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1300B - 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91300B TWI791300B TW110137076A TW110137076A TWI791300B TW I791300 B TWI791300 B TW I791300B TW 110137076 A TW110137076 A TW 110137076A TW 110137076 A TW110137076 A TW 110137076A TW I791300 B TWI791300 B TW I791300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capture
- module
- electronic device
- state
- optical path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 Noodle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第一機體。第一機體包括顯示模組以及影像擷取模組。顯示模組具有相對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且顯示模組由第一面提供顯示畫面。影像擷取模組配置於第二面。影像擷取模組包括光學模組以及影像擷取元件。影像擷取模組具有第一狀態及第二狀態,且在第一狀態時,第一光束沿第一光路徑傳遞至光學模組,並藉由光學模組反射而沿第二光路徑傳遞至影像擷取元件。在第二狀態時,第二光束沿第三光路徑傳遞通過光學模組以傳遞至影像擷取元件,其中第二光路徑與第一光路徑垂直,第二光路徑與第三光路徑平行。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
電子裝置如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裝置,通常於裝置中設鏡頭模組,以滿足視訊、拍照等情境下的影像資訊生產需求。然而,傳統的鏡頭設置位置會導致螢幕邊框的最小尺寸受到限制,進而使屏佔比(Screen to Body Ratio, STB Ratio)降低。
除此之外,在傳統電子裝置的收闔時,由於鏡頭會因收闔而受到運算端的物理性屏蔽,故在收闔時鏡頭會失去其作用。因此,傳統的電子裝置的收闔狀態與鏡頭的使用並無法同時成立,鏡頭必須在電子裝置展開時才得以使用。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可達到提升屏佔比的效果,以及改善物理遮蔽所造成影像擷取模組的使用限制。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括第一機體。第一機體包括顯示模組以及影像擷取模組。顯示模組具有相對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且顯示模組由第一面提供顯示畫面。影像擷取模組配置於第二面。影像擷取模組包括光學模組以及影像擷取元件。影像擷取模組具有第一狀態及第二狀態,且在第一狀態時,第一光束沿第一光路徑傳遞至光學模組,並藉由光學模組反射而沿第二光路徑傳遞至影像擷取元件。在第二狀態時,第二光束沿第三光路徑傳遞通過光學模組以傳遞至影像擷取元件,其中第二光路徑與第一光路徑垂直,第二光路徑與第三光路徑平行。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影像擷取元件的收光面朝向光學模組,且沿第二光路徑收光。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光路徑重疊於第三光路徑。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影像擷取模組在垂直於顯示模組延伸方向的一方向上重疊於顯示模組。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機體還包括機殼,用以容納顯示模組以及影像擷取模組。機殼包括第一開口以及第二開口,其中第一開口位於第一光路徑上,且第二開口位於第三光路徑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機體還包括機殼,用以容納顯示模組以及影像擷取模組。機殼包括第一開口以及第二開口,其中第一開口位於第一光路徑上,且第二開口位於第三光路徑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機體還包括第一鏡組以及第二鏡組,分別配置於第一開口以及第二開口。第一鏡組以及第二鏡組分別與機殼共平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光學模組包括電控元件,且在第一狀態時,電控元件未施加電壓而呈現鏡面反射沿第一光路徑傳遞而來的第一光束。在第二狀態時,電控元件用以被施加電壓而呈現透光以讓沿第三光路徑傳遞而來的第二光束通過。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光學模組包括電控元件以及磁性元件,且在第一狀態時,電控元件用以被施加電壓而吸引磁性元件,以使磁性元件反射沿第一光路徑傳遞而來的第一光束。在第二狀態時,電控元件用以被施加電壓而排斥磁性元件,以讓沿第三光路徑傳遞而來的第二光束通過。