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8667B - 接入點、接入點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式 - Google Patents

接入點、接入點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8667B
TWI788667B TW109117228A TW109117228A TWI788667B TW I788667 B TWI788667 B TW I788667B TW 109117228 A TW109117228 A TW 109117228A TW 109117228 A TW109117228 A TW 109117228A TW I788667 B TWI788667 B TW I7886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unit
frequency band
channel
access poi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7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5818A (zh
Inventor
西本和樹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古野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古野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古野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17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8866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45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5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8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8667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接入點,其可有效應用多個無線通訊部。接入點包括:第一無線通訊部,使用第一頻帶;第二無線通訊部,使用第二頻帶;第一濾波器,設置在第一無線通訊部,在通頻帶中包含第一頻帶,不包含第二頻帶;第二濾波器,設置在第二無線通訊部,在通頻帶中包含第二頻帶,不包含第一頻帶;以及控制部,使第一無線通訊部對使用屬於第一頻帶的通道的通信進行運用,使第二無線通訊部對屬於第二頻帶的通道檢查雷達電波的有無,並且當在第一無線通訊部所使用的通道中探測到雷達電波時,使第二無線通訊部開始對使用藉由檢查而已確認無雷達電波的通道的通信進行運用。

Description

接入點、接入點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式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接入點(access point)、接入點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式。
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有針對使用必須進行動態頻率選擇(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DFS)的W53及W56的頻帶的第二無線部,當在所使用的通道中探測到雷達電波時,在相同頻帶中檢測未探測到雷達電波的通道,並切換成所探測到的通道。
在專利文獻2中公開有利用第一接收部在W53及W56的頻帶中探查未探測到雷達電波的通道,並利用第二接收部監視已找到的通道,當在通信部所使用的通道中探測到雷達電波時,切換成所監視的通道,由此抑制通信中斷期間。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6-1919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6170031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在將W53及W56設為使用頻帶的接入點中,存在即便包括多個無線通訊部,也無法有效應用這些無線通訊部這一課題。
例如,如圖18所示,當在兩個無線通訊部中均運用通信時,為了避免電波干擾,必須將使用頻帶分開,並設置對應於各使用頻帶的帶通濾波器(Band Pass Filter,BPF)。即,若設置BPF,則可在兩個無線通訊部中均運用通信,但無法利用另一個無線通訊部來檢查屬於一個無線通訊部的使用頻帶的通道。
相對於此,如圖19所示,當在一個無線通訊部中運用通信,利用另一個無線通訊部來檢查屬於所述無線通訊部的使用頻帶的通道時,無法設置BPF。即,若不設置BPF,則可利用另一個無線通訊部來檢查屬於一個無線通訊部的使用頻帶的通道,但無法在兩個無線通訊部中均運用通信。
本發明是鑒於所述課題而成,其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有效應用多個無線通訊部的接入點、接入點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式。 [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所述課題,本發明的一形態的接入點包括:第一無線通訊部,使用第一頻帶;第二無線通訊部,使用第二頻帶;第一濾波器,設置在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在通頻帶(pass band)中包含所述第一頻帶,不包含所述第二頻帶;第二濾波器,設置在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在通頻帶中包含所述第二頻帶,不包含所述第一頻帶;以及控制部,使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對使用屬於所述第一頻帶的通道的通信進行運用,使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對屬於所述第二頻帶的通道檢查雷達電波的有無,並且當在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所使用的通道中探測到雷達電波時,使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開始對使用藉由檢查而已確認無雷達電波的通道的通信進行運用。
