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98279U - 一种新型杀鱼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杀鱼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98279U
CN211298279U CN201922292430.6U CN201922292430U CN211298279U CN 211298279 U CN211298279 U CN 211298279U CN 201922292430 U CN201922292430 U CN 201922292430U CN 211298279 U CN211298279 U CN 211298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caling
roller
conveying
power part
sli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924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顺根
宋萌萌
陈鸿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22924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98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98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982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Meat And 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新型杀鱼机,包括机架、工作台以及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夹持装置、去鳞装置、传送装置、剖肚装置和去内脏装置,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工作槽;所述夹持装置为前后设置有开口的通道结构,且夹持装置的通道截面大小可调,夹持装置的开口朝向与工作槽长度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去鳞装置包括第一动力件、第二动力件以及对称设置于工作槽两侧的去鳞辊,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组、第二传送组以及第一传动组件,所述剖肚装置包括第三动力件以及锯片,所述去内脏装置包括第二传动组件以及刮片。该新型杀鱼机结构紧凑,造价成本较低,提高了资源的合理利用率,适用于中小型商户使用,且有效提高了鱼类处理的机械化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杀鱼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处理罗非鱼、鲫鱼、鲢鱼等低值鱼类的新型杀鱼机。
背景技术
水产品作为人类的食物,可谓历史悠久,但在一家一户捕鱼为生的年代,谈不上水产品的大规模加工。不过,随着近代捕捞业以及养殖业的不断扩张,水产品的鲜活直销所占比例越来越小。水产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变成干制、鱼糜、腌制、罐制、药物与功能性食品、化妆品、调味品、冷鲜调理水产品,且种类越来越多。水产品传统的手工水产加工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迫切需要机械来实现大规模的加工生产。
目前市场上所用的杀鱼设备都存在很大的缺陷,较为成熟的是去鳞设备。例如翻滚式去鳞机、旋转式去鳞机为最常见的两种去鳞设备,去鳞的主要原理是将粗糙的钢丝固定在滚筒上面,利用钢丝和鱼体相互接触产生作用力,达到去鳞的目的。这种去鳞方法对鱼体的肉质和鱼体伤害较大,且无法实现全自动化,去鳞完成的鱼还需人工剖肚、挖肠、清洗等工序。
基于我国水产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民食物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变化,现有的水产加工装备已不适应生产需要,这在客观上要求应加快水产品加工机械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杀鱼机,来解决鱼类加工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新型杀鱼机,包括机架、工作台以及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夹持装置、去鳞装置、传送装置、剖肚装置和去内脏装置,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工作槽,去鳞装置设置于夹持装置以及传送装置之间,剖肚装置以及去内脏装置设置于传送装置下方;
所述夹持装置为前后设置有开口的通道结构,且夹持装置的通道截面大小可调,夹持装置的开口朝向与工作槽长度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去鳞装置包括第一动力件、第二动力件以及对称设置于工作槽两侧的去鳞辊,第一动力件以及第二动力件固定于机架上,第一动力件以及第二动力件的输出端分别与对称设置的去鳞辊传送连接,所述去鳞辊包括去鳞辊本体以及均匀分布于去鳞辊本体侧壁上的去鳞结构;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组、第二传送组以及第一传动组件,第一传送组以及第二传送组分别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一动力件以及第二动力件传动连接,第一传送组以及第二传送组对称设置于工作槽两侧,第一传送组以及第二传送组用于夹紧鱼体向前输送;
