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6745B - 魚隻去鱗片機 - Google Patents

魚隻去鱗片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6745B
TWI786745B TW110127374A TW110127374A TWI786745B TW I786745 B TWI786745 B TW I786745B TW 110127374 A TW110127374 A TW 110127374A TW 110127374 A TW110127374 A TW 110127374A TW I786745 B TWI786745 B TW I78674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scraping
scale
row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7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4307A (zh
Inventor
黃鼎順
Original Assignee
黃鼎順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黃鼎順 filed Critical 黃鼎順
Priority to TW110127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8674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67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674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04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4307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Meat And Fish (AREA)
  • Meat, Egg Or Seafoo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魚隻去鱗片機,主要透過一殼體內部設有一第一刮鱗組,該第一刮鱗組具有二第一刮鱗單元,而各第一刮鱗單元具有二垂直向設置於魚隻移動路徑左右二側的第一轉動軸,各第一轉動軸設有複數第一刮鱗排,各第一刮鱗排之外緣設有第一刮鱗凸齒列,各第一刮鱗排之各第一刮鱗凸齒列均朝同一方向形成斜置或弧置。如此一來,各第一轉動軸在轉動過程中,會使得各第一刮鱗凸齒排產生如同鞭子般甩動效果,以有效率的刮除魚鱗,同時過程中也形成「螺旋」觀念與效果,能夠填補各第一刮鱗凸齒列之空隙,對魚鱗之刮除能夠更為完整。

Description

魚隻去鱗片機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魚隻處理機械,尤指一種魚隻去鱗片機。
按,料理食物中對於魚隻之處理,往往必須先刮除魚鱗,傳統的刮除魚鱗是以手工利用刀具刮除,但是由於手工以刀具刮除,效率有限且較不精準,同時容易傷到操作者之手或者對於魚隻之肉身刮損,因此有設計者設計有電動刮鱗刀具,甚至有如台灣發明專利M586950號「魚鱗去除裝置」,利用產生高壓流體來去除魚體上魚鱗,使高壓流體被依上、下、左、右方向而被擺動地朝魚體方向噴,使得魚體上的魚鱗會被高壓流體翻起,進而使魚鱗可以被高壓流體去除。然而,此種噴流方式對於魚肉無法避免不受傷損。
另有一種台灣發明I539899號「魚鱗去除機」,如其專利說明書所載,用以去除一魚體上的魚鱗;包括一座體、一對去鱗滾筒、以及一驅動單元;其中,座體內具有一工作空間,二去鱗滾筒設於工作空間內而以彼此軸心呈間距設置,且各去鱗滾筒上皆具有複數去鱗線間隔環列於周緣上所構成,各去鱗線具有可撓性,而驅動單元用以驅動二去鱗滾筒呈彼此反向的轉動;藉以供所述魚體由二去鱗滾筒間通過,並透過各去鱗滾筒的轉動而使各去鱗線能刮除所述魚體上的魚鱗。
