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2631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82631B TWI782631B TW110126658A TW110126658A TWI782631B TW I782631 B TWI782631 B TW I782631B TW 110126658 A TW110126658 A TW 110126658A TW 110126658 A TW110126658 A TW 110126658A TW I782631 B TWI782631 B TW I782631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display layer
- display
- display device
- lay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多個畫素,各畫素具有顯示區及非顯示區,且各畫素包括由上而下依序疊置的上透射式顯示層、中透射式顯示層以及下反射式顯示層。上透射式顯示層、中透射式顯示層以及下反射式顯示層分別包括:第一電極,位於顯示區;第二電極,位於非顯示區;電泳介質,位於第一電極及第二電極的一側;以及帶電粒子,懸浮於電泳介質中。上透射式顯示層、中透射式顯示層以及下反射式顯示層的帶電粒子的顏色彼此不同。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電泳顯示裝置。
電泳顯示器以其節能環保的優勢而受到市場關注,其利用環境光的反射或吸收而產生亮態或暗態,以達成顯示之目的,因此完全不需額外設置光源。一般而言,電泳顯示器的電泳顯示薄膜(EPD film)主要是由電泳液以及懸浮於電泳液中的帶電粒子所構成,其透過施加電壓的方式驅動帶電粒子移動,藉以切換各子畫素的暗態與亮態。
然而,當電泳顯示器結合紅色、綠色及藍色彩色濾光結構而以「疊加型」的原色系統實現全彩化時,由於疊加的各色子畫素的反射率至少會減少三分之二,導致對比度大幅降低。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具有提高的反射率及對比度。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提出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多個畫素,各畫素具有顯示區及非顯示區,且各畫素包括由上而下依序疊置的上透射式顯示層、中透射式顯示層以及下反射式顯示層,其中上透射式顯示層、中透射式顯示層以及下反射式顯示層分別包括:第一電極,位於顯示區;第二電極,位於非顯示區;電泳介質,位於第一電極及第二電極的一側;以及帶電粒子,懸浮於電泳介質中,其中,上透射式顯示層、中透射式顯示層以及下反射式顯示層的帶電粒子的顏色彼此不同。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各顯示層還分別包括底板,且各顯示層的第一電極及第二電極位於各顯示層的底板與電泳介質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下反射式顯示層的第一電極為反射電極。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下反射式顯示層還包括反射結構,位於第一電極與底板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下反射式顯示層的第一電極為透明電極。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反射結構包括表面微結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各顯示層還分別包括底板,且下反射式顯示層的第一電極位於下反射式顯示層的電泳介質與中透射式顯示層的底板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下反射式顯示層還包括反射結構,位於顯示區且位於底板與電泳介質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反射結構包括表面微結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下反射式顯示層還包括全反射結構,位於第一電極與中透射式顯示層的底板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全反射結構的折射率大於下反射式顯示層的電泳介質的折射率。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上透射式顯示層還包括上透光蓋板,且在上透射式顯示層中,電泳介質位於上透光蓋板與底板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中透射式顯示層還包括第一透光蓋板,且在中透射式顯示層中,電泳介質位於第一透光蓋板與底板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下反射式顯示層還包括第二透光蓋板,且在下透射式顯示層中,電泳介質位於第二透光蓋板與底板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各顯示層還包括遮光圖案,位於第二電極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上透射式顯示層、中透射式顯示層或下反射式顯示層的第二電極的總面積為顯示裝置的總面積的5%至45%。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介電層,位於第一電極及第二電極與電泳介質之間。