另外,本發明的另一形態的接入點的控制方法對如下的接入點進行如下的控制,所述接入點包括:第一無線通訊部,使用第一頻帶;第二無線通訊部,使用第二頻帶;第一濾波器,設置在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在通頻帶中包含所述第一頻帶,不包含所述第二頻帶;以及第二濾波器,設置在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在通頻帶中包含所述第二頻帶,不包含所述第一頻帶;所述控制使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對使用屬於所述第一頻帶的通道的通信進行運用,使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對屬於所述第二頻帶的通道檢查雷達電波的有無,當在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所使用的通道中探測到雷達電波時,使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開始對使用藉由檢查而已確認無雷達電波的通道的通信進行運用。
另外,本發明的另一形態的程式用於使接入點的電腦作為如下的控制部發揮功能,所述接入點包括:第一無線通訊部,使用第一頻帶;第二無線通訊部,使用第二頻帶;第一濾波器,設置在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在通頻帶中包含所述第一頻帶,不包含所述第二頻帶;以及第二濾波器,設置在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在通頻帶中包含所述第二頻帶,不包含所述第一頻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對使用屬於所述第一頻帶的通道的通信進行運用,使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對屬於所述第二頻帶的通道檢查雷達電波的有無,並且當在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所使用的通道中探測到雷達電波時,使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開始對使用藉由檢查而已確認無雷達電波的通道的通信進行運用。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有效應用多個無線通訊部。
以下,一邊參照圖式,一邊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系統構成] 圖1是表示實施方式的接入點1的構成例的方塊圖。接入點1是無線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LAN)接入點,將未圖示的無線LAN用戶端與有線LAN等通信網路連接。接入點1包括:控制部10、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有線通信部13、及記憶體20。
控制部10是包含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唯讀記憶體(Read Only Memory,ROM)、非易失性記憶體及輸入/輸出介面等的電腦。CPU按照從ROM或非易失性記憶體載入RAM中的程式來執行資訊處理。
程式可以經由光碟或記憶卡等的記憶媒體資訊來供給,也可以經由國際互聯網等通信網路來供給。
記憶體20保存與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及有線通信部13的各個相關的設定檔201及MAC地址清單202。記憶體20也可以包含在控制部10中。
控制部10參照已保存在記憶體20中的MAC地址清單202,將選自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及有線通信部13中的兩個橋接。
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的使用頻帶互不相同。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無線通訊部11的使用頻帶為W52(5.2 GHz頻帶)及W53(5.3 GHz頻帶),第二無線通訊部12的使用頻帶為W56(5.6 GHz頻帶)。
在W52及W53中,例如若將通道寬度設為40 MHz,則可使用36ch、44ch、52ch、60ch這四個通道。在W56中,可使用100ch、108ch、116ch、124ch、132ch、140ch這六個通道。
另外,關於W53及W56,必須進行所謂的DFS(動態頻率選擇),所述DFS(動態頻率選擇)是在探測到雷達電波的情況下轉變成無電波干擾的其他通道,以不對氣象雷達等雷達系統造成影響。
在第一無線通訊部11設置有BPF(帶通濾波器)113,所述BPF(帶通濾波器)113在通頻帶中包含W52及W53,不包含W56。BPF 113介於第一無線通訊部11與天線114之間。W52及W53是第一頻帶的例子,BPF 113是第一濾波器的例子。
在第二無線通訊部12設置有BPF 123,所述BPF 123在通頻帶中包含W56,不包含W52及W53。BPF 123介於第二無線通訊部12與天線124之間。W56是第二頻帶的例子,BPF 123是第二濾波器的例子。
如此,在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設置BPF 113、BPF 123,由此可在兩個無線通訊部11、12中均運用通信。