所述剖肚装置包括第三动力件以及锯片,第三动力件固定于机架上,锯片与第三动力件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去内脏装置包括第二传动组件以及刮片,刮片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三动力件传动连接,所述刮片穿设于工作槽内,所述刮片设置于锯片的前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组包括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以及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张紧于第一主动辊以及第一从动辊之间,第二传送组包括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以及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张紧于第二主动辊以及第二从动辊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为减速齿轮组,减速齿轮组包括相啮合的小齿轮与大齿轮,小齿轮套设于去鳞辊的辊轴上,大齿轮套设于第一主动辊的辊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组还包括第一牵引辊,第一牵引辊设置于第一主动辊以及第一从动辊之间,所述第二传送组还包括第二牵引辊,第二牵引辊设置于第二主动辊以及第二从动辊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去鳞辊本体为直径从上下两端向中间逐渐缩小的柱状结构,所述去鳞结构包括多个弧形刀片以及毛刷,且毛刷的末端位于同一圆柱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去鳞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于去鳞辊上下两端的两组第一弹性调节组件,所述第一弹性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柱、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均套设于第一调节柱上,第一调节柱两端固定于机架上,设置于去鳞辊上端的第一滑块与第一动力件的固定端相固定,设置于去鳞辊上端的第二滑块与第二动力件的固定端相固定,第一弹簧连接于机架与第一滑块之间,第二弹簧连接于机架与第二滑块之间;设置于去鳞辊下端的第一滑块与第一去鳞辊的辊轴下端相固定,设置于去鳞辊下端的第二滑块与第二去鳞辊的辊轴下端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于传送装置上下两端的两组第二弹性调节组件,所述第二弹性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调节柱、第三滑块、第四滑块、第三弹簧以及第四弹簧,第三滑块、第四滑块、第三弹簧以及第四弹簧均套设于第二调节柱上,第二调节柱两端固定于机架上,第三弹簧连接于机架与第三滑块之间,第四弹簧连接于机架与第四滑块之间,设置于第一从动辊上方的第三滑块与第一从动辊上端相固定,设置于第一从动辊上方的第四滑块与第二从动棍上端相固定;设置于第一从动辊下方的第三滑块与第一从动辊下端相固定,设置于第一从动辊下方的第四滑块与第二从动棍下端相固定。
进一步地,还包括收集盒,收集盒设置于去鳞装置以及去内脏装置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刮片上设置有刷毛区以及扇叶区,刷毛区均匀设置有多根刷毛,扇叶区上周向均匀设置有多片扇叶。
进一步地,所述去内脏装置还包括对称设置于工作槽两侧的坡形的张开部,张开部前方高度高于张开部后方高度,且两侧张开部之间的距离自后方向前方逐渐变宽,刮片设置于张开部的后方。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夹持装置、去鳞装置、传送装置、剖肚装置和去内脏装置流水线对待处理鱼类进行处理,该新型杀鱼机结构紧凑,造价成本较低,提高了资源的合理利用率,适用于中小型商户使用,且有效提高了鱼类处理的机械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新型杀鱼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新型杀鱼机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种新型杀鱼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一种新型杀鱼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一种新型杀鱼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一种新型杀鱼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一种新型杀鱼机的刮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一种新型杀鱼机的去鳞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
11、收集盒;
12、万向轮;
2、工作台;
21、工作槽;
3、夹持装置;
31、上夹持部;
32、下夹持部;
33、弹性件;
4、去鳞装置;
41、第一动力件;
42、第二动力件;
43、去鳞辊;
431、去鳞辊本体;
432、弧形刀片;
433、毛刷;
51、第一传送组;
511、第一主动辊;
512、第一从动辊;
513、第一传送带;
514、第一牵引辊;
52、第二传送组;
521、第二主动辊;
522、第二从动辊;
523、第二传送带;
524、第二牵引辊;
53、第一传动组件;
61、第三动力件;
62、锯片;
71、第二传动组件;
72、刮片;
721、刷毛;
722、扇叶;
73、张开部;
8、待处理的鱼;
91、第一弹性调节组件;
911、第一调节柱;
912、第一滑块;
913、第二滑块;
914、第一弹簧;
915、第二弹簧;
92、第二弹性调节组件;
921、第二调节柱;
922、第三滑块;
923、第四滑块;
924、第三弹簧;
925、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杀鱼机,包括机架1、工作台2以及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夹持装置3、去鳞装置4、传送装置、剖肚装置和去内脏装置,机架为该新型杀鱼机的框架部分,为各个部件提供固定、支撑的作用。待处理的鱼8从工作台上方分别进入各个工作环节。夹持装置是用于固定待处理的鱼,夹持一条待处理的鱼进行处理。去鳞装置用于去除鱼鳞。传送装置用于将去除鱼鳞的鱼输送到剖肚装置以及去内脏装置分别进行剖肚和去内脏操作。