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顯示裝置藉由包含不同顏色帶電粒子的疊置顯示層來依據減色法混合原理實現全彩化的顯示,能夠提高反射率,從而提高顯示裝置的對比度。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A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的剖面示意圖。圖1B至圖1F是圖1A的顯示裝置10在各種操作狀態下的剖面示意圖。首先,請參照圖1A,顯示裝置10包括多個畫素PX,多個畫素PX可以呈陣列排列,以顯示圖像或影像。在本實施例中,各個畫素PX可以具有顯示區TA及非顯示區DA,且顯示區TA與非顯示區DA可以並排設置,但不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例中,非顯示區DA可以圍繞顯示區TA設置。另外,顯示區TA與非顯示區DA的面積比例並無特殊限制。在每一畫素PX中,顯示區TA的面積較佳大於非顯示區DA的面積。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區TA的面積比例可以介於50%至95%之間,例如55%、80%或90%,且非顯示區DA的面積比例可以介於5%至50%之間,例如10%、20%或45%。
各個畫素PX包括由上而下依序疊置的上透射式顯示層UL、中透射式顯示層ML以及下反射式顯示層BL,其中上透射式顯示層UL以及中透射式顯示層ML的透光率不小於50%,且下反射式顯示層BL的光反射率不小於50%。
上透射式顯示層UL可以包括:電極UTE,位於顯示區TA;電極UDE,位於非顯示區DA;電泳介質UM,位於電極UTE及電極UDE的一側;以及帶電粒子UP,懸浮於電泳介質UM中。電極UTE與電極UDE彼此電性分離,藉由調整施加於電極UTE及/或電極UDE的電壓,可以調整帶電粒子UP的位置,例如使帶電粒子UP的位置在電極UTE與電極UDE之間切換。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極UDE的總面積可以是顯示裝置10的總面積的5%至45%,例如10%、20%或30%。
在本實施例中,上透射式顯示層UL還可以包括底板US,且上透射式顯示層UL的電極UTE及電極UDE位於底板US與電泳介質UM之間。在本實施例中,電極UTE與電極UDE可以位於電泳介質UM的同一側,但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極UTE與電極UDE可以位於電泳介質UM的不同側。底板US的材質可以包括透光材料,例如聚醯亞胺(Polyimide)或壓克力(Acrylic)。在一些實施例中,底板US還可以包括主動元件陣列以及訊號線,且上述主動元件陣列以及訊號線可分別電性連接至電極UTE及電極UDE。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透射式顯示層UL還可以包括介電層UI,介電層UI位於電極UTE及電極UDE與電泳介質UM之間,且介電層UI可覆蓋電極UTE及電極UDE,以保護電極UTE及電極UDE免於受電泳介質UM或電泳介質UM中的雜質侵蝕或附著。
在本實施例中,上透射式顯示層UL還可以包括上透光蓋板UC,且上透射式顯示層UL的電泳介質UM可以位於上透光蓋板UC與底板US之間。在上透射式顯示層UL中,電極UTE、電泳介質UM、底板US、介電層UI以及上透光蓋板UC較佳具有良好的透光性。
在本實施例中,上透射式顯示層UL還可以包括遮光圖案UB,遮光圖案UB位於非顯示區DA且位於電極UDE上方,以免電極UDE反射的光線影響顯示裝置10的顯示效果,進而提升影像對比度。在本實施例中,遮光圖案UB及電極UDE位於電泳介質UM的不同側,但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遮光圖案UB及電極UDE可以位於電泳介質UM的相同側,舉例而言,遮光圖案UB及電極UDE可以位於上透光蓋板UC與電泳介質UM之間,且電極UDE可以位於遮光圖案UB與電泳介質UM之間。
中透射式顯示層ML可以包括:電極MTE,位於顯示區TA;電極MDE,位於非顯示區DA;電泳介質MM,位於電極MTE及電極MDE的一側;以及帶電粒子MP,懸浮於電泳介質MM中。電極MTE與電極MDE彼此電性分離,藉由調整施加於電極MTE及/或電極MDE的電壓,可以調整帶電粒子MP的位置,例如使帶電粒子MP的位置在電極MTE與電極MDE之間切換。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極MDE的總面積可以是顯示裝置10的總面積的5%至45%,例如10%、20%或30%。
在本實施例中,中透射式顯示層ML還可以包括底板MS,且中透射式顯示層ML的電極MTE及電極MDE位於底板MS與電泳介質MM之間。在本實施例中,電極MTE與電極MDE可以位於電泳介質MM的同一側,但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極MTE與電極MDE可以位於電泳介質MM的不同側。底板MS的材質可以包括透光材料,例如聚醯亞胺(Polyimide)或壓克力(Acrylic)。在一些實施例中,底板MS還可以包括主動元件陣列以及訊號線,且上述主動元件陣列以及訊號線可分別電性連接至電極MTE及電極MDE。
在一些實施例中,中透射式顯示層ML還可以包括介電層MI,介電層MI位於電極MTE及電極MDE與電泳介質MM之間,且介電層MI可覆蓋電極MTE及電極MDE,以保護電極MTE及電極MDE免於受電泳介質MM或電泳介質MM中的雜質侵蝕或附著。
在一些實施例中,中透射式顯示層ML還可以包括透光蓋板MC,且中透射式顯示層ML的電泳介質MM可以位於透光蓋板MC與底板MS之間。在中透射式顯示層ML中,電極MTE、電泳介質MM、底板MS、介電層MI以及透光蓋板MC較佳具有良好的透光性。