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畫面包括虛擬按鈕,且電子裝置還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依據虛擬按鈕的觸發狀態而切換影像擷取模組為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機體包括實體按鈕,電性連接於影像擷取模組。影像擷取模組依據實體按鈕的觸發狀態而切換為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子裝置還包括第二機體以及轉軸結構。轉軸結構樞接於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光路徑的方向垂直於轉軸結構的延伸方向。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機體包括實體按鈕,電性連接於影像擷取模組。影像擷取模組依據實體按鈕的觸發狀態而切換為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夾角大於或等於第一角度時,影像擷取模組切換為第一狀態。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夾角小於第一角度時,影像擷取模組切換為第二狀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夾角大於第二角度時,電子裝置依據影像擷取元件所接收的人臉辨識信號啟動系統,且第二角度小於第一角度。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電子裝置中,電子裝置包括作為顯示端的第一機體,第一機體包括顯示模組以及影像擷取模組,且影像擷取模組配置於顯示模組的背面。影像擷取模組包括光學模組以及影像擷取元件。影像擷取模組具有第一狀態及第二狀態,且在第一狀態時,光束沿第一光路徑傳遞至光學模組,並藉由光學模組反射而沿第二光路徑傳遞至影像擷取元件,進而達到一般視角收光功能。在第二狀態時,光束沿第三光路徑傳遞通過光學模組以傳遞至影像擷取元件,進而達到前視視角收光功能。如此一來,影像擷取元件可不需配置於顯示模組頂側,進而可使第一機體的殼體更貼合顯示模組的周圍,以達到提升屏佔比的效果,讓使用者在觀感上有更佳的視覺效果。除此之外,運用影像擷取模組的狀態切換,能使影像擷取元件接收來自不同方向的影像資訊,進而改善物理遮蔽所造成影像擷取模組的使用限制。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A及圖1B分別為本發明的電子裝置處在一展開狀態與一閉闔狀態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A及圖1B。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裝置10,用以進行影像擷取。電子裝置10包括第一機體100。具體而言,電子裝置10還包括第二機體110以及轉軸結構120。轉軸結構120樞接於第一機體100與第二機體110之間。舉例而言,電子裝置10例如是筆記型電腦等具有顯示螢幕的裝置,而第一機體100與第二機體110分別例如為螢幕顯示端與鍵盤輸入端。
第一機體100包括顯示模組200以及影像擷取模組210,其中顯示模組200用以提供顯示畫面A,且影像擷取模組210用以擷取外界影像。顯示模組200具有相對的第一面S1以及第二面S2,顯示模組200由第一面S1提供顯示畫面A,且影像擷取模組210配置於第二面S2。詳細而言,第一機體100還包括機殼220,用以容納顯示模組200以及影像擷取模組210。顯示模組200的第一面S1為顯示面,且影像擷取模組210位於顯示面的背面,位於顯示模組200與機殼220之間。具體而言,參圖2A,影像擷取模組210在垂直於顯示模組200延伸方向D1的一方向上重疊於顯示模組200。顯示模組200例如是液晶顯示面板或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圖2A及圖2B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在不同狀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影像擷取模組210包括光學模組300以及影像擷取元件310。光學模組300用以經切換而選擇性的反射光束或讓光束通過。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光學模組300包括電控元件400,例如是電致變色調光鏡(Electrochromic Switchable Glass, ESG)。尚未施加電壓在電控元件400上時,其呈現鏡面效果。而當電控元件400通電時,各電層之間產生電場,使其中的分子結構改變,進而使電控元件400由原有的鏡面轉為透明以讓光束通過。影像擷取元件310用以接收光束以轉換為影像資訊。影像擷取元件310例如是相機。
在本實施例中,影像擷取模組210具有第一狀態及第二狀態,請先參考圖1A及圖2A。在第一狀態時,第一光束L1沿第一光路徑T1傳遞至光學模組300,並藉由光學模組300反射而沿第二光路徑T2傳遞至影像擷取元件310,其中影像擷取元件310的收光面朝向光學模組300,且沿第二光路徑T2收光。換句話說,即為電子裝置10的一般視角收光。由圖1A、圖1B及圖2A所顯示,第二光路徑T2的方向垂直於轉軸結構120的延伸方向D2。在本實施例中,當電子裝置10呈現展開狀態時(如圖1A所顯示),影像擷取模組210為第一狀態,電控元件400未施加電壓而呈現鏡面反射沿第一光路徑T1傳遞而來的第一光束L1。因此,第一光束L1即為由顯示畫面A(第一面S1)一側傳遞而來的影像。