去鳞装置设置于夹持装置以及传送装置之间,剖肚装置以及去内脏装置设置于传送装置下方。传送装置的后端与去内脏装置平齐,或传送装置的后端位于去内脏装置的后方。
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工作槽21,工作槽的长度延伸方向即为鱼类加工的流线方向,夹持装置、去鳞装置、传送装置、剖肚装置和去内脏装置均沿着工作槽的方向进行设置。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前”方向是指在工作槽朝向去内脏装置的一方,所涉及到的“后”方向是指在工作槽朝向夹持装置的一方。
所述夹持装置为前后设置有开口的通道结构,待处理的鱼从通道结构进入该新型杀鱼机,且夹持装置的通道截面大小可调,从而适应不同大小的鱼,夹持装置的开口朝向与工作槽长度延伸方向相同,将鱼放入夹持装置后,鱼身朝向工作槽的长度延伸方向,鱼身能够沿着直线方向在杀鱼机内输送。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装置具体包括上夹持部31、下夹持部32与弹性件33,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均为截面为弧形的结构,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弧形开口处相对设置,弹性件连接于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弧形开口两端。弹性件具体是弹簧,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之间形成的通道可通过弹簧的拉伸实现变大。当较大的鱼类通过夹持装置后,夹持装置的弹簧恢复初始状态,从而适应后进入该杀鱼机的较小鱼类。增强该新型杀鱼机的适用性。
所述去鳞装置包括第一动力件41、第二动力件42以及对称设置于工作槽两侧的去鳞辊43,第一动力件以及第二动力件固定于机架上,第一动力件以及第二动力件的输出端分别与对称设置的去鳞辊传送连接,第一动力件以及第二动力件均设置于去鳞辊的上方,第一动力件以及第二动力件工作转动,分别带动对应的去鳞辊转动,对待处理的鱼类进行去鳞处理。第一动力件与第二动力件的转动方向相反,对鱼类两侧的鳞片刮除处理。
所述去鳞辊包括去鳞辊本体以及均匀分布于去鳞辊本体431侧壁上的去鳞结构;所述去鳞辊本体431为直径从上下两端向中间逐渐缩小的柱状结构,鱼类从两去鳞辊本体的中间通过,去鳞辊的侧壁弧度与该新型杀鱼机所适用的罗非鱼、鲫鱼或鲢鱼的鱼肚弧度相适配。所述去鳞结构包括多个弧形刀片432以及毛刷433,且毛刷的末端位于同一圆柱面上。在去鳞辊转动的过程中,弧形刀片弧形口方向与鱼类输送的方向相反,弧形刀片刮鳞的方向与鱼类鳞片的生长方向相反。弧形刀片具体可以是四分之一的球形结构固定在去鳞辊本体的表面,弧形刀片朝外的一侧是刀片结构。由于去鳞辊本体的侧壁弧度与待处理鱼类的鱼肚弧度相适配,因此去鳞辊本体上的弧形刀片能够对待处理鱼类进行有效去鳞操作,去鳞辊本体上均匀分布的毛刷能够将鱼类表面刮下的鳞片有效清理干净。弧形刀片以及毛刷均为不锈钢材质制成。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组51、第二传送组52以及第一传动组件53,第一传送组以及第二传送组分别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一动力件以及第二动力件传动连接,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分别将第一动力件以及第二动力件的动力输送到第一传送组以及第二传送组,第一传动组件的个数为两组,分别对应于第一传送组以及第二传送组。第一传送组以及第二传送组对称设置于工作槽两侧,第一传送组以及第二传送组用于夹紧鱼体向前输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为减速齿轮组,减速齿轮组包括相啮合的小齿轮与大齿轮,小齿轮套设于去鳞辊的辊轴上,大齿轮套设于第一主动辊的辊轴上。去鳞辊的转速较快,通过减速齿轮组将速度降低后输送到第一传送组、第二传送组来将鱼类传送到下一工序中。在其他实施例中,减速齿轮组包括三个啮合齿轮,通过三个齿轮的啮合来实现一定的减速比。
所述第一传送组包括第一主动辊511、第一从动辊512以及第一传送带513,第一传送带张紧于第一主动辊以及第一从动辊之间,第二传送组包括第二主动辊521、第二从动辊522以及第二传送带523,第二传送带张紧于第二主动辊以及第二从动辊之间。第一主动辊以及第二主动辊靠近去鳞辊设置,第一从动辊以及第二从动辊远离去鳞辊设置,且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的延伸方向与工作台的工作槽延伸方向相同。鱼类夹在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之间随之向前传送。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组还包括第一牵引辊514,第一牵引辊设置于第一主动辊以及第一从动辊之间,所述第二传送组还包括第二牵引辊524,第二牵引辊设置于第二主动辊以及第二从动辊之间。第一牵引辊以及第二牵引辊的作用是用于张紧第一传送带以及第二传送带,提高鱼类在第一传送组以及第二传送组之间的传输效率。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牵引辊以及第二牵引辊的个数为两个以上,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对第一传送带以及第二传送带起到更好的张紧效果,从而提高鱼类的传送效果。