在本實施例中,中透射式顯示層ML還可以包括遮光圖案MB,遮光圖案MB位於非顯示區DA且位於電極MDE上方,以免電極MDE反射的光線影響顯示裝置10的顯示效果,進而提升影像對比度。在本實施例中,遮光圖案MB及電極MDE位於電泳介質MM的不同側,但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遮光圖案MB及電極MDE可以位於電泳介質MM的相同側,舉例而言,遮光圖案MB及電極MDE可以位於透光蓋板MC與電泳介質MM之間,且電極MDE可以位於遮光圖案MB與電泳介質MM之間。
下反射式顯示層BL可以包括:電極BTE,位於顯示區TA;電極BDE,位於非顯示區DA;電泳介質BM,位於電極BTE及電極BDE的一側;以及帶電粒子BP,懸浮於電泳介質BM中。電極BTE與電極BDE彼此電性分離,藉由調整施加於電極BTE及/或電極BDE的電壓,可以調整帶電粒子BP的位置,例如使帶電粒子BP的位置在電極BTE與電極BDE之間切換。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極BDE的總面積可以是顯示裝置10的總面積的5%至45%,例如10%、20%或30%。
在本實施例中,電極BTE為反射電極,因此,進入顯示裝置10的環境光可以先穿透上透射式顯示層UL,接著穿透中透射式顯示層ML,接著穿透下反射式顯示層BL,之後再被反射電極BTE反射而從顯示裝置10出光。電極BTE的材質可以包括銀、鋁、其合金、或上述材料與其他導電材料的堆疊,但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下反射式顯示層BL還可以包括底板BS,且下反射式顯示層BL的電極BTE及電極BDE位於底板BS與電泳介質BM之間。底板BS的材質可以包括不透光/反射材料(例如:晶圓、陶瓷等)、或是其它可適用的材料,但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中,電極BTE與電極BDE可以位於電泳介質BM的同一側,但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極BTE與電極BDE可以位於電泳介質BM的不同側。在一些實施例中,底板BS還可以包括主動元件陣列以及訊號線,且上述主動元件陣列以及訊號線可分別電性連接至電極BTE及電極BDE。
在一些實施例中,下反射式顯示層BL還可以包括介電層BI,介電層BI位於電極BTE及電極BDE與電泳介質BM之間,且介電層BI可覆蓋電極BTE及電極BDE,以保護電極BTE及電極BDE免於受電泳介質BM或電泳介質BM中的雜質侵蝕或附著。
在一些實施例中,下反射式顯示層BL還可以包括透光蓋板BC,且下反射式顯示層BL的電泳介質BM可以位於透光蓋板BC與底板BS之間。在下反射式顯示層BL中,電泳介質BM、介電層BI以及透光蓋板BC較佳具有良好的透光性。
在本實施例中,下反射式顯示層BL還可以包括遮光圖案BB,遮光圖案BB位於非顯示區DA且位於電極BDE上方,以免電極BDE反射的光線影響顯示裝置10的顯示效果,進而提升影像對比度。在本實施例中,遮光圖案BB及電極BDE位於電泳介質BM的不同側,但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遮光圖案BB及電極BDE可以位於電泳介質BM的相同側,舉例而言,遮光圖案BB及電極BDE可以位於透光蓋板BC與電泳介質BM之間,且電極BDE可以位於遮光圖案BB與電泳介質BM之間。
上透射式顯示層UL、中透射式顯示層ML以及下反射式顯示層BL的帶電粒子UP、MP、BP的顏色彼此不同,舉例而言,帶電粒子UP的顏色可以是黃色(Yellow)、品紅色(Magenta)以及青色(Cyan)中的一者,帶電粒子MP的顏色可以是黃色(Yellow)、品紅色(Magenta)以及青色(Cyan)中的另一者,且帶電粒子BP的顏色可以是黃色(Yellow)、品紅色(Magenta)以及青色(Cyan)中的又另一者。如此一來,顯示裝置10能夠依據減色法混合原理實現全彩化的顯示,因此可具有提高的反射率及提高的對比度。
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帶電粒子UP的顏色是黃色,帶電粒子MP的顏色是品紅色,且帶電粒子BP的顏色是青色。請參照圖1B,當對上透射式顯示層UL的電極UTE施加電壓以使帶電粒子UP吸附於電極UTE、對中透射式顯示層ML的電極MTE施加電壓以使帶電粒子MP吸附於電極MTE、以及對下反射式顯示層BL的電極BDE施加電壓以使帶電粒子BP吸附於電極BDE時,進入顯示裝置10的環境光AL先穿透黃色帶電粒子UP,接著穿透品紅色帶電粒子MP,之後被反射電極BTE反射,使得畫素PX射出紅光RL1。
請參照圖1C,當對上透射式顯示層UL的電極UTE施加電壓以使帶電粒子UP吸附於電極UTE、對中透射式顯示層ML的電極MDE施加電壓以使帶電粒子MP吸附於電極MDE、以及對下反射式顯示層BL的電極BTE施加電壓以使帶電粒子BP吸附於電極BTE時,進入顯示裝置10的環境光AL先穿透黃色帶電粒子UP,接著穿透青色帶電粒子BP,之後被反射電極BTE反射,使得畫素PX射出綠光RL2。
請參照圖1D,當對上透射式顯示層UL的電極UDE施加電壓以使帶電粒子UP吸附於電極UDE、對中透射式顯示層ML的電極MTE施加電壓以使帶電粒子MP吸附於電極MTE、以及對下反射式顯示層BL的電極BTE施加電壓以使帶電粒子BP吸附於電極BTE時,進入顯示裝置10的環境光AL先穿透品紅色帶電粒子MP,接著穿透青色帶電粒子BP,之後被反射電極BTE反射,使得畫素PX射出藍光RL3。
請參照圖1E,當對上透射式顯示層UL的電極UDE施加電壓以使帶電粒子UP吸附於電極UDE、對中透射式顯示層ML的電極MDE施加電壓以使帶電粒子MP吸附於電極MDE、以及對下反射式顯示層BL的電極BDE施加電壓以使帶電粒子BP吸附於電極BDE時,進入顯示裝置10的環境光AL不會穿過黃色帶電粒子UP、品紅色帶電粒子MP以及青色帶電粒子BP,因此環境光AL被反射電極BTE反射,而使畫素PX射出白光RL4。
