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8192B - 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和其安裝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和其安裝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88192B TWI788192B TW111101608A TW111101608A TWI788192B TW I788192 B TWI788192 B TW I788192B TW 111101608 A TW111101608 A TW 111101608A TW 111101608 A TW111101608 A TW 111101608A TW I788192 B TWI788192 B TW I78819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wing
- wall
- door frame
- gap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 Door And Window Frames Mounted To Opening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門框組件無法完全遮蔽其和牆壁之間的縫隙的問題,而提供一種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其包含三支桿件。至少一支桿件包括在縱長向的第一方向的兩個端面、在垂直於第一方向之第二方向的兩端沿著垂直於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之第三方向延伸的兩個第一翼部、及分別從兩個第一翼部朝該第一方向延伸的複數耳部。其中一支桿件包括分別製造而成的桿本體和線板;桿本體包括自其一側延伸而出的第三翼部和形成在另一側的槽;及線板包括用於插入該槽內的嵌合部和從嵌合部沿著不同於插入方向的方向延伸且與第三翼部平行的第四翼部。其中,兩個端面之間的距離小於桿件所欲安裝之門洞的對應邊緣在第一方向的尺寸,該等第一翼部其中一者加上該等耳部其中一者在第一方向的尺寸大於兩個端面之間的距離且大於桿件所欲安裝之門洞的對應邊緣在第一方向的尺寸。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門框結構,特別是指一種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和其安裝方法。
本文所稱「上端/上方/上側/上部」是指構件或結構靠近或面向天花板的一端,所稱「下端/下方/下側/下部」是指構件或結構靠近或面向地板的一端;所稱「內端/內方/內側/內部」是指構件或結構靠近或面向門板的一端,所稱「外端/外方/外側/外部」是指構件或結構靠近或面向牆壁的一端;所稱「前端/前方/前側/前部」是指構件或結構靠近或面向隔間之外的一端,所稱「後端/後方/後側/後部」是指構件或結構靠近或面向隔間之內的一端。
如圖1所示,預先建構完成之牆壁11預留一個ㄇ字形門洞12,該門洞包括兩個大致平行的側邊緣和一個上邊緣。門洞的側邊緣和上邊緣相對的牆壁分別是兩個側壁部和一個上壁部。
習知的門框組件包含兩支大致平行的立柱21和位於該兩立柱上端的橫樑22。如果立柱21和橫樑22之面向牆壁的外表面為單純的平面,且立柱21和橫樑22的縱向長度分別略小於門洞12的上下長度和左右寬度的尺寸,則在將立柱21和橫樑22依序安裝至門洞12內之後,門框組件(立柱21/橫樑22)和牆壁11之間會形成ㄇ字形縫隙,該等縫隙包括兩個側縫隙15、一個上縫隙16、和兩個上角落縫隙17。
上述縫隙影響建物的美觀,因此業者會使用其它軟性材料填滿該等縫隙,但該等縫隙的邊緣參差不齊且縫隙的各處的寬度並非均勻,以致於充滿填料的縫隙仍不雅觀,再者也徒增填料和施工的成本。此外,在門框組件附近的狹小區域內出現門框、填料、牆壁三種顏色和線條,在視覺上也顯得凌亂複雜,不夠簡單俐落和高貴大方,有損建物的價值感。
如圖2所示,因此有業者發展出面向牆壁11的外表面具有凹溝211的立柱21,該凹溝211可容納牆壁11的端面,而凹溝211之前後兩端的凸部212可以遮蔽立柱21與牆壁11之間的縫隙。但是如圖3所示,這種門框組件只能遮蔽兩立柱21和兩側壁部之間的側縫隙15,無法遮蔽兩立柱21的上端面和上壁部之間的角落縫隙17。