請參考圖1B及圖2B。另一方面,在第二狀態時,第二光束L2沿第三光路徑T3傳遞通過光學模組300以傳遞至影像擷取元件310,其中影像擷取元件310的收光面朝向光學模組300,且沿第二光路徑T2收光。第二光路徑T2與第一光路徑T1垂直,第二光路徑T2與第三光路徑T3平行。換句話說,即在電子裝置10增加前視視角收光,此視角垂直於上述的一般視角。具體而言,第二光路徑T2重疊於第三光路徑T3。在本實施例中,當電子裝置10呈現閉闔狀態時(如圖1B所顯示),影像擷取模組210為第二狀態,電控元件400用以被施加電壓而呈現透光以讓沿第三光路徑T3傳遞而來的第二光束L2通過。因此,第二光束L2即為由第一機體100頂側傳遞而來的影像。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例中,機殼220包括第一開口O1以及第二開口O2,其中第一開口O1位於第一光路徑T1上,且第二開口O2位於第三光路徑T3上。更進一步地,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機體100還包括第一鏡組230以及第二鏡組240,分別配置於第一開口O1以及第二開口O2。第一鏡組230以及第二鏡組240分別與機殼220共平面,如圖2A及圖2B所顯示。因此,可進一步提升光學效果且具有良好外觀。
因此,影像擷取模組210可藉由光學模組300與影像擷取元件310的搭配而接收來自顯示畫面A一側傳遞而來的影像,或由第一機體100頂側傳遞而來的影像。在本實施例中,藉由上述的配置,可使顯示模組200在平行於顯示模組200延伸方向D1的一方向上與機殼220具有間距G,且影像擷取模組210的寬度W大於間距。因此,可有效達到窄邊框效果。如此一來,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可將影像擷取元件310配置於顯示模組200的背側而不需配置於頂側,進而可使第一機體100的殼體更貼合顯示模組200的周圍,以達到提升屏佔比的效果,讓使用者在觀感上有更佳的視覺效果。除此之外,本實施例運用影像擷取模組210的狀態切換,使影像擷取元件310接收來自不同方向的影像資訊,改善物理遮蔽造成的使用限制。
圖3A及圖3B分別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在不同狀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3A及圖3B。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A類似於圖2A及圖2B所顯示的電子裝置10。兩者不同之處在於,在本實施例中,光學模組300A還包括磁性元件410。詳細而言,在本實施例中,電控元件400A例如為電控磁鐵(Electromagnet),而磁性元件410例如為永久磁鐵(Permanent Magnet),且大致面向顯示模組200的第一面S1的表面S3為具反射效果的鏡面。當影像擷取模組210在第一狀態時,電控元件400A用以被施加電壓而產生與磁性元件410相吸的磁性,吸引磁性元件410可活動的一端,以使磁性元件410沿位於另一端的一軸朝機殼220的方向旋轉。由於磁性元件410的表面S3因旋轉而傾斜並阻擋由第二開口O2進入的光線,以使磁性元件410的鏡面表面S3能反射沿第一光路徑T1傳遞而來的第一光束L1沿第二光路徑T2傳遞,如圖3A所顯示。而當影像擷取模組210在第二狀態時,電控元件400A用以被施加電壓而產生與磁性元件410相斥的磁性,排斥磁性元件410可活動的一端,以使磁性元件410沿位於另一端的一軸朝顯示模組200的方向旋轉。由於磁性元件410的表面S3因旋轉而並阻擋由第一開口O1進入的光線,故可讓沿第三光路徑T3傳遞而來的第二光束L2通過,如圖3B所顯示。簡言之,圖3A及圖3B所示的另一實施例是透過電控元件400A來控制磁性元件410選擇性反射光束或讓光束通過的狀態。由於本實施例(即圖3A及圖3B)之光路徑等相於前述實施例(即圖2A及圖2B),故於此不再贅述。
圖4及圖5為本發明的電子裝置進行切換操控的一應用示意。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呈現展開狀態時,影像擷取模組210進行一般視角收光,且顯示模組200所提供的顯示畫面A包括虛擬按鈕B1,且電子裝置10還包括控制器(未顯示)。虛擬按鈕B1例如為利用軟體所產生的虛擬切換按鈕,用以切換影像擷取模組210的狀態。控制器例如為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是其他可程式化之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數位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可程式化控制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其他類似元件或上述元件的組合,本發明並不限於此。控制器依據虛擬按鈕B1的觸發狀態而切換影像擷取模組210為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詳細而言,使用者對虛擬按鈕B1進行點擊觸發後,控制器即對影像擷取模組210傳遞觸控資訊以切換影像擷取模組210的影像擷取狀態。如參圖5所示,使用者闔上電子裝置10時,只須使用外接顯示裝置20,依然可透過軟體介面控制影像擷取模組210到第二狀態進行前視視角收光,並將電子裝置10的第二開口O2朝向使用者,便能夠在保有視訊功能,達到節省桌面空間效果。
圖6為圖4及圖5實施例的電子裝置進行應用的步驟流程圖。請參考圖6。具體而言,在上述的流程中,首先進行步驟S500,使用者點選軟體介面上的虛擬按鈕B1。接著,進行步驟S501,軟體驅動模組控制晶片(即控制器)改變送往光學模組300的電壓或電流方向。最後,進行步驟S502,影像擷取模組210因應電壓或電流方向作取像光路方向的狀態切換。