請參照圖1F,當對上透射式顯示層UL的電極UTE施加電壓以使帶電粒子UP吸附於電極UTE、對中透射式顯示層ML的電極MTE施加電壓以使帶電粒子MP吸附於電極MTE、以及對下反射式顯示層BL的電極BTE施加電壓以使帶電粒子BP吸附於電極BTE時,進入顯示裝置10的環境光AL先穿透黃色帶電粒子UP而被吸收藍光,接著穿透品紅色帶電粒子MP而被吸收綠光,之後穿透青色帶電粒子BP而被吸收紅光,使得畫素PX呈現黑色或灰色。
圖2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20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2,顯示裝置20的各個畫素PX2包括上透射式顯示層UL、中透射式顯示層ML以及下反射式顯示層BL2。與如圖1A所示的顯示裝置10相比,圖2所示的顯示裝置20的不同之處在於:顯示裝置20的下反射式顯示層BL2還包括反射結構R2,且反射結構R2位於電極BTE2與底板BS之間,例如電極BTE2可以覆蓋反射結構R2。由於存在反射結構R2,電極BTE2可以不是反射電極,例如,電極BTE2可以是透明電極。如此一來,進入顯示裝置20的環境光可穿過電極BTE2後再被反射結構R2反射而出光。電極BTE2的材質可以包括金屬材料的氮化物、金屬材料的氧化物、金屬材料的氮氧化物或其它合適的材料、或是上述導電材料的堆疊層,例如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鋁錫氧化物、鋁鋅氧化物、銦鎵鋅氧化物、或其他合適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之堆疊層,但不以此為限。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反射結構R2可以包括具有半圓形表面的表面微結構,反射結構R2的半圓形表面可使反射光產生散射,使得顯示裝置20能夠提供非鏡面的顯示效果。此外,下反射式顯示層BL2的介電層BI可以延伸於電極BTE2及電極BDE上,而同時覆蓋電極BTE2及電極BDE。
圖3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30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3,顯示裝置30的各個畫素PX3包括上透射式顯示層UL、中透射式顯示層ML以及下反射式顯示層BL3。與如圖1A所示的顯示裝置10相比,圖3所示的顯示裝置30的不同之處在於:顯示裝置30的下反射式顯示層BL3的電極BTE3位於下反射式顯示層BL3的電泳介質BM與中透射式顯示層ML的底板MS之間,且電極BTE3是透明電極。更具體言之,電極BTE3可以位於透光蓋板BC與電泳介質BM之間,且介電層BI31覆蓋電極BTE3的表面而位於電泳介質BM與電極BTE3之間。
電極BTE3的材質可以包括金屬材料的氮化物、金屬材料的氧化物、金屬材料的氮氧化物或其它合適的材料、或是上述導電材料的堆疊層,例如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鋁錫氧化物、鋁鋅氧化物、銦鎵鋅氧化物、或其他合適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之堆疊層,但不以此為限。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下反射式顯示層BL3還包括反射結構R3及介電層BI32,反射結構R3位於顯示區TA及底板BS與電泳介質BM之間,且介電層BI32覆蓋電極BDE及反射結構R3。如此一來,當對下反射式顯示層BL3的電極BTE3施加電壓以使帶電粒子BP吸附於電極BTE3時,進入下反射式顯示層BL3的光可先穿透電極BTE3及青色帶電粒子BP,之後再被反射結構R3反射而出光。
圖4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40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4,顯示裝置40的各個畫素PX4包括上透射式顯示層UL、中透射式顯示層ML以及下反射式顯示層BL4。下反射式顯示層BL4的電極BTE4位於下反射式顯示層BL4的電泳介質BM與中透射式顯示層ML的底板MS之間,電極BTE4是透明電極,且介電層BI41覆蓋電極BTE4的表面而位於電泳介質BM與電極BTE4之間。下反射式顯示層BL4還包括反射結構R4及介電層BI42,且反射結構R4位於顯示區TA且位於底板BS與電泳介質BM之間。
與如圖3所示的顯示裝置30相比,圖4所示的顯示裝置40的不同之處在於:顯示裝置40的介電層BI42僅覆蓋電極BDE而未覆蓋反射結構R4,且反射結構R4可以包括具有半圓形表面的表面微結構,反射結構R4的半圓形表面可使反射光產生散射,使得顯示裝置40能夠提供非鏡面的顯示效果。
圖5A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50的剖面示意圖。圖5B是圖5A的顯示裝置50的下反射式顯示層BL的剖面示意圖,顯示帶電粒子BP被吸附於電極BTE5。圖5C是圖5A的顯示裝置50的下反射式顯示層BL的剖面示意圖,顯示帶電粒子BP被吸附於電極BDE。請參照圖5A,顯示裝置50的各個畫素PX5包括上透射式顯示層UL、中透射式顯示層ML以及下反射式顯示層BL5。
與如圖4所示的顯示裝置40相比,圖5A所示的顯示裝置50的不同之處在於:顯示裝置50的下反射式顯示層BL5包括全反射結構TR,全反射結構TR位於電極BTE5與中透射式顯示層ML的底板MS之間,電極BTE5位於全反射結構TR的表面而具有與全反射結構TR相似的表面輪廓,且介電層BI51覆蓋電極BTE5的表面而位於電泳介質BM與電極BTE5之間。此外,電極BDE及反射結構R5位於電泳介質BM與底板BS之間,且介電層BI52可以覆蓋電極BDE及反射結構R5。
