金屬線 21:第一電極 22:第二電極 30:微線圈單元 31:第一電極 32:第二電極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金屬線段 40:接點單元 31’:第一電極接點 32’:第二電極接點 41:接點 50:陣列式微線圈元件 60:換能元件 601:載體 603:第二基材 605:第二元件 607: 側面牆 608:第一基材 609:第一元件 611:承載片 613:第二元件打線 615:第一元件打線 701:第一基材 701’:具有空氣閥的第一基材 703:承載件 705:第一晶片 707:打線 709:封裝體 801: 第二基材 801’:具有孔洞的第二基材 803:孔洞 805:載體 807:電路板 809:第二晶片 811:打線 90:導電膠 10:側面牆 11:側面牆 12a, 12b, 12c, 12d:側面牆 110:電路板 112:導磁金屬 121:電路板 123:導磁金屬 125:磁性元件 127:打線 131:電路板 133:導磁金屬 135:磁性元件 137:焊接點 141:電路板 143:磁性元件 145:焊接點 151:音膜 153:懸邊 155:第二磁性元件 157:側面牆 158:第一磁性元件 159:電路板 171:音膜 173:懸邊 175:第二磁性元件 177:第一磁性元件 179:電路板 176,178:氣孔 181:音膜 182, 189:懸邊 183:第二磁性元件 185:金屬結構 187:第一磁性元件 186,188:氣孔 步驟S171~S193製作換能元件的流程
圖1顯示換能元件的內部構造實施例示意圖;
圖2顯示微線圈元件的實施例圖;
圖3顯示微線圈元件上佈線的實施例之一示意圖;
圖4顯示微線圈元件上另一接點面的實施例之一示意圖;
圖5顯示以微線圈元件形成陣列式微線圈元件的多個實施例示意圖;
圖6顯示換能元件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7(A)(B)(C)(D)(E)顯示製作換能元件之第一部份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8(A)(B)(C)(D)(E)顯示製作換能元件之第二部份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9顯示換能元件之結構實施例示意圖;
圖10A、圖10B、圖10C顯示換能元件之側面結構實施例示意圖;
圖11顯示揚聲元件中導磁結構實施例示意圖;
圖12顯示揚聲元件中磁性元件結構實施例示意圖之一;
圖13顯示揚聲元件中磁性元件結構實施例示意圖之二;
圖14顯示揚聲元件中磁性元件結構實施例示意圖之三;
圖15顯示揚聲元件的結構實施例示意圖;
圖16顯示揚聲元件的實施例立體視圖;
圖17顯示以換能元件實現揚聲元件的實施例圖之一;
圖18顯示以換能元件實現揚聲元件的實施例圖之二;以及
圖19顯示應用微線圈元件換能元件的製作方法實施例流程圖。
60:換能元件 601:音膜 603:第二基材 608:第一基材 605:第二元件 607:側面牆 609:第一元件 611:導磁片 613:第二元件打線 615:第一元件打線

Claims (17)