再者如圖3所示,此例子的兩支立柱21若搭配面向牆壁11的外表面為單純平面的橫樑22,則如同圖1所示的問題述,橫樑22和牆壁11之間的上縫隙16仍會外露。反之,若搭配面向牆壁11的外表面為具有凹溝211的橫樑22,則在先安裝兩支立柱21之後,如果採取第一種方案,使預留在門洞12上部的空間之上下方向尺寸只略大於橫樑22之凹溝211處的厚度t1而小於橫樑22之凸部212處的厚度t2,則橫樑22將無法塞進門洞12上部的空間內,因此第一種搭配無法施工;如果採取第二種方案,使預留在門洞上部的空間之上下方向尺寸大於橫樑22之凸部處的厚度t2,以便橫樑22可以塞進預留在門洞12上部的空間內,則不僅橫樑22之凸部212仍無法遮蔽橫樑22與上壁部之間的上縫隙16,而且還需另加填料來填滿橫樑22的凹溝211,徒增材料和施工成本,此外也未解決上述兩立柱21上端和上壁部之間的上角落縫隙17外露的問題,因此第二種搭配變成改惡的設計,也不可行。綜合此段所述,面向牆壁11的外表面具有凹溝211的習知立柱21或橫樑22無法完全遮蔽門框組件和牆壁11之間連接成ㄇ字形的三段縫隙。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和其安裝方法,其可完全遮蔽門框組件和牆壁之間的三段縫隙。
本發明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和其安裝方法,其可節省材料和施工成本。
本發明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和其安裝方法,其可提升安裝後之門框組件的價值感。
於是,本發明提供一種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用於安裝在已建構之牆壁所界定的門洞;該門框結構包含配置呈ㄇ形的三支桿件;該等桿件中至少一支桿件包括在該桿件之縱長向的第一方向相背的兩個端面、在垂直於該第一方向之第二方向的兩端沿著垂直於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之第三方向延伸的兩個第一翼部、及分別從該兩個第一翼部朝該第一方向延伸的複數耳部;該等桿件的其中一支桿件包括分別製造而成的桿本體和線板;該桿本體包括自其一側延伸而出的第三翼部和形成在另一側的槽;及該線板包括用於插入該槽內的嵌合部和從該嵌合部沿著不同於該插入方向的方向延伸且與該第三翼部平行的第四翼部;其中,該兩個端面之間的距離小於該桿件所欲安裝之門洞的對應邊緣在該第一方向的尺寸,該等第一翼部其中一者加上該等耳部其中一者在該第一方向的尺寸大於該兩個端面之間的距離且大於該桿件所欲安裝之門洞的對應邊緣在該第一方向的尺寸。
較佳地,該第三翼部和該第四翼部延伸的尺寸大於該桿本體與所欲安裝之牆壁的對應壁部之間的縫隙的尺寸,且該牆壁的端面位於該第三翼部和該第四翼部之間。
較佳地,該牆壁的端面位於該等第一翼部之間。
較佳地,該至少一支桿件之該兩個端面中的一個端面和該其中一支桿件之面向該牆壁的表面平齊;該至少一支桿件另外包括第一門擋部,該第一門擋部和該兩個端面中的一個端面之間形成段差;該桿本體另外包括第三門擋部,該第三門擋部抵靠該段差。
較佳地,該至少一支桿件即為該其中一支桿件,該兩個第一翼部即為該第三翼部和該第四翼部,該等桿件中的其它桿件包括第二翼部。
較佳地,該兩個端面中的一個端面和該其它桿件之面向該牆壁的表面平齊
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的安裝方法,用於將該門框結構安裝在已建構之牆壁所界定的門洞;該門框結構包含配置呈ㄇ形的第一桿件、第二桿件、及第三桿件;該第一桿件包括一體延伸的第一翼部和第一耳部;該第三桿件包括相互嵌接的第三桿本體和第三線板;該牆壁包括兩個平行且相對的側壁部和位於該兩個側壁部之間的一個上壁部;該方法包含:將第一桿件以傾斜於地板的方式置入該門洞內後再使該第一桿件以垂直於該地板的狀態面向該牆壁的該等側壁部的其中一者;將第二桿件以傾斜於該地板的方式置入該門洞內後再使該第二桿件以垂直於該地板的方式面向該牆壁的該等側壁部中的另一者;將該第三桿本體置於該門洞的上端,並面向該上壁部;及將該第三線板局部插入該第三桿本體內;其中該第一桿件和其所面向的該其中一個側壁部間形成一個側縫隙和一個上角落縫隙,該第一翼部遮蔽該側縫隙,該第一耳部遮蔽該上角落縫隙。
較佳地,該第三桿本體和該上壁部間形成一個上縫隙,該第三桿本體和該第三線板其中一者或兩者遮蔽該上縫隙。
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的安裝方法,用於將該門框結構安裝在已建構之牆壁所界定的門洞;該門框結構包含配置呈ㄇ形的第一桿件、第二桿件、及第三桿件;該第三桿件包括相互嵌接的第三桿本體和第三線板;該第三桿本體包括一體延伸的第三翼部和第三耳部;該第三線板包括一體延伸的第四翼部和第四耳部;該牆壁包括兩個平行且相對的側壁部和位於該兩個側壁部之間的一個上壁部;該方法包含:將第一桿件直接以垂直於該地板的方式置入該門洞內並面向該牆壁的該等側壁部的其中一者;將第二桿件直接以垂直於該地板的方式置入該門洞內並面向該牆壁的該等側壁部中的另一者;