在本實施例中,全反射結構TR的折射率大於下反射式顯示層BL5的電泳介質BM的折射率。舉例而言,請參照圖5B,當帶電粒子BP被吸附於電極BDE而遠離電極BTE5時,進入下反射式顯示層BL5的環境光IR1可在全反射結構TR的表面發生界面全反射,而產生全反射光OR1,且全反射結構TR與電泳介質BM的折射率差愈大,全反射光OR1佔環境光IR1的比例愈多。同時,進入下反射式顯示層BL5的環境光IR2可在遮光圖案BB被吸收,且未被全反射結構TR全反射的環境光IR3則可進一步穿過電泳介質BM,然後被反射結構R5反射而產生反射光OR3。如此一來,藉由設置全反射結構TR,能夠進一步提升顯示裝置50的反射率。
另一方面,請參照圖5C,當帶電粒子BP被吸附於電極BTE5或電極BTE5表面的BI51時,帶電粒子BP可破壞全反射結構TR的界面全反射,使得進入下反射式顯示層BL5的環境光IR4可穿過帶電粒子BP而被吸收相應頻譜的色光,隨後再穿過電泳介質BM,然後被反射結構R5反射而產生反射光OR4。同樣地,進入下反射式顯示層BL5的環境光IR5可在遮光圖案BB被吸收。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顯示裝置藉由帶電粒子在電極間移動切換,能夠調整顯示層的透射光頻譜,且藉由包含不同顏色帶電粒子的疊置顯示層來依據減色法混合原理實現全彩化的顯示,能夠提高顯示裝置的反射率,從而提高顯示裝置的對比度。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20、30、40、50:顯示裝置
AL、IR1、IR2、IR3、IR4、IR5:環境光
BB、MB、UB:遮光圖案
BC、MC:透光蓋板
BI、MI、UI:介電層
BI31、BI32、BI41、BI42、BI51、BI52:介電層
BL、BL2、BL3、BL4、BL5:下反射式顯示層
BM、MM、UM:電泳介質
BP、MP、UP:帶電粒子
BDE、BTE、MDE、MTE、UDE、UTE:電極
BS、MS、US:底板
BTE2、BTE3、BTE4、BTE5:電極
DA:非顯示區
ML:中透射式顯示層
OR1:全反射光
OR3:反射光
OR4:反射光
PX、PX2、PX3、PX4、PX5:畫素
R2、R3、R4、R5:反射結構
RL1:紅光
RL2:綠光
RL3:藍光
RL4:白光
TA:顯示區
TR:全反射結構
UC:上透光蓋板
UL:上透射式顯示層
圖1A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的剖面示意圖。
圖1B至圖1F是圖1A的顯示裝置10在各種操作狀態下的剖面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20的剖面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30的剖面示意圖。
圖4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40的剖面示意圖。
圖5A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50的剖面示意圖。
圖5B是圖5A的顯示裝置50的下反射式顯示層BL的剖面示意圖,顯示帶電粒子BP被吸附於電極BTE5。
圖5C是圖5A的顯示裝置50的下反射式顯示層BL的剖面示意圖,顯示帶電粒子BP被吸附於電極BDE。
10:顯示裝置
BB、MB、UB:遮光圖案
BC、MC:透光蓋板
BI、MI、UI:介電層
BL:下反射式顯示層
BM、MM、UM:電泳介質
BP、MP、UP:帶電粒子
BDE、BTE、MDE、MTE、UDE、UTE:電極
BS、MS、US:底板
DA:非顯示區
ML:中透射式顯示層
PX:畫素
TA:顯示區
UC:上透光蓋板
UL:上透射式顯示層
Claims (17)
-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多個畫素,各畫素具有顯示區及非顯示區,且各所述畫素包括由上而下依序疊置的上透射式顯示層、中透射式顯示層以及下反射式顯示層,其中所述上透射式顯示層、所述中透射式顯示層以及所述下反射式顯示層分別包括:第一電極,位於所述顯示區;第二電極,位於所述非顯示區;電泳介質,位於所述第一電極及所述第二電極的一側;以及帶電粒子,懸浮於所述電泳介質中,其中,所述上透射式顯示層、所述中透射式顯示層以及所述下反射式顯示層的帶電粒子的顏色彼此不同,且各所述顯示層還包括遮光圖案,位於所述第二電極上。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各所述顯示層還分別包括底板,且各所述顯示層的所述第一電極及所述第二電極位於各所述顯示層的所述底板與所述電泳介質之間。
- 如請求項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下反射式顯示層的所述第一電極為反射電極。
- 如請求項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下反射式顯示層還包括反射結構,位於所述第一電極與所述底板之間。
- 如請求項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下反射式顯示層的所述第一電極為透明電極。
- 如請求項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反射結構包括表面微結構。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各所述顯示層還分別包括底板,且所述下反射式顯示層的所述第一電極位於所述下反射式顯示層的所述電泳介質與所述中透射式顯示層的所述底板之間。