以往手工刮魚鱗時,須手持刮魚鱗工具以長弧形路徑的方式進行刮鱗,這動作使得刮魚鱗工具對魚隻產生如鞭子般甩動的方式刮除魚鱗,然而,此專利受限於該去鱗滾筒外型為滾筒狀,所以在刮鱗過程中難以對魚鱗 產生甩打的力道,使得此種魚鱗去除機之刮鱗效果仍舊不彰。因此,本創作者開始思考如何改善此種問題。
有鑑於先前技術之問題,本發明者認為應有一種解決之手段,該手段係關於一種魚隻去鱗片機,包括:
一殼體:
該殼體內部具有一空間,且該殼體前後二側分別設有一魚隻入口及一魚隻出口,該魚隻入口與該魚隻出口分別與該空間相通,於該空間內設有一魚隻移動路徑,且該魚隻移動路徑始端位於該魚隻入口、末端位於該魚隻出口。
該第一刮鱗組:
該第一刮鱗組設於該魚隻移動路徑,且包括二第一刮鱗單元,各第一刮鱗單元分別位於該魚隻移動路徑左右二側,且分別包括垂直向設置之第一轉動軸,該第一轉動軸之環向相間隔設有複數第一刮鱗排,各第一刮鱗排之外緣設有第一刮鱗凸齒列,各第一刮鱗排之各第一刮鱗凸齒列均朝同一方向形成斜置或弧置;各第一轉動軸之轉動方向相反以供各第一刮鱗單元共同掣拉魚隻,以供帶動魚隻往該魚隻移動路徑末端方向移動。
本創作主要透過第一刮鱗排之各第一刮鱗凸齒列均朝同一方向形成斜置或弧置,所以在轉動過程中會對魚鱗產生如鞭子般的甩動效果,此種甩動效果除了更有效率刮除魚鱗外,也由於各第一刮鱗排之外輪廓於轉動過程中將形成「螺旋」觀念與效果,能夠填補各第一刮鱗凸齒列之空隙,對魚鱗之刮除能夠更為完整。
A:魚隻
1:殼體
11:空間
12:魚隻入口
13:魚隻出口
14:排出通道
15:軌道體
16:掛勾體
17:輸送台體
171:V型溝槽
2:第一刮鱗組
21:第一刮鱗單元
211:第一轉動軸
212:第一刮鱗排
213:第一刮鱗凸齒列
214:彈性元件
3:第二刮鱗組
31:第二刮鱗單元
311:第二轉動軸
312:第二刮鱗排
313:第二刮鱗凸齒列
4:灑水單元
5:第一掣拉組
5A:第二掣拉組
51:掣拉單元
52:第三轉動軸
52A:第三轉動軸
53:掣拉排
54:掣拉凸齒列
第一圖係本創作之外觀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之外觀圖二
第三圖係本創作之內部構造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之實施例圖一
第五A圖係第三圖中A箭頭所指處之局部放大圖
第五B圖係第三圖中B箭頭所指處之局部放大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之實施例圖二
第七圖係本創作之實施例圖三
第八圖系本創作之彈性元件實施圖
以下藉由圖式之配合,說明本發明之構造、特點以及實施例,俾使貴審查委員對本發明有更進一步之理解。
請參閱第一圖所示,本發明創作係關於一種魚隻去鱗片機,包括:
一殼體(1):
請參閱第一圖配合第三圖所示,該殼體(1)內部具有一空間(11),且該殼體(1)前後二側分別設有一魚隻入口(12)及一魚隻出口(13),該魚隻入口(12)與該魚隻出口(13)分別與該空間(11)相通,於該空間(11)內設有一魚隻移動路徑,且該魚隻移動路徑始端位於該魚隻入口(12)、末端位於該魚隻出口(13),該魚隻移動路徑相間隔設有一第一刮鱗組(2)及一第二刮鱗組(3)。
為了順利收集、排出刮除後的魚鱗,該殼體(1)之底壁較佳設有一排出通道(14),且該殼體(1)之底壁朝向該排出通道(14)形成傾斜狀;因此,當魚鱗落入該殼體(1)底壁後,會受到該底壁成傾斜狀的影響,而集中自該排出通道(14)排出,另外請再配合參閱第四圖所示,該排出通道(14)不只用來排出魚鱗,當該殼體內部設有一灑水單元(4),用來噴灑通過該魚隻移動路徑的魚隻,藉以噴除魚隻(A)身上刮除後的魚鱗時,該排出通道 (14)也可以用於排水。這裡值得注意的是,該排出通道(14)之一端可如圖所示,位於該殼體(1)之一側面,且該殼體(1)且位於該排出通道(14)左右二側方較佳分別設有一掛勾體(16),該掛勾體(16)可供掛勾袋體以供收集該排出通道(14)所排出的魚鱗。此外,該排出通道(14)一端位置不限於如圖所示位在該殼體(1)環側,也可以在該殼體(1)底側,無論該排出通道(14)一端位於何處,舉凡可供使位於該底壁內的水、或魚鱗排出者,均為本說明書所欲保障之範圍。