將該第三桿本體置於該門洞的上端,並面向該上壁部;及將該第三線板局部插入該第三桿本體內;其中該第一桿件和其所面向的該其中一個側壁部間形成一個側縫隙,該第一翼部遮蔽該側縫隙;及其中,該第三翼部遮蔽位於該桿本體和該上壁部之間的上縫隙,該第三耳部遮蔽位於該第一桿體和該上壁部之間的上角落縫隙。
較佳地,該第四翼部遮蔽位於該桿本體和該上壁部之間的上縫隙,該第四耳部遮蔽位於該第一桿體和該上壁部之間的上角落縫隙。
本發明相較於現有技術的優點已如上文各目的所述,熟悉此技術者可在閱讀說明書之後,更瞭解請求項中所界定之本發明的其他好處和其他目的。
本發明之前述以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和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地明白。
第一實施例
如圖4、5、10所示,本發明之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3的第一較佳實施例包含:用於直立地設置在門洞12之右側邊緣的修長第一桿件5、用於直立地設置且大致平行於第一桿件5並位於門洞12之左側邊緣的修長第二桿件6、和用於橫向地設置且大致垂直於第一桿件5和第二桿件6並位於門洞12之上邊緣的修長第三桿件7。三支桿件大致依序銜接呈ㄇ字形,其材料可為木材、金屬、塑膠、複合材料等。
第一桿件5整體成為單一構件,其外形輪廓包括相背的第一上端面51和第一下端面、相背的第一內表面53和第一外表面54、從局部第一內表面53朝內延伸突出的第一門擋部55、第一門擋部55的上端面和第一桿件5的第一上端面51之間所形成的第一段差56、分別從第一內表面53的前後兩端朝外延伸突出的兩個第一翼部57、由兩個第一翼部57及第一外表面54共同界定的第一凹部58、及從兩個第一翼部57的上端面朝上延伸凸出的兩個第一耳部59。
第一桿件5之第一下端面至第一上端面51的距離略小於已建構完成之牆壁11所預留之ㄇ字形(或矩形)門洞12的上下長度,但第一桿件5之第一下端面至第一耳部59上端的距離則大於門洞12的上下長度,且足以完全遮蔽第一桿件5之第一上端面51和上壁部之間的上角落縫隙17。第一桿件5之第一凹部58的前後方向尺寸略大於側壁部之前後方向的厚度,以利側壁部的端面容納在第一凹部58內,並藉由第一翼部57遮蔽第一桿件5之第一外表面54和側壁部之間的側縫隙15。
第二桿件6整體成為單一構件,其外形輪廓可類似於第一桿件5的外形輪廓,但也可不類似。第二桿件6包括第二翼部68。
第三桿件7包括第三桿本體71和第三線板72。第三桿本體71和第三線板72分別為單一構件。
第三桿本體71的外形輪廓包括相背的第三左端面和第三右端面711、相背的第三上表面712和第三下表面713、從局部第三下表面713朝下延伸突出的第三門擋部714、從第三下表面713的前後兩端其中一端朝上延伸突出的第三翼部715、由第三翼部715和第三上表面712共同界定的第三凹部716、及位於前後兩端中與第三翼部715相反之一端且形成在第三門擋部714和第三上表面712之間的槽717。
第三線板72在上下方向的剖面大致呈L形,其包括用於插入第三桿本體71之槽717內的第三嵌合部721和用於突出第三桿本體71之第三上表面712的第四翼部722。
第三桿本體71和第三線板72在縱長向(左右方向)的尺寸大致等於或略小於已安裝之第一桿件5和第二桿件6之內表面間的尺寸。
第一實施例的安裝方法
如圖4和圖6所示,因為第一桿件5之第一下端面至第一耳部59上端的距離大於門洞12的上下長度,所以第一桿件5無法以直立的方式直接塞入門洞12內。因此本發明之安裝方法的第一步驟須先將第一桿件5傾斜,才能將第一桿件5塞入門洞12內,並使(例如右)側壁部的端面容置在第一桿件5上端的第一凹部58內;亦即以側壁部的端面位於第一桿件5上端的兩個第一翼部57之間的方式將第一桿件5傾斜底靠在側壁部。
第二步驟是依圖6所示的箭頭方向移動第一桿件5,使第一桿件5呈直立狀態。如圖7所示,此時第一桿件5的整個第一外表面54大致鄰接側壁部的端面,因此第一翼部57可遮蔽第一桿件5之第一外表面54和側壁部之間的關於內外方向的側縫隙15;此外,第一桿件5的第一耳部59可遮蔽第一桿件5之第一上端面51與上壁部之間關於上下方向的上角落縫隙17(例如右上角落)。
第三步驟是使用釘子、螺釘、黏劑等固定手段將第一桿件5固定至側壁部。
如圖7所示,第四步驟是重覆第一、二、三步驟,將第二桿件6固定至另一個側壁部(例如左側壁部),使第一桿件5和第二桿件6彼此大致平行地相對。第二桿件6的第二耳部可遮蔽第二桿件6之第二上端面與上壁部之間關於上下方向的另一個上角落縫隙17(例如左上角落)。
如圖8所示,第五步驟是將第三桿件7的第三桿本體71塞進門洞12的上邊緣下方,使得第三桿本體71的第三右端面711和第三左端面分別接觸第一桿件5的第一內表面53和第二桿件6的第二內表面、第三桿本體71的第三門擋部714接觸第一桿件5之第一門擋部55上端的第一段差56和第二桿件6之第二門擋部上端的第二段差、第三桿本體71的第三上表面712大致和第一桿件5的第一上端面51及第二桿件6的第二上端面齊平且面向上壁部的下端面、第三桿本體71的第三翼部715遮蔽第三桿本體71的第三上表面712和上壁部的下端面之間的上下方向的上縫隙16。