- 如請求項7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下反射式顯示層的所述第一電極為透明電極。
- 如請求項7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下反射式顯示層還包括反射結構,位於所述顯示區且位於所述底板與所述電泳介質之間。
- 如請求項9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反射結構包括表面微結構。
- 如請求項7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下反射式顯示層還包括全反射結構,位於所述第一電極與所述中透射式顯示層的所述底板之間。
-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全反射結構的折射率大於所述下反射式顯示層的所述電泳介質的折射率。
- 如請求項2或7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上透射式顯示層還包括上透光蓋板,且在所述上透射式顯示層中,所述電泳介質位於所述上透光蓋板與所述底板之間。
- 如請求項13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中透射式顯示層還包括第一透光蓋板,且在所述中透射式顯示層中,所述電泳介質位於所述第一透光蓋板與所述底板之間。
- 如請求項13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下反射式顯示層還包括第二透光蓋板,且在所述下透射式顯示層中,所述電泳介質位於所述第二透光蓋板與所述底板之間。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上透射式顯示層、所述中透射式顯示層或所述下反射式顯示層的所述第二電極的總面積為所述顯示裝置的總面積的5%至45%。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介電層,位於所述第一電極及所述第二電極與所述電泳介質之間。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26658A TWI782631B (zh) | 2021-07-20 | 2021-07-20 | 顯示裝置 |
CN202111651422.1A CN114296290A (zh) | 2021-07-20 | 2021-12-30 | 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26658A TWI782631B (zh) | 2021-07-20 | 2021-07-20 | 顯示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82631B true TWI782631B (zh) | 2022-11-01 |
TW202305467A TW202305467A (zh) | 2023-02-01 |
Family
ID=80973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26658A TWI782631B (zh) | 2021-07-20 | 2021-07-20 | 顯示裝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96290A (zh) |
TW (1) | TWI782631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3048849A1 (en) * | 2001-12-05 | 2003-06-12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stacked transmissive and electroluminiscent display elements |
WO2008065605A2 (en) * | 2006-11-30 | 2008-06-05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In-plane switching electrophoretic colour display |
TW201202823A (en) * | 2009-11-02 | 2012-01-16 | Dongjin Semichem Co Ltd | Display device driven by electric field |
CN102707536A (zh) * | 2011-03-24 | 2012-10-03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反射器及具有所述反射器的显示装置 |
CN103080811A (zh) * | 2010-08-12 | 2013-05-01 | 聚合物视象有限公司 | 包括可调整的彩色滤光器的电子显示器 |
-
2021
- 2021-07-20 TW TW110126658A patent/TWI782631B/zh active
- 2021-12-30 CN CN202111651422.1A patent/CN11429629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3048849A1 (en) * | 2001-12-05 | 2003-06-12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stacked transmissive and electroluminiscent display elements |