請再參閱第二圖及第六圖所示,為順利收集處理後的魚隻(A),於該魚隻出口(13)向下斜設一軌道體(15),而該軌道體(15)下方可放置收集盒,如此一來,處理後的魚隻(A)便會順利滑落至收集盒。另外,該軌道體(15)之寬度也可以由鄰近該魚隻出口(13)之一端朝向另一端漸縮,這將使得滑經該軌道體(15)的魚隻(A)會形成直立狀,以供輸送單元輸送至其他設備處理或是透過盒體進行收集。
請參閱第七圖所示,為了順利將魚隻(A)放入該魚隻去鱗片機進行處理,於該魚隻入口(12)設一輸送台體(17),該輸送台體(17)設有一V型溝槽(171),且該V型溝槽(171)朝向該第一刮鱗組(2)。因此,使用者可以先將魚隻(A)放置於該輸送台體(17),接著再將魚隻(A)腹部朝下、背部朝上之直立式方式,沿該V型溝槽(171)將該魚隻(A)推入該第一刮鱗組(2)。
該第一刮鱗組(2):
請參閱第三圖配合第五A圖所示,該第一刮鱗組(2)包括二第一刮鱗單元(21),各第一刮鱗單元(21)分別位於該魚隻移動路徑左右二側,且分別包括垂直向設置之第一轉動軸(211),該第一轉動軸(211)之環向相間隔設有複數第一刮鱗排(212),各第一刮鱗排(212)之外緣設有第一刮鱗凸齒列(213),各第一刮鱗排(212)之各第一刮鱗凸齒列(213)均朝同一方向形成斜置或弧置;各第一轉動軸(211)之轉動方向相反以供各第一刮鱗單元(21)共同掣拉魚隻(A),以供帶動魚隻(A)往該魚隻移動路徑末端方向移動。
因此當各第一轉動軸(211)轉動時,各第一刮鱗凸齒列(213)在旋轉的過程中,除了對魚鱗左右二側進行施力以供刮除魚鱗外,同時也會對魚隻(A)提供掣拉力而具有輸送魚隻之效果,同時再透過各第一刮鱗凸齒列(213)均朝同一方向形成斜置或弧置,在轉動過程中,以各第一刮鱗凸齒列(213)斜置或弧置路徑中所造成「螺旋」觀念與效果,使得該第一刮鱗組(2)得以配合魚隻(A)身體側面曲線具有較佳的刮鱗效果。
請參閱第八圖所示,本創作更進一步可透過各第一刮鱗排(212)根部樞設於該第一轉動軸(211),且各第一刮鱗排(212)與該第一轉動軸(211)之間分別設有彈性元件(214),利用各彈性元件(214)使各第一刮鱗排(212)具有彈性抵推,以對於不同魚隻本身不同的弧度,以及不同魚隻的寬度有一較佳服貼之適應性,進而提升整體的刮鱗效果。此外,如圖所示,各第一刮鱗排(212)的設置方式可以由該第一轉動軸(211)一側由上而下相間隔設置,也可以是該第一轉動軸(211)四個側面分別由上而下相間隔設置各第一刮鱗排(212),無論各第一刮鱗排(212)如何設置,舉凡於該第一轉動軸(211)設有複數該第一刮鱗排(212)者,均為本說明書所欲保障之範圍。另外,各第二刮鱗排(312)同樣的也是根部樞設於該第二轉動軸(311),各第二刮鱗排(312)與該第二轉動軸(311)之間分別設有彈性元件。
該第二刮鱗組(3):
請參閱第三圖配合第五B圖所示,該第二刮鱗組(3)包括二第二刮鱗單元(31),各第二刮鱗單元(31)分別位於該魚隻移動路徑上下二側,分別包括橫向設置之第二轉動軸(311),該第二轉動軸(311)之環向相間隔設有複數第二刮鱗排(312),各第二刮鱗排(312)之外緣設有第二刮鱗凸齒列(313),各第二刮鱗排(312)之各第二刮鱗凸齒列(313)均朝同一方向形成斜置或弧置;各第二轉動軸(311)之轉動方向相反以供各第二刮鱗單元(31)共同掣拉魚隻(A),以供帶動魚隻(A)往該魚隻移動路徑末端方向移動。