第六步驟是使用釘子、螺釘、黏劑等固定手段將第三桿件7的第三桿本體71固定至上壁部。
如圖9所示,第七步驟是將第三線板72的第三嵌合部721插入第三桿本體71的槽717內,以使上壁部的下端位於
第三翼部715和第四翼部722之間,且第三線板72的第四翼部722遮蔽第三桿本體71的第三上表面712和上壁部之間上下方向的上縫隙16。
第八步驟是使用釘子、螺釘、黏劑等固定手段將第三線板72固定至第三桿本體71或上壁部成如圖10所示。
本發明之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3之第一實施例的第一桿件5可以遮蔽一個側縫隙15和一個上角落縫隙17,第二桿件6可以遮蔽另一個側縫隙15和另一個上角落縫隙17,第三桿件7可以遮蔽上縫隙16。因此習知門框組件和牆壁之間的ㄇ字形三段縫隙可被本發明之門框結構3的翼部和耳部完全遮蔽,不需再填塗料。
再者,本發明之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3之安裝方法可以解決桿件塞不進門洞12的問題,使得門框結構成為可以施工、可以實施的發明。
因此本發明可節省材料和施工成本,且可提升安裝後之門框結構的價值感。
第一實施例圖示的第三桿件7在前後方向的尺寸小於第一桿件5和第二桿件6在前後方向的尺寸。但是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三桿件7在前後方向的尺寸可小於、等於、或大於第一桿件5和第二桿件6在前後方向的尺寸。
第一桿件5和第二桿件6之門擋部的上端可不形成段差,改在第三桿件7的左右兩端形成段差718(如圖11所示)。
如圖11所示,第一桿件5的兩個第一翼部57(連同第一耳部59)和第二桿件6的兩個第二翼部68(連同第二耳部)之其中至少一者可改成類似第三桿件7的第三線板72,暫且稱為第二線板,該第二線板包括第二嵌合部和第二翼部68(連同第二耳部);同時,第一桿件5的第一門擋部55和第二桿件6的第二門擋部其中至少一者也可形成第二槽,以供第一桿件5或第二桿件6之第二線板的第二嵌合部插入。
本發明之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3的第二較佳實施例類似於第一實施例,因此下文描述的重點在於兩個實施例的差異處,未描述的細節可參考第一實施例。
如圖12、13、16和18所示,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3包含呈ㄇ字形銜接配置的第一桿件5、第二桿件6、和第三桿件7。
第一桿件5整體成為單一構件,其外形輪廓包括相背的第一上端面51和第一下端面、相背的第一內表面53和第一外表面54、從局部第一內表面53朝內延伸突出的第一門擋部55、分別從第一外表面54的前後兩端朝外延伸突出的兩個第一翼部57、由兩個第一翼部57及第一外表面54共同
界定的第一凹部58。
第一桿件5之第一上端面51至第一下端面的距離略小於矩形門洞12的上下長度。第一桿件5之第一凹部58的前後方向尺寸略大於側壁部之前後方向的厚度,以利側壁部的端面可容納在第一凹部58內,並藉由第一翼部57遮蔽第一桿件5的第一外表面54和側壁部之間內外方向的側縫隙15。
第二桿件6整體成為單一構件,其外形輪廓可類似於第一桿件5的外形輪廓,但也可不類似。
第三桿件7包括第三桿本體71和第三線板72。第三桿本體71和第三線板72分別為單一構件。
第三桿本體71的外形輪廓包括相背的第三左端面和第三右端面711、相背的第三上表面712和第三下表面713、從局部第三下表面713朝下延伸突出的第三門擋部714、第三門擋部714的左右兩端面分別在和第三桿件7的左右端面之間形成的兩個第三段差718、從第三下表面713的前後兩端其中一端朝上延伸突出超過第三上表面712的第三翼部715、由第三翼部715和第三上表面712共同界定的第三凹部716、從第三翼部715之左右兩端分別朝左右延伸突出超過第三桿本體71之第三左端面和第三右端面711的兩個第三耳部719、及位於前後兩端中與第三翼部715相反之一端且形成在第三門擋部714和第三上表面712之間的槽717。
第三線板72在上下方向的剖面大致呈L形,其包括用於插入第三桿本體71之槽717內的第三嵌合部721、從第三
嵌合部721之前後方向其中一端朝上延伸用於突出第三桿本體71之第三上表面712的第四翼部722、和從第四翼部722之左右兩端分別朝左右延伸突出超過第三嵌合部721之左端面和右端面的兩個第四耳部723。
第三桿本體71和第三嵌合部721之左端面和右端面(縱長向)間的距離大致等於已安裝至牆壁之第一桿件5和第二桿件6之外表面間的距離。