如圖2所示,設定檔201對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分別包含服務集識別字(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通道、加密模式、及加密鑰匙等項目。在SSID的專案中包含用作SSID的字串。在通道的項目中包含與通道的選擇相關的值。在圖示的例子中,包含表示自動地選擇通道的“自動”的值。
除此以外,設定檔201也可以包含動態主機設定通訊協定(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伺服器設定、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ac/n的模式設定、高輸送量20/40(High Throughput 20/40,HT20/40)或甚高輸送量20/40/80(Very High Throughput 20/40/80,VHT20/40/80)等通道寬度設定、信標間隔設定、保護間隔設定等各種設定。
如圖3所示,在MAC地址清單202(跨層媒體存取控制(Cross Layer Medium Access Control,CLMAC)地址清單)中,對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分別包含所連接的用戶端的MAC位址(CLMAC位址)。設定檔201或MAC地址清單202可以是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各自的檔,也可以是一個匯總的檔。
[模式切換] 如圖4及圖5所示,控制部10二選一地應用單檢查模式與雙通信模式。
在單檢查模式中,控制部10使第一無線通訊部11運用使用屬於W52及W53的通道的通信,使第二無線通訊部12對屬於W56的通道檢查雷達電波的有無。單檢查模式是第一設定的例子。
或者,在單檢查模式中,控制部10也可以使第二無線通訊部12運用使用屬於W56的通道的通信,使第一無線通訊部11對屬於W52及W53的通道檢查雷達電波的有無。
在雙通信模式中,控制部10使第一無線通訊部11運用使用屬於W52及W53的通道的通信,使第二無線通訊部12也運用使用屬於W56的通道的通信。雙通信模式是第二設定的例子。
控制部10對應於用戶的操作輸入,切換單檢查模式與雙通信模式。具體而言,控制部10將用於顯示如圖6所示的設定顯示圖像3的頁面資料輸出至未圖示的外部的顯示裝置,並受理操作輸入。
如圖6所示,設定顯示圖像3包含第一機器表述31、第二機器表述32、第一設定表述33、第二設定表述34、及指針35。第一機器表述31對應於第一無線通訊部11,第二機器表述32對應於第二無線通訊部12。
第一設定表述33以可藉由表示運用通信的“通信用”、及表示檢查雷達電波的有無的“檢查用”來切換第一無線通訊部11的設定的方式構成。
同樣地,第二設定表述34也以可藉由 “通信用”與“檢查用”來切換第二無線通訊部12的設定的方式構成。第一設定表述33及第二設定表述34例如以下拉清單形式來顯示。
指標35對應於用戶的操作輸入而在設定顯示圖像3上移動,實現第一設定表述33及第二設定表述34中的設定的切換。
另外,如後述那樣,在設定顯示圖像3中,也可以不必第一機器表述31對應於第一無線通訊部11,第二機器表述32對應於第二無線通訊部12,也存在對應關係變成相反的情況。
圖7是表示控制部10所執行的模式切換的順序例的流程圖。控制部10輸出所述圖6中所示的設定顯示圖像3(S11),並受理用戶的操作輸入(S12)。
當在設定顯示圖像3中將第一設定表述33及第二設定表述34的一者設定成“檢查用”時(S13:是(YES)),控制部10轉變成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的一者運用通信,另一者檢查雷達電波的有無的“單檢查模式”(S14)。
相對於此,當在設定顯示圖像3中將第一設定表述33及第二設定表述34均設定成“通信用”時(S13:否(NO)),控制部10轉變成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均運用通信的“雙通信模式”(S15)。
[DFS動作] 圖8是用於對在實現“單檢查模式”時被設定成“通信用”的無線通訊部11或無線通訊部12探測到雷達電波的情況下的DFS動作進行說明的圖。圖9是表示為了實現所述DFS動作而由控制部10所執行的實施方式的接入點的控制方法的順序例的流程圖。
首先,控制部10將第一無線通訊部11設定成“通信用”,將第二無線通訊部12設定成“檢查用”(S21)。通信用/檢查用的設定也可以相反。控制部10使被設定成“通信用”的第一無線通訊部11運用使用選自屬於W52及W53的多個通道中的一個通道的通信。
另外,控制部10使被設定成“檢查用”的第二無線通訊部12對屬於W56的各通道檢查雷達電波的有無(S22)。具體而言,對各通道執行通道可用性檢查(Channel Availability Check,CAC),由此檢查雷達電波的有無。
當發現了無雷達電波的通道時(S23:是),控制部10使第二無線通訊部12確保已發現的通道(S24)。具體而言,對已發現的通道重複執行CAC,持續確認無雷達電波,由此確保通道。
另外,當在已確保的通道中探測到雷達電波時,控制部10再次執行S22~S24。
被設定成“通信用”的第一無線通訊部11一邊運用通信,一邊對所使用的通道執行監視雷達電波的有無的線上監測(In-Service Monitoring,ISM)。
當在第一無線通訊部11所使用的通道中探測到雷達電波時(S25:是),控制部10切換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的通信用/檢查用的設定(S26)。即,控制部10將第一無線通訊部11設定成“檢查用”,將第二無線通訊部12設定成“通信用”。此時,控制部10使第二無線通訊部12使用已確保的通道。
另外,控制部10變更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的SSID(S27)。如圖10所示,控制部10將設定檔201中的第一無線通訊部11的SSID與第二無線通訊部12的SSID調換。即,使第二無線通訊部12使用第一無線通訊部11在探測雷達電波之前所使用的SSID。另外,除SSID以外,也可以將加密鑰匙或其他設定調換。進而,也可以將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自身的MAC位址(自我調整輪詢媒體存取控制(Adaptive Polling Medium Access Control,APMAC)地址)調換。