所述剖肚装置包括第三动力件61以及锯片62,第三动力件为锯片提供动力来源,第三动力件固定于机架上,锯片与第三动力件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去内脏装置包括第二传动组件71以及刮片72,刮片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三动力件传动连接,所述刮片穿设于工作槽内,所述刮片设置于锯片的前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组件是皮带传送组件,具体包括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以及皮带,主动皮带轮与第三动力件传动连接,从动皮带轮与刮片传动连接,皮带张紧于主动皮带轮以及从动皮带轮之间,将第三动力件的动力传输到刮片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去鳞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于去鳞辊上下两端的两组第一弹性调节组件91,所述第一弹性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柱911、第一滑块912、第二滑块913、第一弹簧914以及第二弹簧915,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均套设于第一调节柱上,第一调节柱两端固定于机架上,设置于去鳞辊上端的第一滑块与第一动力件的固定端相固定,设置于去鳞辊上端的第二滑块与第二动力件的固定端相固定,第一弹簧连接于机架与第一滑块之间,第二弹簧连接于机架与第二滑块之间;设置于去鳞辊下端的第一滑块与第一去鳞辊的辊轴下端相固定,设置于去鳞辊下端的第二滑块与第二去鳞辊的辊轴下端相固定。第一弹性调节组件的作用在于能够调节去鳞辊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该新型杀鱼机对不同大小的鱼类进行处理。第一动力件以及第二动力件是通过第一调节柱与机架相固定,当需要处理较大的鱼类时,鱼头或鱼尾先进入两去鳞辊之间,直到鱼身进入两去鳞辊之间,此时两去鳞辊之间的间距达到最大值,去鳞辊上端的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均向两边被压缩,直至鱼肚通过后,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逐渐恢复初始长度。在去鳞的过程中,两去鳞辊始终与鱼体两侧相接触。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一传送组、第二传送组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分别与第一动力件以及第二动力件传动连接,则第一主动辊以及第二主动辊也通过两组与第一弹性调节组件相似的结构来实现宽度调节。具体的连接方式参照上述第一弹性调节组件与两去鳞辊之间的连接方式。
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于传送装置上下两端的两组第二弹性调节组件92,所述第二弹性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调节柱921、第三滑块922、第四滑块923、第三弹簧924以及第四弹簧925,第三滑块、第四滑块、第三弹簧以及第四弹簧均套设于第二调节柱上,第二调节柱两端固定于机架上,第三弹簧连接于机架与第三滑块之间,第四弹簧连接于机架与第四滑块之间,设置于第一从动辊上方的第三滑块与第一从动辊上端相固定,设置于第一从动辊上方的第四滑块与第二从动棍上端相固定;设置于第一从动辊下方的第三滑块与第一从动辊下端相固定,设置于第一从动辊下方的第四滑块与第二从动棍下端相固定。当需要处理较大的鱼类时,鱼头或鱼尾先进入第一传送组、第二传送组之间,直到鱼身进入第一传送组、第二传送组之间,此时第一传送组、第二传送组之间的间距达到最大值,第一从动辊、第二从动辊上端的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均向两边被压缩,直至鱼肚通过后,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逐渐恢复初始长度。在传送的过程中,第一传送带以及第二传送带始终夹紧鱼体向前输送。第一从动辊下端、第二从动辊下端的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的变化与第一从动辊、第二从动辊上端的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变化相同。第一主动辊以及第二主动辊通过弹性调节组件调节的过程也与第一从动辊以及第二从动辊的调节过程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该新型杀鱼机还包括收集盒11,收集盒设置于去鳞装置以及去内脏装置的下方,收集盒用于收集去鳞装置从鱼类上刮下的鳞片,以及去内脏装置从鱼肚内挖出的内脏。收集盒通过轨道固定在机架上,或者收集盒直接以抽屉式的结构安装在机架内。
所述刮片上设置有刷毛区以及扇叶区,刮片具体为外壁设置刷毛区以及扇叶区的环状结构,刮片通过其内环套设在第三动力件的转轴上,或通过连接轴与第三动力件传送连接。刷毛区均匀设置有多根刷毛721,扇叶区上周向均匀设置有多片扇叶722。扇叶为自环形外壁向外延伸的片状结构,其宽度与环形结构的宽度相当,刷毛为自环形外壁向外延伸的根状结构,刷毛区密集布置刷毛。在刮肚过程中,刮片转动,鱼肚内脏被扇叶刮出,刷毛清理鱼肚内的残留物。刮片的刮肚动作可重复扇叶与刷毛对鱼肚进行交替式操作,从而达到较好的刮肚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刮片外壁设置刷毛的区域占环形圆周的四分之一大小,刮片外壁设置扇叶的区域占环形圆周的四分之三大小。刮片与刷毛均为硅胶材质制成。
所述去内脏装置还包括对称设置于工作槽两侧的坡形的张开部73,张开部前方高度高于张开部后方高度,且两侧张开部之间的距离自后方向前方逐渐变宽,刮片设置于张开部的后方。张开部将鱼肚打开到一定程度后,由刮片将鱼内脏进行清除。
张开部具体包括两个以上的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高度自后方向前方逐渐增高,且设置于工作槽两侧的弧形结构之间的宽度自后方向前方逐渐变宽。从而达到将鱼类向前传送的过程中,鱼肚被张开的程度逐渐变大。