如圖14所示,因為第一桿件5之第一下端面至第一上端面51的距離小於門洞12的上下長度,所以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安裝方法的第一步驟可以將第一桿件5以直立的方式直接塞入牆壁11的門洞12內,並使側壁部(例如右側)的端面容置在第一桿件5的第一凹部58內(如圖15所示);亦即以側壁部的端面位於第一桿件5的兩個第一翼部57之間的方式放置第一桿件5,並將第一桿件5固定在牆壁11;此時第一翼部57可遮蔽第一桿件5之第一外表面54和側壁部端面之間關於內外方向的側縫隙15,但第一桿件5的第一上端面51和上壁部之間仍露出上角落縫隙17(例如右上角)。
如圖15所示,第二步驟是重覆第一步驟,將第二桿件6固定至門洞12另一側(例如左側)的牆壁11,使第一桿件5和第二桿件6彼此大致平行地相對。此時第二翼部68可遮蔽第二桿件之第二外表面和另一個側壁部端面之間關於內
外方向的另一個側縫隙15,但第二桿件6之第二上端面和上壁部之間仍露出另一個上角落縫隙17(例如左上角)。
如圖16所示,第三步驟是將第三桿件7的第三桿本體71塞進第一桿件5和第二桿件6之上端面與上壁部之間,使得第三桿本體71的第三下表面713接觸第一桿件5和第二桿件6的上端面、第一桿件5的第一門擋部55和第二桿件6的第二門擋部接觸第三桿本體71之第三門擋部714左右兩端(內外方向)的第三段差718、第三桿本體71的第三左端面和第三右端面711大致分別和第一桿件5及第二桿件6的外端面齊平、第三桿本體71的第三上表面712接近上壁部的下端面、第三桿本體71的第三翼部715遮蔽第三桿本體71的第三上表面712和上壁部之間的上縫隙16、及第三桿本體71的左右兩個第三耳部719遮蔽第一桿件5之第一翼部57和第二桿件6之第二翼部68上端與上壁部之間的兩個上角落縫隙17。然後將第三桿件7的第三桿本體71固定至上壁部。
如圖17所示,第四步驟是將第三線板72的第三嵌合部721插入第三桿本體71的槽717內,以使上壁部的下端位於第三桿本體71的第三翼部715和第三線板72的第四翼部722之間、第三線板72的第四翼部722遮蔽第三桿本體71的第三上表面712和上壁部之間的上縫隙16、及第三線板72的左右兩個第四耳部723遮蔽第一桿件5之第一翼部57和第二桿件6之第二翼部68上端與上壁部之間的兩個上角落縫隙17。然後使用釘子、螺釘、黏劑等固定手段將第三線板72固定至第三桿本體71或上壁部成如圖18所示。
功效
本發明之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3之第二實施例的第一桿件5可以遮蔽一個側縫隙15,第二桿件6可以遮蔽另一個側縫隙15,第三桿件7可以遮蔽上縫隙16和兩個上角落縫隙17。因此習知門框組件和牆壁11之間的ㄇ字形三段縫隙可被本發明之門框結構3的翼部完全遮蔽,不需再填塗料。
再者,本發明之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3之安裝方法可以解決桿件塞不進門洞12的問題,使得門框結構3成為可以施工、可以實施的發明。
因此本發明可節省材料和施工成本(灌漿、填料、油漆、能源、人工),且可提升安裝後之門框組件的價值感。
第二實施例的變化例
第二實施例圖示的第三桿件7在前後方向的尺寸大於第一桿件5和第二桿件6在前後方向的尺寸。但是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三桿件7在前後方向的尺寸可小於、等於、或大於第一桿件5和第二桿件6在前後方向的尺寸。
第三桿件7的左右兩端可不形成第三段差718,改在第一桿件5之第一門擋部55和第二桿件6之第二門擋部的上端形成段差。
第一桿件5的兩個第一翼部57和第二桿件6的兩個第二翼部68其中至少一者可改成類似第三桿件7的第三線板72(但沒有耳部),且該線板包括嵌合部和翼部;同時,第一桿件5之第一門擋部55和第二桿件6之第二門擋部之其中至少一者也形成槽,以供第一桿件5或第二桿件6之線板的嵌合部插入。
歸納上述,本發明之線板、翼部、和耳部確實有利於施供且可遮蔽縫隙,因此能夠達到本發明之目的且具有非可預期的功效。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3:門框結構
5:第一桿件
6:第二桿件
7:第三桿件
11:牆壁
12:門洞
15:側縫隙
16:上縫隙
17:上角落縫隙
21:立柱
22:橫樑
51:第一上端面
53:第一內表面
54:第一外表面
55:第一門擋部
56:第一段差
57:第一翼部
58:第一凹部
59:第一耳部
68:第二翼部
71:第三桿本體
72:第三線板
211:凹溝
212:凸部
711:第三右端面
712:第三上表面
713:第三下表面
714:第三門擋部
715:第三翼部
716:第三凹部
717:槽
718:第三段差
719:第三耳部
721:第三嵌合部