另外,控制部10變更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的MAC地址清單(CLMAC地址清單)(S28)。如圖11所示,控制部10將第一無線通訊部11的MAC地址清單中所包含的MAC位址轉移至第二無線通訊部12的MAC地址清單。即,使第二無線通訊部12使用第一無線通訊部11在探測雷達電波之前所使用的MAC地址清單。
其後,控制部10基於已切換的通信用/檢查用的設定,使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開始通信與檢查(S29)。具體而言,控制部10使被設定成“檢查用”的第一無線通訊部11對屬於W52及W53的通道開始雷達電波的有無的檢查,使被設定成“通信用”的第二無線通訊部12開始使用屬於W56的已確保的通道的通信的運用。
另外,如圖12及圖13所示,控制部10在所述S29中使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開始通信與檢查後,也不變更設定顯示圖像3。
具體而言,在雷達電波的探測前,第一機器表述31及第一設定表述33對應於第一無線通訊部11,第二機器表述32及第二設定表述34對應於第二無線通訊部12,但在探測到雷達電波,且切換了通信用/檢查用的設定後,第一機器表述31及第一設定表述33對應於第二無線通訊部12,第二機器表述32及第二設定表述34對應於第一無線通訊部11,設定顯示圖像3的顯示本身不被變更。
根據以上所說明的實施方式,可利用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來實現“單檢查模式”(參照圖4)與“雙通信模式”(參照圖5)的任一者,因此可有效應用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
另外,根據實施方式,如圖8及圖9所示,當在第一無線通訊部11所使用的通道中探測到雷達電波時,使第二無線通訊部12開始使用事先藉由檢查而已確認無雷達電波的通道的通信,因此可縮短從第一無線通訊部11的通信結束至第二無線通訊部12的通信開始為止的時間。
另外,根據實施方式,如圖10所示,當第一無線通訊部11探測到雷達電波時,使第二無線通訊部12使用在此之前所使用的SSID,因此用戶端可更迅速地與第二無線通訊部12開始通信。
另外,根據實施方式,如圖11所示,當第一無線通訊部11探測到雷達電波時,使第二無線通訊部12使用在此之前所使用的MAC地址清單,因此第二無線通訊部12可更迅速地與用戶端開始通信。
如此,藉由變更SSID及MAC地址清單,在用戶端側看起來像未切換作為連線物件的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可照原樣繼續進行通信。
另外,也可以省略SSID的變更或MAC地址清單的變更。當省略SSID的變更時,用戶端利用事先登記的第二無線通訊部12的SSID來與第二無線通訊部12開始通信。當省略MAC地址清單的變更時,第二無線通訊部12基於從用戶端接收到的封包,從頭開始製作MAC地址清單。
另外,根據實施方式,如圖12及圖13所示,在探測到雷達電波,且切換了通信用/檢查用的設定後,也不變更設定顯示圖像3,因此可如第一機器表述31的“無線通訊部(1)”繼續通信,第二機器表述32的“無線通訊部(2)”繼續檢查那樣顯示給使用者。
[第一變形例] 圖14是用於說明第一變形例的圖。圖15是表示第一變形例的順序例的流程圖。關於與所述實施方式重複的步驟,藉由賦予相同的編號來省略詳細的說明。
當在S29中使被設定成“檢查用”的第一無線通訊部11對屬於W52及W53的通道開始雷達電波的有無的檢查後,發現了無雷達電波的通道時(S30:是),控制部10將第一無線通訊部11再次設定成“通信用”(S31),使第一無線通訊部11開始使用已發現的通道的通信(S32)。
如此,將第一無線通訊部11再次設定成“通信用”,由此轉變成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均運用通信的“雙通信模式”(參照圖5)。由此,可使第二無線通訊部12的負荷朝第一無線通訊部11分散。
[第二變形例] 圖16是表示第二變形例的順序例的流程圖。關於與所述實施方式重複的步驟,藉由賦予相同的編號來省略詳細的說明。
接入點1的控制部10在S24中使第二無線通訊部12確保已發現的通道後,向用戶端通知已確保的通道(S40)。
用戶端選擇用於與第一無線通訊部11的通信的通道(S41),並開始通信(S42)。因此,從第一無線通訊部11朝用戶端發送通道的通知。
用戶端在接收到通道的通知後(S43:是),當與第一無線通訊部11的通信已中斷時(S44:是),選擇已從接入點1通知的通道作為用於與第二無線通訊部12的通信的通道(S45),並開始通信(S46)。
據此,當探測到雷達電波時,由於第二無線通訊部12用於通信的通道事先被通知給用戶端,因此用戶端可更迅速地與第二無線通訊部12開始通信。
[第三變形例] 圖17是表示第三變形例的順序例的流程圖。關於與所述實施方式重複的步驟,藉由賦予相同的編號來省略詳細的說明。
當在第一無線通訊部11所使用的通道中探測到雷達電波時(S25:是),接入點1的控制部10將表示探測到雷達電波的意思的探測信號發送至管理裝置(S50)。
管理裝置若從接入點1接收探測信號(S51:是),則判定雷達電波的探測是否為誤探測(S52)。
若來自雷達系統的雷達電波到來,則例如可想到分配有相同的組的多個接入點1同時探測雷達電波、配置在建築物的外壁附近的接入點1探測雷達電波、配置在存在雷達系統的方位的接入點1探測雷達電波、接入點1對應於雷達的旋轉而斷續地探測雷達電波等。因此,管理裝置基於用於評估這些事項的事先製作的評估基準,判定雷達電波的探測是否為誤探測。
管理裝置當判定雷達電波的探測為誤探測時(S53:是),向接入點1通知誤探測的意思(S54)。
接入點1的控制部10將探測信號發送至管理裝置後(S50),切換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的通信用/檢查用的設定,開始通信與檢查(S26~S29),但若從管理裝置接收誤探測的通知(S55:是),則使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的通信用/檢查用的設定恢復原樣(S56)。
具體而言,控制部10將第一無線通訊部11設定成“通信用”,將第二無線通訊部12設定成“檢查用”,並且使第一無線通訊部11再次使用存在誤探測的通道。所謂存在誤探測的通道,是指在誤探測雷達電波之前所使用的通道。