該第二刮鱗組(3)之作動方式、原理與該第一刮鱗組(2)相同,在此容 不贅述。而二者不同的是各第一轉動軸(211)與各第二轉動軸(311)的排列方式,各第一轉動軸(211)的方式是垂直向,這使得該第一刮鱗組(2)主要是刮除魚隻(A)左右二側的魚鱗,至於該第二刮鱗組(3)則是由於各第二轉動軸(311)呈現橫向設置,這使得該第二刮鱗組(3)主要是刮除魚隻(A)上下二側(即背部與腹部)的魚鱗,如此一來透過該第一刮鱗組(2)與該第二刮鱗組(3)之配合,可將魚隻(A)全身上下的魚鱗刮除乾淨。值得一提的是,於該魚隻移動路徑上,可先設置該第一刮鱗組(2)再設置該第二刮鱗組(3),也可以相反設置,而本說明書則是如圖所示,較佳先設置該第一刮鱗組(2)再設置該第二刮鱗組(3)。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各魚隻的體型大小不盡相同,為使本創作具有較佳的刮鱗效果,更設一間距調節單元,該間距調節單元可供調節各第一轉動軸(211)之間的間距,及各第二轉動軸(311)之間的間距。該間距調節單元調節兼具的方式可以是被動式,主要透過將彈性元件連接各第一轉動單元(211)及各第二轉動單元(311),利用彈性元件具有彈性伸展、收縮復位的特性,讓各第一轉動單元(211)及各第二轉動單元(311)得以根據魚隻的體積大小改變其間距;又或者該間距調節單元可以是以主動式方式進行間距的調整,其中之一種方式是透過一輸入單元輸入魚隻尺寸,該間距調節單元再根據該魚隻尺寸分別調節各第一轉動單元(211)及各第二轉動單元(311)之間的間距,又或者可以透過感應元件,如攝影機,主動式判斷魚隻大小,再根據判斷結果調整各第一轉動單元(211)及各第二轉動單元(311)之間的間距。無論如何,舉凡可供調節各第一轉動單元(211)與各第二轉動單元(311)之間的間距者均為本說明書所指之間距調節單元。
請參閱第三圖配合第五B圖所示,為了讓魚隻(A)在移動、刮鱗過程中得以較為穩定,於該魚隻移動路徑且位於該第一刮鱗組(2)與該第二刮鱗組(3)之間較佳設一第一掣拉組(5),該第二刮鱗組(3)與該魚隻出口(13)之間較佳設一第二掣拉組(5A),該第一掣拉組(5)與該第二掣拉組(5A)分別包 括二設於該魚隻移動路徑左右二側之掣拉單元(51),各掣拉單元(51)分別包括垂直向設置之第三轉動軸(52),該第三轉動軸(52)之環向相間隔設有複數掣拉排(53),各掣拉排(53)之外緣設有掣拉凸齒列(54),各掣拉排(53)之各掣拉凸齒列(54)均朝同一方向;該第一掣拉組(5)之各第三轉動軸(52)之轉動方向相反,且該第二掣拉組(5A)之各第三轉動軸(52A)之轉動方向相反,以供該第一掣拉組(5)與該第二掣拉組(5A)分別掣拉魚隻(A),並帶動往該魚隻移動路徑末端移動。
該第一掣拉組(5)與該第二掣拉組(5A)之作動方式、原理類似於該第一刮鱗組(2)與該第二刮鱗組(3),在此容不再贅述。值得注意的是,該第一掣拉組(5)與該第二掣拉組(5A)中,各掣拉凸齒列(54)主要係提供對魚隻(A)掣拉力而非刮鱗。
本創作之優點在於:
1.刮鱗效果佳:
本創作主要透過第一刮鱗排(212)之各第一刮鱗凸齒(213)列均朝同一方向形成斜置或弧置,所以在轉動過程中會對魚鱗產生如鞭子般的甩動效果,此種甩動效果除了更有效率刮除魚鱗外,也由於各第一刮鱗排(212)之外輪廓於轉動過程中將形成「螺旋」觀念與效果,能夠填補各第一刮鱗凸齒列(213)之空隙,對魚鱗之刮除能夠更為完整。
2.快速刮鱗:
利用本創作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將魚隻全身鱗片剃光,最快每隻魚隻只要3秒鐘便可處理完成,不僅可以大量減少人力,同時還兼具處理效率。
3.保持魚隻外形色澤:
本創作在處理魚隻的過程中不會破壞魚肉結構及魚皮組織,使得處後的魚隻仍舊保持相當完美漂亮的色澤,不僅賣相佳,食用時也難以影響其味道、口感。
4.配合魚身曲線刮鱗:
利用各彈性元件(214)使各第一刮鱗排(212)、及各第二刮鱗排(312)具有彈性抵推,以對於不同魚隻本身不同的弧度,以及不同魚隻的寬度有一較佳服貼之適應性,進而提升整體的刮鱗效果。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實符合產業利用性,且未於申請前見於刊物或公開使用,亦未為公眾所知悉,且具有非顯而易知性,符合可專利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上述所陳,為本發明產業上一較佳實施例,舉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皆屬本案訴求標的之範疇。
1:殼體
12:魚隻入口
14:排出通道
15:軌道體