722:第四翼部
723:第四耳部
[圖1]是習知無凹溝之門框組件安裝在門洞的正視圖;
[圖2]是習知具有凹溝之門框組件安裝在牆壁的剖視圖;
[圖3]是習知具有凹溝之門框組件安裝在門洞的正視圖;
[圖4]是本發明之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第一實施例之第一桿件和第三桿件的立體組合圖;
[圖5]是圖4之另一角度的透視圖;
[圖6]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一桿件安裝至門洞的狀態圖;
[圖7]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一桿件和第二桿件安裝至門洞的正視圖;
[圖8]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三桿本體安裝至牆壁的剖視圖;
[圖9]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三桿本體和第三線板安裝至牆壁的剖視圖;
[圖10]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一、二、三桿件安裝至門洞的正視圖;
[圖11]是本發明之第一、三桿件之變化例的立體組合圖;
[圖12]是本發明之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第二實施例之第一桿件和第三桿件的立體組合圖;
[圖13]是圖12之另一角度的透視圖;
[圖14]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第一桿件安裝至門洞的狀態圖;
[圖15]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第一桿件和第二桿件安裝至門洞的正視圖;
[圖16]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第三桿本體安裝至牆壁的剖視圖;
[圖17]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第三桿本體和第三線板安裝至牆壁的剖視圖;
[圖18]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第一、二、三桿件安裝至門洞的正視圖
5:第一桿件
7:第三桿件
51:第一上端面
53:第一內表面
55:第一門擋部
57:第一翼部
59:第一耳部
71:第三桿本體
72:第三線板
711:第三右端面
712:第三上表面
715:第三翼部
716:第三凹部
717:槽
721:第三嵌合部
722:第四翼部
Claims (10)
- 一種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用於安裝在已建構之牆壁所界定的門洞; 該門框結構包含配置呈ㄇ形的三支桿件, 該等桿件中至少一支桿件包括在該桿件之縱長向的第一方向相背的兩個端面、在垂直於該第一方向之第二方向的兩端沿著垂直於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之第三方向延伸的兩個第一翼部、及分別從該兩個第一翼部朝該第一方向延伸的複數耳部; 該等桿件的其中一支桿件包括分別製造而成的桿本體和線板; 該桿本體包括自其一側延伸而出的第三翼部和形成在另一側的槽;及 該線板包括用於插入該槽內的嵌合部和從該嵌合部沿著不同於該插入方向的方向延伸且與該第三翼部平行的第四翼部; 其中,該兩個端面之間的距離小於該桿件所欲安裝之門洞的對應邊緣在該第一方向的尺寸,該等第一翼部其中一者加上該等耳部其中一者在該第一方向的尺寸大於該兩個端面之間的距離且大於該桿件所欲安裝之門洞的對應邊緣在該第一方向的尺寸。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其中該第三翼部和該第四翼部延伸的尺寸大於該桿本體與所欲安裝之牆壁的對應壁部之間的縫隙的尺寸,且該牆壁的端面位於該第三翼部和該第四翼部之間。
-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其中該牆壁的端面位於該等第一翼部之間。
- 如請求項3所述之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 其中該至少一支桿件之該兩個端面中的一個端面和該其中一支桿件之面向該牆壁的表面平齊; 其中該至少一支桿件另外包括第一門擋部,該第一門擋部和該兩個端面中的一個端面之間形成段差;該桿本體另外包括第三門擋部,該第三門擋部抵靠該段差。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其中該至少一支桿件即為該其中一支桿件,該兩個第一翼部即為該第三翼部和該第四翼部,該等桿件中的其它桿件包括第二翼部。