其後,控制部10使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的SSID恢復原樣(S57),使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的MAC地址清單也恢復原樣(S58),使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再次開始通信與檢查(S59)。
據此,當誤探測到雷達電波時使無線通訊部11、無線通訊部12的通信用/檢查用的設定恢復原樣,由此可不減少而確保可使用的通道數。
以上,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上所說明的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從業人員而言,當然可進行各種變更。
1:接入點 3:設定顯示圖像 10:控制部 11:第一無線通訊部 12:第二無線通訊部 13:有線通信部 20:記憶體 31、32:機器表述 33、34:設定表述 35:指針 113、123:BPF 114、124:天線 201:設定文件 202:MAC地址清單 S11~S15、S21~S29、S30~S32、S40~S46、S50~S59:步驟
圖1是表示實施方式的接入點的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2是表示設定檔的例子的圖。 圖3是表示媒體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位址清單的例子的圖。 圖4是用於說明單檢查模式的圖。 圖5是用於說明雙通信模式的圖。 圖6是用於說明設定顯示圖像的圖。 圖7是表示模式切換的順序例的流程圖。 圖8是用於說明實施方式的接入點的控制方法的圖。 圖9是表示所述控制方法的順序例的流程圖。 圖10是用於說明步驟S27的圖。 圖11是用於說明步驟S28的圖。 圖12是用於說明設定顯示圖像的圖。 圖13是用於說明設定顯示圖像的圖。 圖14是用於說明第一變形例的圖。 圖15是表示第一變形例的順序例的流程圖。 圖16是表示第二變形例的順序例的流程圖。 圖17是表示第三變形例的順序例的流程圖。 圖18是用於說明參考例的圖。 圖19是用於說明參考例的圖。
1:接入點
10:控制部
11:第一無線通訊部
12:第二無線通訊部
13:有線通信部
20:記憶體
113、123:BPF
114、124:天線
201:設定文件
202:MAC地址清單

Claims (10)

  1. 一種接入點,包括:第一無線通訊部,使用第一頻帶;第二無線通訊部,使用第二頻帶;第一濾波器,設置在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在通頻帶中包含所述第一頻帶,不包含所述第二頻帶;第二濾波器,設置在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在通頻帶中包含所述第二頻帶,不包含所述第一頻帶;以及控制部,使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對使用屬於所述第一頻帶的通道的通信進行運用,使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對屬於所述第二頻帶的通道檢查雷達電波的有無,並且當在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所使用的通道中探測到雷達電波時,使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開始對使用藉由檢查而已確認無雷達電波的通道的通信進行運用,其中當在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所使用的通道中探測到雷達電波時,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應用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在探測雷達電波之前所使用的自我調整輪詢媒體存取控制位址及跨層媒體存取控制地址清單中的至少一者。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接入點,其中當在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所使用的通道中探測到雷達電波時,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對屬於所述第一頻帶的通道開始雷達電波的有無的檢查。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接入點,其中當在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所使用的通道中探測到雷達電波時,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應用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在探測雷達電波之前所使用的服務集識別字。
  4.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接入點,其中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開始對使用藉由檢查而已確認無雷達電波的通道的通信進行運用後,也不變更輸出至顯示部的設定顯示圖像,所述設定顯示圖像包含表示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及第二無線通訊部的一者運用通信的第一表述、及表示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及第二無線通訊部的另一者檢查雷達電波的有無的第二表述。