圖7為本發明的電子裝置進行切換操控的另一應用示意。請參考圖7。在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中,第二機體110包括實體按鈕B2,電性連接於影像擷取模組210。影像擷取模組210依據實體按鈕B2的觸發狀態而切換為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詳細而言,使用者可立即對第二機體110上的實體按鈕B2進行按鍵切換,進而控制影像擷取模組210的影像擷取狀態。因此,在影像擷取狀態下可藉由觸控實體按鈕B2而調整影像擷取模組210顯示出不同的影像擷取畫面。在不同的實施例中,在另一實施例中,亦可以將實體按鈕B2配置於不同位置上,如圖7所顯示的實體按鈕B2’,並不限於配置在第一機體100或第二機體110,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圖8為圖7實施例的電子裝置進行應用的步驟流程圖。請參考圖8。具體而言,在上述的流程中,首先進行步驟S600,使用者按壓用於光學模組300切換的實體按鈕B2。接著,進行步驟S601,與實體按鈕B2電性連接的控制晶片改變送往光學模組300的電壓或電流方向。最後,進行步驟S602,影像擷取模組210因應電壓或電流方向作取像光路方向的狀態切換。
圖9為圖1A實施例的電子裝置在不同開闔狀態時的應用示意圖。請參考圖9。在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中,可依據電子裝置10中第一機體100與第二機體110開闔角度而切換影像擷取模組210的擷取影像狀態。詳細而言,當第一機體100與第二機體110夾角大於或等於第一角度C1時,影像擷取模組210切換為第一狀態。而當第一機體100與第二機體110夾角小於第一角度C1時,影像擷取模組210切換為第二狀態。第一角度C1可依據使用者U的高度不同而逕行調整,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更進一步地,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機體100與第二機體110夾角大於第二角度C2時,電子裝置10依據影像擷取元件310所接收的人臉辨識信號啟動系統,且第二角度C2小於第一角度C1。具體而言,當電子裝置10原處於待機狀態時,一但使用者U將第一機體100相對於第二機體110開啟至第二角度C2且小於第一角度C1時,電子裝置10開始運用前視視角(即影像擷取模組210的第二狀態)進行人臉辨識。若當從前視視角辨識不成功且角度大於第二角度C2時,則轉由一般視角(即影像擷取模組210的第一狀態)進行辨識。如此一來,此流程可讓使用者U在開啟電子裝置10的過程中即時進行臉部辨識,達到電子裝置10隨開即用效果。
圖10為圖9實施例的電子裝置進行應用的步驟流程圖。請參考圖10。具體而言,在上述的流程中,首先進行步驟S700,待機狀態下,使用者U打開電子裝置10。接著,當電子裝置10開啟角度大於第二角度C2且小於第一角度C1時,進行步驟S701,開啟影像擷取元件310(如圖2B或圖3B)接收影像資訊,光學模組300(如圖2B或圖3B)控制取像光路方向為前視視角,對使用者U進行人臉辨識。接著,若辨識成功後,則進行步驟S702,自動關閉影像擷取模組210的影像擷取元件310,完成臉部辨作業。
倘若電子裝置10於步驟S701辨識不成功,只要電子裝置10繼續打開至開啟角度大於第一角度C1時,進行步驟S703,光學模組300控制取像光路的方向改變為一般視角,並持續進行人臉辨識。最後,執行完上述步驟後,若一般視角辨識成功,則會回到上述進行步驟S702,完成臉部辨作業。
若一般視角仍辨識不成功,將進行步驟S704,關閉影像擷取模組210的影像擷取元件310,顯示畫面A則提示以其他方式進行身分驗證(例如是輸入密碼、指紋辨識)等指令,以達成電子裝置10的資訊防護效果。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電子裝置中,電子裝置包括作為顯示端的第一機體,第一機體包括顯示模組以及影像擷取模組,且影像擷取模組配置於顯示模組的背面。影像擷取模組包括光學模組以及影像擷取元件。影像擷取模組具有第一狀態及第二狀態,且在第一狀態時,光束沿第一光路徑傳遞至光學模組,並藉由光學模組反射而沿第二光路徑傳遞至影像擷取元件,進而達到一般視角收光功能。在第二狀態時,光束沿第三光路徑傳遞通過光學模組以傳遞至影像擷取元件,進而達到前視視角收光功能。如此一來,影像擷取元件可不需配置於顯示模組頂側,進而可使第一機體的殼體更貼合顯示模組的周圍,以達到提升屏佔比的效果,讓使用者在觀感上有更佳的視覺效果。除此之外,運用影像擷取模組的狀態切換,能使影像擷取元件接收來自不同方向的影像資訊,進而改善物理遮蔽所造成影像擷取模組的使用限制。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電子裝置
100:第一機體
110:第二機體
120:轉軸結構
200:顯示模組
210:影像擷取模組
220:機殼
230:第一鏡組
240:第二鏡組
300:光學模組
310:影像擷取元件
400:電控元件
410:磁性元件
A:顯示畫面
B1:虛擬按鈕
B2,B2’:實體按鈕
C1:第一角度
C2:第二角度
D1,D2:延伸方向
G:間距
L1:第一光束
L2:第二光束
O1:第一開口
O2:第二開口
S1:第一面
S2:第二面
S3:表面
S500~S502,S600~S602,S700~S704:步驟
T1:第一光路徑
T2:第二光路徑