16:掛勾體

Claims (9)

  1. 一種魚隻去鱗片機,包括:一殼體:內部具有一空間,且該殼體前後二側分別設有一魚隻入口及一魚隻出口,該魚隻入口與該魚隻出口分別與該空間相通,於該空間內設有一魚隻移動路徑,且該魚隻移動路徑始端位於該魚隻入口、末端位於該魚隻出口;一第一刮鱗組:設於該魚隻移動路徑且包括二第一刮鱗單元,各第一刮鱗單元分別位於該魚隻移動路徑左右二側,且分別包括垂直向設置之第一轉動軸,該第一轉動軸之環向相間隔設有複數第一刮鱗排,各第一刮鱗排之外緣設有第一刮鱗凸齒列,各第一刮鱗排之各第一刮鱗凸齒列均朝同一方向形成斜置或弧置;各第一轉動軸之轉動方向相反以供各第一刮鱗單元共同掣拉魚隻,以供帶動魚隻往該魚隻移動路徑末端方向移動;其中該魚隻移動路徑更設一第一掣拉組,及一第二掣拉組,該第一掣拉組與該第二掣拉組分別包括二設於該魚隻移動路徑左右二側之掣拉單元,各掣拉單元分別包括垂直向設置之第三轉動軸,該第三轉動軸之環向相間隔設有複數掣拉排,各掣拉排之外緣設有掣拉凸齒列,各掣拉排之各掣拉凸齒列均朝同一方向;該第一掣拉組之各第三轉動軸之轉動方向相反,且該第二掣拉組之各第三轉動軸之轉動方向相反,以供該第一掣拉組與該第二掣拉組分別掣拉魚隻,並帶動往該魚隻移動路徑末端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魚隻去鱗片機,其中各第一刮鱗排之根部與該第一轉動軸形成樞接,於各第一刮鱗排根部分別設有一彈性元件,且該彈性元件一端抵於該第一轉動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魚隻去鱗片機,其中於該魚隻移動路徑設有 一第二刮鱗組,該第二刮鱗組包括二第二刮鱗單元,各第二刮鱗單元分別位於該魚隻移動路徑上下二側,且分別包括橫向設置之第二轉動軸,該第二轉動軸之環向相間隔設有複數第二刮鱗排,各第二刮鱗排之外緣設有第二刮鱗凸齒列,各第二刮鱗排之各第二刮鱗凸齒列均朝同一方向形成斜置或弧置;各第二轉動軸之轉動方向相反以供各第二刮鱗單元共同掣拉魚隻,以供帶動魚隻往該魚隻移動路徑末端方向移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魚隻去鱗片機,其中該空間內設有一灑水單元,該灑水單元可供朝向該魚隻移動路徑進行灑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魚隻去鱗片機,其中於該魚隻出口向下斜設一軌道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魚隻去鱗片機,其中於該魚隻出口向下斜設一軌道體,且該軌道體之寬度由鄰近該魚隻出口之一端朝向另一端漸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或第6項所述之魚隻去鱗片機,其中該殼體之底壁設有一排出通道,該殼體之底壁朝向該排出通道形成傾斜狀;該排出通道左右二側方分別設有一掛勾體用以掛勾袋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魚隻去鱗片機,其中於該魚隻入口設一輸送台體,該輸送台體設有一V型溝槽,且該V型溝槽朝向該第一刮鱗組。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魚隻去鱗片機,其中更設一間距調節單元,該間距調節單元可供調節二第一轉動軸之間的間距,及二第二轉動軸之間的間距。
TW110127374A 2021-07-26 2021-07-26 魚隻去鱗片機 TWI7867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7374A TWI786745B (zh) 2021-07-26 2021-07-26 魚隻去鱗片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7374A TWI786745B (zh) 2021-07-26 2021-07-26 魚隻去鱗片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86745B true TWI786745B (zh) 2022-12-11