  5.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接入點,其中所述控制部二選一地應用第一設定與第二設定,所述第一設定使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對使用屬於所述第一頻帶的通道的通信進行運用,使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對屬於所述第二頻帶的通道檢查雷達電波的有無,所述第二設定使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對使用屬於所述第一頻帶的通道的通信進行運用,使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對使用屬於所述第二頻帶的通道的通信進行運用。
  6. 如請求項2所述的接入點,其中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在對屬於所述第一頻帶的通道開始雷達電波的有無 的檢查後,開始對使用藉由檢查而已確認無雷達電波的通道的通信進行運用。
  7.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接入點,其中所述控制部向用戶端通知藉由檢查而已確認無雷達電波的通道。
  8.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接入點,其中當接收到雷達電波的探測為誤探測的意思的通知時,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再次開始對使用存在誤探測的通道的通信進行運用。
  9. 一種接入點的控制方法,其對如下的接入點進行如下的控制,所述接入點包括:第一無線通訊部,使用第一頻帶;第二無線通訊部,使用第二頻帶;第一濾波器,設置在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在通頻帶中包含所述第一頻帶,不包含所述第二頻帶;以及第二濾波器,設置在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在通頻帶中包含所述第二頻帶,不包含所述第一頻帶;所述控制使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對使用屬於所述第一頻帶的通道的通信進行運用,使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對屬於所述第二頻帶的通道檢查雷達電波的有無,當在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所使用的通道中探測到雷達電波時,使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開始對使用藉由檢查而已確認無雷達 電波的通道的通信進行運用,其中當在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所使用的通道中探測到雷達電波時,所述控制使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應用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在探測雷達電波之前所使用的自我調整輪詢媒體存取控制位址及跨層媒體存取控制地址清單中的至少一者。
  10. 一種程式,其用於使接入點的電腦作為如下的控制部發揮功能,所述接入點包括:第一無線通訊部,使用第一頻帶;第二無線通訊部,使用第二頻帶;第一濾波器,設置在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在通頻帶中包含所述第一頻帶,不包含所述第二頻帶;以及第二濾波器,設置在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在通頻帶中包含所述第二頻帶,不包含所述第一頻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對使用屬於所述第一頻帶的通道的通信進行運用,使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對屬於所述第二頻帶的通道檢查雷達電波的有無,並且當在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所使用的通道中探測到雷達電波時,使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開始對使用藉由檢查而已確認無雷達電波的通道的通信進行運用,其中當在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所使用的通道中探測到雷達電波時,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二無線通訊部應用所述第一無線通訊部在探測雷達電波之前所使用的自我調整輪詢媒體存取控制位址及 跨層媒體存取控制地址清單中的至少一者。
TW109117228A 2020-05-22 2020-05-22 接入點、接入點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式 TWI7886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7228A TWI788667B (zh) 2020-05-22 2020-05-22 接入點、接入點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7228A TWI788667B (zh) 2020-05-22 2020-05-22 接入點、接入點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5818A TW202145818A (zh) 2021-12-01
TWI788667B true TWI788667B (zh) 2023-01-01

Family

ID=80783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7228A TWI788667B (zh) 2020-05-22 2020-05-22 接入點、接入點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8866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19192A (ja) * 2014-07-09 2016-02-01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170031B2 (ja) * 2014-12-09 2017-07-26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7431930A (zh) * 2015-04-09 2017-12-0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图像通信系统、图像发送装置、图像发送方法和程序