  1. 一種換能元件的製作方法,包括:形成該換能元件的一第一部份,包括:備置一第一基材;該第一基材結合一第一元件,該第一元件連接該第一基材;形成該換能元件的一第二部份,包括:備置一第二基材,該第二基材為具有彈性的結構;於該第二基材上形成一載體,該第二基材用於支撐該載體,該載體之邊緣固定至該第二基材上;於該載體上結合一第二元件,該第二元件電連接該第二基材,以能通過該第二基材導入電流至該第二元件,通過第二元件產生的磁場與該第一元件交互作用,使得該載體隨著電流改變而振動;結合該第一部份與該第二部份,形成該換能元件。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製作方法,其中該第二基材通過一彈性結構連結該載體。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製作方法,其中,在該第一部份中,於完成電連接後,以一封裝體保護該第一元件。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製作方法,其中,於該第一基材上形成一承載件,該第一基材通過該承載件結合該第一元件。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製作方法,其中,於該第二基材上形成一孔洞,於該孔洞上形成該載體。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製作方法,其中,於備置該第一基材後,於該第一基材上形成空氣流通的結構。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製作方法,其中該第一元件或該第二元件為一微線圈元件或由多個該微線圈元件形成 的一陣列式微線圈元件,其中該微線圈元件包括:一佈線層,設有多段由一起始點開始並環繞該起始點形成多圈連續佈線的金屬線段,每個金屬線段的兩端為一第一電極端與一第二電極端,其中該起始點為該微線圈元件的一第一電極,該多段連續佈線的金屬線段的末端為該微線圈元件的一第二電極;以及一電極層,設有至少一第一電極區與至少一第二電極區,該至少一第一電極區用以匯集該多段金屬線段中各金屬線段的該第一電極端,以及該至少一第二電極區用以匯集該多段金屬線段中各金屬線段的該第二電極端。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製作方法,其中該微線圈元件還包括一電連接層,於該電連接層中,以多條金屬線將該佈線層上各金屬線段的該第一電極端導向在該電極層的該至少一第一電極區,亦將各金屬線段的該第二電極端導向在該電極層的該至少一第二電極區。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製作方法,其中,依照阻抗值、磁場或尺寸需求決定該微線圈元件中該多段金屬線段的一總長、一線寬、鄰近金屬線段之間的一線距、各金屬線段的一長度、一圈數、一圈距以及/或該金屬線段的材料。
  10. 一種換能元件,包括:一第一部份,包括:一第一基材;一第一元件,該第一元件連接該第一基材;一第二部份,包括:一第二基材,該第二基材為具有彈性的結構;一載體,形成於該第二基材上,該第二基材用於支撐該載體,該載體之邊緣固定至該第二基材上; 一第二元件,結合該載體,該第二元件電連接該第二基材,以能通過該第二基材導入電流至該第二元件,產生的磁場與該第一元件交互作用,使得該載體隨著電流改變而振動;其中,經結合該第一部份與該第二部份,形成該換能元件。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換能元件,其中,於該第二基材上形成一孔洞,於該孔洞上形成該載體。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換能元件,其中該第二基材通過一彈性結構連結該載體。
  13.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換能元件,其中,於該第一基材上形成一承載件,該第一基材通過該承載件結合該第一元件。
  14.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換能元件,其中該第一元件與該第二元件分別為一第一磁性元件與一第二磁性元件,在製作具有多層結構的該第一或第二磁性元件時,於其中一或多層結構上鍍上導磁物質。
  15.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換能元件,其中該第一元件與該第二元件分別為一第一磁性元件與一第二磁性元件,該第一或第二磁性元件的材料為選擇有參雜導磁性元素的基材。
  16.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換能元件,其中該第一元件與該第二元件分別為一第一磁性元件與一第二磁性元件,於該第一或第二磁性元件的一側結構上鍍上一層導磁物質。
  17. 如請求項10至16中任一項所述的換能元件,其中該第一元件或該第二元件為一微線圈元件或由多個該微線圈元件形成的一陣列式微線圈元件,其中該微線圈元件包括:一佈線層,設有多段由一起始點開始並環繞該起始點形成多圈連續佈線的金屬線段,每個金屬線段的兩端為一第一電極端與一第二電極端,其中該起始點為該微線圈元件的一 第一電極,該多段連續佈線的金屬線段的末端為該微線圈元件的一第二電極;以及一電極層,設有至少一第一電極區與至少一第二電極區,該至少一第一電極區用以匯集該多段金屬線段中各金屬線段的該第一電極端,以及該至少一第二電極區用以匯集該多段金屬線段中各金屬線段的該第二電極端。
TW110122253A 2021-06-18 2021-06-18 換能元件與其製作方法 TWI7923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2253A TWI792357B (zh) 2021-06-18 2021-06-18 換能元件與其製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2253A TWI792357B (zh) 2021-06-18 2021-06-18 換能元件與其製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1884A TW202301884A (zh) 2023-01-01
TWI792357B true TWI792357B (zh) 2023-02-11

Family

ID=86658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2253A TWI792357B (zh) 2021-06-18 2021-06-18 換能元件與其製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9235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7934A (zh) * 2020-03-02 2020-06-12 厦门圣德斯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扬声器的磁性结构
CN112489919A (zh) * 2020-12-11 2021-03-12 厦门圣德斯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微线圈元件、阵列式微线圈元件与装置
TWM622381U (zh) * 2021-06-18 2022-01-21 聖德斯貴股份有限公司 換能元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7934A (zh) * 2020-03-02 2020-06-12 厦门圣德斯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扬声器的磁性结构
CN112489919A (zh) * 2020-12-11 2021-03-12 厦门圣德斯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微线圈元件、阵列式微线圈元件与装置
TWM622381U (zh) * 2021-06-18 2022-01-21 聖德斯貴股份有限公司 換能元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1884A (zh) 2023-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13506B (zh) 海尔贝克阵列音频换能器
JP3700559B2 (ja) 圧電音響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114439B1 (ko) 다층 및 듀얼 트랙의 가동 코일을 구비한 평판형 스피커
US20110274309A1 (en) Micro speaker
JP2005286984A (ja) 携帯端末機用スピー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114435B1 (ko) 하이브리드 가동 코일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평판형 스피커
CN102761810A (zh) 一种扬声器
CN1620839A (zh) 具有集成线圈的柔性振动膜
TWM622381U (zh) 換能元件
TWI792357B (zh) 換能元件與其製作方法
TWI686092B (zh) 音圈具有彈波功能的薄型揚聲器
CN106817664B (zh) 扬声器及其制作方法
JP2013522946A (ja) スピーカー
WO2021128418A1 (zh) 麦克风封装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N215647323U (zh) 换能组件
TWM629898U (zh) 具垂直平面音圈及導電振膜之平面喇叭結構
CN115499763A (zh) 一种换能组件与其制造方法
US20070223769A1 (en) Speaker and method making the same
TWM575636U (zh) Thin speaker with voice coil function
JP2006080938A (ja) 電気−音声変換装置
JP2001309491A (ja) 圧電音響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TWM575637U (zh) Bomb voice coil
CN111200778B (zh) 音圈具有弹波功能的薄型扬声器
TW202402067A (zh) 音圈結構及揚聲器
TWI767445B (zh) 微線圈元件、陣列式微線圈元件與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