- 如請求項5所述之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其中該兩個端面中的一個端面和該其它桿件之面向該牆壁的表面平齊。
- 一種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的安裝方法,用於將該門框結構安裝在已建構之牆壁所界定的門洞; 該門框結構包含配置呈ㄇ形的第一桿件、第二桿件、及第三桿件;該第一桿件包括一體延伸的第一翼部和第一耳部;該第三桿件包括相互嵌接的第三桿本體和第三線板; 該牆壁包括兩個平行且相對的側壁部和位於該兩個側壁部之間的一個上壁部; 該方法包含: 將第一桿件以傾斜於地板的方式置入該門洞內後再使該第一桿件以垂直於該地板的狀態面向該牆壁的該等側壁部的其中一者; 將第二桿件以傾斜於該地板的方式置入該門洞內後再使該第二桿件以垂直於該地板的方式面向該牆壁的該等側壁部中的另一者; 將該第三桿本體置於該門洞的上端,並面向該上壁部;及 將該第三線板局部插入該第三桿本體內; 其中該第一桿件和其所面向的該其中一個側壁部間形成一個側縫隙和一個上角落縫隙,該第一翼部遮蔽該側縫隙,該第一耳部遮蔽該上角落縫隙。
- 如請求項7所述之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的安裝方法,該第三桿本體和該上壁部間形成一個上縫隙,該第三桿本體和該第三線板其中一者或兩者遮蔽該上縫隙。
- 一種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的安裝方法,用於將該門框結構安裝在已建構之牆壁所界定的門洞; 該門框結構包含配置呈ㄇ形的第一桿件、第二桿件、及第三桿件;該第三桿件包括相互嵌接的第三桿本體和第三線板;該第三桿本體包括一體延伸的第三翼部和第三耳部;該第三線板包括一體延伸的第四翼部和第四耳部; 該牆壁包括兩個平行且相對的側壁部和位於該兩個側壁部之間的一個上壁部; 該方法包含: 將第一桿件直接以垂直於該地板的方式置入該門洞內並面向該牆壁的該等側壁部的其中一者; 將第二桿件直接以垂直於該地板的方式置入該門洞內並面向該牆壁的該等側壁部中的另一者; 將該第三桿本體置於該門洞的上端,並面向該上壁部;及 將該第三線板局部插入該第三桿本體內; 其中該第一桿件和其所面向的該其中一個側壁部間形成一個側縫隙,該第一翼部遮蔽該側縫隙;及 其中,該第三翼部遮蔽位於該桿本體和該上壁部之間的上縫隙,該第三耳部遮蔽位於該第一桿體和該上壁部之間的上角落縫隙。
- 如請求項9所述之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的安裝方法,其中該第四翼部遮蔽位於該桿本體和該上壁部之間的上縫隙,該第四耳部遮蔽位於該第一桿體和該上壁部之間的上角落縫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101608A TWI788192B (zh) | 2022-01-14 | 2022-01-14 | 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和其安裝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101608A TWI788192B (zh) | 2022-01-14 | 2022-01-14 | 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和其安裝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88192B true TWI788192B (zh) | 2022-12-21 |
TW202328550A TW202328550A (zh) | 2023-07-16 |
Family
ID=85795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01608A TWI788192B (zh) | 2022-01-14 | 2022-01-14 | 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和其安裝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788192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929113Y (zh) * | 2006-06-19 | 2007-08-01 | 庄训泉 | 适合不同墙厚门框结构 |
TWM368699U (en) * | 2009-07-24 | 2009-11-11 | Lai-Fa Cai | Eco lightweight door frame |