WO2008065605A2 (en) * | 2006-11-30 | 2008-06-05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In-plane switching electrophoretic colour display |
TW201202823A (en) * | 2009-11-02 | 2012-01-16 | Dongjin Semichem Co Ltd | Display device driven by electric field |
CN103080811A (zh) * | 2010-08-12 | 2013-05-01 | 聚合物视象有限公司 | 包括可调整的彩色滤光器的电子显示器 |
CN102707536A (zh) * | 2011-03-24 | 2012-10-03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反射器及具有所述反射器的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05467A (zh) | 2023-02-01 |
CN114296290A (zh) | 2022-04-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248394B2 (en) | Transflective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JP6008490B2 (ja) |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US9201253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7760420B2 (en) | Color electrowetting display (EWD) devices | |
US8144292B2 (en) | Color filter for transflective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US20100172016A1 (en) |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having high reflectance and contrast | |
TWI472799B (zh) | 顯示面板 | |
US6704075B2 (en) | Color filter substrate, method of fabricating color filter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evice, method of fabricating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US7352354B2 (en) | Particle moving type display device | |
CN110646989B (zh)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3156732B (zh) | 反射式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
JP2003075987A (ja) | マスク、光反射膜付基板、光反射膜の形成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 |
US20080174716A1 (en) | Transreflective type LCD panel and LCD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JP2003302740A (ja) | マスク、光反射膜付基板、光反射膜の形成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 |
CN101943828B (zh) | 反射型彩色滤光液晶显示器 | |
JP2007047495A (ja) | 反射型表示装置、および反射型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
TWI782631B (zh) | 顯示裝置 | |
US9726958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hydrophobic and hydrophilic treatment of substrates | |
CN113759631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US10209508B1 (en) | Color filter support plate having recessed region | |
JP2000193966A5 (zh) | ||
US10261310B2 (en) | Amorphous silicon layer as optical filter for thin film transistor channel | |
JP2002311421A (ja)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H11337717A (ja) |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基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 |
CN117479729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