EP3005743B1 (en) * 2013-05-30 2019-01-30 Celeno Communications (Israel) Ltd. Wlan device with auxiliary receiver chai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05743B1 (en) * 2013-05-30 2019-01-30 Celeno Communications (Israel) Ltd. Wlan device with auxiliary receiver chain
JP2016019192A (ja) * 2014-07-09 2016-02-01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170031B2 (ja) * 2014-12-09 2017-07-26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7431930A (zh) * 2015-04-09 2017-12-0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图像通信系统、图像发送装置、图像发送方法和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5818A (zh) 202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98783B2 (en) Detecting malicious device
JP4700122B2 (ja) 無線lan装置
TWI392278B (zh) 無線局域網內傳送資料的方法和系統
CN101778019B (zh) 一种心跳检测报文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US933237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performing differ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160165617A1 (en) Access poi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US2007006006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primary spectrum users
US10575177B2 (en)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terminal management device, wireless relay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method
EP3114887B1 (en)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terminal,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storage medium
KR101162343B1 (ko) 무선랜 시스템의 액세스 포인트 진단 단말기 및 그의 진단방법
US11290953B2 (en) Utilizing BSS transition management (BTM) steering primer messages to determine whether wireless devices support BTM steering
TWI788667B (zh) 接入點、接入點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式
TWI741652B (zh) 接入點、接入點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式
JP5281106B2 (ja) 無線lan装置
US10949143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9640376B (zh) 无线通信信道扫描方法和装置
JP7161935B2 (ja)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677009A (zh) 接入点、接入点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JP6361013B2 (ja) 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基地局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307409B2 (ja) 復旧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基地局装置、基地局システム
JP6539891B2 (ja) 基地局システム、通信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通信端末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72299B2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2011135607A (ja) 無線lan装置
JP2018137529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および、無線クライア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