该新型杀鱼机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将待处理的鱼鱼肚朝下置入夹持装置的通道内,且鱼头或鱼尾接触去鳞辊,第一动力件以及第二动力件工作,带动两去鳞辊工作,去鳞辊上的弧形刀片将鱼鳞刮除,且去鳞辊上的毛刷将刮下的鱼鳞从鱼体上清理下来。在去鳞辊去鳞工作的过程中,鱼体随去鳞辊的转动向前被推进,去鳞装置与传送装置相邻设置,去鳞装置工作的同时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带动传送装置工作,去鳞后的鱼体被第一传送组、第二传送组夹住向前推送。当第一传送组、第二传送组将鱼体传送至剖肚装置处,第三动力件工作,锯片对鱼肚进行切割,同时第三动力件的动力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传输至刮片,刮片随之转动,接着第一传送组、第二传送组将鱼体传送至去内脏装置,先通过两侧的张开部将鱼肚逐渐张开后,再通过刮片将鱼肚内的内脏清除干净。鱼体离开传送装置,掉落在工作台上,工作台位于传送装置的末端是斜坡状的,鱼体直接从工作台末端下滑、收集。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新型杀鱼机机架底部还设置有四个万向轮12,便于挪动该新型杀鱼机。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杀鱼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工作台以及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夹持装置、去鳞装置、传送装置、剖肚装置和去内脏装置,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工作槽,去鳞装置设置于夹持装置以及传送装置之间,剖肚装置以及去内脏装置设置于传送装置下方;
所述夹持装置为前后设置有开口的通道结构,且夹持装置的通道截面大小可调,夹持装置的开口朝向与工作槽长度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去鳞装置包括第一动力件、第二动力件以及对称设置于工作槽两侧的去鳞辊,第一动力件以及第二动力件固定于机架上,第一动力件以及第二动力件的输出端分别与对称设置的去鳞辊传送连接,所述去鳞辊包括去鳞辊本体以及均匀分布于去鳞辊本体侧壁上的去鳞结构;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组、第二传送组以及第一传动组件,第一传送组以及第二传送组分别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一动力件以及第二动力件传动连接,第一传送组以及第二传送组对称设置于工作槽两侧,第一传送组以及第二传送组用于夹紧鱼体向前输送;
所述剖肚装置包括第三动力件以及锯片,第三动力件固定于机架上,锯片与第三动力件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去内脏装置包括第二传动组件以及刮片,刮片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三动力件传动连接,所述刮片穿设于工作槽内,所述刮片设置于锯片的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杀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组包括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以及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张紧于第一主动辊以及第一从动辊之间,第二传送组包括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以及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张紧于第二主动辊以及第二从动辊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杀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为减速齿轮组,减速齿轮组包括相啮合的小齿轮与大齿轮,小齿轮套设于去鳞辊的辊轴上,大齿轮套设于第一主动辊的辊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杀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组还包括第一牵引辊,第一牵引辊设置于第一主动辊以及第一从动辊之间,所述第二传送组还包括第二牵引辊,第二牵引辊设置于第二主动辊以及第二从动辊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杀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鳞辊本体为直径从上下两端向中间逐渐缩小的柱状结构,所述去鳞结构包括多个弧形刀片以及毛刷,且毛刷的末端位于同一圆柱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杀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鳞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于去鳞辊上下两端的两组第一弹性调节组件,所述第一弹性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柱、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均套设于第一调节柱上,第一调节柱两端固定于机架上,设置于去鳞辊上端的第一滑块与第一动力件的固定端相固定,设置于去鳞辊上端的第二滑块与第二动力件的固定端相固定,第一弹簧连接于机架与第一滑块之间,第二弹簧连接于机架与第二滑块之间;设置于去鳞辊下端的第一滑块与第一去鳞辊的辊轴下端相固定,设置于去鳞辊下端的第二滑块与第二去鳞辊的辊轴下端相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杀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于传送装置上下两端的两组第二弹性调节组件,所述第二弹性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调节柱、第三滑块、第四滑块、第三弹簧以及第四弹簧,第三滑块、第四滑块、第三弹簧以及第四弹簧均套设于第二调节柱上,第二调节柱两端固定于机架上,第三弹簧连接于机架与第三滑块之间,第四弹簧连接于机架与第四滑块之间,设置于第一从动辊上方的第三滑块与第一从动辊上端相固定,设