JP2015200153A (ja) * | 2014-04-10 | 2015-11-12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戸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開口構造 |
TWM538973U (zh) * | 2016-12-02 | 2017-04-01 | wen-hu Yang | 門框之結構 |
TWM555394U (zh) * | 2017-08-31 | 2018-02-11 | Ming Dynasty Furniture Co Ltd | 隔間開口可調整門框 |
-
2022
- 2022-01-14 TW TW111101608A patent/TWI788192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929113Y (zh) * | 2006-06-19 | 2007-08-01 | 庄训泉 | 适合不同墙厚门框结构 |
TWM368699U (en) * | 2009-07-24 | 2009-11-11 | Lai-Fa Cai | Eco lightweight door frame |
JP2015200153A (ja) * | 2014-04-10 | 2015-11-12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戸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開口構造 |
TWM538973U (zh) * | 2016-12-02 | 2017-04-01 | wen-hu Yang | 門框之結構 |
TWM555394U (zh) * | 2017-08-31 | 2018-02-11 | Ming Dynasty Furniture Co Ltd | 隔間開口可調整門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28550A (zh) | 2023-07-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88192B (zh) | 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和其安裝方法 | |
KR200407320Y1 (ko) | 패널 | |
TWM631353U (zh) | 可遮蔽縫隙的門框結構 | |
CN109707273B (zh) | 窗套及其安装方法 | |
WO2000050724A1 (en) | Finish material for window openings | |
KR101855697B1 (ko) | 건물 외벽용 조립식 패널의 마감재 설치구조 | |
KR101489255B1 (ko) | 설치가 용이한 문틀 | |
JP2010180694A (ja) | 枠材および枠材の取付構造 | |
US2857629A (en) | Frame for sliding doors | |
JP7370410B2 (ja) | 建具枠及び建具枠の施工方法 | |
KR101936047B1 (ko) | 문틀의 문선 조립구조 | |
JP3844150B2 (ja) | 化粧枠 | |
JP7373006B2 (ja) | 控え壁下地及び引戸装置 | |
TWI816507B (zh) | 門樘及其裝配方法 | |
JP3242248B2 (ja) | 多用途見切り | |
KR200346973Y1 (ko) | 이중 창문을 갖는 창틀프레임의 구조 | |
JP6985845B2 (ja) | 階段及び階段の組み立て方法 | |
JP4712758B2 (ja) | 浴室建具および浴室 | |
KR100940333B1 (ko) | 경사부를 갖는 바닥시공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바닥시공방법 | |
KR102041047B1 (ko) | 걸레받이용 연결부재 | |
TWM652050U (zh) | 四十五度接包牆式後立式門框 | |
JP6838917B2 (ja) | 内壁構造 | |
JP6567862B2 (ja) | 不陸調整機能を有する建材の取付構造およびその建材を用いた収納ユニットの取付構造 | |
JP6670557B2 (ja) | 戸袋構造 | |
KR19990025660U (ko) | 폭조정가능한 문틀용 틀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