TW202304307A TW202304307A (zh) 2023-02-01

Family

ID=85794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7374A TWI786745B (zh) 2021-07-26 2021-07-26 魚隻去鱗片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8674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19790A (zh) * 2013-11-26 2015-06-01 Univ St Johns 魚鱗去除機
CN108041139A (zh) * 2018-01-30 2018-05-18 龙泽良 一种去鳞套件、去鳞机构以及杀鱼机
TWM586950U (zh) * 2019-09-05 2019-12-01 魏金佐 魚鱗去除裝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19790A (zh) * 2013-11-26 2015-06-01 Univ St Johns 魚鱗去除機
CN108041139A (zh) * 2018-01-30 2018-05-18 龙泽良 一种去鳞套件、去鳞机构以及杀鱼机
TWM586950U (zh) * 2019-09-05 2019-12-01 魏金佐 魚鱗去除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4307A (zh) 2023-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61116B (zh) 一种泥鳅或黄鳝宰杀设备
CN110973219A (zh) 一种自动杀鱼机
JP6541882B2 (ja) エラ除去が容易なカニの殻除去装置
CN210382543U (zh) 一种枸杞清洗装置
US2781544A (en) Seafood cleaning machine
TWI539899B (zh) 魚鱗去除機
TWI786745B (zh) 魚隻去鱗片機
US3594860A (en) Method for shucking and eviscerating bivalve mollusks
WO2000013516A1 (en) Shrimp peeling apparatus
CN211488698U (zh) 一种烤鳗加工用原料输送装置
CN213307184U (zh) 鸡鸭屠宰脱毛装置
CN211298279U (zh) 一种新型杀鱼机
TWM623883U (zh) 魚隻去鱗片機
US359485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meat from the shells of bivalve mollusks
JP3697582B2 (ja) 魚をすり潰した肉製品及びすり身にするための準備方法及び装置
US2879538A (en) Apparatus for removing the shells of crustaceans
EP0983730A2 (en) A food washing apparatus
US4903373A (en) Scallop eviscerating machine
CN104542884A (zh) 商品鱼分级去鳞设备
CN113712068B (zh) 一种具有收集组件的海产品加工设备
TWM499772U (zh) 一貫化自動蝦剝殼系統
US3945084A (en) Scallop spreading device
US3864788A (en) Scallop spreading machine
CN209331131U (zh) 家禽鸡鸭熟蛋剥壳机
US3691592A (en) Shrimp deh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