T3:第三光路徑
U:使用者
W:寬度
圖1A及圖1B分別為本發明的電子裝置處在一展開狀態與一閉闔狀態的示意圖。
圖2A及圖2B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在不同狀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3A及圖3B分別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在不同狀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4及圖5為本發明的電子裝置進行切換操控的一應用示意圖。
圖6為圖4及圖5實施例的電子裝置進行應用的步驟流程圖。
圖7為本發明的電子裝置進行切換操控的另一應用示意圖。
圖8為圖7實施例的電子裝置進行應用的步驟流程圖。
圖9為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在不同開闔狀態時的應用示意圖。
圖10為圖9實施例的電子裝置進行應用的步驟流程圖。
10:電子裝置
100:第一機體
110:第二機體
120:轉軸結構
200:顯示模組
210:影像擷取模組
A:顯示畫面
L1:第一光束
S1:第一面
Claims (13)
-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第一機體,包括:顯示模組,具有相對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且所述顯示模組由所述第一面提供顯示畫面;以及影像擷取模組,配置於所述第二面,所述影像擷取模組包括光學模組以及影像擷取元件,所述影像擷取模組具有第一狀態及第二狀態,且在所述第一狀態時,第一光束沿第一光路徑傳遞至所述光學模組,並藉由所述光學模組反射而沿第二光路徑傳遞至所述影像擷取元件,在所述第二狀態時,第二光束沿第三光路徑傳遞通過所述光學模組以傳遞至所述影像擷取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光路徑與所述第一光路徑垂直,所述第二光路徑與所述第三光路徑平行;第二機體;以及轉軸結構,樞接於所述第一機體與所述第二機體之間,其中所述第一機體與所述第二機體夾角大於或等於第一角度時,所述影像擷取模組切換為所述第一狀態,所述第一機體與所述第二機體夾角小於第一角度時,所述影像擷取模組切換為所述第二狀態。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影像擷取元件的收光面朝向光學模組,且沿所述第二光路徑收光。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第二光路徑重疊於所述第三光路徑。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影像擷取模組在垂直於所述顯示模組延伸方向的一方向上重疊於所述顯示模組。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機體還包括機殼,用以容納所述顯示模組以及所述影像擷取模組,所述機殼包括第一開口以及第二開口,其中所述第一開口位於所述第一光路徑上,且所述第二開口位於所述第三光路徑上。
-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顯示模組在平行於所述顯示模組延伸方向的一方向上與所述機殼具有間距,且所述影像擷取模組的寬度大於所述間距。
-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機體還包括第一鏡組以及第二鏡組,分別配置於所述第一開口以及所述第二開口,所述第一鏡組以及所述第二鏡組分別與所述機殼共平面。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光學模組包括電控元件,且在所述第一狀態時,所述電控元件未施加電壓而呈現鏡面反射沿所述第一光路徑傳遞而來的第一光束,在所述第二狀態時,所述電控元件用以被施加電壓而呈現透光以讓沿所述第三光路徑傳遞而來的第二光束通過。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光學模組包括電控元件以及磁性元件,且在所述第一狀態時,所述電控元件用以被施加電壓而吸引所述磁性元件,以使所述磁性元件反射沿所述第一光路徑傳遞而來的第一光束,在所述第二狀態時,所述電 控元件用以被施加電壓而排斥所述磁性元件,以讓沿所述第三光路徑傳遞而來的第二光束通過。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顯示畫面包括虛擬按鈕,且所述電子裝置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依據所述虛擬按鈕的觸發狀態而切換所述影像擷取模組為所述第一狀態或所述第二狀態。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機體包括實體按鈕,電性連接於所述影像擷取模組,所述影像擷取模組依據所述實體按鈕的觸發狀態而切換為所述第一狀態或所述第二狀態。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第二光路徑的方向垂直於所述轉軸結構的延伸方向。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機體與所述第二機體夾角大於第二角度時,所述電子裝置依據所述影像擷取元件所接收的人臉辨識信號啟動系統,且所述第二角度小於所述第一角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37076A TWI791300B (zh) | 2021-10-05 | 2021-10-05 | 電子裝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37076A TWI791300B (zh) | 2021-10-05 | 2021-10-05 | 電子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91300B true TWI791300B (zh) | 2023-02-01 |