置于第一从动辊上方的第四滑块与第二从动棍上端相固定;设置于第一从动辊下方的第三滑块与第一从动辊下端相固定,设置于第一从动辊下方的第四滑块与第二从动棍下端相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杀鱼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盒,收集盒设置于去鳞装置以及去内脏装置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杀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片上设置有刷毛区以及扇叶区,刷毛区均匀设置有多根刷毛,扇叶区上周向均匀设置有多片扇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杀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去内脏装置还包括对称设置于工作槽两侧的坡形的张开部,张开部前方高度高于张开部后方高度,且两侧张开部之间的距离自后方向前方逐渐变宽,刮片设置于张开部的后方。
CN201922292430.6U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新型杀鱼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98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92430.6U CN211298279U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新型杀鱼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92430.6U CN211298279U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新型杀鱼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98279U true CN211298279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52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9243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98279U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新型杀鱼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982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2723A (zh) * 2020-09-17 2020-12-08 重庆贻晨兴工业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杀鱼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3475563A (zh) * 2021-06-29 2021-10-08 安徽省徽都徽菜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臭鳜鱼加工开肚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2723A (zh) * 2020-09-17 2020-12-08 重庆贻晨兴工业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杀鱼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3475563A (zh) * 2021-06-29 2021-10-08 安徽省徽都徽菜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臭鳜鱼加工开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3219A (zh) 一种自动杀鱼机
CN203827974U (zh) 一种鱼剖切去内脏及清洗加工装置
CN211298279U (zh) 一种新型杀鱼机
CN109169817B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的高效龙虾清洗装置
CN214677400U (zh) 一种用于宰杀鱼类的辅助设备
CN210519969U (zh) 杀鱼机
CN111418640B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小鲫鱼压平深度去鳞设备及方法
WO1991012725A1 (en) Fish skinner
CN112970824B (zh) 一种有鳞鱼处理装置
CN110558363B (zh) 一种不伤鱼身的自动打鳞机
CN210143718U (zh) 杀鱼机
CN214490707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的切割装置
CN216135144U (zh) 一种柚子清洗剥皮一体机
CN202172760U (zh) 一种鱼类开肚去脏装置
CN211488698U (zh) 一种烤鳗加工用原料输送装置
CN210017665U (zh) 一种海参剖腹装置
CN208527463U (zh) 一种食品加工时用的便于转运装置
CN208909006U (zh) 一种用于肉鸭加工的剥胗机
CN210538572U (zh) 一种对鱼身进行全方位脱鳞的多级脱鳞机
CN110419560A (zh) 一种对鱼身进行全方位脱鳞的多级脱鳞机及其脱鳞方法
CN114982810A (zh) 一种鱼体去鳞剖切装置
CN102326615B (zh) 一种鱼类开肚去脏装置
CN214854011U (zh) 一种鱼柳加工生产线
CN109287724B (zh) 一种海产品加工用的处理设备
CN211298274U (zh) 一种摇摆清洗的鱼类自动去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1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