TW202316226A TW202316226A (zh) | 2023-04-16 |
Family
ID=86689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37076A TWI791300B (zh) | 2021-10-05 | 2021-10-05 | 電子裝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791300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05152A (zh) * | 2020-03-12 | 2020-07-1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拍摄方向控制方法 |
CN112887534A (zh) * | 2021-01-14 | 2021-06-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
2021
- 2021-10-05 TW TW110137076A patent/TWI791300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05152A (zh) * | 2020-03-12 | 2020-07-1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拍摄方向控制方法 |
CN112887534A (zh) * | 2021-01-14 | 2021-06-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16226A (zh) | 2023-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18100895B4 (en) | Computer game displayed on a mobile device in maximized size | |
WO2019205653A1 (zh) | 一种镜头模组及照相机 | |
TWI470507B (zh) | 具可切換漫射器的互動式平面電腦 | |
US8272743B2 (en) | Projection of images onto tangible user interfaces | |
JP2006277073A (ja) | 電子機器 | |
US11616912B2 (en) | Full-screen display with sub-display camera | |
JP6528680B2 (ja) |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及び表示プログラム | |
CN108984139A (zh) | 显示模组、终端和终端的控制方法 | |
TWI791300B (zh) | 電子裝置 | |
WO2022033211A1 (zh) | 偏振器及阵列、偏振可控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
US11435781B1 (en) | Computing device | |
TWI576615B (zh) | 顯示設備及顯示方法 | |
CN110519416A (zh) |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拍照方法 | |
TWI554800B (zh) | 相機模組 | |
KR102211074B1 (ko) | 지문 인식을 위한 다중 렌즈 어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지문 인식을 위한 초 광각 광학계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
CN116184746A (zh) | 摄像装置、基于摄像装置的图像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7018299B (zh) |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 |
WO2022172644A1 (ja) | 画像表示装置 | |
TWI817458B (zh) | 電子裝置 | |
TWI780921B (zh) | 筆記型電腦 | |
TWM646260U (zh) | 浮空投影裝置 | |
JP4056114B2 (ja) | 携帯型操作機器の光軸方向切換装置 | |
KR20050023687A (ko) | 미러를 이용한 카메라를 구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 |
JP2019125885A (ja) | 電子機器、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